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9 15:15:21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1

一、会计的两大分支

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人们管理财务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着会计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古到今,从我国到外国,会计历来是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企业会计是适用于农、工、交、商、金融等企业单位的会计,是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处于经济基础领域,这些部门中的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社会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创造价值,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企业会计,即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精神生产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财政、行政、事业等单位,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它们从事各种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在社会再生产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和非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方面的职能,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性。企业会计同预算会计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是否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否具有营利性。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以后,要求得到回报,企业终止时,投资者要收回原来投入的资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盈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会计要以营利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资本的保值增值、所有者权益而展开。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各种公务活动,公益性、社会性业务活动,其出资者投入资金以后,不要求得到回报,这些单位一般也不会终止,个别单位终止时出资者也不一定都收回资金,它们在业务活动中有的无偿提供服务,有的虽有收费但也并非足额补偿,而是由国家财政提供全部或大部的资金。所以,预算会计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社会效益而展开。非营利性是预算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也是预算会计各个组成部门的共同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特征,才能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必然归属于预算会计(非企业会计)的客观依据。1996年2月我国财政部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开宗明义指出:“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这一概括,为我们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建立预算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中的会计分支而单独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个创举,它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其所以要确立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对独立会计分支地位,是因为人人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

2.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事业单位,大都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有人把这种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的行业称为第四产业)。这些部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就越显著,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正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成为预算会计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我们研究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是为了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法规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会计已经企业化了,已经按企业会计的规则运行了。这是因为:

(1)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尽管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但其绝大多数还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资金来源为辅,完全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还是少数,有些单位虽然能做到日常收支相抵,但重大工程项目依然要依靠国家财政扶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国家财政资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该受到国家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而且其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应该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由同一部门进行,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很好地衔接起来。

(2)事业单位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水利、林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追求利润必然会使其业务活动走偏方向。这里还要指出,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但这是它们加强管理、量入为出的结果,绝不等于在主观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把事业单位会计当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法规制度建设,既照顾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又维护了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性,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通常则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需要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的单位。其范围习惯上涵盖较广,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来看包括以下三类:

(1)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

(2)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

(3)民间公证(会计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等)、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从经济成份来看则有公办、民办、中外合办等事业单位。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存在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需求;事业单位改革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事业单位有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它们所属的行业或者部门不尽相同,各自所从事的业务活动也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及不具有社会生产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国有事业单位会计,非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一、关干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会计目标应该满足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但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目标在确定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和对财务信息的规定上均定位不够全面。其一,对信息使用者的范围限定过小。其二,对提供信息的要求规定过窄。目标的不确定性导致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对社会公众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无助于使用者确定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当期的运营结果,更无法评判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提供服务的水准及履行义务的能力。

2.核算基础应用不恰当。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对于经营性收入和支出业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按收付日期确定归属期,不管是否应该属于本期所有,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本期没有收到的收入和不用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我们知道两种不同的核算基础对收益的处理完全不同,收付实现制没有遵循配比原则,所以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

3.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企业相差很大,而且由于存在不同类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的不同,各事业单位所用的科目设置也千差万别。科目设置混乱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规范的科目设置,使得账务混乱不清,不能完全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4.会计报告体系不全面。会计报告是政府向纳税人报告其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形式。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中,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而难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状况以及资金节余、来源和运用等情况;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没有现金流量表,并且事业单位不是完全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表就不能完整地反映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况。许多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据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从而经营收支结余并不能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这样,对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单位内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概括性建议

1.科学实现全面成本核算。现行制度下,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由于对非经营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则,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随意性较大,即使部分单位进行了内部成本核算,成本信息也不具有可比性,难以反映各项业务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因此,应考虑在事业单位会计中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

2.建立完整的会计报告体系。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可借鉴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至少应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强调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对关键项目作出说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预算收支总表、基本建设投资表、国有资产情况表。这样,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有助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建立资产负债表观的会计理念。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以动态地反映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这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也是与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统一的需要。同时建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删除,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维护债权人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而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包括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信息、从事经营的成本或提品和服务成本的相关信息、用于评价经济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以及经济主体经营活动及效率性的有用信息。因此,适当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能更好地反映政府部门受托责任的改选履行情况,大大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相关性。

