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业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25 18:13:24

外协业务管理

外协业务管理篇1

关键词:中介组织 行业协会 行业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行业冲突、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现象是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经济和法律双重性质,因此市场缺少调节这些方面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应运而生。行业协会是由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是行业性、自律性的非营利的社团组织。由于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已经成为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协会在市场体系中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下面从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两个方面来理解我国行业协会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在国内事务中的作用

沟通 行业协会在沟通企业与政府方面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到企业真正的共同意愿和要求,行业协会提交的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可以协助政府拟定行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切实贯彻政府制定的法规和政策,保护企业贸易、减少市场损害以及贸易纠纷等。

服务 行业协会作为“民间机构”,不具有任何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它只是为行业成员提供联络、咨询、协调等多功能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向成员提供技术业务指导、员工培训、市场咨询;协助成员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的难题;组织行业内的技术推广,联络对外交流活动。

约束 行业协会首先是一个自律性的组织,在代表成员共同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对成员加以约束,即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行规或规则,以使成员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业协会可以对有违反行业规范,搞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或同行利益的成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取消成员资格,禁止在本行业从业等。行业协会这种自律性的行之有效的约束作用是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

行业协会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事务时主要体现在制定反倾销措施方面。国外频繁对华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企业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由于国外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实施反倾销措施,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严重受挫,有的甚至退出市场,我国企业遭受的损失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国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60亿美元以上。因此,国外反倾销案件的增加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行业协会应当发挥维护产业安全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要逐步履行入世承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产品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形式进入市场,以达到抢占我国市场的目的,从而给许多产业带来严重损害。我国企业应当积极组织对外反倾销应诉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相对比较分散,单个企业的力量非常薄弱,对外交涉的力度有限,往往在反倾销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应当在全面了解本行业的整体情况以及各企业的本质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综合协调的职能,组织和协助国内企业加强反倾销的申诉和应诉工作。

国内外行业协会比较

我国行业协会与国外行业协会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纷杂,进而导致我国行业协会在实际事物当中与国外行业协会相比存在许多差距。

国外行业协会有两种管理模式:以欧美为代表的民管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社共管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要求行业协会首要目标在于为全体会员服务和维护与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

国内外行业协会的差异性表现:协会组建方式。国外协会多以“民办”的形式,我国以“官办”或“半官半民”形式为主,且对协会实行“双管”;行业管理体制,国外是间接管理,直接服务,我国正在向间接管理转变;会费标准,国外是由理事会决定,或统一标准,或按企业销售额的比例、职工数等多种形式收会费,经费充足,我国是由社团组织按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工作人员的构成,国外行业协会招聘是企业中有影响的业主兼职或社会招聘,我国多是政府官员兼职或是离退休人员在“补差”。

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

通过我国行业协会与国外行业协会管理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行业协会现在的管理模式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行业协会在许多地方存在问题,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目标不明确,协调能力有限

虽然在章程里,各协会都将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作为宗旨。但是,许多行业协会在面对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多种需求时,根本就不明确,例如:行业协会应该和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协会的服务与政府的服务有哪些不同、现阶段协会服务对象最急需的是什么等问题。尽管协会在许多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但协会开展的活动多是对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拾遗补缺,自身的工作目标不明确。显然,企业对政府的管理职能依赖性还很强,还不够成熟。另外,国内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比例一般不超过行业的40%,且多为国有企业,私营及合资企业难见其面。如此,协会所掌握的企业和行业的信息不充分,很难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和开展综合性的协调活动。

协会地位不明确,作用空间受到限制

我国行业协会多来自于许多原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尽管在政府机构改革当中,已与原组织结构相脱离,但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行业协会,往往摆脱不了政府的“阴影”,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即将自己放在企业管理的位置上,而非服务于企业。因此,现有的行业协会往往只强调对政府的辅助作用以及对国有企业的保护,而忽略了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利益。但是,私营企业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主要的力量,对私营企业服务的不到位,从而失去对私营企业的吸引,以致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队伍建设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人员结构不合理

国外行业协会成员当中多为心理素质好、有强烈责任心、既有较深的专业基础又有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具备国际经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法规和惯例,具有熟练的外语、公关谈判信息处理的能力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而我国行业协会的人才储备目前显然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多数协会没有建立正常而必要的人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淘汰和退休机制,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协会工作的开展和协会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许多协会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人员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协会缺乏专职专业人员,兼职人员、聘用人员居多,专职人员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专业素质上,协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业务骨干人才,现有人员也缺乏专业化培训。

交叉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行业协会多采用区域与行业结构的框架,区域与行业结构相结合的构建模式导致了协会机构重复设立、协会业务覆盖范围交叉。这样势必造成协会工作相互矛盾,使得会员单位无所适从。有的企业被要求参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协会,使企业匆忙应付各个行业协会的标准制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脱离了行业协会服务于企业的宗旨。

新时期加快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对策

建立行业协会法律体系

将行业协会进行立法,确定其法律地位是完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的第一步。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法,行业协会如果想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对行业协会进行法律定位。否则,将会严重制约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制定行业协会法,以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规范对行业协会的管理行为

行业协会是自我约束、自我协调、自我保护的民间团体,是一个自发性的组织,经费能够实现自筹。其职能是协助政府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经营,合理利用标准保护本国企业免受侵害;并且要能够发挥其信息职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最新政策、信息、资信服务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应该得到全行业的认可。事实表明,由行业协会应对贸易壁垒等案件时的作用十分明显。比如:美国关于温州的打火机、眼镜等出口商品的倾销制裁,行业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应当从国家、企业各个角度对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肯定,并且要不断加大作用的范围,利用协会的性质作用和职能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入会,壮大队伍。

加强行业自律性、独立性

行业协会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各地方主管部门对其管理往往沿用传统的行政办法,使行业协会难以摆脱政府附属机构的地位,缺乏独立性。行业协会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单位,主管部门应该对其授予足够的权力,不要对具体的事务管得过严,给行业协会充分的业务活动空间。行业自律的实质就是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不搞不正当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是行业协会自下而上的根本,如果行业协会忽视自律,失去了公正性,协会组织也就不可能对行业进行有效管理,偏离了协会的目标。

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为协会配备高素质人才是加强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的根本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协会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行业协会要加快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比例;通过招聘等手段,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协会,形成行业管理、技术研发、政策研究、服务咨询等多层次的人才架构;对现有人员要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协会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注意不同类型协会的工作特点。综合性协会宜以管理型人才为主,专业协会宜以服务型人才为主。同时,在综合性协会中要探索政府公务员与协会工作人员挂职交流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不断趋向成熟和规范,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业协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并不断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应对国内、国际事务中,行业协会具有民间组织性、利益公共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一些重要特征,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发挥着政府和单个企业所难以达到的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的特殊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经.行业协会与中国入世 [M].工商出版社,2001

2.傅星,林寅.基于多主体的中国转型经济模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J],2005(3)

3.叶德万.加入WTO后出口反倾销形式与对策.商业研究 [J],2004(2)

4.朱颖.论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贸易便利”.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J],2004(2)

5.陈松洲.行业协会的合法性危机与制度创新.江西社会科学 [J],2004(9)

6.刘剑刚.加快我市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天津经济 [J],2004(8)

