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1 16:30:00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1

根据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过硬、遵纪守法的财政干部队伍,为我区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基于上述思路,“十二五”时期我区财政工作的努力方向是:

一是以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积极发挥财政“点调控”优势,以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要抓手,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

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持,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探索保障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提高政府加大财力相对薄弱地区扶持力度,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深化财政改革与强化财政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改革着力解决财政事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

四是以强化财政监督为保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要以促进财政改革和规范财政管理为主线,以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突出监督重点,着眼于制度建设,创新监督方式、机制和手段,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体系。通过发挥财政监督作用,不仅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又把预防腐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起到较好地保护财政干部的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地方财政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区财政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各项措施是:

(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区政府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研究完善相关财政配套政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空港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发展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光机电、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五大产业支柱地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节能减排。

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各类资金,着力推进“十大功能区块”、城市公建设施、河网水系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在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贯彻落实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鼓励民营经济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金融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等,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努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等手段,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认真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财税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引导个人住房合理消费的财税政策,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外贸企业调结构拓市场,促进我区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外经贸发展财政政策,重点突出优化资金结构,壮大外贸主体,创新营销方式,引导企业全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坚持外贸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鼓励扩大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品牌产品出口,促进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保持和促进地方发展外贸的积极性。强化对外经济合作,支持实力企业赴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实施跨国并购、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与内地城市的战略合作,支持建立健全内外对接的营销、物流、展会等市场体系。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新村建设旧村改造,支持老小区整治工作。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确保支农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和幅度。不断完善贴息、配套、补助、以奖代补等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投入农业建设,形成多方位、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支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的抵抗能力。继续深化支农资金整合,加强财政支农资金基础管理,维护资金安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保体系并轨,支持实施新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多层次的救助制度和城乡低保制度,保障群众最低生活需求。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被征地人员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体系,保障充分就业区的创建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的统筹共济能力,完善社会保障风险基金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建设,积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卫生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支持创建卫生强镇乡(街道),高标准创建省卫生强区。支持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改革,规范资金使用。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支持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严格落实法定增长要求,当年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原则上要高于上年,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年有所提高。要足额拨付教育经费,支持实施义务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保障12年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加大学校基建投入,改善就学条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待遇,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加速发展。

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重点文化提升工程,创新文化惠民特色服务,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继续推广“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群众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支持博物馆文化品牌创建,积极培育发展名贤文化、旅游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文化精品创作。

(三)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

继续完善镇乡财政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支出责任,调整完善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权责利相结合、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健全财政运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镇乡(街道、园区、中心)加快发展、加大财源培育和加强收支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财源稳固、体制规范、职能强化、收支平衡的镇乡(街道、园区、中心)财政管理体制,发挥财政体制对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的杠杆作用。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财力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镇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以及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建立专项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制度,促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公平、高效和透明。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基础逐步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将全部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的完整性。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法定支出和改善民生。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有资本收益范围。全面编制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加大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调配力度。

(四)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化预算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费用标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项目支出预算有明确的绩效目标、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进度,实行项目库管理。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使预算项目做到实、细、准。加大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预算执行分析会制度,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建设,继续优化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做好收费项目的清理检查,强化财政票据日常监管,规范收缴程序,依法健全非税收入均衡入库机制。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控体系,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支出。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范围,“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公务卡管理系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区机关、镇乡中全面推行。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积极探索和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四是大力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加快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规范绩效评价程序,积极探索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不断完善第三方参与绩效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事前明确项目、事中绩效跟踪、事后实施评价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改进预算管理和以后年度编制预算中,逐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五是增强预算透明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公布财政收支统计数据,以及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决算安排情况。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主动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的财政政策、发展规划等,不断提高预算内容披露的详细程度,提高预算透明度。

