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6 11:29:41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1

关键词:新建变电站;交接验收;交接材料;管理水平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22

近几年,随着电网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大量综自变电站及智能化变电站投入运行,导致验收工作量逐年加大,验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变电站投运后的运行水平。但是,在验收工作中,部分专业人员、相关施工单位及部门出现了对交接验收管理规定、流程及相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不仅给变电站的交接验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变电站的验收工作中出现了工期紧,基础资料交接不齐全等问题,同时也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为了进一步做好变电站验收工作,保证变电站设备验收工作有序进行,减少相关人员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实现变电站设备“零缺陷”投运,本文主要从交接材料入手,从管理制度上完善提高变电站的验收工作质量。

1 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项目单位接到项目验收申请后,应对附件中资料进行核实,将不足部分汇总后敦促项目施工单位将其补齐。经确认资料齐全后,方可进场验收。其次,工程自检、初验、预验收查出的缺陷已消除,不存在影响安全运行和同业对标的缺陷。最后,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已满足生产运行要求。施工单位已进行三级自检,监理单位已进行初检,由监理单位确认具备验收条件后,由项目经理通知检修试验工区进行现场验收。

2 现场验收重点监督的内容

对于现场验收而言,其重点监督的内容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试验项目是否齐全、试验方法是否正确、试验环境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在校验合格期内、试验单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试验原始记录是否规范、完整、试验内容是否属实。

另外,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变、组合电器、断路器、互感器、地网应全面监督,其它设备按至少一台且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监督。对重要试验项目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检查,由项目单位组织试验专业人员到场见证。

项目单位提前通知检修试验工区专业人员对110kV及以上主变、组合电器、断路器、互感器主设备及地网进行试验见证,并应保留见证记录;其他设备由项目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现场见证,有问题设备应做好记录。110kV变电站的验收工期不少于30个工作日,35kV变电站不少于20个工作日。

3 新建变电站交接验收资料

对于新建变电站而言,交接验收材料是最重要的书面材料,也是交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变电站中,不同的类别对交接材料的内容和要求不同于新建变电站的交接资料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内容,还应同时满足当地电力公司电力设备交接试验规程及各级文件、规程等要求。所有资料在交接时,需提供资料清单,并按设备间隔分类,同时注明柜体编号。

其中,继电保护调试报告注意事项:首先,继电保护调试报告应在进场验收前,由施工单位交付给保护班。另外,同型号设备调试报告不得出现数据复制问题。再次,变压器、自互投、母差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传动、调试过程描述应全面,不能以合格两字作为结论,应用文字对结论做详细描述。最后,向量报告不仅要体现各电流回路,还要有电压向量。

3.1 通用类

对于变电站一次设备需要设备安装记录、设备安装调试报告、安装图纸、柜内二次图、一次图、鉴定证书。变电站内测控装置应有试验数据、合格证书并加盖试验单位公章。支柱绝缘子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外部分需要超声波探伤检定证书(报告)。变电站SF6监控报警系统需要提供合格证、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现场测试报告。避雷针若是合金钢材料,需要提供该材料的光谱检测报告和避雷针地网报告。架构若是合金钢材料,需要提供该材料的光谱检测报告。

3.2 110kV设备单元

对于110kV设备单元而言都需要说明书、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其中,断路器需要设备说明书、设备合格证、压力容器压力试验报告(全项目),交接试验报告(含机械特性、分合闸动作电压、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SF6新气检测、气体湿度、气体检漏报告,各电压等级电子式互感器应包括工频耐压、局部放电、准确度检测、介损及电容量测量(对油浸式)等出厂试验,其中介损及电容量测量要求分别在10kV及Um/√3下进行。

3.3 35kV设备单元

与110kV设备单元一样,对于35kV设备单元的设备而言都需要说明书、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交接报告需要包括:交接试验报告含机械特性、分合闸动作电压、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SF6新气检测报告由电科院SF6中心检测出具报告,检测量不低于30%,其余70%做湿度检测技术监督,SF6气体检漏报告包括定性检漏和定量检漏局部包扎法,年漏气率等数据。电流互感器的出厂试验报告和交接试验报告(含励磁特性曲线)应包含10%误差曲线、二次负载试验等内容试验、保护。电压互感器包括交接试验报告(如电磁式含空载特性试验)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建变电站中在交接过程当中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的研究,对新建变电站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进行规范和有效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供电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晓,黄绍平.国内外高压开关柜的技术发展[J].大众用电,2003(04).

[2]张宗九.高压成套开关柜运行问题及对策[J].江苏电力技术,1999(01).

[3]胡政,苏向东.10 kV 开关柜交接试验的探讨与改进[J].继电器,2007(21).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2

主题词:大型机电产品 检验 特殊性 探讨

一、前言

大型机电产品广泛存在于矿山、水电、建筑、航天、运输等行业中。由于它们体积庞大、吨位高、配套机组与附属设备较多,产品价值高、技术含量大、标准体系复杂等导致所需检验设备投入大、检验周期长、实施难度大。但是这些产品打入市场、走出国门又必须具备第三方公正检验报告。因此,我们作为质监系统具有法定资质的技术机构,如何对这些特殊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同时为这类产品的认证许可、市场准入、出口创优等提供检验报告,直至规划建设好这些产品领域的部级检验中心是一个值得深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检验方式选用、检验实施及实例分析和工作建议三个方面交流自己多年来对该类产品的检验检测经验。

二、检验方式选用

一般来讲,质检机构对所承担产品检验的方式有:一是产品抽检。即按产品标准、国抽或省抽实施办法以及GB/T 2828.1-2003等要求到生产企业成品库抽取样品,然后通过运输工具到检验室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最后出具检验报告;二是接受法院、工商、公安等其它司(执)法机关委托的检验。由法院、工商、公安等其它司(执)法机关负责抽样,送至质检机构,经过合同评审后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三是接受企业委托检验。由企业自行送样至质检机构、经过合同评审后登记入库,再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出具委托检验报告;四是特殊情况下实施的现场检验。即由两名以上专业检验人员携带受控的全部或部分仪器设备到产品现场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大型机电产品,由于体积庞大,运输、安装困难,检验周期长,为减少检验成本、提供方便、快捷、第三方公正的检测服务,通常采取了第四种检验方式。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5.4.3条规定:“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且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对大型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测,需要租用、借用或利用客户的检测设备或检测系统等方式使用本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必须限制在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殊的检测设备的范围,且所使用的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符合被检参数的要求且检定或校准合格,若有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并在其结果或报告中予以注明。

