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0:42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1

尊敬的纳税人:

“诚信兴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足之本。为构筑社会信用基础,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营造消费者放心的市场环境,依法诚信纳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沈河区国家税务局向驻区广大纳税人提出倡议如下:

1、强化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建立健全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制度,加强企业信用自律,提高企业信誉,营造“诚信兴商”的良好氛围。

2、健全诚信服务制度。从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以信用为核心内容的企业诚信制度,不断提升诚信经营行为,夯实诚信建设的基础。

3、恪守法制、遵循公德。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和宣传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收征管法等,不断增强依法经商、依法纳税意识,为诚信兴商、诚信纳税打牢基础。

4、树立诚信纳税理念。依法诚信纳税是最好的信用证明,以诚信为本,依法纳税,应缴尽缴,恪守纳税信誉;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作用,争做诚信纳税模范,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5、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商业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6、做诚信经营的楷模。爱岗敬业,从我做起,树立“守信光荣、守信可敬”的意识,争做诚信经营、诚信纳税的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诚信企业”。

7、真诚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履行承诺,承担社会责任。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争创国家免检产品,争创国家质量管理奖企业。

诚信兴商倡议书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兴业之本”,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力量源泉。适逢桂林市开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之际,为构筑社会信用基础,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高企业信誉,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XX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桂商秩发〔XX〕18号)文件精神,我们向全市商贸流通企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商务流通领域信用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树立诚实守信理念。继承和发扬“诚信为本、公道守规、货真价实、服务优质”的商业道德和经营理念。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树立诚信观念,建立健全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制度,加强企业信用自律,提高企业信誉,营造“诚信兴商”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建立包含价格诚信、员工信用、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客户评价等方面的企业诚信制度体系,夯实诚信建设基础。

四、努力强化品牌服务意识。大力拓展特色服务、差异化服务和专业服务,打造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为消费者营造和谐、文明、时尚的购物环境。

五、保证市场价格规范。严禁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价格串通、价格垄断、低价倾销、哄抬价格、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六、坚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杜绝商业欺诈、暗箱操作和恶性竞争等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严格质量管理。

七、争创“价格诚信单位”。为推进经营者价格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力提倡争创以建立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执行价格法律法规、政策,明码标价,明码实价,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价格诚信单位”。

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履行承诺,关心公益事业,热心社会活动,并真诚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指导。

诚信兴商倡议书

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全社会守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监督失信行为,为此,今天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价格诚信”、“诚信纳税”、“重合同、守信用”等创建活动,促进新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向全县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出诚信兴商倡议书: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以学法、知法、守法为立业之本,以诚实守信、优质经营为重点,努力争创文明企业,倡导品牌经营,提升企业形象,奉献“安全、卫生、无公害”食品,自觉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自觉执行与食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严格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不使用病死畜禽、不使用、销售非定点屠宰肉品、不回收过期变质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绝不经营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的食品。

三、严格行业自律,争做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行业典范。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建设,公开企业生产经营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追溯制度,防止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2

关健词:企业诚信  内部诚信  外部诚信  对策

诚信是一个既古老而又现实的重大经济社会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信用缺失的严重现象,一些企业制假售假,坑蒙欺诈,恶意拖欠逃避债务,做假账欺骗政府与投资者等等。信用缺失不仅加大社会运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率,而且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诚信经营的内涵

1企业诚信经营的概念

企业作为信用的载体,是市场交易活动中重复博弈机制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以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持久发展的管理活动过程。

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理解

(1)企业诚信经营的主体是人,包括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与全体员工,而企业这个经济组织仅仅是诚信的载体。

(2)企业诚信经营的基本内容是履行承诺、体现信用与塑造形象。

(3)企业诚信经营的本质是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是个动态的、适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过程。

(4)企业诚信经营的目的是以信用赢得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2企业诚信经营内涵的拓展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从社会获取各种资源,社会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是社会的存在企业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为社会创造财富。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既享有其权利也无疑应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是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企业诚信经营的涵义已远远突破了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诚实守信的狭义概念.而外延拓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遵循的企业伦理及其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而贡献于自身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具体而言,包括企业在创造利润为投资者诚信负责的同时.必须对员工对合作伙伴、对社会、对环境负责.如遵守商业道德、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等等。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是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对企业存在的价值对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及对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在认识论上的飞跃与发展,进而使企业伦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对愈益突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冲突与矛盾,诚信道德与企业伦理对经济及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法律调控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对履行契约的承诺到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也是社会价值观,或者说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升华,而文化根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心理底蕴和价值基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诚信源于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准则。正如著名的经济伦理学教授理查德·狄乔治所说:“诚信行为既指按自己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来行动,又指按伦理道德所要求的规范来强制自己。”“诚信行为不满足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它自觉自愿意志坚决地按道德规范来行动,因为人是能控制自己行为的。”

