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勘察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19

水利工程勘察

水利工程勘察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1水文地质勘察概述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时,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勘探、测绘和试验,明确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是岩土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地下水的赋存、形成、水质水量变化规律、运动特征等特点,才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利的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对工程地质性质、岩石类型、地质结构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没有应用正确的勘察方法和勘察策略,就可能导致对水文地质勘察不全面,对水文地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够深入,甚至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中不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导致有地下水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问题,在水文地质勘察中,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尤其是地下水对建筑和岩石体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加强预防和治理工作,减少和消除地下水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危害。

2针对地下水导致岩石工程发生地质水文灾害的研究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作用与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等问题,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影响,这其中地下水的变化可能是人为因素和天然因素所导致的,当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可预料的影响。由于受到矿床疏干、抽取地下水过多、建设水库、建设堤坝、矿山井的生产等影响,地下水的水位由于这些原因会出现明显的降低,而且降低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可能会导致地面出现沉降、崩裂、塌陷等问题,地下水的水质也不断的恶化、枯竭等恶性循环问题,直至海水倒灌、土地沙漠化、矿井塌方等问题出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很大的威胁。当潜水位出现上升的时候也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井下矿山的附近一般都会有水库、湖泊、河流等地方,这一地方的潜水水位会不断的上升,还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灌溉工程的引水渠、工业的排水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渗漏等问题,都会导致潜水水位上升,给工程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引起土壤沼泽化,使矿山井下工程出现很严重的腐蚀情况,还会引起地基的侧向位移或隆起,使地下工程出现不稳定性,潜水水位上升可能对使工程的地基出现软化的情况,使粘性土壤的强度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从而导致建筑出现沉降变形问题。当地下水水位出现反复的升降问题也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要加强对地下工程的耐腐蚀性,也会使矿井中的土体的严密度不稳定,还可能对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很大程度上的位移情况,引起地下水水位出现反复升降的主要是季节气候的变化,河流、水库中的水位的变化,气压的变化,潮汐的变化等原因。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3.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系统可以自动制作出柱状图、平面图、等值线图和剖面图等图形,并且可以对图形、图像、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还可根据空间分析对数据进行管理。

3.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中,主要用于地质定位控制和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跨沟、跨河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还可以在一些通视条件不好、勘察区域控制点少的地区进行地质勘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增加测量的精准度、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3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

对于工程物探技术来说主要是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和地球物理层分析成像技术等,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和过去的摄像管探头相比较具有稳定的性能、集成度高、电路设计合理、几何失真小、彩色图像重现性好、使用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也随之发展迅速,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又可以形成录像机、监视器、控制器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可以配接不同的钻孔电视探头,对图像进行采集、压缩、存储处理。地球物理分析成像技术又被称为CT技术,主要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钻孔和平洞,对信号进行发出和接收,对透射波进行采集和处理,主要研究和分析的数据就是孔洞之间岩体的波速值,并且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判断。

3.4遥感技术的应用

对于遥感技术可分为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地面遥感三种,遥感技术具有信息丰富、视野广阔、获得资料十分迅速、卫星成像周期性重现等优点,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被人们重视,也将是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水电工程区域中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在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对库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问题进行调查,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拍摄的片段对地质进行解释,可以查明塌滑体的数量、分布、稳定程度等具体情况,并且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区域内的水系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地貌形态特征等,并且可以对区域和周边的地质构造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使用地面遥感技术,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可靠的预报、反馈设计、存档备查,并且可以通过信息的分析给工程建设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资料。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4.1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边坡地带是会出现变形破坏的情况的,主要表现为蠕动变形、松弛张裂、滑坡、崩塌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岩土的类型与性质、地形地貌条件、地下水、岩体结构和地质结构等。

4.2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分析

对于坝型不同要求的地质条件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充分的了解坝型的特点,并且明确坝型对地质的要求,防止选择性错误导致的坝基出现渗漏、稳定性差等问题。

4.3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水库可分为利用地下水进行人工控制的地下水库和通过河流上筑坝形成的地面水库,在水库建成以后,水库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都会发生很多的改变,导致四周的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结束语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策略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水平,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健康顺利的发展,所以人们应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并且对水文地质进行问题分析,使水文地质勘察更加具有预见性和实效性,使水利水电工程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唐传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2]汪祥.刍议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勘察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

[3]胡绍翔.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水利工程勘察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斜坡;岩土;地质勘察;分析;计算

