金猪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09 17:25:57

金猪对联

金猪对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联;教学;方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看着一副副文雅别致、朗朗上口的经典对联,你难道就没有感受到我们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的艺术魅力吗?你难道就忍心让华夏民族这种独有的文学形式淡化在语文教学中吗?对此,我要说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对联,重视对联教学,让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让华夏民族的这朵奇葩绽放的更加灿烂。下面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联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介绍历史,了解对联

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开始,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对联俗称“对子”,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旭笔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最早的对联。对联其实叫春联,也叫桃符,古人早有贴对联的习俗。王安石诗“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讲的就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时则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到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清代康、乾两有“到此一题”的雅兴,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润等众多对联高手。到近代对联不那么盛兴,但也出现了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郭沫若等。他们的创作推陈出新,异彩纷呈。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对联的教学与训练,可见那时学校把对联作为必修课。时至今日,学校不再开展对联课,对联教学也就日趋势微了。

二、通过对联趣闻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古代就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趣味故事,在授课时,可以搜一些趣闻来激发学生学对联的兴趣。例如,在《今古奇观》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苏小妹在洞房花烛夜时出上联“双手推开窗前门”把新郎难住了,这时坡向湖心扔了一块石头,新郎有一时受到启发,对出“一石击破水中天”。用对联故事吊起学生胃口。又如,一个吝啬财主要开酒店、醋坊,临开张时,请了一位秀才来写对联,嘱咐对联要写酒好、醋酸、养猪大如山之类,还要写上没有老鼠。地主给了秀才二两银子,答应写好后再给八两,秀才早知财主为富不仁,做尽坏事,便存心戏弄他,挥笔写下: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写好后秀才念给财主听,断句为: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财主听了十分满意,赶快叫人贴到了门口,可是却不肯再给秀才那八两银子,秀才也不与他分辩,拂袖而去。第二天酒店开张,顾客盈门,大家看了对联,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昨天的对联被客人断句为: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让学生在笑声中欣然接受、激发兴趣。

三、掌握对联知识,学会书写对联

对联,修辞上也叫做对偶。对偶就是把相同的概念或对应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上联与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类似、词性相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词“一行”对“两个”,名词“黄鹂”对“白鹭”,动词“上”对“鸣”,名词“青天”对“翠柳”,另外黄与白,翠与青皆为颜色词;还有《孟子》两章中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修辞的需要。

对偶是由律诗的对仗发展而来,因此对联严格意义上说还应遵循这几个规则:(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应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仄起平收,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例如,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句和下句不仅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是“平平仄仄平”。又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联“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不仅平仄相对,还做到仄起平收。又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仄起平收,让人读起来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金猪对联范文第2篇

猪圈。厢房只有两间,最初是家里用来堆放农具、柴草等杂物的。后来家里有头母猪要产仔,母亲便收拾收拾,在厢房里铺些柴草,把待产母猪赶了进去,厢房变成了猪圈。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六畜兴旺年年旺,生猪满圈季季肥”。

洞房。1979年的“五一”,大哥结婚了,这下可愁坏了父母――我家正房只有三间,东屋住着爷爷奶奶,西屋住着父母和我们哥四个,中间是厨房。显然,正房是无处安顿大哥大嫂的。无奈之下,家里把母猪赶出了厢房,然后把厢房重新抹了墙皮、钉了窗户、修了房顶、贴上了大红喜字,厢房便成了大哥大嫂的新婚洞房。两间厢房本来就不通风,加上只有一个窗眼,冬闷夏捂春秋潮湿,住在里面的滋味可想而知!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花烛笑迎比翼鸟,洞房喜开并头梅”。

粮仓。1985年即老家生产队解体的第二年,我家承包的18亩责任田获得了空前的丰收,打下的粮食有2万多斤!这么多的粮食往哪放啊?父母一时又犯了愁。恰好此时大哥大嫂进城打工,于是,家里便归拢一下,把厢房改作了粮仓。那年秋冬两季,父母有事没事总往厢房跑,看着满满登登的粮囤子,乐得合不拢嘴!那可是全家人的希望啊!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政策归心万民乐,风调雨顺五谷丰”。