二.影响企业诚信的因素

1内部影响因素

(1)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投资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导致所有权决策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形成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委托一一关系。与之相适应,通过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构建起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与激励、约束相统一的机制。如果公司产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或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或者行使所有权、决策权、生产经营指挥权的各层级的权利、责任、义务界定不清,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失灵,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董事、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导致董事会违背出资人意愿、违反公司章程,甚至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经理人为了提高任期业绩、追求个人利益而出现短期行为甚至恶性经营等等。近几年我国一些公司虚假信息.欺骗国家、欺骗投资者.一些经理人财务做假等不诚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产权制度及公司治理不健全、不规范有关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经营者素质。有人比喻说市场是海.资本是船.管理创新是帆经营者是舵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经营者的诚信道德修养、诚信理念诚实行为贯穿于企业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全过程.其言行影响着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因此.经营者的诚信品质决定着企业诚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3)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理念、战略规划、资源优化配置、企业精神的培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不是单纯的追求发展速度,更关注发展的质量不仅重视利润的增长.还关注经济增加值的增长不仅注重股东回报的增长更注重企业价值的增长;不仅重视货币资本的增值更重视通过为消费者、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加。因此,高效益既是高管理水平的结果又是高诚信水平的保证诚信水平是管理水平的应有之义。

2外部影响因素

(1)政府行为导向。在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现阶段,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手段与诚信状况,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企业诚信经营,以及整个社会诚信有直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能解决的问题都应交给市场或社会中介机构去解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当好裁判,监督、惩罚企业的违约、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并创造良好的鼓励、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如果政府职能部门或者政出多门、政策打架”;或者部门利益膨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罚代管;或者权力商品化,权力入股,甚至成为违法经营的保护伞;或者严重失职,监管不到位,该管不管,行政不作为或者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会加大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导致价值观扭曲、社会信用失范以及市场递淘汰的严重后果。

(2)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既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信用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即以法制的手段解决市场机制的先天性不足或市场失灵问题,保护市场主体各自的合法权益,协调或裁决各种纠纷和矛盾。健全的法制环境包括: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3

关键词:晋商;商业道德;现代企业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F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16-02

晋商是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晋商经营茶叶、丝绸、食盐、铁器、棉布等商品,足迹遍及中国全境并远涉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时称:“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晋商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年,成为商界翘楚,誉满天下,这与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密切相关。

一、晋商商业道德的内涵

晋商的商业道德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诚实守信、以义制利、谦和礼让、勤劳节俭、团结互助等,而诚实守信、以义制利是其商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一)诚实守信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伦理道德范畴。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晋商以诚信为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道德,他们把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诚信观念被融入到商业经营活动中,贯彻到商业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中。晋商认为做生意不能有短期行为,而应该讲究长期效益,诚实守信是经商长久取胜的基本因素。晋商的人生信条首先是讲信用,其次是讲义气,再次才是谋利益。晋商在商号号规中均有“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诚信仁义,利从义出”等规定。晋商讲究先做人,后经商,信用至上,靠诚信取信于人。晋商把商品质量放在第一位,重视商业信誉,从不弄虚作假,宁可赔钱也不做砸招牌的事。晋商讲诚信的例子,不胜枚举。祁县乔家在包头创办了复字商号,经营粮油、杂货,做生意诚实守信,从不缺斤短两。有一次,复盛公油坊运销一批胡麻油到山西销售,掌柜无意间发现伙计投机取巧竟然在油中掺了假,他立即吩咐把胡麻油全部倒掉,亲自监督调换成纯净好油。虽然商号利益受损,但诚信不欺,视商品质量为生命,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复字号销售的砖茶质量可靠,蒙古人民以砖茶作为交换媒介,充当货币的职能,充分说明人们对复字号商品的信赖。山西票号经营汇兑业务,更加崇尚信誉。有一家票号发现,有一张巨额汇票长期无人兑取,该票号就想方设法找到这个商人的家人,得知他本人已经去世,就让他的儿子前来兑取。在晋商中,有的父祖辈经商破产,后来子孙后代经商致富,对先人过去欠下的旧债,主动偿还,以示诚信。

