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选题策划书范文

时间:2024-01-08 17:22:21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1

一、活动流程:

1、 活动主题:飞扬的歌声,魅力的女生

2、 主持人:

3、女生节图标设计:

4、 摄影师:

5、 活动负责人:

6、 活动主题曲:

7、 活动时间: 3月6日~3月7日

8、 活动目的:以“关爱女生”为宗旨,营造我班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丰富校园生活,加强男女同学交流,展现当代大学生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

9、 活动宣传:3月6日、7日点歌给女生、在QQ群里宣传

10、具体活动方案:

1)主持人开场白

2)班长致辞:班长致辞3分钟左右,最后宣布女生节开幕。

3)送礼祝福:女生抽写有男生姓名的纸条,抽到的男生给相应女生送巧克力和祝福。

4)K歌之王:选出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组合,分别授予金虎奖、金兔奖、双鱼奖

5)青春纪念册:每个同学在纪念册上留言,将你独特的心情载入纪念册。

11、集体合影留念(开幕、结尾)

12、活动经费:每人30元,总计约540元

13、活动用品 :纪念册、零食饮料、摄影机(拍DV)、歌唱奖品、巧克力、纸张(票选用)、笔若干只、纸巾

二、盛情相送

男生集体送女生回宿舍。

三、室内谈心(后来因故取消了)

3月7日女生节晚上19:30~22:00,男生进女生宿舍谈心。

四、根据DV,制作女生节纪录片《青春的纪念之女生节》,择期公映。

大学女生节创意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主题

秀靓丽风采 展青春舞姿

二、策划主办单位

经管院分团委学生会

三、活动时间

20××年37号中午12:30

四、活动地点

3号教学楼前

五、活动对象

全院学生

六、活动内容

(一)“精雕细琢”之水果拼盘大赛

1、活动内容:选手用水果刀将苹果切片,依苹果片的均匀程度为评判标准,相对匀称为胜,然后挑选3名选手参加4月8号校学生会举办的复赛,(3人为一组,男生仅限1名)。

2、活动意义:培养同学们的饮食情趣,使健康饮食、特色饮食深入人心,传播时代美食新风尚,展现女生贤淑靓风采。

(二)“跃动高跟”之趣味运动会

1、活动内容:选手穿高跟鞋(鞋跟须在3cm以上)10秒内快速走完20m的路程,且形色从容,不崴脚。较为出色的选手参加下一轮比试,在崎岖的路面上平稳的走,不左晃右晃,从中选出10名选手参加4月8号校学生会的复赛。

2、活动意义:旨在鼓励女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展现新时代女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激情。

大学女生节创意活动方案三:

一、前言

历经了五个春夏秋冬,女生的魅力得到更充分的诠释。在这一学年,经管院将继续延续历史的光荣,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浪漫盛会——经济管理学院第六届女生节。

在这六周年的纪念之际,希望这个盛宴可以感动更多人,办一届更好更具意义的女生节。在这女生节系列活动即将来临之际,一个振奋人心的策划大赛——第六届女生节活动策划大赛即将拉开帷幕。大赛的举办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动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真切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亲身参与活动的策划,成为大家的一份子。

二、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可以亲身体验女生节活动的策划过程,感受成果。

2、可以更为实际地锻炼全校同学的策划与思维能力,提升自我能力。

3、为同学们打造他们想要的,喜爱的女生节活动。

三、活动内容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将迎来第六届女生节。在女生节来临之前,女生之家打破常规的“我策划,你参与”模式,开辟了一个“一起策划,一起参与”的崭新的平台,给广大同学提供了参与到女生节活动的策划中来的机会。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以个人、团队或者班级为单位向全校同学征集女生节活动策划书。同学们依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创意来撰写策划书,为大家量身打造属于女生节的活动;

我部将征集到的策划书进行评选,排在前5名的策划书都有机会在女生节期间把策划的内容做成活动(视策划书的可行性而定)。

四、活动整体流程

海报粘贴宣传----收集活动策划------评出可行方案------老师审批

五.活动时间

即日起到20xx年11月26号

六、活动策划大赛

(一)活动对象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二)活动形式:

x级、x级、x级均可参加。参赛个人或团体自定活动主题并围绕主题书写活动策划书。

由经管院女生节活动策划小组依据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对成果的肯定程度评出策划书

(四)参与方式

活动策划书按正规形式书写,以手抄版,打印版,电子版上交均可,

电子版寄到邮箱:

手抄版与打印版上交则联系:振裕 636522

活动策划书形式请登录经管院女生部博客查看:

活动负责人:锡源

注:邮件注明“经管院女生节活动策划”

(五)公示比赛结果:把本次比赛的最终结果在学院各宿舍宣传栏上和经管院女生部博客网页上公布。并联系获奖者以及颁发奖状奖品。

七.奖项设立

根据具体策划内容,设立四个奖项,由经济管理学院颁发获奖证书。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2

关键词:历史题材纪录片;选题;凤凰卫视

中图分类号:G22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091-02

晚间黄金时间,全中国都在看电视剧,凤凰卫视中文台却选择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此举并非特立独行,实因覆盖、政策和版权等诸多原因,不得已而为之。然而这个被动的无奈之举却带来了令人惊奇的成功。《凤凰大视野》等节目不仅彰显了文化品位,吸引了很多中年男性观众,同时也引来了巨额的广告赞助。

即使在夜间黄金时间,受众对历史题材纪录片的需求同样也是个莫大的市场,然而内地和港台诸多电视媒体为什么唯独凤凰卫视能够点石成金?凤凰卫视是怎样把被别人打入冷宫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运作成了财源滚滚的摇钱树?

一、凤凰卫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简介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纪录片和历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在当代中国有着生动直接的现实解读。对当下的很多中国人来说,历史依然是被遮蔽的,人们对教科书上枯燥的近代史充满了探秘的冲动,那些模糊不清的历史事件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求知欲。在这一背景下,凤凰卫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应运而生,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宏大叙事的历史信息文本。从2005年开始,凤凰每年运作的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维持在三到四个,2009年增加到了六个(见表1)。经过五年的努力,凤凰卫视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逐渐成型,并在电视纪录片业界独树一帜。这几档节目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共同组成了凤凰的纪录片军团。

二、选题内容分析

对于历史领域,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是比较狭隘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沿革成为惟一的文本主题,领袖和精英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惟一的参照模式。这便决定了历史题材纪录片在选择题材、确定主题和收集素材上呈现出单一的状态。事实上,从外延上讲,历史题材纪录片应当以人类过去的全部存在和经历及其各个侧面作为表现领域,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日常生活及其他专题性内容。换句话说,大众的历史意识依赖于历史的全面写照。而在中国大陆,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的限制和遮蔽,大众传媒传播的历史有明显的和盲点,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更是让人雾里看花看也看不清楚。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历史开始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热点,经过几年的持续发酵和升温,到2004年,从图书、网络到电视,历史热一浪高过一浪,达到了一个高潮。凤凰卫视在此时介入历史这个热点题材,可以借助业已形成的高关注度,搭个顺风车,同时也面临一个后来者的难题,就是不能跟风炒冷饭,要想成功只能独辟蹊径。

表1 凤凰卫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表

资料来源:凤凰网及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公开资料

凤凰卫视中文台总策划刘春对图书、网络和电视的历史题材内容做了深入分析,发现大陆的历史热主要集中在明清和三国等久远的年代,对近代史却鲜有涉及。于是,中国近现代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凤凰卫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的首选题材。

(一)民国题材

龙应台曾经说过,“民国史之于人们,在香港只是边缘,在大陆早已湮没,在台湾已被遗忘”。民国史在这样的现实境遇,对于凤凰来说,却是利用地缘优势和特殊地位开拓话语空间报道空间的绝好题材,《凤凰大视野》在开播第二周就推出了反映撤退台湾的《1949大迁徙》,之后又陆续推出《上海金枝玉叶》、《历史关口――日记1931~1945》、《民国疑案》、《世纪宋美龄》和《家春秋――蒋宋孔家族往事》等系列节目,几乎每个选题都能引发收视热潮。

抗战题材在大陆一直都是宣传热点,然而对于抗战期间在正面战场的表现却大都匆匆带过,在电视屏幕上更是鲜有提及。《冷暖人生》对抗战期间的老兵持续关注,先后推出《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台儿庄战役――老兵不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和《走出野人山的女兵》等节目,《凤凰大视野》对此题材也多次涉及,《决胜――台儿庄战役70周年祭》、《孙立人沉浮录》、《中国远征军》、《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和《1937南京沦陷真相》等节目多次聚焦抗战期间的国军。

(二)台海两岸题材

虽然两岸三通终于在2009年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大陆观众,1949年后的台湾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凤凰大视野》通过《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流转岁月――民国人物在台》和《寻找蒋经国》等节目聚焦撤退台湾之后的遭遇,同时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变迁题材也多次涉及,先后推出《进退20年:政治跌宕之路》、《谋变――台湾政情总观察》和《龙的传说之台湾经济的故事》等节目。1949年后的海峡两岸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是凤凰关注的历史题材之一,《冷暖人生》播出的《台湾间谍》、《惊魂一刻――驾蒋纬国专机起义飞大陆》、《福建寡妇村――面向台湾的守望》和《台湾老兵和大陆新娘》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凤凰大视野》曾推出的《金门炮战――1958台海纪事》也是一炮打响,博得不俗的收视率。

