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38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1

——农业部团组织“我的中国梦”活动综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团中央、团工委“我的中国梦”活动要求,农业部直属机关团委在2013年组织开展了“辛勤耕耘为小康,青春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部直属各级团组织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重温历史,牢记使命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何在新形势下秉承先辈革命精神,引导青年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个人成长“青”,是当前青年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兽医局青年座谈会上,部青联主席冀名峰解读了“五四”精神的历史与内涵,鼓励大家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青年干部踊跃发言,从个人发展、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等不同层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团委组织开展了“学习延安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主题团日活动,部青联副主席冯忠泽讲了团课,大家就如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如何立足本职实现“中国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草原监理中心团支部组织青年干部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部机关青年文明号集体、科技发展中心质量标准处全体同志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了“雨花祭烈士,青年坚理想”主题活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8名青年干部走访了晋察冀边区城南庄革命纪念馆。大家在活动中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使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积极做好“三农”工作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立足本职,畅谈梦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我们勇担重任、放飞梦想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机关服务局团委召开以“我的中国梦——青春献后勤”为主题的青年座谈会,畅谈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分享学习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思考感悟。管理干部学院团委举办“中国梦·学府梦·青年梦”五四主题教育活动,大家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了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阐述了对建设“学府梦”的理解,表达了对奋斗“青年梦”的决心。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等团支部相继召开了青年座谈会,结合工作谈体会、讲困惑、提建议,交流了对事业发展的期盼与个人职业规划的畅想。农机试验鉴定总站青年干部围绕“中国梦·总站梦·个人梦”深入交流,对如何实现个人成长与总站发展、业务能力拓展与综合素质提高、总站文化建设与青年工作开展三个“有机结合”展开深入讨论。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谈学习,联系实践能力谈提升,展望美好未来谈奋进,话里行间彰显出对“三农”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表达了青年一代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信心。

(三)强化学习,提升本领

实现“中国梦”需要真本事、硬功夫,需要青年人不断完善行政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锻炼。人事劳动司团支部组织开展了“《论语》及其对做好行政工作的启示”主题读书学习活动,邀请部青联主席、《论语中的行政精神》作者冀名峰与青年干部就传统文化和现代行政理念进行了深入交流。财会服务中心团支部邀请邓庆海主任讲团课,以“危机的克服——从世界观、方法论谈起”为题,系统讲解了如何正确克服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风趣而充满智慧的讲授使大家在轻松氛围中获得了人生启迪。经管司站团支部精心策划了青年同志与司站领导座谈、与大学生村官谈创业经历、邀请合作处专题讲授农民合作社当前发展形势等系列活动,在青年干部中进一步营造出爱学习、善学习、会学习的良好氛围。全国畜牧总站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青年赴总站顺义基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大家穿上实验服,带上防护镜,走进生产试验车间,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了草种质检和奶牛DHI标物制备工作。农机推广总站党总支推广支部、团支部联合天津市农机推广总站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拖拉机驾驶和整地作业比赛,通过亲身操作,大家对农机的理解跳出来书本理论认识,对自身从事的农机推广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切的体会。

(四)加强实践,改进作风

基层锻炼是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一直比较欠缺的“短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年提出的具体要求,农业部各级团组织除积极承办和参加团工委“根在基层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以外,还结合部门业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活动。部直属机关团委与延庆团 县委联合,结合学习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组织农业部团员青年走进延庆县农村基层,体验农事劳动、走访创业典型,与当地团员青年一道开展了主题联学活动,其后还邀请农民朋友来到农展馆、农科院,共同了解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感触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农垦局组织十余位青年干部赴海南垦区开展了“青春·使命·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团员们参观了海南农垦博物馆,亲身体验了凌晨割胶的生产劳动,与基层农垦职工接下了亲密的“战斗”友谊。规划设计研究院团委开展了“走进现代农业、服务三农发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近100多名团员青年参观“北京农业嘉年华”,亲身体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感受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增进团结,凝聚力量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2

按照上级部署,我县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自去年***转入对照检查阶段以来,各参学单位和广大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紧扣实际,找准问题,认真反思,查找根源,扎实抓好每一个规定动作,确保了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拓宽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县各参学单位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上来,端正态度,广辟言路。一是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各农村都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向全体农户和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各站所还征求了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的意见。指导组成员参与了征求意见的全过程,与农村干部一起发表、收表,并负责汇总、梳理。各参学对象还深入农户、个体大户、贫困户和服务对象中征求意见,"自己找"2-3个突出问题,以便更好地对照检查。据初步统计,全县农村共召开各类座谈会2150多个,每个农村平均发放征求意见表(函)1100份以上,征求到的意见共有28类,17200多条,征求意见的范围达到了规定要求。二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各参学单位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把向群众征求意见看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整体素质的难得机遇;看作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工作的难得机遇。对群众提的意见,尤其是一些尖锐的意见,都能虚心接受,认真检查,深刻反思。三是认真抓好梳理反馈。对各渠道征求的意见,由指导组负责梳理,农村班子和主要领导的意见由镇党委主要领导原汁原味反馈,其余人员由指导组组长和该单位主要领导反馈。

2、深刻剖析,认真进行总结反思。一是立足自我查找问题。各农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排查突出问题,问题找得比较准确,根源剖析得较为深刻。一些农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说,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虽不是运动,但对我们思想上有触动,认识上有提高,工作上有推动。二是坚持"上级点"。为防止排查问题太散、不集中,各镇党委对每一个农村都明确点1-2个突出问题,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切实加以解决,让群众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据统计,各镇党委对农村共"点"问题1416条,所"点"的问题切合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三是认真撰写修改反思材料。各农村班子及其成员根据"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的问题,认真撰写班子的剖析材料,农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负责人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其他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形成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许多同志在材料初稿形成后,"不怕刺、不怕丑、不怕痛",认真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反复推敲斟酌,勇于剖析自我。四是严格把好反思材料质量关。各镇党委重点围绕问题是否找全,反思是否深刻,整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方面,严格把好班子和个人反思材料质量关。农村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对照检查材料由镇党委和驻镇指导组共同把关,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报;其他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的反思材料由分管领导和驻农村指导组审阅把关。对需要加工修改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抓住关键,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各参学单位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认真抓住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关键环节,按照"交心、交锋、交融"的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一是会前坚持交心谈心,做到"三个必谈"。在找准问题、深入剖析反思的基础上,全县各农村开展了交心谈心活动,相互沟通思想,积极营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具体做到了"三个必谈",即镇党委书记与农村主要负责人必谈,反馈群众意见,点出存在问题;指导组与班子每个成员必谈,逐个交换意见;农村班子成员之间必谈,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在交心过程中,既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又虚心接受,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做到主动谈心不应付,真诚谈心不留底,充分谈心不护短。二是会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引导农村班子及其成员以正确的心态,开好民主生活会,县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在《简报》上专门印发了钟庄镇古桥农村民主生活会实录,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从面上召开生活会的情况看,许多农村的主要负责人都能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时都能抓住党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问题的表现讲到位,把产生的原因分析到位,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泛泛而谈,确保了会议不跑题、不走调。驻镇、农村指导组都参加了农村民主生活会,较好地发挥了把握政策、督促指导、质量把关的作用。三是会后抓好情况通报。民主生活会召开后,各农村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职工大会等形式通报生活会的情况,有的农村还将班子生活会中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的主要问题公布上墙,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民主生活会取得扎实效果。

