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出现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31 17:42:01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1

关键词:雾霾;气象; 产业结构

一、雾与霾的界定

霾也叫雾霾(雾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天气现象的成因

1.PM10和PM2.5是今年空气首要污染物

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自从2013年1月1日我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PM2.5等数据以来,我国第一批74个率先实现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城市的80个国家网监测点位中半数以上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

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和PM10)为春节期间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以严重影响环境健康和环境能见度的污染物PM2.5为例,上述城市部分点位的小时最大值达到900微克/立方米,超过空气质量日均值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十倍以上,并超过AQI日报严重污染等级(500微克/立方米)的约一倍。SO2和NO2等也达到轻度以上污染水平。

2.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等有关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今年年初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3.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不合理是根本原因

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针对“重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性应急措施对于解决雾霾天气无济于事。近十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改善。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今年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但“十一五”末期较“十五”末期减排二氧化硫超过10%之后,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达到2200多万吨,仍然远远超过1200万吨,“和二氧化硫一样,其他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内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舒适度和健康

需求。

亚洲开发银行等的报告则表示,上述所有污染物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总排放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另一方面,由于包括PM2.5等多种污染物,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具体到PM2.5,大型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东海,何彩霞.浅谈雾霾天气的识别及预警策略[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8) .

[2] 段再明.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05) .

[3] 吴庆梅,张胜军.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01).

[4] 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07).

作者简介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2

关键词:雾霾;百度指数;北京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对策”(项目编号:15JGB0660)

中图分类号:C81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百度指数的雾霾关注度与实际雾霾指数分析――以北京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6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由此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雾霾问题,它关乎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自2013年1月以来,雾霾进入我国广大公众的视线,雾霾成分及危害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雾霾对于我国多数地区的人民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与时展,搜索引擎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网络搜索来表达对一件事物的关注及重视程度。百度指数作为大数据研究的实用工具,在此前被应用于旅游业、证券业及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对于雾霾相关的大数据研究,虽有学者涉足,但对于雾霾的关注度分析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利用百度指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结论,并为政府治理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也是中国流量第一大搜索引擎网站,中国用户选择搜索引擎时,首选百度的比例高达95.3%,首选百度的忠诚用户为3.77亿,其中百度的高度忠诚用户为1.6亿。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它本身的出发点在于研究关键词搜索趋势、洞察网民兴趣和需求、监测舆情动向、定位受众特征,还可以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市场特点。百度指数是以百度网页搜索和百度新闻搜索为基础的免费海量数据分析服务,用以反映不同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P注度”。其中,“用户关注度”是以数千万网民在百度的搜索量为数据基础,以关键词为统计对象,科学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关键词在百度网页搜索中搜索频次的加权和,并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现。本文采用百度指数中的用户关注度作为衡量网络关注度的重要指标,以此更有效地来分析大众对雾霾的网络关注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中为防止单一搜索关键词可能出现统计不完全现象,导致统计结果出现错误,选取“雾霾”,“北京雾霾”、“雾霾指数”、“雾霾危害”等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同时,由于百度指数网站中数据以曲线图的方式进行呈现,故用数据抓取的手段将2013~2016年关于“雾霾”的用户关注度信息截取下来,同时找出对应时期北京地区PM2.5指数情况与之进行比较分析。

三、数据描述统计

(一)时间趋势。从百度指数给出的数据而言,公众对雾霾的关注程度在季节上存在很大差异性,与此同时每年都存在相似的规律性。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同时在每年冬季会出现该年的峰值,其关注程度远超过其他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雾霾多发于冬季,因此在冬季人们对于雾霾的关注程度会上升;另一方面峰值的出现体现出雾霾指数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的积累效应,连续多天的雾霾会不断加剧人们对雾霾的关注程度,进而造成搜索高潮现象的出现。(图1)

(二)地域趋势。在百度指数中可以查看全国对于同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排名,在这一排名中北京地区对于雾霾的搜索热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对比同一时段的PM2.5指数水平,北京相比于雾霾最严重的新疆喀什等地区,污染程度不是全国最严重的。北京地区人口稠密,同时科技与经济水平发展较快,因此具有人们利用网络进行搜素的习惯,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望也是北京地区关注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新疆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习惯于网络搜索或缺乏这种意识。

另外,在其他地区对于雾霾的关注热度整体上与当地雾霾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联,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虽然空气质量较为良好,但对雾霾的关注程度依然排名前列。其原因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雾霾严重程度虽不是最严重,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灰霾的天数显著增加,尤其以这两地最为明显。同时,当地人对于健康的关心,希望通过雾霾治理恢复良好环境的愿景,或从关注其他地区雾霾情况获得商机的想法有关,这也反映了雾霾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发生地区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

(三)相关问题关注程度。图2由综合计算关键词和相关词的相关程度,并结合相关词搜索热度综合得出,相关词距圆心的距离代表相关程度,相关词本身的大小代表其自身的搜索热度。由图2可以得出,与“雾霾”强相关的相关词有六个,其中大部分与雾霾的危害有关,可见公众在对雾霾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雾霾的危害上面。由于雾霾对于人身体的伤害程度以及影响持续时间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因此公众对于雾霾的恐慌心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图2)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雾霾实际水平不同时,大众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2015年12月20日到26日,北京市雾霾状况严重,PM2.5指数分别为208、229、308、254、117、463、290,均达到重度污染以上水平,此时大众对于雾霾的关注相关问题主要集中于雾霾对人体有何种危害,如何减轻这种危害这一类问题。对于雾霾这一关键词的搜索原因是由于其危害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而在2016年7月11日到17日这一段时间,北京市PM2.5指数分别为87、31、18、34、34、35、75,在全年中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大众对于雾霾相关问题反映在如何治理雾霾,探究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来建设一个更加文明的生态系统,对于雾霾的搜索集中于学术探讨和研究。(图3)