(三)大陆题材

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富矿,、、上山下乡,这些热点题材因为种种原因几乎只有一种闪烁其辞的为政治叙事服务的文本,偶尔有西方媒体涉及,也是蜻蜓点水。凤凰卫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话语空间,在这些题材上实现了突破。

《口述历史》曾经持续关注,从《“梁效”往事――御笔沉浮录》、《阎长贵:1967,我给当秘书》、《张志新在1975 淹没在中的呐喊》到《中南海怀仁堂抓捕》等节目,给中国人的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凤凰大视野》曾推出《风雨样板戏》和《惊蛰:1976年10月纪事》,从不同侧面关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影响了一代人命运的上山下乡也是凤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重点关注题材,《冷暖人生》几年来持续关注知青题材,从《知青朱克家》、《北大荒青春纪事》到《中国知青在缅甸的血色青春》等节目都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凤凰大视野》也曾通过《北大荒青春纪事》和《红树林――粤海农垦知青纪事》回忆那段令一代人永生难忘的岁月。

三、编排分析

凤凰卫视在挑选历史题材纪录片选题时非常强调新闻性和时事性,努力寻找历史选题和当前的新闻时事热点之间的联系,为历史找一个崭新的由头,通过新闻由头让历史活起来,这也和凤凰卫视一贯的“新闻立台”原则相辅相成。凤凰卫视节目副总裁钟大年指出:从节目运作的层面讲,新闻节目与历史节目不仅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运作配合得好还能起到相辅相成互相拉动的效果。

重大事件纪念日或重要人物的诞辰纪念等历史节点是凤凰历史纪录片选题的重头戏。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凤凰大视野》在7月初推出《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节目》,当年11月又推出了《黑潮――30年逃港纪事》,这两个有关香港的历史选题分别选取了10周年和30周年这两个历史节点推出,新闻性的收视拉动非常明显。讣闻报道是近几年在传媒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口述历史》等节目对这一题材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06年10月,刘少奇遗孀王光美去世,《口述历史》一连两集播出纪念专题《再见光美》,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重大新闻事件是产生关注度和产生人们收视兴趣的重要因素,凤凰卫视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略是持续关注深入解读,而在操作历史纪录片时也是顺应这一策略。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面对如此惨烈的新闻事件,《凤凰大视野》作为一档历史纪录片栏目并没有失语,连续推出《地震启示录》和《地震警示录》两部反映地震历史的纪录片。在这样的时间点播出地震题材的历史纪录片,不仅为新闻事件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注脚,给观众带来的震撼程度和人生体验深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一个历史纪录片,如果不和新闻热点结合起来进行编排,可能就默默无闻地淹没在巨量的电视节目中,如果和新闻热点有机结合同步播出,它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收视拉动非常明显。在运作历史纪录片时,并不只是简单地把纪录片作为一种片种在媒体中播出,而是把它和新闻、时事,人们关心的热点结合在一起,它就不仅仅是纪录片,而是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提供,甚至可能成为新闻专题报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当前现实中观众的信息需求,给历史一个陈述的空间,把历史打造成信息的第二高地,凤凰在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纪录片编排策略。

参考文献:

[1] (法)拉法埃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2] 钟大年,喻国明.钟大年对话喻国明 谈凤凰节目[OL].搜狐网,2005-12-19.

[3] 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朱冰,毕蜂.口述凤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5] 单万里.纪录与虚构.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6] 阎立峰.凤凰卫视纪录片:人文理念与商业原则的对立统一[J].中国广播电视,2008(12).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3

当今,在娱乐至上及新媒体兴盛的时代里,纪录片似乎悄然的步出了主流媒体的视野,成为部分观众关注的对象。也许,这种在生活中宁静的发现方式已然不适合社会过快的发展速度与节奏了。因此,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展中坚守纪录片的创作本源,并为纪录片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就需要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想得更多。因此,在一部纪录片进行创作之前,如何进行选题的策划,拍摄的安排,剪辑的处理,乃至最终的发行展映就成为了一部纪录片能够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纪录片创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是选题。谢尔盖・爱森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来的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不重要。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因此,虽然纪录片最显著的特性是真实,但并非仅仅依靠真实的存在就成为纪录片无往而不利的手段。在这种意义上而言,纪录片中的真实更像一种风格的确立和选择。因此,一部纪录片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其基础就是一个好的选题。纪录片的选题常常直接决定了作品的立意和拍摄手法,更在某种程度上称为纪录片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优秀的纪录片往往都具有一个独具特色的选题。比如张以庆原本计划以冠军伏明霞的生活作为表现对象进行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而张以庆却在素材的积累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一群永远也成不了冠军的体操女孩,并被她们身上所洋溢着的体育精神所打动,这就有了后来的著名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而贾樟柯之所以能够拍出让人震撼的《公共场所》,也来源于一次成功的题材选择,是一个城市的变迁过程中,贾樟柯所选择的一种特定的题材表达……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那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中,这类以平民化的视角,以影像的方式来对现实的表现进行穿透的艺术形式,就成为了时代转型的巨大浪潮中对个体生命的最真切的关注。因此,题材的选择就成为了纪录片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前提。

第二,是充分的前期调研。当选题确立之后,如何开展调研,并深入对选题进行全方位的铺陈是纪录片创作中的必经途径。 调研的主要途径是收集资料。当《舌尖上的中国》筹备的时候,为了这部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同时兼具人文、地理特色,该纪录片的主创者们采用了大量的资料进行内容的填充,比如,该纪录片的创作团队购买了从1995年至2011年所有的中文版的人文地理方面的书籍,如《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炎黄地理》、《旅游地理》等等,以地域作为划分中国美食分类的一条重要线索。同样,在纪录片《故宫》的拍摄中,资料的收集也为后来纪录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决定联合制作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第一次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故宫的历史、今天与未来。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浩瀚历史的存在,纪录片1 2集的篇幅仍显得太过不足。因而,自2003年开机起,为了完成《故宫》的拍摄,全面揭示了故宫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达600年的历史风云。创作人员历时3年、行程4万公里、出动 摄制人员2800人次、国内外权威专家200多人次、各类文史专业协助人员2100人次、超过1200场的拍摄,共拍摄高清晰度磁带700余盘、拍摄素材超过38000分钟……才最终完成了这部首次展现故宫全景画面的纪录片,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所言:“这是第一次,恐怕也是近10年内都不可能再重新来过的大事。”只有在这样翔实的资料准备中,《故宫》一片才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史上一部部级的巨制,也为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机遇。

第三个方面是对拍摄阶段的准备。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工作,里面充满很多变量和突发因素,而又与影视艺术其他类型的很多创作不同,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因为真实性的特定需要,很多时候,纪录片的拍摄还需要大量即兴拍摄等类似的处理手法,因此,如何进行周密的前期规划是确保拍摄顺利进行的关键。

纪录片拍摄的前期准备的第一项工作是团队的组建。影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群体性的工作,那么,纪录片的创作也是如此。在拍摄之前,就要首先进行纪录片创作团队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热爱纪录片制作,有团队精神,各司其职,职责明确就成为了选择的标准。拍摄前期准备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拍摄大纲的准备。拍摄大纲是以文字方式对拍摄的视听场景的描述,是摄制组设置时的准则和指南。具体而详尽的拍摄大纲设置能够尽可能多的避免拍摄现场不确定因素对拍限制和干扰。因此,在拍摄大纲的设置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确定拍摄可能性,与拍摄对象进行事先的联系,包括敲定合适的采访时间,与被采访者提前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第二,要对现场进行充分的熟悉,对天气、地貌等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掌握;第三,要明确拍摄的重点,并留意可能的细节出现。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4

【关键词】城建档案纪录片;编制;创新;途径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传播技术的发展,形式单一的档案载体已不能满足城建档案馆利用的需要。声像档案以其形象精准的记录特性,经济快捷的存储利用技术,弥补了传统档案记录视角单一、资料收集繁琐、管理利用耗时长等缺陷,成为城建档案重要组成部分。主流的城建声像档案以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照片、录像和专题片为主,并提供相关专业领域的查询利用,其专业性体现了档案真实、准确的本质属性,但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利用对象的范围。如果扩大开放利用的范围,既保留声像档案的真实性和载体形式,又能在合理开放范围内保护资源利用避免泄密侵权等违法行为,这就需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不改变真实性地编辑和加工,即城建档案纪录片的编制,通过依然是声像档案载体的编研成果,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个过程与商业纪录片的制作原则异曲同工,都是以反映客观现实为基本诉求,不同的是,作为艺术创作要兼顾审美特性、人文内涵、商业要素的表达,但与声像档案对真实原则的遵循并不矛盾,纪录片在创作上的技巧有许多值得声像档案编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城市主题的纪录片,为城建档案纪录片从前期策划、脚本构思、拍摄制作到传播利用,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创新模式,也为档案利用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从前期策划到脚本构思的革命

在众多以城市为主题的纪录片和宣传片中可以看到,除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多地被摄影机镜头记录下来,对城市建设成果、建设活动、建设理念的解读和传达才是影视作品制作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档案,纪录片更能使档案走近社会,使人们真正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感受城市发展脉搏,也从各种经验中取长补短,鉴往知来。因此,城建档案纪录片的编制首先应明确主题,即以城市为轴,述说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制作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纪录片。这不仅使档案成为城市宣传的有力武器,也为档案资源利用创造了新机遇。

