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22 17:55:03

收支管理制度

收支管理制度篇1

1、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如何管好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简单地说就是十二个字:民主理财,建章建制,依规办事。当前,着重抓好五项工作的落实。

①使用统一票据。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统一到乡镇农经站购领票据,并严格执行票据的购领、使用、缴销制度。各项集体资金收入必须由村财务联络员开具符合规定的票据,严禁白条收据和其他收据收费,严禁不开票收钱。

②严格收入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各项资金和收入必须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在3日内全额缴存乡镇集体资金专户,并在当月按票款同行的原则,到乡镇农村会计中心结算清楚,严禁瞒报、拒报收入、坐收坐支,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村级平时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这方面是有教训的,今年年初,我市东乡片某村支部书记兼报帐员,将出售林场款,制种保存金等6万多元挪用无法归还,现外出不知去向。

③规范支出凭证。支出单据必须是税务发票或符合要求的合法票据,不得以白条或不规范的凭证入帐,严禁无票据付款。对每张支出单据,都应对其真实性、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单据坚决予以退回,做到“五不放过:“即原始凭证要求不齐全不放过;不是正规发票不放过;单据没有经办人签名和注明用途的不放过;单据未经相关人员审批的不放过;违反有关财务制度开支标准的不放过。

④严格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村财务开支要坚持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加强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具体审批权限:①经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在集体授权的限额开支之内,由村委主任审批;②未经研究决定的开支,视各村实际,原则上300元以内由村委主任审批,300元以上需经支村两委研究后,由村委主任审批。村支部书记原则上不批钱,更不要当报帐员。

⑤村组干部误工补贴标准由各乡镇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决定,但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严格按规定执行。

2、落实村级财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财会人员,必须实行资格管理,凭证上岗。村级财务联络员必须经过市农经局或财政局的业务培训,乡镇组织考核,取得由省农经局核发的农村财会人员《会计证》才能上岗。原则上市乡农经部门对村财务联络员和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从业资格每年进行一次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要强化培训。连续两年不合格者要取消报账员资格。

3、加大对村级财务审计与监督的力度

收支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财务收支核算

风险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教育培训单位同样也存在风险。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措施加强收支管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下,更应该认识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措施提高收支管理工作水平,为教育培训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体系

在加强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加强业务跟踪与监控,建立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体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收支管理与核算体系,实时掌握教育培训单位的运行情况,保证各项业务稳定有序进行。注重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真实有效,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收支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体制,健全机制体制,有效约束各项活动,避免违规现象发生[1]。完善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体系,实现财务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收支统一管理。例如,笔者对全市建筑企业实行一个窗口统一收费的监督和管理,精减收费流程,负责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上缴国库,保证当月收费当月上缴,及时上报拨款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对建筑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提高收费透明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改善投资环境和服务态度。防止违规现象发生,实现对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化解。

2完善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信息揭示与披露制度

主要是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各项收支管理活动,并注重外部信息获取,有效防范财务会计风险,提高收支管理工作水平。(1)教育培训单位外部。从教育培训单位外部来看,第一、收支信息要真实、全面、有效。由于收支信息失真和报表做假现象严重,加大收支管理风险。因此,要保提供的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具体措施可以是,要求递交的财务会计报表应该经由负责人审计验证,确保符合要求。第二、接受财务会计信息时,需要进行全面评价,确保财务会计和收支管理信息详细。同时提供现金流量表,全面掌握教育培训单位的财务状况,确保教育培训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2]。第三、在开展收支管理活动时,不仅要求提供现金流量表和财务会计报表,还要提供更为全面的收支管理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有效,遵循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有效防范风险,提高收支管理工作水平。(2)教育培训单位内部。从教育培训单位内部来看,着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详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保证内容详细完善,全面掌握教育培训单位运行情况,了解贷款风险集中度,收支管理和财务会计运行状况等,为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供参考。第二、注重财务会计风险分析,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编制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业务报表,详细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注重对风险的跟踪分析,提高收支管理和决策方案的针对性,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注重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将教育培训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信用度等录入计算机,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对这些信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详细掌握教育培训单位的运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和控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同时还要避免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出现,尽量降低风险,落实集中支付制度,提高收支管理水平,为教育培训单位发展提供保障。

3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机制

(1)建立与完善教育培训单位财务收支核算体制。健全收支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账务处理时严格按规定进行,确保各项工作有凭有据,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注重收支管理及核算软件的应用,对账务实行集中管理与核算,提高核算工作水平。将教育培训单位财务报表等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并上报,加强核算和收支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要遵循规范要求操作,不得任意篡改数据,尽量降低财务会计风险。笔者在工作中,负责执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单位资产进行有效严谨的核查,严格审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报告。严格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原来的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实时掌握国有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杜绝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的不良行为,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注重教育培训单位收支风险控制工作。健全收支风险管控制度,推动收支风险管控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注重财务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加强财务会计和收支管理等各流程的监督管理,及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根据收支管理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收支管理系统,建立并落实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风险识别制度、风险评估制度、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分析制度和风险报告制度,通过制度措施对财务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3]。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预防和控制,增强收支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风险。

4建立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监督体系

根据收支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监督保障体系,并加强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效防范并降低风险。(1)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事前监督。以提高收支管理水平为目标,建立教育培训单位风险预警机制,并严格落实各项规定。注重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了解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等指标,加强分析与考核工作,对存在的不足及时处理。注重收支管理各项指标的分析,及时采取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事前监督管理水平。(2)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事中监督。加强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的过程监督,保证收支管理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增进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联系,相互形成合力。建立风险预控机制,对风险进行动态分析和控制。随时收集收支管理的各项信息和指标,将预警指标与警戒值进行对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预控措施,让教育培训单位有序运行,尽量降低风险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4]。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活动依法进行,促进教育培训单位更好发展。(3)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事后监督。具体措施如下: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各部门财务会计风险监控和执行情况,给出相应评价,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收支管理风险,然后采取预控措施,确保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促进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笔者在具体工作中,执行并管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任务。主要负责执行票据领用、核销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负责换发新版准购证和新版财政票据以及代开电子票据的执行工作。经过不断的努力及全力配合,我中心圆满的完成实行电子化改革任务。对市建筑培训系统的收费进行严格管理及监督执行,严格按省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格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成全市培训收费人数100600人次,收费金额8000万元,准确率达100%。

5提高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教育培训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1)提高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注重优秀人才引进,加强管理培训,着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水平、政治理论水平,让他们有效开展收支管理工作。落实教育培训措施,增强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和责任感,遵循规章制度办事。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从业人员也要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培养爱岗敬业、勤劳奉献的作风,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抵制不良思想侵蚀,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办事,促进收支管理水平提升。(2)提高教育培训单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着重提高从业人员从事收支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教育培训单位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为达到这个目的,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正规教育,具有专业技能才能上岗,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录用。第二、完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倡导终身学习,不得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有效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5]。第三、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等操作技能。加快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收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6结束语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采取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工作是必要的。然而,加强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工作人员积极支持、共同参与。一方面,应该完善教育培训单位的收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收支管理风险监控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从制度建设和人员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有效防范教育培训单位收支管理风险,进而促进教育培训单位持续、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阎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研究: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汪逸真.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4]蒋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十项措施[J].西部财会,2016(3):112-115.

[5]吕少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J].管理观察,2015(8):120-121.

