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1:18:02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1

一、军工集团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主力军

(一)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了军民融合发展纲领性文件《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工集团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发展三大历史使命,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属性,是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主力军。

(二)军工集团的产生、发展、改革历程全面反映了军民融合思想

以军工集团为主体的国防科技工业经历了多次改革,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国防工业部阶段、总公司阶段、组建集团公司阶段、以资本融合为特征的重组阶段。新中国伊始,短时间内建立起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六大类别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按照苏联模式将国防工业置于政府直接管理之下,分别组建了第二至第八机械工业部,服务国防建设。从1982年第六机械工业部改组成为船舶总公司开始至1993年,从形式上完成了国防工业部门由行政部门向工业总公司的转变。1999年在原五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组建了十大军工集团。军工集团的组建确立了军工集团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政企分开、军民结合、适度竞争的原则,开启了国防科技工业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改革的大幕。此后军工集团在产权制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颁布《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以资本为纽带推动军工集团改革成为重要内容。军工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IPO、增发等逐步实现资产上市。专业化整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探索深入推进,军工集团的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三)军工集团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具有明显优势

军工集团在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方面具有四方面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包括军工集团在内的中央企业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和原则。军民融合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与中央企业的性质有着根本的一致性。二是制度优势。军工集团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载体,既能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又能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有效利用价格、竞争、供需、信贷等市场手段来影响市场走向,规范市场行为,具有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制度优势。三是产业优势。军工集团承担着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产业发展的责任,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完整,具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四是资源整合优势。军工集团体系内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要素资源丰富,吸纳整合汇聚各方资源的能力强,具备推进全要素军民深度融合的天然优势。

二、军工经济快速发展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军工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十多年来我国军工集团经济规模连续保持15%―25%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军工领域的奇迹(同期世界军工百强年营业收入有波动,平均增长速度约为4%)。我国军工集团军品和民品同时高速增长,经济体量大幅跃升。2016年有9家军工集团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已入围企业名次呈现逐年递进趋势。这反映出我国军工集团在规模上已经具备很强竞争力。

(二)军民品结构不断优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持了军工队伍和能力的基本稳定。军工集团民品产值比重大体保持在70%―80%,明显高于美欧。从世界百强军工企业排行榜来看:2002―2015年世界军工企业总体军品收入保持在25%―40%之间,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世界军工巨头的军品比重相对较高。美国军工巨头的军品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欧洲特大型军工企业军品比重约50%。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大部分以军品生产为主,军品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80%左右。

三、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一)国家总体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军工集团改革提出新要求

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运用多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以军工集团按行业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向跨行业、跨军种、体系化装备研制和服务保障提供商的角色快速转变。

(二)我国军工集团面临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竞争

军工集团的竞争范围是全球的,竞争对手是世界级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政府对军工企业进行集团化改革,组建若干大型国防工业综合体,军工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在美国国防部确定的对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12个国防行业中,总承包商数量明显减少。全球范围内军工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呈现规模化、巨型化、寡头化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导向致使军工集团过度追求规模扩张

军工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同时面临四种考核导向,即军民融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专业化重组、中央企业的国际化。这些考核导向形式上考虑了军工集团发展的各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军工行业的特殊属性。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对军工企业的考核与竞争性行业企业大体相似,经济属性考核比重大,国防属性考核不足。这种导向致使军工集团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总量和利益最大化,大规模向与国防相关度不大、与主业关联度低的产业领域扩张。

四、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军工产业链上的纵向融合是军工集团军民融合的焦点

关于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将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简单理解为“军”“民”两个纵向系统之间的横向融合,忽视了预先研究、研制、生产、试验、交付、保障等全寿期不同阶段以及技术产业链不同层级的融合差异。美国军工的军民融合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主要涉及系统集成、关键分系统方面的融合,第二个维度主要涉及军工巨头与低层级配套企业的融合。美国实施“军民一体化”以推动军工领域竞争或形成竞争态势,在较低层级上促进国防工业体系吸纳更多创新力量。俄罗斯依托军工综合体推动解决横向融合的问题,将主要融合关系聚焦在军工联合体与配套企业的融合上。由此可见保持低层级配套的充分竞争与融合是全球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军工巨头与民口企业的融合关系主要是总包与配套的纵向融合关系,这将是我国军工集团军民融合的焦点。

(二)专业化、系统集成和社会化协作是军工集团军民融合资源配置模式

世界军事变革对军事装备提出跨军种、体系化和联合作战的要求,军工内部行业界限模糊成为现实,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五大军工巨头,英国BAE公司、法国泰勒斯等本应是最具有行业特征的平台和系统集成商,现在均已演变成为面向多军兵种需求、横跨多个工业领域和提供平台化装备和服务的工业实体。美国国防部为保持军工行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度竞争,出台相关法令确保国防部采购经费有一定比例投向中小企业。从获得国防采购订单金额看,2000―2011年小企业承担约20%的主承包合同订单。美国国防部每年为小企业设定国防采购分包合同目标市场份额。2011―2013年小企业分包采购合同目标市场份额平均为34.7%。美国军工集团已走上总体论证集成化、细分领域专业化、资源配置社会化的道路。

(三)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是军工集团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纽带

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是资本领域融合的主要方式,是世界军工企业发展的通用做法和总体趋势。发达国家军工资产证券率超过80%,世界军工百强中的企业多数为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是推进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基础。推进国有、民营等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实现不同所有制的联合,有利于军工集团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吸纳创新力。

(四)管控模式的调整是军工集团推进军民融合的改革方向

军工集团要快速实现从产品生产者向系统和服务提供商转变,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须相应改革。从大型企业集团治理的一般规律来看军工集团应从生产经营管控向战略管控、资本管控等方向转变。国外大型军工集团按照核心企业(一般指母公司)的性质主要分为纯粹控股型军工集团和混合控股型军工集团。纯粹控股型军工集团是指集团的核心企业(母公司)只掌握子公司的股份、资产或者其他有价证券,其本身不再从事其他方面的业务及经营活动。纯粹控股型军工集团的核心企业(母公司)主要发展成为战略管控和产业投资型控股公司。混合控股型军工集团是指集团的核心企业(母公司)除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外本身也从事经营活动。世界主要大型军工集团(如洛・马、波音、空客、三菱等)属于纯粹控股型军工集团,具体表现为:母公司不再掌握企业集团的一切决策权,母公司只负责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决策,子公司享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母公司一般不干涉子公司的经营自。

五、军工集团推进军民融合的有关建议

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要围绕国家总体安全和军民融合战略的新要求,科学处理好军与民、大与小、上与下、内与外、左与右、计划与市场六方面关系。(1)关于军民品产业结构。军民品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最根本要衡量军工民用产业与军品的相关程度,即衍生的民品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了工技术同源、工艺相近的属性。(2)关于军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处理大小企业协作配套的关系就是要围绕军工集团主导的军工总体、关键分系统,广泛吸纳包括优势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配套,在日益灵巧的创新链条上形成大小企业和谐共生、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军工产业生态系统。(3)关于内与外的关系。内部良好的协作是高质量、高效率系统集成的保障和前提,外部有效的合作是激发和吸纳创新力量的手段和渠道。一味强调内部协作而弱化外部协作可能导致内部配套率过高,创新动力不足。反之,过分突出外部配套而弱化内部协作,可能弱化系统集成和服务保障能力。(4)关于上与下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趋势,军工集团总部应以战略管控、资本管控为主,将工作中心转向战略目标实现所需的国内外资源整合,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直接干预成员单位日常科研生产经营活动。(5)关于左与右的关系。军工集团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合作相对不足。为满足跨军种、体系化联合作战对武器装备研制提出的新要求,军工集团之间必须加强横向合作。(6)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任何国家的军工行业都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军工的需求方是政府和军队,属国家行为。需求的数量、类型和要求都具有很强的计划色彩。在分系统、配套技术与产品方面,分发挥市场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和军队要做到监管有效、放管适度。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2

关键词: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4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0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2002年,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同志首次正式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上再次强调了 “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妥善处理军事领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

(二)研究意义。军民融合的军队建设思路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军民融合是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既可以开展规范研究,也可以进行实证研究;既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的、微观的研究,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宏观的研究;既要总结国内实践经验,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研究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使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得以落实为具体完善的制度体系,使之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具可行性,为更有效地贯彻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条件。