(一)引入叙事悬念 增加探索趣味。传统的工程录像专题片,以平铺直叙的解说形式与工程建设影像环环相扣,构成主流制作模式,虽然准确完整地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简单、机械的镜头组织,不带有任何感彩和文化旨趣的主题表达,很难使观看者产生欣赏审美、感怀比较、分享交流工程进展或者城市面貌的兴趣,也相对弱化了传播城市形象,宣传建设成果的作用。因而,充分调动城建档案资源,把城市中的历史旧貌、建设成果、特色街区、人文景观与城市精神完美结合,以凸显珍贵档案价值,积极表达城市主题,应是城建档案纪录片编制的终极目标和前进方向。如何策划主题,构思脚本,更好地融合资料、表达主题,是档案纪录片编制需要向商业纪录片创作主动学习和借鉴的首要功课。

主流商业纪录片最常见的创作模式,是以探索问题的方式引出作品的主要线索,并用解说与采访相结合的组接方式,使纪录片的虚实线索清晰流畅。提问式的开篇手法,从虚构类影视作品中获得启示,问题本身既与纪录片的主旨息息相关,也对观众构成一种悬念设置,诱发观看的兴趣。在城建档案纪录片的编制中恰当运用这一手法,使档案资料缓缓褪去神秘面纱,凸显了激发探索、传承历史的档案价值。如:电视专题片《城市的远见――打造世界之都巴黎》,以拍摄巴黎优美的城市风光和浪漫的人文情怀开篇,展现了巴黎作为世界文化艺术首都的城市风貌,随后镜头将视线引入收藏了许多有关巴黎城市建设珍贵史料的历史图书馆,引领观众对巴黎城市的起源发出疑问,通过学者的采访、图纸、文献等档案资料的展示,介绍了巴黎如何从塞纳河中的小岛成为人口聚集的繁华之都,继而经过19世纪重要的市政改造工程,基本建立了现代巴黎的空间结构,并影响到世界上许多城市规划建设。

如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档案纪录片,可以使用这种探究式的叙事方式构思脚本,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合汇总、比较分析,找出可以将资料、素材凝聚起来的线索或问题,即将镜头组接起来的意义和逻辑,并将问题前置,抛出线索,自然地将主题贯穿其中,使纪录片也如虚构类作品一样引人入胜。在确保内容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去观看纪录片,必然会增加观看者从档案中探寻历史,深入思考一个城市规划的远见及其凝聚的共识如何影响城市形式的兴趣,进而探索现代都市特质的形成与城市居民生活及精神面貌的关系,使城建档案纪录片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与思考,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主题阐发和研究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如:电视纪录片《宜昌城建》,该片从宜昌市住建委的视角,对宜昌市2012年城市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并通过四个不同侧面展示了宜昌市城市建设发展的亮点与成就,同时也对未来宜昌城市格局的变化给予了无限期待。观看此片,不仅能看到宜昌当下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也能感受到所有建设者及相关部门的辛勤与努动,更能期待在以后看到宜昌市一年年、一步步日新月异的大发展。

(二)穿插访谈口述 增进交流互动。以城市建设历史为题的档案纪录片,在尊重客观事实,呈现历史原貌的同时,常局限于严肃说教式的制作风格。通过长篇累牍的解说和宣教,极易造成观看者的疲倦和厌烦,以致纪录片中使用到许多珍贵档案和录像资料的价值没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可见脚本创作是纪录片前期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简洁优美,富于画面感的解说词,使纪录片的主题表达更加清晰流畅,但解说词毕竟是由文学性的语言转换成专业配音,从聆听者的角度而言即使解说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却仍是已经设计好的思想的被动接受,失去了交流、互动的亲切感。因此,适当加入人物面对面的访谈、口述、解释,可以弥补解说的隔膜,也使纪录片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主流的商业纪录片的脚本创作,已游刃有余地使用采访、解说与空场相结合的技巧,用来实现叙事脉络的张弛有度。采访不仅是获取资料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纪录片创作中对档案历史背景加以说明、佐证、解读的常见手段,并且通过历史亲历者、见证者、专家、学者的讲述,更容易建立起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相互理解,讲述者的故事同样构成档案的一部分,进一步补充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电视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以作家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述对象,通过第一人称的自述和编导者以第三人称的采访,展现作家的城市故事,既呈现了人物命运与城市历史交织的个体化差异,也代表大众表征某些为社会高度认同的城市标签。

完全使用这种被采访人自述的形式,在突出历史厚重感的档案纪录片的脚本创作中显然并不合适,过多个人情感的加注,必然使纪录片呈现偏离客观真实的状态,但是以专家或当事人的访谈为线索,对资料、素材进行有机的串联,起到段落过渡、解释说明的作用,使书面化的档案资料解说更加生动,则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三)融合新旧档案 深化城市主题。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带来大量新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丰富而翔实的建设档案,积累了大量的录像资料;同时人文积淀深厚的城市遗址、历史建筑的珍贵档案,也是勾勒完整的城市建设轨迹的重要史料,缺少历史经验、物质基础的积累,整个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灵魂便不会形成。通过纪录片的编制,把城市建设历史档案和城市发展现状结合起来,不但使城建档案更加完整全面,而且使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经验、成果得到更好的传承。如此既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专业资料、数据的记录和积累,也为城市发展的开拓者和受益者――社会大众提供文化资源的共享。如:电视纪录片《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工程项目建设》,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工程项目建设为背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项目由来、工程概况及规模、主要建设指标、施工总体规划、桥梁关键施工技术、未来展望六个方面来展现工程的特点,同时在航拍的基础上,运用3D动画仿真技术模拟还原项目拆迁时序、施工现场进度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在项目工程上的应用,观看此片,给了社会大众对“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建设一个“直观”的认识。

城市的物质空间主要由建筑组成,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与城市命运、社会发展步步相伴,不管是栉比鳞次的摩天大楼,栉风沐雨的旧屋陈舍,还是沧桑巨变的街角码头,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发展的轨迹。从城市建筑入手,以小见大,由微观建筑的设计建造推及宏观城市的历史沉浮,在流动的影像中还原城市旧貌、展现建筑新颜,为充分挖掘城建档案资源,有机结合历史影像、城市面貌拍摄、工程档案制作纪录片,提供了以考古学方法梳理城市建设历史的新模式。如:电视纪录片《武汉建筑百年》,用镜头展现、挖掘、梳理、揭秘隐藏在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和历史档案,在传承历史的同时,追寻归于沉寂的发展印迹,传递出对城市历史的缅怀和对城市未来建设的信心,城市人的归属感由此而生。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纪录片的编制,可以突破传统说明、介绍、教导的制作手法,综合运用阐发式提问、采访口述、知识考古等叙事手法,增加脚本创作新意,优化镜头叙事逻辑,挖掘城建档案资源,摆脱枯燥、呆板的固有模式,尝试不同类型的主题表达以呈现城建档案的丰富层面,适应多样化的受众需求,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互动。

二、从素材收集到内容拍摄的创新

编制城建档案纪录片,主要依托资料的收集和拍摄,是在明确主题、确定脚本的基础上,对资料按照利用需求进行筛选编辑。目前城建档案资料以建设工程档案为主,其形成过程符合工程的专业特点。然而城建档案纪录片不应仅包含单一的工程录像专题片,还应制作内容翔实、形式丰富,兼有鲜活历史讲述与真实档案资料的城市印象纪录片,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组织素材之前的资料充实阶段,往往是档案编制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且常限于对自有资料的满足,而失去多方寻找、征集资料的动力,征集途径也常限于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博物馆和图书馆等,而忽视了社会资源。

因此,作为城建档案纪录片制作基础的资料来源,除了接收和征集历史档案、城市面貌工程现状的拍摄以外,还应借鉴商业纪录片的素材整合模式,综合运用寻访、口述、野外调查等方式,根据主题构思和脚本要素扩大收集范围,深入挖掘和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源,与现有档案中的有价值的文献、图片、影像相结合,丰富纪录片的内容,增加可视性和准确度,使档案在原有资料基础上更加丰盈完整,在资料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一些意外的档案资料的查证,亦能阐发更多创作新意,进一步丰富脚本内容和叙事手段。

(一)寻访调研:丰富档案内容。城建档案纪录片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素材的珍贵稀有,然而珍贵的历史档案,如果只是束之高阁,待嫁闺中,而没有经过不断地挖掘、研究和充实,依旧会失去鲜活的生命力。纪录片灵活多变的素材收集和拍摄影方式,为补充城市影像档案特别是历史档案资源,提供了契机。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正是借助纪录片的拍摄,被挖掘出来,倒逼档案资料的不断丰富,增加历史陈述的可信度。如电视纪录片《上海建筑百年》中很多珍贵影像素材,均来自编导的主动寻访:武康大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经典建筑,都出自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之手,适逢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邬达克子女专程到上海参加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提供记录了上世纪30年代邬达克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珍贵影像资料,作为这位伟大的建筑设计师目前仅存的影像画面,对于充实近代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的影像档案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采拍:读解档案幕后。城建档案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诸多专业领域,因此纪录片的制作者在脚本创作和资料编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专业问题需要梳理和解释,使内容说明更加准确,叙事逻辑更加清楚,易于解读,因此采访当事人、咨询专家是纪录片创作阶段必可少的环节。如:电视纪录《整治运河 情系民生》,以宜昌运河综合整治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人物采访,专家的解说,结合工程建设现场的实景拍摄,介始了各议案办理责任单位在市人大、市政府监督和领导下,以环境整治和景观工程建设为重点,克服诸多困难,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水系生态景观,使运河变得“水清、岸绿、景美”的过程。