四、分析过程

(一)数据观察。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这半年来北京地区PM2.5指数的变化情况与同时间内北京地区对于“雾霾”这一关键词的搜索指数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当当天的PM2.5浓度水平较高时,对于“雾霾”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将会上升,PM2.5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上升至一个峰值,则雾霾的搜索热度也会出现到达较高水平。在2015年12月,关于雾霾的搜索热度从之前的2,000~3,000的水平陡然上升至20,000,这与2015年10月、11月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有关,公众积累了对于雾霾的关注情绪。同时,在搜索指数最高的当天,PM2.5浓度在北京地区出现了500以上的爆表情况,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促进了广大公众对于雾霾的关注程度。(图4)

(二)数据来源。选取自2013年1月24日我国开始公布PM2.5相关统计数据以来至2016年10月3日北京地区每天的PM2.5浓度数据,并利用百度指数工具,选取北京地区的搜索指数并截取每一天对于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三)数据分析。首先,建立回归模型Yt=?琢+?茁Xt,其中Yt为对于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热度,Xt为北京地区实际PM2.5指数。

1、北京地区PM2.5指数与“雾霾”关键词搜索热度的显著性检验。经回归分析得Y=0.0088X+111.43,其中X表示当天的PM2.5浓度指数,Y表示当天对于“雾霾”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说明对于“雾霾”关键词的搜索指数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5、数据总结。通过分析发现,PM2.5浓度与雾霾的搜索指数的调整R2H有0.0597,从数据上表明PM2.5的浓度只能解释雾霾搜索指数变化的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统计结果受极端值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反映出单一搜索关键词并不能很好地说明相关关系,应考虑多个关键词综合分析。从相关性水平来看,北京地区PM2.5浓度与“北京雾霾”搜索热度的相关程度最大,其调整R2为0.733。综合这四个关键词与PM2.5浓度的关系,可以得出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北京雾霾”、“雾霾”、“雾霾危害”、“雾霾防治”。“雾霾危害”作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不仅仅是在雾霾天气高发时段出现峰值,在PM2.5浓度处于正常状态时对于雾霾危害的搜索程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大众对于雾霾的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雾霾天气出现时的简单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于雾霾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雾霾防治”的公众关心度较低,2013年雾霾刚引起大众关注时,其搜索热度很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雾霾的深入了解,雾霾治理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也反映了公众对于雾霾这一话题思考的深入。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话题搜索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对于雾霾这一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天气现象,经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公众对于雾霾的关注与PM2.5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我国人民对于雾霾的关注程度受实际天气情况的影响因素很大。这一现状可以给政府在雾霾治理中通过公众参与、简政放权实现社会协同治理提出理论依据。同时,公众对于雾霾的关注程度可以在气象服务平台进行,以引起广大公众的重视,由此来进行及时的防灾减灾措施部署,以减轻雾霾对公众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政府治理时还要重视舆论引导的作用,防止网上传播的过多负面信息影响了公众的判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春梅,叶春明.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雾霾天气关注度研究[J].物理工程与管理,2016.38.6.

[2]张晓帆,谢芳,郭优.基于百度热力指数的雾霾与旅游者出行行为关系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1.

[3]黄先开,张丽峰,丁于思.百度指数与旅游景区游客量的关系及预测研究[J].旅游学刊,2013.28.11.

[4]蒋大亮,孙烨,任航,陈影影,张振克.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

[5]熊丽芳,甄峰,王波等.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7.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3

[关键词]雾霾 热点话题 引导 对策

近年来,雾霾一成为全民关注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2016年10月份以来,全国多地遭遇几轮严重雾霾污染,12月份更是经历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雾霾天气,71城市中度以上污染,17省份“沦陷”。严重空气污染下,爆表的不仅是雾霾指数,更是舆情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份以来,全网范围雾霾舆情相关信息超过400万条,负面舆情超过50%。面对汹涌的舆论,如何回应舆论关切,化解舆论隐患,降低舆论风险,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一、雾霾类热点事件梳理

1.“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2017年1月3日,央广网刊发报道《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报道称一辆上海至北京穿越800公里的高铁车身布满尘埃,这辆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的高铁未经沿途雨水冲刷,尘埃布满整个车身。随后,该报道中的照片刷爆网络,图中的列车车头就像被灼烧过一样,成了黄黑色。网民们热议称,这辆列车被披上了一层“雾霾金”。据监测,该报道被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网等1600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2.数百学生雾霾天露天考试。

2016年12月21日,大河网报道称,12月19日林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全市停课通知,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学家长爆料称学校不仅没有给孩子放假,还组织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考试。校长称当时雾霾不严重,没有引起重视。该报道一经刊发被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今日头条等超过7000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21日上午,涉事校长被停职接受调查。

3.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未停课被约谈。

1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西安西北大学附属中学一名高三学生1月3日给西安教育局举报了学校高三年级还在上课的情况,可是举报信息被教育局泄露给学校,而后举报学生被学校约谈并停课一天。该事件在知乎平台被热议,谈论范围扩展至教育局学校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等问题,引起网民热议。据监测,该报道被中国网、人民网、观察者网等1700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4.武汉女子雾霾天晨跑得肺炎。

2016年11月9日,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名热爱运动的王女士因为晨跑生了病,连续发烧三四天,住进医院诊断发现,王女士患上了肺炎。医生介绍,王女士患肺炎是因为低温和雾霾天气双重原因影响。该报道被中国新闻网、腾讯视频、长江云等超过50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5.环保部门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