收支管理制度篇3

论文摘要:由于缺乏税式支出理念,传统的粗放型税收优惠管理模式制度漏洞大、管理效率低.导致了大量税收优惠的无效投入。税式支出是一种 科学 的税收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必要将其列入国家预算并赋予其同直接预算支出一样的评估和控制程序。以制度创新的方式实现税收优惠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现代 所得税大致由两个因素构成,第一个因素包括了征收一项常规所得税所必需的结构性条款。即基准税制。第二个因素则包括每种所得税中所规定的特殊优惠。这些条款通常被称作税收激励或税收补贴,是为特定行业、活动或阶层所设计的偏离常规税制结构的条款。它们形式多样,例如某些收入不予计列、税前扣除、延期纳税、税收抵免或者优惠税率。无论何种形式,这些对常规税收结构的偏离都体现了政府通过税收制度而非其他形式对特定组织或活动的支出。这种支出.因为与税制联系密切而又不同于一般财政支出,被称为税式支出(taxexpenditure)。

税式支出理论由于其理财的科学性,自提出后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各国财税实践。目前,税式支出预算被绝大多数预算专家视为管理政府预算规模与范围的有效工具。我国的税式支出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目前看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倡导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之所以在我国没能得到实施,主要是因为科学的税式支出理念尚未形成气候,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税收管理意识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我国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立税式支出理念。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抛弃粗放的税收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税式支出理念

应该看到的是,从税收优惠到税式支出,不只是概念上的简单变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确立和税收制度的创新。传统的财税理论一直把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作为两个不同的财税范畴、财政活动的两个不同阶段加以研究,对两者的联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总量平衡上。由于缺乏税式支出理念,政府的税收优惠安排仍然属于税收收入的范畴.而非财政支出的范畴。与之相适应。在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上也不象政府财政支出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没有按照管理财政支出的方式予以量化和监督。这种粗放型的税收优惠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税收优惠的范围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导致税收优惠项目范围过于宽泛,规模过于庞大。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几乎涉及各个不同的税种、行业和地区.优惠项目多、内容杂、规模大。从理论上说,税收优惠制度属于非基准税收制度,应处于从属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几乎渗透到了基准税制的所有要素。优惠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基准税制下的税收收入规模。这不仅损害了税收制度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强化税收管理制造了障碍。

2.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并无总体规划和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现行的优惠政策是在94税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经过长达十年不断以部门规章和条例的方式进行补充、修改而形成的,政策条文零散、割裂.在政策内涵上没有总体和长远规划,相互问缺乏协调和配合。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导致税收优惠不同程度存在交叉、重复甚至冲突.制度漏洞很大。

3.缺乏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分析制度,无法形成对税式支出总量、方向、效益和风险上的控制.导致税收优惠的大量无效投入。现行的税收优惠主要以单项管理模式为主.属临时性专项分析,没有纳入预算和政府的有效控制中。从其管理过程看,无固定的审批、检查和评估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和规范的制度,没有严格的 法律 制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属粗放型管理。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税收优惠效益欠佳。

4.税收优惠管理主体多,对管理权缺乏必要的责任和约束机制.导致税收优惠管理混乱。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优惠大战问题。虽然在名义上税收优惠的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但从实践上看.几乎各个层级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制定了部分税收优惠项目。各地为了地方利益,常开展税收优惠大战,税收优惠政策被滥用。削弱了税收法律的权威。

5.税收优惠手段以直接优惠为主,并且对政府让渡的税款使用方向缺乏限定条款,导致税收优惠的政策效应不明显。我国常见的税收优惠手段主要是减免税、退税等直接方式.而采用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和延期纳税等间接方式很少。直接优惠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在激励效应上明显低于间接优惠。这必然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

由此可见.缺乏税式支出理念的粗放型税收管理模式一方面导致了税收优惠的无效投入.另一方面税收管理的混乱给不法纳税人提供了寻租机会,加之监督和处罚机制不健全,在实践中产生了拿税收优惠做交易的种种垢病。

税式支出理念的提出.正是针对传统优惠政策的粗放特征及其问题而来的。根据税式支出理论,税收优惠不再被视为政府在税收收入方面对纳税人的一种让渡.而是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将其列入国家预算并赋予其同直接预算支出一样的评估和控制程序.以制度创新的方式实现税收优惠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从税收优惠到税式支出,并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简单变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确立。这种税收优惠管理制度的创新,必将使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建立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制度

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制度。就是将非基准税制性质的税收优惠采取类似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形式,要求任何税收优惠必须经过国家预算控制程序方可实施。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是税式支出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还必须对税式支出如何界定、税式支出政策手段、税式支出金额的统计及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总和,即构成了税式支出管理制度。

建立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

第一.我国税式支出预算控制方式的选择

综观世界各国实践.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是政府在实施某项政策过程中,只是在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时.才利用税式支出并对此加以管理,这种监督与控制是临时的,没有形成制度;而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则相反,它对全部税式支出项目按年编制成定期报表(通常按年度编报),连同主要的税式支出成本的估价,附于年度预算报表之后。在加拿大和美国.这些账目实际上被合并于国家预算分析过程之中。构成整个国家预算分析的一部分;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则只对那些比较重要的税收减免项目规定编制定期报表,纳入国家预算程序,但并不把那些被认为是税式支出的项目与基准税制结构区分开来,亦即并不建立起独立的税式支出体系(陈共,2000)。

从各国实践经验来看。建造统一的税式支出账户,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是税式支出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但结合我国的预算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税收优惠管理制度,税式支出的预算管理还有一系列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完成,所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只能设定为远期目标。从近期来看。应从对现行税收优惠条款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类等基础工作人手,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某一部门或某一具体税式支出项目)开始进行税式支出成本预算分析,编制简单的税式支出预算表,然后再逐渐扩大到主要的税式支出形式,形成正规的、系统的税式支出预算表,并附在年度预算表之后,报权力机构审批。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摸索,不断补充完善。实现税式支出预算与直接预算的有机结合.并从预算法的高度实行对税收优惠效果及支出规模的控制。(隋政文,2003)这样一个由易到难,分步推进的策略,应该是比较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

第二.税式支出的范围的界定

在税式支出管理的国际实践中,基于不同的政府在不同时期宏观政策目标和宏观调控任务的定位上的差异。各国对基准税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一项税收优惠规定究竟是属于基准税制还是对基准税制的偏离,在各国的税式支出管理中呈现很大差异。我们目前要做的。首先要对现行税法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将那些出于优惠目的而制定的可能减少税收收入的法令条款开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划分确定出基准税制结构,进而确定税式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并以 法律 文本的形势固定下来。基准税制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目标并针对现阶段税收优惠管理中出现的不合法、不规范和低效益等问题,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1)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考虑预算支出的方向和重点,分析各项税式支出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是否与预算支出相协调,确认其规范性。当前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如农业、能源、 交通 、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等)、区域 发展 政策(如西部开发)和社会政策(如社会保障、收入调节)作为判定税式支出项目规范性的主要准则,据此清理各种不符合政策规范的税收优惠。(2)根据wto规则和国际税收规范,分析各项税式支出是否符合国际惯例。据此清理各种不符合国际税收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3)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进入成本预算的各项税式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某项税式支出是否具有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优势,据此清理一些低效益的税收优惠政策。(4)根据相关法律文本,分析各项税式支出的合法性,据此清理不合法的地方越权税收优惠。

