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4-02-23 15:24:32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 防震减灾 意识 演练

近些年来,全世界地震灾害频发,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也逐渐增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日本地震等大规模强地震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不少人出现了盲目担心,而不是通过科学渠道去认识地震灾害,甚至有些人利用这种灾害制造谣言,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无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的判断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而言,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的防震意识和防震能力为己任,通过地理课堂的灵活施教,实现对学生防震减灾的教育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意识的培养,是进行防震减灾的源头,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会通过科学的渠道去了解灾害及其应对方法。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意识,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

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第一就是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育点。就地震而言,地理教材中关于地质结构、地壳知识等都有系统的介绍,对地震的分类、地震的成因、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等概念都有明确的界定,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记住这些知识。我们地理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在这些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将状态性转变为过程性,不但让学生掌握有关地震的名词、定义等,更应该结合书中有关自然灾害的各种知识背景,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震的形成、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发生的规律性、地震发生的预兆等知识内容,这些知识是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的基础。第二就是通过形象的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比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地震图片,以及以往大地震死亡人数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忧患意识,进而产生探索地震灾害的浓厚兴趣。最典型的,我们可以使用5.12汶川地震的数据,向学生呈现地震带来的巨大危害。

其次,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客观知识,是提高防震减灾意识的保证。这主要依靠地理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通过对灾害发生的原理机制等的学习,让学生从意识上认识防震减灾的作用。 比如,通过对地震的形成——地壳运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就不难区分其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地震的预防与应对就会有最基本的意识,这为接下来掌握具体的防震减灾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地理教材无论是在这方面知识的涉及广度上还是实用性上,还远远达不到直接被学生吸收并作为技能进行实践的水平。有学者就此提出,地理课程中最好添加四方面的内容:利用预警时间应急避震;地震时如何伏而待定、相机行事;如何进行震后的迅速撤离;发生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和待援。

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破坏力,更要让学生掌握先验知识,即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这些知识对于接下来学生顺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教授学生防震减灾常识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防震减灾教育资源。

有了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了解作为基础,地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难度小的防震减灾常识。比如,学了地震发生的知识,学生对地震波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下延伸,告诉学生这种波与其它波的区别、对地面事物的破坏过程是怎样的;结合这些知识,教师便可以教给学生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躲避,这包括在平房里、楼房里、公共场所等。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灾害,它所带来的后续危害是很大的,比如会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短时雷电、隧道塌方等。从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震后一些应急性的措施,比如远离陡峭的山坡、在海边的要尽快离开、不使用电器设备、在逃生时不乘坐电梯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讲解自然灾害一节课时进行渗透教育的。

在知识传授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就像当年周恩来总理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进行的概括:“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琅琅上口的口诀、顺口溜用在学生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中,许多民间谚语也可以使用。如顺口溜“……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再比如有关地震现象描述的谚语“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材料,值得广大地理教师挖掘其课堂教育价值。

三、组织防震减灾小组活动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防震减灾教育,还可以通过创新课堂互动方式进行,组织学生间的小组活动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防震减灾教育,提高教学效果,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探索、合作等方式,领略到防震减灾教育的真谛。例如,学习自然灾害及有关地壳运动、地貌等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专题讨论,让学生就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等话题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对各种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反馈给他们较为科学、完整的防震减灾知识……这些做法都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也能够激发他们对防震减灾的重视。

四、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所以,要延伸地理课堂,使防震减灾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开展防震减灾课堂应急疏散演练。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进行模拟逃生等活动,也可以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比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交叉,模拟出地震发生时的地面运动,让一名同学用手指代表自己从一个角落向另一个角落运动,要求这名同学的手指不能离开模拟地面,之后互相分享体验。

目前,许多学校都会定期开展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在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前,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地震成因、前兆危害、自救和互救措施,为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利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08。

[2]叶清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防灾意识.防灾博览,2004年2期。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地下工程灾害安全疏散防灾减灾

地下空间在保持城市功能和交通运输所需空间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在边探索边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有难题浮出水面,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地下空间内部的防灾问题,防灾成为安全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课题。

1.地下工程的灾害类型及特点

地下工程内部灾害分为两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及二者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例如地震、洪水、有毒气体聚积等。人为灾害主要有爆炸、火灾、暴力犯罪等。

城市地下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封闭性,与地面结构的互通性差,一旦发生灾害则难以控制,很容易在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迅速扩散,而且救援设备和救援人员进入灾害现场的危险性和难度都比较大。简而言之,城市地下工程灾害具有控制困难、排烟困难、疏散困难、救援困难等主要特点。

