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猪年的“杀猪”之忧

时间:2022-07-23 03:27:09

在广大民众金猪年进军基金、股票等风险投资领域,并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态度来迎接这场盛宴时,总要有根弦绷着:资金在猪年被“杀”随时会成为可能

“摩根先生,股票市场能够做些什么?”

“能波动。”

1912年12月,当控制着美国250亿美元金融资本的J・P・摩根接受美国国会“金融托拉斯”调查时,他如此回答。而95年后,尽管不能判断今天的股市波动是否减缓或者加剧,然而,回顾人类投机史,每当因为股市大幅上扬而出现全民狂欢之际,就似乎预视着迟早会发生一场深重的灾难。

2006年~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美丽场景,深沪股市一片歌舞升平、全民狂欢。而与股市紧密相连的基金市场,也一改往日冷清局面,基金公司一再抬高进入门槛,却依旧不可阻挡庞大的基民大军的涌入。然而,普遍乐观背后暗藏杀机。

基金因股而火

“基金火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我们股市的推动。”一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事能源股票交易的股民告诉《新世纪》周刊。这位股民进入股票市场只有一年光景,每天早上9点起床定时盯盘。据他透露,虽然他称不上炒股老手,但是经营业绩并不差,其中原因在于有大宗交易的朋友“点拨”,并定期分析股市形势。

也由此,他看不上在股市炒股的一般小股民,因为在他印象中,这些股民都是看到股市上涨之后才涌入,并没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以及理性的判断能力。而至于基金公司的广告宣传,他说:“如果要我来说,我能比他说的还头头是道,现在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赚钱的时候,专家无处不在。而这些基民,又容易受到诱惑。”

据《新世纪》周刊调查了解,基金的概念在两年前,对于民众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尽管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公布《开放式基金试点办法》,当时业内人士皆预计,不久中国即会进入基金大发展时期,然而,与2001年牛市崩溃至今持续5年股市低迷同步,中国基金业同样冷清。在当时,即便基金经理上门推销基金产品,也很难有所获。

然而,事情就在2006年发生了变化,18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即从1000点跃升至2900余点的高峰。而据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第四季度年报,有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78只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了空前大丰收,共实现净收益541.5亿元,比2005年第四季度增长119.9倍,比2006年第三季度增长2.41倍,创基金季度净收益之最。与此同时,第四季度基金业共投资新增股票67只。

此时,尽管《新世纪》周刊联系了不下5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但是这些基金经理回答同为:“非常忙,没有时间”。而在各大银行办理基金柜台,办理基金的人们眼神中无不因为对财富渴望而闪闪发亮。据中国银行诸暨支行统计,2007年1月21日,该行办理的银证转账总额为208.2万元,基金销售总额为430万元,而去年同期的银证转账总额却只有0.28万元,而同期的基金销售总额并没有确切统计数据。

现实差距

即便火爆的股市和基民蜂拥的场景也不能掩盖中国基金市场同世界基金市场的发展差距。从1991年中国出现基金公司,基金市场开始起步时间算起,今天中国基金市场只有16年的历史。而国外如安东尼・博尔顿这样有20年基金投资经验的国际顶级基金经理人大有人在。

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资料,1991年成立的“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不仅为封闭式基金,并且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深圳南山区政府两个监管部门分别批准成立。直至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中国基金业才开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发展。

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开放式基金试点办法》,并被业内人士看成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事件。据中国基金网数据,截至今天,中国市场上已经有262只开放式基金,而这些基金多投资于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11月透露,中国基金资产已达6313亿元。而1991年-1997年发展的72只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只有66亿元。

另据《新世纪》周刊调查,尽管证监会在基金公司准入上设置了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然而,仅在信息披露一项,至今在其网站公布的基金资料仍为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数据。而公众对基金公司的了解,只能通过银行或者民间机构查询,中国并没有一个公开的统一标准。而广大基民的盲目和股市的火爆,更增加了对基金风险的担忧。

谁的股市

“牛市很好,大家都投资进去了,多数人也不懂,那我们赚钱的机会就多了,2007年不是他们的,而是我们的。”这位有大宗交易朋友“点拔”炒股的先生告诉《新世纪》周刊。他说,2007年是金猪年还是“杀猪”年还不一定。

每当股市开始发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牛市,它真的是所有人的?至今仍然有股民不愿意回忆2001年中国股市大崩盘的惨景,当年7月30日,上证指数大跌99.94点,沪深两市共损失888.23亿元,这是两市A股单日市值损失最严重的一天。而2001年里的大崩盘,据当年一个操盘师透露,大约有3000多亿人间蒸发,逃不及的小股民的财产由此灰飞烟灭。

