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村振兴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6 15:31:19

镇乡村振兴总结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1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真正扛起来,把乡村振兴的鲜明旗帜竖起来,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振兴首先要看党员干部,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固本开新的意志品质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磨刀石”。“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修炼“内功”,做到思想“不断电”、行动“不缺位”,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多面手”。持续发扬脱贫攻坚工作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和一大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披荆斩棘的同志为榜样,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乐于奉献,进一步激发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带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必答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写好乡村振兴工作这篇“大文章”、答好乡村振兴工作这道“必答题”,必然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要保持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员责任,把群众装在心里,用双脚丈量乡村这片沃土。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确保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让时代满意的乡村振兴“满分答卷”。

过去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各级部门多年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斐然。新时代,新气象。全面脱贫绝非终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它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乡村振兴”或许将和“脱贫攻坚”一样困难重重。乡村发展面临困境,它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人气,好像什么都缺。这些问题常年被媒体讨论,好像很难得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的一年里,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在“乡村振兴”政策来临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新的思想及具体工作准备。

发展特色产业促致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应是: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要让乡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就需要发展当地工商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增收机会。但引进外资进行产业发展投资,对于普通乡镇来说也绝非易事。因此关注乡村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乡镇自己的发展路线非常重要。比如,一些乡村自己烧的拐枣酒、甜杆酒,自己制作的粉条,自己家养的猪肉,非常受当地区域群众的喜欢。

我们基层工作者日常应多多留意这些,多多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特色产品?如何做出“小而美”的精品产品?如何使群众从乡村发展中受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探索,才能寻找到当地产业发展的契机,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丰富文化生活促和谐。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应是:满足乡村居民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积淀、文化滋养。但让乡镇大力投资发展大型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如建大型影院、游乐园),也有些不切实际。而且不同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大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精神娱乐需求,提供丰富、适合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现实生活中,一些乡村居民喜欢当地传统的方言戏曲,一些乡村年轻人喜欢小众、新颖的“二次元”文化。我们基层工作者在下村、驻村工作中应多多交流,积极了解当地不同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并创新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逐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建立当地方言戏曲协会,并组织巡演;创新尝试新的影院模式——私人影院等)。

享受政策红利促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应是:让一切创造乡村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对乡村出台专项重大政策的鼎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会逐步释放政策红利。比如:设立乡镇专项创业资金,吸引创业者关注乡镇市场机遇;出台乡镇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成熟企业投资建厂;甚至激励公职人员再次“下海”在乡镇创业,在当地乡镇区域掀起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这对个人、企业都将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思想准备,理解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多种方式和形式,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浪潮中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势严峻。但我们应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将乡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也要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时代在召唤我们——要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

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县于2019年在试点镇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成效显著,该项机制将作为我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夯实“镇村工作一体化”,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瞄准目标。

“镇村工作一体化”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通过整合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力量,按工作责任定到村、镇上干部派到村、监督管理跟到村,实行镇村干部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推进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其中“干部下沉”是方法,旨在解决人才困境,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镇村一体发展是目标核心,做好镇村联动,把集镇和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统筹谋划,进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联动推进,打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新型平台,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民身份向“非农”身份自然过渡,实现“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

二是抓好“领头雁”。

做好试点镇和精准选人工作,当好“领头雁”。结合镇工作实际及各村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之后才能实施试点工作;优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把镇村一体化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挺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最前沿,面对面直接服务群众。总结经验、迭代推进,在试点中逐步完善机制,围绕目标,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适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能够进行合理容错纠错,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是把好规划引领。

以全域理念把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村民生活区、商贸区、休闲区、农旅融合区、轻加工业区等。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城乡统筹、镇村共同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镇村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各项内容,使镇村发展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四是推动社会共建。

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合理参与、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镇村联动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资源竞争、捐资帮扶、自主投入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当前农村社会所急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扶持一批镇村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努力拓宽社会参与镇村一体化建设的渠道,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增强社会参与的实效,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和运行成本。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了短板弱项,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做法。目前,一定要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要在政策导向上做好衔接。一方面,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等的政策,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2

团结社区是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素有“库车东大门、 经济开发区后花园”之称,团结社区重点围绕城镇化改造、人居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自拆自建”的原则,按照“一街、两湖、三园、五区”的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社区,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二、打造“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并做了哪些工作进行布局规划?