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并一一σパ宰龀稣嫦嘟舛痢F渲校“微距镜头中的北京”、“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雾霾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80个PM2.5颗粒可堵死一个肺泡”等热传谣言纷纷上榜。据监测,“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报道被新华网、央广网等1000余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此外,关于网传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加剧雾霾、雾霾引起癌症高发等传言也多被媒体报道。

二、雾霾类热点话题的炒作点

1.雾霾数据和视觉冲击力极具传播力。

近年来,随着PM2.5、PM10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监测数据公开,网民对雾霾有了客观量化的判断标准,全国PM2.5指数排名成为各地网民关注焦点,如“石家庄PM2.5和PM10指数双双破千”、“临汾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一周内再次破千”等指数爆表新闻往往刺激着人们感官,导致舆论关注度上升和心理上的恐慌加剧。同时,“北京高楼看雾霾与蓝天分界线”、“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延时摄影记录北京雾霾来袭”、“NASA拍北京雾霾15年”等相关内容,用图片或视频等多样化表达和呈现方式,视觉冲击力极强,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短时间内就成为舆论场热点话题。

2.雾霾成因不明确导致谣言多发。

面对雾霾施虐,网民常常拷问雾霾成因。面对舆论关切,政府官方回应不一致容易引起网民质疑。12月24日人民日报称“餐饮油烟已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把雾霾成因归为餐饮油烟,12月26日中新网报道“环保部称民用散媒燃烧排放是京津冀重污染主因”,仅仅两天,官方口径的前后不一致让官方公信力损失严重,丧失话语主导权。舆论对官方的不信任给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焦导致雾霾”、“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风导致雾霾”等谣言大量传播,错误引导了舆论风向,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3.政府部门应急处置措施被拷问。

雾霾严重污染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急处理措施备受舆论关注,前期雾霾预警,和短期治霾行动是否积极,如是否积极落实查封违规排污,甚至是否对雾霾相关问题表露出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对雾霾事件、问题是否存在推诿责任情况,等等都是舆论关注焦点。“武汉发射10没火箭弹增雨驱霾”因政府部门及时应对,效果明显,获得舆论好评。相反,部分企业雾霾天气顶风作案情况则会强烈刺激网民负面情绪,并将质疑政府部门的应对监管措施执行不力,“成都不准学生戴口罩”等负面舆情传播则进一步加重舆论对政府的对立情绪。

4.深层原因探究未有共识且加剧偏激情绪。

每每雾霾指数爆表之时,关于雾霾的成因讨论也就愈加热烈。在微信等自媒体平台,那些涉雾霾获得了10万加传播的网络热文对于雾霾成因看法不一,比如“一边是烂尾的城市,一边是破碎的山河”将雾霾归咎为经济发展必然代价,再如“环保部门公务员稽首自白:雾霾的真相《穹顶之下》只揭露了10%,我告诉你剩下的90%”一文,则将雾霾成因归于“监管系统的失灵”,“我们都在等待 第一批死在北京的人”一文也倾向于指向政府部门治理雾霾不力方面。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情热点成为自媒体追逐的对象。在雾霾讨论的舆论场,自媒体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各方观点介入很难形成共识。在官方话语对雾霾成因式微的情况下,多方话语介入使舆论更加复杂,加剧部分偏激情绪。同时自媒体文章的研究是否全面真实,资料来源是否科学也有待商榷。

5.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易被吐槽。

雾霾来袭,雾霾指数爆表,让群体性的负面情绪加剧,并且又很难短期寻求改变,似乎只能戴口罩、少外出予以规避,似乎就真的只能是“等风来”,这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无助感,让政府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极易被网民吐槽。尤其是当雾霾话题与特殊群里碰撞时,极易产生舆情火花,如针对儿童、学生等,舆论容易将雾霾对网民自身危害的担忧转化为重点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部分地方政府应对经验不足,应对措施不及时,“雾霾天气考试”、“重度污染天气停课通知不及时”、“中小学校教室无空气净化设备”成为舆论批评政府的焦点。

三、雾霾类热点话题的传播特点分析

1.“地面效应”带来舆论动员风险。

雾霾类舆情事件,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雾霾出现的时间和覆盖的地域,直接决定着雾霾是否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以及话题热度。如夏季、南方沿海等时间节点和地域雾霾少发,对于雾霾的关注度就低,但到了冬季,华北、华中等地区雾霾来袭,便迅速牢牢抓住民众视野。雾霾污染范围大,影响人群多,舆情敏感度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破坏力,一旦舆情发生,很容易集聚大量负面情绪,产生强大舆情影响力。雾霾污染期间由网民发起的“我爱成都,请让我呼吸”、“求雾霾补贴”等活动,均存在从线上活动转向线下的风险,值得警惕。

2.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

雾霾持续时间长,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雾霾舆情整体呈现点多面广特点。主要典型的表现是,舆论对雾霾的关注,主要表达形式就是在微博平台进行碎片化吐槽,真正能构成舆情事件少,也通常未有明确的负面指向性。但这些吐槽却呈现多发频发的状况,呈现出一种广泛性,且这些负面情绪看似没有实质的内容和事件的指向性,但对雾霾带来的困扰的负面情绪却都是真实的,这种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特别是短时间内负面情绪叠加,对政府形象损害大。

