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的检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6 17:05:47

电线的检测报告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1

【关键词】建筑;防雷检测;检测流程

1 建筑防雷检测概述

1.1 建筑防雷检测的目的分析

在防雷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特别是新手)找到几处雷击隐患,写一份雷击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受检单位整改,就算圆满完成任务。这是对防雷检测工作目的的误解,其目的不只是发现几处雷击隐患,而是维护受检单位的防雷安全。要维护受检单位的防雷安全,就要发现受检单位的全部雷击隐患,提出系统的整改方案,并督促其尽快实施。在检测中,发现几处雷击隐患并不难,要发现全部雷击隐患却不易,特别是一些大的受检单位更是如此。发现了受检单位的全部雷击隐患,并提出了系统的整改方案,但要受检单位落实整改最难。要受检单位花钱搞整改,多数受检方并不乐意,往往以经济困难、无权做主、需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等理由婉拒。遇到这种情况,检测人员恰当的做法,一是讲清雷击隐患的危险性和不整改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让受检方对整改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把整改的项目按照先急后缓的顺序排列出来,建议对方分期整改,把最急需整改的项目放在第一期,其它靠后;三是受检方确实因经济困难而一时难以落实的,可要求并帮助其采取一些临时性“躲”雷措施,如学校的教学微机系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雷技术措施以前,可提出雷雨天不能使用并切断电源等要求。这些做法既能促进雷击隐患整改措施到位,又能最大限度保证受检单位的防雷安全。

1.2 建筑防雷检测的要点

(1)问。对于隐蔽工程,如暗敷的引下线,地埋的接地体可以采取通过查看施工图纸和询问当事人的途径对所用材料、埋设部位、布设间距进行了解。

(2)量。量防雷装置各部分的用材的直径、面积、厚度等,搭、焊接长度及引下线、接地桩的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量建筑物长、宽、高和避雷针、避雷带高度以及与其相邻建筑物的高度;量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或人行道的距离是否大于3m,埋入深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量共地防雷接地点与其它接地点间的距离是否大于10m,不共地的接地装置间是否达到安全距离;当建筑"构#物周围有高大树木时,量其与建筑物间的净距离是否大于5m;量内部设备与墙壁的距离是否大于0.83m。

(3)画。就是要根据所掌握的具体情况绘制出现场建筑物和防雷设施草图,并标定各类防雷装置,被保护设施设备的具置。

(4)算。对新建或改"扩#建筑物要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要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5)测。测建筑物防雷装置和设备是否进行有效的等电位电气连接;用电笔测接地线是否带电,防止带电设备漏电造成意外事故;测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判断相互联结完好性,阻值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测各类浪涌保护器的漏电流,对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做出判断。

2 建筑防雷检测的流程

2.1 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程序

首先要了解被检单位的基本情况。这是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程序的铺垫。对被检单位的了解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至少应了解其基本情况,如该单位具体地址、防雷工作联系人、单位规模、性质、类型等。其次要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配备相应人员和设备。要简单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查看相关书籍资料,或请教防雷工程师、通过互联网搜索等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策划配备相应的具有专业特长的检测人员和必要的仪器设备。再是思想准备要充分要充分考虑到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方法。如在土质不良的环境下测量接地电阻、检测场所可能出现危险、检测仪器出现故障等等。最后是签订检测协议。检测协议的内容要检测方、被检方双方商定,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2 检测的实施工作程序

实施防雷检测工作,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在检测工作中:

2.2.1 要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有关证件和文件

如果不主动出示证件,有些被检单位也会要求查看的,这是被检单位的权利。而到一些重要场所检测如市委市府大楼、110中心、金融机构机房等地还会要求出具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因此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证件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防雷检测规范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文件一般包括检测协议或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但如果在工作中把这些文件都带齐全则显得累赘,可以根据被检单位的需要而有选择地提供。

2.2.2 要查看有关图纸、询问有关情况

防雷装置有些是隐蔽工程,在检测中是不可能检测到的,如地网的做法、屏蔽的网格尺寸、墙内或地下接地体及其材料规格等。这就需要通过查看图纸、询问等方式来获得有关情况。

2.2.3 对使用仪器设备要进行检查

检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应换用备用仪器或终止检测;检测后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的,应对所检测的记录进行分析, 如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对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作出判定。

2.2.4 现场检测要细致

现场检测至少应有两名以上取得检测上岗证人员参加。检测可分为检查和测量两部分,检查是定性的,而测量则是定量的。检查的项目比较多,有几十项甚至上百项之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测量项目则相对少一些,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侧击雷防护、雷电感应防护、接地电阻值等项目的检测,其中有些项目则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防雷规范标准来实施,请被检单位的工作联系人陪同检测,则可以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5 填写原始记录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要规范

在检测结束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现场如实填写原始记录内的各项内容,并有主检人和复核人签名。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下达整改通知书,这样有利于防雷隐患被尽快地整改解决。

2.3 出具检测报告的工作程序

检测报告必须在电脑上打印输出,不准现场填写和发送,以使所出具的报告更具有严肃性。

2.3.1 整理检测的数据和结果

对所测的相关数据进行误差订正,进行必要的计算。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找出相对应的规范中的内容进行核查。

2.3.2 填写检测报告

对数据复核无误后,检测员按照原始记录的项目内容在专用电脑上认真填写检测报告。报告综合评定用语应规范化。

2.3.3 报告的审核和盖章

检测报告打印完成后,必须经审核人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签名,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资质认证专用章和计量论证专用章方可生效。

