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的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57

对哲学的体会

对哲学的体会篇1

关键词:哲学;部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5—0107—05

部门哲学研究是我国最近30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是,对于部门哲学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则少有论及,甚至有研究者将部门哲学等同于“应用哲学”。本文试就部门哲学的性质及研究特点,发表一点认识和看法。

哲学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最高的形式。西方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表明,古希腊哲学首先予以关注和反思的对象,是人类所生存的现实世界。在逻辑彻底性的导引下,古希腊哲学家们孜孜追寻和探求世界的始基、本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本体论哲学学说。但是,这类明显带有独断性质的抽象本体论研究范式,却难以合理地解释和说明纷繁复杂的人类现实生活。正因为此,到近代,伴随着自然科学、特别是经验科学的蓬勃发展,西方哲学研究范式也开始发生重要转换。作为近代第一哲学,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为首要目标的认识论研究范式,不仅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直接成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哲学研究的逻辑出发点由认知客体回到了认知主体,而且将哲学研究引向了一种向现实化、具体化发展的新的路径。较之古代本体论哲学对物的分析而言,以“意识分析”为根本特征的近代认识论哲学,在哲学具体化研究进程中无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囿于这一层面的意识分析,依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意识本身仍属抽象之物,因而,近代认识论依然无法合理地解释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最终不得不诉诸感官知觉或天赋观念。马克思哲学因在本体论中引入了社会性这一重要维度,使得近代西方哲学研究的现实化发展路径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根本性转折。现代西方哲学亦十分重视对于哲学具体化、现实化研究范式的继承与发扬,如现象学关于主体问性的分析、分析哲学家对语言分析的推崇、罗蒂对于协同性概念的强调及哈贝马斯关于交往行动的探讨,等等,都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或某种方式上对这种哲学研究范式的沿承、彰显与张扬。正是在传统哲学研究范式向具体化、现实化研究范式发展、转换的背景下,科学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数学哲学、发展哲学、社会哲学、经济哲学、军事哲学、政治哲学等诸多的哲学分支学科适时而生。因此,从西方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部门哲学的产生乃是哲学研究范式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

部门哲学在我国的兴起,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它之所以能引起我国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既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也与我国当时的哲学研究状况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世界呈现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格局,处于这一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中国现实社会,亦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从我国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一方面,随着对“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极力倡导与宣扬,许多原来被视为“思想”的羁绊不复存在了,理论工作者有了更大的探索勇气、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更宽松的学术环境、更优越的研究条件,我国的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我国在学术思想文化方面也敞开了国门,中外文化交流步人常态。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西方的科学文化也相继传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我国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外理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发展动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我国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开阔了我国理论研究的视野,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我国理论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可否认,我国近二三十年兴起并流行的部门哲学研究,大都是在吸取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我国解放后的哲学研究历程是颇令人费思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沦为了政治说教的化身和各种政策的注脚,成为了阶级斗争的主要理论工具。但始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将哲学的社会功能推向顶峰之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因远离社会现实生活,从根本上忽视了其反思时代与现实的固有批判功能,沉湎于寻章摘句和概念堆砌,深藏于“象牙塔”而不问人间世事,而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未能作出及时的和应有的反映,未能对时代课题给出时代解答,于是其作用与影响渐显弱化。特别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相伴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沉渣泛起,在急功近利的人们面前,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哲学圣光,却是黯然失色,受尽人们的冷落嘲讽。哲学的贫困,迫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哲学研究指向本身开始反思,并深刻认识到,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摆脱贫困,走出研究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教条与偏颇,实现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和转换,走出思辨的“象牙塔”,加强对我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关注,将理性的视角指向鲜活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从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思想养料和生命活力。于是,伴随着发展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等哲学分支学科的兴起,部门哲学研究成为了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对于“部门哲学”这一术语,学术界尚无确定的界说。部门哲学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这可以从哲学研究的本性中寻找到答案。

“哲学”的原初本义就是“爱智慧”,哲学即是求得智慧的学问。“爱智慧”无疑包含了一种不断探索、追问、追寻的精神,而哲学追寻智慧的最直接表现,即是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这正如罗素所说过的,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怀疑与批判既是哲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进行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但作为一种理性精神,“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排斥,“批判精神”的精髓在于追问根据、探询理由。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哲学的质疑、追问与批判,又是建立在对现实及思想本身反思的基础上的。反思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也决定和体现了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

哲学的反思思维方式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哲学则是对这种思想反思的理论表达。但哲学对思想的反思,并不意味着忽视和排斥对现实世界的关注。由于“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思想总是思想对象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对象就不会有关于对象的思想,因此,哲学反思的虽然是思想,但思想只能是关于对象即现实世界的思想,哲学在反思思想的同时,也必然要涉及到对思想所反映的现实世界的反思。然而,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反思决不是关于时代、现实的种种现象或表象的简单描画,而是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形式所把握的时代与现实,是对时代本性、现实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性抽象和理论概括。因此,只有将对时代本性、现实本质的反思升华为一种“概念性的认识”,哲学才能真正理性地关照现实,全面地反映现实,深刻地解读现实,理想地引导现实,也才能真正塑造出一种深刻反映时代、高度体现时代、正确引导时代的时代精神。