本文总结和借鉴了前人关于我国军民融合的制度变迁、问题与对策以及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其他关于军民融合的研究提供借鉴,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注重对国外军民融合经验的研究和借鉴,通过外国与外国、外国与中国的比较以及外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和某个具体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研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杜兰英和陈鑫认为,我国应制定宏观政策并丰富融资渠道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牛振喜认为,我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应当以政府为先导,法律为保障,军民两用技术为核心;杜人淮认为,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以提高资源配置为核心,以法律制度为支撑,以贴近国情为基点;吴翔飞强调通过宣传教育为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整合信仰;刘光育和邹世猛提出了夯实军民融合思想观念、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突出政策法规和将军民融合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的四大对策。

(二)国外研究综述。军民融合是全面的融合,尤其是将市场的、商业的方法机制应用于军事领域,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促进军事和经济的协调发展。Hawkins Shawn R的《军民融合催生美国国防部包装流程的革命》(1999)对美国国防部进行的物流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纵贯研究,介绍了美国将军用包装标准与商业包装标准一体化的经验,以求更多地使用商业包装标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Lavalle Tara M认为军民融合的程度对美国的战略政策形成了挑战,理由是人民可以为了国家而献身,但并不会为了公司而冒生命危险。

国外军民融合的发展历史较长,制度相对健全,其研究目前更多地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而且注重对国外经验的研究和借鉴,这有利于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制度的建设。但是,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注重技术领域的融合或合作,对于涉及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的制度建设研究相对不足。

三、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理论分析

(一)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内涵。军民融合的概念首先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被正式提出,在2012年党的“十”上被重申。军民融合是我党总结中外历史上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经验教训的成果,其目的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即将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工业技术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打破“军民分离”的体系,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与共享共A。

军民融合制度建设是指为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而进行的相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配套实施机制的构建。这涉及国家为推动军民融合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社会各界对于军民融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设置等其他配套措施。

(二)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特点。军民融合制度建设涉及全局,时间紧任务重,而又属于新领域,因而具有全局性、紧迫性与探索性的特点。

我国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就是将过去军民分离的旧体制打破,将国防军队体系全面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实现“军”与“民”的共享共赢。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属于顶层设计,关系到军民融合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效果,因而也具有全局性的特点。

要快速有效地推进军民融合,就离不开系统完善的各项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的相关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军民融合的时间不长,尤其是受到我国长期以来军民分离体制的影响,我国推进军民融合还面临着紧迫的政策终止和制度更新的问题。这些制度性问题都在制约着军民融合的推进,因而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具有紧迫性的特点。

(三)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原则

1、适应性原则。党的“十”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然是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那么也就既要区别于我国以往处理军民关系的制度,也要区别于国外的军民一体化办法,也就是要求我国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要适应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c:一是我国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要从制度上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符合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路。

2、前瞻性原则。规章制度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不变。但是,现实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适应环境。因此,制度建设中需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保证所设计的制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适应现实需求,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也不例外。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国内进入矛盾多发期,由于国外敌对势力和领土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要在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中坚持前瞻性原则,就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并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实施军民融合的经验教训。

(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必然选择。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要求“加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军民融合,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军民分离”的体制,“军”与“民”分别属于不同的两套管理体系。这在建国初期有利于国防建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当国民经济建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方兴未艾的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势要转变成切实的实际行动并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就离不开必要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从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军民融合。

2、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层次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顶层设计,即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内在的本质要求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通过整合军民两种优势,一种是资源投入,另一种是效益产出的“兼容型”、“双A式”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一要有军民自觉融合的良好氛围;二要有军民规范融合的井然秩序。

四、加强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保障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政策是军民融合制度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法律和法规则是军民融合制度顺利实施与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国防动员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国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还处于初生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进行军民融合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完善政策计划和法律法规作为重中之重。需要重点把握的是,应该在完善宏观政策法规的同时,着力健全具体的微观政策法规体系。兼顾好政策法规的废、改、立,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完善各项专项法规,为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合同纠纷、技术标准冲突等具体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法律依据。这些微观方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是融资政策、保密措施、技术标准体系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与制定。

(二)培养符合军民融合要求的人才。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首在政策,重点在法规,核心在实施,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能为发展提供强劲的后力。更新引导军民融合思想观念的长足动力和最深影响力在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规划。成才并非朝夕之事,应该持续有效地把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国防知识的普及,形成对军民融合的了解,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识,制定培养计划,跟进培养效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高校作为培养平台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就国内而言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因此要提高高校培养军事科技人才的质量,培养高校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军事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扩展人才培养方式,走“开放式培养、合作式开发”育才路子,并且扎实做好人才贮备工作。同时,要加强高校与军队、企业的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之下加深国内外、地方之间专业军事院校以及具有专业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点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契机。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

[2]牛振喜.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

[3]杜人淮.国外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5.

[4]吴翔飞.美国军民融合法律机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刘光育,邹世猛.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Hawkins Shawn R.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creating a revolution in DoD's packaging processes[J].Program Manager,1999.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3

目前所有的企业大多受到了以下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一,国际化。企业现在面临的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第二,合规化。现在企业的经营特别是骨干企业、大型企业的经营对于合规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第三,市场化。国内的行业垄断程度不断降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四,网络化。第五,标准化。第六,专业化。第七,知识化。产品的知识含量、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含量及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变化的知识含量都在增加。第八,环保化。

面对这样一个普遍趋势,企业先不要想信息化应如何做,而应考虑如何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我有一些建议:以全球化应对全球化,以企业的平台化来增强自己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同时要创建成为创新型、效率型的企业。

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即扩大企业的渠道营销能力;制造全球化,即从研发设计一直到整机的制造环节,通过网络支持全球化;资产全球化,即从原材料到金融资产、资本资产,通过并购、重组走全球化的道路;人才全球化。平台化包括制造服务化、服务组件化、商务平台化和业务外包化。创新包括产品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效率包括信息获取效率、合作沟通效率、客户服务效率、市场应变效率。

如何提升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我认为有三点最关键:第一,信息化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并形成常态。第二,由商业组件形成的架构网络是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三,业务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的渗透就是信息技术的渗透,信息化的渗透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基本思路: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

国内最早提出“军民结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战略思想发端于。1978年,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把“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十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

“军民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最初是指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结合,后来发展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结合。这一提法,从1978年以来沿用至今,与二十多年来的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征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是吻合的。

我们认为,“军民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加强军民双向技术转移;在国防采办全过程推进军民一体化;在部门管理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在产业链分工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等。本主题报告所指的“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发展,是实现“寓军于民”目标过程的重要历史阶段标志;与“军民结合”的提法相比,它更加强调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对有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更高,更加强调适应我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走向以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体现和贯彻;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当前以及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

我们认为,必须以系统的、非线性的、历史的观念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国家创新体系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世界上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仅用一个模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提出了5个不同的模型和示意图,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分析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我们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要避免形成军用、民用两个分离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并且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最大程度地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的一体化,促进科学和技术基础的一体化;同时,尽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工业制造技术。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在国家高度,统筹兼顾,配置资源,力争用“一份投入”获得“两份产出”,同时提高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绩效。我国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面临的国际研究与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国防研究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绝大部分国防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它们对我国军事装备及其技术的出口采取了严格控制的做法。自主创新一直是我国国防创新系统最核心的本质要求。

我国国防创新系统必须具备的特征是:保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先进的、持续的预先研究水平和型号研制能力;在和平时期,保持有效的、有限的军事 装备生产能力;为适应危机情况和战时需要,保持必备的弹药、备件及其他物品;保持健全的、可以动员的民用科研生产能力,以及快速的平战转换能力;提供军事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实现军用技术与民用先进技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

二、从军民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从军民结合的角度,可以将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按三个时期来划分: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起步、积极推进“民”时期(1978—1991年),以及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1992年以来)。上述各个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以及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

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军民分离的高度集中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没有“国家创新体系”的提法,但是,为了历史地考察问题,我们姑且将这一时期理解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初建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以国防建设为重点,国家创新体系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实现国家目标方面取得非凡的绩效;政府实施高度的计划调节和集中管理;创新体系的部分要素缺位,真正意义上的中介组织基本上不存在;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被动和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且价值取向单一,行为规律单纯;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这一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与外部世界基本隔绝的“封闭型超稳定结构型”体系。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地位。政府部门既是制定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权力机构,又是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规划计划得以落实的组织者、保障者。同时,代表国家作为军事装备的投资人,又是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仲裁机构。政府部门既行使行政职权,又担任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多重经济职能。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只是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在“全国一盘棋”式的统一安排、分工负责机制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科技工业门类从无到有并发展到基本齐全,“两弹一星”研制取得历史性成就,常规武器实现了从仿制苏制装备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发展。但是,由于国防科研生产单位长期被动服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手脚”受到束缚,“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随着“”的结束和军工规模的削减,对国防创新系统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积极推进“民”时期(1978—1991年),即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到全面实施“科技兴国”、科技强军战略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直到这一阶段的后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开始引入中国,政府开始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国家创新体系在经历“”重创的基础上开始恢复;政府开始放松对科研机构的集中管制,政策供应集中在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组织机构和人事管理等改革方面,但计划调控力度仍然很大;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趋于完整,中介组织开始出现;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调整改革之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仍在探索之中。从国防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开始让位于民用系统。国防创新系统逐步引入了市场手段,军事装备科研生产由过去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变为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管理,其实质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的机制。部分军事装备开始试行了招标。但是,市场机制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是有限的、间接的,合同只是计划的附属物,并不具有现代经济合同的性质。政府部门既是军事装备的军队管理部门,又是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还负责确定具体军事装备项目的研制生产单位。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的改革滞后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的任务只得拖延到下一个历史阶段。