4、边查边改,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参学单位把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贯穿始终,有条件改的立即整改。颜单镇走马、七里等农村由于地势偏高,河道淤塞,栽秧靠翻水,老百姓盼了多年未能解决。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镇领导带领水利站干部现场办公,筹集15万元资金,进行河道清淤,改善了灌溉条件。沿河镇对能改的问题立即改,并实行整改公示,将整改情况、整改结果公布于众,取信于民。该镇蒿仑农村针对群众反映机耕道不通的问题,农村干部自筹资金3万多元,修补了3公里长的机耕道,目前大型农机具能达到路路通、组组到。冈西镇供电所针对群众反映集镇的路灯不亮问题,组织人员对镇区的路灯进行了一次全面检修,并与镇政府协调了路灯照明费的解决方法,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使路灯全部亮了起来。群众高兴地说,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继农电改造后的又一"民心工程"。

5、强化督导,确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亲自到联系点搞调研,提要求,走访群众,了解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使联系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并都参加了所联系农村的民主生活会。县党员先进性教育办两次组织检查,三次召开各镇党群书记、组织委员和驻镇指导组长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措施,限期补课。各镇党委负责同志也直接过问,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农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急事来抓,牵活农农村工作全局。注重发挥驻镇指导组的作用。在对照检查阶段,驻镇指导组重点督查有无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的基础上,有无突出"上级点";对照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民主生活会前能否做到"三个必谈";有无将学习和边学边改贯穿始终等等。为造浓党员先进性教育氛围,县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涉农部门开展"五送"活动,即送文化、送科技、送信息、送政策、送温暖。县司法局、科技局、农林局、文化局等单位下乡宣传法律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共散发资料18000多份,展示图板32块,赠送《当代农民致富读本》700多套2800册,接受群众咨询8000多人次,解决农民在养殖、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500多个。

在肯定前一阶段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县面上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存在不平衡性;个别参学单位规定的动作没有完全做到位;少数责任人没有能够很好履行职责;有的涉农部门对系统内站所的督查、指导不够有力等。各级、各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做到时间、进度服从质量;还没有完成对照检查阶段任务的参学单位,要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已经结束对照检查阶段任务的参学单位,要进行"回头看",搞得不扎实、不认真甚至走过场的,要重新进行补课。

二、精心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

根据全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从今天起,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转入整改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为25天左右,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第二步,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第三步,认真抓好总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农村要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搞好集中整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整改提高阶段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关键的阶段,既是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学习教育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就是看整改的实际行动、实际效果。当前,全县广大群众都非常关注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寄予了厚望。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衡量和评价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标准,就是看群众所急、所盼、所思的事情是否引起重视,整改得怎么样,有没有扎扎实实的措施和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切实搞好整改,让广大群众看到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正在发生变化,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我们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增强各级干部勤政、廉政、优政的自觉性,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有效地把聚民力、带民富、顺民心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应,才能解决好群众最盼的事,最怨的事,最急的事,使"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各农村和所有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委的工作部署上来,以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集中精力抓好整改,确保学习教育活动善始善终,严始严终,真正取得实效。

2、把握重点,进一步明确集中整改的责任和方向。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对照检查,初步明确了整改责任和方向。各单位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逐条梳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弄清楚哪些意见是针对农村的,哪些是针对班子的,哪些是针对个人的;哪些是共性的,需要上级机关协调解决的,哪些是个性的,单位或个人自己能够解决的。通过细致的工作,进一步找出、找准问题,明确整改的责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哪一级、哪一个单位的问题,就由哪一级、哪一个单位整改。属于在农农村工作指导上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将义不容辞承担责任并切实加以解决;属于镇、县直部门的问题,镇、部门要认真加以解决;对那些情况复杂、涉及面大,一个农村或一个站所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镇、县直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运用综合手段加以解决。

3、突出主题,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首先,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全县农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解决当前农业和农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讲要靠发展。突出发展这一主题,抓整改方案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就能够最广泛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理清思路,大胆工作,真正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器"。第二,要坚持为民办实事。要从解决农民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给群众以看得见的效果。各农村领导班子要针对发展农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服务水平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在党员大会、农村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会议或党群民主议事会上讨论,急事急办,早出成效,从而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要以"传科技致富信息,传快速致富本领"为主题,以"党群共富联合体"、"党员干部帮扶责任状"等方式,将党员干部、私营个体大户、致富能手组织起来,帮助一般群众致富。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过一个祥和的春节。第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克服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整改目标,也要防止出现对群众反映强烈,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的现象。整改方案和措施出台之后,建立"整改效果监督栏",要通过文件、广播、农村务、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分析和研究,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并用制度的形式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增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能。

4、明确责任,狠抓整改措施的贯彻落实。搞好整改,重在落实。各参学单位制定的整改方案经驻农村指导组把关,报经镇党委和驻镇指导组审定。整改方案形成后,要不失时机地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来,真抓实干,努力抓出成效。要建立健全"四制":一是整改意见反馈制。各农村要对意见进行梳理分类,反馈到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对反映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能及时整改的一定要及时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做出承诺,因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件不允许的要解释清楚。二是整改措施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整改的内容、任务、时间,并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三是整改过程协作制。对属于共性或交叉性的问题,镇党委要牵头,相关单位要密切协作,相互支持,抓好整改。四是整改情况公示制。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整改方案、时限要求等,要以会议和书面形式向群众通报,接受监督。要以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做几件影响大、见效快的实事、好事,鼓舞群众,凝聚人心,使群众亲身体验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

5、加强领导,确保整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各镇党委要用足够的精力抓好农村整改工作,努力使整改工作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确保学习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县有关涉农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积极主动地关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投身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齐心协力地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农村班子和成员更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做好整改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全面推进,健康发展。农村负责人要继续发挥直接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抓好整改。既要抓整改方案的制定,又要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既要抓班子的整改,又要抓好班子成员个人的整改,并率先垂范,带头整改。有关责任人、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整改责任制的要求,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驻镇指导组要认真抓好各党员先进性教育单位整改方案制订和公示,并要加强对整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确保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顺利推进,以整改的高质量确保整个学习教育活动的高质量。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3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交流的知名品牌

1998年以来,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已连续在驻马店市成功举办了17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这17年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由慢到快,规模由小到大,投资由冷变热,实力由弱到强,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顺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综合性到专业性,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的华丽转身,已成为国内农业领域的知名展会,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唯一的4A级展会,是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掌握先进技术、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业动态、明确投资方向、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从取得的成果上看,这17届共签订重点投资建设项目3700多项,合同金额1100多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90多亿元。这一区域合作平台的搭建,将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劳动力、土地、农产品、生态等优势加以整合,促进了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互惠双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

从带动经济发展上看,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不仅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且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办会方式、丰富会议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使会议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国内企业参加,也吸引了大批国外厂商参与。

从展会自身成长看,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办会宗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洽谈一批项目、对接一批技术、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国际合作交流、专题聚焦研讨”七个平台融为一体,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新型企业的“孵化器”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器”。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正处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交流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由高速进入中高速,呈现出由快趋稳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2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3.2个百分点。今年中央农村一号文件指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实现三产融合,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就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通过休闲农业横向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必然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带来利好的环境和条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正如农加工洽谈会这样的平台和途径,积极开展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等活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支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供应链条,形成全产业链,让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享收益,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初以来,农业部积极落实部领导的要求,继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办会的原则,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会议内容、创新办会机制、规范会议运作,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各地管理部门要抓住机遇,发挥资源和平台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发展,并从重点项目推介、科研成果展示、产品展示贸易、产业园区交流、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国际项目交流和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等七个方面,对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重点项目推介。推介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