为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牙哈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广大居民意见,结合牙哈镇整体布局及区域位置优势。牙哈镇打造““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重点打造新巴扎及沿街的娱乐休闲中心区,供电所沿街以西的汽车销售及修理区,供销社为中心的沿街五金交易商贸区,乡政府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区,牙哈镇东大桥为中心的观光休闲区。

(二)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思考,认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和优势(概述),乡村振兴示范点应起到哪些示范带动的效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初步想法和当前的一些工作思路。

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一以贯之把“三农”工作摆在首位。“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2018年,中央先后出台20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在2017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还是农村,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三是发挥改革优势,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40年前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出现了很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发挥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把培育本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构建支持引导社会各方面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要加大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的力度,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四是发挥文化优势,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它们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强农民凝聚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构建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方式,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农村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是发挥市场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给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互促互进提供前提条件。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对教育、旅游、健康、金融、文化等服务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尤其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显著增强。

通过打造牙哈镇团结社区示范点,打造为“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使团结社区成为牙哈镇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发展的风向标。

(三)基础干部、群众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群众最关注的是哪些问题?对乡村振兴的期望有哪些?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如何让农村真正振兴起来,释放出农村自身大量的发展资源和优势,展现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展乡村振兴第一要有人、人才。人是基础,没有人的乡村就是空的、荒的、没有人才的乡村就是无法前进的。乡村要有人、有人才,要做到如下:

一是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比如可以从优秀的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新型的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后续有人,而且农村是农民土生土长的地方,有感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二是人才回流,外出的年轻有为人士返乡,农村有了年轻的血液才会有发展的朝气;

三是引进外来人才,通过政策的吸引,发挥外来人才的智慧,运用他们的博学知识去发展农村。四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使农业向多业态的方向发展,通过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展,单靠农业产品本身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群众最关心他们就业的质量及收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使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农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群众可以实施就近就业、创业。

三、初步选择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方面。202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1亿元,较上年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81.24元。

(二)社会环境方面。

1、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道路实现柏油路全覆盖、三相动力电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通讯及物流网络实施了村村通。

2、公共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签约医生进农户,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签约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就诊,确保居民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就医。为提高群众居住环境,辖区富民安居房覆盖率100%、入住率100%。

3、人居环境。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100%、为提供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对辖区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由环卫公司定期将生活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厂。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群众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浇花、灌溉等。

4、人才支撑。一是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比如可以从优秀的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新型的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后续有人,而且农村是农民土生土长的地方,有感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二是人才回流,外出的年轻有为人士返乡,农村有了年轻的血液才会有发展的朝气;三是引进外来人才,通过政策的吸引,发挥外来人才的智慧,运用他们的博学知识去发展农村。

5、文化建设。辖区村级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村级服务中心的实施,提高了干部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真正的实现了“只跑一次”的举措。为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对辖区群众“户户通”实现了全覆盖,普及率100%。辖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为提高辖区农村劳动力人口知识水平,村委会创办了“农牧民”夜校,通过“农牧民”夜校,群众不仅可以提高国语水平还可以学习相关农业知识。

四、典型经验和做法

牙哈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了以下好的做法:

一是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素质。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牙哈镇农业的未来。我镇积极引进技术型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我镇引进了库车市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旺购、新疆湖羊、恰其库木温室大棚等相关技术型产业项目落地,技术型企业的落地,不仅使辖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技术型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企业+基地+农民”经营模式,使辖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的同时,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农民向产业技术人员的转变。

二是引进专业化农村人才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企业家等群体,以志愿者、创业就业等方式投身农业农村,夯实农村发展人才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要加大培育新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力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和效率。

三是选优育强农村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年轻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把最能干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再则,乡村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

五、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对示范点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覆盖到团结社区,项目集中在团结社区,其他村项目少、发展慢,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示范点普遍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点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程度低。,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农业种养、农业+旅游+文化、森林康养服务、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集体土地出租,持续增收渠道少;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三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村居规模化调整之后,规划修编未及时跟上。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四)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要配齐配强乡镇干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展销用地应尽量放宽政策。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村集体经济消薄防滑、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进一步引导农村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殖模式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并拉长产业链,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经济等,加快培育新业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和农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经营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3

