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01 17:07:56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1

[关键词]合并报表 盈余公积 问题分析

盈余公积抵销分析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有关盈余公积的抵销一直是富有争议的问题。2009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及2010年度专项审计过程中,经常有同行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有人在网上查询过其他上市公司年报并确认有的上市公司母公司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相等,有的不等,且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成本法核算的子公司。本文试图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合并会计报表对合并盈余公积的影响

公司法的要求只适用于法律主体,因为合并报表是一个经济主体,所以需要讨论该事项产生的影响。同时该情况也比较特殊,暂不作进一步深入讨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进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个别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时,会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净损益产生影响,说到经济主体与法律主体的问题,因为是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模拟调整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所以要模拟调整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也要符合法律主体条件的,因此产生的净损益影响也要模拟在子公司立场上调整盈余公积,该部分调整应该视在子公司报表内进行调整,不是在合并报表中单独确认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所规定的权益法进行调整。既然这个问题又被带回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所规定的程序上进行,那么即是该调整事项是当做正常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因为产生的净损益影响同时要调整盈余公积。

二、合并会计报表对盈余公积调整问题

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和盈余公积的抵销与调整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在个别财务报表上应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先调整为权益法,然后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那么,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时,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的金额呢?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在个别财务报表上采用成本法,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地确认,而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进行了全额抵销,这意味着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全部转入了合并未分配利润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仍然需要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出发,前面的分析指出,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不是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已对确认的投资收益计提了相应的盈余公积,而是因为从经济主体的角度看,子公司被视为一个分支机构或分部,不应存在所有者权益项目。因此,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同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所采用的核算方法无关。事实上,将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全部作为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从经济主体角度看并无不妥,因为母公司可以随时通过清算或转让子公司来实现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即使这样,仍应该考虑如下两个问题:

首先公司法是否认可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并在此基础上计提盈余公积。我国公司法并没有直接涉及这个问题,但公司法规定,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编制。这个问题实际上取决于会计准则规定。准则规定公司应当根据权益法下投资收益或基于合并净利润来计提盈余公积,那么调整为权益法时,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就是恰当的。不过根据经济主体合并净利润来计提盈余公积,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公司法只规范法律主体,不规范经济主体。由于权益法本质上也是从经济主体角度出发的,因此母公司从法律主体角度出发,根据成本法下来自子公司投资收益计提盈余公积最能体现公司法意图。

其次在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既可以在成本法下直接编制,也可以先调整为权益法然后再编制。调整为权益法时,如果根据调整的投资收益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而在成本法下直接编制不作类似调整,将导致两者编制结果不完全一样,这可能会导致仅仅因为合并方法或程序不同而使合并财务报表存在差异,而差异主要表现为盈余公积计提上(除非成本法下直接编制时根据合并净利润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

2.调整与抵销分录和盈余公积的抵销与调整

在购买法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购买日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合并净利润。编制调整分录涉及损益时,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呢?比如在购买日,子公司存在一项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该资产尚可使用20年,不考虑净残值。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每年需要调增管理费用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相应地调减盈余公积呢?这仍然需要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进行分析。调整分录是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从经济主体角度考虑而编制的,盈余公积则是从法律主体角度考虑来计提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需从法律主体角度来考虑。由于调整分录结果既不会反映在母公司报表上,也不会反映在子公司报表上,而只反映在合并工作底稿上,因此对调整损益计提盈余公积同样缺乏法律依据。特别是这种调整并不能提高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同理可对抵销分录作类似分析。

3.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盈余公积的抵销与调整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编制的,上年编制合并抵销分录的抵销结果并没有反映在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因此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首先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等报表项目进行调整。通常上年调整和抵销分录中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事项的,均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问题是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时是否应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这需要结合上年调整和抵销结果进行考虑。因为本年对年初未分配利润及相应项目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使根据本年个别财务报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年初数同上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年末数一致(假定不考虑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因此,如果上年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没有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那么本年对年初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时,自然不应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根据分析可知,调整和抵销分录是从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编制的,而盈余公积属于法律主体概念,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涉及损益的,无需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因此,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时无需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

4.对购并子公司盈余公积的调整

母公司通过购买股权而增加的子公司,往往在购并时已存在累计盈余公积,这部分盈余公积在购并时按股权比例被母公司购买,未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也未计入未分配利润。因而编制购并当年合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调整已为母公司购买的子公司盈余公积,调整金额=母公司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子公司当年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年净利润。

5.对于减少子公司所提盈余公积的处理

年度内减少的子公司退出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时,当年合并会计报表“盈余公积”的年初数内,还含有该子公司累计提取的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即以前年度合并盈余公积的调整数),随着该子公司股权出售转让或清算,这部分属于母公司收益已经变现,企业集团因重复计提盈余公积而导致未分配利润虚增因素已不存在,以前年度为了消除未分配利润虚增因素而调整合并盈余公积的金额应调回未分配利润。

6.对子公司当年度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处理

如果子公司当年度用盈余公积转增了资本,就会减少累计盈余公积。如果仍按照上述计算方法调整,调整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和“提取盈余公积”之和会大于子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份额。无疑这个结果是对的。因为子公司将盈余公积转为资本仅是资本形式的转化,并未脱离资本积累范畴,其功能、性质和作用并未起到实质性变化。因此应该继续调整。调整后的结果就等于子公司期末盈余公积加上已经转为实收资本的合计数乘以母公司的股权比例。以后年度,在调整期初盈余公积时,应按子公司期初盈余公积加上累计转为实收资本的合计数乘以母公司股权比例作为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7.购并时子公司净资产中含有的盈余公积的处理

如果母公司通过购并取得子公司,则子公司中很可能已含有盈余公积。这部分被购并的盈余公积中虽然有母公司的份额,但未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没有存在于合并净利润中,不形成集团盈余公积。因此对这部分盈余公积进行调整显然是不合理的。合并报表时购并形成的子公司盈余公积应予抵销,不予调整。因此调整后盈余公积将与期末子公司盈余公积乘以母公司股权比例数额相差购并盈余公积那一块。当子公司用盈余公积补亏时,则一般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仍然适用。因为用盈余公积补亏,实质上就等于将盈余公积又转回至未分配利润中去。可以将补亏的盈余公积视作本年提取盈余公积的减少数(或负提取),然后按常规进行抵销和调整就可以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具体作抵销处理时,除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作抵销处理外,还应按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超过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相当于投资子公司收益部分应提取金额的部分(而不是按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余额)作调整分录:借记“提取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