4.对事业单位结余进行改进。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将负债列入净资产核算,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建议取消“专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将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同时:增设“结余”要素;月末将各账户余额对应结转到“结余”账户,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增收节支的结果和运用资金的成绩;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为适应国库集中收入的需要,调整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以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方式的变化;为适应政府采购的需要,调整采购业务的核算程序,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不同来源资金进行采购的内容和程序。

5.会计报表中增加现金流量表。目前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用现金流量表动态地反映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已经成为企业的三大会计报表之一;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没有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随着事业单位将核算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就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以便动态地反映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同时也是与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统一的需要。

参考文献: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3

2012年12月,财政部以财会〔2012〕22号文件,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称“新制度”),明确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制度是对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新制度对整个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新制度为了协调与新财务规则、新会计准则的关系,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新制度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有重要的作用,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符合国际惯例。并且,新制度很好地处理了与我国其他财政政策的衔接问题,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相适应。通过新制度的贯彻落实,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而言是一个全面的提高。我们对苏州市已经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发现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及其折旧核算中的问题

新制度引入了“虚提折旧”空转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折旧时,不将折旧计入支出科目,而是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与企业会计中计提折旧的方法相比,体现了“虚提”空转的概念,这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此法计提折旧由于不直接记入支出,因此,它能使事业单位的支出核算口径和预算管理的核算口径保持一致,不会影响支出的预算口径。并且,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的借方余额与固定资产的实际净值也能够保持一致,并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而逐渐减少,这样事业单位可以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在会计数据方面为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支撑。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固定资产核算及其折旧的计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的自主选择权问题新制度第五点规定:事业单位自身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但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事业单位必须计提折旧,这样模棱两可的规定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决定权交给了事业单位,到底提不提折旧?实际工作中,可能要看领导的意思,或者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制度缺乏统一的规定,这样过度的自主选择权,使得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财政部2012年12月以财教〔2012〕488号文件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同年同月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要求对固定资产提折旧。除此之外,没有对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明确规定。因此,许多事业单位认为在执行新制度时可以不考虑计提折旧,除非财政部的财务制度或者主管机关有明确规定。

2.使用年限问题新制度没有具体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导致事业单位在实际折旧工作中缺少政策支持。如果没有固定资产的统一折旧年限,会使不同单位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标准存在差异。不同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不同会影响计提的折旧金额。如果各个事业单位采取自主决定折旧年限,可能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可靠、不可比,会计核算结果就会因为折旧金额的高低而受到影响,出现不能完整真实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现象,不符合可比性的质量要求,同时,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也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麻烦。真的可以像新制度规定的那样,自己确定折旧年限吗?如果是这样,为了显得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比同行其他单位更少,不排除有的事业单位可能会多提折旧,影响财政部门、上级部门或主管单位的判断,从而获得较多的财政补助,因此,这个问题需要相关的补充说明加以完善。否则,即使事业单位计提了折旧,但各个事业单位提供的固定资产折旧信息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缺乏可比性,不可比的信息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3.经营活动中的固定资产没有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问题经营活动中的固定资产与事业活动中的固定资产一样核算,即在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时候,一次性全部列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统一了核算方法,使固定资产的核算比较简单,但它与新财务规则的规定相矛盾,新财务规则规定:经营收支应当配比,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单位经营活动上的盈亏情况,也不能体现经营活动上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经营活动中的固定资产在两种核算基础下的会计处理是不同的。收付实现制下,购买时,既列支,又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折旧时,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增加累计折旧。权责发生制下,购买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提取折旧时,借记“经营支出”,贷记“累计折旧”。这类似于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一般要求。新制度中仍然没有解决好经营活动中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问题。另外,如果事业单位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制度规定在“存货——生产成本”科目中归集发生的生产成本。制度没有明确提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

