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30 17:10:59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1

【关键词】公积金 实缴人数扩增 出现问题 建议

一、公积金制度研究现状

2005年在《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提出了城镇单位聘用的M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武汉市为响应这一政策2016年底出台了关于将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人群纳入公积金实缴人群的征求意见稿。该稿件的出台预示着武汉市将成为继上海、深圳等地之后扩增公积金实缴人群的城市之一,实缴人群的扩增会给武汉市公积金带来新的资金来源,会加快武汉市公积金的发展。

然而截至2015年底,个人住房贷款逾期额1,839.93万元,个人住房贷款逾期率0.23‰。其中,中心本部地区贷款逾期最为突出,相邻的周边区域或市区逾期率相对较低,且部分市区没有发生贷款逾期。这表明中心本部地区人员素质较低及部分市区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人数偏少。随着贷款逾期率的提升,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武汉市将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人群纳入公积金实缴人群,会承担着个人住房贷款逾期额增多,个人住房贷款逾期率上升的风险,该风险的原因在于扩增实缴人群的整体素质偏低,收入保障不足。所以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加强管理。

二、公积金实缴人数扩增所带来的问题

(一)监管范围扩大,增加了监管压力

近年来国家放宽了对公积金实缴人群的限制,武汉市2016年底出台了关于将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人群纳入公积金实缴人群的征求意见稿。该政策的出台的也预示着武汉的公积金监管范围的扩大。与以前相比会带来较大的监管压力,武汉市在实缴人数扩大以后较长阶段会关注扩增人群的问题,进而会分散监管力量,从而大大增加了监管压力。又因为我国对于公积金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也相应的增加了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难度。

(二)缴纳人群增加,提高了违约、欺诈风险

住房公积金的实缴扩增人群主要有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该人群的主要特点有职业自由、约束力小,同时没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工资。而住房公积金是持续按期偿还到期的本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由于工作自由没有固定的工资,有可能会出现断缴违约的现象,从而使公积金违约风险大幅度提高;从以往的公积金制度来看,我国公积金相关的法律较少、体系不够完善,出现了许多公积金贷款人通过欺骗、非法手段骗取公积金贷款的现象,使公积金管理中心遭受损失。而现在在公积金实缴人群扩增的情况下,缴纳人群增多并且缴纳人群结构复杂,在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管理监管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会进一步增加诈骗风险的概率。

(三)自身素质差异,缴纳积极性不高,实用性低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的主要人群教育程度与正式职工有较大差异,这会导致该人群的维权意识、责任意识薄弱。对于新出台的政策认识程度不高,对于较为详细的公积金提取规则认识不清,不会或者不愿意去缴纳公积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政策的实用性较差。同时公积金主要用于买房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要有一定经济基础,而对于农民与自由职业者来说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不愿买房,这样来看对于政策不清楚的人来说,缴纳公积金对于部分人是无用的政策。从而会导致该政策最终服务的人群会与该政策出台的目的有较大差异,实用性会大大降低。

三、公积金实缴人数扩增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公积金相关的法律制度

公积金实缴人数的扩大必将给监管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而我国对于公积金的管理条例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较少,法律效力相对薄弱,而我国的基本方针是依法治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到法律的约束,所以加强法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人群的增加使得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套用公积金、骗取公积金贷款利息、伪造购房合同等不良行为。为杜绝这些行为,只有加强保障公积金制度的法律条例,将住房保障制度列入法律制度,才能让住房保障人群获得应有的安全,享受该有的待遇和福利。

(二)加强监管制度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在进行交易时,难免会出现信息披露,侵犯个人隐私,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维护缴纳群体的交易环境,避免私人信息散播出去,被他人盗取,监管部门也应科普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相关条例和办理手续,让缴纳人群明确流程,提高安全性。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

人群的增加必定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这需要人们提高防范意识,杜绝一些不良信息。做到两不,不轻信,不泄露。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业务,应当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政策规定,正规手续进行办理,同时应该面向广大人群,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新增人群详细讲解公积金相关政策,让他们更加认同该政策,同时让他们可以更好的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让该政策落到实处,更加实用。

(四)努力创新,提高技术,防范金融风暴

目前市场对于公积金的金融工具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不断的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可以吸取国外的成功案例和公积金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市场,探索出属于我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测试,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健全,需要防范金融危机,避免资金受损。

(五)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缴纳人数的增多,住房公积金中心的管理系统必将承受不起如此繁忙的业务,由此管理中心可根据业务的需要,研发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业务的多样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愈来愈突出。也可以在网上公积金的最新政策,让人们随时掌控动态,也可以设置一个官方的app,公积金热点资讯,人们可提意见也可评论。实现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注册,掌握公积金缴纳的小知识和防骗手段。

(本文指导教师:李思齐)

参考文献

[1]李俊山.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政府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孙慧.我国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评析及优化建议[J]. 科技展望,2016,(20):248.

[3]陶红旭.H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6.

