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1:05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1

随着HIV在我国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成倍增长,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检测日益重视。为了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的目的,全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现已被广泛采用,是卫生部推荐的首选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ELISA结果的因素也较多,造成抗-HIV结果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还是比较常见[1]。为减少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的影响,我院近二年来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同时对7737例标本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 来自我院2009年7月~2011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共7737例

1.2 仪器 洗板机由上海新波生物提供 酶标仪为Multiskan Ⅲ(MK3) 酶标仪

1.3 试剂 抗-HIV诊断试剂盒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荣盛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为中检所批批检合格产品。

1.4 方法 : 每份标本均采用二个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同时检测,严格按照各厂家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和结果判读。对于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或均为阳性的结果直接发出阴性或待复查报告,对于一阴一阳结果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进行复检后再报告。

2 结果

3 讨论

3.1 在日常的HIV初筛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由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剂的灵敏度不同,操作人员在对标本的离心、加样、温育、洗板等各个操作环节出现的失误等多方面原因,均可能造成试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如温育时间不够,弱阳性标本检测不出;温育温度不够,弱阳性标本也难以检出[2]。洗板对ELISA检测抗-HIV来说也是关键步骤,特别是洗板次数的选择,洗板次数较少,造成残留,可引起假阳性结果,洗板次数过多,可造成抗原抗体结合物洗脱造成假阴性结果[3]。同时,试剂长途运输保证不了温度也将影响试剂盒质量[4]。因此,要提高ELISA法检测抗-HIV的试验的准确度,必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来操作,并且重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确保试验的质量。

3.2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修正版)》第5.1.1.4条要求,进行初筛检测时,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需要进一步做复检试验和确证试验。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修正版)》要求,对于ELISA检测抗-HIV时出现的假阳性结果,通过复检及确证试验,可以得到最终满意的结果;但对于出现的假阴性结果,直接发出了阴性报告,会漏报了部分阳性结果。在我院同时以二种不同厂家试剂检测了7737例样品时,出现了118例(1.53%)一阴一阳结果,通过进一步复检,仍有52例(0.67%)应报告待复查而不能报告阴性,需进一步做确证试验,如果使用一种试剂的话,这52例结果将直接报告阴性而造成阳性漏报,不但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机,还可造成在配偶等人群中的传播,其危害性比假阳性结果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建议在做HIV初筛试验时,直接使用二种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检测,对阴性结果出具阴性报告,对阳性结果及一阴一阳结果进一步复检,再发出报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个别待复查结果报告为阴性而造成的更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刘佃香.ELISA检测抗-HIV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4):80.

[2] 陈鹄,刘庆菊.温育温度及时间对ELISA快速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2006,34(1):138.

[3] 刘祖勇. 增加洗板次数对HbsAg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35.

[4] 徐志峰.ELISA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4):584.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2

法定代表人:蒋耀忠,该所所长。

委托代理人:张模方,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职员。

委托代理人:罗仑,成都国贸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成都正大电器机械厂。住所地:成都市火车北站东二路四号。

法定代表人:赖羿,该厂厂长。

委托代理人:赖禹,成都正大电器机械厂副厂长。

委托代理人:赵传华,四川省思创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研所)因与被告成都正大电器机械厂(以下简称正大厂)发生专利侵权纠纷,向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正大厂生产和销售的正大牌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以下简称二次净化器),其主要技术特征均落入原告所有并许可给成都科成环境工程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科成公司)有偿使用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室内空气净化器”和“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请求判令正大厂立刻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赔偿由于侵权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15万元,并在《中国专利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保证今后不再发生侵权行为。

原告化研所为证明自己的主张,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3,是中国专利局授予原告化研所“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专利号:87205109.9)、“室内空气净化器”(专利号:89213104.7)、“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专利号:90211733.5)等三个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证书和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中国专利局收取专利年费的收据。

证据4和6,是被告正大厂生产的“二次净化器”产品说明书、价目表、图片。

证据5、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原告化研所的委托,于1996年8月26日对“二次净化器”是否落入化研所的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出具的《专利侵权技术判定咨询意见书》。

证据7、济南市天桥中南现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该公司于1994年底收到“二次净化器”产品销售广告的证明。

证据8、被告正大厂于1995年3月31日印刷2000张“二次净化器”广告的发票。

证据9、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于1995年9月1日对“二次净化器”出具的成质检(电)字第(950780)号检验报告。

证据10?18,是四川省电力局、EDS公司等单位购买或者代销“二次净化器”情况的证明。

证据19、原告化研所于1990年3月30日与科成公司签订的关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室内空气净化器”、“铸字机废气净化器”的专利技术转让协议。

证据20、原告化研所于1990年7月8日与科成公司签订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专利普通实施许可合同。

证据21、原告化研所于1993年6月30日与科成公司签订的关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的企业接收课题组技术成果合同。

证据22?35,是科成公司于1994年4月4日至1997年11月20日期间,以技术转让费、管理费、上交款、技术使用费、综合技术费、技术成果使用费等名义,分14次向原告化研所支付986090.59元的转帐支票、记帐凭证。

被告辩称:(1)被告生产“二次净化器”使用的是名为“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的专利技术,产品已经通过了质量检验并获得推荐证书,与原告的专利不属同一领域,不具有可比性。(2)被告所使用的叶轮,是从九里堤塑料厂合法购买的。(3)原告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已于1995年7月17日失效。(4)原告在1994年3月就知道被告在搞“二次净化器”,而于1996年5月才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综上所述,被告没有侵犯原告的三项专利。

被告正大厂为证明上述主张,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1996年1月28日,中国专利局授予赖禹“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权证书(专利号:ZL94229927.2),以及该专利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

证据2、1995年9月1日、1996年10月18日,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二次净化器”进行检验后分别作出的成质检(电)字第(950780)号、成质检(电)字第(961529)号检验报告。

证据3、1996年10月20日,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给“二次净化器”颁发的产品推荐证书和被告的声明。

证据4和11、被告正大厂制定的“二次净化器”企业标准、“二次净化器”说明书。

证据5、1995年9月19日,科成公司委托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塑料厂加工叶轮的委托书。

