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信息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0:38

下乡调研信息

下乡调研信息篇1

目前,全县上下正在紧紧围绕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县、名城”目标,按照“实施新战略、打造新优势、推动新发展、建设新延寿”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兴产富县、兴园强工、兴水拓城、兴业惠民”发展战略。为保障政务工作信息畅通,提高政务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政务信息报送重点和要求

政务信息报送重点要紧紧围绕“四兴”发展战略,及时反映本乡镇、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报送工作:

(一)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四兴”发展战略工作任务,报送各阶段具体的落实措施,实施决策中取得的成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完善决策的建议。

(二)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对上级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的办理落实情况。

(三)上级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现场办公情况及基层贯彻落实的情况。

(四)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年度、季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主要措施、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各级领导同志的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六)重大经济动态,社情民意,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七)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有参考价值的各种专题调研报告等。

(八)每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季度、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信息。

(九)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获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情况。

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政府周报告制度”的要求报送信息,报送的动态信息字数一般控制在100字以内,综合信息控制在1200字以内,调研信息控制在3000字以内。信息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至县政府政务信息电子邮箱县政府办公室每周汇编《政务动态》简报,报送县政府领导参考,并下发各单位交流学习。同时,将每季度向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通报信息报送参考要点和采用情况。

二、建立信息工作奖励机制

(一)关于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的评定。每年年终县政府办公室将对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办法实行计分考核,被《政务动态》简报采用的动态信息,每条得1分;综合信息,每条得2分;调研信息,每篇得3分;被领导签批的信息,每条(篇)得5分。年终县政府办公室将对得分排名在前10名的乡镇和单位进行表彰。

(二)关于优秀政务信息工作者的评定。每年年终县政府办公室按采用情况,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政务信息工作者进行表彰。

三、切实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督促、检查和对重大信息的审核把关,对本单位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定目标、提要求、交任务、出题目,使政务信息工作真正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主渠道作用。

(二)加强政务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各乡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将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派到政务信息工作岗位上来,为政务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参与领导活动、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和重要调研活动的便利,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下乡调研信息篇2

一、城乡规划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为促进规划管理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归纳为“六个需要”,即科学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城乡规划科学管理的需要、城乡规划共同参与的需要、城乡规划政务公开的需要、城乡规划电子政务的需要和依法实施监督的需要。

二、我国规划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已有20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系统,近300个城市建设和运行了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全行业初步达到了图形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方案可视化和方案成果网上展示。

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地规划信息化工作发展很快,如重庆、天津的规划信息中心已经成为市领导主要参谋决策机构;广州已经实现了“一张图”规划管理,数字总规、数字详规项目也正在实施;南京的“数字规划”平台已涵盖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全过程;长沙的“三维数字长沙平台”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运行动态监管,已广泛应用于规划管理部门和政府辅助决策;天津、武汉建立了向全市各部门提供在线网络服务的功能;深圳、武汉已经启动了城市规划三维仿真系统建设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规划设计和决策水平;杭州规划局的“住在杭州”项目在技术手段信息内容深度等领域独树一帜。

三、我市规划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我市的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与建设步伐的加速,规划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涉及的各种规划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加上政府对城乡规划现代化、规划政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的要求,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滞后,将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主要表现在:1管理手段落后、工作任务繁重;2、分析手段单

一、信息利用率低;3、数据难以深层次利用、难以社会化服务4、数据形式多样、安全难保;数据更新不力、现势性差。随着新的《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重新启动我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已是迫在眉睫。新晨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思路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包括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业务体系、数据体系、应用体系、安全体系、软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庞大信息化工程体系。由于我局信息化工作欠帐太多,不能急于求成。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信息中心组织编制完成的《市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建设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完成。最终将以“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决策智能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促进“城乡规划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五、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得到的保障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得到以下相应保障:1、思想认识上的保障;2、机制和体制上的保障;3、机构和人才上的保障;4、后续资金的保障。

下乡调研信息篇3

一、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尤其得益于国内改革开放和侨务政策的落实,出国条件逐步放宽,我国各地海外移民人数逐年增多,华侨人口逐步增加,分布逐步扩大,国内一般把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称为侨乡。近年来侨乡研究出现的两个新趋势在于[1]:一是都市侨乡的出现,也即以某一个都市为中心(而非乡村)的侨乡区域格局;二是“侨乡留守儿童”的出现,“跨国寄养”是目前侨乡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其实,无论在乡村侨乡还是都市侨乡,新一代移民往往通过家庭团聚、劳务输出、边境贸易、探亲、出国留学等途径出国,这些移民经历多年艰难打拼,因创业和发展条件所限,这些拥有复杂国籍背景和人生经历的父母和子女往往游走于国内外,但其子女成年前主要以国内生活为主,成为新一代的跨国留守儿童,成年后主要以出国工作和求学为目标,成为新一代华侨的主力。从现状来看,跨国寄养和隔代教育严重阻碍着侨乡留守儿童的发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处境不利”儿童,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于都市侨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考虑到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开放、互动、协作特质,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实地调查都市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现状。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位一体的信息化扶助网络提供实证依据,帮助侨乡留守儿童实现教育融合,促进其协调发展。

二、研究综述

侨乡留守儿童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外学者往往从弱势群体的视角予以关注。例如,以菲律宾、墨西哥等国移民留守儿童为研究样本发现移民留守儿童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较多,易产生“炫耀性消费”等成长问题。[2]如FangFan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来检查行为和情绪问题及其之间的关联性。[3]Giannelli也认为父母的长期移民影响了在国内(阿尔巴尼亚)入学的儿童。[4]虽然父母的迁移通常有利于儿童的经济生活,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照顾也可能导致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心理问题。在信息技术相关研究方面,初步提出将信息技术作为弱势群体学习的干预手段。如英国信息化教育新政策 e-Strategy中明确规定,要利用数字技术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最大的帮助[5];欧盟、芬兰、巴西等提出通过数字化学习来促进边缘化青少年的社会融合(FranckTetard,2008;Casacuberta,2005;Sancin,2009)等。[6]相关研究重在问题描述,对策方面主要是社会工作领域的干预研究,从信息化教育技术角度来关注和干预的成果并不多见。

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侨乡留守儿童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①留守儿童的数字化学习研究,如王佑镁提出通过数字化学习对侨乡留守儿童提供支持,构建基于视频互动中心的侨眷型留守儿童的数字化学习框架。[7]②留守儿童人格行为的研究,如潘玉进通过对国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别分析,探索了其家庭教育资源与人格、行为之间的关系。周宗奎通过调查也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出现了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等。[8]③留守儿童整体现状调查。何毅的研究表明:由于隔代监护人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与学校教师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以及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教师未能将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全面反映给监护人和务工父母等原因,侨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更加残缺,人格发展容易出现障碍,对学习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9]陈怡、苏彩亮也指出了目前侨乡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帮助留守儿童,帮助他们的家庭。[10]杨晓梅和吕昀通过对青田县的调查研究后也提出:华侨留守子女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情感缺失、性格缺陷、行为偏差等。[11]