建筑设计是城建档案纪录片编制的常见内容,在制作过程中,必然需要关于设计构思、空间场景的档案资料,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参照,然而再完整的数据也不会比设计者、策划者的解释更加明白。通过从图纸、文字说明到口头语言的转换,专业设计理念到通俗解释的过渡,减少观看者的理解障碍,是城建档案纪录片提升专业准确性的有利手段。采访本身,也丰富了纪录片的素材内容和拍摄影形式,亦是对原始档案的补充。如:电视纪录片《超级工程》,用5集来展现《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及《超级LNG船》5个重大工程项目。拍摄中将图纸、文字说明、口头语言融为一体,准确阐明了和反映了工程技术要求及难度。在2012年戛纳电影节,《超级工程》得到的问询量超过了《舌尖上的中国》,这说明中国的形象越来越贴近时代,纪录片制作取得了新突破。

(三)采访口述:增加历史真实。城建档案纪录片在表现历史主题的时候,常会面临缺少表达城市历史背景的文件或影像档案的情况。由于历史素材,特别是影像素材的收集受到诸多制约,很多历史记忆存留在书本中无法形象地传达,相比于严肃、正统的解说形式,采访与口述便成为最佳的表达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纪录片素材收集和画面语言的充实,以弥补背景史料的不足。如:电视纪录片《海上传奇》,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单线叙事模式,影片弱化叙事线索,把重点放在不同历史节点代表人物的口述,通过这些看似零散的故事碎片,勾勒出一个命运多舛、风情无限、遗世独立的上海印象。该片最大的特色便是对上海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典型人物采访,通过这些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后来者的口述,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仿佛形成了一卷卷生动形象的城市档案,配合讲述者自然流露的音容笑貌,充满时代背景的珍贵资料的衬托,使这些档案变得丰满立体,既像是在语言中读解历史,又像是在现实中重演过去,形成奇妙的观影体验,也为上海城市影像档案增添了更多有趣且值得研究的内容。当然,影片截取采访内容的逻辑,是突出事件的传奇色彩,调动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档案纪录片的编制必须使用有度,以免出现曲解历史、夸大真实的情况、有违档案的本质属性等问题。

三、从借助媒体到利用渠道的拓展

城建档案以纪录片的形式拓展档案利用渠道,除了在文本编制的形式和内容上勇于创新实践,提高制作水平以外,更需要寻求传播平台的推广,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传统的咨询、出版、展览等平台为纪录片的传播创造了一定条件,而大众媒体的发展则为档案纪录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受众多需求与认知度,是商业记录片发展中不容忽视的要素,为争取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作为艺术作品的纪录片同样面临平台选择和推广问题。作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编研成果,城建档案纪录片更多出于公益目的而创作,最主要的诉求是在广阔的领域内使公众受益,因而更需要加强与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合作,奠定专业支持和受众基础,这也是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借助商业模式,实现利益共赢的创新之举。如:电视纪录片《远山路漫漫》,全面反映了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双堰村村容村貌、村民基础设施及村民生活状态。该片一上映,就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村的关心和关注,并纷纷为该村捐款捐物,全力协助该村患病女孩刘思思来宜昌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很多的电视纪录片,均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成果、具有深厚历史人文背景的建筑或遗址为线索,讲述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内容有出处、有考证,形式上以纪录片与主持人解说相结合,起到了普及城市历史,传承人文精神,塑造文化形象的作用,与城建档案纪录片的诉求不谋而合。借助电视平台的受众影响力,有影视制作能力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人才和档案资源优势,从单纯提供档案资料,发展为自主制作电视纪录片,将档案编研成果展示给公众,才是城建档案事业开拓思路,走向良性发展的创新之路。如:2015年10月18日在三峡电视台《三峡夜航》栏目播放的档案纪录片《脱贫攻坚战》,该片真实反映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高桥乡双堰村的村民生活状态及各级政府特别是市住建委的帮扶成效,创造了良好的收视记录和观众口碑。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5

一、内容创新

1.保持优势。

首发省主要领导人时政活动、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颁布、省直机关权威信息,高标准地提前策划、及时配发背景新闻、新闻链接、独家短评,做好时政类、政经类报道及后续报道、配合报道,保持核心竞争力。

2.做出深度。

移动互联网让金融“去中介化”,供需双方可以去中间人直接进行交易;也让所有行业“脱媒化”,不需要媒体用自媒体就可以向海量信息接受者实现传播,人们还可以通过微信和更多推送渠道知晓各类新闻。但信息爆炸带来的是优质内容的稀缺,人们迫切需有有深度的报道和有思辨的评论,这就是当今时政栏目要努力的方向。摒弃说教式、简单化、宣传式的报道方式;多问题导向,多用宏观层、中观层、微观层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去报道新闻。作为主流媒体,要通过有深度的新闻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理解之桥,找到改革中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找到适应市场竞争的新闻事业生态。

3.应急机制。

新闻中心曾第一时间策划了《湖北新闻》对到湖北视察时的“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全版面报道;也曾策划了对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的“来凤县啃硬骨头,让局长交出扣在手里的审批权”的先进典型,作了超常规的13分钟专版报道。特别策划、特别反应是时政栏目应坚持的着力点。

4.关注热点。

《湖北新闻》曾对李娜夺取法网冠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从湖北李娜到世界李娜”这篇报道既扣准了当天的社会热点人物,又呈现独特的视角,从家乡人民、启蒙教练对李娜的关切、鼓励,李娜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跨越先锋”称号的角度报道了李娜的成长之路。时政新闻栏目绝不能忽视火热的社会百态、大众生活,要以准确的立场、独特的视角、栏目的语态来关注热点,要以更丰富的内容吸引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受众,在更广泛人群传播主流价值观。

5.开放融合。

电视时政栏目可以考虑荆楚网、湖北之声等本地其它主流媒体互动合作,对其头条进行整合传播;与省委政研室、省政府政研室联手,深度挖掘选题;与其它卫视新闻中心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报道省外的湖北元素。以合作的智慧独辟路径,以宽广的胸怀拥抱竞合,实现高站位、大信息、做本土媒体中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新闻产品。

二、形式创新

1.纪录片模式。

吸收一切有效的传播手法,不拘泥于单一的报道形式。好的纪录片和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今天已成为社会的文化现象,为大众所喜爱,如《舌尖上的中国》。“走基层”、“微纪录”是类似于纪录片的一种纪实方式,可以大胆在时政新闻栏目中不定期推出。看似普通人的人物故事它蕴含着怎样的含义,如何提高节目的感染力,用什么样的刷子解决本领恐慌,“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栏目要加强精品制作生产,从宏阔的时代变迁中和感人的个体经历中选择最能承载中国梦主题的故事和人物原型,弘扬中国梦湖北篇。

2.季播样态。

力推特别版块的月播样态、周播样态。季播娱乐节目风靡全国,如“中国好声音”、湖北卫视的“如果爱”,其通过不断强化观众印象,获得滚雪球般的影响力。《湖北新闻》持续推出特别版块的月播样态,如“走进经济一线”“践行三严三实”。提炼精当主题、设计片花,统一包装,以月播、周播样态,将保持周周新、月月新的栏目风格。

3.播报方式。

《湖北新闻》在2014年、2015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在全国卫视中率先推出站播模式。演播室灯光、演播室机位、主持人站位都是时政栏目大胆创新的方向。

4.屏幕细节。

栏目今后将多思考观众能接受怎样的语速、能看清多大的字体、会有怎样的收视期待、能适应怎样的编排方式、编后语是否符合观众情绪等等,来调整所有的节目细节,一切从观众出发,充分尊重观众。

三、媒体融合创新

与微信公众平手,将栏目内容及时上传,扩大栏目影响力。开辟新媒体载体,与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络客户端、APP手机客户端深度合作,在与新媒体融合方面赢得更大成长空间吸纳节目中的采访对象及一批专家学者智囊团,打造好微信公众平台及所有二次传播载体中提供因栏目版面限制所没有的“稀缺”内容和“增值”服务。利用新媒体,开发线下活动,变产品为商品。根据栏目中的深度报道,发起热点话题,举办主题论坛、高端对话。公众平台和地面频道对活动及时预告、及时报道。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6

2002年,代表山诺会获得共青团颁发的全国环境保护大奖――“母亲河奖”。2003年,独立DV作品《寄望草海》,在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栏目播出。

2004年大学毕业,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编辑记者至今。在履行编辑记者的工作责任之余,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拍摄企业形象宣传片、会员活动纪录片。2006年12月,成为2006年度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优胜者,目前在着手拍摄纪录片《昆虫摄影师》。

2006年初冬,北京什刹海旁的一个小院。

从广州纪录片大会回来已经一周,李磊在为自己即将拍摄的纪录片《昆虫摄影师》忙活着。作为2006年Discovery探索频道 “新锐导演计划”入选的6名导演之一,李磊仍沉浸在兴奋中,但紧张的筹备已经开始。

直觉告诉我,李磊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一路走过来,我还是想选择纪录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句话,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第一个片子――当时,我觉得自己像是拿了奥斯卡!