当母公司不包括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在内的净利润为负数,且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低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时,合并会计报表上“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只列示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具体作抵销处理时,除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作抵销处理外,还应该按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超过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的部分作调整分录:借记“提取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当母公司不包括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在内的净利润为负数,但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不低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时,合并会计报表上“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应列示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和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两者较大的一个。具体作抵销处理时,如果前者金额较大,除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作抵销处理外,还应按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超过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的部分作调整分录:借记“提取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如果后者较大,则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的有关规定作抵销处理即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社,2011

[2]张春兰.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0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2

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的利润数额并不适合成为分配现金利润和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基础。因为这种情形下:(1)分配现金利润可能会减损资本,违反资本维持原则;(2)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可能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公司法意义上的经营成果应当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扣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个净额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只有现金经营成果才能成为分配现金利润的基础,只有基于现金经营成果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才不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公司不因分红给股东而减损资本。资本确定原则要求公司股东的出资额必须是确定的,包括股东只能用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出资,股东用非现金资产出资应当评估作价。

会计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是权利和义务,而不是款项的收和付。在权责发生制下,公司产生应收账款时确认收入。然而,股东在分配利润时却要求分配现金而不是应收账款。这就造成利润分配可能会破坏资本维持原则。由于利润中包括了应收账款形态的资产,则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就会将应收账款这种非现金资产直接转增资本,这违反了资本确定原则关于非现金资产出资应当评估作价的要求。在这两点上权责发生制形成了与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确定原则的对立。

一、现金利润分配是如何侵蚀资本的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可分配利润为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利润要优先用于弥补经营亏损所减损的资本。因为通过弥补亏损能够使资本恢复到发生亏损之前的水平。这样看来,《公司法》第167条规定的分配现金利润似乎不会减损资本。

如果盈利挣得的都是现金,现金利润分配确实不会减损公司资本。然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净利润并不都是现金成果,则现金利润分配不可避免地存在减损资本的可能。

(一)基于经常性利润的现金利润分配

经常性利润是收入减除费用后的净额。研究利润分配是否会减损资本,我们需要考察经常性利润的产生是基于怎样的资产变化。

1.因收入而流入公司的经济利益包括现金和应收账款等资产

虽然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比较谨慎,“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时才能予以确认”。但谨慎的目的只是希望所有的应收账款都能够收回现金,并不妨碍公司在取得应收账款时确认收入。

负债通常要用现金等资产来偿还,因此偿还债务并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债务免除却由于使得公司未来用于偿还债务流出的现金确定不需要流出公司而形成了公司的收入。债务免除取得的收入可以视同是现金等资产的增加。

在资产交换的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收入会以其他资产的形态存在。

2.因发生费用而流出的资产是现金和库存商品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有两种情形:

(1)流出资产。例如销售商品时发出库存商品,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时支付现金;

(2)当期应付未付的款项形成的负债。

后一种情形的费用也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是表现为当期流出现金,现金的流出是在后期。因而,从较长时期来观察,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3.收入大于费用意味着什么?

收入大于费用即取得了盈利。盈利意味着会计期间流入的经济利益大于流出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了负债的减少。负债是公司后期要流出的资产,负债的减少可以理解为资产数额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了负债的形成,形成负债意味着公司后期要流出资产,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资产数额的减少。因此,经济利益的净流入表现为资产数额上的净增加。然而,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的具体形式差别很大。

通常情况下,日常经营活动中流入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应收账款,流出的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和现金。虽然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在具体形式上的不对称让我们很难通过资产数额的净增加判断利润给公司带来了什么资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因收入而增加的资产并非全部是现金。这是造成分配现金利润可能减损资本的根源。

4.分配经常性利润减损资本的一个例子

假设某公司在会计期间取得收入200万元,其中包括80万元货款和120万元应收账款。发生的费用是150万元,其中包括发出库存商品70万元和支付现金80万元。则公司的经常性利润就是50万元。考虑到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的具体形式,把流入的现金和流出的现金相互抵消,则公司的经营成果就相当于用70万元库存商品换回了120万元应收账款。

假设公司不存在非经常性利润,没有以前年度亏损。再假设不考虑提取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分配50万元现金利润给股东,这是否会减损资本?

如果120万元应收账款后期全部收回,此次利润分配不会减损资本。如果有20万元成为坏账损失,即只能收回100万元,则在真实利润只有30万元的情况下,发放了50万元现金给股东,只能以资本减损20万元为代价了。

公司销售商品取得的是应收账款,然而却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这就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分配会减损资本的根本原因。

(二)基于非经常性利润的现金利润分配

非经常性利润主要由汇兑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三个项目构成。汇兑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均可能是利得也可能是损失。为简洁地阐述基于非经常性利润的现金利润分配是怎样减损资本的,我们只考虑利得的情形。

1.非经常性利润获得了什么样的资产?

(1)汇兑收益

汇兑收益包括两个部分:(1)外币货币性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超出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2)外币货币性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小于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

可见,基于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收益虽然增加了公司净资产数额,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现金资产。

(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包括:(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超出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2)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小于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汇兑收益一样,虽然增加了公司净资产数额,但并没有给公司增加现金资产。

(3)投资收益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在存续期间产生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

a.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的投资收益受核算方法的影响

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或者采用权益法。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中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因投资收益增加的资产是应收股利。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享有的份额,该投资收益增加了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利润,不作为投资收益,而是视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收回,即相当于投资企业用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置换等值的现金。

可见,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投资收益增加的资产是应收股利或者长期股权投资。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是将投资变现,收回现金。收回的现金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的部分就是投资收益。这种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给投资企业增加了现金。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a.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或者应收的交易性债券利息就是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b.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部分也是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既包括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也包括现金资产。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公司持有的债券投资。

a.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收的债券利息就是投资收益。

b.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部分是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表现为应收利息和现金。

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公司持有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

a.可供出售债券按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为投资收益。

b.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扣除因其公允价值变动而记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是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包括现金和应收利息。

⑤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投资收益

偿还交易性金融负债时的实际支付金额小于账面余额的部分是投资收益。这种情况下,公司对负债的实际偿付金额少于应当偿付的金额,并因此产生了现金投资收益。

总之,非经常性利润对应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也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增加,形式多样。

2.举例说明分配非经常性利润是怎样减损资本的

假设某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由三个部分构成:(1)外币应收账款按年末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比年初增加了100万元;(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200万元;(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因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增长了1 000万元,公司基于15%的股权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增加了150万元。这样,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是450万元。

假设经常性利润为零,也没有以前年度亏损。再假设不考虑提取法定公积金。如果把450万元利润以现金利润的形式全部分配给股东,会不会减损资本?