地质勘察是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核心环节。随着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山区大型水利工程愈发增多,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对山体斜坡进行地质勘察是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一、斜坡勘察的目的和重点

从斜坡勘察实施的目的来分析,具体的勘察工作主要是为了查明斜坡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工程的岩土参数,为进一步分析斜坡的稳定性提供具体的数据材料,为处理措施的提出提供基础。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和统计学资料相似,斜坡的稳定性容易受到斜坡的坡体结构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事多方面的,主要指的是对岩土体的强度、重力平衡状态有影响的水的因素、爆破时引起的振动以及地震波的作用等等因素。

从岩体的类型来看,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有所差异,如果斜坡是单一岩土类型,那么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和临空面坡度;如果斜坡是极软的岩体,又或者是很高风化程度和破碎的均质岩体,实践经验表明,这类岩体的整体强度与均质松散土体相类似;如果属于结构面发育的硬质岩体,结构面的形态和抗剪强度对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起到主要影响。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不同成分的岩土体,分割岩土体结构面强度大小和形态,以及斜坡坡面的组合关系等等都决定了斜坡的稳定性。

斜坡勘察的重点从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是借助于科学且有效的勘察方法,对斜坡的坡体结构和岩土参数进行勘察,通过勘测对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岩土的变化进行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勘察出对坡体稳定程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软弱层和优势结构面,得出数据和影响因素,再对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实现对出现失稳变形破坏的可能性的预测和安全性评价,大量工程实践经验显示,岩土工程性质的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二、斜坡勘察方法分析

从斜坡勘察的目的来看,为了查明山区斜坡坡体结构的空间形态,在斜坡勘察方案和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应能确保能够从点、线、面到空间满足进一步立体分析的需要。从工程实际经验来看,地面调查和调绘是对方位关系进行最直观反映的工作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地面露头条件比较好的情况,借助于地面调查和调绘的方法,首先做出大致的判断,接着再运用勘察的手段加以验证及补充,勘查的目的就可以达成;如果遇到的是地面露头不好的情况,就必须要进行槽探或坑探揭露。

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获取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上,除了运用工程经验取定和反算的方法,通常还可以借助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来获取。

1、室内试验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抗剪强度的室内试验通常有两种,即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相比较而言各有各的优缺点,前者简单易行,不过由于试验条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准确度相比而言较低,后者在应用中发现可以对岩土实际的受力条件进行较为准确地模拟。

总体而言,这两种室内试验的局限性相对统一,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代表性试验成果一般仅仅作为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参考。

2、现场原位测试

从目前使用的方法来看,主要采用的是原位剪切试验,从方法上试验点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与坡体的受力情况相符合。

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不管在实际勘察过程中采用的什么样的方法,均必须结合坡体所处的实际情况,通过勘察得到不同含水量和不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稳定分析。大量统计资料和工程实践经验显示,越是大型的斜坡工程,还需要实施岩体应力测试、空隙水压力测试、动力测试和模型试验等等。其中模型试验的过程中重力相似条件的模拟是难度最大的一环。

三、斜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的通常做法来看,是以定性评价为重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细致的定量计算。如果在实际工程中定量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出现了严重地偏离问题,此时,通常需要对工程中选用的计算模型及方法综合地进行再分析与检查,确认无误后重新实施分析与计算。

1、定性分析

大量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斜坡稳定性定性分析能够综合地评价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各种影响因素,迅速地对其稳定状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评价。从工程实践的经验来看,具体工程实施的方法上大多运用工程地质分析法,该方法是基础性分析方法,其原理上是对自然条件和作用因素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得到滑动与稳定的关系,进而确定斜坡的稳定性是否达标。

2、定量分析

斜坡稳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是在定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勘察过程中所确定的斜坡地质剖面,借助于静力平衡的理论进行计算评价斜坡的稳定性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斜坡稳定性的评价。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当前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四、斜坡处治措施分析

斜坡处治工程措施应该结合影响坡体稳定最为主要因素,以此为思考的出发点,科学地布置工程的具体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斜坡坡体的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因坡体被破坏带来工程损失。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显示,在具体的制定处治工程方案前,必须结合分析斜坡失稳变形的模式、引发坡体失稳变形主要的因素、确定变形范围和作用力的大小、破坏模式以及变形的类型,确保选择处治工程措施具有针对性。例如:岩土参数的变异性、地下水的变化等等,通常的多发是借助于确定斜坡的稳定系数与主要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将影响坡体稳定性最为敏感的因素找出来,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控制点,科学地设计斜坡处治工程并合理地选择处治方案。

