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7 15:32:34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1.引言

随着新的培养模式的转变,原来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近年来,国内、外结合培养模式,相继改革大学生培养体系,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分大类”招生,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一课堂”)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使得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成为热点研究问题,相继有创新试点研究示范,与之对应的“双创”竞赛“第二课堂”等积极规划。“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偏重于按照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创新教育方面,重在传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上向个性化发展,比如开展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管理、投资入门等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向,提高参与性的教学;“第二课堂”课程体系重点依托学科竞赛,或邀请些业界人士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性讲座,借助于部级、省级、校级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实践与发展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如“通识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占比矛盾;师资不足、教学时间冲突,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基础”与“特色”不清;课程设置不能统筹安排“个性化”与“系统化”等问题,使原有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新要求。为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创新试点学院培养人才水平,建设与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重点研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实践方法、课程衔接等内容,打通“课堂内”与“课堂外”孤立界限,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为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2.实施措施和关键问题

课程改革与体系优化主要从“第一课堂”建设与优化,“第二课堂”修订与完善,与二者的衔接、融合、互补进行研究,从“理论”+“实践”强化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具体包括:(1)完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解决“通识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渗透关系。“反馈-修正-完善”课程体系,完成制订招生计划和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分层、设置和细化课程设置,“基础”与“特色”的关系。(2)按“课程群”建设突出培养目标,理清“分而共建”、“监督管理”与“互学互促”等关系,从“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建设集中体现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3)以项目为驱动的“启发式、探究式”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优化。建设重实践,强应用“第二课堂”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解决“重理论、轻应用”的培养误区和协调发展实践培养课程体系,统筹“个性化”与“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4)以“三赛一练”为牵引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强化实践实训课程平台;建立科技竞赛课程培养体系,开设以应用为目的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培训,使第二课堂实践实训课程设置系统化。(5)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衔接与互补、互促。解决“师资矛盾、教学时间矛盾,课程内容重复”等矛盾,把专业课程建设与“创新试点学院”课程建设相统一,细化与融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课程衔接设置等。

3.改革方法与总结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 民办高校;第二课堂;现状;构建对策

当今社会,我国民办高校是过分重视让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忽视大学生的素质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集体观念等培养。这些能力仅靠第一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培养。高校的第二课堂并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而是与第一课堂一样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据同等重要性,是我国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民办高校第二课堂的现状分析

1、民办高校的第二课堂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建设,对第二课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程度还不高

我国民办高校第二课堂尚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而且民办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趋于形式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大学生关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存在泛娱乐化倾向,文娱活动参与人数众多,但思想引领和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活动学生热情不足。

2、社会实践工作尚未入人才培养方案,未按必须课来修学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各民办学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同,开展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社会实践的立项、项目指导、经费等各种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

3、民办高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参与深度与广度还存在不足

民办高校的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主导性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也没有搭建起比较好的实践平台。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凭兴趣和热情自主开展阶段。而且在学生创业方面,在政策、经费、场地、指导、培训等方面尚未给学生提供渠道和发展路径。

4、专业社团建设系统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学校专业社团数量少,规模小,专业社团建设中经费、场地、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制度不够完善,二级学院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学生和教师参与度不高,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专业社团建设系统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二、民办高校构建第二课堂应采取的措施

第二课堂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加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以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专业社团建设为重点,以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为亮点,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完善思想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现有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梳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个人成长融入到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上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学生乐于接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出“思想教育成长计划”,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通过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各部门共同来研究制定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案,形成合力,避免教育的碎片化和形式化倾向。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学生为本,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2、以专业社团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尽快建设学术性、专业性社团,调整社团结构,积极建设专业社团;出台促进专业性社团持续发展的配套制度。鼓励各专业性社团开展专业活动,提倡专业性社团以赛带练,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展现专业成果,提高专业能力。把专业社团建成专业强、层次高、深度广,使社团活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学生课外科技文化平台中的重要作用。

3、以校园精品活动为亮点,提升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对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巩固现有的活动品牌。对在学生中反应比较好的精品文化活动,应长期坚持,确保活动的参与度。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为提升第二课堂的效力,以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导向,每年针对不同素质提升,要求规划好每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4、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着力点,缩短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在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从入学开始就应该让每一位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走向,并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大学生活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同时还应该理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归口管理。改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多头管理、业务分散的格局。把创新创业作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支持与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