其实,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并没有增加任何现金。这类似于虽然你的证券账户中股票的公允价值增加了450万元,但你却无法拿走450万元现金,除非你卖掉股票。而公司因为有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450万元非经常性利润就分配现金利润,也只能挪用其他来源的现金。

非经常性利润中的主要部分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增长,如果股东仅仅因为公司资产公允价值的提高就从公司提取现金,提取的现金只能来自对资本的减损。所减损的资本不能够用资产公允价值的升值部分弥补,因为这违反了资本确定原则:现金是确定的,资产升值是不确定的。而且在公司现金不足的情况下,为满足股东的分配愿望就只能向外部借款。分配盈利还不得不借款,这确实是尴尬的。

(三)关于《公司法》第75条和《企业财务通则》第50条

《公司法》第75条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出于对小股东利益的考虑,公司法倾向于有盈利就要分配现金利润。在盈利没有为公司挣得现金的情况下分配现金利润当然存在减损资本的可能。

《企业财务通则》第50条规定企业的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但有了这项规定并不能改变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现金利润分配减损资本的可能性。因为股东关于分配现金利润的要求是基于公司法而不是《企业财务通则》。而且,《企业财务通则》所指的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即使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很好,如果现金流入主要是基于筹资活动产生的借款,分配现金利润仍然可能会减损资本。

二、转增资本是如何破坏资本确定原则的

转增资本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其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仅指资本公积金中的资本溢价转增资本,因为资产溢价是和实收资本同时经过验资审计的,资本溢价对应的资产和实收资本对应的资产相同,资本溢价又因此可以称为准资本。我们这里探讨公司法规定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对资本确定原则的影响。

(一)转增资本的操作规程

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来源:(1)当年的可分配利润;(2)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的累积数额。

法定盈余公积是按照当年净利润弥补亏损后余额的10%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的余额由两个部分构成:(1)从当年的净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2)以前年度法定盈余公积中未使用部分的累积数额,即法定盈余公积的期初余额。

实践中转增资本的操作执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首先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和“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账户的余额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论调整账户余额。转增资本时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和“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账户的余额直接转入“实收资本” 账户。

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扩大了股东名下的出资额,是股东的出资行为。虽然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均来源于利润,但转增资本显然不是股东以利润出资,因为利润并不是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资本确定原则又要求股东以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财产出资,而且以非现金财产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是什么?

(二)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

1.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

股东只能以自己的财产出资。未分配利润虽然让公司获得了净流入的资产数额,但这些资产数额对应的具体资产尚不是股东的财产。如果股东要以公司净流入的资产或者资产份额出资,只能基于如下的假设:

(1)公司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将拟转增资本的未分配利润分配给股东;

(2)股东再将分配所得的资产交付给公司用于增加出资。

公司完全可以通过现实的而不是假设的利润分配完成转增资本,但现实的利润分配是不必要的,因为股东分得资产后仍然要用于出资,即从公司出去多少资产又会回来多少资产(此处不考虑转增资本涉及的股东应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在资产不离开公司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账务处理完成转增资本,能够取得和现实分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经济学效应。

虽然分配利润不一定分配现金给股东,而且,在假设分配利润给股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假设将公司的其他财产分配给股东。但由于分配给股东的非现金资产用于出资时还应当评估作价,这并不是转增资本的本意。因此,假设的转增资本只限于公司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的情况。因此,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是现金出资。

2.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

设立法定盈余公积就是将净利润的一部分以法定盈余公积的方式预先储备起来,用于指定的用途(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净利润的这一部分如果不预先储备为法定盈余公积,就会成为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因此,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一样,也是股东以现金出资。

(三)转增资本的数额限制

除了要求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的余额应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以外,公司法并没有对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数额作出其它限制。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

由于转增资本是基于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的假定,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是现金出资,这决定了转增资本的数额受到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中包含的现金数额的限制。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中有多少现金呢?

净利润是收入减除费用的净额。用流入的现金数额替代权责发生制的收入,所得到的净利润数额可不妨称为现金经营成果。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础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数额就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限额,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础得到的未分配现金经营成果就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限额。

三、公司法应当怎样界定公司的经营成果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并不是分配现金利润的基础,建立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受到公司净增加的资产数额中有多少现金的限制。可见,在公司法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利润概念并不合适。而且,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唯一表示方式。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就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纳税基础,从而避免了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公司法应当如何界定公司的经营成果呢?

(一)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收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费用

现金经营成果可以定义为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减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样定义的现金经营成果是分配现金利润的依据,也是提取法定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基础。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包括经常性利润和非经常性利润。相应地,现金经营成果也不妨分为经常性现金成果和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

1.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当期现金收入-当期费用+当期收回的前期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在产生之时不确认为收入,收回应收账款时再确认收入;

(2)当期费用的计量基础仍然是权责发生制。

当期费用包括流出的资产如现金和库存商品,也包括未流出资产而形成的负债。因为负债是后期要支付的现金,从较长时期来看,当期费用都是确定流出的资产,因而,将负债列为当期费用并无不当。

2.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收回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处置相关资产的现金收益

(1)收回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时收到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持有可供出售金融债券期间的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在收回当期确认为收益。

(2)处置相关资产的现金收益

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现金收益。如果处置资产时没有取得现金,而是取得了应收款,则只能在收回应收款的当期确认现金收益。

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

(二)怎样理解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1.公司法所指的盈利和亏损指现金经营成果为正数或者负数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的可供分配的利润即“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其中的亏损指现金经营成果为负数,其中的税后利润指现金经营成果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的余额。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础是现金经营成果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为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其中的“提取利润的10%”应当理解为“提取现金经营成果的10%”。

由于提取盈余公积并不像提取住房公积金那样,将专门的资金储备起来专款专用,而是仅仅进行账务处理,与盈余公积相关的资产仍然留存在公司。因此,就盈余公积扩大生产经营的用途而言,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其实并不重要,即以净利润为基数或者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数都不影响该用途的实现。

