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3 17:40:03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1

(1.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石家庄 050011;

3.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唐山 063000;4.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沧州 061000;

5.秦皇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申红旗(1959.5-),男,推广研究员,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研究岗位专家。shq0518@sina.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12.016

对虾是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2014年全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三大品种的养殖面积约1.57万hm2,产量约1.8万吨。近年来对虾养殖病害频发,使养虾生产蒙受严重损失。2014年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开展了对虾病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实验示范,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监测方法

1.1病害测报

2014年河北省继续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其中沿海3市9县区选择对虾养殖病害测报点29处,面积3 663.33 hm2,约占对虾养殖总面积的21.54%,详见表1。确定测报员31名,每月上旬逐级报送所辖区域上月对虾病害情况,由省站汇总、整理、分析、编写全省月度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通报,上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业厅,并印发各市渔业主管部门与水产技术推广机构。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疫病监测点情况详见表1。

1.2实验室检测

为提高对虾病害诊断准确性,本站5月上旬与7月中旬分别抽取部分对虾育苗场生产的虾苗和部分对虾养殖场的幼虾、成虾,带回省站所属实验室依据标准方法进行对虾病毒实验室检验。

1.3现场调查

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笔者多次深入生产第一线,详细调查了解对虾病害发生、发展过程及虾池环境情况,根据病虾症状、环境条件、流行情况进行现场诊断,掌握对虾疫病第一手资料,并指导防控工作。

1.4书面调查

9月下旬,对虾养殖生产进入尾声阶段时,印发《海水养殖对虾病害情况统计表》,调查内容包括对虾品种、养殖面积、养殖模式、放苗密度、病害名称、诊断水平、发病时间、发病面积、死亡率、经济损失、防控措施及效果等。至10月上旬,沿海9县区全部报送了对虾养殖病害调查情况。

2监测结果

2.1月度病害测报监测结果

6-9月份,共监测到对虾养殖病害5种,其中对虾红腿病、对虾黑鳃综合征、对虾肠道细菌病(原名弧菌病)为细菌性,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池水中藻类及病菌等有关。没有报告病毒病发生。详见表2。

2.2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抽样164个,其中5月上旬集中抽取对虾虾苗样品83个,检出病毒阳性4例,阳性检出率4.82%;7月中旬抽取对虾样品81个,检出病毒阳性32例,阳性检出率39.51%。共计检出阳性36例,总阳性检出率21.95%,详见表3。

2.3现场调查情况

在今年对虾养殖生产期间,先后到中捷、黄骅、丰南、曹妃甸等县区对虾养殖场调查对虾病害情况。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各对虾养殖场疫病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去年。

2.4书面调查结果

根据沿海各市县报送的对虾养殖病害情况,2014年河北省养殖发生病害6种,其中细菌性病害与月度病害测报情况相同,非病害测报点发生对虾病毒病1种。详见表4。

3监测结果分析

3.12014年对虾养殖病害总体情况

根据月度病害测报监测、实验室病毒检验、书面调查及现场调研情况,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共发生病害6种。其中病毒病1种,细菌病4种(黑鳃综合征、红腿病、肠道细菌病、肝胰腺坏死病),其他1种。全省对虾海水养殖总面积15 677.67 hm2,发病面积7 467.27 hm2,发病率 47?63%。加权计算平均死亡率16.53%,经济损失7 506.95万元。详见表5和图1。

3.2近5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情况比较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全省对虾养殖病害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各品种病害情况均为近5年来最低,其中经济损失约为2013年的一半。详见表6和图2。

4各种对虾病害防控技术实验示范

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采取病害测报与防控技术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病害测报点兼作防控技术实验示范点。2014年6-10月,先后收到对虾海水养殖病害测报点报送的病害防控技术实验示范27例次,包括发病时间、环境条件、主要症状、防控措施等内容,但没有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示范案例。

4.1日本对虾红腿病

示范场点:秦皇岛江鹏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66.67 hm2。

发病时间:6月下旬,水温20~28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91 hm2,发病率4?37%,死亡率0.91%。

主要症状:对虾活动能力减弱、食欲不振和游泳足变红、鳃区变黄。

防控措施:鱼虾壮元5%+高稳西0.3%;大蒜1%,去皮捣烂,饲料均匀混合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 d。

4.2日本对虾黒鳃综合征

示范场点: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王学生养殖场,养殖面积60 hm2。

发病时间:6月上旬,水温26~27 ℃,盐度25‰~30‰,溶解氧4.0~6.0 mg/L,pH值8.0~8.5,氨氮0.53 mg/L。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6.67 hm2,发病率11?11%,死亡率5.00%。

主要症状:病虾在水面与塘边浮游,空胃,食欲减退直至死亡。死亡后头胸甲容易剥落,头甲壳有斑点。

防控措施:EM菌全池泼洒,及时出池。

4.3日本对虾肝胰脏坏死症

示范场点:中捷海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20.00 hm2。

发病时间:7月上旬,水温25~26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0 hm2,发病率100?00%,死亡率6.00%。

主要症状:对虾体表发红。

防控措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

4.4南美白对虾红腿病

示范场点: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长泊虾场,养殖面积26.67 hm2。

发病时间:8月中旬,水温25~27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10.00 hm2,发病率37?50%,死亡率2.20%。

主要症状:身体发红,软壳。

防控措施:EM菌,光合细菌交替使用,全池泼洒,每隔7~10 d用一次。

4.5南美白对虾肝胰脏坏死症

示范场点:海兴县瑞兴育苗厂,养殖面积13?33 hm2。

发病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水温25~28 ℃,pH值8.5,溶解氧4.0,透明度27~30 cm。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5.33 hm2,发病率40?00%,死亡率2.00%。

主要症状:肠胃发空,干胰脏萎缩、发黄。

防控措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

4.6中国对虾黒鳃综合征

示范场点:曹妃甸区十里海养殖场,养殖面积333.33 hm2。

发病时间:8月,水温20~25 ℃。

发病情况:发病面积200 hm2,发病率60?00%,死亡率10.00%。

主要症状:对虾鳃丝局部或全部呈现褐色或黑色,组织肿胀缺乏弹性或者溃烂。

防控措施:适当加大换水量,换水30%~100%;使用“暴病克”、“鳃康”等黑鳃专治药;“氧片”增氧,及时采用沸石粉全池泼洒。

5小结

2014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情况总体较轻,平均发病率与近5年平均水平接近;但平均死亡率及经济损失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各养殖品种中,2014年河北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养殖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南美白对虾发病率接近近5年平均水平,但死亡率明显较低。

往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损失中,病毒性病害高达90%,而2014年仅占3.02%,细菌性病害78.03%,其他18.95%。

发生对虾细菌性病害采取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与药物等措施有一定效果。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2

通过对我区管辖海域内所有养殖用海进行拉网式全面普查,建立养殖用海项目普查台帐,全面、准确掌握养殖用海现状及海域使用管理状况,研究深入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工作、解决养殖用海管理深层次问题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养殖用海边普查、边确权、边发证、边登记,加快养殖用海项目确权发证和登记工作,确保年底我区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达到95%以上,登记率达到100%。通过对违法养殖用海行为集中立案查处,进一步规范养殖用海秩序,提高沿海群众依法用海意识,全面落实海域物权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养殖用海者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形式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

2、各沿海乡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海洋与渔业站为主,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

(二)责任分工

全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任务的实施。

各乡镇工作组应根据本方案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本辖区养殖用海普查、确权发证、登记和专项执法等各项工作。

三、工作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一)组织部署(8月20日前)

1、区政府成立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2、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普查和执法队伍。

3、各乡镇要组织召开一次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会议,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为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沿海各乡镇、村委会张贴普查登记公告。

(二)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11月10日前)

1、普查。普查以宗海为单元,对所有养殖用海实地踏勘测量,并按《通知》要求分类填写“养殖用海项目普查情况表”和绘制“宗海位置草图”,建立普查台帐。

2、确权。对所有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用海进行确权。对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用海,但在《海域法》颁布实施前就在该海域从事养殖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在该海域尚未开发利用且不影响海洋功能实施的前提下,应当按照《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予以临时确权,颁发临时海域使用权证书。对户与户争议的海域,临时确权给村委会;对村与村争议的海域,临时确权给所在乡镇政府;对新确权的养殖用海项目必须进行公示。所有养殖用海项目海域使用权证书必须准确标识养殖用海项目的位置、坐标、面积。

3、登记。严格按照《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的规定,对所有确权发证的养殖用海项目(包括临时养殖用海项目)建立海籍档案,由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

4、专项执法。重点集中力量对无证用海、超面积用海、擅自改变海域用途、到期后不按规定拆除用海设施和构筑物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对在养殖用海普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区海监大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清理整顿和疏导相结合等执法原则进行处理,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采取上下联动或者提交上一级海监机构等方式进行查处,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三)成果上报(11月20日前)