磨坊。1990年7月,二哥高中毕业后,想开一个家庭豆腐坊,挣些钱补贴家用。厢房遂被收拾出来,成为全村第一处家庭磨坊。从此,厢房里整天雾气腾腾,磨声隐隐,一板板白白嫩嫩的豆腐被满眼血丝的二哥推到市场上,推进村屯里。二哥的磨坊生意很好,当年就赢利6000多元。二哥用这笔钱扩大了生产规模,把厢房从两间增至五间,增设了窗户、天窗和通气孔,屋里屋外也粉刷一新。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香飘村屯豆腐白白嫩嫩,勤劳致富日子红红火火”。

茶吧。2002年春,二哥揣着做豆腐赚来的几万块钱,在县城买了一处房子,建起了豆制品加工厂。厢房顿时冷寂下来。父亲看到村里的老少爷们整天蹲墙角、晒太阳,没有活动场地,于是将我家的五间厢房改成了“乐民茶吧”。厢房内添置了桌椅、茶具、棋类、书报和电视,乡亲们可免费到“茶吧”内聊天、饮茶、娱乐。一时间,厢房内人头涌动,笑语声喧,乡亲们在这里谈天说地,读书看报,活动健身,真是其乐融融。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书茶并香皆使身心俱爽,老少同乐共享人间太平”。

车库。后来,我们哥四个相继成家,小鸟一样飞离了父母,先后在不同的城市里安了家。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父亲“老来疯”,不顾年事已高,愣是在邻村承包了一个砖场。为了跑生意,家里买了台“中华”轿车。于是,2007年夏,五间厢房中的原来两间被改作车库。父亲整天开着车子东奔西跑,成了“爷爷级”的老板,既辛苦又风光。这年春节,厢房贴的对联是“逢盛世老翁当老板,跨金驹小家变小康”。

金猪对联范文第3篇

春联又称“门对”、“对子”、“春帖”、“对联”。原出于古代的桃符(门两侧置桃木板以“镇邪”,称为桃符)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宋史・西蜀孟氏》载:“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桃板改为红纸,传说始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那年除夕,传旨要所有公卿士庶人家,户户挂春联。一时哪有这么多桃板,于是就用红纸代替。年年如此,流传下来,过年时用红纸写春联贴在门上,就成了一种普通的习俗了。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依据传统习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春联的写法大致有三种。一是正对法。让上联与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如:迎新春应赞猪为宝,辞旧岁莫忘犬看家。二是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三是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叙情,给人一种意味深长之感。如:层层梯田禾谷飘金,道道溪水鱼群荡银。

练习

1.请你写一副以“猪年”为话题的春联。

2. 你知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春联的典故吗?请叙述。

参考答案

1. 示例: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狗守家门旧主喜猪增财富新春欢

金猪对联范文第4篇

一、白城传统民族节日的类型

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部,松嫩平原西部,是汉、蒙、满、朝鲜、回等多民族聚居区。

根据民族节日的起源和活动内容,白城民族节日大体分为历法节日、农事节日、集贸节日、社交娱乐节日、宗教祭祀节日等多种类型。白城地区的汉、满、蒙、回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

汉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添仓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小年等节日。满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包括满族的颁金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节庆和歌舞、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锡伯族的怀庆节等等。满族颁金节,在农历十月十三日,为了纪念M族诞生,在满族命名日自发举行纪念活动。由于地区差异,活动时使用名称相同,称“命名日”、“诞生日”等。朝鲜族节日主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等。蒙古族节日主要是春节、那达慕大会、祭俄博、十月二十五日灯节等。“那达慕”蒙古语有游戏或娱乐之意,每年七、八月在牲畜最肥美的季节举行,会上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歌舞比赛等活动。