二是科研成果展示。组织农产品加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成果展示、和签约等活动。

三是产品展示贸易。开展加工名特优新产品、主食加工精品及加工机械的展示、宣传和推介活动。设置综合展区、近三年获得“农加工洽谈会”金奖及优质产品奖展区和产品贸易区,集中展示主食加工业发展成果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展销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一批名优特及精深加工产品。此外还将设置境外企业展区、农民合作社展区、机械与装备等专题展区。

四是产业园区交流。举办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推介活动,交流园区建设做法和经验。

五是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组织加工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项目洽谈、签约,编发优质加工产品品牌目录。组织境内外采购商、贸易商、大型超市、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等对接洽谈,签约一批农产品采购和贸易项目。

六是国际项目交流。开展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推介和中国―英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活动。

七是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组织国内知名网站、电商专家,研讨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

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把农加工洽谈会办好办实办成功

一是坚持安全办会、廉洁办会、务实办会。一定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二是处理好三个关系。要处理好市场化与政府主导之间的关系,明确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律办会,展会收费或免费要公开、透明;要处理好国内与国外客商之间的关系,无论国内国外客商,都要一视同仁,为参展客商提供平等的服务;要处理好实体与电商之间的关系,建立传统投资贸易交流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现代流通业态融合的新型投资贸易交流洽谈合作体系,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展会。

三是继续完善“七位一体”功能。更加突出重点项目推介、科研成果展示、产业园区交流、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功能更全、内容更实、成效更大、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办会方向。深入基层了解一线需求,为供需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化办展公司的作用。加强与欧盟、东盟、中亚等交流合作,提升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引入第三方网络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公正、简约、务实的原则,为主办方提供及时、准确的公众反馈信息。

五是坚持“五商”同台。不唱独角戏,要唱大合唱,要让原料商、产品商、装备商、成果商、国际商等都能找到定位、各得其所。

六是注重机制创新和规范管理。加强方案设计、组织动员、服务协调等工作创新,强化细节管理,做到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和缺陷“零容忍”,为参展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开展第三方评价,认真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七是不断创新与地方合作方式。发挥部省各自优势,为各省搭建区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平台。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开展重点项目洽谈对接和推介。各省(区、市)要筛选、论证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利用会前的有利时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介、对接洽谈,每省(区、市)在会上签约10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1~2个。

二是做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参会参展工作。各省(区、市)要精心组织本地大型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参会参展。特别是要重点组织本省1~2个农业部命名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在会上进行展示,力争展出特色,展出水平。通过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全面展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食加工业发展成就,推出一批知名产品,洽谈签约一批产品贸易合同。

三是促进农产品产销的无缝对接及采购洽谈。这次农加工洽谈会将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动,在原有只限于河南省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国,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产销实现无缝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稳定市场供应,带动农民增收。组织了100家跨国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配送企业等采购商参会,各省(区、市)要组织不少于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动,直面洽谈,现场订货,签约一批“基地直采”和“订单贸易”合同。

四是加大农产品市场拓展和品牌培育。本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特设名优特精品展示贸易区,各省(区、市)要组织动员本地近3年获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金奖的企业和产品,积极参加名优特精品展示贸易活动,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打造名优精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每个省组织推荐30个名特优新加工产品,我们将筛选编发优质农产品加工年度产品品牌目录。

五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各省(区、市)要广泛征集本地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会上推介,组织企业与参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广泛对接洽谈,促成一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各省(区、市)要在会上签约1~2项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项目。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4

围绕示范线,做党员群众贴心人

作为“老政工”****先后也可谓是身经百战。他从公司宣传部下到基层,先后到大久、扁大、北京地铁、****地铁等项目上,他始终把项目管理和群众利益相结合,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示范线活动。在活动中,他认真了解和解决党员群众的困难、难题,满足党员群众合理的政治和生活要求,使党员群众在困难时期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士气,参建队伍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加班加点,取得了较好成绩,

****地铁一号线进点初期,****通过分析比较,他提议成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党员穿插安排,分别在两个车站和两个竖井以及主要住宿区安排党员、做到了有队伍生活和有生产活动的地方就有党员在、有党员带和有党员管的格局,这当中协作网队伍党员也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线管理范畴中。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图和工作制度上墙,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于队伍苗头性和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必须及时反馈。还建立如《农民工进场程序》《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办法》《宿舍卫生保洁管理办法》等专门制度。并和监督协作队伍与农民工签订一对一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成立农民工“投诉中心”解决劳动合同覆盖不到的人际纠纷。组织规范制度保障形成了“条块、点网线和重点”于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线。2006年以来,示范线各生产和生活区域发现和解决的问题30个以上,维护了队伍的稳定,保证了施工生产的正常开展。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最终反映到生产和生活中来,最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是项目书记的职责所在。****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了谈话制度,建立了6个谈话记录本,在他看来,建立谈话记录并不是要表现自己做了工作,而是接触面大,协作队伍相对陌生,有些问题不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建立谈话记录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做到了六必谈即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时必谈,为其疏通纠偏;工作上受到挫折时必谈,帮助其分析总结;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时必谈,为其排忧解难;获得荣誉和奖励时必谈,提醒其谦虚谨慎;工作调动调离时必谈,告戒其扬长避短;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对其进行戒勉。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线的落实和延伸,最为典型的谈话有三个方面,今年春节,一家协作队伍为了留住队伍,老板开出春节坚守岗位的“天价”补贴,后又反悔,造成人心不稳,多数人赌气要走。****接到信息反馈后,立即挨班组进行谈心。一方面批评老板不该信口开河,一方面开导协作队伍员工。认为老板就算拍了胸脯,不做事多拿钱也是不合情理的,按照法律规定春节5天加班工资是必须要支付的,并对协作队伍做了保证。又回头找老板谈话,老板也觉着失言,并保证对春节5天加班工资负责。经过多次谈话端正了协作队伍员工的思想认识,保证了春节有足够的劳动力维持正常的施工生产。在****看来,谈话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特别是矛盾集中,思想困惑大的问题,应通过谈话消除误解,统一认识,推动工作。2006年项目部先后推行了早点名、晚查夜、干部查岗等制度,最早受到制度处罚的人有些怨气,认为项目执行这些制度过甚,原本就是松散型管理,搞这些难免有些形式主义。他听说后,先后找到5人谈话,分析链条式施工组织用什么来保证正常运行,点名查夜和干部查岗为什么要延续这么多年,旁站制度为什么一再强调?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单位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受到处罚也就能心悦诚服。自工点开工以来,只要发现队伍中有不正常的现象和不正常的反映,他都过问,三位技术人员总抱怨工资太低,他听说后立即找他们了解情况,并及时解决。在****的谈话中,小到一些职工的情绪变化,大到足以影响大局,凡此种种,有事必谈,甚至包括了孩子教育、个人问题、家庭烦恼等等,一位重要管理人员的孩子在家乡逃学,学校电话打到工地。****在倾听完叙述后,出点子帮助其教育孩子,暑假逃学孩子来工地做了“临时民工”后,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返校园后,学习非常用功。