李磊的第一部DV作品叫《寄望草海》,曾在凤凰卫视“DV新时代”播出,是他在大三时完成的。“寄望草海”是林业大学环保公益社团山诺会的一次助学公益活动,作为组织者之一,一直对影像感兴趣的李磊,产生了把这次活动几录下来的想法。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去“DV新时代”栏目组申请了一部DV。

“一个巨老的机型,两块电池,一块是无论充电多长时间,只能用半小时,另外那块更离谱――就算你充上一天也就拍5分钟。”

举着这部机器,李磊拍摄下了活动的全过程。“那是我第一次拍DV,也是我比较用心做的一件事,投入了很多感情。”

《寄望草海》在学校里放映结束后,同学们都起立鼓掌。“我记得那时正好赶上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期,当时,我觉得就像自己也得了奥斯卡奖一样!特别激动!”李磊哈哈大笑起来。

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到入选新锐导演计划,李磊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突然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现在的状态,有点儿像三年前拍第一部片子时的感觉。”

朋友――我们这拨儿人

和李磊一起做这部纪录片的都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提起他们,李磊最爱用的句式是“我们这拨儿人”如何如何。

参加新锐导演选拔前,对于题材的选择,李磊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环保、自然这一块儿。我觉得这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忙活的事,也是我以后的一个方向。”《昆虫摄影师》的方案成功入选以后,“这拨儿人”经过商量,决定让“野性中国工作室”也参与进来,提供摄像机和粗剪所需的苹果非线系统。

“其实我们这个小组一直就有一个共识――要做中国的自然影像类纪录片。自然影像类在国外是一个重要的纪录片题材类型,在中国还应该算是一个起步阶段吧,虽然有奚志农,老大!呵呵。这次“野性中国”也参与进来了,很有可能将来我们这拨儿人都慢慢加入这个群体。”

李磊说自己做导演经验略嫌不足,所以正在考虑申请和影像经验更丰富的朋友赵航联合导演。“现在我们群策群力,都把这件事当成大家共同的事。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对团队中每个人都将是非常有益的。”

题材――在讲述他,也是在讲述我们自己

《昆虫摄影师》能够在诸多方案中被选中,一定有其特殊性。

“题材。”李磊说。“老唐和他的朋友们拍虫子、养虫子,还想拍摄BBC、美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昆虫类纪录片,这样的人和事不多见。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也许会让他们吃惊――我们身边居然有这样的人。当然,我更想让国际观众看到,中国有一群人在做这样的事。”

这次新锐导演计划的主题是“素描中国”,“平凡但不乏魅力”的主人公, 前进中国“活力之源”的故事,李磊的选题显然非常切合本次计划的主题阐释。平行地对入选的6个选题进行比较,无论是华岩寺僧人足球队,还是面临时代变化的传统美食汤包,都体现了一种挑战与发展中向上的活力。

“和人们的生活一样,虫子的世界每天也在发生很多事。我想把虫子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去作类比,来反映主人公老唐的世界。这中间肯定还牵扯到老唐的梦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这是很多人要面对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是啊,纪录片之所以能吸引人们去关注,是因为每个故事里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影子,有我们身边生活的影子。

李磊对这部作品的想象是“画面要很艺术,访谈要很生活”。

制作――中国的纪录片缺少这种规范的方式

提到投资和预算,李磊拿出个黑色大夹子――《Discovery新锐导演制作守则》,给我看对方要求提供的开支样表。除了场地、器材、交通、通讯等费用,表格里甚至包括了礼品费、邮寄费等等诸多非常细节化的项目。

“这种纯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国内简直就没有这么做的。”李磊又翻到后面的分类文件,指着其中一项《各类同意书》,说他打算把这些复印上一大沓。

“比如这个,形象同意书,除了主要人物要签,在你片子里出现的所有人物,哪怕只说了一个字,也要得到他签署的这种协议。”

我翻了翻,还有各种各样的同意书和版权协议十几份,内容关于场地的使用、影片中出现的商业性LOGO,涉及到的音乐……这些事无巨细的文件和表格无疑大大增加了拍摄小组的前期工作量,但也使拍摄更具计划性和条理性,减少了可以避免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的损耗。

“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为什么不去把这种方式学到呢?在制片经验方面,中国的纪录片导演缺的就是这种国际化的规范的运作方式。”李磊举着那一大厚本的《制作守则》,“像这一大堆的表格和协议,如果要真的想和国际接轨的话,这个是特别重要的。现在早接触一点儿,能帮我养成一个好习惯。”

商业――我还在找一个平衡点

在广州,方案阐述前,李磊与其他入选导演参加了一天的培训,新锐导演计划执行总监制魏克然主要举例讲解“Discovery风格”,比如同一个题材的片子,中方拍摄和剪辑的版本是怎样的,Discovery买过来后,重剪的风格和重新搜集组织资料的过程。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二者讲故事的方法。

“本土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特别喜欢娓娓道来,Discovery则会打破时间和逻辑,把最精彩的在最前面展示给你,设置悬念,把你抓住。”李磊说,“比如《昆虫摄影师》成片是22分钟,中间会插三次广告,硬性地把故事分成了四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在广告前留个包袱,整个片子也许就要设置几次悬念。”

我很关心这种商业化的特征与李磊自己的叙事偏好有没有矛盾。

“我当时想象这个片子会出现哪些场景的时候,跟Discovery的风格还真是有点不同。比如进入故事还是比较慢,不是那种一开始‘劈头盖脸’就过来的。可能关键还是思维方式不同。”

“你会想办法迎合Discovery的叙事方式吗?”

“互相交流吧,目前为止我还是在找一个平衡点。但是考虑到国际化的观众,我肯定会用一些国际化的语言。”

李磊的观点是,只要不违背纪录片的原则,不影响事实,把纪录片做得更精彩一些,更娱乐化一些,无可指摘。

“既然你要展现给观众看,为什么不让大家看得更高兴点儿呢?”

压力――别的不想,只想怎么把片子拍好

2005年度Discovery “新锐导演”施秋荣最近在2006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之凭借纪录片《老北京学英语》荣获“最佳导演”奖。我问李磊有没有想过《昆虫摄影师》将来也可能去参赛获奖。

他毫不犹豫地摇头。“我不去想这些。我目前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没再想获奖什么的。拍好,能播出,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

“Discovery提供的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你的片子将在全亚洲的频道播出,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当然会有压力,我现在觉都睡不太好。”他笑了笑,很快又严肃地说,“但是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非常难得。对我个人来说,这个机会能帮我实现长久以来最大的一个想法,就是拍自然题材类的片子。还是那句话,我现在不太想以后,只想怎么去做这件事。”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7

纪录片国际传播体系的建立

第一,选题评估与国际预售。

国内的电视人并不缺少拍摄纪录片的行动与热情,缺少的是行动前的计划与论证。很多纪录片人,尤其是青年编导,往往在选题时容易走两个极端。第一种表现是满腔热情,遇到题材就开机,缺乏对题材理性思辨和细节论证,结果导致选题重复平庸,内容空洞拖沓,一些早被关注过的陈年旧事被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另一种是编导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反差效果”,放逐了理想与责任,专门挑选具有悲情或猎奇色彩的市井化、低俗化选题,如:绝症、家庭纠纷、妻离子散、乞讨卖艺、奇闻怪象等,甚至专门聚焦违法犯罪、吸毒,夸大甚至编造社会阶层冲突等严重有损中国社会形象的选题,以期在国际上获得畸形关注。

国际预售制度是世界范围内电视节目生产发行的通行规制。目前,国内外电视剧的主流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预售系统,即在一部戏投拍之前制作方与播出方(一家或多家分担)签定播出预售合同并拿到订金。预售制度为创作者广泛募集了相对充足的创作资金,起到融资的作用,同时多家共同出资制作或购买的方式降低了市场风险。预售合约签订的依据是创作之前长时间、负责任的论证与策划,这会保证题材的独创性和故事性,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选题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第二,规制性管理与流程化操作。

西方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已然形成了规制性的管理,这特别表现在标准流程与细节量化上。面对国际电视市场和众口难调的大众审美文化,中国的电视生产、传播缺少的恰恰是规制性标准的确立。这好比中西餐制作的工艺差距:中餐制作的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厨师,产品的“食材、调料、火候”都由其一人掌握,厨师就好比中国纪录片的导演或制作人,自己独挡一面并承担所有风险,这既形成了中国纪录片百花齐放的优势也使得中国纪录片至今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风味小吃”阶段,导演们凭个人化的艺术感觉行事,无视产业规律和受众喜好,无视海内外观众欣赏品味的共性与差异,我行我素。不仅无法控制投资风险,也无法适应制造环节的批量生产,自然无法在跨文化传播上形成规模。因此,中国电视纪录片这样一个成本投入高、收视风险大的生产领域,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国际化传播的创作规制标准。目前,国际上已经论证成熟的能够确保高收视率的创作规制有“悬念化叙事”、“平衡性呈现”、“非线性结构”等方法,迫切需要国内编导学习借鉴,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详细阐述。