文献分析表明:国外较多关注跨国留守儿童的“处境不利”现况,关注弱势群体的信息技术干预研究;国内关于留守儿童(主要是农民工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多,侧重于现状揭示、教育政策与心理干预,对侨乡留守儿童的研究特别是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同时考虑到侨乡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条件,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课题组假设基于ICT的信息化教育可以成为一种“跨国隔代教育”的应选之策,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有效干预侨乡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体教育,实现个体协调发展。因此,对数字时代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研究十分必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侨乡留守儿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部分地区衍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被誉为手捧欧元的“精神孤儿”,因其家庭背景、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等使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著名都市侨乡为研究现场,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调查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分析、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调查以及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对策研究。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以侨乡中小学为研究场地,调查侨乡留守儿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现状。基于祝智庭教授关于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分析开发研究问卷,他认为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2]

问卷共设计27道题目,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父母旅居地等信息;②个人新技术接触及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个体教育等层面的现状,主要关注教育和学习、情感交流等;③学校和课堂中新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等情况,以及学校使用新技术促进与国外父母进行交流的情况;④个人对 新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期待。

调查实施中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两种方式进行。首先,以“地区”作为分层标准,从三个区域中抽取三所小学、初中、高中为样本学校;其次,再以简单随机取样方式,根据是否为侨乡留守儿童,每校抽取 50至100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采用现场调研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7.85% ,其中有效问卷173份,占回收问卷的95.05%。

四、数据分析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男生91人,占52.60%,女生82人,占47.40%;在年级分布上,考虑到访谈和问卷的识读,主要在三年级以上抽取样本,三年级占44.71%,四年级占37.06%,五年级及以上占18.23%;从留守儿童父母所在地看:意大利占74.84%,西班牙占7.16%,美国占7.74%,加拿大、非洲、荷兰、澳大利亚均占1.29%,智利、匈牙利、法国、英国、希腊均占0.645%;在外人口数平均为3.2个;从事的工作都以经商为主。

(二)侨乡留守儿童数字技术接触状况

研究中首先对都市侨乡留守儿童的新技术拥有和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侨汇”的缘故,一般侨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都较好。新技术的拥有和接触情况将对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提供技术基础。结果发现,如预设的一样,都市侨乡留守儿童的数字技术接触情况较好,经常是使用的数字技术种类涵盖了目前最新的设备,按照比例依次为电脑网络(36%)、手机(35%)、平板电脑、iPad或者ipod(14%)、MP3或者MP4(9%)以及数码相机(6%)。

在新技术的用途方面如图1所示。游戏、与父母亲情交流、看电影/听音乐、聊天等为其主要目的,使用新技术进行教育学习的比例不占优势。同时也发现,由于性别差异,以游戏为新技术使用的选项中,男生所占比例远远高出女生十个百分点,这点值得引起注意。而在聊天、看电影和父母交流选项中,女生所占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这也基本上反映出男女生在媒体使用和兴趣爱好方面的偏差。其余选项男女生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而在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上,使用新技术“两年以上时间”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8%;其余时长均占20%左右。图2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年龄段或者年级段的使用时长差异,数据表明新技术采纳和使用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提升的趋势。但也发现一个异动:由于年龄的差异,“少于半年使用时间”选项中三年级所占的比例明显偏大,达到27.3%;但是在两年以上的选项中,三年级的比例也是明显偏大(43.9%),除去一些外在因素,可能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早熟”所引起的结果,这应该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

(三)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层面的应用

图1显示留守儿童使用新技术进行知识学习的比例不占优势,为了分析具体情况,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层面的应用。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掌握新技术辅助个体学习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调查中发现,与同伴交流中使用最多的新技术是手机(48%),其次是聊天软件(40%),电子邮件等使用仅占3%;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交流方式如网络贴吧、博客、微博等现代网络工具也占到9%的比例。而在新技术辅助学习方面,采纳最多的是计算机网络(43.6%),其次是智能手机(22.5%),再次是电子词典(14.3%)以及电子阅读器(8.5%)。在性别差异上,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在电子英语字典选项中,女生比例略高,这反映了男女生在教育新技术选择和使用上的偏好。

在使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具体用途调查中发现,被动型使用者也即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者占40%;查找与作业相关题目答案者占13%,主动型学习者也即对不懂问题进行上网寻求答案者占11%,开阔视野者占16%;这表明留守儿童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很被动(占53%),大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运用新技术;主动型学习者只占27%。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由此也可见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新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跨国寄养和隔代教育是造成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个体发展问题的主要缘由。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跨国寄养提供了积极的、正向的支持,基于ICT的信息技术可以架起连接远在国外的父母和国内的孩子之间的桥梁。研究中就通过ICT技术定期向父母进行学习交流的频次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呈现了这群留守儿童的父母监管和家庭教育的基本态势,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不定期偶尔汇报、长时间汇报一次、从不汇报者占了55%;半个月交流一次者占8%,一周交流一次的占20%,半周内交流一次的占17%。这一比例相对于国内留守儿童或者是一般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贫乏的数据。家庭学习交流本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而在留守儿童这里却显得如此困难和无助,由于缺乏交流、缺少监管,侨乡留守儿童如同脱缰的野马,任凭在社会上闲散,个体社会化受到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法形成合力,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问题儿童”的形成。

研究中进一步发现,除了父母时间上的限制外,ICT技能也是一个阻碍因素。调查显示,使用手机进行沟通的占61%,互联网的占32%,电子邮件的占5%;由于不同ICT技术对使用者的背景有着严格要求,例如,虽然手机方便快捷,但在工作情景、沟通时间上有限制;而电脑网络等虽然能够弥补上述限制,但是对使用者的技能有要求。由此看来,提高父母的信息素养和数字能力也是一个急切的问题。而从有效性来看,认为网络新技术对与父母沟通有帮助的占到了总体的86%,贴吧、QQ、论坛等新技术对沟通和交流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

而在“父母是否支持使用新技术来学习”的问题中,强烈支持孩子使用和接触新技术者占37%,“视具体情况支持”的占47%,不支持者仅占9%,总体上由于身处国外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积极和慎重,可以认为家长对孩子使用新技术进行学习是支持的。