[4]杨红梅.刍议扩大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J].经营管理者,2014,(33):53.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 地方财政 转移支付 政府职能

一、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我国财政收入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8月首现拐点,同年10月更是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56.16亿元,同比下降15.5%;地方本级收入2492.53亿元,同比增长10.8%。2009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从数据对比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全国财政收入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由同比增长10.8%到同比下降2.7%,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收入一直占据着全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收入来源稳定,中央财政一直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分散,支出压力过大,有些甚至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虽然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小,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刚性较强,这不到三个百分点的变动,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2009年一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同比下降21.6%,三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惊人的43.6%。濮阳市的情况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足以向我们展示金融风暴已经对我国的地方财政造成的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的深化。

二、地方财政困境的原因分析

1、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是按照事权划分各级政府财权的一项制度,但从我国分税制实施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按政府级次层层上移,而事权则被逐级下放,尤其是地市级以下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保障、卫生防疫、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并且在维持地方政府运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压力巨大,地方政府职能与财权失衡矛盾突出,与国际惯例不符。在国外许多国家,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属于中央或省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以便形成全国统一的供应水平。与庞大的支出规模相比,县级政府却要把75%的增值税和100%的消费税上缴中央,剩余部分又大都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县级政府最后得到的很少。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都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而牺牲地方财税收入为代价,使地方政府财力进一步受损。刚性支出过多而收入增长乏力,地方政府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很难有效实现。

2、区域间财政实力差距巨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地域间财政收入实力必然存在差异。当初我国分税制改革以维持地方既得利益为原则,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财力差距在实施分税制后没有得到解决,相反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以江苏省、河南省、青海省这三个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为例,2009年一季度三省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745.01亿元、245.58亿元和21.20亿元,江苏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青海省的35倍。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2009年一季度三省人均一般预算支出分别为857元、600元和126元。可见不管是财政收入还是支出,地区间的财政实力确实差距巨大,同样说明各地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极不平衡。地方财政实力是抵御金融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必要条件,拥有了雄厚的财力,才能抗拒各种风险,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3、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促消费、扩内需、增投入、保就业,尤其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要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是两大核心动力。此次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是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增加政府投资来拉动内需。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状态,居民的消费习惯也是高储蓄、低消费。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而消费又要以需求为支撑,所

以刺激社会的消费需求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关键所在。4万亿的巨额投资,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砝码之一,其中中央政府出资1.18万亿,剩余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这无疑是对地方政府的又一次严峻考验。2008年全国地方财政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而此次4万亿投资计划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是2.82万亿元,几乎和2008年全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相当。金融危机后更加困难的地方财政,如何承受“积极财政政策之重”,值得我们深思。

三、化解地方财政困境的出路

1、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财政体制改革要有助于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水平的相对均等,其评价标准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二是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根据本辖区居民公共需求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其评价标准是基层政府的回应性以及供应和生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归根结底,提供公共产品和回应公共需求的能力,是衡量和评价地方财政行使职能成败的标准。如何提高这种能力,使有限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最终还是要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更要注意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结合。发放代金券、消费券,也许能起到刺激经济的短期效应,但这种“撒胡椒面”的行为治标不治本,有时甚至标本都不治。因为老百姓的消费习惯没有根本改变,一次性消费结束后对未来的预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与其分散财力“撒胡椒面”,不如化零为整,集中财力提高地方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加快推进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职能,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现状,调动社会的消费需求潜力。

2、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我国财政体制注定了财力中央集权,而各地财政实力又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地方财力横向平衡、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的必要条件。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看到,2008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达51590.52亿元,支出49992.65亿元,结转和结余共1597.87亿元。我国大多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大,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个别地方更是捉襟见肘,为何2008年还会出现将近1600亿元没花完的情况?这里我们应该看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地方财政实力弱,得到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后还是存在支出缺口;有些地方财政实力雄厚,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由此可见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少中央政府掌握较大财权,但这些国家普遍采取中央多收多支、多收多补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收入经过再分配之后,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财力和所承担的事务基本相称,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也应该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地方政府财力较弱,地区间差异大,所以更要体现公平与效率、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以法律形式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方法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统一标准,公式计算,杜绝人为因素影响,不断缩小地区间差异。

3、促进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政治强调民主,行政强调效率。意思是政策制定过程要集思广益,尊重各方利益,采取民主程序;政策执行则可适当集权,注重效率。4万亿的投资计划,是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重拳”,也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政策之一。4万亿投资要靠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说到底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投资规模如何把握,投资方向如何确定,决策者应该听到广大公民的声音,应该尊重来自纳税人的意见。这4万亿中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1.8万亿,占投资计划的比重最大。基础建设投资见效快,短期内扩大就业、增长gdp,能够起到治疗经济危机“特效药”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1997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国际较高水平,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始终落后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体现出来。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两会期间,国家已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基础设施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5%降至37.5%,说明国家已经考虑到长远效率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关注民生与发展经济并重。积极财政政策还要关注地方财政当前的困境,用中央财政的雄厚实力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进

步调整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4、改革税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中央可以下放一部分税收立法权,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自主权,形成以中央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税收立法机制。金融危机环境下,地方政府大都面临财政困境,甚至已经陷入财政危机。应对之策无非是开源和节流。当前经济环境,正是需要财政拉动的关键时刻,换句话说正是花钱的时候,所以节流这条路几乎是走不通的。实际上我国公民的税负相比发达国家是较低的,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政府在提高税率、增加收入方面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另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的税负痛苦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政府又该采取那些举措呢?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比较过英国和法国的税制。英国每年从800万人口中征收1000万英镑税款,但社会各阶层从未有压迫感,而法国的人口是英国的三倍,每年征收的税款却不足1500万英镑,但法国民众所感受的课税压力远甚于英国。调查后发现英国税制的民主程度远高于法国,英国公民参与到税制的制定过程,对自己制定的政策当然无话可说。我国的税收政策制定也可适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扩大地方税收自主权的同时引入民主化,真正体现老百姓的主人翁地位。中央税方面应区别各地财政实力,采取差异化的税收分享机制,适当增加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税收留成比例,增强地方政府对抗金融危机的实力,有效实施税收“调节器”和中央财政再分配职能。