晋商充分意识到诚信对于竞争获胜至关重要,他们诚以待人,珍视信誉,这就是晋商经商成功的秘诀。晋商要求员工重信义、除虚伪、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诚信经商的谚语,如“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童叟无欺,诚信为本”“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可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寸足”等。晋商兴盛五百年,从艰难的创业,到发展壮大走向辉煌,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诚实守信”这个核心理念。诚实守信是晋商的做人之本,也是晋商成就商业帝国的制胜法宝,即使今天仍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以义制利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经商是为了盈利,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如何赚取利润,怎样处理利和义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而晋商以伦理道德为先,见利思义,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晋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义利相通的价值观。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晋商坚持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义利相通的价值观。“利之所取”应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获取财富和利益必须遵循儒家的道义和原则。晋商坚持见利思义,恪守“公道待人”“童叟无欺”的信条,不能发不义之财。晋商对顾客以诚相待,保证商品货真价实,反对假冒伪劣,也从不缺斤短两。

晋商重义,也深受三国名将关羽的影响。关羽是山西人,有着同乡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关羽身上有着“义薄云天”“信义昭著”“言必忠信”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羽成为晋商心目中诚信忠义的化身,晋商以关羽为精神偶像。晋商不仅在家中和店铺中供奉关公,走到哪儿都会建关帝庙,在全国各地的山西商人会馆中也都修殿供奉。晋商以关羽的“诚信忠义”来规范他们的商业行为,以诚信取信于民,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的观念和行为。

晋商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成为晋商经商理念的哲学基础,也是晋商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晋商坚持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利要服从于义,为义而舍利。这种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商业价值观成,为晋商经商致富、成就辉煌的法宝。

二、对现代企业诚信建设的启示

诚信是现代企业的生命,关乎企业的生存与长久发展。只有取信于民,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将难以立足。晋商打造的商业帝国,兴盛了五百年,离不开“诚信”二字。晋商有着强烈的质量、品牌、信誉意识,视商品质量为生命。这种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的经营原则,在当今社会更显得难能可贵,值得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变得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乘人之危、坑蒙拐骗,连起码的道德都丧失殆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守信的现象时常出现,如产品或服务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拖欠账款、财务失真、逃避债务等等。诚信缺失日益困扰着经济的发展,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增大了交易成本和风险,阻碍了正常社会经济交往。因此,加快企业诚信建设,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也是企业加快自身发展、形成长期竞争力的需要。

第一,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以诚信为核心的晋商文化,引导着晋商在义利相通的价值观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现代企业经营者要学习晋商,做到知荣明耻,诚实经营,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深刻认识任何经济利益的获得都要以诚实劳动、讲究信誉、优质服务为前提,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企业经营者要做到时时处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表里如一,讲求信誉,注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和各类社会诚信创建活动,逐步培养“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道德风尚,在全社会树立起诚实守信价值观。

第二,建立企业诚信档案。逐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健全企业诚信的评价、查询和服务系统,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的“诚信名片”和“身份证”,鼓励企业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加强诚信宣传和典型失信事件披露,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诚信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约束力量,依法曝光企业的失信行为。

第三,发挥企业领导者的关键作用。企业诚信如何,企业领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否诚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个人诚信程度。企业一把手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可以带好一班人。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诚实、追名逐利,就会把企业引上邪路。企业经营者应树立诚实守信观念,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建立健全企业奖惩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法制对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规范性的文件和专门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规范现代企业的信用行为。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应注意奖励守信行为,惩罚背信行为,从全方位调整、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竞争行为,鼓励企业和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向守法诚信企业倾斜,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在信用担保、融资贷款、贷款贴息等方面对诚信经营的企业给予优惠。

监管机构与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共同治理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根据企业的失信性质和失信程度,由信用主管部门做出监管性惩戒,由行业主管部门做出行政性惩戒,由商业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做出市场性惩戒,由司法部门做出司法性惩戒,通过舆论宣传进行道德性惩戒,加大信用缺失行为的违规成本或法律责任。

总之,晋商的诚信经营,为现代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现代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加强诚信经营教育,大力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我们要鼓励和支持现代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引导企业成为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全面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营造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正明,张舒.晋商兴衰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 郑卫峰,叶圣利.晋商、徽商经营管理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M].合肥:黄山书社,1993.