参考文献

[1]朱祖友.浅谈斜坡勘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广东科技.2011(18)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M].中国计划出版社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工程地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水利工程勘察篇3

在党提出“三农”政策以后,农村的建设速度加快,以农田水利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普及和推广,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建设精品农田水利工程成为社会和农村的共同要求。勘察工程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初始环节,要把握勘察工程的技术核心,在充分认知勘察工程价值的基础上,从勘察工程的过程和要点出发,构筑具有系统性、科学的勘察工程工作的体系,为提高勘察工程质量打下基础,做到对农田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更为有效地保障与支持。

2勘察工程的重要价值

2.1掌握农田水利的地质信息

农作物种植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物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不同地区都有其事宜的农作物。通过前期勘察可以熟悉地区的生态地质情况,弄清农田区适合种植哪些品种的作物,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物种以创造预期的收益。水利工程勘察掌握地质条件之后,向施工单位反映农田区存在的地质问题,拟定水利建造方案时可避免地质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引起的水利病害。

2.2辅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勘察工程是农田水利建设的组成部分和前期工作,其不仅是对原种植区实施系统性地勘探,更是为了指导水利项目作业,帮助施工人员控制好农田水利的施工质量,保证水工建筑物输水、排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勘探工程收集了大量与农田建设相关的数据,提供给施工单位后编制出与农田区相配套的建造方案。经勘查数据分析,综合地指导了农田灌溉区设施的改造,有助于农田水利工程组成为整体,更好地发挥综合性的功能。

2.3协调农田水利建设资源

水资源是农田种植的必备条件,持续供应水资源有助于提高种植区作物的产量、质量,协调了周边农业用水地高效分配。勘察工程利用现代勘测科技,对农田各方面条件实施详细地勘察评估,以效益优先为原则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例如,渠道是灌溉区输送水资源的关键设施,勘测工程对水利渠道的分布、线路、位置等都进行了详细地规划,正式运行后提高了水资源调度的效率,协调了农业用水的科学分配。

3做好农田水利勘察工程的措施

3.1做好勘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勘察工程中应该结合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等现代科学仪器,做到对农田水利工程相关信息与数据的准确收集与科学整理。要利用GPS、RTK等硬件设备,正确使用MAPGIS、AOTUCAD等软件系统形成综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能力,确保勘察工程信息的精确度和系统性,形成支撑勘察工程和农田水利施工的信息系统,在提升勘察工程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使其更好地为农田水利建设服务。

3.2做好勘察信息的筛选和分类

当前勘察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加工和图像信息处理,这需要以勘察工程信息的筛选和分类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使数据和图像相互统一,更加适用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勘察工程需要。要建立勘察工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平台,对勘察工程取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检和筛选,通过挖掘内容之间相互的联系构成对勘察工程更为准确的描述。同时,要建设信息和数据处理平台的兼容性,使历史数据、其他行业信息得以在平台上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筛选,以备勘察工程的应用,这样不但可以扩大勘察工程的范围,更可以加深勘察工程的内涵,通过流程化、过程化的操作,建立起勘察工程的信息与数据基础。

3.3做好勘察信息的自动处理

勘察工程中过程复杂、仪器众多、设备多样,如果单纯依靠手工记录和计算将会大大增加工程时间,并会增加工程成本。新时期,应该在网络和计算机平台上建立勘察工程信息自动处理系统,整合工程行业、勘探行业、设计行业的软硬件体系,实现对勘察工程信息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处理,制作出清晰、准确的勘察工程信息报表和图纸。在自动处理勘察工程信息时应该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通过对农田水利施工的合理预期做到对勘察工程的有效覆盖,真正提升信息自动化处理的水平,在降低勘察工程分析、处理工作失误的前提下,创建勘察工程信息处理的新方法。

3.4做好勘察信息存储

勘察工程得到的信息在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和验收环节有着广泛地应用,因此,必须做好勘察工程信息的存储工作,以此来避免勘察工程信息的流失和信息错误,使勘察工程信息更好地指导农田水利施工与建设工作。要建立勘察工程各仪器设备互联互通的体系,做到对勘察工程信息的顺利交换与交叉互用,同时,要建立勘察工程中心数据库,方便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单位对勘察工程信息更好地使用,通过及时调用和分析勘察工程信息做到对设计、施工、验收工作的有效支持,达到提升农田水利整体施工质量的目标。