第三.税式支出政策手段的选择

在各国的税式支出手段中。普遍地既有直接优惠的手段,也有问接优惠手段。但在总体上呈现出以间接优惠为主的趋向。直接的税率、税额式优惠虽然操作简单、明了。但直接缩小了税基.给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损失大.而且对政府让渡的税款在使用方向和效果上难以控制,甚至如果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不能获得税收饶让时,直接优惠并不能使纳税人受益。而间接的税基式优惠一方面对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损失小,另一方面对政府让渡的税款使用方向有控制、诱导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构建我国的税式支出制度时,应考虑增加对直接优惠手段的运用。并综合运用好多种优惠手段。以更好地发挥税式支出的政策功能。

第四.税式支出项目的效益分析

将税式支出纳入预算管理。有一个同直接预算支出一样的评估和控制程序。评估和控制的核心,是对税式支出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进行准确的数量分析,对税式支出的政策效果进行 科学 的评估。以此加强对税式支出成本控制与效益考核的管理,优选税式支出项目。从理论上说。应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评估项目在两种财政支出方式下的成本与效益。通过对比各方案的净效益来优选税式支出项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税式支出的成本分析相对比较容易。至少可以通过统计、估算得到税式支出的直接成本。而效益分析的难点则在于,由于享受税收优惠的某个项目往往同时有多项国家政策的支持。那么项目取得的 经济 效益与税式支出的相关性则很难测算得出。因而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成本分析较之效益分析更可行(霍军,2003)。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成本分析法进行税式支出项目的评估,即只统计估算税式支出的成本。比较评估项目在直接财政支出和税式支出两种不同方式下的成本,从而做出保留、取消或扩大、缩减税式支出项目的决定.以提高税式支出项目效率。

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粗放型特征有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这种科学规范的预算分析制度.很少对税收优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考核。在构建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借鉴国际经验,在每一个预算年度都要组织相关专家对列入预算的税式支出项目进行效益分析,并将这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预算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税式支出管理的法制化

前我国除了少数几部税收法律外。多数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以税收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颁布,立法层次较低。这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随意性比较大、透明度低、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很差.这无疑会对税式支出的预算管理产生消极影响。而且税收优惠政策散见于各种税收条例及补充规定中,割裂了税式支出政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甚至相互抵触。因此,加强税式支出的法制建设应该是强化税式支出管理的重要环节。

收支管理制度篇4

 

1前言

 

事业单位大多是以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公益单位。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提供,其收支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制度,并通过对资金的严格管控,防止资金出现浪费和损失。事业单位对收支活动实施内部控制,就是运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实施控制措施、制定评价标准,对其财务收支活动的主要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提高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其目标是实现单位收入支出合规合法、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国家财务制度的日益完善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不断健全,目前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得到持续规范。但仍有少数单位因内控意识淡薄,监督审批缺失,在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个别问题严重的单位甚至收支控制失灵。因此,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及时堵塞漏洞,是事业单位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必然选择。

 

1.1收入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体制,从资金渠道看均由上级主管部门通过预算安排或专户拨付,这类收入风险较小。目前收入内部控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其他收入、经营收入、事业收入等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风险即收入不入账。如事业单位通过下属企业等收取单位办公用房、仓库房租,导致单位房租收入不入账;通过委托展览会务公司举办展会、培训,将展位费、培训费汇入单设账号或会展公司账号,造成展会、培训收入账外核算。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即收入未纳入单位账内,未经财务部门归口管理。

 

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收入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1)业务部门长期以来依靠单位或个人信用进行交易;经销产品没有合同协议,财务部门对产品的生产计划、产品出入库及相关收入的应收未收情况等均不掌握。

 

(2)产品销售与财务管理相脱节。财务部门根据账内收到的款项计入往来科目,根据销售人员需要为企业开具销售发票后再确认为收入,不定期对账,造成往来资金长期挂账,每年大量余额结转。

 

(3)部分产品销售收入通过个人账户汇入单位及所属公司账户。入账收入只有个人储蓄账户汇款的银行进账单据。对收入是否完整,未进行有效监管。

 

该单位收入内控不健全,存在着收入流失、销售人员舞弊、私设小金库等风险。

 

1.2支出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事业单位支出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全面预算体制的推行已将单位各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体制,十八大以来针对会议、差旅、培训、出国等各项制度的密集出台对支出事项进行了更严格规范。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个别方面仍存在制度不够细化问题;个别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即为支出内容不真实不完整;凭证未能明确反映支出事项的全貌,甚至使用虚假票据、以虚假合同、虚假事项报销等。

 

在对某单位经费支出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1)内部审批流于形式。未规范内部支出事项的审批流程,支出发生后才集中补办相关审批手续,单位领导审核后,财务人员仅在报销领款环节签字,报销审核流于形式。

 

(2)关键岗位内控缺失。单位没有赋予财务人员应有的监管职责,财务人员不受重视,甚至有的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实际执行中,财务人员只负责审核支出票据的真伪,对具体支出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没有监督权,财务管理存在重大漏洞。

 

(3)以虚假票据或虚假事项套取资金。如以编制虚假名单领取劳务费方式;以收集单程车票报销差旅费方式套取资金;以各类超市、电商开具虚假办公用品发票形式;以虚构会议、加班事项的名义报销餐费支出套取现金等。

 

该单位支出内控不健全,缺乏统一有效的监控机制,存在着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风险。

 

2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内部控制意识参差不齐

 

内部控制意识的建立是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标准初步形成,内控建设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但个别单位仍无法摆脱陈旧的思维桎梏,特别是在单位的收支管理方面,部分单位重创收轻规范,重业务轻管理。单位整体内控意识较为淡薄,领导监管缺位,业务人员轻视制度,财务人员不敢监管或无相应监管权力,内部控制严重缺失。

 

2.2管理制度不明确或不够细化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首先要依赖于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完善事业单位收支内控体系,制度设计应尽可能细化。结合目前各单位实际情况,个别方面仍存在制度不够细化问题。如委托业务费支出目前尚无统一的制度规范,单位自行制定的委托业务费管理办法无标准可循,实际执行中对工作量、智力投入、相关物化成本等的设定缺乏科学量化的测算依据,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在受托单位沉淀或者向特定关系人、关系单位输送利益的风险。此外劳务费、试剂耗材采购、科研经费等都因制度细化程度不足存在支出风险。

 

2.3将财务收支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出台后,缺乏实施方面的配套政策,使各单位对内控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运用停留在表面,对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缺乏深入研究,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收支制度,只要依据国家财务管理的各类法规将单位的财务收支制度建立起来,单位的收支内部控制就健全了。这样产生的后果是舞弊者千方百计转换形式,掩盖其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招待费全部编制虚假的会议通知和签到表转换为会议费,将礼品支出开具发票时开为办公用品,在办公经费中列支等。

 

2.4内部牵制制衡机制未完全建立

 

单位收支内控失灵的一个特点就是内部牵制制衡的脱节。财务会计是收支管理内控体系的关键职能部门。个别单位以人数较少、部门设置简单为由,在岗位设置时未确保岗位职责权限明晰。从典型案例来看,经办人员随意性极大,财务部门不掌握合同协议签订情况,仅依据开具的销售发票确认收入;财务人员不履行支出审核职责,部分支出不考察具体成果、不核实事项真实性,甚至无相关说明,只要领导签批后财务就将经费列支,这些都直接引起收支内控失灵。

 

3对策建议

 

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内部控制,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建议。

 