人类通过各种方式把握世界而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思想”,而人类把握世界的所有方式及其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所有的“思想”,则又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这就意味着,作为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不仅具有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也由此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中西方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表明,哲学反思的基本维度通常是按照以下两个层面来展开的:一是对于构成思想对象的存在即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特性的内在把握,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普遍性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哲学。二是对构成世界的各个部分或者说人类社会特定实践领域的反思,由此则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部门哲学或者说领域哲学。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部门哲学是相对于一般哲学理论即普遍性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哲学而言的,它是运用哲学反思思维方式对构成现实世界特定实践领域的整体性把握而形成的哲学理论。比如:政治哲学是运用哲学反思思维方式对人类政治领域的一种根本性把握,而经济哲学则是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反思人类经济世界而形成的哲学理论。哲学反思的社会实践领域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体的部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部门哲学是对各种具体形态的哲学理论如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发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等哲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部门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应用哲学”是有根本性区别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在我们看来,所谓的应用哲学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第一,哲学作为整体地把握世界的根本方式、作为一种世界观,它是人对于现实经验世界的一种内省体认。因此,探索和总结现实世界某一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具体科学,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背后,都无不打上哲学世界观的烙印。但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理论,都应当是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进行批判反思的理论成果,除此之外,就不能称之为哲学思想或哲学理论。因此,不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对某种特定哲学思想的应用,都仅仅是一种“哲学的应用”,而不是什么“应用哲学”。第二,“应用哲学”的名称,与哲学的学理本性不相吻合。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溯“应用哲学”这一名称的确切来源,但从其“应用”一词的使用来看,它无疑是衍生于“应用科学”这一科学分类概念。然而,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应用科学”是有其特定的涵义与所指的。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根据科学对实践的关系而区分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所谓基础科学,是指以探索自然、社会和思维基本规律为主要任务的科学,而应用科学则是运用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为人类服务的实践问题,如自然科学中的技术科学即属典型的应用科学。因此,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应用科学,是相对于基础科学而言的,它们各自的目的和任务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作为对形而上的追求,哲学根本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在人类精神世界,可以有哲学的应用,但决不存在与哲学相对应的“应用哲学”。第三,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所谓应用哲学,实际上是不能称之为哲学理论研究的。因为,它们大多是运用某种特定的哲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作分析工具,解释具体科学理论和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问题,或者在具体科学中寻找作为“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具体例证,有的甚至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机械地把具体科学的研究内容分割为几个模块、若干个对子。这种所谓应用哲学研究,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哲学思考的本性,不能为哲学的“知识宝库”增加任何的哲学含量,而且因其无视具体科学研究的固有特质和规律,而往往引起具体科学研究者的反感和蔑视,造成对哲学声誉的极大损害。总之,在我们看来,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反思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部门哲学是属于“哲学”的,而“应用哲学”作为某种特定哲学理论在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简单移植与推广,它是不属于“哲学”的。

关于部门哲学及其研究的特征,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从部门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或者说第一哲学的关系来说,部门哲学总是体现着第一哲学的普遍特质,但它又是第一哲学不可替代的,是对第一哲学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第一哲学,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古代是本体论,在近代是认识论,在现代则似为广义的实践哲学,但不论在何时代,它们都构成了哲学的核心内容”。从思维方式、知识类型等方面来说,部门哲学与第一哲学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以对思维进行反思的方式确定人对存在的观念与行动,谋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达到对对象普遍本质的揭示即对必然性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部门哲学与第一哲学可以相互取而代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反思的对象或者说反思的范围有所不同。作为理论活动,第一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总体性把握,部门哲学则是对构成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的总体性把握。从这两个“总体性把握”中可出看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部门哲学思考的维度和反思方式不仅不能脱离第一哲学的根本特性而独辟蹊径,相反,它总是在体现着第一哲学的普遍特质。从这一点上来说,部门哲学的思考视角不可能超出和超越第一哲学的理论视野。但是,部门哲学因其反思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特定的实践领域而不是整个人类世界,因此,其具体研究内容与第一哲学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部门哲学又是第一哲学不可替代的。同时,由于部门哲学并不是以特定实践领域的个别现象或具体科学中的个别理论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而是对特定社会实践领域或者说世界的某个部分的整体性把握,因此,部门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或者说第一哲学的关系,就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包含、互为条件的。部门哲学对于构成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的把握,是以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把握为前提的,没有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总体性把握,也就不会有对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的透彻理解,不可能有对构成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的总体性把握。反之,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世界的整体把握,又是以部门哲学对于构成世界的各个部分的总体把握为中介和条件的。没有对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的总体把握,第一哲学就难以实现其对于人类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部门哲学既是对第一哲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对第一哲学的补充与发展。

其次,从部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说,哲学的反思特性决定了部门哲学理论具有超验的特征,并使之与具体科学区别开来。任何特定的社会实践领域都有特定的具体科学的研究,部门哲学只有通过对具体科学及其实践活动的批判反思,才能提出和形成自己以概念范畴为表现形式的理论体系。因此,以批判反思特定社会实践领域为根本特征的部门哲学,离不开以特定实践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科学的研究,具体科学既是部门哲学批判反思的对象,也是部门哲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但是,部门哲学与以经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各门具体科学,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由于部门哲学是运用反思这一哲学思维方式而获得的关于特定实践领域的普遍性的认识,是关于某一特定世界的哲学观,因此,与一般哲学理论或者说第一哲学一样,部门哲学也具有超验的性质与特征。