[4] 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商雅琼.明清晋商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晋商的成功[J].山西档案,2007,(2).

[6] 周玉萍.晋商商业伦理道德的形成、基本规范与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3,(6).

[7] 宋颖.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建设[N].经济日报,2006-05-08.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诚信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

历史经验证明,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健全的企业文化,塑造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因素相匹配的整合文化,对企业常青和发展起着潜在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整合而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过程中积淀沉蕴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系,体现为企业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集合,在企业长期经营中作用不可估量。

对于快速发展、竞争格局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的电力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尚存观念认识和建设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当前,在不断完善的建筑行业市场规范化运作环境下,我国电力建筑施工行业通过做大做强、行业内合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得到长足发展。电力建筑施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合并重组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建设特色选择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某电力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进行探析,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企业诚信文化内涵与表现

(一)企业诚信内涵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信表现为一种品行、责任、道义、准则,更重要的是一种声誉资源。企业诚信资源通过高尚人格化力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为企业经营带来经济利益,即收益增加或降低交易成本。从社会经济角度看,一方面,诚信作为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本身需要诚信文化作为运行基础,企业作为市场参与基本单位,需要具备诚信的基本条件,方能长久经营成百年老店,因此,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持久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追求诚信企业文化内涵应包括,首先,要以诚信的态度处理和对待企业各方面事务关系,包括对内处理企业各项事务诚信、以契约为基础对外的信守承诺以及社会责任承担;其次,要追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第三,要追求双赢角度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即不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另一方当事者的利益诉求。

(二)企业失信原因

近年来,中国企业内外部出现大量失信事件,导致企业巨额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诚信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与诚信文化匹配发展有关:

首先,中国市场信用国家管理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我国现行信用市场管理体系存在多头管理、信息不共享的孤岛现象,对外不公开等资源割据问题,导致失信人约束成本低,限制了信用市场的完善,不利于诚信经济的建立;同时,企业诚信建设缺乏统一引导,缺少在诚信管理方面的标准,我国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

其次,企业诚信管理与企业信用服务市场化程度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意识薄弱,内部专业信用人才培养起步晚,信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缺少专业诚信管理人员甚至没有,更多的是对外信用调查人员,用于对外授信,更勿论企业诚信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资源的落实,诚信管理体系根本无法形成。同时,信用服务市场既包括企业信用评级和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服务两个方面,我国信用服务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提供权威信用评级服务机构较少,同时在市场上也难觅提供企业信用服务建设产品机构,诚信管理服务相对滞后。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诚信理念缺失。中国历史诚信文化内涵丰富,有“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等大量积淀深厚的诚信文化,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来理性经济人观念冲击以及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利条件,造成对原有文化观念体系的冲击,新主流文化观尚未得到认同,社会大众对快速变化观念出现应对失措,在利益诉求、技术防范不够以及法律规范不完善导致成本约束较低时,必然产生短时期失信增多现象。

(三)电力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需求

在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电力建设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建设施工市场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了以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等特大型电建单位为主、众多中小型电力建设企业共存的格局,并将进一步趋于集中,而特大型电建集团几乎包揽了电建市场大部份额。同时,行业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行业利润微利,企业经营由劳动技术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尤其是大型火、水电站以及设计、施工与采购总承包模式建设项目,启动铺垫资金巨大。另外,电建市场具有“企随市场、人随项目”、经营项目遍布全国世界各地、地点较为偏僻条件艰苦等特点。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迅速发展变化也带来一系列诚信问题,从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深层次角度看,是诸如企业重组诚信文化融合、诚信文化建设选择立足点以及诚信文化建设滞后造成的。

首先,企业合并重组诚信文化建设处于融合阶段。近年来,不仅大型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进行联合重组,众多中小型电力建设公司为了生存也在走向地区强强联合,各企业联合重组前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特点企业文化,对诚信理念的态度、认识、实现方式和诚信企业文化建设渠道等问题均有不同,需经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融合出得到市场认可的诚信声誉;另外,由于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合并重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合并重组时并未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导致诚信文化认同与执行混乱,因此,在此阶段冲突造成失信以及诚信标准矛盾现象也属必然现象。