三、检验实施及实例分析

实验室接到检验任务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进行检验计划、方案(步骤)的制定。对常见的机电产品的检测,在制订检验计划后,通常可以按照检验任务安排的项目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先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括标志、焊缝、油漆、绝缘层、外形尺寸等),接着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包括电气安全、运行安全及气密性试验等),然后进行机械性能检验,最后是性能或运行试验(包括空载、负载和过载试验)。而对于大型机电产品,由于它的特殊性通常需采取现场检验的方式,由于现场不定因素的存在,更应先制定现场检验方案(步骤)及保障措施,以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以下是我单位对两家大型企业两个大型机电产品进行现场检验的成功实例。

实例1:

2011年12月,受国电联合动力技术(宜兴)有限公司的委托,湖南省大中型电机电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公司生产的2MW和3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进行了现场型式试验。双馈风力发电是当代两大风力发电技术主流之一,双馈异步发电机是一台带集电环的绕线转子异步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发电机向电网输出的功率由两部分组成,即直接从定子输出的功率和通过逆变器从转子输出的功率。由于该类型发电机多系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运输困难,我们按照委托方的请求,采取了现场检验的方式。利用客户自有的经过南京紫金计量有限公司溯源的日本横河检测系统,按照GB/T 23476.1~2-2009的要求,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检验方案。先将检测现场用醒目标志和围栏隔离,完成外观和尺寸测量、冷态电阻测定,接着将发电机转子短路做空载电动机运行,测量电动机空载特性和损耗、绕组的相序检查、轴电压、短时升高电压、堵转特性、噪声和振动,然后将拖动电机和被试发电机耦合,分别在异步态和双馈态下进行温升试验以及容性、感性、阻性满载特性、谐波、超速等试验,最后进行热态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试验过程所有记录采取手工记录和系统自动记录、计算两种方式,在全部试验完成后,出具了一份数据详尽、附空载特性曲线和负载曲线的委托检验报告,如下图3MW发电机变转速阻性负载曲线,是在保持定子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总功率Pe、定子功率Ps、转子有功功率Pr、转子无功功率Qr、定子电流Is、转子电流Ir、转子电压Uf和效率η与转速n的关系曲线。

实例2: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3

关键词:桩基检测;报告整理;桩基档案

前言

桩基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建筑上,它在建筑物中主要起到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将上部结构荷载传到桩周和桩端土体的作用。此外,桩基也可以用来承受水平力和上拔力,提高建筑物的抗倾斜能力。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桩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重型仓储基础,而且还应用于江海大桥、城市高架道路、高等级公路、铁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以及道路管线的日益密集,为桩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检测单位来说,如何保存桩基检测验收报告带来挑战。

1.传统桩基检测报告的整理的形式

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①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低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形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②地基条件描述;

③受检桩的桩型、尺寸、桩号、桩位、桩顶标高和相关施工记录;

④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

⑤受检桩的监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

⑥与受检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一份检测报告从出具到入库必然经历扫描、打码、录入等阶段,按照《城乡建设档案保管期限暂行规定》的要求,桩基验收档案要求长期保管,长期资料积累必然会导致“胀库”问题,传统的桩基报告存档都是采用人工操作模式,没有加入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档案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自动化管理的缺乏导致了桩基报告存档时间的浪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档案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2.一种归纳桩基完整性检测报告的方法

档案电子信息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传统的桩基检测报告信息化过程仅仅是一个扫描报告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而且带来繁重的扫描工作。笔者在整理资料的工作中发现,利用cAD等软件二次开发,形成一份完整的桩基检测档案,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如下图1:某高速公路部分段桩基完整性情况。

桩基检测档案的优缺点:

桩基检测档案的优点:①提高设计图纸的利用率;②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桩基检测档案的时效性;⑧桩基检测档案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④桩基检测档案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让工程建设更好的接受社会监督;⑤桩基检测档案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

桩基检测档案的缺点:由于人们可以在机器上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这一档案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法律凭证作用等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①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②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3.结论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4

1 体系保证

根据中心工作特点,首先建立中心质管办负责下的样品收发室,负责中心内外检测样品统一收发登记,出具检测报告。建立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对检测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核、评价、批准签发和发放进行控制,保证向客户提供准确、清晰、客观、公正的检测报告。

2 样品受理和信息收集

2.1 样品受理

由样品收发室统一接收,样品受理员应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若样品有异常无法接收的,样品受理员应立即将样品退还给客户,向其说明原因,并由客户书面确认。若样品正常,样品受理员应在《检测协议书》上签名,并按样品标识系统要求贴上唯一性标识。

2.2 信息收集

根据检测报告必须表达全部信息的要求,我们规范了样品检验协议书中有关信息内容,在接收采(送)样品登记的同时,认真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包括:检测样品名称;受检单位(客户)名称和地址;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和批号;采(送)单位(个人);样品包装形式、规格、特性、状况、商标、数量;检测类别区分;样品接收日期;检测项目;检测依据;评价标准等。如使用非标方法时,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仔细记录,在备注栏说明,并经委托方(客户)确认签字备案,以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 原始记录规范化

3.1 原始记录格式规范

原始记录是报告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当时检测条件和原始数据的重要信息记载,主要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及标识;样品状态、数量、规格;收样、检测、检测完成日期;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温、湿度和气压);检测地点;仪器检测条件、名称、型号;检测试剂配制状况及标准物质来源;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记录;检测方法步骤描述;原始图谱;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结果;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的签字确认等方面信息。

3.2 书写规范化

要求检测人员按内容栏目标准格式记述内容。做到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便于辨认。描述记录过程简洁明快、词能达意,并强调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对记录有误的采用规范改错方法,在错处划二条横线,写上正确内容,并加盖当事检测人员章确认。

3.3 计算和导出数据标准化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计算,不得随意简化。计算中的每个数据要有来源,以确保检测过程、方法的溯源性、复现性,以便复核、审核人员检查核对。对于结果中的单位表达,采用国际通用计量单位,并对换算过程加以说明。