加强三工建设。工地生活、卫生和文化线建设,既关系到企业社会形象,也关系到职工思想稳定。2006年局工会领导到工地检查三工建设后表示,农民工的生活设施都达到或超过了局有些工地的职工生活设施标准,当年工地三工建设被局评为“标兵工地”。在随后的三工建设中先后增建篮球场、卫星通讯接收器、娱乐中心等重要设施,并在搭建了8间工地保温“更衣室”把参建队伍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权利和全民健身活动落到实处。在冬期施工前,为党员群众配齐了440余件保暖军大衣,为宿舍安装了80多副保暖棉门帘,改造了暖气设施保证了室内温度达到16度以上,在驻地照明死角安装了路灯,解决了他们起夜时照度差、容易摔交的难题。****在“三工建设”上,只要职工反映大的、条件允许解决的,他肯定把意见带到项管会上研究解决,尽管东北平均气温不高,但夏季午间气温极高,他建议给项目队配电风扇、纱窗等改善了职工办公和生活条件。文化建设是凝聚职工思想的一项重要活动,自2006年开工以来,他积极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联系,组织和协助举办了600人

大型文化活动3次,定期请****市总工会电影队来工地为职工放电影,免费组织职工到附近“雷鸣剧场”看东北“二人转”。平时球类运动从不间断,组织了地铁篮球队、地铁足球队,联系比赛,2006年和2007年项目部代表中铁四局参加了两届“地铁杯”乒乓球比赛,均取得了好成绩,另外设计和实施了2007年给全公司职工家属拜年活动以及集体写作、职工摄影等凝聚队伍的文化活动,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线建立在稳定和牢固的三工建设基础上。

以人为本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学习上关心职工。根据公司党委要求结合项目管理实际,****组织新分来的大学生与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民办人员签订了“导师带徒”“师徒帮教”和党员“学技带徒”的师徒合同。2006年以来,他牵头组织了cad工程制图、测量比武,技术规范竞赛等测试活动。这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三名签约徒弟担任了技术主管工作,两人达到了技术主管的条件,一人可以独立完成民办结算工作。在协作队伍中,他也积极推动学习,选树了2号井万能工王志刚,通过宣传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学技术,练技能,协作队伍年轻人同样面临继续生存和未来发展问题,在电焊工、电工等专业中组织了“三比”活动,比效率,比质量和比安全。大大提升了协作队伍中技工的实做能力。

政治上关心职工。所有来企业工作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企业里的优秀职工。****能够从现实中出发,从企业人才观出发,分析解读“德才兼备”中的“德”字,即按党纪国法、企业规章制度、职业标准、文化行为来处理好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的同志,很好地处理了个人得失、利害等问题,积极主动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融为一体,始终能够站在全局利益上来处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问题。2006年以来,项目部在公司项目管理大检查中先后夺取了一、二名,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最好印证,有两位成绩突出,政治成熟的年轻同志加入了党组织,2人被列为培养对象,4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工作上关心职工。在施工过程中,他经常深入各项目队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询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情况。查访他们对工程情况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施工规范的熟悉程度。今年4月份,他牵头组织制作了“质量控制卡”“安全警示卡”和“工期提示卡”解决了他们在现场控制施工难和执行标准模糊的问题。2005年开工后,项目部为了适应东北中午不休息的工作制度,也对项目部的工作时间做了同步调整,时逢开工初期,项目相关方来往频繁,工作节奏快,2007年工程施工走向正常化后,午休时间相关方极少到工地来,所以有职工提出作息时间应该调整,经过领导集体商量,认为有道理,及时对工作时间进行了合理调整。在一位施工员在工作矛盾出现后,提出项目队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时间不明确,他了解和核实情况后,及时协调项目队重新调整了工作安排,明确了交接班时间。一位职工请他指点填写技术职称晋级工作总结,他比这位职工更清楚一年来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总结、单位意见填写完毕后,这位职工被急召到工地抢修电机,这位职工不知如何是好,他主动承担了发送特快专递的任务,事后,这位职工晋级成功后,请他坐坐,表示感谢,他婉言谢绝了。

生活上关心职工。2007年10月底,职工蒋飚眼睛开刀,他接报后到医院探望,不但买来慰问品,还派人到医院护理,在工地忙、人手缺、调人难的情况下,他提出轮班照顾,先后4人轮班照顾起居、吃药、买饭、与大夫护士联系等14天,直到眼睛拆线个人能够生活自理。在住院开刀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他通过公司工会、地铁公司救助基金会和项目部工会三个途径为其解决了一笔可观的费用。2006年以来,他为遇到困难的党员群众(包含农民工)18人解决经济困难愈万元,除了直接的经济救助外,他还与行政协商通过合理用工的方式解决一些党员群众的家庭困难。为了解决职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联系了当地一家民营医院,以低于大医院价格15%的费用签订了定点医院的合同。职工看病出现收费不合理时,他又找到该医院交涉,直到退还多收取的费用。在工地单身群体生活的特殊条件下,他推行了职工“生日餐”“病号饭”和“探亲房”营造家庭生活氛围,做到了职工生日必在食堂给予温情提醒,送上小炒一份,一碗长寿面。生病必有人探视,提供必要的问候和服务,家属来队探亲,创造条件提供单间。在****看来,人在这三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在感情上沟通,也最能凝聚人心,2006年以来,他参加职工生日活动16次,探望病号9人,特别是家属来队探亲,他都要亲自上门或在食堂与来队探亲的家属孩子吃团圆饭,唠家常。

推行“五同管理”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在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中,把协作队伍纳入项目正常化管理,与职工实行“五同”势在必行。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班子成员一起,首先在安排队伍集中住宿上,同在活动板房里生活。在食堂问题上,分灶而食,统一管理。要求伙食标准每天不能低于8元,2006年在施工最艰难的时期,他深入农民工宿舍与农民工一起连续吃了两顿“投诉饭”,找来协作队伍负责人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增加主付食品种,提高伙食质量,安排职工家属监督和协助被“投诉”的食堂提高标准,间隔时间抽查和跟踪伙食改善情况,深入班组倾听改善后的意见反馈。因为工作性质不同,在对待协作队伍具体困难上,他认为应提高标准,2006年冬期施工前,协作队伍反映洞内水大,他前往调查后认为,应在工地搭建了8间工地保温“更衣室”解决了“井下一身水,地面满身冰”的困苦,班子很快统一了思想,工地保温“更衣室”在10天内得到落实。在为职工考虑冬天军大衣时也为协作队伍配齐了440余件保暖军大衣,保证他们能够抵御上下班路上的低温和风寒;在为职工宿舍改造暖气时也考虑了协作队伍宿舍的冷暖,改造了80个房间的暖气,配齐了80多副保暖棉门帘,保证了室内温度达到16度以上。凡是职工能享受的福利,协作队伍都能享受,职工享受不到的福利协作队伍也能享受到,自工点开工以来,社会支持地铁建设的捐赠,悉数发到了协作队伍手中。这当中包括36寸彩色电视、dvd机、洗涮用品以及猪肉、饺子、海产品、月饼等食品。特别是逢年过节,协作队伍的节日物资比职工队伍的丰富,2007年春节,除了地方单位的捐赠外,他代表单位给协作队伍送去了猪肉、果品、酒、对联、焰火等新年物资,相比之下,职工这方面物资数量相对较小。

在政治待遇和文化活动上,职工与农民工共同享有共同参与,在“工地之星”等先进的评比上,农民工有权参与评选,也选出了2位农民工“工地之星”出现了农民工“地铁工程建设劳动模范”、先后有三个集体获得了“节点工期奖励”有8位家庭发生重大困难的农民工获得了6400元的救助。春节期间,他策划了200人以上的娱乐活动,职工和协作队伍分成7组开展了拔河、绑腿赛跑和抢椅子等活动。在医疗卫生保障上,为协作队伍准备了工地急救药箱,联系了有意为地铁服务的单位,为职工和农民工180多人免费体检了身体,并为一些有特殊疾患农民工准备了防治常识和药品。

