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信仰范文

时间:2023-12-05 20:48:32

纪录片信仰篇1

近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信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家都知道,人是应该有些信仰的。但如何选择,如何坚守呢?这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国家也一样。《信仰》这部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的。

共产党员应以什么为信仰呢?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信仰,前赴后继,不停地追求、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有民族的独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有多大的力量啊!从91年前,13名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到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信仰,让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共产党人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

信仰会传承,事业会延续。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当《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再次重温了前辈们那些信仰的故事,又一次踏过了先辈们那些信仰的足迹后,我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会实现。

三、共产党人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四、共产党人必须始终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纪录片信仰篇2

关键词:纪录片;审美;美学;主题;文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43-01

现代文明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我们逐渐远离属于我们心灵皈依的港湾,幽远宁静的远古文明逐渐离我们远去,人类的信仰也一次又一次受到科技的挑战。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带着其淡淡的忧郁色彩,为我们讲述了在中国境内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与他心灵深处那最后的信仰,他看到了原始文化的逐渐消逝,看到了自然界的逐渐消亡,也看到民族文化的逐渐远离,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痛,而信仰也成为他内心深处唯一守护的一片净土。

一、主题:社会发展下逐渐离我们远去的文明

《最后的山神》的每一处都在体现着一个主题,即在现代文明中,一位充满信仰的老人在这到处都是科技的社会中,仍然坚持自己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工业文明已取代人类最原始的狩猎方式,这种古老的狩猎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对于孟金福这位最后的萨满来说,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才是自己最舒适的方式。用几根树干作支架,用兽皮围起来的住处,就是山林中的家,一直古老的猎枪,一艘桦皮船,就是他狩猎的工具。这个不爱用现代步枪,不爱用兽夹,信仰着山神的老人,是与现代文明对立的原始文化的代表,他的生活简单而纯朴,这种逐渐远离我们视线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快乐的源泉。对于他来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山林是有神明的,这神明身处在山林的各处,也处在他内心深处,那是他的信仰,是他的生命。这样一位老人,为我们揭示了在现代文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类的文明逐渐走向大一统的时候,原始文明的文化和生活方书逐渐失去了特性,现代文明逐渐侵蚀了原始文明的多样性,传统性,这样的一位老人为我们展示了原始文明最后的一段生命。

二、细节:孕育感情的基础

影片开始孟金福描绘山神,这描绘出他对原始生活的眷恋,也描绘出他内心深处的信仰。扎马尾,吃饭前的祈祷,都是他对于传统的重视和对山神尊敬的体现,这些才是他的生活方式,才是他最难以割舍的情怀。通过他在每个驻留处留下山神的画像,并给山神奉上猎来的食物,无处不体现信仰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虽然现代文明已经将远古文明冲击到逐渐消失的程度,但是在有些人心目中,远古文明仍然是他们心目中最无法忘却的情怀,是内心深处的皈依。山神是他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一个精神支柱是他的善良源泉,不肯使用新式的步枪,认为猎人不应失去本质,不肯使用兽夹,认为狩猎应该择其老者,这些都是山神所赋予的,蹲碱厂时孟金福坐在河边,独自等待兽群的到来,直至天亮,换来的还是浓浓的失望,面积越来越小的山林和种群越来越少的野兽,在这位老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现代文明的侵蚀不仅仅是古老的文化,还包括大自然的伤痛,逐渐复杂现代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只有少部分人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而这份坚持已然越来越少。

孟金福的妻子做的面饼,在我们看来如此简陋且难以下咽,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种带着面味的饼,是香甜美好的,那是最简单的快乐,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的快乐。回家后简单的一碗汤,夫妻二人静静的坐着就是一种乐趣,是冬日里最温暖的时刻,那是心灵深处的宁静,是一份简单的幸福。

在制作桦皮树的时候,孟金福在不伤害桦树的前提下,顺利地剥下完整的桦皮,几个朋友的帮忙,一把斧头,一个猎刀,就可以切割出想要的形状,一天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桦皮船,劳动是快乐,运用原始的方式制作出自己心仪的物品更是一种幸福。简单的一片桦树皮,就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这在我们眼中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就连那动物的叫声都是那么遥不可及,如今在我们眼中,任何物品都随手可得,从未深深体味为之付出劳动的快乐和珍贵,在孟金福制作桦皮船的过程中,到处呈现出这种快乐,现代文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使我们逐渐远离了各种传统的手艺和能力,民族的多样性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动物种群也渐渐消失不见,越来越单一化的文化使我们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那些灭亡了的神奇物种,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多彩世界,各种美好的物种围绕在周围,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已然不复存在。

回到定居地后老人孤独的坐在家门口,他周围弥漫的是失落和惆怅的氛围,离开了山林,离开了他内心的山神,也让他离开了快乐,离开了自己的信仰,虽然现代生活的方式已经在他的下一代根深蒂固,但是却无法拔除他心目中最珍贵的信仰,原始的山林生活才是他的心灵家园,只有在山林中,在与山神共同生活,才能使他体味真正的生活。与郭保林夫妇一同上山的日子,把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的冲突推向了高潮。对于孟金福夫妇来说,山林是有生命有神明的,然而对于郭保林夫妇,山林就是山林,没有任何意义。这强烈对比出了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远古文明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人类的心灵深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已经不是最后的目标,对山林的偶尔拜访是充满趣味的,但是与山林相伴却是可怕痛苦的。