盈余公积还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弥补亏损主要是为了给股东分红创造条件。由于亏损是指现金经营成果的亏损,则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当是用现金经营成果的储备来弥补。在这个意义上,盈余公积的提取基础应当是现金经营成果,而不是净利润。

从转增资本的角度考虑,更应当将现金经营成果作为提取盈余公积的基础。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公司法第143条的规定: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这个规定隐含了这样的认识:“利润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否则,在收入全部是应收账款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将不包含任何现金,公司就将无法收购本公司股份了。

作者简介: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3

作者简介:

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长安大学纪委副书记、长安大学审计处处长。兼任交通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会计学会副会长、陕西财务成本研究会副会长、陕西交通企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公路交通投融资管理,收费公路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利润分配是企业收益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2月4日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明确了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和利润分配的顺序。应当肯定的是,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企业财务通则》)对利润分配的规范更为科学、更加清晰明了,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修订中仍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对此仍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再认识。

二、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关于企业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的问题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以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弥补。”

依据其规范,对于以前年度发生的经营性亏损,应当首先用税前利润弥补;不足部分由公司决策机构在用税后利润弥补和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之间抉择。

但200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却是这样规定的:“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依据其规范,企业如果存在以前年度发生的经营亏损,应当首先用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再用当年利润弥补。显然,有关用什么资金弥补亏损的规范,《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是不一致的。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和《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中均采用的是“公积金”的表述。虽然公积金的表述涉及到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两个具体概念,但与利润分配与弥补亏损有关的公积金,显然指的是盈余公积金。

无可置疑,首先用利润、还是用盈余公积金来弥补以前年度的经营亏损,对利润分配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意味着可以将当年获取的利润更多地用于向投资者分配。所以如果不存在必须首先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的硬性规定,企业决策机构应当将弥补亏损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结合在一起进行。

2.关于用利润弥补亏损的问题

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是否需要在财务规章制度中明确应当用税前利润弥补、还是用税后利润弥补的规定?

笔者认为,如何弥补经营亏损,属于财务规范的范畴;而经营亏损能否从税前扣除,则属于税法规范的范畴。自1994年初开始实行新的税制以及1994年6月财政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意味着财税分流的框架已基本建立。就本问题而言,其关键点不是用什么利润弥补亏损,而是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经营性亏损,能否作为本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项目?

关于经营性亏损扣税的问题,《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7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国家主席令第63号)对此都有相关规定。虽然不够具体,但基本含义是明确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发生的亏损,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007年12月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十条则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这意味着,税法中的亏损概念,并非是财务上的亏损概念。

由于分别依据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之间存在着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所以在弥补或扣除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前,有可能出现下列事项:

(1)由于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允许将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列入当期损益,但税法却不允许将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则当企业本年度没有会计利润、甚至出现了会计亏损时,仍有可能具有需要依法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意味着,企业虽然没有会计利润,但以前年度税法认定的部分或全部亏损仍可能在本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得到了“弥补”。显然,这种状况下税务亏损的弥补和用会计利润弥补会计亏损并无联系。

(2)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在当期确认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其金额不能再计入当期损益,但依据税法规定却能将此金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则意味着企业本年度虽然有会计利润,但仍有可能没有需要纳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对此企业虽然有会计利润,也可以采取用当年会计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会计亏损的财务处理,但却不能用以前年度的会计亏损扣税。

可见,以前年度税务亏损发挥的扣税作用和用企业会计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会计亏损来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不应当将此混淆。

所以,在企业财务规章制度中,不应当规范本应在税法中规范的内容。《公司法》有关公司制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中,就没有涉及纳税问题;《企业财务通则》及其相关财务规章制度中的规范,也应当如此。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会计亏损的概念应当属于财务问题而不是税务问题;税法上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损失”,就不应当解释为“经营亏损” ,与会计亏损相混淆。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的税务亏损,应当属于税务问题,与企业利润分配无关。

3.关于计提盈余公积金的问题

虽然进行了修订,但《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仍然都保留了“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的划分,这让笔者感到迷惑不解。笔者认为,正如法定资本的概念一样,财务制度规范中法定盈余公积金概念的建立是为了明确计提盈余公积金的最低限度。这意味着企业可以超出规定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金,但提取比例不得低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比例。

所以,除非“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在提取和使用上具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没有必要将企业实际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人为地划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部分。《公司法》中也分别规定了一般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度,实际上也建立了“法定资本”的概念。那么是否有必要把企业筹措的资本也划分为“法定资本”和“任意资本”两部分?

三、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针对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既然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适用于非金融类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和部分小型企业已经属于公司制企业,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逐步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因此完全有必要按照《公司法》的规范来修改和完善企业弥补亏损的规定。否则,按照“如果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出现矛盾,应当执行上位法”的执法原则,公司制企业在弥补亏损时只能执行《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对此笔者建议,如果不存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可以将《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九条修改为:“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应当首先用企业的盈余公积金弥补;企业的盈余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应当用当年净利润弥补亏损。”

但强制要求企业必须首先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也未必科学。所以对《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九条修改的另一个建议为:“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经投资者审议决定后,可以首先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用当年净利润弥补亏损;也可以首先用当年净利润弥补,不足部分用盈余公积金弥补。”

这意味着可以由企业投资者决定经营亏损的弥补方式。

如果赞同以上修改意见,本文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如果认为企业有权在用当年净利润或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中做出抉择,则有必要修改《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中的相关规定。

针对第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赞同笔者的观点,并且不存在其他方面的障碍,则有必要对《企业财务通则》中的下列条款进行修改:

1.可以将《企业财务通则》第十八条修改为:“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转增资本。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留存企业的部分,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2.可以将《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第二款修改为:“提取盈余公积金。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企业净利润弥补经营亏损后余额的10%。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取消第五十条第三款以及“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的表述。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特别是基本分析,依靠的主要还是媒体登载的国内外新闻以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但是在现实中,会计盈余作为诸多会计信息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成为会计舞弊行为的首选对象,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自建立以来就从未间断,盈余管理现象也极为普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分析,探索相应的规范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从它出现开始便成为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直到今天,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因为盈余管理的内容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对盈余管理的各种不同界定或解释,相比较而言,在国外被普遍认可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dy和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教授Wahlen于1999年对盈余管理所做出的解释:“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国内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给出过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