外协业务管理篇2

关键词: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金融生态;协同效应;资源优化配置

2020年9月1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20〕12号),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明确界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创新的提速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正逐步转向集商业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资产管理、产权交易、基金管理、实业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于一体。金融控股公司的资产管理与运作模式未来也将随着国家监管制度的出台而进一步规范,传统的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①、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②和全能型金融集团③并存的局面,未来也将出现相应的变化。通过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④既有效支持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面向地方金控公司未来的有效的资产管理模式,一直都是地方金控公司关注的重点。

一、国有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现状地方金控一般指由地方国资委或财政厅出资成立,通过控股或参股地方金融或类金融企业等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地方金控公司是地方政府主导整合地方资源的重要抓手,治理完善、布局合理的金融控股平台,能以丰富的金融和产业资源,为打通地方融资通道、服务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提供全面支持。以上海国际集团为例,通过归集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等市属金融机构股权,以及发起设立、投资参股、整合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涵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金融服务和保险、资产管理、海外业务,以及实业投资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先后为上海虹桥机场、轨道及磁浮交通等重大市政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4个直辖市、20个省份和4个自治区均建立了金控平台,部分市、区县也建立了金控平台。地方金控公司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是多种金融业务的汇集体,其股权结构、组织架构、运营方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各种类型的风险,例如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传递性风险、透明度风险等。而且由于各子公司有着独立经营的范围,其合规审查流程、业务规范亦存在差异,各业务之间存在同业竞争、资源分散、协同性差及无法整体性形成行业生态等问题,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容易放大金控公司的整体性风险,导致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有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目的。

(二)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之间集约化协同存在不足。目前多数地方金控公司层面,除了日常的管理职能外,往往还有经营性业务职能,涉及银行、证券、公司理财、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等。从管理角度看,这些经营性业务分属于不同的组织单元或管理团队,每个不同的组织单位或团队又分属于不同的条线和领导分管,为了最大化实现各个组织单元或团队的经营目标和绩效,经常存在重复性的人员招聘、信息库建设等内部资源配置及外部客户资源、中介机构、行业信息等资源的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了金控公司内外部资源未能有效地实现集约化、价值最大化的建设和使用。2.地方金控公司母子公司之间体系化协同未能有效构建。地方金控公司多数是地方政府为了打通地方融资通道、服务地区产业发展而通过对当地市属金融机构股权进行重新归集而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在组建过程中,存在着重组前原母公司与新归集的公司业务之间的重叠、客户资源重复、人员编制重合以及业务之间相互分散,尤其是一些行业跨度较大、非相关多元化的实体产业的归集等问题。从而导致地方金控公司本身的业务、资源、信息等各种资源与旗下各子公司的相关资源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体系化协同,明显存在“各自为战”、“仅履行出资而不负责管理”、“对下属企业管控模式不清晰”等现象。一些金控公司的资管体系,缺乏信息化手段,基础积累较小、指标体系不统一、流程过于繁琐,以致于资管体系没有紧跟公司业务的发展,甚至与业务脱节,出现了重管理轻服务与赋能不足的现象。3.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行业生态化协同打造还有较大差距。地方金控公司拥有较丰富的金融业态和牌照,较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体系,较全面和忠实的企业和个人客户。鉴于地方金控公司的资产形成的独特性,同时不同资产板块之间的融合时间不长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的信息化和金融科技化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一方面在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集群之间的无法打造生态化协同,另一方面从金控行业大的资产管理集群生态化协同更是差距甚远。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渗透,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共享平台,构建“资管生态圈”,提升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行业生态化协同日益迫切。

二、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创新协同模式

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内部业务之间集约化协同、母子公司之间体系化协同及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三个方面的问题,是驱动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动力。为有效推动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做大做优做强地方金控公司,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实现服务地区产业发展以及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分别从资产管理的集约化协同、体系化协同和生态化协同三个协同角度提出了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的创新协同模式,如图1所示。

(一)发挥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协同效应,提高集约化协同水平发挥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的协同效应,即围绕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充分发挥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跨业务、跨部门协同,提升地方金控公司价值。对金控公司内部原有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各业务板块发挥各自客户渠道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过构建内部业务之间横向沟通与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提高内部业务的集约化协同水平。地方金控公司可通过搭建内部共享资源平台,降低业务之间的沟通成本,减少内外部重复资源的建设,从而实现公司内部业务之间的有效集约化协同。内部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是通过公司内部业务板块之间的沟通协调为出发点,通过各业务组织或单位之间的核心决策与协作机制的建设,并通过核算和绩效管理创新实现项目资源的高效对接和运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共享平台以公司相关业务板块为参与主体,以全流程的有效协同服务,促进地方金控公司内部业务的集约化协同水平。

(二)精准集团管控,串联集团核心能力,实施体系型协同发展从整体层面看,首先地方金控公司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找准母公司与各子公司的发力点,厘清金控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管控模式,加强对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融资产管理于服务与赋能活动之中。其次地方金控公司与各子公司应按照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动作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母子协同与运作机制。第三是地方金控公司应指导子公司建立和完善其业务机制、规模相匹配的公司治理,杜绝“不当激励”和不合理的考评指标。要完善治理机制,在加强“三会”监管和日常审批的同时,做好资源的对接、导入与增值服务,积极赋能各子公司,提高各子公司的活力。从核心能力资源角度看,通过串联地方金控母子公司的核心能力资源,协同集团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资源整合等核心能力及下属公司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集团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为集团发展提供支持,构建地方金控公司体系化协同发展模式,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

(三)依托金融科技,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以客户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由内外部多个生态子系统构成,涉及地方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客户、个人客户、中介服务机构、评级机构及内部各业务板块。可以依据板块和条线划分为若干个业务子系统,各业务之间共享协同、开放统一,形成点、线、圈相互关联的价值网络,并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纽带。各业务子系统与外部利益相关方通过业务往来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形成战略联盟、业务合作伙伴。从整体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资管行业生态化协同打造主要涉及外部环境系统、内部业务系统及支持系统等几个部分。其中,环境系统是生态圈相关参与者与外部相关影响因素构成,如政策监管、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支持系统是资管生态化协商的支持性活动,如管理系统、研发系统、信息科技系统等。内部业务系统是基础,也是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过程中重点打造的核心支撑要素点,通过生态延伸、利用交易活动,实现对内外部业务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生态化协同。

三、地方金控公司资产管理创新协同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弄懂悟透监管政策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应加强同国家及省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联络,及时了解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监管政策文件。在积极拥抱监管的同时,通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内部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推进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地方金控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市场环境的研究,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面对外部复杂多变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应加大对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从服务地方产业实际和自身发展阶段等因素出发,深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研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开发符合产业与市场实际的细分产品与服务。同时,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专业化、实干型精英团队地方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模式,以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同时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政策及金融、法律、财务、贸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精干的资产管理人才队伍。

四、结语

外协业务管理篇3

【关键词】钢铁生产 外包业务 管理模式

一、确定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

精干原则。以提高劳动效率为导向,建立劳动效率与员工收动的激励机制,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收入同比增长。

市场化原则。明确外包业务单位与鲅鱼圈公司之间的市场化委托经济关系,以市场化行业人工成本价格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费用定额,确保外包总费用的降低。

专业化原则。在保证“先集团、后社会”前提下,对有特殊资质要求的协力业务、松散型简单劳务在社会范围寻求“专业化”外包服务队伍。

高效原则。改变作业方式,逐步完善自动化程度和远程监控措施,简化或取消人工作业,从根本上减少外包作业内容及其人员配置,实现外包协力队伍与主体相匹配的高效运营。

二、合理界定外包业务

界定原则。鲅鱼圈公司负责钢铁核心业务;鞍钢集团公司内部协力单位对在线的紧密型非核心业务实行总包保;松散型简单劳务、特殊资质业务实行社会市场化委托。鲅鱼圈公司内部各单位在相同或相近业务、岗位划分上采取同一口径,按照同一专业或区域成建制划“打包”外委,保证外包业务界面的一致性,有利于主体与协力界面清晰,明确管理职责。

