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4-02-07 11:32:30

论经济发展战略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19-01

一、前言

经济发展战略是在综合估量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考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关系,对所有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经历的阶段,以及实现上述各方面要求所采取综合措施的总决策,它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根本性等特点。本文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论述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考虑的问题,由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试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是一个宏观的层面,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结合着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对策应该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发展的对策。从建国初期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来看,多是在针对人口控制决策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忽视这一关键因素,突破可控制的人数,则今后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经济战略的制定中一定要本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原则出发。换句话说,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

第二,关于资源发展的对策。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地面的、地下的、海上的、太空的等等。根据资源总量来计算,我国地大物博,很多矿产资源占有量都名列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人均占有量来计算的话,仅有少量资源能够勉强维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再加上科技开发力度不够、矿产资源品质低劣,国内矿产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这就决定着在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一定要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

第三,关于生产布局的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中、东、西三个经济带。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继续推进由东向西的总体发展战略,综合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强化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产业。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要扶持和帮助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完成“外引内联”的战略发展思路。中西部要积极吸引东部资金注入,借鉴其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人力优势,支持和促进东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总的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除了上述关于人口、资源、生产布局的经济发展对策之外,还有诸如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无论是那个方面对策的制定,都要综合考虑现阶段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在充分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如此才能保证经济战略目标制定的可行性。

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综上几点介绍,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存在的必要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使经济得到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解决。这就是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一战略思想地提出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负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坚持保护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走资源节约化的道路,注意对资源的合理保护、综合利用和开发,加强对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绝对不能靠着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同时,合理布局东中西经济布局,提高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都是今后国内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够单单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措施,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它关系到今后国内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发展方针,这些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在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慎重考虑,加以选择和制定。综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发展对策、资源发展对策、生产布局对策、产业对策、投资对策、人才对策、对外关系对策、就业对策等等多个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它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彦光,周一星. 强化社会责任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学发展观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研讨会暨《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会纪实[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 李香云,王立新,章予舒,张红旗.西北地区战略能源——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地理科学. 2010(01).

[3] 方创琳,Yehua Dennis Wei.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基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视角[J].地理学报.2001(05).

[4] 廖志杰,刘岳.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地理学报. 2010(02).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02-02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低碳经济是随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其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排放,这一核心对于当今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通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能够缓解资源和能源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得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美化,这样人和生态环境才能够和谐发展,并且进行生产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结构的推行,使得人类社会工业生产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能够有焕然一新的进步。

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低碳经济是一种十分超前的发展理念,并且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此外,低碳经济也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当前全球都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矛盾,所以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某个层面上来说,低碳经济要求国家从资源和产业的结构上进行很大的调整,进行脱胎换骨,还要进行技术和生产制度的创新,但是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是采取高碳经济模式的,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必然还要倾注很大的心血,但是这么长时间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在环境、资源和能源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陷入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巨大矛盾之中,所以,低碳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能够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也能够进行环境的保护,还能够使得绿色经济发展和中国的转变经济模式相适应,使得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的困难

实行低碳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未来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以低碳经济模式为核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竞争核心的转移,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必定成为炙手可热的市场竞争重点。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当中低碳壁垒逐渐会发展成型,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实行低碳经济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要求了,但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形式变得十分严峻。首先,我国的能源结构多年来都是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结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的是使得这种能源结构得到彻底的改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煤炭企业、研究煤炭生产技术的相关企业和以煤炭为主要生产能源的相关企业面临着一次彻底的技术改造,使得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结构变成低碳能源为主的结构;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很大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对于发展了多年的企业来说是一次十分艰难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会陷入艰难的境地。其次,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飞速进步时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高碳气体的产生是不能避免的,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低碳经济模式的推行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根本上的利益冲突,但是低碳经济模式的推行是世界趋势,低碳经济的实行无可避免,这样自然就会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低碳能源结构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这样就会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陷入两难之中。

三、倡导低碳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在,我国的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还尚在雏形之中,我们要实现的,就是在能够保障经济发展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减排,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负起应负的责任,这是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不管是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为了对生态环境负起责任,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和低碳经济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在现在就对于环境、经济、能源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策略,探索出低碳经济改革的新技术,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能够进一步加快。