3.自媒体擅从制度深层次挖掘。

在社交媒体平台,对雾霾的娱乐化现象明显,网民用大量恶搞图片、表情包、短视频来调侃,“我和XX明星的合照”风靡网络。但随着雾霾天气常态化,公共对雾霾认识的加强,舆论对雾霾从段子吐槽转向深层次反思。由于对雾霾成因、防治、危害等问题没有官方权威解读,自媒体成为雾霾舆论场主体,不同于网民碎片化吐槽,自媒体往往从工业化发展道路、国家能源结构、治霾成本、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深层次挖掘,深刻影响舆论走势。

4.事件炒作放大对官方作为的不满。

面对雾霾持续不断与治霾效果不佳的现实矛盾,网民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对政府质疑情绪加重。“北京市长王顺安立生死状”、“人民日报45年前痛批美国雾霾”等事件被网民挖出,反复炒作,这类事件被热炒进一步放大舆论了对官方治霾不力的不满。

5.对比性分析方法引出多方敏感点。

面对当前雾霾治理困境,舆论开始频繁进行对比性分析,多角度对比引发各类舆情敏感点。中国与国外对比,介绍英国、德国治理雾霾措施,引发对政府治霾不力的不M。有钱人与普通人对比,章子怡带女儿坐飞机逃离北京、“雾霾之下三个母亲的选择”,而普通民众只能自求多福、自强不“吸”,这挑动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的敏感神经。北京治霾与河北污染对比,现在的天空与国外的乃至几十年前的天空相对比,“共和国之灰”等网络热文将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平问题再次提及。

6.多方观点对冲且难以达成共识。

网络环境下,社会舆论场呈现多元化特点。面对雾霾议题,多方观点出现并介入舆论场成为必然。部分人认为雾霾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部分人认为雾霾严重是企业乱排乱放,政府监管不作为的结果,部分人认为每个人都是雾霾制造者。各方均从自身立场出发,观点对立对冲,共识难以达成,撕裂正常的舆论讨论环境。雾霾议题从单纯环境问题被动扩展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增加雾霾舆情处置难度。

四、雾霾类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对策

1.加快内部雾霾专项研究达成共识。

对于雾霾成因、治理、危害等问题,官方话语的缺失使各方观点介入舆论场,导致了谣言纷飞,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走向。政府部门应加快内部雾霾专项专题研究部署,努力促成内部对雾霾成因、雾霾治理具体路径、雾霾危害达成统一共识。并在充分评估舆论风险点、综合考量社会舆论心态的前提下,将相关研究结果对外公布,尽量展示雾霾形成原因复杂性和治理的长期性。最好由中央主导,统一口径,适时适度官方权威解释,破除谣言。同时加强治霾防霾的宣传和解读。

2.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

无论雾霾成因如何,舆论场对于雾霾的治理更多寄希望于政府部分,而更直接的指向则是环保部门。面对爆表的雾霾指数和日益高涨的环保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有关部门应充分理解民众这种负面情绪,在现实环境污染压力下,面对舆论声讨,政府部门应保持谦逊忍让态度,给予舆论情绪发泄空间。同时审慎公开表态,避免相关表态被吐槽推脱责任,更要避免用力过猛,出现如“提头来见”等论调。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不逃避不说空话大话,塑造说到做到,令行禁止的正面形象。

3.要有应急预案和长期的治霾防霾举措。

在雾霾常态化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做好应急预案,做好短期应急和长期治理相结合。一方面,在雾霾形成阶段,预警信息时间上适当提前,内容更细化。审慎提升空气污染预警级别,由当地政府部门同一协调,避免出现气象部门预测与环保部门预警不协调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雾霾应对阶段,应把握线下应急预案实施与线上舆情监控相结合,提升雾霾应对效率。从长期来讲,雾霾舆情呈现规律性爆发特点,每年秋冬季节雾霾出现,雾霾舆情则集中爆发。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制定雾霾长期治理规划,坚持标本兼治。

4.主动设置议程展现积极有为形象。

目前雾霾舆论环境下,政府一直处于被动挨骂的状态。政府部门长期失声不仅有损官方形象,更不利于促成舆论合力,推动环境治理。对于雾霾问题讨论,政府部门应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走向。特别是在对雾霾反思过程中,应积极引导舆论科学合理反思经验教训,避免舆论追责矫枉过正。同时,应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宣传政府环境治理行动,展现政府积极有为的正面形象。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动员民众,形成舆论合力,全民共同防治雾霾。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4

关键词:雾霾危害;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大数据;平衡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1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24-02

近几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公众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公众对雾霾治理诉求日益高涨。但是,雾霾治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程,而且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处理不当,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及其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雾霾现状分析

(一)雾霾及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一种由于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较为被公众所熟知,危害也较大的就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大气层比较稳定,通过大气辐射降温,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

(二)雾霾危害

首先,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 100 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 2-4 倍[1]。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等多个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2]。其次,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再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雾霾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危害个人或公众设施;造成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势必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外来企业投资信心,损害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的长久发展。

据调研,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349、2980、1715、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亿元,共计61.7亿元[1]。

二、雾霾治理

由于雾霾范围影响之大、健康危害之深、经济损失之重,雾霾治理也因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认为治理雾霾需要通过“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以及“大变革” 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大规划

“大规划”是指从时间、空间、纵深等维度对雾霾治理的各个环节、方案与实施措施进行规划。其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是全球PM2.5高污染国家之一,且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薄弱,雾霾治理可能需要花费十年、甚至几十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时间跨度巨大。第二,雾霾治理涉及到多个省、市、地区,不单单是几个城市的问题,空间跨度巨大,且需要良好的协同合作精神。第三,雾霾治理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需要制定“大规划”,进行统一部署,指导雾霾治理的实施,并跟踪、审查治理效果。“大规划”需要从以下方面执行:

首先,法律法规先行。大力完善法律法规,并制定完善的效果评定、奖励惩罚体系,严格、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规划能够高效的执行。其次,成立专门管理部门或团队,协调各个省市地区,负责雾霾治理的计划制定、执行与监督,并对最终治理效果负责。再次,制定短、中、长期治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计划等,“城市病”治理计划,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计划,环保科研投资计划等。最后,需要培养环保文化。环保不仅仅是专业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保应当上升为一种文化伦理的高度,深入民族骨髓。

(二)大数据

“大数据”是最近十分流行的概念,公众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被认为会给工作、生活与思维带来变革[3]。笔者认为,在雾霾治理方面,“大数据”作用重大。要想有效治理雾霾,必须对雾霾的生成、演化、降解和危害做出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合理方案并实施治理。另外,这些数据对于医疗卫生、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建设海量雾霾数据库,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应用软件系统。从数据检测、收集到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宏大的信息系统,服务于整个雾霾治理过程,甚至整个环境污染治理、科学研究与生产过程。为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构造“大数据”:首先,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力度,构造整个软件、硬件平台,培养相关人才。其次,加大雾霾基础数据和雾霾危害数据统计、检测力度。最后,数据公开与共享,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让公众和企业参与此项工程。

(三)大行动

雾霾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因此,政府、企业、公众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依照雾霾治理“大规划”中制定的各项计划、政策,共同参与到雾霾治理之中。首先,政府需要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设立,组织和调动各方积极性;其次,需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再次,公开各种数据,增加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最后,实施严格的监管与惩罚措施。企业需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改进生产技术或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并自觉公开各项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则需要节能减排,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对整个治理过程进行监督。还有一点就是政府、企业、公众需要为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文化共同努力。

(四)大变革

笔者所说的变革,不仅仅是指经过了“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之后的一种结果,如雾霾得到了根治,产业得到升级改造,经济得到发展等,而是更加强调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具体包括:第一,通过对“大规划”、“大数据”、“大行动”的思考、检验与论证,不断修正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丰富与提升政府、企业管理能力和经验。第二,在培养环保文化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第三,随着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产业改造升级等积极结果的出现,势必对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等理论产生新的影响与冲击。第四,“城市病”治理、城市人口规划,势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第五,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巨大,随着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新能源科技进步,势必对能源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三、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

(一)短期求平衡

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

总之,短期内需要权衡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应循序渐进,把握治理重点和治理力度,不可急于求成。可通过二八法则、决策树、民主投票等原理和方法来评价、平衡各项治理措施,决定是否实施治理,以及治理力度。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暂时放弃某项治理工作。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慎重使用,并有法可依,否则会偏离雾霾治理原有轨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以上原理和方法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最优方案。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公众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二)长期求发展

经济增长不仅仅指经济量的增长,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展经济是我国第一要务,雾霾治理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核心。长期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是,不能为了“治霾”而“治霾”,应以雾霾治理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雾霾治理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具体来说,通过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城市病”问题;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式,在治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治理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完成治霾的同时,增大治霾对经济发展的边际量。

第一,环保金融创新。雾霾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力求创新,可尝试发行环保债券等金融工具,加大集资力度。

第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既是污染大户也是治霾潜力股。因此,需要从国家政策、税收等各个方面调动企业治霾积极性,如将其治霾成本转为税收进行减免。

第三,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与技术。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都经历过空气严重污染的阶段,这些国家治霾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需要充分利用,减少治霾弯路,并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小川、李国星、高婷. 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报告[EB/OL]. 发改委官方网站,2013.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5

[关键词]雾霾天气 原因 危害 防护指南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61-01

序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湘教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有一框“多特殊天气”这样写到“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而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中介绍了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其中介绍到“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在讲北京市一课时,雾霾天气影响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在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加入对雾霾天气这种我国新出现的特殊天气的介绍。

1.雾疆天气的定义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2.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2.1一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2.2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2.3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

3.雾霾天气的危害

“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雾霾的组成成分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除了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

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大雾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然后形成非常大的雾核,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

4.雾霾天气生活防护指南

4.1挑口罩尽量选择医用口罩。市场上一些小摊上销售的卡通口罩,大多数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如果经常佩戴这样的口罩,不但不能起到保暖隔离粉尘的作用,反而会刺激肺部,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2戴口罩每天换洗开水消毒。冬天戴口罩还需要注意卫生,有些人连续多天佩戴同一个口罩,有时还会随意把口罩塞进包里,其实这些习惯都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口罩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内外两边都会变得不卫生,也会携带很多外界灰尘和细菌等污染物。所以应该多准备几个口罩,最好做到每天换洗,并且清洗的时候放到开水当中消毒。

4.3宅在家下午开窗半个小时。房间要适当通风,尤其是开空调取暖的家庭。不过,开窗时需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下午时候开窗会更好一些,开窗时间半小时左右合适。

4.4在路上开雾灯别用远光灯。雾霾天气给驾车带来很多不便。如何在这种天气之下开好车呢?在这我们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开雾灯但别用远光灯。避免紧急制动。靠道路中间行驶,不靠路边。

4.5饮食润肺补钙一个都不能少。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极低,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由于雾霾天日照减少,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

4.6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雪梨炖百合就是一款不错的润肺抗病毒药膳。

4.7牛肉炖萝卜增强免疫力。冬季增强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炖萝卜就是一道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家常菜。