外包方式。采取定员与定额、项目包保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外包。生产设备辅助作业采取定员与定额两种方式,其中天车吊运、成品发货等在线紧密型非核心业务采用定员方式外包,皮带巡检维护、设备检修、抢修等在线松散型业务采取定额方式外包,定修采取工时定额计费;工作餐供应采取定员方式外包;社会外包业务采取定员与定额两种方式,其中更夫、保安等离散松散型业务采取定员方式外包,消防、电梯等特殊资质业务采取定额方式外包。

三、科学核定外包费用

依据外包协力项目特点,按照定员、功能定额包保、工票工时定额三种取费方式,科学测算核定费用,确保费用合理、指标先进。对集团公司内部协力单位采取模拟市场化方式,比照鞍钢本部水平核定;对集团公司外部协力单位采取完全市场化方式,参照鞍山、营口地区市场价格确定。对与主线生产联系较紧密、业务较关键、岗位较重要的协力业务,如冲渣、铸铁等,按照岗位定员核定协力费用;对其它在线紧密型非核心业务(如皮带、包装、砌筑等)、特殊资质要求的协力业务(如运输、车辆维修、仪表衡器检定、电机修复等)采取吨钢、吨铁挂钩、包工包料、业务总承包等功能定额包保方式核定协力费用。

四、强化日常管理与控制

(一)完善外包方引进评价机制,提高危机意识

完善和强化相关方管理评价制度,对于年度评价不合格、连续两年评价较差的的外包协力方,采取终止合同、取消一年至永久投标资格。并进一步健全协力方入围、运营的系统评价程序,按照“同时、同步、同理念”管理原则,制定统一的设备、生产、环保、能源等协力专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专业协力方入围、运营、辞退机制,提高外包方的危机意识。

(二)健全外包方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竞争意识

建立健全各专业外包方考核管理办法,科学测定具体考核标准、指标,形成外包业务经营结果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科学设定具体考核标准、指标,强化对区域内外包方的考核管理权限,对相关外包业务、人员、费用及安全、环保管理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奖优罚劣,形成经营结果与协力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外包方的竞争意识。

(三)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绩效

区域化与归口管理责任落实。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区域协力方的直接管理,负责外包业务、人员、费用、安全等管理,并实施监督检查与考核;各职能部门负责专业外包方的归口管理,负责专业外包方管理办法、考核标准制定,负责各事业部考核结果的汇总及实施,负责外包方档案建立及评价。

双主体责任落实。树立外包方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外包队伍和鲅鱼圈公司员工的双主体责任,赋予外包方专业与区域管理权限,提高协力方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推进标准作业,提升作业绩效

全面推进覆盖包括外包方的全员、全岗位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制度的刚性和有效性,深化管理点检,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于技术含量较高、对主体生产有一定直接影响的协力业务,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或确认相关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确保鲅鱼圈公司整体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五、实施效果

外协业务管理篇4

一、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

(一)总体要求。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行业协会的民间性、自律性性质,按照“市场化取向、政会分开、强化服务、依法监管”的要求,加快发展,强化功能,理顺体制,改进监管,加强自律,规范运作,逐步建立起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法制健全的行业协会体系,把行业协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争取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工作步骤。行业协会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年*月—*月)为改革准备阶段,各地建立改革工作领导机制,摸清行业协会的基本情况,提出分类改革的意见。第二阶段(2009年1月—12月)为行业协会自行改革阶段,基本解决政会脱钩、协会与政府财产分离、公务员兼职等问题。第三阶段(2010年1月—12月)为整改验收阶段,有关部门按本意见要求对行业协会进行重新登记。

二、健全行业协会职能

(一)明确和拓展行业协会职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围绕服务企业和行业自律,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业协会职能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质条件后,行业协会可行使以下职能:

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配合。

2.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行规行约、职业道德准则等,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监督会员单位依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

3.依据协会章程或行规行约,制定本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

4.开展会员企业内部统计和分析,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行业信息。进行行业统计和调查,提供相关分析报告。

5.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有关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有关行业发展、行业改革以及与行业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参加政府重大决策听证会,参与行业重大投资、改造、开发项目的调研论证。

6.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及行业准入条件,并积极宣传和贯彻实施。

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创办刊物和网站,向企业提供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市场等信息咨询和职工培训等服务。

8.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质条件后,参与行业资质认证、事故认定等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科技成果鉴定及推广工作。

9.组织会员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联系相关国际组织,指导、规范和监督会员企业的对外交往活动;举办行业论坛、商品交易、会展招商、产品推介等活动;接受政府委托,参与筹办以政府或有关部门名义举办的重大交易会、展览展销会,协助政府组织行业内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的培育与推荐。

10.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组织会员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申诉、应诉、调查等相关工作。

11.协调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代表会员企业发展和协调与其他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的关系;为会员单位出具公信证明。

12.承担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政府部门委托的其他职能。

(二)推动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向行业协会适度转移。为保障行业协会正常行使职能,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对目前仍由政府行使的以下职能可通过授权、委托、划转等形式,交由具备相应能力的行业协会行使或由行业协会参与和配合:

1.行业统计、行业调查和分析。

2.行业重大课题研究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与修订。

3.以政府或有关部门名义举办的重大交易会、展览展销会等活动的组织与筹办。4.行业重大投资、技改、开发项目的调研论证。

5.行业职工技能培训。

6.在委托与授权事项范围内必要的行检、行评。

7.行业内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的培育与推荐。

8.参与产业损害调查;建立行业国际贸易预警机制,组织或参与国内外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发起和应诉;组织或参与对国内外贸易政策和措施的评议;组织或参与应对国际贸易投资壁垒和技术性措施。

9.应由行业协会行使或协助行使的其他职能。

以上职能对授权、委托、划转、参与、配合5种形式的具体适用另行规定。

(三)为行业协会履行职能创造条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清理和废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为行业协会依法承担相应职能消除障碍。行业协会要主动衔接和协助做好政府职能转移、委托、授权和配合等工作,并确保各项职能规范操作、落实。

三、规范行业协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一)改革行业协会的组织体制和决策机制。坚持行业协会的民间化性质和“自愿发起、民主选举、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的原则,逐步实行自治性管理。健全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体制,推行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会长权力和权力运行规范的法定化,完善监事会制度和政府监管机制,确保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行业协会设秘书处,为协会的常设机构。规范行业协会常设机构的管理,推行工作人员职业化。协会秘书长要逐步实行聘任制和职业化,对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副秘书长及其以下人员要相对稳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二)搞好行业协会内部制度建设。行业协会要搞好业务定位,积极发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维权、行业监督和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协会章程,建立健全内部会议、学习、人事、财务、审计、监督、民主决策、请示报告以及劳动合同、对外交流管理等规章制度,科学界定各层级组织的职能和运作程序,做到以制度管会、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在对外交往中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外事纪律,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三)加强行业协会内部的财务管理。行业协会要实行财务独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和财务审计等制度,使财产权属清晰,并对所属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和财会人员亲属回避制度,实行账目公开、年初预算、年终决算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且每年都要向理事会、监事会报告财务工作情况。行业协会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行业协会的资产。