2.地下工程的防灾特点

城市地下工程内部防灾的基本原则与地面建筑物防灾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使其防灾具有的以下特殊性:

(1) 地下工程抵御外部灾害的能力一般强于地面建筑,但是抵御内部灾害的能力很弱,防灾重点在于内部灾害。

(2) 城市地下工程内部救灾的回旋空间较小,由于使用功能、施工技术以及工程造价的限制,地下工程设计的空间相对较小,以满足使用功能为空间体积设计的主要标准,此外才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地下空间的防灾设计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

(3) 地下空间的高程低于地面,人员疏散方向为从低高程点疏散到高高程点,增加了避灾救灾难度。其一,这种自下而上的疏散方式比地上建筑物内向下疏散的方式要更加耗时耗力;其二,发生火灾或空间内部有害气体泄露时,疏散方向与热气流、烟和有害气体的自然流动方向相同,客观上缩短了内部人员疏散和逃生时间。另外,防灾设计须将地表水的涌入、渗漏现象都考虑在内,避免造成水害。

3.城市地下工程综合防灾设计

一套完善的地下工程防灾系统包含了防灾规划、减灾设计、灾害预报预警、灾后重建等多方面的内容。地下工程综合防灾设计原则概括的说主要有十六个字:及早发现,及早控制;有效管理,有效指挥;快速疏散,快速灭灾。

3.1 及早发现,及早控制

及早发现、及早控制,要求建立有效地防灾减灾预警系统。

3.1.1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系统

(1)建立严密的监视系统和灵敏的感应仪器

一方面在地下空间内部不同的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感应器,如温度感应器、各类有毒气体检测器、声音感应器等,实现对灾害的自动监控。另一方面,严密的人工监视系统也是必须得,在重点部位设置人工监测点或置放摄像头,是为防止自动系统失灵时的人工保障措施。

(2)建立快速警报系统

灾害被仪器或人工感知后,经确认证实后,应立即发出警报,越早将警报信息传送到各单位对救灾越有利。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或者有线广播等设备发出灾害警报和指令。

(3)控制灾源

地下空间的建筑装修材料中易燃、易爆、有机会释放有毒气体的材料应坚决杜绝,对可燃材料的数量也要控制。对地下商业区各商店的经营产品做到严格监视。对于会产生明火或易爆气体的店铺要做到统一规划管理。这些措施都是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小灾害产生的可能性。

3.1.2地下灾害初始控制系统

灾害初始控制系统应和灾害感应仪器系统结合使用,一旦感应仪器检测到灾害,控制系统立刻启动,及时将灾害消灭。初始灾害系统的措施包括通风排灾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路切断系统等,力求做到第一时间将灾害消除或控制其扩大趋势。

3.2有效管理,有效指挥

有效管理,即对地下工程的防灾设施的建立、维护管理,以及人员训练;有效控制,即灾害发生后对救灾减灾中人员调度和各单位工作安排。

(1)地下建筑空间结构、标志和应急灯光

地下空间布局应尽量简单、完整易于识辨,通道网络简单直观,避免不必要的曲折和高低错落。对于可能引发灾害的集中商店规划。自动扶梯和楼梯的数量和宽度都要根据人流量设计,使其满足紧急疏散的要求。

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指示标引导,因此,地下建筑必须有数量足够且明确清晰的出口标志、导向标识。在高处和近地面都应设置标志,以避免烟雾聚集阻挡视线。

应急灯置于走廊墙面较低处,除了照明和指示通道方向外,还应将如楼梯、疏散门、消防栓等重要部位的轮廓勾勒出来,方便人们识辨。

(2)建立健全防灾救灾指挥系统,能使灾害发生后的救灾、疏散、灭灾各项工作尽量做到有条不紊,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影响。

3.2快速疏散,快速灭灾

灾害在初始阶段一旦失去控制,开始蔓延扩大之后,救灾系统的最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安全疏散人员,二是实行有效的灭灾。

3.2.1城市地下工程的紧急安全疏散

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路线应简单明了便于识别,且与一般情况下进入和离开的路线一致,这样设计符合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思维习惯。出口应有足够的数量,保证足够的宽度,且均匀分布,每个出口的服务面积应大致相等,以防止在某些出口处人流过于集中从而发生堵塞。安全出口的宽度与所服务面积上的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保证人流在安全允许时间内全部通过。对于特殊的出口路线应加以强调。一般在安全出口附近还需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保证平时通畅,利于防灾疏散。

