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2 17:14:07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1

关键词:古希腊;巴洛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从古希腊开始2000多年至今,西方中心文化一直聚点欧洲,至20世纪才慢慢转移到美国。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汇合成为西方设计文化,不但推动力西方艺术设计的前进,至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他的文化中世界文化史中都居有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希腊,就没有现在的欧洲文明。现今的西方,处处存留着希腊的文明传统。古希腊人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为人类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文学、史学、哲学、雕刻、建筑等方面。

在建筑设计方面,古希腊作为西欧建筑设计的开创者,在公元前8世纪建成了纪念性的建筑,在公元前5世纪成熟,进入性质和技术广阔的发展时期是在公元前4世纪。他的建筑有一种固定格式,被广泛的称为“柱式”,有多利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宗教在古代社会体现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宗教的建筑也成为古希腊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帕提农神庙便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

在陶器工艺设计方面,陶器的发展中古希腊时非常的兴盛,陶器的生产出了满足本国的正常需求外,还作为出口商品远销国外。现今还有很多的残品存留。古希腊陶瓶、古希腊彩绘罐残片、古希腊调酒缸等这些距今两三千年的陶器,依然艺术魅力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在雕塑设计方面,由于希腊的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适合做户外锻炼和比赛。他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辱,反而以自己健美的身体为荣耀,所以,希腊时期存留了很多题材的雕塑艺术珍品。

古罗马征服了希腊人和埃特鲁里亚人,继承了他们的文化艺术。

在建筑设计方面,罗马实用主义为先的观念,充分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上。罗马建筑的最大特点在于混凝土的运用。罗马时期的混凝土,是利用石灰、火山灰、碎石、沙砾等原料混合制成,适合建造跨度比较宽的大型建筑,于是大量的建造了广场、城市、剧场、桥梁、宫殿、凯旋门、居宅等。这些建筑,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规模和空间组合上都大大的超越了他们的前辈。罗马帝国中期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罗马角斗场。

古罗马在雕塑设计艺术上与古希腊人有共识——都认为艺术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在建筑中应该有雕刻来装饰。

罗马的肖像雕刻即继承了祖先崇拜的风俗,又受到了古希腊雕刻的冲击,于是呈现出来形式多样、表情生动、形象概括等的特点。

巴洛克风格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古典主义者认为它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的名字便是这样由来。

巴洛克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方面,它的建筑外形自由,要求动感,喜爱华丽的装饰,喜好雕刻还强烈的色彩,常常用曲面的穿插和椭圆形空间表现自由的思想,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罗可可是在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欧洲18世纪兴起的与巴洛克密切关系的装饰风格。罗可可风格同样是统治者穷奢极欲、追求享乐的产物,并把巴洛克艺术中的刻意装饰的特点推向极端。它的特点是有轻巧、纤细、繁缛和华丽的装饰,是一种纯粹的宫廷艺术,居有华丽的色彩、细腻的工艺、丰富多变的曲线和不均衡、不对称,甚至带有反秩序、反常规倾向的装饰构成,给人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力和豪华奢丽的印象。但是它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丧失了艺术设计应有的生命力,因此很快被新古典主义设计艺术所代替。

在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形成了构成主义,它是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流派。构成主义的影响很大,波及欧洲各国。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主要集中在建筑、绘画、产品等领域。构成主义的领袖们认为,不仅要用颜料、画布等传统工具材料表达思想感情,更应该用现代工业材料如钢铁、玻璃等来表现工业产品的结构。

风格派是同时期出现在荷兰的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它基本上是一种美学运动,目的是要创造一种普遍的形式语言,追求“普遍真理”。

包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它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格罗佩斯居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强调废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都能享受设计。

包豪斯改变了以往美术学校对学生片面的教学方法,利用实习工厂与教学相结合,对后来设计艺术领域从平面设计到产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美、英等国家也伴随着现代主义运动展开了风格特殊的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受到了现代主义运动很大影响。它主张从传统艺术和设计中吸取创造元素,提倡机械美学,喜欢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和设计运动。它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关注人性,反对理性;并且开始关注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把设计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

高科技风格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一种风格,它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此风格的领袖认为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想对应的设计美学,它们采用最新的材料,用夸张和暴露的手法来塑造产品的形象,提倡暴露产品内部的部件和组织,来表现这种“精确美”。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高科技风格的代表作品。

极少主义风格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又一种风格,它的特征是追求极端的简单,代表作品有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的椅子和榨汁机,充分的体现着这种少到不能再少的设计风格。

微电子风格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一种风格,它的重点在于把设计功能、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显示技术和微型化技术相统一,并在产品中体现出来,当下热捧的苹果公司的产品就是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 肖清风,黄准.设计艺术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9

[2] 艾红华.西方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2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绝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虽然有人(如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在着作中为古典柱式制定出严格的规范 。不过当时的建筑师,包括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本人在内并没有受规范的束缚。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 十八世纪末,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建筑的形成和延续呈现着复杂、曲折和参差不一的状况。建筑史学界对其它各国文艺复兴建筑的性质和延续时间并无一致的见解。尽管如此,建筑史学界仍然公认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建筑简介

文艺复兴建筑是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和法国枫丹白露宫等。

历史背景

当时欧洲人的冒险事业已经扩展到了亚洲和美洲,包括原有的地中海贸易中世纪后期的繁荣迅速造就了环地中海的一些富裕贸易城市。

在这些贸易城市中,商业资本的庞大力量使得罗马帝国以后世俗力量和宗教力量的对比首次向世俗方向倾斜,市政厅,或者交易所,以至于为商业贵族营造的别墅等世俗建筑大量出现,而新兴贵族因为本身的立场而对于人文艺术的投资也是从前的宗教和封建势力所不能比拟的。

这种相对富裕和活跃的气氛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时代文化的大发展。而反映在建筑上就是社会中真正的出现了建筑师这个行业。文艺复兴真正奠定了建筑师这个名词的意义,将这种新的行业加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呼吸之中。过去,并不存在建筑师这个工作,有的只是工程师、木匠或者石匠。但随着建筑的兴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亦越来越大,出现了“建筑师”这个名词。他们不仅仅只将建筑作为一种营造的经验型行为,而是赋予建筑一个理论的和文化上的基石,正如建筑师在罗马帝国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来自雕刻师、绘图师、画家、工程师和细木工等。建筑师的出现,也为当时社会的思潮和文化进入建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如果说以前(从罗马帝国没落到文艺复兴开始)的建筑和文化的联系多半处于一种半自然的自发性行为,那么文艺复兴后的建筑思想和人文思想的结构紧密结合就肯定是一种非偶发的人为的行为,这种对于建筑的理解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的各种流派。

并且由于环地中海的贸易繁荣,使得意大利的贸易城市的学者很容易就接受到古希腊罗马在Byzantine和伊斯兰国家所保存下来的文明成果。其中林林总总的文化思潮,比如人文主义的兴起等对于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而单就建筑造型而言,建筑师从古代数学家对于完美的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启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完美的数学模型构成的,而大自然和人类的美皆出于数学模型的完美。基于此开始了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对于完美建筑比例的追求。

另一个引发的重点就是柱式,在罗马帝国之后,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重新继承了一整套古典的柱式,并且依此为基准奠定了直到现代建筑诞生的经典建筑营造模式。

发展过程

大致可分为以佛罗伦萨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早期(15世纪),以罗马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和文艺复兴晚期(16世纪中叶和末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 着名实例有:佛罗伦萨大教堂中央穹窿顶(1420~1434),设计人是F.勃鲁涅列斯基,大穹窿顶首次采用古典建筑形式,打破中世纪天主教教堂的构图手法;佛罗伦萨的育婴院(1421~1424)也是勃鲁涅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1444~1460),设计人是米开罗佐;佛罗伦萨的鲁奇兰府邸(1446~1451),设计人是L.B.阿尔伯蒂。

(佛罗伦萨的育婴院)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建筑 着名实例有:罗马的坦比哀多神堂(1502~1510),设计人D.布拉曼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罗马的法尔尼斯府邸(1515~1546),设计人小桑迦洛等。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 典型实例有维琴察的巴西利卡(1549)和圆厅别墅(1552),两座建筑设计人都是A.帕拉第奥。

(维琴察的巴西利卡)

建筑理论

这时期出现了不少建筑理论着作,大抵是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这些着作渊源于古典建筑理论。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体美,把柱式构图同人体进行比拟,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特点之二是用数学和几何学关系如黄金分割(1.618∶1)、正方形等来确定美的比例和协调的关系,这是受中世纪关于数字有神秘象征说法的影响。意大利15世纪着名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阿尔伯蒂所写的《论建筑》(又称《建筑十篇》),最能体现上述特点。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理论使古典形式变为僵化的工具,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和严格的柱式规范,成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张本。晚期着名的建筑理论着作有帕拉第奥的《建筑四论》(1570)和G.B.da维尼奥拉的《五种柱式规范》(1562)。

主要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建筑类型增加,在设计方面有许多创新。世俗建筑一般围绕院子布置,有整齐庄严的临街立面。外部造型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如立面分层,粗石与细石墙面的处理,叠柱的应用,券柱式、双柱、拱廊、粉刷、隅石、装饰、山花的变化等,使文艺复兴建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世俗建筑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府邸建筑上。