一、基本情况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市县“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特制定《***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团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舞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团旗必须飘扬在第一线。全县共青团组织将以“乡村振兴 青年有为”为主题,积极引导全县青年争做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力军,让青年成长在乡村,奉献在乡村,奋斗在乡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国家、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青年行动计划,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为。使乡村振兴中青年先进典型群体逐步扩大,乡村团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村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使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作用更加凸显。

三、围绕脱贫攻坚,勇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前提。要聚集全县所有贫困村,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县广大青年投身大扶贫战略行动,在脱贫攻坚一线展现青春风采。

(一)办好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技校。建立共青团夜校工作体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技校建设,将技校打造成青年服务当地群众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组建党政领导、农技专家、各级团干在内的教师队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实用技能培训等乡村教育活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用好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河长制等重点工作,由各乡镇团委牵头组织由青年干部、教师、医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贫困村村庄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任务。各乡镇团委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团县委每年对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良好的乡镇及青年志愿者进行表彰,并拨付一定经费支持。

(三)助推青年产业扶贫。发现、引导和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有创业意愿和正在创业的乡村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服务。实施“创在乡村”青年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

(四)创办共青团扶贫爱心超市。依托共青团资源优势、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赞助,在贫困村创办扶贫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家庭门前环境卫生保持整洁、邻里和睦互助、干部走访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日用品及粮油等商品,以此激发贫困户劳动创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围绕人才支撑,勇做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

(一)建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推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创业带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青年创业者走进农村、参与农业,搭建青年企业家投资乡村产业的平台。

(二)培育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引导本土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青年人留得安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依托团委及少先队抓好乡村教师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德育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骨干队伍。

(三)引好用好人才智力资源。深化“希望工程”品牌,精准实施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服务乡村青少年公益活动。服务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支医、支农、文教、脱贫攻坚、文化公共事业等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五、围绕繁荣乡村文化,勇做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

(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三农”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青年精神,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等经常性、互动性活动。

(二)引导青年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发掘保护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乡村手工艺传承,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和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让本村人有自豪,让外乡人有归宿,让***的乡土文化更好地传下去。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习俗,让青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带头人。

六、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勇做乡村生态振兴的生力军

(一)广泛开展植树湖绿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绿动**”系列活动,抓住植树节、环保日等时间节点,发起植树造林群众性活动,构建各级共青团造林护林的长效机制。紧扣乡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环境美化等,整合各方资源, 动员社会力量种植爱心林 、纪念林、清风林,厚植乡村生态屏障。

(二)大力推进“河小青 ”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部署,抓好“我是河小青 助力河长制”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动员青年担当河湖志愿者监督员、护林员。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着力点,打造农村环境治理示范点。

七、围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勇做乡村组织振兴的生力军

(一)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作用,积极打造村级团建示范点,着力解决乡村团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确保建成一个、规范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批。创新组织设置,打造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乡村“青年空间” 平台。推动村“两委”相对年轻且符合条件的干部兼任村级团组织书记,积极从驻村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团员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 ,推动形成“1+N”村级团干部选任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村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探索推进村级专职团干选配,每个乡镇打造至少 1 个“青年空间”。

(二)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引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整合外部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建“团干部+ 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共青团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助推乡村建设工作格局。

八、强化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共青团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保障《***县乡村振兴青年有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团县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乡镇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团县委,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团委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统筹,制定本乡镇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汇集形成强大的青春合力。

(二)建立机制,强化督导。各乡镇团委书记对本乡镇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负总责,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工作,落实责任。要将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在全县共青团组织通报。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5

 

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总要求,着重从新型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两个方面落实本乡镇建设。

 

一、新型社区建设

 

X镇聘请了X大学规划设计院,对X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形成了现有的“3+1”徽派建筑模式,楼房带院,可停车、可让老年人居住,一室多用,并且把别墅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5分压缩到2分,节约了土地。去年已启动鲁楼村新型社区建设,今年又启动了X等9个自然村的拆迁、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拆除院落1260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新建楼房96栋,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30栋,在建66栋,可容纳1416户,节约用地指标993亩,新增耕地2000亩。

 