(五)新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身份的独特性,都市侨乡留守儿童往往在社群归属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各个侨乡都着力建设侨眷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等社区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发展和成长。因此,社区是除了学校之外留守儿 童的重要去处,是个体发展、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调查中发现,在新技术应用于社区场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仅35%的社区组织有专门的技术支持,17%的社区在相关活动的时候有临时设施,高达48%的社区没有配备任何新技术和设施,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社区教育和生活,进而影响其社会化、交际、个体学习等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一现状往往与当地的重视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调研中发现,在经济状况和重视程度较好的地区,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温州七都为例,由于当地的重视,社区长期且专门为侨乡留守儿童提供一栋楼层,与温州大学联合成立了“侨乡留守儿童之家”,设施完善齐全,专门设施持有率达到了72.5%。在社区教育中使用专门设施主要在于心理辅导、远程亲情交流、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等,有效改善了侨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面貌,社会反响极好。

(六)新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侨乡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是新技术使用的主要场所。考虑到侨乡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除了信息化教学,学校教育技术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堂之外的技术使用,例如远程辅导、亲情交流等。而实际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经常使用学校新技术与父母交流的只占2.4%,偶尔使用的占12.2%,而从不使用的占85.4%,可见学校教育技术的“跨国交流”使用率还非常低;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与教师的鼓励有关,仅30.2%的儿童认为教师鼓励他们使用学校技术进行亲子沟通。因此,各个侨乡学校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设施,促进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侨乡留守儿童的兴趣如何?总体上,儿童对于课程的兴趣都非常高,显示“非常感兴趣”者高达87.6%;这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提供了动力,对于提高儿童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而信息素养的提升又会促进新技术在个体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的有效使用。对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种类,使用率最高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占41.7%;电子词典、电子阅读器等各占不到10个百分点;计算机网络虽然功能强大,但在学习的便利性和可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限制。因此,数字化校园中适度配置相关移动电子学习设备也刻不容缓。

调查中进一步分析数字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从总体上看,新技术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新技术的应用较多地集中在方便父母交流、方便伙伴沟通和拓展知识面等方面。总体来看,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到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快速找寻目标信息、解决学习问题、伙伴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加深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分别达到了59.2%、62.3%、55.6%、49.3%和74.1%;但是在能用新技术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两个选项,不同意所占的比率也超过了20%,分别为23.7%和21.1%。

五、都市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

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教育新技术接触和使用呈现多样化和常态化

调查显示,都市侨乡留守儿童拥有电脑、手机等数字化设备已经很普遍,拥有率分别达到了36%和35%。有相当一部分也拥有最新的移动学习iPod/iPad等设备,占14%。此外MP3/MP4、数码相机等设备已渐渐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在使用时间方面,超过两年的占38%,半年不到的只占20%。由于调查对象是3~5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有些留守儿童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接触了新技术设备,最晚的也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并且这个“早接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技术设备的拥有显然与“侨汇”带来的良好的侨乡家庭经济条件有关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教育新技术将通过身处发达国家的父母介绍给留守儿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群留守儿童将成为学习和交流中新技术的第一批使用者,技术设备选择也将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常态化。

(二)不同区域侨乡学校信息化教育程度差异显著

通过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程度的观察发现,不同区域学校在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及效果方面差异较大。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温州市侨乡学校的基本设备齐全,能较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但使用新技术进行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方面比较欠缺。而福州市区某学校,虽然技术设备不如其他学校配置好,但教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方面鼓励较多,比较支持留守儿童运用学校的技术设备与远在国外的父母沟通。这种差异与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是与当地的经济及学校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二是教育者是否认识到数字技术在侨乡教育发展中的独特支撑作用,即是否有“侨乡化”的信息化教育思维。

(三)教育新技术的运用被动化

调查中也发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选择“因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和“查找作业答案”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两个选项所占的比例较大,具体来说,课堂上这种情况占35%,课堂外更是达到了60%, “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开阔视野”仅占10%~20%。可以看出,侨乡留守儿童对教育新技术的使用还是非常被动的,仅当成一种学业辅助工具。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在课堂外学生被动运用新技术完成任务的比例将近课堂上的2倍。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技术的使用作出比较合理的安排,而在课后由于缺乏教师尤其是父母的指导,学生对使用技术来支持学习显得非常随意和被动,这也是隔代教育和跨国寄养在信息化教育上的一种具体表现。

(四)社区教育技术与设备缺失

在社区教育信息化方面,数据表明,侨乡社区用来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设备基本不足,在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甚至连临时设备也不具备。没有基本的技术设备,就无法开展社区信息化教育活动,也就无法为孩子们开辟学校、家庭以外的广阔空间,无法加强与父母情感沟通,更无法拓展他们的认识视野、交往范围、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因此,有必要构建社区信息一体化教育服务,以此在某种程度上填补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空白、家庭教育缺失这个特殊漏洞,这是侨乡政府和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五)跨国寄养中亲子沟通平台和内容单一化

数字媒介的远程、协作、沟通功能在技术属性上有利于“跨国寄养”的有效实现。然而, 当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与其远在国外的父母进行沟通的媒介中,手机、电话占绝大多数,达到61%,聊天软件占23%。从交流角度看,人获取的信息95%以上都来自于眼睛,手机、电话设备并不能满足大量的信息获取。而当前兴起的社交性网站、视频分享网站具有较佳的多媒体交流、过程记录等功能,但使用者寥寥,这说明跨国寄养中亲子沟通平台过于单一。同时交流平台单一导致交流内容单调,调查中发现,交流最多的是汇报学习情况,占40%,接下来是聊家常(32%),而通常仅汇报结果,父母并不了解其学习的动态过程,无法监控其学习过程表现,而这正是视频分享工具和网站的优势。

(六)家校教育缺乏有效整合

通过综合对比发现,大多数家长是很希望孩子运用新技术加强与自己的联系,同时留守儿童自身也是很希望运用学校的新技术设备与父母交流,但是学校教师的关注点是如何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信息素养,较少聚焦新技术设备在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方面所能发挥的跨越时空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步调的不一致。由于侨乡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其家庭教育是跨越时空的,这就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加强联系,进行有效教育资源与教育功能整合,以弥补家庭教育残缺造成的缺失,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个体成长和身心发展。

六、数字时代都市侨乡留守儿童

信息化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侨乡留守儿童的信息化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主体间缺少联结,这是由侨乡儿童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父母远在国外,时空上的鸿沟难以跨越;②教育资源缺少有效整合,学校和家庭没有形成合力和积极的互动;③教育手段缺失,社区和学校并没有为留守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而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点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其基本教育特征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正好可以弥补时空的障碍、资源的匮乏和手段的缺失,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干预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