4结语

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核心的基础产业,新时期经济建设需要农业生产作为基石,第二三产业的进步和提升也需要农业作为协调发展的基础,从发展、产业、结构的角度上,都将目标指向农业。农田水利是确保农业进步的基础工程,提升发展质量和深化农村改革,应该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加强入手。勘察工程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要正确理解勘察工作的价值,探寻信息化、现代化的勘察新体系,在确保勘察质量的同时,为农田工程、农村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提供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保障。

水利工程勘察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问题;解决对策

1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有很大程度的扩大。此种情况下,需要科学的、合理的开展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建设场地地质勘察资料,以便构建高质量的、耐用的、稳定的水利工程。然而,现阶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效果不佳。

1.1 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环境都是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目标和重点研究对象。在现代化的今天,地质环境受区域或范围内气候的影响及水质流量的情况影响较为严重,使得勘察区域环境不佳,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有很大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工业发展,使得各地区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相应的一些勘察地区的地质环境及水源被污染,产生很大的变异。

1.2 水文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进行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是非常必要的。此项工作的实施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依据,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在地质不佳处,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然而,水文方面也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日常降雨较大时,大坝水源积蓄的水量增多。水利工程对大坝进行截流,就很可能对周围水位产生影响,使水位大幅下降,水利工程地质将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水文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一定要予以重视。

1.3 地质勘察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仔细的、科学的、合理的勘察,尽量保证所得的勘察资料全面、准确、真实、有效。然而,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勘察方法选用不当、勘察记录不准确、勘察内容不全面等情况,促使地质勘察质量不佳,这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有很大影响。

2 有效的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对策

2.1 水文地质的调研和检测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进行具体的勘察工作之前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调研和检测。通过水文地质调研和检测,可以了解整个勘察区域地质、水文、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最适合区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场地。这是科学的、合理的构建水利工程表现。水文地质调研及检测的主要是:(1)将整个勘察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在不同的区域内抽水,对抽水样品进行注水、压水、复位等处理,得到的样品,可以作为水文地质评判的依据。(2)对于不同区域地质环境的检测主要是根据勘察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予以详细的检测,进而确定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3)将水文地质、地质环境检测结果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评,最终选择最适合的区域。

2.2 强化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在水利工程水文地质调研和检测后开展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勘察区域予以详细的、合理的、深入的、科学的勘察,以便后续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规范的实施。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在对勘察地区进行勘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选择适合的地质勘察方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有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实验、工程地质检测等。根据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相关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最佳的地质勘察方法,可以有效的、准确的勘测出勘察地区实际情况。

其二,合理规划地质勘察工作。在对勘察区域进行具体的勘察工作之前,需要相关资料及地质勘察方法特点,合理的规划地质勘察方案,以便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可以有序的、规范的开展。

其三,水利工程建筑物性能测试。之所以进行水利工程建筑物性能测试,主要是为了确定勘察区域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天然边坡和开外边坡的稳定性能否承受整个水利工程的重量。为保证水利工程稳定的、安全的构建在勘察区域上创造条件。

其四,约束地质勘察人员的行为。地质勘察人员作为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会对地质勘察有所影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应当制定激励制度和规范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和激励勘察人员,促使地质勘察人员端正自己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3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步骤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有计划的、有序的、合理的工作,才能够保证此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完整的、真实的、准确的地质信息。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步骤主要是:

(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前的规划。开展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前,需要对所勘察的场地及周边范围内进行了解,大概掌握勘察现场及周边的河流、湖泊等,再结合勘察现场所了解的情况及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规划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可行性调研。通过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可行性调研可以确定地质勘察工作是否有意义,能否准确的勘察出勘察现场及周边的地质情况。

(3)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序设计。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序的设计可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规范、合理的、有序的进行,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创造条件。

(4)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施工技术要求。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复杂的、专业的,在具体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可能要面对一些技术性强或专业性强的问题,如若处理不善,将会降低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所以,需要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出施工技术要求,尽量保证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完成。

(5)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施,对于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具体落实,应当在施工技术要求的约束下,依照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序,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作业。

4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农业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为了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我国政府扩大了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为农作物灌溉提供条件。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量大的、涉及面广的工程,在对其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勘察现场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地质构造等,为建设安全的、稳定的、耐用的水利工程创造条件。但现阶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水文地质调研及检测、强化地质勘察等措施来优化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科学、合理、规范的构建水利工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白龙飞,史颖鸽,王寒芳,朱琳琳.水利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探讨[J].水利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探讨,2014(06).