4.处置固定资产问题按制度规定,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分两步进行核算,①盘亏或毁损、报废时,将待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的借方,将已计提的折旧额计入“累计折旧”的借方,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的贷方。②批准后,将处置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的借方,并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即先按实列账,再报经批准后转销。但是由于新制度的相关规定是假设固定资产没有残值,因此,固定资产如果已提足折旧,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零,其会计处理就无法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核算,就只好将提足的折旧,直接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是不是这样直接转销,无需报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批准后转销?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第25条“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即应经过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后处置。另外,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这笔分录什么时候做?是在盘亏或者毁损、报废发生时,还是在批准后,无论在之前还是在之后做,都存在问题,因此,关于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制度设置与相关制度不协调。

(二)基建会计并账问题

为了使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完整性,新制度明确规定定期将基建账并入财务账(俗称“大账”)。但是,由于基本建设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事业性业务的会计核算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核算体系,其核算要分别遵循两个不同的会计制度。因此,对于具体如何“并账”应该出台具体明确的规定。

1.未明确具体并账的账务处理问题对于基建投资,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按照现行基建会计制度进行独立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还要按月并账。基建会计的科目名称、性质、核算内容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新制度没有明确基建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方法,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并账,以及并账后如何解决编制基本建设报表的问题。

2.如何核销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问题新制度在“在建工程”和“待处置资产损溢”两科目的使用说明中没有明确怎么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销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的成本,这可能导致事业单位在处置尚未完工在建工程过程中没有依据进行操作,执行中比较困惑。

3.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与“基建账”各自的范围问题新制度规定关于基本建设需要在两个账套中核算,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拨款和基建补助款,甚至事业单位自己筹集的基本建设资金,都必须采用预算指标的形式,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下达指标,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即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等,不允许这些款项直接划入事业单位的基建账户,没有了资金来源,使得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账户形同虚设。

(三)经营亏损中的会计处理问题

按新制度规定,期末,如果“经营结余”科目为贷方余额,转账时将其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并按照相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如果发生经营亏损,则不转账。要将经营亏损数留在“经营结余”科目的借方,从而达到不能用事业结余弥补经营亏损的目的。但在实践中,有如下情况:经营结余是亏损,但按税法规定仍然可能需要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可能仍然需要缴纳所得税。但按新制度规定,经营结余亏损时,不向下转账,而纳税调整后,仍然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却要通过“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即存在事实上用事业结余弥补了经营亏损的现象,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四)国库集中支付后的余额与事业单位账余额不一致由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的实际支出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而新制度中有些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例如,新制度允许,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固定资产,若扣留了部分质保金,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将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固定资产(不需安装)”或“在建工程(需要安装)”的借方,并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若取得固定资产全额发票,其保证金通过其他应付款(扣留期在1年或1年以内)或长期应付款(扣留期在1年以上)核算。将购置固定资产的全部支出金额计入“事业支出”、“专用基金”等的借方,将实际支付金额计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的贷方,将扣留的质保金按金额和时间长短计入“其他应付款”或“长期应付款”的贷方。这样操作,会计期末核对余额数据时,就会出现国库集中支付后的实际余额与事业单位账余额不一致现象。另外,事业单位购买存货、预付款项时,按照新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会产生实际余额与事业单位账余额不一致的问题,如果此类业务较多,那么期末核对余额就比较麻烦。

三、改进建议

(一)完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核算方法

1.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因此,本文认为,财政部应规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提折旧,并制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先审批再处置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根据办法规定,实际操作是:事业单位先对准备报废的固定资产提出书面申请报废报告,需要详细说明报废资产的情况和报废原因,然后按照审批权限报批。报经批准后,才能进行销账,并相应调整固定资产及相关账户。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处置净收入,及时上缴国库。需要强调的是:应当根据财政部门的批复意见(或主管部门审批意见)进行以下①-⑤账务处理,而不是像制度那样,在固定资产盘亏或者毁损、报废时,先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将减少处置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应根据批复意见进行以下账务处理(批复之前将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在备查账中登记):①注销账面价值:将固定资产净值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的借方,将已提折旧计入“累计折旧”的借方,将账面余额计入“固定资产”贷方。②第一,冲销剩余基金: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减少“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第二,如果已经提足折旧则根据财政部门的批复意见(或主管部门审批意见)直接注销: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此种情况下没有①和②1的分录;但有②2的分录,还可能有③-⑤的业务。③支付处置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将相关税费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的借方,同时贷记“应缴税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④收到的变价收入、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将相关款项计入“银行存款”等借方,同时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⑤结转处置净收益: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记“应缴国库款”等。