再次,从部门哲学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关系来看,部门哲学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哲学学科群体。正如上述,部门哲学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特定哲学理论的称谓,而是对于如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发展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等一系列不同的哲学分支学科的统称。由于它们都是以特定社会实践领域为反思对象而被归于“部门哲学”的名下,共同构成一个哲学学科群体。显然,这一学科群体的成员数目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与扩张之中。因为,不仅现有的这些部门哲学分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而相继建立的,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新的发展、人类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新兴科学的诞生,部门哲学这一学科群体的分支成员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

对哲学的体会篇2

日本哲学的历史与中国哲学的影响是极为密切的,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和思想文化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哲学的相关精神和内容也已经被日本哲学合理吸收和本土化,已经成为了日本思想文化乃至其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呢?

在我看来,通过对中日两国哲学的比较,我们首先应该找到中国哲学影响日本哲学的内容,也就是在日本哲学的内容中找到它借鉴中国哲学的地方,因为毕竟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哲学。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影响的意义,当然有其哲学意义也有其社会历史意义,我的基本观点总体概况起来就是,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深入其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并且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

这种影响的意义首先是对于日本哲学自身的意义,然后是其社会历史的意义,然后是对日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塑造。

中国本文由收集整理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首先,中国哲学是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哲学为日本哲学提供了基本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涉及到日本哲学所处理的关系中:

首先是天人关系。中国哲学认为人来自于天,天是人存在的根据与依托,人们应该遵循天命。于是,日本哲学也借鉴了中国哲学的这点内容,试图运用各种方式来整合其本土的思想体系,这促进了日本神道教的体现化。第二,中国哲学注重人的个体修养,突出道德的重要性。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学说还是佛教思想,都彰显人的心性的作用,十分重视个体的人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价值诉求,儒学思想和中国化的佛教思想都极力主张人应该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不仅重视人的心性修养,特别重视人的道德感,十分重视尽忠尽孝的道德,试图最大限度地培养日本人的道德自律性和服从。而这一点也在与日本神道思想的融合中明显地突出了出来。第三,在政治关系上,中国哲学主张德治与仁政,并且利用君权神授来维护皇权。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这点影响很深,虽然德治与仁政的思想并不是都能完全贯彻,但是君权神授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哲学中得到了最突出地体现,将天皇神化并以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经验。

这样,日本哲学就系统的找到了其核心性的一些内容,日本人的生存、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可以囊括,日本人所需要做的也就是适应其社会历史的不同环境来添加自己的具体内容;当然,日本哲学不只是从中国哲学中得到了一些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借鉴中国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日本的思想总体而言是很多元化的,历史上儒、佛和神道思想长期并立存在,到了近现代其思想更是不断多元化,融合进了许多西方哲学的因子;但是,其思想中的基本精神却是由中国哲学继承而来:日本哲学继承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并逐渐延伸出其独特的伦理道德结构。日本哲学在本土神道思想的影响下,融合了佛教心性论和儒学中的天人之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创世与进化观,总体来看,首先是宇宙(日本)起源于天神,然后天皇是神(人神),继而天皇统治众生,众生要对天皇服从和忠孝,这样就形成了“天(天神)——天皇(人神)——人”的基本结构,人要想与天相互贯通,实现心性与道德上善的与天的统一与一致就要对天皇尽忠尽孝,对国家尽忠尽孝。

从以上论述和第一部分,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哲学对于日本哲学影响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事实上,还有一点也是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重要影响,那就是前面简要提到的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其哲学基础,并且给予其哲学开放性的基本精神,影响日本近现代哲学的发展:

第一,中国哲学为日本哲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精神,这是近现代日本哲学吸取西方哲学发展理论的基础。

第二,日本哲学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博取众长的方法,这一点对于整个近现代日本哲学影响更加深远。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是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并且立足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在历史上积极吸收了佛学的思想精华,不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派和相关思想流派而且整合多种思想之后,形成了具有极强思辨性的宋明理学。日本哲学也继承了中国哲学的这种精神,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日本哲学在本土神道思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吸收、借鉴(有的时期甚至直接采用)中国哲学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当然,很多人很可能会反驳说,日本哲学的内在精神之中就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还有,当时日本社会的各种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也影响当时的日本社会必须选择学习先进的文化与社会制度。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并不否认这些反驳观点的合理性,不过我认为,我们在看待日本哲学兼收并蓄的精神和能力的时候还应该从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去看待,毕竟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太深,既然中国哲学给予日本哲学基本的框架和内容,那么日本哲学在自身对待外来文化的方法和态度上就会受到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精神的影响;此外,在第一部分中讨论日本哲学受中国佛学思想影响的最后,我特别强调了中国佛学思想提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直接影响力日本佛学提出儒、佛、神道三教合一,这一点也直接证明日本哲学直接学习了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的思想。

第三,在吸纳、整合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上,到了近现代日本哲学开始了具有其特色的兼收并蓄,分别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等等,在社会层面上指导其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大力发展西方科技和工业;但是,有一点其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其主流哲学对天皇专制主义的论证和忠君爱国的核心道德原则。