4 复核、审核人员把关

检测人员待每个检测项目完成后,交复核人员对检测原始记录进行项目复核,复核人员必须对检测人员的原始记录复核,特别是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或对该类样品的结果产生疑问时,提醒检测人员对检测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核查或再测试确认。复核人员完成对原始记录复核后签字确认。复核完成后检测报告(底稿)编制人将检测结果有关信息填写在检测报告(底稿)的有关栏目中,并按照检测项目类别整理所有检测过程原始记录和流转卡等资料提交审核人员审核。审核人员对检测项目内容与“样品流转卡”所示内容是否相一致;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底稿)上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格式是否规范,结论正确与否;采用的检测方法、仪器使用是否正确有效;计算结果,所用数值单位和有效数字的修约是否正确规范等逐项进行审核。复核人员、审核人员要层层把关,不放过任何疑点,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 检测报告单的编制

5.1 检测报告格式

检测报告不仅代表实验室的公正性和技术能力水平,还是检测质量规范性管理结果的技术文件。应合理设计才能够体现受社会重视,符合客户要求,充分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设计的检测报告还应符合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使检测报告包含足够完整的信息。检测报告格式的设计,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报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5.2 掌握CMA使用范围

本中心通过计量认证后,在通过计量认证范围中的检测项目报告单上印有CMA章,对于不在计量认证范围中的项目,不能出具检测报告,以防超范围使用。

5.3 检测报告的校核与签发

完成检测报告的编制后,由专职人员进行校核,最后交付授权签字人核对签字确认、加盖公章后生效。

6 检测报告的修改

如果在审核检测报告过程中,发现报告数据与原始数据记录存在差错,应由检测人员负责在原始报告资料中按规定要求进行更改,如果是检测报告打印错误,样品收发室负责重新打印检测报告单,所有错误的检测报告单应及时注销。在原始报告资料中进行更改时,应在原字样划两条横线在其上方重新填写正确数据,并在右上角由更改人签字盖章。对需要进行多次更改的,必要时应另行填写。对已签发的检测报告需作重大或实质性修改时,应将原检测报告收回,重新全新的检测报告书,注以唯一性标识,并在检测报告适当位置做出声明和注明所代替的原检测报告。

7 检测报告书的发放

授权签字人签字批准、盖章后的检测报告书,由样品收发员负责发放。检测报告书发出时,应及时登记,由客户自取检测报告的应在检测报告登记册上签名。如客户要求用传真、电子邮件、电话或其他方式发送时,应核对对方的身份和单位,然后才可发送。发放时需核实检测报告传送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保密性。

8 对检测报告有效性有异议的处理

对未发出的检测报告,如发现准确性、有效性存在疑问,审核人、批准人有权要求实验室对原样进行复检,并重新审核。对已发出的检测报告,如果发现准确性、有效性存在疑问时,应立即书面通知客户,并将情况及时通报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修改。客户对检测报告提出的一般性疑问,由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处理;对重大的疑问应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处理,必要时请示中心主任。

9 检测报告的归档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各级有关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精神,及时全面掌握全县松材线虫病和枯死松树的发生和发展动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疫情监测,加大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坚决控制疫情,做好预防和除治工作,促进我县林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防治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全面封锁、严防死守、全力除治”的方针,切实强化“搞宣传、行普查、治天牛、清病树、严检疫”等预防、封锁、控制和防治扑灭的工作措施,坚决避免松材线虫病疫情入侵我县。

三、组织领导

㈠县人民政府成立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领导小组

㈡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是本单位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督促落实本单位的预防措施,并指派一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与县防治办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联系(报送报表和工作总结等材料)。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为:

林业局负责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做好本系统的预防技术和相关执法工作,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复检率、产地检疫率须达到100%,监测普查和复检合格率须达到100%。

工商部门负责城乡机电产品及其它工农副业产品附带调入的松科木包装材料、压脚木等监管工作,发现该类材料及时做好登记(货主及地址,调入时期,设备及包装材料的名称产地、数量、停留地点等),并报县防治办。

水利、农业、广电、教育、邮政、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卫生等单位调入仪器设备、光缆电缆盘、邮件等,应在调入前与对方约定不用松木及其包装材料,确需使用时,应经松木及其包装材料所在地森检部门检疫,持有《植物检疫证书》随货调运,并于调入本县的当天报告县防治办,以便监管。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工程建设中废弃的松木包装材料(电缆盘、垫木、固定支架等),杜绝松材线虫病随包装材料入侵我县。

城建、交通、质监部门对其管辖的施工单位及业主宣传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监督并禁止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和使用松材制品,发现可疑材料应及时报告,进行销毁处理。

四、预防措施

(一)普查。县林业局森防检疫部门负责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抽样检测办法》,组织相关乡镇和成员单位每年进行春秋两季(4—5月和9—10月)松材线虫病普查,并把普查情况整理形成普查报告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防治办备案。普查的范围为松科植物林区、水利水电建设工地、大型机站周围、重要交通沿线两边、风景区水源林区及其周边、大型林区、重点公益林区、县城和乡镇人口居住地周围的松林区。

(二)监测。在县林业局森防检疫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各乡镇林业工作站、林场定期(3—10月份)、定点(各监测点)、定人(每站、场1名)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和不明原因死亡松树进行野外监测记录、收集标本,再由森防检疫部门对监测结果、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必要时请上级有关专家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病源及时处理。

(三)检疫

1.调入检疫。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和森防检疫部门对调入我县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对无《植物检疫证书》的,森检部门进行补检,对合格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并按《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予以处罚。复检时发现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病虫的,下达《检疫处理通知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监督、指导收货人进行除害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告调出地省级森检机构和本省森检机构。复检时做好详细记录,保存抽检样品和标本,必要时请专家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材料

2.调出检疫。县林业局森防检疫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木材加工厂、点、贮木场的松木进行调出前检疫,对各松科植物种苗生产基地进行产地检疫和调出前检疫,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进行除害处理。对无法进行处理的立即销毁。

(四)除治。对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枯死松树,相关单位要及进组织全面清除,并做到早检测,一旦确诊为松材线虫病疫情,要早报告、早封锁,早除治。在除治过程中,要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按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除治处理。加强对疫木的采伐、运输、加工利用的检疫监管,严格控制疫木调出,防止疫情扩散。

五、经费保障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 消防工程 检测验收

1 消防工程检测验收的意义

消防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技术含量高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建设部的有关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要对消防工程实行消防监督、专业许可制。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是整体建筑设计、施工等的专项工程,可以说是比其他专项工程还要独立的特殊工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控制、通信等各种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集中应用和体现,是构筑楼宇自控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法》明确指出,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经过建筑消防审核的建筑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开业的将被视作违反消防法律、法令的行为,将会受到行政处罚。由专业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进行严格的功能指标检测,公安消防机构提供必须的验收数据,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维护发包方、施工方以及使用者等相关方的的经济利益,做好消防工程的检测工作是任何一方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验收是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综合验收必须而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验收是确保消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实施的保证措施之一。