严格财政监督。扎实推进财政法制工作,加强财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估“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使财政监督覆盖全部政府性资金和财政收支运行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各类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又要对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的监督;既要对各预算单位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又要对财政内部各业务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建设,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等制度,同时,编制政府性债务收支预算,建立偿债准备金,推动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市场化,建立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实行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机制。盘活资产存量,平衡国有资产配置,加快处理闲置存量资产,不断探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网络化审批,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积极探索分层分类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会计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效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

加强“两基”建设。做好财政预算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不断完善基础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全面反映区级各部门、预算单位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实现并不断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的动态管理。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完善项目数据库,正确划分主管部门及其各下属单位项目归属,规范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清理整合项目,理清项目层次归属,督促部门和预算单位做好项目论证、排序和项目文本填报工作。进一步加强镇乡财政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放权强镇问效”的管理方式,逐步改善乡镇财政工作条件,强化镇乡财政理财职责,充分发挥乡镇资金监管职能,要发挥好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尤其对涉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资金运用情况要进行全面监督。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2

20*年财政收支的目标是:全市财政收入预算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财政收入目标任务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国税部门收入565亿元,地税部门收入321.7亿元,财政部门收入224.3亿元。各部门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力争再多超收一些。全市财政支出总预算814.5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4.5%。为落实好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全市各级财政地税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1.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积极制定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和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加快建立公共技术支撑和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科技创新项目。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扩大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扩大财政人才发展基金规模,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我市创业。积极整合政府科技资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科技经费管理,努力实现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2.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制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各项财税政策,增加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不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和工业战略东移,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特色鲜明的都市工业园区,扶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制定落实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改善公共服务和体制环境,为各类经济公平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促进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3.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推进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加快海河上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商贸文化项目,加强风貌建筑区的保护性整修,积极促进中心城区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支持重点旅游区、旅游板块的开发建设。积极落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和金融、物流、技术研发等机构来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会展经济。

二、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4.努力推动构建滨海新区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创建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加快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抓紧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百万吨乙烯、空客A320总装线、渤海化工园、高新纺织园等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5.大力增强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实施*港、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积极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以海港、空港、信息港和陆路交通网络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增强新区航运和物流功能,努力构建北方国际物流和航运中心。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调整完善财税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地区总部以及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新区,大力增强新区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

三、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6.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投入机制,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全面完成示范中学建设任务,推进历史名校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方案,积极推进20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和3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搞好大学改扩建工程和新校区建设,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助学贷款政策和家庭贫困生资助政策,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保障教育公平。

7.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推进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实施医科大学总医院、安定医院、中心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医院建设,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续改善医疗设施条件,完善社区公共性经费补助政策,不断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

8.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图书馆、民族文化宫、音乐厅、文学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艺术职业学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独乐寺、文庙、广东会馆、清真大寺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工程。完善财税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奥运争光计划实施,完成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办好20*年女足世界杯(*赛区)等国际赛事。加快城乡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9.着力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推进快速路、地铁、轻轨等城市路网建设,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设施,加快城市公交车辆更新换代,推进新型公交场站和市区停车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供水排水、燃气管网、供电供热、路灯照明等建设改造工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等环保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街道综合整治、旧楼区整修和夜景灯光建设,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10.不断提高社会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快速反应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切实保障政法部门执法办案经费需要,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四、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1.努力完善建立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建立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科技成果转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农业科技院校合作项目,建设一批农业科研的重点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努力改善农业装备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及配套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园区农业,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促进郊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实施“351”和“三个一”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12.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快实施乡村公路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改造里程1000公里。继续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加快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提高40个小城镇和100个文明生态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水平。加强农村电网、清洁能源、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从20*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向新能源转化,努力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面貌。

1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政策,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合率,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救助体系,不断扩大受益范围。新建一批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

14.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积极制定落实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劳动力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继续搞好“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托底安置,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提高就业稳定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困难企业妥善安置职工,依法退出市场。认真做好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做好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工作,加强培训鉴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社区服务平台功能。

