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物有关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8:02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1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活 教学

所谓的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展和提升。

英国的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其中的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生物新课程倡导生物教育要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并能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和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

1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知识

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物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这些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教师还要善于挑选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亲身感受、经历、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还有如讲到细菌与真菌引起人与动植物患病的内容时,可以举出一些在学生中经常患的皮肤病为实例,也可以找些植物患病的标本让学生看看,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教学内容溶入生活,深入浅出地把复杂难懂的生物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心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2 在作业中体会到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给学生布置作业,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觉得生物作业应该是把课堂的知识复习及实践的过程,因此,应该布置些跟生活相关的作业。如我们讲到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就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自酿葡萄酒、米酒,自制泡菜、腐乳等。讲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时,我就让学生课后去采些这些生物的标本回来,然后再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讲解。我还教给他们一些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知识,使他们自制了很多的生物标本,既学到了知识,更增添了兴趣。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生物学,时时在用生物学,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理解、记忆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与人的吃、穿、住、行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我们吃的馒头、面包就与发酵方面的生物知识有关,我们穿的麻料的衣服是从某种植物中提取出来加工制作而成的等等。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记忆到应学的知识。

例如在八年级生物《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一节中就有发酵这个知识点,如果单纯的就做个演示实验就显得单调且学生兴趣不大,觉得跟他并没多大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增加怎么做做蛋糕面包等一些生活知识,并讲讲为什么有些同学会馒头做得比石头还硬的原因。讲授《从种到界》这一节课的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个内容时,怎么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等级呢?我们可以用某同学从某某地方寄信给另一个为例,地址就可以这样写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中学――初二年级――526班――杨某某。通过这些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 利用生物实验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现象,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社会行为这节课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内的蚂蚁洞让学生观察及动手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就很很容易理解社会行为的几个特征:什么是等级、什么是分工,什么是组织。这样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思考,获得知识。

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生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并非所有生物学知识都能“生活化”,创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做出他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汪忠等.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陈皓兮等.中学生物教学指导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仁君.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2

关键词:元素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学习困难;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02-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1

一、引言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在物质认识层面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又为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此部分内容具有琐碎、庞杂等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区。认知心理学表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认知结构的测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先验知识、迷思概念以及知识建构与组织方式,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将以前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更好地实现概念转变[1]。因此,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Flow Map)测查学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探讨其学习成败的原因,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问卷法

为了调查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本研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以某校高一年级共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2份,调查完成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分别与三位化学教师以及两位专家进行讨论, 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对30个学生进行试测,选用克伦巴赫Alpha系数计算一致性,信度系数达到0.801,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2)流程图法[2,3]

流程图法是指在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提出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它是同时捕获顺序和人思维间的相互关联,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有效工具。 为了测查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对该校高一年级某一班级中的30名学生进行访谈, 并绘制流程图以展现学生的认知结构:采用箭头将知识点依次列出,并对出现重复或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归连接。通过30名学生的流程图,对其认知变量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于认知结构变量的内涵及计算如表1所示。

2. 研究过程

(1)高中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法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观念、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所常用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课堂效率来了解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

(1)问卷调查设计情况如下[4]:

1.你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

A.内容有趣,有大量演示实验,贴近生活

B.内容简单,通过记忆就可以较快掌握

C.内容庞杂,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与方程式

D.内容零散,很难找到内在规律

2.相较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理论,你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兴趣)

A.更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更简单、更有趣,演示实验丰富

B.更不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规律性,内容太庞杂

C.没有更倾向于哪一部分知识

D.都不喜欢

3.相较于此部分知识的新授课与习题课,你更喜欢(学生对于课堂类型的偏好)

A.新授课 B.习题课

4.你如何掌握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及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所常用的方法)

A.罗列知识点并进行记忆和背诵

B.根据教师的讲解与实验现象去理解记忆

C.通过做练习题去记忆

D.总结规律,整理记忆

5.你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W习(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

A.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效率低下,或实验现象不明显

B.没有特定的帮助,更多的只是一种学习兴趣的激发

C.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记忆相关的现象与性质

D.有较大帮助,有助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6.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你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的大概程度是(学生课堂效率的调查)