第三,品牌营造与风格坚持。

创作标准规制的坚持会带来巨大的品牌效益。“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发现频道”的纪录片是永恒性主题,快节奏剪辑,高信息量压缩,依托情节与故事推动;而日本NHK的纪录片是公益性主题,慢节奏叙事,娓娓道来,情感推动线索,感性解说。两个频道的纪录片风格截然相反,但却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秉承的品格与宗旨,最终都拥有大批粉丝,均产生巨大的市场和社会效应,原因便是流程化管理,通过标准作业程序与细节量化的方式,始终如一,几十年如一日地锻造同一风格品牌的作品。而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了几十年,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标准,依然是靠天吃饭,凭感觉行事,随性拍摄,无法预测自己作品的优劣。只有流程管理和标准制作程序管理下的纪录片,才能形成品牌效应,适应市场经济。流程管理和标准制作程序一旦建立起来,则选题有方向、制作有流程、细节有量化、评估有标准、欣赏有满足、导演受尊敬、经济大丰收。电视纪录片自然也不会畏惧全媒体的冲击。

第四,艺术殿堂与产业链条。

纪录片是电视节目中的贵族,理应彻底远离低俗与平庸,拥抱艺术与人文。在未来,精品纪录片的播出应秉承高端路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脱离电视播出和收视率的控制。让纪录片进入院线、沙龙、社区都不失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尝试。纪录片管理者与组织者应努力争取企业公益基金与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项目投入,在重点城市打造纪录片院线与公益影像沙龙,举办公益影展,把纪录片的传播空间打造成高端艺术殿堂,让纪录片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通过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辐射寻常百姓,通过仪式化欣赏的方式提升全社会欣赏纪实作品的艺术与文化氛围。当茶余饭后的人们谈论纪录片,就像聊起电影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风土人情、投资旅游一样,当欣赏纪录片像打高尔夫球、品红酒一样成为高端时尚的时候,纪录片便真正迎来了流行与风靡。

为了建立更广阔的市场,纪录片领域应尽快打造产业链条。在未来,纪录片仅凭借节目的经营是很难发展的,纪录片频道仅依靠电视产品的播出也很难取得对外传播的长久成功。在产业链条中,纪录片只是拉动效应的火车头,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应该是火车车厢里的后续产业。如,在以往的创作实践中,有的纪录片有意,更多是无意中促进了旅游产业,宣传了民族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拉动了某些消费行业。在纪录片这个领域我们如何尝试后续的盈利?需要更多专家的思考和市场的实践。

纪录片的三次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纪录片要跟上国际化传播的脚步,必须从根本上承认一个概念,就是纪录片中永远没有绝对的真实,真实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中国纪录片界在30年中至少经历了三次对真实的颠覆:第一次是“长镜头”、“同期声”式的纪实主义风格(如《望长城》《》),颠覆了“以词为主,画面配乐”的宣教片(如《话说长江》);第二次是电视剧式的“搬演重现”与“数字技术”(如《故宫》《圆明园》),颠覆了纪实主义;第三次是纪实性的游戏娱乐颠覆了自然生活真实,表现为带有人为游戏规则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对纯粹自然性发生事件的记录。

因此,过去看起来真实的,今天看就不真实了;而过去受众觉得很不真实的创作方法,今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纪录片正迎来一个“怎么拍都行”的时代。去争论其中的是非功过已然没有太多意义,但面对收视率为主导的电视评估体系,纪录片如何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之路,将是摆在纪录片产、学、研三大领域的共同问题。

纪录片选题策划书篇8

“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状况,谈好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转变,甚至影展能否继续都不一定。”一位影展策展人这样的说。对他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理想。每一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都有着波澜壮阔的故事,只有亲历者才能在鲜花红毯的风光背后看到影展主办者为品牌延续凝聚的思考及筹办过程的辛酸。

相比初次建立的影展,对已经建立品牌的影展来说,如何走下去可能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伴随着新的影像时代的到来,年轻的影展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求生存;老的影展则要在新的时代中求发展,更有创新者,则是在努力创造新的模式。

《周易·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蜕变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也唯有不断地改变,才能走得更远。

浪漫主义的旗帜不倒,我们有戏

迈向专业的2013杭州亚洲青年影展(HAFF)

文_单佐龙(2013 HAFF策展人)

我相信,很快,2013杭州亚洲青年影展(以下简称“HAFF”)就将从“理想主义”的时代走向“浪漫主义”的时代。而“浪漫主义”这面旗帜若不倒下,我们就一定有戏。这可能就是五周年之际的杭州亚洲青年影展最重要也最微妙的一个“变化”。

让浪漫主义逐渐取想主义

“理想主义”时代意味着精神的力量是唯一的价值和动力,大多数的理想主义分子都倒在了井眼喷发的最后一厘米处。故此,四年来HAFF团队成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敢地闯过那个艰难的边界,由此也将自己树立为一个“理想主义斗士”的榜样。早年遇到同行们、观众们,以及关心我们的人士,往往以“理想”或“梦想”赞佩,我有过自豪,今天再要遇到这样的赞扬,我开始脸红——因为那种纯粹用激情的冲劲换来的结果,代价就是透支自己,也透支别人对我们的赞许。

“浪漫主义”时代最大的特征可能是笃定,懂得拿捏,理念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与认可,对复杂的框架结构拥有成熟的判断、拆解和重组能力,所有事情做起来已不再需要釜底抽薪,而是在让团队自身有实力对理想负全责的同时,也让支持我们的人,以及与我们合作的人,心甘情愿也价有所值地接受这种付出。总结来说,这是一种“浪漫”的铺开。

从比较实际的影展策划与执行层面而言,这种笃定的“浪漫主义”可以表现在如下方面:对行业政策与形势的准确读取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本地文化气候的精确判断;对影展组织机构与实际执行团队的定位和建设,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默契度的养成;精炼而又恰当地评估自身团队的各项能力指标,并以此尽可能用四两拨千斤之效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接待能力、放映能力、设计能力、对话谈判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团队福利等等);在精力和资源都有限的条件下,极其清晰地确定影展成长的主次目标分别是什么,并朝着某一既定方向做无限量的努力;如何在有限的经费和人脉基础上开拓性地构成属于HAFF自己的选片制度;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影展与新近合作方之间较高的信任感与可靠度,并学会通过对相应的法律条文的消化来保护以及保证相互之间合作的质量;如何形成与HAFF当下与未来目标一致的媒介形象;如何平衡赞助方的来源与比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赞助责任和无法避免的执行限制及其后果的预计和防范等等。

以上的框架结构,对今天的HAFF而言,仍然只是一个蓝图,可贵之处在于我们已经可以有选择地阔步迈向这些细小的指标,并慢慢实现它们,理念的摆动与正位将要完成,浪漫主义时代开始上路。

HAFF的选片制度

今天的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影展成长的主次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们认为,HAFF至少在十年之内都会首先是一个“观众影展”,其次才是其他的部分。由此而引发出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内容,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选片制度。

“选片”概念,在比较成熟的欧洲电影节制度体系中,是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概念和行动,与此对应,他们有着成熟而健康的针对选片人以及策展人聘用、解职、跳槽、培养、薪资福利的种种制度,这在后起之秀的亚洲地区的电影节中(如釜山电影节)也早已深入人心,并被官方所认可。但在当下的中国是没有的,这一现象还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影展并没有严格的策展人或选片人的制度乃至意识;其次,中国大大小小影展的“选片”大都是“复制”与“刻录”式的,比如大的电影节干脆采取由各个国家的使领馆机构“推荐”影片,并按照排排坐的方式对号入座,将选片的过程单一化为电视行为中的“栏目化”,而更小更独立的民间影展,更多地囿于经费和精力原因,而多依靠拥有经验的选片人。但随着国内民间影展的增多,“炒冷饭”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不同影展与影展之间选片的重叠度太高,共享的区域太多。当然,一个真正好的选片人制度的建立,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没有那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体认,不可能建立起来。

仅从HAFF的经验来讲,目前我们最着力的工作方向是节目的建设(也就是选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亚洲之光”青年短片竞赛单元是属于面向亚洲地区自主征片的,另外每年还有多个特别展映单元,是邀请选片人来协助选片的,当然这中间有几个单元的属性是年年固定不变的,比如每年做一个大师回顾单元,每年做一个亚洲焦点影人单元。

以往HAFF的节目策划,都是比较散漫的模块化的动作,比如会将全部的选片权限交付给特邀的选片人来做,具体的执行由影展团队完成。早年的合作,更多地偏向于同独立的机构合作,比如香港演艺学院或某些具备部分发行能力的海外电影节等等,与他们合作的好处在于可以直接解决片源问题,中间的选片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四年以来,我们越来越发现这里的问题所在——这种单一选片的局面,无法支撑起HAFF的节目方向,无法做到我们为自己而设定的那些目标。

从2013年开始,影展首先设立单元的大致面貌和取向,再循着这条线索去约请选片人来完成。如今年要做的三个特别展映单元,亚洲焦点影人单元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要关注某位日本青年导演,一开始联络的河濑直美。考虑到对方2013年计划较满,最后放弃并推延至以后几年再做,于是将焦点关注到日本的纪录片导演想田和弘。

选择想田导演理由也是多重的。首先,想田导演一直坚持的“观察电影”创作方法在方法和哲学上非常接近于中国的“直接电影”的创作方式。其次,想田导演其人其作品,在华语地区一直仅在台湾和香港地区有所露出,从未来过大陆。此次HAFF将其介绍到中国大陆地区极有意义。本单元策划与选片全部由HAFF完成,HAFF将为想田导演安排主题为“直接电影死了吗”的讲座。