二、白城市节日民俗的特点

(一)民族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发展历史、生存环境、生活习惯、信奉教义等不同,因此,节日庆祝内容和形式不同,表现差异性,呈现个性鲜明、民族特色显著等特征。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此春节为例,白城地区的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回族等民族在庆祝春节的时候,表现出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白城地区汉族过春节世代相传,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年三十以前,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子)、春条、挂签、门神、年画等,使门厅焕然一新,显示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春联以迎春、发财致富、喜庆丰收等为基调。如以迎春颂善为内容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以发家求财为内容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农民在自家粮仓、牲口棚、猪圈贴“六畜兴旺”、“人马平安”、“肥猪满圈”等对联。除夕夜接神祭祖,“接神”指接祖神和接天地诸神和财神等。然后一家老小进屋吃团圆年饺子。正月里民众到各家串亲戚,到街上看扭秧歌、逛庙会等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少数民族过春节形式特色鲜明。满族过春节行大祭。三十晚上,在庭院索罗神杆上锡头中投五谷及猪杂碎以祭祀天神。春节家祭时必须拆除屋内的木隔扇,祭祀在西屋摆设的祖宗牌。也有祭祀北斗等习俗。祭祀过后,晚辈必须向长辈磕头,行辞岁礼,春节间满族要杀神猪,吃白肉血肠。挂旗也是满族流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窗户、门楣上贴挂旗或对联,增加节日气氛。其他春节习俗均与汉族大体相同。

蒙古族的春节称为“白节”,把正月称为“白月”(蒙古语“查干撤剌”),因为蒙古族崇尚白色,把春节称为“白节”。由于民族融合作用,白城地区蒙古族受汉、满影响,形成有在院中竖灯笼杆、吃饺子等习俗,重视祭祀。吉林前郭、白城一带蒙古族,除夕夜合家欢乐宴饮,以整羊祭祀,向长者献哈达,敬“拜岁酒”。席间劝酒换歌,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接神时向火堆投“土烈食”,保持着祭火古俗。即将酒饭等扔在燃起的火堆中以祭神。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自己的饮食禁忌,不贴对联,不接神,不发纸。其他习俗则多同汉族。

(二)群众性和稳定性

节日习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各民族全民参与的活动,是多年来来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逐渐形成的民俗活动,它凝聚着本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审美观念的民俗活动,因此具有全民性。参与人数多,气氛热闹,场景感人。例如汉族的清明节,所有汉族都要进行扫墓敬祖活动,而藏族过新年之际,所有藏族人都要去朝圣。

节日是由各族民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无论从节日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探寻到历史的足迹。例如吉林省城乡有贴“挂签”的习俗,挂签用各种彩纸剪成,上有图案花纹,图案多为吉祥物,如鱼、鸡等,文字多为祝福庆贺之词,如“吉祥如意”等,如果家中有丧葬之事,则贴蓝对联及蓝挂签。珲春地方满族人家老人故去,则有贴白色挂签者。挂签色彩鲜艳,情绪热烈,可增加节日气氛,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下来。因此,这种传承性使节日习俗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即便如此,节日习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节日民俗也有一定的变异性,伴随着人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各族间的融合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节日民俗是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三)休闲性和娱乐性

是节日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使民众收获到精神上的轻松愉快;另一方面,由于节日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过春节时,人们都是高高兴兴的走亲访友,随心所欲的放花炮、串亲戚、玩游戏,观看舞龙灯、耍狮子等。节日是民众的一种松弛之道,是人们休养生息、调剂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时节。即使平时再苦再累,节日却是悠闲轻松、舒适惬意的。节日中举行大型的节庆活动,使许多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来,经久不衰。

金猪对联范文第5篇

春节是大家一年中最喜欢的节日。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小故事,用心感受节日的喜庆……

兔年说兔

用生肖纪年,在我国被称为“十二生肖文化”,我国数千年文明史就靠它串联起来。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兔年”来到了,红彤彤的对联,欢响的鞭炮,大红的灯笼,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悦。

“兔子”以其机敏驯良、乖巧可爱的秉性,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神话《嫦娥奔月》中,与嫦娥相伴的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赐福人间,这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古之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冰兔半开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孙子兵法》有“动如脱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三国演义》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之说。

唐诗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明诗中有《白兔》一首:“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作者通过人与白兔共鸣和的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手法十分高妙。民间艺术中的“兔儿爷”,穿着大将军行头,造型生动诙谐,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背上,深受儿童喜爱。

[我读我做]

1.十二生肖我知道(把动物名称填入括号内)。

子( )丑( ) 寅( )卯( )辰()巳( ) 午( )未() 申() 酉() 戌()亥()

2.文中有关于兔子的两首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请你背下来吧。你还收集了哪一首关于兔子的古诗呢?工整地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年说兔》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兔子的知识,有的同学还养过小兔子呢。那就一起来写写你见过的小兔子,或者你和小兔子之间的故事吧!

