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的欣赏范文

时间:2024-01-12 11:23:34

对艺术的欣赏

对艺术的欣赏篇1

 

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观念;情感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  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  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 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对艺术的欣赏篇2

“艺术歌曲”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统称。艺术歌曲的特点表现在歌词大多事采用著名的诗歌,重点在于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曲调表现力极强,歌曲的表现手法与作曲技巧相对比较复杂,其中,伴奏和旋律是艺术歌曲的最主要的特点。由于这种艺术特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许多艺术歌曲已经被编制成了现代的声乐教材或者作为音乐会保留曲目。

二、对俄罗斯艺术歌曲的分析

提到艺术歌曲,就难免让人想到俄罗斯艺术歌曲,俄罗斯艺术歌曲在世界艺术歌曲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俄罗斯的声乐作品在当代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许多音乐专业的学者都必须要去了解和学习的。俄罗斯的许多艺术歌曲中的声乐作品被欧洲许多的音乐学校广泛运用于声乐教学中,足以见得,俄罗斯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中占有的崇高地位;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声乐教材中的一些作品来了解俄罗斯艺术歌曲。

俄罗斯艺术歌曲以其浪漫主义而得名。其歌曲的创作一般取材于俄国历史、民间生活、民间传说和一些文学名著。俄罗斯浪漫歌曲的创立者格林卡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更是俄罗斯古典浪漫曲的创始人。他把19世纪上半叶流传一时的伤感风格,发展成为极富戏剧性的现实主义风格,他创作的浪漫曲达到了思想与情感、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境界,曲风在当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自格林卡后,俄罗斯艺术歌曲经历了达尔戈梅日斯基、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拉赫马尼诺夫等作曲家的艺术时代。他们给以往的古典浪漫曲赋予了新的面貌,既传承了传统的音乐文化,也保留了一首歌曲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创作出了风格各异、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艺术歌曲,为俄罗斯的写出了风格各异、感情真挚、内涵深刻、有内在激情,典雅精致而充满新意的艺术歌曲,为俄罗斯艺术歌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这些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的音乐在世界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俄罗斯的作品在世界各种比赛和演出中被大量使用,许多学钢琴的学者也可以看到,许多钢琴教材的作品都是选自俄罗斯的艺术歌曲,其影响可见一斑。

此外,为俄罗斯艺术歌曲坐车了巨大贡献的作家还有:达尔戈梅斯基、巴尔特林斯基、古里柳夫等,他们虽不像格林卡那样出名,但是他们却一直默默付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侧重讲究发声原理,十分适合广大的声乐学者练唱。艺术歌曲作为声乐的一种体裁,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特殊的曲式结构,丰富、浓郁、抒情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声乐艺术中的杰出艺术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音乐学者,要想学好声乐,就要多听一些演唱家演唱的歌曲。声乐的艺术既是创新的也是借鉴的,想要学习好发声方法,就必须要接触他们演唱过的作品。

常见的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浓缩后的音乐小品,因此,在欣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定含义,不一样的人演唱方法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采用诗人的作品(如歌德大师等),内涵丰富。因此,其艺术价值远远高过其他的歌曲。

总的来说,俄罗斯艺术歌曲有以下几个特征:1.诗与音乐相结合。歌曲根据所选诗歌含义及诗歌索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创作,呈现给大家的,便是作家对是个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主观评价。2. 旋律。旋律是艺术歌曲的灵魂,是体现一个作品优劣的最直观的方式。一个好的歌曲作品,其旋律必然是受人喜爱的,动人心弦的,不同的旋律使得不同的作品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俄罗斯的艺术歌曲之所以得名是有原因的。广袤的大地,悲壮的历史,为无数的作曲家创造旋律提供了宝贵的素材。3.钢琴伴奏。钢琴伴奏的地位和旋律同等重要。钢琴和人声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相互衬托、相互作用,使艺术歌曲成为复杂的人声和器乐的二重奏。钢琴伴奏不仅仅是旋律的伴奏,它的音效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比起旋律,伴奏更加复杂多变。伴奏能够把歌曲的意境与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钢琴伴奏,旋律往往显得呆板,枯燥无味。如舒伯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伴奏结构精致,与旋律共同谱写出歌曲的神秘。