三、镜头:静静讲述美好景色

大量固定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是整部纪录片的特色,固定镜头真实的记录了孟金福的生活,在纪实中体现深深的信仰,浓浓的情怀。每讲述一段孟金福的经历就出现的空镜头,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空镜头将对大森林的情谊,投射到森林美丽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时间静静的留过,留给我们岁月的痕迹,也留给我们美好的画面。这种叙事态度静静观望,作者不肯用运动镜头来打破这片宁静,只愿用安静的方式,记录下这份美好。这恰恰体现了孟金福一种真实质朴,温馨深情地悠远情怀,对于原始生活深深的眷恋,对内心深处山林的单纯信仰。

四、旁白:将感情娓娓道来

旁白为我们叙述了孟金福的生活,推动着纪录片的情节发展,使得这部纪录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虽然旁白是客观的,但是仍然能够体会其对于记录孟金福生活时,那份对于远古文明逐渐消失的遗憾。旁白不断提起孟金福的话,真实反映了孟金福的内心世界,那份对山林的眷恋,深情,对山神虔诚的信仰,对现代文明侵蚀下原始文明逐渐消失的遗憾,无奈。旁白为我们娓娓道出,平淡但透着淡淡的忧伤,为孟金福心中最后一片净土的消逝而哀伤,为民族多样文化的逐渐远离而哀伤,为大自然的宁静渐渐被破坏而哀伤。也许对于现代人来说,越来越进步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趋势,但是对于守着心目中那份信仰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最快乐的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消失的那么迅速,那么令人神伤。

纪录片信仰篇3

关键词:人类星球;音声;音声效应

[学术回顾]:关于评论纪录片《人类星球》纪录片的文章有四篇。雷建军、李国辉的《影像至上-从《人类星球》看纪录片的美学趋势》。该文章从选题视角特性分析探讨了奇观与仪式在《人类星球》纪录片中的展现,奇观与仪式作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的材料,满足了人们猎奇的需求。文章又从影视拍摄专业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从镜头倾向:超越与极致,剪辑倾向:高速与悬念,这两个大模块进行探讨。总体上从技术层面探讨了为什么《人类星球》如此受大众喜爱。周述政《从《人类星球》谈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本文以纪录片《人类星球》作为蓝本,尝试从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角度浅谈自己对纪录片社会意义的一些看法。文中简述了国内外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体现的社会人文关怀和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大型专题纪录片《人类星球》可分为海洋―深度之蓝、沙漠―洪炉求生、极地―极度深寒、丛林―树人传奇、山区―高处胜天、草原―力之根基、河流―亦敌亦友、城市―石森存活等八个篇幅。这个八个篇幅中,又以个人或族群的生活故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讲述了80个“异域风情”的故事。本文以音声作为切入点,进而“窥视”其在不同的人类生活环境中作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之间的关系。无可厚非,音声不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中必要的条件,但毫无疑问音声是人类在时间、空间场域中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从未消失一直伴随的,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文中通过对音声伴随下的生活现象的关注或许会启迪我们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

“音声”这一概念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已广为熟知,尤其是在仪式音声研究这一领域。音声包括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乐音”与“非乐音”,是广义上对于音乐的解释。

一、寻食之路上的音声

(一)上的捕鲸之音。在巴布新几内亚周边的岛屿上有一种神奇的人被称为是海洋巫师。布莱斯就是仅剩几个拥有神秘魔力召唤鲨鱼的海洋巫师。他认为他的歌声传向了鲨鱼的灵魂,祈求这位受人尊敬的鲨鱼可以被其捕猎。

仪式音声由之前的捕猎时的一种工具,进而升华到人们的一种信仰,更在如今主流社会、经济、文化等形态的排挤下逐渐生发成为一种边缘文化。音声不再是实用性工具而更多的成为置放大家记忆、情感、愿望等的载体。

(二)丛林中的猎猴之音。在丛林生活以狩猎为生的巴西马蒂人,他们是丛林生活的佼佼者。在捕猎之前,他们把树蛙身上的毒液融进体内的血液促使身体兴奋更好的为狩猎做准备 使自身强壮追跑过猎物。同时他们往眼睛注入有毒的树汁刺激神经,促使其注意力的集中。此时的他们会念起一连串捕猎动物的名字,小鸟跑得快、野鸡跑的快、 野鹿跑得快等等,召唤动物的精髓附身。马蒂人会模仿森林里十几种猴子的叫声,在捕猎的过程中通过模仿猴子的叫声和猴子产生呼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猴子们的防备心,此时借用一根根长长的吹管,用有毒的针射中猴子。

(三)结伴蜜鸟寻蜜之音。在东非的马赛族人那里,人们同样用音声和动物达成了某种契约。蜂蜜对于马赛族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食物,然而在相对恶劣环境下找到为数不多的蜂巢确是相当困难的。马赛族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帮手-蜜鸟。人们 通过用哨声和蜜鸟沟通,跟随在蜜鸟的身后,当蜜鸟闻到蜂蜜的味道找到目标时就会改变叫声,马赛族人找到蜂蜜后会分享部分的蜂蜜给蜜鸟。哨音和蜜鸟的叫声除去传统意义上的鸣响外还保留了局外人不曾知晓的秘密。

