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保险收益率范文

时间:2023-11-14 11:20:47

储蓄保险收益率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1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28-06

一、引 言

从个人经济安全及社会公平目标引入的养老保险制度(就规则安排而言,可视为一种制度,称之为养老保险制度,而从系统运行角度,具有自身输入输出特性,相对于经济体系可视为一种系统,称之为养老保险系统,本文中二者可视为同义),基本筹资模式有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和基金制(Ful-ly Funded)两种。现收现付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帐户,对工作一代收缴养老保险费用支付给退休一代,收入发生代际转移。基金制则是工作一代通过个人帐户为自己退休时期积累养老基金,收入在个人两个时期(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发生转移。由于改变了收入以储蓄和消费形式在当期及远期的分配,在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代际分配及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代内分配,不同模式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历来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目前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混合制养老保险制度,兼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特点,增加了其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复杂程度。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经济效应的研究很多,一般可分两类,一是集中于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产生的影响。养老保险分配个体在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的储蓄和消费,通过储蓄的变化影响资本形成,而资本增量被认为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关于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历来存在不同看法。对于现收现付制,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74)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是其主要内容)会使私人的储蓄总量下降30%~60%,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会对私人储蓄带来负面的影响,在非利它条件下,当一个经济储蓄率较低,在现收现付制下不能达到某种最优状态时,引进个人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提高储蓄率,改进经济的效率。贝恩汉姆与列维(Beinheim and Levin,1989)证明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会降低储蓄规模,具有挤出效应。而斯赖特(Slate,1994)则认为其对私人储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迪克斯和金(Dicks-Mireaux and King,1984)发现年金和储蓄之间有很大的抵消,维坦德与维斯(Ventiand and Wise,1995)则认为跨时期个人帐户对个人自愿储蓄的影响较小。另一类研究将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人口增长率等因素与经济增长理论联系起来。贝克和巴罗(Becker and Barro,1988)借助非内生人均产出增长模型研究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随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研究也逐渐从水平效应研究转向增长效应研究。罗特(Raut,1990)用代际叠代均衡模型对内生人口出生率及社会保障的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效应作了研究,张军森和张军西(Junsen Zhang and Junxi Zhang,1998)借助了罗默(Romer,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代际财富转移及内生的人口出生率(孩子可被视为消费商品和资本品,父母向孩子转移财富,获得回报),通过出生率和储蓄的影响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均产出增长效应,如果代际财富转移是正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生率而不影响储蓄,促进人均产出增长。国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相对较少,仅柏杰(2000)从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的角度,用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的影响来代表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未给出直接指标。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增长效应定量及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借鉴柏杰的思路,由资本角度作进一步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增长效应指标,并测算中国的数值,提供政府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决策依据。

二、模型建立

(一)混合制养老保险模型

本文模型中资本来源为:当期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转为当期投资,即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均会影响可运用于投资的资本。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除了作为银行存款外,社保基金入市的限制逐步放开,个人帐户已经可以视为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故养老保险系统以自愿储蓄st,和个人帐户强制储蓄的形式影响资本量kt,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但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商业银行由于规避风险而惜贷、投资运用的限制等原因,养老基金在实际中并非完全能转化为资本,假设转化系数为p,即只有份额为β的养老基金可用作投资资本,则是,=β(st+wt ),代入st表达式,得到单位有效劳动资本:

可见,工资收入越高,越能提供更多资本来源,个人帐户规定收益越高,人们预期收入增加,减少自愿性储蓄,进而减少资本来源,而统筹帐户资金按现收现付制方式转化为老年人消费,无疑会减少资本。由资本变动导致的经济增长绝对量为:

根据式(15)和(16)就可作进一步的模型测算。

三、模型测算

对上述模型中建立的指标进行测算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参数的值。结合到目前为止的一些经验研究结果及中国的GDP增长指数、工资增长指数、人口增长率、实际利率等经验数据设定模型的参数,养老保险系统参数也选用中国目前实行的政策数据,使模型测算结果尽可能反映实际情况。

(一)参数选取

1.单位有效劳动产出的资本弹性αk取值。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作的经验研究得到的αk值基本介于0.3~0.5之间,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隐含技术因素不变的假定,而不断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正竭力寻求技术内生化的途径,倾向于纳入技术因素变化来解释经济增长。综合考虑技术、资本及劳动力的贡献率及中国粗放型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的测算取ak=1/3。

2.工资增长率Zt及Zt-1取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1997~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为8.1%,职工的实际工资指数1978年为106%,1980

年为106.1%,1985年为105.3%,1989~1998年平均为104.58%,1999~2003年平均为113.44%。参考GDP增长率及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结合今后经济增长的平稳性,Zt-15%,Zt=10%。

3.自愿储蓄收益率rt及rt-1取值。根据200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金融机构公布的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1998年7月1日为4.77%,1998年12月7日为3.78%,1999年6月10日为2.25%,2002年2月21日为1.9896,2004年10月29日为2.25%,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自愿储蓄收益率也将逐步提高。本文取rt-1=2%,rZt=4%。

4.人口自然增长率nt-1及nt。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987年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到1987年达到16.61‰,随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持续下降,2000年为7.58‰,2001年为6.95‰,2002年为6.45‰,2003年为6.01‰,为突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本文取nZt=15‰,nZt=‰。

5.养老保险系统个人帐户缴费率r及统筹帐户缴费率q组合。2005年12月前规定企业和个人向养老保险系统缴费中,17%进入统筹帐户,11%进入个人帐户,但不同省份根据不同情况试验r及q的组合。封进(2004)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仍然支持现收现付制,统筹帐户的作用有加强的趋势。2006年后个人帐户缴费率由工资的11%降为8%。故本文选取三种基准:=0,q=0,即不存在养老保险制度时的组合;=11%,q=17%为2006年前的缴费组合;=8%,q=20%为2006年后的缴费组合。

6.资本转化系数。取8=0.8,即扣除交易成本、金融市场的准人限制等因素,自愿储蓄和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资金80%转化为投资资本。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

选取个人帐户收益率参数m的值为1、0.8、1.2,分别代表个人帐户收益率等于、小于、大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形,测算对应三种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缴费率组合基准下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仅考察经济相对增长率。考虑到养老保险制度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波动,故取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缴费率分别变动1%、2%、3%几种情形(结果参见表1),以此分析养老保险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在不同情形下变动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

1.养老保险系统个人帐户缴费率 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个人帐户缴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动影响不大:(1)当个人帐户收益率参数m.=1时,个人帐户强制储蓄收益率等于自愿储蓄收益率,个人帐户缴费完全替代自愿储蓄,个人帐户缴费率的增加会等量地挤出自愿储蓄,此消彼涨,资本总量不变,不影响经济增长。(2)当m1时,个人帐户收益高于自愿储蓄收益,人们预期从养老保险系统得到的收入增加,从而减少自愿储蓄,养老保险系统缴费挤出自愿储蓄,减少经济体系资本,导致负的经济增长效应。表1中给出了m=1.2的负经济增长效应,效果亦不显著(m=1.2与m=0.8经济效应相反而绝对数量相等,从(16)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效应是相对于m=1对称分布的,此处我们只关注数量大小)。总而言之,个人帐户与自愿储蓄几乎完全替代,个人帐户在很小程度上改变资本在经济体系中的配置,因而个人帐户缴费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动影响较小。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养老基金的运用限制逐渐消失,个人帐户收益率趋于等于银行收益率,这样个人帐户缴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动的影响趋于消失。