1、区海洋与渔业局根据普查情况按照《通知》和《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分类统计,形成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养殖用海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逐级上报至省局。

2、区海监大队要将本辖区开展养殖用海执法工作的情况上报支队,各支队汇总后上报省总队。

(四)检查验收(12月20日前)

省局对全省养殖用海普查、确权发证和登记造册等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形成检查验收报告报国家海洋局。省海监总队对执法查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报告和“案件查处一览表”报中国海监总队。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协调。建立区领导小组成员挂点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定期进行督查调研,了解掌握并及时反馈联系点的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联系点找出工作差距,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把此次专项工作列为海域管理与执法的重点工作之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相关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特别要积极发挥乡(镇)海洋与渔业站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保障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分工,明确程序,责任到人,切实把专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同时通过组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沿海各乡镇之间应加强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沿海各县(市、区)要每半个月向省局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二)建立工作奖惩机制。国家海洋局将对本专项工作建立奖惩评价机制。对不达标的县,将暂停审批其他类型的项目用海;省局对年底未能完成工作目标的县(市、区),将暂停审批其他类型的项目用海。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3

停牌半个月的獐子岛在10月最后一天宣布,由于海洋牧场遭灾,公司对百余万亩价值逾10亿元的虾夷扇贝核销、减值。獐子岛将遭受损失的原因归结于天灾,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公司当年是否真的投放了幼苗,公司对百余万亩养殖基地是否认真核查了呢,造成灾难的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10亿水产品遭遇“定点清除”

地处寒暑交界的北纬39°是公认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区,正因此,北纬39°也被称为黄金纬度,而北纬39°又恰好横穿地处大连长海县的獐子岛镇,不可复制的地理优势成为当地养殖业炫耀的资本,上市8年的獐子岛自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天赋异禀的地理优势却在一瞬间成了灾难。10月31日,停牌半个月拟披露海珍品苗种成长状况的獐子岛披露核查数据称,由于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司百万余亩海域的虾夷扇贝遭受重大损失。

獐子岛调查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将产生重大损失。根据抽测结果,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1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在遭灾的百余万亩海域中,包括2011年的119.1万亩、2012年的29.56万亩,而2013年底播、2016年初起进入收获期的海域抽测情况良好。由于獐子岛2011年底播面积与此次绝收面积相仿,这意味着本应在三年之后迎来收获的獐子岛却在“临门一脚”之际遭遇绝收。

按照獐子岛的介绍,公司海洋牧场的底播虾夷扇贝确权底播面积约340万亩,由于持续监测难度大,根据虾夷扇贝在4月左右的繁殖期和7-9月的高温期后存量变化较大的规律,公司制度规定于每年4-5月和9-10月分别进行春季、秋季系统的存量抽测。

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将产生重大损失。因此,公司股票申请自10月14日起停牌,直至如今公告结果,但股票依旧停牌。

同时,獐子岛也表示,虽然公司与中国人保财险签订了保险合同,推出以风力指数作为承保理赔依据的创新型保险产品,但“目前中国农业类的相关保险承保的范围非常有限,诸如寒潮、冷水团异常、敌害繁衍等给公司经营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均不在承保范围内。本次受灾海域不在保险范围内”。因此,此次全部损失只能由公司承担。

受此影响,獐子岛业绩大变脸。在2014年半年报中,獐子岛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2.86万-7564.91万元,如今公司巨亏8亿元以上。

同一天,獐子岛公布三季报称,当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12亿元,同比下降近14倍;同时,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7亿-8.6亿元,上市以来连续盈利的纪录即将作古。

獐子岛11月5日午间公告称,长海县政府同意免收獐子岛集团深水底播受灾海域的海域使用金3500万元。还有消息称,当地政府将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獐子岛进行救助,毕竟公司大股东是獐子岛镇政府,两者休戚相关。

在公告出炉之前,机构对獐子岛的业绩拐点颇为期待。在2014年半年报公布之后,中信证券分析师施亮就指出,公司业绩低点已经过去,未来业绩将逐季改善,下半年恢复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新的采捕周期重启以及优质苗种和老海域占比提升,预计公司虾夷扇贝亩产2015年将迎来恢复性提升。

在遭受巨灾后,机构的观点也集体转向。

齐鲁证券分析师谢刚表示,客观上讲,獐子岛此次海域减产系自然灾害所致,从侧面也反映出国内海洋养殖行业过度扩张和管理能力边界的问题,由于海域减产导致盈利大幅下滑超出此前预期,或将引发二级市场对公司管理团队的质疑和担忧,短期估值或将遭受信任折价,盈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在所难免。

獐子岛巨亏公告甫一出炉,市场立刻将之与当年的蓝田股份造假事件相提并论。而且,百余万亩海域仅盘点三天,盘点面积更是微乎其微,就立即做出了10亿养殖存货“消失”的结论,獐子岛为什么如此急于确认虾夷扇贝“消失”呢?

仓促出炉的结论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

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导致此次獐子岛遭受巨大损失的自然原因是北黄海冷水团异常影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会议纪要也证明,獐子岛西部底播养殖区域2014年1-8月的温度波动较大,虾夷扇贝生长受到影响,那么,这个导致獐子岛蒙受巨额损失的北黄海冷水团是何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又根据什么做出了上述结论呢?

资料显示,黄海冷水团是一个温差大、盐差小,以低温为主要特征的水体,分南、北两个部分,北黄海冷水团中心位置较稳定,约位于北黄海中部偏西,水深大于50米范围内,最低温度值变化范围为4.6-9.3℃。

而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5-23℃,15℃左右为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5℃生长缓慢,到0℃时运动急剧变慢直至停止;水温升高到23℃时生活能力逐渐减弱,超过25℃以后运动会很快停滞。

可见,在温度较低的深水区,北黄海冷水团的温度是可以养殖虾夷扇贝的,但北黄海冷水团所覆盖的区域是否完全适合养殖虾夷扇贝呢?獐子岛在该冷水团所覆盖区域底播时,就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吗?

在招股书中,獐子岛表示,公司原来的虾夷扇贝养殖水深一般为15-40米,如今公司拓展至50米以上的深水区,此次绝收的正是50米以上的海域。另据招股书,根据长海县气象局的统计,从1960年至今,獐子岛海域发生10级以上大风仅6次,未发生风暴潮,未有灾害损失记录。

50年来未有灾害记录,如今却遇到了天灾,那么专业机构是如何解读此次天灾给虾夷扇贝养殖造成的损失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显示,2014年1-8月份,北黄海冷水团强度减弱,范围加大,獐子岛西部底播海域的底层水温在6-8月下旬波动很大,日温差达4℃,而水温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将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较大影响。

獐子岛2011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在獐子岛南以及西南方向的逾76万亩海域,2012年度底播的虾夷扇贝则在獐子岛西部方向,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指出的位置是獐子岛西部,而非南部,但公司是将獐子岛南部海域的逾76万亩全部列为损失。

而且,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只是说“水温变化大将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较大影响”,并没有说明温度变化是否会导致虾夷扇贝全部绝收。

那么,獐子岛海域南部的温度检测结果如何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指出,2012年5月到2014年8月,受北黄海冷水团东北部外缘影响,北纬38°55′以南海域,虾夷扇贝不适生长期(水温低于5℃)较北部增加两个月,最佳生长适温区(10-20℃)从北部区域的6个月减至南部区域的4个月;同时,低温也使得虾夷扇贝的摄入物受到影响。

如果北黄海冷水团确实存在温度异常现象,那么受损的不应该只是獐子岛一家公司,在相关海域养殖的企业都将蒙受损失,但目前除了獐子岛之外,并没有当地企业“声援”獐子岛。

除此之外,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官网上并没有黄海冷水团异常的相关报道,獐子岛所在的长海县同样没有任何信息,独独只有獐子岛遭受了“定点打击”。

如果确如獐子岛所言,公司底播的百余万亩虾夷扇贝遭受天灾,那么公司无疑遭受了巨大损失;否则,10亿元存货无故消失,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

说好的24小时监控呢

在獐子岛受灾公告之后,持有公司股份的基金迅速下调獐子岛的估值。招商基金公告,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獐子岛股票进行估值调整,调整后的估值价格为12.52元。按照目前獐子岛每股15.46元计算,招商基金预计獐子岛复牌会有两个跌停。而另一家持有獐子岛的鹏华基金则对獐子岛给予了三个跌停的预测。

实际上,虽然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润保本混合型基金是持有獐子岛股份数量最多的基金。但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也仅持有獐子岛119.99万股。与之相比,社保基金受损更为严重。

三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四一四组合、一零八组合和一一零组合分别持有獐子岛1049.95万股、799.97万股和758.68万股,分列第五至第七大股东,而且社保四一四组合还是三季度新进,可谓是正中“枪口”。此外,“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则以445.41万股位列第十大股东。

与上述遭受损失的机构相比,二季度撤离的机构则“躲过一劫”。Wind统计显示,2014年二季度,除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外,持有獐子岛超过100万股的9家基金合计持股高达1625万股。三季报时,仅剩下招商安润保本混合型基金,其余悉数撤离。

社保重仓獐子岛,或许是看中了公司可能到来的业绩拐点,但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一切冲散,对公司如此重要的资产,獐子岛就没有认真监控吗?