二、融于自然的音声

在非洲刚果盆地有一个神奇的巴亚卡部落,他们生活在丛林之中, 丛林里存在的声音对他们启发颇多。一群在河边洗衣、取水的人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河水协作击打出动感的节奏,潺潺的流水可以被其当作架子鼓。同时他们还会模仿鸟叫和其他动物的叫声‘组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合唱队,喝着大自然的鸟鸣编织出一张绚丽多彩的音声之网。他们的音声对于大自然来说并不生分,像是丛林自身发出来的,这是大自然给予他们最宝贵的礼物。巴亚卡部落融入大自然在音声上的体现无疑是惊人的。

影片中三人在河水中协作进行演奏,谱例中对此三人的称谓为①、②、③。由①领奏,前6拍为①的领奏,主要规定了演奏的速度与节奏。在第7拍②以弱起的形式进入,同时①改变节奏型与②同步,改节奏型持续8小结共24拍,在这24拍中3拍为一组,前两拍弱起增加了节奏的律动性,后1拍,拍手演奏丰富了打击的音色。③扮演的主要任务是维持①所领起的节奏律动,以水面下拍打出较为浑厚的音色为主,为整条节奏夯实了低音。

三、生命礼赞的音声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音声是对生命的礼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里的人们比其他地区居住的人们更加需要信仰。音声就是对信仰的传达。对于死者来说在他们的意识范畴中天葬意味着灵魂借着诵经声、法器声、秃鹫(空行母)到达了天堂,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对于死者的家人来说天葬的诵经声、法器声是家人对于死者最崇高的赞誉,更慰藉了家人失去亲人的悲恸。对于参加仪式的喇嘛、送葬人来说,天葬中的诵经声、法器声所承载意义的表达是善业,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情。音声的传达此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它更为重要的任务是维护了宗教的神秘与庄重,捍卫了生命的价值。

具有代表性的生存环境下,音声的呈现是多样态的。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被自身所利用的音声。他们把音声看作是一种打猎的工具与技巧,利用音声引诱食物,祖祖辈辈的沿袭又使得音声成为一种文化。他们也会把音声看作是一种认同,一种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表现,归属感的释放使得人与自然如此的一体。

美好的音声是一件奇妙的东西,现代生活节奏下的我们失去了它一定会生存下去,但从此我们的世界便会失去了色彩失去了表情。我们需要美好的音声来装扮我们的世界,更需要通过它找到另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可容我们舒服休憩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的音声[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2]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纪录片信仰篇4

在一间小杂货店内,三个老太太有说有笑在聊天。循声望去,店内偌大一幅主席的肖像,格外引人注目。我下意识地抓拍了一张。

与此同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腾地涌入脑海,如果能将云南各民族人民群众家里挂有像的实况拍下来,汇集成册,记录下这一长自在各民族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真实情感,不正是云南各族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我们民族大团结的真实缩影吗?而这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最好的一份礼物,是多么的真切而自然!

与此同时。在云岭大地千村万寨中同样的场景也不约而同地浮现在眼前。“是我们家里人”的主题跃入思维。于是,创作“各族人民与领袖纪实摄影专题”的决心瞬间确定。

在云南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有26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同一块土地上。他们文化不同,习俗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现象——把当做家里人。是什么感情把他们的愿望共同凝聚?这就是我想要通过影像和文字记录回答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翻山越岭、起早摸黑、风餐露宿,走过一个个民族山寨,踏进一家家民族的房屋,看到了许多挂在这些家庭中的许多风格神态各异的主席的画像,感受到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开国领袖们的热爱之情。在那些日子里。我无数次聆听各民族歌手情真意切的山歌,品尝美味可口的农家饭菜,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促膝交谈,缅怀伟人,感慨变化,畅想未来,一同快乐,一起感悟、一道祝福。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像溪水一样纯洁,像阳光一样灿烂,像彩虹一样绚丽的民族文化与民间风情之中。也时时刻刻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艰辛和他们为努力改变贫困、迎接新生活的勇气而感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今天生活的变化和憧憬未来时,都会流露出感恩的情感。都会展现出灿烂的微笑和深切的缅怀之情……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发着我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我不仅真实地记录下这些感人的情景和真实的故事,也使心灵不断被感动和净化,这种情结就是信仰。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西方国家,据统计95%的人是有信仰的,信仰使他们的内心有一种依托,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在中国,这些挂了像的老百姓,说明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个非常亲密的倾诉对象。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一种人性的本能。

在我的影像记录中见到的这些场景,也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信仰,信仰就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之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它也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它可以汇集成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一种伟大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在祖国边疆的最基层,当看到这么多老百姓家里挂着像时。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政治人物,作为领袖,你全身心地为人民,人民心中就有你,“活在人民心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大理国际影会观众留言)!”