2.3.4 报告的发放和保存

检测报告应由专人进行登记发送,报告的发送要有严格的登记制度。报告可视需要一式多份,但应注明送达部门。其中一份检测报告同原始记录等资料由单位档案保管员进行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2

1、立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意见、项目评估文件、有关立项的会议纪要、领导重要讲话、批示)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界址点成果表及用地界址测绘平面图(原件)。建设用地批准书、拆迁安置意见、协议、方案等,国土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复印件)

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人防、环保、消防等有关主管部门(对设计方案)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及报告、节能设计备案文件(复印件)

5、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6、工程建设基本信息:工程概况信息表、建设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及现场管理人员名册、监理单位工程项目总监及监理人员名册、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经理及质量管理人员名册

7、监理文件: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工作总结、工程暂停令、工程复工报告及报审表、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资料、工程延期申请表及审批表、工程竣工移交书

8、勘察单位工程评价意见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评价意见报告、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纪要、专家组竣工验收意见、工程竣工验收证书、规划、消防、环保、人防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或准许使用文件、市政工程质量保修单、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表

9、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相关资料: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书》、《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各1份;《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表》1份;各单位项目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证明资料

若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变更的情况,还需提交相应的变更办理手续

二、道路竣工资料及竣工图(原件)

1、开工报告及报审表、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等

3、测量交接桩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水准点复测记录、导线点复测记录、测量复核记录、沉降观测记录、道路高程测量成果记录(路床、基层、面层)等

4、地基验槽记录、地基钎探记录及图、桩施工成果汇总表、桩施工记录

5、原材料材质证明(包括:汇总表、材料报审、见证取样、出厂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进场复试报告)

6、各项施工记录文件:中间检查交接记录、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等

7、各项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文件:压实度检验报告、填土含水率检测记录、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检验报告、道路弯沉值检验报告、路面抗滑性能检验报告等

8、混凝土、砂浆的汇总表、强度评定及试验报告(含见证取样)

9、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建设单位质量事故勘查记录、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11、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12、市政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报告

1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道路竣工图、竣工测量图

三、桥梁竣工资料及竣工图(原件)

1、开工报告及报审表、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等

3、测量交接桩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水准点复测记录、导线点复测记录、测量复核记录、沉降观测记录、桥梁高程测量成果记录等

4、地基验槽记录、地基钎探记录及图、桩施工成果汇总表、桩施工记录、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5、原材料材质证明(包括:汇总表、材料报审、见证取样、出厂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进场复试报告)

6、各项施工记录文件:中间检查交接记录、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构件吊装施工记录、预应力张拉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记录、箱涵顶进施工记录、斜拉索安装张拉记录、斜拉索张拉调整记录等

7、各项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文件:土工击实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报告、桩承载力测试报告、构件射线探伤报告、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等

8、混凝土、砂浆的汇总表、强度评定及试验报告(含见证取样)

9、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建设单位质量事故勘查记录、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11、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12、市政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报告

1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桥梁竣工图、竣工测量图

四、地下管线竣工资料及竣工图(原件)

1、开工报告及报审表、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技术核定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等

3、测量交接桩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水准点复测记录、导线点复测记录、测量复核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

4、地基验槽记录、地基钎探记录及图

5、原材料材质证明(包括:汇总表、材料报审、见证取样、出厂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进场复试报告)

6、各项施工记录文件:中间检查交接记录、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预应力筋张拉记录、给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箱涵、管道顶进施工记录等

7、各项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文件:击实试验报告、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报告、填土含水率检测记录、焊缝质量检测报告、钢筋焊接连接接头检验报告、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等

8、混凝土、砂浆的汇总表、强度评定及试验报告(含见证取样)

9、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各项使用功能试验记录:无压管道闭水试验记录、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管道通球试验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设备试运行记录、设备调试记录等

11、建设单位质量事故勘查记录、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12、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13、市政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报告

14、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地下管线竣工图、竣工测量图及管线成果表

五、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内容

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城市建设声像档案技术规范》

六、电子档案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3

在建设心电网络之前,心电图机是采用热敏纸记录心电图,门诊、病房心电图检查依靠人工模式。随着医院患者越来越多,心电图室患者等候时间很长;心电图数据无法进行数字化保存,更不能全院共享;心电图检查设备大部分是单机工作形式,心电图资料大量流失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心电图室的发展。面对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不能获取患者申请信息,不能连接电子病历(EMR),不能使用电子签章、不能实现电子扣费和网络查询等问题,心电电生理检查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是势在必行[3]。

1.1心电网络建设情况

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一套完善的心电检查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心电检查开单、患者就诊、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等功能模块,我院网络系统心电检查流程。首先从HIS获取患者申请信息,连接进入PACS、EMR,然后使用电子签章、电子记费、网络查询等共享患者信息,实现院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床旁心电图采集传输,建立心脏病患者资料库,为心电图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在门急诊建立诊断中心,安装门诊预约登记系统、电子叫号系统、医生报告诊断系统、主任审核系统、夜间值班诊断系统,心电图机采集设备联网,统计检索管理系统。心电图检查包括预约登记、电子叫号、记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病房配备手持移动式心电图机,建立床旁心电图采集模式;同时通过WEB浏览系统或HIS医生工作站进行全院临床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安装心电图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HIS、EMR、门诊一卡通等系统进行集成对接[4]。