证据6、1996年5月29日,九里堤塑料厂出具的收到被告正大厂购买叶轮100个、价值300元的收据。

证据7、1994年10月22日,科成公司与被告正大厂签订的委托制作叶轮模具协议;1995年6月16日、7月18日,科成公司给正大厂支付模具款的转帐支票、增值税发票。

证据8、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1996年8月26日出具的《专利侵权技术判定咨询意见书》。

证据9、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1998年3月14日对“室内空气净化器”(专利号:89213104.7)作出的《无效公告请求审查决定书》。

证据10、成都市锦江区天北印刷厂于1995年12月16日出具的被告正大厂交纳印制“二次净化器”说明书2000张的费用收据。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法庭调查中,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质证。被告正大厂对原告化研所出示的证据1?6、证据8?10、证据16无异议;对证据7、证据11?15、证据17?35有异议。化研所除对正大厂出示的证据6有异议,对其余证据无异议。经审理查明:

一、原告化研所享有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专利号:87205109.9)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期至1995年7月18日止。该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基本特征:由集风罩(1)、接管(2)、净化器外壳(3)、抽风机(4)、抽风机排气管(5)、净化排气管(7)组成,其特征是在净化器外壳(3)中设有装有催化剂的净化箱(6),该净化箱一面与抽风机排气管(5)连接,另一面与净化排气管(7)连接。

原告化研所享有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专利号:89213104.7)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期至1997年7月31日止。该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基本特征:由净化器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抽风机(2)、与抽风机(2)排气管相连通的接管(3)、净化排气管(5)和设于净化排气管(5)管口或其附近的施香器(6)组成,其特征是在净化器外壳(1)内设有装有活性炭吸附剂的净化箱(4),该净化箱的一面与接管(3)相连通,另一面与净化排气管(5)相连通。

原告化研所享有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专利号:90211733.5)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期至1998年1月12日止。该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基本特征:在其中心部位有一个可与离心风机转轴连接的轴套(3),在轴套(3)上有起坚固作用的坚固螺钉(4),其特征是在轴套(3)的一端设有与轴套(3)垂直的具有中心圆孔、该圆孔周边与轴套外周密封连接的圆底板(5),在圆底板(5)朝向轴套(3)的面上,沿其边周部位均匀设有与圆底板(5)板面相垂直的其数量可等于或大于8的形状相同的弧形叶片(2),各弧形叶片(2)的凹面朝向风机电机转轴转动方向,弧形叶片(2)凹面的曲率半径R≥6mm,凹面两端连接的弧弦线与本叶轮圆心至该弦线靠近叶轮中心的端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θ为0°≤θ≤60°,各弧形叶片(2)的另一端与圆环板(1)相连接,该圆环板与圆底板(5)平行、同心。由圆环板(1)、圆底板(5),以及在两板(1、5)之间并与之相垂直且均匀设置的各弧形叶片(2)组成以轴套(3)为中心的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

原告化研所取得上述3个专利后,均以每年不等的价格有偿许可其下属科成公司使用。从1995年8月16日至1998年1月12日,科成公司共向化研所交纳专利实施许可费计584521.57元。

二、被告正大厂生产“二次净化器”使用的“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4229927.2),申请日为1994年11月29日,授权公告日为1995年9月6日。该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基本特征:由集气盒(1),与集气盒相连的连接管(2),净化器外壳(3),进风盖壁(4),抽风机外壳(5),与之相连的抽风轮(6),排风道(7),复印机臭氧一次净化用活性炭(8),复印机臭氧一次净化箱出风口(9),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入风口(10),抽风机固定螺钉(11),净化箱(12),空气净化灭菌灯(13),空气二次过滤活性炭(14),施香器(15),空气净化后的排风口(16),双头式电机(17),室内空气进风口(18),复印机(19),净化箱内隔壁(20),净化箱内隔网(21),电机轴(22),电机(固定座,23),连接净化箱螺钉(24)。“二次净化器”包括了该专利中除空气净化灭菌灯(13)、施香器(15)和复印机(19)之外的全部部件。

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被告正大厂生产的“二次净化器”进行了质量检验,并分别于1995年9月1日、1995年10月18日作出了成质检(电)字第(950780)号、(961529)号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均为符合所检项目标准要求。在成质检(电)字第(950780)号检验报告上载明,企业的标准备案号为B5101001821?1996,检验结果为:净化后粉尘排放浓度为2. 73mg/立方米标干,粉尘净化效率为59.66%,臭氧净化效率为85.42-3%,净化后臭氧排放浓度为6.39×10    mg/立方米标干。

1995年8月16日,被告正大厂销售给四川省电力局一台“二次净化器”。1998年3月2日,销售给成都恩威药业有限公司一台“二次净化器”。

三、1994年10月22日,科成公司委托被告正大厂加工制作叶轮模具,双方签订了一份委托制作协议。该协议载明,此叶轮用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且该模具系科成公司独家享有。而正大厂生产“二次净化器”所使用的叶轮,与原告化研所享有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90211733.5)权利要求1中的技术方案相同。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一、被告正大厂生产的“二次净化器”,虽是使用了赖禹取得的“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但因其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方案与原告化研所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和“室内空气净化器”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等同,即以等同的方式落入了“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保护范围之中。

二、被告正大厂生产“二次净化器”所使用的叶轮,因与原告化研所享有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技术方案相同,故以相同的方式落入了“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的保护范围之中。

三、原告化研所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权已于1995年7月18日失效。被告正大厂首次生产销售“二次净化器”的时间是1995年8月16日。故“二次净化器”不构成对“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的侵权。

因原告化研所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1997年7月31日、1998年1月12日,故被告正大厂从1995年8月16日起生产的“二次净化器”,侵犯了化研所享有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与“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权。

四、从1995年8月16日起至1998年1月12日止,科成公司向原告化研所交纳上述三个专利的许可使用费为584521.57元。化研所提出以许可他人实施其实用新型专利的许可费作为赔偿依据,要求被告正大厂赔偿损失15万元,该主张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

五、被告正大厂在答辩中提出其生产的“二次净化器”,实际上只是两套复印机臭氧净化器,没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个主张与其提供的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质检(电)字第(950780)号、第(961529)号检验报告的结论相违背,故不予支持。