5、建立第二课堂体系

从学校层面提高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发挥第二课堂成为育人作用,把第二课堂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同时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内容建设方面,以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大胆改革课程结构及教学方式,减少第一课堂课时,拓展第二课堂,整合公共基础课,推行第二课堂学分。设定若干选修模块,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程,实行选修学分的认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第二课堂,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政策保障方面,制定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实施学生素质拓展的计划,保障参与学生的权益,鼓励指导教师的参与,在各类评优、评奖、晋升等政策制定上,给予倾斜;经费方面,给予专项的支持,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第二课堂的建设。

三、结语

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急需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有力配合。第二课堂能够有针对性地拓展专业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在各种活动中知识与实践的融通,从而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参与中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协调、应急应变等非专业素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秦行音.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矛盾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2] 郝园园.浅议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定位与实现,2010.

[3] 黎艳阳.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02.

[4] 彭彦城,王岩琴,叶小倩.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研究.法制与社会,2010.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软能力 人才培养改革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10-02

引言

在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中,我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杭州作为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和中心城市,既要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城市之间更为直接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及进步,缺少不了一批具有善于沟通、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要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养成[1]。这两种能力要相辅相成,专业技能或许能在一定时期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只是在某一阶段中,而软能力的作用则更加深远,更适应于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

一、软能力的内涵及现状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软能力名称的说法不一,如关键能力、软技能、基础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等等,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软能力,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四所大学共同创立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缩写)教学模式[3]。而国内有不少高校及学者也相继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如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张仁贵博士提出基于“四大能力平台”和“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引入开邦定国、个性发展、循序渐进等实施方法,将软能力融渗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并作为示范课程带动其他课程改革[4];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杨启尧等学者把软能力与水文化相结合,以SWH-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电力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改革,专门设立三级教学项目并形成CDIO鱼骨图,将软能力培养贯穿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1];重庆文理学院李才俊等学者提出三个构建,分别为软能力培养目标、成长成才机制和软能力形成平台,希望大学生健康成长,注重自学、自强、自治[5]。

二、高职院校软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于2014年下发的《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重要性,而育人包括德育、体育和智育,若单纯只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很难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融入软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并非像技术技能一样,只需通过相关实训、练习就可以掌握,相反,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认识、学习、内化、修炼的过程,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对软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软能力的认识不够清晰,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较多地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传授学生相应专业的技术技能和软能力,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接受,特别是对原本就更倾向于学习实践操作课程而不喜欢接触枯燥乏味理论课程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高效地掌握知识,技术创新、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自我管理等能力就更加没有条件实施。

2.软能力的评价标准较难落实

高职课程都有其考核评价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百分之九十的分数往往放在专业技术技能的考核,对软能力的考核很少,即便有大多也只出现在考核表的某一简短内容,这从某种程度上淡化学生素质养成的要求,更不可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软能力是胜任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不像专业技能一样,可以有具体的考核细则并附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当前的评价方式大多只停留在教师自己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且只能对学生进行大致好坏的分类,而繁琐的评价过程又使得教师的教学实施不够彻底,造成评价不够准确的现象。

3.专业软能力培养未整体规划

许多授课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融入相关软能力培养机制,但软能力的培养并非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实训就能达到要求,其培养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计划性和层次性,需要整体的安排和设置。此外,培养的过程只停留在第一课堂,没有很好的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把学校社团、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学术研究等涵盖进来,若忽略第二课堂,学生将很难延伸软能力。

三、高职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软能力一般可分为三层,即基础层、拓展层、延伸层。基础层软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认知能力等;而拓展层则是通过一定时间软能力的积累和修炼才能达到的;由于先天个体的差异性和后天生存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所获取的软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决定延伸层软能力的学习效果。因此,高职学生软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软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中心,两个课堂协调发展的培养对策,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软能力

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应着力提高学生软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促使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建设,以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师资建设则是培养学生软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明确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目标,以便将不同层次的软能力穿插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按照企业岗位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若教师自身软能力还需改善的,可选择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教师培训班,通过基础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以提高。

2.推动顶层设计,规划教学软能力

高职教学过程均执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中心,推动顶层设计。软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融入,规划并实施课程软能力。一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中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以高职三年教学周期来说,学生在大一时间可重点培养基础层软能力,大二则是拓展层软能力,大三则是延伸层软能力。学生认识规律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软能力的培养也要符合这一规律。