1.2建设效果

1.2.1简化患者检查和报告流程我院现有心电网络自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顺利突破了心电信息的网络化、集成化、数据集中存储等难点。现在,医生只需要在医生站开具相应医嘱之后,患者即可凭借手腕上的腕带至心电中心进行心电检测。检测完毕后,检测结果经相关心电医生分析后,分析与检测结果一并上传至心电网络,医生只需在自己的医生站即可查看检测结果及心电医生的检测分析。通过系统建设,在各个科室现有常用软件上(如EMR系统)添加心电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应接口,使门诊、病区等整体区域心电图检查流程化,专家在线诊断,提高诊断精确度与标准。检查后的结果由专业的医生集中处理,通过WEB方式将报告在全院医生工作站上,实现心电图信息图像全院并共享。临床医生可以获得专业的图文诊断报告,可以看到心电图原始数据以及保存的心电图资料。临床医生可以在区域内任意电脑上浏览电子心电图报告,随时打印,方便会诊[5]。

1.2.2心电网络数据库建设心电网络的建设,解决了心电图数据集中存储的问题。通过建立区域的心电图数据库,为将来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医院各种心脏病统计学提供数据基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累临床资料,资源共享,广泛讨论;②从个案的心电图资料中发现共性的特征,总结经验,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合理治疗;③随时观察、对比,改善预后,提高诊疗质量;④为青年医师、基层医生提供临床心电图信息资料,指导临床研究方向,促进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2发展方向

2.1检查部分对于心电检查部分来说,其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向临床靠近,目标是通过移动心电检查设备的使用以及对科室医生的培训,让患者在床边就能及时完成心电图的检测,同时将检查数据实时传送到诊断中心,通过网络将结果展现在医生的电脑上。我院对无法移动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由科室专人负责使用手提式移动心电检测设备对其进行心电检测。但检测结果无法上传至心电检测中心。下一步建设的目标就是选用带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心电检测一体化设备,通过现有的医护无线网络,实时上传检测结果,避免后期数据与系统分离,也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2.2诊断部分建立统一的心电检查诊断中心。当各个检查点完成检查后,由系统自动将数据传至心电诊断中心,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用语库编写报告,提供丰富的报告诊断库,避免过多的键盘输入,快速的报告输入,支持心电图原始报告多次对比功能。建立报告网络系统,将临床送达的心电图进行诊断报告网络,缩短医生获得诊断报告时间。诊断医生可以将接收到的心电图进行自动报告录入、给出标准报告,经WEB系统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上获得心电图诊断报告。并支持心电图、测量分析参数、心电图特征描述、心电图诊断等报告输出[7]。

3存在的问题

心电网络的建设给患者、医生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就医过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网络传输不稳定、临床医生技能不熟练等问题。所以,随着心电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其日常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工作,如:系统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信息中心的网络保障和应急方案;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室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协调、支持与帮助。

4总结

建立心电网络后,临床检查更为方便,心电信息的传输更为便捷,诊断快速,移动式心电采集和信息无线传输也极大地减少了热敏打印纸的使用,方便医生会诊,减少医生在院流动时间,提高办公效率,也可为医院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深化心电网络建设,将对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4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状况分析 状态检修

当前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应一切从实际出发,该修的要修,而修必修好,且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的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其它供电区域的变电站。至于那些故障率较低或非重要地区的变电站为预防事故而全部采用价格高昂的监测诊断系统,有时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只须针对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部件安装有实用功能的简单的监测诊断设备,然后在设备寿命探索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先逐渐延长定期检修的间隔时间,待资金宽裕,再试着采用状态检修。对于大量辅的部件和设备则坏了就更换,并不值得都搞状态检修。

1.传统检修方法及弊端

变电检修编制执行检修计划的过程是如何开展的呢?首先,检修计划的编制依据是规程中确定的检修周期,如由开关的跳合闸次数及切断电流的次数等确定检修时间。其次,检修项目是由设备的检修周期、开关的跳合闸次数、开关切断电流的次数以及变电站所报的缺陷等确定。再次,检修方法是执行设备停电检修计划。对停电一次设备的外观、油位、压力、设备的重点部位及部件检查,清洁设备外观,对设备进行电气绝缘预防性试验,对充油设备采集油样;对SF6气体设备进行检漏补充;对停电二次设备的装置校验、仪表校验、二次回路检查及缺陷消除。最后,对检修过的设备出检修、试验及调试报告。

编制检修计划的唯一依据是规程中所确定的检修周期。以220kV及110kV开关为例,80%以上开关只是在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时才会操作,一年中动作次数极少,而检修时的跳合闸次数远远高于正常动作次数。统计资料显示,开关正常传动试验动作次数如下:220kV及110kV主变开关平均4次,220kV出线开关平均3次,220kV、110kV母线联络开关及110kV 出线开关平均1次。非正常情况下将高于以上平均动作次数,再加上运行人员要求就地手动分合及验收分合开关,开关检修期间的动作次数将更高。开关的机械动作次数直接决定了开关的使用寿命。那种不管开关的实际状态和工况如何,只依据单一的检修周期来确定开关的检修时间,不仅导致充油设备的渗漏、充气设备的泄漏、机械传动部分的磨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检修问题越多,甚至在检查二次公共回路的过程中误碰、误动与工作无关的开关。