2001年之后,“远离、远离股市”的口头禅就开始流传。然而,2006年股市大涨之后,在沪深股市盯盘的民众已然忘记当年教训。与此同时,在中国执行世界上最严苛的行政监管背后,其监管效果依然令人沮丧。在此背后,是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与股市操作相互制衡的缺失,截至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依然属于行政权力机关,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旁缩一角。

2003年,当“上海首富”周正毅事发之后,人们才忽然发现,除了周的地产生意之外,剩下的就是金融帝国。在这个帝国里,几乎囊括了证券、期货等所有金融业务。凡是可以涉足的,周都涉足了,凡是不能涉足的,周想办法也达到了。在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健全之前,这场2006年突如其来的牛市,没有人敢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周正毅”。

“银广厦事件”则被永久地钉上了中国金融史的耻辱柱。当年,银广厦以近似疯狂的夸张,股票停牌后再复牌,连续走出前所未有的15个跌停,68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年终盘点之时,银广厦居于当年股市跌幅首位,投资银广厦而万劫不复的小投资者不计其数。这个时候,所谓的“理财专家”和基金公司宛然与今天的扬眉吐气形成了鲜明对照。

基金黑幕

尽管2000年10月《财经》杂志上以“基金黑幕”做题而对当年中国基金行为作出了全面解析,并披露了国内基金业的种种问题,事后国内十大基金公司也联名出面作出澄清。

然而,从中国基金业发展初期可能存在风险角度,当中国民众再次陷入投资基金的狂热之时,这种警世永远值得借鉴。

据《财经》杂志当时报道,“对倒”是一种自己买卖自己的股票,以制造虚假成交量来吸引顾客的行为。股市中股票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都较易由人来操纵,但是要操控成交量较困难。当股票市场上求不应供,商家只能靠降价来吸引顾客,即被迫低价抛售股票,而当这种效果并不明显的时候,就可能会由商家自己做托以做鬼。

“倒仓”是另外一种违法交易行为。即同一家管理公司的两只基金,通过事先约定的价格、数量和时间,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行为。这样做可以解决先上市基金的流动问题,又不影响甚至可以提高净值。“倒仓”比“对倒”更容易让普通投资者看不懂,倒仓之后,股票交易一定放量,但股价波动不一定很大,投资者稍有动摇,就会被倒出去。

更大的“倒仓”是两家或者两家基金公司联手“坐庄”的行为。有人指出,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多是由证券公司发起,其独立性相对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其发起人共同建仓的行为。虽然在研究期间并未发现基金与股东或发起人相互倒仓的直接事例,但是却有如此运作的嫌疑。而当发生内部关联交易或内部人交易,则对基金持有人造成损害。

净值游戏,即在采取“对倒”、“倒仓”等手法将股价做高,以提高的基金净值来制造“高价幻觉”,从而吸引投资者。这种手法在1929年以前的美国股市中即已经出现,并被当时的投机者记录下来。而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开放式基金时代,这种手法尤其值得警惕。如果基金公司以此手法提高业绩,即与上市公司做假账以吸引投资者无异。

历史不可追

投机,既有天使,就少不了魔鬼的存在。自从人类从事投机以来,贪婪欲望背后必然隐含着巨大风险。1637年,荷兰投机商将郁金香茎视为通向财富的神奇之路以来,这种全体民众狂热之后泡沫破裂的游戏就再三上演。

19世纪的美国,每相隔二三十年,就会出现一次投机热。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投资修建运河和收费公路,美其名曰“国内改良”的疯狂投机热。随之发生了钞票事件,任何有能力租用比铁匠铺更大一点的房子的人都可以发行没有任何有价物支撑的纸币,直到1837年才结束。19世纪50年代又发生了另一次繁荣和萧条,全美以谨慎著称地区之一的新英格兰地区一家银行倒闭。留下了大量未偿票据。

1929年,美国柯立芝繁荣10年好时光的年景不在,紧接着美国迎来了30年代的10年坏年景。在这年,美国全民投机狂潮达到了极致,大约有1/4的美国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那场股市投机,外加投机家的横行和法律的不健全,至今围绕]929年股市大崩盘经济学家们仍在争吵,可以肯定的是,这1/4曾经豪情万丈的平民投机者的多数一夜之间回到了赤贫之身。

的确,这是一个好年景,因为投资基金和股票的都赚钱了。然而,我们却应该清楚,每当市场陷入混乱,总能听到“经济状况基本健康”或干脆是“基本情况是好的”这样的话,这往往意味着某些事情情况不妙。

投机,请你三思后行。

参考: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

琼・施特劳斯《华尔街之子―摩根》

袁剑《中国证券市场批判》

《财经》杂志,“基金黑幕”,2000年10月。

上一篇:看基金排名表的投资误区 下一篇:黄金半年还是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