4.8停止户外锻炼。雾霾天气适不适合体育锻炼呢?专家建议,遇到雾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停止户外晨练跑步,体育锻炼最好是选择室内的温和项目。冬季锻炼本来就应当很谨慎,运动和健身更要视环境而定。这种天气下,易感人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而且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尽量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避免早上和傍晚出门。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6

关键词:雾霾;时空分布特征;自然因素;社会因素;PM2.5;PM10;石家庄市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9-165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9.013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z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ijiazhuang City

LIU Zheng, CUI Ze-jia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5, China)

Abstract: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 that derived from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of Shijiazhuang city in the whole year of 2015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each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wind speed, rainfall,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social economy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2.5 and PM10 presented a periodic tren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utumn and winter season,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not balanc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M2.5 and PM10 included natural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nd social economic factors,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important impact factors that led to smog concentration, transfer and diffusion,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elements were funda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requent haze in Shijiazhuang. So, the management of haze lies in the adjust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Key words: haze;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natural factors;social factors;PM2.5;PM10;Shijiazhuang city

霾是由馊芙汉推体污染物造成的一种城市和区域性空气污染现象[1]。雾霾天气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SO2、氮氧化物等,其中衡量雾霾指标的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即粒径小于2.5 μm的细颗粒物。PM2.5、PM10浓度增加时直接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致使大量有害污染物产生,其发生时能见度明显降低,空气质量恶化,威胁人体健康,严重阻碍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国外来讲,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已经经历过现阶段中国的雾霾天气,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雾霾事件酿成灾难,英国人自此大力整治环境,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2]。时至今日,伦敦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其污染治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治理工业污染和取暖污染,主要措施有关闭城内电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等[3]。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因此主要是抑制交通污染[4]。此外,伦敦市在城市建设大型环形绿地,在街道使用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微粒下降了14%。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近一步提升空气质量[5]。

从国内来看,研究多关注区域和城市范围的霾变化趋势、形成机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成因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等[6-8]。且雾霾形成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气象因素,而关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涉及较少。近年来,关于石家庄市雾霾天气的研究有所增加[9-13],但对于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了石家庄市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对雾霾的认知度,以期为防治雾霾提供参考依据。

3)降雨量。图9为2015年石家庄市雨雪天数月均分布图,对照雾霾天数月均分布图来看,雾霾多形成在降水量小的天气。因为降水对雾霾天气中污染物起到很好的冲刷作用,削减污染物的浓度。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对2015年全年PM2.5、PM10日均浓度与年降水量做相关性分析,得出年降水量与PM2.5、PM10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73、-0.076,相关性不显著。

4)湿度。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气溶胶粒子中含水溶性成分时,相对湿度大时,可溶性气溶胶更易吸收水汽而变大,从而使散射作用增加,能见度降低,加剧霾的产生。由表1可知,湿度与PM2.5日均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M10日均浓度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表明湿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小粒径污染物的产生。

5)大气压。由表1可知,大气压与PM2.5、PM10日均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297,说明大气压也是影响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冬季冷空气下沉,地表空气相对增多,即气压升高,不利于城市上空空气的流动,进而使得污染物无法扩散,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增加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此情况下,雾霾天气极易形成。

综上可知,石家庄市形成雾霾的直接因子PM2.5、PM10的浓度受自然气象因子平均风速、气温、大气压的影响较大,湿度对PM2.5有一定的影响,降水量对雾霾的产生影响不大。

2.2.2 地形因素 图10是石家庄市的地形,可以看出石家庄市西依太行山脉有两条明显的输风带,一条是从邯郸市磁县到石家庄市的汇聚风带,另外一条是从天津市到石家庄市的汇聚风带[16],而两条汇聚风带的交汇正好处在石家庄市。受此影响,石家庄市上空的污染物浓度非但没有降低,输风带还给石家庄市上空带来了新的污染物,使得污染物浓度增加,空气质量下降,易形成雾霾天气。因此,地形也是影响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因子之一。

2.2.3 社会经济因素 石家庄市是新型工业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工矿企业入驻也越来越多,致使空气质量下降。

1)产业布局。石家庄是以钢铁产业为主,同时还兼有制药、化工、冶金、印染、纺织等的新型工业城市。石家庄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南部和西南,部分产业靠近市中心,甚至还有的在石家庄市常年风向的上风向,布局的不合理是导致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9]。

石家庄市PM2.5浓度的高低与第二产业具有较大的关系,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通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能耗进行分析,排名前十的行业占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5%,但是平均产值能耗也较高,为0.535 t(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21 t(标准煤)/万元。

由于石家庄市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在市区的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外加石家庄市地形的影响,部分市中产业新建厂区已经外迁至三环外,但是位于市区内的老厂区仍然没有停产,依然会加剧市区空气的污染。

2)扬尘。扬尘是石家庄市雾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PM10的首要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其对PM10和PM2.5来源的分担率分别为0.375和0.225[17]。随着石家庄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种建筑施工、道路施工以及机动车扬尘量剧增,也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机动车尾气。在造成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的各因子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排放尾气主要污染成分有CO、CH、NOx、SO2、HCO及可吸入颗粒物[16],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所占百分比为48.9%,占污染物总量将近一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也在逐年提升,据统计,石家庄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07.52万辆,尾气的排放量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量(CO)在7 500 t左右[15]。

4)城市能耗。石家庄市是一座“煤烟型”城市,主要燃料是燃煤。据历年统计资料显示,能源消费燃煤6 100万t,其中冬季采暖和热电厂发电仍然是煤炭消耗的主要途径。燃煤会产生大量的SO2及颗粒物,对石家庄市的雾霾天气有一定影响,而且燃煤的利用率不高,低效的除尘、脱硫设备以及低效燃煤工艺都是促成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3 讨论