[2]陈家渊.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水利工程勘察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 勘察选址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虽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选址勘测技术越来越成熟,提高了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工作效率,但是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选址勘察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工程选址的分析不够深入和具体,甚至还出现了选址错误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无法保障工程质量。因此,深入探讨水利工程勘察选址,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水利工程选址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环境问题

一直以来,水利工程勘察选址都比较重视工程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且在选址的过程中,就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弊端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所以,不同工程条件、不同水利工程以及不同地区都有明显区别。同时,由于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可能会改变周围的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的水流量和气候发生改变,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所以环境问题是水利工程勘察选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2.2水文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会影响该地区的水文情况,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汛期时,水利工程往往会储存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在非汛期时,也会对河流的水进行截留,这就容易降低周围的地下水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破坏;(2)由于减少了河流水流量,会减弱河流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明显恶化。

2.3质量问题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利工程勘察选址过程中用到的计算方式、理论、想法以及数据往往会和实际情况产生出入,不能对理论公式进行灵活运用,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水利工程勘察选址报告的内容比较空泛,缺乏具体内容,不能将选址地点的诸多利弊准确的说出来,考察不全面,缺乏充分的论证;(3)部分选址报告没有对该地区的整体可行性进行分析,不能一次性通过审查,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并且容易造成工程延误。

2.4技术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选址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还容易受到当地当地条件的影响,虽然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依然不够先进,所以在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科学技术作为指导,还应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各种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并对选址地点的环境、地质、人口以及水文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尽量实现勘察选址报告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3 各种方法对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影响

3.1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被得到广泛运用,并且也逐渐运用在各种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分析中,该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跨越沟渠山涧、远距离建设水利工程等问题。此外,即使在人工勘察无法到达的地区,也可以运用天空优势,将现有的各种数据综合起来,对人口、水文、环境以及地质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不仅可以使勘察选址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勘察选址的可行性和精确度。

3.2运用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将遥感平台的高度作为基本依据,通常可以将遥感分为3大类,分别是地面遥感、航空遥感以及航天遥感。遥感技术具有立体成像感、视野辽阔、全景覆盖以及收集信息丰富和快等优点。并且操作比较简单,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相关环境以及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与调查中被得到广泛运用。一般来说,遥感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由于遥感图形拥有立体模式,可以提供地质构造的大量宏观信息,并且能够将该区域的地貌地形、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地质条件特征反应出来,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地质构造的稳定性;(2)通过遥感图像,尤其是红外彩色影像,可以判断某一区域岩溶水文条件的好坏,与其它探测技术相比,遥感技术的优势比较明显,并且通过红外光的差异性,还能对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地下泉水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判断,有助于施工建设。比如黄河万家寨、高坝洲以及清江招来河等水利水电工程都是通过遥感技术的彩红外航片解译来对岩溶的渗漏问题进行研究,并且获得较好了勘察效果。

3.3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选址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能够自动制作勘察过程中需要的柱状图、坡面图以及平面图等,此外,还可以对遥感技术拍摄的数据、影像、图片以及空间立体分析、数据管理等进行综合处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并且在水利工程勘察选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选址中,运用好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水利水电勘察选址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勘察具有时间长、工作复杂、难度大等特点,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勘察选址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工程建设的利弊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运用好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现代勘测技术,尽量实现水利工程勘察选址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合理化,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正岐.有关水利工程勘察中地质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9):278.

[2]黎英仪.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02标准”、“91标准”的分析比较[J].人江,2010,13(6):49-51.

水利工程勘察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勘察设计

    1、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条件及形式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和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条件是不同的。除了招 标 文件应编制完毕外,施工招投标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初步设计和概算已经批准;

    ②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列入国家、部门或地方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③有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④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勘察设计招投标条件是:

    ①项目已立项;

    ②投资估算已经批准;

    ③勘察设计基础技术资料已经收集完成;

    ④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即必须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已履行审批手续的工程项目,应依据批准的项目规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或在保证项目完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实行分段或分项招标。招标人确定总体招标或是阶段性招标是值得探讨的。

    一次性总体招标,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起招标,有利于勘察设计的质量,因为分阶段性招标,前阶段中标人和后阶段中标人的设计思路不同,必然出现设计产品前后衔接问题;后阶段中标人对工程的前期工作了解不够,相应设计周期增长;各阶段中标人之间协调不便,以致在施工实施阶段变更设计多,对整个工程的高效影响较大。当然,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尝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公开招标完成后,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直接授予可行性研究的中标人的做法也是相对合理和可行的。