(一)加强信息化教育策略指导

加强对学校教师和留守家庭家长的信息化教育策略指导。对家长可以通过QQ群、网站、信息互动中心、博客等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建立侨乡虚拟家长会,让家长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与专业指导人员交流,理解现代化教育信息和理念,提升家长教育素质;同时让家长具备一些基本的数字能力,尤其是网络亲子沟通能力,激发家长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远程家庭教育的兴趣。在具体实施中,让家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对学校教师则要加强新技术运用水平的培训,转化教师传统教育观念,尤其是要结合侨乡教育的特殊需求,提升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侨乡教育的能力,从而对侨乡留守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聚合社会优质资源共建留守儿童教育平台

侨乡学校要积极利用侨乡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加强对学校信息化硬件技术的投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水平;通过学校网站、留守儿童教育博客、留守QQ群等方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让学校在社会大环境下成为留守儿童幸福成长的家园。侨乡社区可以采用社会化合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激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全方位的社区信息化教育平台,包括平台的立交(多种教育平台的立体建构)、成果的立交(过程的累积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机构的立交(整合社会机构创建无缝学习环境)、资源的立交(各种资源立体相汇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面向侨乡留守儿童信息化教育的立体协作平台,共同促进侨乡教育发展。

(三)整合社区建设信息化儿童之家

在我国侨乡及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是侨乡留守儿童关爱的主要基层单位。笔者有幸参观了温州市七都镇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印象深刻。“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与伙伴相互交流嬉戏的乐园、提供学习课外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相对匮乏、缺少整合;设备相对较少,大多是一些体育设施;组织相对松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信息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能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建设儿童之家网络教育平台,主要创设儿童之家学习社区,提供的前台服务应有学习课堂、资料中心、工具百宝箱、聊天室等,后台服务应包括资料管理、学习进度监测以及评价管理等;②开发网络图书、报刊和数字化学习资源;③组织人力、物力对留守儿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举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学习能力比赛,提升信息素养;④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空间、博客、微博、QQ群等Web2.0新技术,开辟专门的留守儿童论坛,架起沟通社区内和社区外的桥梁。

(四)探索基于侨乡留守家庭的家校互动模式

下乡调研信息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中学 学科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作者简介]冉怀敏(1977- ),男,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与培训。(贵州 贵阳 5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农村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S[2011]46号)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十多年里,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信息化进程中的后进区域,其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显著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城乡性差异等特点。基础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模式,是受惠民众最为广泛的基本教育形式,基础教育师资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是教育信息化最为有力的推动力,了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是多民族地区,仅世居民族就达18个,而9个市州地行政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上与差异较大,尤其在城乡地缘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恰恰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的共性。毋庸置疑,城乡中学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技术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差异有多大、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等并没有相对具体的呈现。本文通过3年来的调查统计数据,结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给出贵州省城乡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比数据,提出不同地缘学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路径。

二、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遍及贵州省的2个地区,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3个县级行政区,对总计16个不同科目的学科教师进行了调研。总计发出问卷855份,回收问卷805份,有效问卷749份,其中来自城市的教师有354人,占47.3%,来自乡村的教师有395人,占52.7%。

(一)教师基本情况描述

调查对象中来自独立高中的有83人(11.1%),来自初级中学(包括九年制学校)的有485人(64.8%),来自完全中学的有181人(24.1%)。调研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429人(57.3%),36~50岁的206人(40.8%)。调研的教师来自16个不同的学科,其中以美术、体育、音乐、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的老师居多。

从调查对象相关基本信息可以看出,本次调研的中学学科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是70.4%,独立高中和完全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城市教师占城市高中教师的93.2%,基本接近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94.8%;本科以上学历乡村高中教师仅占乡村高中教师的65.5%。初级中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城市教师占城市初级中学教师的87.4%,高于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64.1%;本科以上学历乡村教师仅占乡村初级中学教师的50.8%。从相关数据看出,贵州省中学学科教师学历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自身存在十分明显的城乡差异。贵州省的中学学科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同时教授几门不同课程的现象较为突出,有25.1%的农村中学教师教授两门以上不同课程,这与贵州省农村中学师资短缺、教育经费紧缺密不可分。

(二)城乡教育技术环境对比

1.个人教育技术环境。调查中对教师个人、家庭是否拥有计算机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在总计749名调查对象中,个人、家庭有计算机的有592人,占79.0%。以教师的地域作为观测值发现,教师个人计算机拥有率城乡地域差异较大,城市教师计算机拥有率高达96.9%,农村仅有63%。

2.学校教育技术环境。教育技术环境已具备初步规模,不能完全满足教师需求。通过访谈及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贵州省中学教师学校及社会教育技术环境并不乐观,虽然城市相对于农村有明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但城乡教师均表示出对教育技术环境的不满意及无奈,整体上体现出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与信息化进程的艰辛。

3.教育技术技能对比分析。从调查分析发现,贵州省中学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一些最常规的软硬件技术有一定掌握与了解,但还停留在低水平的“会”的层面,能熟练掌握及高效应用的教师不多;对一些专业性强、功能强大的学科软件掌握不够;自主或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还需大幅度提升。同时发现,在教育技术软硬件技能方面,城市中学教师明显优于农村中学教师。

(三)应用与创新对比分析

1.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率低,应用形式单一。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支持教学的几率很低,且多限于多媒体教室等比较单一的应用形式。教师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原因应该有三:一是学校教学设施不配套,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二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足,不能正常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三是学科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具备任何教学优势。

2.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欠缺、信息化软硬件资源的薄弱是教育技术应用的瓶颈。在调查“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时,城市学科教师的选择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及技能(52.7%)、缺少准备时间(42.9%)、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42.6%)、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25.1%)。农村学科教师的选择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及技能(71.8%)、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43.4)、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38.9%)、缺少准备时间(27.6%)。可见制约中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软硬件环境建设的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城乡教师面对的困难有明显不同,农村更需要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支持。

(四)学习培训对比

1.专业学习经历不系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参与高水平、高级别培训的机会较少。经统计分析,城市有85.8%、乡村有93.3%的学科教师没有经过教育技术专业学习与培训。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比例城市有26.0%,农村教师仅有14.0%;城市教师参加最多的培训类型是“校内培训”(54.8%);农村教师参加最多的培训类型是“县或区组织的培训”(45.1%)。城乡教师参与高级别培训的机会整体偏少。

2.教师受训机会不均等,学习机会不公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存在明显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科的不均等、城乡的不均等、个体的不均等方面。教师参与培训在学科上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几个学科中,其他学科教师较少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城乡分布上出现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在个体分布上尤其明显,有相当比例的教师从未参与过培训,而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参与了多种类型、多种级别的培训,学习机会显著不平等。

三、建议

(一)加大信息化经费投入,科学化经费配置

1.加大经费投入,整体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欠发达地区整体呈现出来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联动,加大资金投入,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保障。