(四)拓宽行业协会经费筹措渠道。在健全和规范会费收取、使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组织合法活动等多渠道筹措经费:一是可以通过承担政府授权委托事项、购买服务事项等获得工作经费;二是可通过举办展览会、研讨会及开展培训、信息咨询等获得有偿服务经费;三是可通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开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等获得协作和开发经费;四是可按照会企分开的原则开办非法人或法人经济实体,进行合法经营活动取得收入。

(五)规范行业协会的收益和分配。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依法所得不得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投入会员企业进行营利。开展服务活动收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公开收费依据、标准和收支情况;对依法或经授权强制实施的仲裁、认证、检验、鉴定、评审以及资格考试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应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关规定,收费收入全额纳入财政,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强制入会并收取会费;凡强制入会并收取会费的,由财政和物价部门按乱收费行为依法查处。

四、推进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改革

(一)实行政会分开。行业协会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要妥善处理行业协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职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任领导职务,确需兼任的要严格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目前使用的产权属于政府所有的办公用房,自本意见实施起3年内仍由行业协会无偿使用和管理,3年后应按有关规定交纳房租。使用的其他国有资产按相关规定办理。

(二)规范对行业协会的监管。要从体制、机制上保障行业协会自主开展活动,减少对行业协会业务活动的行政干预,强化对其遵纪守法和履行政府委托、划转职能情况的监管。登记管理机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政企分开、分类管理、健全自律机制的原则,实行规范化管理。登记管理机关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把好登记管理关,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协会不予登记。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行业协会的有关活动实施行政监督,对其履行委托、划转的职能进行指导和监管。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布涉及行业发展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政务信息等;研究制定事关行业发展改革和行业利益的重大决策、核准重大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对企业的重要监督检查、重大奖项的评审和重大处罚的认定、生产或经营许可及行业准入资质等行政许可事项的审定、行业劳模评审等,应当听取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四)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和对话机制。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行业的发展改革等问题与行业协会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行业协会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协会的意见、建议,并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

(五)建立对行业协会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在搞好对行业协会正常年检工作的同时,行业协会登记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对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及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制度。评价结果可作为衡量其是否具有承担政府委托、授权和配合事项能力的重要依据。

五、建立重点支持和购买服务的政府投入机制

(一)建立政府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的机制。政府对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重大公益性活动给予适当支持。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协会名录,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登记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政府审定。

(二)建立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机制。对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开展的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由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购买,所需资金由财政部门安排。购买服务分为长期固定购买和临时购买两种形式:

1.长期固定购买。对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和部分综合性重点行业协会提供的长期固定,如委托开展的行业统计分析、预测预警、信息、撰写年度发展报告以及有关行业管理工作等,政府应与其建立长期的购买服务关系。长期固定购买,由购买部门提出具体项目,经财政部门核定后,纳入年度部门预算,提交同级政府审定。

2.临时购买。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购买行业协会的临时,其中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的购买服务,要按项目进行管理,由购买部门结合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提出项目申请,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同级政府审定。对临时购买事项要严格控制,各部门不得将自身正常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为临时购买的项目内容。

(三)规范购买行业协会服务行为。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财政、经贸和行业协会登记管理部门抓紧制定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相关实施办法,并对购买服务资金使用效果定期进行评价。

六、完善推动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推动行业协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按照平等协商和会员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推动同一区域内名称重叠、业务相同、会员交叉的行业协会重新组合成立新的行业协会。同一区域内同一行业的协会设立,应有利于代表行业、有序竞争并真正发挥作用,不宜过多过滥。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通过培育发展和重组改造,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广泛代表性、与国际接轨的重点行业协会。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鼓励适度竞争,推动行业协会向职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二)落实和健全行业协会社会保障制度。要把行业协会的社会保障纳入社会统筹保障体系,行业协会常设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当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对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行业协会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人事和编制管理部门要同有关部门搞好衔接,并按照政策规定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三)加强行业协会专职人员的培养和培训。要将培养一支职业化的行业协会从业人员队伍作为推动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特别要把行业协会秘书长人才的培养摆到突出位置。引导高等院校设置行业协会管理课程或行业协会管理专业,支持现有行业协会开展从业人员特别是秘书长人员的培训和深造,鼓励引进省外乃至国外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理人才,以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高素质化来推动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国际化。

(四)落实对行业协会的税收扶持政策。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行业协会,按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规定标准收取的会费,不征收营业税;经认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行业协会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财税部门要认真落实税收扶持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加快发展。

(五)加强和改进对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自律、协调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民政、经贸、人事、财政等部门,抓紧制订配套措施。市、县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外协业务管理篇5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协同治理; 协同度; 协同关联度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众多企事业法人为联合体、以产权关系和经营协作为主要形式的经营组织。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伴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国际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不断形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梁。然而,我们也看到社会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复杂的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弱化问题日益凸现,进而形成了“集而不团,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作为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核心的财务管理问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探索适应复杂大系统特点的财务协同治理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理论来源及研究回顾

管理学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经验管理、行为管理、权变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协同治理这一思想最初的研究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伴随着管理学领域广大学者和实践者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中协同现象的不断探索,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不自觉地应用到协同的思想。所谓协同治理,就是通过建立一种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机制,促使复杂系统中各个元素在混沌中通过优化组合产生一种新的稳定的结构,从而产生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效用之和的过程。企业集团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未来目标难以预测等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复杂大系统。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灵魂,贯穿于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财务运作的失败往往是其走向失败的直接杀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公司管理视角,从复杂大系统的视角对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概而言之,就是要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企业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稳定而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和谐统一。这种治理模式充分利用被管理者之间的协同交互信息,自动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目标,增加了管理的客观性,为分析解决企业集团大管理系统中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们把这种治理模式称之为协同治理模式。

财务协同治理体现了系统的思想,与传统财务治理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演化紧密相关,是对协同治理思想的丰富与深化,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运用销售收入的增加、运营成本的降低、投资需求的压缩等变量对协同效应进行描述;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吸收激光理论、平衡相变理论和信息理论基础上,吸收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创建了协同学理论;巴泽尔和盖尔则认为协同是企业集团中一个成员企业组合运作比单独运作所能取得的更高的盈利能力;波特认为协同就是企业资源在业务单元间共同享用的过程;卡普兰和诺顿认为企业集团的收益来源于投资人的天赋和有效的财务治理体系,企业集团通过协同治理可以获得长期绩效。在国内,陈金祥认为协同就是以耗散更小、利益更大为目标的合作、协调作用方式;刘友金、杨继平认为协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机协作、积极配合的一致性;胡柏枝认为财务协同效应需要协同治理的手段驱动;张友棠、冯自钦和洪荭提出了企业集团三维财务协同模式框架,认为财务协同源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内部资源的匹配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性;冯自钦认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控制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共赢的价值期望目标;李晓娣认为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协同竞争是新形势下企业群体竞争的新理念;张瑞君等认为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不力的原因是信息治理的缺失;迟丽华认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必须从理念、流程、预算和职能四个方面进行再造。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财务协同的内容、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观点,更加造成了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困难。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面临着内涵需要拓展、关系需要理顺、机制需要建立等突出问题,拟在传统财务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探索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模式。

三、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模式分析及理论框架

(一)模式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以及企业集团演进轨迹的不同,在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间信息流向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单项治理模式、双向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作为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领域中存在着的共同特征为目的的新理论,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线性科学的缺陷,建立起了各自系统之间协同、竞争、自组织形成的非线性的协同机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多元化程度等不同,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存在着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共进,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企业集团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属于复杂的大系统范畴。通过协同治理可以在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中建立起整体的、动态的协调机制,推动企业集团与各成员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确保企业集团能够长期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二)理论框架