【参考文献】

[1] 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杨之刚: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华夏出版社,1987.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3

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全市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区。截至底,全市共有自然村1.5万多个,其中1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2725个,人均纯收入为1723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3752元的48.24%。为推进人口集聚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近年来,该市强化规划引领,注重行政引导,启动实施了以整村搬迁为重点的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10月,全市共实现山区农民异地转移搬迁19294户、68320人。其中,完成整村搬迁878个村(含自然村)、41492人,占总搬迁人数的60.73%。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全面建立整村搬迁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规划引导机制。,该市立足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1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为主对象,确定了整村搬迁五年计划。—20xx年,全市计划完成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1857个(含自然村),其中行政村搬迁75个。

二是建立组织发动机制。各县(市、区)均建立健全了农民异地转移组织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按照农民异地转移工作整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协调解决整村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编印《整村搬迁100例》、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和组织高山远山群众到安置小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整村搬迁工作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起,连续三年提出了“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每年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其中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以整村搬迁为重点的农民异地转移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对整村搬迁工作实行“一月一报、一年一考核”的督查机制,对实现年度目标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和补助,极大地激活各地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操作,全面建立整村搬迁推进机制

一是规范项目实施流程。由符合农民异地转移规划和自愿整体搬迁的自然村,自主召开户主会议讨论形成自愿整村搬迁决议,形成决议后向所在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交由村委会讨论决定同意后向所在乡镇(街道)提交申请报告。乡镇(街道)审核、汇总,报送各县(市、区)农民异地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异地转移办组织复核,提请当地政府研究审定,审定同意后方可进行整村搬迁。

二是明确政策扶持内容。为确保整村搬迁五年计划落到实处,配套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丽委〔〕1号),重点明确了整村搬迁“一补、两不、三优先”政策。对整村搬迁的农户,市、县(市、区)财政和省财政补助予以配套,确保给予每人不少于1万元的补助。—20xx年,市财政累计安排1亿元以上的农民异地转移专项资金,对市本级、县(市)实施整村搬迁的农民分别按人均3000元和1000元标准予以补助。

三是严格项目验收程序。整村搬迁项目实施完成后,需由县(市、区)自行组织力量进行一次逐村实地初验,初验合格后再报市里验收,通过市级验收后方可拨付补助资金。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该指标视作未完成,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农民异地转移人数达不到目标数的;整村搬迁人数占计划任务搬迁人数比例低于50%的;财政对整村搬迁农民补助没有达到每人1万元的。

三、灵活安置,全面建立整村搬迁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安置保障。根据整村搬迁农户的多样化需求,采取了集中安置型、分散安置型和困难救助型三种安置方式。分散安置主要是货币形式安置,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异地转移对象给予货币补助,鼓励他们到城镇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有些则从自然村到中心村自建房。而对困难群众的安置,包括对五保户实行到敬老院里供养,对没有能力购房或建房的特困户采取廉租房、政府补贴房租或建设低成本简易房等形式给予安置。

二是强化增收保障。首先,科学选择安置地。坚持“依城镇建区、依村设点”的原则,优先考虑在人口比较集中、有一定产业支撑的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安置小区,目前全市已建成安置小区(点)100多个。其次,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从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50万元来料加工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来料加工经纪人在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拓展来料加工业,支持异地转移农民兴办农家乐,促进转移农民就地就业发展。第三,积极开展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培训。对异地转移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培训经费补助标准,同时重点围绕异地转移农户开展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力争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4

【论文关键词】飞地经济;共赢机制;探索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越来越多的地区,依据比较优势,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市场需求以及政府政策等发展条件出发,通过各种资金、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不断使本地区的发展提速上档。这种资金、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

一、“飞地经济”模式概述

(一)“飞地经济”的内涵

飞地经济是指坐落于一行政区域内,而产值、税收、收益却归属于另一行政区域的项目聚集区。前者称为“飞入地”,后者称为“飞出地”,两者在比较优势存在的情况下,通过要素的经济地域运动实现资源要素重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

(二)“飞地经济”的分类

按照飞地经济的流向可分为两种模式:

1.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移动模式。该模式是随着经济发达区域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政策优势不复存在,通过企业组团和政府间协议形式在其它他欠发达、土地劳动力供应较为充足,具有较好引资政策优势的区域建立工业园区的梯度模式。该种飞地经济模式以江苏大丰、海安县的上海杨浦工业园和“泛长三角”安徽等部分地区等最为典型。

2.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移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共享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经济区位条件,即欠发达地区到要素聚集能力强、交通、通信以及市场条件较好区域建立独立工业园区的做法,通过欠发达区域的资源、项目、政策优势与发达区域的优势条件的整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该种飞地经济模式,以重庆市北碚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设立的“飞地”最为典型。园区实现了三峡库区政策、劳动力和特色产业优势与主城交通、通信及市场优势的有效结合,为解决生态移民和三峡库区安稳致富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以该园运行模式为例,就基本情况、经验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作实证分析。

(三)“飞地经济”的特征

1.不相隶属的行政区域的空间转移。这体现园区建设及管理的主体属于不同的行政所辖区域。由于所处区位环境的限制,一方在规模扩展时无法选择在原区域所在地进行扩张,只能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它地区进行合作,从而使自身得以发展。一方受限于资金、项目,另一方受限于劳动力、原材料或优惠政策等资源,使这不相隶属的空间转移得以实现。

2.资源互补的优势。这是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促使合作双方进行异地建设的最大动力和条件。飞地经济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一方在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源限制,为了避免这些限制、谋求发展,它们就要寻找能弥补其劣势的优势资源地区进行合作,通过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产生互补效应。