过年啦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盏盏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声声爆竹响彻云天,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春节怎么吃?那可是大伙心中的一件大事。瞧,早在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了,像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呢。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北方人过年吃的饺子,馅里有放糖的,用意是吃了糖馅新年日子甜美;有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的,用意是吃了可长寿;有馅中放一枚硬币的,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把面条和饺子同煮,这就叫“金丝穿元宝”。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要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江南一带的风俗是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再插上松柏枝,叫作“年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元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而取“如意”之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新年必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年夜菜肴,也因各地风俗而异:苏州人喜选名字吉利的蔬菜;上海人年夜菜必上一盘“蛋角”;绍兴人除夕夜要有一碗“鲞冻肉”。年夜菜各地大多都少不了一条“整鱼”,但不能动筷,以示“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干脆就用一条木雕的鱼配在菜盘里。

吃好喝好过年好!想来这汇集了东西南北的美味佳肴,一定能赢得你的胃口吧?

[我读我做]

1.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那是一大过年习俗了,饺子馅里放糖,用意是_____,放花生,用意是_____,放硬币,用意是_____。

2. 你对哪个地方的春节风俗最感兴趣?为什么?请记录下来。

3. 你们家里过春节又是怎样的热闹呢?家里人会做什么准备呢?过年时又是怎样的?快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一幸福的时刻记录下来吧。

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用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这个吉祥的节日。有的人家挂上了大红的西瓜灯笼,有的人家挂上了孔明灯、绢灯、橘灯……真是式样繁多。

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眼前了。再看那扇灯,虽说它的样式已经过时,可还是那么“青春焕发”,那么有风度、有气魄……

看那多姿多彩的爆竹,正在天空炸响,仿佛给夜空炸开了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子撒下来。还有那五彩的烟花,多么灿烂,一旦升空便辉煌了整个夜空。观看烟花爆竹的人们为那脆声声的炮响和那五彩的烟花惊得目瞪口呆,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好啊!

[我读我做]

1. 给这几个字标上拼音,看你行不行?

绢()灯 橘()灯琳()琅()满目

2. 文中写了多少种花灯?你还喜欢什么样的?把你心中的花灯画下来吧!

3. 过元宵节,你也来做个花灯吧,打算做什么样的?选什么材料?怎么做?好好计划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把做花灯的过程记录下来,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对联的故事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平日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

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我读我做]

1. 文中的“鱼肉百姓”是什么意思?查查资料解释一下吧。

2. 秀才把上联中的“_____”改成了“_____”,表示_____;

把下联中的“_____” 改成了“_____”,表示_____。

金猪对联范文第6篇

――题记

每逢进入冬至,春节的脚步便款款而来。你会经常闻到糯米飘香,看到老酒铺面的酒旗飘扬,市场上的叫卖声一大早就吆喝起来了,人群熙熙攘攘,接踵摩肩……此时此刻,总能勾起我五十多年前的“老春节”的回忆。

我家住在大山脚下,村子里的住户全是一大家子,都姓“梁”。我在四、五岁的时候,已经能记事了,村子里爷爷奶奶辈的,大伯大娘辈的,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我全能呼得出,也常跟着大人们身前身后置办年货,有时还帮他们拿一些东西,因此大人们都夸奖我是小精灵。