俄罗斯的艺术歌曲有着独特的风格,神秘而充满朦胧的气氛使人向往。杰出作曲家的创作使之更具有活力、彰显时代感。比如,著名的作曲家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他们的作品既保持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即歌曲旋律优美,气息宽广,婉转,同时又不断的创新。格林卡的作品《我爱你,亲爱的玫瑰》中,声乐为主,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为主旋律,这样的构造,赋予了这个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意味,生动地把娇艳欲滴而又忧郁的玫瑰花的形象呈现在听众眼前。美丽的玫瑰,在钢琴的呼应下被放大,形象生动,可以说是诗情画意,让听众浮想联翩。

又如柴可夫斯基的艺术歌曲《又是早春》,此作品的特点是构造一个早春的形形色色,作曲独具匠心,伴奏衬托着歌声,好一幅活生生的早春图:森林,阳光,鲜花,年轻人,春回大地……整个钢琴的织体宛如随着波浪上下波动,让人听了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拉赫玛尼拉芙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是以钢琴为主要元素,曲中钢琴的谱曲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的艺术作品弥补了以往作品中人声单一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了诗词歌赋的意境,在钢琴的多声部从和声、旋律、调性、织体的结构上更强化了人声的表达。他的《丁香花》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把幽香、洁白的丁香花的美丽更深刻地表现出来。

三、结语

生动的歌词旋律,和谐的音乐语言,真挚的情感内涵···使得俄罗斯艺术歌曲成为世界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美丽奇葩。我们在学习俄罗斯艺术歌曲的时候,要试着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感受歌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要努力去抓住作品中的灵魂,而不仅仅只是去听旋律,长此以往便会发现,这不仅 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而更多的是从中学会用歌曲表达自己的心声,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让音乐成为明日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王豫川柴可夫斯基《歌曲六首》OP.6 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

喻宣首、陈复君选编,译配《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许宜,《柴可夫斯基艺术歌曲精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对艺术的欣赏篇3

【关键词】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重要性;教学策略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培养和造就了解音乐艺术和具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人。而对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而言,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艺术理解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该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许多学校仍未就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制定科学而完善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欣赏课作用的发挥。

1.高校钢琴专业艺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是未来钢琴艺术的传播者和创作者,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传授弹奏技巧,更要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课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和审美的享受,这对其审美能力与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钢琴专业学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演奏水平,也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而如果缺少了欣赏教学,钢琴的学习就会成为纯粹的技术训练,这样做便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欣赏教学,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促进其音乐创作水平的提升。

2.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为提升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应采取以策略:

2.1明确艺术欣赏课教学目标

艺术欣赏课教学目标,能够对艺术欣赏课教学的实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高校钢琴专业而言,应就艺术欣赏课教学树立以下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灵敏的听觉对于高校钢琴专业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艺术欣赏课教学应将提升学生听觉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曲目辨别、旋律、高低音的区分等训练来提升学生听觉水平;二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钢琴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琴艺术欣赏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绪,对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影响,因此应将培养学生艺术情感作为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教学的目标之一;三是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广阔的艺术视野,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应将拓宽学生艺术视野作为艺术欣赏课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使学生欣赏多元化的、风格各异的钢琴作品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四是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应将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视为鉴赏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带来的美感,体会钢琴音乐作品背后的形式、风格、哲理等的美。