(一)以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心进行低碳社会的建设

资源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计划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低碳经济模式要进行大力宣传,能够使得人们从多个层面全方位进行低碳生活模式的认识和了解,将节能减排工作提上日程,使得公众能够倾向于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就要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推出相关政策和制度,在生产技术创新方面要以低碳经济为主,制约企业的碳排放,引导消费者尽量消费低碳产品,进而能够加快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速度。

(二)加快能源和产业的结构改变和调整

现在,全球的气候变暖是一个大的趋势,因此低碳经济已经是全球关注的一个大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就是对于能源和资源的节省,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中国经济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推行低碳经济,使得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使得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产业当中都能够形成新的资源和能源结构,使得煤炭不再是能源结构的主体,能够更多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比较环保的能源,使得节能减排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促进低碳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水平

要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行之有效,就要进行低碳高新技术的创新,所以,对于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就要进行大力投入研究,这其中还包括对于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以及清洁能源的研发,研究清洁能源和替换燃料的生产技术的创新,使得能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

(四)提高低碳经济的法律和制度完善水平

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来说,对于资源和能源保护方面的法律保护还远远不够,我国哦应该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加强能源法律体系的建设,使得能源发展战略得以实施,能够使得能源计划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其中的主要措施有:对于相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缓的相关能源法规进行完善和修订,对于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政策上的鼓励,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的各类经济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活动的参与,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

(五)促进国际间合作

首先就是促进与国际上的低碳城市和低碳企业的合作。欧美地区的很多发达国家都是以服务行业为主的,他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我们要和这些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对方的技术和经验,其次就是和周边的国家构成低碳产业供应链,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的成本不断提高,中国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中国的制造业应该将上下游产业链做

好,产业链的那些中间环节要转移到成本比较低的周边

国家。

(六)进行人工造林补偿基金的建立,使得人工造林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

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碳汇,进行人工造林补偿基金的建立,使得人们将造林面积和消费行为进行捆绑,将植树造林和工业节能减排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将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不断地发展。

(七)降低火力发电的比重,提高核电和水电的比重

和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较,核电比较清洁和环保,而和核电相比较,水电是一种十分安全的清洁能源,水力发电不用担心核辐射的危险,还能够有效地节省能源,减小碳排放量。

(八)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现代化环境保护型的交通体系

和其他的交通工具来比较,火车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在以后的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当中,对于铁路运输应该大力发展,应该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九)对于大型超市以及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进行重点控制

要减少大型超市的建设,尽量鼓励群众进行就近购物;尽量降低公差和国际间飞行。要尽快建立碳排放的标示制度,还要引导对于碳排放敏感的消费方式。在超市商品上要明确进行碳排放含量标签的标示,是在发达国家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标示制度。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碳排放含量的标示制度,并将此作为科普知识进行群众里的推广,以此在全社会倡导合理地物质消费,反对进行攀比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当前,低碳经济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如果想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市场下能够获得一定的位置,就一定要向着低碳经济的方向进行发展,在中国过去的很长一段历史里面,中国的工业生产当中高碳能源一直是行业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主导,如果要实行低碳经济一定需要一个十分彻底的过程,很多方面的生产制度和结构都要进行转变,向着低碳模式进行发展,在制度和技术上都要实现低碳模式,才能在低碳产业结构上进行不断地发展,进而能够使得我国的可持续经济战略能够有效实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和自然能够和谐发展。本文对于低碳经济和中国可持续性战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静.中国的环保政策: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 毕凤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A].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 孙继玲.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环保会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

[4] 赵芬.探讨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视野,2013,(5).