孩童时代,最有念想的便是燃放小鞭了。那时没有“马牌”一类的大鞭,更没有礼炮,只有小鞭,我们称之为“谷草节”鞭,还有“二踢脚”,另有一个响的“炮仗”。但是“二踢脚”和“炮仗”,孩子不敢放,那是大人们的专利,所以只能放小鞭了。然而,就是这种小鞭“谷草节”,已经是梦中的奢侈品了,我们兄妹五人,过年每人只能分到一两盘小鞭,每盘不足一百响。到了腊月二十三,大人们才把小鞭发给孩子。孩子们乐坏了,赶忙把小鞭一个个拆下来,留着一个个的放。这样燃放很省,孩子们总是计算着日子,每天放多少,兜里装多少,丝毫不敢马虎,晚上睡觉前还摸摸兜里的小鞭,生怕弄丢了。

每天一大早,孩子们从炕上爬起来,连脸都顾不得洗一把,就跑到院子里放小鞭。只听东家“啪啪”两声,西家“啪啪”几声,前街和西街又啪啪一阵儿,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连成一片。家里年三十晚上放的鞭是一千响,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提前两三个小时用一根常常的木杆子挑起来准备好,长辈们长足了精神,看着这串长长的一千响,担心被孩子偷去几个。可是孩子太多,总会有意外发生,长辈们喝斥一声也不大怒,过年嘛,要有个好心情。

儿时的腊月,天气非常寒冷,滴水成冰,每家每户一到晚上必备一件工具,便是铁锹。因为那时的冬季经常大雪封门,准备好铁锹留着挑雪出门。那时候穷啊,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孩子们几乎没有外套,每人只有一件棉衣,下身里面只有一个裤头。还有不少小孩,光着屁股穿棉裤。我在家里很受宠,但也只有在过年时,奶奶才给缝一套新衣服套在外面。铁锹还有个妙用,在寒冷的晚上将木炭放在铁锹上燃烧,孩子们坐在炕上,围成一小圈来取暖。很少有乱跑乱动的,老实取暖来抗寒,火光辉映着无邪的小脸。后期家里有了火盆,代替了铁锹,当时倍感幸福,纯真的年代至今不忘。

农村过大年,有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每年腊月初八早晨,家家熬腊八粥,那大草锅熬制的腊八粥可好吃了,里面有绿豆、小米、玉米、高粱米。我们是山区,很少能见到大米。那时还流传着一句童谣:“大嫂大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只要是嫂子,我们一群孩子见了面,就一起喊了起来,喊得那些嫂子们一阵阵欢笑,只有刚过门的嫂子有些脸红罢了。我儿时还记住了一首歌谣:二十三灶上西天,二十四写年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糊香斗,三十晚上绕街走。

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准备年货了。首先是杀年猪,我们村杀年猪可热闹了,每天早晨都能听到肥猪被抓被杀的嚎叫声。我们后街是大家子,都是我父亲的长兄,我父亲最小,排行老五。那时我大伯、三伯早已去世了,余下二伯、四伯和我父亲。每逢年尾杀年猪,他们哥几个轮流,不在同一天进行,互相邀请,家家飘着杀猪菜的油香,孩子们更是乐得东跑西颠,奔走相告。

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个,我是最大的,每到杀猪那一天,我妹妹和弟弟趴在家里窗台,透过玻璃观望,我手里紧握着父亲准备好搅拌猪血用的高粱桔,提足精神准备着。父亲是木匠出身,我们梁家全是木匠,均由梁忠俊老爷一师相传。父亲既利索又有劲,自己就能把肥猪捆绑起来,摁在桌子上,然后一刀就把那肥猪放血了,我赶紧搅着猪血。母亲则在屋里烧开水,准备去猪头、猪蹄的毛用。父亲一个人就把猪收拾了,开膛、扒皮、剃肉、灌血肠、烀肉,这一套程序干的是利利索索。猪头、猪蹄、肘子、排骨,分别用草绳子系好,挂在厢房的墙外。那时的年猪可肥了,一到冬天,除了正常喂三顿食外,每天晚饭后,母亲总要抓一把大豆放在猪槽里,猪肉吃起来真是又香又可口。