15.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理顺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加强基金征缴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增加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减轻参保患者个人负担,加快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努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16.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完善和落实增加群众收入的各项财税政策,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健全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水平。搞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津贴补贴,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和地区间公务员收入差距问题。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全面实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加强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完善单位代扣代缴制度,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六、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7.不断完善收入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财源建设,大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不断完善财政与经济协调增长机制,努力增强财政收入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建立健全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全面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加强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针对部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税收贡献率偏低等问题,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税务稽查,堵塞税收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强化财税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税收源泉控制机制,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努力防止收入流失。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修订完善财税政策,调整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等征收标准,积极做好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

18.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区县加快经济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模式,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绩效评价等公共财政改革,加强支出过程控制,不断拓展财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收入直接缴库、支出直接拨付和财政集中开户、资金封闭运行制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和程序管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完整。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举债审批程序,实现贷款还款良性循环,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19.继续加快财税信息化建设进程。按照“金财工程”要求,加快实施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工程建设,建立涵盖财政收支和管理信息的数据库,及时掌握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做好市级预算单位业务专网的完善和维护工作,大力推进区县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津税工程”二期建设,在地税系统征管查省级大集中基础上,推进税收管理员平台、纳税评估、稽查管理等相关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政府综合经济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实时掌握各项经济指标和数据,提高分析预测能力。积极建设*财税数据处理中心,构建我市现代化财税管理支撑体系。搞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财税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提高财税信息系统的维护、安全和数据处理能力。

20.努力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加强会计管理,完善财会人员诚信档案建设,健全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行业监管,提高信息质量,增强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会计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财税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样本,完善电子文书系统,做好有关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会签和反馈工作。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程序,加强审批动态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财税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程序,完善并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高财税执法水平。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1.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大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举办处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党务干部培训班等专题培训。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办法,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市委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继续实施以“强组织、强队伍、强素质,创一流业绩、争当时代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创先”工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和带动作用。召开基层税务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和谐机关、和谐团队建设。

22.不断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强化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搞好处级干部选拔、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工作,不断优化素质结构。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量化考核办法,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落实科级干部选拔记实登记办法,切实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认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培训考评考核工作,努力实现教育培训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加强财税施教机构建设与管理,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试点工作。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从制度和体系上保障生态文明的实现,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进行构建,使环境法制不断的完善、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程。

一、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评析

(一)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现状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五位一体”总格局的战略高度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我国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利益,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以原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基础,以各种相关法律为补充,不断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不仅不断完善国内的生态立法,还力求在国际生态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以环境保护基本法为核心,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等为主的生态法律框架,未来的环境立法也将融入更多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和规范。随着生态文明法制观念的普及,我国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也将逐步完善。

(二)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1.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协调性差: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虽然在积极的开展中,但法律的更新却仍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生态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新情况新问题已经超出了旧法的调整范围,作为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地位并不牢固。我国有关的环境立法虽然比较丰富,但在具体实现上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性差,与民法、刑法、行政法各个法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在处理相关案件中达不到一个一致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法上的困难,影响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性,构建一个以生态保护为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

2.预防和执法强度不够:一直以来,我们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总是“先污染,后治理”,总是等到出现了无法挽救的环境问题后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再去治理,这种方式显然是不正确的。随着环境立法理念的转变,意识到“源头治理”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执行中,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的预防仍不尽人意,因此需要加强预防治理的方面。在执法上,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往往只看到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从而导致执法不严,对相关企业或个人从轻发落。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监管不够,没有进行跟踪监管,惩罚力度达不到震慑作用。

3.生态法律诉讼制度存在缺陷:在目前的诉讼制度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仍存在很大问题。一些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往往是持久的,其后果却难以举证,一些废水废气排放往往是迅速的,这就会导致群众举证时却为时晚矣。并且对于造成环境破坏的大企业,群众相对来说处于弱势,高昂的诉讼费用使群众难以负担,这使民间环境诉讼很难实现。对于环境污染鉴定评价机构,其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和方法,这也会造成环境诉讼中的困境。