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他永远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他始终如一紧紧地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民群众的心里也始终如一地装着他,把他挂在墙上,记在心里,代代传承,当成自己家里的亲人。从我的镜头中纪录下来的,或许还是一种凝聚力意义上的理想和信仰,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魂魄。

在我进行这部作品创作的2011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开门评瞽活动之年。云南各地公安机关的一些同行们得知我正在拍摄。

“是我们家里人”纪实摄影照片,不约而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的关注,纷纷将他们在“大走访”中见到的悬挂有肖像的各民族家庭的情况推荐给我,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去当地采访创作。作为一个刚刚从云南省公安厅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民警,这种热情让我非常的感动。我欣然接受并参加了他们走访各族群众、聆听百姓心声的开门评警活动,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人民警察与各族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生动画面。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我顺利地完成了云南26个民族“是我们家里人”专题摄影创作。在此,我要向基层派出所的民警们表达我的感谢,没有你们的热情帮助,我的影像和文字记录将是难以尽意和美丽的。

纪录片信仰篇5

1平视视角

平视视角是随着90年代纪录片平民风潮的兴起一直延续至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视角。作为早期对居高临下的说教模式的反叛,平视视角对于纪录片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它也反映出创作者的基本素养。在影视人类学家的眼中,无论是极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还是沙漠居民的生活方式,都无所谓“落后”二字。“平视”意味着平等、尊重、理解。“平视”意味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通过对生活点滴的自然呈现带给观众们心灵的触动;“平视”意味着创作者的每一点所得都植根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而非先入为主的观念;“平视”意味着创作者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创作者和观众一样怀着平和的心态,对生活慢慢抽丝剥茧,努力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平视”意味着创作者承认自身是有不足的,但是却不因这样的不足而气馁,尽力去为观众呈现一个多元化的,最接近真实的世界。新疆电视台的《家住沙漠中》、《白云下的家》、《DOREME》、《爷爷的耄耋岁月》中的主人公虽然和我们有民族、语言、生活习惯、地域的差别,但是看完影片却感觉这些人物如此鲜活,性格如此鲜明,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甚至还能回忆起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的细节,想象坐在他们自家的毡房里和他们一起喝茶谈论生活琐事的场景这样的人类学片是成功的影片,它最大限度地融入了被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真正实现了和拍摄对象的平等对话。但是,也有对平视视角使用不当的情况。有些创作者仅仅从浅层次理解平视视角,认为多几个摇摇晃晃的跟镜头,多几个特写,甚至不惜急功近利地去触发被拍摄对象的脆弱点让被拍摄对象在镜头前诉说悲苦就叫平视的视角,这种理解太过于表层化,会使平视视角走入“唯技术论”的误区,“陷入法兰克福学派竭力批判的工具理性之中”。②工具理性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如何去做,而不是做什么。它排除思维的否定性和批判性,使人消极顺应现实。是一种单面性的思维方式。”③如果我们在创作中过分追求表层的技术性因素,也会使得我们作品呈现出工具理性的倾向。采用平视视角的时候,创作者应当主要不要流于表层,不要放弃主观的能动的思考,要使得影片不仅呈现现象的真,更能呈现本质的真;不仅呈现局部的真,更能呈现整体的真;不仅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更能与大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相联系。

2俯视视角

这里所谓的俯视视角不同于政论片时代的说教,不是强加的观念,而是一种建立在对事实充分掌握的基础上一种高屋建瓴的整体观照。俯视的视角是打开大合的开阔视野,同时和创作者自身的积累、气度、胸襟紧密相连。俯视的视角不满足于现实生活的简单叠加,不仅体现为广度,还体现为深度,它要求创作者有着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从现象中能够抽离生活的普遍规律。新疆电视人类学片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突出:《高原最后的流动教师》、《太阳部族》、《九月鹰飞》、《白云下的家》等等影片往往都以雄伟的群山或者开阔的草原开片,给观众以大气磅礴之感。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新特的地理环境的展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创作者精心的设计。这些镜头揭示了人与环境、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特殊的环境对于特定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形成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渗入到骨血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人们依赖环境,影片《大河沿》里为观众们展现了当地居民用沙子烤制食物、制作原始的“尿不湿”,在《家住沙漠》中里为观众们展现了当地居民在沙里挖土盐,与沙自然亲近的关系;人们膜拜环境:帕米尔山为父,水为母,对当地人来说是心目中永远的图腾。如果我们的创作者只去捕捉生活琐碎的细节,不注意观察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时,是很难使影片到达一定的思想高度、震撼人心的。有人提出俯视很多时候集中体现为创作者的一种观点,这样的观点会不会过于武断,与电视人类学片的真实记录相悖呢?正像纪录片工作者们常说的,世界上并不存纯粹客观的影片“被转述的事实与客观存在不能相互混淆,没有纯客观的电影,每个影片制作者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④但是如何判断俯视是否是合理的呢?笔者认为这种俯视应当是建立在很长时间的深入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不是草率轻易地做出结论。而且,如果提到具体的操作环节,俯视的视角应该主要体现在影片的剪辑环节中。上海电视台刘景琦主张:“编导在编导一个片子时,他的思想应该是俯瞰式的,他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是平面的。”⑤创作者将所有素材仔细浏览、反复观照,从而慎重地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且,这些结论的得出合理地分布在全片里,不着痕迹,合情合理。俯视的视角还可以体现在影片拍摄之前。四川电视台王海兵先生认为,纪录片编导“在创作之初就有了一种构想,你的选材和布局是在这种构架之下完成的。”⑥《生活空间》制片人陈邙先生曾经谈到,“为了在主观表达和客观纪录方面寻找一个度”,⑦需要“在拍摄前决定关注的方面”,⑧这样,既“避免了把对象当成你表达思想的符号,从而造成主题先行;也避免了见什么拍什么的被动拍摄,使主题在拍摄中逐步形成。这也许是达到主客观统一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⑨这方面新疆电视台著名导演、影视人类文化学者刘湘晨把握得比较好。他的许多影片都共同反映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有别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之间那种疏离冷漠关系的紧密联系。这样的大体思路不仅体现在最后的成片里,更是在正式拍摄前很长一段考察期里就逐步形成了。所以,他在拍摄中捕捉素材就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重点的,他会非常关注并且敏锐地捕捉到体现人与人之间亲密联系的细节,比如:在《海拔5300米的古那》中,公公为儿媳妇针灸的细节,妈妈为孩子捉虱子咬虱子的细节;《大河沿》中,外婆尽管没有奶却为了让刚出生不久的孙女学会吃奶而替女儿哺乳的细节,爷爷得知孙女平安产下重孙女后失声痛哭的场景有同行戏称在刘湘晨的片子当中,哺乳的镜头特别多,这其实是创作者采用了俯视视角观照的结果。新疆电视台的另一位导演宁照宇评价刘湘晨的影片时也说到:“他的影片是先有某种宏观的视角,然后再去组织素材,给人以大气的感觉。”⑩说的也是刘湘晨导演善于采用俯视视角创作的特点。

