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经疾病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4 16:59:20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1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记上具体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学过神经病学的同学也许会发现,同一种病因损害神经系统不同的部位,其临床表现可迥然不同,相反,尽管不同的病因,如果损害的是神经系统的同一部位,其临床表现几乎完全相同,这也决定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的方式的不同。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过程中,特别强调首先是对疾病的“定位”,然后才是“定性”。学会和掌握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神经病学,被人们誉为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一门临床学科。我们说神经系统复杂,这是针对人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能力而言的,事实上,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而又十分有序的信息交通网,通过这个网络将周围器官和中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生命体,在这个网络或中枢的任何部位出现问题或遭到破坏,就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面对这复杂而又有序的网络和中枢,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其结构的认识,是不可能判断出来的,因此,思维的严密逻辑性也是神经病学的特征之一。 二、实习方法 无论是学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还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同学们都觉得“难”,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其解剖和生理机能复杂,内容抽象,而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很显然,要求同学在短短的几周的实习时间内,全面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学会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掌握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然后再去认识具体的每一疾病就会显得十分容易了,那么,什么是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呢? 上面谈到,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它的基本单位就是神经传导通路,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一条条传导通路有机地结合就构成了神经系统网络。有了网络的概念,我们就能较好地掌握实习的方法和重点,从而达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下面就谈谈如何利用网络的观点来掌握实习方法,从而搞好神 既然神经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我们要认识它首先就必须要对神经系统这个网络的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功能就是我们说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因此要搞好实习首先要复习和掌握有关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这是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知道组成神经系统网络的基本单位是传导通路,因此我们的复习和学习首先应该从这些基本的单位开始,以传导通路为主要线索,来复习有关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由于同学们学习时间的限制,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不可能做到对这个网络全面了解,因而,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抓住重点,也就是说抓住构成网络的主要干道,如各对颅神经的分布及功能,进出颅的部位;脑干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止和机能;常用的各种深、浅反射弧的组成和意义;脊髓神经各皮节分布区域等等。这些内容,在教科书及有关的参考资料中都用表格形式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复习时可参考这些书籍。掌握了网络的“主干道”,就能较好地把握网络的主体,这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十分重要。可以说对该网络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越全面,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帮助就越大,因此,同学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解剖和生理知识。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实质上就是网络上的某个环节、部位发生了故障。要发现这些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获取有关资料,这就是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 在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一般的问病史的方法外,还要特别注意:①了解病史的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而且应包括病人的亲属或知情人。这是因为,一方面,出现意识障碍的病人,本身就没有能力叙述病史,另一方面,病人对发病时的感受可能会与实际病情有出入,例如,癫痫病人对在发病时的表现就没有知情人了解清楚。②要注意判断病人的感受与实际病情的差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中,故意夸大或缩小病情的病人,要比其它系统疾病的病人多,因此,对病史分析时,要注意病人的诉说与实际体征及病人全身情况是否一致,否则,容易被病人不恰当的诉说引入误区,造成诊断和治疗的错误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2

人类疾病,不仅表现为机体的生理机能障碍,同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即精神状态:如痛苦体验、内心矛盾、对疾病的忧虑、对周围环境的猜疑等。这些反应必须借助精神疗法,通过语言和词的作用,予以解释、说服、开导劝慰,才能得以消除。因此,精神疗法不仅是精神疾病的基本疗法之一,同时也是躯体疾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精神治疗。《景岳全书》指出:“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内经》提出说理开导式的精神疗法,主张以“告之以其败,语之与其善,寻之与其便,开之与其苦”的方式进行精神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及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精神因素与身心健康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精神因素同样也可以导致疾病;不仅药物能治疗疾病,良好的精神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躯体的或精神的疾病常常也能起到治疗或有助于康复的作用。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其中就包含精神调养的内容。

疾病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物、物理、化学等致病因素;还有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以上几种致病因素产生的病理过程发生影响:或促使病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好转迅速,或转机缓慢,或日趋恶化。祖国医学之病因学,其中就有七情致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指出这些情志的过激或不遂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发生疾病。喜怒哀乐的变化,也即神经精神活动的变化;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活动(大脑皮质)产生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不仅能够改造自然,适应社会,而且反过来又调节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活动。

在日常治疗活动中,不论各科医生愿意或不愿意,无疑地他们在与病人的接触中都已应用了心理疗法,进行了精神治疗。如对病情的解释,开导性的交谈,安慰剂的使用等都属之。从广义而言,医务人员亲切和蔼的服务态度,精心细致的诊断治疗,良好的医疗环境都具有心理治疗的意义。忽视和轻视心理疗法的作用,不相信精神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都将事倍功半。