A.能够掌握80%左右,课堂上就能够基本消化教师的讲解

B.能够掌握50%左右,教师讲过后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存在部分疑惑

C.能够掌握30%左右,需要课后做题才能进一步掌握

D.课堂存在较多疑惑,需要课下进行多次复习才能掌握

(2)调查结果

完成调查后,将收回的100份有效数据利用Excel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在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且缺乏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多数学生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且不善于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效率方面,学生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 而在教学方面, 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2)认知结构定性分析

根据访谈录音绘制流程图,经过对比,选择成绩优秀、中等、较差(参考当月月考化学科目成绩)的三位学生的流程图进行分析,流程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

①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学生1回忆起的知识点明显多于学生2与学生3, 并且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联系较为紧密;而学生2与学生3在知识点的数目上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网络联系上都较学生1差,尤其学生3,其认知结构整体性较差,有待完善与优化。

②认知结构的层次性: 学生1在知识点上按照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顺序进行叙述,又基本按照每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的顺序进行描述,而且能够按照先总体再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说明其认知结构层次性较强。 学生2在每个知识点内部的逻辑结构不够完整,认知结构的层次性略显不足。 而学生3在知识点的描述中缺乏层次性,有关不同物质的性质知识交替出现。

③认知结构的深度与广度:学生1所描述的知识点最多,深度较明显。相较于学生1,学生2描述的知识点较少,其次,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仅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未进行解释与举例说明。而学生3描述出的知识点数目较少,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且错误较多,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其描述也只停留在简单性质的复述水平。由此可看出,学生3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3)认知结构定量分析

对上述三位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中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信息检索率均呈现明显的阶梯性递减,这与其纸笔测验成绩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更加精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可见,学生的纸笔测验成绩与其认知结构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显著相关,即学优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建立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为丰富,对知识的整合程度更高。

三、“铝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的内容分析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节,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应用;常见铝盐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流程图中学生所提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较为直观地看出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错误概念等。

铝:关于铝的物理性质,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正确表述(93.33%),但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铝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10%)。关于铝的化学性质,较多学生提到了铝可以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或氯气)、酸、碱溶液以及盐溶液反应(70%、80%、83.33%、50%),但只有较少学生提到“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以及“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23.33%、6.67%)。说明对于铝的化学性质,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原理上对其性质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仅有少数学生提到关于铝的制备方法以及实际应用(6.67%、13.33%),说明学生可能不够重视这些知识。

氧化铝:关于氧化铝的物理性质,提及人数较少(16.66%)。而在化学性质中,较多学生提到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分别能够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76.76%、83.33%、80%)。部分学生提到两性氧化物这一概念(43.33%),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水(30%),说明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停留在某一具体反应样例层面,而不能够从物质分类理论角度对其做出解释说明。极少学生提到氧化铝的实际应用(3.33%)。

氢氧化铝:关于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较少学生提到其溶解性、吸附性(20%、6.67%)。而在其化学性质的描述中,较多学生提到氢氧化铝分别可以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86.67%、83.33%);部分学生能够描述出“两性氢氧化物”这一概念(46.67%);部分学生提及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36.67%),较少学生却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铝与氧气(10%);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与过量的碱反应先生成偏铝酸根,再生成铝离子(10%)。提到氢氧化铝制备方法、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学生较少(13.33%、6.67%、3.33%)。

两种盐:较多学生可准确描述出X盐可以与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可以与酸发生反应(76.67%、63.33%)。而能够说出铝盐与强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并根据其量值的差异生成不同产物的学生较少(20%、13.33%)。能够说出铝盐与弱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弱酸反应的学生也较少 (33.33%、36.67%)。在此部分的错误概念中,部分学生认为铝盐、偏铝酸盐既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23.33%、13.33%);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偏铝酸盐可以与碱生成氢氧化铝(16.67%)。说明学生在两种盐以及氧化铝、氢氧化铝等物质的性质中产生了混淆。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定性定量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内容分析中相关的错误认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与认知结构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其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深度和广度以及认知结构变量中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都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好。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头脑中的知识点数目较多,且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较为紧密,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较好。

2.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与学存在一定误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铝及其化合物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没有学习兴趣;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在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3.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与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未能从原理上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而只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记住了最终的结果;②学生的错误概念多为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混淆,未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不同知识之间产生了负迁移。