3仰视视角

仰视的视角不是盲目的,仰视的对象不是盲目的。仰视不是将对象神化,它体现了“对人类崇高的理想、道德、精神、文化的信仰和追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激发人的志向,启迪人的思想,促进人类努力奋进,奔向未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仰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当它体现在具体的人物身上时应该是既可敬又可亲的,是源于生活的,而不是“假”、“大”、“空”。对于伟人的仰视比较好理解,而更多的影片则侧重反映了普通民众的伟大,是出于什么原因呢?首要的原因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缔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次,“人之为本,本来就具有寻求生命意义的意志和力量。”普通群众也许没有太过优厚的生活条件,为了生计问题终日奔波,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生命才更有张力才更有质感。如果创作者仅仅是带着同情的目光去描述他们的苦难,实则算不得尊重。因为尊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同情一般是强者对弱者的情感,但是,实际情况是,普通大众在面对苦难时所显示出的作为强者的顽强、豁达、乐观和智慧早已远远超出那些伪文化者的无病,永远值得仰视。无怪乎有人在看似欢快的新疆歌舞中解读出悲壮的意义,试看影片《刀郎乐人》。刀郎歌舞真正地融入到刀郎人的生命里,他们的欢喜与哀愁,他们的婚姻家庭,他们的信仰,他们乐于追求和奉献的一切开心时有刀郎、悲伤时有刀郎;婚礼上有刀郎,丰收庆典上有刀郎。一个原本是弱势的艺术形式所幸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被它的承载者抛弃,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艾山牙牙和玉山牙牙也从未放弃过刀郎并且坚持将它传授给两个孙子,而随着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视,慢慢地,生活得到改善,慢慢地有了希望。我们不仅欣赏刀郎歌舞带给人的欢乐,更欣赏即使身处逆境,刀郎乐人的歌声中没有一丝绝望,依然欢快、依然充满对生活的希望。这是超越苦难超越同情的高尚的境界,更难能可贵的,它不是做作刻意的,而是自然自在的。影片的最后,离婚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位仍然不放弃找个刀郎乐人做丈夫的希望,她始终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灵魂的契合;另一位将孩子送到老人家专门学习刀郎。在影片结尾处,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这也是创作者的自我超越,如果仅仅描述主人翁一家经受的苦难,难免会使影片落入俗套。

纪录片信仰篇6

【关键词】伯格曼;第七封印;救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36-01

1916年,被誉为“波兰语言大师”的历史小说家显克维支去世了,这位作家1896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显克维支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探讨和对历史的反思,就在这位大师去世两年之后,又一位“沉思者”悄然诞生在瑞典一个牧师的家中,并从童年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沉思与博弈。英格玛・伯格曼用尽了一生去寻找人性的归属,也用尽了一生成为一个抱着怀疑的知识分子。

电影《第七封印》是伯格曼上世纪50年代的著名作品,1957年上映至今,不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电影人与学者进行反思,该作品在96分钟的时间内以其对于人性、命运、存在与信仰的思考获得了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电影《第七封印》深邃地探索了死亡及宗教的奥秘。整部电影围绕着骑士布洛克与死神的对弈展开,延伸到对和命运的讨论,影片通过布满瘟疫的十四世纪的不同人物关系,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对于生命的怀疑与对未来的博弈。