2.养老保险系统统筹帐户缴费率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年轻一代向统筹帐户的缴费被支付给当代老年人用于消费,可视为资本的直接减少。在三种基准下,统筹帐户缴费率增加都会引起显著的经济增长负效应。从表1的纵向来看,同一个基准下,缴费率增量越大越能降低经济增长率,如在 =8%,q=20%基准下,m=1时,当统筹帐户缴费率增加dq=1%,经济增长下降0.97%;dq=2%,经济增长下降1.94%;dq=3%,经济增长下降2.91%。从横行来看,在统筹帐户缴费率越高(意味着越多的资金被用于老年消费)的基准下,经济增长的负效应越高,如m=1,dq=1%时,在 =0,q=0基准下经济增长下降0.56%;在 =11%,q=17%基准下,下降0.86%;在 =8%,q=20%基准下,下降0.97%。同时表1结果也反映了一个特点:m取值对统筹帐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不大。

可见,对于混合制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帐户缴费率的变化在有发达金融市场、养老基金可以自由运用的条件下,基本上不会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资本量,从而不影响经济增长;而统筹帐户将统筹资金从工作一代转移给退休一代用于消费,直接减少了资本,因而会有显著的经济增长负效应。因而政府在作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决策时,除了要保证发挥收入再分配及退休经济保障功能外,对个人帐户以及统筹帐户缴费率的变更,还应从二者的经济效应角度加以考虑。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最为热烈的话题是基金制和现收现付制之争,其实就是个人帐户缴费率和统筹帐户缴费率之争。统筹帐户从年轻一代向年老一代转移消费性资金,减少了储蓄及资本的积累。实行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基本上都面临统筹帐户资金赤字的巨大压力。而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由于个人帐户有资金积累,可以为经济体系提供投资资本受到越来越多政府的推崇。中国在1995年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前,基本上是实行现收现付制,实质上由财政提供资金支持,覆盖范围较窄,主要是国企、政府机关及部分集体企业,养老保险系统面临严重的资金赤字。1995年后引入个人帐户,放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

负担养老缴费负担,缴费工资的17%进入统筹帐户,11%进入个人帐户,扩大覆盖范围。统筹帐户缴费的经济增长负效应大于个人帐户,换言之,个人帐户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统筹帐户,从完全依靠统筹帐户的现收现付制转向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混合制养老保险制度,最终走向基金制,是沿着一条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演进的。这方面最卓有成效的是智利,在1980年引入个人帐户后,成功地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向个人帐户完全积累制,积累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持投资,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税收增长,特别是增值税的增长。养老金体制改革仅15年,智利的财政预算就接连出现盈余(Pinera,1996)。但中国还不具备转向完全基金制的条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养老保险赤字导致的“空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显性失业等一列问题,中国目前只能采取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混合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的缴费比例。2005年12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系统缴费率安排涉及到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经济改革以及国民收入在储蓄和消费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

四、结论及研究展望

本文以养老保险系统变量(如缴费率等)为输入变量,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储蓄为中介,从资本变化角度考察经济的增长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定了模型中的参数,模拟测算养老保险系统变量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资本积累变动角度分析养老保险系统经济增长效应,个人帐户缴费率变动的效应微弱,而统筹帐户缴费率增加则有显著的负效应。究其原因,个人帐户被当作自愿储蓄的完全替代,基本不改变原有资本积累,而统筹帐户被认为是以强制的形式从经济系统分流资本用于老年消费,直接减少资本积累,从而降低经济增长。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从完全依靠统筹帐户缴费的现收现付制过渡到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混合制会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一条符合经济增长效应的路径。实践中养老保险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缴费率的安排应将经济增长效应和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个人帐户“空帐”等问题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职能和目的是依据大数定理降低个人风险,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安全,稳定社会,促进家庭和社会福利与效用,促进劳动生长率,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兼顾各种社会经济目标,合理规划个人帐户和帐户缴费率的组合模式是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2

【关键词】股票市场 价格波动 上证指数 居民储蓄

1. 我国股票市场及居民储蓄现状概述

1.1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述

新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市场规模小、发展不规范。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挂牌,形成了集中的股票交易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90年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仅有10家,流通市值只有12.34亿元。在二十多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从无至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规模和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截至2011年4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2177家,上市证券2655只。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达84727.08亿元,流通市值达53047.88亿元,总股本达5389.89亿元。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开户投资者有8323.20万,剔除重复开户和机构开户的因素,约有将近8000万散户,以每户三口之家计算,上市公司吸纳的就业人口及其家属约2亿多人。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并在促进形成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机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渠道。

理想的证券市场的转化效率至少需要具备几个市场方面的重要条件:第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第二,发行证券公司的有关信息充分及时披露;第三,法制、法规健全;第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然而,由于我国的股票舒畅产生于计划经济的土壤之中,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之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产相伴随。因此,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股票市场明显地具有转轨经济的特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股票市场的转化效率远离了最有效率。这主要体现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信息严重不对称;法制、法规建设严重滞后;股权分置制约股票市场的发展等等。

1.2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

居民储蓄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金融机构城乡储蓄余额。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支付后的差额,分为实物性储蓄与金融性储蓄。其中实物性储蓄一般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品存货,金融性储蓄表现为金融资产的积累,包括存款、债券、股票、保险、手持现金等。据央行对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整个金融性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最稳定,一直在70%左右。由于城乡居民储蓄不仅是居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此,研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中居民储蓄仅指狭义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城乡储蓄余额。

198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仅为399.5亿元,到1992年突破万亿元大关,1994年又突破了两万亿元,2003年也突破了十万亿元,到2011年第一季度更是突破了三十万亿元,三十年间增长了600多倍,同比GDP从1980年的4517.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仅增长了不到90倍。居民储蓄这一指标体现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现实,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居民储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85﹪以上,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储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基本处在50%至70%之间,说明了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有着自身特定的原因。

储蓄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储蓄——投资传导机制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但是由于我国银行资金的贷款主体——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不高,银行风险日趋加大。90年代初期,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直接融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分散银行风险,但是股市发展至今,对我国不断增长的居民储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分流作用。由于股票市场投机成分大,投资风险高,市场低迷,对居民储蓄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储蓄增长与股市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利率杠杆也没有对居民储蓄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从1996年5月到2002年2月,我国连续8次降低存款利率,期间还于1999年11月份开征了20%的利息税,但利率政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居民储蓄意愿仍持续高涨。从2003年到2011年利率水平走出倒“Z”型上升路线,居民储蓄随之竟增长了三倍多。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内需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2.1股票市场发展与居民储蓄的关系

居民作为储蓄的主体,自身并不能进行投资,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储蓄,通过金融市场的调节作用,使需要生产投资的部门获得资金,从而进行市场投资。居民可以自由参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在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与风险比较中,居民会选择一定风险下的最高收益率的品种作为自己的储蓄形式,因此,这些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若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居民可根据自身对收益率的追求以及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力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自己的投资资产,从而获得收益,以便得到将来的更多的消费,获得最大化效用。而如果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股票、债券等收益低、风险大,那么,出于风险回避的居民便选择风险低的银行存款。