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1992年以来),是以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为标志。这一时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开始引入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大加速。政府更加灵活地综合运用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通过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所调整,更加强调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管理体制发生了三十年来最重大的调整,国防科研生产管理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对于我国国防创新系统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意味着我国国防创新系统必须有革命性的转变,即由保持一个军工科研生产“大摊子”向彻底突破原来的军工体制约束转变,由国家计划指导为主向市场机制为主转变。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还没有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军、民科技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的科技计划,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不少科技资源重复使用;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协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国家(军用、民用)科技计划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没有发生重大转变,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防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滞后;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基础类、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受到冲击;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和民用科技创新系统分离的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分析了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主要障碍,在于现有军工体制的封闭性和垄断性,在于其内部体制和机制,致使非军工领域的优质科研生产资源无法在国防创新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首先是“路径依赖”因素。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是在模仿前苏联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创新能力是在仿制国外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是在技术模仿起步,待技术开发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培育基础研究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的。从总体上讲,我国在军事装备方面只是一个技术跟踪者,而不是一个军事装备发明者。其次是制度因素,即政策环境因素。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对国防创新系统来说,这一转变尚没有从根本上完成。时至今日,计划经济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仍然在我国国防创新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技术创新的理念没有真正落实,技术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和程度仍然不是军工单位的主要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第三,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也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的演进有相当的影响。儒家文化和军工文化中保守和不积极的那些方面,特别是缺乏商业风险投资、研究开发合作等创新文化的必备精神,制约着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

从当前和长远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如果不能直面军民分割的现状,那么仍是不充分、不全面的改革。我们必须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加快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尽快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我国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们从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着手,分析了这些地区国防创新系统技术“溢出”的情况以及民用创新系统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民”经历了两次大的起伏。总的来看,军工单位从事民品科研生产走了一条“马鞍型”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了20年不会打仗的基本判断,决定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要求国防建设在一个时期“忍耐”发展。国家裁军100万人,军品订货锐减,许多军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人员、厂房、设备大量闲置。军工企业为了寻找出路,陆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民”调整,各种民品项目纷纷上马。一开始,军工单位开发生产民品很盲目,基本上是“饥不择食”“找米下锅”,盯住市场上的一般消费品,什么紧俏,就生产什么。从锅碗瓢勺到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甚至帮助农民收麦子,军工企业无所不为。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民”生产的民用产品一度活跃了沉闷多年的短缺市场,提供了人民急需的生活消费品,缓解了军工企业由于军品任务不足造成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同时,民用工业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推动民用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军工企业缺乏市场意识,产品升级换代和售后服务做得不好,也没有发挥出军工的技术优势,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的产品不多。军工企业生产的相当一部分民品开始由畅销转入滞销,资金、能源、原材料紧缺,导致军工企业民品开发陷入低谷。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经济、科技体制调整形势的推动下,军工企业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开始把“民”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创业”或“第二次革命”;进行了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民品发展开始纳入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军工企业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民品,不断提高了经济效益;军工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得到迅速发展,开始在能源、交通、航天、航空、船舶、光机电一体化、电子通讯、核电、环保等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

我国“民”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军工各行业基本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民品发展格局,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知名企业集团。

当前,军工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军为主的中央军工企业和应用基础类研究所,民品开发处于次要地位;以民为主的大型军工企业和军工科研院所,大多数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地方军工企业压力大,靠自己闯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改制后的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在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总的来说,地方军工企业比中央军工企业军民结合搞得好,转制军工单位比未转制的军工单位军民结合搞得好,东部军工企业比中西部军工企业军民结合搞得好。

目前,军工企业在推进军民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军工单位的思想观念、运行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军民双方的结合大多是军工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感情交流”,缺乏顶层从组织上、计划上的落实;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企业缺乏研发民品积极性,对技术成果保护缺乏信心,对技术实施转化不够积极;科研与生产脱离,企业与科研院所“两张皮”,企业很少有实质性的研发活动,科研院所在追求小批量生产能力;在“民”过程中缺少融资渠道。

调研中发现,无论是民用科研单位,还是民品生产单位,都对进入军品市场充满热情。同时,民用单位拥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丰富资源。部分民用科研机构和民用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实力,民用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化资源丰富,对构建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可靠的技术基础;目前被军方利用的民用科技资源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民为军用的潜力很大;民用创新系统活力充沛,成长态势良好,军民融合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前景广阔。民用科技力量具有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和创新活力,民营企业有强烈的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和打拼市场的本领。但从总体上看,“民为军用”的速度和规模都不尽人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体制机制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官、产、学、研”脱节,即国防科研与生产脱节,产业化上中下游脱节,中间环节薄弱,军工产业链与国民经济产业链脱节;管理体制分离,导致投融资分离和军民企业分离;军品市场没有向民用企业开放;没有形成系统的军民两用技术政策和产业化环境;军民融合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两用技术的产业化。

通过实地考察、会议座谈、问卷分析等,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绝大多数军用、民用科研生产单位支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设想,认为这是“军民结合”“民”的延伸与发展,是在国家层面贯彻落实“寓军于民”方针的新举措;加强军用、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是大势所趋,只有经过成千上万用户使用过的产品才能充分暴露问题,经过改进提高才是可靠的,军队选用既省钱又放心;民用科研生产单位拥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丰富科技资源,对进入军品市场充满热情,而且相对于军工单位具有体制、机制、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的优势;当前,需要继续推动“民”和“民转军”,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期有效机制,只要这种双向转移和交互作用向深度、广度发展,就会产生更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虽然有些民用行业对军工也有一定的“行业壁垒”,但总体来说,民品科研生产领域对军工单位是开放的;对军工企业来说,参与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其机遇主要体现在有助于从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使军工企业真正成为有自主经营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竞争主体,其挑战主要体现在原来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只有军工企业承担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军工企业要面向更广泛的民用市场,竞争加剧,压力加大;绝大多数的军工单位(除了极少数军工核心单位外),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军民结合型的,既能承担军品任务,又能搞民品;军工单位在系统集成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现阶段军品型号的系统总体应主要依靠军工单位承担,一般分系统和配套件向全社会满足军品资质要求的单位,本着竞争的原则公开招标,开展广泛协作;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军品任务在资金、管理和运行机制上较国有军工企业有优势,缺点在于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一般偏弱,目前很难承担总体性较强的军品型号任务。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加速产业化是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应采取的战略措施主要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能力,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强化军民两用思维,树立军民一体创新观念;消除体制分离,建立多渠道产业化投融资体制;深化国防采购改革,打通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加强国防科研机构的调整改革;创建两用技术转化平台,优化两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环境;突出重点,实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

四、产业和区域如何推进军民融合:两个案例

我们选择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四川绵阳市军民融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作为案例,进行了剖析。

四川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在军工科技资源富集的基础上起步的,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创新绩效。该案例可以为具有军工特色的地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和示范。案例分析表明,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不仅得益于区域(地区)本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国务院十个部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务院部委间和四川省政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在全国民科技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民科技园区等基础上进行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科研院所、学校提供有利于创新的软硬环境;民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后,要实行军民分线管理,明晰产权,民品部分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军地办学、“产学研”联合办学,是有利于军地双方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多赢”策略。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最具军民融合特征的高新技术和产业。我们回顾了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领域军民结合的历程,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超常规发展,为军民结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工信息行业军民结合初具规模;军民结合的法律法规基础已经初步具备。目前,我国信息领域军民结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管理体制方面,信息领域军民结合战略协同不够;信息领域军民体系分割比较严重,产业链脱节;在法规制度方面,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在运行机制方面,信息领域军民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技术创新方面,信息领域研究开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比例较低。我们还重点剖析了美国信息技术与产业领域实现军民结合的案例,总结了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加快实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军民融合的政策措施建议。