虽然在工作初期遇到了较大困难,但X镇干部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通过全镇职工的艰辛付出,最终解决了工作上的困难,保障了新型社区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花。现将我镇工作经验交流如下。

 

1、坚持科学规划的编制和切实执行相统一。X镇聘请了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院,对X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形成了现有的“3+1”徽派建筑模式,楼房带院,可停车、可让老年人居住,一室多用,既节约了土地指标,也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2、大力度、多方面宣传做好群众动员工作。新农村工作开展初期,农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农村生活习惯影响,不愿意住楼房,对新型社区建设多持反对意见。鉴于这种情况,镇政府一方面发动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对群众做思想工作,让群众了解新型社区的便利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多次较大规模组织村民到已建设完备的新型社区进行参观,切身感受新型社区带来的便利。通过大力度的宣传工作,争取到了大部分群众的支持。

 

3、控制成本,让利于民。本着顺利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和让利于民的目的,我镇和开发商多次沟通协调,控制建设成本,最终将楼盘价格定位在810元每平方米,在群众的接受范围之内。

 

X镇辖X个行政村,X.X万人,是一个纯农业镇。去年,被列为X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X市乡村组织振兴示范镇,全镇上下备受鼓舞,倍感压力。

一年来,我们高点定位、主动作为,引进投资X亿元的泰山桃花源项目,被列入X年度全省X个重点建设项目,获评部级世上桃源森林生态康养小镇,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X年,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生态康养,宜居宜业”发展定位,全面对标张家港凤凰镇,勇挑重担敢攀登,滚石上山抓落实,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镇。

 

一、强党建聚合力,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持久先进的过硬党支部,筑牢党建“基石”,凝聚起攻坚克难、共谋振兴的强大合力,以新气象担当新作为。

 

一是锤炼发展“排头兵”。坚持“育苗升级”与“能人回请”并举,开展支部书记胜任度评价,动态调整、递进培养。组织镇村干部赴江浙地区“拜师交友”、对标学习。开展支部书记“同行同台竞赛”,采取红旗支部帮带、支书讲坛、观摩评比等形式,书记比作为、收入比增长、制度比落实、服务比口碑,浓厚比学赶超氛围。搭建新乡才议事会、参事会等载体平台,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在外经济能人、本土大学生等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乡。依托恒昌农业基地,办好“田间大课堂”,分批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培育服务三农“生力军”。

二是建强支部“打头阵”。大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基本、规范、创新三个层次,精准定标,梯次晋位,年底X%的农村支部达到五星级。集中打造柳沟、白窑X个X市组织振兴示范村,典型带动、整体提升。用好党建广场“主阵地”,办好“党员大讲堂”,引导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走在前、作表率。

三是狠抓增收“强保障”。以一抓到底的韧劲,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三资”集中清理,引导村集体向大户流转土地,通过农担融资、保险托底,培强农业经营主体,一村一品,带动集体增收,年内全面消除集体收入X万元以下的村。

 

 

 

镇乡村振兴乡村典型建设工作汇报材料2

 

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总要求,着重从新型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两个方面落实本乡镇建设。

 

一、新型社区建设

 

X镇聘请了X大学规划设计院,对X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形成了现有的“3+1”徽派建筑模式,楼房带院,可停车、可让老年人居住,一室多用,并且把别墅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5分压缩到2分,节约了土地。去年已启动鲁楼村新型社区建设,今年又启动了X等9个自然村的拆迁、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拆除院落1260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新建楼房96栋,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30栋,在建66栋,可容纳1416户,节约用地指标993亩,新增耕地2000亩。

 

虽然在工作初期遇到了较大困难,但X镇干部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通过全镇职工的艰辛付出,最终解决了工作上的困难,保障了新型社区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花。现将我镇工作经验交流如下。

 

1、坚持科学规划的编制和切实执行相统一。X镇聘请了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院,对X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形成了现有的“3+1”徽派建筑模式,楼房带院,可停车、可让老年人居住,一室多用,既节约了土地指标,也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2、大力度、多方面宣传做好群众动员工作。新农村工作开展初期,农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农村生活习惯影响,不愿意住楼房,对新型社区建设多持反对意见。鉴于这种情况,镇政府一方面发动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对群众做思想工作,让群众了解新型社区的便利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多次较大规模组织村民到已建设完备的新型社区进行参观,切身感受新型社区带来的便利。通过大力度的宣传工作,争取到了大部分群众的支持。