4.公民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的生态法律意识缺失,很多人对生态破坏不以为然,觉得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生态维权意识相当薄弱,生态文明法制规范没有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生态文明虽然在根本上影响人类的生活,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人们的生态法制意识仍较薄弱,这就在群众基础上给我们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造成一定阻碍。

二、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完善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1.完善环境司法,构建专门司法体系:完善环境司法,就是立足于司法实践方面,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生态保护的司法问题,从整体上系统上推进对环境问题的司法保护。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案件不断增多,为了实现司法专门化,有针对性有效的解决生态环境案件,可以建立环境法庭。环境案件本身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专门的环境法庭可以减轻普通法院的压力,保证环境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环境法庭可以设立在环境案件多发地区,有利于案件的集中审理与及时解决。另外要规范法官组成队伍,吸收具有环境专业知识与背景的法官,吸收环境方面的专家人员作为陪审员参与审理环境案件。其次,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根据我国民诉法相关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机关、组织都可以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侵害提起公益诉讼,这样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公益诉讼使环境诉讼的门槛相对降低,并且把环境案件的解决放于公众监督之下,有利于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权力的制衡。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我们要在环境侵害的救济制度、败诉费用的承担、管辖法院的确定、调解与和解的问题、司法鉴定等等方面进行完善,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完善立法,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促进实践的进行。

2.加大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执法监督主要是对环境执法部门是否正当行使权力的监督,对于执法部门外部的监督,可以由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进行监督,通过举报电话,微博微信、政府网站等方式进行投诉,相关部门在制定有关环境问题重要决定时可以举行听证,鼓励公众参与听证,提出建议,这也是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在执法部门内部,也要加强其内部监督,建立分工负责机制,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出现执法问题的时候也易找出责任人员追求其责任。执法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执法的效率与水平,保证法律公信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要加大对环境执法的财政支持,提高执法队伍的准入门槛,对现有的执法人员进行环境、法律方面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性,提高执法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不具有执法专业素质的执法人员进行定期淘汰,有利于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在法律方面授权环境执法人员相应的执法权力,提高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

(二)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1.提高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公民意识: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一谈到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们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是政府的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在总体上是引领、引导、制定方针的作用,真正的实现仍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因此要提高生态保护的公民意识,在全社会普及生态保护及法制建设有关知识,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道德与意识。对于我国一些贫穷落后地区,很多人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很薄弱,要让公众意识到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不能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法制意识,让生态权的维护深入人心。

2.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实现离不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更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节省一度电节约一滴水,主动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人参与,人人环保,那么生态环保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完善环保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有效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为公众参与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对于涉及专业性、复杂性的环保问题,对生态犯罪的相关知识,为公众参与提供专家咨询,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有效实现。鼓励民间社团环保组织,对非政府组织的环保行为给予其财政上的支持与鼓励,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另外,也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具体途径,为公众参与提供多方式的参与途径,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提供有利的群众基础,确保其公开、公平、公正的实现。

(三)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机构

1.建立大部制环境管理机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需要结合大部制管理理念,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大部门进行管理,以减少机构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目前我国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权限不足,没有直接的强制执行权力,这使得难以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在环保执法上呈现弱势的状态。在政府部门中,环保部门往往是最弱势的部门,受到其它部门的干涉,因此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具有独立办理环境生态破坏问题的部门,直接办理生态案件,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以有效的执行力保证生态犯罪案件的惩处,从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进程。

2.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制约,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经济激励与稳定的财务支持。在我国,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比如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等,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要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将对破坏者或受益者的支付与被害者的补偿相结合,对资源利用征收使用费,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动环境政策的实施,推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伴随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且渐进的过程,要实现环境保护,有效治理环境问题,就必须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只有不断完善环境法制建设,才能不断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保证环境问题的有效预防与治理,才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姜萍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31,32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韦建桦.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

[4]徐祥民.肖国兴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赵建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理论视野.2007(12).