五、世界主要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我们重点考察了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印度等典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演进过程、发展趋势和经验教训。这些国家根据国际环境和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和做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军民一体化”(以美国、英国为代表)、“以民掩军”(以日本、德国为代表)、“先军后民”(以俄罗斯、印度为代表)和“以军带民”(以以色列为代表)等四种模式。

各典型国家经历的发展道路虽不尽相同,但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层面积极推进军民结合,是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共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当同时兼顾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行为和国家意志的反映,因此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军政部门协同推动,仅仅靠一两个部门解决不了问题;“军民融合”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而且要依靠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来实现;“军民融合”并不是适宜于一切技术项目的,推进军民融合要选择适当的产业和技术项目。

六、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涵义

进一步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推动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对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应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2015年基本建成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高效运转的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军民融合的主要标志是:国防科技基础与国家民用科技基础、国防工业基础与国家民用工业基础实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军用、民用高新技术双向顺畅转移,创新源头(基础研究)实现军民统一规划;军用、民用优质高科技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形成核心生产能力,同时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是:“政府主导,加强军民互动,两用技术切入,国防科研生产扩大开放,夯实创新基础。”

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涉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应该按照综合集成、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十五”末期和“十一五”初期为前期准备阶段,即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规划时期;“十一五”时期,应主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军民两大创新系统融合的基础性建设,以民促军,加强军民互动;军工加快引进竞争,为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打基础,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管理改革提供动力;“十二五”时期,将全面推动军民两大创新系统融合,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实现竞争、评价、监督、机制“四个机制”的顺畅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敏感性,我们建议近期应从加强军民互动入手;从长远上讲,应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入手。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内容是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整合创新要素网络,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效率。

具体的政策措施建议是: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之间、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包括建立分级别的国防建设需求信息制度,建立军、民供需对话机制,组织军、民两大领域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实现基础研究计划的军民融合,军民共建两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军民之间、部门之间科技资源共享,发挥有关中介机构的作用,推进军地科教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等。

2.开展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试点工作,加强军民融合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3.设立权威的军、民高层领导协调机构。

4.搞好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5.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深化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营造有利于竞争的体制环境,提高竞争层次、扩大竞争范围,深化军工企业体制改革,保持军工核心能力,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设立专题评估,等等。

6.鼓励有条件的民用科研生产单位进入军品市场,是当前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具体措施建议有:尽快出台民用科研生产单位准入制度;扩大军品科研项目的招标投标范围;给民用企业公平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军品保密制度;完善军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等等。

七、结束语

构建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是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紧迫要求,也就是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的集中体现。这实质上也是对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提出了更现实、更高的要求。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4

多年来,陕西把军民结合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初步形成了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十二五”期间,全系统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系统军工单位累计实现民品产值2735多亿元,年均增长15.55%。形成了民用航空、民用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特种化工等军工特色主导产业。

综合施策全面推进军民融合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统筹。成立军民融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出台了贯彻国发3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省军民融合工作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明确了建设军工强省和军民融合大省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十二五”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和落实国家中长期航空工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等,指导和推动全省军民结合产业和航空产业的发展。

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双百工程”。政府设立每年1亿元的省级民专项扶持资金,持续实施“重点扶持100个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的“双百工程”,加大对军民结合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共支持军民融合产业项目276个,财政扶持资金4.2亿元,带动投资210多亿元。

加强军地合作,“央企进陕”。先后与中航工业、航天科技、兵器工业、中船重工、中核工业、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西安、宝鸡、汉中等地共建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船舶重工科技产业园、西安军工电子产业园、宝鸡军民用新材料产业园、汉中航空产业园、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航空装备产业园,形成了“三基地一院七园区”的军民结合产I发展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军民结合产业聚焦和军工高技术成果转化。

深化战略合作,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深化与中航工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舟700飞机、国家民机试飞基地等重大项目和西安阎良航空新城、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成立了注册资金30亿元的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集团,组建了10亿元规模的西安溜北航空产业投资资金。支持航空产业发展。

统筹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建立了陕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等技术转移中心、交易中心、孵化中心和转化平台,推动了高新区及更大范围的民和民参军;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了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截至目前西北工研院已实施军工民用技术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项目23个,新成立企业19家,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4亿元。

加强指导服务,积极引导“民参军”。加强对民口单位政策指导服务,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参与国防建设,支持地方企业承接军工能力扩散。对民口单位的军品配套科研生产条件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军工配套科研和军贸任何项目给予科研补助。

军民经济融合实现突破发展

军民融合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十二五”以来,全省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发展至500余家。西飞公司、西航公司、航天四院、航天六院、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等5家龙头单位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在陕军工单位投资或参股的各类民品企业达300多家,其中总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5亿元的企业12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三基地一院七园区”,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条件完善、集群效应凸显的发展态势,西安航空产业基地形成了以整机制造为主,机载装备、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为分支,航空改装维修、零部件加工、飞行培训,航空旅游为配套的全产业链体系;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形成了以航天通载动力、卫星应用和航天特种技术产业为主的国内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产业基地以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为主的产业构架初步形成。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制度保障;产业平台;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53-05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1]。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政府只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其推动国防建设的特殊功能。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且对未来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导向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2][3][4],必须从战略高度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1.要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要素层次都具有军民通用特性,军民融合发展是其内在必然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既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支柱性作用,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据统计,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军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80%以上与民用信息技术通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其中民用需求占系统用户总量的95%以上。又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产业,需要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应切实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意识。

2.要牢固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富国之策又是强军之略的观念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武器装备重要的工业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欧美的一些经济学家对航天产业作过评估,其投入比为1∶2,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业可以高达1∶8至1∶14。据央视报道,花费239.15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探月工程的投入产出比会达到1∶10,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收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能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

3.要有局部利益服从服务国家利益的大局观

自国家确定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地区、各部门格外积极地加以贯彻落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应避免争抢项目,盲目跟风,造成产业趋同。根据李金华的[5]研究,生物医药应以山东、广东、江苏、河南为依托,节能环保应以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业应以山东、江苏为依托,新能源汽车应以吉林、广东、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以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为依托建立集聚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根据各省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列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国家规划的全部7个领域,而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发展重点的省市分别有30个、25个、23个,其它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类似现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区域的产业、项目选择趋同、雷同现象比较明显,这都是从各自地区局部发展利益出发,而没有从整个国家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布局的结果,极容易造成争先恐后、大干快上,不注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循序渐进,最终造成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一哄而下[6]。

二、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任何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政策法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法律体系。

1.建立权威、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领导决策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涉及政府与军队、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等多方面利益关系,需要理顺不同地区、行业部门、军地之间的工作关系。在顶层设计层面,要有国家层次军队相关部门参加的权威领导机构,强化国家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能,妥善处理地方与军队、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需要设立权威有效、上下联动的决策机构,可考虑建立由国务院总理或第一副总理牵头,军队总装备部部长、各相关国务院部委和国防科技工业局负责人参加的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规划、途径、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制执行。同时,各省市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就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进行统筹规划。

2.进一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由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相关机械工业部管理,民用工业则由经委/发改委等部委负责。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民用工业的管理职责合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并下设副部级的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全社会的国防科技工业。这是很大的改革,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完全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体现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仍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并没有真正打破。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管理体制的真正融合,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为抓手,加大行政放权力度,减少各种类型“民参军”的行政审批,在必要保密的原则下,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内的工业管理部门将职能重点转变到信息、政策支持、军地协调等服务功能上来。

3.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内外协调、配套衔接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首先,要加快研究制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性细则,从政策层面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各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规划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将文化创意、石化深加工、林产业、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海洋产业、高端生产业等一般新兴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上存在认识差异的结果,需要尽快从政策、标准体系上加以确认,以方便从规划阶段便考虑到产业的军民两用性。其次,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如1973年,日本把基础产业列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始注重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此,日本政府制订了减免、优惠等一系列能够刺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我国虽然也在不同时期制订过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但总体上激励的效果仍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制环节。特别地,仍然缺少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规定,对自主创新激励不够,需要创新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后,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资金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个机制,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三、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在若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战略地位的军民融合型产业。所谓军民融合型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军民两用广阔前景,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军事装备研制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7]。军民融合型产业有两个来源方式,一个是从国防科技工业出发,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另一个是依托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民参军”发展道路。

1.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民”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实现了“军品为本,民品立业”的产品结构,民品行业涉及到能源、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①优化民品结构,朝战略性产业方向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择机退出一些非核心、发展前景不好的产品。发挥军工企业自身科技优势,集中力量朝国家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契机,促进民品产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方式。将产业的发展动力转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军民融合型产业。③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现有军工技术优势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部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可设立相应的民品技术开发基金,对有重要发展潜力产品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2.鼓励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对于民用领域军民融合型产业的培育,则要在如下两方面下功夫:

(1)打破军民分离的工业体系。受发展历史、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军工企业自成体系、封闭独立仍比较严重,高新技术民用工业企业长期无法融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抑制了“民参军”的步伐和程度。要打破军工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优秀民用工业企业进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2)改革军品采购制度。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军品采购范围小,招标信息传播渠道少,连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对国防军工需求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需求是什么,因而无法为国防服务[8]。因此,应扩大军品采购范围,合理提高军方产品、技术需求的透明度,从需求上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四、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融合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实现两个创新体系融合,实质上就是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融合军地科技资源网络,促进创新要素的军民良性互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9]。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创新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

①消除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壁垒,将国防科技创新规划纳入国家科技创新整体规划中。调整军民分离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由政府、军队围绕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实现军民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②加强国家、区域层面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体系基础。统筹军地两大系统的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强化其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③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战场和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创新联盟。通过政策引导,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主要目标,引导军民科技资源双向流动,优先支持军地两大系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长期、稳定的以企业为主导和核心,军地双方高校、科研机构联动的协作创新机制,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军事科研院所和地方科技资源有机结合、科学配置。

2.建立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①进行系统、深入的科技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国60多年来,我国科研设施、基地和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科技条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积累和改善,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普查机构,再加上历经多次体制变革,科技资源实力的系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可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和总装备部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机构,定期系统调查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规模、使用情况等统计信息,彻底搞清大型科研试验平台、基地、人员等各类科技资源实际状况,为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军民融合式国家科技资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②构建国家层面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虽然我国各类科技资源都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多年以来存在的多头投入、重复分散、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10]。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科技资源分布与配置,建立军民两用的科技基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注意吸纳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中的优质存量资源参加建设,军民共建、军民共用、边建边用,为军民两大创新体系服务。近期,应围绕制约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科学技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牵头,对相关科技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科情科力。依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中心平台已有成果,全面融合高校、科研院所、军队、军工系统和地方企业科技资源,打破当前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形成服务于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③完善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为核心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依靠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科技部、教育部有关司局、总装备部等单位,建立覆盖军地双方的中介服务体系,并加强国家层面、军队系统、区域层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11]。而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①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对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国防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军事科技创新项目,对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以天河一号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并将继续带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航空航天装备研制、新材料开发和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价值。②鼓励民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目前,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具备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国家高新区为例,200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5.3万家企业,汇集了7,000家研究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拥有各级科技人员135万人,占全国的30%,R&D投入接近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1,658亿元[12]。民用工业企业已经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从事相关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下一步,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成果。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减免民企的军工产品税。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的民用企业都能参与的机制,更多的吸纳民用科技成果。其次,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最后,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构造小核心、大协作、军民兼容的军工科研体系。③完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体系。这方面,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多。如美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相继颁布了《国防授权法》、《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国防工业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技术转移法》、《国防采办系统》等法案,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13][14]。其它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都有类似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国家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政策,大多是以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尚无一部明确关于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推广转化活动缺少稳定的法律保障,不确定性较大,不能有效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参考文献]

[1] 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4.

[2]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3] 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37-41.

[4]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7):47-50.

[5]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5):3-10.

[6] 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115-127.

[7] 全林远,邵丹,辛伟刚.略论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8] 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S6):68-72.

[9] 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4-11.

[10] 徐建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1):1-4.

[11] 纪晶华,许正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13(1):98-102.

[12] 宾建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74-81.

[13] 旷毓君,纪建强,胡庆元.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机制设计[J].军事经济研究,2012(6):11-13.

[14] 刘金峰.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668-670.

Research o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Ji Jianqiang, Huang Chaofeng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4,China)

Abstract: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requires three conditions as guarantee. First,we should establish authoritative and efficient decision-making body,reform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legal and policy system. Second,we need to build industrial platforms which are based on both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es and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 Finally,we should consolidate the technological base for the civil-military development through constructing civil-militar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system at state-level,sha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tween civil and military industries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which are applicable for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purposes.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6

(一)发展现状

是我国军事工业布局的重点省份之一。全省现共有军工及军品配套单位135个,其中军工单位85个、配套单位50个,职工总数20多万人,分属核工、兵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行业,拥有资产总额414亿多元。另外,还有民爆生产企业4家、民爆经营企业18家和船舶企业68家。

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备部和有关中央军工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军工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崭新时期,在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作用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近几年,全省军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至2008年,全行业经济总量每年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从2004年开始全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经济效益大幅攀升。工业总产值、民品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从2002年的72.31亿元、48.36亿元、19.74亿元、-1.19亿元,达到2008年的296.17亿元、213.89亿元、64.8亿元、10.55亿元,平均增长26.51%、28.1%、21.89%、59.61%(2004-2008年利润增长速度)。

2、产业优势逐步凸现,竞争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几十年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最近八年来,实施建设项目213个,完成投资104.3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达64亿元。形成了以核资源探采、纯化为主的核能产业,以航空动力、传动和着陆系统为主的航空产业,以卫星地面装备、卫星应用产品为主的航天产业,以太阳能电池设备、计算机应用及网络设备为主的军工电子产业,以及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工程船舶、特种材料、民爆化工等军民融合产业。现有3个部级、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名牌产品。

具备了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有长丰、江南等10家汽车生产企业,华达汽车空调压缩机、江麓容大自动变速器等18家汽车零部件厂家。江南机器集团公司利用其在我省唯一的国家轿车制造类公告目录资源,成功地引进浙江众泰在长沙兴建20万辆中高档轿车基地;长丰集团是有50多年历史的老军工企业,猎豹汽车占领了国内中高档轻型越野汽车23%的市场份额,自1997年成为军车定点生产单位以来,一直是军队和武警师团级以上的主导指挥车型。

2008年全省军工汽车及零部件实现工业产值75.1亿元,约占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的27.3%,其中生产整车6.5万辆,产值57.5亿元。按惯例,汽车整车带动相关产业产值之比约为1∶3,每辆车带动就业人员之比约为1∶7。据测算,带动相关产值170亿元,解决45.5万人就业。军工对我省发展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又如,核能产业,目前我国探明的铀资源量为30万吨,占了8万吨,在全国排名第二。核电是世界公认的新型清洁能源,随着桃花江核电站开工建设,我省将形成从探采、纯化到核电的较为完整核能产业,并将带动长沙水泵、湘电集团、华菱集团等重点配套及建立核应急体系。此外,还将建成电子48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光伏产业,湘电集团利用军工核心技术及设备支撑研发的风电产业,形成核能、风能、光能等新能源体系。将极大地改变我省能源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进程。

3、军民融合初显成效,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民”,全省军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参与了“双百工程”、“四千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产业关联度明显提高。如江麓机电科技公司是我省最早研制生产工程机械的厂家之一,公司利用军民两用技术和设备,研制生产的超重型全液压振动压路机、大型特大型塔式起重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无人驾驶压路机列入国家“863计划”,申报的新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有望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目前,公司形成了起重、路面、环保、土方等4个工程机械系列,仅2008年就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二是“民参军”,一批民口、非公有制单位承担军品配套任务,配套产值快速大幅增长。如华天集团出资与国防科大技术合作,组建了华天光电惯导技术公司,解决了军工久攻不下的关键技术及产品,承担了某重点武器装备型号配套任务。目前,全省已有23家民口、非公有制单位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占认证总数的45%;三是国家深化军工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促进军工开放的政策陆续出台。

“十五”以来,全省军工民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左右,军民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主要问题

从我国、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体制和国防科技工业自身改革滞后,尚存在军工开放不够、思想观念滞后、体制机制不活、缺乏发展活力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规模尚待壮大。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来看,民用核电、民用飞机尚处在起步阶段,民用航天、民用船舶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组织集中度低,与地方产业关联度低,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种门类多,主导产品产值少;二是一般企业多,大型龙头企业少;三是配套产品多,总装集成产品少。

2、体制机制尚待创新。军工企业由于长期禁锢于计划经济体制,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基本上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所有制结构单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比较缺乏市场意识、内生动力、发展活力。目前,军工股份制改造、投资主体多元化处于起步阶段,全省军工仅有南方宇航、南岭民爆两家上市公司。亟待建立适应形势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3、政策环境尚待完善。我国军民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尚待健全,部分政策法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已出台的部分政策法规尚待制订可操作的细则办法;军品市场开放程度不够,地方军工、民口单位、非公经济参与军品科研生产障碍仍然较多,信息不对称、待遇不公平的问题突出;尚未建立服务于军民融合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

(三)形势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军民结合发展格局,但仍与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既有基础、有机遇,也有竞争、有压力。国家对中央军工持续高强度的投入,形成了技术、装备和产业优势,工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备了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的物质基础。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趋利避害,乘势而上,谋划军民融合产业的跨越发展。