3.采用不同的方法核算事业用和经营用固定资产为了真正实现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并实现逐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本文建议采用不同的方法核算事业用和经营用固定资产。具体做法:①购入事业用固定资产时,根据收付实现制原理,将购置支出全部列入“事业支出”,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②购入经营用固定资产时,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即基本原理同企业会计。不像事业用固定资产一样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状况,逐步计提折旧,折旧金额列入当期支出,即为了满足“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的要求,像企业会计一样每月计提折旧,以准确反映单位经营活动的盈亏情况,同时可以避免较多的纳税调整。同时,经营活动中核算生产产品的成本时,根据生产产品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金额,借记“存货——生产成本”,贷记“累计折旧”。否则也没有真正体现“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的要求。

(二)完善基建并账问题

1.补充基建并账的相关细则目前,财政部只是对基建并账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没有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南,本文认为应补充并账实施细则,确保事业单位基建并账有明确的依据。并补充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的处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事业单位应根据有关凭证,先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报经批准后核销时,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和“基本建设会计”的范围和责任在目前不取消基本建设会计的情况下,应该对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方面,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和“基本建设会计”这“两个会计”的范围和责任,进一步明确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基建数据纳入会计大账后,在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方面要明确两者的分工,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关系。为使事业单位会计和基本建设会计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应该修订完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同时,简化《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报表,将其作为“大账”资产负债表的附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这样能够实现在满足对基建工程进行具体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又满足了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信息需要。从长远看,应该取消基本建设会计,向企业会计靠拢,将基本建设的所有业务全部直接在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中核算。

(三)完善经营亏损的账务处理问题

对于经营活动中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建议在“经营支出”中核算,或增加一个类似“所得税费用”的科目,然后转入“经营结余”,采用与企业会计相同的理念,作为一项支出在“经营结余”科目的借方反映,就如同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一样处理。不通过“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从而解决事实上存在经营亏损,但通过纳税调整后仍然需要缴纳所得税的账务处理问题,避免事实上用事业结余弥补经营亏损的问题。

(四)协调国库集中支付后的余额与事业单位账余额不一致问题

建立备查账,做好事业活动中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数据,例如,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扣留的质量保证金,以便与实际支出数进行核对。如果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支数较多时,在会计期末可以编制类似“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表,在国库集中支付后的余额基础上减去采用权责发生制后确认的收支数就等于事业单位账余额。或者采用与行政单位会计一样的方法,除了对非流动资产进行双分录处理外,对流动资产中的预付账款和存货两类业务也采用双分录处理,对于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业务通过借记“待偿债净资产”科目(需在净资产科目中增加),贷记“应付账款”或“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以解决实际支付后的余额与事业单位账面余额不一致的问题。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4

[关键词]预算会计;不足;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16.021

1 预算会计概况

1.1 预算会计的定义

一般而言,会计按照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以及其适应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企业会计(即营利性会计)和预算会计(即政府、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可见,所谓预算会计就是用于核算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预算资金流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会计体系。预算会计是以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预算管理为中心,以促进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发展为目的。

1.2 预算会计的特点

与企业会计相比较,预算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预算会计具有非营利性;二是以政府、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为基础,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三是专款专用;四是它的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

1.3 预算会计的重要性

预算会计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预算会计体系,是为国家预算管理工作和国家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服务的,为政府、事业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和社会的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我国现阶段预算会计存在的不足

2.1 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同时也从世界银行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等借入或者买入了许多外债。一般而言,这些债务都要求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清晰、明确地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只是以收入实现制为核算的基础,财政支出报告中没有明确表现出当期的利息支出和负担数量金额,也没有计算和表明出以后年度需要偿还的利息数。我国当前的这种预算会计核算方式存在的缺陷,导致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这样对于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监控自身的财政风险是十分不利的。