六、被告正大厂在答辩中提出,原告化研所于1994年3月就知道该厂在生产“二次净化器”,直至1996年5月才起诉,起诉已过诉讼时效。正大厂对此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故不予支持。

七、被告正大厂在答辩中提出,该厂使用的叶轮是合法购买来的,因此不应构成对原告化研所享有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权。正大厂在1994年10月22日替科成公司加工制作叶轮模具时,科成公司在委托制作协议中就已经声明,该叶轮用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且该叶轮的产权归科成公司所有。因此,正大厂明知该叶轮是用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的专用产品,其技术方案与化研所享有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完全相同,故对正大厂关于不构成侵权的主张不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据此,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29日判决:

一、被告正大厂赔偿由于其侵权行为给原告化研所造成的损失15万元。

二、被告正大厂在《中国专利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上公开向原告化研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本案案件受理费4550元,其他费用1865元,由被告正大厂负担。

正大厂不服一审判决,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称:一、上诉人生产的“二次净化器”实际上是两套“复印机臭氧净化器”,这是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专利侵权技术判定咨询意见书》中指出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与“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范围不同,技术主题和发明目的也不同,不属同一技术领域。这是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977号《无效公告请求审查决定书》中对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与“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区别所做的结论。而上诉人的“二次净化器”也是用于净化复印机墨粉尘的,与“室内空气净化器”不属同一技术领域,并不侵犯“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专利权。二、上诉人制作风机使用的叶轮技术,是1993年从陕西眉县合法获取的。专利法规定,经专利权人许可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作制造、使用必要准备的,不视为侵权。因此,上诉人依法使用这种叶轮制作的风机,不构成侵权。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重新作出公正的判决。

被上诉人化研所辩称:一、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专利侵权技术判定咨询意见书》中提到上诉人的侵权产品可为两套“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但没有排除第二套“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可同时作为“空气净化器”,更没有认定上诉人的侵权产品就是两套“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另外,第977号《无效公告请求审查决定书》是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应上诉人的请求,对被上诉人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与被上诉人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相比是否具有新颖性作出的回答。上诉人提供给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证据,是被上诉人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不是上诉人的“二次净化器”。因此,第977号《无效公告请求审查决定书》只涉及被上诉人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不能证明上诉人的“二次净化器”是否存在同样问题。二、上诉人称其在被上诉人的专利申请日前就制造和销售了涉及“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专利的产品,可是其提供的发票并不能证实这个主张,也没有其他证据予以证明。综上所述,上诉人侵犯被上诉人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事实是清楚的,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正确,应当维持。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1990年10月24日中国专利局授予被上诉人化研所的“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申请日是1990年1月12日。该专利权利要求1的修改文本表述为: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它包括有在其中心部位有一个可与离心风机电机转轴连接的轴套(3),在轴套(3)上有起坚固作用的坚固螺钉(4),在轴套(3)的一端设有与轴套(3)垂直的具有中心圆孔,该圆孔边周与轴套外周密封连接的圆底板(5)。在圆底板(5)朝向轴套(3)的面上,沿其边周部位均匀设有与圆底板(5)板面相垂直24片形状相同的弧形叶片(2),各弧形叶片(2)的凹面朝向风机电机转轴转动方向,各弧形叶片(2)的另一端与圆环板(1)相连接,该圆环板与圆底板(5)平行,同心,其特征在于弧形叶片(2)凹面的曲率半径R为10?14mm,弧长为20?24mm,厚度为0.5?1mm,高为26?30mm,凹面两端边接的弧弦线与本叶轮圆心至该弦线靠近叶轮中心的端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θ为30°≤θ≤45°。

1992年7月7日,被上诉人化研所的代表张模方与成都125信箱的代表谢清华签订“成都125信箱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研所环保公司风机合同”。合同约定:风机技术是由科成公司提供的专利技术,供方不得将需方提供的有关技术扩散和泄密,更不得向外转让或销售等。合同加盖有科成公司经济合同专用章和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公司印章。

1993年1月至1994年8月,科成公司从上诉人正大厂购进金属材料的中、小型风机300余台。

1994年10月22日,由上诉人正大厂作为合同乙方,与作为合同甲方的科成公司签订的《委托制作叶轮模具协议》中,有以下内容:此叶轮用于复印机臭氧净化器,模具制作依据实物样品和有关专利资料;甲方委托乙方制作的模具,其产权为甲方独家所有,乙方不得转让第三方以及用此模具为第三方生产产品。1995年9月29日,科成公司将此模具提供给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塑料厂,委托其加工塑料叶轮。从1995年8月起,正大厂开始从九里堤塑料厂购进塑料叶轮生产“二次净化器”。

上诉人正大厂印制的“二次净化器”说明书称:本机改进了复印机净化装置并增设了室内净化装置等。

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于1995年9月1日,依据GB4706.1?9 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对上诉人正大厂生产的“二次净化器”

进行了质量检验,出具了成质检(电)字第(950708)号检验报告;1996年10月18日,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又依据Q/ZDO01?1996《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企业标准》对“二次净化器”进行了质量检验,出具了成质检(电)字第(961529)检验报告。两次检验的主要项目有:标志、绝缘电阻、电气程度等,检验结论均为符合所检项目标准要求。此外该所在(96)第245号《产品检验通知单》上,对“二次净化器”的检验结果为:净化后粉尘排放浓度为2.73mg/立方米标干,粉尘净化效率为59.66%,臭氧净化效率为-3 85.42%,净化后臭氧排放浓度为6.93×10    mg/立方米标干。

1996年5月30日,被上诉人化研所以上诉人正大厂生产和销售的“二次净化器”侵犯其专利权为由提起诉讼。

1996年8月19日,四川省专利管理局委托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判定上诉人正大厂的“二次净化器”(JHQ?2?A型)是否落入被上诉人化研所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和“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其提供的资料有:“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专利说明书:“二次净化器”的说明书;标牌上注有“正大电器;复印机臭氧与室内空气二次净化器;型号:JHQ?2?A型;额定电压:交流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输入功率:60W;ZHENGDA牌”的“二次净化器”实物一件等。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据此作出的《专利侵权技术判定咨询意见书》结论为:1、标牌上注有“正大电器”,型号:JHQ?2?A型的ZHENGDA牌“二次净化器”以等同方式落入“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实用新型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2、安装于“二次净化器”上的叶轮,以相同方式落入“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实用新型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