2.2合理选择艺术欣赏内容

合理选择和设计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的内容,是保障欣赏教学成效的重要基础。目前,多数高校并未就钢琴专业的艺术欣赏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首先,在进行欣赏内容涉及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乃至通过调查、询问等方式找出学生们喜欢的音乐风格和相应的曲目,并择优纳入欣赏内容,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欣赏热情,为艺术欣赏课的开展创造理想的氛围;其次,欣赏教学应以经典曲目和特色曲目为主,因为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是经得起推敲的音乐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但能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更能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这对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在曲目选择上,应采取通俗曲目和经典曲目相搭配的原则,不但要以经典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也要以通俗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对于通俗曲目的欣赏,应采取听评结合的方式,以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理解。

2.3采用多元化的艺术欣赏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艺术欣赏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和深化其对欣赏曲目的体会有着重要的意义,钢琴专业艺术欣赏教学中,应灵活搭配以下几种欣赏方式:一是体验式欣赏。即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联想自身体验,进而体会音乐的情感和内涵。采用这种欣赏方式时,我们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曲目的同事联想自身以往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以及相关的场景等,进而对作品形成更深刻的体会,且使自身的情感得到合理的书法和宣泄;二是理性品位式欣赏。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欣赏曲目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可引导学生对作曲家的生平、思想观念、人生历程等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音乐的旋律、风味等对曲子进行理性、全面、深刻的剖析;三是描绘性欣赏。即通过表演、描述等方式将自己对欣赏音乐作品后的感悟表达出来。对钢琴专业学生来说,可鼓励他们在听完一首曲子后即兴创作一个小片段,来描述自己欣赏过程中的体会或描述自己联想到的事件、事物、情境等。

3.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艺术欣赏课教学对提升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高校钢琴专业艺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尚不明确,导致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观随意性较强,教学成效参差不齐。今后可从明确目标、化内容、创新方法三个途径对高校钢琴艺术欣赏课教学策略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梁璐琳.高校钢琴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12):224.

[2]周晓梅、谭浩涔.高校专业钢琴教学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6(2):79-80.

[3]邓b.高校钢琴欣赏课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4(4):11-13.

对艺术的欣赏篇4

中学美术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不同,既要秉承学术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要遵从艺术的发展形势,把握感性的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因此,中学美术教学要平衡好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欣赏教学是美术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艺术品,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思想。因此,欣赏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可以在理性教学的环境下形成感性思维,积极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有效强化美术教学的艺术特性。首先,在没有开展欣赏教学之前,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学生难以用艺术欣赏的眼光品评艺术品,难以理解艺术品深层的含义。应用欣赏教学法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鉴赏艺术品,并在此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欣赏艺术品及艺术品欣赏的意义。通过这种教学,学生会对艺术品产生全新的认识,建立起与艺术品沟通的“桥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悟,感受艺术品的艺术魅力。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学生人格方面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以往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与其他科目教学一样采取固有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美术学科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隔阂,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与固有的美术教学并不相同。美术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其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次良流和互动。美术教师与学生在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自然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这为之后美术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学生思想上的不断成熟,欣赏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思想的表达,让学生在与美术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底蕴。最后,通过对欣赏教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欣赏教学并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对美进行探寻,同时还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从人文到思想,从艺术到哲学,都有所涵盖。因此,学生在接受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会在多个方面有所提高,对知识有了多维度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并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崇敬之情。这对于改善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弥补中学美术教学的不足都有着正面的作用。

二、优化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在对欣赏教学意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欣赏教学与美术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欣赏教学可以让学生转变对美术教学的看法,积极投入美术学习,并在与教师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得到自我提升。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必须在欣赏教学的支持下才能高效、顺利地开展,并在艺术性方面有所提高。欣赏教学对美术教学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中学美术教师应积极解决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欣赏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使欣赏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进行完善:

1.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感知

以往的欣赏教学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并使学生感知艺术品的魅力。因此,以往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作用,这种陈述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向学生灌输审美思想和艺术构成方面的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学生缺乏自己的想法,这与欣赏教学的教学宗旨相悖。因此,今后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中学美术教师应摆正自己在欣赏教学中的位置,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美术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发表对艺术作品的看法。要想做到这一点,美术教师需要改变平铺直叙的讲授方法,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在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该画的理解,并就该画的艺术成就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念。