3.1加强引导,明确职责,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需要单位“一把手”首先建立意识,单位领导要亲自参与内控体系,保证内控建设顺利实施。事业单位还应采取措施,对全体职工加强收入支出内部控制教育,转变与现有财务管理脱节的陈旧观念;确立财务部门收支管理关键职能部门的地位;建立单位“人人学制度、人人懂制度,人人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3.2制度入手,建立机制,将制度嵌入内部管理流程中

 

首先事业单位要梳理现有收支管理制度体系,抓紧健全各项制度,对制度不够细化的应进一步细化,确保各项收支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制度,将各项制度嵌入内部管理流程中,制度管人、流程管事,通过流程做到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如现行的会议费管理,除明确规定了会议开支的范围、开支标准、时间期限外,还通过对会议的计划审批与事前报备、会议报销须审批的单据、会议费支出结算方式等进行约束,规范支出内部控制的流程,堵住会议费管理各环节的漏洞。如果将会议费管理制度嵌入单位内部控制流程,严格审批报账,那么以虚构会议票据套取资金的现象便无处遁形。

 

3.3创新方法、优化手段,探索各类收入支出控制方法

 

收入支出的控制还应采取多种手段,如支出方式上,大额支出使用支票,小额支出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卡刷卡后报销时,需要提供公务卡刷卡支付的 POS 机小票和发票等原始凭证。财务人员须对公务支出的全部信息进行仔细审核,通过下载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公务卡消费信息,与 POS机小票上的持卡人姓名、消费金额、时间、商户名称等信息进行核对,如果信息真实,国库核准采取授权支付方式,将报销资金转入刷卡人的公务卡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虚开发票、凑票报销的现象,增强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度。此外对通用设备购买推行政府采购、限额以上会议须在定点饭店召开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而行之有效的手段。

 

3.4相互制衡,落实监管,层层审批把关堵住漏洞

 

事业单位收支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单位内部,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充分考虑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明确财务控制职能,确保单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如前述的典型案例中,财务人员如果能够掌握收入合同签订的信息,即可了解单位销售收入应收情况,核对实际到账的收入金额即可有效避免收入舞弊。单位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业务收支事项时,推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推行办公会审议制度,在单位外部完善审计监督机制,通过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构建完善的控制体系。

 

收支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收入管理 支出管理 利润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高校财务管理却难以跟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为了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完善高校财务制度、促进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和教育部先后修订了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简称新《财务》),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简称新《会计》)。新《财务》和新《会计》的正式实施提高了高校的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也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新《财务》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新增成本费用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新制度的实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预算管理方面利于进行科学预算

新《财务》完善了预算管理,为高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精细化、专业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高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新《财务》对预算编制的方法、编制程序和预算管理办法都提出了更加详细、更具操作性和程序化的要求。新《财务》中关于预算管理的新规定会促使高等学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编制更加合理的财务预算,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更为科学、精细的控制和管理。

新《财务》要求预算编制要将“结转与结余”的因素考虑进去,即考虑结转和结余资金的安排,即在安排当年的支出时,除了要考虑当年能够实现的收入以外,还需要考虑以前年度的结转和结余资金,做到每项支出有来源,预算编制详细完整。考虑到新《会计》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反映学校现实的收支情况,结转和结余管理以及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办法将大大提高学校资金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新《财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要求定额和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的因素,结合事业特点、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需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审议通过后才能上报,高校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强调了预算的严肃性和集体决策性。这些促使高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从而不断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编制更加积极稳妥的收入预算以及统筹全局、重点突出的支出预算。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预算、轻决算的现象,财务决算工作仅仅停留在完成决算报表的编制和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核阶段,忽略了通过决算来查找管理及核算中的问题这一重要环节。新《财务》预算管理另一个亮点是引入了决算报告编制准则、申报审批程序和决算编报要求,这使预算体系更加完整。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通过决算分析可以对预算收支的合理、合法性和预算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通过事后监督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收入管理方面分类更加细致

高校的收入在社会中是很受关注的,收入是指高等学校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而它的来源是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新高校会计制度科目按资金来源的性质设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等,对旧制度中的“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等进行整合,使高校的收入去向更加清楚明了,与此同时又调整了一些科目的核算范围。按收入的来源新旧《财务》都是将收入分六大类:

1、财政补助收入

根据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的要求,将财政补助收入规定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将原《制度》“从财政部门取得”改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将学校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予以剔除。将原《制度》财政补助收入中“各类事业经费”改为“各类财政拨款”。这一修订扩大了财政补助收入的范围,缩小了口径,“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是指高等学校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直接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高等学校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根据新《制度》在账务处理上作为“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分类,分为“财政教育拨款”(功能科目205教育类)、“财政科研拨款”(功能科目206科学技术类)、“财政其他拨款”(功能科目20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210医疗卫生类、221住房保障支出类等)。

2、事业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新《财务》将事业收入划分为“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名称更加科学、准确,在对事业收入的规定中,将原规定修改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教育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教育事业收入。”

新《制度》明确了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的范围,将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科研拨款归入“科研事业收入”,丰富了科研事业收入的核算范围。“其他收入”的范围有所增加,将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除科研经费拨款之外的拨款和从同级非财政部门取得的拨款列入其他收入,按照资金用途,专款专用。特别的,明确界定“科研事业收入不包括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科研拨款。”

3、上级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高校的上级单位(主管部门)用自身组织的收入或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统筹)拨给高校的非财政性资金,是上级单位用于调剂附属单位资金收支余缺的机动财力。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高等学校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附属单位返还学校在事业支出中为其垫付的水电费、福利费等各种费用,应当冲减相应的支出,且不能作为上缴收入处理。附属单位返还学校在事业支出中为其垫付的工资及津补贴,应作为学校事业基金被收回。

5、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但是高等学校从学校投资的全资或控股企业获取属于对外投资收益性质的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食堂及招待所等后勤服务净收入、非同级财政部门的财政拨款(不含科研拨款)、资产盘盈利得、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6、收入上缴的规定

新《财务》增加了对应上缴资金的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三、支出管理方面支出核算更加严格

支出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高校发生的所有支出(基建支出),支出具有非补偿性。新《财务》主要明确了支出的概念、内容、分类、支出纳入预算、支出标准、票据管理等内容,新《财务》要求高等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支出要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在新《会计》中支出类科目的最大变化就是按照资金来源和资金支出性质进行核算,能够合理归集教学活动支出、科研活动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等,对合理计算办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事业支出

新《财务》在事业支出方面最突出的变化是简化了事业支出的分类。事业支出,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新《财务》进行了简化处理,将事业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规定了各自的开支范围。基本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教学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这种划分将资金使用分成“保运转日常资金”和“为发展专门资金”两部分,较好地保证学校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完成;更是体现了部门预算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基本支出可以按预算定额加以细化管理,项目支出可以按项目库实行动态监控和滚动管理,也能够满足日常核算的需要。

2、经营支出

在经营支出方面,新《财务》主要是修订了经营支出的属性。经营支出,即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与事业支出划清了界限,经营支出必须与经营收入配比。随着高等学校“大收大支、收支统管”财务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所有的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3、上缴上级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是新《财务》新增加的一项支出分类,即高等学校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对这一支出的理解,重点要把握“支出的依据是规定”和“支付的对象是上级单位”这两个要点。高等学校应缴财政专户的资金,并不是一种“上缴上级支出”,因为资金上缴后还是能够回流到学校的,它不是一项“支出”。在未上缴时是一种暂时的流动负债,上缴财政并返还后学校按规定将其确认为事业收入。