终于盼来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常常记得,父亲一大早就起来扫院子,然后放两个“二踢脚”,又忙别的活计去了。我们兄妹也起来的很早,围着母亲早已准备好的火盆,穿衣服。在这之前,母亲把每个孩子的棉衣,一件件都放在火盆上烤,考暖后又一件件放在孩子的被窝里,然后我们才起来找自己的棉衣。每年冬天,母亲总是这样做,天天如此,经过母亲烤暖过的棉衣,穿在身上格外暖和舒服。等我们穿完衣服下地,母亲已经在准备小年饭了。小年的晚上,按惯例家家吃饺子。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父亲在灶王爷前点上一炷香,然后给揭下来,拿到院子里,划着火柴,给升起来了。我们村子里的人称这个风俗叫灶王爷上西天,我记得灶王爷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小年过后,第二天村里就忙着写对联。我在十一岁时,就能写对联了。常写的有“正北”家谱对联:祖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村庙对联:左保风调雨顺,右保国泰民安。横批:一村之主。天地牌位对联:天地之大也,鬼神齐圣事。横批:天一第二。家里“正北”是最严肃的地方,父亲一天三次在那里点香磕头,我要是走过去,父亲赶紧把我撵走。曾有一年春节,我在“正北”不知说了句什么话,被父亲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此我再也不敢在“正北”说话了,只是看着父亲一人烧香磕头,母亲忙着为“正北”摆碗,供奉仙人的饭菜。我们梁家老宗在北山梁学春二伯家供奉了,每年春节,梁家人全体到那里去烧香拜祖。一帮帮的,一对对的,梁家子孙接踵而至。

腊月二十五,家里开始做豆腐了,磨豆腐有时用驴拉,有时用人推,还有时几家合力拐磨推。五十多年前,我们村每家每年只能吃上一次新鲜豆腐,大人们称之为“热浆豆腐”,其余都腌渍成咸豆腐。我们家那一份咸豆腐,一律晒成干,留着给父亲鸡蛋吃,我们兄妹几个很少能吃上那咸豆腐干。腊月二十六开始备年肉了,一般家庭都能杀猪,极少家庭杀不起猪,买几斤肉准备过年。二十七杀年鸡,我们家每年都杀两三只鸡,除了自家人吃以外,还要备点留着祭祀用。二十八,家里开始发面了,那时家里发面是老传统,面发上后,放在盆里,盖上盖,放在炕上,然后用大被蒙上,哪有现在的发面粉?因此,常常要第二天才能把面发好。

二十九可算是忙活开了,糊香斗是很广义的说法。这一天,首先要把“正北”的家谱挂上,我记得我家家谱的画联,左边是牡丹,右边是荷花,家谱上写有先人名字。正北的布置,需要一上午的时间。家谱背面是苇席子,家谱两侧是对联,正上前方是横批,横批分为后三前五,即家谱正上中方是三个横批,向前正中方是五个横批。均为:祖豆千秋、本支百世、万古流芳、水源木本、三代宗祀等。然后开始贴对联,从家里开始,依次贴到街门。所谓“糊香斗”,就是在“斗”上贴上“日进斗金”,在“升”上贴“升升进斗”,水缸贴“川流不息”,粮囤贴“黄梁满囤”,井上贴“井泉兴旺”等等。

三十和初一这两天是最热闹的。三十晚上,家里人都坐在炕上守岁,听父母讲那些老故事。那时没有电,家里点火油灯,整个村能点上汽油灯的寥寥无几。然而,尽管是火油灯,家家夜里总是光明,灯火辉煌。因为院子里,一口大铁锅,柴火正旺,准备发纸时用。我们村都没有等到十二点以后发纸,一般十点以后就开始放鞭了,据说这样能“先发”。放完鞭后,孩子们往往聚成群,挨家院子里去捡未放响的鞭,一双小手弄得黑黑的。我们后街本家的后生连夜开始问好,挨家挨户走动,给祖宗上香磕头。而后开始年夜饭,饺子全是白面饺子,特别好吃。我们家还必备鲫鱼,父亲说三十晚上吃鲫鱼吉庆,吉庆有余。一盏火油灯,一直点到天亮,这在平常日子里可是不舍得点的。