统计资料表明:220kV、110kV、3kV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Pr)及电流互感器(CT)渗漏是取样阀;220kV、l10kV、3kV电压等级的SF6气体开关气体泄漏部位是取样阀;无论是检修原因还是正常运行时的分合,开关的机械磨损程度是一样的。变压器及其220kV、110kV两侧开关、避雷器、中性点避雷器,高压试验需要1天半的时间,保护传动试验至少需要做4次。实际上,主变压器高压试验项目完全可以省略,主变两侧开关、避雷器、中性避雷器的高压试验项目也完全可以视设备状况而定。变压器传动试验的目的在于检查控制回路、跳合闸回路、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的正确性、完整性及可靠性。如果舍去试验带着开关跳合闸l~2次后,其它传动试验只是检查出口继电器有无出口电压和相应的信号,开关检修跳合闸次数将至少可以降低 50%,再省略运行人员就地手动分合及验收分合开关次数,那么开关检修跳合闸次数将至少可以降低75%左右。因此,少检修或不检修比过度检修要可取。

检修项目的确定是由设备的检修周期、开关的跳合闸次数及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以及变电站所报的缺陷来决定。在检修中基本上是按设备间隔停电检修,即不管设备需不需要停电检修,凡是停下电来的一、二次设备按检修项目全做。以110kv平XX变电站2台主变110KV侧分接开关调档为例,有的拆除引线、而有的不需要拆除引线。这样单一的工作,不拆除引线的方法要比拆除引线的方法效率要高得多。

由此可见,根据实时数据、以往的试验数据及缺陷可灵活地增减试验项目。以往检修往往只满足于出检修、试验、调试报告及总结。实际上报告只是简单地再现了所做的工作及现场试验、调试数据,总结也只是已检修设备的一个清单。对已经检修过的设备不仅要出具检修、试验、调试报告及总结,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出具已检修设备的状况分析报告,及确定设备目前的状况。从设备状况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对设备的状况及工况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或掌握。

2.设备状况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设备状况分析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在线监测。包括变电站主控室的事故音响信号、光字牌、带电取油样和氧化锌避雷器在线检测全电流等,基本上实现了所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实时检测的目的。二是停电检修,检修方法是按检修计划对一次停电设备外观、油位、压力及设备的重点部件检查,清洁设备,对设备进行电气绝缘预防性试验、充油设备采集油样;SF6气体检漏及补充;对二次设备的装置及登仪表校验、二次回路检查、消除缺陷。要通过在线监测发现设备的异常、障碍和故障,及时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检修计划的编制依据由单一的规程中确定的检修周期改变为:检修周期和设备状况两个依据,对状况好的设备可以适当延长检修周期,对状况差的设备应当适当缩短检修周期,采取以设备状况为主,以检修周期为辅的指导思想。将状态检修变成操作性强,真正实用的检修方法。

检修项目的确定由设备的历史设备状况、本年度设备状况及实时设备状况综合决定。为保证设备状况分析制度的有效实施,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设备巡视制度;现场及时分析,不留死角。全员参与,对每一台设备,每一套装置全面客观分析。做好设备状况信息的收集、录入、存档工作。现场负责人对现场遗留问题必须如实汇总上报。变电检修领导负责监督、检查、落实。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网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为变电检修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检修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只有以设备状况分析切人点,扎实做好状态检修工作,检修质量才将会有大的改观。

参 考 文 献

[1]陈涛.电气设备的故障监测与诊断.冶金工业出版社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5

1 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组成主要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以及通讯网络等部分。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1.1 监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采用Internet固定宽带网络与系统连接,采用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可实现远程访问。现场路灯漏电智能终端数据传输采用移动GPRS无线平台与监控中心通信。监控中心配置监控计算机,彩色液晶显示器、UPS电源、打印机等设备。监控软件功能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测控、图形监控、动态显示、历史数据采集、趋势图、历史数据显示贮存、事故报警、制表打印、终端参数远程设置、控制逻辑修改、系统调试等。

1.2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分布在城市路灯箱变内,采用无线GPRS和监控中心计算机通信。该产品采用嵌入式STM32单片机,时钟频率达到72MHz,配以5英寸分辨率480×272真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器,构成一个功能完全的微处理系统。采用全封闭铸铝机箱,强弱电信号严格分离,抗干扰能力强,有多个可插拔输入输出端口,人机界面友好,汉字显示。可根据需求进行各种参数显示和功能设置,可随时执行主机下发的遥测、遥控、遥调命令,将终端采集到各种漏电数据上报到监控中心,根据告警限量对路灯线路进行保护。

1.2.1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技术参数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技术参数如下:CPU STM32采用ARM Cortex-M3内核,时钟频率72MHz、内存:64M;采用TFT真彩液晶屏,分辨率(480×272)电阻式触摸屏,触摸延迟时间<10ms;通讯接口采用:1×RS-232,2×RS-485,1×USB,1×LAN(以太网口)。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单台设备具有16路A\D输入接口,可采集0~10A漏电电流信号,0~400V交流电压信号,4~20mA、0~20mA、0~5V的各种传感器信号;具有12路光隔离的开关量输入口和10个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口,继电器无源触点输出(AC250V/5A、DC30V/10A)。

系统适应运行环境为:工作电源:交流220V,工作温度范围:-20℃~70℃,工作湿度范围:0%~95%。

1.2.2 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的保护原理

根据“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i(t)入=∑i(t)出。

(1)可知,在路灯被保护线路工作正常,没有发生漏电的情况下,流入和流出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电流相量和等于零,即:i1+i2+i3+iN=0。