2 顺利验收的基本条件

2.1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工程,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消防设计标准、规范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防火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防火安全强制性条款。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对消防设计负管理责任、总工程师要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具体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负直接责任。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建筑防火材料、构件和消防设备、产品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选用程序合法、实体合格的消防产品及其辅助产品。

2.2 建设单位(以称“业主方”)应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企业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监理时,须将建筑的消防工程质量一并委托给监理单位。须按消防设计要求采购设备,不应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防火技术规范等要求,向公安消防机构报送消防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进行审核,重要的工程项目还要报送消防设计专篇,以保证建设工程的合法性、完整性。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建立消防工程质量档案。

2.3 施工企业必须在政府核准的范围内从事业务,而且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应当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在专业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体现。

要忠实于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改变,并且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专业施工。但要模范遵守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发现违规和缺陷要主动及时报告。要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主体设计,特别是消防工程的专业内容即深化设计。要对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和辅助产品、材料进行复核查验,做好记录,不合格的决不能使用,切实做到正确的合乎规范的安装施工。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要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协助甲方选择质优价廉的消防产品。按照建设部2001年4月的《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规定,专业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系统施工时,一般只承接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最多加上水喷淋、消防栓及气体灭火系统。防火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对整个工程防灾系统逻辑功能不具备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土建总包方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计划人员又不清楚这些消防联动,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阶段迟迟调试不完,甚至验收不合格的被动局面。因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培养对整个防灾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包括电气和相关暖卫通风)和质量标准,不仅要懂消防电器,还应懂消防水、气、风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抓住了基础工作,把握了关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中防灾系统施工顺利,达到一次调试成功并通过验收。

2.4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施1-212艺及关键施工过程的规范化

明确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的敷设方式。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可靠性用以确保向消防设备正常供电和有效实施人员疏散与火灾扑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耐火性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且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可能处于火场之中时能持续供电。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结合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对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耐火耐热配线措施来达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智能建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防火安全的关键是按具体消防设备或自动消防系统确定其耐火耐热配线。从高层建筑变电所主电源低压母线或应急母线到具体消防设备最末级配电箱的所有配电线路都是耐火耐热配线的考虑范围。

2.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在暗敷时最好采用阻燃型电线穿保护管敷设在不燃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为3em或按如下两种基本措施处理:

①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设时,通常采用普通电线电缆,并将其穿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氧指数I)埋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且穿管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②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明敷设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且采用防火涂料提高线路的耐燃性能,或直接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线电缆和铜皮防火电缆等并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或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总线制系统的干线,需考虑更高的防火要求,如采用耐火电缆敷设在耐火电缆桥架内有条件的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

2.4. 消火栓泵、喷淋泵等配电线路

消火栓系统加压泵、水喷淋系统加压泵、水幕系统加压泵等消防水泵的配电线路包括消防电源干线和各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两部分。水泵电动机配电线路可采用穿管暗敷,如选用阻燃型电线应穿金属管并埋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或采用电缆桥架架空敷设;如选用耐火电缆,最好配以耐火型电缆桥架或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以提高线路耐火耐热性能。水泵房供电电源一般由建筑变电所低压总配电室直接提供;当变电所与水泵房相邻或距离较近并属于同一防火分区时,供电电源干线可采用耐火电缆或耐火母线沿防火型电缆桥架明敷;当变电所与水泵房距离较远并穿越不同防火分区时,应尽可能采用铜皮防火型电缆。

2.4.3 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

防排烟装置包括送风机、排烟机、各类阀门、防火阀等,一般布置较分散,其配电线路防火既要考虑供电主回路线路,也要考虑联动控制线路。由于阻燃型电缆遇明火时,其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降低,所以,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明敷时应采用耐火型交联低压电缆或铜皮防火型电缆,暗敷时可采用一般耐火电缆。联动和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缆。此外,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和联动控制线路在敷设时应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避免穿越不同火分区。

2.4.4 防火卷帘门配电线路

防火卷帘门隔离火势的作用是建立在配电线路可靠供电以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基础上的。防火卷帘门电源引自建筑各楼层带双电源切换的配电箱,经防火卷帘门专用配电箱控制箱供电,供电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环式。当防火卷帘门水平配电线路较长时,应采用耐火电缆并在吊顶内使用耐火型电缆桥架明敷,以确保火灾时仍能可靠供电并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阻断火势蔓延。

2.4.5 消防电梯配电线路

消防电梯一般由高层建筑底层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顶层的电梯机房,线路较长且路由复杂。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采用耐火电缆。当有供电可靠性特殊要求时,两路配电专线中一路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垂直敷设的配电线路应尽量设在电气竖井内。

2.4.6 火灾应急照明线路

火灾应急照明包括疏散指示照明、火灾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采用长明普通灯具;火灾应急照明采用带镍镉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或可强行启点的普通照明灯具;备用照明则利用双电源切换来实现。所以,火灾应急照明线路一般采用阻燃型电线穿金属管保护,暗敷于不燃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可能遇到土建结构工程已经完工,应急照明线路不能暗敷而只能明敷于吊顶内的情况,这时应采用耐热型或耐火型电线并考虑基本措施②的实施方式。

2.4.7 消防广播通讯等配电线路

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火灾警铃等设备的电气配线,在条件允许时可优先采用阻燃型电线穿保护管单独暗敷或按基本措施①处理;当必须采用明敷线路时,应对线路做耐火处理并参考基本措施②的实施方式。

2.5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对关键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对消防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埋管、穿线等关键施工过程要编制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对确定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使用的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要进行严格的连续质量监视,并做监视记录。

2.6 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公安 消防机构相互之间应及时沟通并密切配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7 检测内容为竣工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及竣工资料的标准性

2.8 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完整地提交工程竣工资料

2.9 竣工检测及验收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施工专业单位应当与检测单位消防验收部门很好地配合,做好系统检测验收工作.