 

3、控制成本,让利于民。本着顺利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和让利于民的目的,我镇和开发商多次沟通协调,控制建设成本,最终将楼盘价格定位在810元每平方米,在群众的接受范围之内。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6

在全县上下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追赶赶超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实施“乡镇振兴”工程的信心和决心。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乡镇振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崛起。以上,刘峰书记宣读了《县“乡镇振兴”工程实施意见》,温店镇、住建局负责同志和驻村干部代表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办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就是承诺书、就是军令状,希望大家言必信、行必果,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施“乡镇振兴”工程的重大意义

乡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主体。镇域强,则县域强;镇域弱,则县域弱。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加快乡镇崛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镇域经济有了较好较快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回乡创业等活动的开展,绝大多数乡镇已开始有了支撑力较强较大的项目,目前,镇办所属正常生产经营的规模以上企业76家;乡镇财力大幅增强,在上级转移支付和县财政的大力帮扶下,乡镇办财力实现了基本水平上的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5元。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10年底,镇域民营业户达到1.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小城镇建设已开始摆上议事日程,县乡初步规划了“12245”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全县85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和自来水,等等。成绩的取得,是历届乡镇班子和广大基层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长期以来,广大乡镇办基层干部和农村干部面对环境差、条件苦的现实,克服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困难,扎根一线、勤奋工作,尤其近年来,绝大多数同志精神振奋,积极作为,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镇村工作的广大基层干部,向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乡镇办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镇域经济缺乏活力。一是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去年,各乡镇办地方财政收入合计实现9950万元。在全市91个乡镇办中,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达14个、5000万元—1亿元的8个、1000万元—5000万元的53个;1000万元以下的16个,其中我县就占了6个,我县最好的信城办只有2047万元,列全市第49名,河流列52名,洋湖列68名,劳店列75名,翟王列77名,商店列84名,流坡坞列85名,水落坡列86名,温店列87名,金阳办列91名,后10位中我县占了5席;原来大家都认为与我县差不多的县,14个乡镇办中过1000万元的达10个,其排后四位的石庙列76位,清河列80位,大年陈列81位,魏集列83位;博兴县所有镇办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2000万元,最高的达4.5亿元;县过亿元的达5个,几年前条件最差的码头镇地方财政收入已达5000万元。尤其严峻的是我们乡镇办自身财政收入形成的财力更是少得可怜,去年,各乡镇办地方财政收入中可用财力只有4972万元。二是缺乏大型骨干工业项目、中小企业也少。近年来,各乡镇办抓招商,上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还是以中小项目为主,支撑乡镇办财政的台柱子项目太少,甚至有的还没有。兄弟县区、等镇,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又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镇拥有上市公司4家,西王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182亿元、纳税达到4.5亿元;镇长星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纳税达到1.5亿元,等等。三是特色产业缺乏亮点。近年来,各乡镇办围绕特色产业做了一些工作,但缺乏对财政有高度支撑的“亮点”产业,大部分乡镇办仍没有形成自己响当当的特色产业。兄弟县区中,县镇着力打造绳网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绳网之乡”;博兴县镇着力打造厨具业,成为“中国厨都”;县镇着力打造风电产业,好生镇着力打造家具业,码头镇着力打造煤炭产业,均有力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大部分乡镇办城镇规划滞后、规模不大,建设速度慢,镇容镇貌变化不大,有的甚至越变越无序,小城镇管理更是严重滞后,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配套,垃圾遍地,无人问津。二是工贸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乡镇办的工贸园区框架小,基本没有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项目承载力严重不足,有的虽有雏形,但没有发挥有效作用。三是农村社区建设滞后。存在推进力度不够大、群众认识程度不高,资金短缺等问题。四是土地供应不足。很多乡镇办没有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手中没有用地指标,客商来了无地供项目落户,土地瓶颈制约严重。我们所参观过的兄弟县区无论是小城镇、工业园区还是农村社区建设,框架大、环境优、配套设施完善,极大拉动提升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又高又好。