(2)铁芯中磁通的相量和也为0。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漏电信号处理电路没有漏电信号而处于警备状态,没有输出,漏电控制电路不动作,维持正常供电。当被保护路灯线路中有漏电或人身触电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各线电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有了漏电电流,铁心就有了交变磁通(交变磁场),在交变磁通作用下,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线圈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形成剩余漏电电流输出信号,该信号通过整流变换电路后输入到 A/D转换器和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微处理器内进行处理,只要剩余电流(漏电电流)达到预先设定漏电电流保护值时,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微处理器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继电器得电动作,推动脱扣器动作,脱扣跳闸切断电源,实现漏电保护。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控制原理图如图2所示。

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主要用来对路灯线路漏电电流数据采集、分析、数据上传、接受监控中心计算机命令、就地数据显示、功能设置、控制路灯线路接通和断开。对防止人身触电提供可靠保护,同时也可用于对电气线路因漏电造成的接地故障进行保护,防止接地电流引起的设备和电气故障而造成的火灾隐患。

1.2.3 漏电电流告警设置

在使用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时,正确合理地选择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每一路的漏电电流检测告警保护值非常重要:一方面在发生触电或泄漏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可有选择地动作;另一方面,无线漏电智能监控终端在正常泄漏电流作用下不应动作,防止供电中断而造成不必要的灭灯。

在设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注意:(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30mA为人体安全电流值;(2)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1.3 通讯网络

系统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利用分组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理论值能达171.2kb/s,可缩短系统数据检测时间。凡手机可通信的地方均可正常使用,可实现城市路灯漏电检测系统在城市内无通信盲点。

2 系统功能

2.1 智能保护功能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使用现代无线网络平台,根据路灯线路运行环境,单独设置不同支路的路灯线路漏电保护参数,显示和记录路灯线路漏电电流以及线路的工作和故障状态。同时依据常规漏电动作电流的变化情况可对设备检修维护启动提前示警功能;根据路灯线路漏电保护参数智能控制漏电保护电路动作;对突发情况也可远程控制设备启用和关闭,在路灯启动电流瞬间波动时智能有效规避保护动作。

2.2 信息传输功能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可快速处理现场路灯漏电报警信息,并将真实漏电数据和漏电部位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以手机短信 方式通知现场维护人员,可提高漏电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了路灯漏电保护反应能力。

2.3 数据检测功能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路灯线路漏电电流,对相关设备进行自动或人工巡检测试,实现漏电电流、系统电流和电压的动态显示,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监视路灯电网运行时漏电状况的实时平台。如果用户发现线路的漏电明显增加,就可以在漏电保护器还没有动作时,检查线路故障并排除故障,从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确认故障类型和故障状态,并对故障信息进行跟踪处理,提示管理单位及时维修故障设备,提高漏电检测系统的完好率。

2.4 远程参数设定功能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设置不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功能,系统能在中心控制室和监控现场对各漏电告警值进行设置一次告警、二次告警等。漏电电流的保护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要求。正常漏电电流,最大不得超过100mA;漏电电流较小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75mA,阴雨季节为200mA;漏电电流较大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100mA,阴雨季节为300mA。安装于路灯单灯的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单个或多个用电设备,是直接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设备,因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用电量小漏电电流小一般不超过10mA,宜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动作时间小于0.11s的漏电保护值。

2.5 二次合闸功能

路灯漏电智能终端监测到漏电电流超标后首先自动跳闸,延时20s~60s后会自动进行二次或多次合闸(间隔和次数可设定)。如故障未排除,仍有超限漏电电流存在,重合闸后立即跳闸并自动闭锁,二次合闸漏电电流保护后需人工检修排除故障后重新投入使用。

2.6 远程报警功能

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的告警保护功能包括:(1)线路漏电电流超过漏电设置报警值120%(可修改),现场智能终端向监控中心发送漏电电流过一次线报警,监控中心可根据天气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停止该线路工作;(2)线路漏电电流超过设置漏电报警值150%(可修改),现场智能终端输出控制信号切断主回路供电电源,同时向监控中心发送漏电电流过二次线报警信号,并且通过监控中心的短信息模块将报警信息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3)监控中心收到终端漏电电流告警信息或检测到终端设备异常时,屏幕弹出故障信息窗口,显示故障的位置、类型、故障参数,并用语音提示操作人员故障设备的名称、故障状态;(4)在地理信息图形中相应位置做出故障指示,方便故障定位及人员维护;(5)将故障信息存入监控计算机告警数据库,以备查询和事后故障分析。

3 结语

城市路灯照明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灯线路防漏电事故在当今社会中日益尤为重要。通过实际工程的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灯线路漏电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有效防止城市路灯线路漏电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在故障隐患消除后能够自动合闸,路灯线路漏电参数记忆、存储、显示、打印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设备配置,重点介绍了漏电检测智能控制终端的保护原理及报警参数设置,以及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可实现的智能保护、信息传输、数据检测、远程参数设定等功能,可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智峰.浅谈路灯维护安全的重要性[J].管理学家,2012(21).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6

关键词:火警探测 气动式 多余度 传感线

中图分类号:V244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10-02

新舟600飞机APU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是一套由单根五针式火警/过热传感线构成的单回路火警探测系统。由于是单套系统,其可靠性远低于多余度的双环路设计,因此提高新舟飞机APU火警探测系统可靠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1 飞机火警探测系统介绍