3.互惠互利的双赢。飞地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得合作共赢性,这贯穿于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同时也决定着园区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保持持久性。这一合作共赢性特征不仅仅是单纯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关系中还存在着竞争的因素,比如两地税收、财政等的分成关系是一种有利于合作双方共同利益的双赢性竞争。

二、北碚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的经验分析

(一)背景原因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结构形态,实施着“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一圈”尤其是处于“一圈”核心区域的主城九区对口支持扶持库区相关区县。由于巫山县不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不便捷,技术人才匮乏且市场狭小,要引进外地企业很困难,若要壮大巫山等库区县域经济,必须另辟新径。主城区对口支援库区县联合异地办园,正是将支持库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与主城区良好的发展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探索重庆主城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的有效方式。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指出:完善“一圈”对口帮扶“两翼”机制,推进异地办园、协助引进项目、援建标准厂房、对口扶持企业等工作,探索建立要素和收益共享的“一圈两翼”互利共赢发展新机制,这使得重庆市唯一一例异地办园的北碚区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二)运行模式

1.管理模式。北碚区与巫山县共同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公司的组建费用由双方共同出资,各占50%。管委会在北碚区、巫山县共同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以北碚管理为主,巫山方派人参与、协助。区县党委、政府共同成立园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决定园区建设大政方针,决策园区重大事项,任命园区重要领导人员,领导园区管委会等。

2.建设模式。移民工业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移民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单位和融资平台,在移民工业基地管委会领导下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和项目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开发建设。移民工业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由园区开发公司在园区管委会领导下,根据园区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国家、市各项政策和项目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灵活选择多种建设模式。园区各项税费收入优先安排用于园区建设。市政府同意从巫山平移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到北碚辖区内的远景建设用地内,用于建设移民工业基地。几年来,移民工业基地共计投入约11亿元,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区县政府根据各自拥有的优惠政策和经济实力,共同给予扶持。为支持移民工业基地的发展,巫山每年将北碚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的对口支援资金,拿出50%用于移民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共拿出1339万元北碚对口支援资金用于移民基地建设。

3.政策支持。巫山县享有部级贫困县各项招商引资和税收政策;移民工业基地享有国家支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和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重庆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发展特色工业园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以及北碚区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4.利益分配。北碚区与巫山县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移民工业基地60%以上的就业岗位原则上定向招收巫山县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城乡劳动力,其中60%以上优先安排巫山县移民劳动力。移民工业基地实行封闭式运行,单独核算,其新引进的市外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按现行财税管理体制增收,市级收入的全部和区级收入的50%返还巫山县。

三、“飞地经济”模式下的异地办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深度联动。

由于双方对异地办园的认识程度不同,没有建立起操作性更强的多元投资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相互补偿机制等,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有欠缺,影响结对双方联动积极性。目前,“一圈”与“两翼”间缺乏有效的要素和收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一圈”区县缺乏参与“两翼”联动的动力,“两翼”受援区县逐步产生被动受援心态,制约了“一圈两翼”深度联动,致使异地办园推进难。   (二)规划滞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一是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对新增建设用地、农地转用和耕地占用的控制越来越强,城规规模无法争取和突破。目前,只获批了少量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规大部分未覆盖,特别是移民工业园进入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后,园区自身开发建设还需加强科学规划;二是受援方平移出的建设用地仅为2平方公里,致使现在的园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受援方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形成高绩效。

由于相关政策滞后或没有落实到位,建园工作常用多种政策转换或“打擦边球”的方式推进,难以保证建园高效进行。比如由于移民工业基地不在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不采取土地流转形式取得项目建设用地。由于许多项目未被现有规划全覆盖,影响了项目建设用地手续的报批,从而难以办理相应的建设手续。由于受规划、用地影响,项目贷款的“一书三证”必备件难办,限制了向银行贷款融资,一时难以完全满足用地、项目建设资金的需要。

四、启示和对策建议

(一)启示

1.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载体。北碚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的建设,就是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实践性探索,是打破城乡界限,将城乡作为整体考虑,促进城乡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的新思路和新载体。一方面增加了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和库区县经济实力。巫山县是典型的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打工经济占全县农民收入的60%以上,通过异地办园,使农民自发的外出打工转变到组织有序的劳动力就业转移。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叠加,库区县政府从异地办园获取的财政税收相当可观,这大大增强库区县的财政实力,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都市因这些农民工融入,工业、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得以蓬勃发展,农民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区域联动共发展的新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各种资源、要素、人口的有序合理流动,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各行政区域之间达到缩小差距共同发展目的。飞地经济模式下的异地办园扶贫方式,对于“一圈”而言,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通过土地指标平移,化解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区域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完善区域产业体系,提高区域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对于“两翼”而言,可以转移出人口,对土地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通过高山移民、退耕还林等方式,对长江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移民致富安稳的新路径。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重庆在新时期的一项大探索、大改革和大发展。如何解决好三峡移民的致富安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异地办园模式,有序有组织地转移出三峡库区农民,避免了农民自发进城务工的管理无序性,和由此带来的潜在不稳定因素导致的社会危机。异地办园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的平台,库区移民在园区内务工就业,获取报酬,走上了一条致富安稳之路。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飞地经济的认识。

飞地经济,是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实践,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载体,是城乡互动发展的新机制,是移民就业、安稳致富的新路径,是探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办法,它对于加快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科学制定移民工业基地规划。