3.2.2城市地下工程的救灾系统

灾害扩大后应针对灾害类型立即开启紧急救灾系统,保证地下空间的照明、通风等基本要素。地下工程的灾害从救援比较苦难,因此主要依靠内部的救灾措施。以火灾为例,在空间内部应针对燃烧物的特性准备不同的灭火系统。普通燃烧物用水即可,应设置消防栓;还可增设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灭火系统在平时应加强维护,一面在使用时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李相然,岳同助.城市地下工程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7

2.万艳华.城市防灾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3

关键词: 建筑电气;安全防火;过负荷保护;电气线路

0、引言

自国家 七五 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满足了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日益提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不断寻找相对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常抓不放强调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在建筑物火灾中,电气线路着火占有很大的比例。

首先,在安装电气设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并应满足安全防火的各项要求 要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破损的开关 灯头和破损的电线都不能使用,电线的接头要按规定连接法牢靠连接,并用绝缘胶带包好 对接线桩头 端子的接线要拧紧螺丝,防止因接线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 电工安装好设备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灯头 插座接线松动(特别是移动电器插头接线松动(特别是移动电器插头接线容易松动),接触不良或有过热现象,要找电工及时处理一 防火设计选型在电缆及母线槽的应用。

(1)阻燃及无卤低烟电缆在十五规划中PVC电缆被XLPE电缆取代的趋势得到强化 油纸绝缘电缆已基本被交联电缆取代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具有难以着火并具有阻止或蔓延的能力,而且一旦着火,就具有无卤,低烟,无毒,无腐蚀等特性 适用于如高层建筑,宾馆,医院,地铁,核电站,隧道,发电厂,矿山,石油,化工等 在常规建筑物火灾中,由于用电引起的火灾占50%左右,商场 歌舞娱乐场所则更高 低烟无卤电缆可分为低烟无卤阻燃系列和低烟无卤耐火系列,低烟无卤耐火电缆除满足低烟无卤阻燃电缆的特性外,它还能在火灾条件下满足线路供电的能力 主要用于火灾报警,消防设备,排烟设备,以及紧急通道运输,照明等应急设施的供电线路中需要耐火的场所。

(2)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

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组并

行扁形导电体,这种导体由绝缘材料包覆 配电线路采用这种配

电方式与传统的电力电缆配电方式相比较,有占用空间位置小

结构紧凑 外壳接地好,安全可靠及较高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等特

点, 它主要应用于高层与超高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干线中。带散热片密集型绝缘母线槽是紧密的三明治式结构,无须装设内置的防烟屏,经最新工艺处理后,外套优质绝缘材料,阻燃 绝缘性能良好, 母线槽采用含铜99.95 以上的优质电解铜作导体 带散热片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外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及节能效果,防护等级高达IP66,能满足户外及有喷淋水的场所使用。铝合金外壳整体兼作PE线,电抗低 保护电路连续性好, 安全可靠,节约能源 带散热片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其特点:动热稳定性好 、体积小、 散热好、 温升低 、节约空间 、压降小 、降低能量损耗,适用于大功率电流的传输。

二 在配电线路敷设中的措施

(1)控制烟囱效应

很多人都听说过,燃烧物燃烧产生的烟气沿电气竖井迅速

上升到楼的顶层,在这里烟气垂直上升的速度能达到3 5m/s,而且楼层越高,抽力越大,上升速度也越快在高楼大厦的环境内,烟囱效应可以是令火灾猛烈加剧的原因, 在低层发生的火灾槽或走火通道内得以往上流动,使高热气体不断在通道的顶部积聚,结果是使火势透过这种空气的对流在大厦的顶层制造,另一个火场, 不但使扑救变得更困难,更会危及前往天台逃生的

人员的生命安全。要防止烟囱效应对生命财产的危害,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各垂直通道, 管道间的防火阻绝,不要有空隙让烟流可往水平方向流窜,就能将危害减到最小 另外也建议于垂直通道 管道间设置专用的侦测器,用以掌控藉烟囱效应流窜的烟流。

(2)防火分区的要求考虑

当配电线路贯穿耐火墙时,特别是配电线路中存在易燃绝缘材料时,我们应该根据防火分区的要求考虑,特别是易燃绝缘材料的配电线路,选用电缆桥架 母线槽等贯穿耐火墙时,应采用按相同燃烧等级的材料将孔洞堵塞严密 隔墙两侧贯穿的电缆桥架均应铺细砂,长度距墙一般为1m 以免火势从一个防火分区,经线路通道窜入另一个防火分区的线路通道而扩大火势。