3 消防报警及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消防工程中的定位问题

3.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防火、灭火 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在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和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次火灾的教训,使人们自觉提高了防火意识,因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火灾事件的主体,人的参与仍然是最为有效并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在火灾现场是最快速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并得到应用推广。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安全监控设施,利用火灾监控系统及相关配套技术手段对高层建筑及大型综合性建筑物形成有效的火灾探测报警、防火分区、防烟分隔、设备材料和建筑结构耐火以及消防设备联锁连动控制,及时发现火灾和控制火灾,可有效实施灭火操作。因此,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安装、使用自动消防设施,是现代消防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技术设施。必须指出,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消防工作,1998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届二次全会通过了《消防法》并于当年9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我国的消防工作,有关部门也依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并不断扩大消防专业队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加强对广大民众的防火教育,对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消防工程的检测不只是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检测,还应包括对固定灭火系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和防火隔离等设施的检测内容。消防工程的验收不仅涉及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验收,而且涉及对建筑物间的间距、消防通道、防火分区等的一系列验收。

4 消防报警及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

4.1 系统组成和原理

消防系统按功能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系统。前者的功能是在发现火情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指示出发生火警的部位,便于扑灭;后者的功能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现火情后,自动启动各种设备,避免火灾蔓延直至扑灭火灾。从二者的不同功能可看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有很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具有自动联动系统的功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现场,监视现场有无火警发生;火灾报警器安装在消防控制中心,管理所有的火灾探测器。当发现有火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有的火灾报警器还可启动联动设备灭火。有的火灾探测器具有声光报警装置,可以脱离火灾报警器使用,一般用于家庭。

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发生的原理是检测火灾发生前后某个物理参数的变化。例如:检测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可以断定有火灾发生。一般通过检测三种物理参数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这三种物理参数是:烟浓度、温度和光。由此可以把火灾探测器分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而实际使用中以前两种最多。感烟探测器检测现场烟浓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感温探测器检测现场温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火焰探测器检测红外光或紫外光光谱强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有离子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红外光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有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差定温探测器和缆式定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有红外火焰探测器、紫外火焰探测器和复合火焰探测器。现在,有的火灾探测器为复合探测器,它不只可以测试一个物理参数,而是能够测试多个参数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报警器的连线可划分N+I线制、4线制、3线制和二总线制。由于受施工的限制,前几种火灾报警系统都已被淘汰。目前生产的火灾报警系统大部分为二总线制。按火灾报警系统判断火灾的方式,火灾报警系统可分为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和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为开关量探测器,其报警原理是在火灾探测器内有一比较器,当火灾探测器探测的烟浓度、温度或其它物理参数达到一定阈值时,火灾探测器变为火警状态,当火灾报警器巡检到该探测器时,探测器把火警状态报告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使用模拟量火灾探测器,模拟量火灾探测器不断把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报告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由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一定的算法,判断是否为火警。如果确定有火警发生,遂发出火警命令,点亮火灾探测器上的确认灯。火灾报警器的算法很重要,好的算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而有些算法,如在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一报警阈值,实际与开关量火灾报警系统区别不大,只是把原来火灾探测器上的报警阈值改在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模拟量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系统的探测零点并且选用最佳的探测算法,减少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还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用智能型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探测零点,对自身进行补偿,使用合适的算法判断是否有火警发生。这种火灾报警控制器也可以降低误报,但由于受成本和体积限制,火灾探测器不可能设计得太复杂,其算法也不可能象模拟量火灾报警控制器那样复杂。在一个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人机界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机界面设计得好,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监视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状态显示主要有指示灯显示、数码管显示和液晶显示。由于液晶耗电少,可以显示汉字和图形,所以很多火灾报警控制器都使用液晶显示器显示火警信息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各种状态。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和操作都为中文提示,学习和使用都很方便。由于探测器地址一般为二进制编码,所以,显示火灾探测器所处部位有火警时,都显示为一个数字,然后由这个数字再查找火警部位,比较麻烦。现在,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已能够在发生火警后,用汉字直接显示出发生火警的部位,这就很容易确定火警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火灾自动联动系统用于控制各种联动设备,有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和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中,从联动控制器到每一动设备都要连接2条-4条线,一般适用于联动设备少的建筑。对于联动设备比较多的建筑,如果使用多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施工比较困难,最好使用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在总线制联动控制系统中,火灾自动联动系统由联动制器和控制模块组成。在联动控制器和控制模块之间为二总线或四总线,每一组总线可以连接多个控制模块,在需要启动联动设备时,联动控制器发出启动命令,控制模块动作,控制模块再启动联动设备。一般一动设备为一个动作,但有的设备如卷帘门为两个动作。有的模块输出一个动作,有的输出多个动作。在设计时就要确定联动设备需要几个模块控制。

4.2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综合检测引用以下规范性文件

(3B 50045-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6-87-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T2E艺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室内给水管道附件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室内给水附属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电缆线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3 检测机构的组成、责任及义务

(1)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是一个获得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机构,由各个专业的消防技术人才组成;

(2)消防设施检测机构依法对建筑工程的消防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检查,提出初步检测意见书和检测合格报告书。

4.4 检测的基本条件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系统,由具备消防安装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完成,检测前应具备:

(1)调试后正常运行,已经连续运行时间应达到15天-30天,有符合行业要求的系统运行记录;

(2)系统竣工调试报告及完备的竣工技术文件;

(3)提供检测申请报告并签订检测合同协议书。

4.5 检测的基本内容

(1)消防控制室位置,并测绘系统设备设置平面布

(2)消防控制室与119台或公安专用网联网情况;

(3)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切换试验3次均应正常;

(4)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抽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抽验;

2)实际安装数量在6台-10台者,抽验5台;

3)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台抽验。

火灾探测器(包括手动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试验和故障报警抽验:

1)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10只;

2)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5%

—10%的比例,但不少于10只抽验,试验均应正常。

(5)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功能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

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次—3次;

3)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验。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抽验,应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工作泵与备用泵转换运行1次—3次;

2)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次—3次;

3)水流指示器、闸阀关闭器及电动阀等按实际安装

数量的10%-30%的比例进行末端放水试验。

(7)卤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抽验,应在符合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抽验下列控制功能:

1)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次—3次;

2)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落下防火幕)试验1次—3次;

3)抽一个防护区进行冷喷放试验(可用氮气代替)。

(8)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抽验,应按10%-20%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号均应正常。

(9)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应按10%-20%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及信号均应正常。

(10)消防电梯应进行1次—2次的人工和自动控制功能及信号的检验。

(11)火灾应急广播设备的抽验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进行下列功能检验(各项功能应正常语音清晰):