4、其他支出

新《财务》同时增加了一个“其他支出”的支出分类,从高等学校的实际支出内容以及核算的实际情况看,原《财务》规定的四大类支出无法全面反映高等学校的所有支出,明确列支渠道的部分支出,在实际核算中的处理也多种多样。为正确反映这方面的支出,满足高等学校支出管理的实际需要,这次《制度》修订增设了“其他支出”。比如:捐赠支出、贷款利息支出等调整到此类支出。

5、专项资金

新《财务》要求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第27条),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基金、科研三项费用、基本建设支出等,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6、票据管理

新《财务》增加了“票据管理”的要求。新制度要求高校加强支出管理,不得虚列虚报;应当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支出绩效评价概念的引入,一方面迎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也有助于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避免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好地落实学校经济责任制。高等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高等学校的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新《财务》在收支管理中都提到了加强票据管理,票据是反映经济活动详细信息的原始凭证。使用合法票据,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加强票据管理,可以保证所有收入应收尽收,防范小金库的形成,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可以避免财政性资金被非法套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结转和结余管理方面将财政与非财政进行区别管理

新《财务》明确区分了结转与结余资金的概念,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的含义是当年预算目标已实现,或者因故停止执行,本年剩余的资金。原《财务》中,在总体上我们称为结余,但是对于其中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并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转下一年度需要继续使用的资金通常都成为专项资金的结存。实践证明这种区分是科学必要的。对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学校不能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和分配,需要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也不能进行分配;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高等学校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只有这部分资金高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自主进行分配管理。此项修订最大的亮点是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实行分类管理,为此,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省直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鄂政办发2014年17号文件。)

高校应正确应对这种分类,全盘考虑对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和统计,并与单位会计账表相关数字核对一致。注意结转和结余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要与年度预算的编制相结合,增强结转和结余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减少预算中的调整,及时与预算部门进行对接,找出资金结余和结转的原因,商议解决措施,督促其整改落实,提高单位预算资金的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年终钱有剩余导致突击花钱现象。

五、专用基金管理方面对其使用原则与用途的规定更加严格

新《财务》剔除了“修购基金”,将其归入事业基金,同时将旧《财务》“学生奖贷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两项明细科目合并为“学生奖助基金”。新《财务》修订了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和使用用途,专用基金的管理要求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1、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指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非财政拨款结余×提取比例,《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高校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

2、学生奖助学金

学生奖助学金即按照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的资金。学生奖助基金提取额=事业收入×提取比例按比例提取资助经费。按事业收入的5%足额提取资助经费。

3、其他基金

其他基金指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六、新增成本费用管理项目使得财务管理更加科学、精细

新《财务》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项目,为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指标依据。新《财务》基于权责发生制而首次将内部成本费用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引入到高校财务管理中来,实现“加强经济核算”的财务管理任务,对高校来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高校一方面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又向学生收取了高额的学费,究竟一个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到底有多少,这些钱是不是真正用到了学生的培养上?新《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对于合理进行成本核算、归集当期收支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按照企业成本核算的思路分配、归集和计算高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将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的配比,开展学校、院系和专业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等核算工作,从而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挖掘成本节约因素,调整成本结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对于专项经费和科研经费,也要求按照项目细化管理,单独核算,进行绩效考评。总之,新《财务》对成本费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框架及制度规定

新《财务》强调高校应按照其用途正确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按照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加强并细化高校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核算,而且还要建立起相应的成本费用核对机制及分析报告制度,这一内容的增加有助于促进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合理发展专业,突出重点优势和加强内涵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采用了会计调整法,包括三大部分:调整起点、费用归集、成本核算。(1)调整起点。包括支出、资产折耗两部分,依据是实际发生的数据,是成本费用的数据来源。(2)费用的归集。第一,新《财务》规定了支出、折耗归集为费用的原则。归属期间及相关性原则:第五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在支出管理基础上,将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将效益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相关的支出,按照有关规定,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费用分摊原则:新制度第六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合理分摊。”原则和标准应保持一致性。第二,新《财务》明确了费用五大用途分类,主要包括: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为成本核算奠定了分类基础。

2、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对高等学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第五十九条)。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逐步细化成本核算,开展学校、院系和专业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等核算工作,科研活动成本的核算应当细化到科研项目(第六十二条)。实行成本核算将会对高校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作为教学科研部门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进行科学研究,但是教学科研的支出与收益往往却是不对称的。应充分研究高校教育科研成本管理方法,对教学科研部门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使高校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制度》虽引入了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但高校不同于企业,高校办学不注重经济效应,更多的考虑社会效应,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性质没变,所以高校不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更多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应把握好尺度,避免因过度追求效益而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成本等指标的核算应建立在高质量的培养水平上,对科研经费要在分项目单独核算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项目间的协调合作、资源调配,避免重复研究、重复购置,同时确保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逐步建立一套高校特色的成本核算体系。

七、结语

自2014年国家财政部颁发了最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来,其对2009年实施试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深入变革,完善了预算管理,为高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精细化、专业化提供了政策依据;细致了收入的分类,同时支出的核算与审批更加严格,杜绝了一些投机行为;将结转与结余进行财政与非财政的区分,提高单位预算资金的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年终钱有剩余导致突击花钱现象;新增了“成本费用管理”项目,使高校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高等学校的利润核算更加有效率,更加科学合理,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财会利润管理体系,为高校的财务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罗水香: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2014(9).

[2] 舒敏:实施新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 谭春萍、马伟光:新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4] 王恒:从“事件”、“杨育麟事件”看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5] 余琦、易艺:我国中部地区高校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5(1).

[6] 杨道远:新财务制度下改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3(9).

[7] 张学芳:新财务制度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2013(17).

收支管理制度篇6

国外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做法

美国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

1.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历史

1968年,美国财政部公布了第一个税式支出预算。该税式支出预算包括了用于促进特定社会政策目标的税收鼓励的详细项目和每项收入损失的估算数;1974年国会预算法案要求在预算中包括一个税式支出表。该法案将税式支出定义为:“由于联邦税法条款允许一些特殊收入可以不在总收入中列支、可以免税、或可以相应扣减总收入,或有些条款提供一些特殊的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从而造成的财政收入减少”,提出税式支出是未在法律中明确说明的一些正常税款的例外;在1983财政年度预算中,行政当局缩小了基准范围,通过引入参考基准来确定税式支出,同时也提出了税式支出的“等量支出”的概念;在1989财政年度预算中,第一次提出了在统一的转移税(财产和赠与)下的税式支出估算,此估算在2003财政年度预算中被去除掉;在1996财政年度预算中,第一次提出了对涉及延期纳税的税式支出进行现值估算。

2.税式支出及基准的确定

美国财政部对税式支出预算同时采用两个基准,即规范基准(Normal Baseline)和参考基准(Reference Law Baseline),并根据两种基准进行估算。而税收联邦委员会只采用规范基准。

规范基准是以综合所得税的实际变化来描述的,把收入定义为特定时间内消费额和净财富变化的总和。规范税法基准包括个人免税,标准扣除,获取所得引起的支出扣除。规范税收并不限制在某一税率的具体结构上,也不为纳税单位的特定定义所限。

参考基准更接近于当前法律,以现存法律的普遍性条款来描叙,参考基准税式支出只限于税法中起特定功能的特殊例外。这些功能与特定的预算种类一致,例如国防,农业,卫生保健等。鉴别一项税式支出一般使用两个标准。第一,无特殊条款情况下,税法有必要提供一般法规去使纳税人确定他的所得税是否是到期应付的,这些一般法规被称之为参考税法。第二,特殊条款用于非常窄的交易或交易者一类,并以此来分析划拨资金的预算直接支出方面的特别条款是否客观。