按照獐子岛之前的说法,公司是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早在2013年5月,獐子岛在接受申银万国调研时曾表示,为提高精准养殖的能力,公司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

獐子岛称,公司对獐子岛海域地质和水文等生物生长环境要素进行了全面勘察。其中,针对北黄海冷水团,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海域环境的监控能力。

到了2013年8月份,獐子岛在雪球网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底播的虾夷扇贝存活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东北的洪水并未对公司海域造成影响。“公司海域的气温未达到持续高温的标准,且公司以深海野生、底播海参为主,因此情况稳定。”獐子岛表示。

在2014年7月份最后一次接受机构调研中,獐子岛表示,“根据存量调查,底播虾夷扇贝存活率同比大幅增长。”可见在此之前,獐子岛对外释放的一直是利好,公司也对自然灾害做到了实时监控。即使如此,公司仍旧遭受“意外灾害”。

不得不提的是,早在2013年1月,獐子岛就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协议,该系统涵盖育苗过程管理、养殖过程管理、海洋环境的监测预警、船舶航迹的监测和预警、生产过程的风险预警、关键指标的记录和跟踪、正反向数据追溯体系等各个方面。

除了与企业合作外,在2012年年报及2013年半年报、年报中,獐子岛反复强调,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能力。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4

研究方法

1现状调查

1.1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2009年10月,在胶州湾9个出口备案养殖基地各布设一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COD、DO、氨氮、亚硝酸氮、硝酸盐氮、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海水标准,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养殖区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当标准指数大于1时,表明该水质指标超过了规定的国家标准。

1.2养殖区周边污染源调查

胶州湾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将环湾区域划分为团岛、海泊河、李村河、板桥坊河、楼山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和前湾等9个排污单元。对各排污单元的排污情况按照直排海污水处理厂、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排污口分类调查统计。

2预测方法

2.1污染源预测

污染物排放总量按来源分为工业源和生活源,以2008年数据为基数,结合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量预测各排污单元污染物排放情况。“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专题研究《胶州湾入海污染排放及总量控制研究》[5]对环湾区域各排污单元2008年的排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研究以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作为预测基数。工业源排放量预测按工业增加值带来的污水排放量增加进行核算,即COD(NH3-N)预测排放量=基数年排放量+工业污水增加量×污染物浓度。生活源排放增量主要考虑人口的增加产生,采用产生系数法进行预测,即生活COD(NH3-N)排放增量=人口增长量×COD(NH3-N)产生系数。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城镇常住人口年增长率按3.7%预测。根据环境统计规定,原则上北方城市COD人均产生系数平均值为65g/人•d,NH3-N平均值为8g/人•d。

2.2胶州湾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水动力是污染物扩散的动力,是水质预测的基础。采用中国海洋大学建立的胶州湾及扩大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发的三维河口、陆架、海洋模式(ECOM),考虑到模拟区域存在较大的潮间带,建立胶州湾变边界数值模型,采用干湿点方法模拟漫滩过程,在计算流速前先判别相应的格点是“湿”或“干”。如果是“干”,那么该点的速度设为零。如果是“湿”通过求解对应的动量方程获得该点的速度值[6-7]。

结果与讨论

1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

水质评价结果见表2,9个出口备案养殖基地的COD、DO均能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除西大洋水产、朝洋水产和城阳红岛联友外,其余6家基地无机氮均能满足二类标准要求,以青岛红岛海洋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无机氮超标最为严重,超0.4倍;除西大洋世好养殖场和青岛海丰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活性磷酸盐超标外,其余均能满足二类标准要求。

2陆源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结果

2015年,环湾区域排污单元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排入胶州湾生活污水量及COD和NH3-N入海通量中均以海泊河排污单元最大,其次是墨水河、李村河等。预计到2015年,工业污水排放主要集中在胶州湾北岸的墨水河排污单元和胶州湾东岸的李村河、楼山河排污单元,占胶州湾沿岸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73.27%。

3出口养殖基地环境健康状况预测

根据2015年污染物入海量,对胶州湾COD、无机氮年均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COD浓度由北向南递减,湾底西北部基本能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东北部基本达到二类,湾中心及南部达到一类;无机氮浓度由北向南递减,湾东北部墨水河口、楼山河口及西北部大沽河口水质无机氮污染仍然严重,湾中心及南部达到一类。根据胶州湾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随着胶州湾水质的改善,到2015年湾内9个出口备案养殖基地环境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各基地COD浓度均小于2.0mg/L,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无机氮浓度得以降低,除位于胶州湾东北部的青岛西大洋水产有限公司、西大洋世好养殖场、红岛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三家养殖场外,其余6家养殖场无机氮均满足二类标准要求。

结论

(1)受陆源排污影响,胶州湾出口备案养殖区环境健康状况一般,尤其是处于湾东北部的养殖场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红岛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等6家养殖基地的无机氮含量较高。

(2)在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下,胶州湾内9个出口备案养殖基地环境健康状况将得到改善,绝大部分能满足二类标准要求。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5

科技创新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及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以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为例,与陆地相比,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尤其是深海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其技术难度更高、操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可以说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洋油气的成功勘探与开采,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能源自给供应,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陆地油气矿产日趋枯竭的状况下,随着深海勘探与开采技术的日趋成熟,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能源供应。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导致了新兴海洋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谓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和由此带动且服务于其开发利用需要为背景的、产业演化形成期进入成长期的海洋产业[1]。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积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海洋新兴产业相对传统海洋产业而言,是科学技术进步积累和技术集成开拓了海洋资源利用的内容所形成的参与。根据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实践和海洋高新技术储备的领域和强度,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在海洋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海洋化工及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保、海洋石油、海洋能利用以及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均出现较大的进步,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在海洋科技创新对其改造、提升中,仍保持自身较大的发展。而海洋新兴产业依托于丰富的资源和海洋科技不断的创新,其发展迅猛,具有更大的真正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的海洋产业是融多行业、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包括复杂的结构和众多的分支,它的再生产过程同样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过程。有些海洋产业可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有些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可以联动陆地经济。海洋产业的纵向发展既为上游产业提供市场,拉动其发展,又为下游产业提品,推动其发展,并促进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如发展海洋造船、航运业,可以带动港口建设、以港兴市,带动沿海的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这就是说,海洋产业具有增长快、效益高、涵盖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一个海洋产业就可以带动几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大的工程就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由海洋科技创新催生的海洋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技内涵,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科技、经济、社会三重价值的载体。这种可以迅速放大的价值优势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带动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处于中心地位,经济效益毫无疑问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中,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衰退问题也是必须关注的焦点,海洋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问题,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这两种海洋环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海洋科技创新。如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演进领域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战略利益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旺大计。海洋国土完整与拓展,以及国家安全,都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产与发展空间的维护与扩展。这是涉及维护国家现有生存空间的完整,以及未来生产空间的拓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在这其中,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巨大。例如,在海洋调查、极地考察与国际海洋法研究方面的海洋科技创新,可以为国家解决与邻国领海、岛屿归属权争端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开发利用公海大洋、南北极资源提供关键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支持。

2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不断推动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向前发展。作为新兴海洋产业,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如下。优质种苗培育技术,选择适宜养殖的优势品种。种苗培育必须大力引进适合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国内外优良品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多倍体技术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的繁育,培育优质高效、抗病害的养殖品种,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主要养殖品种原种保存、提纯复壮和良种选育研究。建立原种种质库和原种自然繁殖保护区;养殖方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的技术和设备研究。间养、混养、轮养等对养殖空间进行生态科学利用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生态技术研究,包括海水养殖容量的研究和养殖区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发研究等;海水养殖病害防治,要加快引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加强预防研究,从养殖容量、水质控制、药物饲料、苗种繁育等环节入手,控制鱼、虾、贝、藻病原体的发展,建立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体系;海水养殖病害快速诊断技术和高效无公害无残留防治技术;加强养殖病害防治药物研究,以研制无公害高效新药物为主。适合放流苗种选择研究,在稳定并逐步扩大中国对虾、金乌贼、海蜇等现有品种的放流规模,积极探索日本对虾、魁蚶、梭鱼、梭子蟹等放流品种开发试验;苗种放流、底播海区选择研究;苗种移植技术的研究;投放人工鱼礁,建设人工渔场技术研究。利用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技术开发研究;建立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发研制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技工生产线,提高水产品加工利用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手段,建立水产品产业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开发研究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特点的产品;对加工机械、包装材料以及调味品等相关配套的研究开发;高档鱼、虾、贝、蟹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保鲜保活技术研究;冷冻调理食品开发技术、鱼糜以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等海珍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技术,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酶技术、海洋生物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发技术、海洋农用生物制剂开发技术;海洋抗肿瘤化合物研究,海洋活性物质研究,鲨鱼软骨素、胶囊制剂研究,海洋多糖、寡糖的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海洋生物酶应用于医疗方面的研究等。加大海水增养殖良种推广工作力度;海洋药物开发产业化;海洋寡糖生物农药推广及产业化;海洋微生物农药研制推广及产业化;新型海洋寡糖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利用海参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的多种海参制品,进行扩大产业链条,完善推广、流通、贸易等服务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行;拓展新型海带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完善流通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营;应用和开发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和渔民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创造名牌产品。重点推广应用超低温制冷技术、烘烤和软包装技术等,通过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海产品的质量。