最让农民工感到安全的还不是他从整理利益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而是个别关系到切身利益问题找他能够解决。2006年7月36名四川彝族农民工在隧道工作一个月后辞工返乡,原因是难以适应东北的气候和生活,协作队伍借口把日工资压低到20元一天。接到后,他立即全面了解和核实情况,在证实此事后,立即进行法律和人情层面上的协调,最后按每天40元工资完成了最后清算。在他看来,在所有建设中,排忧解难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和秩序,类似问题发生了10起,农民工首先拨打电话找他反映情况,每次接到电话,他都会前往调查、协调和解决,即使他有事外出,也会委托其他人先了解情况,做调解工作。2007年三位农民工打电话反映:开挖工作结束,想回家小老板不结算,吃没吃的,住不让住。他立即赶到沈新路车站驻地了解情况,原来小老板也未领到足额的劳务费,担心工资发放不均会造成队伍思想混乱。在他的协调下,这三位农民工先领到了工资,在回家上火车之前特地打电话感谢他。在农民工中,他建立了良好的个人信用,有事解决不了就打电话给他已经形成了共同的认识。在他看来,人人都应该获得尊重,人人都有权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解决好他们的问题,他们才有安全感,才能安心工作。2007年,一位农民工的子女无法在任何一所学校插班就读,这位民工找到了他,期望他能开个单位证明,在核实完情况后,他给这位民工出了证明,并嘱咐他,解决不了来找他,他通过铁西工会来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这位农民工特感动,孩子上学后,特地带孩子来经理部感谢他。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支持 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46-04

引言

人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目前正着力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社会经济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农民工群体作为当前社会大转型情况下的弱势群体,是一种具有双重身份和过渡状态下的特殊阶层,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受到制度因素的阻碍、城乡利益的冲突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面临种种困境,在面对生活中如情感困惑、信息不够、经济缺乏等问题时常常处于被动弱势地位。解决这些问题仅依靠农民工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他人和社会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学习、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获得社会资源、增强自信心,为个体提供归属感[1]。

因研究者视角的不同、研究目的的不同,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同。Cutrona和Rusell(1990)把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和情感性两种;Wellman 及Wortley (1989)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社会支持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等五项 [2];Cobb(1976)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信息性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3]。Cohen 和Wills(1985)将社会支持定义为情感支持、信息性支持、友谊支持、服务性支持 [4]。

本研究结合以往社会支持理论以及国内农民工自身特点,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信息、物质以及服务支持,其中情感支持主要指提供尊重、情感、信任、关心和倾听等;信息支持主要指给予肯定、反馈、建议、忠告和指导等。物质支持提供财力帮助、物质资源等。服务支持主要指政府与社会提供的生活保障服务如提供社会保险、免费培训与教育等。

以往的研究较多强调政府、社区、单位等的作用,研究内容多以农民工目前社会保障情况为主,忽视农民工群体自身利用社会支持的情况。本研究将深入了解农民工利用社会支持来源的现况,因为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才可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了解以往研究者对社会支持关注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苏州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抽取50名,进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农民工群体社会支持来源及运用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次访谈对象为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运输业的农民工,其中以制造业和服务业者居多,各占30%,年龄大都分布在20~50岁之间(84%);教育程度以初高中居多(86%);年收入在2万元~3万元居多占 46%。

(二)研究过程本研究访谈前对访谈者进行培训,规范访谈实施过程。访谈尽量选择在环境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进行。每位访谈时间约为40分钟。访谈过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提出访谈问题,以保证访谈过程的流畅性,调整问题顺序及其用语和追问以获得更完善信息。记录方式有事后及时笔录以及录音整理,录音是在经受访者同意后,研究者将访谈内容录音,并转为电子文档,以备编码、解释与分析。

访谈提纲由五个问题组成,访谈提纲除基本信息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情感支持方面:当您在生活中需要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时如何处理?能够得到哪些人的支持?(2)信息支持方面:当您需要某些方面的消息或建议时如何处理?会通过哪些途径获得需要的信息?(3)物质支持方面:当你负担不起家庭开支时会如何处理?向政府或社会寻求哪些帮助?(4)服务支持方面:在面对诸如工伤、养老、医疗、失业等生活保障问题时,您通常都会如何寻求帮助?此外,您会主动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作培训或者再教育训练?

二、结果与讨论

(一)农民工情感支持来源现况分析

情感支持比实际帮助支持和经济支持更能促进人的精神健康 [5]。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获得其情感支持。

1.向他人寻求情感帮助。在遇到心情烦恼或情感困惑时近半成农民工会主动向他人倾诉。其倾诉对象主要有亲人、朋友、老乡等。这种亲缘地缘式的纽带关系是先赋的,同样的方言口语、类似的风土习俗、共同的心理认同,使他们互相支持、关心、帮助,形成了一种强关系网络[6]。

2.自身努力排解情感压力。38.6%的农民工表示自己心情不好时不求助他人。一般是憋在心里让时间慢慢冲淡,或者用各种方法如散步、听歌、抽烟喝酒、写日记等方式来缓解心情不快。

3.生活中知足常乐。12.6% 的农民工表示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平时忙于工作赚钱,没有太多其他想法。因为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最想要的就是能够赚到一些钱来满足生活所需以及教育和抚养子女,或给未来作更多准备。生活简单、欲望不高,所以会知足常乐。

(二)农民工信息支持来源现况分析

社会变化如此迅速的今天,信息对一个人的生存显得尤为重要,进城以后,农民工需求的主要信息是食宿与就业。农民工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获得就业信息:

1.原有社会交往圈。大部分人在找工作时通过亲人、朋友、老乡得到工作信息,其比例达62.8%,这与李培林等人(2000)研究结果一致,农民工来城市打工的信息主要是由其亲属、同乡、朋友提供的,这种情况占75.82%[7]。

2.现代网络。13.7%农民工表示通过上网搜索信息或学习知识技能,可见网络可以为文化程度稍高的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其中主要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年轻,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8]。

3.大众媒体。18.5%农民工提到通过看电视新闻、报纸或杂志其他途径获得日常生活信息,仅5%农民工表示自己可以从政府或社区获得某些相关信息为自己服务,这与城镇劳务市场不发达,公共部门提供及时有效就业信息不足有关[9].