3.税式支出的估算

财政部对税式支出的估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收入损失法(Revenue Foregone)和支出等量法(Outlay Equivalent),以及现值法(Present Vlaue)(对于递延税款)。估算包括7年的期间,即上一年度、当前年度和随后的5个年度;联邦委员会只采用收入放弃法,估算期间包括5个年度,当前的年度和随后的4年。

计算税式支出数时使用了不同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有些是根据个人、公司和遗产税微观模型,并使用了大量的纳税申报表。另外一些是根据国民帐户和私人工业方面的数据。

4.税式支出报告的编制

税式支出报告编制具有法定义务,财政部和税收联合委员会都需准备税式支出报告;税式支出报告作为政府预算的一部分,在近几年中,税式支出被国会作为预算周期的一部分进行了审查;税式支出估算数每年公布一次;税式支出报告目前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不动产税和礼品税及社会保险缴款;由于地方税不在联邦预算的范围之内,税式支出报告不包括地方税;税式支出项目按照预算职能进行分类。

5.税式支出报告的使用

在政治辩论中经常使用税式支出数,主要用作策划税制改革或作为减少赤字方案的资料。

加拿大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

1.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历史

1979年12月,加拿大政府第一份税式支出报告发表,并提供了1976年和1979年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商品税的联邦税式支出的估计数;20世纪80年代期间,联邦政府又相继出版了几次税式支出报告,分别是1976年~1980年度报告和1979年~1983年度报告;1985年的报告中对特定的税收政策估价方法进行了重大的调整;1987年财政部成立了税收度量评估处;1991年在财政部内部重组税收评估部门(税收度量评估处解散);1992年12月,了第一份税制改革后报告《加拿大政府个人所得税税式支出》,提供了1988年和1989年税式支出的估算数;1993年,加拿大政府出版了个人及公司所得税支出报告,1994年报告首次包括商品和劳务税的税式支出的估算数;除1996年外,以后每年政府都出版了税式支出报告。并且从1997年开始,每份报告中不仅包括历史性评估,也有对未来税式支出的预测。

2.税式支出和基准的确定

加拿大对于税式支出的确定采用了广义的方法,只有税收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才被认为是基准的一部分。按照这种方式定义基准税制体系,许多税收条款都被看作是税式支出;建立了个人与公司所得税基准和货物劳务税基准。个人与公司所得税税制的基准包括现存的税率与收入级次、纳税主体、纳税期间、应对通货膨胀对收入估算影响的方法以及减少或免除双重课税的措施;货物劳务税(增值税)的基准税制特征是:具有基础广泛多层次的结构特征、目的地原则、税率是7%、课税的期间是以公历年为基础的、认可应用于政府部门的宪法条款;为了能更多地提供信息,还确认了几项通常不被认为是税式支出的条款,称为“备忘项目”,并只作为额外的信息出现在税式支出报告中。3类备忘项目是:被认为是基准税制一部分的措施、对某些是否应该被看作是税式支出有争议的措施、现有数据无法从基本税制中分离出来的税式支出措施。

3.税式支出的估算

税式支出的估算方法为现金流转制上的收入放弃法,对于递延税款使用现值法。估算中主要使用个人所得税模型、公司所得税模型和销售税模型。

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模型通过使用纳税申报表的统计抽样来模拟个人或公司所得税制发生的变化,数据由加拿大海关与收入署(CCRA)收集。对于不能单独用这些模型进行估算税式支出成本的公司,采用其它管理数据及加拿大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销售税模型的基础是加拿大统计局的投入产出表和国民收支帐户。在不能使用该模型估算的情况下,采用包括加拿大海关与收入署的管理数据在内的其它补充数据。

4.税式支出报告的编制

财政部没有法定义务去提交税式支出报告,但每年还是计划三种税收年度税式支出帐户;税式支出报告没有与预算相联接,但用于预算前咨询;税式支出报告目前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货物、劳务税。个人所得税税式支出按照功能进行分类,诸如就业,保健,一般业务和投资,收入维持和退休。公司所得税税式支出数是按总工业来提供并且也按重要工业部门(采矿,制造等)进行细分。货物与劳务税税式支出分为四种:零税率货物和劳务,免税的货物和劳务,退税和税收抵免;为了尽可能多的提供信息,对“备忘条款”,即通常不认为是税收支出的(如获取收入引起的支出)一些税收措施也提供了估算数字;报告中还包括一些得不到估算数的条款。

5.税式支出报告的使用

每年公布综合的税式支出报告可成为与预算前进行咨询相联系的所需资料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给国会、政府官员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分析税制的信息资料。

荷兰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

1.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历史

1977年,荷兰财政部成立了税式支出工作组;1984年出版首份 OECD税式支出报告;1987年税式支出工作组提出了一份《关于荷兰工资和所得税的税式支出报告》;1994颁布“为税制改革做好准备”政府文件,其中包含有关1987年报告的最新资料;1996出版第二份OECD税式支出报告;1998年在1999年度预算备忘录中出版第一版税式支出报告;1999荷兰审计署出版税式支出的审计报告;2002年在2003年度预算备忘录中出版第五版税式支出报告(自1999年起,在每年的年度预算备忘录中都包含当年的税式支出报告)。

2.税式支出和基准的确定

荷兰目前对税式支出的理解是:“税式支出是政府以税收减免或延迟纳税等形式实现的一种支出,即一种财政补贴,表现为税法与基准税制的不一致”。此定义包括三个要素:税收收入的减少;分级因素(根据这一因素,当某一条款不体现税收调节作用时,某些不同于基准税制的细微区别是可以接受的,即条款的某一部分可能与基准税制相一致,另一部分可能不一致。);与基本课征制度的偏离。

设立了工资和所得税基准,内容包括:一是一般税率结构。2001年税改以后,收入被分成三类。结果总的税率结构是: A类的累进税率(从工作与房产中取得的应纳税所得);B类的25%税率(从有限公司中获得的实质性应纳税所得);C类的30%税率(从储蓄和投资中取得的应纳税所得);二是可弥补亏损;三是A类中房产所有者的应计收入的固定(优惠)税率(0.8%)和C类中储蓄、投资的固定(优惠)税率(4%);四是一般税收抵免;五是根据量能原则的税收减免和税收抵免。一般而言,这些规定都与具体纳税人相关,比如单亲家庭、小孩抚养、残疾、生病等;六是为提高税收效率而制定的税收优惠。如最低收入就是为了避免纳税人和税收机构间的争端。

3.税式支出的估算

税式支出的估算方法为权责发生制上的收入放弃法;通过税收模型、税收收入的特殊样本及其它方面的统计资料,在微观模拟技术的帮助下进行估算;估算数只对独立的每一类有效,不能进行加总;估算包括7年期间,前一年、当年和后五年。

4.税式支出报告的编制

税式支出报告编制没有立法要求,主要由财政部制定;从1999预算年度开始,税式支出报告作为预算备忘录的附件颁布。税式支出报告主要包括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2003年预算备忘录中的税式支出报告包含了间接税(例如增值税)、房产税和赠与税的税式支出内容;税式支出包含所有政府级别;税式支出项目按税种进行分类。

5.税式支出报告的使用

采用税式支出报告的目的是建立税式支出预算,使预算内容预先被监控并且为防止过度使用可能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波兰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