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影响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日本的文化被很多人看来是“耻感文化”,也就是说,日本人的民族意识相当强烈,民族性格中忠义感和耻辱感十分重。对于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可以在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中找到原因:中国哲学中儒学十分注重个人道德培养和家国观念,十分注重忠孝仁义等。

对哲学的体会篇3

关键词:哲学观;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95-02

一、概念界定

所谓哲学观,就是哲学的自我关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讲,哲学观包括对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哲学的功能等根本问题的回答。其中,哲学的性质或哲学是什么?是哲学观的核心,它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一个哲学家的哲学观也是其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哲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理论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哲学的功能,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它是以实践性、时代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为灵魂的为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哲学。

二、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1.以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等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己任的实践唯物主义。

2.以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消除人的异化的人道主义。

3.以阿尔都塞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种多元决定的社会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落后于历史唯物主义而以实践状态存在,需要人们从理论上进行阐发。

三、中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观点。该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的观点是它的基本的观点,只有进入社会领域实践才扮演首要的观点的角色。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而是从历史存在出发解释一切哲学问题的唯物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本质及其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把整个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并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现象世界背后的绝对本源,由此整个世界要么被归结为“自然物质”,要么被归结为“抽象的精神”。这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本体和现象、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其结果是主体成为与外在对象,甚至与自己肉体相分离的纯粹的自我意识,客体成为脱离了人没有人文意义的抽象物,人的主体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导致对人的拒斥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从近代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向现代实践论思维方式,创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即“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结果,是对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本体和现象关系的实践理解方式的结果[1]。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康德的影响。从主体出发,而不是从对象出发看问题的思路是康德哲学革命所取得的根本性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转换。近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探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追求绝对真理,为科学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通过政治批判、文化批判和经济批判寻找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考察自然界,也有自己的自然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联系人的实践及其人类历史来考察自然,其目的是更好地关注人类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本质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它必须将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功能的转变。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这一论断概括了马克思对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以追求终极知识和绝对真理的知识论哲学。长期以来,哲学以“科学之科学”自居。但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哲学作为揭开世界最终奥秘、颁布绝对真理的最高科学的幻想逐渐破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表达自己对思辨哲学的反射。他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止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赢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也就是说,思辨哲学脱离实践,脱离人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失去生存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宣告西方传统思辨哲学的彻底终结。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引起了许多重大哲学问题的根本变革。

对哲学的体会篇4

关键词: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哲学的研究问题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系哲学的关系没有得到理清,以至于旧的哲学体系思维方式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在体系哲学思维方式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处在偏见与教条之中,因此,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

一、冲破体系哲学的牢笼的必要性

所谓建构体系哲学,就是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即把一种学说通过稳定范畴原理之间的有机和统一的联系而表现出来。将马克思哲学系统化地表述为体系哲学,在特殊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做体系性、权威性的理解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前苏联和我国教科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体系哲学里固定不变的操作话语本身就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相违背,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形式的桎梏中把活生生的马克思哲学解放出来。否则,即使按照时代的要求,以新的话语模式和概念体系重新表达马克思的思想,可能也只是产生新的教条主义。而只有在超越概念内编制的体系,恢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追问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思想体系的展开过程,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任何哲学体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从体系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哲学,不是运用马克思的概念、范畴、观点构建体系,而是按照马克思哲学思想本身所带有的体系的原型,形成相应的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即以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哲学。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以及今天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关于实践的看法,实践的理论原则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进而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的生存与生活,不是对非人世界进行概念性的解释,而是关注属人世界中,如何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扩大人的生存领域、生存空间和生存内容,人如何在与自然、人、组织方式、存在方式相统一的过程中确证自己的本质。从体系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既是为了恢复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思维和形上性,避免过于实证的理解;又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真正发现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避免拘泥于体系的形式而使得理论教条化。我们不难发现,以知性的体系哲学为出发点,把握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中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习如何在思想上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何具有理论自觉意识,才是我们从思想体系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变革

随着实践的每一点变革,原先精致的体系会逐渐丧失其必然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就开始颠覆了体系哲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马克思哲学变革是基于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的批判开始的,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运用自然本体概念改造旧哲学时已经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运用经验唯物主义层面上的哲学视角在抛弃理性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时,仍然无法获得一种批判现实的历史感,而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不成熟性也在于此。当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原则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翻转黑格尔哲学并确立人、生活和自然的优先性时,在深层逻辑上恰恰是隐性的唯心主义。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接受的唯物主义原则实质上却是一种逻辑在先的价值悬设,这与其批判的理性形而上学具有同质性。

体系哲学是以唯心主义的先验逻辑设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颠覆了传统逻辑进行了哲学革命。整个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经过“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的哲学,最终在黑格尔理性的体系哲学中完成了,这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解释世界的旧哲学的基本构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体系哲学的关系问题就此转化为前者和整个旧哲学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实现了哲学革命之后体系哲学已经终结。所以,未来哲学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关注寻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只能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摆脱体系哲学的固化,告别体系哲学,走向后体系时代。近些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大致实现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从关于体系、形态的纷争到发掘、发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价值的转变作为从西方哲学传统中生成,但又内在地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崭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哲学所指向的是一种真正达到了超越自身的民族性立场而具有人类性意义的哲学范式。也正是马克思哲学自身固有的人类性,决定了其内在恒久的当代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哲学思维需要解放,我们要从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出发,突破体系哲学的牢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环境的变化为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对发展马克思哲学提出了挑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和新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充分理解、运用和发挥马克思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这些新的视角运用到大学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开放思维,跳出旧哲学体系理论分析的固有框架,用新的哲学思维来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开辟了一条现实性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伯鍨;张一兵;胡大平;张溟久;体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0(01).