(三)农民工物质支持来源现况分析

在遇到经济困难时,农民工一般会用以下方法来获得来源:

1.求助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在遇到经济困难时,其中26.5%的农民工会向亲属借钱来渡过难关,31.6%会考虑向身边的朋友或同乡借钱。这与杰(2004)指出亲属更可能提供金钱的经济支持,朋友最可能提供精神安慰、日常交往[10]调查发现不一致,这可能因为亲人之间彼此更多关心和责任有关。

2.更换工作获得更高收入。27.2%的农民工通过更换工作或同时多做一份工作来增加收入。有些农民工因为自身性格特征在物质方面不喜欢向他人求助,另外,处于农民工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人能够给予的帮助有限。所以他们会借由换更高收入的工作或多兼一份工作来增加资源。

3.向银行或政府求助。当亲人朋友也不能够给自己提供有效的经济帮助时,14.7%的农民工考虑向银行贷款或向政府申请贫困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经济上的压力。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支持来源现况分析

目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一直处于弱势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利用其有限的社会服务资源情况如下:

1.面对失业情况:一是自身努力重新找工作。当前社会城市建设与服务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这类工作对知识技能要求不高,42.6%农民工表示只要愿意吃苦再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大。二是通过他人介绍新工作。此时,农民工原有社会关系网络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靠其找工作的农民工占33.7%。蔡等人2001年对天津的调查,发现通过亲人或者朋友关系找到工作的比例占81%;正式组织招工的只占很少一部分[11]。12.9%的农民工表示会回老家务农,许多农民工离开农村,但是他们依然属于农村户口,在老家依然会保留一部分田地作为生活的保障。另外,7.6%农民工可以获得单位或企业提供的一定失业补偿,这可能因为农民工工作岗位的高流动性相应地对其社会保险关系的可流动性和对接性造成了一定的障碍[10]。政府和社会组织能给予的帮助很少,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考虑将其作为求助。

2.面对养老情况:一是靠子女赡养或者亲人帮助。受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工将自己的晚年寄托于子女或亲人。二是企业单位提供养老保险。一部分农民工在比较正式的企业或单位工作,获得企业提供的养老保险,但因其工作性质,农民工真正获得利益有限。三是通过自身购买养老保险。个别农民工经济条件允许,且重视养老问题,自己购买养老保险。此外,大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没有必要考虑这么远,自身没有忧患意识。这与石匀力(2007)结果一致:农民工自我养老意识淡薄,关于养老问题的打算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组差别,较年轻者因生活开销较大对自身养老保险考虑少,年长者考虑较多[13]。

3.面对重病或工伤医疗情况:在自己无力承担工伤或重病医疗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以下方式来获得帮助。一是依靠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原有社会关系网络不仅能够在金钱上帮助其摆脱困境,访谈发现51.3%的农民工会向亲人朋友,兄弟姐妹借钱,然而大部分求助对象都和求助者一样处于弱势地位,能够提供经济帮助非常有限。二是依靠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15.1%农民工可以依靠农村合作医疗,但 5.5%的人认为目前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不到位,大病报销部分,小病不报也让他们承受不起医疗费用。三是依靠工作收入和固定资产。20.9%的农民工提到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动用多年的存款或者变卖家中的财产。也有8.7%农民工曾依靠政府或社区提供帮助。乡政府现在出台了一些政策可以提供一些贷款帮助解决困境。此外,4%农民工获得过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帮助。如创立扶贫基金,倡议公民捐款等。

(五)农民工就业培训与再教育支持来源现况分析

1.社会培训。14.2%的农民工会主动参加一些社会培训。政府和社会不定期的为农民工提供一些免费的工作或技能培训。如一位服务业农民工表示其想参加培训后再学一点知识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2.单位培训。部分农民工提到公司会有现场指导,理论加实践,必要的时候还会有考试。访谈发现有公司培训的农民工不是很多,只占到10.7% 。

3.上网培训。17.4%的农民工通过网上培训来提高技能。但在网上进行培训学习的农民工不多,这可能与他们工作忙、收入低等条件受限或者他们本身文化程度有限有关。

4.自身实践。还有38.5%农民工表示期望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学习某些技能经验,有些农民工会和同事多交流经验或者通过看专业方面的书籍来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农民工情感支持来源受其自身文化及居住环境影响。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城市边缘区、工棚、城中村等,在内心遇到情感困惑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老乡多能提供情感支持。城里人交往文化大多是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什么优势资源与别人交换,很难与具有更多社会资本的当地市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两大群体的交往基本处于隔离状态。因此,在心情不好时主要是找与自己同质的亲朋好友,也有近三成农民工表示自己心情不好时一般不求助他人而是选择自己面对。此外,部分农民工表示因自身文化有限,大部分农民工是初中文化和高中文化背景,还有一些是小学或文盲水平,心情不好或困惑时不知如何向他人求助,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慢慢淡化。

2.农民工信息支持来源受其交往局限及文化程度影响。农民进城大多是通过亲缘和地缘的联带关系来实现的,他们的社会交往圈通常局限于农民工群体之内[9],同时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获得信息支持来源非常有限,如一位建筑业农民工表示自己不识字,不会上网、看报纸,信息来源只能通过他人转述,信息来源有限。而文化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大众媒体获得工作生活信息,其信息渠道相对更多。

3.农民工物质支持来源,除自身收入外主要来自原有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大部分农民工能够从亲人、朋友获得一定经济支持。此外,更换收入更高的工作或者同时兼职几份工作来增加自身的经济来源。然而来自政府或社会的支持非常有限,受访者中只有一成左右的农民工表示其可以从当地政府或银行获得少部分经济支持。

4.农民工社会保障支持受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政策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当前参保率很低。面对失业、重病医疗情况,五成以上农民工从亲人朋友或者同事老乡获得帮助;面对养老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数农民工寄希望于子女或亲人,不到二成的农民工参加单位提供或自身购买的养老保险。而政府与社会在农民工生活保障方面能够提供的社会支持较少,许多政策相对落实不到位,农民工真正获益较低。此外,本研究发现:对于当前农民工社会支持利用的问题不仅有作为社会主体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同时还有农民工自身意识行为不强的原因,对自身在城市生活的社会保障问题关注不够。

5.农民工就业培训与再教育受其自身文化与当前用工制度影响。多数农民工工作在城市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环境中,他们渴望获得知识文化,但与时间精力有限存在冲突,大部分农民工是初中文化水平,在就业前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忙于挣钱养家,在时间不足或者年龄过大等情况下无法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更无其他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二)建议

1.农民工自身方面:(1)努力扩大自己社会交往范围。 调整心态主动融入现有的城市社区,尽可能参加社区活动和团体组织,与城市居民建立联系和网络以获得新的信息,发现新的资源,找到新的机会。(2)维护原有社会交往关系。聚居一地的农民工群体可以自己组织建立农民工的自治管理组织,通过农民工内部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民工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支持。(3)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工作之余,可以多利用其他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如参加夜校的培训,或向其他人学习了解更多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

此外要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农民工群众们要关注国家、政府的一些政策,及时掌握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并且加以利用为自己服务。

2.政府政策方面:(1)政府应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消除对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排斥,要打破城市政府对市民就业的保护壁垒,撤销城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政策,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比如,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农民工及时的关心与帮助,多为他们提供法律、权益保障方面的服务与咨询,逐步完善其必要的医疗、养老保障等,设法给予农民工一个安稳的生活、工作环境。(2)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职业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品位,帮助农民工科学、合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农民工文化休闲生活内容。(3)完善当前不合理的用工制度,目前国内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上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休闲娱乐少,工资收入低的情况,使农民工在资金上有一定的收入用于文化消费,在时间上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参与文化活动,在体能上有精力参加文化活动。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有条件去获得更多的培训与教育支持从而来充实和帮助自己。

3.社会方面:(1)非政府组织与社区给予农民工更多关怀,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这样资源丰富、能力较强的全国性组织的支持,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工的身心支持。(2)社会媒体舆论给予更多支持,媒体应该有意识地让农民工在这些频道和栏目上反映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倡导加强城市市民和农民工的交往、互动,逐步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隔阂,从而使农民工更加适应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

[2]Wellman,B.and Wortley,S.Brothers’ Keepers:Situating Kinship Relations in Broader Networks of Social Support,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J].1989,(32).