1.协同治理的目标。管理协同的过程不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是管理者对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充分认识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行为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管理过程。因此,目标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尽管在很多时候难以设定一个具体的量化目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系统演化方向及任务的深入分析,进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3.协同治理的机制。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管理协同模式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难点,很难形成一套具体的设计方法。因为协同机制一旦形成,就会自觉地作用于系统自身,按照既定的路线支配系统的生存和变化。它要求企业集团深入系统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全面认识协同的形成、实现和结果,进而形成协同效应。在协同形成过程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客观准确地认识实际发展水平与协同目标之间的差距,了解协同实现的基础和动因。在协同实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机会分析、要素评价、信息沟通和反馈等环节,认清协同治理模式实现的关键和重点。同时,要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以制度为准绳,才能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确保工作效率的提高。协同治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必须转化为企业集团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实践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协同结果的考量过程中,要突出全过程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如图5所示)。

4.协同治理的评价。企业集团内部不同主体利益诉求不同,从而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然而,协同治理强调的是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整体利益最优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正确处理不同主体、不同环节的协作关系等,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实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评价,一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目标的协同度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集团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和需求多元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更加强烈。协同治理的思想较好地实现了企业集团组织目标与各成员个体目标的高度统一,适应了企业集团作为复杂大系统管理的需要。母子公司的协同度是指两者自觉调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程度,反映了两者之间受规律的支配,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有序走向无序,再从新的无序走向有序的表现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二是各子公司目标的协同关联度分析。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均是独立经营的法人机构,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这就意味着它们一方面受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影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成员企业如果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往往会采取不合作的战略,这样就会构成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协同治理就是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使得成员企业在一次次反复的博弈中增强相互信任,实现动态合作的过程。协同关联度反映的是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通过关联系数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协同关联度越高,说明系统运作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协同治理的水平就越高。

四、结束语

协同治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企业集团实现协同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系统元素或者子系统相互之间交叉重叠程度很高,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导致发展的目标和规模难以预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采取逐级推进的目标管理模式。协同治理较高的适应性解决了这种管理难题,增强了管理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便于企业集团在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后,在协同治理模式的作用下迅速实现自我调整,形成科学发展的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 余力,左美云.协同治理模式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

[2] 冯自钦.企业集团财务协同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J].财会通讯,2009(6).

[3] 朱传宝.中小企业集群协同治理形成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5).

[4] 邹昆山.企业人力资源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

[5] 潘开灵,白烈湖.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外协业务管理篇6

【关键词】境外投资;税收规制

境外投资企业,是指在境外依法通过新建、并购等方式行使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企业。“规制”(Regulation)是政府部门通过对企业的产品定价与调整、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与实施、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本文所指税收规制,包括税收政策的完善,税务管理的改进,纳税服务的优化。

一、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税收规制存在问题

(一)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法规政策存在不足

1.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不具系统性

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零星分散,缺乏集中性、统一性。现行涉外税收政策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政策的出发点侧重于“引进来”,而“走出去”的相关政策由于经济体量较小,一直未得到重视,而相对比较薄弱。当前,国内相关境外投资的税收政策少而零散,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境外所得计征所得税暂行办法》、《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没有总体上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实际操作比较困难,不利于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系统化、规范化应用。

2.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不具操作性

涉外税收法规缺乏细化条款,影响实际操作。目前,现行的国际税收政策不仅零星分散,而且规定过于笼统,难以把握。所得税则零星分布于企业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中,货物与劳务税规定在增值税条例、消费税条例中,进出口关税则规定在关税条例中。如所得税计算时国内外年度纳税期限如何统一?年度所得如何进行会计调整?间接抵免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哪些?境外投资费用是否可以扣除以及如何扣除?国外完税凭证难以得到情况下如何抵免以及认定程序怎样?等等,均亟待出台相关规定予以细化,以便于执行。

3.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不具引导性

税收政策优惠单一,缺乏科学指引。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方面的瓶颈,到国外市场寻求比较优势。而目前国内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引,重在执行上,缺乏明确的导向,既没有在投资产业上体现区别,也没有在投资地区、投资形式上体现差异。税收支持形式单一,主要是税收抵免,没有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国际投资储备金制度等形式的税收支持,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纳税服务也比较滞后,很难吸引企业,引导和激励境外投资企业发展。

4.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不具配套性

虽然四部委联合行文,明确指出国家对于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给予支持,但目前的税收政策却不利于企业境外加工贸易。根据现行增值税出口退税管理规定,企业出口自己生产或者视同自己生产的产品才可以享受退税政策;非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口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所以,在企业将境外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在集中采购、统一报关出口时,由于这些原材料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国家对这部分出口不予退税支持,这样企业在境外加工的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没有政策支持,境外投资企业无法体现优势,即使是局部的优势。

5.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缺乏保障性

现行的税收协定签署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日本签订的中日税收协定。至目前,我国已经正式签署了93份税收协定,其中91份已经生效执行,适用于91国家,其中亚洲国家30个,欧洲40个,非洲9个,北美洲7个,南美洲2个,大洋洲3个。此外,还与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签署了税收安排并已生效执行。但这些国际税收协定往往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更多地考虑收入来源地的税收利益,而相对忽视了境外投资过程中涉及的居住地的税收利益保障机制,从而挫伤境外投资企业外出创业报国的积极性。

(二)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1.税务登记制度缺位

税务登记是税务部门行使税收管理权的切入点。现行法律对境内企业境外投资仅有许可规定,缺乏向税务机关报备制度。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商务部门许可,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经国资部门许可,却没有规定境外投资者应到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或备案手续,其他部门也没有向税务部门传输相关信息的制度。2009年开始,税务总局对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依据实际管理机构认定为居民企业的,要求境外投资企业作为居民纳税人回国进行纳税申报。由于税务登记制度不健全,又缺乏具体认定办法,且仅税务部门的文件,难以落实。

2.税收征管基础薄弱

境外投资企业涉税信息不对称。国资委、商务部、外经贸部、财政部和外汇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信息缺乏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交换制度,而有影响的境外投资企业大多都是中央、省、市属大型国有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主动向境内税务机关申报。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不统一。一般由涉外税收管理处、税收政策处、涉外税收分局进行管理,形成交叉。基层税务机关征管受限制较多。境外投资企业信息一般为国资委、财政部、外汇管理局等部委所掌握,而基层税务机关因行政级别较低,难以掌握。社会协税网络尚未形成。

3.税收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境外投资企业一般规模大、经营业务比较复杂,加之国际间会计业务不完全一致、各国的语言障碍,国际间税收协定众多繁杂,这些都加大了税收管理难度。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人员不仅要求精通国内税收业务,还要熟悉各投资国的税法规定,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定;不仅要求掌握各类会计查账技巧,还要求精通多门外语、多种与财务会计软件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所有这些,都对税务管理提出了高等级、专业化的要求,目前,国内税务系统大量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人才外流,专业人才匮乏。

4.查处打击、反避税力度不到位

虽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境外投资企业户籍管理,规定账证报查制度,引进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调整等措施,反避税工作从制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缺少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涉税信息难以掌握,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税务机关缺乏强有力的征管手段,境外投资企业往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关联定价等手段逃避税收的缴纳,给国家税收造成流失。这种局面,在各省市乃至全国,都表现得较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境外投资企业,还更多地表现在与境外投资企业相关的人。