初一的饺子很有讲究,我们家都将十个硬币包在里面,初一早上看谁能迟到硬币,认为吃到钱的人,一年有钱花。我和兄妹每年都能吃到钱,我有时辩解说,小孩子不挣钱,哪里来的有钱花?这一幼稚的辩证意识,往往被父亲批评几句。每到年三十向父母问好的时候,父母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我在家里是娇宠孩儿,我身上丢了两个哥哥,所以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命中宝贝。初一全村充满了喜庆,炊烟、鞭炮烟交汇在一起,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街上人来人往,见面相互问声过年好。各种喜庆氛围,比比皆是。

下午,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两帮男孩相对打嘎嘎儿,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个木板,后面刻成握把,前头刻成扁扁的,准备一个四寸长的嘎嘎儿,放在地上,用木板撮起抽出去,胜者为赢家,输者须向每人进贡小鞭。女孩们的天地,另是一番景象。游戏规则也是分成两帮,都手牵着手,相互对跑,谁能撞开牵手,谁就是赢者。记得她们有一套歌谣:唧唧铃儿,跑马城,马城开,姑娘来。对方回答要谁,谁必须跑去撞那一群人,撞不开为输者。

金猪对联范文第7篇

古时,有个自恃才华不凡的秀才,要和解缙对对子,便出一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话音刚落,解缙不假思索吟出下联:“鸡啄铜盆嘴敲锣。”解缙对得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少时聪明伶俐,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池塘,但见众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一人吟出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众乡人却对不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皆啧啧称奇。

从前,一秀才于中午时路过江苏泰县一个名叫“白石”的小镇,但见一只白色大雄鸡在户外引颈啼喔,随即吟出一上联:“白石白鸡啼白昼。”但苦思不得下联。时隔数年,秀才又经过一个名叫“黄村”的村庄,时已黄昏,一只黄狗正在街头汪汪大叫,此时,秀才触景生情,终于续了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联语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清代,某地方官做五十寿庆,到处要人送礼。庆贺之时,忽见有人捧着一个匾额而来。主人迎上前去,却见匾额上是一副对联:“黄酒白酒都不,公鸡母鸡只要肥。”心里立刻不是滋味。可喜庆之日,来了客人,又怎能发火呢!况且,这又是个图吉利的时候呀,于是,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乖乖地让客人吃了酒席走路。

旧时,浙江提举(官名)花某去看望老友。老友是个学官先生。见面时,花某戏言,问老友:“鸡卵与鸭卵同窝,鸡卵先生,鸭卵先生?”学官先生是个文人,看得出朋友在用“鸡卵、鸭卵”嘲讽他,便随即对道:“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蹄举”谐音“提举”。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输给谁。

明代,户部尚书年富,幼时在家读书。一天夜里,门前大树上的鸟巢和几只小鸟,一起被大风吹落在地。他的老师见此,出上联说:“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恰巧,当时月色明亮,破鸡屋里的公鸡正在啼鸣。聪明的年富随即对道:“月穿鸡屋,四五声金嗓啼鸣。”

老师上联中的“连窠及地”谐音“连科及第”,一语双关;年富下联中的“金嗓啼鸣”谐音“金榜题名”,亦一语双关,可谓珠联璧合。

清代,一秀才赴京赶考,中途在一凉亭歇息,看到一农妇带着孩子晒谷,遇到一群鸡吃她的稻谷,农妇让孩子赶鸡,小孩顺手将手里玩的竹筒向鸡砸去。那农妇就以孩子砸鸡为题,出上联请秀才对。上联曰:“饥鸡盗稻童筒打。”此上联有三对同音异字。秀才想了好一会儿,忽见凉亭的梁上趴着一只老鼠,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客人,一咳嗽,老鼠吓跑了,秀才因而得下联曰:“暑鼠凉梁客咳惊。”下联也有三对同音异字,对得十分巧妙。