3科技创新有效影响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

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可以说,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食品自给供应,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与营养水平,为国家的食品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海洋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的状况下,随着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食品供应。科技创新对海水增养殖需求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新突破不断支撑海水增养殖健康稳定发展。如,中草药、疫苗、免疫增强剂等养殖新药代替抗生素预防防治鱼病、虾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系列养殖用药进入了产业化开发;开发研制了新的微波增氧消毒设备,提高了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的利用效率;为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海水增养殖业强有力的推动。二是随着“科技入户工程”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施,海水增养殖业整体科技水平得到提升,整个行业的开发利用率得到提高。例如,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开展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和新型渔民培训等活动,在200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30余期,培训3.3万余人(次),统一编印健康养殖技术资料8000余份,有效推动渔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普及,提升了海水增养殖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同时随着科技成果的应用,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加强了养殖病害预测与防治工作力度。通过技术突破和革新,提升测报精准度,为海水增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山东省2009年组织200多个测报点开展了病害监测报告工作,测报品种涵盖了大菱鲆、对虾、刺参等26个优势养殖品种,测报面积接近1万hm2。设立了50多个省级直报点,对海参、凡纳滨对虾、大菱鲆、日本对虾、梭子蟹和乌鳢等六大养殖品种的病害的发生、传播情况进行了监测快报,监测直报面积2700hm2[3]。水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加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基础上的,因此科技创新对水产品加工需求结构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直接催生了水产品精深加工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水产品加工行业是自古伴随着渔获物而产生的,包括最早的去除杂物、烹饪、保存,到简单的处理、冷藏、保鲜,直到水产品的粗制加工、包装和流通各个环节。然而水产品精深加工则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以高营养物质精细加工、保健功能性物质的提纯、医用生物制品的研发为主要内容,以高附加值、流通广泛和延伸的产业链条为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二是提高了对水产品安全的要求,促进了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以及无公害水产品的认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的需求,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6

近日记者获悉,500名山东渔民将于10月1日通过跨境索赔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诉。而在河北唐山,120位养殖户和20家旅游业经营户也拿起法律武器开始捍卫自己的权利。“天价赔偿案”中,这些受害者因何被人遗忘?他们又将如何讨回公道?从中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一河之隔赔偿无份

山东渔民跨境索赔

“凭啥赔给他们不赔给我们?大家养殖用的都是同一条河里的水啊!”站在滨海大道小清河口的大桥上,唐海县柳赞镇养殖大户李希忠指着河东岸乐亭县的虾塘向记者诉说。今年5月份,乐亭县各乡镇政府开始统计当地溢油受损渔民的养殖品种、面积、损失金额等情况。大家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赔偿的希望,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唐海渔民却无奈地发现,虽然仅有一河之隔,虽然自己和乐亭渔民都是从同一片海域提水养殖,因而遭受溢油污染,然而无论是唐海县还是唐山市海洋、水产行政管理部门,都无人理会他们的索赔要求。

“我们抽的都是同一海域涨潮上来的水,搞海水养殖主要靠的是水而不是陆地,你现在是水污染,不是地污染了。为什么赔给乐亭不赔给我?”从那时起,各种怀疑与愤怒的情绪就开始在唐海渔民中间蔓延。渔民们世代以海为家,对海潮变化了如指掌,他们对于政府有关部门以行政区域而不是以污染水域划定赔偿范围的做法完全无法认同。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辗转请来国内权威专家出具了证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水动力专家于非认为:从渤海湾潮流分布形势和实地测流结果来看,曹妃甸以东近岸海域潮流为东西方向,乐亭海域水体在涨潮时会通过老龙沟深槽进入曹妃甸港以东海域。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唐海县原为沿海荒滩,由滦河水系不断冲击形成陆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地区被国家农业部接收,更名为“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农场”。随着国家对曹妃甸的大开发,今年7月河北省正式将唐海县划归唐山市曹妃甸区管辖。作为中国东方对虾的传统产区,唐海县拥有水产养殖面积9000多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4000多公顷。唐海对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曾名列全国第一,近年来梭子蟹、海参、海蜇、多宝鱼、河豚鱼等高附加值品种也开始大面积推广。

小清河是乐亭县和唐海县的界河,由北向南直入渤海。沿河一路北行记者发现,因为两岸虾塘、鱼塘密布,小清河除了行洪排涝的功能外,更是两岸渔民从渤海提水养殖的重要干渠。每当涨潮,渤海海水顺着小清河逆流而上,两岸渔民便通过柴油水泵将海水从河中抽到自家的鱼虾塘或工厂化养殖场里。李希忠告诉记者,海水的水质直接决定了渔民养殖的成败。水质好、水里的浮游生物多,养殖的鱼虾蟹就长得好;反之如果水质差,被油污污染,鱼虾蟹就会大面积死亡。

唐海境内,像小清河这样起到提水干渠作用的河流还有溯河、青龙河、双龙河、沙河等,它们为柳赞镇、柏各庄农场11个分场、八里滩和十里海两个养殖场提供水源。记者采访了这些地区的养殖户代表李希忠、于庆宝、李希茂、李景记等人,他们都是从事海水养殖多年的大户,承包水面面积从500亩到1400亩不等,养殖的都是东方对虾、梭子蟹、海参、海蜇、河豚鱼等品种。去年,蓬莱19-3油田溢油污染事故给他们造成了每亩高达近万元的经济损失,而整个唐海县区域海水养殖业损失保守估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如今眼看赔偿无望,他们在律师的帮助下,联合唐海县120位养殖户组成了民间维权团体,决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国内多家海事法院对他们的诉讼不予受理、不予答复却让他们陷入了更深的迷茫。这时一个消息传来,和他们处境相同的山东渔民已经通过跨境索赔直接美国康菲石油公司。

7月2日,记者在北京一个环保论坛上见到了来自山东烟台市牟平区、长岛县的养殖户代表王忠国、贺业才、曲宝证、姜旭平、梁景杰等人。长岛县砣矶岛距离溢油事故发生的钻井平台仅39海里,如此距离但却被排除在赔偿协议之外,让他们感到更加无法接受。

王忠国等人坦言,对于国内海事法院不予立案非常失望,表示500名山东渔民已委托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比莱克律师事务所、路易安娜州的史密斯斯泰格律师事务所等组成律师团,以约为8.7亿元人民币的索赔额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并且该数额是当年养殖业损失,不包括未来数年及数十年的预计损失和按照美国法律侵权方需要承担的惩罚性赔偿。而美国律师此案采取风险诉讼的模式,即前期由三家律师事务所支付诉讼、取证以及相关人员赴美的交通等所有费用。近日记者获悉,该案的第一次庭讯将于10月1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联邦法院举行,届时曾经向青岛海事法院递交、但始终没有得到答复的30份诉状将交到美国法官手中。

黄金季节关门歇业

旅游损失谁来赔偿

如果说美国法院的受理,让王忠国们长达一年痛苦漫长的索赔有了一线希望,而唐山湾旅游业经营者姚志明则没这么幸运了,他的赔偿申请如石沉大海。

姚志明是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浅水湾浴场京都缘宾馆的总经理,宾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240个床位,能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及出海打鱼、沙滩足球、篝火晚会等娱乐项目。谈起去年宾馆的惨淡经营,他至今唏嘘不已。“去年7月10日浅水湾浴场发现了油污,媒体开始集中报道渤海溢油事故,很多游客都取消了预订。7月12日早上从8点到10点两个小时,我这里就退订了400多位客人,而隔壁一家宾馆当天退订了700多位。”

风云突变,深受溢油污染打击的张东海、杨文选、李尧军等,他们都在浅水湾浴场经营旅游业,和姚志明的经历一样。突如其来的客源流失,让他承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姚志明告诉记者,7-10月原本是浅水湾旅游的黄金季节,宾馆日均入住率往年都保持在95%以上,可是随着污染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去年浅水湾变得门可罗雀,日均入住率跌致35%以下,旅游收入一落千丈,部分外来租房的经营业户甚至破产逃离。到了8月28日,整个旅游景区因为亏损太大、无力支撑,只好贴出告示宣布停业。