由于一些患者缺乏医药卫生常识,更不懂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往往盲目地听信他人的谈论,加重思想负担,使疾病难以治愈。也有医务人员出言不慎,态度粗暴,作风轻率,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使病情恶化,或导致医源性疾病事例也并非罕见;或有部分患者及其亲属,信巫不信医,上当受骗致使疾病的恶化甚至丧生者也屡见不鲜。也有把精神作用使疾病好转的结果误认为是“神灵大仙”的作用,给一些骗子造成可乘之机。

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并非深奥难懂,它是存在于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只要我们去接触它,认识它,是完全可以掌握它的。

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1、精神支持疗法:是通过医生对病人的指导、保证、劝解,培植兴趣、调整环境等方式,帮助病人认识发病的原因,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健康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身心疾病、神经官能症及重型精神病的恢复期。

2、暗示疗法:是医生通过语言诱导病人的思想活动,使其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达到治疗目的(巫医实际上是利用了病人的迷信心理,采用骗术来治病的,由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愚昧无知,相信巫医,有意或无意的接受了这种暗示,故也可使一些非器质性疾病和部分癔病患者获得治愈,实质上是心理疗法的结果,只是被巫婆神汉利用了,并加上了迷信的色彩)。暗示疗法有语言行为暗示,药物效应暗示和催眠术暗示。但暗示疗法必须在病人对施治者和医疗方法确信无疑的情况下方能奏效。主要用于各种癔病的转换症状,如癔瘫、癔哑、癔聋、癔盲等。

3、行为疗法: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经过特定的治疗程序,消除和纠正病人的异常或病态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的一套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障碍、口吃等。如脱敏法:使患者逐渐、重复地接触、实践、目睹、想像所恐怖的事物,使其不再敏感;模仿法:在病人行动之前,先由医生予以示范,然后鼓励病人去做,以消除病人的顾虑,如对不洁恐怖症的病人;处罚法:令病人受到一定损失,使其决心戒除不良行为,如对酒瘾患者;社会技能训练法:让患者多接触事物,在医生指导下参加一定的社交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对赤面恐怖症;性生活训练法:教授病人有关性生理知识,纠正有关性的错误态度和概念,消除对障碍的焦虑情绪等,如对阳痿、及妇女认为是一种羞耻行为者,但医者必须严肃认真正派。另外,还有气功疗法、音乐疗法等。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3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126-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疾病谱和求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升学、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再加上独生子女及单亲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与日俱增。目前,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就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如此大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这么庞大的患病群体中,仅有5%~10%的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有90%终身不入院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性效应,严重者可危害社会并伤及无辜。造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相关因素

1.1 主观因素

由于公众卫生常识匮乏,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错误地认为患上精神疾病会被人取笑,遭到歧视,受到孤立,从而不愿公开,不敢就医。

1.2 自知力

大多数精神患者否认自己有病,而拒绝就医,等到病情严重造成自伤、他伤或危害社会等严重后果才被强制就医。

1.3 客观因素

疾病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无力支付巨额医疗费用是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的又一因素。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各类精神疾病罹患者的就医问题,减轻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危害,有助于康复者重返社会。

2 预防对策

2.1 广泛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广泛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让市民从认识上上一层次;医疗服务机构应针对需求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减压门诊、儿童心理门诊、以满足不同主诉患者的医疗需求;设立各种流派的心理治疗室、神经症病房,成瘾科包括戒酒、戒毒与网络成瘾治疗病房及门诊。设立上述各种门诊、病房及治疗室的目的是:①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此类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消除心理顾虑,引导积极正确就医;②对已经出现问题者及时疏导,给予心理减压和干预,阻止病情发展;③可以满足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分诊就医,而不是盲目无助。

2.2 定期普查

医疗卫生部门尤其是精神疾病权威机构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进行普查筛选,发现有心理或精神方面问题的人,及时安排治疗,杜绝因心理精神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

2.3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目前由各类心理医师、心理治疗师组成的卫生队伍人员不足,不能满足上述治疗群体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针对精神卫生工作与疾病谱和求医方式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一问题,改革完善医疗制度,合理精神卫生与心理工作者的结构布局,改变僵化的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开展相关的新专科、新疗法,抓好新从业医护人员培训,为新型的医疗事业发展服务。