1、从国际形势看,军民融合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速新军事变革,推进国防工业转型。特别是美国,提出构建“新三位一体”威慑能力体系,将“国防科技与工业能力”作为与“核常打击能力”和“主被动防御能力”并列的第三支威慑力量。英国、法国等国也在21世纪新环境下及时出民融合政策法规,提出吸引世界范围内技术先进的民用部门参与国防工业的科研和生产。各国国防工业转型的重点是提高创新活力、经济承受能力和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实现“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其根本解决办法是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工业基础,也就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2、从国内形势看,军民融合成为军工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经过军民分立、军民结合发展阶段后,正在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在制订新的发展思路,将军民融合作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的重要举措,要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军工面临军品订货波动与军工经济下滑双重困难。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在这种形势下,军民融合不仅是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要求,更是保持军工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3、从发展看,军民融合成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等重大举措。去年,我省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出现了机械、食品、石化、有色等四个过千亿元产业。这给军民融合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我省军民融合产业领域包括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等高技术产业,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防暴、反恐、安防等公共安全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两型”产业的特征,这对改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据初步测算,军民融合产业实现1000亿元产值,将带动我省相关产业约1000亿元,新增约100万个就业岗位。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军工发展,今年出台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统筹纳入了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军工已经形成了一批初具产业规模,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条件基本具备。军民融合成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促进国防建设的双赢之举。

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军民融合”方针和省委“一化三基”战略,按照“军民融合、良性互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思路,充分依托我省军工和地方资源优势,推动军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加强军地企业对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加速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迈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努力强化市场意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2、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突出军民融合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3、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支持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形成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体制和机制。

(三)发展目标

重点发展军民两用核能产业、航空产业、航天产业、光电信息产业、特种材料产业等10个军民融合优势产业;着力打造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产业园、航天科技城、长沙光电信息产业园、长沙特种材料工业园等10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加快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

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0亿元,增加值102亿元。到2013年,突破千亿大关,实现工业总产值1017亿元,增加值220亿元。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80亿元,增加值390亿元。初步实现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的跨越发展。

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

未来五年左右,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是“实施双十工程、实现千亿目标”,即:壮大十个军民两用优势产业、建设十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实现全省军民融合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一)壮大十个军民两用优势产业

重点发展10个军民两用优势产业,实现结构优化、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的科学发展。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增加值64亿元。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1740亿元,增加值380亿元。产业涉及重点项目176个,规划总投资946亿元。

1、军民两用核能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省核工业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依托南华大学、二三研究所,构筑核工业创新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关键环节,完善核资源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形成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95亿元,增加值10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核能资源及应用技术,包括核资源的地勘、开采、冶炼、纯化、应用(选矿、生物、医学等)等;二是核电,以建设桃花江核电站为契机,提高省内核电装备配套率,建立核电及核应急体系。

产业骨干企业:中核集团桃花江核电公司、272厂、718矿及核工业地质系统、湘电集团公司。

重点建设项目:718矿建设、桃花江核电站建设、鹿井矿田铀资源大型基地勘查、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实验室条件建设等项目。

2、军民两用航空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依托中南大学、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重点发展轻型飞机、航空动力、着陆系统、飞机维修等产业领域,支持中航工业发展支线航空运输业,着力打造特色航空产业链,整体提升我省在全国及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地位。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251亿元,增加值67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航空动力,包括各类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和大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以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为核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二是着陆系统,包括起落架及相关控制系统,以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及其研发中心为核心,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着陆系统专业化公司,成为国家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着陆系统重要供应商和空客、波音系统集成供应商;三是轻型飞机,包括水陆两用飞行船、无人机、轻型飞机等,以山河智能公司为核心,培育发展通用航空飞机制造产业;四是航空运输,引进中航工业“幸福航空”支线航空运输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发展航空运输业。

发展骨干企业: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山河智能公司、航翔燃气轮机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长沙航空工业园建设、株洲航空产业园建设、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条件建设、轻型飞机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3、军民两用航天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以“航天科技工业城”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发展无人飞艇、惯性技术与卫星应用和高新材料三个领域,研制开发光学惯性器件、惯性制导装置、定位定向、卫星通信与导航产品、磁性材料、超硬材料。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增加值18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无人飞艇(近空间飞行器),主要用于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应急通信、城市规划等领域;二是卫星应用,包括数字电视广播、卫星导航、环境监测、地面遥感等;三是卫星地面装备,包括北斗手持用户机、北斗快速定位定向系统、北斗授时系统等。以068基地为核心,拓宽航天技术民用应用范围,扩大省内辐射面,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

产业骨干企业:航天068基地、9629厂、航天电子科技公司、中科北斗科技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航天科技工业城基地建设、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建设、北斗授时系统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

4、军民两用爆破器材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优势集团带动战略,支持、引导神斧集团、南岭民爆在强化管理、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跨区域重组整合,发展成为民爆行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调整优化民爆生产企业产业结构,大力整合民爆销售企业,推进民爆行业技术进步,抓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加值19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工业炸药系列,包括乳化炸药、膨化硝铵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等;二是工业雷管系列,包括高精度电雷管、电子延期雷管、导爆管雷管等;三是特种爆破器材(略)。通过与国际民爆知名企业澳瑞凯公司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进一步确立国内民爆优势地位。

产业骨干企业:神斧民爆集团、南岭民爆股份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南岭澳瑞凯平江合资民爆产品基地建设,南岭、神斧民爆器材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神斧集团电子延期雷管及起爆系统生产线建设、起爆药及基础雷管自动化生产线研制与建设、工业雷管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改造、消防用火工品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5、军民两用光电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培育发展我省在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车辆通信装备集成、特种网络技术装备及特种电子元器件等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光电信息优势产业。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增加值55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光伏产业链,以电子48所为龙头,发展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和太阳能电池生产。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规模达到500兆瓦(50万千瓦)并带动全省达到1000兆瓦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二是特种网络设备,以长沙湘计海盾科技公司为核心,继续保持在特种计算机、特种显示设备、特种网络设备等领域技术、市场领先地位;三是通信指挥系统,以衡阳泰豪通信车辆公司为核心,发展以通信指挥系统为主体的特种改装车集成产品;四是特种光电设备及元器件(略)。

产业骨干企业:电子48所、长沙湘计海盾科技公司、衡阳泰豪通信车辆公司、衡阳北方光电公司、湘潭无线电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公司、株洲宏达电子公司、衡阳晶体管公司、湘潭晶体管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太阳能晶体硅电池三期(200兆瓦)工程、军民两用光电技改、新型高能钽电解电容及超小型引线钽电解电容器技改、泰豪(衡阳)工业园二期等项目。

6、军民两用特种材料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大学、稀土研究院、中南超硬材料研究所、省塑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及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产学研和人才集聚效应,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开发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特种材料产业。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增加值36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稀土稀有金属材料系列,包括稀有金属铍、钽和稀土钪、钬、铥等;二是粉末冶金材料系列,包括航空刹车片材料、钢结硬质合金等;三是军用功能材料系列,包括储氢材料、永磁材料、特种绝缘材料、高强度防弹纤维等;四是其它材料,包括钕铁硼稀土磁体等磁性材料、金刚石等超硬材料、铜铅双金属、磷青铜双金属合金轴瓦材料等合金材料。以博云新材料公司为核心,保持和加强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延伸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

产业骨干企业:博云新材料公司、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株洲硬质合金公司、常德中泰特种材料公司、航天068基地、衡阳星鑫公司、飞碟新材料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中南大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稀土研究院特种稀土材料研制生产基地建设、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高性能材料基地建设等项目。

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发挥军工在乘用车辆、特种车辆、电动汽车、通讯指挥、标准方舱等汽车车辆研制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按照“培育龙头、做专做强”的发展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力度,整合行业优势资源,重点扶持主导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优势产业。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475亿元,增加值103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乘用车系列,包括轿车、越野车、电动汽车等;二是特种车辆系列,包括装甲车、导弹检测车、军用越野车、通信指挥车、飞机加油车、武警指挥车等;三是摩托车系列,包括出口型及军警用摩托车;四是汽车零配件系列,包括增压器、活塞、变速箱、空调压缩机、汽车安全气囊等。

产业骨干企业:江南机器集团公司、长丰集团公司、江麓机电科技公司、衡山汽车制造公司、衡阳泰豪通信车辆公司、专用车公司、湘电集团公司、7451厂、南方宇航公司、江滨机器集团公司、天雁机械公司、江麓容大公司、华达汽车空调公司、神斧民爆集团等。