在制定规划时,要考虑预留园区开发建设后续用地指标,以避免由于用地指标不足,影响园区整体开发建设;异地园区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给予用地指标倾斜,计划指标不足的,在全市内进行协调;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审批时,对异地办园所涉及的城规、土规应打破常规快速办理。

3.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移民工业基地内市级收入的全额和援助方收入的50%返还受援方相关县,其余经济指标按5:5分配给共建双方,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在激励机制上,建立企业引导激励机制,对“一圈两翼”产业协作项目在资金、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二是完善多元投资机制。在各地发改委设立异地办园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帮助工业基地建设的资金融通;政府为异地办园贷款提供担保机构,对“一书三证”不全时,可按特例特办,满足用地、项目建设资金的需要。

三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工业基地建成后,应按受援方平移建设用地指标的多少,在每年工业基地收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费用,用于受援方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长江流域重庆段防护林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4.进一步探索完善合作运行方式。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5

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支持缴存职工购买首套和改善型自住住房,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0月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明确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此次《通知》还取消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有关人士认为,这些费用所占比例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对购房者来说,还是会减少许多负担。这些收费项目的取消,不只是购房成本的降低,还可以简化许多手续与环节,为居民节约不少时间,带来许多好处。

门槛降低益于职工流动性需要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是提高缴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缴存职工的基本权益。当前,各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对贷款条件要求过严,住房贷款发放率较低,影响了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削弱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互助作用。为此,《通知》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对曾经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现缴存地缴存不满6个月的,缴存时间可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同时,按照支持基本住房消费原则,《通知》强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象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不得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按照支持基本住房消费、资金充分运用等原则,《通知》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要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当前,职工跨地区流动日益增强,在就业地缴存、回原籍购房需求增多。为适应职工流动性需要,《通知》要求,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即职工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按照《条例》规定,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应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统一核算。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知》要求,未按照《条例》规定调整到位的分支机构,要尽快纳入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制度、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筹使用分支机构的住房公积金。针对部分城市贷款发放率较高、资金流动性紧张,职工贷款排队轮候等现象,《通知》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在85%以上的城市,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房屋产权登记机构应尽快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简化贷款办理程序,缩短贷款办理周期。健全贷款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手段,向缴存职工提供数据查询、业务咨询、还款提示、投诉举报等服务。

门槛降低给住房消费带来利好

《通知》后,笔者在当地有关部门采访了解到,由于当地公积金使用率偏高,提高首套房贷款额度的可能性不大。根据目前的政策,对于在省内异地缴存满一年在本市购房的市民来说,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但是,有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因工作变动,在外地缴存了不少公积金,需要在本市买房,公积金能不能用来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称,根据目前的政策,对于在省内异地缴存满一年在本市购房的市民来说,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按规定,凡购买本地行政区域内的商品房,并已办理网上签约的省内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公积金缴存地管理中心开具无贷款证明和公积金正常缴存证明后,可以在当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此外,如果市民是在居住所在地缴纳的公积金,想在省内其他城市买房,是否可以使用居住所在地的公积金进行贷款,具体要看外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具体政策,政策允许就可公贷,不允许就无法公贷。

在公积金的异地提取上,当地也有具体的政策。如果是在本市缴纳的公积金,想在外地用来买房,本市账户的余额也是可以提取的。在提取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购房合同、机打发票、完税证明和房产证。房产证要在取得后三年以内,如果房产证过了三年有效期,也无法提取余额。笔者了解到,目前住房公积金都是属地化管理,各地的公积金管理和资金运行相对来说都是独立的,政策也各不相同,在公积金的异地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门槛和不便。如果未来能建立统一的公积金平台,就能真正实现完全的异地使用。

根据目前的贷款条件,不少刚参加工作想买房的年轻人受限比较大。很多年轻人工作单位缴存公积金额度较高,即便没有连续缴存12个月,缴存到6个月就能贷到25万元,但是受12个月的限制无法公贷,影响了买房计划。有关人士分析,相比12个月的缴存时间,缴存6个月后账户里面的余额也会少很多。本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式为账户余额的15倍,连续缴存时间短,可贷的公积金额度就相对会少,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公贷释放的信号是利好,在很大程度上可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预期。

门槛降低与新房贷政策起到“叠加效应”,针对部分城市贷款发放率较高、资金流动性紧张、职工贷款排队轮候等现象,《通知》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在85%以上的城市,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即职工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此次新规明确降低或取消多个项目收费,如降低贷款中间费用,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加强对各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考核,定期进行现场专项检查。

对此次出台的新规,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贷款门槛的降低,可与之前松绑房贷的政策起到一个“叠加效应”,对楼市起到一个加温、助热的效果。但目前房市过于低迷,充分回暖还需一个过程。如今,人们工作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许多人在就业地缴存公积金、却因房价过高等原因而选择回原籍购房,许多公积金费用白白缴存。新规定提出,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这样职工就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异地贷款的细则,都会由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制定和决策,因此说,该政策会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工作变动的居民也更加公平。

按照现行办法,职工需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才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此次《通知》将缴存时间缩短至6个月(含)以上。同时,对于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相关部门可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此次公积金缴存时间的缩短,可使更多人享受公积金贷款买房的政策,加大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但半年的时间差影响并不会太大。部分城市受房价的影响,贷款发放率较低,此次贷款额度的提升可充分利用公积金在购房价格上的杠杆作用,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根据新政策,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象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专家表示,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缴存职工改善住房的支持,符合其支持基本住房消费的原则。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6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异;财政政策;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建议

经济发展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相应地,财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地区经济实力的反映,而财政收入是财政能力的体现,既有收入作用,也有调节作用。因此,中央政府应发挥财政政策力量,积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一、社会经济的新格局