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针对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铝及其化合物内容分析中“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将复杂知识系统化、结构化[5];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纠正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化学实验,形成“结合实验学知识”的意识;使用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类比、联想以及图解等方式,以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2)针对学生“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学习困难,可以倡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体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6];针对学生“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学习困难,可以设置相关实验(如图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宏观―微观―符号”这一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分析性质实验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此外,分别以添加试剂物质的量为横坐标,以生成沉淀物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出两者关系图,可以加强学生对反应产物的理解与判断,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方式[7](如图5);针对学生“将不同知识相互混淆”的学习困难,可以采用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整理出铝及其化合物变化的规律,更清楚地认识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8]。

参考文献

[1] 张国仁,杨金华.认知结构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论发展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6):100-101

[2] Tsai C C. Probing students'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science:the use of a flow mapmethod coupled with a meta-listening technique[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1,27(3):257-268

[3] 王骄阳,闫春更,周青. 基于学生“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J]. 化学教与学,2016(6)

[4] 谭燕.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5] 姜言霞,王磊,支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9(9):106-112

[6] 刘华. “铝及铝的化合物”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2010,31:121-125

[7] 王B珂,商郧.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元素化合物复习――以“铝及其化合物复习第2课时”为例[J]. 高中数理化,2015(16):46-47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56

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从20世纪70年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视。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化发展中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行业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知识产权对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实质上为财产权,是依法享有的权利。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知识产权象征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人们肯定,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即为与行业相关的发明创造与智力成果衍生出的财产权,主要组成部分为专利、技术、商标、商业中的未公开信息、计算机软件等。

生物医药行业对于知识产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是其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多、回报高等特征决定的。所以,很多国家对生物产业相关事项进行立法的步伐逐渐加快,指导与保护生物产业发展。从1985年至2008年期间,逐渐颁布与完善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政府重视知识产权的态度。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带来的财富与名誉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重视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促进科技向创新方向转变,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变的速度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对知识产权相关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进行知识产权优势与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的转化,占据科技与市场高地,促进政府率先进行有关规则与行为标准的制定,在国际交往中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与谈判资本,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进行资源的保护与分享,有利于经济利益的维护。

2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受到保护的知识产权种类较少、质量不好。虽然我国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是很多药物实际上是对国外已经研制出的药品进行仿制。事实上,我国药品开发的能力显然不及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我国在某个时期中研制出的新药多于1500种,其中一类新药多于70种,但是分子机构具有独立性的只有2种,几乎没有全球公认的创新药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意识不足。虽然知识产权能够显著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但是其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全面普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生物医药行业中确切了解知识产权包含种类的人员仅仅为43%,了解其中具体内容的更少,大约在16%,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不到十分之一;对其进行的保护与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由于我国开始建设相关制度时间并不长,与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这种制度上的缺失导致部分保护工作不能切实进行。另外,转化一些科研成果时使用的方式通常为技术转让,在签订合同时并未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对权利与责任等规定不明确,引起资产不必要的流失。

3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3.1增强资金投入力度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更是企业在残酷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筹码。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只有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强对科研重视,创新技术,才能使竞争力得到提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通过仿制生产医药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单纯改变剂型的方式受到冲击,进行非专利药物的生产不能保证经济收益,给企业生存带来严峻的考验。加强技术上的创新,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唯一手段。由此可见,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审视自己以往研发与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加强技术上的创新,构建创新体制,以适应当前市场与时代需要,创造技术创新条件,并且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为技术上的创新提供助力。

3.2加强对中医药行业优势的重视

虽然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制药处于劣势,但是中医药行业在我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与现代技术进行配合,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随着化学药物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重视,生物医药与中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WTO显示,虽然化学药物能够对一些疾病起到治疗效果,但是有引发另一种疾病的可能;在医疗技术与现代人们治病观念的影响下,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将病原体直接杀死转变为对生物体自身功能进行强化,依靠人体天生对疾病的对抗能力治愈疾病;在当前环保意识加强、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增加、老龄化社会到来等的影响下,疾病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继续使用化学药物已经不能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中医药是我

国现阶段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其优势,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例如美国每年在中医药研究中投入的研究资金高达千万美元,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中医药甚至能够在治疗艾滋病等中发挥作用,我国应该感受到危机的存在。我国的中医药资源极为丰富,当前分为35类、43种剂型,中成药多于5000种,在传统中医药行业中融入更多现代技术与新进治疗理念,并发挥长久以来使用中医药治疗疫病的经验的作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为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与其他国家的竞争提供辅助作用。