居民选择股票、债券等资产,可以使得资金以直接的方式进入实际生产领域,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负债结构,缓解过高的储蓄存款给银行带来的压力,减少利息支出负担。

储蓄和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都可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发展一般可减少储蓄,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储蓄资金的积累也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基于上证指数的实证分析

股票市场是各种股份制公司发行的股票集中交易的市场,它一般是指二级市场,虽然在交易时没有实物参与而只是一些数字的改变,但是依然有价格的显示以及波动。我国有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几乎能涵盖各个领域,股票的来源地也几乎能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其是我国典型的股票市场。鉴于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证指数能很好的反映股市价格波动情况,本文将基于上证指数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并以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2.2.1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份数据对我国现阶段股市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用上证指数来代表股市价格的波动情况,一般来说,上证指数的剧烈变动反映的就是股票市场大部分具有重要权重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即上证指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股市在这六年间经历了一次剧烈波动,上证指数从2005年初的一千多点,短短两年时间,便涨到六千点左右,然而在遭遇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后,又一路狂跌,一年间又回到一千多点,到现在徘徊在三千点附近。

另一方面,制表对比我国居民在这段时间内的储蓄情况变化,就可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大致联系。

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居民的储蓄额变化情况。在这六年间,储蓄额从十多万亿增长到三十多万亿,增加了差不多三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2007年股市大波动时候,居民储蓄额也有明显的波动,即除了在这一年储蓄额有增幅降低和总额略微下降外,其他年份居民储蓄额都是稳步上升的,以下本文先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模型)确定上证指数和居民储蓄额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再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他们彼此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2.2.2模型的建立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所以首先进行ADF检验。对居民储蓄额和上证指数变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SA 和LST,并分别表示各自变量。在Eviews中操作后可得,LSA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则对其指定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表3和表4可以得知LSA 和LST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则可进行模型建立。建立VAR 模型时,经过多次试算比较,由VAR 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取1 时效果最好。可以看出每个方程仅有部分的滞后项是显著的,但在建立VAR 模型中,一般不作筛选。

除受自身滞后期影响外,上证指数的滞后变量对居民储蓄影响并不显著,可以看出作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分流储蓄的股市并没有吸引住居民储蓄,股市存在让居民不放心的因素,股市的涨落让居民收入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居民只是把股票市场当作了一个投机的场所。因此,只有健康的、稳定的、发展的股市,才能减少资金回流到储蓄,变投机为投资,从而有效地吸引增量资金到股市,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

表3:LSA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运用同样方法,可得对LST的检验结果,如下:

表4:LST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表5:VAR 模型的参数估计值

2.2.3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对居民储蓄额 (sa)和上证指数 (st)作格兰杰检验,取滞后期为2,得到检验结果:

表6: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是居民储蓄的格兰杰原因。

实证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居民储蓄的波动幅度比较小,而上证指数的变动程度却很剧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稳定,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源泉。而股票市场遭遇金融危机,加之交易不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政策不断变动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股市价格波动较大,上证指数波动剧烈;第二,上证指数影响着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而在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所有因素里,股市价格变化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存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储蓄存款仍然被居民认为是最安全的首选金融资产。在股市大幅上涨时期,吸引部分居民将存款转化为股票投资,使得存款增加额减少,对银行存款起到了一定的分流,而在股市低迷、大幅下跌时期,居民不会选择股票,而是选择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甚至将原先投资的股票卖出,将资金存入银行,因此,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长。根据实证结果,在股市价格有明显上升趋势时,与储蓄存款月增加额呈负相关关系,上证指数增加,储蓄存款月增加额明显减少。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或是价格下跌,市场陷入低迷,居民迅速将资金选择更保险的方式:储蓄存款。股市的价格涨落只是让居民收入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股市也只是被居民当作一个投机的场所,并未将其作为长期的投资对象。

2.3分析影响及提出建议

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有养老、子女教育、医疗、预防失业或意外、买房、投资等等,其中以基本生活所需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为主,由于基本生活所需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我国居民在储蓄形式上的保守性、注重安全性甚于收益的特点。由于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好,且长期以来我国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品种较少的背景下,银行存款成了人们储蓄的首选形式。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居民,投资股票不能获得高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且在社会环境的投机风气的影响下,投资股票就是为了获得差价,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很好的可选择的金融资产。尽管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是储蓄存款分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股市的现状,其分流作用很有限,股市的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也很小。另外,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中较高收益又稳定的品种较少,不符合居民投资的偏好,那么将资金存入银行,就成了居民相对较好的选择。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3.1完善保障制度,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

我国居民必须面对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购买住房等等现实问题,以及对未来收入、支出不确定性的担心,使得我国的储蓄率偏高,且预防性储蓄的比重较大。居民对于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也很高,相对于收益来说,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使得居民对于医疗、养老、失业等的担心消除之后,必然会减少很大一部分预防性储蓄,在考虑选择资产时,也会结合安全性与收益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不会一味地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存款上。因此,要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品种的覆盖面,推行惠及农村居民的各种保障措施,使得全体城乡居民都能有较好的保障。

2.3.2加快股票市场改革,使其健康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根本上说,是政策市、投机市,居民不能放心地将其资金投资股票。要真正地吸引投资者,就需要加强股市监管,严厉查处股市违规行为,减少股市大幅度波动的人为因素,大力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股市收益率,促进股市健康发展。并要注重投资者利益,激励上市公司分红,使投资者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使居民能够将股市当作一个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不仅仅当作一个投机场所。股票市场发展完善,可以是我国巨额储蓄的一个有效分流途径,是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2.3.3拓展投资渠道,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发展企业债券、各种非证券投资组合的基金、各种理财产品等等,满足居民对不同收益及风险组合的投资品种,拓宽投资渠道,使居民不再“强迫性储蓄”,也就可以使资金运用到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资产配置效率。通过丰富多样的投资产品,还可以增加居民的资产收入,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承章,马燕林,吴靖.计量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案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4]王振龙.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第二版).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王燕.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黄华(1989-),男,苗族,湖南怀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级工商管理(管理会计)。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3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产结构;金融资产;市场利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33-04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1-08

[作者简介]秦丽(1970-),女,甘肃武威人,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引言

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内涵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将居民金融资产理解为居民拥有的能够为居民带来收益的一种经济资产,并把它的存在形式主要界定在金融债权和股票两种形式上。有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储蓄性保险,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事实上,上述争议主要是因为各自项目包含的内容不同,也就是统计时所划归的项目类别核算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大致一样。因此,笔者认为,居民金融资产就是指居民以盈利为目的而持有的一种非实物经济资产,主要结构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和股票、保险、外币资产等。

国外关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Kelley,1953;Feinberg,1964)认为,居民通过家庭资产结构合理化,能够实现跨时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内生增长理论从金融需求者的角度研究了金融结构变动的约束条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关于不同收入家庭投资于股票的抽样调查显示,金融资产需求结构不仅与资产收益率相关,而且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有关。Tobin(1963)分析了金融资产与利率之间的关系,Green与Kieman(1989)则发现如果资产结构相近,利率就会趋于一致。我国理论界对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股票、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兴起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一些学者以全国范围居民部门金融资产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及其趋势(李建军、田光宁,2001;史代敏、宋艳,2005等)。在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背景下,利率将成为居民选择金融资产结构的重要变量(凌秀丽、廖谨等,2004)。