2012年5月中旬记者得到消息,在浅水湾浴场的潮间带上又出现了大量来源不明的黑色油污块。5月21日下午,记者跟随姚志明、张东海、杨文选、李尧军,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管理委员会的王海东、张小光,乐亭县王滩武警边防派出所的吴涛、倪鑫两位干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律师,前往浅水湾浴场潮间带进行取样保全。浴场入口,去年停业的告示牌赫然在目。在从“北纬39°08'59",东经118°57'00"”到“北纬39°07'55",东经118°56'26"”,短短4公里长的潮间带上,众人采集到了11瓶样品,这些油块小的有硬币大小,大的有巴掌大小。姚志明告诉记者,去年油块要比现在还多,游客踩在脚上带回宾馆,床单粘上这种油污怎么洗也洗不掉,后来光扔掉的床单就有数百条。

河北天佳司法会计鉴定中心出据的鉴定意见书指出,京都缘宾馆在2011年7月10日至10月20日期间,因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污染的净利润损失达到216万元。而浅水湾20家旅游经营户,在此期间净利润损失高达2620万元。但令人不解的是,尽管浅水湾旅游业经营户在康菲溢油事件中遭受污染损失,得到了司法鉴定意见和有关部门权威证据的强有力支持,却处于被人为遗忘的境地,至今被排斥在行政调解和补偿范围之外。

今年8月27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家的指导下,浅水湾20户旅游经营业者,依照《环境保护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海洋部门可以调解处理污染索赔的规定,向国家海洋局邮寄申请书,提出四项诉求:一是向康菲送达赔偿要求,进行协调、沟通、斡旋,力争通过行政调解促成争议的解决;二是在诉求未解决前,请继续执行蓬莱19-3油田“三停”决定,暂不批准康菲恢复生产作业的申请;三是如果行政调解不成,在终止调解程序的同时,请依据《民事诉讼法》为申请人出具支持公函;四是请国家海洋局在收到申请后7日内给予是否受理的书面回复。

截至记者发稿日,国家海洋局没有给出答复。

时隔一年油污重现

赔偿范围是否科学

今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披露,当日蓬莱19-3油田外输软管泄漏导致少量原油入海,在海面形成一条长约2000米、宽约1000米东西走向的彩虹色油带,溢油量最大估算为0.6吨。

6月7日,有渔民在曹妃甸以东海域西坑坨、东坑坨两处沙洲上发现外表与去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时类同的油块。当地渔民告诉记者,涨潮时海水会缓缓漫过沙洲涌向海岸,而退潮后搁浅在金黄色沙地上的黑色油块会比在近岸滩涂上更好辨认。

6月9日,记者跟随唐海县养殖户代表李希忠、于庆宝、李希茂、李景记,唐海县柳赞镇一村、二村、三村、大庄河村四位村干部以及北京来的两位律师,乘坐冀滦渔03155号渔船来到渔民发现油块的沙洲上进行取样保全。而收到渔民报告的当地海洋和水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当日并未出现。

东、西坑坨两处沙洲位于距离柳赞海岸约5海里远的渤海之中,为了防止搁浅,我们的船沿着弯弯曲曲的航道航行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没有码头,船开足马力冲到距离沙洲十余米远处就无法前行了,记者只好将相机包入塑料袋,举过头顶,随众人跳入齐胸深的水中跋涉上岸。走了不远,就有眼尖的渔民发现了呈星点状分布在沙地上的黑色油块,泛着油光、粘稠、刺鼻。记者仔细观察手中的油块,从外观上确实与去年在乐亭见到的油块相似。“北纬39°00'590",东经118°42'553"。”渔民们用手持式仪器记录下经纬度,然后把发现的黑色油块装入事先备好的棕色试剂瓶中并用宽胶带密封。“油块如果混入太多沙子或者经过阳光长时间暴晒都会变干变硬,就无法作为证据,而这些明显都是很新鲜的,就更要保存好。”经过去年的诉讼,渔民们对如何采集和保全这些油块有了不少经验。取样从早上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而收获是两处沙洲上的20个样品。渔民们表示,对于这些油块的出现,是因为新溢油事件而产生,还是去年沉积于海底的油块随着海潮涨落“沉渣泛起”,他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却深知,如果自己不采集并保留好这些证据,就算自己距离溢油点最近,就算与自己一河之隔的邻居都得到了赔偿,他们也会被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

面对渔民对证据的执着和对法律的坚信,记者不禁要问,蓬莱19-3油田溢油污染事故赔偿范围的划定科学吗?国家海洋局公布的调查结果和赔偿范围为何与实际情况差距如此之大?政府部门是否因为调查手段不足而“被蒙蔽”,如果是,又是谁在蒙蔽他们?

6月21日,国家海洋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告第五部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列举了溢油事故对“海水环境、沉积物、岸滩、海洋生物”等四方面的影响。其中岸滩一段写道:“2011年7月中下旬在辽宁绥中东戴河岸滩发现油污,呈不均匀带状分布,带长约4公里,宽度约0.5米;在河北唐山浅水湾岸滩发现油污,呈带状分布,高潮线附近油污带宽约1-1.5米,带长约500米,低潮线附近油污带宽约1.5-2米,带长约300米;在河北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岸滩发现油污,在高潮线附近零星分布,长度约1.2公里。在以上区域采集的油样经油指纹分析鉴定,均与蓬莱19-3油田溢油油指纹一致”。报告第六部分“溢油事故损害索赔”则呼应以上内容给出了“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康菲公司、中海油分别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等方面工作”的赔偿方案。

3个油样,10亿赔偿,赔偿方案耐人寻味。如此世界瞩目的重大溢油污染责任事故,在环渤海5000多公里的海岸线长上难道只采集了3个油样进行分析?如果采集的油样很多,经过油指纹鉴定只有这三个油颗粒被证实来自蓬莱19-3油田,那么这些油样是由谁采的?这些鉴定是由谁做的?这些关键的调查过程在报告中为什么没有公布?3个采集样本是否足以界定环渤海海域污染赔偿范围?

由国家海洋局牵头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到底在环渤海5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采了多少个油样,报告中没有提及,记者不得而知。然而从事故损害方康菲中国流出的一份报告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报告称:康菲中国“从2011年6月18日开始派遣员工巡查海岸线,确保一旦海流将部分溢油带到海岸时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巡查工作一直持续到2011年10月。总计进行了15.5万公里机动车巡查和8500公里步行巡查;在此期间共采集了83份油样;由全球顶尖实验室进行的定量油指纹检测显示仅有3份样品含有与蓬莱19-3油田相似的化学成分(这些样品采集于绥中和秦皇岛附近的东北海岸)。剩余样品与蓬莱19-3油田无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渔民告诉记者,他曾接触过所说的“海岸线巡查队”,这些人在半夜里用推土机将漂到沙滩上的油污推走掩埋,鬼鬼祟祟好像在毁灭证据。另一位渔民则对采集油样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满:“他们对潮间带上的油污块视而不见,反而跑去码头采集渔船上漏出的一点点柴油。”

缺位还是越位?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3个月的调查,越来越多的“被遗忘者”浮出水面。客观上讲,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这样大的案件,采用行政调解方式能在一年之内获得赔偿,对比2002年末发生在天津港附近的“塔斯曼海”号油轮泄漏污染案件,法院经过6次开庭审判,在案发两年后才作出判决,时间上要快了很多。然而也正是因为一个“快”字,令政府行政机关在调解赔偿具体问题上的缺位和越位暴露无遗。

首先是操作程序有缺位嫌疑。“拍脑袋”划定赔偿范围,并凭空“计算”出了赔偿额。2012年1月24日,康菲中国、中海油宣布与有关方面达成协议,以解决渤海湾相关社区里受到潜在影响的渔民所提出的公共和个人索赔。康菲按照协议向中国农业部支付10亿元人民币,中国农业部将负责资金发放事宜。问题是这10亿元是怎么算出来的?正常程序应是先登记再定损,现在变成了先定损再登记,赔偿金额的计算是否有科学性。记者从乐亭县水产局副局长齐玉祥和多位养殖大户处了解到,目前赔偿程序按照“渔民申报-政府审核登记-名单公示-公布赔偿方案-发放赔款”的步骤进行,而直到7月10日乐亭县各乡镇才登记完渔民受损情况,并进入公示阶段。现在山东渔民提出了8.7亿元的索赔额,唐海渔民提出了近5亿元的索赔额,10亿元赔偿明显是僧多粥少。现在即使是明确获赔的乐亭渔民也在担心最终拿到手的赔偿款能有多少。

其次是行政调解有越位嫌疑。自今年1月农业部、辽宁省、河北省与康菲、中海油达成赔偿协议后,原先法律界设想的第三方赔偿基金变了样,变成地方政府主导分配,受损渔民接受政府调解。山东渔民诉讼的贾方义和郭乘希律师认为这样的赔偿办法存在法律瑕疵,甚至可能是无效协议。康菲、中海油作为损害方,面对清污方面的赔偿,相对人应当是海洋局;面对渤海整个渔业环境的损失赔偿,相对人是农业部,这两点都没有问题;可是渔业产业的损失赔偿,相对人应当是养殖户个体。给渔民赔偿多少,怎么是地方政府和农业部签订协议?