在整个教学进程设计中,并非所有课程都一定要融入软能力,可挑选本专业一些合适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这也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若每门课程都进行开发,非但无法保证开发课程的质量,学生学习也会比较困难。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大一期间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能力,如可在应用高等数学、职业英语、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中实施;大二期间重点培养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能力,如在产品建模、机电检测技术项目实践、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项目实践等课程中实施;大三期间重点培养执行力、营销能力、演讲与口才能力等,如在机电综合实训与考证、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中实施。课程与课程之间各有其软能力培养的侧重点,理论课程以注重自我管理、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以注重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整个人才培养由点连线,最终覆盖教学过程的全过程中。

3.落实课堂教改,注重学生软能力

在开展具体课堂教学改革之前,应开设相应导论课程,作为先导知识,让学生理解软能力的内涵、作用和提高软能力的方法等,使学生清楚软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在后续第一课程学习过程中实施软能力改革课程。

软能力改革课程的课程标准需要涵盖软能力培养内容,在具体教学任务中包含针对学生软能力提升的项目或学习情境,做到教、学、做一体,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教师通过预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抛出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项目,学习如何获取信息、整理总结,组内如何自评和互评等。教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起到指导、解释作用,为增强实训效果还可进行虚拟工厂模拟,让学生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问题,及时表达心中的疑问,提高学生软能力水平,增强第一课堂的学习效率。

4.重视第二课堂,拓展学生软能力

第二课堂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外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的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各类竞赛、职业技能证书考取等素质拓展活动,这些活动很好的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人才培养起到升华的作用。如社团活动,社团有包括专业性社团及非专业性社团,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专业性社团中,每个社团都会有对应专任教师指导,所完成的项目大多来自第一课堂或者企业真实项目。较为典型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创新设计社团的融合,在该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方法,在第二课堂就可以验证所述机械原理的机构,实施具体机械制作。此外,参加社团的学生还将参加每年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机械设计大赛,按照大赛要求,完成所要求的机械创新设计,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让学生真正接触设计、采购、制造、装配、试验等这一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学生除了掌握设计校核、尺寸公差、热处理等专业技能之外,还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人际交流能力和激发创新创业潜能,而学生为完成项目的执着也为今后的克难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创新创业活动,作为良好的学习载体,可在校园内培植孵化基地,对于具有强大创新创业精神的高职学生,已可以做到将课堂中所学的电子商务应用到网店;物流管理应用到校园快递;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到校内汽车美容服务;程序设计应用到3D数字化打印等等。第二课堂的引入并将其作为学分获取的途径,必将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学生软能力的提高将事半功倍。

四、结语

高职学生作为服务区域产业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利器,必须将其打造得更加锋利。高职学生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长期持久的过程,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还需更多的努力及探索,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并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两个课堂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启尧,万军,徐柳娟. SWH-CDIO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学生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26(1):94-98.

[2]周铭,徐金寿. 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软能力培养与开发[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9):147-149.

[3]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CDIO Approach, Edwardf. Crawley, Johan Malmqvist, soren ostluna, Doris. Brodeur, 2009, (4):81-83.

[4]张仁贵,戴娅军. “软硬”能力融渗下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课堂改革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 2014,34(6):93-98.

[5]李才俊,刘星彤,何知蔚. 现代高等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建构[J]. 教育文化论坛, 2014,(2):18-22.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4

一、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设置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高校要将第一课堂中的静态、线形的课程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第二课堂,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制定松散的课程结构,使学生以辐射型的求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知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应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在第二课堂设置中,应开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样化的课堂。高校要围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部分第二课堂的设置必须与第一课堂的专业相结合,围绕学科前沿领域开设对应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

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始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教学运行中已逐渐引入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的活动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教学目的等进行统筹安排,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好地协同第一课堂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应将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第二课堂的教学规划和教学大纲。

二、以“有意义活动”为载体构建互动式第二课堂开展模式

第二课堂开展过程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开发和创造、共同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培训、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将第一课堂的传统权威教学转变成共同探索新知的合作者,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回归。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要以“有意义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创造性开展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并参与其中,用科学的实验、规范的实践去推理论证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尝试到失败的滋味,激发内在的创新意识。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作为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往,在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此外,第二课堂的特点更能使它发挥因材施教的功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的理念要求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和特点,因学生个体的不同而实施不同教育,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放在所有学生的身上。