[5] 刘劲哲.农业科研的发展空间[J].中国农村科技,2010,(9).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4

关键词:供应链战略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多样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以及高度分散化经营等压力,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21世纪的市场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以及产品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与分工,使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趋于合理与优化,使供应链系统成本最优并实现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大规模定制

供应链成为区域竞争中的价值整合者

随着消费者意识的崛起,顾客的需求变幻莫测并呈现多样性及个性化。如果企业不能实现产品与市场的一体化运作,企业就不能在整体上超越竞争对手,就不能快速为顾客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与服务,就难以持续地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得客户满意与忠诚。

当前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整个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竞争由某一点如广告促销能力和终端出货能力提升至企业整合上下游乃至相关价值链的能力。竞争的水平、层次和量级提高,要求企业提升内在的资源与外在资源的整合力,提升综合竞争优势,竞争不再是一招一式的技巧,而在于整体。

系统效率的获得在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能够突破原有的藩篱,延展各自的能力空间,实现协同效应。产品与市场要改变相互割裂的局面,产品是市场环境中的产品,市场是产品形成及货币转换的市场,产品不仅与终端消费者市场息息相关,还同上游原材料市场等有密切联系,企业的产品力、销售力的综合提升有赖于系统效率的提高。

在产业经济结构中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生产部门同市场部门、研发部门之间严格的业务分隔,各部门基本上是独立动作,部门间缺乏相互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能按消费者的需求来有效组织研、产、销,市场信息在市场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传递时经常扭曲和失真,研发部门的技术脱节、生产部门以自我为中心安排生产以及营销组织的无限度膨胀,使得企业研、产、销之间的失衡,难以一体化响应市场变化。

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编码机制,使得相互信息沟通不对称,预测、计划、产品、销售、促销等信息只能在整条供应链的某几个环节流通,造成计划脱节、产品管理混乱、库存不均衡、促销不到位等等问题。而供应链管理使得产业经济结构中不同主体和角色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共享信息,协同处理信息,利用业务标准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协同的倍增效应。

改变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主导力量由卖方转向买方,产品竞争力由价格、质量转向交货期、服务;实时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资源、服务、信息和技能的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企业跨区域合作的高效、低成本和快捷,企业成本和效率导向的大规模刚性生产方式转向灵捷、关注客户全程满意的柔性化批量定制生产方式。

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剧了企业间竞争,迫使从新的商业范式中寻求商机,虚拟企业、网络企业等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与战略脱颖而出;改变了传统的采购、营销与售后服务活动的方式,通过网络虚拟技术缩短企业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的物理距离,使供应链得以成为价值的集成整合者,由此改变了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

促进分工经济和整合经济

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成熟与扩大离不开专业化分工,根据分工理论,作为市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的交易,是由产权界定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与人们消费上的多样化偏好产生的专业化程度越深专业化种类越多,分工结构越发达,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就越大,市场就越发达。由此交易起着不同专业分工之间的联系纽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但是交易行为本身是需要费用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过高的交易费用会阻碍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减少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因此在整个经济网络中,交易费用的降低会促进人们之间通过交易获得来自专业化和分工的好处,加速市场化进程,而市场范围的扩大会推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经济中的递增报酬正是源于专业化分工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分工的网络效应。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受到该区域经济网络当中能否扩大专业化分工、降低交易费用等条件的制约。

实施供应链战略,发展现代物流业,其本身就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物,而且专业化的物流能实现城市货物运输的社会化分工,可以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在宏观上可以更加优化地配置社会资源,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深化。

同时,实施供应链战略,企业能够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更有利于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总成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成果,降低交易成本,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问题,从而达到了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化,也是它的竞争优势所在。

在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将愈来愈错综复杂,而实施供应链战略主要是横向组合,是交通、信息、商业、物资以及海关、税务、金融、保险等多个横向部门的无缝对接和全线贯通,而不是条块分割,各行其是。所以,实施供应链战略,不仅将为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销售商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还会促进整个区域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提高,它是维系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实施供应链战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进城市现代物流业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可推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城市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必要性;低碳经济;发展