一、象征与隐喻

电影《第七封印》全篇的叙事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暗示着价值观的挣扎和对峙――理性的挣扎与的归属。布洛克象征着与信仰博弈的挣扎的人:布洛克遇到了虔诚的信徒、四处流浪的马戏团小丑约瑟夫、玛利亚和迈克一家,这恰恰是对逃亡埃及途中的约瑟、玛利亚和耶稣一家的隐喻,布洛克的棋局暗示着人物与掌管世界力量的博弈,而玛丽亚一家则隐含着上帝的作为。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与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迷途中的人们对于自我与信仰的反思,一方面是布洛克的怀疑,对于布洛克来说,他仿佛理性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同时又如商人一般与命运做着交易,殊不知自己却不过是难逃命运的小丑,布洛克的怀疑使他不相信生活,但他的内心深处确实渴望家庭的温暖,骑士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否定着世界和自己,而伯格曼则是走向了虚无。伯格曼看到了《圣经・诗篇》中大卫的祷告,在急难中的呼求、挣扎与痛苦,当这样的挣扎没有得到回应时,人性便对永恒产生了控诉,进而迈向了虚无。这样的情结在伯格曼的电影中并不少见,《呼喊与细雨》式的呐喊,以及《圣女泉》中美丽、善良、真诚的少女却被无情歹徒奸杀。当现实的环境与所期待的盼望产生了对立,人物的内心也开始走向了矛盾,而这样的控诉最终换来的不是等候之后所产生的忍耐与盼望,而是颠覆了秩序之后的虚无,人开始如尼采般变得疯狂。伯格曼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深藏了大量的宗教元素与归属探索,一个个人物的背后则是对于隐喻和象征的暗示,象征与隐喻之中充斥着对宗教的矛盾的情结,伯格曼的怀疑铸造了他的痛苦,却将罪与赎的信息留于影像之中,却在永恒中被使用,成为一面镜子,折射了宗教,也折射了人。

二、人物与作者

在《第七封印》中,主角布洛克骑士犹如伯格曼的化身,在信仰的边缘挣扎,在理性的思潮里质疑着周围一切关乎于爱的童话。伯格曼出生在瑞典的一个牧师家中,却在童年对信仰产生了的质疑,最终在自我与信仰的夹缝中离弃了曾经的归属――信仰。在电影中,布洛克深陷于对命运的沉思,并致力于和死神的博弈,出于对命运的思考和对良知的洞察,布洛克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疑惑。而布洛克的仆人琼斯却一路唱着乡间小调,对于他来说,活着只意味着活着,对于他来说,帕斯卡芦苇一般的沉痛仿佛与他并无关系。布洛克则始终以他的怀疑与死亡痛苦地进行博弈,在自我救赎里告解,在怀疑里寻找,也在怀疑里迷失――布洛克的告解最终落入了死神的圈套。主人公在沉思中与死神博弈,也在深思中输给了死神,仿佛伯格曼对生命的探讨一般,伯格曼生前曾说:“经由死亡,我即将化为乌有,穿过黑暗之门。等着我的,全是我无法控制、预料和安排的东西,这对我来说,有如无底的恐惧深渊。”电影的人物走向了死亡,伯格曼曾经认定的归属也走向了死亡。

参考文献:

[1][瑞典]英格玛・伯格曼.魔灯:伯格曼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伯格曼论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淼.《第七封印》:横穿生命的救赎之旅[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杨亦骄,女,汉族,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方向;

纪录片信仰篇7

片名:英雄如山

导演:崔真、孙兴宙

撰稿人:尹艺茂

集数:3

类型:纪录片

当我们在探讨文学的时候是基于我们的文学史,探讨美术的时候我们有共同的美术史,但我们在谈到纪录片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时代缺乏一个对纪录片发展的集体认识。在这个人人拿起手机、单反都可以拍作品的时代,荧屏真正需要需要传播的是什么?

在“依法治国”的主导思想下,“呼唤英雄”显得更加重要。当然,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英雄,必定是对于整个民族、国家有特别贡献的群体。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果敢、胆识,有着高山仰止的德行和操守,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抵御外辱、生生不息的重要能量和旗帜航标,更是文明传续中的化骨绵掌和护法金刚。但英雄不是一个符号,不是挂在墙上的壁画,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着七情六欲的平凡。纪录片《英雄如山》就是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描摹英雄,诠释新英雄主义。日前,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3集高清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在北京举行开机新闻会。据悉,该片于2015年年底在济南电视台首播,2016年4月全国上映,向建党95周年献礼。

借力传统重塑英雄主义

《英雄如山》取材于济南市中心的英雄山,这里长眠着5000多位不同时期的英烈。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慷慨赴死;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祭中华。遍布中华大地的一座座无形的“英雄山”,更是蕴上下五千年文明,佑纵横九万里家国。这一座座“英雄山”,如擎天柱支撑着中华文明,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荣辱不惊,基因永存。《英雄如山》以长眠于英雄山的先烈为核心,以先烈的生命轨迹为半径,用动情的人物故事,描摹“英雄”的定义和光彩,在于己、于民、于党、于国的故事化演绎中,构建大历史大叙事的宽广舞台,勾连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人物、事件、旧址、典籍、传说,甚或对当下的关照,导引国人对“英雄”的认同和对“英雄主义”的亲近,意图构建人人皆可成为英雄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真实记录 致敬英雄