2.科学分配经费,保障城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齐头并进。经费的分配不能再以平均分配为主,也不能一味保持城市优先原则,应该以地区教育整体战略部署为基准,有先有后、有急有缓、有重有轻地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充分考虑区域性均衡良性发展。建设经费的具体投入分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不能“重硬轻软”与“重软轻硬”。根据调研现状,笔者初步给出城乡信息化经费分配的粗略比例,信息化硬件建设、软件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投入的比例,城市为343,农村为523 ,这样比较符合贵州省的实际。

(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教育信息化的不均衡发展会加剧教育的不平等,信息资源、信息途径的不对称更会拉大城乡数字鸿沟,使教育趋于两极发展。教学资源真正的全面共享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全面共享是指可以随时随地免费获得完全资源。其中“随时随地”指基于互联网络,不受网络物理类型、网络运营模式的限制;“免费”指可以完全无成本获取,包括不用资源交换、积分获取等;“完全资源”指在保障开发者版权的前提下的全面开放及二次开发可能。尽管当下极力提倡开放、共享,但信息化先行地区并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仍然停留在资源为我独享的狭隘自我保护主义层面,为保障其信息化优势给己有资源垒上铜墙铁壁。

(三)开展专项培训项目,促进教师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1.为欠发达地区教师开展高质量专项培训项目。本次调研是在学科教师经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等培训的背景下进行的,但发现贵州省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仍不容乐观,基于国家层面的专项培训力度及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2.结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重视培训对象选拔,促进教师职业均衡发展。根据本次调查分析,贵州省中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基本现状是城市高于农村;年轻教师高于年长教师;主干学科教师(语、数、外等)高于非中高考学科教师(音、体、美等);理科教师高于文科教师;男教师高于女教师等。而现有的各种培训正在加剧这一普遍现象。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关乎教师个人成长,要求全体教师均参与并得以提升。我们不能再以传统选拔方式选择培训对象。在进行培训对象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均衡、性别均衡、年龄均衡等方面的因素,不能让培训始终集中在某几个学科、某几个人身上。如果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回学校做二级培训,那应该挑选那些接受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培训,保障二级培训的效果;而如果仅仅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则应该挑选那些最需要提升的教师参与培训。

(四)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价值

经过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欠发达地区基础建设虽然还不完善,但终究是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城市中学基本实现校园网全面覆盖,生机比在不断提升,农村中学多数已依托“农远工程”“村村通工程”实现联网,部分学校已配置了相应的教育技术软硬件。在追求进一步建设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科学高效应用现有的设施与资源,杜绝信息化设施闲置及挪为他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04]9号)[Z].2004-12-15.

下乡调研信息篇5

关键词: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一.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面向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使乡村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们调查发现,由于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起步时间短,如何有效组织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活动,目前仍然处在实践探索之中,因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不力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是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体制不顺。目前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行的都是项目制,决策权与执行权都集中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培训业务机构中,培训管理体制重心过于靠上,导致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乡村学校缺乏话语权;三是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制度残缺不全,没有将各基层乡村学校纳入管理视野,也没有从技术上与各基层乡村学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因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制度在基层乡村学校严重缺失。

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管理策略

下乡调研信息篇6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 规划信息化; 城市规划管理; 珠海

Abstract:Promulgation and enforcement on January 1,2008,“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law ”. Comparing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Law ”, be law's turn to plan as a whole emphasizing city and countryside , encourage further adopt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scientificalness , improve the put supervision into practice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acy of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How to make use of the new that the informationize plan administration means puts into effect“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law”to require that lifting plans control level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be worthy for the plan information chemical industry author to ponder over the matter. Important several conten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promulgated right away“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law”,has planned informationize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ing with present , has suggested that at present, the urban planning there exists several problems ought to pay attention to in informationiz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s in the days to come, and having been in progress expounding combining with informationize construction of Zhu Hai City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example.

Keywords:city and country planning law; plan informationize; the urban planning managed; Zhuhai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1-0128-03

1前言

信息化技术进入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近20年间,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极大提高了城市规划水平和效率,并在人类社会城市规划进程中为城市规划龙头作用的体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平台。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法》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将规划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以城市为中心扩展到城乡一体化,其覆盖的业务范围和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增加,要求更为规范、更为严格。这意味着在新法的指引下,规划信息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规划信息化的发展如何能较好地应对城乡规划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变化,规划信息化建设支撑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职责。面对全面实施《城乡规划法》而引起的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规划管理模式的变动、管理程序的调整,都需要信息技术支撑部门的跟进。因此,及早研究和谋划才不至于陷于被动。

2规划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规划行业在近20年的发展中,在规划编制、规划设计、规划管理等多方面推进信息技术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建成了具有空间定位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有近300个城市建成了规划(审批)管理系统用以辅助业务管理;全行业初步达到了图形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可视化和方案成果网上展示;大多数城市政府规划部门所建立的政府专业网站,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及图文一体化的公共平台实施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1]

然而,当前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实际工作还有较大差距。在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暨规划新技术运用2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唐凯司长[1]在主题报告中,总结了目前规划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和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比如规划信息化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待提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建成的规划管理系统功能比较单一等。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对完善和指导当前规划信息化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又对规划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中国规划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3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

从1990年《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到2008年《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的近20年时间里,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划法制建设为规划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环境,规划信息化建设也促进和推动了规划法制建设。《城乡规划法》对新时期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给规划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在规划管理方面,《城乡规划法》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一书三证”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和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确立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民主和公开。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规划信息化应尽快完善“一书三证”的规划审批信息系统的建设,采用GPS、遥感等技术增强规划监督检查,完善规划服务网站,增强规划公示的参与力度,丰富规划参与内容,并开展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的整合,确立城乡规划信息化一体化建设体系,尽快将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应用普及到各区县的规划管理部门。

3.2在规划编制管理方面,在《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下,各地都在开展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任务加重,对规划编制成果的科学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应建立规划编制管理平台,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借助高新技术加强对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的前期研究,建立规划成果数据库平台,规范规划成果数据管理,实现各类规划成果的衔接,指导规划成果的实施和管理。

3.3规划数据共享方面,“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3],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目前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间就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利于城乡发展。需在统一规划目标及统一空间管制基础之上,加强数据标准和数据共享机制的研究,统一空间数据管理,协调和衔接各类规划。

4《城乡规划法》下规划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针对《城乡规划法》对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以下结合珠海规划信息化建设实例,对规划信息化发展的思考进行详细阐述。

4.1城乡规划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意味着城市规划管理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城乡一体规划信息化最关键的是规划数据整合,建立统一的标准,形成健全和完善的机制,最终实现在统一的平台上互通互联,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珠海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在市域骨干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市——区规划信息化的一体化建设。