教堂建筑

利用了世俗建筑的成就,并发展了古典传统,造型更加富丽堂皇。不过,往往由于设计上局限于宗教要求,或是追求过分的夸张,而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尺度感。

建筑技术

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部用砖,或者下层用石、上层用砖砌筑;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这些,都反映出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城市和广场

城市的改建往往追求庄严对称。典型的例子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文艺复兴晚期出现一些理想城市的方案,最有代表性的是V.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按性质可分为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按形式分,有长方形广场、圆形或椭圆形广场,以及不规则形广场、复合式广场等。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早期广场周围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常在广场一侧;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园林

从14世纪起,修建园林成了一时的风尚。15世纪时,贵族富商的园林别墅差不多遍布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北部各城市。16世纪时,园林艺术发展到了高峰。

风格特点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绝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虽然有人(如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在着作中为古典柱式制定出严格的规范。不过当时的建筑师,包括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本人在内并没有受规范的束缚。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代表人物

伯鲁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

从时间和地点上来看,意大利的佛罗伦斯算是作为文艺复兴的开端了。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在意大利佛罗伦斯所建的大教堂就没有采用哥特形式,而是看起来很像拜占庭的圣母大教堂,可是却没有采用三角帆拱,而是直接将尖拱放在了一个八角形的墙上。而最后看起来很危险的在顶上面的一个小亭子却起了连接拱的几个部分并且用自重将他们压在一起的作用。另外,这个拱顶是一个木结构的顶,而不是罗马的石或混凝土顶。

而他在Santa Sroce的Franciscan Friary的Closter中,为Pazzi Family所建立的Chapel真正用上了三角帆拱,这次下部的平面是一个正方形,而上是一个三角帆拱加圆拱,失传几个世纪的工艺终于复活。从此这种圆顶加上巴西利卡的平面成为了后来几个世纪内的标准。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伯鲁乃列斯基兼具了一个传统中世纪工匠的角色,真正作为复兴时期建筑师代表的,并且真正将文艺复兴建筑的营造提高到理论高度的是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他的《论建筑》于1485年出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Gutenberg发明了印刷术,使得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快速。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这本书里面体现了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地角度讨论了建筑的可能性。他提出应该根据欧几里德的数学原理,在圆形,方形等基本集合体制上进行合乎比例的重新组合以找到建筑中美的黄金分割。他在建设Palazzo Rucellai的过程中 使用了各种柱式,而这些柱子都拥有经过精心推敲的比例。而宫殿的顶部也是独创的深出檐,甚至遮住了屋顶,使得建筑的外观保持完整的方形。

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伯拉孟特是将这种唯理主义古代精神推向极致的人,他竭尽所能的推敲每一个建筑比例,从他的坦比哀多(Tempietto of San Pietro)中你可以看到这种被推敲到近乎完美的比例 。而往后的很多公共,宗教建筑,比如圣彼得教堂,巴黎万神庙,甚至白宫都有布拉芒特的影子。

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作品可以说是圣彼得教堂,这个教堂的修建历史超过了一个世纪。而建筑师的名单列出来如同一个文艺复兴的名人录。而这个开端或者说骨架,则是由布拉芒特来完成的。而后陆陆续续有Raphael、Peruzzi、Sangallo the Younger、米开朗基罗、Vignola、Della Porta、Fontana和Maderna。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建筑师,而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而正因为这一点是他避免的他的同代人过分纠缠于比例之中的弊端而从一个雕塑家独特的三维视角来提炼建筑。他利用各种手法,比如破坏均衡,或者是利用狭长的走道或者柱廊,来达到一种感动人心的建筑效果,而对于是否符合严格的古典比例却不是很在意。其中用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巨柱式便是他将普通柱式拔高几倍而得到的。而这种对于古典母题的创造性应用将文艺复兴引入了后期的手法主义。

帕拉第奥(Palladio)

在维琴察的领袖人物是帕拉第奥。他是一个严肃的古典主义者,对于古典主义的蒸馏使得这位大师的作品总是带有钻石般的纯粹。体现了文艺复兴建筑的数学美感的精确性和那种对于集中式平面的控制力。而进一步看则可以看见在这种严格的美学体系下,作为建筑的主体已经被挤入一个很边缘的角落,建筑在他的手中彻底变成了一个概念的载体。

传播北欧

文艺复兴进一步向着Alpen的北方传播。这种传播却并不是很顺利,北方的欧洲文明并没有能够直接接触到古代文明的遗迹,比如雅典卫城或者是罗马城遗迹,而虽然当时印刷术已经发明,可是印刷品始终只是对于建筑的贰维再现,他不可能让建筑师获得临场的建筑感受,而且当时很多的大师都是由外行转入的,比如米开朗基罗。而他们对于建筑的描述很多是纯感受性质的,很难用印刷品来表达。北方的建筑师最多只能依照图解对于当时流行样式来一个照样翻制,至于对于这种文化的理解,又或者对于这种新风格怎么和当地风格进行妥善的协调,除了一些天才建筑师以外就很少能达到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南方建筑进入北方。那就是同时进行的宗教改革。这次改革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欧洲分裂。不同的教宗之间时有战争,而不同的宗教信仰也造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解。有时候对于南方教廷的反对甚至可以影响到对于南方文化的排斥。

远离古典文化中心和民族自身文脉的产生导致了北方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他们通常都不是纯粹的文艺复兴式样的,而且也很难找到如同帕拉第奥的那种异常严格的比例和对称关系。不过却由于北方国家的新教特征导致世俗建筑中多样化的风格。而一旦这些风格稳定下来以后又重新成为了历史文脉中的新的母题。这样北方建筑相对南方建筑在文艺复兴的风格演进中便缺少了明确的断代史。

风行欧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深远,在16~18世纪风行欧洲,大多与其本国的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对法国的影响

16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下形成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从那时起,法国的建筑风格由哥特式向文艺复兴式过渡,往往把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装饰应用在哥特式建筑上。当时主要是建造宫殿、府邸和市民房屋等世俗建筑。代表作品有:尚堡府邸(1519~1547)、枫丹白露离宫(1528~1540)。尚堡府邸原为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的猎庄和离宫,建筑平面布局和造型保持中世纪的传统手法,有角楼、护壕和吊桥;外形的水平划分和细部线脚处理则是文艺复兴式的,屋顶高低参差。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建筑中占统治地位的则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对英国的影响

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建筑在英国逐渐确立,建筑物出现过渡性风格,既继承哥特式建筑的都铎传统,又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中世纪的英国热衷于建造壮丽的教堂,16世纪下半叶开始注意世俗建筑。富商、权贵、绅士们的大型豪华府邸多建在乡村,有塔楼、山墙、檐部、女儿墙、栏杆和烟囱,墙壁上常常开许多凸窗,窗额是方形。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细部也应用到室内装饰和家具陈设上。府邸周围一般布置形状规则的大花园,其中有前庭、平台、水池、喷泉、花坛和灌木绿篱,与府邸组成完整和谐的环境。典型例子有哈德威克府邸(1590~1597)、阿许贝大厦(1572)等。

17世纪初,英国为了显示王权的威严,王室在伦敦设计建造庞大的白厅宫,但只建成了大宴会厅(1619~1622)。英国建筑师I.琼斯在设计这座建筑物时,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帕拉第奥严格的古典建筑手法,摆脱了英国中世纪建筑的影响。这时期的建筑仍然以居住建筑占主要地位,古典柱式和规则的建筑立面渐渐代替了伊丽莎白时期自由的过渡性风格。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削弱了王室的专制统治,但在君主立宪的斯图亚特王朝时,古典建筑手法在英国仍占主导地位,以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为代表作。

18世纪初,为英国新贵族和一部分富商建造府邸成了建筑活动的中心。这些新府邸规模宏大,应用严格的古典手法,追求森严傲岸的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是牛津郡的勃仑罕姆府邸(1704~1720)、约克郡的霍华德府邸(1699~1712)和凯德尔斯顿府邸(1757~1770)。府邸的平面布局多半是正中为主楼,楼内有大厅、沙龙、卧室、餐厅、起居室等。主楼前是一个宽敞的三合院。它的两侧又各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一个是马厩,另一个有厨房和其他服务用房。这种布局方式意在表现新贵族和巨商们的气派和财富。

对德国的影响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下,德国在16世纪下半叶出现文艺复兴建筑。开始,主要是在哥特式建筑上安置一些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构件,或者增添一些这种风格的建筑装饰。典型实例如规模巨大的海得堡宫(1531~1612)和海尔布隆市政厅(1535~1596)。1560年,巴伐利亚公爵阿尔伯蒂五世在慕尼黑重建府邸,有意采用古典风格,其中的文物陈列厅是德国文艺复兴建筑中的精美作品。

从17世纪开始,意大利建筑师陆续从意大利北部把文艺复兴建筑艺术带到德国。而德国建筑师也开始真正接受文艺复兴建筑,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手法。不来梅市政厅1612年改造后的立面可称代表作。

对西班牙的影响

从15世纪末叶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影响了西班牙建筑。那时起,西班牙建筑的显着特点是把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用在哥特式建筑上,同时还带有中世纪统治西班牙的摩尔人的艺术印记。建筑造型变化很多,装饰丰富细腻,几乎可同银饰媲美,因而称为“银匠式”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是萨拉曼卡的贝壳府邸(1512~1514)和阿尔卡拉?埃纳雷斯大学(1537~1553)等。