1.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发展历史

波兰对税式支出进行管理的时间不长,同时对税式支出的管理也很弱。1993年,波兰财政部才开始对税式支出进行估算,但只是公布部分税式支出数据,不编制税式支出报告。

2.税式支出和基准的确定

波兰财政部没有确定基准税制,只是选择了200个个人所得税中最大的18项税式支出进行估算成本。

3.税式支出的估算

对税式支出的估算方法为权责发生制上的收入放弃法,数据来源是税收返还的信息。

4.税式支出报告的编制

税式支出报告编制没有立法要求,同时财政部也没有编制税式支出报告,每年只公布18项个人所得税税式支出项目的数据。

5.税式支出报告的使用

波兰财政部对个人所得税有关项目统计的目的是评估税收损失。

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方式及其经验

根据对上述四国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实践的介绍,在四个国家中,美国是实行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历史最长的国家,也是预算管理做的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政府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税式支出的界定、统计方法比较完善、成熟,税式支出数据比较详尽、规范;加拿大尽管实行预算管理的历史较美国为短,但发展很快,也是属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荷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预算管理,政府对此重视程度没有上述两个国家那样高,对税式支出的统计、分析和评估方法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但已形成了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波兰则是处于刚刚对税式支出进行管理的阶段,属临时专项分析,无固定的统计方法和评估方法,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较弱,其管理还称不上是真正的预算管理。

归纳起来,国外对于税式支出实行预算管理的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

一是全面的预算管理。这些国家对各种税收支出项目严格规定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按年度定期编报,连同主要的税收支出成本的估价,附于年度预算报表之后,建立了规范的税收支出预算。有些国家,税收支出预算构成整个国家预算分析的特别分析部分。

二是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这种方式介于前二者之间,即国家只对那些比较重要的税收支出项目规定编制定期报表,赋予初步的预算管理程序,未建立起系统、严格的税收支出帐户,也未形成完备或正规的税收支出预算控制过程。这些国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对税收支出进行确切的鉴别、估算及分类方面的困难。

三是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即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认为有必要利用税收支出来考察和分析某一特殊问题,并决定用税收支出代替直接支出的有关的地区、部门或行业提供财政补助时,对因此而放弃的税收收入仿效预算方法进行估价和控制。这种做法,实际只是预算控制方法在税收优惠管理上的临时应用,并未真正形成统一、定期和系统的制度化的税收支出预算管理程序。

从上面四个国家预算管理的做法来看,属于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方式的国家是波兰,属于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方式的国家是荷兰,属于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式的国家是美国和加拿大。

在三种方式中,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式最为完善,对税式支出的控制最严,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方式次之,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和控制管理效果最差,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预算管理。但这三种管理方式实施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式要求该国家税式支出实践历史比较长,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对税式支出的界定、统计方法比较完善;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税式支出管理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临时的监督与控制逐步向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和全面的预算管理发展。相应地,一个国家在准备对税式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时,应综合考虑本国的国情和各方面条件的完备状况,合理选择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不同方式。

收支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政府 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体制 措施 经验

一、中国提高政府财政管理能力的措施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化了很多次,但都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从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度过渡到遵从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虽然分级管理有很多种形式,分散和集中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各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制度是适合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发展要求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两种类型的财政管理体制。一是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二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前者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施行的,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这一体制不仅明确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使得权责更加分明分级管理更加方便,还进一步扩大了地方的财力和权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却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因此进一步的调整迫在眉睫。第二阶段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其划分收入的主要依据是税种,这打破了以往以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进行收入划分的做法,是财政管理体制上的一大进步。但由于我国当时还没有建立健全整个税制,所以就没有真正实行。第三阶段是多种形式的包干体制。主要有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包干等。后者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按照不同的税种和税权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范围和管理权限。

(二)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创新

1979年到1994年,理顺我国收入分配关系是我国进行财政改革的重点。在此期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和政府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都得到了调整。1994年分税制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开始向财政支出管理上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1)预算管理――部门预算。1994年的实施的分税制初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全国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但是,在财政支出方面,预算不统一、财政收益不高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部门预算编制制度,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都实行了预算管理――进行部门预算,2005年不只中央就连各地方也都实行了部门预算编制。

(2)非税收入管理――收支两条线。我国政府针对某些地区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不良社会现象了坚决禁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决定,并首次提出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理念,指出预算外的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性资金,应上缴到财政专户。所谓“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就是把依法获得的收入全部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然后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支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对收费基金进行清理、整顿,减轻社会负担;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范畴;实施“收支脱钩”的管理办法,编制综合性的财政预算;改革收入收缴管理方式,就是由过去层层上缴的方式改变为直接缴纳到国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对银行账户及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清理整顿,规范银行管理。

(3)国库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1990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主要内容是:建立了单一的账户体系,打破了以往的多重账户的设置方式;规范了收入收缴的程序和支出拨付程序。这种制度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4)采购管理――政府采购制度。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法律体系;建立了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在透明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5)透明税收――收支分类管理。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政府支出和收入划分不同的类别和层次,这样可以客观、准确的反映政府各类活动。

(三)不断加强的财政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进行财政审计。1998年国家审计署首次提出“三大审计”,其中包括财政审计,由此确立了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重要地位。最开始的财政审计监督制度是“上审下”到后来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上审下”和“同级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由浅入深的审计制度使财政审计领域不断扩大,财政审计力度也不断加大,从此我国财政审计工作进入新的历程。

(四)财政预算信息化管理――金财工程

我国财政部在2000年全面启动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金财工程。随着我国各项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部门编制、工资集中统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非凡的发展。

二、政府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使我国财政管理取得了积极效果,但现行的管理体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一是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不清楚、不合理。省、市等下级政府之间的责任更为模糊,地区差异也比较大。二是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合理。由于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明,使得政府间的收入分配缺少依据。同时,我国省市及其分级比较多、地域差异大、主体税种少的国情也加大了政府间收入合理划分的难度。三是转移支付体系总体设计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大。如今,我国转移支付规模大、覆盖面广、被挤占和挪用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效益评价。四是省级以下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几年来虽然各地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进,但仍存在省以下政府横向和纵向财力不均衡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改革正处于过渡阶段,还没有实现最终目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中项目预算支出不准确,效益性不高。二是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改革过程中,预算外的资金不在预算管理范围内,也就是说部门里的钱该怎么花都是部门说了算。三是资金的转拨环节比较多,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比较低。四是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与预算管理及会计制度也不匹配,另外操作流程不规范,采购范围比较窄。另一方面,没有对财政绩效进行有效的监督,不利于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财政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是以支出的收益范围原则为依据,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二是对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力进行调整;三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原则为依据,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积极推进升级一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职责,加大省政府对升级一下政府的领导和掌控力度。

(二)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要深化改革,首先就得改进部门预算制度,使编制程序更加规范、编制内容更加详尽,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是项目支出更有效。其次,加强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的管理,推动综合预算的编制的应用,保证预算内外统一,确保所有资金都纳入预算监管之内。然后,在国库收支环节加强管理,调整支付方式,逐渐加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范筹,改善国库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办法。接下来就是促进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制度的改革,加强采购预算编制管理,促使政府采购职能和操作职能相互分离,从而使采购程序和方式更加规范。最后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使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规范、统一。

四、中国财政管理的经验总结

(一)政府财政管理能力随着体制变化而演变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转型阶段,纯粹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所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明智之举。但这也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政府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发挥企业等经济主体的作用,一方面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不能过分干预。

(二)提高财政管理能力既要重视财政收入管理又要重视财政支出管理

财政管理的基础是财政收入管理,所以要使财政管理更加协调、高效,调动起财政管理者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强对财政收入的管理使财政支出政策更加规范。与之相对的是财政支出管理,它是财政管理的中间环节,所以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对加强财政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财政收入的管理有巨大的外在压力,纳税人和缴税人都会监督税收部门的行为,甚至想方设法减少税费。而财政的支出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使财政支出不合理。

(三)提高财政管理能力既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又要立足于基本国情

一方面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经验,一方面又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政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任何的完全适合我国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要不断摸索地前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提高财政管理能力既要遵循整体推进又要因地制宜

目前,中国东西部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再加上民族众多,所以在制定财政管理政策时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顾及到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允许各地方尝试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管理政策。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如何提高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不断地深化改革措施,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应该把它们当做宝贵的财富,在以后的改革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参考文献:

[1]梁尚敏.转变财政管理方式 振兴国家财政[J].四川财政,2010,(04).