可见,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无论是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出发,还是出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考虑,都必须严加制约和取缔。

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及导致的财务信息弹性化体现

1、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进行盈余管理

与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发现和纠正前期报告的差错时重编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不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要求将更正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相关项目,而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在当前已被一些上市公司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例如在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过程中,有的上市公司在某年年报中提取了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和坏帐准备,造成当年的巨额亏损,这样也就为其下一年度扭亏提供了较大的方便。过大的减值准备冲回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特点不符,投资者对此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并警惕其中可能蕴藏的投资风险。再如利用会计准则在收入和费用确认时点上的模糊性或者灵活性,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随意改变计入当期损益的时点,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比如在采用委托代销销售方式下,应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如果企业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即确认收入,则为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

2、利用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进行盈余管理

无论在国内还是西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这从安然事件可见一斑。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更为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采取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公司)的模式。这种特有的模式便产生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特有的现状:关联方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交易把大量优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粉饰业绩;或者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利用上市公司资信取得贷款;或者替上市公司转移利润,逃避纳税等等。与关联交易相关的非经常损益,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用来“保利”的救命稻草。其方式主要有股权置换、债务重组、息税减免、政府补贴等。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无辜的广大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及稳定整个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三、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提高会计准则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对我国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了由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与现行17项会计准则相比,其规范的交易和事项的内容更加全面,有效地遏制了上市公司恶意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了对关联方交易的监管。其一,加大对关联交易的披露。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扩展,凡对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类型的公司都构成关联方,并且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方交易的透明度。如明确指出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规定披露的关系层次要具体到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此外,新准则取消了关联方交易金额或比例披露方式的选择,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对重大交易,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其二,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新准则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一规则的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使得合并报表是对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构成的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报表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2)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按旧会计准则的规定,债务重组中发生的重组收入可以记入“营业外收入”,这样的规定导致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特别是当该公司连续亏损要被特别处理甚至面临被摘牌风险时。这些债务重组多是在关联方之间转移利润甚至“制造利润”,没有增加任何社会财富,事实上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还减少了社会财富。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目时,债务人应该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这项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到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问题,可以说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约束和限制。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革。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在企业继续维持现有资产期间不得转回计入损益,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并规定计入资本公积金。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是上市公司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之一。当管理当局试图减少会计盈余时,就会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反之,则通过转回资产准备来增加当期盈余,新会计准则规定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要计入公积金,可见这一重大变革又缩小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活动范围,增大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利于投资者的有效决策。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优化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国有股减持可以改变上市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优化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股权人之间有效竞争、相互制衡的国有股持股结构,使其因拥有企业盈余而去监督和约束经理人。同时,为避免股权高度分散造成的小股东势单力薄以及“搭便车”心理,在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应注重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内社会保障基金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外机构投资者,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强公司内部制约机制。根据《公司法》,我国公司一般采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模式。2001年出于防止上市公司大股东、改善内部董事比例过高、增强董事会透明性等目的我国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独立董事的法制建设、产生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另外,必须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将其与独立董事的职能划分清楚,避免相互推诿等问题的出现。

(3)完善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普遍偏低,与业绩不挂钩,使得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发生背离,很难有积极性去搞好企业,而是热衷于高额的在职消费,盈余管理也出现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比较好地解决了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加以约束,对行权价、行权期及行权数量应有周密的计划,防止经营者只关注股市暴利而不在管理上下功夫,防止管理层短期化行为的出现以及防止管理层将持股风险转移给公司、投资者和市场。同时实施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如: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问题;股票市场对企业业绩反映过弱、投机性强的现状;税收、会计制度的不配套问题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

(4)从制度上保持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规范中介机构行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影响会计师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审计过程中,与会计师事务所谈审计价格、审计方案的是财务总监,而财务总监就是被审计对象,是财务报表编制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根本从形式上就无法保证审计的独立,更不用说实质上。同时由于体制原因,公司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的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出现经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因此,要维护审计师的独立性,首先必须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可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由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其次,规范审计行为。2007年1月1日起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新审计准则的执行不仅仅将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提高和完善,也有利于促进各监管机构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标准统一到审计准则体系上来,把监管过程变成审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过程。相信新审计准则对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和相关机构监管力度,遏制盈余管理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注:本文受“青蓝工程”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其超、陈亚萍:公司盈余管理及其防范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6(2).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5

国内进行盈余管理的历史并不长,对盈余管理性质、特征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要正本清源,首先要追根溯源。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T 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这一定义揭示出盈余管理的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主要凸显盈余管理的消极面。但笔者认为,这些动机只要出于对企业、公司的长远发展,就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是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由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两部分构成。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通过职业判断,通过规划交易、将费用资本化、改变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等途径,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选择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等手段,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另外,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部分公司调节盈余的手段。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从以上定义中可得出如下共同结论:(1)盈余管理注重个体利益,注重企业的市场价值,但盈余管理的操作必须符合会计准则;(2)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盈余管理都不可避免。(3)盈余管理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与管理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二者高度统一和结合,就可能产生积极效果,对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都应是有好处的。

二、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要正确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需将其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如通过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选择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等进行调整;而盈余造假则是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财务报表,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从结果上看,如果盈余管理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可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而盈余造假不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应予以理性对待。

三、盈余管理的有益性论证

盈余管理是企业注重个体利益、注重市场价值的结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财经法规,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可以使盈余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有效地得以发挥。

首先,可以使公司管理者从本企业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管理者个人利益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但管理者个人利益的取得与企业效益的取得紧密相关。公司管理者需要把管理者个人利益和公司的短期利益及长期利益结合考虑。盈余管理的出发点虽然是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但仍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需要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会计方法达到盈利目的。因此,管理者在努力采用盈余管理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

其次,可以使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不断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出现较晚。改革开放后财务管理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亟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近年来出现的盈余管理现象,不论是财务管理实务还是财务管理理论都对财务管理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财务管理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企业运用财务管理技术逐渐走向熟练的表现。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如能够调节公司利润平稳,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能够削减公司经营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供应及销售少受干扰;可以避免受到公众或政府的过多关注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被施加额外管制;使企业可以依照税法规定合理、合法避税,适当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两面性,财务管理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仍然不太规范,因此必须在前进中对其不断加以规范。笔者认为,只要将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对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就是有益的。这一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盈余观念和思路是最主要的问题,但如果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制度做后盾,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并不妨碍经济发展。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6