2.2 真实、准确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资金的收支和采购新业务欠缺

我国现阶段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用于购买物资和发放工资的财政资金是由当地财政部门通过统一账户直接拨付给事业单位,这就导致各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是十分不利的。又比如,在我国当前施行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只能够在当地财政部门实际拨款后,按照拨款金额确认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支出,但是假如在年末采购一些必需的物资时,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就很有可能存在一些款项还没有付清情况,这时这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就形成资金结余,导致这种预算会计处理方式就没有办法准确、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业务进展情况。

2.3 核算科目存在设置不完整性

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预算会计核算科目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进行会计核算的核算科目显得单一,过于简单,不能满足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需要,这就要求增设新的会计核算的核算科目;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目前仍然按以前的标准分类进行会计科目设置,这就导致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预算控制。

2.4 预算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虽然目前我国不断对金融体制加以完善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预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制度空白等缺陷。比较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建设和发展速度是比较迟缓的,我国于1998年才出台了针对事业单位试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

3 解决现阶段我国预算会计存在不足的对策

3.1 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

由于当前我国运用的预算会计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在此,建议我国的预算会计逐渐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即收入只在提供服务时才确认,如果是接受服务则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列为负债反映,这种核算方式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真实的财务状况。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时,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为权责发生制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资产和负债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尤其是在负债方面,对所有可确认和可计量的负债项目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正确、真实地反映出来。

3.2 重新构造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真实、准确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资金的收支和采购新业务欠缺等问题,建议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学习西方一些成功经验做法的国家,比如可以将我国预算会计体系设置成为政府会计体系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其中政府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另外,政府预算会计也应该准确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要准确、及时编制预算,并按照年度所有因素和相关收入支出来进行准确核算。

3.3 改革和完善预算会计科目

针对上面我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预算会计科目核算存在设计过于简单、“一刀切”的问题,我国今后在预算会计科目的改革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可以将核算一级科目改为按部门、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来设置,从而有效体现出他们的维持性收入和支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二级、三级核算会计科目,从而准确、具体地反映出预算会计的核算实质。第二,在编制预算会计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应该尽可能地结合自身特点、性质和未来发展规划,来对预算会计科目进行设置。

3.4 加强会计预算制度建设,加快建成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影响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因此,从我国长远发展来看,为了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促进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加快建成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的进程,并且争取尽快规范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核算。

4 总结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5

[关键词] 水利管理;财务;预算资金;经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15- 02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生产性事业单位。与普通意义的事业单位相比,它具有双重特点――生产性和事业性。相应的水管单位的会计核算也要体现这一特点,一方面要合理合法地核算公共财政拨付的资金,体现它的事业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管辖范围内的水土资源、技术条件、人才设备,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利经营,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工程综合效益,增强单位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把属于水利事业单位主体营运资金即财政预算资金和经营性收支严格区分,在运作上有所侧重。

1 水管单位财务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水管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是水管单位组织财务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准则。虽然水利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已进行了多年,进展较大,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尚未全面推进,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因此,水管单位必须适应政府转变职能和水管单位转变经营机制的需要,服务于市场经济,明晰单位产权关系,保护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社会效益的原则,水管单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完整,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也就是说要发挥社会效益;第二,经济效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而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第三,计划管理原则,水管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实行计划管理原则,不仅是开展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也是严格管理国家财政资金的需要。

2 部门预算资金是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

部门预算资金,是水利管理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水管单位生存、发展和实现社会公益职能的基础,水利管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核算的中心是国家拨入的财政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经审核后,按进度拨款和使用,在运用中,按财政规定的项目使用,不允许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的浪费。特别是对国家投入的水利管理专项经费,在严格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单位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在收入管理上,也应将财政拨入部门预算资金与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严格区分。单位预算必须形成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系统,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上报、批准、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是完善单位预算的调整制度,对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二是推行单位预算和下属各级非独立核算单位预算,要求下属各级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三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