2.4 完善医疗服务

过去一段时间内受医疗服务市场化路子的影响,公共卫生与精神卫生的问题已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是政府的责任。据此我们认为应该改革完善医疗服务的方向与政策,呼吁政府加大对精神疾病防治的投入,让他们能够接受正规治疗。

2.5 营造和谐环境

调查显示,人际关系好的人孤独感低,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环境,加强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性和亲融性,减少冲突,以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减少患病。对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要求家长参与,还可以借助社会爱心人士力量,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深层次的人性化服务,以缓解长期住院与家庭社会分离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转移注意力,提高战胜疾病和重返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康复患者重返社会。

相信通过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广大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好地回归社会。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病人6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5岁~80岁(64.2岁6.2岁);疾病类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14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病人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岁~80岁(63.9岁7.0岁);疾病类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15例,脑出血17例,脑梗死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规范化健康教育小组与人员培训选取我科护理人员4名,成立规范化健康教育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熟悉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具体工作方法及有效沟通的形式。

1.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病人入院起,小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病人交流,详细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寻找与病人的共同话题。注意保持谦逊温和的态度,神情专注,恰当应用语言交流技巧,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 心理教育

神经内科病人因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易出现烦躁易怒、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开导和安慰病人,培养其健康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及护理。

1.2.4 疾病知识的宣教

向病人讲解神经内科疾病的一般病因、高危因素、诱因、临床症状、体征、病程、治疗方法、药物的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告知其简单的护理技巧、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等;使病人了解饮食、生活习惯及情绪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调整自身的不良习惯,向积极的康复要求发展。同时列举治疗成功的临床案例,提高病人的信心。

1.2.5 家属的健康教育

多数神经内科疾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属协助,因此要注意取得病人家属的信任,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计划,讲解疾病护理知识,进行相关操作培训,解答家属的疑问。

1.2.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向病人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予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对神经内科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我科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设计10个问题,总分100分,80分~100分为优,60分~79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对我科护理满意度为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知识层次的提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强调预防保健。规范化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的有利保证。神经内科病人健康需求具有普遍性及特殊性。我院在神经内科病人中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医护人员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针对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遵循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有序进行,坚持评估的原则,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有系统的实施宣教,满足病人需求。通过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病人比较,结果显示,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组病人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病人,与李志美研究结果一致。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5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2年内的18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状况。其中精神分裂症1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62例。患者的年龄为16~60岁,男108例,女79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

1.2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精神病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见表1。

2影响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2.1患者自知力的完整程度 对于首次住院或者是新入院的患者而言,普遍存在缺乏自知力的现象,也就是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认为自己是正常的;还有部分患者属于强迫或者被骗入院,经常会表现出不安心住院,拒绝治疗,假服药等行为。

2.2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受到幻觉及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困扰,因此其认为医护人员在药和水里下毒,要加害自己,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强烈的敌视和抵触心理,拒绝服药。

2.3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在服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患者通常由于无法承受而采取假服药的方式。同时部分略懂医药卫生知识的患者,由于担心服药后会损害到患者的内脏器官,也选择拒绝服药或者采取假服药。

2.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 因患者及家属对于精神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没有认识到精神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及严重性。未认识到规律用药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等,认为自己的存在会给家庭增加负担,因此拒绝治疗。

2.5对治疗缺乏信心 因为人们缺乏对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的认识,患者在出院之后通常不听从医生的指导,自行减药或者停药,因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治愈的难度。久治不愈的现状也造成了患者对治疗逐渐失去信心。

2.6经济支付能力 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来作为保障,尤其是农村的患者,更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坚持治疗,因此选择拒绝治疗。

3 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精神病患者较多表现出人机关系冲突及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耐心的倾听其述说,并适时的表达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以当事人的标准来看待事物,并给予无条件的关怀和尊重,以便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其是伙伴式医患关系更是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据相关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尊重、体谅及理解患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将极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3.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精神和行为异常等两个方面。患者在出现病情的时候,思维过程紊乱,思维活动脱离现象,无法正确的理解及判断客观的事物。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并耐心解释药物的不良反应会随着药量的减少或者停药而逐渐消失,最大程度的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同时告知护理人员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记录,随时处理异常反应,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3根据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合理选择药物 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选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药品价格在患者支付能力范围内的药物;而对于经济条件稍好的患者,则可以选用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3.4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指导 医生应注重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并告知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用药前向家属介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以便于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担忧和焦虑心情,促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配合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超,林多朵.2009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点调查[J].医学信息,2010,05:1310-1312.

