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意识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3 17:32:57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1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 心理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分类号】:G451.2

一、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心理能力素质

心理能力素质是支配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原动力或驱策力。人的创新活动的开展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性心理基础。如创新性心理动机、创新性兴趣、创新性情感和创新性意志等内在的的心理倾向力。具有创新心理能力素质的教师,表现为有很强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精神,包括创新激情、探索欲、求知欲、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有理想、有勇气、有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1、创新型教师应具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精、坚忍不拔的意志,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要充分相信自己向困难挑战的能力,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的追求,经得起挫折的磨难和成功的考验。

2、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创新思念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型教师应是喜欢创新,注意创新、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人, 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标新立异,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作出表率。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解放学习和创新激情,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才能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的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创新型教师应具有顽强的创新精。教育教学的创新过程并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的过程,还需要以教师的创新情感为动力,如不仅要有理想、信念、热情和创新激情,也要有自信和意志,不畏权威,坚持实现自己的创新设想。教师在教学内容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创新过程中,可能充满艰辛、挫折和失败,要能正确面对,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创新精神的塑造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处于最高境界,教师应对不合时宜的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因素大明质疑,强化开拓精神和求实精神,真正成为现代创新型人民教师,并鼓励、激励学生大明质,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和谐氛围,努力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开放的人格和宽容理解的良好心境。创新型教师既不轻信他人或书本没有科学依据的意见和知识,也要有勇于自我解剖、自我否定的精神,既要大明质疑,勇于进取;实事求是,又要善于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充分理解学生的求异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甚至对学生否定教师和教材的观点的行为持宽容理解,以创新勇气允许学生的挑战,以身作哲,用实际行动,比如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够成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既要鼓励学生敢于自我表现,更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启发学生思维,点拔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情感。只有独立的观察与思考,不从众,不趋同,才能产生独到的见解。

二、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素质

1、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宽厚的知识。创新型教师应精通本门学科的知识,熟知相关学科中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常识,有关研究表明,不同的知识贮存在人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并按初始装入时的状态形成一定的联系,如果能使知识产生新的连接,便会形成知识的的迁移,产生新的知识,即所谓创新。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本学科知识,往往会产生思维、认识上飞跃。事实上,许多创新、发现往往是在学科与学科的结合点上产生的。因此,创新型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欲,掌握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宽厚、完善的知识结构。

2、创新型教师应具有远见的卓识。应把握和了解当代最新科技、最新理论和最新网络技术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并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只有不断地把握和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才能不断激发其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学习内驱力,产生适应时代的创新观点和创新成果,也才能及时把这些具有前沿性的知识自觉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富有成效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3、创新型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创造学以及创新理论的基本知识,形成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培养的是继承型人才;现代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构建、变化和运用,更加注重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关注教育的过程,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创造学以及创新理论去指导学生去学习、去创新,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素质

1、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从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培养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思维训练点,充分挖掘内容中的创新思维因素努力增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

2、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创新性设计教学过程和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根据创新性教学的原则(如主体性原则、激励原则、发展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等,正确运用创新性思维和教学的基本方式(如发散与集聚、讨论教学、反思教学、类比教学、探研教学等),将各种教学基本形式、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收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创新型教师应具有民主的教学组织艺术和机智的教学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针对培养对象、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情景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有的放失地提出新见解、创新新方法。

4、创新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的能力和教研能力。一方面,任何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只有当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时,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因此,创新型教师要敢于实践,于把各种理论知识与和社会实际以独特新但又合乎情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向学生展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能安排和带领学生深入到实际中去,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去观察实际、收集大量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启发引导学生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的途经、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创新型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从事或参与科研和教研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讲,就是创新教学的过程,提高自身教学创新能力素质的过程。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2

关键词:triz;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技术创新对我们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强大起来,必须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由于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计算机文化技术的重心在欧美,我们要想迅速掌握这种计算机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我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系统理论与方法,熟练使用创新工具等。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单靠做几次创新技术讲座、做几次报告是不会起太大作用的,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创新教育形成一种良性氛围,为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点去抓:

一 选择创新理论工具,培养创新型教师

triz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通过在250万份发明专利中抽取的200万份总结出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从而确立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目前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它是解决发明问题的工具,实际上也是解决矛盾的工具。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适用于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在微软、三星、nec等大公司屡见奇功,并且这一创新理论在美国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黑龙江省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定为科技创新试点省,黑河市被定为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率先在垒国举办了全国第一期triz理论研讨班,我院于2008年4月份还成立了部级triz理论研究所。并对全院教师进行triz创新理论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使用triz理论工具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triz创新理论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选用以triz理论工具为基础,进行应用研究探索。