(3)敷设电缆

在桥架上敷设电缆不是在桥架内分支,而应在桥架外檐附加的分线盒内分支 电气线路敷设及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及配变电所应设有带防火门(带锁)的防火墙,电缆穿墙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对用易燃绝缘材料防护的导体的电气线路,应要求隔离和封闭外,并尽量缩短线路的长度 具有防火隔离的不同线路通道间造成的热空气,因为密度较低,经电梯的线路也应防止相互串通,避免火势从一线路通道窜入另一线路通道,扩大火灾的范围 在室内的电缆桥架布线,其电缆有黄麻或其他易燃材料的外护套 消防配电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三 配电线路的防火措施

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由于绝缘老化损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其中最常见的是短路故障(包括接地故障)及线路的长期过载 当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时,必须迅速切除故障,缩小故障的时间和范围,以降低电气线路火灾几率。

(1)过负荷保护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电气线路短路时会造成过载,如果用电设备起动时间不长,

没有超过母线槽 电缆 电线的允许温升,将不会对线路造成损

害 但是,如果过负荷时间较长,即使轻微的过负荷,也将损害线路的绝缘, 接头及端子,这是因为导体的绝缘长期过负荷,允许温升长时间被超过,绝缘将会加速老化,缩短绝缘导体的使用寿命负载如果严重被超过,将使绝缘材料在短时间内软化变形,介质损耗增大,降低耐压水平,导致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2)短路保护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配电线路无论是在运行情况还是在发生故障时的非正常不应运行状态都需要考虑,尤其是其中的短路故障 短路发生在配电线路时,如果不在热作用和机械作用发生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则它会迅速使电气线路绝缘软化甚至燃烧, 所以,我们将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等保护,电器安装在线路的电流侧,这是为了在线路短路的时候将线路电源迅速切断,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保护电器如用在配电线路上时,还要使电气线路的导线和电缆与保护电器相匹配,如果保护电器与之不匹配,比如整定值选得过大,则即使线路燃烧,保护电器仍不会发生相应的动作。

四 结语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灾害分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现状做简单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中地平面以下部分的空间,往往以地下建筑的形式出现,起到补充城市地上空间的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地去开发利用地面资源。长此以往,城市的地面资源也趋于匮乏,因此人们开始向地面以下开发,去利用地面以下的资源。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土地资源匮乏,地面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地下空间在为人们带来快捷,便利,安全的同时,当其内部发生灾害事故时,所造成的损失有远远高于地面。而且实施开展救援的难度也远大于地面。因此采取高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本文对城市地下空间所存在的灾害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并采用多个角度去分析灾害的防治措施。

2.对城市地下空间中所存在的灾害做大致分类

本文将城市地下空间中所存在的灾害归纳为3个方面,更加系统分析。

3.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一旦地下空间发生了灾害,那么其所带来的灾害将是毁灭性的,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在城市地下空间中的灾害事故充分说明了其严重后果。2001年9月17日,由于第16号台风“百合”的影响,台北市大部分地区遭受水淹,交通瘫痪。大部分地铁线路因遭水淹而停运6个月,造成数十万人交通不便。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在日本东高新区3条地铁列车内施放神经性毒气,造成12人死亡,5000多人因中毒进医院治疗。1969年11月11日,北京万寿路至五棵松地铁路站之间,由于电动车短路引起火灾。在消防救援中,火场照明设备不足,防烟滤毒设备缺乏,大大影响了救援行动。死亡6人,中毒200多人。从上述实例事故中,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地下空间发生灾害的严重后果。

4.从多个角度分析灾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害往往具有后遗症,一种灾害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其他的连带灾害。例如在发生洪水后,地下空间中的通信、电力管线经过浸泡之后,通常无法使用,即使能够使用也极易发生火灾等其他事故。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灾害的防治不能单独针对某一种,而是应考虑该灾害还能否产生别的连带灾害。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去管理,去应对灾害。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不断地推进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地铁、地下商城,地下车库,综合管廊等地下建筑类型也不断丰富。但是这中间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趋于严重,在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国对于防灾减灾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也只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本文中采用多个角度去分析应对灾害的防治措施。