3.3培养优秀知识产权人才

现阶段我国相关人才数量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对于我国知识产权意识觉醒时间晚、重视力度不足等情况,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置有专门的课程,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并未设置相关课程,在生物医药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也不是专业人才,并未经过正规的知识产权教育,阻碍了生物医药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针对该种情况,需要拓宽知识产权教育范围,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不仅了解相关法律,还需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在该过程中,对激励制度进行创新,提高科技人才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兴趣。

3.4完善相关制度

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生物医药卫生企业需要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包括:实行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性,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政策制度、信息技术设备、评估体系等进行完善;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先进性;政府要认识到在执法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法规的重视,严厉打击假冒专利、侵权、盗用的等行为,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4结语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09-01

要让学生真正重视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只有当教学走进了生活,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这种内在的需求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因此一线教师应该将教学生活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那么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如何来实施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转让为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直是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

生物课堂的生活化具有相对优势,因为生物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相关现象,学生一般不太注意,更不会探求这些问题的原因。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生物的热情,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例如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池塘小鱼……都可以搬到生物学课堂中来,让学生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植物动物,感受到真实有趣,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认识到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学习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生物学就在他们身边。

2.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生物的目的在于用生物和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情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学生的实践,当学生面对联系生活的题目会显得束手无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与之成正比,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善于挑选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站在生物学角度认识现实生活。如在讲述细胞膜的成分时,可以出示肿瘤医院相关检验报告单,来说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问题探讨中,提示学生我们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学习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因为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运用,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3.作业布置生活化,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

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安排相关作业,可以打开学生的创造智慧,让生物课堂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如,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调查等,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生物学,时时在用生物学,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应用生活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现象。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有亲切感,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露一手炫耀炫耀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背景,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如安乐死、库、克隆羊等问题,"打虎英雄、伐木劳模"的评价问题,从而引发讨论和价值判断。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

一、高中物理课堂回归生活化的必要性

物理学是对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物理学习与日程生活结合起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

1.物理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规律的能力,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引入课堂,从而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就在生活周边.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理解物理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用物理的眼光看到周围的世界.

2.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努力地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中熟悉的生活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如何让高中物理课堂回归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作为背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物理问题

理论来源于实践,物理知识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物理问题,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物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借助头脑中的生活经验,思考物理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物质意识,培养其学习物理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物理知识时,还可以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物理问题.

2.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探究

高中阶段,学生的各种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趋向于成熟,因此,要鼓励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物理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疑问,然后自己探究原因,并寻求答案.对那些知识点很明确的章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置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关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去发现、去质疑.例如,在摩擦力这一章节,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情境设置相关的问题,如,在擦黑板时,为什么越用力擦得越干净;冬天下雪后,要注意防滑等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并注重交流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学习.

3.将物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践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将物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实践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收集资料,从而可以感受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比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物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平时坐车时车子突然停下是什么感觉,或者是从运动的车上跳下来时为什么有药跌倒的趋势,而这些都是惯性的作用.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利于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日渐成熟的时期,因此,不能仅仅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并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高中物理课堂回归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李岳.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0(12).

[2] 林凤会.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J].网络财富,2008(13).

[3] 晏晓莉.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8).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6

    没有一点认识基础的记忆,没有纳入知识系统的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表面肤浅地、机械教条的记忆,都是不长久的,这样知识也不会有用武之地,对智力因素的发展来说更是非常有害的。例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与使用方法,有的老师概括成表,十分具体详尽,似乎减轻了学生装的负担,其实这样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样做是剥夺他们推理、研究与概括的权利,从而禁固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就只想着通过强化记诵方法来掌握,使得识记学习成为枯燥而繁重的脑力奴役。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其设计原理和构造,没有理解滑动变阻器中各部件的依存关系,没有把它和已经学过电阻定律联系起来,没和大量的应用实例相联系。自然那种框框条条的记忆是肤浅的,是孤立的,是空洞的。所以,学好物理必须建立在对物理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注重系统的识记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补充感性材料

    为了达到牢固记忆某一知识点,应当围绕知识的学习,在之前或之后,准备丰富的补充资料,如历史事件或有情节的故事,物理学新科技,现代生产技术知识资料,物理趣味话,科技图片,录像等,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实践,实地考察,以及学生实验、科技小制作等,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借此来理解新知识,识记新知识,并且通过大量事实的概括与提炼过程,发现其间的依存关系,在广泛的认识与积极的思维过程中,以达到不随意识记的目的。所以当补充材料与知识点相联系,后者也容易被记住了。如在学习大气压时,我们常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只要想起这个故事,就能联想起与大气压相关的许多知识。