[1]Li Chao, Linduoduo.2009 hospital psychiatric drugs treatment time point survey[J].medical information,2010,05:1310-1312.

[2]张远,何霞,喻冬柯.精神类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06:729-733.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6

关键词:羌族;释比经典;生死观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民族的百科全书,释比是羌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l1l(n 在《羌族释比经典》的“丧葬篇”中共收录了二十四部丧葬释比,有《伴大夜》、《波舍》、《不吉》、《博楔》、《离别》、《劝慰》等六部释比涉及到羌族的生死观。羌族释比对生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是羌民在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同情同构的认识为手段,经过历代释比对生死的不断思考和认识而逐渐形成,具有羌民族特色的生死文化观。

世代居住在“依山居止,累石为室”的羌民,生活在山峦蛆蛞、巨流怒垒、沟壑盘旋的自然环境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

自然环境的恶劣,交通的闭塞,以及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大自然的恩赐便成为羌民生存的唯一依赖。大自然在赋予羌民物华天宝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无尽的灾难,特别是种种疾病所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他们既亲近自然、感恩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中,羌民便把自身的情* 收稿日期:2011一O6—28感体验赋予万物,以“以人观物”和“以物观人”的人与自然同情同构的观念来认识自然,形成了以天地日月、山水树木为神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

“山老了就要垮塌,河老了就要干枯,水满了就要流走,人老了就要死亡。??人就像流水一样,有流来就有流走。~E2J(P161)羌人以赋予神性山水河流作比照,用自然的人化意识来阐释人类的生死,山JII河流尚有“终老”之时,不可避免垮塌、干枯和流走的“悲惨”结局。同样,将人的生死用流水作比喻,流来是生命开端,流走是生命的终结,以“以物观人”来探究人类的生死,将自然和人类联系融合起来,得出了生老病死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在《羌族释比经典》“丧葬篇”中的《劝慰》,则把观察的自然现象山水拓展到了飞禽,“山到老时会垮塌,水到老时会枯竭。点水麻雀你知道?? 叽叽喳喳相继死。”l3I( 不但山水如此,就连常见的麻雀也不会逃过自然的归宿,那么人亦如此。同样在《劝慰》中,也发出同样的感慨“世间没有长生人,世间流水有来去。凡人自古有生死,生老病死不由己。纵有金山和银山,必然离开人世间。??生离死别不由人? ?死时别忧伤,病时别焦虑。”[。_(P 。 面对不可抗拒的死亡,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金银山,在死神面前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如此一视同仁。既然生死是自然的意志,就要坦然面对,做到生亦何欢,死亦何忧,以一种自然而客观的、豁达而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人的生死。

羌族先民在认识到生死的自然规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对决定死亡的终结原因做了努力的探究,认为人的生死受制于冥冥之中的一种人不能抗拒的外在力量上天,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在天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与之抗衡,只能坦然直面。

《博楔》中的“生离死别不由人”,《劝慰》中的“该生病时也生病,死亡面前不由己”,“不由人”和“不得已”之中既有无可奈何之感,又有对主宰人生命的一种不可抗拒无形力量的认识。在现实难以解决,百般无奈之下,崇尚万物有灵的羌人,再一次想到命,并且把命和上天联系起来,形成自己朴素的天命观。《离别》中“世间生死命中定,有生必定也有死”、“老人去世如此快,无可奈何命由天”,人的出生天注定,人的死亡依然如是,人们出于本能对死有无限的恐惧,但这些都由不得自己。决定权在天。

羌族释比经典中的生死观和天命观与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的形成一种契合,构成了我国先民在丧葬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生死观上,儒家对死亡是一种既认可,又理性的搁置。孔子认为“自古皆有死”,[4](P25O3)但在如何处理生死的关系时,儒家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出“未知生,焉知死”,[4](P2499)暗示了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有价值的生,当生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就会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在道家,庄子认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5l( 、“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l5】(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而然的,生死转化是一种无奈的必然,生不过是过程,死不过是安息,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则与羌族释比达成高度的默契。在天命观上,羌族释比和儒道则是完全一致。孔子认为“亡之!命矣夫!”[4](P24 7S)、“死生有命,富贵在天”,[tj(P25O3)孟子认为“莫非命也,顺受其正”。[6 孔孟的天命观,道家也有几乎相同的认识。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 生也罢,死也罢,人的生死决定于天道自然,都是大道变化的有形体现,是不能逆其道而妄图改变的。