1)在消防控制室选区、选层广播;

2)共用的扬声器强切试验;

3)备用扩音机控制功能试验。

(12)消防通讯设备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各项功能应正常并语音清晰):

1)对讲电话进行1次—3次通话试验;

2)电话插孔按5%-10%进行通话试验;

3)消防控制室与119台进行1次-3次通话试验,

(13)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

(14)检测汉化图形化的CRT显示、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15)检测消防控制室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可靠性。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

(17)新型消防设施的设置及功能:早期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大空间红外矩阵计算机火灾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煤气等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8)智能型火灾探测器的性能、数量及安装位置;普通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及安装位置。

(19)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系统共用时,应满足现行消防规范、标准要求。

4.6 检测所需设备

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卤代烷、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系统、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应急广播设备和电源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泵等)所需的工程检测仪器及相关检测设备(公安消防监

督机构认可)。

4.7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结论及检测结果列表等。

5 消防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

5.1 验收条件

(1)申报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的基础条件是建筑物内各项消防系统施工、调试完毕,经建设、监理单位自检自验合格后,方可申报消防验收;

(2)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应是经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全部整改,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自验合格的工程;

(3)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应以系统为单元,保证系统施工、安装、调试工作完毕。系统单元内施工、安装、调试内容不得甩项或缺省;

(4)申报消防验收的工程必须得到该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督等单位的认可。建设单位必须以文字形式承诺。所申报消防验收内容严格按照已经审核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安装、调试,消防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公安部有关消防产品的管理规定,消防设计及施工符合相关的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5)参加消防验收的除消防监督机构外还应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产品供货单位。

5.2 验收形式

一般意义上讲,消防验收可分为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精装修消防验收三种验收形式。

(1)隐蔽工程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无法行消防检查和验收的消防设施及耐火构件,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消防验收。例如:钢结构防火喷涂,消防管线及连接等;

(2)粗装修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内消防系统及设施的功能性验收。主要针对消防系统及设施已安装、调试完毕,但尚未进行室内装修的建筑工程。粗装修消防验收适用于建筑物主体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待租、待售前的消防系统验收。粗装修消防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须进一步完成精装修消防审核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精装修消防验收是指对建筑物全面竣工并准备投人使用前的消防验收。精装修消防验收内容包括各项消防系统及设施、安全疏散、室内装修等诸项。

5.3 申报文件

(1)系统检测报告书:例如由中介消防检测机构对报验工程进行消防检测后出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以及针对《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所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报告;

(2)系统调试运行报告;

(3)工程设计文件及变更说明文件:例如建设过程中消防监督机构签发的相关消防审核文件(包括初步设计审核意见、施工图审核意见、内装修图纸审核意见、煤气图纸审核意见、备忘录等)、建设及设计单位针对消防审核文件所提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报告;

(4)隐蔽工程记录(监理签字):例如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消防系统自检自验和施工单位的安装调试记录、打压试验记录等文字材料;

(5)工程竣工图(蓝图);

(6)设备器材合格证、检测认证报告、随机资料等。

5.4 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的验收内容与检测内容应一致,这部分验收内容仅仅只是消防工程整体验收的组成部分之一;

(2)对文字内容应按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具体项目逐项逐条审核;对峻工图纸应按规范与建审意见相结合,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3)对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抽检。例如:通过对某一消火拴的实际操作实现对报警及联动系统的性能抽检;通过对某一感烟探测器的抽检实现对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以及与"119"网络连接状态等的测试。

5.5 验收程序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是由国家或行业认可消防监督机构执行。验收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单位应事先编制验收大纲、检测报告(表格),包括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项目和结果列表。当验收中出现不合格项时,应限期纠正,直至检测合格。

验收的主要工作是审议系统检测报告和系统运行报告,并审查建设方出具的全部技术文档(见北京市地方标准DBll/146-2002《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第7.2.3条)。验收结论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情况。如果有不合格项应限期整改(当涉及到检测项目时,如有必要应重新组织检测),直至没有不合格项方能通过验收。

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程验收中的特点

(1)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国家对系统中的主导产品有一系列的标准规定(归口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对各类工程的建筑防火设计,对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也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归口全国建筑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和地方也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测和管理。因此,当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和验收时,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已通过了专项检测和验收;

(2)消防工程的检测和验收是受国家正式法律《消防法》为依据的,它是一项强制性的要求。而智能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尚无相应的国家法律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3)由专设的监测机构进行检测,由国家公安消防机关专设的建筑工程监督审核机构来实施验收监督和审核的;

(4)它是唯一具有完全、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经受过时间考验的检测和验收标准。建筑与楼宇住宅智能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各种规范在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需强化,许多规范还在制定、补充阶段;

(5)智能化系统中其他子系统很容易并且有许多子系统已经实现在同一网络、同一软件平台上的开发和运行,唯独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的网络和软件平台是相对独立的。

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程验收中的重点

对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验收,应以检测其系统联动功能和基本功能为主。不论系统在以前的专项检测验收中的结果如何,在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检测验收中,对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监测系统的检测,还应检查或抽测以下项目:

(1)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包括直流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以及双路交流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根据需要进行);

(2)火灾报警系统的检测功能,包括火灾报警的优先级、火灾报警的延迟时间、信号的传输、故障的报警火灾事件的记载等;

(3)火灾的探测功能,点型感烟、点型感温、线型感烟、线型感温及火焰探测器对现场火灾参数的响应情况;

(4)消防泵的启停、运行、双泵转换以及在消火栓处的启停功能;

(5)喷淋泵的启停、运行、双泵转换;

(6)其它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等)的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辅助灭火设备(关闭门窗、忉断空调、通风等)的联动,以及对一个防护区的代用气体喷洒试验;

(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一步、两步动作及相应的联动功能;

(8)空调设备和防排烟设备(包括送新风机、排烟风机和相应的阀门)动作及相应的联动功能;

(9)消防电梯的人工控制和相应的联动控制;

(10)火灾应急广播设备的选区、选层广播,扬声器的切换,备用扩音器的控制;

(11)消防通讯设备的控制室与现场的对讲(包括用电话插孔的对讲)以及与“119"的通话;

(12)风消防电源的强制切断;

(13)系统CRT屏幕的中文菜单功能和操作;

(14)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信息传播;

(15)消防控制室与安全防范系统(SAS)及其它系统间的通信;