从16世纪中叶起,西班牙的一些建筑师和雕刻家曾到弗兰德尔和意大利考察,深受古典艺术影响。当时最着名的作品是马德里郊区的埃斯库里阿尔宫。从17世纪中叶起,巴洛克建筑在西班牙兴起。

历史评价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 十八世纪末,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3

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可以说是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校的继承者。“自然画派”是该学校的先锋。当时许多慈善家对该艺术流派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帮助,贡献了大量资金。在1843年“自然画派”形成了自己的学校,这所学校接收所有阶层有艺术才华的学生。学校吸引了一批在当时艺术界极其有分量的大师:多布罗沃利斯基、拉布斯、特罗皮宁、雕塑家拉马扎诺夫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别洛夫等来此学校任教。1865年宫廷建筑学校与这所绘画雕塑学校合并,更名为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学校师生曾与彼得堡美术学校的教师一起对救世主大教堂进行绘画装饰,雕塑家拉马扎诺夫为救世主大教堂创作了雕塑群。1896年根据新条例,该学校获得了中等教学学校的地位。十月革命后的1917年学校同斯特洛加诺夫学校一并改为国立自由美术家工作室。1920年9月29日学校改为国立高等美术暨技术专科学校。后来学校的建筑专业独立成为莫斯科建筑学院。现如今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共有四个专业:绘画专业、版画专业、雕塑专业和艺术史专业。下面详细地介绍一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

绘画专业在俄罗斯历届高中毕业生及外国学生的投报中最受欢迎,在这里学习的有来自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德国、荷兰、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成立后的这些年里绘画系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一无二的绘画、素描、构图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几年学习中获得造型艺术领域深入的知识,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此专业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系随着新时期的现实需求不断调整发展,在教学中推崇“学院派”,而“学院派”的独特性在于结合众多俄罗斯经典绘画和现代技艺绘画大师们的遗训,教学传统以古典主义俄艺术家的丰富遗产为基础,这些艺术家包括萨夫拉索夫、毕罗夫、阿尔希波夫、波列诺夫、谢洛夫(瓦伦丁)、科罗温、列维坦、尤翁。在绘画系任教的有许多知名画家,如格拉巴里,科林、代伊聂科、美拉西莫夫、约甘松、奥斯梅尔基及伊斯托明。实际上现在在院里教学的教师中很多人都闻名于世,他们的作品被拿到俄罗斯及海外展览中展出,他们亲自参与到建筑古迹的修复工作中,为自己热爱的美术教学和艺术工作付出自己的热情、汗水和才干。 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的师生都被疏散离开莫斯科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该院的第一批毕业生正产生于此。20世纪上半叶的大多数杰出绘画大师都是该系的毕业生,其中有萨拉霍夫、涅斯捷洛夫、尼孔、日林斯基、史马林、西多尔、科尔热夫、伊万诺夫、安德里扬科、布拉托夫、格罗斯基等许多艺术家。学院画派的基础使得该院毕业生有机会在各种不同的方向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现代艺术画廊、国际展览以及博物馆的私人收藏品中经常能见到他们的作品。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的学生们接触并投身到古典画派的创作中,学院的极高威信和知名度则保证了其学生深人各种领域的可能性。所有学生都要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进行学习,除了彩色画、素描及构图课之外还有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而主要注意力则被放在了模特写生上。在卓越的造型艺术大师柴烈达利和拉霍夫领导下开办的联合创作工作室也在该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俄罗斯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里有架上绘画工作室、大型装饰绘画工作室和戏剧布景工作室。进入该系的头两年学生在素描和构图工作室(即架上绘画工作室)里度过,这里有许多架上绘画工作室,分别由不同导师教授,所侧重的方面自然不同,这点后文将会介绍,但都是一样地重视基本功,稳扎稳打。到了二年级结束时学生们转到个人工作室。

在大型装饰绘画工作室的学生学习水彩壁画、马赛克、刮花法彩色玻璃拼画等创作技法。而在戏剧布景画室的学生则学习戏剧、服装的历史、舞台美工,掌握制造模板的能力。大型装饰绘画工作室的指导人、绘画及构图教研室主任、院士叶甫盖尼·尼古拉耶维奇·马克西马夫是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圆形屋顶壁画及其他陈设草图的创作者。救世主大教堂内部装饰的恢复工作由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艺术家们在其主席采列捷利的带头下组织进行。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的许多毕业生都参加到其壁画的整修工作中,其技艺之高超足以证明当年他们在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时获得的高水平的专业本领。大型装饰绘画工作室的毕业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完成了美国纽约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壁画。在这里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多项技能—从传统技能到最新的现代技能。根据学习情况毕业生依据兴趣给剧院、酒店、饭店、银行、教堂或其他公共建筑物设计壁画,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在戏剧布景绘画室学习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在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现任成员阿法纳西耶维奇的指导下学习。学生们需要完成两个剧院的设计布景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以及舞台模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剧院的历史、舞台美工和戏剧服装。

院士瓦连京·米哈伊洛维奇·西多洛夫是杰出的风景画家和教育工作者,是俄罗斯结构绘画古典派传统的继承者。他画室的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提交题材截然不同的创作作品——从风景题材到大型情节油画。

由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联邦人民艺术家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苏哈维茨基指导的架上绘画工作室继续了外光派艺术和架上绘画。

天才女画家、女院士塔季扬娜·格里高利耶夫娜·娜扎连科进入学院后明显地扩展了已固定下来的传统的界限,塔季扬娜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与众不同的创作手法以及作为一名教育家的能力才华大大提高了艺术教学过程的活跃程度和学生对掌握专业知识的兴趣。

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有机会在诸如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这样的世界知名的造型艺术宝库中接触艺术珍品甚至进行临摹复制工作。每年夏天学生们都会到国家最适合写生的地方去采风,老师在那里指导学生练习外光画。今年绘画系还开设了一个新的工作室,专门进行军事题材创作的画室,由阅历丰富的大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所罗明负责。这个工作室建立的初衷是复兴和发展大型结构式画作。俄罗斯艺术学校不仅拥有这种造型艺术的丰富经验,还有独一无二的教学方法,这些给艺术工作者们开辟了广阔的机会和前景。现在学院艺术教育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还保证了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在各大画种领域发展的广阔可能性,使他们能够在艺术中积极地思考,自信地生活,对任意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4

佛教造像艺术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兴起于印度与希腊文化交融的犍陀罗时期。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约60-375年),定都犍陀罗(Gandhara。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这里曾被希腊人长期占领,留下了诸多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犍陀罗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和谐的几何形体和真实、焕发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犍陀罗佛像头顶上的肉髻被希腊雕刻中常见的优美自然的波浪式卷发所覆盖,佛像着通肩式袈裟,其样式类似希腊罗马雕刻的长袍,衣褶厚重。面部表情平淡、高贵,半闭的眼睛流露出沉思内省的神态。

佛陀的人神合一的雕像表示是从公元1世纪的北印度开始出现的,主要源于两个地区:犍陀罗和马土腊(Mathura,又译秣菟罗、马图拉,位于今印度中北部)。

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国力强盛,在文化发展方面融合了古印度、波斯及希腊文化,统治者效仿阿育王推崇佛教。由于信徒对偶像崇拜的需要以及大乘佛教影响的普及,佛像在这一时期已被创作出来,犍陀罗艺术成为主要表现佛教题材的工具。

犍陀罗雕塑揭示了希腊艺术对它的影响,“人神”的概念明显是受到希腊神话文化的启发而来的。

笈多时期(Gupta Dynasty,约320年-540年)的佛教雕刻艺术中心有两处。一处是马土腊;一处是萨尔那特(Sarnath,我国唐朝时译作“鹿野苑”),位于犍陀罗地区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两大中心在继承贵霜时代犍陀罗和马土腊雕刻传统的基础上,遵循笈多时代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创造了纯印度风格的笈多式佛像(即马土腊式佛像、萨尔纳特式佛像),代表着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马土腊式佛像较犍陀罗佛像更加印度化,比贵霜时期的马土腊佛像更加理想化,印度人脸型,在艺术表现上更强调健壮、华丽、的肉体美和力量感,佛像着偏袒右肩式大衣,薄衣透体,犍陀罗佛像的波浪式卷发已变成螺发的形式。最典型的特征则是半透明的湿衣效果,衣纹细密,代表作有“马土腊佛陀立像”等。

萨尔纳特式佛像与马土腊式佛像造型类似,充满了宁静、内向、和谐的基调,最典型的特征是显露的全透明衣纹效果,代表作有“鹿野苑说法的佛陀”等。

西北印度铜造像:喀什米尔风格造像

西北印度铜造像以喀什米尔风格为代表,主要创作于6-12世纪。喀什米尔是印度佛教传播和发展中心,原古犍陀罗一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公元6世纪开始制作佛像;7-8世纪,本地艺术风格形成,融入了古希腊、波斯、中亚及印度本土等多种文化艺术风格。主要承袭了具有古希腊雕刻手法的犍陀罗艺术和笈多时期马土腊及萨尔纳特造像艺术。喀什米尔地区金属矿藏丰富,冶炼技术发达。通常采用黄铜,整体铸造佛像;像身多不鎏金,抛光处理细致;躯体光洁亮丽,肌肤圆润光滑。镶嵌工艺是其特色,主要有嵌银(佛像眼部、白毫)和嵌红铜(佛像眼角、唇部),这一工艺也影响到了西部的浩像。