在城乡规划信息化一体化的建设前期,珠海市开展了规划业务办公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解决了市局和区分局的业务规范、规划信息、系统应用的一体化,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4.1.1业务规范一体化。统一了市局与区分局之间的业务规范。建立了市局与分局一致的业务立案标准、业务审查依据、业务审批流程,为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平台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2规划审批信息一体化。实现市局、区分局各类规划审批信息的整合。市局分局的审批信息在同一数据库平台下进行集中管理。在各区分局信息化人才贫乏的现实条件下,为分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提高了规划数据管理的安全性。

4.1.3应用一体化。实现了统一的规划业务办公平台。按照权限管理,市局可查看各分局的业务审批信息,实施业务的督察督办及行政效能统计分析,提高了城乡规划市、区间纵向的规划业务管理水平。

4.2城乡规划编制管理

珠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已编制完成,依据《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目前城乡控规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繁重。为加快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规划,珠海市前期开展了全市区地域编码体系的研究,建立了基于“综合分区—分区—片区—编制单元—管理单元—地块”六级体系的全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并统一赋予各级唯一的地域编码,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在内的全部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了珠海市规划编制管理平台,提高了城乡规划编制效率和管理水平。

4.2.1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平台管理

珠海市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包括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市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分局,各编制单位在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平台上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制定统一的规划编制工作规范标准,实现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4.2.2规划编制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对规划编审业务的编制任务计划拟定、计划审核、经费使用、合同签订、评审会议纪要(初步方案、中期成果、成果、技术委员会)、公示、审批、成果归档等全过程实现流程化管理(图1)。结合《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完善了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保证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提高了城乡规划编制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4.3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数据库的建设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介于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中间环节,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规划实施的管理。控规成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的必要依据,目前控规成果数据的管理尚不能满足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主要体现在上下层次规划成果衔接不足、与规划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的时态关联不足、与实际规划业务审批管理的联系不足等方面。

珠海市以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程为契机,依据《珠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珠海市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及《珠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数据标准》等技术标准,以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建立了基于GIS的控规成果数据库平台,实现了对控规成果数据的科学管理。

4.3.1制定了珠海市城市规划成果数据标准化体系

建立一整套规划成果及基础数据的数据标准,完善的数据采集、监理、入库、更新、维护、分发和共享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规范性。

4.3.2建立珠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管理平台

对中心城区内控规编制的现状调研数据、控规编制成果数据以及规划审批数据进行入库管理,实现规划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了珠海市城市规划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平台。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监理入库模块、图形操作模块、信息查询与统计模块、数据决策分析、数据管理模块、元数据管理模块、对外服务模块、三维效果分析模块。

4.3.3控规成果数据的关联设计

4.3.3.1规划数据的时态关联。城市规划数据信息来源于过去,存在于现实,并在现实中发生变化,是一组动态变化的信息。因此,基于时空约束条件,我们设计空间数据组织和地块编码关联性,用于实现对历史信息的动态回溯以及历史信息、现状信息和成果数据的关联;

4.3.3.2与上下层次规划成果的关联。控制性规划成果数据库作为珠海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库的子库,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数据都存在着逻辑上的派生关系。将规划成果数据先分成不同规划区域,再分为不同规划层次:总规、分区规划、控规,明确各区域数据的不同规划专题信息,定义各规划专题间的层次关系,理清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珠海市统一的地域划分编码体系下,利用地域编码建立各层次规划成果之间的关联,实现规划成果在时空上相互衔接。

4.3.3.3与业务审批管理和规划编制管理的衔接。实现控规成果数据库、规划编制管理系统及业务审批系统的衔接。规划编制管理系统有效地对规划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关联关系,使用户可以便捷地从规划编制管理系统的图形模块中查阅关联的已入库的规划成果数据,实现规划编审系统的图文一体化管理;在规划审批管理系统中完善控规管理图形模块,实现对规划审批过程中对控规成果数据的查阅及统计分析。

5结语

中国规划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应用和实践经验,逐步显示出快速发展的潜势,具备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初步条件。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如何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促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是中国规划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珠海市规划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还仅仅是个开端,今后仍需要不断地探索。结合《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力求在城乡规划管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及规划实施监督等方面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化支撑,促进数据共享,推进“三规合一”,提升城乡规划管理的服务水平,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唐凯.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应用的二十年[A].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暨规划新技术运用2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昆明,2007-11-24. 昆明:昆明市规划局,2007.57~6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Z].1989-12-2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 2008-1-1.

[4] 于卓,吴志华.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体系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05):47~50.

[5] 杨秀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点思考[J]. 城市规划,2000(12):32~41.

下乡调研信息篇7

关键词:锚定效应;新农村文化;返乡创业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1-0083-06

收稿日期:20160911DOI:10.13968/ki.1009-9107.2017.0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GL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Y093)

作者简介:周宇飞(1975-),男,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创业管理。

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很多因素可以归结为文化的范畴。正向的、积极的文化会通过心理锚定效应强化农民工的创业动机和行为,合理利用新农村文化的锚定效应,给予创业者一定程度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从意愿到行为的转化。历史表明,一个地区的耕读文化盛行,就会文人辈出,如耕读文化盛行的浙江永嘉,在古代就是有名的进士之乡,从唐代到清代共出过711名进士,创造了“一门三代五进士”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永嘉又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博士之乡;当一个地区的行商文化盛行,商业便会发达,如历史中的徽商、晋商,现在的温商、潮商、浙商、邵商等都曾引领商海潮流,涌现出千门万店的景象。而文化缺失的地区有可能成为野蛮、落后的代名词,由此我们大胆提出假定:新农村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相关研究述评

庞朴认为文化主要指的是一个群体或者社会所共享的基本假设、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习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相当稳定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1]。文化往往是通过锚定效应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实验证明,当不同的小组随机确定的数字不同时,这些随机确定的数字对后面的估计有显著的影响[2,3]。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锚定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潜意识里自然生成的,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的存在导致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容易形成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锚定效应在众多领域判断与决策问题的研究中得到验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到市场风险预测,从一般知识性问题到商业谈判、自我效能评估,在现场实验和真实情境中,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证明锚定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十分活跃又难以消除的判断偏差[4,5]。