纪录片信仰篇8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位航天天才——钱学森。他为了祖国的尊严,主动放弃在美国的名利与前程不计个人利益与荣辱得失!面对重重阻力毅然决定回国,报效祖国的事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仰望星空观后感,请您阅读。

仰望星空观后感1星空,充满神秘感,令人有无限想象空间、是人们无比向往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无数科学家无时不刻想探索的地方,那里隐藏着无数人的梦,无数人的理想。仰望星空,这不禁让我想起钱学森那为了梦而追逐的一生。在他一生中,体会到了他那爱国情怀,理想与祖国并存着。

李四光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钱学森不就是这样的吗?早年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成为国际知名学者,拥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在他听到新中国成立时,他决定要以自己的科学成就为过服务,却因此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并被美国非法逮捕、软禁。尽管受到如此的折磨与打击,他回归祖国的决心一如既往,并在软禁的期间为回归祖国做准备。由此的深深地体会到他那颗坚贞爱国的心,他在觉得理想、事业、荣誉只有与祖国并存才有意义。与他有相同情怀的中国人还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四光,他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李四光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热爱科学研究,李四光甚至到了晚年仍极大地关注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可见他那爱国之情的强烈,为了祖国的富强可以奉献出一切的决心之坚毅。虽然他们所付出的力量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所坚持的都一样——为了祖国的富强,他们的理想与祖国是紧紧相连的,他们的理想也只有一个——祖国的富强。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着星光的位置而航行。”这一句是史立兹说的。这一句道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但尽管距离遥远,只要有付出、有行动、肯努力并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收到劳动的果实,成功的喜悦。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从而失去前进的方向。尽管现实无比残酷地打击着我们前进的身躯,但是理想那么好的光环吸引着我们不断前进,永不言败。看了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坚信理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雨果说:“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虽然现在的我犹如灰尘般渺小,但是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活出自己的精彩,让我的人生充满意义。尽管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是人多力量大。星空是由一颗颗星星组成,尽管一颗星星所闪耀的光芒微弱,但是没有无数的星星都聚集又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呢?“世界上最可怜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会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未来而献出我这一微薄之力。

仰望星空观后感2今天,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观看了《仰望星空》。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一样,因为有了钱学森在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奉献,我们现在才能这样安详地仰望星空。星空,总是带给人无限的想象,深沉的颜色,闪亮的星星,而钱学森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星空。美丽的星空啊,承载了多少人的向往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没有共产党,没有像钱学森那样为国奉献的人,没有先辈们的努力,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想是对钱学森的敬佩,还有自己的惭愧,甚至有种感觉自己是一个废人。没有优秀的才艺,没有优异的成绩,更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深刻地检讨自己,昨晚共产党的一名积极分子,没有以身作则。

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的,而钱学森前辈总是谦虚地说他是遇到了好机会,虽然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表彰,但他依然过着朴素的日子。当然,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还有背后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为了祖国的复兴,他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以他们为荣!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而这位就是钱先生的夫人蒋英。片子中记录了钱先生的伟绩,也记录了他和蒋英的爱情故事,蒋英为了钱先生,放弃了当歌唱家的梦想。蒋英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她那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钱先生以国为重,以家为轻,甚至连自己孩子的学习都不及顾问,可见他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啊!

最让我感动的是,钱学森为了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居然被美国软禁了5年之久,但他依然没有被打倒,因为他要用自己的学识改变中国的命运。经过了几番波折,最后钱学森还是踏上了回国的路程,终于回到了中国,在自己祖国母亲的怀抱工作。钱学森回来后,快速投入到两弹一星的工作中,在制造两弹一星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我不得不感叹钱学森的智慧,最后所有的困难都被他一一克服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但巩固我国的国防建设,更让我们征服宇宙的梦想再一步步实现。当钱学森完成了他的任务时,也已经年近半百了,不能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知识了,为什么人会变老呢?钱学森让我们感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这个纪录片,让我对知识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我无语自己的孤陋寡闻,知识是无穷的,钱学森仰望星空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虽然,钱学森前辈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度,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将会源远流长。虽然,我们没有像钱学森那样的智慧,没有像他那样伟大的牺牲,但我们有着和他一样的的爱国热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最让人感动的话,莫如,我是中国人了!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应该以身作则,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仰望星空观后感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提出的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老的精神,钱老的学识,钱老的贡献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习钱老的光荣事迹,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钱学森纪录片——《仰望星空》,看完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仰望星空》记录了钱老从立志求学救国到经历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并作出各类贡献的事情,从钱老的一生中我主要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首先,我们是祖国的一份子,我们的荣辱与祖国的兴亡强盛息息相关,我们从小就要拥有我为祖国的繁荣而自豪,并时刻准备着充实自己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意向。钱老青年时在国内求学期间,正值日本入侵中国之际,面对被日本飞机轰炸的国土,面对每日从学校上空飞过的日本轰炸机,钱老深刻感受到祖国的被动,从此立志出国求学,要用自己的学识拯救中国。钱老这种为国而忧,从小将国家的兴亡与自己联为一体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我。