飞机火警采用的探测系统有两种形式:气动式火警探测系统和热敏电阻式火警探测系统。

热敏电阻式火警探测系统采用热敏传感器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制作。但是热敏电阻容易受环境电磁场的影响,同时其检测电路也较为复杂,元器件和线路设计成本较高。而气动式火警探测器利用氮气受热膨胀的原理工作。气动火警探测抗干扰能力好,容易实现探测器自身的检测,且成本较低。因此现代飞机的火警探测器广泛采用气动式火警探测器。

气动式的火警探测系统主要由自检电门、气体室和报警电门构成。气体室一端为不锈钢细管,其中充满一定压力的氦气,用于探测发动机的火警,另一端控制报警电门和自检电门的活动触点。根据气体室中气体压力不同,火警探测器共可以向外输出3种信号:探测器正常信号、火警信号和探测器失效信号。

2 采用多余度设计提高火警探测系统可靠性

APU火警探测系统通过传感线感受周围温度,发出火警信号,引导飞行员进行灭火操作。现在对提高火警探测系统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更优化的逻辑设计和使用多余度设计上。使用更优化的设计,可以避免火警漏报和虚假信号。而使用多余度设计,则是安装两套独立的火警探测系统,即工作环路A和B,这可以避免当一个环路发生故障时,整个APU失去火警探测的功能。

APU的火警探测线安装在APU舱内,其布线需要包裹整个APU舱,这样才能保证APU在任何位置发生火情,都可以及时被探测到。多余度设计的火警探测系统,在每个位置上均有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火警探测装置,这些探测装置的结构组合起来(如图2),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探测环路,各自独立地探测APU的火警。两个环路的火警探测器的输出端采用并联相连,只要其中一个环路探测到火警信号,火警探测系统就会输出火警信号,同时如果其中有一个探测环路发生故障,环路也会发出故障信号。

火警探测系统可以向火警指示系统输出3种信号:火警信号、探测器工作正常信号和探测器失效信号。

当飞机电源系统对火警探测器提供28 V直流电以后,如果探测器工作正常,会将正常的信号送到信号线并传回火警警告系统,火警警告系统没有火警指示。若探测器所探测到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一般为400 ℃),气体室里密闭氮气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就会触发报警电路,使电流从电源直接通过报警电门流向信号线,APU火警报警系统发出火警警告。

当APU探测器没有探测到火警且探测装置工作正常时,气体室中氮气将自检电门的活动触点顶向左边弯曲,保持自检电门的固定触点与活动触点相接触,这时的自检电门闭合,不会向火警警告系统输出信息。

若火警探测器受损而造成气室内的氮气泄漏,将使自检电门和报警电门的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断开。这样飞机电源系统的电流不能从汇流条流向火警信号线,此时信号线会向APU火警警告系统输出探测器失效信号。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飞机APU的火警探测系统采用多余度设计,可以提高火警探测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采用严密完善的逻辑O计,减小了虚假火警和漏报火警的可能性。

3 MA600飞机APU火警线路改进提升可靠性

新舟飞机APU火警探测线路采用了单环路设计。飞机在交付运行后,由于火警探测装置受到温度、湿度、发动机震动、线路污染、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可靠性降低。因此,只有通过飞机的使用维护,掌握APU火警探测系统在飞机各种运行情况下的状态,才能对火警探测系统维护提出更合理的要求。

MA600飞机APU火警线路,在运行中发现其线路固定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因发动机震动造成传感线路断裂。经分析主要是插头安装位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线路端头损坏。通过改进插头安装位置,能有效防止传感线路损坏。通过对APU舱内各位置的测算,将插头安装在APU舱右侧下部位置较为合适,线路走向不会转弯幅度过大。

4 结语

飞机APU火警探测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的重要系统。现代飞机生产企业为提高火警探测系统可靠性,不仅在硬件上采用多余度的设计,同时还采用更加严密和完善的逻辑系统,来提高火警探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对于仅安装了单套火警探测系统却又已经交付使用的飞机,其火警系统可靠性大大降低。我们只能通过在维护中总结经验,保持火警探测系统的灵敏性。该文所关注的飞机发动机震动对火警探测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现有新舟600飞机APU火警探测系统的可靠性,还能为生产厂家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提升新舟飞机火警探测系统性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丽.民机APU舱火警探测系统温度特性地面试验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2,52(2):40-43.

[2] 付尧明,向淑兰.现代民用飞机的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设计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3):3-5.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7

1 科学探究: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的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3 科学知识:通过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教学重点

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

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实验记录表及实验盒:橡皮、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不锈钢调羹、木条、螺帽、信封、陶瓷片、棉布、铅笔芯等待检测物体。

师:简单电路、万用表、半导体、水、学生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简单电路接通电源让灯泡发亮,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并追问;电由电池流到灯泡靠的是什么?引出导线。

2 指名说说导线的组成后,提问:电是通过铜丝还是塑料流通的?塑料皮能使电流通过吗?引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板书: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导体,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绝缘体。从而引出课题。

二、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

1 出示橡皮,提问:你认为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怎么证明?让学生分组讨论方法。

2 学生汇报后: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检测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加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录像里是怎么做的。媒体播放目录检测橡皮过程的录像。

3 强化检测步骤: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检测过程要做到科学规范还蛮复杂的噢!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这里把检测过程提炼成了几个关键词,不知同学们能不能把它和录像中的检测过程对照起来?幻灯片出示:1号盘取出预测(记录)检测复测(记录)放人2号盘

[意图:从复习导线的组成引出导体、绝缘体概念,并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检测过程,目的有二:一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动手探究活动;二是让学生直接学习比较科学规范的检测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发展更加有利。另外,用流水线式的关键词提炼复杂的探究过程,能较好地落实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过程]

三、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 提问:学习了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你能用它来检测一些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吗?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求同学们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有信心吗?