1.前言

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2.低碳经济的基本涵义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LCE)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令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以此来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效益结合的最佳状态,同时能够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3.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于2003年发表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高举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帜,率先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德国实施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法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主题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取得了显著成效,西班牙则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瑞典推动全民参与,加强了对环保型汽车的推广。日本内阁会议于2008年7月通过《构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于2009年4月,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法案,试图强化低碳经济。美国于2007年7月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积极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巴西、印度等也努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4.1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使得地球不堪重负,两级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有关数据显示,1906~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74摄氏度,1961~2003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1.8mm。哥本哈根会议为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目标达成共识。IPCC第四次报告评估的可选择的发展途径是全球排放量要在2020年以前达到最大,2050年排放量水平至少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50%。世界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试图通过新一轮的国际规则、新一代的先进技术,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作为发展大国,必须提高低碳意识,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这也将有利于我国抢占世界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4.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速度已经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大宗矿石都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9种短缺的矿产资源;同时,由于我国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2013年初以来,中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我国四分之一国土受影响,北京PM2.5浓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对人们的出行、工作、健康都带来了诸多不便;预计未来几十年,我国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许多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4.3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与国家利益存在冲突,碳减排的经济基础和出发点有很大的差异,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各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谁能在竞争中取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市化加大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2006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总排放量达到60.18亿吨。通过创新低碳技术,开发新能源,完善低碳经济市场机制的全方位竞争中,以此来掌握国际经济领域的主导权,获得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

4.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主,导致了大量能源资源的浪费,人均LGP水平方面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社会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就必须提高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优化我国工业结构。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5.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1)注重发展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

国家应组织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和消耗。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努力提高能源整体利用率。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以知识、技术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投入低碳技术的研发,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的完善低碳产业。

(3)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注重低碳管理

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形成一个具有国际意志的低碳经济总思路。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低碳经济,引导个体、群体、组织从事低碳经济的生产和运营,鼓励微观经济体对低碳经济的战略投资,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借鉴、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低碳发展理念,引进先进的节能、高效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强国际间关于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关于低碳减排的会议,促进在中国发展碳交易。

6.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之中,不仅有利于我国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国际政治压力,也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利英.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可行性探究[J].新财经.2013.1(上).

[2]彭欢,孙丽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2012.1

[3]莫文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战略

一、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我国己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到2020年,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顺应形势发展和人民意愿,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2020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充实完善,并作出了重要部署。如,实现人均GDP翻两番,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等,这些任务只能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新阶段中国还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主要包括需求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地区发展差距、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二是需要破解存在的一些“两难”的矛盾,如在新阶段需要解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投入的矛盾、保持经济稳定安全与深化改革开放的矛盾;三是面临国外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同时,在我国社会总体形势平稳的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并有所增加。面对这些不和谐问题,应该用发展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把上述经济社会问题从经济战略方面予以归纳,可以说,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战略举措和相关的一些经济战略,往往是针对当时显露的一些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这样一来,提出的某些经济战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很有针对性,但由于对经济的运行及其长远发展缺乏系统的分析,往往存在脚痛医脚、头痛治头的现象。二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设想很好,但在实际中却很难执行,使存在的问题不但没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有的甚至进一步加深了。三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老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说明原有的经济战略仍然在执行。四是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比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己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大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从整体的高度系统地分析中国经济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调整的走向。我们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发展战略”向“新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科学发展观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呢?这就要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谈起。

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而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必须辩证地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因此,只有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这样一来,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了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战略的指导观。那它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又指明了什么样的方向呢?