中西部和东部的地区差异导致收支水平严重倾斜,进而影响了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导致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下降,产业无法转移,加上落后地区无法追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调查显示,我国地区差异还会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市场经济会加快地区经济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地区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我国始终坚持西部开发,试图振兴东北工业基地,进而发展中东部地区发展,形成全国视野下的新格局,借助东部的经济补偿西部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新社会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地区之间的差异缩短,将地区差异控制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范围,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只有差异缩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因此,政府对地区差异化的干预是势在必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下,地方政府只负责本区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只能依靠中央政府进行控制,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就是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给落后地区财务支持,减少落后地区经济负担,进而储备实力积累自身经济实力。

二、集中财权政策

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上世纪我国政府下发的偏重政策导致的,上世纪政府对东部地区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是造成东西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直到近10年来,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地区差异化,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但是因为财政的分散性,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非常困难。虽然中央政府征收的税费较多,但大部分都返还给当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提高政府自身财政涉取能力,与此同时,增加管理税收的力度,集中财权,尤其是提高涉取发达地区资金能力。采取资源共享制度,将富裕地区财政共享到落后地区,缓解落后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实施转移支付政策

中央政府是监管整个国家的一股力量,无论地区发展是否富裕,中央政府都应给予群众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这也是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一旦出现投资项目选择矛盾,中央政府应及时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改革税收政策,根据税收地区经济情况制定税收标准。

实施专项拨款政策,这是一种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种费用补偿,也就是地方政府受到政策影响出现严重经济损失,中央政府可进行专项拨款,通过公平、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落后地区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无法使全国各地得到统一,但是应尽量协调,并制定最低标准准则。

四、财政支持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首先要从当地人才培养入手,紧抓教育,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型人才,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下拨经费到落后地区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创建技术型培训基地,及时更换现金设备,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财政政策应与教育政策结合,减少落后地区教育成本,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地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在技术的推动下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五、科学投放资金

最后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要做到用到实处,合理下发资金。我国在资金投放上重视对发达地区的投放,导致东西地区经济差异越演越烈。所以,我国资金投放必须改变方向,虽然发达地区的资金投放回收率较低,但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角度看,这只是一时的利益,需要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放量。因此,资金投放应以教育和设施为基础,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而吸引富裕地区投资者到落后地区投资,久而久之便会降低两地差异,实现良性发展的蓝图。我国财政政策应建立细致的制度,防止资金被贪污或挪至他用,严厉处罚贪污资金者。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明显,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进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财政政策是最直接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加快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乜堪雄.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助推机理和困境突破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何丽娜.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5]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6]张秀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7]王伟兵.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8]赵艾凤.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9]温天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对教育公共服务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邵康林.财政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7

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社会产品或服务。其除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基本特征外,还具有需求差异性与多层次性、强外溢性与低内在经济性、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高成本集聚性与低效性等独特特征。就我国农村居民的国民性质而言,其应该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无差别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我国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村地理位置的边缘性和农民参与社会公共决策“话语权”的弱势性,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较低的内在经济性和效率性。从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政府公共财政为农村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农村纯公共产品,如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农村环境保护、大江大河治理、农村公共科技资源与服务等;一类是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电力设施、小流域防洪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村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电网建设、农村电信、自来水供应等,与城市公共财政配置公共产品状况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明显不足。

一、城乡公共产品差异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施“城乡分治”的管理制度,城乡分别实行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机制,导致城乡公共产品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国针对这种体制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投资力度,但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并没有因为改革而得到解决,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城乡教育发展存在重大差距。教育差距是城乡差距最显著、最主要的差距。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结构和功能单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无序、逆向流失严重,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辍学率高等现象;从受教育年限和程度来看,全国县级以下(包括县级)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城镇中具有高中、大学、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分别是农村的3.4倍、43.8倍、68.1倍;从教育经费分配来看,中央教育经费拨款的92%用在了占人口不到30%的城市,而占人口多达70%的农村却只得到了18%的财政支持;从教育投入的比例来看,中央、省、县、乡镇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在2%、11%、9%和78%左右,在县乡财政困难、中央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不力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基本处于“贫困”状态。

2.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每千人平均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平均为3,5张;农村每千人平均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而城市平均在5人以上;2006年城市平均医疗保险覆盖率为51.08%,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11.21%,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在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下,农村一些地方农民看病难、因病致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社保水平差距大。社会保障支出作为一项纯公共产品,是改善收入分配不公、保障低收入阶层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我国目前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大多数农村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一种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模式阶段。从城乡社会保障支出方面来看,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从扶贫救助方面来看,1999~2004年,全国农村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9.99%;2003年底全国试点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仅有396.8万人,人均月补助经费仅为29.2元,而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235万人,人均达162.8元,城市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4.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城乡就业差距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各地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为719.7万人,城市登记失业率为3.65%,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失业率没有计算出来,但目前农村有劳动力4.85亿人,除去已转移就业和从事农业生产必需的劳动力外,我国目前农村尚有1.5~2亿的富余劳动力,且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5.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失衡,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基于传统的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多年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国家财政强大投入支持下变得越来越好,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却在农民无力投入下变得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截止2005年,全国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仍有50%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民没有合格、卫生的厕所,绝大多数村庄无排水系统,多数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和处理渠道。面对城乡基础设施投资的严重不均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明显不如城市,城乡面貌反差较大。