收支管理制度篇8

建国伊始至1984年之前,我国曾经历了一个长达30余年的诉讼无偿。[i]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了第一个全国统一适用的《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 》,1985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印发《关于法院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的通知》(法(司)发[1985]23号),用以规范法院内部的财务管理。

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又以《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代替了《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 》。同时,为了配合《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实施,加强诉讼费用的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联合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加强诉讼费用管理的暂行规定》(法(司)发〔1989〕25号)。诉讼费用管理是法院财政制度的重要,它与诉讼费用征收制度和法院经费保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以该规定作为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制度的一个起点。

(一)1989年-1996年诉讼费用管理制度

1989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加强诉讼费用管理的暂行规定》(法(司)发〔1989〕25号)。《关于加强诉讼费用管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该规定基本上构建起了1989年到1996年期间的诉讼费用管理制度:

第一,诉讼费用坐收坐支制度。根据《暂行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依法收取的诉讼费用属于国家规费。考虑到当时的财政困难,拨给法院的业务经费还不能完全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法院依法收取的诉讼费用暂不上交财政,以弥补法院业务经费的不足。

第二,高级人民法院统筹制度。根据暂行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收的诉讼费用,可按一定比例上交给高级人民法院,用以统一购置必需的业务设备和适当补助其它困难地区法院的业务经费。

第三,财务监督制度。根据暂行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对于诉讼费用的收支,应接受财政、

审计部门的监督。并定期向上级人民法院和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诉讼费用收支等情况。

(二) 1996年-1999年诉讼费用管理制度

1996年1月16日,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人民法院诉讼费用暂行管理办法》(财文字[1996]4号 ),该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实行,《关于加强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人民法院诉讼费用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法院财政制度进入新的阶段。

《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诉讼收费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该办法在诉讼费用的收取、诉讼费用的使用和管理、诉讼费用的监督和检查三个方面对1989年以来形成的诉讼费用管理制度都有较大的改变和发展。

第一,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

《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任何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另行制定收费办法,不得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由主管院长批准;诉讼费用的收取实行确定收费部门(即审判业务部门)同具体收费部门(即财务部门)相分离的原则。这些规定基本上搭建起我国诉讼费用收取方面的基本框架。

第二,诉讼费用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暂行管理办法》开始在诉讼费用领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的诉讼费用扣除该案必要的办案费用支出后,应按期将结余及时上交同级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按核定的数额拨付,并与预算内资金结合使用。《暂行管理办法》对诉讼费用的使用范围作出规定,诉讼费用主要用于补充办案所需业务经费和事先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支出。《暂行管理办法》对诉讼费用使用的审批制度,诉讼费用收取和使用情况的审核制度作出规定。在沿用《暂行规定》的高级人民法院统筹制度外,又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统筹制度。

《暂行管理办法》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诉讼费用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这一时期诉讼费用管理制度最大的变化,就是诉讼费用坐收坐支制度向诉讼费用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转变。这种变化是在国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政法部门将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数字报财政,坐收坐支,实行“一条线”管理的制度暴露出很多弊端。“从法院系统看,一些法院不严格执行诉讼费收费和管理规定,随意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难度小的案件愿意受理,难度大的案件不愿意受理;诉讼标的大的案件抢着办,诉讼标的小的案件拖着办。有的接受当事人的赞助,对帮助过法院建设的当事人给予”关照“。而经济、民事案件审理和执行中与当事人同吃、同住、同行的”三同“行为,更是严重损害了审判机关的声望和信誉,对公正审判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行为既是对司法权的扭曲,又是对财政权的冲击。”[ii] 司法的本质精神是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法院是公正的殿堂,法官是公正的化身。法院的基本职责就是公正司法。如果不实行收支相分离的办法,而是采取坐收坐支诉讼费,弥补经费不足,必然造成法院利益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交织在一起,导致利益驱动,损害司法正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对司法行为的干扰,从制度上为公正司法提供有利条件,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尊严。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就做出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指示,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配套制度“收支一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大的改变。1998年是“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贯彻落实年”。在一年内,财政部联合其他国家机关相继颁发了四个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办法和通知,使“收支两条线”真正成为一项制度实践。在这四个办法和通知中,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被当作“行政性收费”纳入到“收支两条线”管理中。1998年6月8日,财政部颁发《公检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监缴暂行办法》(财预字[1998]221号)。该办法就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缴中央预算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的解缴方式和财政监缴方式作出规定。按照该办法作为“行政性收费”收入的诉讼费用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该办法对隐瞒、截留、转移、坐支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以及利用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私设“小金库”和贪污私分、应收不收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的、收取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不使用合法票据的、拒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规定的、拒绝或阻碍财政部门监缴工作的行为的处罚措施作出规定。该办法对监缴工作责任制也作出了规定。 1998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监察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公检法工商部门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规定》。该规定就严格行政性收费的立项审批工作、加强票据管理,严格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的制度、加强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上缴国库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工作、建立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统计报表制度、完善预算核定办法、加强支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出规定。法院的行政性收费项目是指诉讼费用。1998年10月9日,财政部颁发《关于认真做好公检法工商四部门“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通知》(财公字[1998]106号),强调了及时报送统计报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严禁收支挂钩,及时核拨经费 ,要根据公、检、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费开支范围及有关预算定额标准,按照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的原则,统一核定部门预算。严禁将预算安排与部门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收入数额挂钩,或采取其他“明脱暗挂”的做法。对上述部门的经费申请,要在核定预算数额和上交财政专户总额以内,根据用款计划和预算外资金使用计划,及时予以审核拨付,不得无故拖延;该通知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为支持贫困地区公、检、法部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当年增拨了部分专项经费。号召各地也应积极采取措施,筹措资金,配合中央专款,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建立起对贫困地区的经费保障机制,尤其要保证编制内人员经费的按时发放。

1998年12月3日,财政部联合国家计委、监察部、高法院、高检院、公安部、国家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的通知》(财公字[1998]267号 )。该通知确立了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两个标准,一是法院、检察院、公安和工商行政管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标准;[iii] 二是财政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标准。[iv] 这一年,财政部、监察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进行专项部署。为了做好全国法院贯彻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肖扬院长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通知》,表明了我国法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的决心,对具体实施办法作出部署。同时,为《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埋下伏笔。

(三)1999年以来的诉讼费用管理制度

1、“收支两条线 ”的进一步落实

上一篇: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 下一篇:大商务管理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