1996年8月26日,上诉人正大厂以被上诉人化研所的“复印机臭氧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与“室内空气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均有净化器外壳、抽风机等,所不同的是净化范围不同及在净化排气管或其附近设置施香器,二者相比,“室内空气净化器”不具创造性为由,向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室内空气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无效。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在《无效公告请求审查决定书》中认为:“室内空气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技术主题是室内空气净化器,国际分类中属A61L9/00类,而名为“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化的是“复印机或眷影机”产生的臭氧,属B01D53/2类,两者不属同一类,技术主题也有别。且前者具有施香器这一区别特征,该施香器的设置具有可使芳香的净化空气充满室内的实质性特点。故做出维持“室内空气净化器”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决定。

1996年6月,上诉人正大厂在成都市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二次净化器”企业标准为:用于净化复印机排出的臭氧、有机废气和粉尘。性能指标为:复印机臭氧废3气排放量在60?100立方米/h时,用A型净化后臭氧浓度不大于0.1mg等。

另查明:上诉人正大厂系1993年1月1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该企业注册时的法定代表人为谢清华。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3

关键词:厂内机动车辆 检验检测 影响因素机动车辆已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是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其安全监测工作得到社会、企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厂内运输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机动车辆,在一定程度上机动车辆的使用解决了企业中的装卸搬运问题,使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

由于机动车辆在厂内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检查检测工作是保证厂内机动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是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部门、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把好质量关,充分考虑影响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并对影响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有效的提高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检测是监督厂内机动车辆质量与厂内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测所得数据与结果为机动车辆质量水平和安全指标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厂内机动车辆的种类、品牌不同,所以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检查方法等检查指标也各有差异,略有不同。

一、机动车辆检查的分类

厂内机动车辆检查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收检查,验收检查是指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机动车辆进行检查,确定车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可安全使用。这里所指的即将投入使用的机动车辆包括新车、大修后或者进行改造后的车辆,只要机动车辆打算投入使用,就必须进行验收检查。对于遇可能影响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的厂内机动车辆,应该在进行大修后,厂内机动车辆检测检验部门需严格按照验收检查标准进行验收。第二种是定期检验,机动车辆在投入使用后,会因为车辆作业量的增加,作业时间的增多导致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对机动车辆的使用者及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应对厂内使用中的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第三种为特殊检验,特殊检验是指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对某些具有特殊使用的机动车辆在特殊参数、特殊要求下进行检查,使机动车辆在确保安全运行的条件下,满足企业生产的特殊要求。第四种是复查,复查是指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对上次检验检测判定不合格的厂内机动车辆重新进行检查。

二、影响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

影响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厂内机动车辆的资料

厂内机动车辆的资料主要包括厂内机动车辆的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在对厂内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前,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必须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维护说明、配件目录、维修工具等技术资料,对厂内机动车辆的构造、性能进行系统的了解,同时,对不同种类的厂内机动车辆在使用、维护、构造、性能等各方面加以区分,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检验检测工作人员要对厂内每种机动车辆建立相对应的档案,档案中记录设备运行情况、日常检查保养情况、故障情况、维修情况等。管理资料主要包括购置设备的管理文件、草组人员的操作规范、维修保养方法与措施等资料,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管理资料的实施力度,使厂内机动车使用者合理使用机动车,避免机动车事故的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关解决措施。厂内机动车资料是检验检测工作人员了解设备状况、合理选择检验检测设备、确定相应检验检测方案的有力依据,如果缺少这些资料,将无法开展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检测工作,无法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影响厂内机动车辆的正常使用。

(二)检验检测仪器

检验检测仪器与检验检测结果密切相关,检验检测仪器的性能越高,检测结果就越准确;检验检测仪器的性能越低,检测结果会出现误差。如果检验检测仪器的精度下降、元器件老化严重、灵敏度较低均会使检测结果产生偏差。所以,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应该定期将检验检测仪器进行校验,对较长时间使用、老化情况严重的不合格的仪器进行淘汰,更新检验检测仪器,保证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不适用没有经过校验或者校验不合格的仪器,这是提高厂内机动车辆检测检验工作的有效保证。

检验检测数据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检验检测仪器来获得,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人员要注重检验检测仪器的选取,确保检验检测仪器的选取要与检验检测的项目相适应,同时,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可以提高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正确性,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应对厂内检验检测仪器持续更新换代。例如:新一代测试汽车动力性能与制动性能的多功能速度仪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汉字提示,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直观的多项测试数据、曲线等资料,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系统有较好的存储功能,可自动存储测试数据,即使停电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此外,系统内还设有打印机,检验检测人员可直接将测试结果、测试数据、动态曲线打印出来,为检验检测工作节省了时间。同时,仪器设备配有接口,将电脑与接口连接后,可将测试结果直接发到电脑中,检验检测人员可直接利用笔记本电脑对测试数据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处理与储存。整套仪器设备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操作简单,是汽车制造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汽车检验检测行业较为理想的检验检测设备。在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的工作中使用制定性能测试仪、侧滑仪、转向参数测试仪、转向轮定位测试仪、手刹力计等先进仪器的使用使检验检测数据得以精确测量,有效的提高了者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