[2]孙伯金癸;张一兵等;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6).

[3]黄楠森;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J];社会科学战线;1999(01).

对哲学的体会篇5

一、哲学普及的原因及必要性

哲学只有与潜伏在历史深处的人的现实的生存需求联系起来,才能转换成有价值的存在。哲学不普及就只能永远是被“精神地主”聚敛、储藏和“显摆”的财宝。所以,不论是从哲学本身来看,还是从现实社会需要来看,哲学普及都势在必行。从哲学学科本身来看,哲学普及是哲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哲学普及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哲学能力,要真正做好哲学普及的工作,必须要有对相关哲学问题的深入且透彻的研究,那些叫嚷着哲学不应该普及而只能是高级“精神修养”的人只是因为他对哲学普及的无能为力,他们自身对哲学的理解都不够透彻呢,更何况普及乎。只有在对哲学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将哲学语言“翻译”成日常语言从而开展普及工作。而将哲学语言“翻译”成日常语言的过程正是对哲学能力本身的一种考验,倘若一门学科不能用大众化的语言普及到人民群众之中,又如何实现其自身价值呢?可以说哲学普及不仅仅是为了人民群众,其实哲学普及首先就促进了哲学本身的发展,然后才是对人民群众现实实践有所助益。从现实社会需要来看,哲学普及既是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现实需要,又是社会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哲学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首先,当今时代,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哲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之一。加强哲学的宣传和普及,掌握必备的哲学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确哲学思想转化而成的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做后盾。其次,党中央在全面考察社会现状后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当下,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都格外尖锐,各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都需要哲学的普及予以解答。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哲学发展本身还存有一些问题,导致了哲学普及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哲学普及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哲学重研究轻普及的状况还比较普遍,极大地制约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哲学普及资源缺乏有效地组织整合,不能有效的覆盖社会各个层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哲学普及内容和方式呆板单一,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哲学的渠道不够畅通,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惑得不到有效舒解,而形形的愚昧迷信、反科学、伪科学甚至活动乘虚而入,在社会上存在的信仰危机,精神颓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动摇和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如此现实状况呼唤哲学的普及以及哲学自身问题的解决。因此,特别强调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二、哲学普及的重大意义

只有发挥好这几项作用,不断繁荣和发展哲学的普及化、大众化工作,才能使哲学走进人们的头脑,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哲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普及哲学的重要性,要不断加强对哲学的宣传和普及,让哲学走向大众,使哲学焕发出巨大生命力,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课题,使哲学不断繁荣,更好地发挥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首先,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有助于促进哲学自身的发展。第一,哲学普及是哲学研究成果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哲学研究成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将高深的哲学从书本里走出来,指导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利于哲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多方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第二,哲学普及还能促进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哲学工作者只有在哲学普及工作中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角度,促进哲学研究的深化。第三,哲学普及强化了哲学学术团体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哲学研究与哲学普及是学术团体向前发展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学术创新、科研工作,固然体现了哲学工作者的价值,但哲学普及的开展使得学术活动大众化、社会化,更加体现了哲学的应用价值,不仅促进了哲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还能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其次,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积极推动哲学大众化、普及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哲学需求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哲学普及工作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开展哲学普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人民群众哲学素养的调查,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哲学的需求愿望,思想贴近时代,理论贴近问题,视角贴近大众,增强哲学普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鲜活的语言,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注重满足不同公众群体的哲学需求,将哲学普及的重点对象放到普通市民、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人员等不同社会群体,以达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的目的。最后,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理论思维能力、思想道德境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哲学本身应当是一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学科,如果一味地躲进书斋,躲进象牙塔里,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知识,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普及哲学的精神,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哲学进行“普及”,一方面是哲学工作者在回应社会进步带来的大众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哲学谋求扩大影响和自身发展的主动姿态。哲学的普及既体现了哲学工作者践行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也是哲学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种“双赢观”,哲学工作者就更应当热情洋溢地走向社会,开展哲学普及工作。总之,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既是哲学本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哲学普及势在必行。