关于文化与创新创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文化与创造力的研究,美国学者阿瑞提在20世纪中期提出文化是人的创造力的心理根源,他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在生物学意义上比非犹太人优秀,而是因为在犹太人环境中占据优势的那些社会文化因素[6]。张武升和肖庆顺进一步提出文化之所以是创造力之源,在于蕴含其中的创造“基因”,文化转化为个人创造力须经历对多样文化的接触交流、理解认同、融合建构等[7]。GLOBE研究识别出了文化的多个维度及其相关性,赵向阳等人借鉴GLOBE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文化对创业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文化习俗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可能比文化价值观更大、更直接、更容易观察[8,9]。才凤伟认为个人的客观条件和内在动机构成了创业发生的必备要素。从客观条件看,个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都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同时个人拥有的资源也会影响其创业与否的选择;从内在动机来看,对自身处境的重视和对子女未来的考虑成为农民工创业的双重推动力[10]。魏凤、张海丽通过AHP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部农民工创业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区域文化对农民工创业有重要影响,它是创业行为的原动力[11]。还有学者则分析了文化基础设施及保障措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12]。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研究更多的是把文化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之一来进行研究,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化因素的内涵限定在文化习俗单一范围内,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庞朴关于文化的定义并借鉴GLOBE研究关于文化维度的划分,我们将新农村文化分解为学习文化、政策文化、信息文化、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等5个维度,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有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探讨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发生影响作用的。

二、指标选取与适用性检验

本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界定:户口在农村并在外有过工作经历的劳动力,回到家乡县级及以下基层进行投资创业的行为。数据来源于我们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专项调研。此次调研历时两年,涉及湖南、湖北、广东、甘肃、贵州、宁夏、吉林、河北、内蒙古、安徽、陕西、广西、云南、上海、天津、重庆等16省(市、区)。抽样地区的选择以各省市中等发展水平的县、区为主,并以此为中心根据与县城的距离远近选取偏远乡镇、城郊乡镇、中心城区3个点进行。调查对象为当地16~59岁的人群,实际调查中还涵盖部分外来务工人群。我们采取当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回1 048份问卷,经过数据清理后共获得944份有效研究样本。

(一)指标选取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目前有学者归类为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的影响及政策支出力度的影响等4个方面[15]。站在新农村文化的视角,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后我们认为可以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农村文化分为5个维度:亲情文化、信息文化、学习文化、政策文化和就业文化,根据每个维度分别选取一些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赋值和统计。为了验证假设,参考学者对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农村文化的视角,选取了12个指标(见表1),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农村文化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

(二)主成分适用性检验

首先对原始问卷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所选择的指标和数据进行检验,来观察这些数据是否适合用于主成分分析。 选择KMO(kaisermeyerolkin)取样适当性度量与 Bartlett 球形检验方法,得到统计结果(见表2)。

三、统计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对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5个主成分,旋转平方和载入的累积方差为61.645%,证明表3中数据能够很好地解释自变量。从旋转成分矩阵数值大于0.5的因子来看,主成分1是农村学习文化,主要影响因素是X8、X7、X6、X5;主成分2为农村的政策文化,主要影响因素是X9、X10;主成分3为信息文化,主要影响因素是X3、X4、X2;主成分4为农村亲情文化,主要影响因素是X1;主成分5为就业文化,主要影响因素是X12。通过主成分分析验证了新农村文化的5个维度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有影响,其中学习文化和政策文化的特征值分别为2.109和1.677,远大于其他几个维度的特征值,表明两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大(见表4)。

1.农村学习文化对创业的影响。农村学习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业培训的推广度(X8)、技术培训的推广度(X7)、农技站的普及度(X6)、图书室的使用情况(X5),表明针对农民工的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新知识的传播与农民工的学习态度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显著,这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多从事种植、养殖及其他农业关联度较高的创业项目有关。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调查对象接收创业培训和技术培训的得分均值分别为1.361 2和1.360 2,表明多数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一次创业培训或者技术培训,可见针对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和技术培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村政策文化对创业的影响。农村政策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金融支持力度(X9)、创业政策的普及程度(X10)。从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两者的均值分别为2.757 4和2.652 5,说明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得到的金融支持和获得的创业优惠政策很少,反映了政策文化的普及程度不够。

3.农村信息文化对创业的影响。农村信息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信息来源渠道(X3)、网络使用情况(X4)、受访者的学历(X2),这几个因素基本表明了农民工获取创业相关信息的能力、途径和信息筛选的效率。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的均值来看,农民工的信息来源渠道指标(X3)的均值仅为2.964,表明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创业信息来源局限于自己调查、朋友推荐和政府通知,报纸杂志和网络对其的影响较小,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网络使用情况(X4)的均值达到3.619 7,表明农民工对网络的使用程度很高,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工使用网络又不善于利用网络这个便捷的信息渠道和工具获取创业信息?统计结果表明主要是因为受访者的学历普遍较低,其统计均值为2.751 1,大部分的受访者学历在高中毕业以下,导致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筛选缺乏自信,更偏好于传统的信息来源渠道。

4.农村亲情文化对创业的影响。农村亲情文化对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主要联系方式(X1),其描述性统计均值为2.833 2,说明农村手机的使用率很高,亲人朋友间的联系便捷、紧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显著。

5. 农村就业文化对创业的影响。农村就业文化对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民工的务工经历(X12),描述性统计均值为2.1409,大部分的受访者外出务工经历为3~6年,说明农民工的返乡意愿强烈,在外务工的归属感不强。

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园区的有无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此我们到多个县级创业园区进行考证,发现大部分的创业园区在引进企业的时候,对企业规模、注册资金等要求较高,甚至直接参照产业园区建设的经验,这与建立创业园区的初衷不相符。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将新农村文化分为学习文化、政策文化、信息文化、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等5个维度,分析了各文化维度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形成了以下结论及政策建议:

1.文化通过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正向的积极的文化锚定能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并有助于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负面的消极的文化会淡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不利于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创业成功者产生锚定效应对潜在创业者的影响显著。人们周围创业成功的人和事迹对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有正向的激励,越是熟悉的人、越是传奇的故事、越是巨大的成功越能够激发创业热情,创业者的成功会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

建议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重构农村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创业者的典型事迹。第一,要以人为本,尽快启动农村筑巢引凤工程。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和社会待遇,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让大学生村官能安心服务于农村,成为新农村文化构建的主力军。另一方面,部分出生于农村的退休职工渴望落叶归根,是农村人才流入的内生力量,鼓励这部分人群回归农村,不但可以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而且可以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社会的经济活力,并减轻平均社会福利成本。因此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适当的考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允许他们在家乡购买宅基地用于自住房的建设,以此吸引这部分人才返乡。第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塑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的道德基准和准绳作用。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让这些年来逐渐模糊的道德准绳在人们心中再次清晰,才能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当文化真正回归农村时,农村文化的影响力就会再次凸显。

2. 农村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学习文化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影响农民工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影响他们创新创业的意愿与行为,同时它还是其他几个新农村文化维度的基础。

建议着力进行一定程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弘扬新农村学习文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27%的受访者认为所在村里没有任何集体活动,表明了农村文化活动的严重缺失。农村文化活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人才缺乏、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特别是大型集体活动)缺乏有效的载体而难以开展。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项目,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与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相结合,让各种文化活动成为人们交流的纽带,学习的基地,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3. 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优化农村政策文化,确保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大众,在创业过程中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同时相对超前的可见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初期创业者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建设或改善基础设施,因而人们更愿意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创业。