(三)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一是部分村级党组织较为软弱涣散。表现为班子不健全,甚至没有班子;有的班子形同虚设,不仅不发挥正面作用,有的甚至错误理解上级政策,工作中出了问题;有的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只考虑个人利益,缺乏宗旨观念,班子缺乏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部分村计划生育、宅基地、民间纠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管理不到位甚至无人管理。部分基层组织建设投入相对不足,村班子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和措施不多,引领发展、保稳定的能力不强,战斗力和凝聚力亟需提高。二是部分镇级班子抓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部分同志对如何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不够解放,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干,缺招数、少办法;有的同志不安心在乡镇工作,对如何抓好镇域经济发展不做长远打算,没有长远规划,缺乏实干精神,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缺乏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扎根基层的精神。在这方面,县明集镇党委书记刘峰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位同志现年49岁,在该镇已工作12年,任党委书记已7年,但他仍不喊苦、不叫怨、干劲十足,一门心思抓发展;县孙武街道办干部用铁的手段、钢的作风推动城中村改造、加快镇域经济快速崛起的感人场景令人震撼,全体脱产干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拆迁城中村720户。大家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总之,我县镇域发展暴露出来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原因,也有主观的现实的原因,是长期累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在新形势下的集中反映。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各乡镇办的健康发展,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的途径在于加快实施“乡镇振兴”工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乡镇办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镇振兴”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实施好“乡镇振兴”工程。

(一)实施“乡镇振兴”工程,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镇村基础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随着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必须相应地改善和提高。但我县各乡镇办程度不同的存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致使一些村级党组织、党员执政能力不强、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甚至个别村的党组织不开展活动;部分村干部抓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力度和措施还不到位,党的政策得不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村务党务不愿公开、不敢公开,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个别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廉洁自律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阻碍了镇村两级经济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务必要以实施“乡镇振兴”工程为抓手,狠抓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可以说,大力实施“乡镇振兴”工程,事关全局,关系长远,各乡镇办一定要深刻认识,认真把握。

(二)实施“乡镇振兴”工程,是实现追赶赶超的基础和前提。乡镇是国家政权的最基层,是宏观与微观结合部的最前沿,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要靠镇村去落实,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的任务,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都要靠镇村去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全县各个镇村的小康。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工作会议,对我县发展描绘了清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无论是实现“拼搏赶超求跨越、争先进位建强县”的总体目标,还是实现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乡镇、潜力在乡镇。今后,如果全县10个乡镇办每年平均增加1个亿的产值,全县每年将增加近10亿的经济规模;如果镇域经济发展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我县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位次可以大幅前移。从招商引资的实绩看,乡镇占全县半壁江山,今后也必然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重点项目的主战场。因此,必须着力强化镇域发展这个基础,牢固树立“强县必须强镇”的观念,既要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也要注重镇域发展,多管齐下,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赶超。

(三)实施“乡镇振兴”工程,是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崛起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县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乡镇办财政、村集体收入增长乏力,无钱办事的问题突出,已对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我县乡镇财政运行主要靠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收入支撑。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取消后,对于本来就收入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办财力不能实现自给自足,日常运转困难,更谈不上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10年,我县调整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分税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除国家出台重大政策相应调整补助基数外,乡镇每年正常的增支,由乡镇自行解决;今后,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刚性支出和惠农配套资金还会逐年增多等等,乡镇办要全面履行好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城镇、全力改善民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职能,所需要的财力支出压力将会更大。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到,县委、县政府实施“乡镇振兴”工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采取的一种必要举措。只有乡镇振兴了,镇级财政和村集体收入壮大了,才能更好的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乡镇振兴,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民生工程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乡镇办务必要充分认识加快“乡镇振兴”的重要性、迫切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力加快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开创镇域发展的新局面。