[6]刘哲石.完善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思考.湖南林业科技.2007(3).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4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进一步发挥“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作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一年。今年“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法治思维提升”和“法治方式完善”为重点,以进一步发挥“法治量化评估体系”作用为抓手,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创新”三大重任,突出“提升法治理念、强化法治实践、培育法治文化”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打造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使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中心,开辟法治建设路径

1.完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继续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治理提供法律意见;深入开展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继续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的“法律体检”、“法务前置”活动,为个转企的中小微企业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促进经济发展平稳安全。健全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工作平台和载体。以政府法律顾问为推手,通过“法务前置”等服务街道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深入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设。不断深化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对已成立的专业性调委会,进一步规范运作。探索建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巩固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督促、考核等工作制度。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发挥“金牌调解员”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应用“以奖代补”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3.继续法治服务民生实践。围绕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法治问题,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交通出行、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实事项目实施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督导,开展实事项目绩效评估,对开展得力、成效显著、群众认可的项目予以宣传推广,提高法治惠民实效。

二、部门协作,完善法治建设体系

4.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健全人大工委监督制度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5.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建立健全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执法方式创新,探索行政执法结果公开制度建设,以结果公开促执法规范。规范合同管理工作。强化行政决策程序落实的跟踪督查、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成果应用监督,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向社会领域和基层延伸;加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党务财务的华数电视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力度。强化行政层级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

6.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依法规范和科学配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勤廉##”建

设,全面推进部门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具体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核查力度。健全案件发现查处机制,强化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7. 深入落实依法行政。深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探索政府综合服务水平新提升。继续完善政府重大决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参谋作用。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不断完善行政审批配套制度,简化办事流程,规范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为。严格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各类行政审批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建立公开公平的中介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监管机制,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评议考核及结果的运用。

8.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健全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理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9. 深化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美丽##”建设、“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清水治污”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围绕经济转型升级、PM2.5污染控制、水源安全和内河水质改善等开展节能减排、深化水环境治理行动,切实加强环保能力建设;认真做好渣土、泥浆规范管理,国有土地防违控违,重要节点长效管理,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和道路扬尘及餐饮油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10. 完善社会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法治##”创建机制。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定期定向公开约访等制度,强化初信初访责任追究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深化街道、村(社区)两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健全网上网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综合措施。

11. 完善法治建设体系。结合依法行政责任制和法治##年度考核,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开展“法治街道”创建,结合实际推进“一街一品”法治建设,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育具有特色的区域法治品牌。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加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基层依法自治的能力。继续开展

“诚信守法企业”等专项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企业主体依法生产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强化法治系列创建活动与各项考核创建活动的对接,促进各行业法治化水平的提高。

三、整合资源,培育特色法治文化

12.深化“法律六进两延伸”活动。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对象,以“法律六进两延伸”为载体,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杭依普办〔2013〕13号),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拓宽学法用法渠道。依托“美丽洲大讲堂”、“机关干部大讲堂”、“干部学习新干线”、“法制学校”、“农村文化大礼堂”等阵地,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及时下发普法宣传资料至各村(社区),加强对村(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法制副校长职能作用,开展

“法治夏令营”等系列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企业法律体检”等活动相结合,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预防企业法律风险。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原则,深化企事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增强职工法治意识。

13.深化公职人员法治理念提升。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延伸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促进法治文化与各类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整合利用法制教育基地资源,丰富公职人员法制教育内容及载体。适时组织主题游活动,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理念。

14.积极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充分发挥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主体作用,保证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撑,发挥橱窗、板报、网站、短(彩)信、电子屏等各类宣传阵地在普法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好“浙江法治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利用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与休闲娱乐之中,不断提高全民法治理念。