3 经营收支是水管单位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大部分水管单位性质是差额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不足,这就决定了水管单位必须依靠自身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进行经营活动和创造性的盈利才能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行。对此,水利管理事业单位的多种经营应按其经营规模与核算形式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式。第一,经营规范较大,实行独立核算的形式。一些水利管理事业单位用自己的固定资产、人力、技术搞经营,而且收入较大的,可实行公司形式,由水利管理事业单位单独出资或吸收外部资金组成公司,单独核算,按资本大小分红。在出资时,水利管理事业单位出资的国有资产必须按规定办理投资手续,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且水利管理事业单位要对出资进行必要的监管,保证经营的正常进行。同时,必须要把水利管理事业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严格区分开来,在管理上,投资的管理与水利管理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资金活动严格区分,所收股利或管理费用应按规定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第二,对于一些水利管理事业单位较小的经营收入,如出租部分房屋收取的租金、转让技术和人力的收入,可以不单独核算,由水利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代管,但必须另设账户,独立管理,收入要入账,支出要审批。

4 加强水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财务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这些资产是每个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加大,基层水管单位固定资产快速增加。只有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益,才能更好地为水利建设事业服务。一是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各部门联系密切,统计数据多,变化频繁,准确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财务部门、使用部门间统计数据、统计报表“资源共享”,核对极其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实行电算化管理,还可以更全面详细地反映资产信息,快速查阅各种固定资产价格、现存情况、使用状态等,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5 完善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会计记录、会计业务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直接相关的内部控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呈现出如下特点:(1)涉及范围广泛。行政事业单位涵盖的服务类型广泛,相对应的业务活动也很多,除了一般的收入支出、资产管理、商品购买等经济活动,还有执法、检查等业务活动。(2)会计核算体系复杂。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包括按照企业运营模式和按照政府运营模式,采用的是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比起单纯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模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复杂。(3)内部控制侧重点不同。在内部控制中,企业更侧重于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而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质,更侧重于自身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实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也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具体来说,存在如下现实困难:(1)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不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一般都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都知道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单位内部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但一些单位一些部门,一些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太复杂,手续太繁琐,不利于工作快速完成,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实际作用。(2)内部信息沟通不够畅通。横向的部门沟通与纵向的上下沟通渠道不畅,普通职工缺少意见上达的渠道,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加上信息化水平低且存在安全隐患,这既不利于部门之间的信息顺畅流动,又不利于内部信息的安全。(3)内部审计监督措施不力。会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的主体,但在实际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中,两者都存在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独立性不强、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评估机制缺失,据国家审计署驻部委派出局的调查:“在所调查的中央部委中,已建立单项业务或重大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的不到8%。”由此可见,除了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也相对缺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策略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会计内控体系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对此,管理者要全面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建立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评价等多方面内容, 建立专门的内部会计控制数字化信息系统,使之形成不断修正、完善的动态体系。在单位内部对会计控制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对会计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把会计控制落实到部门、到每一个人,编制出会计内部控制考核责任书,构建起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责任制,形成目的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分明的责任体系。在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企业要有效使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落实钱、账、物分管,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创新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经营管理资金实施科学化管理。

2.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会计信息反馈系统

会计信息化使会计管理越来越规范化,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管理者应重视互联网思维,加大会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入会计管理系统,完善会计信息反馈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为会计风险管理提供保障。各部门要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加强经营管理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建立会计预警机构,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估报告等方面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分析、预测、辨明运营管理可能面临的风险,然后探索控制会计风险度的策略和措施,有效运用风险回避法、风险降低法、风险分散法、风险转移法等管控会计风险,确保内部会计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升会计风险控制能力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降低内部控制风险,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会计人员要发挥内部会计监督作用,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完善性、真实性以及内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严格控制会计风险。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内控审计,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完善内部考评及其监督机制,相关监管部门要合理分工、信息互通,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证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督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财政部、审计部和纪检监察部等外部监管力量,切实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力度。

四、结语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强化经营管理的关键,面对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将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现代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监督、制约会计业务运作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体系,并以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管理制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志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3(2):50-51.