二 理解创新内含,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一提到创新,学生们往往理解为新技术的发明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见字生畏,为此我们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课中增加了“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加强学生对创新内含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triz理论体系中对创新内含的五个层次一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创新不只是新产品的发明、新技术的革新,一些小的技术改造、产品的外观设计优化、软件的界面优化等都属于创新,同时我们列举出大量创新实例,引导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如利用“局部特性”原理发明usb接口,人体工学键盘,维护工具箱,利用“联合”发明原理生产出cd宝、计算机反病毒软件系统等,利用“多功能”发明原理发明带红外线的遥控器(可做教鞭)、具有扫描、传真和复印功能的打印机等等,这些都包含着创新,另外,让学生理解创新是方方面面的创新,不只是生产出新的产品,既有原始创新,也有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应用创新、改进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使用方法创新、引进消化中的再创新等。

对已开设过这门课的学生进行“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利用我国2007年申报专利中自主创新比例情况数据说明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dvd技术是日本技术专利,而我们中国是生产dvd的世界大国,但我们的企业去年出口到欧美1台dvd,成本是12美元,需支付日本技术转让费18美元,而我们出口1台dvd只卖到31美元,我们的利润只有1美元。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谁掌握创新技术,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主动。

然后我们列举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方面创新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创新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只需要我们时时、事事留心,再掌握一定的技术和创新方法,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三、紧扣课程知识内容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氛围

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方面,所有教师根据当前我国it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和教学科研研究成果,坐在一起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合理编排、论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使课程间的衔接更加科学合理,教材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目标。如在讲接口时,我们利用triz理论的发明原理和矛盾矩阵表从串口讲到并口,再到usb接口,从键盘鼠标的ps/2接口讲到usb接口,从硬盘的ide、scsi到sata等等;又如在讲计算方法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时,从顺序高斯消元法算法讲到高斯主元素消去法算法,让学生在编程中比较两算法结构的优劣,在对比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的每一门课程都时时渗透着创新意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是教师刻意进行的,师生都感觉到非常的自然。

教师授课方法灵活、丰富,充分体现个性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化,大学课堂教学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大讲特讲的讲授方式还是主角,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系教学网站和答疑邮箱,将课程资源事先放到网上,这样在授课时“探究式”,“讨论式”、“问题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得以充分应用。利用问题创设情景,然后利用triz理论分析,找出对应的通用工程参数,利用矛盾矩阵表查找出解决矛盾的发明原理,这种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化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展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深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三主教学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帮助者和设计者的角色,作为学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为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数学建模活动小组”、“程序设计小组”、“动画制作小组”等多种课外技术活动,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明显得以提高,学院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学生讲课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创新能力的舞台。

四 triz创新理论工具的教育使用

为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意识是不够的,还应使学生熟练掌握一种创新工具,为此我们为学生开设了《triz创新工具应用》这门选修课,全面透彻地对triz理论进行解读,并就我院triz理论研究所开发的triz理论工具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懂得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中会存在那些矛盾,如何利用triz矛盾矩阵表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进而有所发明和创新。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3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提升策略

创新意识的提升从学生个人层面看其意义在于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培养灵活多向的思维、求真尚美的数学精神以及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从社会层面看其意义在于数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中小学教学中,数学创新意识是对被应试“绑架”了的思维的解放。它不仅是对数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更是人们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实践中都会用到的思维武器。