重点建设项目:众泰江南20万辆中高档乘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江南CNG天然气缠绕气瓶生产线建设、江麓容大20万台轿车CVT无级自动变速器技改、长丰特种越野车“汽改柴”技改、神斧民爆集团100万套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8、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军工工程机械基础和优势,以重点产业项目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规模经营。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增加值43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军用工程机械系列,包括军用推土、挖掘、搬运、探测、排险等专用工程机械;二是起重机系列,包括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三是振动式压路机、垃圾压实机、沙漠植被机等路面、环保工程机械;四是工程用泵类产品,包括混凝土输送泵、大功率渣浆泵等;五是装备制造类产品,包括涡旋压缩机、水轮发电设备等。以山河智能公司、江麓机电科技公司为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保持在军用工程机械领域的优势地位。

产业骨干企业:山河智能公司、江麓机电科技公司、云箭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山河智能公司军用工程机械技改、江麓九华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建设、江麓系列工程机械技改、云箭长沙新区建设等项目。

9、军民两用精细化工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靠技术进步,进行节能减排改造,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辐射范围,重点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精细化工产品。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37亿元,增加值8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精细化工系列,包括聚甲基丙烯酰亚胺、中性蛋白酶、司盘-80乳化剂、氯化石蜡等;二是特种化工系列,包括起爆药、延期药、点火药、击发药、黑火药等。三是基础化工系列,包括糊状聚氯乙烯树脂、离子膜烧碱、液氯、盐酸、金红石型及锐钛型钛白粉、聚合硫酸等。以华湘化工公司为重点,着力培养优势化工企业,打造国内化工品牌。

产业骨干企业:郴州华湘化工公司、衡阳天友化工公司、省南岭化工厂、中核无纺公司、晨光化工公司、神斧民爆集团、向红机械化工公司、省湘南爆破器材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华湘化工公司PVC糊树脂四期技改及热电循环建设、衡阳天友化工公司金红石型及锐钛型钛白粉技改、中核无纺公司整体搬迁及技改、神斧民爆集团第二产业园建设的油茶深加工等项目。

10、军民两用船舶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船舶工业。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优先发展工程船、特种工作船、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船艇等三大品牌船型,改造提升内河运输船舶制造业,着力培育壮大船舶配套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打造特色品牌船舶产品,发展3-4个主业突出、竞争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的现代化造船企业,建设环洞庭湖船舶产业集群和国内最大游艇制造基地。规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25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工程船,包括挖泥船、挖砾船、铺排船、抛枕船、钻探爆破船等;二是特种工作船,包括拖轮、清污船、起锚船、趸船、巡逻艇、消防船、指挥艇、工作艇等;三是附加值较高的内河及沿海运输船,包括散货、集装运输船、自航自卸驳及特种运输船等;四是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船艇,包括高中档游艇、高速船艇、商务艇、工作艇、军警用特种艇等系列;五是船舶配套产品和海洋工程装备,包括船用的工程机械、电机推进系统、水泵、柴油机油泵、钢板、涂料、自动控制导航系统等。

产业骨干企业:益阳中海船舶公司、常德达门船舶公司、山河智能公司、太阳鸟游艇公司、湘电集团公司、三一集团公司、中联重联公司、湘潭钢铁公司、长沙船舶厂、远通泵业公司等。

重点建设项目:岳阳创普船舶重工建设、中海工程船舶生产能力建设、沅江钢质船舶生产能力建设、湘电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技改、游艇制造能力建设等项目。

此外,还将重点发展以湘电集团、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南机械厂为核心的风力发电设备,以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航翔燃气轮机公司为核心的“航机陆用”燃气轮机及特种装备动力设备等;大力支持军工企业积极开拓工程建筑、机械加工、第三产业等多种领域。

(二)建设十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着力打造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军工和地方优势资源聚集,产生倍增效应的10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带动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发展。2008年基地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为164亿元,增加值36亿元。规划到2015年基地技工贸总收入达1134亿元,增加值251亿元。基地涉及重点项目129个,规划总投资342亿元。

1、长沙航空工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亿元,增加值2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10亿元,增加值24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8个,预计总投资38亿元。

主要单位: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及研发中心、中南传动机械厂、长江动力机械厂、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公司、山河智能公司、中航工业幸福航空分支机构等。

发展重点:飞机起落架及着陆系统;航空动力传动系统;轻型飞机、水陆两用飞行船、无人机等通用航空飞机;设立中航工业幸福航空公司分支机构,发展支线航空运输业等。

2、株洲航空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亿元,增加值5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18亿元,增加值26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9个,预计总投资24亿元。

主要单位: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等。

发展重点:直升机、中型运输机、大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等航空发动机,包括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微型地面燃气轮机等。

3、航天科技工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亿元,增加值1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06亿元,增加值18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8个,预计总投资50亿元。

主要单位:航天068基地、近空间飞行器研发中心、7801研究所、航天磁电公司、航天泰山机械公司、航天信息公司、航天卫星通信科技公司、航天经济发展公司等。

发展重点:无人飞艇(近空间飞行器)、卫星应用产品、卫星地面装备等。

4、长沙光电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4亿元,增加值4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93亿元,增加值29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4个,预计总投资10亿元。

主要单位: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大学、电子48所、长沙湘计海盾科技公司、长沙韶光半导体公司、省电子研究所、长沙经纳电子技术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公司等。

发展重点: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芯片(包括设计、制造、封装)、电子封装材料、特种元器件等。

5、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亿元,增加值2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16亿元,增加值24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6个,预计总投资63亿元。

主要单位:山河智能、、三一重工等。

发展重点:军用工程机械、军民两用工程机械及其配套产品,包括水陆两栖轮式工程车、滑移装载机、多功能挖掘机、伸缩臂叉装车、履带式起重机等。

6、长沙特种材料工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亿元,增加值6.5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15亿元,增加值36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5个,预计总投资7亿元。

主要单位: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博云新材料公司、航天磁电公司、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省冶金材料研究所、有色金属研究院、省塑料研究所等。

发展重点: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盘、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片、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高强轻质航空结构材料、高温绝缘特种材料、钕铁硼稀土磁性材料等产品。

7、益阳轻型特种装备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亿元,增加值2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50亿元,增加值12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10个,预计总投资6亿元。

主要单位:省兵器集团公司、省轻武器研究所、资江机器公司、南方洪源公司等。

发展重点:轻型化、信息化、自动化军用警用系列特种装备,数控加工中心,人工智能飞行器等。

8、湘潭工程机械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亿元,增加值4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37亿元,增加值33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35个,预计总投资69亿元。

主要单位:江麓机电科技公司、中南传动机械厂、江南机器集团公司、江南远通泵业公司等。

发展重点: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起重机械;振动式压路机、垃圾压实机、沙漠植被机等路面工程机械、环保工程机械等。

9、湘潭汽车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亿元,增加值4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139亿元,增加值29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20个,预计总投资50亿元。

主要单位:江南机器集团公司、湘电集团公司、江滨机器集团公司、天雁机械公司等。

发展重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包括江南汽车、混合动力客车、全电微型轿车、矿山电动轮装卸车及发动机活塞、涡轮增压器、气门、齿轮、机油泵等。

10、岳阳民爆器材产业园

发展目标: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亿元,增加值3亿元。规划到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50亿元,增加值19亿元。

建设项目:规划项目24个,预计总投资25亿元。

主要单位:神斧民爆集团公司、南岭民爆股份公司等。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南岭民爆公司与澳瑞凯(欧洲)公司合资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平江基地和神斧集团向红公司军民用火工品基地,研制生产新型工业炸药、新兴工业雷管、新型起爆器材等系列先进军民用爆破器材,推进爆破器材产业向科研生产、储运配送、工程服务等产业链模式发展。

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发展

1、由省政府牵头成立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工作。把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来抓。

2、结合我省实际,将军民融合产业纳入地方规划,使之与有关产业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四千工程”实施方案、“两型”社会建设方案等衔接,统筹军地资源,形成推进合力。

3、加强与国家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及有关中央军工集团对接合作,进一步落实省政府与中央军工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一批新的产业布局重点项目落户我省。

(二)加强平台建设,务实推进融合

1、构建军民需求信息、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军民融合项目投资融资等服务平台,发挥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体系。

2、着力从军工与民用工业互动和资源共享,军工实现保军与促民的协调发展,民用工业更加有效地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三个方面,务实推进对接合作。

(三)加强企业指导,激发发展活力

1、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引制等方式,将军工人才、技术和装备等优势,与灵活的体制机制、先进的市场理念相融合,激发内生动力,产生倍增效应。

2、支持军工加快深化企业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和支持有实力、有优势的非军工单位参与国防建设。