四、探索创新,树立法治建设品牌

15.全面推进“法务前置”工作。深化法务前置工作机制,试行“法务前置在网格”项目建设,结合“

法治(律师)行动在网格”工作,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积极为村(社区)民主管理和重大经济活动提供法律审查、法律建议、风险提醒等法律服务。16.深化“法治指数”成果运用。依据上级部门关于“法治##”评估指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提高;强化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确保整改实效;发挥法治##部门联络人的作用,根据职能分工,适时组织对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五、完善各项机制,落实法治建设保障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5

(―)基层民主制度制度的含义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政治发展的含义

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化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

(三)基层民主制度与政治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上述对于基层民主制度与政治发展含

义的了解,可将基层民主制度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概括为一对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与民主政治相对应,因此,落后的基层民主制度不应该被视为完整的民主政治。在我国,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我国适用于公民定期进行选举,并通过代议制体现民主原则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不可取的。要稳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最首要的就是确立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和选举权。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工程,由于在民主制度体系中涵盖了众多分支,选举仅仅最为其中一小部分,并且在选举过程中反民主的情况时有发生,基层民主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减少这类消极因素的影响;其次,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减少行政管理体制中与时展不相符合的层面,改善公共决策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中,必然存在某些不适应时展的内容,而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提高我国行政机构的决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必须要以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为基础,否则,民主制度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给政治体系带来混乱;再次,基层民主制度可以有效引导社会结构的合理变迁,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另外,基层民主制度也为社会结构的合理调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民主方式成为一种被公认的规范时,自然会给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以抑制,让人民大众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这也是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之一;最后,基层民主制度可以为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健全的基层民主制度必然遵循法治原则’重视法治建设’并得到制度的有效保障,基层民主可以为法治主义与民主政治建立起一个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另一方面,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也有效推动了基层民族制度的完善。完整的民主政治体制不仅要包含国家层面’还应涉及到社会层面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另外’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繁荣,这些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力量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政治的稳定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效保证。从现实情况来看’政治稳定是社会基层的最可靠保证。在公民或基层群体的社会诉求没有适当的途径表达时’便会对整个政治系统带来重大的压力。因此,稳定而健康的政治发展,便可以为公民提供解决个人诉求的手段与途径’进而保证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二、基层民主制度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基层民主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对于我国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基层民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国政治的发展’否则不仅会对我国政治发展造成阻碍,也会将发展引入歧途。基层民主制度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民主制度使我国的民主制度更为健全与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基层民主制度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的建立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在我国旧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旧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消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并不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后,基层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可以得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换句话说’没有基层民主就没有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基层民主制度促进了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政府职能关系到在行政主体在其进行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的使用范围和方式。由此可知,政府职能与行政权力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也意味着我国行政权力结构发生了改变’它有效解决了旧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权力的垄断问题。然而,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本质就是有效转变政府职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权利’充分享有自身的主人翁地位,提升幸福指数。有效调整我国政府与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团体之间的职能关系’是我国建设基层民主制度的核心与关键。因而,基层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旧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的垄断问题。基层民主制度关系到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健康与稳定’换句话说’基层民主制度促进了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没有基层民主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三)我国的法治建设依靠基层民主制度

民主离不开法治’同样法治也离不开民主。首先’民主离不开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在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地位极其应有的权利,都与社会主义民主紧密相连。另外,法治也离不开民主,社会主义法治是制度化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基层民主制度’可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法治是民主的产物,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崇尚法治的权威是法治的本质所在。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相互关系也表明了,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三、基层民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党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们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完善与发展基层民主制度,改革与时展不相适应的体制,保证人民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中国发展进步起到重大而显著的作用。

(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体系中最重要的地位。从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情况来看,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具有相适应之处,并由此显现了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民主建设的特色。基层民主制度具有深刻性与广泛性的特点,这不仅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点,同时,也展现了其相对于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另外,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进行的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这一要求相吻合,这种渐进性的民主制度的发展也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相吻合。这一渐进性质,决定了我国在发展基层民主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付出的社会代价,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大国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民主制度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紧密的民主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制度化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根本目标,同时,不断改革与创新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在民主建设过程中提供可靠的经验也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重点把握的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推动其不断完善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发展中的障碍,使法治思想、法治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