2.营造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感悟

无论何种科目的教学,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欣赏教学也不例外,美术教师要想真正发挥欣赏教学的作用,就要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用心感受艺术作品,而不是肤浅地仅从外形、色彩等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首先,美术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被艺术作品所吸引。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中国水墨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在班级内播放一些传统的古筝乐曲,让学生在古朴优雅的氛围中欣赏水墨作品,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其次,要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挖掘,注重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艺术作品,提升欣赏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保障教学质量

欣赏教学以艺术作品欣赏为主,但现代中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艺术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带学生去艺术馆、画廊等地进行参观。因此,多数欣赏教学都是借助教材图片或者一些大型图片教具,这使得艺术作品的真正魅力很难被展现出来。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中学美术教师应借助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大屏幕向学生播放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或者教学微课,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被激发起来,真正实现欣赏课的教学意义。

三、结语

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一些地方存在不足,其中欣赏教学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改革欣赏教学需要中学美术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弥补欣赏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艺术的欣赏篇5

关键词 美术欣赏 教学教育方法 中学教育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和工艺及绘画教学构成一个美术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目标和教学任务看,美术欣赏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但美术欣赏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并在欣赏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1 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作品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教师在美术教学欣赏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要求以及学生的欣赏基础,可选择中外健康的蕴含人文思想的作品,从欣赏的过程中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美术欣赏教学中,通过作品欣赏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术欣赏教学,用欣赏作品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形象来触及学生的心灵弦,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寓意使其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如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认识我国古代文化及其艺术遗产,认识我国古代文明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2 在欣赏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学生和学生的思维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把欣赏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绝对要避免欣赏课中教师一言堂,避免教师的思维欣赏代替学生的思维欣赏,使欣赏课变成了教师的讲赏课。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学段入手,选择合适的艺术作品,多角度地设计欣赏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只作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而不是全部。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讲赏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方法为主。教师是欣赏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包办代替的讲赏者。

美术欣赏教学要突出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又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充分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美术欣赏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其一是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时间预习,指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信息。其二是在课堂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由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初步的感觉。其三是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些问题,个人独立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时由小组合作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及同伴的欣赏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创新。通过教育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术教学应通过美的教育使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美术欣赏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流畅性、灵活性、思辨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富于想象,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学生敢想、敢说、敢画,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欣赏教学不是孤立的,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欣赏艺术品。

4 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

5 美术欣赏教学时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1)教师要认真备课,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教师在选择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学用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备课越充分,欣赏教学效果就越佳。(2)欣赏教学要有重点,根据作品的艺术特色应选择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等。有的作品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心领神会。作品的欣赏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次之分,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主要方面,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第一印象。(3)欣赏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和艺术化,教师通过点拨、提示和逐步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欣赏逐步深入。绝对避免教师不经学生思考的空洞枯燥的讲解的欣赏(以教师代替学生的欣赏)。欣赏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挂图、幻灯片、录音和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学生乐学、想学、易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欣赏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欣赏教学的极点。(4)选择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年龄学段欣赏能力的内容,教师要少讲或不讲,教学中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进行欣赏。(5)欣赏教学的时间不易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过滥,否则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6)欣赏教学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面考试的方法来进行评价,达到复习巩固降低学生遗忘程度的作用。欣赏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6 结束语

对艺术的欣赏篇6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教师在对学生的肯定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同样以博爱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情绪、’性格.、个性等,以便有效地提高艺术欣赏教学效益。

对艺术的欣赏篇7

关 键 词:美术欣赏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薛莉.江西省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现状及改革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对艺术的欣赏篇8

我是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策略一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⑴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⑵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⑶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⑷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高楼大厦,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⑸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策略二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很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

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策略三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⑴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⑵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⑶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总之,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上一篇:金融服务行业现状范文 下一篇:生态修复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