对哲学的体会篇6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质:实现转识成智

哲学诞生于人类对于人生与生活的反思和批判,是高度精神自由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在高校培养和训练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已在高校实施很多年。哲学的反思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智慧的追求与自我意识的启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的本质并不冲突,而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形成良好的实践思维习惯,开启自我意识的实现在一切领域都起重要作用。相比较于其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具有属人性和实践性,这对现实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实现提供思维基础。在时期,遍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种地哲学”、“做工哲学”、“扛枪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彻底形而下化和庸俗化。几乎在所有生活领域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封为“万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哲学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万能哲学”从内容上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如用一块石头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地主劳动迟到来理解马克思的阶级性范畴;从形式上,“万能哲学”教条化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生活,寻找各种现象所体现的哲学依据。现代高校教条式的体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偏离实际,成为学生眼中的“无用哲学”。缺乏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就无法真正达到自我意识的启示,无法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变,在于大学生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内在的智慧追求,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价值修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高校中即以大学生需要为本。“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在多元环境下,需要精神对于自我的合理把握,而哲学能够提供对于自我的意识和价值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实践性而著称,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现实的人的社会劳动,以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生正需要此理论作为满足他们精神需要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导向,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性,它以“现实的个人”生活作为逻辑起点,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特尔斐神庙上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更需要对自我及自我意识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可提供正确的认识路径,又蕴含合理的价值导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观念是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还在于实践思维方式的养成,即转换西方传统思辨形而上学的“本体性思维方式”。“本体性思维方式”易导致教条化、体系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与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世界、指导大学生改造世界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通过学习,培养批判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学会人文思考,关切现实人生,展开深刻调查与讨论。实践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圣辉中解放出来,成为大学生改变世界的现实性力量。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瓶颈:“政治化”与“知识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虽开展多年,但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为“政治化”与“知识化”。无论从教育的目的还是哲学本质来说,都期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超越瓶颈,实现自我及对智慧的追求。

(一)政治化:意识形态的“哲学教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定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存在被片面理解为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教化的错误倾向,从而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简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宣传与说教。这使大学生前置性地产生反感情绪,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看作政治权威的说教,一旦出现理论与实际相矛盾时,会采取迫于权威的不加思考地顺从,或放弃学习,从而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反思,失去思维的自由与创新能力。教化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施方式,背离了实践哲学的特性。政治性本身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的描述并没有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之初就可看出其革命性和批判性,其思想价值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性。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就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政治性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对现存事物的批判性革命性本质,也体现了马克思阶级分析原则及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主旨。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客观地理解社会实践生活及发展规律和趋势,树立适应社会实际的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本身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价值要求,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政治性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并无冲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政治性体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但用政治宣传话语解构或替代哲学的人文关怀,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政治化”,即摒弃哲学教育的现实性,将其供奉于“神殿”之中,主体卑躬屈膝,失去思维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政治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抽象高点,使大学生认为这是强制性地灌输性接受,这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

(二)知识化:教条主义的“体系”意识大多数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时,都将哲学的“思想逻辑”等同于“知识体系”,把哲学知识总结为各模块构成的基本理论原理。从教学形式上,将思想养成转变为知识传授,忽略了哲学思维方式和素质养成等目标。诚如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所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所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教育观念上“把哲学教育视同知识教育、知识传授的问题”[3]。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具理性思潮的迅速崛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知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如建立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试题库,采用统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使哲学教学逐步蜕变为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全盘接受和记忆训练,失去哲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路径。故目前教学过程总是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痼疾,仅仅是用“例子”套“原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此就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辩证思维本性背道而驰。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常常受大学生拒斥的重要原因。知识性、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并不冲突,哲学对于智慧的追求离不开哲学知识的学习与哲学理论的教育。哲学作为真理性意义上的知识体系具有合法性,但脱离现实的“体系哲学”和“教条主义理论”,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陷入“知识化”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其事实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性。“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注重知识性的讲授,缺乏价值性地引导。哲学知识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思想意境。超越单纯的哲学理论体系知识本身而体认其蕴涵的价值理念与智慧范式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转折点。

三、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实效性实现路径:建构主体内化场域德谟克利特对“智慧”的解释:“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4]。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欲达到追求智慧的最终目的,需要以“哲学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实现大学生主体将哲学知识与思想内化于课堂学习与生活之中,使哲学思维方式及价值引导成为主体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一)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育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将哲学教育的目的定位于助大学生求真、向善、爱美。不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看作政治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教化,主要集中于对于现实问题有自身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可以加以引导,但不能以权威进行被迫接受;不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看作是单纯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知识体系,主要集中于教育大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想素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高扬主体性价值,及以大学生主体需求与自我意识实现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价值的思考与选择。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的思想基础,可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自然融通,达到优化思维方式、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目的。转变对教材体系的依赖。新时期哲学教育改革围绕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批判反思而进行,其目的在于冲破多年教条主义的束缚,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为了避免“知识化”倾向,可把教材当作学习哲学的教育文本,而不是引导思维的“圣经”。注意当前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打破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脱离的现状,将最新、最贴近实际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体系中来,突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另外一方面,将大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话语中来,使哲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不生硬地融合。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也是提高哲学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在传授哲学时,基本上都是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的。信息化社会中快速高效地话语沟通环境使大学生自主性增强,为教学方式的丰富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情境条件。哲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应探究丰富有效的情景化灵活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和学生零参与的独白课堂教学模式,可增加情境模拟、抗辩讨论等新型平台,鼓励、吸引学生进行哲学思考与应用。改变标准化的哲学教育评价方式。哲学教育的效果在于思想的提升与思维方式的转变。现在的统一书面闭卷考试形式并不足以测试哲学教育的实效性。这种评价机制使学生迫于分数的压力进行哲学的学习,不断地记、背、练、考。使哲学教学也沦为分数的奴隶,变成机械式的程序化操作过程。哲学教育评价方式应向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转变,遵循哲学的本质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现实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是困扰着人类的现实生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市场主体的个体性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只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利益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功利化”与“物质化”趋向,哲学在政治和经济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但其人文精神却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多元复杂的文化背景,各种思维方式的不断撞击,人们拥有了广泛多样的选择性。多种声音混合,不再出现话语霸权,应增加相互理解和沟通交流的机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面对各种其他流派声音,必须切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旨趣,在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审视和引导中体现理性优势,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利用校园环境与网络资源,建构多媒体网络环境,拓展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时空场域。使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利用率。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畅所欲言,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协作性学习习惯。网络平台可成为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广阔平台,对社会事件的评论可体现大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基本素养,及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做到真正意义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社团活动可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场域。在教师的指导下,社团可结合课程内容开设专题活动,如讲座、参观、读书会等。大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兴趣自主创办各类与哲学有关的学习和研究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会等。社团更多地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术调查和研究活动,促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提高哲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哲思习惯。在规范课堂之外,也可以开设哲学类选修课程,最好与学生实际思考的人生问题相结合,如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等课程,可以丰富学生哲学思想的同时,对自主性选择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遭遇困境不是偶然的事情,“政治化”与“知识化”的瓶颈正逐步破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多年的现实情况本身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这是进行有的放矢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哲学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意识的重要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也是大学生思维锻炼的重要过程。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育改革,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哲学的体会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时代精神;传承