三、以学分制为评价手段建立第二课堂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课堂时间的零散和地点的分散成为教学规范管理的最大障碍,第二课堂类别的多样化使其缺乏质量标准和科学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因此,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成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点。学校应建立规范的行政督导系统,组织各类课程教学过程的督导检查和教学效果的考核检查,掌握了解第二课堂运行状况;通过收集实习基地、就业单位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邀请部分校外专家参与第二课堂实施过程,对第二课堂进行科学的评价。构建多元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应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列入评价领域;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高校采用证书管理、合格评价等方式对第二课堂进行考核;在评价形式上,应提倡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绝对评估与相对评估、总结性评估与诊断性评估相结合,尊重第二课堂主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将第二课堂学分化,可以使学分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第二课堂成效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在运行过程中,应按照对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的具体目标设立与第一课堂学分制相衔接的第二课堂必修学分。如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实践学分,具体可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完成;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创新类学分,具体可包括发明创造、学术论文、技能培训、科技讲座和各类竞赛等等。

四、以竞争机制加强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5

工商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有形式、无实质”的现象,即虽然有相应的课程、课时安排,但流于形式,甚至被等同于实验课程或者实习,存在着一些狭隘的、片面的认识误区,如认为实践教学从属于知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存在“双脱节”现象,即一些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三是相应的实践教学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仅以实验室实验、模拟实习等形式散存,缺少真实的实践任务驱动,未能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它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类有益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高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优势

1.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深度与广度有机结合,拓宽专业适应面的关键环节。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通常是大类招生,入学后两年内仍要再细化专业进行学习。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只能向学生讲授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核心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动态变化的,因此,仅利用第一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设第二课堂,补充、延伸第一课堂的学习,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2.教学组织灵活。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是“一对多”的教师讲授,教授内容以理论为主,即便涉及到实践学生也较难主动参与。而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体、团队等多形态存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

3.第二课堂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学科氛围。紧贴专业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氛围,使学生较快和积极地融入专业学习中。

4.资源整合的广泛性。与第一课堂教学不同,第二课堂不分校内校外,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领悟人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可以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不受时空的限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统一起来,边学习边实践,效果要比在“第一课堂”上更为有效,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第二课堂是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通过有目的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引导作用,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鉴于应用型人才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从素质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成熟度等。第二课堂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执行者,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甚至创造者,从而使自己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锻炼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学生从第二课堂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参与进去,取得的成绩既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同学和老师对其劳动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另外,在第二课堂中将学生视为社会人,让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与经验,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应性,这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识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举措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安排、师资及学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评价和激励制度设计等方面全面考虑。

(一)重新定位第二课堂

在人才培养上对第二课堂进行重新定位,把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同时应密切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配合力度,从而形成合力。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既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讲,专业指导教师(包括社会兼职导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一方面,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和专业实际,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第二课堂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第二课堂主体,需要重视和积极参与,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与课堂教学包容发展的机制

改变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互不搭界甚至相互争夺教学资源的局面,促进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相互促进。学校需适当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确定教学、科研、学工、团学组织等部门在第二课堂管理指导方面的职能和关系,努力构建适应第二课堂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团委要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规划和引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团委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和保障职能,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务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参与第二课堂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计算,调动专业老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三)搭建第二课堂平台

搭建第二课堂平台时除利用好本校资源外,特别要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渠道实现:(1)本校师资及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和资源。(2)建立实践与科研基地。利用已有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及行业优势、校友资源等,在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基地和寻找合适的校外兼职导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3)参加各种重要赛事和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重大赛事,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电子商务大赛等。这些比赛由于竞争性强,促使学生短时间内学习和训练大量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4)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6

一、当前工商管理教育的突出问题:封闭式的理论教学

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封闭办学,缺少与社会的互动。一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缺乏对用人单位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更谈不上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讨论。这样制定出来的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规格,是教育者凭想当然确定的,是否真正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非常值得怀疑。一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现有的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强化培养等,只有企业的管理者最清楚。教育者如果不对用人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二是在培养方案的实施上,缺乏社会的参与。工商管理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培养的是应用性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许多课程和教学环节是需要在企业中完成的。欧美国家在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更不乏有的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要求企业完成规定的学生实践学习任务。由于十几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鲜有在企业中安排实践教学的。虽有较多的高校通过模拟实训方式强化实践能力训练,但终究不是真枪实弹的功夫。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吸收企业和其它高校中的教师为学生授课环节,校际学分互认更是处于试点阶段。封闭办学的后果必然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很难做到知行统一。一是在教学理念上,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二是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实践环节比重过小,有的即使安排了较多的实践环节,在落实的时候也大打折扣,落不到实处。三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在实际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经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而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兼职并搜集教学案例,也有政府和企业高管转行到大学任职的,这与国内是一个很大的反差。封闭式的理论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纸上谈兵的功夫,学生缺乏动手能力,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以能力为核心,构建校内外互动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就是要做到“一个核心,六个互动”。能力提升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树立能力核心的思想。具体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这对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这种模式还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实现“六个互动”。