在材质上,7-12世纪,喀什米尔地区使用中等比例黄铜,含锌量介丁10%-25%,含有5%左右的铅及少量的铁和锑,基本不用锡。东北印度铜造像:帕拉风格造像

帕拉王朝(Pala Dynasty,约750-1199年,又译波罗王朝)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两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一带,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研究中心。中世纪时代(约7-13世纪)是印度教美术的全盛时期,印度教跃居统治地位。8-12世纪。帕拉王朝创造了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最后辉煌——帕拉风格(波罗风格),对我国造像艺术有一定影响。13世纪初。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后,印度本土佛教及佛教艺术随之灭亡。

帕拉风格造像堪称多元文化艺术的融合。具有浓厚的密教色彩。通常采用黄铜,整体铸造佛像;像身多不鎏金,一些施以泥金;有时运用嵌银、嵌红铜,嵌宝石的工艺技法,在装饰艺术上,喜用敲刻出的梅花点对衣着进行装饰,周身以珠宝项链、圣带及钏镯等作为装饰。其主要影响区域为。

尼泊尔铜造像:尼泊尔风格造像

尼泊尔是佛教发源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公元前6世纪中叶,释迦牟尼诞生在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公元前3世纪,在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的推广下,佛教在尼泊尔正式传播。公元4世纪末李查维王朝(约400-879年)时期,印度教在尼泊尔与佛教密宗思想相互吸收,并行发展,自由融合。传统的尼泊尔艺术来自加德满都河谷一带,纽瓦尔人擅长建筑、雕塑、绘画及铸造。公元9世纪起,李查维王朝终结,尼泊尔由东北印度帕拉王朝控制。公元13世纪起,马拉王朝统治尼泊尔6个世纪,大力推广印度教。至公元18世纪,印度教已在尼泊尔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尼泊尔国教。

10-12世纪是尼泊尔造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造像铜质温润,鎏金苏黄。风格清新朴实,人物造型充满活力,融入了世俗化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12-14世纪的尼泊尔风格造像庄严神圣、造型标准、做工精细。因佛教受到广泛推崇,造像数量增多,满足了民众对佛教信仰的普遍需求,对、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及内地造像艺术影响深远。

西部铜造像

古代西部地区,阿里曾由象雄王国统治,除吐蕃时期(约600-842年)内,该地区在政治上较独立于卫藏(前藏和后藏);拉达克位于喀什米尔东南部,是藏族人民的居住区之一,现由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

西部佛教艺术发展主要始于佛教后弘期(自公元978年)。西北印度喀什米尔造像艺术对西喜马拉雅影响最为强烈,西部造像风格的最初形成及所用材质受喀什米尔影响,同时也受到一些周边地区正在盛行的传统艺术风格的启发。

10-12世纪,东北印度帕拉风格曾传入西部,随金刚乘佛教广泛传播。尼泊尔工匠在卫藏活动十分频繁。后弘期佛教活动扩展,一些在卫藏的尼泊尔工匠曾受雇于西部地区帮助造像。

12世纪后,东北印度帕拉王朝溃灭,印度佛教及佛教艺术终结,减弱了对西部的影响,尼泊尔艺术对造像艺术的影响逐渐增多。

西部造像风格和所用黄铜材质均受到喀什米尔的强烈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与东北印度、尼泊尔及周边地区正在盛行的传统艺术风格相结合。约13世纪时形成本地多元化艺术风格。造像铜质细润光亮,胎质轻薄,对材质、刀工、镶嵌及铸造的水平要求很高。

造像

中部地区包括后藏(日喀则)和前藏(拉萨、山南)。

尼泊尔艺术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源头,起初对后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8世纪起,东北印度和尼泊尔盛行密教,其影响力几乎覆盖整个佛教界,特别是前藏受到了东北印度的强烈影响。后藏和前藏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最初它们主要受到来自东北印度和尼泊尔的文化影响,后来又受到喀什米尔的一些影响。12世纪后,来自印度的各种艺术随着佛教在印度的终结而逐渐消失在,此后尼泊尔艺术对的影响明显增多。

作为喜马拉雅艺术的载体,造像体系庞大,造型各异,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常见题材除各种佛、菩萨、佛母、护法和密修本尊外,还有各大教派中的上师和藏族民众崇拜的民族英雄人物。

明清时期,的寺庙组织和佛像铸场多集中在中部地区,如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前藏拉萨多觉边铸场等。

藏族匠师继承了尼泊尔使用红铜的造像传统,鎏金、泥金工艺运用较多,工艺精细。红铜质地柔软,很少镶嵌贵金属,通常镶嵌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等。

明永乐、宣德宫廷造像

明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永乐时期(1402-1424年),宫廷设造像机构“佛作”。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在元代皇宫旧址上大规模建造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顺天府(北京)。

永乐早期造像体态优美,装饰繁缛,局部带有较多尼泊尔造像艺术遗风,如莲瓣细长饱满,劲健有力,尖部卷成三颗圆珠状等。晚期造像体态逐渐转向平稳,面庞饱满,具汉人面相特征;造像规格有所增大,高约25厘米上下,莲瓣较为宽肥,带卷草纹。座面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款;封底严实,八刀垛口规整,剁刺分布均匀;封底盖上刻有十字金刚杵图案,周边可见封护所用朱砂。

明宣德时期(1426-1435年),社会稳定,各地方之间关系融洽,造像数量少于永乐时期。造像承袭永乐后期造像风格,体态更为饱满,高度多在25厘米之上。面相宽平,衣纹质感强烈,汉化特征明显;莲瓣更加宽肥,卷草纹饰复杂,更具立体感。座面刻有“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为汉藏佛像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寓意深刻的造像题材和精雕细刻的工艺,反映了中央政府在处理汉藏关系方面的严谨态度。

明乐宦官廷造像存世的仅约400余尊。其中国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0余尊,国内博物馆、寺庙及私人收藏约200余尊。

明永宣宫廷风格造像

明正统、景泰、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崇祯年间仍流行明永宣宫廷风格造像。永宣宫廷造像对内地造像艺术影响十分强烈,传统面貌发生改变,造像姿态趋于端正,汉化程度明显加大;不突出个性化特点;注重装饰,这也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明永宣宫廷风格造像是汉藏金铜造像艺术结合的经典样式,也是明永宣宫廷艺术影响下的最高造像成就,具有承要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价值。

清康熙宫廷风格造像

康熙皇帝(1662-1722年)对藏传佛教十分崇重,曾册封过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一世章嘉国师,五世达赖喇嘛、五世班禅、七世达赖喇嘛等众多宗教上层人物。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在宫设中开殿念经处,召集了各族优秀的匠师制作佛像,此举标志着宫中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开始步入了正常化。由于造像风气盛行,对金属资源的需求量剧增,政府时常禁止对金、银、铜、铁,铅等金属矿业的开采。

清康熙宫廷风格造像融入了蒙古造像的力量感,是继永乐、宣德宫廷造像之后的艺术巅峰之作。在用材和工艺上对那些有能力制作同类佛像的寺庙和作坊的影响很大,其艺术风格、题材类型、造型样式和工艺手法在当时已成为标准造像模式。造像均用黄铜铸造,质地精良,硬度较高,胎体较厚。

清代喀尔喀蒙古造像

喀尔喀蒙古与漠南蒙古相对,今称外蒙古。传世造像为17-18世纪喀尔喀蒙古本地制作而成,以工精形美、细节耐看和鎏金、泥金等工艺精妙绝伦而著称于世。其造像风格于17世纪由一世哲布尊丹·洛桑丹贝圣赞所创,采用低锌黄铜铸造。

一世哲布尊丹巴一生热爱佛像艺术,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艺术灵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喀尔喀蒙古风格造像,曾多次遣使来京进献佛像。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会盟上授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大喇嘛,命其主管喀尔喀蒙古宗教事务,并就地建寺一座,亲题寺名“汇宗寺”。

清乾隆六品佛楼造像

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先后修建了八座佛楼,每座佛楼供奉佛像786尊,囊括全部显宗及密宗四部神像,是清官藏传佛教中唯一系统化的佛像神系。

佛楼分上、下两层,中央开门为明间,明问以外共设六室:一室般若品、二室无上阳体根本品、三室无上阴体根本品、四室瑜伽根本品、五室德行根本品、六室功行根本品。六室中的“六品”是指藏传佛教修行中必须经过的六个次第(阶段),故名“六品佛楼”。佛楼中每室均有供奉大铜佛9尊(高约40厘米),铸款“大清乾隆年敬造”;小铜佛122尊(高13-20厘米),铸款“大清乾隆年敬造”,莲座前、后方刻出佛名、品名。造像胎体厚重,黄铜烧古,见肉泥金;面相饱满,五官清晰,肌肤圆润,千姿百态;单层覆式莲座给人以圆润肥厚之感,莲瓣尖锐,内层不饰云朵,体现了清宫造像艺术特色。

目前,北京故宫梵华楼缺一般若品小铜佛,南京博物院存有一整套在抗日战争前从故宫宝相楼运走的佛像。除此之外,六品佛楼造像存世不足千尊。

清代乾隆宫廷造像

清代乾隆时期,政府对藏传佛教鼎力支持,铜产量在铜矿开禁之后持续增长。宫廷匠师设计了各种佛像。造像规模大,种类多,寓意深,用途广。乾隆皇帝、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土观呼图克图等大喇嘛亲自参与和指导。皇家造像机构拥有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铜质细密,光洁莹润,杂质少,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