其次,工程质量信誉诚信要求立足点不同。电力建设施工主体由于技术经济实力不同,其自身对工程质量要求不同。大型电力施工企业技术力量强,施工技术手段先进,建设优质工程、样板工程愿望强烈,通过资金与技术实力缩短工期减低施工成本,具有强烈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需要;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实力限制,往往以工程质量合格为基准,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甚至部分电建施工企业出现短视行为,对诚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第三,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本质内涵缺失,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外流现象突出,表面看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与高福利待遇期望不一致造成;或者把企业作为培养跳板;或因施工企业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发展前途渺茫;或工作地点流动频繁造成无法安家、耽搁婚姻等问题离职。但从深层次诚信角度看,则是社会与企业一系列诚信文化制度的缺失。劳资用工双方充分沟通,意思表达一致、诚信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企业获得员工贡献并支付薪酬,员工提供长期稳定劳务,获得满意(非最优)薪酬、被有计划培养、关心和爱护,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和归属感。显然,双方良好互动效果需要在理解认同基础上付出不懈诚信努力方能达到。然而,当前电力施工企业,部分企业不仅对内诚信流于形式,诚信意识淡薄,相关承诺待遇条件不到位,对内失去诚信基础,最终导致骨干优秀人才流失、市场流失。

可见,对电力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信誉可谓获得市场的基石,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企业诚信文化。

二、电力施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内容

从以上电力施工行业市场格局、企业失信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诚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当前一项紧迫而长远的战略性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建设企业诚信文化。

一是对内建立以人为本诚信文化。企业员工只有对自己所在的团队诚信,团队才是一个诚信的团队,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施工行业尤其是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对工程项目部诚信,对自己的组织诚信,才能形成信任团结的具有凝聚力的建设团队,才能创造工程建设质量优、人才素质高、市场信誉好的企业生存环境。

二是对顾客建立质量责任诚信文化。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其重要性涉及很多潜在顾客内涵,修建各种电力设施不仅涉及投资方利益,更是涉及投资项目未来使用受益顾客群体,他们才是最终评价者,因此企业必须对工程讲质量,对顾客讲责任,树立对顾客诚信文化。

三是对业主建立密切合作诚信文化。电力施工企业要靠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与项目业主方密切合作,通过优质的品牌、高质量的工程、良好的沟通、密切的合作取得业主的信任,为获得业主后续投资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四是对监理建立信任至上诚信文化。监理对业主负责,但监理通过施工单位工程完成情况来体现业绩,双方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在严格规范施工上高度一致的统一,因此取得监理信任,利用好监理技术优势,对促进施工进度、质量和改善施工技术都是有利的。

五是对分包商建立合作共赢诚信文化。电力施工企业大都有长期合作的外协劳务组织,共同组成系统管理的施工产业链,作为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对其诚信文化建设值得注意,企业应在管理上内部化,内外队伍统一协调管理、关心保护,获得彼此之间的诚信,实现合作共赢。

总而言之,电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应以利益相关者诚信服务为对象,最终目的都将体现在提高企业工程项目营销和履约的综合竞争力上,诚信文化建设应以“以人为本”的内部诚实守信为基础,以诚信守约的外部长期战略合作为手段,建立内外结合的诚信文化体系。

三、诚信文化建设案例简析

某电力建设施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电建公司)多年市场实践中,坚持走“诚信”之路,树“诚信”美名,不断地赢得市场,短短5年时间,市场中标份额从2006年的2亿元,发展到目前产值30亿元,项目70余个,多次获省、部、行业协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其中诚信文化建设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我们总结其诚信经营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培育诚信意识与文化

电建公司在多年经营中清醒地认识到,经营既要靠企业综合硬实力,企业诚信软实力也不可少,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培育,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全员法律法规教育。只有懂法才能守法,只有守法才谈得上诚信经营。多年来,企业坚持实施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员工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培养了一支专业管理队伍,为生产经营提供法律保障,为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奠定意识基础。