(三)境外投资企业纳税服务方面亟待提高

1.税收服务意识不够强

税收服务意识不够强,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性不大,由于境外投资企业的规模不够大,数量不够多,税收的贡献量小,因此难引起税务机关的重视,造成对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认识不够。二是存在畏难情绪,由于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的政策性强,专业性要求高,税务机关缺乏这方面的服务人才,因此现有税收管理员害怕服务、不愿服务、草草应付的现象客观存在。

2.税收服务专业化不够

因缺乏专业人才,影响税收服务专业化的开展。目前,税务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缺乏精通国际税收、西方会计、外语、专业审计的复合型人才,普通税务干部反避税、涉外审计、国际税收协定等业务技能还比较弱,难以适应对大型跨国公司税收管理需要。同时,缺少专业的纳税服务机构。各省市还没有建立专业的涉外税收纳税服务机构,影响对境外投资企业纳税服务的研究,专业化的税收宣传和辅导,以及合理运用国际税收协定、开辟维权通道提升维权服务等工作,没有真正做到管理与服务项结合,提供专业化的需求服务。

3.纳税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行纳税服务体系中,缺乏一套独立的涉外税收服务制度体系。缺少对涉外税收政策的宣传,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宣传阵地。尽管税务总局网站(chinatax.省略)上有“走出去”企业窗口,但内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时,使得境外投资企业对投资国税收环境缺少了解,不能对潜在风险做出合理评估和判断。缺少深度的、贴近境外投资企业实际的税收服务套餐,如分国分类税收指引等。为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服务的服务内容、岗位职责、服务标准、服务作流程不明确,纳税服务工作落实、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还不完善。

二、完善我国境外投资税收规制的建议

(一)政策层面――完善税收政策

1.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确立对外投资产业导向

在立足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对外投资产业导向,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向能源、资源、环境、市场、技术等方面集中,通过走出国门,寻找发展突破,解决国内发展瓶颈问题。体现在税收政策上如分行业建立境外投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境外所得延期纳税制度等。

2.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税收政策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如完善“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制度,实行所得综合抵免、饶让抵免、亏损弥补等制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解决各国会计核算年度起止日期与汇算清缴截止日期不同的问题,防止境外已纳税额抵扣的滞延等。在其他税收方面,新《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条款并未涉及境外投资企业个人所得税问题,要研究境外投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等事项,根据企业特点,集合境外分配机制,权衡境外分配水平,避免重复征税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国内税负水平。

3.保障国家税收利益,做好税收协定修订工作

税收协定的谈签方面:对于境外企业投资国(地区)尚未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要及时向税务总局反应企业情况,为制订税收协定谈签计划提供依据。税收协定的解释方面:掌握税收协定的规定,明确税收协定条款的内容,做好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协定解释和辅导工作。居民身份证明的开具方面:根据企业投资国(地区)对身份证明开具的不同要求的,开具相应的、规范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跨国税收争议的解决方面:对于境外投资企业要求提起相互协商的,帮助我国居民(国民)掌握相互协商程序,及时办理落实。

4.兼顾企业国家发展,完善我国税收抵免政策

改革税收抵免条件。根据国情,有选择地放宽。对具有跨国投资意向的企业、国家扶持的行业,可以适当放宽税收抵免条件。可以规定母公司在收到股息红利时必须直接拥有其子公司一定的有表决权股份,比如10%以上或其他比例,母公司必须间接拥有二、三层外国子公司一定的有表决权股份,比如5%以上或其他比例,且持股时间达到法定要求。另外,抵免层次适当增加一两层。

完善税收抵免限额。①对抵免限额的适用对象及范围作出详细的规定。我国采用分国不分项所得税抵免法,抵免限额按照不同的来源国确定,且抵免限额不得大于境外所得承担的所得税可以进行抵免的数额。②对影响抵免限额的各因素作出详细解释和说明,尤其是境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明确费用分摊、所得来源地确定、亏损处理规则,及明细抵免限额影响因素的规定。

界定税收抵免范围。企业进行税收抵免,必须实际承担了境外来源地的法定义务,不能确定出自来源地法定义务的,不得抵免。由他人代为缴纳的境外税负,可以考虑给予抵免,但必须在税法中予以明确。确定“由他人代为承担”的税法含义,以及“由他人代为承担”的查证渠道。坚持来源国、所得、税负相对应的原则,进行抵免的所得必须是境外来源国的,否则,不能抵免。

完善税收饶让抵免。若与我国谈判的是发达国家,要努力使我国成为税收饶让抵免的接受国;与这些国家饶让抵免条款快到期的,要争取续约。若与我国谈判的国家是与我国发展差不多的国家,我国应该积极推进两国互予饶让抵免。若与我国谈判的国家是比我国实力低的,我国不主动谈及该问题。但是在这个国家迫切希望我国给予饶让时,可以给予,但需要对方给予其他利益。

(二)征管层面――规范税收管理

1.健全税务登记和户籍管理,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

由国务院牵头制定部门信息交换和备案制度,各部门信息共享,彻底改变税务部门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管理被动的局面。建立对境外投资企业开业登记、股权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税务登记制度;对不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境外投资企业,也要建立税务基本档案,为税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强化登记责任,对提供虚假登记信息,登记不全、不实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强税务部门与外经委、商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紧密跟踪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动态,建立起境外投资企业信息库,并要求企业依法申报相关收入和经营情况。

2.设置专业化的工作机构,引进和培养涉外税收人才

改变税务部门内部“多头”领导的现状。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一般涉及到两个部门,一是涉外税收管理处,二是所得税管理处。需要统一设置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管理机构,避免交叉干扰。改变专业人才缺少的现状,大力引进和培养懂财务、懂外语、懂国际税收的人才。在公务员招录中,提高专业人才的招录比例,对有境外企业实习工作经历的人员优先。选送管理骨干到境外参加短期培训,对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岗位人员进行应急、定期和持续的专业培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国际税收管理大竞赛活动,赛中选拔。

3.完善部门信息交换平台,适时更新税源管理数据库

利用税收保障平台,从政府各部门获取境外投资企业信息,掌握其与国内母公司、总公司的经营信息,及时更新税源管理数据库。创立境外投资企业税收信息网站,建立第三方信息公开制度,内容包括国际税收协定、投资国税制、国外税收管理动向等,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加强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按照税务总局《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做好与投资国的税收情报交换工作,通过税务总局向投资国税务当局请求协查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情报,掌握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促进税收管理。

4.加强国际情报交换,加大国际反避税工作力度

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弱化,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跟不上,企业缺乏主动申报意识,导致管理出现盲区。解决这一现状,要与投资国建立税收情报交换制度,共享境外投资企业信息,防止其利用跨国经营的便利,实施偷逃税和避税行为。建立以征管资料为基础,规模企业为重点,审核评估为手段,核实检查为保证的相互监督的反避税机制,督促境外投资企业主动申报,保证正常的税收监管。同时,与投资国建立对国际偷逃税行为查处的通报、交换、协助制度,加大对偷逃税行为查处和反避税力度。

5.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政策的执行到位

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税务登记、境外所得申报、所得税抵免和税款缴纳、转让定价调整、关联交易报告、同期资料准备等方面的税收管理,同时引导企业遵守外国法律法规,预防涉税风险。落实好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特别是境外所得税抵免,以及进出口退税等规定,建立具体操作规程,开展纳税评估,督促自查自报,增加税收政策确定性和执行力。建立采购中介机构服务机制,明确境外投资企业必须按投资年度提供国际公认的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报告,提高信息采信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服务层面――优化纳税服务