2 幻灯片出示实验要求:老师知道同学们肯定能检测清楚,而且还知道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肯定能做到以下要求:1)小组成员能合理分工;2)按检测步骤规范操作;3)控制好声音,不影响别人。

3 提醒学生补足材料:由于时间匆忙,老师没能准备齐25种物体,还差7种,怎么办?提醒学生可以从自己身边、身体、教室里、老师身上寻找补充材料进行检测,尽量补足。

[意图:没有提供全部25种材料的用意有二:一是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二是促使一些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如手指、头发等作为检测材料(因学生带到实验室的材料基本只有铅笔盒和科学书),以引入下面对人体的探讨]

4 提议:这次材料很多,同学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每检测五种材料换一个同学检测,每人都来检测几种。

[意图:一项活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个组员都有动手机会]

5 幻灯片出示实验记录报告单,提醒学生实验中别忘了记录科学实验报告单。

简单讲解:用“√”表示灯泡会亮,用“×”表示灯泡不会亮,填人相应物体下面栏目。别忘了把研究中的特别发现也记录下来。

[意图:改变实验报告单设计的用意是减少学生填写栏目,节省时间;同时增加“特别发现”栏帮助学生记录诸如“金属做的物体都是导体”“铝箔纸一面能导电,另一面不能导电”等发现]

6 材料员领取材料,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撸导,帮助学生解决检测中的不规范现象,尽可能满足学生想要检测的诸如水、湿布等补充材料要求。

7 汇报交流:《导体与绝缘体科学研究报告会》现在开始。在报告会的过程中,要求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思考别人问题。每个小组汇报完以后,我们都留一点时间,给在座的听众提问。

8 请汇报员上台展示实验报告单并汇报研究结果、发现的问题等,然后让其他学生质疑提问。

1)针对学生研究中出现的铅笔芯能否导电争议现象,师生共同演示;让检测头在铅笔芯上滑动显示灯泡亮和不亮现象,明确铅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是一种非金属导体。

针对学生研究中出现的铝箔纸或螺丝刀等材料有些会亮,有些不会亮现象,指明有些材料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要分清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

针对部分组出现的检测出错情况,帮助查找原因:如没有接触好、检测头互相接触了等。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从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情况看,导体基本上都是哪些物体?那么其他非金属物体是否都是绝缘体呢?

根据学生检测中出现的人体等不能使灯泡发亮情况,引出用万用表进行检测:灯泡不亮的不一定都是绝缘体。以后生活中,千万不能光用这种简单工具就判断―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人体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需要借助一种更加先进的检测器――万用表。介绍万用表并检查其正常与否后检测人体、不纯净的水是导体。

[意图:对于人体、水等材料,用简单电路检测器检测是测不出的,而学生的生活知识告诉他们这是导体,因此设计使用电工常用工具万用表帮助学生的思维认识进行一次飞跃,也使学生的认识更具科学性]

四、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 让学生找一找教室电器设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绝缘材料。提问:这些绝缘材料有什么用处,里面的导体有什么用处?

小结:我们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用电的地方,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2 幻灯片出示一些安全用电图片让学生辨析认识,小结教室中要注意的安全用电事项:

A 不要用湿手、湿抹布触碰开关、插座等带电物体。

B 不能用教室里的交流电做实验。

C 不要用铅笔芯、铁钉等导体去插插座等带电物体。

五、课后延伸

以还有一样材料忘记让大家检测了为由,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帮助演示检测半导体。师暗中调整半导体方向,让其一次导电,一次不导电。然后布置课外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时间关系,今天就发给每位同学一个,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一下这个物体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电线的检测报告篇8

关键词 城轨 交通 信号系统 列车位置检测 轨道 电路 计轴 环线 应答器

在轨道交通运输中,列车位置检测设备是信号系统构成的关键设备,它为整个信号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条件。最初,列车以站间闭塞的方式运行,轨道电路是最早的列车位置检测设备,随着高密度列车运行的要求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 发展 ,先后出现了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三种信号闭塞制式,随之出现了不同工作方式的列车位置检测设备,如轨道电路、计轴区段、环线,乃至于现在的移动闭塞列车位置检测设备。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列车位置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1 轨道电路 随着欧洲铁路轨枕的钢枕化,在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代替轨道电路的列车位置检测设备———计轴设备。

2 计轴设备

计轴设备用于在规定的轨道区段内检测列车的占用/出清。不像轨道电路,它对道床电阻、分路电阻、轨枕、轨缝位置、轨道区段长度、电气化区段牵引回流的连接都没有限制条件。计轴设备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与轨道状况无关,这使其不仅具备检查长轨道区间的能力,而且也解除了长期因道床潮湿和钢轨生锈 影响 铁路正常运行的困扰。计轴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在定义的轨道区段的两端,选择在同一侧的一根钢轨上安装两个计轴传感器探测通过的车轮,如图2所示。当车轮通过时,改变了传感器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交变磁场,从而改变了接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或相位值,计轴设备根据其交变磁场的变化频率和其变化的时间顺序,判断通过的列车轴数,识别列车运行的方向。计轴主机处理从计轴轨旁盒传来的计轴传感器变化信息,比较进入区段的轴数和离开区段的轴数,给出空闲/占用的指示。