对于为什么没有按当初设想设立特别赔偿基金,康菲石油表示:“我们最初认为通过设立一个特殊赔偿基金将能有效地实现赔偿发放工作。后经与政府机构讨论表明,他们能更好地推动该程序。我们相信,与中国农业部达成的协议是确保受到潜在影响的渔民获得赔偿的一种有效方法。另外,我们相信,用以支持渤海湾环境举措的2.13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将得到有效管理。”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7

大连三面环海,其特有的海域区位和自然条件使得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出产的海产品味美质优,国内外享誉盛名。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历史久远,海水养殖业已成为区域支柱产业之一。 

一、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殷实。2015年海水养殖面积超过50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近150万吨,主要产量集中在庄河市、长海县、普兰店、金州新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和高新园区,海水养殖业产值245亿元。大连海水养殖主要方式为浅海筏式养殖、网箱养殖、海水底播增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方式。2015年海水池塘养殖2.8万公顷,普通网箱养殖21万平方米,深水网箱养殖49.3万立方水体,浮筏养殖8.7万公顷,底播30.5万公顷,工厂化养殖16.5万立方水体。近年来渔业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增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两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为主,鱼、蟹、贝为辅的增殖放流新格局。 

2.产业体系完善。大连海水养殖形成了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品种多样化的养殖体系。扇贝、裙带菜、贻贝、海参、海胆、河豚等养殖技术国内领先,虾夷扇贝、裙带菜生产规模和产量均占全国95%以上。具有部级鲍鱼、刺参、裙带菜、虾夷扇贝等10余个原良种基地。水产养殖产业化程度较高,科技带动型、苗种带动型、市场带动性龙头企业20多个。8大现代化渔业园区启动运转,加工产量占大连总量60%以上,其中3个荣获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近年来通过对传统增养殖生产进行升级改造,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海上观光、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与一体的休憩渔业的发展。 

3.牧场建设先行。2014年,大连市政府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进一步快速发展,编制了《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4-2020)》,启动了长海县海洋牧场建设重点示范工程。截止2014年全市累计安排海洋牧场项目134个,通过市发改委、市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2亿元。发展海洋牧场及相关产业园区规模40万亩,吸引社会投资30多亿元。至2014年全市已形成1l0处人工鱼礁,投入建礁资金l2.7亿元,投放各种鱼礁930万m3,改造海底27万亩。特别是以獐子岛为代表的大型渔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投放人工藻礁进行藻场建设,在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学论文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科技贡献率高。目前,大连建立了100多个渔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和科技示范园,30多家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研发基地。科研成果倍增,200多项科研项目,118项获市级以上成果奖,5年增长30%。130多个企业执行了国家质量标准,4个产品荣获国家驰名商标,位于国内副省级城市之首,30个产品获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近5年,科技贡献率增加6个百分点。 

二、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养殖空间萎缩。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工业、旅游、港口及海岸工程快速发展,传统海水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围堤填海使养殖面积缩小,养殖功能逐渐丧失,“大连湾”、“大孤山”、“凌水”等重点渔区的海水养殖业基本退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2.环境整治压力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增无减,部分水域滩涂养殖容量过大,造成养殖内、外环境污染,水产种质资源遭受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与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需要长期治理。 

3.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传统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多数港池、育苗场仍需进一步改造。产业投入不足,外拓能力受限。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生产、经营方式传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水产中介服务及产业化组织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水平较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4.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传统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老化,60%以上育苗场、虾(参)池、浮筏仍处于20世纪90年代水平。产业投入不足,外拓能力受限,80%生产领域仍停留在浅海负20米水域,50-80米可养水域多是空白区。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近10万的养殖渔民,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0%以上。生产、经营方式传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水产中介服务及产业化组织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水平较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5.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当前,世界向多极化、经济向全球化深入发展,海洋及生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水产品消费结构和需求正在逐步调整,需要积极应对。 

三、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对策建议 

1.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大力推进“一站式”等便民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把发展现代养殖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制区市县现代养殖区发展规划,实现有效衔接、规划协同。在落实优势特色养殖区规划基础上,明晰产业与功能发展目录,提出保护、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与功能类别,借助差异化资源价格和产业准入机制进行引导和调控。建立统筹大连现代养殖业项目招商引资协作信息的共享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引导产业与功能的合理布局。 

2.加快结构调整。依托科研院所,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拓展等,加强科研针对性,对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加快大连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突出深水养殖、鱼礁投放、装备设备等技术研发,着力破解海参、扇贝、裙带菜等优势产业种苗退化难题。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配套相应的优良苗种繁育基地,保证生产需求。出台渔业垂钓区、创意园、文化阵地等新兴产业的生产、开发及运行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推进新兴产业健康运行。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构建养殖业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进程。

3.改善环境条件。扩大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资源修复产业规模,建立陆岸保障、苗种培育、生产管理、规范采捕等产业化体系,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扩大海域生产秩序及环境质量监控范围,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确保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贝类、藻类聚碳、固碳的自然功能,合理规划,扩大放养规模,开发碳汇渔业新领域;建设市级病害防治、水质环境监测、水产品质检中心的同时,结合无公害养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相关区市县、重点单位和企业的病害防治、水质环境监测及水产品质检站点的建设;建立养殖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和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定期对大连养殖业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生产水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向进行分析报告,助推都市养殖业健康发展。 

4.转变经营方式,为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依托合作社开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合作社内养殖户的收益,使合作社形成更加强大的吸引力。为合作社提供政策性保险,建立国家、合作社以及养殖户三方的保险投入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使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维持持续生产的能力。对合作社融资提供专项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合作社的无抵押、低抵押贷款。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对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 

5.促进产权流转,为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科学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着力培育海域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科学的海域定价机制,制订海域使用相关规划。制定和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海域使用权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本着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海域使用权人可依法有偿转让、出租、抵押海域使用权。明确各养殖海域的占有权、经营权、支配权、抵押权、收益权,以法律形式对海域转让条件、转让程序、转让价格、违约责任、利益调节等重要问题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崔玉阁,张耀光.大连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03):92-94. 

[2]徐连章,段媛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路经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8(04):16. 

[3]张潇.基于SWOT分析的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01):76-78. 

[4]包特立根白乙,郑吉辉.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之管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3. 

[5]陈雨生,房瑞景,乔娟.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6):72-76. 

[6]雷霁霖.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J].中国水产科学,2010,17(3):600-608. 

海水养殖调研报告篇8

一、*年我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主要成绩及特点

*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9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6%;总产值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4%。预计*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6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海洋与渔业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海域管理使用工作全面加强,海洋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

1、推进海洋规划编制工作。《*市海洋功能区划》于去年5月下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实施后,今年我市又抓紧县(市)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争取尽快上报市政府审核。《*港湾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报告》(送审稿及图集),已经市政府同意上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查。

2、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用海申报和服务工作。为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我市正在筹建*钢铁基地、*港*岛港区散货码头、*港区通用杂货码头、*盈风风力发电厂、雷州、徐闻和遂溪燃煤电厂、*港*港区新建30万吨油码头、成品油码头、开发区*岛5万吨液态码头、*中心渔港、南三大桥、*游艇俱乐部、**岸旅游渡假村等临港大型用海项目。为做好这些项目用海申报和服务工作,我局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尽职尽责,积极向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对项目申报前期的服务工作进行跟踪落实,为用海单位做好全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使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3、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成效显著,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活动进展良好。从去年八月底开始,我市各县(市、区)均先后开展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目前,四个部级示范县(市)该项工作已分别通过了国家和省的检查验收,得到了两个优秀和两个良好的好成绩,非示范市(区)也已基本完成野外测量、绘图、登记和上网录入工作。已完成普查登记6732宗,普查面积达60490.177公顷(包括大潮线以上),普查率和登记率均达到了100﹪。今年的确权发证工作呈现突破性进展,全市确权海域使用项目823个,面积4562.8757公顷,收缴海域使用金273万元。其中,养殖用海项目820个,面积4232.405公顷,分别占全年发证数量和面积的99.9﹪和99.2﹪。全市累计确权发证1961本,面积24370.3597公顷,收缴海域使用金819.357万元(另国家和省对我市围填海及采砂项目已确权26个,收缴海域使用金14386.3万元)。今年各县(市、区)养殖用海确权发证率可以达到90﹪以上的目标,其中示范县(市)达到95﹪以上。

4、重点开展港区海湾的整治,开展海域使用法律法规宣传。我市海岸线长,港区、海湾多,海域使用较早,海域使用布局不合理,需要整治的海湾港口较多。近几年,我们积极组织人力财力,加强对重点海湾港口实施整治,恢复了部分海区的自然景观,保障了通航安全和重点项目用海,收到良好效果。目前,**钢铁基地项目用海、金沙湾龙舟赛场等海域已进行全面清理,为项目用海提供有力保障。利用海洋宣传日、龙舟节和法制宣传日,制作宣传专栏,现场解答和发放海域法宣传材料,在*日报刊登局领导答记者问等宣传活动。各县(市、区)抓住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契机,大力宣传了海域管理法律法规,效果良好。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健康型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