一、中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及其提升基础

1.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创造力、创新意识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要求和规划自己的发展的精神态势[1],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属于心理品质的范畴;而创造力则是指人们在问题情境中,不墨守成规,灵活运用知识经验,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具有价值的新产品的能力,属于能力的范畴。由于中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有局限性,要求其在数学科学领域探索或得出新的成果、解决新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中小学生的数学创造力,主要指能用新的思维解决当前问题或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渗透于各个学科,在数学领域中其特指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规律,但又不局限于规则进行探究思考,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致力于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维方式。另外,创新意识和数学核心素养也是一种交叉的关系。数学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建立在其他基本素养之上综合性更强的素养。它不仅仅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的传承与选择、科技的改革发展、人类进步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其各部分都得到合理发展才能起到理想的实际效用,不然就会造成木桶效应。简言之,数学创新意识广泛存在,并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数学核心素养也有许多子结构,数学创新意识就是其中之一。2.创新意识的提升基础(1)以综合素养为知识技能基础。数学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它需要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运算能力等思维能力做支撑;同时,它也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技能做基础。例如,在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入手,通过“裁剪”和“拼接”的转化思想来推出结论。推导求证这类知识点迁移的过程,于学生而言就是再发现的过程,是发展创造意识的契机,但是若没有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与基本的算数几何知识做基础,教学都难以开展,更别说发展创新意识了。(2)以兴趣动机为情感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理解)、好(喜爱)、乐(兴趣)是学习的三种境界,而创新意识往往只有在“乐”这个境界中才能充分发展。兴趣是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无形的心理动力,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促使学习者进行深度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意识的立锥之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种基本需要———想让自己是一名发明者、创新者、思考者。这种心理在小学生的心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否则,它就会因逐渐失去兴趣和激情而消失。”[2]传统教育中,兴趣和动机通常是可有可无的配角,如今已逐渐转型成为教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是创新意识培养中的情感基础。(3)以学校社会为环境基础。人在接触不同的事物时会觉得耳目一新,思维会更加活跃,没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是对创新意识的抑制。学校应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多元性,适时更新教育环境(例如灵活多变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促发的作用,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中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条件