一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对于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显然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单打一”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在长期时间内不一定有效。例如,三次基本产业结构不够协调,长期存在农业相对滞后、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过低的状况。这是在片面工业化战略指导下出现的结果。如果认为解决服务业比重低的问题只要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即可,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解决服务业比重过低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对“三农”问题、工业问题和服务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出统筹安排——确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又如,解决个人收入过分悬殊问题,在中国也不是简单地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上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打一”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做到统筹兼顾,方能得到切实解决;二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难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比如,解决提高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以解决;三是科学发展观为应对国际挑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例如,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挑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应当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以及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总的来说,确立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方能解决经济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总体上来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就是要推动实施以人为本的经济战略、全面发展的经济战略、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以人为本的中国经济战略,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正确的经济战略要求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经济战略应该把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贯穿始终。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几个统筹兼顾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全面发展经济战略的具体解释。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战略应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的一系列具体战略所组成,这些具体战略结合在一起,追求的是综合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上升。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要从主要注重物质资料的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兼顾;从主要注重静态资源配置转到注重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中国又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选择与调整本身就是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及认识成果。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不断演变和逐渐趋于成熟合理,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也随之调整并逐渐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观吸纳了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学说的有益成果,以人为本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意蕴。同时,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又强调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运用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来发展自己;既强调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又强调要负起对世界应有的责任,让世界受益于中国的发展;既强调中国选择自己政治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又强调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强调要大力学习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既强调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又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归结起来,科学发展观不是经济发展的单赢发展观,而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也是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创新。由此可知,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所以,由此制定的经济战略也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中国经济战略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社会两大突出矛盾又演化为一系列具体矛盾,即不和谐,诸如“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收入差距大”等社会问题,铁路、电力、石油、电信、民航、邮政、盐业和市政等行业垄断问题,官员权力腐败严重、干群关系紧张、弱势群体权益缺乏保障等焦点问题。这些不和谐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和妥善应对,必然成为改革攻坚阶段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在上述不和谐中,因经济发展和利益调整引发的利益矛盾已经是社会矛盾的主流形态,这种矛盾不仅是最复杂、最普遍和最突出的矛盾,同时也是令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矛盾。而根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经济战略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保障: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全面发展的经济战略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要以“统筹兼顾”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制度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相协调,确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在现代建设中,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2]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3]李宏亮:《经济纬度之科学发展观》,《经济问题》,2004年第11期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出口;内需;人民币汇率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12-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3

我国2011年5月CPI同比上涨5.5%,创出34个月的新高;PPI同比上涨6.8%,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这表明通货膨胀率高位的态势还将延续。尽管政府出台了种种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继续发行基础货币以对冲顺差的操作。2011年6月16日,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764.14亿元,环比上涨21%;前5个月新增外汇占款超过1.4万亿元,截至5月末总规模已达24.39万亿元。巨大外汇占款背后是庞大的外汇储备,2011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940亿美元,是仅次于2010年四季度的第二历史高峰。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1]。

一、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在一定意义上,通货膨胀是且也只能是由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的,不是由于产出的短缺或增长引致。”[2]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的确在理论上与中央银行发行较多的基础货币有关,通过无本位金属或实物担保的虚拟纸币信用无限膨胀而造成物价上涨。截至2010年末,我国人民银行公布的M2余额为71万多亿。至2011年5月,M1余额达到近27万亿,M2余额为76万多亿。M2已经远远超过同期GDP,名义价格上涨。

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009年12月中央银行的总资产为22.7530万亿人民币,而中央银行的“自有资金”仅为219.75亿人民币。这就是说,每1000元央行的资产就有999元以上来自负债。

储备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2009年12月此项数为14.3985万亿,占央行总资产的63.3%。2009年12月中央银行总资产22.8万亿人民币,其中最大项为外汇资产,达17.5万亿人民币,占76.8%;加上货币黄金和其他,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达18.5万亿人民币,占总资产的81.1%。与1999年12月相比,十年间中央银行总资产中的国外资产从1.4万亿增至18.5万亿,增加了12.2倍;外汇资产从1.4万亿增至17.5万亿,增加了11.5倍。相应地,其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从百分之九十九上升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以上,总债务中的“储备货币”负债从3.3万亿增至14.4万亿,增加了3.3倍,而中央银行发出的债券更从118.9亿增至4.2万亿,增加了352.8倍[3]。

2010年至2011年,中央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也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起已上调了12次,达到21.5%,利率上调4次,达到3.25%。虽然任何货币政策效果都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可从现有频繁调整准备金率来看,抑制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什么中央银行一方面发行太多的货币,另一方面又通过种种手段回收货币?那是因为在现有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没有办法限制发行数量,现有数量是在既有的外汇占款的形式下被动发行的。如果不把流入的外汇对冲,纯粹按照外汇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人民币的汇率会升值到出口企业无法忍受的水平。基于出口、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可能选择短期利益为主。因此,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实际是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考虑,更为确切的原因是政府出于对出口的稳定、总体经济增长的持续,以及就业保持较高水平的考虑。换言之,是对以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表现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一以贯之的延续。