1、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今年水产养殖总产量为67.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0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6.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61%。

2、水产良种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我市*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雷州市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及广东岸华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省级良种场资格。这四家企业通过了验收,使我市省级水产良种场达到了8家,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进而提升了水产种苗质量,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3、水产养殖管理逐步规范化。由我局和广*洋大学共同编制的《*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5年)》,已于今年11月通过*市人民政府审批,并颁布实施。从此我市有了科学确定养殖区划、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的依据和标准。我市严抓水产养殖规范化管理,积极实施养殖证制度,至今年12月止,共发证4298本,发证面积49086.7公顷,应发证率为91.2%,居全省发证前列。加强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对种苗场年审、换证及申办新证均从严,对条件不达到有关要求的不予发证。

5、珍珠产业迎来了大发展良机。在我们的努力下,今年12月8日,市政府转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珍珠产业打造南珠品牌意见,提出了新时期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实施良种工程、提高珍珠综合加工能力、实行科技兴珠、加强鉴赏、增加投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市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发展珍珠产业。

6、渔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我市累计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2个,面积6693.425公顷,无公害水产品11个,产量409795.43吨。

7、渔业救灾复产行动快效果好。今年以来,我市渔业接连遭受了三次自然灾害的袭击,渔业损失十分惨重。在大灾面前,我市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众志成城,奋下救灾复产,确保了大灾之年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初,受冻灾影响,我市水产养殖受灾面积40.7万亩,经济总损失13.7亿元。在灾情面前,我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核实灾情,派出工作组到各县(市、区)指导救灾,联系水产加工厂收购受冻水产品,尽快为养殖者收购受冻的水产品,以减少损失。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养殖户做好幸存养殖品种防寒、防病工作。组织清理死鱼、虾等养殖生物,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养殖区环境和病害监测,防止发生大规模的流行性病害。及时统计渔业灾害损失统计表,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汇报灾情,积极争取对我市水产养殖业救灾复产资金支持。农业部及省局对我市渔业受灾情况非常重视,农业部、省局先后派出科技救灾专家组到我市调查灾情和指导救灾复产,拔付给我市中央救灾复产资金700万元。另外拔给我市2家良种场救灾复产专项资金共80万元。8月份今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北冕”造成全市渔业受灾经济总损失4.67亿元。9月份14号强台风“黑格比”造成全市渔业经济总损失10.3亿元。我们发动群众救灾复产。到目前止,灾痕已基本消失,渔业受灾已基本恢复生产。

(三)实施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海洋捕捞业在困难中得到稳步发展。

1、海洋捕捞业克服柴油价格高,资源衰竭的困难,鱼价比较平稳。全市海洋捕捞渔船1.5万艘41万千瓦,*年海洋捕捞产量28.23万吨,比上年减产0.35%,产值19.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0.03%。预计全年海洋捕捞略微减产增值。

2、继续落实国家“休渔”、“渔用柴油补贴”等惠渔政策。今年是发放渔用柴油补助的第三年,按照农业部及省局文件的精神,为确保我市今年渔用柴油补贴工作顺利开展,按时完成渔用柴油补贴工作任务,把中央的“惠渔”政策落到实处,我市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分别召开了渔用柴油补贴工作会议,对全市柴油补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柴油补助发放工作,认真组织,确保补助款落到渔民手中。全市渔用柴油补贴款3.28亿元,近1.7万艘渔船受惠。目前全市已核发2.9亿元,缓解了生产渔船受柴油供应紧张和油价飙升带来的压力。

3、抓好捕捞渔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积极引导拖、围网作业渔船改刺钓作业。拖、围网作业捕捞强度过大,耗油成本高,破坏资源,剌钓作业的渔船生产成本低效益较好。据不完全统计,乌石、外罗、草潭、*等渔港拖、围网渔船通过改造转刺钓、笼捕作业100多艘。二是扶持大马力渔船开拓外海、远洋渔业。开拓南沙外海渔业,对维护国家和海洋权益,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南沙渔业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市62艘南沙作业渔船,全部安装了船位监测系统,通过抓好捕捞渔船技术改造,提高了渔船效益。如廉江龙头沙粤*11111、11112和粤*11179、11180对船,主机功率分别为258、318千瓦,通过更新改造改大网目口径,到北部湾、南沙生产,*年平均对船捕获200万元,盈利40万元。发展远洋渔业,开展国际间渔业合作,全市现有73艘远洋渔船,从事远洋作业渔民800人,受国际油价上涨,渔汛差等因素影响,远洋渔业企业大部分亏本,尤其在马尔代夫生产渔船亏损较大,远洋渔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减收。三是继续安排北部湾过线作业渔船62艘15579千瓦,*年过渡区水域作业渔船39艘4363千瓦,延期至今年的12月31日。由于加强了涉外渔业安全生产的培训,全年没有发生涉外渔业安全事件。

4、捕捞许可规范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启用了“广东省渔业船舶管理系统”,规范了渔船捕捞许可管理的审核审批权限,承诺缩短捕捞许可审核审批受理办理时限,规范各级审批和签发人制度和办证程序。全年换发捕捞渔船证书4098本,办理渔船买卖854宗,更新改造158艘。

(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升。

1、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控力。按照省局统一部署,我市对水产种苗场、养殖场、饲料经营场所、饲料厂、涉及供奥水产品企业及水产品批发市场抽取水产品及饲料,全年共计抽取各类样品401个左右(含农业部50个、省局270个及市81个)。主要检测项目为呋喃类、氯酶素、孔石绿及三聚腈胺等。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

2、强化执法检查。我市加大了对水产种苗场和养殖场执法

检查力度,查处无证生产和使用禁药行为。上半年,我市制定了水产养殖业执法行动方案,已对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人员进行了2期培训,培训人员近200人次,并作了执法动员部署。我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根据部署,按照“七个百分百和一个提高”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监督职责。从3月份开始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调配力量,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形式,分阶段对辖区种苗场、养殖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等进行地毯式清查。行动中遵循“一次罚款,二次曝光,三次依法取缔”原则,要求相关单位按要求做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措施和生产记录,有效地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全年共组织开展12次专项执法行动,出动渔政执法人员2328人次,执法车辆453辆次,检查批发市场和养殖企业2217家,建立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此外,全市各地还积极开展对对水产种苗场和养殖场开展执法检查,查处无证生产和使用禁药行为。

3、加大宣传力度。今年3月12日我局作为“行风热线”节目上线单位,就水产品质量安全接受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10月24日,我局参与*电视台“公仆说法”节目,宣传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及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两个节目均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积极应对金融风暴,水产加工出口流通逆势增长。

全市水产加工企业271家,加工能力56.25万吨。有水产品出口企业45家,其中欧盟注册10家,美国HACCCP认证22家,出口企业加工量占全市水产加工总量的90%,加工产值超过50亿元,成为我市水产品加工的主力军。

1、水产加工出口逆势增长。近两年水产品加工出口,受欧美等国家设置的各种技术壁垒,*年6月美国FDA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对虾等5种水产品进行口岸自动扣留,中国输美对虾数量急剧下降,*年对虾出口被动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对虾种苗、养殖受今年初南方冰灾天气影响投苗时间延后,接着3、4月暴雨天气又令南方对虾养殖市场受灾严重,是199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6、7、8月数据显示,部分企业产量同期下降达40%。水产加工出口企业通过狠抓质量安全关,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国内市场,克服了输美水产品扣检禁令和上半年加工原料不足的影响,*年水产品出口11.1万吨,出口额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74%和18.3%。

2、形成了水产加工产业链和经济产业带。开发区、麻章区、*区、坡头区的对虾、罗非鱼,雷州、遂溪的扇贝,徐闻、雷州的珍珠,吴川的海蜇,坡头的牡蛎等形成特色的加工产业带,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加工也开始起步。加工企业以园区聚集,优势互补,增强了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3、水产品流通市场交易畅旺。*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年*水产批发市场年交易量24.7万吨,交易额60.76亿元,其中对虾交易14.6万吨36.5亿元,均比去年减量减值。主要原因是受寒潮台风天气影响,上市交易的水产品产量减少,其次是水产加工企业场外交易,对虾加工厂直接与养殖场建立原料备案场,订立购销合约。

4、培育发展了一批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创出一批名牌产品。全市现有部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全市获得省名牌(农业类)产品16个。

(六)实施渔民转产转业议案取得阶段性成效,渔业结构实现逐步优化。

今年是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议案实施的第五年,转产转业议案项目得到稳步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了沿海渔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信心。