已知的造像款识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土观呼图克图诚心金银造”“大清乾隆辛已年敬造”“大清乾隆庚子年敬造”“大清乾隆庚戌年敬造”。这些造像是为皇宫内外的佛堂和寺庙的供奉需求而制的。供奉地点存在随时被改变的可能。款识仅说明佛像的制作时代和用途,无刻款佛像不具有明确的用途和来历。

清代内地造像(京畿地区)

清代是我国多民族统一的重要时期,佛教信仰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北京作为政权中心。从尼泊尔、、蒙古、青海及北京周边地区引进优秀的工匠,并将他们的铸造和雕刻技术融入到北京传统造像艺术之中。

清代,造像风气旺盛,多地制作佛像,包括北京、河北承德、山西五台山、藏中、藏东、四川、青海、甘肃、漠北蒙古(外蒙古)、乌兰巴托、漠南蒙古(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多伦诺尔(多伦造办处)等。艺术发展趋势多样化。不同地区的工匠会效力于同一造像机构,展示他们各自擅长的技艺。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受宫廷造像艺术的影响,与宫廷造像近乎相同,直接效仿宫廷的造像样式。采用黄铜铸造,工艺精湛,异彩纷呈。题材包括佛祖像、菩萨像、佛母像,天王像、护法像、上师像,密修本尊像等。

提问环节

提问:是否有一种“雪堆白”造像?

邢继柱:“雪堆白”是地区手工艺水平最高的管办机构。由五世达赖喇嘛建立。“堆白”意指“能兴建一切享受物品者”。位于布达拉宫下的“雪”区(即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一片地方,在其城墙外西侧的广场边上,有一座端端正正、四四方方的两层院落)。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5

古罗马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它以庞大壮观而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环绕着这座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圆形竞技场的道路两千年来没有改变,四周还有当年角斗士装扮的艺人供游客拍照。古罗马时代崇尚的是力量和勇气,表现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古罗马的公民以观看角斗士表演为最大的娱乐,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有三个角斗场,使得几十万奴隶葬身于此:观众越来越喜欢血腥刺激的表演,人与人的格斗逐渐不能满足古罗马帝国公民们的欲望,于是建造了这座圆形大角斗场,这种对血腥的崇尚,代表了古罗马的强盛。圆形的表演场地铺满黄沙,下面是迷宫般的通道,以及一间间的地牢,用于关押角斗士和野兽。电影《斯巴达克斯》、《角斗士》帮助我们想象当年的情景: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艺术是永恒的:尤其在盛世,臣民建功立业的时间过去了,人们只乐意陶醉在艺术与娱乐之中。

罗马教廷既是古罗马斗兽场的破坏者,又是它保护者。十五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教徒在此殉难为由,宣布这里为天主教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免去了人为的破坏――这里不再有搏杀和鲜血。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一直是欧洲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毁坏和建设中轮回着。

古罗马的万神殿是最古老的教堂,也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十六根罗马柱支撑的门廊上刻着阿格里帕的名字,他为屋大维打下了埃及,是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万神殿里的大穹顶,被称作万穹之母:穹顶的天堂眼,让天国的阳光穿越千年的时间,洒落在教堂内,营造出庄严、雄伟、神圣的氛围。这里除了供奉罗马全部的神,还是意大利国王等王室的长眠之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的灵柩也在这里,在主神位的左侧,圣母像的下面,电影《天使与魔鬼》里的很多场景都是在这里拍摄的。JERRY说,意大利人可以把艺术家和神、和国王一样看待,这样的艺术家真是了不起:为什么中国人现在只认有钱人呢?我们三个大人立刻无语。

罗马城历史久远,意大利的建筑素以保存完好著称。罗马的古迹很多,交通状况不是太好,小型车穿梭在狭窄的街道,老爷车随处可见。西班牙广场在十七、十八世纪曾经是罗马的文化中心,李斯特、歌德、巴尔扎克、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等人物曾经在广场的两侧居住:破船喷泉是西班牙广场的地标,由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贝尔尼尼的父亲,雕塑家老贝尔尼尼设计。广场的台阶上尽是人头攒动的游客,装扮成吸血鬼的街头艺人,以及各种造型的人体雕塑,还有现场绘制油漆画和为游客画像的艺术家等,电影《罗马假日》里的奥黛丽・赫本在西班牙台阶上吃冰激凌的画面闪现出来,仿佛有时空穿梭的感觉。历经沧桑的建筑,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加入,罗马,就成为了永远年轻的经典。

巴黎以水的柔性而著称,也是法国的支柱产业:红酒、香水、依云矿水,巴黎充满着时尚的气息,而罗马的时尚有着历史的厚度、深度和重量,罗马人对于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种天生的敏感。曾经有朋友戏言,罗马的建筑保留了几千年,罗马的男人不用像中国的男人那样,把造房子当成毕生的事业,于是他们就热衷于高谈阔论、品酒泡妞。罗马人仿佛天生就是演员,他们在街上、地铁里讲电话时,手势和语调等肢体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三分语言七分表演,即使话筒那头是看不见的:罗马的女性天生就是美人胚子,走在罗马的大街上,古建筑、时尚用品和俊男美女成为一道不可复制的风景。

公元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改写了西方艺术史,造就了无数人文、科学、数学、哲学伟人,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伽利略、薄伽丘等文化科学巨匠,对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如今在意大利各地都可见到精心保存下来的古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这是艺术和建筑的黄金时代,留下了一段西方世界的时间遗产万世流芳。建筑诉说着历史,历史需要多种文化的并存。文艺复兴使意大利成为近代文明思想的诞生地,它促进了一种新文化的构建,促进了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制度的转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意大利人至今一直保持着文艺复兴的精神:崇尚人性,尊重历史,鼓励人们进入历史。

水不论流到哪里,都有它的源头;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他们的根。姓氏就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寻根密码。

中华民族的姓氏里,罗是个大姓。在宋版《百家姓》里的排位在八十位左右:“滕殷罗毕郝邬安常”。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的原则,可追溯至黄帝,罗氏奉黄帝为始祖。罗姓是当代第二十大姓,其来源最早与原始社会时期善于结网捕猎鸟雀的罗部落有关。罗的繁体字写作“”,我们俗称“四维”。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以罟鸟也。从网从。古者芒氏初……”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6

Abstract: Western classical furniture refers to the furniture at ancient Egypt,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medieval, Byzantine, gothic, Renaissance and baroque and rococo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terials, process, modeling of furniture at the period, with time as the clue an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arrier, provides the classical basis for the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关键词: 西方古典;家具;材料;工艺;造型

Key words: western and classical;furniture;materials;process;modeling

中图分类号:TS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78-02

0 引言

由于地域文化的区别,中式古典家具与西方古典家具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材料的选用重点、不同寓意的装饰纹样、工艺技术、造型等各方面。古典家具为打造风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西方古典家具各个时期的特征。

1 古埃及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主要建筑形式是金字塔和神庙。古埃及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使用家具,家具特征是高大,庄严,神秘,体现社会地位,装饰性大于实用性。

1.1 家具材料 木材。埃及缺乏木资源,木材主要靠进口。杉木用得最多,乌木和黑檀木用于表面装饰和镶嵌。其它材料还有河马牙、象牙、宝石、石片、珍珠、瓷片、金、银、金箔等。

1.2 家具工艺 贴金箔工艺,先把灰泥涂在丝柏木器表面,再涂以兽油或树脂,然后贴上金箔;涂饰工艺,采用水性涂料,先涂灰泥,再以矿物颜料彩绘;高超精湛的雕刻、镶嵌、金工、木工技术。工具有锯、凿、锤、斧、锥、槌、弓钻、小刀、磨刀等。

1.3 家具造型 造型以对称为原则,以直线为主,以宝座为代表。古埃及对死人生活比活人更重视,家具中常出现各种神化的动物。家具腿常雕刻成兽状。折凳的四腿,剪刀状分两组交叉,腿部常采用鸭嘴图案雕刻。兽形腿排列一个方向。

2 古希腊

2.1 材料 木材,有橡木、枫木、雪松、黄杨木、橄榄木、水曲柳、枸橼木、榉木、黑檀木,比较珍贵的木材还制成薄木饰面。铜、青铜、铁、大理石、皮革、亚麻布、皮条或皮索编织做椅面和靠背。黄金、象牙、玳瑁、宝石、龟甲装饰。

2.2 家具工艺 油漆、镶接、雕刻、车削、绘画、镀金、抛光等。工具有锯、斧、垂尺、腕尺、凿子、车床等,连接用榫卯、木钉、皮条、麻绳。

2.3 家具造型 摒弃了古埃及造型中的刻板。古希腊家具轻盈简洁,自由,实用,优雅。常以蓝色做底色,表面彩绘忍冬草,月桂,葡萄等纹样,镶嵌名贵材料。纹饰有动物、植物、几何纹样。古希腊较推崇圆形和三角形,三足桌起源于希腊家具。还有桌,凳,床,床榻。动物腿足与埃及的区别是四足都向内或都向外。