1.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1)依赖思维。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源丰富便捷,但是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则会让思想产生惰性,形成思维依赖。首先是对教师、教材的依赖。笔者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教师让一位学生做他没学过的知识点的练习题被拒绝,理由是“没有学过,所以我不会”。学生没有主动思考探究的动机,遇到这种陌生情况,就给自己找了个似乎合理的台阶,“将来老师会教的,到那时我就会做了”,这其实是对教学的一种依赖。其次是对教辅和互联网的依赖。遇到问题就条件反射似的四处查资料,以期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种依赖思维会逐渐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弗莱登塔尔说过“数学是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需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3]依赖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道隐形的屏障,阻碍了学生进行创造探究的脚步,教育者应当把握好学生独立思考和寻求帮助的平衡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摆脱依赖的习惯。(2)定势思维。定势思维是指以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4]数学问题是变化莫测的,当情境发生改变,定势思维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它阻碍主体跳出原有思维模式用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创新意识也随之被扼杀。(3)直觉顿悟思维。直觉思维指停止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去做其他事,一段时间之后忽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它与创新意识和定势思维都有联系,如果说定势思维对于顿悟起抑制作用,那么创新意识就起着催化作用。离开原有情景,换个角度分析线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会强化学习者对于创新意识的把握和运用,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2.创新意识的提升条件(1)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数学往往以公式和抽象的定理呈现给学习者,愈加功利化的数学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学生在数学面前往往是被动的,思维中创新的火花无法得到释放,因此,数学情感的培养对于创新意识的提升至关重要。首先是要领悟数学价值。数学模型具有极大的数学价值,它是对实体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数学价值的领悟和认同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和兴趣。其次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对成败进行合理归因,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再次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现象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让他们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注重对公式原理的推导,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追本溯源,真正让学生经历“建模”过程,体验数学之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5]最后,在教学中不应当将数学局限于“数学”之内,而应利用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促进知识迁移,激起对其他学科兴趣的泛化。(2)强化教师的培养意识。教师首先应当创新观念、能力和人格。创新离不开模仿但也绝非全盘照搬,模仿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来激励学生,起到外部强化和榜样作用。其次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相信不管是数学大师还是小学生,他们身上都有创造的潜力,并且有创造的欲望。学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由微而至著的生长过程,任何思想都有可能迸发出独特的创造灵感,因此教育者应当做好旨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准备,并在教学中抓住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契机。(3)营造创造性的环境氛围。环境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是教育可利用的隐性资源。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摆脱教师与分数的权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塑造主动思考的创造意识。其次,数学教育应当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开展趣味数学竞赛或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等实践活动。应用是学生进行创造最主要的动机,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实际创新中提升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最后,要把这种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家长,让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家庭中也得到重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三、中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提升的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恰到好处的教学过程对儿童创新意识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课堂中的基本策略表现为通过独立思考(生长)讨论交流(发展)教师引导(提升)实践应用(巩固),以提升创新意识。这条主线看似易把握,若要真正使其发挥提升创新意识的作用,还需要更加具体的策略的配合。1.给学习留“余地”中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并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给学生学习留“余地”,一是“时间余地”。传统的教学不仅是满堂灌,拖堂占用自习课等现象还很普遍,学生连做作业的时间都不够,又谈何发展创新意识。这里所说的“时间余地”并非指拿出时间来给学生休闲娱乐,而是通过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跳出数学,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超越一般的角度来思考数学。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探索,个性化地解决问题。二是“思维余地”。教学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发展潜力。在基本知识和练习之余,还应该让学生尝试解决层次更深、综合程度更高的问题。思维具有独特性,在最近发展区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个性余地”。生活中的数学是见仁见智的,许多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课本中的数学虽有着标准答案,却也有着无穷的解题思路。教学中武断地否定与标准答案不符的思考无疑是对创新意识的扼杀,教学要留给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在个性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意识。2.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人们对没有把握的事物总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学习也不例外。要克服这种心理上的恐惧,首先是要正视失败,犯错误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同样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错误越多并不代表能力越差。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恰恰许多灵感和顿悟都是在尝试错误中产生的。其次是克服对评价的恐惧,这是他们害怕表达自己观点的原因之一。在集体学习中,当情境模糊,抑或对自己的客观判断把握性不是很大时,学生通常为了逃避消极评价而不自觉地选择从众。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减轻群体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恐惧感(例如秤有哪些用途、测算圆形花坛的周围扇形座椅的面积、如何统计期末考试成绩等)。可以以班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先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的特点,再鼓励他们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说出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线索和想法,不论正确与否。头脑风暴是一种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意识的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灵感,它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反馈的延迟性,即非即时评价性,对于提出的观点不能立即作出评价,要将讨论的目的定位在尽可能多的思考和观点,而不是观点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评价的延迟可以克服学生对评价的顾虑,“不计后果”地进行自由思考,有意识地生产出创造性思维产品。二是评价的积极性。众多的创新结果中,肯定有巧妙的也有笨拙的,不论水平高低都不宜做消极评价,应当看到每种思维积极的一面,热情地赞扬学生的创造性工作,激励学生今后充分利用创新意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全员性。教育不止为了学生的发展,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轮流发言、无记名默写或者两两讨论法等都是很好的办法。要发展想象力,首要措施就是缓解压力,转变教育观念,从绝对的应试中走出来。现如今小学减去了升学压力,初中知识的难度也有所降低,但是高考大纲不动,应试就依旧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在升学率的压力之下,对课堂和学生的控制性增强,教学行为表现为对特定目的的追求,对于课本中的定理公式背诵多于理解、固定情境应用多于创造性应用。无形当中就将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这种控制性的管理氛围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将创造意识也扼杀在摇篮当中。其次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实验观察、类比模拟、发散求异、多方联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新意识。4.进行非常规性思维训练非常规性思维是突破定势的重要途径(如逆向思维、证伪思维、发散思维及转化思维等,也包括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归纳思维等常规性思维进行协调的新颖独特的组合),这类思维往往是引导人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钥匙。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数学史上思想成果的学习来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再发现”,创新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渗透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逐渐累积而成的。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角度,教会他们在各种思维中灵活转换,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锤炼有独特的作用。总之,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提升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每个人都具有发展潜力,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情感的基础上教他们学会思考,积极实践,开阔思路。力求培养个性化思维,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让数学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得到提升,成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4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7.

[3]弗莱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唐瑞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3.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9.

[5]顾亚龙.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J].星教师,2016(2):9-27.

[6]周春荔.数学思维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8-259.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4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培训机构,要想让学生良好就业,就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技能人才的培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怎样才能挖掘出技能型人才的潜能,让其更好地为社会、为终端服务,则全靠职业教育培训的工作者。作为职业教育培训者的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意识

1.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意识到会有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把思维的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而教师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就取得了成果。

2 问题意识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教师要创造性的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3.怎样才算有了问题意识

所谓“学问”,贵在能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首先学会“问”。我们现在所说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发现型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启迪创新意识

1.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发挥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兴趣。它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发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应注重营造和谐的气氛,而和谐的气氛主要来自融洽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创造学生提问的氛围,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总认为凡是老师讲的就是对的,凡是书上写的就是真理,丝毫不带半点怀疑,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日渐削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排除学生这种迷信课本,迷信教师的心理。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从权威者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路者。教师要主动启发诱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鼓励大胆猜测,发展知觉思维,在教学中对于有些知识的学习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