二、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持续驱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选择利用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经济的外向型与其说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然而,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确存在许多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外贸在经济中的比重[4]。

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4.7%,其中,外贸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增长2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的贸易依存度已达50%,大大超过了日本这个严重依赖外需的发达国家,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虽然我国外贸出口中的价值比重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甚至有些学者认为不应该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来核算贸易依存度,而应该用净出口除以GDP来核算,并且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但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已经越来越依赖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持续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美元对欧元、日元和其他一些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依然没有明确人民币升值的时间表。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价格提高导致的出口减少,进而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就业机会减少。这恰恰从某种程度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对于外需的极端依赖,或者说我国仍然强调以出口导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然而,这种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战略并不是可持续的。我国入世以来与几大贸易伙伴国频繁的贸易摩擦已经敲响了警钟[5]。作为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最重要的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对华经贸摩擦正从单方面的贸易领域上升至整个经济结构层面。在高度外向的发展战略下,为了维护在海外市场的利益,我国已多次在对外经贸谈判中做出让步。如果今后还是退让妥协,在我国对外市场高度依赖的情况不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处境将会更加脆弱。

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还遇到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伴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世界工厂”地位逐渐形成,也是我国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过程。由许多从事低附加值生产的出口加工企业构建的“世界工厂”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道路,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构建绿色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企业要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公司”转变,从过去单纯的寻求商品市场转向寻求资源和资本市场,真正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综上所述,未来继续把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引擎将很难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

三、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给今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巨大的潜在生产能力自身就不是靠出口所能消化的。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蕴涵着无限的生产潜力,单纯依靠国外市场是无法让这些潜力得到完全释放。

另外,由于过度依赖外需加剧了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失衡。我国经济结构表现为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投资率过高。根据IMF的《国际金融统计年报》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消费率大约为78%,发展中国家消费率平均为74%,素以高储蓄闻名的其他东亚经济实体消费率也在65%以上,即投资率在35%以下。但我国1998年以来投资率均高于36%,2008年投资率高达57.3%,比“十五”期末2005年的48.5%提高了8.8百分点。即一年的生产成果多半用于建设,造成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投资率过高,不仅降低了国民当前的生活水平,而且造成生产相对过剩,投资效率下降[6]。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是不可持续,二是目前已出现了种种经济结构问题。换言之,如果以前的投资拉动让经济增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就无需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但事实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种种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和品牌、产业发展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等等,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出口加工企业生产附加值的高低问题。我国当前外向型战略的最大缺陷是出口商品在国内的增值环节太短,货物出口数额巨大,但实际加工费收入很低,加上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和其他不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进一步抑制了劳动力收入的增长,也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与投资的失衡。因此,放弃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投资拉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来看,要提高国内消费水平,就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使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确定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后,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国民收入。

如果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将使得投资的增长放缓,有利于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居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公平。随着经济的增长,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不断提高,收入分配越公平,人民分享的经济增长成果越多。同时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的比例,把政府直接投资转换成社会保障支出,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减少政府对投资税收优惠以及银行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减少政府收入的比例,让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居民所得收入比重增加,福利会随之提高。

从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来看,对外经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提高我国经济总体水平的重要力量之一,只是过度追求外向经济增长将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将来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从长远考虑,我国应该适时强化内需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四、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下的的汇率变动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赞成和反对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兼而有之。总体而言,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更高一些。黄达教授认为,在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对待人民币汇率问题最好的做法是静观[7]。而其他一些反对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也都是以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损害为依据。比如,升值以后我国出口顺差将会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经济增长速度将因此而下降,并对就业增长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形成升值预期,这将导致投机资本的流入,从而对我国脆弱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以上观点从某种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深入分析将会发现,反对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从侧面表达了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持非常满意的肯定。事实上,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是不可持续的。今后我国对外贸易还将稳步增长,只是可以考虑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开始调向更多依靠内需驱动。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升值不仅会有可靠的依据,而且将是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首先,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导。出口加工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是进口含量高。以本币计算,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来料、进料、中间产品价格的下降将抵消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出口加工企业的盈利不会受到影响。其次,我国一般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有其自身的性质,总体上较低。在海外市场上,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我国商品需求的重大变化。事实上,在2011年6月19日汇改重启一周年之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幅已超5%。而人民币兑美元也再次刷新汇改以来的高点纪录大幅上涨87个基点,创下近3周来的最大单日波幅,但这一年的进出口并没有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有所下降。2011年1至4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出口5553亿美元,增长27.4%;进口5450亿美元,增长29.6%;实现贸易顺差103亿美元(一季度贸易逆差为10.2亿美元)[8]。