3 古罗马

古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罗马人好战,具有实用严谨风格,贵族兴起开始奢华的风格。混凝土的发明促进罗马拱券技术。古罗马家具风格从古希腊传承而来,家具风格更具男性化。

3.1 材料 木材中,主要有枫木、雪松、冷杉、榆木、桉树、橄榄木、山毛榉、鸟眼纹槭木等;其他材料有植物纤维绳、织物和大理石、铁、铜。镶嵌部位的用材主要有黄杨、乌木、冬青、香木、樱桃木、悬铃木、象牙、龟壳、金银、青铜、着色剂等。

3.2 家具工艺 铸造、雕刻、镶嵌、绘画、镀金、贴薄木片、油漆、深沟槽等。

3.3 家具造型 家具造型坚厚凝重,用料粗大、线条简单最常见的是坐具。没有过多家具形制,主要模仿古希腊家具。装饰图案主要有胜利女神、带翼状人或狮子、花环桂冠、天鹅头、马头、动物腿足、海豚及水禽、柱头、人物、勋章、良召叶、漩涡形、植物、战马等。

4 中世纪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由基督教教会统治的世界,设计风格深受基督教影响。主要有拜占庭和哥特式两种主要风格。

4.1 拜占庭风格 拜占庭家具继承了罗马家具的形式。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没有多大改变,造型多为庄严的直线形态,富有建筑般的量感,表面有精巧的镶嵌和雕刻,备有厚厚的丝绸坐垫和踏板。

4.2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家具建筑化。①材料。榆木、栗木、胡桃木、山毛榉、橡木、金属、象牙、金粉、银丝、宝石、大理石、玻璃等。②工艺。精致的浮雕、透雕、平刻等。③造型。以垂直线为主,顶上、局部、细节的上端都是尖的,充满向上的冲力。家具造型素朴、大而笨重、结构粗犷牢固,有层次丰富和精巧细致的雕刻装饰。装饰图案多为植物,有藤蔓、风树叶、葡萄叶、香菜、水芹叶、玫瑰花、三叶饰、四叶饰、五叶饰等。还有火焰形饰、尖拱、名人肖像、窗花图案、折叠亚麻布图案、壁柱等。

5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特点是复兴被遗忘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人文秩序,扬弃一切仅为宗教奉献的观念。

5.1 材料 家具用材主要是胡桃木。天鹅绒、鲜艳皮革、布艺流苏等软包的使用;软包时搭配钉饰。

5.2 特点 早期,张显华丽、壮观设计风格;晚期,造型规范、比例匀称、注重实用性,体现传统设计风格。

归纳为引入人体尺寸,注重数学比例,造型对称;前期多用镟木技术,后期大量雕饰,造型建筑化;雕刻出几何纹、植物纹、圆券纹;装饰题材常用宗教、历史、寓言故事;蛇形杖在双层柜上频繁使用。卧室家具稀少,引人注目的是床脚四个支撑架上盖有厚重精美的罩棚的大床。家具类型主要有壁橱、绘画嵌板装饰的箱柜、椅式箱、椅凳、可折叠X形椅、搁脚凳、梳妆镜等。

6 巴洛克和洛可可

6.1 巴洛克家具特点 ①材料。木材多用胡桃木、花梨木等硬木。镶嵌用材:各种奢侈昂贵的材料,包括宝石拼嵌、细木镶嵌。蒙面料:爱用天鹅绒。②工艺。采用大面积的雕刻,花样繁多的装饰,金箔贴面,描金涂漆,薄木拼花装饰,并在坐卧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靠背椅均用涡纹雕饰,采用优美的弯腿,座位靠背用豪华锦缎等织物。雕饰图案: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等。③造型。家具品种增加了沙发床、写字台、壁桌、新式抽屉柜和软靠背椅等。造型厚重,富有雕塑感,经常采用弧曲或呈球茎状的线条。追求动感,讲究变化,结构复杂,强调雕饰的同时,注重厚重的线脚变化,也注重直线和弧线的结合和线性的流动性。

6.2 洛可可家具特点 排除了巴洛克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吸收夸大曲面多变的流动感;优美回旋曲线,精细纤巧的雕刻;色彩淡雅秀丽的织锦缎或刺绣包衬;以青白色为基调,模仿上流社会妇女的洁白肌色,以示高贵;曲线雕刻,通过金色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高级硝基漆罩光,产生豪华感;雕刻装饰图案主要有狮、羊、猫爪脚、“C”形、“S”形、涡卷形的曲线、花叶边饰、齿边饰、叶蔓与矛形图案、玫瑰花、海豚、旋涡纹等。典型家具有:佛提尤(会议用扶手椅)、贝尔杰尔(安乐椅)、观牌椅、恋人椅、长椅、翼状椅、齐宾代尔式家具、温莎椅等。

总结来说,西方古典家具用材昂贵奢华,装饰纹样多以植物、动物为主,造型或直或曲,每个时期风格典型。

参考文献:

[1]周越.图书西方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陈于书.家具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7

关键词: 伟大心灵;审美意识;美学意义

综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到古罗马朗加纳斯的美学观,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代的美学思想潜流中有一股在审美活动中起作用的审美意识的主流。这一主流思想在朗吉努斯那里作了深刻总结,他“立足于创造主体谈文学作品的意旨、境界和风格,可谓抓住了创造意识(即审美意识系统)这一根本,由此出发谈崇高,首先强调人要有伟大的心灵”①,其中心论点: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本文拟就“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跃迁以及完满建构“伟大的心灵”(崇高的主体精神)的意义等方面仅作粗浅探讨。以期为建构现代美学有所裨益。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伟大的心灵”的形成

古希腊罗马人追求伟大心灵的实质就在于追求主体审美意识的高指标和审美意识的完满塑造。他们在追求主体审美意识的高指标要求和审美意识完满塑造上显示了自己的自豪感。毕达哥拉斯认为“人有好的灵魂便是幸福的”,他意识到了人的心灵内在追求;赫拉克利特认为人应当做到“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这一思想体现了要以人为本的美学要求;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他强调创造主体的心智能力的发挥;苏格拉底主张人们不应“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他看到了审美主体塑造的重要性。不论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还是苏格拉底,他们都立足“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点上,看到了“伟大的心灵”的崇高主体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那么,“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时期是如何形成呢?

首先、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相对完满的民主政治气候保证了古希腊人生活的多样化开拓的自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人性文化的生活方式。古希腊依山临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活富庶。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去发展文化教育和艺术活动,身心得到和谐自由发展。“伟大的心灵”在自由、淳朴、开放、乐观的天性中得以萌发。在这种多彩的人性文化生态中,人类人性文化童年时代的健全发展得到了充分体现,并成为人类人性自然发展、社会生活充分展开的典范。“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形成,更重要的原因是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的文化;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尤其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奴隶主民主制取代贵族奴隶主专制统制后,推动了农业、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们享有的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的空气为“伟大的心灵”的塑造提供了精神气候,以人为本的民主主义时代精神在民主政治环境中迅速勃发。没有自由就没有伟大心灵。因为生命的自由(即审美的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生存境界。生命的自由就是诗意的生存,古希腊人诗意的生存环境保证了他们的生命自由。根据自由的本质规定,生存的诗化自由涉及到或必然要求生存劳动的自由,生存思想的自由和生存关系的自由。其中劳动的自由是生命自由存在的前提,思想自由是生命自由的诗化境界,关系自由是生命自由的人文关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恰恰保证了他们的劳动的自由,生存思想的自由和生存关系的自由。因此古希腊人诗意化的生存理想的追求是生命自由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没有生存的自由就没有生命的自由,一部古希腊人生命的自由史就是一部生存的自由史。可以说,自由创造了“伟大的心灵”。

其次、古希腊神话哺养了古希腊人的人性文化结构。古希腊神话体系结构凝结着人类固有的意识幻象系统结构,它对人类意识系统结构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保证了古希腊人开放性的人性文化结构的形成,更为古希腊人性结构定格在“热爱生活,向往民主和崇尚理性”的特征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希腊神话“作为一种顽强的心理模态,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活理想”②。自由、独立和协调的人性结构在古希腊温和的气候,辽阔的海洋,富庶的土地,民主的政治生态里得到了充分的发芽和生长。因此,古希腊神话为“伟大的心灵”提供的血液和营养。“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又会产生伟大的作品。而作品总从属那个时代,同时,那个时代的作品反过来又会影响那个时代的人。