4.1 第一种是以政府作为主导作用,同时辅以非政府的作用。政府不应当仅仅只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发起者,更应当是防灾管理的领导者、决策者。相较于地面建筑而言,我国对地下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不完善的,仅在这一点上而言,不妨借鉴国外的经验。相较于国内而言,国外的城市地下建筑发展较早,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成熟。日本是最早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国家之一,日本在2000年先后制定了《大深度地下公共使用特别措施法》和《大深度地下公共使用特备措施行令》,其别强调了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中的安全性。因此,不妨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去借鉴一些国外的成熟的经验,逐步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不是完全地照搬国外,也不必急于求成,毕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在制定完法规之后就能立竿见影。与此同时,政府应当成立专业的针对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的协调机构。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类设施都有着各自的管理部门,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过于明确,当灾害发生后没有一个主导部门去协调统筹管理。因此,当灾害发生后,通常会显得手忙脚乱,大大降低了救援的速度,也降低了救援的效果。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对地下空间灾害的防治,不仅仅只去依靠政府,在我国往往是政府提出了有效的政策,而在实施时却障碍重重。因此需要充分地发挥社会的作用。第一,可以从大学生、高中生之间挑选志愿者,事先对志愿者进行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的知识培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让他们去人流密集的地铁车站、地下商场等进行宣传。第二,对于地下车库,相关的物业可以培养物业人员的防灾减灾能力,并进行定时地演练。第三,走进社区,宣传关于地下空间的知识,是普通居民对地下空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

4.2 第二种是从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预防,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疏散措施,事件结束后的反思去分析。对于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预防:首先,应当分析本地区的地质条件、自然条件,针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引起地下空间灾害发生的不利因素,在施工阶段就将这些不利因素考虑进去,做好充分的安全储备。例如在南方地区,雨水充沛,极有可能发生洪水,那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就该考虑尽量使用防水。而在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则应当考虑抗寒材料的选用。其次,还应当合理安排布局,完善监控系统,科学地布置消防系统,使安全出入口的布置充分符合规定等等。而对于地下空间灾害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疏散措施,应当充分发挥安全告示牌的引导作用,使人员在灾害发生后能快速地依靠告示牌的指引逃离。其次,在监控室中应随时都有监控人员待命,保证在灾害发生后能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后,安保人员应当轮番的巡逻,使其在灾害发生后能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在事件结束后,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查找灾害发生的原因,去修复在灾害发生后所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加强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不断地去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化,安全性更高的防灾减灾体系。

5.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致地从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中所存在的灾害,之后通过实例,去进一步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灾害发生的严重后果。最后从两个不同角度去具体的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的防治措施,在这中间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希望我国在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去约束,去提高人们对地下空间安全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韩新.城市地下空间主要灾害特点及防治[J].城市管理,2006(3):17-20.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防火;实际运用

一、前言

由于交通行业的发展,大量的汽车拥堵现象在城市之间层出不穷,为了缓解这种状况,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也因此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成为了当今的交通发展的潮流之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不仅仅具有地下建筑和公路隧道等特点,另外还包括交通量大,通行车辆类型众多的特点。也因此对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也变得十分艰难。火灾作为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面临的主要灾难,积极防范成为了关键。由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在这种封闭式的空间中,人们往往很容易失去方向感,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什么危险的状况将给人们造成超过地面的惶恐与焦躁,往往对于灾难的救急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防火现状

随着我们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城市中人口出现密集的状况,人们的生活空间正在不断地减小,这也就直接引起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环节之一,人们对于交通运输问题的要求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的特殊性,防火成为了人们对于地下交通的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火灾意识需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防火措施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

1.地下交通的封闭环境使得发生火灾时,空气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流通,因此在火灾期间往往产生大量的烟气等有毒气体。2.地下轨道交通在建筑过程中往往对于人员的疏通处于垂直的单向流通,对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造成了大量时间上的浪费。3.由于地下轨道交通的特殊环境,使得疏散路线往往和烟气流动的方向一致,导致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大量的烟气的毒害。4.在密闭的空间中,人们失去方向感,同时也由于密闭的空间给人们带来更加急躁的情绪,使人们在疏散行动的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分配的难度。5.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中,一旦出现火灾,报警到完全疏散之间的时间差短暂,很难实现安全疏散。

三、防火设计方法

在对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设计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要保证对于地下轨道交通的结构设计需要能够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人群进行疏散撤离,保证能够安全到达安全区域。这就需要地下轨道交通的设计需要保证对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等保证达到合理的范围。在设计过程中确保安全出口的随时开放以及安全出口的宽度均要做出保证。同时对于安全出口的线路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在对人员疏散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安全的进行疏散快速到达安全区域。因此这些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多多考虑使用价值而不是受到经济问题的局限。