    2、主要定标因素的条件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实施过程中,以往有侧重于以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为主要定标因素的倾向,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我市已进行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项目某条河道整治的招评标过程中,侧重于勘察设计费的报价。实际上,勘察设计招投标和施工招标的条件和要求都不同,它不能像施工招投标那样,以投标报价作为主要的定标因素,这是由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特点决定的。

    (1)由于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不确定性,设计者往往无法做出精确的定量,其工作质量和具体内容难以像施工那样量定。

    (2)勘察设计投标代价高,前期工作周期长,大型项目需投入的投标费用更是很大。例如南水北调工程,需要设计单位大量技术人员付出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优化和完善设计成果。

    (3)有的勘察设计项目技术性、专业性较强,涉及某些特定技术,往往与技术保护息息相关,无法用设计费的高低来衡量。

    勘察设计招投标不能以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为主要定标因素,还在于现行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费只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10%多,而设计质量好坏对造价的影响则远比勘察设计费大得多,它不是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甚至三十几。越是大型项目、复杂项目,设计的优劣对造价影响就越大。因此笔者认为,勘察设计费在大型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定标时可以不作考虑,而在中小型工程项目中可以适当考虑。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在实质上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应着重从投标人的技术能力,包括投标人拟投入勘测设计的项目人员及设备仪器;投标人拟投人本工程项目负责人及分项负责人资历、经验;投标人拟采用的勘测设计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投标人勘测设计资历、信誉及获奖情况等。还应考虑设计期的服务及施工期的后续服务,工程技术设计方案的优劣,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进度计划,投标人的勘测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引入竞争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估算,做好各投标人的技术方案比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优先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水利工程功能前提下,注意设计理念的科学与统筹,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总之,对专业技术水平有特别要求的水利工程,其勘察设计招标项目,投标报价因素在评标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降低。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投标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创造性设计的价值,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增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责任感和经济意识,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通过严格规范的招标投标工作,选择一个能有效实施勘察设计合同能力的投标人,不断提高我市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总体水平。

水利工程勘察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坝址

1大坝坝址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及选取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建筑物,多数都建设在临水或涉水的地方,而水利工程的建成,还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水文和地质发生变化,水文地质同时也会对水利工程产生影响,比如地基沉降、水库坝体承受水压、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这些水文影响都会导致坝体发生变化,出现渗漏险情,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工程地质的勘察,科学设计、严谨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如果勘察不细致,就会对设计、施工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的不稳定,甚至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在自然界中,理想的地质条件是十分少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水库坝址的选择上只能选相对的最优方案,坝址选择不可避免会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在大坝坝址的选取上,要综合考虑,以安全性、稳定性、易于施工而且投入相对经济为原则,通过对坝址附近地质、水文的勘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同时对一些地质问题及处理问题的难度进行科学的预判,计算出工作量,然后再做最终决定。

2水利工程坝址勘察的主要内容

2.1区域稳定性勘察

大坝建设中,坝址的选定一定要先进行区域稳定性勘察,只有确定工程建设区域的稳定,才能进行下一步规划建设。要围绕坝址对地壳的稳定性及场地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于一些地震带地区,要通过地震部门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工程建设区域内地震活动的情况,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评价,避免工程建在地震活跃地带上。

2.2地形地貌勘察地形地貌

对于坝型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地形地貌决定着如何进行工程布置和进行施工,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详细勘察,才能确定坝型的设计。一般地形属于狭窄、完整的基岩“V”型谷,则多数要修建拱坝,如果是宽高比大于2的“U”型基岩河谷,则比较适合修建重力坝或砌石坝,而一些河谷地带,岩石风化较深,或沉积层较厚,比较适合修建土坝,所以要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来确定坝址和坝形。