3.做好技能策略定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技能策略定位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基本功的教学,要以基本功为载体,为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实践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扎实掌握各项技能,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因材施教原则,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这是创新教学的客观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与其它同学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该项原则,必须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和兴趣爱好,加强特殊能力培养,注意发挥学生个性专长;又要采取适当形式,实行分类或个别施教,鼓励学生自发学习,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5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教学 创新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采用“填鸭式”教学,因此,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采用“引探式”教学,使其自觉、主动地完成认知上的飞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物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物理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物理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时代精神,走创新发展之路,是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构建创新教育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为此,要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性思维。

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写、算、说等活动都是如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长此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二、鼓励大胆质疑,诱发创新思维

我们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质疑没有足够的肯定和鼓励,有时甚至持否定或不屑一顾的态度,结果是:学生墨守成规,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敢质疑,把教材和教师的话当作绝对权威,渐渐地,他们在课堂上不活跃了,思路窄了,见解少了,想质疑的精神淡漠了。事实上,质疑是创造思维的首要条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方能创新,因此,教师应改变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够成熟的想法,对教材提出异议,对实验大胆改进,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从于现在的结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三、构建创新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知识组块的创新能力是在待解决的新问题面前,迅速调用认知结构中所有内容及各种能力,并将组织起来,整理成适合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认知结构的清晰程度和组织水平有关,但更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变异性和综合创新水平,即取决于创新能力的水平。新知识组块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首先是提出探索性新问题的能力。表现在不盲从教师和课本,对学习的任何内容都要问几个为什么,不轻易承认、附和、接受某种观点、思路和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提出那种出乎意料、不经思维加工而难以回答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其次是脱离习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能够解决为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上有创新,用新颖、巧妙的方法简捷地解决复杂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另外,设计探索性实验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在能够根据实验任务提出新颖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能独立完成。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研制教学仪器,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四、创造活动空间,展现创新能力

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物理创新活动为学生积极创新提供良好的机会,努力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激励和鞭策学生不间断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创新课堂评价机制,发扬创新个信

评价即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评判。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接受、传递、反馈、评价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渴求新知的动力。老师在评价中,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以安慰和鼓励,利用激励机制,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强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如在讲实验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选辅助器材大胆设计实验,同学们的方案虽然五花八门,但教师对这些“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假设结果正确的同学固然会得到赞许,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也决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和鼓励:“你再试一试好吗?你一定行!”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受到不同程度地鼓舞,有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发扬创新个性的信心。

2.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创新情趣

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学习手段,“以成果会”、“主持人谈话”、“讨论会”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同时课外组织兴趣活动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家庭实验、小论文、实验创新大赛等形式组织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对创意好的作品,老师积极推荐学生参加 “青少年创新大赛”,“减弱噪声知识竞赛”, “科技节活动”,“节约能源与开发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等大型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先后在各项活动中获得了各种奖项,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使之成为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动力。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6

学院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改尝试,取得了较大进展,加深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认识。

1.学生及学院现状分析

“90后”大学生视野开阔、接受信息量大,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易对某种观点盲目认同,具有批判精神。他们希望能同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争论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追求自我,自信心强,不迷信权威,富有怀疑精神,想象丰富,具有创造力潜质的特点。[1]独立学院是一新型事物,目前在专业教学,特别是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培养方案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成为独立学院教改的重要工作内容。与重点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独立学院相对滞后。

2.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

2.1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应具有创新意识,改变过去以理论和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定创新性教学原则。我们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开展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改活动,重新修订了培养计划,适当调整传统的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教师结合实际案例,重点介绍工程应用中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实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有些枯燥的知识用多媒体演示出来[2][3],如水质工程学中将污水处理的混凝、絮凝技术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实践、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教师以指导、辅导为主,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改项目,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工程应用技术及社会需求,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和学习兴趣,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将深奥的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工程实例加以说明和介绍,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提倡严谨的学习态度。课堂、课后多和学生进行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念,成为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立足点。

2.3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学校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实验紧密联系、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建环、给排水等专业课程中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如:将建筑环境学、通风空调、冷热源工程、水质分析、水处理生物学、水质工程学等课程教学与建筑节能、学校及周边地面水体和地下水、农田水质和污水等学生身边的鲜活事物相联系,把理论教学与这些当地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现场进行实测、分析、研究,以论文的形式给出评价及治理意见。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中,抽象的理论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现实,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遇到相关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要一味地按书本上原来的思路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语

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焕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做起,通过教学改革,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唤醒创新动机,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范起东,范翔宇.“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337.