人有生便避免不了死,面对死神的到来,羌族释比首先思考的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在面对无数从疾病到死的现实,经过总结归纳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在《羌族释比经典》“丧葬篇”的《不吉》中,释比经师唱到“如是上天已摊派,一是摊派该生病,再是摊派是死亡。”“掌控万灵的上天,上天为何总摊派,摊派给你是疾病。”“凡民火塘火正旺,老天不知竞为啥,摊派疾病火塘边。”[3](P101 7-1019)在《博楔》中唱到:“上天摊派的是病,谁知苍天不留情,硬把疾病摊派你。”“谁知额上已白头,白了头则染上病,疾病缠身是死神。”[3](P1030)在《劝慰》中唱到:“天上降下了病难,堂前躺着亲人尸。”[3](P1053)《伴大夜》唱到:“天宫天庭放出病,雷隆包上病来了”o[3](P917)以上释比唱经中,体现出羌族释比对疾病来源和死亡的独到看法。首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羌人认为患疾病是上天、老天、天上和天宫天庭摊派、降下或放出的,也相信疾病受制于一种人不可抗拒的上天的意志,人们在“天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安然处之。其次,是对上天赐病原因的困惑。在羌人眼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是仁慈的,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伟大神灵。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小心的疑问道“不知竟为啥”,质疑道“为何总摊派”,感慨道“苍天不留情”,提出了对养育万物的至高无上的天的质问。最后,是对因病致死的恐惧。总的来说人类是好生恶死的,即使是正常的寿终正寝,疾病也往往起到了催化加速的作用。释比唱到“一是摊派该生病,再是摊派是死亡”和“天上降下了病难,堂前躺着亲人尸”,天上摊派或者降下了病,对于老者而言,疾病的可怕后果便是“躺着亲人尸”。

既然疾病是上天摊派下来的,就想象了两位具体执行天神,“邪公姓名切略母,邪母姓名切喜母。”。。’邪公和邪母是一对配偶邪神,他们负责实施疾病的传播。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民族,在他们信仰的诸多神灵中,按照邪正划分,可以分为邪神和正神。简言之,凡能给民众带来福祉的佑护神均为正神,反之,那些为非作歹、残害生命的鬼怪就是邪神。不管正神还是邪神,都属于天神管辖,他们无论给人间赐福还是降灾病,都是天神的意志。

邪公和邪母执行天帝的命令可谓尽职尽责,释比从经验出发,结合现实中的种种可能的致病源,设想出邪神们无孔不入治病方法。在《劝慰》中,认为致人疾病的是妖风,妖风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身体里就变成了恶鬼,导致病人头晕呕吐。“一股妖风吹过来,吸进嘴里变恶鬼,无故头晕又呕吐。” ~33(PlO55)在《博楔》中,认为生活做饭的火塘也是致病源,“在这凡人火塘上,凡人火塘摊派病,火塘来把病摊派。”l3I(H∞∞在《伴大夜》中,就把致病源扩展到雷、山、川、沟、巷中,“雷隆包上病来了,山梁之上病来了,沟谷之内病来了,山梁之上病来了,沟巷之处病来了,我的口口得了病,邪毒疾病缠你身。”[3](P916)可以看出,以上释比唱经提到的致病源,不但有风、雷、火塘,而且已经延伸到了广阔的自然界。