(三)检验检测技术

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人工检验检测阶段,在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技术发展的初期,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一些简单的检测工具凭借相关实践经验而进行的定性检测检验,检验检测的结果较为粗劣,对厂内机动车的安全使用起到的效果不大。第二阶段是定量检验检测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定的确立,国内出现了对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的仪器,检验检测技术实现了由人工检验检测到使用检验检测仪器的转变,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检验检测的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检验检测所带来的弊端。第三个阶段是流动检验检测阶段,在此阶段,出现了功能更好、自动化程度更好、流动性更强的流动检验检测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对厂内机动车辆的多项参数进行检验检测,此外,它还还配备微机、打印机,能够进行实时打印、储存检验检测数据与结果,同时,可根据检验检测数据与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大大减少了检验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了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技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工程和现代设计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与汽车检验检测技术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厂内机动车辆有自己特有的作业方式、作业机构、作业环境,所以与汽车检验检测技术相比,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有些厂内机动车辆在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一般汽车检验检测的内容,还要对它们的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以及特有的结构组成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从定性检验检测到定量检测检验的飞跃,使检验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能够及时的反应机动车辆的使用情况。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的工作效率,也促进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检验检测方案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人员通过对机动车辆资料的了解与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可确定检验检测方案,检验检测方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现场检验检测的实施,厂内检验检测部门应完善检验检测方案,检验检测方案不完整,缺少部分检查项目时,常会出现错检或者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给企业、机动车使用者及周围作业人员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人员要在检验检测实施前完成检验检测方案,检验检测方案首先要求方案制定人员熟知所要检验检测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其次,要依据所要检验检测设备的结构、性能、维修及保养等资料选择合理的检验检测仪器,确定检验检测原始数据,明确每台检验检测仪器的检验检测顺序与检验检测工作人员的分工等。最后,进行在检验检测的工作中,一定要保证检验检测人员之间明确的分工与良好的工作配合。一般情况下,选取两名工作人员担任检验检测员与辅助检验检测员,两人的具体工作内容要有明确的区分,检验检测员主要负责检验检测工作,辅助检验检测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核查现场相关技术参数和相关技术资料为主。

(五)检验检测条件

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实施检验检测时应注重外部条件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露天检测应在天气晴朗无雨的情况下进行;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查,现场应保持清洁,对现场内与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无关的物品和设备一律清除,并在现场放置正在进行检测的警示牌,提醒非相关工作人员禁止进入;保证检验检测现场环境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及要求,确保对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这对检验检测人员有很高的的要求。专业的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人员应熟知不同种类机动车辆的结构组成、构成原理、基本性能、维修保养等相关资料,这样可有助于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仪器进行选择,同时,检验检测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检验检测仪器,制定详细合理的检验检测方案,减少漏检项目,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人员要在检验检测过程中积累相关检验检测经验,控制好错检率,避免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提高检验检测的准确性。

厂内应注重机动车辆检验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部门应及时组织机动车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对新出台的与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要求等文件进行集体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不懂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和解决,对厂内机械车辆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其次,对检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确保检验检测人员的从业资格,定期开展检验检测知识的相关培训,聘请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行业中权威专家到厂内开展专题讲座,全面丰富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拓宽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视野。改变厂内机动车辆传统的学习模式,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给予检验检测人员足够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培养检验检测人员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应该定期组织在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中变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到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较好的单位去学习,将我厂年轻的有发展潜力的毕业大学生分派到厂内机动车辆制造、汽车维修厂家、汽车保养厂家进行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在工作过程实践以及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中的交流,使检验检测人员在工作与学习互相成长,提高专业技能、积累专业知识,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厂内机动车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保证厂内机动车的安全运行。

(七)检验检测监督

由于检验检测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是保证厂内机动车安全远行的关键,所以,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部门应加大检验检测的监督力度。如果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要求不严或者对机动车辆的隐患排除能力不高,对检验检测项目进行错检或者漏检,及有可能使厂内机动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机动车辆发生事故,对企业的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八)检验检测报告

由于检验检测报告代表了检验检测部门工作成果,所以,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部门在保证检验检测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同时,还要对考核检验检测报告进行严格的考核。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部门工作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检验检测报告的的优劣直接体现检验检测部门的工作情况,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对机动车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厂内应设立机动车辆的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监督部门对检验检测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减少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外部因素。在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工作时,应选取厂内专业检验检测人员全程指导、监督检验检测工作,坚决杜绝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产生。检验检测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检验检测报告进行,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检验检测报告要及时将报告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责令其及时整改,确保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

(九)检验检测数量

由于厂内生产发展的需要,厂内机动车辆的数量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检验检测部门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在保证检验检测数量的同时不能忽略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做到既不能片面的追求检验检测数量,也不能过高的强调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要在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检验检测工作效率,努力承担较多数量的检验检测量,提高检验检测的责任意识,提高检验检测的工作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对厂内机动车辆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机动车检验检测工作能促进企业生产过程的运行,有助于企业的运输,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的,如果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不好,会影响机动车的使用,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机动车的使用者与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与运行。影响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检验检测仪器、检验检测技术、检验检测方案等方面对影响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方法与措施。今后,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部门应重视影响厂内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保证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为企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宏伟.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行业交流.2011(01).

[2]王小燕,王明辉,肖昀.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工作研究.2008(01).

[3]赵起超.浅谈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J].网络财富.2010(09).

[4]高飞,陆军伟.企业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0(19).

[5]奇国忠,张强.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及事故预防[J].企业标准化.2008(10).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4

一是基本信息不全。检验报告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质量等级、生产日期或批号、生产单位和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样品数量、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类别等信息。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这些基本信息,它是所检产品的身份特征,缺少任何一项将给所检产品的认定带来争议,从而影响报告的法律效力。但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常存在漏填、错填等现象。如:有的产品有质量等级的要求,但在检验报告中却未体现;有的将生产单位“××市××食品厂”写为“××××食品厂”而漏掉了“市”。诸如此类看似很小的问题,有时会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二是检验依据不符合要求。食品检验依据一般是指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有时也包括“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标准共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从而导致了涉及到食品的标准数以千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产品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还要熟悉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食品检验报告中检验依据存在问题的占了较大的比重。具体分析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检验项目(如卫生指标、标签等)在所引用的检验依据中不作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有些老的产品标准中未引用相关卫生标准和GB7718,而检验报告中仅将产品标准作为检验依据,而未将检验项目所涉及到的标准均作为检验依据;第二,数据单位和技术要求等项目填写上存在缺陷。数据单位一定要与检验标准的要求相一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作为计量单位。技术要求是判定所检项目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据,技术要求一项的填写至关重要。在食品检验报告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涉及到食品添加剂项目的相关技术要求。例如,火腿肠中原山梨酸钾的最大使用量为0.075g/kg,但2002年后扩大至1.5g/kg,如不及时掌握更新信息将有可能导致错判。GB2760每年都在更新,卫生部不定期将增补品种和扩大使用量、扩大使用范围的情况以公告的形式。2008年6月1日,GB2760-2007将开始施行,都应及时关注,深入学习领会。第三,检验结果数据处理上存在问题。检验结果是检验报告中比较重要的一栏,检验结果中数据有效位数常与标准要求不一致,一些检验报告中存在不按照检验方法要求修约及随意修约的现象。由此,将会导致一些临界值结果上的错判,影响检验报告的质量。此外,如果检验结果小于方法的检出限,检测结果中则应标明小于检出限而不应标示具体检验数据,如若标示为未检出,则应在备注栏内标示该方法的检出限。