计轴设备在欧洲铁路车站和区间已得到大量运用,在我国国铁区间半自动闭塞上也已得到大量运用。青岛8号码头的计轴设备是在车站范围内运用至今的典型代表,1998年开通,至今稳定、可靠。计轴设备供应商不同,设备构成也不同。主要的供货商有SIEMENS和ALCATEL两家,设备比较见表1。

随着轨道交通形式的发展,出现了跨座式橡胶轮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噪音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已在我国的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中采用。通常,在钢轮钢轨交通方式中,利用钢轨及钢轮的导电性作为检测列车占用或空闲的条件;而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以高强度混凝土梁(PC梁或RC梁)作为车辆运行轨道,车辆采用跨座式单轨车,车辆的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均采用充气橡胶轮胎。因此,在日本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中,大量采用了另一种车辆位置检测设备———环线式列车检测设备。

3 环线式列车检测设备3.1 工作原理

以列车车载设备f1端先压入环线区段为例,介绍环线式列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见图4)。

(1)环线区段无车占用时:发送端发送已调制的fch信号,通过感应环线(同时检查环线的物理连接),接收端接收到fch信号后CHR(照查继电器)吸起。 (3)列车完全进入环线区段时:f1、f2信号同时作用于感应环线上,使CHR继电器保持落下。f2接收电路检测出f2信号后,使f2接收电路FA2R继电器吸起。

(4)列车前部离开环线区段时:f2信号作用于感应环线上,使CHR继电器保持落下,f2接收电路FA2R继电器保持吸起。

(5)列车完全出清环线区段时:因f2信号消失,fch信号被检出,使CHR继电器吸起,f2接收电路检测不出f2信号后,使f2接收电路FA2R继电器落下。

3.2 闭塞逻辑电路的动作 当列车通过轨道电路分界时,通过前述FA2R继电器快吸缓放的特性,在一小段时间内使2TR继电器吸起后,再通过2TR的自保电路保持吸起状态。

闭塞电路的等价公式为

4 移动闭塞列车位置检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ALCATEL、SIEMENS、ALSTOM等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信号系统,它通过提高列车位置的报告精度和移动授权的更新率来提供更大的通过能力,并减小列车的间隔距离。CBTC的基本原理是:ATP(列车自动防护)地面设备周期性地接受本控制范围内所有列车传来的列车位置报告,相应地向本控制范围内的每列列车周期地传送移动授权点的信息。移动授权点通常由前行列车的精确位置来决定,移动授权点将随着前行列车的移动而逐渐前移,列车之间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该安全距离的 计算 是根据列车的定位精度、速度、线路参数、司机反应时间等决定的,因此在CBTC系统中,ATP防护点不在轨道区段的分界点,而在前行列车车尾后方加上安全距离的位置。 CBTC的列车定位系统分为车载定位设备和地面辅助定位设备两部分,车载设备主要包括安装于车轴上的测速电机(OPG)、车载ATP计算机、车地通信设备等,地面设备包括安装于地面的交叉感应环线或应答器,通过车载定位设备和地面辅助定位设备并结合车载线路数据库的方式来建立列车位置信息。车载设备根据从测速电机传来的速度和方向信息确定列车在线路的位置,当经过地面应答器(或感应环交叉点)时,地面设备将传送列车位置校正信息(应答器报文或感应环线交叉点相位变化信息)。车载ATP计算机根据这些信息与车载线路数据库相结合,计算出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并通过车地通信设备通知地面ATP设备。列车的定位精度由测速电机精度、应答器数量和安装精度(或感应环线交叉点数量和安装精度)等几方面确定,列车向地面ATP设备报告的列车位置由列车实测位置、列车前端位置、列车后端位置组成,如图6所示。

通过以上CBTC系统原理可知,列车的位置由列车车载设备计算出来,通过车地通信设备传送给地面设备,地面设备根据线路上列车的位置报告来决定列车的移动授权点,从而控制列车移动,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CBTC系统不使用传统的轨道电路作为列车位置检测,它在旋转电机车辆、线性电机车辆、橡胶轮胎车辆上均有使用,其业绩主要有加拿大温哥华的线性电机车辆、土耳其安卡拉的旋转电机车辆、新加坡L线旋转电机车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橡胶轮单轨车辆、巴黎地铁14号线的橡胶轮和钢轮的混合 交通 线路等。其中,除土耳其安卡拉线路外,其余均实现了无人驾驶功能。

5 结语

随着全球范围内各种新的交通方式的不断出现,列车位置检测设备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选择列车位置检测设备时,可根据采用的不同信号制式(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和交通类型(钢轮钢轨(旋转电机、线性电机)、橡胶轮单轨等),选用适合的位置检测设备,表3列出了几种列车位置检测设备的对照。

参考 文献 [2]傅世善.自动闭塞设计的新理念.铁道通信信号,2004(5)·

[3]钟文燕,郭进,刘利芳.微机化自动站间闭塞 研究 [J].铁道通信信号,2004(12).

上一篇:财务自查存在的问题范文 下一篇: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