金融自由化开辟了优化储蓄分配的渠道,储蓄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资产的类别、期限和风险。金融自由化是储蓄流量进行竞争性和创造性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在麦金农和肖看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在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分散国内私人部门(居民)的资产。国外理论和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以后,市场利率波动将更为频繁,居民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不定。为了合理避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利率市场化以后,居民必将寻求更为合理的资产组合,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趋于多元化。

然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居民银行存款的比重在金融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不降反升,2005年1季度,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储蓄存款占比上升至74.1%,同时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大、中、小50个城市的储户问卷调查,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选择“更多储蓄最合算”的人数达40.3%,创历史新高。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储蓄存款比重过高,一方面将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得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其他方式融资受阻,社会储蓄难以向投资转化,金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另一方面也将限制居民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影响着居民的潜在风险和收益,而且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因此,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多元化问题,不仅有助于居民有效防范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获取金融资产的收益最大化,还可以为研究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合理调节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国际比较

(一)改革之前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

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1978年-1996年)的近2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结构已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结构占比情况看,比重最高的是储蓄存款,其次是手持现金和有价证券,再次是保险准备金、外币资产及其他。再从居民资产流量结构看(图1),1984年之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和现金两种,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兴起,股票、保险、有价证券的占比逐渐增加,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已由单一化逐步趋于多样化。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资金流量表(1996年- 2005年)

这一期间,储蓄存款的占比波动较大,1984年降为56.07%,1990年又恢复到80.27%;1992年又降为58.34%,1995年又恢复到87.81%,但总体上看,储蓄存款绝对比重偏高;有价证券增长较快,主要是政府债券属于“金边债券”,安全性高、风险小,得到了居民的青睐,1995年政府债券的比重为6.86%,仅次于储蓄存款,但企业债券增长缓慢,虽然1992年一度上升至11.32%,但之后大幅下降,1995年仅占0.01%。手持现金大幅下降。1984年比重达36.53%,后逐年下降,1992年略有上升,后又逐年下降,1995年仅为5.04%。股票、保险自兴起以后先快后慢,两项占比由1990年的2.62%迅速发展到1993年的6.72%,但又迅速下降,1995年两项比重仅为0.28%。

(二)改革之后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

1996年6月1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10年,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据有关部门估算,1996年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仅为5万亿元,2004年则达到17万亿元以上。同时,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图2)。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以来,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样化的特征较改革前更加明显,但从占比看,比重最高的仍然是储蓄存款,其次是保险准备金和手持现金,再次是股票、有价证券、外币资产。虽然储蓄存款占比几经下降,但2000年以后又回升到较高的比重,表明改革之后储蓄存款占绝对优势的特征仍没有改变;国债的比重在改革之初增加较快,主要是这一阶段发售的储蓄性质的凭证式国债符合现阶段居民的储蓄偏好。但2000年逐年下降;股票和债券的占比先升后降,1996年我国股票市

场发行额达到224.5亿元,标志着股票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由于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在2000年这一比重达到14.36%的最高值,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显著提高,但受国家宏观调控、证券市场不景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购买股票和债券的居民比重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提高最快的则是保险的占比。1996年仅为1.6%,后随着商业保险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成立了几家新的保险机构,外资保险机构增多,加之城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费用的增加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保险不仅可以起到保值作用,而且还可以补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后损失,选择保险的比重逐年提高,由1996年的1.6%增加到2004年的16.54%,提高幅度达14.94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各类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国际比较

笔者选择韩国和美国改革之后的数据与我国作一比较。理由是这两个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属于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且都取得了成功。韩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且韩国属于东亚国家,工业化水平比我国高,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最高。表1为中美韩三个国家利率市场化前后居民个人金融资产流量结构占比。

与美国和韩国相比,中国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储蓄存款的占比过高。虽然2004年(改革加速)较1996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其在整个金融资产结构中的比重无论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均远远超过韩国和美国。

二是有价证券的比重偏低。1996年,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大,有价证券的比重一度达11.47%,但随着国债发行力度的减弱,以及到期国债的归还,2004年有价证券的比重为-0.97%,降幅达12.44个百分点。

三是股票的占比仍然很低。1996年股票的比重为2.78%,至2004年仅为3.37%,微升了0.5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证券市场不景气,居民投资股票的信心受挫。

四是现金的比重仍然较高。因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较高,居民往往将现金转化为流动性较高的其他金融资产。虽然2004年下降了0.37个百分点,但远远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韩国,这和当前快速发展的银行卡业务不相吻合。

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韩国和美国的股票、保险和有价证券三项合计的占比都达到50%以上,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特征非常明显。如韩国由改革前的39.66%提高到改革后的57%,美国由改革前的71.6%提高到改革后的72.4%。中国虽由改革前的15.41%提高到了改革后的18.94%,但占比过低。同时也印证了一国经济越发达,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越低,居民金融结构越趋于多元化的观点。

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障碍分析

(一)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利率弹性较低

从理论上讲,利率能够通过影响居民的资产收益,从而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本文采用1992年至2004年资金流量表中关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流量的有关数据,将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和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作为解释变量,储蓄存款、股票、保险、企业证券和政府证券、手持现金的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相关系数结果如表2:

上表所示,无论是一年期存款利率还是实际利率,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储蓄存款、手持现金、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相关度总体都比较低,其中居民储蓄存款的占比与名义利率有相对较高的正相关性,而与实际利率则由相对较高的负相关性;保险准备金和股票的占比与实际利率有正相关性,与名义利率则表现出较高的负相关。总体上来看,利率与居民储蓄存款和有价证券的相关度较低,表明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对利率变动的弹性很弱。显然,这是当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首要障碍。

(二)制度变迁增大了不确定性预期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央银行先后八次调整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996年的7.47%下调到2004年的2.2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1996年的10.98%调整到2004年的5.58%,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利率的频繁调整使居民的金融资产收益变得不确定。加之199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住房、教育、医疗等福利制度的取消,导致失业下岗人数大大增加,广大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变得不确定预期。受传统的中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意识的影响,居民大都认为存进银行是万无一失的。一般认为,居民存款的目的基于储蓄、获利、积累、预防四大动机,不同的动机会影响居民选择金融资产。如在获利动机下,居民通常会选择带来较大收益的资产,即侧重资产的收益性;而预防性动机增强,居民就会选择安全性较强的资产。因制度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促使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大大增强。

根据1999年-2006年四川省800户居民城镇储户的长期跟踪问卷调查可知,在当前利率水平总体偏低的状态下,储蓄存款仍是居民的首选(见图3),而居民选择储蓄存款的首要用途是养老、预防费用,其次是教育费和购买大件、房屋(见图4),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动机是为了规避风险,而非盈利和购买大件商品,表明当前的利率环境下,为养老和预防费用储蓄的预防性动机表现最强,且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安全性最强的储蓄存款成为当前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首要选择。

(三)证券市场风险和收益不匹配

我国股市不仅在系统性风险上要高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甚至在风险和波动上也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股市持续低迷,股市暴涨暴跌现象频繁,市场波动幅度大,投资者个股收益受大盘影响太大,收益率较低。有关研究表明,我国股市的平均市场风险大约是美国股市的2倍,平均收益率却只有美国股市的1/2。高风险和低收益的不匹配直接导致我国股市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股民投资股票并不是为获得红利收入,而是着眼于股票的价差收益。