在沉寂了漫长的14个月后,国内IPO闸门终于在2014年1月17日重启,2014年首季度,逾八成IPO融资额来自深圳,同时半数IPO项目均在创业板完成。重新开始的IPO上市资格审查,证监会注重了持续盈利能力、主体资格、募集资金用途、内部控制等方面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而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在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上也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上,S.Zanne G(2006)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在IPO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明显低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陈祥有(2010)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研究表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在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要低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梁建敏、吴江(2012)以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发现风险投资在控制盈余管理方面有积极的影响,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发行后公司业绩好于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研究主要关注风险投资是否对IPO公司盈余管理有影响,而对其盈余质量研究较少,本文则侧重研究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IPO前后盈余质量的变化。研究风投参与公司的盈余质量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质量,以保护投资者权益,进而促进上市公司及整个创业板的良性发展。

二、盈余质量的内涵及计量

本文基于盈余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进行测度,认为盈余质量是企业盈余的决策有用性,它是对当期盈余的真实性、盈利性、持续性和成长性的一种评价结果。盈余质量可以从盈余安全性、成长性、持续性和现金保障性四个方面设计盈余质量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针对上述所设计的盈余质量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公共因子及得分,其对应的得分为系数,以各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贡献率为权重,各因子的权重及系数乘积的和即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QI,EQI越高,表明公司盈余质量越好。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风险投资机构在资金、专业化、信息等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风险投资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资金,而且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为取得最佳效益,会对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被投资企业,持股比例越高,在董事会的表决权也越高,监督作用越强,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会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由此得到假设1。

假设1:风险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盈余质量正相关。

风险投资机构为了弥补单个投资在资金规模和增值服务上的不足,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会联合多家风投企业进行投资,这样会从不同的角度甄别“筛选”出优质的企业,通过提供手中不同的资源去帮助企业成长,充分发挥“监督”、“核证”、“资源共享”和“增值服务”,同时有效地相互牵制被投资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得企业盈余质量提高。由此得到假设2。

假设 2:风险投资参与个数与公司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取得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剔除金融企业、数据不完整、审核周期较长的公司。选取了符合要求的2011年上市的30个样本 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财务数据。30家分别包括15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15家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数据取自证券之星网、巨潮资讯网、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S18.0和excel表格。

(三)变量选取

本文所涉及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说明如表 2所示。

(四)模型构建

对盈余质量与风险投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检验风险投资参与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回归模型为

EQI=β0+β1 *VCS(VCN)+β2*SIZE

+β3*GRTH+β4*LEV +ε0

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为相关变量的回归系数,ε0 为回归方程的残差项。

四、实证分析

(一) 盈余质量的描述

将30家样本各原始指标值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统计软件 SPSSl8.0 对以上 13个预处理后的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连续三年的KMO检验值均大于 0.5,得到三年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分别为

EQI2010=0.3522F2010,1+0.2154F2010,2+0.16

17F2010,3+0.1176F2010,4+0.0879F2010,5+0.0662F2010,6

EQI2011=0.4657F2011,1+0.1858F2011,2+0.12

72F2011,3+0.0957F2011,4+0.0781F2011,5+0.0476F2011,6

EQI2012=0.3663F2012,1+0.1758F2012,2+0.15

63F2012,3+0.1186F2012,4+0.0966F2012,5+0.0864F2012,6

(二)回归分析

1. 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盈余质量回归分析

将含有风投持股比例的公司样本数据纳入多元回归模型中,结果如表3所示。

2. 风险投资个数对盈余质量的回归分析

将含有风投背景的样本数据纳入多元回归模型中,结果如表4所示。

解释变量风险投资持股比例的系数0.147,这表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越高,创投机构就越有意愿去监督企业,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因而能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并且持股比例越大的企业盈余质量越高,假设1得以验证。风险个数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46,表明风险投资参与个数越多,越能够减弱创业板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盈余质量越好,假设2得以验证。

五、 政策建议

(一)提高风险投资在IPO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涉及自身的利益就越大,风投机构为全身而退,会监督被投资单位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约束力,提高风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及监管效果,保证企业的盈余质量。目前风险投资在IPO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仍然较小,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可提高风投的持股比例,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第三方认证作用。

(二)鼓励多个风险机构进行联合投资

由于多个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一家 IPO 公司,可以使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相互牵制,被投资公司的盈余质量会提高。从风投自身来说,这样可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从企业来说,更多的资源可以享用,有利于自己品牌的建立和企业更长远的发展;从投资人来说,风投机构投资人越多,意味更多专家“筛选”企业,有利于改善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更好地建设创业板市场。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7

关键词:盈余问题;管理;对策

一、企业盈余问题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相应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来讲都是共性的问题。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过度盈余管理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企业盈余管理对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其有助于企业健康环境的营造。因而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必须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优化企业盈余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下就是对双汇集团盈余问题管理及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由此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进行盈余问题管理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制度的不健全。在现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有的会计准则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企业的发展需求。因而若企业未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那么必然会出现某些盈余问题。另外,若企业未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那么企业会计人员盈余管理行为在没有限制的基础上将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盈余问题。其次,由于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的经济行为不断涌现出来,此现象的发生要求企业应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对自身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相应完善,而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未实现此行为,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疏忽行为,最终助长了企业盈余管理现象的发生[1]。

(二)审计监管工作不到位

目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还包括审计监管工作不到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相关部门开始采取科学化的措施来构建自身的审计监管体系,但是由于该体系构建中的内容不明晰,且落实的效果不明显,导致其无法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另外,部分企业的外部审计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目前注册会计师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导致企业外部审计的审计结果很容易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行为。同时,此现象的频繁发生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失去了原有的监督功能,进而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无法对其展开合理的监督行为,最终助长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审计监督工作的展开在企业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企业经营者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同时应改善外部审计环境,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2]。

(三)管理者考核方式单一,不够科学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部分企业还存在着管理者考核方式单一、不科学等问题。考核方式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盈余能力,因而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考核方式存在着某些漏洞,那么部分管理者为了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会由此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另外,部分经营者为了展现自身业绩水平,其在对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也会由此发生盈余问题,此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管理者考核方式的单一,导致管理者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意识,最终形成盈余管理问题。例如,双汇集团在开展品牌经营的过程中,为了稳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突出自身特色,达到推广品牌的效果。双汇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就逐渐凸显出盈余管理问题。此问题的发生,主要源于企业管理者错误的管理思想。对于此,要求我国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完善企业管理者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确保其逐渐趋于合理性。