同时由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密闭性,这也就导致了疏散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在对地下轨道交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通风防排烟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能够有效的对烟气扩散进行控制,避免在火灾中给人们造成烟气中毒等危害。给火灾抢救营造更多的事件和空间。使得火灾过程中烟气能够向上排出,避免与人的逃脱路径相同。根据大量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出,火灾中大量的死亡者都是由于烟气造成的影响。这也就表明了掌握火灾过程中的烟气生成和流动的规律能够给地下轨道交通的防火工作带来巨大的意义。

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安全疏散。在地下轨道环境中,人们在面临火灾的时候往往失去了理性,产生很多的非适应,造成了人员疏散问题的巨大困难。因此需要让人们对于该环境保证具有熟悉度,确保人们能够冷静下来,这也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地下轨道中给予十分清晰的标示,确保清晰准确,给人以足够的安全感。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对不同区域进行安全等级的疏散区分,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各个地区的人员都能够安全的撤离到指定的区域,不同地方的人员可以撤离相应级别的安全区域进行等待。

设计防火分隔,在候车厅时将候车厅休息区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候车区与周边的办公设备等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墙设置确保对火灾进行隔离,给逃离增加时间。候车区不得进行商业经营等活动确保能够进行人员的安全疏通,同时,集散厅也就是换乘的地方需要采取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的进行安全的疏散工作。换乘大厅可以在与中庭的洞接位置设置防火卷帘,能够保证在火灾时防火帘能够可靠的降落确保安全性,给火灾的营救拖延时间。其次对于地下轨道交通的烟控设置要采取合理的安全的排烟系统同时对于防烟区域进行合理的设置,面积不可过大的同时排烟量还需要达到合理的要求。对于疏散的通道应该正确设置合理的宽度,确保每一个人都与安全出口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保证疏散通道的宽度,避免拥堵的现象发生。对于地下轨道交通的消防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首先需要控制火灾的荷载,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严格对车站公共区域内的可燃物品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在地下轨道中不得设置营业类商业经营模式。加强对地下轨道内部交通的消防安检工作,严禁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各种可燃行、危险性物品乘车。同时对于地下轨道内部保证装修材料不得低于B1级别,对于卫生间等顶棚材料更是需要要求在A级避免意外的发生。在建筑材料中不得出现石棉以及塑料类易燃的材料。当然对于这些投入到实际应用过程中之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模拟,以确保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意外。进行火灾场景的再现和火灾逃生的现场演戏等工作,确保在安全时间内进行人员的疏散工作。

四、结语

火灾作为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主要灾难之一,其具有不可估量的危险性,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城市地下交通防火设计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这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努力,确保将我国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可靠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同刚,肖鹏让,李晨.某铁道交通枢纽消防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6).

作者简介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整理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 火灾;燃烧产物;烟气;环境;绿色消防

Abstract: With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economic gross increase year by year,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new product applications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water, electricity, oil scale becomes larger, the factors causing increased fi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ire on environment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mainly in the fire products. Such as the gas, heat and generation of toxic gases, building collapse and toxic fire object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At the same time, summarizes some targeted measures.

Key words fire; combustion products; flue gas; environment; green fire

中图分类号:S762.3+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同时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灾害,给人类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火灾不但会夺去人的生命和健康,烧掉大量的社会财富,火灾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江河污染、有毒气体及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影响,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火灾对环境的破坏及对动植物生存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火灾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火灾产物及火灾的破坏作用造成的。火灾产物通常有火灾生成的气体、热量、烟及灰烬。在消防工作中,考虑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也是一个消防部队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1 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

火灾不仅对人类造成伤害,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火灾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火灾的燃烧产物及其破坏作用。燃烧的产物通常有烟、气体、热量和灰烬。

1.1 火灾产生的烟气对大气的污染

火灾在燃烧中产生大量烟气,这些烟气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盐酸和氯气、氮气、 等无机气体。它们会在空气中滞留,或是发生化学反应,给大气造成污染。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易造成温室效应。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增加时,人们就会感到缺氧;当浓度达到0.5%时,人们就会感到呼吸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乏无力,严重窒息,以致死亡;同时也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和温室效应的加剧。

(2)氯气

氯气对植物的危害比二氧化硫的危害高两倍,并且容易与潮湿大气接触形成盐酸烟雾。而氯化氢气体则含有刺激性的气味,具有强酸性,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刺激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肺水肿。

(3) 氰化氢

这种气体是由羊毛丝织品或含氮的塑料制品燃烧产生的,无色、有苦杏仁味,剧毒。当它在空气中浓度达2.9mg/m3 时,对人的生命有危险; 达到144. 9 ~289.8mg/m3时,人会立即死亡。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火灾中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由于一氧化碳能通过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离解缓慢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造成各种缺氧症状。