(四)市场监管不完善

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监管机制非常完善,无疑为居民大胆进行金融投资提供了信心和保障。我国居民谨慎投资和不敢风险投资的原因,除了传统的消费和文化习惯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监管的不完善,无法为居民金融资产提供安全的保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主要是由于市场的混乱信息的不透明和有效监管的缺失。中国最有投资(暂且不说投机)意识的群体应当是股市中的七千万个人投资者,而这部分投资群体的投资信心正在逐步丧失,也致使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的比重随经济增速发展而反趋势变化。

(五)金融产品和工具发展缓慢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回避利率风险,新的金融产品逐渐产生,如利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但针对居民开发的金融产品仍非常少,且缺乏适应

性和多样性,居民无法根据收益高低、风险厌恶偏好、投资偏好来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产品范围狭小。综上分析,我国金融资产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都促使居民投资选择渠道狭窄,也是导致储蓄存款高企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虽然国家连续采取了降息、增加利息税以及其他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力图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但收效甚微,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较改革前虽有所变化,如保险的占比大幅提高,表明居民防风险意识在大幅提高,但总体上较改革前变化不很明显,储蓄存款占绝对优势的特征仍未根本改变,且有上升趋势。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十分缓慢,不仅不利于商业银行化解利率风险,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扩张,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总的说来,如何回避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建议: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充保险规模,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制度变迁直接导致了居民储蓄的倾向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各种改革风险均增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为了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建议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力度。要把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使用、发放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约束,增强居民的心理预期。此外,要针对我国社会体系的改革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做法,积极开发针对居民的险种,以保障型为主、兼顾储蓄型与分红型。

二要推动和鼓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创造多样化的风险梯度完整的金融产品。利率市场化以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回避利率风险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和兴业银行推出的“万利宝”、“年年升”等新产品,预期收益率均高于银行存款。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居民也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但和快速增长的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相比,开发的品种、速度都偏少,且缺乏风险梯度完整的产品,不能满足居民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建议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根据客户需求,创造出多样化的风险梯度完整的金融产品,逐步替代居民的储蓄存款工具。

三要支持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利率更加不确定,证券和债券市场的波动也将更加频繁,风险将继续增加。而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应积极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丰富投资工具的数量与结构,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如具有规模经营、组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等优点的投资基金,不仅可以把居民分散小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收益性与安全性的统一,而且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还可以发展创业基金与国有企业改造基金,前者主要是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使其迅速达到上市要求;后者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造资金缺乏问题而设立的,对于活化国有资产存量,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具有积极作用。还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一方面,在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同时,要增加短期国债、无记名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的比重,增强国债的流动性。此外,还可以适当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满足地方政府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大企业债券的发行力度,放宽利率的浮动幅度。

四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投资者信心。美国居民愿意把大部分金融资产进行投资,重要原因就是存在可信和运作规范的金融市场。建议完善《证券法》、《金融市场法》,切实加强对《证券法》等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与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市场运作,坚决抵制和打击过度投机以及各种人为操纵股票价格、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各种不法行为,提高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努力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风险及控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孙凤,消费者数量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3]蒋序怀,蒋序标,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优化[J].消费经济,2006,(2).

[4]Harris,John R,Fabio Schiantarelli Miranda G Siregar(1992),The Effe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n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World Bank WorkingPaper,NO.997 Washington,D,C,World Bank,October;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4

关键词储蓄率经济发展影响

我国的储蓄率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仍保持一个不断上升的状态。为了保证我国未来的经济能有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能给予国家高储蓄率问题足够的重视,且与此同时还要能Ω叽⑿盥识怨家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就高储蓄率的实质来看,其对国家的经济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往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高储蓄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

就经济的发展来看,高储蓄率是能保证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基于银行的层面来看,储蓄率如果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我国国有性质具有其控股权利的银行也往往能有效保证其资金的不断流进,也因此,即便银行在某些情况下即将面临破残的危机,也能在高储蓄率的推动下保持其持续的运营。除此之外,高储蓄率的形势还能有效对消费本质进行转化而使其成为一种积累的形式。因此,个体单位不仅能有效获得收入的增长,同时还可能持续扩大其储蓄的比例,而就银行而言,在这一情况下其也能有效对个体单位的购买力进行有效的调控,以给予其自身更多能够用于进行投资的资金,以此来推动其投资目标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进而有效实现并扩大对资金的积累。

二、高储蓄率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储蓄率的不断增长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往往体现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一旦个体单位其在银行的储蓄量增加,那么个体单位在近期内所具有的消费需求往往会不断减少,而储蓄率往往和消费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当个体单位的储蓄率越高时,其消费往往会呈现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当储蓄率不断增长时,个体单位的消费频率及数量降低,这往往就会给一些金融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也正是由于储蓄率的提高,加上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在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以及在效率方面不足,都可能造成国家银行系统所面临的风险提升。

一方面,国家储蓄率的增长会给银行的运营造成一定的压力,且会使银行原本潜在的风险加剧。就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来看,其往往存在规模小、渠道窄等方面的特征,加上相关的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因此在投资收益方面也往往呈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的收益渠道往往仅限于企业的款,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对投资效率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对银行的发展造成限制;另一方面,国家储蓄率的增长会对对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形式及融资格局造成影响,导致融资比例的增长而家大银行在贷款等方面风险的产生。且也正由于国家储蓄率的增长,也会造成国家部分行业的投资热度加强,或是使某些企业产生对出口经营的过度依赖等现象的产生。

三、相关建议

首先,从居民角度来看,居民在平时应注意多关注基金、债券、股票等投资渠道,丰富自己的投资方式,而不是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放在银行。银行同样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随着人们购买能力下降,钱会发生贬值。此外,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购买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规避风险的投资方法。

其次,从市场角度来看,投资机构应加快发展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弱化人们为消费高档产品而产生的储蓄动机,从而有效促进储蓄金向消费市场的流通,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对于政府来说,应加强对金融企业机构的管控,完善分配政策,适当减少企业的留存收益,增大国有企业中财产所有者的利润分红。随着国家掌控的股息收入逐渐增多,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地有所增加,有效降低了储蓄率,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快速稳定发展。

四、结语

就我国的经济形式来来看,高储蓄率往往一直与经济的发展共同产生,而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往往更加鼓励消费而要求能对储蓄率进行有效的控制。而要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要依靠消费进行拉动,这往往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能把握好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高储蓄率给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并此为依据为国家经济发展制定更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百鹏.浅析我国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34).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国债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概况及国债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利率市场化概况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 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银行间利率、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第二步是贷款利率、贴现利率定价及配套措施的市场化;第三步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总体改革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目前,我国存在两条并行的利率系统,其一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代表的市场化利率系统,这部分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其二存贷款利率系统,这部分正处于市场化进程中。在外币方面,除短期、小额存款外,其他利率已经全部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目前仅保留了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理。今后,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的稳步推进,我国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完善利率管理,引导利率进一步发挥在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