(三)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基层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在我国社会结构日趋完善的今天,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减少阻碍公共事务发展的障碍,并努力增强社会的主动性,加强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水平。公民只有在井然有序的民主制度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善于运用沟通方式解决自身的利益诉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不仅需要完善的社会条件,还需要提升基层民主制度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四)基层民主制度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1978年以来,我国在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就民主制度的发展来看,其仍然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要进行民主制度的创新,不仅要依靠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还需要明确基层民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价值,充分发挥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基层民主制度作为一种基础性、初级性的制度,是不足以支撑整个民主政治发展的,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始终遵循思考和反思,努力和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6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乡生活品质为着力点,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大力实施“工程”,确保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2、工作目标。到2012年,基本建成“六大体系”。

——均衡发展的教育文化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优质教育普及化、均衡化,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2年,高水平普及15年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健全,教育综合实力、文化综合竞争力和公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城乡统筹的创业就业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城镇带动农村,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体系,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到2012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2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中等收入者群体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农户加快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12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城乡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和体育健身需求。到2012年,卫生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全市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供应体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到2012年,基本满足城市低保标准三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的需求,基本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基本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全覆盖,基本改善老居住区的生活环境,基本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农村低保困难群众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创新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到2012年,民主政治和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安全体系日趋完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状况更加良好,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更加巩固。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始终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好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关系,特别要更多地关注并改善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制定目标,排出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实现改善民生的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四是坚持党政主导,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重点

重点实施“工程”。

(一)创业就业工程

4、鼓励自主创业。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845”工程,建立创业引导资金,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政策,加强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开发和推介创业项目,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家庭工业,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5、促进充分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统筹城乡的积极就业政策,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着力解决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到基层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6、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就近、便捷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到2012年,累计培训45万人次。

(二)百姓增收工程

7、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1381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切实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发展。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等农业综合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增加农民集体收益分配和股份分红收入。

8、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加强劳动定额和工时等劳动标准管理,推动落实艰苦岗位津贴制度,确保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增长相协调。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确保职工工资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9、提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和价格动态补贴响应机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通过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社会保障工程

10、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以上,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实施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实施范围,提高奖励扶助标准。

11、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城乡贫困人口和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和应退尽退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办法,对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生活困难残疾人等,做好住房、医疗、就学等救助工作。完善失业救助和工伤救助制度。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无人监管的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制度。

12、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施廉租房制度,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切实缓解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到2012年,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房7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保障廉租住房家庭3000户以上,建设人才公寓和农民工公寓分别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10万人,新增中低收入家庭公积金贷款2万户。

13、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老年事业和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保障公办福利机构满足五保“三无”对象、困难老人供养和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管)所需。加快发展儿童福利、残疾人和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救助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四)教育提升工程

14、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改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到2012年,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均达省三级以上标准,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9%;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优质高中教育招生比例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

15、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助学奖学、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培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五大工程”,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教育,加快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办好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到2012年,确保每年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总量达到40万人次。

16、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支持**师范学院扩大非师范类专业招生比例,加快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体系。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体系和主干专业,创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

17、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认真落实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实行“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免费12年教育。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办园补助标准。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多渠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和教师培训“领雁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

(五)全民健康工程

18、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执法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等体系。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9、健全医疗服务网络。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全覆盖。加快“名院、名医、名科”建设,提升特色专科医疗水平。完善大中型医院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制度,切实提高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覆盖率。加强农村、社区医护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加强医疗保障。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全市总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建立城镇职工门诊医疗统筹制度,提高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广力度,逐步实现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资按每年20%以上的比例递增,巩固参合率,逐步提高受益率。实行两年一次的城乡居民免费体检。

21、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到2012年,全部乡镇达到创建标准,力争成为食品安全示范市。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到2012年,连锁超市村级便利店食品配送率达到100%,农村放心店多种形式的食品配送面达到100%。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不断提升公共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坚决打击制假售劣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22、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质。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争取到2012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8%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并向自然村延伸。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建居民住宅区按国家规定配套建设体育设施。