建议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倾斜政策,保障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地与入户。让各种政策文化普惠大众,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保障和坚强后盾。要以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为契机,大力加强公职人员的作风建设,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施政文化,坚决杜绝侵占农民和农村利益的行为,坚决避免减扣、挪用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及农业补贴的事件发生;基层政府在制定各种涉农政策的时候,一定要真心实意立足“三农”,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通过惠农政策落地、惠农信息到村、惠农资金到户,让农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此来重塑政府的公信力。

4. 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农村信息文化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从而决定他们返乡创业的意愿、创业项目的种类、创业风险防控能力及创业的成功率。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建立创业就业信息公众平台,帮助农民正确获取和筛选所需信息,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保障。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高度,建立农村创业就业信息公众平台,免费向创业者、农户及消费者提供供需信息、农产品质量标准、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产品溯源查询及商品交易平台等服务。借此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让农业走向内源性现代化发展之路。

5.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理锚定。研究发现,这种锚定效应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乡土观念和家族意识越浓越有利于激发创业者的返乡创业热情。

建议鼓励乡情文化,正确引导农民的就业观。俗话说“金钱易挣,情谊难寻,千金难买是乡情”, 尽管乡情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趋淡漠,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一定还留在人们的心里,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定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肯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善举,让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个人价值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发展的三赢之举。

参考文献:

[1] 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78.

[2]Tversky A,Kahneman D.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 [J].Science,1974(9):1 1241 131.

[3]Tversky A,Kahneman D.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2(5):297323.

[4]Epley N,Gilovich T. Putting Adjustment Back in the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Differential Processing of Selfgenerated and 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s [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12(5):124132.

[5]朱根红,康兰媛,翁贞林,等.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 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5):3847.

[6]阿瑞提. 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647.

[7]张武升,肖庆顺.论文化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5(5):1319.

[8]Trompenaars F,Hampdenturner C.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Understanding Divesity in Global Business[M].London:McGraw Hill,1993:216218.

[9]赵向阳,李海,RAUCH A.创业活动的国家差异:文化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互作用[J].管理世界,2012(8):7890.

[10]才凤伟.农民工城市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32.

[11]魏凤,张海丽.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评价――来自川陕2省8县(区)762个创业者的调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14.

下乡调研信息篇8

一、抓完善,确保各项改革平稳健康运行

1、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工作。积极配合市人事、编办部门,以规范乡镇机构运行为重点,结合全市乡镇机构运行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乡镇的职能转变、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和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依法行政能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了解掌握乡镇机构运行、职能履行、工作开展等情况,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做好对上岗和分流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适当新的职能工作;认真做好乡镇机构改革成本测算调研工作,提出解决改革成本问题的政策建议。

2、做好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与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有关科室一起,积极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密切关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动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管理模式,切实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工作;选择部分县区开展县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调查研究,对各级落实义务教育投入“约法三章”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做好“乡财乡用县监管”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操作规程,重点在规范和监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县乡联网,积极促进旬阳、白河、平利3个省级试点县率先完成县乡联网工作,当年再确定5个县乡联网试点县,选定一个县适时召开现场会,带动和促进全市县乡联网工作进程,并积极争取省综改办给予技术和财力支持;进一步转变乡镇财政所管理职能,规范岗位设置,理顺乡镇财政所上下、内外业务管理,确保各项业务工作规范运行;积极指导县区完善账户管理、会计核算、业务流程等“乡财乡用县监管”规章制度,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县监管”的作用,全面提升县乡理财水平;进一步规范“村财村用乡代管”,重点规范村级经费支出管理,完善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市上6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的《村干部任职、离任审计暂行办法》,全面规范村级财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

二、抓宣传,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结合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在__日报、__经济等媒介上宣传改革政策和工作经验。在市财政局局内、外网页上做好宣传,组织系列报道,刊登省、市领导讲话,登载相关政策,介绍好的做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综合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2、健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办好《农村综合改革简报》,进一步完善市综改信息联络员制度、农村综改信息直报点制度和信息工作考评制度。坚持每季度对各县区报送信息情况进行通报。信息联络员和信息直报点要积极采集信息、及时编发放送,每年向市综改办报送信息不少于12条。20__年对信息工作做得好的县予以通报表彰。继续办好综改简报,及时跟踪反馈市内综合改革工作动态,保证纵向、横向信息交流畅通。

3、积极做好优秀调研成果选报工作。市综改办20__年向省综改办选报调研材料不少于3篇,县区综改办向市综改办选报不少于3篇。

三、抓重点,积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债务

坚决制止发生新债,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等“两政一教”债务,严格执行中、省关于“约法三章”、“两项制度”的要求,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的债务,全面清理核实,锁定旧债数额。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争取省上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控制和化解债务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县区建立偿债基金、促进债务化解。认真贯彻落实《__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政府债务激励考核办法》(陕财办预[20__]58号)和《__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政府债务激励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严格审核各县区上报的已化解债务,配合做好落实兑现奖补资金。

四、抓督查,确保改革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1、认真做好农村综合改革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20__年继续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集中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代管”、化解“两政一教”债务、农村综合改革有关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20__年由市局综改办、监督检查科联合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具体实施相关检查工作。

五、抓调研,为深化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加

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上下、内外联动的调研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__年是市综改办调查研究和制度建设年。要结合实际,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2、加大学习交流力度,积极争取省综改办多给机会,让市、县区同志到省外学习考察,吸收其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促进我市的工作。同时,在本市内组织好县区之间的工作交流。

3、认真完成调研任务。市综改办20__年调研工作的重点放在乡镇机构改革、乡财乡用县监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村财村用乡代管、县乡村债务化解及农村公益事业以奖代补办法等方面。精心制定调研课题,积极组织实施调研工作。保证全年市综改办向省报送调研材料5篇,县区向市综改办报送调研材料不少于3篇。

六、抓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督促县区建立健全机制,充实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县区农村综合改革机构人员建设情况,重点督促机构不到位、人员力量薄弱的县区尽快建立完善,力争各县区机构要常设、人员要到位,没有专门机构的县要明确专人负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同时,20__年继续加强对县区综改办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强化考核管理,实行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费补助与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年终通报考核情况,促进农村综合改革机构建设和工作有序进行。

2、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政治学习主线,以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和财政业务知识为业务学习重点,从思想上、行动上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要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学习和讨论、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业务时间开展自学,不断提高自身政策水平,拓展工作思路。

上一篇:网络安全建设体系范文 下一篇:员工值班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