(二)国债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5年以前,我国国债的票面利率完全参照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水平而定,形成了国债利率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参照系的被动形成机制,这种利率是以行政手段制定的,并不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从1995年开始,我国国债发行进行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1996年,在国债利率市场化方面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取得了重要成果。当年发行国债的利率水平,绝大多数是采用市场化招标方式来确定的,国债发行条件基本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确定利率水平的招标方式,既有单一价格荷兰式招标,也有多种价格的美国式招标。1999年,我国推出了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基准的浮动利率国债。随后这些年,由于受到整个金融环境的限制,国债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放慢了,其发行与管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和制约。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债发行利率的确定也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但储蓄国债多年来仍未脱离参照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机制。

二、我国储蓄类国债的发展和特征

储蓄国债是中央政府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投资者中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交易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的不同,我国的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电子式)两种,期限一般为1年、3年和5年。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我国储蓄类国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记名国债,包括50年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和1981年以后面向居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有固定面额的实物国债。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转让流通。第二阶段为凭证式国债,包括1994年直至现在仍然发行的,采用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方式,通过商业银行或邮政储蓄柜台,面向城乡居民个人及社会其他投资者发行的国债。特点是发行国债网点多、购买兑付方便、手续简便、可记名、挂失及质押。第三个阶段为电子式储蓄国债。2006年为丰富国债发行品种,国家面向城乡居民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居民个人通过在金融机构销售网点开立国债托管账户和资金账户购买国债。电子式储蓄国债与凭证式记名国债本质上基本一致,只是发行载体发生变化,由国债记账凭证转为国债计算机托管,到期由承销银行自动结转利息和本金,金融机构由承购包销转为销售。无论是凭证式国债还是电子式国债,国债利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不随市场利率或者储蓄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近年来,我国储蓄国债逐步发展和壮大成为国债市场的主力军,并占据了1/3的国债市场份额,在财政筹资过程中承担着主渠道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

在市场利率上升周期,将直接导致储蓄国债与定期存款利差空间缩小,在每期国债发行前,投资者都依据国内经济运行及CPI增长速度,审慎考虑将来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储蓄国债发行必然面临着一定的利率风险。

一是承销机构要面临由于加息造成投资者将低利率的国债大量提前赎回,占压银行资金的潜在风险。当国债投资者遇到加息、急需用钱或投资股票、基金、教育储蓄及保险等更好的投资品种时,就会提前变现手中持有的国债。譬如,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采取承购包销制,商业银行只有等到凭证式国债到期后,财政部才能划拨国债兑付的本息款项,在此之前如遇到提前兑付,商业银行需要垫付这部分资金,同时也相应承担着到期低利率的风险。如果提前兑取数量过大,还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及资金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诱发流动性风险。二是国债投资者要面临一定的预期利率上升的风险。利率上升周期,投资者若不愿意在储蓄国债上进行长期投资,须缴纳1‰的手续费提前赎回。同时由于担心发行期内利率上调,购买国债后相对要损失利息收入,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者会选择持币观望或将资金转向更容易保值增值的投资领域。

相反,若市场利率下降,由于储蓄国债是利率固定,不随之下调发行利率,又会相对增加储蓄国债的筹资成本,发行者将承受多付利息的意外风险。

(二)正面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为储蓄国债市场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带来储蓄国债产品收益和风险的多样化,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作出更加适合自身需要的选择。比如,在成熟市场,有信用风险较高的“垃圾债券”,但由于其收益率也相当高(又称为高收益债券),成为适合许多机构投资者的品种,甚至有专门投资垃圾债券的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导致的国债品种的多样化,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利率风险的对冲,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策略。若在利率上升周期,成熟市场投资者借助国债市场多样化的工具,同样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收益,例如,美国Vanguard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全市场债券指数基金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积累收益率达到150%左右,这一收益率与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相差无几。而我国国债市场目前的金融工具体系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必将促进国债市场金融工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国债市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

四、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提出的挑战

(一)储蓄国债的定价方式亟须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往往作为确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基准利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储蓄国债利率是以银行的存款利率作为确定依据,储蓄国债利率成为银行利率及市场利率的从属利率,因此我国确定储蓄国债利率的依据及国债利率的地位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国债利率水平看,由于国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流动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存款利率,而我国国债利率水平始终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这固然能促进国债认购,但却提高了中央政府债务的筹资成本,加重债务负担。不仅如此,储蓄国债利率机制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既不利于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利于运用国债利率政策灵活地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因此,亟须科学合理地设计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方式,完善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形式。

(二)储蓄国债的产品种类需要丰富

我国储蓄国债在品种设计上存在不足。从期限上来看,主要以1年、3年、5年期储蓄国债为主,国债品种期限结构不合理。理论和国外实践表明,储蓄国债期限应该较长,比如美国和加拿大储蓄国债发行期限最短为10年,最长达30年。从利率上来看,我国储蓄国债全部是固定利率国债,且按照单利计付利息,近些年我国储蓄国债要么热销、要么滞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储蓄国债采用了固定利率。从付息类型上来看,主要是到期还本付息类国债,提前兑付时,将按兑付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而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购买国债是为了定期(如每年)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用于将来定期支出。可是,这类按期支付利息的收入型储蓄国债品种在我国还没有。总之,投资者对于储蓄债券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国目前的储蓄国债品种单一,无法有效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需要多样化、差异化的储蓄国债品种。

(三)储蓄国债的发行环境更趋复杂

利率市场后,与利率相关联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储蓄国债的发行。投资比较收益成为决定投资者是否购买储蓄国债的首要经济因素,当储蓄国债与储蓄存款收益差别扩大时就会出现热销,反之居民的购债热情就会降低。如2001—2003年,由于利率较低,国债和储蓄存款的收益比价较小,国债销售较为冷淡。而市场利率下调,也会影响储蓄国债发行。如2012年6—7月,央行两次下调利率后,金融机构1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降到3%、4.25%、4.75%,这对国债发行带来成本相对增加的压力,财政部只得取消了原定发行的第五期和第六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的提速还给储蓄国债发行增添了复杂性,储蓄国债的发行还要考虑理财产品及资本市场收益率因素。益普财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到期的8083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其中517款到期收益率达到6%以上。显然,理财产品的收益比同期储蓄国债收益率高出了不少,收益的差别难免会削弱居民投资国债的热情。

(四)储蓄国债的销售方式需要完善

储蓄国债发行初期,是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财政资金极为紧张的时期,为了保证中央预算收支的执行,在发行凭证式国债时,国债的如期足额发行带有很强的刚性。国债的组织销售不但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而且利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即国家将快速足额筹集资金放在首位,筹资成本、市场培育等放在其次。凭证式国债发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采取承购包销的方式,若发行不畅,销售剩余的部分由承销机构持有。完全实行代销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以后,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提前兑取,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及商业银行均要面临大量国债买回的风险。这也要求我们在对国债承销团及分支机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储蓄国债提前兑付风险防范工作。

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加强储蓄国债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储蓄国债利率机制

由于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存款目前仍然是储蓄国债的最主要竞争对手,因此,在确定我国储蓄国债的利率时,应该以银行存款利率和可流通国债的收益率的某种加权平均数作为基准,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这可以大大降低财政部的资金筹措成本。例如美国EE类储蓄国债的利率每半年调整一次,即每年5月和11月宣布新的利率,利率等于过去的半年内5年期流通国债平均收益率的90%。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实际购买力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也可以发行通货膨胀指数化国债。这种国债的利率由两部分构成:规定的固定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其中,规定的固定利率在国债整个期限内都有效,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应该采取消费价格指数(CPI)。例如,规定通货膨胀指数化储蓄国债的年固定利率为2.3%,那么,该储蓄国债每年的利率=2.3%+当年的通货膨胀率。