三是检验结论不规范。检验结论并不是简单地在报告上标注合格或不合格,而应将检验依据也纳入检验结论中。应具体说明产品是符合哪些标准要求而被判定为合格,或者产品哪些检验项目不符合什么标准而被判定为不合格。食品检验报告中一般将实物质量和产品标签分开判定后,再进行综合判定。实物质量的判定一般按检验依据上的技术要求进行,但在标签检验、判定上常存在不妥之处。食品标签内容除应标注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外,一些特殊产品还有一些特别要求。例如,速冻面米食品的标签上应标明速冻、生制或熟制以及产品种类等信息。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月饼等产品。因此,针对不同食品的标签应区别对待。目前,涉及食品标签的相关标准中除GB7718以外,还包括相关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除此之外,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公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总之,食品标签应符合所有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而不能仅以个别标准作为检验、判定的依据。

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制度上规范。出具一份高质量的食品检验报告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为基础。针对检验报告所制定的制度,应涉及从抽样到报告出具整个过程,包括抽样、运输、贮存、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报告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应根据不同样品所需要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细节条款。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检测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达到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最终确保检验报告的质量。

二是思想上重视。制度是要靠人去执行,而思想是执行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只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制度才能得到好地执行。这就要求各检测机构逐步培养职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5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

为了提高各车间产品质量,减少不良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稳定性,特制定本此规定。

第二条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宝能住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住宅科技)及其下属子公司。

第三条 职责

(一)制造管理中心:负责制度的归口管理,具体包括:审核、发布、归档、检查。

(二)PS工厂生产运营部质量组:负责监督车间实施本办法,负责对各工序产品件的质量抽验、入库管理。

(三)PS工厂生产运营部车间:进行质量监控,对生产工艺进行监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四)PS工厂生产运营部车间班组:操作者负责各工序产品的质量检查,及标识、区分、定位摆放。

第二章 管理办法内容第四条 车间车间质量检验实行“三检”制度

(一)自检:车间操作者负责自检,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通过自我检验,对本工位产品的质量负责产品形成过程中,操作者本人对本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按照检验标准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自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二)互检:车间操作者之间负责互检,对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二次检验(下序检验上序),有利于保证工序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批量不合格品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操作人员或组长相互对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二次检查确认。

(三)专检:质检员负责产品件专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人员对产品形成所需要的物料及工序完成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专项检验。

第五条 各车间检验制度

(一)装焊车间:

(1)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负责本工序产品与上工序产品的质量检验,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的管理规定,杜绝不良的发生,如发现不良产品,及时通知当班班组长与检验员,协助班组长与质检员对不良产品共同进行判定,确认是否合格;如果产品不合格,应及时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排查确认,在不良产品上做标识,并隔离放置。处罚细则详见附件1。

(2)生产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负责对所生产工序的人员进行安排、指导,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验,对不良产品进行判定,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现象进行整改,同时安排操作者对不良产品进行区分、标识、隔离放置.

(3)当班班长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严重不良,而操作者自检、互检未发现时,直接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并进行通报,情节恶劣者直接给予开除处理,并取消当月工资;

(4)当产品发生不良时,当班班长对生产操作者进行包庇,不上报者,直接给予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进行全厂通报,情节恶劣者,直接给予开除处理,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

(5)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产品不良的,如不良产品可以返修;

1)2件以下者给予警告处理,并车间通告;

2)2件以上5件以下者处以50元至100元罚款,并全厂通告;

3)5件以上者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并全厂通告;

(6)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产品不良的,如不良产品不能返修;

1)如不良品可改作它用的,给予警告处理,并车间通告;

2)如不良品不可改作它用的,处以“产品价格X2倍” 的罚款;

(二)喷涂物流车间:

(1)喷涂、物流岗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负责对本工序生产产品的自检,并交予同工位人员进行互检,如产品合格交予班组长进行检查,确认产品状态,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所有产品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如发现不良产品,及时通知班组长与质检员,协助班组长与质检员对不良产品共同进行判定,确认是否合格;如果产品不合格,应及时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排查确认,在不良产品上做标识,并隔离放置。处罚细则详见附件1。

(2)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产品不良的,如不良产品可以返修;

1)2件以下者给予警告处理,并车间通告;

2)2件以上5件以下者处以50元至100元罚款,并全厂通告;

3)5件以上者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并全厂通告;

(3)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产品不良的,如不良产品不能返修;

1)如不良品可改作它用的,给予警告处理,并车间通告;

2)如不良品不可改作它用的,处以“产品价格X2倍” 的罚款;

其他未尽事宜以质检组规定为准。

第六条 返修处理

(一)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生产的不良产品进行返修,并对返修后的产品进行质量自检,针对返修不到位的产品进行再次返修,直至符合公司质量标准要求,将返修后的产品合理的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合格标识(工程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并通知班组长及质检员对返修后的产品进行检验;

(二)班组长和质检员负责对返修后的产品进行质量判定,在返修过程中对返修产品进行抽验,并在生产结束后将当天返修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上报于车间主任,同时做好对返修产品的质量跟踪

(三)在返修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产品报废,直接对相关责任人以“构件价格X2倍”进行处罚。

第七条 奖励

(一)能及时发现本工序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员工,每举报一次给予奖励50元/次。

(二)发现工艺及技术文件等编写错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员工每举报一次视其影响程度给予奖励50-100元/次。