二、双汇集团盈余管理现状

对于双汇集团盈余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目前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企业通常采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即在经营的过程中通过低廉的价格来购买原材料,然后对原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再以高价格售出。此种方式可有效改变企业亏损状态,为其赢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第三,由于我国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因而双汇集团也会采取虚拟资产的方式实现盈余管理。例如,其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采取提前确认费用的方式,弥补亏损资金;第四,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致使企业管理者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会利用会计准则内容中允许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进行企业盈余管理,调节企业利润,最终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双汇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调节企业利润[3]。

三、双汇集团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外部治理对策

(1)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即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会计准则内容的构建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性,因而在企业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显的背景下,要求企业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另外,新兴交易漏洞是我国会计准则内容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其漏洞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实现对其的有效完善。其次,我国在建立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亦可通过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总结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内容,在借鉴的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针对发达国家体系中不具备的金融机构改革上市等内容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而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构建会计准则内容时应结合会计实务,最终提高会计准则体系质量,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4]。

(2)加强外部监督

加强企业外部监督也是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外部审计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导致企业盈余管理问题频繁发生。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责,即强化审计部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进而促使企业经营者可通过审计结果的分析即可了解到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对于此,要求企业注册会计师出现不规范行为时,企业应给予其一定的惩罚,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自律性,并提高其监督质量;第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督职能,即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督,从根本上避免企业不规范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第三,为了提高我国外部监督的力度,要求我国政府相应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以便在相应制度的引导下,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能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企业盈余管理。

(二)内部治理对策

(1)完善公司管理结构

为了避免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频繁发生,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自身需求完善公司管理结构。首先,健全董事会,并设立相应的审计委员会等部门,实现对公司财务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有效避免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发生。其次,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其具体发展状况完善公司考核与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考核制度的完善可促使企业工作人员能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公司经营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发生。另外,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的完善,亦可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并由此提高自身职业综合素养。再次,公司相关部门也应根据公司的发展现状构建相应的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例如,领导能力考核等。以便在该体系的引导下,公司领导层面也能规范自身管理行为,为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基础。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在公司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而公司经营者必须予以其高度重视[5]。

(2)提高会计人员水平

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状况息息相关,因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综合水平。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定期安排会计人员参加相应的培训,进而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时,可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办法,最终避免盈余管理问题的发生;第二,要求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总结经验,并阅读相关书籍,提高自身会计理论水平,由此清晰的掌控正确的盈余管理。另外,若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有所提升,那么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会规范自身盈余管理行为和财务管理方法,做到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第三,在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中,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给予盈余管理问题高度重视,并意识此问题发生的严重性,进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企业长久利益,坚决杜绝盈余操纵思想[6]。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要求企业相关部门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7]。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可促使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为自身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与此同时,要求企业相关部门也应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进而在文化活动的构建中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其中,然后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在活动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另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推广“坚持准则,诚信为本”的工作理念,促使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能由此坚守职业操守,规范自身操作行为,提高财务信息管理质量和盈余管理方式,有效避免盈余管理问题的频繁发生[8]。

企业财务工作的展开,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拥有良好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此,要求企业应构建相应的社会利益导向制度,为企业会计人员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并激励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自身管理行为[9]。其次,也应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若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违规的财务管理行为,那么即可根据奖惩制度中的内容给予其相应的处罚,最终由此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在制度的引导下,能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为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基础[10]。综上可知,近年来,企业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盈余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的提升息息相关,因而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在经济新形势下,为了有效解决企业盈余管理问题,要求企业相关部门首先应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其次,应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发挥企业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最终有效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有效避免盈余管理问题的再次发生。(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辰.盈余管理动机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30(23):69-72.

[2] 王永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5(15):97-99.

[3] 谢丽.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及分析[J].金融经济,2013,21(10):44-47.

[5] 纪金莲.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13,24(02):57-62.

[6] 白蔚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极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32(18):89-90.

[7] 许可.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

[8] 杜迎春.论企业盈余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4,21(11):100-101.

[9] 刘国华.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63(03):72-72.

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经济后果;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25-02

一、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财务手段为企业经济管理所运用,盈余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20世纪80年代实证研究的主流。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会计政策行为存在很大的选择性,也就是在GAAP允许范围内,属于一种特定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从企业管理视角看,盈余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管理层与债权人重新谈判所产生的成本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管理层为了激励经营者可能会采用盈余管理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为了稳定公司股价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向市场传递有利信息。此外,对于不合理的会计政策,盈余管理能够提出更好的改进创新方法。纵观国内外盈余管理实践经验,良好的盈余管理在保障上市企业长期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更能保障企业股东的权益,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在市场发展不断完善,信息环境不断改进的现实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会更加依赖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可分为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迎合监管动机三类。

(一)契约动机

现代公司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集合,经理人与股东、债权人之间都存在着契约关系,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契约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公司所有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励经理人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最常采取的措施。在薪酬激励中,管理层的报酬与上市公司的业绩相关联,企业可观的盈利情况会直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进而间接影响管理层的收益,因此管理层可能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在公司业绩未达到既定标准时,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粉饰业绩,从而达到股东期望,获得与业绩相应的高额回报。另外,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与管理层政治待遇有着直接的联系,政治成本是国家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监管和控制,而经营成本的高低则会直接导致政府监管是否关注,因此,很多上市企业为了避免政治成本的产生就会采用盈余手段减少公司在本期的盈利。从债务契约视角看,债权融资由于其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而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通常会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信用以便能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取得借款会向银行出具经营业绩良好的财务报告,以避免高的违约成本。当上市公司经营实际接近契约条款规定界限时,管理层就有足够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操控公司业绩,增加会计利润使违约风险降到最低。上市公司与债权人之间需要债务契约保障双方权益,保护性条款的加入也是为了督促债务人按规定及时还款,上市公司为了保持债权人对公司偿债的信心,就会通过粉饰企业财务报告避免高违约成本产生,债务契约动机也就显而易见。