二、创新举措,切实抓好实施“乡镇振兴”工程的着力点

实施“乡镇振兴”工程,关键在于把握关键环节,抓住关键部位。

(一)要切实抓好镇村组织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为推进乡镇办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要强力振兴党的基层组织。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要把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作为重中之重,把好关口,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的“双带”型人才选出来。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关爱关心党员,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要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改”的要求,结合“不达标村”整治行动,以“五有两满意”为标准,狠抓后进村班子转化整治工作,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四有标准,扎实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新建72处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功能设施的完善,确保发挥应有作用。要扎实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着力选树一批优秀典型,以典型带全面,努力推动基层工作再上新水平。要着力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党支部向党员述职活动,采取群众评议、党内互评的方式,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考评,将待遇与实际挂钩,切实激发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压力感、责任感、紧迫感。要切实抓好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好“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新模式,不断推动基层工作向精细化、制度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涉农负担监管,严格审批农民负担预算方案,切实规范“一事一议”程序。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证农民的政策收益不受侵害。二要注重加强乡镇班子建设。一个乡镇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关键要靠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班子,关键要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委书记作为“班长”,要思想解放,“敢”字当先,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团结同志,群众拥护;要多谋善断,乐于奉献,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到镇域工作上;一个优秀的党委书记,就能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大局、讲团结,坚决维护好班长的权威。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最可怕的是内耗,最可贵的是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做到心胸宽一点、肚量大一点、修养好一点,相互之间多理解、多配合,多一些推心置腹,少一些明争暗斗,谋事不谋人,补台不拆台。三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要强化思想、组织、纪律建设,用先进的思想引导人、用组织工作选拔人、用铁的纪律管理人。要强力实施干部作风转变工程,积极倡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干苦干、提速增效”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理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要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各级干部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镇村换届后,要加大对镇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年内村干部培训时间达到7天以上,不断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成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要全力加快工业兴镇步伐。大力发展工业是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要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观念,采取切实措施,全力加快工业项目的引进与发展,迅速培植乡镇财政的台柱子。一要抓载体,发展园区经济。工业集约化、区域化发展,符合工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各乡镇办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各类工贸园区建设。要坚持统筹利用县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和搭建好乡镇办经济发展平台相结合,因企而异,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不同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对乡镇办新老工贸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力度,着力做好升级扩容工作。对还没有规划建设的乡镇办工贸园区,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努力拉大框架,为项目落户奠定基础。二要抓招商,快速膨胀规模。发展镇域经济,不抓工业就抓不住重点,不抓项目就抓不住关键,不抓招商就抓不住要领。各乡镇办要抓住当前“两区”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和创新招商方式,逆向思维,不仅要在投资百万、千万的中小项目上下功夫,而要学习,敢在招大项目、招高新技术项目、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上下大气力。要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和回乡创业等形式,基础差的乡镇办年内至少引进1个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基础好的乡镇办要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这是硬任务,年终招商引资考核,既要完成市县下达的引资总额,又要完成大项目招商,只完成一项就会被一票否决。三要抓民营,增强发展活力。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各乡镇办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清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着力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要按照县委[2011]5号文件关于《县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实施办法》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富裕起来的农民、农村能人、打工学成归来者,大力兴办工业项目和个体民营经济。

(三)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农业是镇域经济的基础,必须始终抓住不放。要以增加农业对GDP的贡献、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为目标,抓好各项措施落实,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按照全县第一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以畜牧业发展引领农业发展,强力推进畜牧大县和畜牧强县建设,全力打造全国高端肉牛生产加工示范基地;积极发展肉禽、生猪等产业。要把优质麦业做精做细,积极打造优质麦生产加工基地。要以蔬菜、鸭梨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果蔬产业。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的关键环节,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要切实发挥广富、鑫源、华森牧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和周边养殖户集约、集聚发展,不断提升肉牛、肉禽业发展水平。要以玉杰、兆康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模式,搞好品种引进、试验繁育与良种推广工程,推进连片规模开发、集约高效发展,不断延伸优质麦产业链条。三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在家务农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要积极支持龙福环能科技公司建设庭院工厂,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利用职业中专、农业、人保等资源,切实搞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