(三)发现技术检验员将不合格品误判为合格,避免或减少质量损失者,视其影响程度每举报一次奖励50~100元/次。

(四)互检时发现上工序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流入下工序者,每举报一次给予奖励20元/次。

(五)对本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或隐患,能积极提出改善建议被采纳者,视其改善效益,给予奖励50~500元/次。

第三章 附则第八条 解释权:制造管理中心拥有对本文件相关条款的最终解释权。第九条 生效执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第十条 附件

附件1:PS工厂车间质量奖罚细则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6

1、C2、C3厂房主体已完工,C1厂房一层主体已完工,二层完成75%。

2、C1厂房砌体工程完成20%;C2厂房砌体工程完成50%;C3厂房砌体工程完成80%。

3、货车兼消防车道路面混凝土浇筑完成25%;货车兼消防车道级配碎石找平层完成90%;消防车道已完工。

4、围墙工程已完成50%。

二、质量控制

1、对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监督检验,两证必须齐全(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并要求立即清除出现场。建筑主材原材料钢筋试验报告 份,且所有检验报告均反映原材料为合格产品。

2、对工程质量程序把关,上道工序不经监理检验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已完成部分的工程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中采取巡检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监理部执行24小时值班,施工单位随报随检,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安全控制

1、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4、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5、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四、进度控制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7

关键词:化学助剂;管理责任;检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一、规定处罚条例,提高产品质量

根据自身状况,第一采油厂规定了处罚条例,为保证条例的可行性,制定了《油田化学助剂管理规定》,这一规定全面地指出了产品加工过程中要遵循的标准,同时第一采油厂联系自身状况,对各类化学助剂的标准进行了严格地规定,更好地明确了合格、不合格和降级产品的标准,对于一些违规行为也将给与对应的处罚。这种方式不仅给生产单位巨大的压力从而使他们不断加强生产质量的管理,而且满足了第一采油厂的生产标准,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检测标准的产品,就退回生产厂家并根据处罚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制定全面的检测体系

质量检测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化验资料的正确、科学。为了使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对环境确定、采集标本、质量检测、解决质量问题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而且还制定了检测工作、保障质量、研究监测数据时的标准,而环境的确定工作包括保障实验室的环境安全、器械的精准、最初记录的保密以及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要求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做到精准、严密,工作者态度端正,有强烈的责任感,保障工作顺利完成,使厂的质量检测工作严密、准确。药品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需要拿出备用的样品,然后工作人员需要把样品设定密码,再将设定好密码的样品发给各个小组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束后要将药品放回原处,工作人员对密码进行解读,最后制定报告。

1样品检验

样品检验时的具体要求如下:在采集和流转样品时要确保样品一直在视线范围里没有任何的改变。需要药品的团体要在化学药品到厂后马上告知检测的实验室,而且要到物品管理单位和油田科收取样品采集的通知单,工作人员要仔细阅读通知单,详细记录药品的安置地、药品的类型、重量、包装和生产单位。

2 样品传递过程中的要求

(1)工作人员把样品带回之后送到样品间,交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完后给样品设置密码,最后把样品的详细资料填入样品登记表中。

(2)由保管员将一份密码样品发放给质检组长,另一份保存在样品备检区,同时填写样品发放登记表。

(3)由负责人做好样品的收取登记工作,然后把样品分发给专业的检测人员,最后将样品传递的登记表做好。

(4)完成检测之后,负责人员要把样品送回,同时做好样品送还的记录工作,最后将样品安全返回到存放样品的地方。

(5)样品的保管人员要把送回的样品存放到样品室的准备处理的样品处,记录好样品返库的状况。

(6)3个月后,把准备检验的样品处理掉,记录样品处理的详细信息。

3检测报告的填写

(1)检测完样品后,详细记录好检测结果,然后给负责人签好字后交给管理人员,由专业人员解密码之后,交给第二负责人核对、第一负责人决定,最后让主管人签字,管理人员最后把报告结果移交给质检小组备份,并向外界汇报情况。

(2)管理单位隔十天就要将报告交给质检小组一下,小组做好每月的报告的填写和资料汇总,在下一周期的报告出台的时候送回报告。

(3)管理单位将检查结果如实填写到登记表中,然后开始登记表的发放和储存工作。

(4)采用科学的化验方式。负责化验工作的人一定要根据规定章程工作,为了使化验结果真实可靠,决定让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取样工作。化验结果的检验需要进行一下程序:第一次由监测者相互监测,第二次交由小组长初审,然后由主要负责人核对,再交给管理者决定,最后让主管单位的主管签字。

三、分析检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能力的培训,鼓励人员进行深造,还有制定奖惩制度。

(2)严格的标准

制定严格的标准,及时调整标准的内容,检查每个正在使用的标准。

(3)应用器械的安全

把应用的器械交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看管,定期对器械进行维修保养,做好器械的登记管理,保管好维修保养的收据和检验凭证。

(4)保障厂家的合法权益

要是不满检验结果 ,厂家可以在报告发放后的3天内用文件的方式提出疑问,单位会让专门的部门负责验证,根据验证的结果解决检验结果中出现的问题。

2 影响检测的事项

(1)检测工作者的素质

研究质量的好坏决定于检测者素质和水平的高低 ,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研究、讲座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素质。还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只有持合格证才可以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对业务精通,对不思进取的人给予相应的提醒。

(2)检测器械

只有拥有精密的器械才能将错误减少到最低,所以一定要做好器械的维修与保养,而且所有器械都需要有具备生产合格证。

(3)将误差减少到最低

通过多次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无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4)精通有效数字的使用

检测时精通有效数字的使用和有效数字保留位数计算法则是工作人员必备的技能。

检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才能为厂家提供满意的收益,让油田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生产规则,保证产品质量,为油田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喜战.钻井助剂的标准化之旅[J]. 中原油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9.

[2]郭春昱,何怀义.化学助剂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06.