3.1 自然因素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雾霾严重的区域之一,特殊的地形和气象条件是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西依太行山脉,东边是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呈现“马蹄形”避风港地形,从东面过来的大气污染物遇上太行山脉不利于扩散,淤积在石家庄城市上空。此外,两大输风带无疑给石家庄市大气输送了更多的大气污染物,再加上石家庄市常年风速低,降水量小,干燥的气候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各种大气污染物淤积而不扩散,最终使得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状况降低,给雾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2]。

3.2 社会因素

石家庄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是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已经逐步由自然现象演变为一种城市灾害性天气。

石家庄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南部和西南,部分产业靠近市中心,甚至还有的在石家庄市常年L向的上风向,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及污染物的高排放是石家庄雾霾天气形成最主要的污染源头;外来工矿企业的加入、城市生态建设的先天不足、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迅速等也是石家庄市雾霾形成的因素。

石家庄市的雾霾形成的三大因子[6]分别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通过对石家庄市年消耗燃料量、工业生产环保措施效率以及机动车保有量和其年排放总量的分析,得出大气污染的三大因子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与10%,对石家庄市雾霾的空间分布及雾霾强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4 小结

石家庄市PM2.5、PM10在时间上具有演变规律,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在空间上具有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其成因分析。根据对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气象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其中,燃煤、交通、工业生产是石家庄市污染的主要来源,气象要素是雾霾集聚、转移与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影响石家庄市雾霾频发的根本性原因。

应对雾霾天气,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提高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大力整改污染企业,优化绿化设施、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状况。本研究成果对石家庄市乃至全国空气污染治理、雾霾天气的形成与防治有理论借鉴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焕英,张秀芹.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榆林学院学螅2008,18(2):79-81.

[2] 陈永忠,熊建妹.南昌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科教文汇,2014(10):86-87.

[3] 郑仙蓉.世界各国不同的治霾“药方”[J].地球,2014(1):43-45.

[4] 陈甲妮.伦敦如何治理“雾都”[J].决策探索,2013(2):11.

[5] 王德生.欧美日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和启示[J].电力与能源,2014,35(2):127-130,135.

[6] 段雯娟.石家庄的雾霾样本[J].地球,2013(2):38-41.

[7] 吴利彬,周书华,倪长健,等.成都及周边地区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34(2):63-67.

[8] 刘晓蓓,金素文.安徽省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2):1762-1766.

[9] 刘 晖.石家庄雾霾天原因初探及应对方法[J].煤炭与化工,2014,37(12):139-142.

[10] 任毅斌,靳 伟,康苏花,等.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4,31(12):537-541.

[11] 张焕坤,倪爽英,张妍芬,等.石家庄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35-237.

[12] 李 华.石家庄大气污染治理制度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0):165.

[13] 杨丽丽,冯 媛,周静博,等.石家庄市灰霾天气变化规律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5,32(1):85-89.

[14] 吴喜慧,李卫忠.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6):216-221.

[15] 李宗恺,潘云仙,孙润桥.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16] 张 涛,马 月.石家庄市雾霾天气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4(9):129-130.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7

【关键词】:雾霾;公益海报;海报设计;设计风格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在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雾霾”问题的防治上。实际上,雾霾问题这些年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日益的热点,十分引人关注。此次研究也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通过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来探究这些问题。在“雾霾防治”的主题海报中,要把握好关键性要素及受众群体的实际需要,完成了较为周密和有效的设计工作,可以为更好的推广公益海报知识和传播公益海报文化正能量做出更大贡献,从而推动此次“防治雾霾”海报设计的实践进步,为促进雾霾防治工作作出贡献。

1.2研究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雾霾的现象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困扰着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其次,基于雾霾现象防治而推导出的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具备显著的社会意义,同时具备艺术性特色。因此,此次的研讨具备实践的启迪价值。

图1雾霾主题海报

通过这次的分析和研判,大致能够探究出雾霾防治的主题背景下如何将公益内容融入到现代海报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其更加贴合社会生态需求,使其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成功的公益主题海报设计作品(如“雾霾”主题海报)还可以给公众带来愉悦的欣赏过程,带给人们多元化的文化欣赏空间。所以,此次研究也具备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公益主题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公益性原则

以雾霾主题为代表,公益主题海报具备显著的公益性特色,这也是海报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公益主题海报对于更好的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公益主题海报还有一重意义就是服务大众,这主要是因为公益海报自身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取材所决定的。公益主题海报的创作同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多都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也能产生较大影响。

2.2社会性原则

毋庸置疑,公益主题海报还具有社会性原则,即海报本身题材和元素都是来源于社会事件,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公益与慈善都是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行为和活动,是基于人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与慈悲心理而衍生出来的概念。而公益主题海报的发展反映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微公益的发展和兴起,而传统公益慈善理念的综合运用则提升了公益主题海报发展的品质。所以,公益性原则是值得关注的。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益主题海报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契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知道,公益主题海报是草根的艺术,伴随着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内容题材也呈现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内容是任何电影的“灵魂”,也是能否吸引受众、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公益主题海报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也必须把握好内容,只有提高了内容品质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与市场的欢迎,才能取得良好的公益宣传效果。所以,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公益主题海报才能够取得设计的成功。

3“防治雾霾”公益海报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3.1雾霾防治主题思维的贯彻

“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核心诉求是唤起人们对雾霾危害的重视,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因此,在下图选取的案例中,“雾以恶小而为之”雾霾主题海报的设计虽然取材的重点在工业污染源,但是犀利的文字表述方式和逼真的未来大气的视觉效果都给欣赏着带来心灵上的共鸣,更能从心底触动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种通过让观赏者从画面效果联想到自我未来的设计方式,可以引发大面积观赏群体对公益广告信息的自我传播性,从而带动全民环保的热情