6.城乡其他方面的差异。一是诸如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培训、用工信息、职业介绍、权益保障、临时生活救济等在内的信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致使农民缺乏对现代科技和市场供求的了解,往往盲目生产,增产不增收。二是农村文化体系建设与城市相去甚远,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其他公共服务,如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治安、警察服务、制度供给、行政与司法服务等与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二、城乡公共产品严重失衡的财政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严重失衡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是其客观原因,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则是其主观原因,特别是有失公平的公共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安排,直接导致了城乡公共产品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

1.城乡差异的公共产品资金筹措格局尚未彻底打破。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和制度,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财政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在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或优先把财力、社会资源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则实行制度内、制度外并举的筹措制度,即农民在交纳法定农业税的同时,还要以自筹资金(多数通过集资、收费和摊派)或“投劳”等制度外筹资方式解决绝大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针对这种极不对称的城乡间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和收益分享制度,尽管国家于1994年进行了“并税除费”的税费改革,但由于多种配套政策与措施不完善、甚至不到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具有城乡差异的公共产品资金筹措格局,因而不是治本之策。

2.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缺陷。(1)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清,基层政府财政相当困难。现行分税制改革基本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的财权,但事权仍然界定不清。实行分税制改革后,财权有向中央及省级政府集中的趋势,而事权却呈逐渐下放的态势,一些本应由中央及省级政府供给的纯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却通过政府权威转移事权下放到县乡基层政府一级。由于县乡基层政府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有的地方甚至是赤字财政,根本无力承担起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而在这种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对称的博弈中,县乡由于受到来自上级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压力,又不得不提供公共产品,因而,借钱负债、违规向农民和企业集资、摊派,甚至乱收费,用以弥补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而产生的财政能力不足问题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2)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在分税制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城乡间公共产品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间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有效途径。但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一方面,中央及各省级政府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量没有严格的事权界限和合理规范的测算标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财权财力的划分缺乏合理的机制,没有规范、统

一、科学的方案,具体政策因省而异,拨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运转的困难;另一方面,转移支付形式过多,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结构不尽合理,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法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跑部(步)钱(前)进”的不良风气。(3)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不合理。中央高度集中了包括税收开征停征权、税收政策调整权、税收减免权等在内的绝大部分的税收立法权,地方只拥有少部分税种(中央规定的)一定幅度范围内的税率制定权与停征开征权,导致地方财政的独立性与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等、责任大财力小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包袱不断加重,财政保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税不够、费来凑”的越权行为。

3.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刚性不强,监管与制约机制弱化。一方面,政府对农村转移支付的资金尚缺乏科学、标准、规范的预算程序,预算的透明度不高、刚性不强,项目资金交叉使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部门和环节众多,条块分割和层层“过滤”现象严重,加上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完整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的困扰,农村公共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造成农村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滥用、浪费,进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4.农村税费改革“单兵凸进”,配套改革进展缓慢。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使原有乡镇财政体制的“隐性”弊端充分暴露。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和村级委员会的职能如何转换?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行成本高昂的问题如何解决?进一步恶化的乡村债务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和控制?这些问题在农村税源不足和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与措施跟进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农村乡镇财政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加剧乡镇财政困难的局面,并进而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5.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不能提供有效支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的扩大和供给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偏向城市和工业部门的金融政策取向,使农村金融抑制相当严重。一方面,农村金融组织不断萎缩,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据统计,2006年净流出农村资金就达6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作为垄断农村金融资源的信用社,非农化业务日益严重,信用社存款远远大于贷款,其差额大部分投向了非农产业和城市。

三、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政策建议

为有效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筹的、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当前财政政策的调整与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首先,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事权关系,明确各级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确立。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边界,消除政府间责任关系的不规范、不确定问题;要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机制,对财权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财力需求,对事权要按照受益范围和支付能力的大小,以事权定财权,彻底改变现行的地方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的不合理制度;要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和层次,科学合理的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涉及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区域性的主要由省级政府承担,地方性的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社区性的由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民共同承担。对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供给为主,中央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依据这一原则,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农村基本防疫和医疗、农村扶贫支出、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社会福利等项目支出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地方政府应主要从事本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适度下放税收管理权限,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其次,构建规范、科学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要尽快制定和颁布《政府间转移支付法》,用法律的形式把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内容、形式、预算和监督等明确下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保证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不被省、市、县各级政府截留或留用,切实保证基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二是要简并转移支付形式,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并将其纳入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公平性;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各类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范围,简化和归并过多的专项拨款种类,体现专项拨款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四是要适当加大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增强其测算和分配的科学性。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对城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转移支付均等化,保障对不同地区的最低限度的基础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再次,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支出比重。针对当前城乡公共产品严重失衡的现实,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摒弃城乡不平等的歧视性原则,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协调城乡供给,通过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把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以逐步实现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再就业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差距,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

最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一是要按照“公平、量能、效率”原则和“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方针,逐步建立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城乡统一的税制体系。二是要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开征停征权和政策调整权,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收入主要留给县乡两级,以扩大地方税收入规模,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的税制结构。三是要体现“以税惠农”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再开征面向农民的特定税种,把农民已有的税收负担纳入统一的税制体系,以农业的实际平均利润率和农民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来合理确定农业税负,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2.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的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首先,从制度上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一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财政投入,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二是中央政府通过各种奖励制度、措施,把财政支农资金的比例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激励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

其次,政府自身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公共财政投资结构,完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二是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民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拓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公共产品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再次,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的机制。要改变仅仅依靠单一公共财政支付的筹资方式,建立一个财政与金融相结合、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体制。一是政府要通过采用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实行差别利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农村金融资金回流;要改革农村现行的利率政策,允许农村金融机构根据服务成本制定合理的利率,增强灵活性,激励其放款意愿,提高其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二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中外部性不强、进入成本不高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建设、谁收费;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进行效益回报和鼓励私人投资。