二是培育企业诚信文化。通过“诚架连心线,精创一流业”企业精神、“诚信第一”经营理念、“诚信守约,追求卓越”质量方针,始终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建立“恪守诚信,依法经营”的企业道德观,将诚信意识升华到全员职业道德高度来恪守,总结出“优质铸精品,精诚创未来”的深刻诚信意识,形成一套以诚信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理念。

(二)注重建立诚信制度与体系

电建公司以工程产品质量诚信为基点,展开对内部人、顾客、业主、监理、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诚信体系建设,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胜赢得了市场和品牌形象。

一是落实诚信能力与动力基础。首先是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狠抓工程技术管理培训,严禁流于形式,提高工程建设的诚信能力。其次是完善并严格质量考核奖惩制度,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落实诚信动力。第三是强化审核重点,定期认证质量体系,全项目经营内审,落实诚信动力的客观基础。

二是建立合同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完善了合同实施、评审、工程项目管理、法人委托书管理、证照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办法等十多项保障合同履行制度,在合同洽谈、签订、项目实施、工程竣工验收以及保障服务的过程中都严格执行制度,保证里合同执行力度,确保诚信履行合同。

三是实施工程动态诚信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选配项目管理班子;项目部组建后,确定项目管理班子各成员职责和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效益等各项指标以及质量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明确责、权、利以确保工程质量有保证;施工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检查监督为辅”的方针,做到预防与把关相结合。

四是做好项目保障诚信服务。为建立良好服务保障体系,公司制定了《服务实施程序》,严格规定了服务实施程序和服务保证体系,其中详细周全的工程质量回访制度深受业主好评,甚至对部分项目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扩大服务范围,得到用户良好评价。

参考文献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5

关键词:诚信营销;市场营销;策略

自70年代末,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经历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历史阶段:首先是导入与传播阶段。在这个时期,主要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开设市场营销师资格培训课程为标志。并且,随着香港中文大学高等学院院长闵建蜀教授发起的全国范围的营销学演讲,市场营销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10年左右时间,是现代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广泛应用阶段。各高校开设营销学专业,各地普遍建立市场营销社会团体,并相继出版了大批现代营销教材。9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新型营销理论,如整合营销,绿色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文化营销等。最近,在营销理论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营销理论――诚信营销,并且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

一、诚信营销的概述

诚信营销就是指企业将诚信原则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诚信理念,在整个营销过程中顾及社会、企业、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的利益,诚实守信,注重长远发展。诚信营销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和消费者应始终坚持信息对称原则,保证营销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没有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二是企业营销行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不能违背社会公德等。

诚信是营销的前提和基本原则,确立诚信原则是实现营销目标的要求。事实上,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除了介绍产品的品质外,只有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他们的诚信,顾客才会对他们的营销内容与产品本身产生信赖。企业一旦用诚信吸引了这一部分消费者,他们就会间接成为企业的义务推销员,从而使产品具有了口碑效应,提高产品的美誉度,提高了市场的销量。企业的诚信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忠诚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根据20/80的原则,企业的80%的利润是靠20%的忠诚顾客的购买量。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聚集财富,财源会越开拓越广阔,违背诚信赚钱,最终将使财源枯竭。

二、我国企业诚信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诚信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企业没有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诚信观。一部分企业见利忘义,急于致富,不受商业伦理道德的约束,抛弃了诚信经商的传统,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致使商业行为中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欺诈行为。

2.产权不明晰。产权不明晰,企业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其行为必然短期化,自然也就不再重视诚信。

3.信息不对称。在拥有信息方面,消费者是弱势群体,而企业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从事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活动。

4.政策多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行为,公开袒护本地企业的失信行为,助长了企业失信。

5.法律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法律环境的现状是:对不讲信誉的企业监督和处罚力度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失信行为。

(二)我国企业诚信营销缺乏的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且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些企业存在着大量的诚信问题。我国企业诚信营销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是趋利经济,容易滋生欺诈经营。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是市场经济趋利性的本质表现。因此,市场经济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2.道德容易失控,道德是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是?产品,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与人民身心健康休戚相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必然要求组织成员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外在的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自我需求。

3.企业对短期利益追求过火。事实证明,巨额广告投入确实能带来“惊天动地”的效果。然而任何成功的品牌都要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来支撑。企业短期的大力宣传只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而没有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忠诚度需要历史的沉淀,它是长时间的结晶、长过程的升华。