其次,成大事者要学会取舍。“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此时的钱老已经在美国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但新中国的成立,对他产生了无以伦比的吸引力,他毅然决然的准备放弃在美国打下的一片天地,携妻儿回国为祖国贡献力量。钱老的这种,一心靠近祖国,大义取舍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再次,世界正在走向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钱老的夫人蒋英女士的回忆来看,钱老几十年如一日,每日饭后一杯茶,独自一人进入家中的小书房,学习到晚上十二点,这样的坚持震撼了我。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飞速更替,要求我们时刻学习着,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拥有一席之地,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也才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钱老经历了回国之前的软禁之苦,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十年**,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为祖国设定的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也因为国家的**而推迟,以及好有的去世等等,都给他带来了比较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倒下,也没有动摇自己立志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决心,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映像。与钱老比起来,我所经历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了,我应该学习钱老这种坚韧的精神,这样,我才会更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小挫折。

钱老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留给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财富确是无可比拟的,他将在人们心中与世长存。

仰望星空观后感4《仰望星空》是为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纪念钱学森诞生10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星期六在学校里,为学校让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让我们体会了钱学森的伟大,与他的品质。

电影大概都在讲了钱老的一生发生的事,处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学森是 对党的事业高度忠诚。电影中,他在美国被软禁被压迫,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坚定,没有动摇,钱学森一定随时都在想:“我的故乡是中国,我要以我毕生的知识,帮中国发扬光大!我又怎能崇洋媚外!”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如此的对党忠诚。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是祖国培育了他们,可他们却背叛祖国,出洋去外国,帮外国人做事!其实,钱学森的这一点,也是我为之一振!

其实,当时中国能够做出两弹合一这件事,最大的功臣还是钱学森。看见当时的经济条件,中国能造出一颗小的原子弹已经算不错了,钱学森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研究,把一生所学都奉献在航天导弹上面。当,别的科学家在吃饭的时候,钱学森在写数据;当,别的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钱学森在埋头苦干;当,别的战友在睡觉的时候,钱学森还是一如既往地研究,考察。钱老这伟大的精神和研制导弹的决心打动了我的心,在看的时候,我全身充满了热量,想:“这次一定能发射成功!”那扣人心弦的发射倒计时,喊到一的时候,我看着电影,激动万分,火箭下爆发出很大的火,那火箭快速往上冲,一条漂亮的火花直线上升,我想,载上去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火箭而已,它是钱学森和许多科学家、许多人努力的结晶,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它是中国历经万分辛苦,好几年的成果。那时候,1960年11月5日 的 时候,相信中国所有人都会高兴自豪地欢呼,相信钱学森心里一定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更相信中国一定不会比美国差!

我看见电影在播,自己也仿佛融入其中,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件不容易的事啊!对比一下如今的生活,就算是造个最简单的导弹也得好久,再想想那时候的科技,这还不都是钱学森的功劳。

钱学森在《火箭》一文中写道:“你在一个如此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或许也是因为这句话才给了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一个向前的动力,咱们中国现在航空事业的辉煌,还不都是靠钱学森!

总之,如果没有钱学森那样的爱国人士,科学人士,现在中国在国际上能拥有什么地位,还不是会像非洲那些小国一样被欺负,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也立志了,长大以后一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奉献自己的才能!

仰望星空观后感5宁静的夜晚,漆蓝的天空,抬头仰望,繁星点点,每颗星星都发,出耀眼的光茫,每一颗星都有独特的韵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颗星。仰望星空,发现最美的自己。

《仰望星空》把我们带到了中国的科学进程道路,把我们带回了科学之父—钱学森的天空中。科学的发展是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我们的科学之父运用他灵活的头脑,无尽的才华使整个民族在东方崛起,在整个世界昂首挺胸。可是,我们谁都知道,钱学森的回国路途是艰辛的。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回,待在异国还得不到自由,无情的关押,莫名的监视,这完全就是一种人格的屈辱。在这严厉的外界环境凌辱下,我们坚强的科学之父,并没有被打倒。美国人限制得了他的自由,可却永远也控制不了一个爱国之士的爱国之情,永远也摧灭不了他的回国心情。终于,经过千辛万苦,经过长期的对峙,忍受奇怪的软禁后,我们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终于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

钱学森的回国标志着中国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出现。是的,他把他无尽的才华献给了我们中国,献给了我们中华人民。因为有了他,我们中华人民才有今天的美好,才有今天如此美丽的辉煌。他一回来就开始了导弹的制造,带动着中国人民在十年中制造出了两弹。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奇迹,这个成果更是见证了历史科学的发展。

是的,他为我们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科学才华,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你有没有能力,都还要靠自己去争取机会才行的。而我们在成长的道路总会是歧路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我们向着我们的梦想奋斗,为我们的梦想努力着。往往,我们都会遇到太多的困阻,而这些困难往往都是很难解决的。所以,为了坚持我们心中的梦想,我们只有学习钱学森那样执著的精神,那种不怕困苦,不怕艰辛,不怕受挫的精神,我们才会离我们的梦想更近一步。不仅这样,我们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走下去。没有动力,没有压力,没有耐力,对于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逆境中学习,在逆境中努力拼搏,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在梦想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茫,才能开出绚丽之花。没有挫折,就不会有成长,没有压力,就没有奋斗的动力。美丽,只属于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

上一篇:保密法学习范文 下一篇:天生天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