今年的大师单元更为复杂。考虑到单纯依靠影展自身资源做大师回顾确有难度,于是我们首先确定要与法国大使馆合作。我们放弃了做单一大师的方案,而是选择了“法国电影人眼中的亚洲”这一提法。这也是为了与HAFF作为一个亚洲影展的属性紧密结合,能够从选片上坚定地突出我们的亚洲属性。最后我们选定了从1959年至今50多年来众多法国电影大师导演们所创作的对亚洲的眷念与描摹,比如玛格丽特·杜拉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让·吕克·戈达尔以及路易·等等。所有拷贝都是胶片,并通过法国大使馆以外交邮包的方式运送到上海,再转运到杭州进行放映。由于经费有限,这次我们无法拿到最新的修复版拷贝(比如《广岛之恋》);最后一个特别单元,我们选择与鹿特丹的选片人葛江以及本身就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女导演陈翠梅合作,在他们无私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形成了一个七部长片组成的东南亚新浪潮单元。此次的合作,我们也跳脱了以往与机构合作的情况,给我们在选片上有了更大自由度,七部东南亚长片,描摹了一个陌生的和离奇的东南亚世界,这对观众而言,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观影经验。

从明年开始,HAFF会在选片上做出更大的变化。比如我们希望正式引入独立的选片人,而我的目标也会放在更为年轻,长年游荡于欧洲电影节,有着充分的电影节人脉和观影量,并对新电影有着非常敏锐的捕捉能力的同行们。我也希望能将选片人的制度、责任与义务慢慢细分开来。未来也许可以划分为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华语部分、西欧部分以及东欧部分等不同的模块,分别邀请对应的选片人加盟HAFF,我希望未来HAFF每年的节目框架与片单,一定本身就是一份亚洲电影重要的田野研究材料,而这份材料的实施者,一定是极有智慧的年轻的选片人团队。我想这个计划,应该会在明年的HAFF看到一些初步的成果吧。

团队建设:创造条件,尽量专业化并创造价值

如果说选片团队是未来的HAFF用以构造品牌最为核心的资源的话,那么执行团队,将是这张品牌可否得以延续的核心资源。

一方面,我们用差不多五年时间找到了影展在组织机构和团队建设上的定位,一个初步的条块结合的团队结构。

首先,影展并非机构,它的性质是一个公益性的学术性的项目。而这一项目,目前的主办方是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以及杭州市西湖影像促进会,研究院甚至为具体负责影展项目的策划与执行安排了相应的编制与工作岗位。有了母体,影展项目就可以让自己“有法可依”,学会用现行法律法规,保障自身的合作权益,规范合作性质与程序。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次,仍然回到影展定位上来,目前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学术性的项目,影展无力养活完整的团队,HAFF采取“松散型合作”的办法来结局影展团队与用人问题,我们所能调动和掌握的合作团队,与影展项目保持着高度的人与人之间以理想维系的信任关系,所能起到的效果甚至要比雇佣关系更为可靠。影展有着紧密协作的形象设计团队、影像视觉团队、执行团队(负责媒介、赞助、拷贝与放映技术以及现场执行)、活动团队以及学术团队等等。今年影展结束后,HAFF将招募全职员工,作为影展的项目负责人,具体开展影展方与合作团队以及合作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

应当说,HAFF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尽量实现执行上的专业化。

跨界尝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艺术力量

本届HAFF开始做一些跨界的尝试。

在杭州本地,当代艺术的真正氛围,并没有上海与北京浓郁。清影当代艺术空间,一直以比较民间的、小环境式的努力推动和扶持着本地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与露出。从今年开始,HAFF与清影开始合作与影展相关的跨界性的艺术项目,目的在于让HAFF的品牌更多地以创造性的方式被人熟知,让HAFF在城市里慢慢发酵、小心升温。这一跨界团结,既可以认为是HAFF在节目形态上的尝试,也可以认为是媒介策略上的努力。

首先,HAFF邀请清影旗下艺术家陈栋帆为影展创作了海报主视觉,栋帆完成海报的收藏版创作后,再由HAFF设计合作团队衍生发展出一款应用版的海报。艺术家则根据海报主视觉,进一步策划了一个名为“水月镜像,搞搞震”公共艺术项目,以其个人的理解方式将HAFF介绍给大众。

它的第一部分名为“为电影节画张肖像画”,他们买了一款国外新出的便携式的投影机,将海报主视觉的各个形象拆解出来,将其带到世界各地,投射到夜晚的喷泉、深夜的广场、火车车厢、美术馆墙壁、电影院等各种想象中与影展兼容的公共空间去,让他们发生联系产生联想,就如艺术家本人所说的:“我清楚自己能做的不仅仅是一张海报,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介入到电影节和大家的工作中。”

它的第二部分名为“把你的话刻在风中”。艺术家看到HAFF字幕组翻译志愿者们辛苦地进行字幕翻译工作,产生灵感。带着这些陌生的字幕,放到便携式的投影机里,投射到各种看似无关的物件上,给它们以温度和故事,由电影字幕带出了脱俗的意义;其次,与影展同期,还将由清影当代艺术空间与HAFF共同推出名为“远处,那束光”的HAFF当代艺术邀请展,邀请国内与杭州有关的八位青年艺术家创作不同的八组艺术作品,在影展期间进行展出。同期,入围的亚洲青年导演还将受邀一起与杭州本地艺术家在展览后进行一场跨界的“对话”,让艺术的创作与杭州这座城市的相关度越来越高。

除此以外,未来的HAFF,还将与西湖国际音乐节等不同门类的平行艺术项目进行跨界合作。HAFF希望电影从电影本身出发,因此跨界的意义并不在于改变一个“电影节”的本来面目,而是对理念和方向的补充性阐释。

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本届杭州亚洲青年影展的“变”集中地反映在选片制度的倍加努力,节目方向的亚洲属性,外链活动的跨界尝试以及捋顺团队建设的条块结构等多个方面之上。

不一样的GZDOC

稳中求变的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GZDOC)

文_朱晓

作为国内较早面向市场的部级专业类电影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GZDOC)一直是国内纪录片市场的风向标,和民间影展所不同的是GZDOC浓厚的官方背景。GZDOC是在2003年广州电视台组织的广州国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十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纪录片展示、交流和交易的国际性平台。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纪录片为主题的部级影视文化盛会,多年来的市场环节令GZDOC具有显著的市场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由GZDOC走出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纪录片至少有60多部。2011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更名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2012年,招标成功的环球瑞都国际文化传播机构开始对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执行运营统筹。

今年是GZDOC进行公司化运作的第二年,本届纪录片节将在保持往年特色板块,如评优、展播、方案预售、培训、市场交流活动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GZDOC的国际影响力。广州环球瑞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GZDOC执行总监源向平老师相信在公司参与运营之后,GZDOC在内容上可以对社会化纪录片更加包容,而他也相信“告诉每位纪录片制作人,如何赢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是GZDOC的长久之道。真正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参与、行业受益”的新局面。

源向平老师希望,2013年的GZDOC,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开始。

社会化运营后的GZDOC

2003年,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广州电视台召开了广州国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2004年研讨会就形成了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并逐渐导入纪录片提案市场预售的模式,到如今GZDOC,已经从单一的评优展播功能转向市场化服务兼备的新模式。

目前GZDOC已经是国际纪录片界重要盛会之一。而近两年的社会化合作,也给纪录片节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应该说,进行社会化运作后GZDOC也从纯官方角色向市场化过渡,我们力图营造新的办节氛围,努力使“市场”的概念变得更加明晰。

环球瑞都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兼纪录片节常务办公室秘书长刘军老师常说,“我们只要努力建立一种氛围,最终可以让国内外的买家和同行建立一种信心,这样也会让国内外的同行见到希望,大家也可以繁荣中国的纪录片。”

执行总监源向平老师表示:“可以感觉到市场化的运作,令环球瑞都公司与政府的合作,可以扩展至为系统内以及系统外媒体和机构‘铺路搭桥’,让大家可以有更加宽松的环境来做纪录片。” 有着十年在GZDOC工作经历的源向平老师清晰地认识到,GZDOC唯有让市场活动真正达成交易,才会有吸引力。因而,在今年的活动中,执行总监源向平老师更加注重市场环节的安排。

首先,在努力营造、培育和创造纪录片节的市场氛围和平台的同时,我们努力在方案预售和纪录片商店上,吸引国内外买家。如邀请国际买家的同时组团国内“10+10”战略联盟买家;受邀请的国内外买家均提交采购计划,这将为优秀作品拓宽市场渠道;今年我们增大了建设纪录片商店这个交易市场的力度,丰富了可供市场版权交易的纪录片目录;在纪录片节市场活动现场设立自助点播终端,让参会买家可以通过点播直接搜索到可供版权交易影片信息,同时我们和南方产权交易所也建立了线上版权交易平台,使导演可以直接与买家在网上交易。

其次,中国制作人首次可以成为国际制作人日活动参与展示的一分子。

再次,让纪录片商店可供应的成片版权交易目录丰富和大幅翻番。对于纪录片、为纪录片的征集,我们放宽了更多条件。今年5月至8月启动全球作品征集以来,得到中外纪录片界广泛响应,共征集人文历史、自然环保、科技教育、社会纪实、文化艺术等方面题材的纪录片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两千多部作品,作品既包括独立纪录片人提交,也涵盖国内外主要电视台及纪录片制作机构选送,同时也有高校为主的青年纪录片人摄制作品,今年GZDOC在高校中征收到过百部微纪录片,也为学生作品创造网上交易的机会。