如果说以上释比唱经是对病源的零散认识,那么《波舍·遇邪生病》则是完整而较有代表性的了。

“父母遇邪邪缠身,吃的不好遇到邪,喝得不好遇到邪;踩错一脚遇到邪,脚跨不好遇到邪;遇到微风遇到邪,不干不净遇到邪;沟槽之内遇邪气,山梁山包处遇邪;凡人房旁把邪遇,山峰山梁处遇邪,高山之上把邪遇,悬崖岩台把邪遇,田地周围把邪遇。遇邪过后病缠身,没有吃好病缠身,喝道邪物病缠身,踩上邪来病缠身。山梁之处惹了病,杉林之中生了病,桦林之中病缠身,途中遇邪病缠身,田中遇邪病缠身。在房屋后患了病,在房屋周围患了病,在大门处患了病,在木梯处患了病,在火塘处患了病。’’ 。]‘这部释比唱经,从与羌人紧密相关的日常生活出发,非常全面铺陈出了可能致病的各种源头。在饮食方面,“吃的不好遇到邪,喝得不好遇到邪”,“没有吃好病缠身,喝道邪物病缠身”;在行走方面,“踩错一脚遇到邪,脚跨不好遇到邪”,“踩上邪来病缠身”;在劳动方面,“田地周围把邪遇”,“ 田中遇邪病缠身”;在居家方面,“凡人房旁把邪遇”,“在房屋后患了病,在房屋周围患了病,在大门处患了病,在木梯处患了病,在火塘处患了病”;在灵物方面,“不干不净遇到邪”,“踩上邪来病缠身”;在所经之处,“沟槽之内遇邪气,山梁山包处遇邪”,“ 山峰山梁处遇邪,高山之上把邪遇,悬崖岩台把邪遇”,“山梁之处惹了病,杉林之中生了病,桦林之中病缠身,途中遇邪病缠身”。羌族释比唱经对遇邪生病的认识,特别是导致疾病原因的“邪”的观念,显示出中华先民认知形态的相似性,为从初级感官认知基础上升到理论认识奠定了基础。

羌人虽然把疾病致死看成是上天的意志和邪神的作用,但直面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死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恐惧感,以及求生怕死的人类本能。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不可能永生的,但人的生命是可以相对延伸的,求取相对的长寿是可行的。在这些愿望和憧憬驱使下,羌人或者通过许愿来消除疾病困扰,或以躲病为手段企图逃离死神的眷顾,或以释比经师的法术来驱病逐邪,为生命垂危的病人解除病痛,进而延续生命。 其一,许愿和还愿。家中亲人忽然生病、久治难愈,家属就会请释比诵经祛病,以占卜问病的方式卜出病人病因,然后当对所冲撞的神许下某种酬谢,祈求病愈。在《波舍·生死由命》中,家属在释比引导下,对可能引发疾病的各路神灵作了种种许愿,“大神面前许了愿,许愿保命保不住;城隍前许了绵羊愿,许愿保命保不住;向天许了公羊愿,许愿保命没保住。”[3](P928)对大神、城隍和上天许了羌族最崇高的神羊愿,虽然性命不保,但体现出羌人为摆脱病魔所作的不懈努力,表明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和珍爱。《劝慰》:“你的儿女孙子们,请来释比来许愿,坛前许下杉杆愿,坛前许下山羊愿,坛前许下绵羊愿,坛前许下牦牛愿,坛前许下公鸡愿,许愿坛前山变白,全是面团捏的鸡。”[3](P1056)儿女子孙们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老人,在神坛前许下杉杆愿、山羊愿、绵羊愿、牦牛愿、公鸡愿,甚至许下用面鸡铺满整个山坛的愿,如此奢华的排场,目的就是为病者摆脱死神的纠缠。虽然许愿往往是苍白无助的,却表现了羌民对生命的珍重,体现出对延长生命的美好愿望。

其二,治病和躲病。如果说许愿是对祛病延寿的消极手段,那么躲病就是羌人身体力行的实际努力。《劝慰》“官府门前求名医,请来名医来诊断,求得起死回生药。”_3]( 嘶 在《离别》中唱道:“鬼怪缠身人患病,躲过鬼怪病消除。羌人躲病有规矩,首先躲到母舅家,再躲家门族房家,然后躲到长辈家,最后躲到平辈家。离家躲病多应验,疾病多有消除者。老人患病已多时,作法吃药皆无效,儿女为他想办法,应躲之处皆去过,无论老人躲何处,邪魔总是紧跟随,昨天老人已病逝。”~33(P1038)老人患病期间,当“作法吃药皆无效”的时候,儿女抱着“离家躲病多应验,疾病多有消除者”坚定信念,采取躲避的办法来消除鬼怪带来的疾病。在躲病过程中,家人按照羌人躲病的规矩,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次序,先后躲到母舅家、族房家、长辈家和平辈家,最终难以逃避死神的召唤。释比以旁观的角色,唱颂了儿女为老人健康长寿所做的努力,既表现出羌人对生命的渴望,也体现出儿女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其三,驱病。对于生病,羌人往往认为是邪神发怒,通过病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把邪气沾入。为此为了治好病,就必须先把邪气驱除。释比一般先卜筮择日,带上羊皮鼓和其他法器,在主人家的火塘边手持法器,口念咒语驱邪除病,祈求保佑平安吉祥。在《通灵吉祥》中载道:“主家人的这房中,一沟一槽处遇邪,邪气此时沾了身;山梁之处遇到邪,邪气此时沾了身。主家人的这房中,家人亲友求平安,释比来了把邪驱,凡人去处邪不在,凡人走出邪不在,凡人歇处勿打扰,叫邪快快退了去,瘟疫疾病都带走,狗撵猎物赶上堑,释比把邪驱出门。”~3](P954)释比先指出主家人房中遭了邪气,主家人患了疾病;接着点明做法事的目的是为求平安;最后用咒语把邪气驱赶出家门,使病人彻底康复,体现了羌人祛邪除病的美好愿望。仅仅靠法事的驱逐还不够,为了将病魔彻底赶跑,患者的所有亲戚穿上铠甲,手拿长矛和大刀,跳起祛病舞蹈,与病魔死神展开殊死的战斗。“母舅以及老母舅,村村寨寨的亲友,孝儿孝女贤孙们,誓将战帽头上戴,身上披铠甲,腰间栓战带,脚上穿战靴,手拿长矛和大刀,背起战弓和箭袋,纠纠武步到平坝,病魔死神来为敌,摆开战场去拼杀。”E3](Pto56)如此雄壮的场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将疾病和灾难,撵到遥远无人处,永远远离家中人。”[3](PLO57)