一家杂货铺老板在开张那天请人写了一副对联:“雄鸡鲤鱼猪婆肉,香菇木耳曲子耙。”从词语表面上看,这副对联的意思好像是贬义的,只是随意地写了六种食品。如果探索它隐喻的喻意,情味则大不相同:“雄鸡”“鲤鱼”“猪婆肉”“香菇”“木耳”“曲子耙”六味食品都属温补性食品。按照中医的说法,都叫“大发”。贴在一家新开张铺子的门上,正应了开门“大发”的意思。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将此撰联:“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此为回文联,组合奇巧,对语熨帖,读来盎然成趣。

金猪对联范文第8篇

54岁的____,____县____乡____村____社人。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从____年开始,搭乘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直通车之后,她的养猪事业蒸蒸日上,____年之前,她承包村上的几间土胚房搞养猪,每年至多挣1-2万元,____年以来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下,她新建温棚猪舍2幢20间,养猪规模也逐年扩大,从50多口发展到如今存栏160多口。今年上半年,她的养猪场出栏肉猪100口,仔猪150口,纯收入8万多元。目前,她正在筹划建设占地12亩的标准化大型养猪厂。用她的话说就是:“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她才实现了创业的梦想”。

____年,当她得知县妇联为想创业缺资金的妇女发放“巾帼致富小额信贷”时,她积极递交了贷款申请,县妇联得知____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事迹后,为她大开“绿灯”,简化贷款审核和发放程序,优先发放贴息贷款4万元。____拿到这笔钱,立即新建了温棚猪舍2幢20间,同时配套建成饲料加工和技术服务用房1座5 间,购买种猪56口。到年底,出栏肉猪120口,仔猪300多只,一算账共收入了13万元。不到1年时间,她就和丈夫提前归还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邻近的妇女群众看到____养猪收入高,纷纷向她取金买仔猪回家饲养。____创业的成功,带动____村的妇女群众纷纷开始走养猪致富的道路。

创业成功的____,胆子也大了,脑子也活了,她说:“不能再小打小闹的干了,要干就好好干出一番事业”。她多次考察猪肉市场,发现瘦肉型猪销路非常好,且按照科学喂养出栏率也高,因此,她想在饲养种猪、仔猪的同时,重点饲养瘦肉猪。县妇联为了进一步帮助她扩大规模,成为养猪女能手,加之,____创业成功,信用好。____年,再次为她发放“巾帼致富小额信贷”资金4万元,她拿到资金后,立即着手选育了新品种种猪50口,瘦肉型猪50口,修缮了温棚猪舍。县妇联将____的养猪场确定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示范点,定期为她聘请温棚养殖技术人员,进猪场现场培训科学养猪技术,并从购买、饲养、防疫、出售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跟踪指导,使她的养猪厂也越办越好。农闲之余,她经常认真学习科学养猪新技术,并逐步在她的养猪厂实践,逐步探索出走规模养殖的道路。养殖规模上去后,她就不用辛苦地把能上市的猪拉到市场上去销售了,远近的经销商都纷纷上门来抢着和她签合同,她的销路更宽了。

到____年底,____年收入已达20万元,成为____乡妇女创业致富的带头人。____年,全县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由于____已向乡村申请修建标准化大型“养殖场”,县、乡再次为她申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在她的不懈努力和妇联的支持下,今年她和丈夫加盟注册成立了____县盛达生猪标准化专业农民合作社,审批养猪场面积12亩,计划投资20万元,新建温棚8幢80 间,发展会员10名。县、乡按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规定,对联合起来经营的妇女优先照顾,目前已为她审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0万元。____高兴地说:“有了这20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她一定能把养猪场经营成为____乡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养猪厂”。

金猪对联范文第9篇

堂屋:

1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4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 亲 ” 字,右边的“ 见 ”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 师 ”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师” 。

新房:

1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 、新房正中悬彩灯;

4 、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 、窗户两边贴对联;

6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金猪对联范文第10篇

堂屋:

1、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

4、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亲”字,右边的“见”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师”字要少写一撇,写作“师”。

新房:

1、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新房正中悬彩灯;

4、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窗户两边贴对联;

6、墙壁四面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公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上一篇:顶真对联范文 下一篇:写景对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