2.3岩土性质

在大坝选址时还要重点对建坝处的岩土性质进行勘察,岩土的性质对于坝体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的坝型对于地基的要求不同,必须要详细勘察建坝处岩土的性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高坝的修建,特别是混凝土坝,坝身的自重较大,所以要求地基的强度必须足够,才能确保坝体的稳定,应以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的岩石为坝址,这种岩土具有较强的强度及抗水性,有利于坝体的长久稳定。不同种类的岩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是修建混凝土坝的理想基础,这种岩体都比较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另外喷出岩类也是比较理想的坝基,这类岩体强度也较高、抗水性也比较强,但在选择时要注意勘察其喷发间断面,因为可能存在风化层、混泥层或松散的砂砾石,对坝基的稳定有一定影响,不能忽视。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等,强度高、抗水性强、渗透性差,也是较理想的坝基,但同样也要勘察片理面的各向异性及软弱夹层的存在,要避开软弱矿物富集的片岩。对于沉积岩,相对厚层的砂岩和碳酸盐岩是比较好的坝基,在选择沉积岩作坝址时,同样也要对是否夹有软弱岩层进行细致勘察,因为这些夹层力学强度低,抗水能力差,易构成滑移控制面,从而造成地基的不稳定。

2.4水文、地质构造勘察

在选坝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区域地质进行研究,查明要建坝的区域构造格局,特别是要查明坝址所处区域是否处于持续活动或可能活动的断裂带上,同时要对本区域及相邻区域的活动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和错动速率进行掌握。要联合地震部门,通过对以往地震数据的分析,预测此区域是否会因修建水库而诱发地震,以及地震的级别。坝址选择要以岩体完整性较好的构造部位为首选,尽可能避开断裂地带。要详细勘察水文地质,特别是渗漏问题,从防渗角度出发,如果是岩溶区,则要尽量选在有隔水层的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的河段上。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

2.5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材

岩石风化、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都会对坝体产生影响,所以在选取坝址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物理地质因素,提前做好防范,特别是滑坡,在一些大的水库失事实例中占大多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另外坝址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天然建材的供应情况,坝址附近是否有质量合乎要求、储量满足建坝需要的建材,如砂石、黏土等。天然建筑材料的充足与否,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投资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是材料成本的节省,另外在运输方面也会带来便利。

3结语

水利工程的稳定与否,地基的稳固起决定性作用。坝址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对于大坝安全、经济及平稳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针对区域稳定、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等方面进行勘察工作,确保工程的稳定及耐久。

水利工程勘察篇8

【论文摘要】通过结合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不仅要了解地质也要了解设计,同时应当对工程地质的相关问题提出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坝址。

1.引言

水工建筑物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水工建筑物的建成,而使广大范围内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引起水库岸坡再造、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在坝址选择时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物拦水坝的地质条件外,还应研究包括溢洪、引水、电厂、航闸等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2.坝址选取的工程地质勘察

在自然界中,地质条件完美的坝址很少,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枢纽,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更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所谓“最优方案”是比较而言的,最优坝址在地质上也会存在缺陷。所以在坝址选择时,应当考虑不同方案,并采取改善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因此,地质条件较差,预计处理困难,投资高昂的方案,应首先被否定。坝址选择时,工程地质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以及建筑材料等,还要预计到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下面分别论述。

2.1 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坝址或要开发的河段,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区域场地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地震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坝址和坝型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地震烈度由地震部门提供,但对于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专门力量解决区域稳定性评价。

2.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是确定坝型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它对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有制约作用。狭窄、完整的基岩“V”型谷适合修建拱坝,宽高比大于2的“U”型基岩河谷区宜修建混凝土重力坝或砌石坝。宽敞河谷地区岩石风化较深或有较厚的松散沉积层,一般适于修建土坝。不同地貌单元,其岩性、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河谷开阔地段,其阶地发育,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往往存在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古河道往往控制着渗漏途径和渗漏量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

2.3 岩土性质

岩土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来说十分重要,对坝址的比选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首先要考虑岩土性质。修建高坝,特别是混凝土坝,应选择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而抗水性强的岩石作为坝址。我国已建和正在施工的70余座高坝中,有半数建于强度较高的岩浆岩地基上,其余的绝大多数建于片麻岩、石英岩和砂岩上,而建于可溶性碳酸盐岩、强度低易变形的页岩、千枚岩上的极少。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岩土的建坝适宜性及其主要问题作简要概述。

(1)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一般致密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是修建高混凝土坝最理想的地基,其中尤以花岗岩类为最佳。这类岩石需注意它们与围岩以及不同侵入期的边缘接触面,平缓的原生节理,风化壳和风化夹层的分布,选坝时避开这些不利因素。

(2)喷出岩类强度较高、抗水性强,也是较理想的坝基。我国东南沿海、华北和东北有不少大坝坐落在这类岩石上。喷出岩的喷发间断面往往是弱面,存在风化夹层、夹泥层及松散的砂砾石层,还有凝灰岩的泥化和软化等,对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透水性很强,在选坝时也须注意研究。例如:桑干河干流上的山西省册田水库大坝坝基为新生代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极发育,坝基及绕坝渗漏严重,影响着水库效益。