(16)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

(17)其他新型火灾探测、报警、联动设备的功能。

参考文献

建设部《建设部资质管理文件汇编》2001;04

建设部《建设部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实施细则》2000;05

赵英然《论消防工程专业施工的几个基本问题)2001;8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7

关键词:变电站;温度;监测;预警系统;项目

为实时掌握10kV开关柜内设备的运行工况,我局与珠海赛迪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了TMS系列无线式温度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对10kV开关柜柜内带电设备搭接部位进行在线温度监测,在线诊断出即将逾限的温度预警,提醒运行部门提前制定计划进行发热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损失,同时还对安装有二次保护装置、测控设备的主控室、高压室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在运行环境温度越限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整改,延长二次设备的使用寿命。

1.技术方案

1.1.1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由温度采集模块、温度传输单元、通信管理装置、用户手机控制室上位机、调度中心站端上位机等单元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下:

温度采集模块(简称TMP)

  用于温度采集和采得数据的无线发送。分为发射盒和传感头,传感头通过导热胶固定在高压开关接线端、高压电缆接头处、母线的连接点、变压器套管等需测温的位置,相连的发射盒安装在等电位的铜牌上,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安装位置。

温度传输单元(简称TTM)

用于无线接收监管区域所有TMP的数据并上传。可在线监测99个测温点,可与TMU安装在一起或独立安装。

通信管理装置(简称TMU)

  用于现场设定、查询相关信息,将其他单元的信息汇总、记录,并上传至手机和上位机。可自动生成对应各测温点的实时、历史趋势曲线,并可按照用户习惯选择曲线、柱状图显示,可配合管理人员分析各测温点的动态,预测故障发生部位。

用户手机控制室上位机

子站监控各测温点的实时情况。若出现报警信号,采用不同的颜色提醒管理人员。

调度中心站端上位机

  远程监控各子站的测温情况。若出现报警信号,采用不同的颜色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巡查。

 

1.1.2TMS系列无线式温度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技术特点

    1.在线实时自动采集运行设备的关键部位温度,无线通讯方式上传数据;通过后台软件系统可同时监测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采集,集中指示各个检测点的位置及对应温度值。

    2.可独立设定各组被测点的名称、温度阈值,当检测到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发出过温报警信息,并能根据不同的报警状态调整告警级别(预警和紧急告警)及告警频率。

    3.备具有自检功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后台软件有显示,并有通讯中断或设备故障等提示或告警信号,自检周期可在5~10分钟范围内任意设定。当检测发现设备故障时,无线式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可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发出报警信息:RS—485通讯、TCP/IP、GPRS组网通讯和GSM手机短信等。

    4.软件可保存设备三年的历史数据,可通过报表或曲线直观的察看各测温点的历史数据及趋势曲线,并能打印,以供存档调阅。

    5.温度采集模块:测温和信息发送的间隔时间根据设备温度和温度变化量可在1~120分钟范围内任意设定,并保证在每1分钟检测一次测温和信息发送的情况下,设备能正常的运行6周年不更换电池。

    6.温度传输装置:采用高频无线电通讯方式接收温度采集模块的各种信息;完全与电气设备隔离,至少可监测60个测温点;

    7.通信管理装置:实现与管理机的数据交换。使用大屏幕显示,用户可定义测温点名称,直接将过温点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

    8.监测管理软件系统用来实现相关的操作和监测,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立体流程画面的显示功能

2) 历史趋势显示功能

3) 报警功能

4) 声音报警

5) 数据打印功能

6) 数据上传和导出功能

7) 系统自检功能

8) 具有多种类型图表、系统图、3D/2D曲线图、梯形图、柱状图等

9) 可生成相关表格:实时数据表、历史数据及统计报表、设备参数表、报警一览表、常用数据表、设备参数表、目录表、备忘录等

10)可以在系统图上直接查询设备台帐信息、运行参数信息、运行统计信息等。

9.系统容量:支持互联网方式构建系统,可监测25000测温点。

2.2小结

目前最多采用的测温方法是粘贴示温腊片、使用红外测温仪、使用红外成像仪等设备;但由于现场情况的限制,无法对开关柜内的隐蔽点、关键点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经项目组人员的共同努力,TMS系列无线式温度在线监测预警系统于2009年07月正常投入运行。该系统的使用,将对开关柜内设备的发热情况及保护装置运行环境温度情况发挥良好的监控作用,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及时改进保护装置运行环境温度和提前制定计划发热设备的消缺计划,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损失,同时也减轻运行部门设备巡查负担。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2.测试报告

2.1温度采集模块精度测试报告

标准输入值:0℃【冰水混合物】、100℃【沸水】测试人:朱浩、许文才、姚冠雄

序号

采样点

温度值(℃)

装置实测值(℃)

误差

1

55011刀闸A相母线侧

1.1

1.1%

100

100.2

0.2%

2

55014刀闸B相主变侧

1.1

1.1%

100

100.1

0.1%

3

552A2刀闸B相母线侧

1.1

1.1%

100

100.2

0.2%

4

552A4刀闸C相主变侧

1.1

1.1%

100

101

1%

5

552B2刀闸C相母线侧

1.1

1.1%

100

101

1%

6

552B4刀闸A相主变侧

1.1

1.1%

100

101

1%

3.2功能性测试报告

温度越限报警测试

序号

采样点

测试温度

报警信号

手机短信

1

5111刀闸A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2

5111刀闸B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3

5111刀闸C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4

5114刀闸A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5

5114刀闸B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6

5114刀闸C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7

5132刀闸A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8

5132刀闸B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9

5132刀闸C相母线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10

5134刀闸A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11

5134刀闸B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12

5134刀闸C相线路侧

70℃

正常报警

正常发出

温度越限告警测试

序号

采样点

测试温度

告警信号

手机短信

1

5121刀闸A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2

5121刀闸B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3

5121刀闸C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4

5124刀闸A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5

5124刀闸B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6

5124刀闸C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7

5142刀闸A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8

5142刀闸B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9

5142刀闸C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10

5144刀闸A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11

5144刀闸B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12

5144刀闸C相母线侧

100℃

正常告警

正常发出

2.3小结

经过近5个月的试运行,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比,初步判断该系统监测数据稳定,并能够反映10kV开关柜柜内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基本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小结如下:

1)经测试温度采集模块的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99%,最大误差小于1.15%,低于技术指标规定的2%,从而保证无线式温度在线系统的监测实时精度,实现温度预警与温度告警。