最后,影响出口的因素包括一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规模、贸易政策等。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诸多因素的一个,即使有影响,也不会是根本的影响。与此相反,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进口能源、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这将意味着我国贸易条件有所改善。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另外,人民币升值也会使得加工企业有信心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率,这会对就业增长产生有利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工人的工资水平将会有机会缓慢增长,而收入增长是内需增长的必要前提。

此外,人民币升值具有财富效应。当居民获得人民币收入时,财富效应将会使得人们增加当前的消费,直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这种内需的增长对于扭转我国居民消费率长期低迷的现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而由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将是完全可以持续的。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但对经济增长来说,出现贸易逆差是好是坏关键要看经济有无效率。人民币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的负面影响将被进口增加、人们享受到更多国外消费品的正面影响所抵消。

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依然维持上升趋势是大方向。在消费层面而言,升值后的人民币会带来境外物品价格的下降。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央银行回购外汇的压力,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数量,加上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等一系列价格下降因素,高位的通货膨胀率最后将回归到正常水平,这比目前出台的提高准备率抑制通货膨胀率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兰香.前5月新增外汇占款1.4万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17.

[2]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周其仁.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N].经济观察报,2010-12-17.

[4]林毅夫,蔡,李周.我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刘锦虹,刘静,刘娜.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及对策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8(10).

[6]刘义圣,王世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矛盾[J].经济问题,2010(12).

[7]黄达.人民币的风云际会:挑战与机遇[J].经济研究,2004(7).

论经济发展战略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 企业 知识管理 战略 

 

知识是人类对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人类以来就有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在运用知识、创造知识,但是对知识的重要性却认知不足。就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是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的作用日益显著,才开始重视起来。 

以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为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到关键阶段,我国的经济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分析我国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时深刻地指出: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相对其他因素而言,显得很重要,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要求更为重要。对于从事知识管理工作的人,由于没有对知识管理的全面认识,也不知道知识管理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激励人们参与、如何分析企业的流程和方法令知识管理工作日常化、如何测量知识管理取得的效果。因此,理论界对于企业知识管理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一、知识管理的战略类型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据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管理研究中心的定义,是指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知识管理中包括两种战略管理模式,即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和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 

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codifieation Strategy),主要是指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利用电脑等设备将企业雇员的所有知识(信息)编集和储存在电脑数据库或其他文档中,并确保企业的每个雇员在经授权后都能接近、使用及重复利用这些知识(信息)。 

在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中,所有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使用“雇员一文档”方法来编集的,即将企业每个雇员所拥有的知识“抽”出来以使这些知识完全独立于那个人,但又能为其他所有雇员所重复使用,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提高知识的利用价值。当然“雇员一文档”也不是唯一的方法,采用这一知识管理战略时也有必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分享知识。 

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Personalization Strategy),主要指企业的知识(信息)为企业各雇员个人所拥有,而不将所有知识加以编集和储存,知识的共享主要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等联络方式进行的。 

在这种知识管理战略下,电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用于储存知识而是为了便于企业各雇员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在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中知识(信息)未编集人数据库中,而主要采取对话交流的方式,如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单对单会谈法(one-to-one)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共享,所以为使该战略更加有效,企业就应在建立人员之间的交流网络系统方面作出大量的投入。 

 