4.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失信。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个经营企业坚持诚信可以看作是一种风险。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有限博弈中,任何一方都没有诚信的动力。骗一把就跑是信息不对称有限博弈状态下常见的现象。只有信息通畅、重复博弈才能建立起诚信营销的机制。

三、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策略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里,礼、义、仁、智、信历来被看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本该将诚信理念发扬光大,然而,无论是“三鹿”品牌的崩溃,还是“地沟油”的泛滥,都日益暴露出中国经济生活正面临着诚信危机。目前,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针对目前在我国市场营销中大量存在的不正当手段,光靠发扬道德自觉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制度的保证,用制度把营销行为强行约束在正当的范围之内。诚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企业的诚信经营不仅需要企业的自律,也需要政府作出努力,来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诚信、健康、规则的营销环境。

(一)建立产权保护制度

产权保护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是企业失信的根源,因为企业产权不清楚,决策者的利益与企业的信誉之间就没有长远的关系,企业也就难以形成持续诚信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有关产权规范与保护的体系。

(二)建立诚信法律保障体系

有效的制度实施需要法律来保障。在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建设上,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快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在公共服务、银行信贷、商业保险等方面失去便利;鼓励守信行为,为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各部门和组织在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中,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企业、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信息,全面建立市场主体诚信信息登记制度,真实记载市场主体诚信信息,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加强企业的信用评估和评价。

(四)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工作

在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的时候,也要加大市场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并深入开展市场诚信文化建设,把诚信文化作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可以通过文艺作品、舞台艺术、展览演示、网站宣传、电影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诚信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

(五)建立舆论宣传和监督体系

在视听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市场诚信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并动员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对市场诚信状况和市场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有效防止各种不正当交易行为发生;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不诚信行为,对失信行为特别是涉及商业贿赂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

四、结束语

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孔子曾指出“与朋友交,言则有信”、“信则人任焉”。在当代中国背景下,诚信是一种特别稀缺的资源,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效地吸引顾客。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该加强职业操守的修炼,忠于职守,诚信待人,诚信服务,建立一种诚信理念,构建企业营销诚信文化。然而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需要假以时日,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以人为本,视诚信重于泰山,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在营销诚信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企业一把手的诚信及诚信意识的培养,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尚爱英.浅谈诚信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9).

[2]陈海波.企业诚信营销初探[J].新西部,2009,(02).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6

*纸业有限公司坐落于云南省大理州省级高新技术区生物制药园内,始建于1993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卫生洗液)生产专家。公司经过10余年的长足发展,现已成为总资产11144万元,固定资产2811万元,拥有300多名员工的现代股份制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国产专业卫生巾(护垫)生产线8条和一支团结协作的专业营销队伍,是云南省同行业中生产经营规模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佳、发展潜力最大的非公企业。

*一贯“专注女性健康护理事业”。2001年公司直接引进新加坡“清逸堂”国际专业保健机构汇聚全球最具成就的100名妇女保健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和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鼎力合作,结合云南特有的天然苦参、芦荟生物资源,通过科技创新研制开发了全国独有的苦参及“苦参+芦荟”系列卫生巾(卫生护垫)产品。2002年6月,公司经云南省科技厅严格评定,被认定为省级“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大理这是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2003年全新推出的“日·子”产品萃取天然苦参、芦荟草本精华,其独有的生物活性抑菌、柔润因子在完成常规经期护理的同时,实现健康护理的全新升级。该产品的研制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率先使用全国领先的草本预防护理工艺技术并达国际专业品质,开创了天然苦参、芦荟预防护理的先河。2004年“日·子”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06年“日·子”产品获中国抗菌材料行业协会抗菌产品论证,荣登国家卫生部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推荐产品。

2005年公司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论证,我们的产品和国际接轨,质量更有保障,让消费者更加放心。长期以来,公司坚持不懈地依靠“诚信是本,创新是魂”的企业理念来提升产品内涵和提高服务水平。在企业领导“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的科学方法,力争为女性健康护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公司作为云南省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一直坚持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理念,塑造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度,我们主要做到了如下几方面:

一、诚信生产

在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过程中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知道,对于卫生用品而言,卫生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诚信理念的根本所在。我公司管理层在每一道生产工续上都严格要求质量过关,每一位员工都有很强的质量意识,绝不敷衍了事。我们认为,严把质量关,就是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诚信宣传