[2]李英柳.水分析化学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1,(11):111-112.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能力

一、就业形势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765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12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都有所增长,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乎没有了所谓的好专业,所有学生找工作的难度都在增加。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发展放缓,对新员工的需求量减少且要求更高,毕业生的数量却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更大的买方市场。

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职业技能与空缺岗位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5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毕业生与企业失之交臂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巨大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毕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基本能力能达到满意,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基本满意,但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应变能力也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认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责任意识缺乏,个人期望值过高,求职目标不清,建议学校加强素质教育,锻炼学生实践、创新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这几个方面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思想、知识和能力等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是思想范畴,从意识到观念再到精神的培养,是普及性教育到个体化教育的过程,但都是创新创业思想的强化,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业知识是理论基础,为创新创业提供行动准则和依据。而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是人的行动力,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获得。目前仍有很多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误解,认为不创业就没有必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不单单服务于创业,也服务于就业。它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1.通过创新创业意识、观念、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和工作的主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的培养,改变学生在大学里失去考试、升学的压力而产生的惰性和某些社会因素造成的优越感,以及被动就业的误区,让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能更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谋求创新,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快速更新的市场经济中丧失活力。

2.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非管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认识企业管理的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它包括从企业的创立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政策法律、行业规范等多方面的商业知识。这些知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接触,但是非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这些知识的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如何管理企业以及如何管理自己,同时也学会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得失,增强个人的责任感。这些知识也包含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准则、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能够指引学生有目标、有准备地工作。

3.实战与模拟实战的形式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形式更关注实战和模拟实战,这种教学形式比起传统的授课形式更直接、更真实地把企业的运营管理呈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限于教与学,而是教与体验。这种形式的学习力度更强,影响力更大,能让同学们提早接触、认识社会,也能切身体会到公司经营的复杂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快速进入角色,明白自己的职责。实战和模拟实战的形式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让他们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自己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并锻炼实践能力,在就业之前充分认识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及时学习改正。

4.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常态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任何企业引进人才的目的都是为了长期的发展。对于每个发展型的企业,创新人才是成功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提倡的创新是终身创新,是将创新能力普及,而不仅是解决某一问题。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能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

[2]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3]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篇8

初中生 问题意识重要性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产生了认知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地积极思维,直至问题解决。其中发现式创新是指‘在新奇的现象中探求出未来趋势、重复的现象中探求出客观规律、密集的现象中探求出事物本质’”高度肯定和重视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中外教育理论界的共识。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因此他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励和启发学生对问题做出符合逻辑的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孔子也高度评价和重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并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有明确的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学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而组织安排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然而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先天的,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或社会活动才能形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其主体性。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使他们带着有价值、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就可以使他们启动思维,激活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发现时,可以从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获得灵感、获得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这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增强其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从而实现其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二、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形成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是所有思维活动的基础。人们思维结构的进化和完善程度同知识的质量有密切的联系。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当其遭遇某一具体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就会迅速启动,以已有的知识、表象、经验和智力行为方式为基础,通过学生思维内部的自我刺激、自我转换,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思维障碍,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采用查阅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等方式,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加深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当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和与同学或教师讨论的结果比较零散、主次不明时,学生就需要把这些内容按照某种逻辑系统化、有序化,形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加以组织和整合。在组织和整合的过程中,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又从无疑到新疑,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领域迈进,学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得到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和超越。三、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失去这个前提,发现问题则成为一种不可能,那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将无法进行。布鲁纳认为:“所谓发现,当然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是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因此,我们说学习不仅是认知过程,还是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及探究信心。因此,我们说,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的基石。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创新。”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触发新问题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是问题——问题的过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问题是一种思想方法,是学生知识积累、发展、创新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源泉,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创新。

五、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埃德加?富尔及其同事们指出:在变化急剧的当代社会,“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因此教育过程的中心必须发生转移,应当“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也就是说,“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因此,“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而问题意识是人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品质,才能在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迭、信息不断丰富的环境下栖身于高效学习的行列;才能不断地转换、积累、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形成活跃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结语

问题意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是深刻理解知识的方式,是思维形成的动力,是探究问题的保障,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社会的要求及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医学检验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