2)实现了10kV开关柜柜内设备关键、隐蔽部位以及主控室、高压室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

3)该系统通过对各关键点、隐蔽点的实时监测,为实现10kV开关柜的“状态检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对10kV开关柜设备的运行管理,防止开关柜中的触点和母排、电缆连接处等部位因老化、松动或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过大,而导致在正常负荷下出现过热现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3.总结

本项目自立项之初,严格遵循考察——设计——施工——验收等系列的标准,在施工进度上,基本按照要求完成工期,在系统功能、性能、稳定性方面也经受了一定的考验,目前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实时对110kV金里变电站设备在线温度监测,通过详细记录设备温度变化的曲线、环境温度,分析设备发热故障特性,以达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防止发生严重故障的目的,并为今后分析、整改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了项目立项的预期目标,本项目的投入使110kV金里变电站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在提倡节能、节约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是重要的问题,以往的计划检修往往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会造成过度的维修,而以设备实时在线状态为基础的“状态检修”技术必将引起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变革,我局在本项目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探讨今后实施“状态检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主要推广前景如下:

1.采用无线式温度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替代红外线测温、粘贴示温蜡片测温等的传统测温方法,解决隐蔽设备的测温问题。

2.实时监测隐蔽设备关键点的温度变化,实现远方温度采集监测、实时温度数据显示,通过接入综自系统,实现超温报警功能,使设备维护人员及时、准确的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3.通过对高压室、主控室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温度过高,避免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出现故障,造成误动或拒动。

电线检验报告和检测报告篇8

1.项目实施过程

苏州所LIMS项目从2012年8月1日开工,抽调各科室精英组成项目实施团队,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经历了开工会、系统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原型开发、离线验收测试、现场验收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正式上线等阶段,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于2012年12月1日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系统进行了不断地完善,根据食药检实验室的特殊性和食药检业务处理的复杂性,在原有核心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具有食药检实验室特色的功能,经过了5个多月的试运行,完成了项目验收。

2015年9月,苏州所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对LIMS系统进行了二次深度开发。此次开发完善了苏州所LIMS系统基础功能,让用户更方便、快捷、高效的进行系统应用;增加了进口药品检验业务流程及相关针对进口药品检验流程中的批量处理功能;通过平台的应用,为客户提供远程报验申请、检验进度査询、报告书查询、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功能,进一步方便客户的检验申报流程,对内提高服务客户的质量和水平,Xt外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客户远程填报检验项目信息,进一步减少业务受理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客户通过平台,可以实时跟踪检品的进展情况,及时获得最终的检验报告领取短信,公开、透明、快速、便捷的了解检验情况,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达到信息公开的效果。

2.实现主要功能

2.1 规范检验业务流程

在LIMS系统中实现了从检品受理、样品分配、样品管理、检验任务的接受、检验任务的管理与分配、检验任务的接收与确认、检验试验的过程管理、检验结果的复核、样品审核、检验报告书合成、审核报告书、签发报告书、发放报告书、报告书修改和留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以程序化的方式规范了检验业务流程和痕迹保留技术,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

2.2 建立实验室资源管理平台

利用LIMS系统全面实现了与检验业务密切相关的人员管理、仪器管理、计量器具管理、供应品管理、标准品管理、文件及标准管理、电子标准管理、场所管理、环境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全面资源管理,达到对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条件、成本、期限、人员等元素控制的目的,实现对业务工作的可知、可控和可预测。

2.3 确保检验数据完整性

实验室仪器数据的自动采集是实验室自动化的关键内容,也是实施LIMS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LIMS系统与不同厂商的仪器建立接口连接,将其采集到系统中,确保实验室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溯源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的实现检验流程无纸化。

2.4 完善MyLIMS对外服务平台

通过链接将MyLIMS集成在苏州所网站上,利用开放的数据接口,客户可以登陆苏州所网站访问MyLIMS,在授权范围内访问或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目前,MyLIMS提供了报验申请、检品进度查询、信息查询(包括:查询检验结果、检验费用等),以及满意度调查等功能。

2.5 建设实验室电子记事本(ElectronicLaboratoryNotebooks,简称ELN)模板

LIMS中的ELN用来为实验室中的用户定义类似物理的实验室记事本,用于记录那些不容易以电子形式捕获的信息和非格式化的信息。通过ELN的应用,帮助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实现原始记录的无纸化,实现复杂的非格式数据的电子化。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ELN还帮助检验人员实现数据的自动计算、自动修约、仪器数据的采集和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功能。

苏州所目前已在LIMS系统中建立了578个ELN模板,并将在今后的检测工作中不断完善ELN模板,全面有效地为检测工作提供支持。

3.建设经验总结

苏州所LIMS系统截至2015年底,共签发报告13461份,其中保健食品2005份,洁净度检测1128份,药品10328份,有效助推了苏州所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结合三年多来的建设和使用经历,我觉得地市级食药检机构在建设LIMS系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建设目标

LIMS系统拥有包括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测等食药检机构所有检验检测领域的功能模块,而地市级食药检机构往往并不是所有检验检测领域均开展业务。因此,在建设初期应避免“大而全”的思想,结合机构自身业务特色,选择合适的功能模块进行建设,既缩短了建设周期,早日实现实验室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又集中了优势力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提高LIMS系统的使用效率。

3.2 组建实施团队

对LIMS系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它并不是一个万能的系统,不能解决实验室的所有问题,LIMS系统给检验检测工作提供的方便快捷,取决于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量基础程序、模板和数据的建立完善。因此,组建好一个既熟悉检测业务流程、又对信息化建设有一定了解的实施团队非常关键。苏州所在LIMS系统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所领导层的大力支持,抽调各科室主任、副主任和业务骨干组成了实施团队,人员均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些成员完成了各自科室的流程规划、ELN模板录人等大量的基础工作。苏州所的LIMS系统在短短四个月完全脱离原有业务流程、上线“单轨制”试运行,离不开这个高效的实施团队的大量付出。

3.3 注重后期维护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地市级食药检机构的业务范围在逐渐拓展,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对LIMS系统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同时,软件项目的开发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大量的数据、程序都需要不断的维护。只有不断投人,对LIMS系统进行开发、维护,才能保证系统的适应性,不断适应地市级食药检机构业务的变化。

上一篇:施工质量管理建议范文 下一篇:妇产科帮扶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