哲学观集中反映出民族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思维方式,可以说哲学是以民族为载体的,而民族则以哲学为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西方哲学,并超越了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界限,成为了最为科学的哲学体系,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在科学地阐释世界的过程中,还着眼于对世界的改变,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的民族性相结合的过程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一、哲学民族性的根本属性

哲学以其民族性为存在方式,其民族特色内容和民族风格与哲学有密切而深刻的关联,不同民族对于哲学内容的思考有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哲学主旨和概念范畴等,哲学在根植于民族实践之上,将民族的血脉、基因传承给现世哲学,并使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可见民族性是哲学最为根本的特征之一,而哲学也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是民族性的终极依据和终极解释。

哲学还充分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髓,并以民族性和时代性作为哲学的应有之义,任何民族的哲学都离不开时代性,它蕴含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和主题,是对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深刻洞悉和浓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理论与实践维度分析

(一)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作为其理论基石,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和首要观点,也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逻辑和品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的实现,还在于它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民族话语智慧,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和范畴的理论综述和阐释。只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本土的语言,成为哲思犀利而深刻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行话,才能为民众所掌控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的理论体现,还在于融合各国的民族传统哲学和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民族和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以民族哲学为主体的新哲学,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和远景,具有民族行动指南的功能。

(二)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

理论还需要依靠实践的检验,这就突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体现在运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各民族实践的指南,它为不同民族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和设想。

在不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各民族的实践主题。各个民族在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理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这两个重大实践主题之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为引领,增强了各民族世界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信心和决心。

在各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需要结合不同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和国情,形成一种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实践哲学,要“走自己的路”,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民族特色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多元化的形态之中,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土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中国问题的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立足于中国问题,以其为出发点和核心要义,回答并解决中国不同时期的问题,形成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凝结了中国现实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是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是中国道路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也是对中国不同时期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包括有:如何进行中国革命的思想;回答社会主义概念及如何建O的邓小平理论;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

(二)探索中国道路的实践特色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具有独创意义的伟大的民族实践,事实证明,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震撼了整个世界。但是,我们为此也付出了不少代价,面临更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和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改革转型的攻坚等,为此,我们要推行“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兼顾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统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方位着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以这“五位一体”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内容,更好地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

(三)突显中国模式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功塑造了中国模式,它突显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引领,显示出独特的中国元素、中国气派。

从哲学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中国模式的建构下生成了丰富的中国智慧哲学内容,包括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以人为本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催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包括有:内生驱动论、中心主导论、循序渐进论等,即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理念,又实际性地解决了中国问题。

从全球视域来看,中国模式有其深刻的世界眼光,开创了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借鉴和参考,使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世界,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从民族视域来看,中国特色模式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并以中国特色为要点,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优势性和中国文明的强大生机。

(四)与历史同步的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精华和提炼,必然要彰显出其与时代同步的特征,要对时代主题进行深刻的诠释和反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代相契合,把握和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和时代的最强音,在哲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拥有海纳百川的态度和胸怀,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以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为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纠正实践与理论的偏差,努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四、中国特色当代哲学的传承实现

中国当代哲学研究还明显迟滞于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要建构和实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当代哲学,探索具有中国独特风格并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充分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更好地回应中国当代哲学新形态的实践诉求,要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借鉴西方哲学的优秀精髓内容,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思考中国问题、哲学问题。

(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哲学

我国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新哲学,要寻找“哲学自我主体”,这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具意义的,也是决定中华民族是否能够在世界上站起来的首要条件。我国在哲学思想视野、学术累积、哲学观念等方面都较好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和引领,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然而,中国哲学不能光围绕他人的哲学理念,不能局限于对他人思想、著作和观点的注释、转介,还要寻求“哲学自我”,意识到这一点,也说明中国当代哲学进入到了自觉的意识高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心智水平。创建当代中国哲学也即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需要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命历程、际遇和未来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要基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生活基础、思想主题、现实问题等,表现出中国鲜明的“民族个性”,提供足以让中国在世界安身立命的理论,并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源泉。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主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改革世界意义的新哲学,以鲜明的实践本质为特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大的解释力,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思想基础和主导,我们要将民族性、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融合,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显现出先进的双重维度,以更好地实现对现实社会的问题思考和关照,并形成对未来的引领。