1.2 火灾产生的热量的危害

火灾放出的热量对环境的破坏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例如一立方米的甲烷气体燃烧后能释放出的热量为39905.4kJ;而一立方米乙烷燃烧后能释放出的热量高达69586.9kJ。火灾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对流、辐射的形式向周围散发,对人体、动植物具有明显的物理危害。

1.3 建筑物倒塌时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倒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倒塌时产生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这些烟尘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会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而且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甚至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2. 烟气的抑制

烟气的预制主要是从材料、建筑构造、设备等方面来实现的。

2.1 材料方面的抑制措施

大多数材料如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材料、各种管道及保温材料等均有可燃性,燃烧时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烟气,有些材料产烟量还相当大如歌舞厅和ktv等娱乐场所采用的隔音材料。因此,对于烟气的彻底抑制即是杜绝使用可燃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只能尽量少用可燃物。因此,我国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从而减少烟气的产生,进一步达到火灾发生地可能性。

2.2 建筑结构中的抑烟技术

其原理是将着火房间完全封闭起来,杜绝新鲜空气进入,使其内的燃烧因缺氧而自行熄灭。

在烟气扩散流动的路线上设置各种障碍以阻止烟气继续扩散流动的方式,称为阻碍防烟。刚性的阻碍物有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和防烟垂壁等;柔性的阻碍物有防烟气幕。

利用火灾烟气的热压作用和室外空气流的风压作用使火灾烟气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排至室外的方式称为自然排烟。它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式,但在不靠近外墙时就难以应用,而且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只能有条件时使用。

2.3 设备上的抑烟技术

借助机械力强迫送风或排气的手段来排除火灾烟气的方式称为机械排烟。对于没有条件进行自然排烟的以及较重要的场所应采用机械排烟,对于需保证人员安全疏散、避难等影响人员安全的场所,应采取正压送风的方式,防止烟气的进入。在正压送风的同时,也可在相应部位进行排烟,使之具有更完善的效果。

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固定灭火水系统如水喷淋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出水灭火,不仅能有效控制火势,降低火灾损失,喷出的水对火灾烟气起稀释、降温、溶解作用,并成为凝聚相滴落,既降低了烟气的毒性,又抑制了高温烟气的蔓延扩散。

3 防范措施

针对我国愈加严峻的火灾形势和发展趋势,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3.1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全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工作的根本在于管理社会化,而社会化的关键在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2001 年,公安部实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充分发动社会单位,群策群力,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行逐级防火负责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消防组织网络体系和消防责任体系,明确消防工作目标,严格考评、严格奖惩,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切实把消防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居民住宅火灾突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出有效的住宅装修规范,加强装修队伍和人员的资质管理,限制易燃可燃装修材料的使用比例,划分防火分区,强制性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

3.2 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和审核

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和建筑消防审核工作,把好消防安全源头关。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如何,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公共消防设施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欠账较多,基础不牢。为此,各地要积极贯彻“政府负责、落实规划,不欠新账、快补旧账,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并保证新建、扩建城镇时,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其同步发展,解决好市政消火栓不足和消防车通道不畅,以及消防站少、消防装备、消防通信不适应灭火作战需要的问题。财政、建设、规划、电信、自来水公司和消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城镇安全保障功能,提高其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3.3 加强消防科普宣传教育

立足长远,大力加强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消防安全工作,宣传教育系于一半。提高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是火灾预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新闻报刊、电视、工会和社区等单位、团体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懂得防火的基本知识、灭火的基本技术和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做到平时能防、遇火能救,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

3.4 建立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的电气、消防产品监管机制,研究开发新的防灭火技术和产品。通过加强立法,强化对消防、电气产品生产以及使用领域的监督管理。所有电气产品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市场销售。积极组建“科学、权_威、公正”的消防企业资质评审机构和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消防、金融、保险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使金融信贷、保险承保等业务同投保单位、家庭的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火灾危险等级之间形成相互连环的运行机制,促进社会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以达到社会安全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火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出新的火灾早期智能探测系统和高效、低廉的阻燃、灭火产品;加强大空间建筑火灾基本规律的研究,开发生产新型实用的烟气控制系统、图像式火灾探测系统、自动定位灭火系统及其他特种装备,研究修订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灭火战术。

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然而火灾会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江河污染、有毒气体及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影响,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火灾对环境的破坏及对动植物生存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 陆云龙. 环保与消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N ]. 城市导报, 2002 -08 – 24