[3]Cobb,S.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Psychosomatic Medicine[J].1976,(5).

[4]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5]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王艳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重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4).

[7]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01,(5).

[8]王艳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重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4).

[9]蓝李焰,何水.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0]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4,(2).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01,(5).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6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初创办了一档专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电视法制访谈栏目《执法直通车》,迄今已制作播出了200期,每期都有一个司法执法、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嘉宾,回答记者和农民群众代表提出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向公众做出承诺,请求社会各界给予监督。这档栏目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而且也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的调查,该节目收视率一直处于本台自办栏目收视率排行榜的前三名。

访谈类法制节目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感悟和思考。

一、把好“方向盘”,明确为什么要把“执法直通车”开往农民群众的心田

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比例中,农民仍然是13亿人口的主体。电视法制报道为农民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就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责。

一是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就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把“执法直通车”开向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既是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又是坚持“三贴近”原则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能力、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提高,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调整变化,时下农村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经济纠纷、土地转包、拆迁矛盾、社会治安、封建迷信、斗殴等,各类问题都需要通过学法普法、用法守法、维法护权来促进解决。把“执法直通车”开往新农村建设“主战场”,正是我们履责领命、为农民排解疑虑、化解矛盾、缓解情绪,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客观需要,也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是电视法制节目扩展内容生产、提高广电生产力、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发展广电生产力,提高媒体核心竞争力、增强节目的可信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广电文化的软实力,是当前各级广电媒体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我们法制・生活频道创办《执法直通车》,用访谈、交流形式引发互动,更好地让农民朋友倾吐心声,让民意“直通车”跑得更快、行得更远;让各类行政、执法机关决策、管理人员与百姓群众面对面交流,不仅满足了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也有利于丰富节目形态,打造地方品牌,扩展栏目内涵,提升传播水平。

二、摸准“行道路”,明确怎样才能使“执法直通车”快捷地开往农民群众的心田

1、深入农村广泛调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讲求选题的针对性。一切宣传报道,没有针对性就等于隔靴搔痒。“执法直通车”访谈、交流也不例外。在策划选题时我们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记者关注与农民关注结合起来。为了延伸、扩展栏目采编人员的“新闻眼”和“新闻鼻”,我们专设了一部热线电话“88180000”,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班记录,接受群众投诉和新闻报料,从中筛选符合我们要求的有意义的新闻事件,作为访谈、交流的预备选题。与此同时,要求《执法直通车》栏目组的从业人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搜集调查选题,每周一召开一次题材汇报会,好中选优。就形成了我们的“新闻关注”。而农民关注则是从有代表面的村、组聘请信息员,主动派记者下乡进村入户走访农民,从促膝谈心中了解信息。例如,去年以来,粮肉及其副产品全面涨价,市民呼声较高,我们在家里想象以为是农民漫天要价。到基层一走访,许多农民朋友都说,现在柴油、化肥、种子、薄膜、农药及运输费用都大幅上涨,粮价、生猪虽然收购价有所上升,但算下来农民还是没有增收。农民呼吁“农副产品价格‘洼地’要填充,老百姓增收‘短板’要加长。”听到这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足音”,我们立即请物价、工商、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有针对性地做访谈、交流节目,帮助城镇居民认识猪肉“大牛市”只是一种恢复性价格上涨,对平息城乡怨气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二是把领导关注与群众关注结合起来。时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召开各种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会议。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关键看你怎么去开采。领导报告、讲话和典型材料中,常常蕴藏着很值得搞访谈、交流的先进典型和带有普遍意义的伤农、坑农、害农现象,领导下决心要抓或正在着力去抓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法制节目要积极配合的选题;三是把栏目关注与同行关注结合起来。《执法直通车》为尽量避免同质竞争,千方百计与同行其它栏(节)目错位采编,凸现“法”味,以彰显法制节目的危机预警功能、信息沟通功能、民心安抚功能、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保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缓冲阀”作用。例如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美化环境时的“毁田播绿”、河塘清淤去杂中干部的“”以及筑路造桥中的“豆腐渣工程”等,都是通过先拍短片抓准新闻事实,然后通过访谈用短片来证实、证伪,从而起到了有效的舆论监督作用。

2、坚持实地体验农村生产、生活,开展体验式采访,讲求选题的典型性。现在许多城市台的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农村生产、生活的经历,有一部分年轻人甚至缺乏与农民朋友交流沟通的感情,搞新农村建设报道常常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为此,我们专设一个《现场直击》栏目,组织和动员从业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体验式采访,先让年轻记者在农村一线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干部群众的心动同频共振,让他们真正了解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经济的热情,了解农民物质增收、渴盼“精神增收”的迫切心情,了解农民朋友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种创造精神和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同时,通过体验式采访,了解民情、反映民盼、化解民怨、凝聚民心。这样经过体验筛选上来的选题才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才能真正符合农民的口味,农民朋友才会喜闻乐见。

3、虚心请教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专业人士,力求少走弯路,讲求选题的时代性。《执法直通车》栏目开篇之时,市政法委书记就组织动员市级司法、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成为栏目的信息员和指导员,要求他们经常向我们提供新鲜信息,栏目组也心悦诚服地拜他们为师,向他们请教法律法规知识,请教当前农民最盼、最怨、最怕、最恨什么?比如:部分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乱收“择校费”,乱发教辅书籍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部分医院专家门诊挂号费贵、药价贵、诊断检查费用贵的“三贵”现象让农民看不起病;有少数农资部门自办企业兜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个别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坑人、骗人等,都是农民最怨最恨的。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案例和典型人物大多是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给我们提供的,从而保证了栏目有充足的信息来源。

三、加足“动力油”,依靠创新推动“执法直通车”更迅速、更平稳地开往农民群众的心田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当然也是电视传媒创树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如何才能使法制节目《执法直通车》加足“动力油”,办得更引人入胜呢?笔者有四点思考:

1、创新体制、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精做、细做节目的积极性。首先是从业人员收入“蛋糕”分配调整的创新。盐城广播电视台明确规定,采编一线人员比管理岗位人员工资、奖金总量高20%,执行中奖金福利向一线岗位倾斜。这种机制再实行“按件计酬、优稿优酬”,调动了从业人员做好片、多做片的积极性。其次是实行“首席制”,对骨干记者、编辑每年评定“首席”,评上后每月加薪500元,还上榜公布,并实行动态管理,动态考核。再次是实行“问责制”,出现导向问题和差错,频道总监、分管副总监、制片人和当事人“四级受处扣工资”,而且“官越大,责任越大,扣罚越多”。这种机制让每一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2、创新节目流程,尽可能实现节目品种、样式、品位、风格极大丰富。创办的《执法直通车》虽属访谈、交流性栏目,但内含短片、现场直击、动漫画、图表字幕、背景链接、旧闻回放等多种样式。访谈时有嘉宾、证人、目击者和法界专家,既严肃又活泼,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每次访谈节目都有新意,让观众耳目一新。

3、创新考评监审标准,强调栏目必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较大作用。考评监审的标准和方式是一根指挥棒,它能指挥、引导采编人员向什么方向、什么目标努力。盐城广播电视台各频道是实行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调查、节目生产单位审监、向受众发放评监征询意见表、组织专家队伍审评“四结合”的考评监审方法,最终以各占25%的比例确定栏目总分。连续一年总分第一名上报评定名优栏目,总分最后一名第一个月亮黄牌警告,如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还是最后一名就下课停办,从业人员另行参加“双向选择”,没栏目要只好待岗受训。