    二、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

    物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关系。掌握好这些关系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豁然开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就事论事,一定要加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认识纳入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之能长期记忆,而且使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间的依存关系认识,可以使其知识结构更加有秩序,为认识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和营养。所以老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广泛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甚至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感到知识并不陌生,并不单纯和孤立。用已知的知识解释、分析、理解新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感受运用所学知识来挖掘真理,和研究问题的自豪与喜悦。这需要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作用,让学生渐渐地步入理性而系统的认识高度,使知识体系联系成网状结构,这是牢固记忆的根基。

    三、培养学生推理抽象思维能力

    永久记忆的前提是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推理和抽象思维,从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中脱离出来,从而认识到事物本质的内在的依存关系。人们最不易记住的东西就是那些具体而简单的事物,所以对那些学生必须记住的重点的东西,不必有意地去要求强记,而需要通过安排能够反映知识本质规律,提示事物内在联系的,体现着认识的逻辑关系的推理练习题,如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思考题、论述题、证明题等,让学生通过推理,去发现各种事物之间、规律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各种认识变得更加系统化而有序化,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记忆。另一方面,老师还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抽象出理性化的东西来。当知识中本质的东西在学生头脑有了认识,自然它就会牢固地融入整个认识体系,成为认识结构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何愁会遗忘。

    四、进行经常性的非重复性复习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7

关键词:知识网络;构建方法;呈现形式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各种或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网络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是由各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的清晰整体,其中每个知识点在网络中都有相应的特定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比较容易。第二,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维度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和水、[H]”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第三,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点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入到原来的知识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网络的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点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下面重点从生物教学中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和网络的呈现类型(形式)上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知识网络的构建方法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三步构建法,即找点、连线、建网(即遵循点、线、面的数学构建原则)。现以构建“基因专题”知识网络为例加以说明。

(一)找点

找点是指在生物学课本中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为了防止找点时的遗漏,可以根据课本目录查找相关的知识点。知识点有大小之分,一般把课本中节的名称或课本中用黑体表示的标题,定为大知识点(一级知识点)。对于标题之下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成为小的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例如,在构建基因专题网络时,要在课本内容中找出与基因相关的知识点。与基因主题相关的知识点集中在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二册和选修本中,大知识点有:基因(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选修本中有:基因的结构、人类基因组研究、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在大知识点之下,通过分析归纳出小知识点。例如,DNA复制一级知识点中归纳出二级知识点:概念、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特点、意义。把这些相关的一级、二级知识点都罗列出来,摘写在一张白纸上(或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完成了构建知识网络的第一步。

(二)连线

连线就是把查找出来的知识点,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线连接起来。线有干线和支线之分。干线一般是连接一级知识点的线,通常为一条。支线是连接二级知识点的线,数目较多。例如,在基因专题知识网络中,把基因库――基因――基因结构――基因功能――基因变化――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研究,这些知识点用一条干线连接起来。把翻译中的二级知识点用支线连接,概念――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

(三)建网

建网是构建知识网络的第三步。在找点、连线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根据纸张的大小,整体考虑知识点、干线、支线的位置,确定整个知识网络的布局,使知识网络整齐美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最佳结合。(网络图图例见本文表1、图1、2、3)

二、知识网络的呈现类型(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网络的大小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知识网络通常有以下四种呈现类型(形式):

(一)列表格网络

把教材中易混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利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对比的内容、项目,逐项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以加深理解,并避免知识之间相互混淆。例如,光反应和暗反应、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及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知识等。

(二)流程图网络

这种知识网络的呈现形式适于把具有发展、变化或形成过程的知识,用文字、线条和箭头按先后顺序编写出知识流程,并把相关的知识放在流程的合适位置上。如高中生物中的关于细胞分裂、动物的物质代谢、生物生殖、个体发育、生物生理、生物进化、实验步骤等内容的各个知识点用流程图构建成知识网络,教学效果尤佳。

(三)衍射(树形)图网络

衍射图也称树形图,即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将主要的概念连成主线(树干),然后对主线上各点进行衍射,把其余的知识点放在主线上各点所引出的支线(树枝)上。这种知识网络的构建非常适用于专题综合复习教学中,它能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的联系起来,常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引出几条主线,使每个孤立的知识点成为网络中活化的一员,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联想、归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并使记忆形成有序性,可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现以染色体为中心归纳出如下衍射图:

(四)括号图网络

括号图也可叫展开图,是通过把有关知识的主要内容筛选出来,认真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从属的层次关系,分门别类地用括号将其层层展开,网络起来,就组成了一幅“括号(展开)图”。这种图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各部分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特别是复习时经常使用的主要方式,尤其适合于对生物体结构等方面知识点的教学。现将花、果实、种子与胚珠的结构及发育关系整理成如下图所示:

对于生物学科来说,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概念、生物学术语、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基本理论。而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常要靠记忆,(有人说学习生物七分靠记忆,三分靠理解)生物的确有点象理科中的文科。我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有的同学好不容易对某些知识点硬记住了,但考试中也没有或不能答好题。这就好象是语文中只认识了许多单字,在语句和文章中却无法读懂题意一样和运用一样。通过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加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建立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成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梳理课本知识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并形成生物学科能力。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将会使得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象一棵大树要想长得枝繁叶茂,必须得靠纵横交错的根,吸收提供各方的营养,生长的硕果才有源泉。只有把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生物科学知识才会永不枯竭。

参考文献:

[1]刘德富,张毅茜,胡克能等.高考A计划总复习[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89.

[2]王美华.充分利用图表,提高教学效果[J].生物学教学.1999,24(10),15-16.

[3]宋世亮,张修前.高三生物学复习专题的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9,34(5),13-14.

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篇8

一、树立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生活化的观念

我国当前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严重脱离,极其严重的忽略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且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正确学习理念.在每一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都是影响和引导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某一门知识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先进的、迎合当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即便拥有最先进的教育设备、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全面的教科书,也不可能实现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要实现我国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师们需要通过自我的学习、感悟以及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极其重要的前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创立新观念的过程就是破旧立新,破除旧的观念,从而建立新的观念.摒弃原有的“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地点”、“以教师为中心”、“为教材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多种传统的、片面的教学方式,相反,教师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对知识点进行传授,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以及实际生活现象为主要的教育出发点,关心与鼓励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发展.第二,摒弃原来的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大大丰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育多样性.也就是说教师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死板的讲解物理知识的课堂教学手段,学习使用各种教学设备作为辅助,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中.例如,学习“重力”的物理知识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关于重力的例子.例如,苹果成熟了会掉到地上;挂在衣架上的衣服被风吹落也会向下掉到地上;小孩子滑滑梯会从上面滑到最下方等等.与此同时,由于多媒体幻灯片课件具有直观、生动、新颖的特点,教师们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教育教学视频,当前讲解的物理知识点所对应的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更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为我国的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场景,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场景、社会化的场景,并将其与当节课所讲解的对应的物理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是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时刻的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以及物理思想思考与解释各种物理现象,久而久之养成利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生活习惯,对学生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牛顿第三定律,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在课堂请学生拍打水盆中的水,进行切身的实验体会,学生们会感到拍打水的同时,自己的手也会有疼痛感,在此留下疑问,请同学们思考;或者请两名身高与体重差不多的同学到讲台上做实验,请两名同学互相用力推对方,会发现A同学推B同学的时,B同学向后退的同时,A同学也会想后退,在此留下疑问,请同学们进行思考.这种将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见到的现象,带到物理知识的课堂中,通过创设以实际生活现象为根本的情景进行试验,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掌握以及理解物理知识点,并且引导与培养学生们善于在生活中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三、掌握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物理一直指导人们对世界、对自然进行探索发现、求知进步,从而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到了解.物理知识正式从生活中产生,从生活中学习,最终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自然学科.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掌握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首先,物理从生活中产生:当今的学生都处在一个被信息时刻包围着的生活圈子中,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社会问题,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可以发现数不胜数的物理知识问题.例如,众所周知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在这社会热点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关于重力问题、阻力问题、加速度问题、卫星围绕星球转的问题、太空中的失重问题等等许多物理问题.贴近生活的物理课堂才是学生喜欢、效果显著的高效课堂.第二,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的简单的方法以及其重要性.第三,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便是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利用一些知识手段认识、理解、并且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过相关的物理知识之后,学生们便可以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三线插座不能够随便的更换为两线插座;知道电梯下降的时候人对电梯的压力会减小并且可以解释原因.

上一篇:中医小儿推拿教学范文 下一篇: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