[2]宋志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J].全国商情,2014(39):47-48.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7

按照200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文件精神,今后国家将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主要由社会力量举办。《方案》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其中,对完全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根据具体情况,转为行政机构或进行其他调整;对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行政职能和公益服务职能与其他单位分拆整合;对现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逐步注销事业单位而转为按企业注册登记。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不足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在1998年前包含在预算会计制度中。1998年开始,财政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充分体现事业单位会计的特殊要求,在预算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上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进行了区分,制定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之后,民间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民办学校、文艺团体、社团组织、协会、商会等不断涌现,为了规范这类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2004年8月财政部颁布了《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

(一)同为事业单位,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目前,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事业单位适用《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同为事业单位却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制度,使得国有和民间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无法分析它们的资金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

(二)不能满足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1998年以后,我国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进行了预算管理制度的四项改革:一是编制部门预算,改革后的部门预算体制是“大收入、大支出”的概念,即部门预算的收入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部门预算支出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所有支出。而现行的会计制度要求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分别开设银行账户,分设两套会计账簿进行核算,不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二是实行政府采,要求通过政府采购的资金采用直接支付的方式。三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经在我国全面推行,它要求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存储、支付和清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改变了原有的资金收支渠道。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伴随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对会计核算规范不断的修修补补,没有统一的准则和制度可依。

(三)资产负债表设计不科学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设计,由于资产、负债、净资产是报告期末的存量信息,而收入、费用是报告期间的流量信息。存量信息和流量信息在同一张报表中反映,失去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理论基础,显示出不科学的弊端,同时将收入和支出在两张报表中重复反映,也影响了报表设计的合理性,既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

(四)不能真实反映经营活动的成本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企业成本信息的口径不一致,其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不是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从而导致不能准确的确定其经营成果。又由于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能动态地反映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和专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就不能比较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的执行结果。

二、对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设想

1、将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合并,制定一套规范所有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基本准则下再制定国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非国有事业单位两个具体会计准则。由于改革后的国有事业单位不再包括原有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应按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因此对国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还可以制定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分别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

2、设计一套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和事项的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会计科目应包括目前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提出的要求,如增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等新业务的会计科目,将原来的会计报表改为会计报告,会计报告应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两部分内容,取消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项目应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各张报表项目的设计应和财政部门决算报表项目口径一致。

3、改革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设计。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其收支科目的结转时间是年末。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设计,导致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既有存量信息,又有流量信息,失去了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导致收入和支出在两张报表中重复反映,既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因此,建议将事业单位的收支科目改为按月结转至结余类科目,收支科目的发生额只在收入支出表中列报,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只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予以设计。超级秘书网

4、确认收入和支出时,应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并用。事业单位会计历来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收入和支出。尽管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不再包括经营性事业单位。但从事经营性、公益性双重性质事业单位依然存在,这类事业单位只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都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收支及结余情况,和企业会计面临一样存在两种核算基础交叉的问题,不能简单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企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是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将其并用。

5、为了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结果,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应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做法,适当运用谨慎原则,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要实行折旧和摊销制度,并适当考虑资产减值因素,以便如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值和所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以及结余情况。

6、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将收入、支出由年末结转改为月末结转,使收入项目、支出项目只在收入支出表中列报。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

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部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管理

新《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它是我国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新阶段的象征和标志。依据新《会计法》制定的《企业会汁制度》也已出台,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这些重大的会计改革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诸多方面的相应变动。本文试就新《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企业微观会计制度设计与会计人员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关于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

(一)企业自行设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可以定位于集中与立法管理型。目前国家制定、颁发并规定执行的会计法规有: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其中,《会计法》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会计工作的母法。《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核算要素、核算原则、核算前提等作的统一规定。《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是专门用来规范公司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特殊业务处理的。《会计法》指导《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一般又称为国家宏观会计制度,是公司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直接依据。它是在新《会计法》指导下f,废除了原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后,最新制定的适用于各行业公司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于各行业中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经营管理要求各异,使得《企业会计制度》在科目的使用、核算组织形式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制定等方面,虽不失国家会计规范所具有的使用上的通用性和宏观指导性,但缺乏具体的适用性和微观指导性。此外,在内容的规范上,《企业会计制度》也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本身,而不涉及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对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起保驾护航作用的内部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内容。因此,国家宏观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直接被公司企业拿来使用,各公司企业还必须在国家会计制度的指导下,设计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稳步提高。