(3)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等,强度高、抗水性强、渗透性差,也是较理想的坝基。但是在这类岩体中选坝址,必须注意片理面的各向异性及软弱夹层的存在,选坝时,应避开软弱矿物富集的片岩(如云母片岩、石墨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在浅变质岩的板岩、千枚岩区,应特别注意岩石的软化和泥化问题。

(4)沉积岩中,以厚层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为较好的坝基。这类岩石坝基较岩浆岩、变质岩的条件复杂。这是因为在厚层硬岩层中常夹有软弱岩层,这些夹层力学强度低,抗水能力差,易构成滑移控制面。碎屑岩类如砾岩、砂岩等,强度与胶结物类型有关,一些胶结物在水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溶解、软化、崩解、膨胀等。在构造变动下往往发生层间错动,经过次生作用易于发生泥化。在坝址比选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问题。此外,碳酸盐岩的岩溶洞穴和裂隙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渗漏。

另外,在坝址比选中,河床松散覆盖层具有重要意义。修建高混凝土坝,坝体必须座落在基岩之上,若河床覆盖层过厚,就会增加坝基的开挖工程量,使施工条件复杂化。所以当其他条件大致相同时,应将坝址选择在覆盖层较薄的地段。有的河段因覆盖层过厚,只得采用土石坝型。比选松散土体坝基的坝址时,须研究渗漏、渗透变形和振动液化等问题,而且应避开如淤泥类土等软弱、易变形土层。

2.4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坝址选择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对变形较为敏感的刚性坝来说更为重要。在地震强烈活动或活动性断裂发育的地区,选坝时应尽量避开或远离活断层,而位于区域稳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上。在选坝前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区域地质研究,查明区域构造格局,尤其要查明目前仍持续活动或可能活动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和错动速率,并预测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及震级。国外有些水坝就因横跨活断层而坝体被错开或致垮坝。地质构造也经常控制坝基、坝肩岩体的稳定。在层状岩体分布地区,倾向上游或下游的缓倾岩层中存在层间错动带时,在后期次生作用下往往演化为泥化夹层,若有其他构造结构面切割的话,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在选坝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缓倾岩层的构造变动一般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陡倾甚至倒转岩层,由于构造形变强烈,岩石完整性受到强烈破坏,在选坝时更要特别注意查清坝基内缓倾角的压性断裂。总之,要尽可能选择岩体完整性较好的构造部位作坝址,避开断裂、裂隙强烈发育的地段。

2.5 水文地质条件

在以渗漏问题为主的岩溶区和深厚河床覆盖层上选坝时,水文地质条件应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从防渗角度出发,岩溶区的坝址应尽量选在有隔水层的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的河段上。同时还要考虑水库有否严重的渗漏问题,库区最好是强透水层底部有隔水岩层的纵谷,且两岸的地下分水岭较高。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这就要求仔细分析研究岩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

2.6 物理地质作用

影响地址选择的物理地质作用较多,诸如岩石风化、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但从一些水库失事实例来看,滑坡对选择坝址的影响较大。在河谷狭窄的河段上建坝可节省工程量和投资,所以选择坝址时总希望找最窄的峡谷段。但是,峡谷地段往往存在岸坡稳定问题,一定要慎重研究。如法国罗曼什河上游一坝址,地形上系狭窄河段,河谷左岸由花岗岩和三叠纪砂岩及石灰岩构成。右岸是里亚斯 页岩,表面上看来岩体较完整,后经钻探发现页岩下面为古河床相的砂砾石层,表明了页岩是古滑坡体物质,滑坡作用将河槽向左岸推移了70m。因而只得放弃该坝址而另选新址。

2.7 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也是坝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坝体施工常常需要当地材料,坝址附近是否有质量合乎要求,储量满足建坝需要的建材,如砂石、黏土等,是坝址选择应考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对工程的质量、投资影响很大,在选择坝址时应进行勘察。

3.结语

从实践表明,选择坝址是水利水电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在选坝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择一个地质条件优良的坝址,并据此合理配置水利枢纽的各个建筑物,以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因素、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

参考文献

[1] 卢元静.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28(10):118~119.

上一篇:智能交通研究现状范文 下一篇:关于绿化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