第一,培养方案制定上的校内外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要如何当然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因此,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与社会即用人单位的广泛深入的互动。这种互动,首先是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对各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社会对某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层次、特点等,以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通过由名校专家、企业高管、行业代表、优秀校友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等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解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需要的问题。

第二,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校内外互动。为体现能力核心的要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重视实践环节教学,改变实践环节虚置或单纯安排在校内进行的状况。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办法,把部分实践性强、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比如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服务营销、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全可以变“模拟训练”为“全真实战”,把教学内容和任务全部放到真实的区域、行业、企业背景下。在校内外互动方面,潍坊学院在工商管理教育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一个是设置“实践小学期”,一个是“名师名课周”,另外,还实施了“校友导师计划”。“实践小学期”主要是从大二开始,集中压缩理论教学,剩余时间外加寒暑假,构成相对集中的时段,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单位的管理者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考核。“名师名课周”是在每个学期安排一个周的时间,每周一个主题,从企业和名牌大学聘请相关名家到学校进行集中讲学。“校友导师计划”是选择已经毕业的优秀校友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同时,选择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或课程章节,由部分优秀校友讲授。实践证明,“实践小学期”、“名师名课周”和“校友导师计划”无论是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还是在增加行业体验和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三,单门课程与课程整体的互动。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除了要有科学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还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课程体系是来落实培养目标的,但不是各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单门课程的教学必须放到课程整体中加以观照。也就是每门课程的教学都要体现整个培养方案的目标、思想和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对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为具体的课程不清楚。因此,各门课程的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深刻理解单门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目标和作用。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在他的著作《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所说:“没有目标的课程学习将会有害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

第四,第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的互动。国际著名大学的成长历程显示:仅靠第一课堂的教学资源和手段,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第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紧密结合是凸现办学特色、提升学生能力和学校竞争力的诀窍。目前,国外一流大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和二三课堂开发利用方面有如下特点:不仅将二三课堂活动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逐步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二三课堂教学环节纳入培养方案;二三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分布广、形式多样、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制度化。对二三课堂进行系统设计,实施规范管理与组织运作,通过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来调整与规划二三课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各类学科竞赛是实现一二三课堂互动的很好平台,应高度重视和利用。比如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由真实的企业出题目,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加,指导教师不限于本校,还有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和大量的企业教官参与指导和评价,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更需要学生团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潍坊学院从2008年开始一直组织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前后共有400多名学生参与,拿到全国决赛奖项的有30名余学生,这些学生深受其益,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它如组织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P)等都是实现一二三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应给与高度重视。

第五,教学方式、方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是一门课程或者一种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手段,它受具体的课程目标、学科性质、教师个性、学生状态等很多因素影响。由于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研究和考量,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整个培养方案的目标、内容、特点等没有建立清晰的联系,使教学方式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变为一种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任凭教师个体发挥的随意性动作。国外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教育大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授课大多采用小班制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课程讲授法,现场模拟、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极少,加之学生实践条件也不理想,实习基地缺乏,出现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实在是无可避免。

第六,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的互动。每个学期的考试,对学生都是对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由于教师缺少对培养目标的重视和把握,考试内容和方式难免出现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导致指挥棒失灵。为此,必须改革单一陈旧的考核的方式,配合培养目标的实现。潍坊学院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管理实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课程中,实行“实践性选题+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交流互评+答辩”多环节、多方面参与的、以“过程性考核、技能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中,试行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和强化专业技能的“以赛代练、以赛代考”活动;《商务礼仪》、《商务谈判》、《会计实务》等课程,实行“给定主题、模拟场景、现场演示、学生参与、评委打分”的考核方式,《外贸口语》课程,采取“现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核,其它的课程普遍采用了“出勤与课堂表现分+作业分或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结构式成绩评定办法。对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专家评价、实习单位鉴定评价、导师评价、项目答辩相结合的评定办法进行考核,较好地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以能力为核心的校内外互动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问题提出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虽然我国近300家高校均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有数十万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20%。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提出“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推进工程”,计划在全国100个重点城市进行旨在提升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这更加凸显出企业需求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企业面临无人可用,而高校学生却就业难。本论题力求探索一条“学生--学校--企业”的培养通道,以让学校教育更好地与企业进行衔接,达到“学校能培养,企业能适用”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型。