(四)要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乡镇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要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和品位。要坚持规划优先的原则,在规划上力求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注意厉行节约,滚动发展,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要求,促进小城镇和村庄适度集聚发展,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要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采取多村联建、村企共建等形式,稳妥推进合村并点工作,逐步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城市化的社会服务。二要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城镇建设靠产业发展来驱动,产业发展靠城镇环境来支撑,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各乡镇办必须注意把城镇建设与工贸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从各自优势出发,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切实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三要积极探索经营城镇的路子。要将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的第一资源,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研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着力解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用地指标难题。要深入开展小城镇建设“百件实事”活动和“卫生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各乡镇办驻地或合村并居的农村社区建设今年都必须破题,这作为一个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五)要切实抓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稳则社会安。要认真抓好各项民生工程和维稳措施的落实,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乡镇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抓稳定。党委书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工作当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以群众满意度为系数,考核计分,对出了问题的乡镇办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多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二要抓民生。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困难,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的收入,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三要抓安全。要切实治理好重点地区和行业安全,着重加强学校、幼儿园等易受侵害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进一步加强对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加大对非法鞭炮生产经营的打击力度,切实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坚决确保不发生突发性安全稳定事件。

三、强化保障,确保“乡镇振兴”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乡镇振兴”工程,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一)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判断形势,才能准确把握县情、镇情、村情。目前,我县的基层组织、经济基础、镇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确落在了全市后面,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超过我们也只是近十年甚至是近年来的事,只要我们认识到位,知耻而后勇,只要我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只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丢掉一个“怕”字,强化一个“敢”字,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思想观念上始终保持创一流的源泉,精神状态上始终保持创一流的锐气,工作方法上始终保持创一流的活力,发扬敢与高的比绩效,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强的比干劲的精神,勇敢地拼,顽强地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乡镇振兴进而实现全县崛起的雄伟目标。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乡镇振兴”工程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组织实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各县级领导对包保乡镇办要高度关注、及时指导、主动协调;要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直部门包乡镇办领导和驻村干部要真正进村入户,吃住在村,真帮真促,绝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各乡镇办党委、政府是振兴乡镇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加快乡镇振兴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特别是要把责任心强、工作扎实、能吃苦耐劳的干部抽调到这项工作中来;各村支部书记更要不推不让、全力以赴,形成上下统一、协调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县直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智力、人才、政策帮扶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乡镇发展。

(三)宣传造势,营造氛围。舆论宣传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只有广泛宣传发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打赢乡镇振兴的攻坚战。新闻宣传部门要尽快拿出详实的宣传报道计划,报纸、电视和电台等媒体都要开辟乡镇振兴专栏或专题,精心选题,全力营造镇域建设热浪涌动的舆论声势。各乡镇办也要创新思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推进乡镇振兴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切实提高群众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好群众在镇域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加快乡镇振兴的各项措施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注重典型引导,注意发现、培养、总结镇域建设各个方面的典型,树立推广一批可信、可学、可放大的成功典型,通过典型指导推动工作,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县委、县政府将严格实行督查评比制度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月调度、季观摩、半年考核”的要求,加大工作调度力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议,主要看各乡镇办的产业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等情况,实行现场打分,将结果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连续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来检验领导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要完善考评体系,严格奖惩措施,年终结合月调度、季观摩、半年考核情况对各乡镇办进行考核,排名情况在全县通报。对考评名列前三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经济上给予表彰和重奖,政治上优先提拔重用;对名列后三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黄牌警告,取消综合评先评优资格;对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组织处理。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7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更加细化实化的部署安排。我们一定要聚焦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提升担当意识、进位意识;要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题,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两条主线,用思想引领、准确把握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内在要求,并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对标看齐,守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三大底线,持续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扎实做好主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要正视我市农村环境脏乱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聚焦生态宜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夯实我市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要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推进“农户分类、村组收集、市区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二是要切实做好乡镇、村组美化工作。要深入基层指导各镇村因地制宜做好村容美化亮化工作。三是要加强重点区域整治。结合镇村规划,指导规范农村市场秩序,规范农村集市经营场所。四是要打造环境整治亮点工程。指导镇村加大投资整治力度,打造环境整治亮点工程,争取示范村全部达到标准。五是要统筹实施“双网”绿化工程。与相关部门联动合作,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工程,让乡村水绿山青。

三、围绕乡村振兴,协助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只有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综合施策,把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结合、有效统一,才能真正做到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增强乡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我市镇村实现群众生活幸福、工作规范有序、基层和谐稳定,真正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镇乡村振兴总结篇8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 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 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19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00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 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 加速生态建设,2017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18年2800亩,2019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 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 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 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 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 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 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 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 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 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 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 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上一篇:小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范文 下一篇:藏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