[3]刘雪捐,李伟,李作涛.运用QC方法提高油田化学助剂检测精度[J]. 化工质量,2006.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篇8

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验船师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亲自参加把关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内介绍了作者对船舶无损检测

的一些理解及工作方法。

关键词:验船师 船舶焊缝 无损检测

2009年至2012年经济快速增长,安徽省的造船市场空前繁荣,大部分船厂的所有船台都被在建船舶占满,这给船检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船舶建造检验被视为船舶安全营运的第一道防线,为船舶固有的内在质量起到把关作用,船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失巨额货物和污染水体环境,还可能危机到人员生命。皖江船舶检验局验船人员没有因船检业务量的大增而降低检验要求,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完成了船舶的各项检验内容,确保了船舶的建造质量。

在船舶建造检验中,由于船舶各构建的焊接的好坏是决定船舶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所以对焊缝的无损检测是船舶建造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无损检测发展到现在已有许多种方法,目视检测法、渗漏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声发射法、激光检测法等等。由于验船人员数量及设备资源有限,皖江船舶检验局辖区的无损检测一般由船厂自行操作,若船厂无条件操作,则可以请有资质的无损检测公司进行。验船人员对检测活动严格监督。这个监督有以下几个内容:

对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监督

首先检查从事无损检测人员是否持有中国船级社或其他船检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不同级别的无损检测人员应按其职责范围进行工作,X光拍片操作者应具有I级资质,X光底片评定、审核及签发报告的人员应具有II级或III级射线探伤资格证书;其次检查无损检测人员的身体状况,例如检测人员的体力,视力等是否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再次要了解检测人员是否能够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对无损检测公司及设备的监督

对于设备,要确保其有有效的鉴定合格证和定期的调试维护,要求检测设备完好可用;对于公司则应具有相应的营业执照,船检认可或备案证明等资料,要拥有适当数量的持证无损检测人员,要有完善的无损检测人员管理制度和无损检测的工作制度及程序,要有足够大的场所来冲洗X光底片和保管存放相关的技术档案,底片等。

对检测过程监督

船厂检测部门或外协检测公司接到检测任务后应根据无损检测工作程序向现场验船师或船东初步了解本次检测的有关要求,规范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按规范要求,若船东或设计图纸有更高要求的验船师不应强调规范要求,若船东与船厂意见不一致应协商处理,若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船东、图纸设计也无特殊要求,则根据船厂提出检测方案,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书,指派有资格人员进行检测和检测评定工作。检测单位指派人员后,应及时与现场验船师取得联系,通常在开始无损检测前,应进行一次由现场验船师、检测单位代表(必要时为指定的无损检测人员)、船厂代表、船东代表参加的会议(或用其它方式沟通),以明确下列内容:无损探伤条件(包括人员安全、接近方式,焊缝清洁度、照明、通风等);计划检测数量和位置;检测时间及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的确定要同时考虑公认或接受的有关标准,在无损检测标准中,对适用的检测方法和要求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即,对标准的了解有利于方法的选择。如:内河小船,板厚在8毫米以下,不允许采用超声波方法检测。对于X光拍片数量,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CB/T3177-94要求确定,检测单位应提供拍片数量计算书。 计算方式:

舯部0.6L范围内强力甲板和外板的射线拍片数量N

N=0.25(i+0.1WT+0.1WL)

N―拍片数量

i―舯部0.6L范围内纵、横向对接焊缝交叉处的总数

WT―舯部0.6L范围内横向对接焊缝的总长(m)

WL―舯部0.6L范围内分段合拢的纵向对接焊缝的总长(m)

其余部位对接焊缝拍片数量由建造厂和验船师商定,一般不大于0.1 N。X光无损探伤拍片位置,应根据板材厚度、焊接形式,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稳定性,由建造厂质检部门、船东及验船师共同商定。检测单位应提供焊缝分布图供验船师确定探伤拍片位置。现场验船师根据拍片数量计算书、焊缝分布图、建造厂和建造船舶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拍片位置及数量,并在相应表格中记载,形成检测计划书。

X光无损探伤人员根据现场验船师确定拍片数量和拍片位置对焊缝进行X光拍片。被检测焊缝表面不得有可见的裂纹、气孔、夹渣及超标的咬边、未熔合的焊瘤等缺陷,焊渣、飞溅和锈蚀等应清除干净。对存在有妨碍拍片质量和底片评定结论等情况,应予清除和采取有关措施。每张X光底片必须标明拍片日期、编号、船名、铅制代号及标记位置,但应注意不能妨碍焊缝的显示及缺陷的评定。焊缝连续X光拍片时,相邻底片的重叠长度应不小于10毫米,衔接处用铅制标志指示。为了提高底片质量,应采取适当防止散射线。在拍片过程中,为了防止射线对人员的身体伤害,应尽量将拍片时间定为船厂下班期间。规范要求验船师在场的无损检测,验船师一定要在场,必要时还要当场对设备的灵敏度(如超声波)进行抽查,确保检测数量、范围符合规范和先前制定的计划书的要求。现场验船师根据船舶及造船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要求检测公司扩大拍片范围与拍片数量,必要时可对可疑部位进行抽查。对于射线检测难以检测到的部位及缺陷,可以适当的采用超声波方法来检测,以达到互补。

对评片及报告的监督

检测公司在拍片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所有此次拍片记录,经公司审核及船厂、船东签名确认后的完整无损检测报告送现场验船师,验船师应审查检测记录和报告:检测记录和报告应包含:船舶名称、探伤部位和编号、材质厚度,检测日期、操作人员姓名及资格、证书编号、检测标准,检测设备名称型号、检测标准等。评审验收按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对于检测不合格情况,应按规范和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理返工,一般由工厂提出处理意见,验船师予以确认并对处理结果监督检验。必要时(如对某种检测方法有怀疑时或认为某情况下有必要用另一种检测方法附加检测)可用不同的方法复查,但不同的方法检测评定标准是不等价的,在评定中不能用一种方法的标准否定另一种方法的标准,只能各按各的标准评定。最后,应确保X光无损探伤报告应填写真实、齐全,并附有拍片位置示意图。

结语

无损检测是确保船舶建造质量的有效手段,验船师除做好此方面的检验监督外,还应做好船舶建造过程中各检验节点的检验工作,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畜禽养殖标准化范文 下一篇:中学校长述职述责述廉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