2.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专业培养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比较短,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同时师资比较缺乏,难以清晰地界定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往往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培养的过程中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2.2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授课老师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各教各的,而不是围绕一条主线索来组织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或者课程之间不能相融互动,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积极性。论文参考。

2.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供学生实践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

3.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就是根据“厚基础、小方向、强能力、重特色”的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的教学改革,重视“双证书”毕业制度,强化专业优势和特色;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企业服务解决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帮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拟定的研究内容为:

3.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行业或企业广泛开展社会和专业调查,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从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精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设计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规格。

3.2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我院的特点,积极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技能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探索学校评价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走出一条课堂实践教学——职业岗位实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推行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人才;产学商结合,培养与产业、社会接轨的适用人才;共性教育与特色教育结合,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3突出技能培养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系统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应用知识和对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统筹考虑进行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设置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等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项目、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构建循序渐进的能力技能培养体系。

3.4构建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照培养目标,构建以核心职业技能和有效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3.5整合四大课堂,重新设计教学方式

所谓的四大课堂主要指的是第一课堂(教室内)的教学,第二课堂(学校内教室外)的教学,第三课堂(学校外)的教学,第四课堂(网络课堂)。以四大课堂整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电子商务人才。

3.5.1第一课堂夯实理论基础

加强第一课堂(教室内)理论讲述的深入浅出,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自导式教学法、专题演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5.2第二课堂拓展专业能力

丰富第二课堂(校内教室外)活动,通过组织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大赛,如电子商务平台模拟、网站设计大赛、品牌推广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5.3第三课堂强化实践积累

推进第三课堂(校外)有序发展,逐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学生进一步适应和融入社会。在与电子商务等企业建立良好、稳定的长期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扩展校外实验和实习基地,突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应用型特色。

3.5.4第四课堂保证深度交流

拓展第四课堂(网络)交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师生互动,建立本课程的动态跟踪机制。论文参考。论文参考。

4.总结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各个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探讨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对于规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琳,宋斌.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

[2]http://sztqb.sznews.com/html/2009-12/21/content_900426.htm

[3]徐丹.网络案例模拟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博览,2008,(19).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综合改革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是2014年我校进行“两项改革”提出来的建设口号,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专业学科多,学生层次复杂,不能一蹴而就。本课题中,我们主要对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院校合作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路径选择和改进措施。以本校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我校培养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质的基层法律人才。

一、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

人文与艺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甘肃、四川等地的学生为主,15级和16级有10名来自新疆的学生。这个招生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有较大差距的。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低,发言紧张,吐字归音不是很清晰,部分学生音调、语速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以往年级中藏族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或者课堂表现不是十分理想。

通过问卷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几点期望:

1、68%的疆、藏学生反映大一第一学期有普通话障碍,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个方面有所克服,但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因无法克服自身心理障碍而不想表达,尤其是藏族学生,建议在大一设置专门的普通话训练的课程;

2、89%的学生反映大一期间专业课较少,希望多开设几门专业课,减少一些公共课或者通识课;

3、75%的学生对于学习期间的规划较迷茫;由于和老师交流较少,遇到问题也不敢和老师交流反馈,建议设置专门的就业规划课程,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

4、汉族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较多,领悟能力强,少数民族学生要等待老师去点名才会发言,极少数会主动参与,少了许多锻炼的机会,68%的藏族学生建议多设置口语表达占主导地位的听说课程。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制作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贯彻“以人文本”的理念,要从原始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把传统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予以剔除,探索选择适合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法律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接受与之程度相适应的专业课知识,训练好职业操作的基本口语,为学生毕业后服务基层打下一个较好的职业基础。

二、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通过“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前置,强化知识内化环节的教学,而知识的内化与深度理解恰是应用理论指导时间的前提条件,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指导实践问题的解决。因此,“翻转课堂”在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潜能。

