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莫“吓乡”

时间:2022-01-30 05:27:31

时下,一些乡村干部一听有工作组下乡来就发愁犯怵。究其原因,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些工作组大多是做不了工作的,好的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不好的倒端起官老爷的架子,稍有照顾不周则横挑鼻子竖挑眼,不仅帮不了忙,反而添了不少乱。笔者认为,这种下乡成“吓乡”、帮民反“扰民”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干部下乡帮村是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改进作风、亲民爱民的具体行动,也是扶贫帮困、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群众对于作风好、工作实、能办事情的工作组也是拥护的、欢迎的。然而,一些地方由于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的问题,把下乡的这本“经”给念歪了,他们过分看重过程,出现了下乡工作组的确有过多过滥的现象:有的没有弄清下乡的目的意义,把下乡当成一个临时性的任务,应付差事,例行公事;有的摆架势、造声势,做抓落实的假象和表面文章给脸上贴金,有调查没研究,有前文没后文,使下乡活动只做了半篇文章,对基层建设毫无裨益,等等。

这些工作组下基层的必然结果便是每次去的是老地方,做的工作总是老套路,下了多少次所帮的单位还是老样子。这些工作组下乡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对此,乡村干部怨言多,群众意见大。要使工作组不成为“吓乡队”、“扰民组”,真正成为抓落实、干事业的队伍,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不懈的努力:一是要克服打乱仗、大糊弄的盲目做法,端正下乡的指导思想,加强下基层的计划性,在下乡之前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做到对帮什么、怎么帮、达到什么效果心中有数,并确定作风实、能力强、真正能干事情的人员下基层;二是要克服嫌贫爱富、挑肥拣瘦的功利主义作风,坚持“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把帮助偏、远、穷、弱的村镇改变落后面貌列入议事日程,真正找出这些村镇的问题,发现他们的优势,调动其穷则思变的积极性;三是要克服“围着公路转,隔着玻璃看”的漂浮作风,扎扎实实下乡到村查实情、摸实底、干实事、兴实业,以寝食不安的精神抓工作,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四是要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做法,建立下乡包村跟踪问效制度,好者奖,差者罚,让那些浑水摸鱼的人没有市场。只有这样,下乡才能真正起到下乡的作用,也才能受到基层群众欢迎。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

上一篇:政府雇员制:公务员制度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下一篇:联系群众才能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