参考文献:

[1]陈春勤.羌族释比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E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陈兴龙.羌族释比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1民族出版社,2007.

[3]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

[4]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庄子[M]//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7

1.脑血管病早期症状

脑血管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甚至严重时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在我们的周围,都可以看到不少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停地被疾病所困扰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不便与压力,因此,我们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

①经常性头痛、头晕、耳鸣。

②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是脑血管疾病的前兆,必须及早治疗。

③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

④蹲或坐着站起时头晕得厉害。

⑤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摸东西没感觉,甚至洗手脚时对水的温度反应迟钝。

⑥舌头经常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

⑦嘴角常感到湿润或情不自禁流口水。

⑧偶尔感到腿发麻,需按压或拍打方觉得好转。

2.脑血管病的预防

据 2007 年 5 月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资料,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是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脑卒中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非死即残,致残率高,脑卒中遗留长期严重的躯体和精神伤残。那么预防脑血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脑血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基础上发生,我们称这种 “情况”、这种“基础”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脑血管病发生的目的。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1 类是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族史;第 2 类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AF) ;第 3 类是一些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 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等。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介绍:

①一级预防:如果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它列为一级预防对象,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它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尤其高血压病的预防最为重要。

②二级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 为二级预防。

③三级预防: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再发,为三级预防。

3.研究对象

对天水四0七医院神经内科 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住的脑卒中患者160例,年龄在55-65岁,男性80例、女性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男性40例、女性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症处理;试验组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预测将来会出现的问题,给于提前预防,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4.研究结果

采用此护理措施的患者及家属能够认识到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后的后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此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能够认识到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学习康复训练的方法,参与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病情变化,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疗效判定标准:是利用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得出结果。

5.讨论结合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经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致残率分别为50%和45%,治愈率分别为5%和15%的对比,可以证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症处理;试验组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提前预测预防,收到的效果较明显,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让家属及患者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危害性,加强其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减少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发病率的因素及发病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前预防疾病和加强患病后的护理,使其早日康复,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的投入。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提高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前预防疾病和加强患病后的护理,使其早日康复,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的投入。

②使人们认识到脑卒中对人类造成的后果。

③使人们了解脑卒中给社会及家庭造成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6.推论及建议

对神经疾病的认识篇8

[关键词] 心境障碍;家属;疾病知识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b)-01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astery degree of disease knowledge of family of patients with mood disorder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mood disorder knowledge of 150 family members in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outpatient service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urveyed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treatment plan,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on-acute phase ( 87 case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non-acute phase (53 cases) [(3.18±1.08)points,(2.66±1.11)points vs (2.58±1.38)points, (2.47±1.48)points], P= 0.001 and 0.007), and the mastery degree of disease treatment plan, prognosis and family care knowledg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course (r= 0.200,0.166,0.221, P= 0.018,0.050,0.009). Conclusion The disease knowledge level of family member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 states contributes to the better handling of diseas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thus reaching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Mood disorder; Family; Disease knowledge

心境障碍是一类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的严重精神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有研究[2]显示2001―2005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居首位。目前大部分心境障碍患者的康复均在家庭中完成,家庭成员作为主要照料者,他们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知R水平直接决定了患者的康复质量。由于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缺乏充分的自知力,在就诊过程中往往需要家属陪同和代诉,若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同样导致疾病不能被早期发现而影响治疗。