(六)文化繁荣工程

2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深化乡镇“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建设。到2012年,乡镇都建有符合省定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体活动室。现有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文化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

24、加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形成一批文艺精品。力争到2012年选拔培养各艺术门类文化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100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10部(项)。

25、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办好中国·国际湖笔文化节和南太湖音乐舞蹈节及县区重大文化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组织以“欢乐**”为品牌的“文化服务基层行”和“文明和谐种文化”两大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大工程,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活动圈”,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

26、强化媒体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媒体的公共信息和文化服务作用,积极开办为农、少儿和生活服务热线等节目。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继续实施“彩虹行动”,向低保困难家庭送电视机。加强电视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开拓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开播无线移动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节目。

(七)环境优化工程

27、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以太湖流域为重点的水污染治理,做好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城乡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创建生态县、乡镇和村,认真落实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做好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到2012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2%以上,县级以上规范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86%,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10天/年。建设生态公益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

28、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四环四横四纵”城市框架工程建设,启动生态景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步行街区建设和衣裳街、小西街保护性改造工程,加快背街小巷的整治。到2012年,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6个老居住区改造任务,完成环城河及市河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对市区主次干道的一轮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全面加快县区首位镇、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支持德清、安吉参与杭州都市圈基础设施联建共享。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提升城乡公交的管理服务水平。

2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百千工程”为龙头,推进农村公路、城乡公交、电力、供水、邮政、信息、电信、广电“网络”建设。到2012年,创建200个以上农村新社区,完成所有小城镇(乡集镇)和行政村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累计完成河道清淤3650公里,全面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建成通村联网公路2150公里、电气化乡镇60个、电气化村650个。

(八)平安创建工程

30、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重视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到2012年,实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31、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普法教育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切实维护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积极推广“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情沟通会”等形式,完善市长热线电话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协调仲裁法》,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犯罪,加强对涉及民生的民事行政案件审判和法律监督。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积极实施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司法执行力度。

32、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形成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和包案等制度,推广办信“绿色通道”,建立市、县(区)两级电子网站,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群众渠道。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预防和化解。

3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安监中心和平安协会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探索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综治网络、调解网络向村居、社区、企业延伸。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深化“平安细胞”、“无社区(村)”和“无毒社区(村)”创建等活动,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控。加快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整治力度,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34、加强公共安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和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完善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气象、地震、地质、生物等灾害的防御能力。

三、保障措施

3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加强领导。坚持每年制定民生工作的年度实施意见,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协调和落实。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

36、加大财力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民生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鼓励单位、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主体建设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各地要确保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重点向“三农”、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完善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7、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决策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建立民意收集快速反映系统,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在参与决策、评估落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服务机制,在街道和乡镇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协作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健全考核机制,加大民生指标考核力度,建立民生指标评价体系,增强群众感知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健全长效机制,突出重点,长期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7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1564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31684元,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年均增长2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年均分别增长10.8%和7.9%。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主动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境外投资连创新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整治初见成效,循环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五大百亿”工程如期完成,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社会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

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建立领导干部下访、约访等工作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战胜了“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和多次强台风的袭击。

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团结和谐的思想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积极建设“法治浙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逐步完善,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成效明显。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的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市、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开展了大规模干部培训,班子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加强了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党建工作,扩大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不断完善。率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的发展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中的高消耗、高排放等问题仍然突出,资源要素制约问题还比较严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待加强,社会法治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特别是工作方式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还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铺张浪费还比较突出,消极腐败现象在有些领域还易发多发,有效的防范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有许多经验和体会值得总结:

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

二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三是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发展举措。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努力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是必须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坚持各项决策都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各项部署都有切实可行的抓手,各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努力把长期性目标和阶段性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篇8

1.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2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问题,并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在建筑管理中,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管理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及提高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