此外、“拿美来浸润心灵”(柏拉图)是古希腊罗马人培育伟大的心灵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如何又能培育伟大的心灵呢?我们先看看古希腊罗马先哲们智慧的独白:毕达哥拉斯派认为,音乐能“导引灵魂”、“好的音乐能完善灵魂”;赫拉克利特说,真正富有智慧的人,不能以“庸众为师”,不能只靠两只眼睛看人,而要向心灵优美、智慧超凡的人学习。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表现了人的灵魂的艺术才是“最动人心魄的、最令人愉快的,最亲切的,最迷人的和最可爱的”;柏拉图虽然宣布诗人在撒谎和诗作是亵渎灵魂的两条罪状,但他仍从维护贵族专制制度的立场极力推崇融美于心灵,培养“身心和谐”的人。他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相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并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③柏拉图“用美来浸润心灵”就像“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智者派更是把人提到社会的中心地位,重视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培养。不难看出,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通过在个体心灵中培养起一种明晰的形式秩序感,为崇高的道德意志和理智的主体精神(即“伟大的心灵”)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伟大的心灵”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古希腊美学主体结构的形成。我们从古希腊神话结构中已经看到美学模式的萌芽和生长态,神的个性形象的展开就是人性的展开,神性的整体展开就是人性的整体展开。古希腊神性理想的必然性预示着人性理想的必然性和人类心灵的自然合理性。“伟大的心灵即崇高的主题精神,包括伟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观,民主意识和创作的激情与想象力、创作力,这一切汇成内心强大的审美意识体系。”④ 那么,强大的审美意识体系的建构成功,事实上就是美学主体结构的完成。因为美学就是人的审美学。“人的审美”有两个基本规定:一是人;二是审美。只有人才有主体意识,只有人才有审美意识需要,这两个基本规定就有一个核心:审美意识。要研究美学,就是研究审美学,那么研究审美学,就要搞清人的审美意识到底是什么?即审美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审美意识的本质关涉着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范畴的等美学上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审美欣赏无非就是审美意识的运转,审美创造无非就是审美意识的外化,审美范畴的分类只有按审美意识标准分类才能走向清晰(如生活审美、自然审美、艺术审美……)。因此,古希腊人审美意识的完善就是美学主体结构的完成。

二、“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运动和跃迁

“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运动和跃迁表现它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创造上。

第一、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心灵。苏格拉底在《斐多》中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祗”,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是指向人类共同的追求。这是伟大心灵的永恒价值追求,更是伟大心灵的终极指归!在朗吉努斯看来,崇高的作品出自对崇高心灵的模仿,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他要求诗歌和艺术必须歌颂英雄人物,表现高尚的德行和思想境界,具有一种高贵的情调和风格。“我们所赞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⑤“真正的才思只有精神慷慨高尚的人才有。……崇高的思想是当属于崇高的心灵。”⑥换句话说,伟大心灵的运动必然是伟大思想的运动。从古希腊的悲剧来看,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是悲剧,而是民主意识,是人性思想之花。从悲剧中更能透视“人可以创造一切”、“人可以重新塑造自己”,也即“伟大的心灵”的运动的力量,它“指向崇高的人性净化”。第二、艺术即人性的表现。伟大的心灵需要伟大的艺术,文学艺术是人心灵结构知、情、意的充分展开与实现,伟大的艺术为伟大的心灵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人性在艺术中的表现又以审美意识为核心,因此艺术是审美意识的最集中表现。在今天看来,古希腊的艺术理性结构的背后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人性文化结构的不断渗透到意识结构内,从而形成了人类意识结构的结果。意识体系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不断地有机延续,意识的我,既属于我的,也属于人类的。伟大的心灵呼唤伟大的艺术,艺术灵魂,就是人类心灵的核心和本质。所以海德格尔说:“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性意义上的历史”⑦。艺术思维的结晶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为伟大心灵提供熔炉。第三、审美是伟大心灵的人本选择。这种选择是“伟大心灵”的一次伟大地跃迁,即人的本质的跃迁。人在感性实践和理性实践的不断碰撞和渗透中,最后跃迁到审美自由的最高境界。从发展和超越中达到人的本质的确定性。而“人的本质的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意识组织的确定性。即意识组织结构的开放与封闭、有序与无序、凝聚与松散、强固与薄弱、定向与无向、澄明与混沌等等。这些组织状况规定着人的行为选择。” ⑧因此人类的发展和超越是建立在伟大心灵的追求的基础之上的,伟大的心灵在各种人类实践中作着“选择”。审美活动立足人的主体,伟大的心灵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审美的结构源于人类心灵的结构,审美的结构又体现于审美活动中。审美的形象形成于人的心灵中,“在审美之后,心灵中形成的审美意象就进入审美意识结构之中,丰富或更新审美意识原结构。” ⑨新的审美意识结构形成是审美自觉的完成,审美的自觉即人性的自觉必然跃迁到美学的自觉,美学的自觉是伟大心灵自觉的更高表现。

三、“伟大的心灵”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

"伟大的心灵”即表现在主体意识的高指标要求或自我意识的完满塑造上。那么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塑造就具有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完满心灵的塑造实质是强化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推动自身和社会生活前进的人生动力系统。有了主体性,人才能走向自我存在,价值实现和自身完满塑造的历程。只有完满的人生才能去审美或创造,才具有审美的完整性和创造的完整性。人生的失误和审美的残缺来源于心灵意识的残缺。意识的完整性决定了我们对生存的选择性和决策性。“从人本意义方面看,人的本质关键在于人的意识系统。人的本质的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意识组织的确定性。” ⑩其二,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塑造的核心是强化主体的审美创造性。“人的心灵(心理)是精神生命的控制中心,又是人生动力的源泉,心灵的运动沟通了人生与世界,控制着世界化为我,我化为世界(物化人、人化物)的大运转,将人类与世界推向越来越高的审美与创造的阶梯。”11主体的创造性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需要,更是人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总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在于人类不竭的创造精神。第三,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还表现在民主政治社会上。历史上,人性地位上扬时,神性地位就在低落,相反神性地位上扬时,人性地位就在低落。例如历史上那些复兴的时代,无不是伟大心灵的完满建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文化的四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一个是中古时代;一个是17世纪贵族君主政体时代;一个是工业化的民主政体的现时代。没一个时代不是人性大解放的时代,伟大心灵建构的时代。而公元前6世纪时的亚洲。3世纪至10世纪时的欧洲,那时的人们伤逝了生活的勇气与希望,无不沦落为神性的奴隶,直至人性泯灭,更谈不上伟大的心灵。因此,一个高度民主的政治社会必然呼唤伟大心灵的有意识完满建构,一个伟大心灵的有意识完满建构必然是一个高度民主的政治社会。

四、结语

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启示我们,伟大的心灵即崇高的主体精神是民主政治时代的选择,是人性自由发展的选择;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艺术;审美是伟大心灵的自觉,审美的自觉必然跃迁到美学的自觉。同时“伟大的心灵”的形成也是古希腊美学主体结构的形成。今天,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必然要从“伟大的心灵”这方面打开通道,现代科学主体美学的建构也必须要接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这根主血脉。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篇8

世界罕见的“廊桥城墙”

从古老的文化城市维尔茨堡开始, 经过中世纪古城丁克尔斯北尔,内德林根,延伸至路德维希二世的新天鹅堡所往地非森,一路看过无数古镇。听说下一站罗腾堡(Rothenburg)又是古镇, 神色便有些不屑,然而眼前蓦然出现一座城池!称它做城池,因为你绝对无法用古镇、城堡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第一眼看到的罗腾堡――它竟有一道城墙, 宛如上古突现眼前!

罗腾堡距纽伦堡西50 多公里,是德国巴伐利亚最出名的小镇,有“中世纪明珠”的美称。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干净、宁静静的小城景象。

在德国的中小城市,街上的行人都少得可怜,人汇集的地方多半是游客们游览的景点。沿着一条马路向前,走过个拐弯,像“绿野仙踪”里4 个小伙伴看见OZ 国一样,在面前出现了一个童话中的古堡。童话中的王国不是大人国就是小人国,似乎不合正常比例才是童话。罗腾堡王国的入口是个略显低矮的大拱门,进了门是一条环城的护城河,过了桥,谷仓一样圆圆的带尖顶的城堡连接着“城墙”,把这座城与尘世隔绝开来。

罗腾堡古城始建于公元9 世纪,12 世纪首次修筑城墙。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作为帝国的自由市,商贸活动非常繁荣,罗腾堡也因此盛极一时。德国艺术浪漫主义风格时期,这个重建后的中世纪城堡成为艺术家的圣地,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艺术家在此地留下不朽之作。

这座小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受了多次战火的洗礼,然而幸运的是许多古老建筑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让今天的罗腾堡仍然充满了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情调,这也正是如今人们如此喜爱这座小城的原因。

罗腾堡从一开始便与众不同。在城墙和我们之间有一条铺着碎石的甬道, 宽度刚好容两辆马车擦肩而过,光滑的路面似乎还留着车辙的痕迹,如果稍作停留,耳边竟仿佛有马蹄声响起, 时空在刹那间错乱。

沿着甬道跨过护城河,尽头就是城门,由巨大的石块迭砌而成,不见得巍峨,s饱含朴素与厚重的气息,墙面的灰泥淡淡剥落,留下恰到好处的斑驳却十分得体,反而添了几分韵味。几个世纪的战乱沉浮岂不沧桑,然而低矮的门廊既不阴森,也不局促,由不得人疑疑惑惑地走进去。内城里突然迎面跳出两个圆顶小房子,簇拥着一道小巧的拱门,气氛立刻活泼起来,罗腾堡绽开俏皮的微笑,她便是这样出其不意地欢迎了我们。

罗腾堡是一座极简单的小镇,几乎像每个德国城市一样,市政厅,集市广场和圣雅各教堂组成了罗腾堡的中心。所谓曲折的小巷决不幽深,从任何一个角落出发,不一会儿就能走到中心的集市广场。虽然举手投足尽是古迹, 一砖一木足可称为历史,然而罗腾堡的建筑并不单一,例如童话般色彩缤纷的独栋砖房美则美矣,但最经不起流连。

但,这不是真正的罗腾堡。它的隐秘之处其实是绕城周的城墙,这些城墙从1172 年开始修建,至今仍然保存完好。不过,有历史的城墙即使在德国也不止这座,这些仍然够不上特别。罗腾堡的秘密应该这样被揭开:请随我来,拾级而上,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太出人意料了:它竟然是一座廊桥!