为此,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150名心境障碍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调查,为今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复诊的150名心境障碍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①经精神科副主任或以上级别医师确诊符合ICD-10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或双相障碍的患者家属;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或家属精神和(或)躯体状况无法配合调查;②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调查;③患者曾被诊断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共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其中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及子女)共120名。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在参考文献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定式问卷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共分为2个部分。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诊断类别(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以及疾病状态(发病期或缓解期)。②家属对自己掌握的现有的疾病知识水平的评价,包括心境障碍的诊断、易发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预后及家庭护理等方面,根据不同的认知程度由低到高设计为5级(完全不了解=1分至非常了解=5分)。问卷项目由患者家属填写或由专人逐条向患者家属进行询问并填写。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家属的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家属分为抑郁症与双相障碍两组,抑郁症组67名,其中男性23名,平均年龄(45.07±13.24)岁,受教育年限(13.22±2.83)年;双相障碍组73名,其中男性38名,平均年龄(43.78±10.71)岁,受教育年限(13.52±2.49)年,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检验结果显示:①两组家属的疾病知识的平均得分均小于3分,处于一般水平以下。②关于疾病诊断、易发因素、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预后等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两组家属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 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患者家属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根据疾病状态将患者家属分为急性期与非急性期两组,急性期组53名,其中男性22名,平均年龄(44.04±13.02)岁,受教育年限(13.21±2.86)年;非急性期87名,其中男性31名,平均年龄(44.62±11.34)岁,受教育年限(13.48±2.53)年,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检验结果显示:①除非急性期患者的家属的“目前的治疗方案”项目外,其余各项平均得分均小于3分,低于一般水平。②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与“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等2项疾病知识方面,两组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0.007)。非急性期组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急性期组。见表3。

2.4 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目前的治疗方案”、“心境障碍的预后”及“如何进行家庭护理”等3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18,0.050,0.009)。其余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4。

3 讨论

当下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主要照料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结构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上海地区的张伟波等[3]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疾患家属的精神疾病常识总体知晓率仅为54.19%。徐燕等[4]也发现居民对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也仅为65.70%,对常见精神疾病识别率更是低于36.17%。国内王兆芹等[5]、聂莎等[6-7]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疾病病因、治疗方法、药物及护理等方面知识普遍缺乏。虽然抑郁症等心境障碍疾病在人群中的认知程度逐渐增高,但国内针对心境障碍家属的疾病知识调查依然缺乏。该项研究发现,抑郁症或双相障碍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状况同样处于一般水平以下(

此外,在不同疾病状态下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不尽相同,如娄丽芳[8]研究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但主要表现在家庭护理和预防复发的等相关知识。而该研究中,虽然急性期患者的家属同样明显缺乏各方面的疾病知识,但主要表现在“治疗方案”与“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两方面知识明显低于非急性期组(P=0.001、 0.007),这一结果与既往樊增华等[9]对首发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类似。因此,针对急性期患者应当早期介入,及时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获得较全面的疾病知识,提高治疗信心,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尽快改善临床症状;而对于进入维持期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其重点在于寻找其疾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及认知误区,比如疾病的预后状况和康复训练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康复和回归社会。

关于影响疾病知识认知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家属在治疗方案、预后及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有所改善(r=0.200,0.166,0.221,P=0.018,0.050,0.009),但这些认知较为片面,对于疾病的诊断、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易发因素等方面知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果与既往对精神疾病知晓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尽相同,如佟海龙等[10]发现文化程度、对患者的知悉情况、人群类别是精神卫生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但既往研究通常针对社^居民,因此无法反映家庭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1-12]。

该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调查对象仅限于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未包含住院治疗患者,且样本量较小,尚且不能全面反映心境障碍患者的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研究中并未调查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状况,需在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Athanasou JA. Mood Disorder [M]. Sense Publishers, 2016.

[2] Phillips MR, Zhang J, Shi Q, et al.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J]. Lancet, 2009, 373(96):2041-2053.

[3] 张伟波, 张国芳, 沈文龙,等.徐汇区精神疾患家属对精神病知、信、行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5):22-24.

[4] 徐燕,李瑾,袁大伟,等.2012年上海居民精神卫生知晓率及服务需求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 2014, 25(2):28-30.

上一篇:美术课程的性质范文 下一篇:广播电视技术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