最后,由GZDOC组织服务团队,为参与国际预售的纪录片预售方案、纪录片成片提供协助跟踪服务。

社会化公司和独立纪录片人的参与

GZDOC从去年开始,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邀请社会化公司和对纪录片有兴趣的制作机构与个人参与进来。这种市场化运作,如接受环球瑞都公司对GZDOC进行投资,使GZDOC有更大的变化。

作为一直致力于为纪录片行业人士提供服务的平台,2013GZDOC今年首次公开设展,为纪录片制作、发行、播放的专业机构及关注纪录片发展的企业提供现场展示推介的窗口。今年的GZDOC也开始主动与商业客户进行合作,如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的合作,而与此同时,这些深入合作也使得主办方了解到更多中国年轻人对于纪录片的需求。

评选更加权威具有公正性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广东人民政府主办,国内唯一部级纪录片年度盛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肩负着不可推脱的行业使命。作为GZDOC11年的见证者,执行总监源向平老师坦言,GZDOC走到今天尽管不是一帆风顺,但确实每年都有亮点和进步。“早期做纪录片大会时,评优展播占较大部分,那时候市场部分不是很重要,但纪录片是一种文化产品,可以让更多国外朋友借此了解中国,但这些理念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有效的纪录片交易才能完成。”

2012年GZDOC在首度设立“金红棉奖”,邀请了纪录片国际大师与国内具影响力制作机构、高校代表共同组成评委团,评出9大奖项13部获奖作品,其中“最佳中国制作人奖”得主《千锤百炼》,曾于2009年GZDOC的方案预售首次亮相,从此走上三年的制作之路,并最终获得第49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殊荣;而“最佳纪录片奖”得主《五台破相机》,成功入选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最终候选5部作品之一;2012年“评审团大奖”则授予当年在中国大陆取得空前成功,并掀起纪录片观影热潮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今年纪录片节的执行人,源向平老师在环球瑞都公司和广电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了筹备工作,希望在影片的质量和数量上有所提高,今年的GZDOC与中广协进行合作,使整个评优过程中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令GZDOC“金红棉奖”具有更高的含金量。今年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也将更符合国际的要求,请国际纪录片行家进行奖项征询,再将分类中设置了最佳纪录片长片、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系列节目、最佳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等多个不同的奖项。

作为中国纪录片优质的影像文化平台,GZDOC除了用评优是对创作者的肯定,展播也是可以让广大市民接触优秀纪录片的方式。所以今年我们更注重影片展播,观众可以在线上线下展播平台看到参加GZDOC的影片。通过人文类、科技类等国内外优秀纪录片作品开阔观众的视角。在会议期间还举行国际大师班,让专业人士与培训过程相结合。

一支有传统的执行团队

节是由人做的,有什么样的执行团队,就有什么样的纪录片节。这两年随着环球瑞都的加入,有更多像笔者这样的纪录片新人参与筹备工作,在这过程中源老师多年的经验给了我们团队迅速了解业界及GZDOC的机会,而刘军老师的锐意进取则为我们开拓了思路并为GZDOC注入更多新元素。

执行总监源向平老师则由2003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就开始参与GZDOC至今,伴随纪录片节的成长,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在工作过程中,我也能常常感受到源向平老师对我们常说的“心怀感恩,努力做事”。

我相信,这份情怀,不仅仅是各位先行者多年来工作的理由,也是我们这支团队的传统根基。

从象山到嘉定

以不变应万变的第四届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

文_如母石

四年前的土豆映像节特意安排了几位电影人和项目负责人的交流,还记得其中一个人对香港导演彭浩翔说:“给你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设备,在同一个地点,拍摄同一时长的短片,你敢吗?”彭浩翔笑笑,没有回答。

问话的人,正是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总策划邱琦老师。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九分钟电影锦标赛依托象山政府,在象山举行了三届锦标赛,其中出了不少作品,这些作品不乏进入国际电影节中。今年是第四届九分钟电影锦标赛的第四年,而比赛的地点,也由象山搬到了上海嘉定。

培养青年导演的电影竞赛

举办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的缘起是因为邱琦老师拍摄自己的处女作《那年夏天的海》,在拍摄过程中几乎尝遍了新晋导演的辛酸与痛苦,因而也对剧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深恶痛绝。正因为自己以前曾做过电影的经历,令邱琦老师也注意到剧组一贯的习气。当一个新人导演遇到“老油条”式的成员时,种种问题就出现了;而新人导演也往往由于过于在意“导演”身份的确立,导演方法不娴熟等原因,在拍摄时要么过于注重自我表达而忽视了整个团队的驾驭能力,要么不顾投资方的资金,随意改戏引发一系列后果。在这样深刻的感同身受后,邱琦老师决定搭建一个平台:可以让年轻的导演得到创作随意的同时,也能教授年轻导演市场化电影运作的规范。为此,邱琦老师专门注册成立了北京原创动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别人。”然而,邱琦老师认为,大赛距离自己理想状态的效果仅达到20%。的确,从2010年至今,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已经收获了72部拥有版权的微电影,而本届也将产生出15部作品。

一套可以循环的模式

第四届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监制丁正导演现在正在拍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他也是前几届的参赛导演:“在象山的那三年我们住在类似学生宿舍的房间,无论是拍摄期间的剧本讨论还是经验交流,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实践机会。参赛的大部分导演都刚毕业,最多工作几年,相信在九分钟电影锦标赛里的日子给每个参与者都留下很深烙印。”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给参与者们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经验上的,在组委会的推广下,全国八个视频网站上都设有九分钟电影锦标赛专区,而高铁和飞机上也有投放。

“目前的盈利模式还是影片和地方政府旅游项目相结合,另外一部分来自短片发行,但不是暴利。我相信文化本身需要一定高度,九分钟是有文化高度的,因为它师从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实践,对电影的纯粹性和鉴赏力都有。”邱琦老师坚信,在整个过程中,只有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整个活动就可以继续下去。连续四届的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采取的模式就是依靠政府资源对项目进行场地和资金支持,通过网络筛选剧本和团队,以锦标赛形式进行创作,而作为回报,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当地,对于当地旅游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前三届的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安排在浙江象山,而所有的故事,无论是爱情的、喜剧的、儿童的全部都发生在这个小渔村。

目前,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每年都会在当年的3至5月份进行剧本征集,选择出合适的剧本,并在5-7月份对团队进行选拔。因为剧本的选择和团队的选择是不同的评选结果,因而选的团队,90%可能都无法拍到自己的剧本,但这些团队可以从已入选的剧本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片,并将它们拍摄完成。在经历7月份的筹备和8月份实拍过后,参与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的所有的团队会在9月中下旬完成全部15部作品的拍摄(含3部特邀作品)。之后在10-11月进行的后期和推广,来年的3月会组织颁奖和展映活动。

事实上,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的目标不仅仅只是9分钟,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上,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都有过拍摄9*2、9*3的尝试。“因为我的资金有限,不能完全做到。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就像一个电影奥运会,一个年轻人的乌托邦电影沙龙。” 说这话时,邱琦老师显得异常理想化:“而且要不畏强权,不怕任何牛人和大牌。我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很多年轻导演并不输于院线导演,只是他们没有机会。”

每一个参赛的只有团队

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总协调人潘雷介绍说,“我们希望在源头时,让创作者解到作为商业电影每个环节都要有标准,现在成本回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还有一个需要锻炼和培养导演的过程,这势必就要牺牲产品。”

“导演只是一个职位,在比赛中,导演只是一个带队的人。只有削弱导演力量,美术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摄影师也能有自己的想法,电影才更好。大赛最终设置十三个奖项,而导演只是其中的一个。”邱琦老师认为,电影是多人的艺术,因此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个人的参赛者,所有参赛的都是“团队”,如YES FILMS团队、不由自主团队等。

“我们把电影当做所追求的东西,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任何自私自利的导演都无法完成好作品,好导演一定会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在邱琦老师的观点中,电影一定是集体的创作,首先是为了娱乐和服务大众。在大赛拍摄中,导演一旦拍摄超时,大赛将会对导演提出赔偿,尽管是象征性的,但对于导演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我希望扶植的导演最终可以进入院线,而进入院线是需要流程,并非停留在自我满足上。” 邱琦老师强调,院线导演最初的培训其实是服务精神,“如何让这部影片有意义和有趣?重点在于如何在年轻的时候有服务精神。”这也是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在比赛时,要求导演拍摄别人的剧本的原因——大部分年轻导演都乐于拍摄自己的故事。“如果他的剧本通过了,当然可以拍自己的剧本,但没有通过就要拍别人的剧本。”

能把控剧组的导演是好导演

剧组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当调配好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为这个作品而工作,而没有调配好,则会变成人人都在为“导演”工作,因为这是导演的作品。每个人天天都在吵架,所有人认为错误是别人的。

“这种自我的反思肯定是在极端情况下产生,我无法对他作出引导,我只是做出平台,然后努力往前走。”采访当中,邱琦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景区打来要求处理剧组“遗留问题”。邱琦老师立刻赶往现场,然后亲自搬道具,打扫现场。最终,得到景区的认可。邱琦老师说,这个景后面的组还需要,人要搞好关系。

上一篇:防汛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建设美丽乡村施行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