结合上述分析,公司企业依据国家会计法规自行设计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会计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二)公司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重点内容

公司企业会计制度应是具体指导公司企业顺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保障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的制度,是国家所有现行会计法规在具体会计工作中完整而正确的应用和体现。因此,公司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涉及会计核算本身,而且还应涉及会计组织和会计管理制度设计等内容。具体来讲,其设计内容应包括: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条件方面的制度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4个方面。其中,会计核算基本工作条件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制度设计、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设计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设计等内容。会计政策的选择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对本单位较有利,以及该会计政策如何操作等内容。以上4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都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按照新《会计法》的基本精神,要依法做好会计工作,企业应如何进行制度设计呢?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会计基础工作条件制度设计中,应加强会计账簿设置的制度设计。会计基础工作条件制度设计涉及的内容虽然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但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来看,会计账簿汇集了公司企业所使用的全部会计科目以及各会计科目使用所应依据的全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情况,明确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会计检查的重要资料。可以说,各公司企业会计科目错用、误用及原始凭证的制假造假,最终都会在会计账簿中得以集中体现。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负责人贪污受贿、企业偷税漏税等违法违纪案件,无不与会计账目不实、会计账目不清、会计账目混乱、设置多套账目有关。对此,新修订的《会计法》中已有专门的条款对公司企业账簿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可见,在新《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指导下,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应是依法建账。

2.在会计组织制度设计中,应严格进行会计记账规则(账务处理程序)的制度设计。这是做到依法建账的重要保证。会计工作是一项严密、细致、程序化要求极其严格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有误,都将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单纯依靠依法建账是远远不够的。新《会计法》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记账规则作出了规定,各单位在账簿设置和会计核算中都应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在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的同时,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由于新《会计法》关于会计记账规则的规定并没有涵盖所有具体的会计业务,因而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在与《会计法》规定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之间联系的设计、会计凭证与各账簿之间关系的设计以及账簿与报表之间关系的设计等。在依法建账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会计记账规则的设计,使会计记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是指公司企业在会计核算和管理中所采用的具体处理方法。最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上赋予了公司企业很大的自主权,这要求各公司企业必须依据该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选择最能恰当体现本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4.在会计管理制度设计方面,应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新《会计法》虽然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当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代替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永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同样,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将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除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将任何一项业务或一部分业务的权力在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分解,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因权力集中而导致权力膨胀,出现贪污受贿和舞弊行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单位内控制度的重点应集中在分权控制、机构独立、授权批准、稽核审批、业务标准处理程序、原始凭证管理、定期财产清查以及会计档案专管等方面的控制上。内部控制虽涉及企业诸多部门和人员,但一个成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却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因此,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所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就成为内控制度建立的重中之重。各单位负责人应当在新《会计法》精神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严格把关,以求在机制上、制度上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

二、关于公司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问题

各公司企业在国家会计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设计出合理合法、适合于本单位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要求的会计制度,仅仅是向会计工作符合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迈出了第一步。要使会计制度得以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还要依靠本单位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近些年,随着会计信息失真程度的加深和人们对会计人员在信息失真中是否应承担责任、应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关于会计人员定位问题的讨论。目前,我国普遍推行的便是“会计人员委派制”。

会计人员委派制也称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部门监督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经过几年的试点,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保护国有资产,防止贪污腐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会计委派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贪污腐化等问题,而且其作用的发挥也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对于非国有企业或非国有控股公司则不适宜。更何况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会计法规对其予以明确和肯定,它只能是一种政府行为,而不是一种法律行为。同时,这种会计人员的定位方式也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不相匹配的,是不适于在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中实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但应拥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而且应拥有企业的用人权,会计人员理应回归企业,为企业服务。

上一篇:高中教师年终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