1.借助税收协定,提供国际税收援助

目前,我国与9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2个避免双重征税安排以及有关国际间海运、空运业务的专项税收协定,为保证上述协定的执行,需要大力宣传税收协定。其措施是:创立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网站,网上海外投资税收分类指南,及时更新相关税收政策,包括国际税收协定、境外投资税收政策、外国税制、税收争议解决渠道等。定期举办境外投资企业政策说明会,免费印发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服务指南及国外税收业务指导书、设立12366海外税收服务热线、开办新办境外投资企业辅导课程等。

2.加强宣传辅导,提供税收政策帮助

开展税收政策咨询。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载体,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订单式的税收政策指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建立境外投资企业信息反馈机制,对于企业共同的税收问题,应在网络、纳税服务热线随时查询到答案;对于企业特殊的税收问题,应及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尽快上报税务总局确定。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重点做好我国税收法制、投资地所在国家法制以及对两国业已签订的税收协定或税收安排的讲解工作,做好境外投资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利用互联网络,提供涉税信息服务

建立分级次的境外投资企业税收信息数据库,详细登记投资企业名称、投资国国别、投资行业、经营地址、经营范围、投资资本额、资本结构、经营方式、利润分配方式、人员结构等相关信息,配合以灵活方便的智能化查询功能和统计报表导出功能。健全网络税收申报平台,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平台,开展跨国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申请抵免、退库、网上打印发票、电子缴款凭证及其他相关凭证等系列电子办税业务,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税全过程。建立网上交互平台,开展网上在线问答,构建境外投资企业网络服务体系。

4.落实税收政策,解决国际税收争端

对境外投资企业及其经营者取得的境外所得及时予以审定,对其在境外缴纳的有关税款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税收抵免,对其在国内缴纳的税款,帮助企业做好在投资国的税收抵免,维护好境外投资企业境内外的合法税收权益。同时,尽可能防范国际税收争端事件的出现,做好税收协定和税收政策的咨询、辅导、解释、协调工作,建立协调国际税收争端的处理、解决机制,明确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税务协商程序,做好机构设置、人才配备、网络传输、通讯设备、经费保障等相关工作,使确保协商程序化、公开化、专业化。

5.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境外投资

为境外投资企业扩大纳税服务的领域、更新纳税服务的手段、丰富纳税服务的功能。提供“一窗式”服务。充分运用“一窗式”、全功能的理念,改进工作流程,兼并、简化审批手续,或改为申请事项备案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开辟“绿色办税通道”。对于涉及境外投资企业的办税事项,本着服务纳税人的宗旨,快速、便捷地办结。推行“服务外包”。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经营优势,以及联系面广、商业信息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过采购国内外品牌中介服务,提供更为高效、便捷服务。

参考文献:

[1]唐跃,陈云,朱国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与其发展的税收措施安排[J].税务研究,2009,3.

外协业务管理篇7

【关键词】协同管理 港中旅集团 协同优化

一、港中旅集团基本情况分析

香港中旅集团是在一家香港上市旅游集团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全国以200多家地方中旅为基础的覆盖全国、延伸海外、港澳的“中旅系”网络,并与全国超过300多家旅行社有业务联系的业务关系。港中旅集团通过全资和控股方式,获得了进入中国内地主要旅游市场网络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地面布局。经过80多年的发展旅程,已经成为跨旅行社、网上旅游销售(芒果网)、酒店、景区、演绎、高尔夫、客运、钢铁、电力、房地产、物流贸易、资产经营等20多个行业领域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

港中旅集团下属旅行社板块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行社板块的网络布局健全广泛。香港中旅社现在港澳地区设有43的间门市,同时建有中旅社网旅游商务平台,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香港中旅社拥有了广泛而健全的旅游服务和营销网络。品牌信誉较为良好。香港中旅社拥有80年的悠久历史,其服务质量和品牌信誉受到海内外旅游业界和广大旅游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香港中旅社自身的“中国内地旅游”产品和“港、澳自由行”产品做的比较全面成熟,形成了一个互为依补、优势和资源共享的有利整体发展基础。拥有实力强大的港中旅集团作为背景依托,具有丰富的旅游产品资源和健全的服务配套设施。

二、港中旅集团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家大型旅游集团,港中旅集团自身的协同管理存在种种问题,直接影响其内部资源的整合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集团多元化拆分后内部协同程度较低:港中旅集团内部拥有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旗下的旅行社板块拥有完善的海外、内地、香港、中国主要旅游城市的布局和旅行社价值链,保持着行业第一的最全、最长的旅游产业链。但分拆后每一项业务都没有真正做到行业领先,没有建立起竞争优势,资产运营效率低,投资回报水平不高;集团内部旅游相关产业和旅行社产业的业务缺乏互动协同;不相同区域多元化业务客源不能共享。

(2)内地系统内旅行社与香港中旅社团队交换率。2011年香港中旅社出境旅游全年组团人数17万人,交内地系统内旅行社接待人数5.2万,占总组团人数的约30%;香港中旅社入境香港旅游全年接待19.6万人,接待系统内旅行社仅约1万人,几乎全在系统外运作。内地区域公司之间的团队互换率同样很低。同样,香港中旅社与系统内芒果网销售香港集团下属酒店合作情况也不尽理想。旅游价值链能够协同互补的相关元素的协同程度也低。相同区域团队互换率低。港中旅集团下属的香港中旅社旅游业务多元化,凭借多年的运营和品牌,在采购和掌控关键资源的酒店、船票、景区门票等能力在香港行业中居领先位置。但是由于缺乏协同,业务关联协同度比较低,资源和业务在价值链和关键资源不能实现充分共享,存在多头采购,内部竞争、业务重迭、资源率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没有发挥整体的竞争力。

(3)港中旅集团下属的海外分社业务战略定位不清晰。港中旅集团下属的海外分社业务与国内互动能力低,单打独斗,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客源、技术、品牌、管理等综合优势;管理团队薄弱。仅依靠母公司委派1-2名管理者常驻,缺乏母公司管理业务骨干力量支持,面临当地国法律、行业规范、当地员工等复杂特殊的经营因素,经营管理存在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业务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赢利能力低,底子薄;还表现为财务管理缺乏监管,薄弱。

三、港中旅集团协同管理的优化实践

港中旅集团以品牌和资产为纽带合并了中国中旅、招商国旅、通过独资、合资形式,在内地各个主要旅游城市成立中旅国际旅行社(china travel international)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北京中旅国际、青岛中旅国际等旅行社,在很短时间内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百强的旅游集团企业。

(1)销售渠道和统筹采购的协同。同是港中旅集团下属的香港中旅社与在深圳经营的芒果网进行后台互相联接,跨经营区域地点、采购资源协同。港中旅集团借助芒果网内地的采购优势,针对港人往内地旅游产品的需求进行采购。这是通过集团内部企业协同的产生的竞争优势,实现协同的管理手段是集

团企业通过考核指标中设立业务互动率。

(2)客户资料的协同。港中旅集团投资建立了crm管理系统,将酒店板块、旅行社板块、景区板块的消费顾客进行整合,实行消费积分互换,产品销售共享。香港中旅社向内地系统内兄弟社销售香港入境游旅游产品时,借助其内地系统b2b系统的延伸;位于内地的芒果网销售香港旅游产品时,其后台连接部分是香港中旅社的采购资源。