(三)融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上智慧

在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融入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上智慧的理解和探究,如: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直觉领悟和整体意会思维、注重实践智慧等,世界未来哲学必然是要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相结合,才能显现出中西合璧的新型哲学。只有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才能在批判、会通、创新的哲学理论体系研究进程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彰显出自己民族的特色。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以伟大的哲学为引领,哲学要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要以哲学为灵魂,中华民族具有颇具魅力的人类性品格,在自身的民族发展进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和理论基石,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3]单义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民族性问题研究[]沈阳工业大学2011

[4]刘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进路[]上海师范大学2011

[5]李媛媛.文化民族性的哲学反思[]中央民族大学2011

对哲学的体会篇8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时代精华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虽是两种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哲学体系中的哲学,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共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被中国社会接受、认可,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两者之间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包括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人性关怀

 

世界上任何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下去,本质上是因为都存在着共同的属性——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优秀的文化,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到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兴起到形成,直至成熟诞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单方面强调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导致劳动的异化、人性的扭曲。马克思为防止劳动异化和人性扭曲,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强烈批判,强调对人性的关怀,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同样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释道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上,渗透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仁”上,所谓“仁者爱人”、“正己立人”、“经世济民”、“孝悌忠信”等思想,闪烁着古人对人性的关注;佛家哲学思想中的“修己度人”、“行善无恶”、“众生平等”等思想渗透着最淳朴的人性关怀;道家哲学“为己利人”、“德养万物”、“道尊德重”的思想也体现出道家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间接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的间接联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受到儒释道哲学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上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其中就包含了儒释道哲学思想。儒释道哲学中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欧洲,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

 

众所周知,法国近代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的基础。儒释道哲学深刻影响法国近代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也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之间产生了间接联系。

 

法国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引进并吸收了儒释道哲学思想,推进了法国唯物主义的发展,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如:法国的重农学派从儒家的“天命”、“天理”和道家的“天道”中倍受启示,以“自然律”为主杆理论,掀起了一场“向中国学习”的运动,其主要代表人魁奈因此而被称为“欧洲孔夫子”。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最主要的来源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它们深受儒释道哲学的影响: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思想中含有孔子、老子关于“道”的观念;黑格尔“绝对精神”思想中有中国道家“道”、儒家“理”的痕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深受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直接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虽身在西欧,但是却与遥远的中国联系密切,从他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新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等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曾经深入研究过中国文化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也曾间接地研究过中国传统哲学,并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就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黑格尔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很显然,这句话体现出儒释道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马克思讲中国革命时,反复强调“对立统一规律”,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阴阳对立统一。毛泽东也提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统一”思想是受到中国道家“阴阳相交”思想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时代精华的产物,但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不同、所处的哲学体系不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在定义主题、产生条件、阶级属性等方面有着区别。

 

(一)定义主题不同

 

广义上哲学的定义包括四点: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三大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即知行统一;四是以最一般的概念、范畴、最高的抽象性等逻辑形式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照此定义,我们可以分别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下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方法论。儒释道哲学的主体是生命哲学:儒家哲学在以“仁学”为核心的基础上,是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人性的把握的生命哲学;道家哲学以 “道”为核心、本原,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指导人生的标准和规范的哲学;佛家哲学:以“空”为核心,强调修己度人、缘起性空的生命哲学。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在定义主题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产生条件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产生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时代条件。这二方面两者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的激化,以及推崇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等,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经济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儒释道哲学是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之上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哲学都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封建经济的产物。

 

产生的时代条件不同。马克思强调,“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从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通过自身的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以及推翻复辟王朝,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从封建社会彻底走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创造的成果以及带来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时代条件。儒释道哲学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道家哲学开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分裂,因此其哲学思想中体现出“道法自然”、“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反映要求社会安定的愿望;儒家哲学产生于礼乐崩溃后,因此其创始人孔子要求恢复礼乐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佛家哲学发展于中国古代社会动荡时期,因此佛家思想普度众生、修己度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存在需要的反映。

 

(三)阶级属性不同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与特定的经济结构相联系,出现了特殊的人群共同体——阶级。任何哲学都具有意识形态性,都反映本阶级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也不例外,各自代表的阶级属性自然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无产阶级思想的集中体现,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资本主义由于单方面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压榨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急需拥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与资产阶级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时代要求诞生。从其诞生起,就始终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打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儒释道哲学诞生于中国古代,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利益,以此反对官欺、官压,可以说其宗旨是“诫官”。儒家的“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君主应主动去尊敬百姓,“明明德”强调对庶民生命的重视关怀,“亲民”强调老有所养,百姓皆有所养。道家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统治者只有在遵循“道”的前提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佛家哲学也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社会安定的利益,佛家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百姓想脱离这种社会,因此强调普度众生。儒释道哲学从本质上讲,都是生命哲学,告诫统治阶级要尊重百姓的生命,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我们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的区别与联系,目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看待传统儒释道哲学的发展,以复兴传统儒释道哲学为契机来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上一篇: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范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作业讲评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