3、完善军民融合产业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政策,加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项目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1、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军民融合项目。抓好对接合作、产业配套、科技创新、重点建设、招商引资等项目,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2、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打造合作创新平台。重点培育一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支持一批国防重点实验室、部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1、财政支持政策。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省军民融合产业项目贴息或补助;省直有关部门要继续给予军民融合优势产业项目专项投资支持。

2、税收优惠政策。军民融合企业享受军工税收优惠政策,经认定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发生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费用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3、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执行优惠利率,支持和帮助其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或企业债券并做好发行工作。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7

关键词:军民融合;成果转化;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089-03

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和军民结合产业的重要环节。开展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对于提高军工科技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能力、促进军用与民用技术有效对接、推进军工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拉动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战略研究对于制定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的战略决策,统筹优化全省军工科技成果资源配置,加强黑龙江省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转化工作,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和壮大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对平台进行战略研究,须对平台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平台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外部环境分析

对平台的外部环境分析,本文采用pest分析法,从P是政治(Political)、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和文化(Social and cultur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等四方面对平台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1)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进入到21世纪,国家加快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2005年2月1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提出了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建设领域,鼓励非公有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2007年2月25日,原国防科工委印发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科工法[2007]179号)。该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机制,加快建立国防工业与地方经济一体化协作体系。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明确指出了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随后,国家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科工计(2012)733号),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201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健全的军民融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军工与民用资源的互动共享基本实现,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比例大幅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取得新进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提升。[1]

(2)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积极谋划布局。黑龙江省政府一方面结合国家工信部与黑龙江省政府军工科技成果转化部省合作的要求、工信部关于黑龙江省做好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试点工作的要求开展军民结合产业推进的顶层设计工作,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契机,加强与军工企业的合作,先后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及扶持入驻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项目及入驻企业将享受黑龙江省各孵化基地和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

2.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7.4%,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突破10万亿美元的国家,同时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7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604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经济在合理区间内保持增长。党的十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这都将进一步激发工业发展活力。[3]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提出推动在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

(2)黑龙江省经济环境。2014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5039.4亿元人民币,全国排名第20位,增长5.6%。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增长4.1%,二季度增长4.8%,三季度增长5.2%,虽然呈现逐季上升态势,但是全国排名依然靠后,其中工业增长大幅下滑是主要因素之一。[4]

因此,在对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将军工科研资源创新能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发展地方经济又一重要引擎。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黑龙江省教育资源雄厚,拥有上百所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大专院校,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内著名的院校,拥有多个工业领域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是培育高端人才的科研基地,也是军工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5]每年黑龙江省培育、输出的工业类专业人才近两万人,高端人才近三千人。黑龙江省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省份,军民融合型企业共54家,其中中直军工企事业单位12家,民口军品配套单位家42家。军民融合性企业从业人数8万余人,科研人数1万余人,拥有军民结合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军民融合企业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环境分析

黑龙江省拥有12家中直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依靠创新和独立自主研发,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开发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掌握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积累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6]

黑龙江省国防科技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航天、通讯、电子信息、船舶、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产生了一批具备转化条件的军工科技成果。[7]此外,省内有经开区、高开区等多家产业孵化基地,具有丰富的企业孵化及成果转化经验。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平台资源分析

黑龙江省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依托黑龙江省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研院”)建设,省国研院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事业单位,是服务和保障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专业机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卫星应用产业促进、业务咨询、电子产品检测、信息安全测评、软件评测与产业服务、资质和管理体系认证、物联网产业促进等。省国研院现有资产5800余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共有员工11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人员占71%,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4%,专业技术人才占81%,具有一支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以年轻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技术研究队伍。[8]

省国研院是黑龙江省级“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和“物联网专业”领军人才梯队所在单位,通过同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省科学院自动化所等校企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以两个领军人才梯队为依托,技术人员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百余篇,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省国研院人员素质高、技术实力强,秉承“专业、服务、和谐”的价值观,以“敬人、敬己、敬业”为团队精神,以“依靠政府、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发展理念,全体职工同心谋事、协力干事、团结共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成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9]

2.平台能力分析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具有以下服务能力。

(1)承担国家国防科工局和省国防工办的具体工作任务,做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2)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加速军工科技成果在我省的落地转化,吸纳省内外孵化器、产业化基地等成为平台成员单位;(3)做好军工集团的沟通与合作,吸引优势资源与项目在黑龙江省开展建设工作;(4)通过建立军工产业服务平台,为省内外军工企事业单位提供业务咨询、电子元器件检测、软件评测、信息安全测评、资质和管理体系认证等咨询服务。

3.平台劣势分析

(1)缺少专门进行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场地,无法满足高技术企业入孵的问题;(2)缺少专门用于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3)缺少用于平台运营的专业管理人才,缺少组织管理经验、市场经验和资本运作技能;(4)平台的服务功能还不健全。

二、平台的愿景分析与战略设计

(一)平台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平台的发展愿景是“成为黑龙江省一流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综合管理服务机构”。

平台发展目标是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培育承载平台,衔接运行环节、构建市场机制,探索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化、资本化、市场化转化模式,培育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催生和培育一批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产业化项目,使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能力显著提高。

(二)战略制定的依据

(三)战略设计

由SWOT分析可以看出,平台内部优势条件因素有限,劣势条件限制较多;平台外部发展机遇较为有利,外部威胁因素在一段时期内尚不能消除。在国家大力发展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平台应以劣势+机遇为战略突破口,通过利用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使劣势转化为优势,进入到优势+威胁阶段,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回避外部威胁最终进入优势+机遇阶段。

1.第一阶段W+O战略

(1)加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成果评估机制,为成果筛选提供科学依据;(2)以政府产业扶持资金为引导,拓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共建平台,建立资金的进入退出机制;(3)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军民两用科研基础设施的共享机制,推动资源互动共享;(4)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军工企业、民企配套单位、科研院所及产学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了解企业需求并根据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5)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吸引优秀管理人才进入平台;(6)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广播、报纸、微信、微博上加强对平台的宣传。

2.第二阶段S+T战略

(1)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保密资质申请、国防专利申报等咨询服务,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省外;(2)结合黑龙江省自身优势,抓重点项目,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在装备制造、纳米及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重点突破;(3)扩大合作范围,积极与省外科技成果转化平系,加强合作,与其他省份建立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将省内优秀成果输送到省外孵化。

3.第三阶段S+O战略

(1)进一步加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2)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防科研能力,可承接科研成果在平台内转化;(3)积极依托省内外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国防科研院校的军工科技成果,推进转化;(4)拓展平台发展思路,发挥黑龙江省地缘优势,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吸引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优势科技成果资源进入省内。

三、结论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深化国防改革,将国防科技工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将黑龙江省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同国家深入发展军民融合战略决策相结合并进行系统研究,在介绍平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SWOT分析矩阵,深入分析了平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设立了平台的发展愿景,制定了三个阶段的平台发展战略,这对平台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孟长,徐 曼.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2):8-10.

[2] 国家统计局.2014年1-4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情况[EB/OL].,2015-01-21/2015-02-04.

[3] 刘世锦,余 斌,陈昌盛.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EB/OL].

[4] 曲 伟.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39.

[5] 黄玉u.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3-18.

[6] 郑 志.哈工大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15-19.

[7] 安 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21-23.

[8] 周 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航天企业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11-13.

军民融合发展总结篇8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元帅外孙刘建少将就军民融合话题谈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我们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我们必须勇于正视问题,坚持问题牵引,拿出思路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解决,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强化改革创新。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计划经济、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等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紧紧跟上变革节奏和时代步伐。要注重运用市场手段,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按照市场供求规律调整融合项目,引导资源向有利于融合的方向配置,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国防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战略规划。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军民融合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需要国家通过长期战略规划来强力推进。要搞好总体设计,加强调研论证,科学制定谋全局、管长远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等。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在论证和制定,要在汲取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的论证和制定,把军民融合更全面、更系统地纳入国家和军队发展“大盘子”。要抓好规划落实,国家层面规划出台后,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军民融合的特点、规律和现状,制定各领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细化任务分工,推动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督导检查,定期对军民融合规划计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问责机制,对乱作为、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切实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法治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可靠保障。要树立法治思维,把法治精神深深扎根和贯穿于军民融合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和各环节,防止和克服“拍脑袋决策”“协调工作靠感情、解决问题靠关系”等问题,使法治成为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理念支撑。要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要求,加快军民融合立法进程,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法律,以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意见,形成与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相互衔接的军民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依法规范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工作运行、配套保障等,依法引导多种所有制企业有序参与军民融合进程,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上一篇:法制宣传报告范文 下一篇:工程质量处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