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知识管理的功能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现代的企业中,有一类企业对知识的领先程度非常之大,他们的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含量特别高。这类企业多半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所以他的经营也常常是不稳定的。由于知识创新不像实物生产那样容易按部就班,而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所以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起伏较大,从而使得从业者缺乏职业安全感,因此,决定企业命运的还有员工的忠诚度和客户的信任度。 

王众托认为:人们对知识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提供知识服务,使知识更好地为决策和创新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不如着眼于“知识服务”更有目的性一些。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研究中,各种新的意见和思想是层出不穷的,应该主动吸取其中有用的因素,来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应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竞争优势。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所以,上述两种知识管理战略方式最起码都应做

[1] [2] [3] 

到以下几点: 

.能够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公司不管采取何种知识管理战略,都应能够为企业的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能为顾客提供标准化和系统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价格也相对优惠;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则能尽可能地满足所有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如果不能达此目的,则这种知识管理战略将无法在经济竞争中体现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在长期内支持企业的发展。 

.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依赖于知识(信息)可重复使用的特性,知识的使用频率越高,成本越低,并且也正由于知识可以重复使用,使得企业即使接受了更多的业务也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如安德信咨询公司(Andersen)在近几年以每年%的速度增长也没有影响其正常的公司运行。 

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则主要依赖于“专家式”管理模式,每个拥有一定专长知识的雇员都可参与知识的分享。但由于这种战略在知识分享过程中非常耗时,成本高,决策速度慢,且不易系统化和标准化,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的雇员人数应尽可能少,并且在短期内不能雇佣过多的新雇员(因为都要经过类似师徒授课的专门训练)。不过由于他们能够提供更加专一化而非通用化的优质服务,他们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价可适度提高,所以这种知识管理战略方式仍然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甚至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如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每个咨询人员在年的每日收费达美元以上,而安德信公司的收费仅美元多一点。 

.能够管理雇员。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募,并训练他们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系统。如安德信新招募的人员都会到公司的培训基地去接受专门的教育,而且培训的目的主要还在于培养他们如何成为熟练的数据库使用者,而不是将他们培养成—个发明者。 

个性化知识管理战略则主要是招收MBA的毕业生,并力求使他们成为企业的新知识的发明者,即能够对独特的商业性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企业在招募时应非常细心。

三、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 

 

企业的竞争战略应能够反应在知识管理战略中并促进其发展,所以企业在正确选择知识管理战略时务必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顾客为何购买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其竞争对手的?.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是如何将这些价值传递给顾客的?.企业员工如何实现这种价值和经济模式?在弄清楚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即当上述问题已经非常明确化后,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作出正确的知识管理战略选择。

.企业是提供标准化还是个性化的产品。如果企业采取的是标准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即其产品没有多大的变化,此时便可以采取文典化知识管理战略,因为这种知识管理战略是基于重复使用的特性,企业发展战略与其知识管理战略是相互吻合的;反之,如果企业采取的是个性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则由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将相应的知识编集人数据库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企业应采取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战略。 

 

.企业生产成熟性产品还是革新性产品。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生产成熟性产品的基础上,则意味着他主要是通过多次重复使用的经济特性以获取利润,此时相应的知识便可以编集人数据库进行储存和利用;反之则应该相应地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雇员是依赖于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解决问题。显性知识(如市场调研的数据等)是可以编集入库的,如果企业的雇员主要依赖于此种知识开展工作,则这种“人员一文档”法很有效果;反之那些隐性的知识(如行业洞察力、科学专长、营运技能、分析判断能力及技术专长等)便是很难用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往往只能通过个人经验的日积月累才可获得。有些管理者极力想将那些隐性知识显性化,这往往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如果将隐性知识通过诸如专家系统(expertsystem)显性化后,它往往无法做到将一些细微的差别及面对面等会谈交流方式的细节完全地复制化,这也就从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管理的效果。 

企业常常是把客户满意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客户知识管理首先是帮助市场调查工作发现客户对产品的兴趣所在,其次是帮助产品开发与设计部门掌握客户的工作,使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特别是当前许多产品强调按顾客个性需要设计,或者由顾客参加设计,这样客户知识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所以选择何种知识管理战略主要是受企业的顾客(或委托人)、行业性

上一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