有木的回廊,石的墙,蜿蜒曲折,杳无尽头。如闽北的泰顺,长廊穿南北, 双亭望东西,恰好在廊下从容穿行 或者凭栏远眺。

廊外风光无限,砖红色屋顶霎时撞了满眼仿佛翻起层层红浪,绵延不绝。半阴的天在此刻酿出一种桔色的调子, 一把暧昧的温暖抽丝剥茧般细细弥漫起来。细看时,红色轮廓或尖或圆,形式各异,如同观看了一场从哥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幻灯片展示。

廊桥另一侧是石墙,罗腾堡人的恩怨分明尽数刻在墙上,方框里是捐赠者的名字,不计贡献多少,只以感恩的心情将姓名国籍篆刻得端端正正, 个个数过去其中也有中国人。狭长的则是抗击外敌的射击口,逼仄的形状暗示了罗腾堡曾经作为坚固要塞,可是那些惨烈的战争再也无法想象,从现在的射击口望出去,其花灼灼,其叶蓁蓁,长天里飘过细碎的莺歌,英雄纵然迟暮, 未必尽是凄凉,眼前的宁静是任谁看了都会微笑的。

天空偏在此时飘起丝丝细雨,正宜廊桥雨中漫步。廊下姹紫嫣红开遍,廊上空寂无声良久才有个人施施然迎面走来,于窄窄的廊间擦肩而过,蓦然回首,罗腾堡暗沉沉的,在烟雨中浸湿了, 温润如玉竟隐约流泻出江南油纸伞下的淡淡轻愁来。

浪漫的“童话世界”

罗腾堡绕来绕去的小街道,不论怎么走都能走到市中心,而且在路上都要经过“塔门”。那是四四方方的一座高塔,尖尖的塔顶,塔基下街道从拱门中穿过。塔正面大墙上,镶嵌着一面钟表, 表盘是罗马数字的,望着它不禁让人担心,12 点敲响的时候,灰姑娘的马车会不会变成南瓜,马儿会不会变成小老鼠……在德国有许多城市都声称自己是中世纪古城,但是唯独罗腾堡的两座塔门才是中世纪古建筑最精典的象征。

纵横在小城内,上坡、下坡,一回首,一转身,便又是窄窄斜斜的街巷,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都美得让我们想把自己遗忘在这里。看着斑驳泛光的石子路,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似乎在向我徐徐走来,淡淡的丁香花气息扑面而来,东方式的古典雨巷在我的心中悄然绽放。在罗腾堡,我们相信了童话世界的存在。

令人惊讶的是,小镇所有的建筑都是百年以前的小木楼,装饰着一色砖红的斜瓦屋顶,漆成五颜六色的美丽木窗,到处都装饰着鲜花和绿植,仿佛一个个优雅的小花园。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让人格外倾心,罗腾堡总共才一万多点的人口,几乎都靠旅游业生活,可是没有看到讨好游客的任何态度。似乎自给自足,安分地守着精品店, 开着小餐馆,小旅店。而店里的货品、餐馆的食品,都是最为传统的,没有为商业、为他人所改变。

在老城的南端,石板路在这里一分为二,呈“Y”字形,且顺着地势有不同的坡度。小路两边是美丽的传统木框架房子,还有一个小小的喷泉,这条小街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步云莱。这里是罗腾堡特色街景的缩影,也是小镇最著名的民俗市场。

虽然名为古镇,罗腾堡的历史却颇为诙谐,如果整点时分看到有群游人聚集在集市广场的议会酒馆前,你千万不要奇怪,他们是在等待这个城市最负盛名的传奇故事上演。

相传1631 年,神圣罗马帝国日暮西山,各种势力互相对抗使帝国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宗教改革运动引发了新旧教派之间的战争,波及全欧洲的30 年战争终于烧到罗腾堡城墙下, 清教徒在城中苦苦抵抗,代表天主教的瑞典皇家军队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攻占罗腾堡,愤怒的占领者意欲屠城。东方人的故事里,肯定是玉石俱焚宁死不屈的结局。

然而,西方故事往往出人意料,当时天主教军团首领蒂利将军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放言说,如有人能喝下5 公升的酒( 大约一桶),就可以赦免罗腾堡,这大概是最富有德国特色的挑战了。

罗腾堡市长努什如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挺身而出,一饮而尽,拯救黎民于水火,而蒂利将军竟也信守承诺, 罗腾堡终于逃过一劫。而那位酒后昏睡了三天三夜的市长,从此成了英雄。

战争结束后的1683 年,人们在中心广场的议员酒馆上建造了一个钟楼, 每当整点报时,伴随着钟声市政府大钟左右两边的小窗户就打开了,从里面转出两个雕像,一边是手握屠刀的将军, 另一边则是正欲豪饮的市长。他们慢慢端起酒杯举到嘴边,昂起头,一饮而尽, 然后慢慢放下了杯子,每天都在上演着饮酒救城的故事,议会酒馆也就成了罗腾堡的标志建筑。

这个皆大欢喜的故事让罗腾堡到处充满活泼气氛,就连博物馆都处处透着精灵古怪。罗腾堡的博物馆不拘一格,内容独特,比较著名的如圣诞集市博物馆,玩偶博物馆、以及中世纪时代古罗腾堡手工艺品屋等等,单看名字就知道制作者童心未泯。

走在用小石块垒成的马路上,发现两旁没几步就是一家卖玩具的漂亮小店铺,透^橱窗,里面是一个微缩的童话王国:跳芭蕾舞的小天鹅、睡眼朦胧的小鸭子、变成青蛙的白马王子、长着蜻蜒薄翅的小天使、有着大红鼻子的小矮人……每个店内都很拥挤,抬眼就蹦出一个小家伙吓你一跳,你简直就像是从大人国来的怪物。店内售货的小姑娘,不是打扮成小红帽,就是白雪公主,巴伐利亚州那种特有的连衣裙,让穿戴它的姑娘们散发着古典的浪漫和梦幻的美。

万种风情惹人醉

罗腾堡的美食橱窗里还有一道美丽风景,叫Schneeball( 雪球)。看上去巴掌那么大,是小镇著名的特色点心,也是不折不扣的传统特产。它的卖相十分诱人,大抵是面粉制品,圆球形一层层叠裹起来,仿佛一只巨型开口笑,烘焙出精致的金黄色,上面浇以不同的配料,松脆巧克力、甜蜜奶油、香浓榛子、醇厚椰奶、清淡绿茶……种种令人垂涎的口味不一而足。

一个“雪球”的样子已十分可人, 偏偏店里还把各种雪球码成一堆一堆, 褐色、奶白、草绿各色绒球圆圆滚滚地陈列在银盘中,精美如礼品店的橱窗, 搭配销售小姐秀色可餐的微笑根本就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就连选择都成了一种享受。

2 欧元一个,咬起来颇像天津大麻花,却没有麻花那样的油腻,粉嘟嘟的, 一不小心就会吃得满嘴白粉儿,像是面粉糊了脸。还有像车轱辘那么大的草莓馅儿饼,面上盛着鲜红的草莓和糖浆, 刚刚烘烤出来还冒着热气,看得我趴在玻璃窗外流口水!

小镇最负盛名的是各种手工艺品。欧洲是最早用亚麻制作手工艺品的,据说在瑞士湖底发现的亚麻织布是世界上最早的亚麻制品,而古希腊一片被称为“静夜薄雾”的半透明亚麻布价格几乎等同于黄金。

罗腾堡至今还保留着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亚麻手工织造技术,织出的亚麻布厚重挺括、纹理平整,更有细心的奶奶一针针钩织出繁复葳蕤的蕾丝边, 用来做枕套、床品、桌布、椅背、坐垫都异常精美;还有手工制作的巴伐利亚传统服装,男生戴着圆帽背带裤穿着带蕾丝边的白衬衫,女生格子背带裙腰间系着各色围裙,俨然就是从格林童话中跳出来的小红帽。

当然,手工亚麻织品动辄百欧以上的价格也是一般游客消受不起的,更多的是把它作为艺术品看待。如果你嫌亚麻太贵重,这里还有手工的亚麻香包, 塞满当季的天然薰衣草,手拿一个满室馨香萦绕,香包外还有古拙的手工刺绣,只要20 多欧一个。

转角处,我遇见了《胡桃夹子》童话中的那个领着一群老鼠兵作战的胡桃夹子王子,这位“王子”足有一人多高,他所“守卫”的就是小镇著名的“圣诞博物馆 Deutsches Weihnachts museum”,里面陈列着小镇百年圣诞装饰――人偶、啤酒杯、铁艺雕塑、各种神话中的小动物。在这里,一年365 天,天天都是圣诞节。

圣诞博物馆的旁边,则是德国最古老的“泰迪熊商店”。德国是泰迪熊的故乡,镇上这家泰迪熊专卖店, 号称是德国最大和款式最全的,有超过300 个品牌5000 种不同款式的泰迪熊商品。认准门口这一人多高的大熊就没错了,里面有所有你能想到的各种泰迪熊玩偶。

上一篇: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工艺美术运动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