在利息支付方式上,储蓄国债可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可以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以满足追求价值增值的投资者的需要,也可以定期支付利息以满足追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需要。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储蓄国债,应对长期持有者设定激励条件,以减轻提前兑取带来的压力。

(二)完善储蓄国债品种设计

储蓄国债品种应根据期限结构、发行方式、计息办法、偿还方式、利率约定、手续费、币别以及其他约定等不同要素间不同方式的组合,设计不同类型的储蓄国债品种,实现储蓄国债品种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减少储蓄国债与银行储蓄产品在期限、品种和定价上的直接冲突。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储蓄国债在期限结构上要考虑以中长期债券为主,辅以发行短期国债,还可以考虑设计变动期限类的储蓄国债,在期限上实行短、中、长期的系列化。在利率设计上,既要有固定利率类的储蓄国债,更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设计浮动利率类的储蓄国债。为应对通胀,可以设计通胀指数化储蓄国债,以保证投资本金币值安全。

(三)完善储蓄国债发行方式

首先,尽快促使国债发行由规模管理向余额管理转变,并争取滚动发行。储蓄国债的发行方式应该采取招投标制度,彻底改变盯住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制订国债利率的现象,促进国债利率市场化。其次,在储蓄式国债的承销机制建立方面,应该以中标机构代销为主,财政部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作为补充。对于直销渠道的建立,可以采用财政部网站或委托的金融机构网站直接面向投资者销售储蓄国债,以进一步降低发行成本,方便投资者。第三,将凭证式储蓄国债改为电子式或记账式。电子式和记账式国债是金融电子化的产物,发行费用少、交割方便,发行效率高,符合国债发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如果发行记账式储蓄国债,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各承销机构发行量和兑取金额,而且可以对所有的承销机构的储蓄国债进行统一、集中托管,有利于解决目前凭证式储蓄国债中存在“超发风险”问题。

(四)完善储蓄国债销售渠道

一是继续发展普通投资者较为习惯的银行柜台购买渠道,实现银行同城同行的联网发行,投资者可以在承销机构的任何一个销售柜台提出购买申请,只要同城还有发行额度,就可以方便购买。二是在依托有形发行网点的同时,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发多样的发行渠道,建立立体化发行网络,实现储蓄国债债权网络化管理,提高债权管理的安全性,实现储蓄国债通购通兑,方便群众购买和兑付,开通互联网络、自助银行、电话销售及银行卡购买等多种渠道来销售凭证式国债,促进储蓄国债在全国各地区间的均衡发行。三是扩大销售网点的范围,尽量延伸到乡镇,让偏远农村也能很便利地购买到储蓄国债。

参考文献

[1]贺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1(05) .

[2]杨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前景[J].中国金融家,2012(07).

[3]柯珂.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3(24).

[4]财政部国库司.中国储蓄国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3.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6

怎样才是管理压岁钱的正确方式?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春节过后谁最“富有”?当属拿着压岁钱的孩子们。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话对谁都适用。而这些每年只发一次财的“小财神”们,只有科学打理压岁钱,才能既“富”了脑袋,又鼓了钱袋。 存银行稳健增值

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管理孩子的压岁钱主要考虑稳健。虽然目前银行利率较低,但储蓄仍是最可靠的财富积累方式。假设孩子今年将5 000元压岁钱存到银行,在活期、3个月、6个月以及1年期四档各存500元,在两年期、3年期及5年期各存1 000元。这样,年内就至少有三份储蓄到期。

此外,家长还可将孩子的压岁钱存入共管联名账户共同管理。开户时由共管人分别设置密码,支取时也须各方共同持卡凭各自密码共同办理相关取款业务。

Tips:

除了存银行,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建立压岁钱小账本,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意识。 储蓄教育金,解除学费之忧

教育储蓄是一种专项储蓄,主要是为孩子将来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它的利息收益高于一般的定期储蓄,而且免税。

教育储蓄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每个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一年和三年期教育储蓄按照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利息;六年期按照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孩子用压岁钱交学费,让孩子更加珍惜读书机会。

Tips:

通常,六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三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一年期教育储蓄适合高二以上的学生。 用压岁钱赚第一桶金

想让压岁钱获得最大收益,购买基金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基金定投就是投资者定期投入固定金额由银行自动扣款购买指定的基金。它的门槛低,认购门槛只需1 000元,选择定期定投基金,甚至低至300元就能投资。而且特别省事,家长只需把小孩的压岁钱存在一个固定账户,并选择一款基金,银行就会每月自动扣除相应金额。

Tips:

基金定投有一定的投资风险,相比之下,股票型或是偏股型基金产品应作为首选。 买儿童保险,防患于未然

最有远见的投资,当属购买儿童保险了。儿童保险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家庭收入和生活习惯选择不同的缴费方式,解决孩子未来出国留学、创业、嫁娶、买房首付等经济问题。

儿童保险基本有:少儿意外伤害险、少儿健康医疗险及少儿教育储蓄险。从年龄阶段来看,0~6岁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一些小意外,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份意外医疗险;7~12岁时,可以配备教育基金、医疗保障;12岁以后,可为孩子购买一些带有储备教育金功能的两全保险。

Tips: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7

据上例,A先生一年收入共计10万元,缴纳个人得税11075元后,收入88925元。接下来,假设他当年内将收入中的38925元用作储蓄,其余5万元投资金融品,包括等,那么在这一年中,A先生要为投资获得的收益缴纳多少税费呢?

133元:储蓄利息所得税

根据国务院第272号令,《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自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主要向个人在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所得利息开征20%的利息税。

A先生当年内在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储蓄为25000元,活期储蓄为13925元,则应缴纳的利息税分为两部分。一年期定期储蓄利息税为:25000×2.25%×20%=112.5元;活期储蓄利息税为:13925×O.72%×20%=20.052元,共计112.5+20.052=132.552元,近似133元。

10元:金融产品个人所得税

假设A先生投资金融产品的5万元平均分为5份,即分别以l万元投资于国债、人民币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和保险5种金融产品。

国债

国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我国为了鼓励投资者购买,对投资国债取得的利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A先生投资1万元国债所获的收益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人民币理财产品

中国银监会今年3月初向各大银行下发的一份内部通报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约法三章”,明确提出了“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明确风险提示”三方面要求。

由于规定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A先生投资的1万元人民币理财产品所获的收益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票

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会取得两类收益,一是买卖股票时的差价收入,二是股息红利收入。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买卖股票获取的差价收入免缴个人所得税,从分配中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在派息的时候征收20%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税,不派息的时候不征收。

个人投资股票时还要缴纳印花税,财政部规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调整为1%o。

A先生在年内投资某股票的1万元,在购买时要缴纳印花税,税额为:10000×1%0=10元。假设这只股票在2005年并没有派息,那么A先生无须为股息缴纳个人所得税。

基金

财税[2002]128号文件规定:对个人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在对个人买卖股票的差价收入未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可见,个人投资者在买卖基金时获得的差价收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基金分配中获得的分红也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所获得的收入都免缴个人所得税。同时,投资者买卖基金也免缴印花税。