在实践操作中,要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要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估翻转课堂对于颠覆传统课堂带来的影响。我校法律事务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的自信心较弱,师生互动的主动性不足,有些学生还存在普通话交流障碍,这些都是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本课题组的成员均为来自法律教学一线的专职教师,经过长达两年的实践和跟踪教学,我们总结出了适合我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翻转课堂”的“四部曲”。首先,教师应该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适当的教学项目并布置合理的课堂任务;其次,学生进行分组抱团,由组长分配任务,共同完成下一堂课的课堂展示内容,并选择解说人对项目的完成进行讲解;再次,现场提问,先有展示小组解答,无法解答的由任课教师答疑解惑,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头脑风暴;最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和问题分析,并记录翻转课堂取得的阶段性考核成果,予以期末汇总。

2、项目任务

“项目引领教学”是本课题组成员在参与实际教学模式改革中反复提及的理念。将学期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解,并把教学目标切割成一个一个的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周期始终,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学习任务,并交由学生完成,教师进行验收和评价。在法律事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课题负责人多次使用项目任务教学法,积极组织学生设计和完成多种专业课程项目任务。此举不仅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得到极大改善,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回答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多,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让每一次期末实训都变得精彩有趣。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目前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师都认可了这一教学模式,并推广使用。

3、视听教学

传统的课堂总是教师一厢情愿唱独角戏,得到的往往是学生的被动配合和强烈抵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要改革原先的课堂教学资源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视频的拍摄和音频的录制,是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修订后,配套产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注定不能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既要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有要使学生发自内心爱上专业课的学习,就要不断创新和变更教学模式和方法。

采用试听教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难度,在发现问题后能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此举被课题负责人应用到了《法言法语口语训练》和《刑事法律与案件处理训练》的课程教学中,反响较好。并且经过两年的教学积累,负责人已经收集了14级、15级、16级共计30余部学生自主拍摄的法律微电影。

4、情境模拟

对于学习法律事务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将来直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数虽然有限,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情境的模拟训练。每个学期的期末实训,安排了24个课时的教学时数,通过本课题组的调研发现,基本上任课教师都是采用案件庭审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专业训练。通过案发现场的情景再现和庭审现场的角色模拟,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被学生搬到实训中心和模拟法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法律职业的工作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充分实现实训课程的存在价值,达到教师预期的授课目标。

5、第二课堂活动

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法律人才,在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的法律人才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者结合的人才。即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不仅要有法学知识、理解法学理论,我们还应有服务社会,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疑难的能力。所以课题组积极推行“第二课堂”制度,举办模拟法庭比赛、“开心法典”大赛、辩论赛、法律大讲堂、法律微电影比赛等,在注重传授法律知识和进行理论熏陶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院校合作平台的建设

院校合作,是指地方人民法院与高校法律事务专业共建实习实践或科研基地,开展相关合作。2013年12月19日,我校与九江市星子县(现改为庐山市)人民法院举行了“地方基层法院与高校合作”签约仪式和“九江市星子县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与科研基地”揭牌仪式,这标志着院校合作的正式启动,是学校开展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让学生走出法律课堂走进法院,将法律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学习的对象不再是枯燥、严谨的法律条文,而是活生生的案例,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的就业。在我校大力推行院校合作的大背景下,自2014年以来,每年暑假期间都组织学生到星子县人民法院进行为期至少10天的实习,以“三下乡”活动为依托,推进院校合作的进程,拓展合作的方式和深度,有利于提高南昌工学院在九江市星子地区的知名度,而双方的科研成果也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

院校合作,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意调研的起步、进度和节奏,合理安排整个活动环节,保证学生在参与实习调研期间,能够学到知识,有所进步。实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拟定相关调查问卷,掌握相关的理论背景。在实习调研过程中,在老师和法官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实习结束后要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并存档。经过两个暑假的实习,本课题组成员汇编了南昌工学院与星子县人民法院的院校合作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是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小峻、许亚锋.翻转课堂在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效果――基于学习空间的准实验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年第四期。

[2]胡志新、钱军.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6年第29期。

[3]苏妍.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

[4]朱兴琳.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你第29期。

[5]韦晓英、朱良杰、谭雪燕.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第11期。

[6]张帆、李小红.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卓越法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基于贵州民族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7]土登、耿亚军、汪卫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用型、精英型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8]倪娜、尹向磊、齐月、李华.少数民族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第3期。

[9]何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

上一篇:公路抗震设计细则范文 下一篇:口腔保健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