1、减船转产,捕捞渔船队伍逐步优化。推动捕捞渔船“淘汰一批、改造一批、转移一批”,减掉一批老旧渔船。*年全市减船305艘11826千瓦,上岸就业转产转业渔民1705人。自2002年至今,全市减船1846艘9.02万千瓦,转业渔民9700多人。各县(市、区)局按照减船操作规程,认真核对、落实每艘淘汰渔船,督促拆解船厂抓紧拆船,并及时发放减船补助到渔民手中,减船转产工作落到了实处。

2、转产转业渔民及子女培训力度加大。*年省下达培训任务1157人264.5万元,全市已培训1010人220万元。按《广东省转产转业渔民技能培训及鉴定操作规范》要求,结合渔民就业实际,举办非渔培训班,如电脑、厨师、电工、汽车摩托车修理等,甚受渔民欢迎。

3、水上居和贫困渔民安居工程扎实推进。水上居和贫困渔民安居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十大民心”工程之一。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政府扶持,渔民自筹”共同解决水上居和贫困渔民住房困难,实行村、镇、县三级层层负责。*年建成153户水上居和贫困渔民住房。到目前止全市已建成安居414户(其中连家船69户),改变了水上居渔民常年海上漂泊的生活。

4、渔业产业项目稳步开展,带动转产转业渔民就业。2004至*年省议案下达我市94年产业发展项目,已经建成65个,26个在建。抓好项目申报、审核、上报工作,加强渔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经常开展项目检查和监督,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要求项目单位设立项目资金使用的专账、做到专款专用,检查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和项目带动等情况。按市财政局实施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市直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建设进行实地考查,规范项目建设内容和财政资金使用。

(七)渔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渔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为切实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平安渔业、和谐渔业”,我市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两个部级中心渔港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渔港抢险维护资金投入大幅增加。

我市*中心渔港于*年7月动工建设,目前约完成总工程量的70%,其中完成护岸堤1985米,占护岸堤工程的88%;港池疏浚114万立方米,占疏浚工程的66%;码头高桩全部预制完成,将于近期开始打桩。截止*年12月,项目到位资金4060万元,到位率为83%,其中:中央预算2500万元,到位率为100%;省配套1250万元,到位率为100%;市级及以下自筹310万元,到位率为27%。*中心渔港海域使用证已获省政府批准,现正向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财政厅申请减免海域使用费。乌石中心渔港于*年9月举行动工仪式,目前施工图纸会审和施工备料等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并已支付了工程预付款,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护岸堤和码头。截止*年12月,项目到位资金1320万元,到位率为32%,其中:中央预算1250万元,到位率为50%;省配套0万元,到位率为0%;市级及以下自筹70万元,到位率为16%。为申办海域使用证而编制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龙头沙、草潭国家一级渔港都已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年7月通过省组织的初步评审。目前,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根据初步评审的专家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上报省海洋与渔业局。通明国家一级渔港已启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前期工作。

(八)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1、人工鱼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年争取省人工鱼礁专项资金全部落实,共下达建设资金900万元,保障了我市人工鱼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人工鱼礁工程(一、二期)通过省局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共建成投放礁体779个;遂溪江洪鱼礁、雷州乌石鱼礁(二期)、*特呈岛鱼礁投入建设,徐闻角尾鱼礁完成工程设计变更、办理公开招标工作,吴川鱼礁经省批准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2、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从去年11月开始至今年8月1日,我市完成水产污染源的普查登记、录入、上报工作。全市以10个县(市)、区(含开发区)为单位开展普查工作,投入普查人员228人。我局制定和上报了污染普查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方案。

3、保护区及保护动物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南京师范大学白海豚调查组向我局通报调查新进展。经过周年的调查,提交调查信息显示,我市东部沿海中华白海豚数量达到600头,成为我国拥有中华白海豚数量排在第二位的保护区。国务院办公厅[*]5号文批准我市建立雷州珍稀海洋生物部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市第二个部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记录拥有儒艮、中华白海豚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珠母贝(白蝶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受国家法律或国际公约保护水生动物30种,还有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40种,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热带近海珍稀水生动物的避难所。

4、*广东休渔放生节*分会场主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关于举办*广东“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粤海渔[*]72号)精神,*年6月6日,我市在*区观海长廊,举行隆重的广东*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来自省海洋与渔业局、*市政府和部门、宗教界、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共青团、企业界、学生、普通市民共600多人冒着大雨共同参与了这一隆重的放生活动。本次活动共安排经费68.3万元,组织放生鱼虾苗722万尾和一批水生生物。本次活动在主、承办单位和社会各届的大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5、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沿岸趋势、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区、生态监控区、增养殖区、入海排污口、滨海旅游区、海水入侵以及水产品质量监测,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全年监测任务,建立*水产批发市场水产品质量监控点,《海洋环境质量公告》。同时,积极开展服务性监测,开展台风灾后监测。

6、海洋环保执法检查工作有效开展。*年10月7日—28日,全市开展海洋环保执法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共排污口检查单位19个、*海洋工程检查9项、海上漂浮物检查6处、自然保护区4个、海洋环境监测监视5项。

(九)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不断强化,切实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基础管理逐步规范。

在渔船管理方面,*年我市深入开展对“三无”渔船、“船证不符”渔船、“空挂”渔船等各类渔船的调查摸底工作,并且对现行数据库进行重新核对与整合,修正前期录入数据库时出现的错漏,进一步完善渔船管理系统,为渔船的燃油补贴发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抓住国家对渔船实行燃油补贴,渔民主动上门办理相关证件及年审签证的有利时机,做好规费征收工作。同时,我市渔政部门积极贯彻《广东省渔业船舶证书管理制度(试行)》,积极引导渔民按照七项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船舶登记、注销、证书遗失申请补发、小型渔船申请检验、船舶买卖及申请更新改造业务等,严格落实渔业船舶签证制度和渔船、船员持证作业等制度,严禁渔船及渔业辅助船擅自改变作业性质、非法载人载货。

在全面加强海洋执法监察,大力推进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全市海域使用的规范管理方面,我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0次,召开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9次、全市海监工作会议2次,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研讨7次,举办海监执法业务培训班3期,全市海洋监察机构共开展执法检查8580次,出动执法人员331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46辆次,执法船艇538艘次,检查用海项目2439个,承办案件304宗,结案296宗,收缴罚款47.9万元。

2、新兴管理得到有效拓展。

一是积极推进渔业安全通信指挥系统建设。我局为了确保该通信指挥系统在我市顺利推广,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从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全市已有400多艘渔船安装了该系统的船载终端。该系统投入使用至今,共有5艘安装了该系统终端设备的渔船在海上遇险,因准确定位而被迅速救助脱险。

二是完善渔业安全应急预案。今年我局指导我市渔政行政主管部门完善了我市《渔业船舶防风应急预案》,根据我市实际和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属的渔政机构的工作职责,明确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置渔船遭受台风袭击时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进一步细化渔船和渔业养殖设施防避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应急机制,提出明确具体的防台措施,切实地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要求基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制订完善的渔业防台应急预案,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切实提高执行应急预案的能力和防范船舶安全生产事故的意识,做到能安全、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抗台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维护渔区社会稳定。

三是顺利完成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维权巡航任务。为维护国家海洋与渔业权益,加强北部湾涉外渔业管理,我们派出中国渔政44061船、44261船、44270船代表省执行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西沙海域渔政巡航任务。*年,在海区渔政局、省总队和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下,全市渔政执法船共执行巡航11次,共计188天,航行943小时,航程8727海里,观察国内渔船426艘,国外渔船72艘,登临检查国内渔船164艘,国外渔船8艘,查获国内违规渔船54艘,驱赶越南渔船11艘。

3、难点管理得到逐步突破。

一是笼捕渔船的专项整改卓有成效。我市渔政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笼捕渔船检验管理暂行规定》,并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实现对我市的笼捕渔船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和清理。支队派出技术检验组对擅自改变作业类型从事笼捕作业的164艘渔船进行限高、限载、活舱和排水口设置等技术计算和核定,明确其安全性和适航系数,使笼捕渔船出海作业的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进一步规范笼捕渔船生产秩序,降低我市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是渔业互保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我省渔业互保协会下达给我市会费目标为858万元。为确保任务的完成,支队认真分析属下各代办处的情况,将省下达的目标细化分到各县(市)区代办处,并制订承保方案,部署今年工作计划。各代办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挖掘潜力,解放思想,敢于拓展承保面,拓宽承保的标准,超额完成今年的承保目标。至12月底,全市共承收互保会费1107.8万元,比*年增加398.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56%。其中人保816.6万元,船保291.2万元。全市九个大队均超额完成支队下达的会费任务。*年,我市因遭受超强台风“黑格比”袭击,遂溪县和廉江市近百艘参保渔船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获赔120多万元。全市全年共有170艘渔船,107名参保的死亡和伤残渔民及时得到了赔偿,其中人赔437.75万元,船赔203.46万元,为保障渔民基本权利,缓解民困,构建和谐安全渔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

上一篇:乡镇公路站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