我们法制・生活频道对《执法直通车》栏目要求所有节目必须发挥“六个作用”:一是要发挥能帮受众释疑解惑、培育民智的作用;二是要发挥能帮农民架桥引路、引民谋富的作用;三是要发挥能帮受众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四是要发挥能帮受众扬荣抑耻、保民平安的作用;五是要能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优化环境的作用;六是要能发挥传播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这六个要求不一定每期访谈报道都能面面兼到,但只有达其一点或两点,才算考评合格。这样的明确要求,保证了我们的每期节目都能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较好的作用。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歧视;制度性排斥;社会性排斥;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公平、社会公正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流话语,农民工就业歧视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就业困境、就业压力和就业歧视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对此学术界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颇多,以往相关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三类:第一,基于社会公平视角进行的研究,认为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就业歧视的现实是没有享有与其贡献对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国民待遇(王春光,2005;转型期劳动关系研究课题组,2004);第二,是基于社会排斥和社会冲突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强调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制度和城市主体的排斥(蔡,2000;李春玲,2005;朱信凯,2005);第三,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通过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认知过程,将其类型化为外群体(芭芭拉E瑞斯琴,2002)。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及其存在基础进行整体性探究,同时,为了达到研究目标,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文献的主要形式是学术研究资料以及媒体信息。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城市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及其存在基础这一微观、深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建立理论概念框架。

(二)资料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用个人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实证材料来源于笔者2008年暑假在山东省济南市参与的农民工问题专题调研所获得的15个个案资料。因个案访谈容易囿于个案的特殊性而失去普遍的解释力。因此我们在个案的选取过程当中,尽量扩大个案的代表性,增强个案的解释力。

1.个案的人员选择:本文研究定位是把农民工放在主体地位,因此我们选择访谈的个案主要是农民工,当然在选取过程中也考虑了性别、年龄等因素。

2.个案的区位选择:此研究中笔者选择个案过程中考虑到经济发达程度的区位分布,分别选择了山东济南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历城区(东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市中区的七贤镇附近(西区)作为选择个案的区域,以尽量保证研究的普遍意义。由于财力、人力的限制只能以此为调查边界。

三、结果与分析

下面将逐步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登录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首先将访谈中所涉及的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概念和范畴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各种表现方面。

(一)开放式登录

表一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微观表现

表一为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通过开放式登录,最终抽象出26 个初始概念,8 个范畴,这8 个范畴即为微观领域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上述8个范畴的性质可以通过范畴释意或定义呈现:

就业领域单一化指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饮食行业、工厂企业等社会职业体系中的次级职业,几乎将农民工限制在脏、累、重、险的工种和行业。就业通道封闭化指农民工就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以血缘、地缘、亲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很难通过城市关系网络获得就业信息。社会保障化指农民工就业没有任何基本的社会保险,虽然向老板反映过,但是老板出于自己经济利益考虑,不给买任何的保险。劳工维权贫困化指因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以及维权费用成本高,导致农民工维权极其困难。

(二)关联式登录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中观表现:制度性排斥[ 本文主要论及的是就业歧视,因此这里讨论的制度性歧视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没有将所有制度涵盖。比如与农民工城市生活相关的“廉租房”等制度没有纳入本文的分析框架。]、社会性排斥和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农民工自身的自我身份认同。农民工的参照群体是农民,而不是市民,自己认为比城市人低一等。这里面固然有制度性的排斥和社会性的排斥,但是农民工自身原因不容忽视。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但是对城市理性的生活状态难以适应,自身没有融入城市的动力和意向,因此形成了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

(三)核心式登录

根据关联式登录的分析结果,核心式登录主要分析总结出农民工就业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使所有的类属和类属之间的关系都建立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根据关联式登录的结果表明,制度性排斥、社会性排斥和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三个层次都是在阐明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何以存在。来自政府的制度性排斥和来自市民社会的社会性排斥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同时农民工自身身份的认同,对就业歧视采取的“默认”和“不申诉”态度恰好为政府制度性排斥和市民的社会性排斥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借助深度访谈数据资料,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对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以及存在基础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思考,对于农民工行动意识的唤起,理性意识的发育,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农民工成功人士的宣传,使农民工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在城市生活,唤起农民工的行动意识;应致力于农民工通过合理合法途径争取权利的案例报道,培育农民工通过合理合法途径求权的能力;应致力于农民工生存状况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加强市民与农民工的沟通了解,加强社会的信息整合。最终,正如学者李芹、刘万顺(2009)所说,经过文化的接触、文化的震撼、文化的反馈、文化的再创造,农民工最终会融入城市文明之中,实现身份的真正转变,成为现代都市中的市民。

参考文献:

[1]芭芭拉E瑞斯琴,姚伟译,就业歧视反思及矫正[C],载奎伦等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新发展[M],纽约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出版

[2]蔡,中国城市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4)

[3]劳动科学所“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EB/OL],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2004

[4]李春玲,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地位获得过程之比较[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5

[5]李芹、刘万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排斥及非制度排斥[J],城市问题,2009(2)

[6]王春光,农民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和社会公正问题[R],中国社科院主办“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

[7]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歧视[J],中国软科学,2005(1)

[8]左冬梅、宋璐,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养老院态度影响因素的概念框架构建[J],西北人口,2011(1)

谈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8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保持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根据县纪委《关于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改进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三农”的效能和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环境,经研究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以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促发展为重点,深入开展“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农业企业及其他服务对象对本单位在服务效能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服务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环境明显优化,农民群众、农业企业等服务对象对农经局机关服务满意度明显上升的工作目标。

二、方法步骤

根据全县的统一部署,“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自2013年5月下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实施。

1、征求意见阶段(2013年6月10日前)。局属各单位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发放问卷调查表、公开服务效能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等服务对象对本单位在服务效能方面的意见建议。

2、自查互查阶段(2013年6月底前)。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多层次的内部自查互查,力求把问题找准找实。一是开展单位内部集体查找活动。各单位要发动干部职工查找本单位在服务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查找县委县政府的发展精品农业决策部署和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否及时落实;局党委提出的2013年度“一稳定、一推进、二实施、四提高”的工作目标和“农业工作十件实事”是否得到有效推进;农业行政审批提速提效是否按要求实施,服务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的政策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和久拖不办的事项,服务承诺是否兑现,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存在乱收费和乱罚款现象等问题。二是开展个人服务效能自查。根据机关效能建设有关精神,围绕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工作纪律、廉洁自律等方面,按照《个人服务效能自查自评标准》,由干部职工个人开展自查自评,自我查找服务效能方面的问题。三是开展个人服务效能互查互评。在自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开展单位内部互评工作,查找个人服务效能方面存在的不足。

3、剖析整改阶段(2013年7月底前)。各单位要把初步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集体开展剖析。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各单位召开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会议,认真开展剖析,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二是开展谈心谈话。对个人自查、互查中发现的问题,单位领导要开展谈心谈话,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三是个人目标承诺。个人在剖析、谈心谈话基础上,就服务效能大提升作出目标承诺。四是建立健全制度。局纪委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包括考核评议、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4、督促检查阶段(2013年8月底前)。各单位要在8月20日前,将“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局监察室。局纪委负责“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的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将采取随机抽查和会议汇报等方式,监督检点单位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开展“企业服务年”、“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服务效能大排查”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它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抓紧抓好。

2、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负责人精心组织实施,把大排查活动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身上。要创新活动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大排查活动中,共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上一篇:教务处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旅游经济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