这样,A先生投资1万元购买基金所获的收益也无须纳税。

保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在购买保险时可享受税收优惠,任何保险金所得都是免税的。具体为三险一金不缴税,三险一金的利息收入不缴税,保险赔款不缴税,分红保险的红利也不用缴税。

如此,A先生投资1万元于商业保险所得同样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20%:偶然所得

如果A先生年内购买幸运地中了大奖,那么奖金属于偶然所得。我国目前对此的税收政策是,一次性中奖收入不超过1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次性中奖收入超过1万元的,按每次收入额的20%征收。

纳税总计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8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统账结合制;储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的理论依据是代际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代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养老金)可以由同时期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支付,即用在职劳动者的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在老年期的待遇,社会保障可以实现横向平衡。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负担较轻,但随后通常会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而负担较重。完全基金积累制的理论依据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费用总和可与其工作时投保形成的基金积累总和保持平衡。在操作上,通过设立个人账户,记录其缴费及基金收益,劳动者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时向自己的个人账户存钱并获取基金收益,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如果不考虑政府补助,与个人储蓄没有差别,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能形成基金积累。智利是率先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现收现付制度容易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里,现收现付制会出现支付危机,而基金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已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预测,2000年至202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不足1亿增加到超过2亿。2028年至2038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这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将由2亿增加到超过3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使得我国“先天积累不足”的养老支付系统面临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弃现收现付制而转向基金积累制。在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浪潮中,1997年我国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规定城镇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养老金缴纳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的11%进入个人账户,用于在职职工养老金的积累;17%进行代际转移,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统筹支付,该体制实质上就是部分基金积累制。

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上,学者多集中于养老金制度及政策研究,对养老金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标志,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决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

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

(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险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这一点的是费尔德斯坦通过假定整个工作期内的储蓄都是为了退休期间的消费为目的,费尔德斯坦应用一个排除私人自愿的代际转移(即预防性储蓄)的“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证明:社会保障通过两个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富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险可以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将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能增加。费尔德斯坦应用1929-1971年(除1941-1946年)期间美国的总指标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支持社会保障大大地减少私人储蓄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估计值意味着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私人储蓄将至少比现在高50%甚至到100%。

巴罗根据“中性理论”指出,社会保障有可能为个人的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这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进一步地,假设不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能力、禀赋、税负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遗产动机,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是零。

在另外一些主要的论著中,达拜认为生命周期储蓄对于私人储蓄行为仅仅提供部分的解释,通过引入费尔德斯坦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他扩展了他早期应用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他认为实际的效用应比费尔德斯坦所估计的要小。

雷默尔和莱斯诺伊指出费尔德斯坦模型构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他对那些将有资格成为各种不同社会保障收益享有者人数的估计,特别是他的模型的计算程序存在着众多缺陷:(1)给定制度内人口的就业现状,模型没有随着确定收益的条件概率的变化而作出调整;(2)忽视了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的重大变化;(3)没有包括当前领取福利金的女性。

但费尔德斯坦随后又反驳,认为即使修改了那个计算程序上的错误,在1972年以前,美国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负面影响也要在44%左右,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占了34%左右。并且,费尔德斯坦于1995年用新的时间序列方法估计1974年那篇著名文章的结论,他在1974年文章的基础上再加上21年的数据,并修正了最初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每1美元社会保障财富减少2-3美分私人储蓄,总的来说,参数值意味着社会保障计划现在总共减少私人储蓄60%。

挤出效应的实质在于,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向个人提供了在退休之后有一定养老金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化保证,这就使得个人有条件减少他在工作期间为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而积累的一部分个人储蓄。意味着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在于把工作时的收入转移到退休之后消费之用。

(二)基金制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基金制融资方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比现收现付制要复杂。戴维斯(Davis,1995)[12]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讨论过养老基金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影响。首先,由于养老金承诺的非流动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储蓄不会随着养老金收益的增加而一对一的增加;其次,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限制了个人自由借债的能力,意味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较高借入的那些时间内,并不能按照其整个生命期的消费计划进行消费,这样,强制储蓄(如养老金基金的缴费)既不会因为借债也不会因为减少个人自愿储蓄而减少;第三,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工人可能希望提前退休,这也会使他增加工作期的储蓄;第四,如果从当前消费转向未来消费的替代效应超过了可以减少储蓄的收入效应,那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为提高个人的总储蓄而提供激励。假定一个供款基准制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作为一个对个人的部分收入进行延迟支付的机制,它强制工作期的个人进行储蓄。假定个人的生命期收入和生命期的消费倾向一定,则这种强制储蓄也可能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因为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同样具有替代效应,所以,它对总的个人生命期储蓄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也就取决于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边际替代率的大小。如果边际替代率是1,则强制储蓄对个人的生命期储蓄就不会有所影响,但如果边际替代率不等于1,则强制储蓄也要减少个人自愿储蓄。戴维斯(Davis)在分析了12个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国家、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金基金以后,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储蓄的规律性影响,因此,他的结论是,基金制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各个经济的具体状况而定。

世界银行通过美国职业年金方案、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方案和智利、新加坡的例证,认为积累制有增加居民储蓄,促成资本形成的潜力,而现收现付制计划则没有这种潜力。到目前为止,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用,选用指标的不同,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三、中国统账结合制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本文假设每个人生存两期——青年期和老年期,个人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保证养老金收支平衡。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中国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两种体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一)现收现付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1.企业:利润最大化。

2.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的各项政府收入与支出,至于政府的其他收入与支出,假设它们相互平衡,收支相等,在模型中不予以考虑。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按规定向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收取相当于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二是将收取的养老保险费按规定以养老金的形式向老年人进行分配。由于现收现付制“以支定收”的代际转移经济可以实现横向平衡,当期收取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用作当期的养老金,在理论上对政府的财政平衡没有影响,所以,在现收现付制经济的模型中不考虑政府部门。根据上面的假设,解出现收现付制下期劳动者的储蓄及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

(二)统账结合制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制度下,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部分用于个人账户积累。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养老金,来源于同期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源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使原来现收现付体制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显性化的部分称为转轨成本,政府要履行在现收现付体制下已经向社会成员所做出的养老金承诺,也就是说,要负责解决转轨成本的融资问题。

在模型中,假设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转轨成本为**,在保证政府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它等于转轨期在现收现付体制下预期要支付的养老金减去统账结合制中社会统筹的部分:

从以上的分析与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养老金缴费方式的不同,由于转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11.77%,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消费减少6.02%,储蓄减少25%。本文采用提高缴费率与政府发行国债两种方式来弥补转轨成本,弥补的比例各占50%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通过劳动者效用最大化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储蓄的影响,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变革过程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变迁使城镇居民的储蓄有25%的减少。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因其具有再分配效应和较低的风险性,成为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模式,因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支付威胁而倍受责难;而基金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却因智利等国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倍受青睐。但是,当具体分析这种制度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时,却发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变迁过程中,采用的统账结合制(部分基金积累制)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时期,转轨成本的存在使养老金的收支难以平衡,不管是提高缴费率还是发行政府债券都会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在保证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条件下,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但对储蓄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高建伟,邱苑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8):82-85.

[2]陈晓.延迟退休:养老与就业两难[N].中国新闻周刊,2003-09-20.

上一篇:小学生贫困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绿色化学与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