(二)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是为企业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股市作为资金供需双方交流交易的平台,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拟上市公司必须达到一系列的盈利条件,因此很多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上市资格和发行股票就成了各大企业争相追逐的目标,企业管理层也就逐步采取相对合理的盈余管理手段实现上市的目的。当公司成功IPO成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来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时,同样会通过盈余管理满足配股、增发股票价等公司的一系列需求提高公司业绩,从而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越来越多利于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动资金。同时证监会对于连续三年亏损公司终止上市的规定,也迫使许多公司在面临退市危机之时,通过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以避免退市风险。

(三)迎合监管的动机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硬性要求会引发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操纵。上市公司最常采用的是平滑利润方式,在盈利年度通过盈余管理减少盈利,在亏损年度将以前未确认的盈利予以确认减少亏损额。上市公司通常会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在政府和市场严格监管中巨额盈利或者亏损的ST企业。因此,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为了降低政府和市场对其的关注度,在不降低企业实际盈余水平的条件下通过平滑利润的方式来降低当期利润盈余,从而达到节税目的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在以后期间实际发生亏损时降低本期实际产生亏损的程度。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准则的应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或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同的折旧方法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是不同的,折旧额的不同会导致公司费用的差异,进而影响利润。即便是选择一种确定的折旧方法,而折旧年限、资产残值等的估计也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那么管理层盈余管理也较易实施。其次,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相对较弱的资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计价方法的选取能直接影响经营业绩。上市公司中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之所以常见,是因为存货计价方法会直接导致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差异。再次,合并范围的变更。通常情况下,子公司的变动如果超出规定范围就会引起企业会计主体产生变动,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信息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企业就会采取购入或出售等手段来操控其子公司数量。例如,企业往往不会将不产生利润的那些未营业和未正常营业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企业为了调增账面利润会把盈利好的子公司合并,亏损的就会被排除,从而上市合并报表涉及范围就会因此改变,管理层开始不断操纵企业当期或以后期间的会计报告。

(二)依靠集团或关联企业

首先是关联交易。在中国国情下,通过国企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并不在少数,改制前后的企业与其分离出来的关联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易关系,因此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因此上市公司通过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来实现避税或者提升业绩的目的。关联交易的传统方式包括日常往来业务中的交易活动和在购买或销售业务等经济事项中采用不同于市场公允价格进行定价两种。关联交易同市场中的其他交易本身并无区别,公司只要采用公允模式进行交易计量,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遵循的是协议定价原则,在关联方之间转移利润,以关联定价操作企业利润。其次是资产重组。资产重组作为公司资产管理的方法,能够优化公司资产,调整资本结构,有效配置资源,从而扩大企业规模,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有助于上市公司尽快适应竞争激烈的新环境。然而,目前,资产重组并没有在大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被上市公司当作盈余管理手段来操控企业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这种重组的产生并不是基于上市公司真正的发展需求,可能仅仅是出于粉饰企业利润盈佘的目的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经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一)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适当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而言是有效的。首先,它能通过调节公司当期利润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从而利于后期的发展。其次,在合理范围内对企业盈余进行的管理,各个利益相关者所看到的是企业良好的经营情况,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管理层也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不损害其他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共赢。

(二)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

首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适度的盈余管理确实会美化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升市场形象,稳定投资者和债权人信心,因而管理当局就会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甚至有些西方企业为了获得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尝试影响会计准则相关内容,没有限制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就导致了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决策,损害各方利益。面临不良的经营状况,管理层应该考虑从根源上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对财报数据进行操控,甚至是改变企业的具体相关决策提高盈利水平,这影响了企业原本的决策。其次,对债权人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由于债权人在信息的获得上存在劣势,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就会与公司签订一系列限制性条款或保护条款,假如企业违反相关条款,债权人就会采取措施来限制企业活动,因此企业经理人为了防止企业违反双方约定,产生违约金,会提前对相关资产做出处置。另外,在并非完全有效资本市场下,投资者不能彻底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盈余的管理行为就会影响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相关决策和企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最后,对会计信息以及会计准则的影响。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使得相关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使用者对公司相关决策。另外,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和进步,各大企业参与准则制定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就会出现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通过左右会计准则的制定为自己的盈余管理获取更为大空间,因此盈余管理行为是在公司和监管部门之间不断博弈的过程中逐渐影响会计准则制定及实施的。

五、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经济市场体系和社会法制等原因,彻底消除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并不现实,但为了避免盈余管理对有效资源配置的影响,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决策相关信息,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许多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根本是不合理的内部结构,因此防范上市企业盈余管理首先要改善企业内部结构。首先,要完善股权结构,匹配产权关系,合理降低国有股份在企业中占有比例,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管和监督。其次,完善薪酬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约束体系。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最好采取股权激励的形式,将公司利益与经理人个人利益相联系,避免经理人的短期,逐步消除盈余管理行为动机。

(二)完善会计准则

由于不同企业的情况存在差异,作为规范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的标准,会计准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允许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反映其财务状况及成果,然而企业管理层却以此为契机对盈余实行操控。因此要从准则本身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采取监管治理措施。监管者首先应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规范会计职业判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等。其次要制定更为完善的规范条件,降低实施程序的可操作性,尽量减小会计政策使用范围或限制其运用条件,为不同的会计处理和估计方法设定具体的条件并严格遵守,防止盈余管理过度。另外,监管机构也应提高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密切关注亏损企业或者受会计估计影响较大的企业,并引导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监督,在制度与准则的逐步规范中减小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作为董事会的重要组成架构,审计委员会能够对财务监督发挥较大效力。其建立能够有效遏制管理者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强对会计师的监管及经济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其对盈余管理的监管作用并逐步提升其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养,从而约束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行为来降低盈余管理活动程度。其次,完善证券市场建设及市场机制。企业在持续经营中会由于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变滋生对盈余进行管理的动机,因此监管机构应关注上市企业的盈亏状况,避免强制规定引发管理者产生管理动机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而监管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必须依靠市场透明度的不断加强。再次,加大证监部门的监管力度。相关监管政策中的财务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市场环境不断作出调整,经济环境不同衡量标准也不同。为了更好的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适应经济改革中公司的发展需求,证监部门应适时调整政策以履行监管职责,抑制管理当局实施过度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6)

[2]赵晓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23)

[3]王永梅,章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法及监管措施[J].财会月刊,2014(3)

[4]王忠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11)

[5]孙艳娜.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J].经营管理,2014(2)

[6]陈筱轩.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管理动机研究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4)

[7]王继红,贾香萍,张元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管理评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6)

上一篇:内部审计中的风险管理范文 下一篇:文艺活动安全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