(3)市场营销的协同。香港中旅集团成立营销委,对内部资源信息共享、市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相互宣传销售进行推动,从2011年起举办香港、内地跨板块共同时间的、相同主题的推介活动,共同推出广告、产品标准化,营造了很好的公众形象,取得很好的协同效应)。维景酒店优先提供优惠价格给港中旅销售系统销售,在2011年度,香港中旅社销售维景酒店在全港销售中,数量位居第一。

(4)技术协同。中科公司是为港中旅集团证件业务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借助中科的技术实力,香港中旅社很早地实现了旅行团、票务系统操作销售的标准化,技术一度领先于行业。该业务系统,为后来港中旅集团在国内各个区域成立的旅行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业务系统的保障。同时也减少了新公司在系统方面的投放。中科公司还为港中旅社开发出“环旅通”同业批发(b2b)系统,并承担该系统的维护任务。为港中旅社节省了技术开发的资金。

(5)经营协同管理。港中旅集团向下属的海外分社定期派送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很好地实现总公司对海外分社的监管。定期对香港和内地分子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轮岗,同时某一区域公司的高管同时兼任其他区域公司的高管职务,很好地实现了总公司对管理理念的输送和业务板块之间的运营协同。此外,对于产品市场的互补性也因为管理和业务人员的互相调动而受益。港中旅集团还注重不同的价值链之间管理技巧或技能的关联,经常举办企业间先进的管理经验交流。  四、港中旅集团协同管理进一步优化建议

(1)改善管理方式,以信任文化为基础提高集团内部协同关系。企业集团内部的信任水平直接影响集团内部的协同水平。企业集团进行内部整合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内部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在旅游集团内部可供共享的资源如技术资源、产品资源、资金资源,也包括企业文化或者企业品牌等软实力。实践证明,对集团内部整合能力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不只是产品、技术、资金和市场,还包括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和价值观的统一。因此,港中旅集团内部协同效应的提升,除了实现内部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整合,更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不断更新企业文化理念、实现企业价值观的统一,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2)推动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从港中旅集团发展的产业特征来看,其设计范围相对较广,基本已经涉及到整个旅游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这为其实现纵向资源的整合提供有效的基础。但是,由于港中旅集团内部整合较为复杂,集团内部的上下游供应关系并不明确,存在上下游交叉、关系复杂、角色重复等问题。因此,要实现港中旅集团内部协同效应的不断提升,需要分发挥集团内部的协同放大效应,利用已经布局的实体网络优势和互联网优势、品牌优势,把各个子公司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实现规模效益做大做强。港中旅集团与国内其他旅游集团相比,具有网络覆盖面相对较广、旅游产业链相对较全的优势。这一优势的发挥,需要有效实现集团内部实体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在线旅游以及交通运输等服务主体之间的协同水平和整合能力,真正实现各板块在业务上的高效协作和资源上的有效整合。

(3)结合旅游集团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协同模式实现企业不同定位的竞争优势。大型旅行社集团化,完善旅游产业链,业务综合发展。港中旅集团通过整体内部资源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企业价值链。构建和加强内部专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企业内部各自定位清晰的内部分工合作,通过管理提升协同能力,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以整体的资源能力寻求外部企业运营合作。同时,内部各个专业板块公司向专业化发展,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向外部延伸,寻求外部企业的协作互补机会

。实现内外部有效协同。

(4)进行品牌整合,提供集团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协同效应。港中旅集团旗下拥有多个旅行社品牌,各品牌相互之间外形和内涵均存在较大差异,各品牌间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划分的局面,为建立統一的品牌体系,可以从集团层面对品牌进行整合,既有利于区别目前“中旅”系统中非参控股企业已用品牌,又有利于市场认同,形成新的影响力、震撼力和视觉效果的原则。

五、结论

港中旅集团在协同管理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但是其在资源和品牌整合、协同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本文就改善管理方式、推动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内外部协同以及品牌整合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港中旅集团实现更高程度的内部协同提供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立.中国港中旅集团旅行社板块并购后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09.

外协业务管理篇8

一、建立工作机制

成立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市脱钩联合工作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推进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和相关园区开展脱钩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市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脱钩工作。市审计局负责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抽查监督,审计脱钩过程中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督导检查,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并向社会公开。

参照国家和省专项配套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脱钩后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整的实施办法;市编委办牵头提出脱钩涉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意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人力资源服务等事项管理的办法;市外事办牵头提出相关外事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市民政局牵头制定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市财政局牵头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资产清查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逐步取消财政拨款的具体操作办法、购买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的具体措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制定清退行业协会商会占用市级行政办公用房等资产的具体办法;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督导各项工作进展,向市脱钩联合工作组提交督查报告。市相关部门制定的专项配套文件,于省专项配套文件出台后一个月内完成。

三、开展调研试点

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基本情况调研及脱钩试点工作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按照兼顾不同类型、行业和部门的原则,选择以下15家单位作为第一批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市建材行业管理协会、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市酒类行业协会、市渣浆泵业协会、市供水协会、市养鸡协会、市花卉协会、市广告协会、市印刷协会、市民办教育协会、市服务外包协会、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协会、市房地产业协会、市广播电视协会、市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协会。各业务主管单位按照脱钩试点要求推荐试点名单并逐个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方案报送市民政局审核,经市脱钩联合工作组批准后实施(其中须有关部门批准的事项,按管理权限和职能分别报批)。各试点工作于2016年底前完成并总结评估。

调研内容如下(市民政局牵总):

(一)机构脱钩。有主办、主管、联系、挂靠行业协会商会的行政机关以及与其有主办、主管、联系、挂靠关系的行业协会商会情况。代管事业单位的行业协会商会及其代管事业单位情况。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与行业协会商会合署办公情况。(各业务主管单位、市编委办、市民政局负责)

(二)职能脱钩。行业协会商会目前承担的行政职能,属于“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职能,以及适合由行业协会商会承担,应按程序移交行业协会的职能情况。(市编委办、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

(三)财务、资产脱钩。没有独立账号、与行政机关会计合账、财务由行政机关代管或集中管理的行业协会商会情况。(各业务主管单位、市财政局负责)

财政预算拨款支持的行业协会商会形成的原因,以及安置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财政资金情况。(市财政局、市编委办负责)

行业协会商会财务资产状况、财产归属情况。行业协会商会使用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以及管理情况。(各业务主管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

行业协会商会占用行政办公用房的情况。(各业务主管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

(四)人员脱钩。行政机关推荐、安置在职和离退休公务员到行业协会商会任职兼职情况;现职或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及在职人员兼任行业协会商会职务情况以及有关人员去留的意见。(市民政局、各业务主管单位、市委组织部负责)

行业协会商会实行劳动合同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各业务主管单位、市人社局负责)

行业协会商会使用事业编制的情况。(市编委办、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

(五)党建、外事脱钩。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建设情况,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建立情况,行业协会商会外事管理工作调整情况。(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外事办负责)

四、全面推广实施

2017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开。各业务主管单位研究制定本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实施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施。

五、具体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脱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县(市、区)和相关园区要高度重视,做好风险预案,确保如期完成脱钩任务。

(二)实行分级负责。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由市脱钩联合工作组负责,县(市、区)和相关园区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由所在县(市、区)和园区负责,并同步开展本地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式。要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工作程序,做好政策解读,建立考核机制,确保脱钩工作有序开展。

上一篇:新农保有啥好处范文 下一篇:会计财务核算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