[2] 全浩等. 恶臭环境科学词典[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 赵由才. 环境工程化学[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 覃启平. 有毒气体危害植物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 绿色环保,2004

[5] 陶圣如1 化学建材的阻燃抑烟问题1 阻燃材料与技术,1992 ,3 :12~15

[6] 李英儒等1 高聚物阻燃处理与燃烧烟毒问题1 阻燃材料与技术,1993 ,6 :15~18

防灾减灾交流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重特大火灾;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监督

0引言

近年来,从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火灾起所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火灾来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影响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不可逆转的时代主流。为此,在总结火灾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剖析了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起火成灾的根源;分析了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和火灾防控的内因与外因关系;立足实际提出了可以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不同类别建筑外墙保温设计技术措施的运用,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督促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齐灭火设施器材等方面入手,实现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防控。对于我们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几起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火灾的思考

从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火灾起,到后来发生的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酒店等一系列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的重特大火灾来看,由于易燃外墙保温材料的普遍使用,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是导致起火成灾的主要根源。

分析这几起大火,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相关联,又都是在外因的作用下引发了火灾,而并不是因为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自身引发的火灾。除此之外,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在施工的中后期,由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进场施工,也极易因其引发火灾。总体来看,引发火灾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进场后的堆垛期,这时发生火灾多半是因为乱丢烟头或火种管理不当引起的;二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装施工期间,这时发生的火灾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没有落实,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多工种交叉作业。如哈尔滨经纬360、济南奥体中心等安装外墙保温材料和焊接作业同时进行,且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火灾;三是安装完外墙保温材料,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或接近完工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因外界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如央视大楼因燃放烟花引起的火灾、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因外墙施工围网着火引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而发生的火灾、沈阳皇朝万鑫酒店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等。

2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及其火灾危险性

2.1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国策。迄今为止,国内外普遍认为:在实现建筑节能各项措施中,运用保温隔热材料是防止建筑物能耗损失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2.2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分类及火灾危险性

目前,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从材质上可以分为: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复合保温材料三种。

有机类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副产品,以聚苯乙烯和聚氨酯为主要成分,包括膨胀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喷涂(SPU)以及聚苯颗粒等,属于可燃(B2级)材料,存在引发火灾的危险。在我国,有机类外墙保温材料占据了当前市场份额的75%以上。

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通常是指由岩、矿棉制作而成的外墙保温材料,岩、矿棉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为稳定氧化物,在火灾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不存在火灾危险,是理想的不燃材料。国外大量采用岩、矿棉作为高等级、具有防火性能的外墙保温主体材料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有成熟的产品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大部分是使用高炉炼铁矿渣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矿渣棉,在产品质量、外观上与大规模用于墙体保温材料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而近期大量出现的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指玻化微珠、闭孔膨胀珍珠岩、岩棉、矿棉、玻璃棉、水泥基或石膏基的无机保温砂浆及轻质砌块等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

复合外墙保温材料,这种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为主要原料,属于难燃材料,不具备对火焰的传播性,本身不存在火灾危险。

3应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3.1尽可能选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由于无机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属于不燃材料,不存在火灾危险,从消防安全角度来讲,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是首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但就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而言,难以完全满足节能保温及节约成本的需求,尚得不到广泛使用。

3.2运用技术措施实现火灾防控。目前,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经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我国尚无完善的关于使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切实把好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火灾防控源头关,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并对墙体、屋顶、金属夹芯板材使用的保温材料和不同类别民用建筑外墙使用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保温材料时应当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填补了国家对建筑保温材料使用约束上的法律空白,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作用。2011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又发文要求,在新标准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为此,急切期盼有关单位深入调研,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火灾危险性、现实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使用性质、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论证,尽快修订出台符合我国实际和民用建筑使用规模、性质、用途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新技术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运用和监管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3.3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要严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或审核备案)源头关,筑牢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的防线。公安消防部门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时,要严格依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暂行规定,对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包括选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采用的防火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审核,杜绝建设工程“带病”开工。

二是要加强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治各类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近几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大多发生在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和改扩建工程项目中,并且大多是因为违章作业、违法使用明火或燃放烟花爆竹、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火灾。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下发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中,也对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及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大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好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防控措施和相关要求,坚决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是认真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配齐灭火设施和器材。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施工现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同时,针对施工现场用火用电频繁、火灾危险性大等特点,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使施工人员切实掌握消防基本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4结论

上一篇:电力事故发言材料范文 下一篇:破产企业会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