3.2主题色彩的优化组合

在防治雾霾的主题海报设计中,色彩的选取和组合搭配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雾霾的色彩元素一般是较为素淡和低沉的,常见的色彩包括黑色、灰色等;另一方面,不同色彩的组合能够传递出雾霾主题海报的思绪意涵,带给受众更为深切的启示。此次雾霭主题海报的设计色彩講究单一色设计,画面中主要使用灰色、黑色和白色三种颜色搭配,看似如同老照片的视觉处理方式,引发人类的思想共鸣,画面设计简约,将不同色彩中雾霭的强烈对比效果展现出来,更加反衬出雾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程度,呼吁身边每一人加入保护环境的大军中,呼唤人们对于雾霾防治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社会都加入到防治雾霾的队伍中来。

3.3雾霾形象图形图案的设计运用

毫无疑问,图形图案的运用和表达,是雾霾防治海报设计的重点。“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画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行为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与图案效果来传达设计者呼吁环境保护尤其是雾霾防治的理念。案例中构图的处理是“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设计要件,即画面和图形的构造、布局关系到广告主题能否被广泛传播,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在此方面,设计师必须开动脑筋,将设计的理念融入到雾霾的图形图案本身,提升构图的生动与立体。通过这种案例的展现,图案的价值一下子展示出来了,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雾霾的印象,提高雾霾公益防治的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雾霾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为了抵御和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虽然是很有限的,但是其思维启发和意识唤醒的功能缺失不容小视的。将“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更好的推广下去,提升设计的实用性与公益性,确保设计利于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只有把点点滴滴的行动汇聚起来,才能为社会公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雾霾出现的原因篇8

【关键词】雾霾天气;成因;治理措施

雾和霾是不同的天气现象,它们常常与我们贴身相遇,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雾是大家熟悉的,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种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霾是大家不喜欢的,阴霾天总让人心情郁闷。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更主要的是污染排放原因。从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同时空气质量的逐渐恶化,阴霾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雾霾”成为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1 雾霾形成机理

1.1雾霾的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的一种天气现象。雾与霾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1.2雾霾的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PM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的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细颗粒物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比表面积大,PM2.5比TSP和PM10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的能见度。

2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2.1 气象原因

有关的气象环境进一步促进雾霾天气的出现,依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定分析指出,秋冬季节是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季节,秋冬季的气象条件是造成最近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九月份开始,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较少,并强度不大,地面风速较小,有助于水汽在大气地层积累,给雾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同时,青藏高原南边暖湿空气强度较强,从而导致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这股暖湿气流顺着西南方向将丰富的水汽运送到我国中东地区,从而引起了这些地方空气湿度大,另外也促进了地层逆温的产生,给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众多城市的搞建筑物不断涌现,引起了风流在经过市区时被强有力地阻碍下来并出现了摩擦从而降低了风力,往往产生微风或者静风,从而不能促进悬浮颗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长期积累在城市中或者郊区附近。

2.2 人为原因

有关气象和环保专家支持,雾霾天气除了由气象因素导致的,化学工厂、汽车尾气增多、农作物燃烧和烧煤等人为行为引起了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加大,这是雾霾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当前,许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已经濒临界限,对气象条件十分敏锐,空气在较好的气象环境下能达到标准,但是只要出现了不利的气象环境,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会立刻下降。另外,有些城市还存在地理位置处于不力位置,除了自身城市所产生的废气,还有一些周边地区的废气顺着气流进入,导致了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更加严重。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着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却不知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气体和悬浮颗粒的产生,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见度。

3 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

虽然在当前我国治理雾霾天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雾霾天气的质量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大力整治,努力实现空气质量长期达标的目标。如何有效治理雾霾天气,这就需要我们要始终贯穿邓小平同志提到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来开展治理工作。就是说雾霾治理措施要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在治理雾霾天气时要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认真贯彻环保部门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整治雾霾天气需要从如下方面开展。

3.1 首先各省市应该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严格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制定达标规划,组织力量尽快开展相关治理工作。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途径、阶段目标以及技术研究为学习对象,投入资金深入地研究PM2.5的同时,及早开展PM1.0的治理工作。强化PM2.5治理,倡导各地人民群众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3.2 在北方各地区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此区域,建立国家考核指标。严把企业建厂这个门槛,把门槛放高,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到具体法人,加强处罚机制。《大气污染防治法》最新修订草案的一大亮点为提高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如对于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处罚额度,由原先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提高至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排污单位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的处罚额度也将从五万元以下提高到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实施控制煤炭的消费总量。限制并实施对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作。实施多污染协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物的排放总量。

3.3 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形成的污染已成城市顽疾,国四排放标准今年实施迫在眉睫。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升车用燃油清洁度。建立机动车环保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用车环保检验的机构,全面控制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

3.4 逐步建立各大城市城区雾霾天气预报系统,逐渐加强风险信息判定和预警作用,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保障,完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注重加强对雾霾天气防治预警应急预案、建立城市四区应急机制,出现雾霾天气时有效启动应急系统,开展限制重点污染企业排放量、建筑工地立刻停止施工、机动车辆限制出行等方法,加强对防护措施建议的宣传。

随着各大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矛盾越来越大,多样,要根本解决雾霾天气,最重要的是认真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合理解决人力资源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达成绿色生产生活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才能一步步加快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 郝明辉.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J].能源与环境科学,2013,(04).

上一篇: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范文 下一篇: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