3.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预算与监管。要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增强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筹措与使用的透明度;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预算制度,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严肃性,强化财政预算对财政支出的约束功能,杜绝非公共性开支,确保农村公共财政资金预算支出效益最大化;要强化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实行重点抽查、财务自查与财政、审计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努力提高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推进县乡(镇)机构改革,转换县乡(镇)机构职能,化解县乡(镇)机构债务。一是要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方向,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县、乡(镇)两级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严格实行定编定岗,因事设人,缩减机构和人员,切实降低农村基层政府的运作成本,减轻基层财政的支出压力。二是要改变过去乡镇政府主要负责汲取农村资源和完成上级政府交办任务的状况,逐步把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农村教育与培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种公共服务的工作上来。三是要着力化解县乡(镇)机构债务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消化存量,控制增量。

公积金异地转移政策篇8

【关键词】中部地区 资本市场 战略 政策

构建中部资本市场的战略思路

中部六省的合作不断加强。中部六省地域毗邻,合作发展的成本低,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各有特点,合作潜力很大、合作领域和前景十分广阔,将收到非常好的边际效应和综合效益。借助边际优势,中部六省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的整体实力、综合优势、综合竞争力等将不断增强。近几年来,中部六省多次达成共识,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的层次,不断拓宽区域合作的领域。六省通过建立沟通互动机制,实现了中部地区在资源、基础设施、旅游、现代化农业等方面的联动;同时,通过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共同推进了中部地区的崛起。中部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很有可能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中部崛起急需资本市场的支持与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途径之一。中部地区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扩大企业创新的融资渠道。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还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构建既统一又分工的中部资本市场。目前,中部资本市场业已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期货、信托、产权交易为补充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六省别是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资本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湖北产权交易体系完备;河南拥有全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业发展独具优势;湖南证券业发达,券商实力在中部领先。由于资本特点不同,发展优势各异,如果能积极合作、相互渗透,中部地区将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资本市场体系。中部崛起,需要构建中部资本市场。中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是要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协调下,建立既统一又分工的中部资本市场,克服中部各个省份都想把中部资本市场中心建在本省的问题,促使形成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中部经济的发展形成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部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路径分析

资本市场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弥补开发资金的不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资本市场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目前,中部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制约了中部崛起的推进,因此,如何构建中部资本市场,以便更好地为中部崛起服务,就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自我发展是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过程。资本市场发展从总体上、根本上来说,应是内生型的,是自发性制度变迁过程。自发型资本市场具备两个特点,其首要特点是,企业部门和个人部门等民间力量是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二个特点是,资本市场作用范围、层次的深化、作用力度的增强是依靠市场自身的张力来实现。市场的内在张力可归结为市场本身所具有的制度创新能力。

构建中部资本市场需要政府加大管理措施。强调中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并不否定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相反,中部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起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还要起主导作用。首先,我国市场化的起点决定了政府在资本市场培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起始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化起决定作用的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力量。所以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投融资体制、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上的更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深化,中部资本市场发展也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其次,当前,中部地区缺乏推动市场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还不够壮大。中部地区正处于市场经济形成的初级阶段,市场力的发育与成长,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培育。只有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真正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之后,市场的发展才可能依靠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自身力量发展,政府的作用也才能够从培育市场转到规制市场,为市场提供有效运行的环境和条件。第三,弥补市场缺陷、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既表现为数量的扩张,更表现为市场运行质量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弥补市场缺失、规范市场运行、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构建中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中部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路径应该是“政府为主体引导、运作管理市场化”。其基本涵义是:一、在中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要同时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二、在中部开发的初期,政府应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一方面体现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直接投资、政策性信贷资金以及优惠金融政策的支持,提供强制性的资本市场制度供给,构造资本市场发展的环境,为资本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体现为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诱导和培育;三、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期间,要遵循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着力培养市场内生力量。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市场力量要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逐步退出,但在提供公共产品、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政府还应发挥积极作用。

中部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撑战略

完善财政政策。

第一,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逐步实现全国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在统一的国家内,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应主要通过财政体制内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来加以消除。中央财政应结合完善税收制和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增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把地区政府机构、司法机关的正常经费和基础教育作为优先满足目标,分步骤地逐步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差距。首先,在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财政扩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的能力。其次,尝试建立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机制。最后,要求地方建立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实现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以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

第二,建立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的步伐,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支持的重点放在帮助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方面。除体制内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外,中央财政还应建立特殊性转移支付,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在增加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同时,要改革特殊性转移支付的分配和管理制度。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性转移支付分配,要与具体项目挂钩,地方每年向中央财政提出下一年度需要给予援助的具体项目,并由相关的专业部门根据本行业发展规划,确定下一年度给予援助的具体项目和资金规模。

第三,实行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财税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税收优惠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项常规性政策工具,但为了保持国内市场的统一,今后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不应再按区域来设置,而要与国家产业政策联系。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突出地区相关项目的开发,比如要对地区符合国家产业要求的项目进行税费优惠,以此鼓励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第四,建立财政政策性金融体制,支持中部地区开发。缩小中部与东部的差距,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中部地区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但中部地区投资环境总体上比东部差,投资收益率低,吸引投资的能力较差,尤其是在金融体系逐步实行商业化改造后,中部吸引投资难度加大。因此,中央财政还应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充分运用政府信用,为中部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投资贴息或直接参与投资开发,以广泛动员和引导国内外各方面的资金投向中部地区。

上一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范文 下一篇:安全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