在对企业、产品广告宣传过程中,我们坚持客观地表述和推介。我公司一直强调和注重在产品对外宣传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我们认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诚信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从而使社会、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三、诚信营销

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我们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要求诚信地对待每一位消费者。2004年,公司与北京派力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精诚合作,对清逸堂营销战略进行了全面策划并付诸实施,使我们的营销更加诚信,更加科学,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诚信服务

我公司有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能及时、热情地接受消费者咨询;此外,还能依法、公正、及时地处理消费者投诉,但到目前为此还没有一起投诉事件。在我公司的网站上,也提品服务咨询,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接受我们的服务,达到要求。

凭借“敬业、勤俭、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本着“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企业科学发展观,多年来,我公司一直受到广大女性的极大关注,在众多卫生巾品牌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好评不断。多次荣获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地方产品“金花奖”和多届“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成为云南名牌,并荣登国家卫生部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推荐产品。

我们的企业理念:

敬业:我们要以对自己和他人100%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努力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

勤俭:牢记艰苦的创业历史,树立节约是一种美德的思想,杜绝资源浪费。

诚信:诚信每一天,服务无极限,对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员工都要以诚相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创新:模仿只能维持生命,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为我们的美好未来一定要敢于做到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们的企业宗旨:

专注女性健康护理事业。

我们的战略构想:

差异化、品牌化: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重点突出差异化战略,充分利用植物王国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在未来3-5年内,努力打造中国预防护理型卫生巾的创新者形象。

我们的发展目标:

全国卫生巾行业前10名,中国驰名商标。

成为本行业的领跑者是我公司不变的追求。领跑者不仅意味着产品和业绩的领先,也意味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带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使命。而诚信经营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根本基础。因此,我们以诚信为本,赢得社会信任,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始终致力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公司决策层年轻敢干、思维敏捷,具有跳跃式的战略思想和驾驭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公司全体员工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在企业领导的带领下,我公司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生活,陶冶员工情操,增强企业团队精神,对树立企业观念,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建立企业模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优质的产品需要完整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需要优质的环境、绝对的安全卫生。现代企业要生存发展,除了科技创新,还必须在管理上要效益、要效率。现将我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环境和安全卫生等方面做一个介绍。

首先我们达到了有关部门规定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销售从业人员都经过了有关部门认可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了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而且我公司获得了生产一次性卫生用品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

因为我们生产的是一次性卫生用品,因此生产环境、安全生产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公司一直把环境、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长抓不懈.在不断完善生产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各生产线安全工作的检查落实,各生产线均设立了监督员安全巡查。

我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省级高新技术区生物制药园内,完全符合环、水保要求,厂区布局合理,行政区、生活区对生产区没有不良影响,仓储设备也完全符合规定。

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也是相当完整和规范,包括生产部门组织与职能,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产品开发管理制度,采购部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质检部门管理制度,财务部门管理制度,销售部门管理制度,服务部门管理制度等等。(因为我不了解详情,所以本段再待展开)

今后,公司将集中力量继续在健康护理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坚持诚信经营,以人为本,利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本行业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而努力!

申报单位:云南清逸堂纸业有限公司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7

关键词:诚信营销;对策;表现形式

不得不承认,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确立,监管机制不健全,还有很多相关法律没有确立与实施,所以很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都缺失诚信。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树立,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扭转现有企业诚信营销缺失的局面,当前,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都要做好持久准备。

一、诚信营销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很多资源都是由市场进行自由配置,这就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如何能够降低成本,扩大收益,诚信营销是实现该目前的重要举措,从中可以看出诚信营销的重要性。

1.企业营销中如果失去诚信,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成本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概念,而诚信则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企业成本与诚信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诚信的树立难度非常大,但诚信的丧失却非常容易,一旦企业营销中失去了诚信,企业要将付出惨重经济代价,承担更多经济成本风险。依据权威数据统计,企业经营中之所以会出现危机,其中失去诚信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诚信营销会利于企业更长久的发展。诚信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名牌,拥有诚信,企业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消费者对企业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忠诚度,因此,企业的市场份额所在比例也就越来越大。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主要是因为其一直秉承着诚信营销的理念。

二、诚信营销缺失的表现形式

首先,企业经营营销过程中,整体都缺少诚信。市场上某些企业太过急功近利,对诚信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企业领导者目光短浅,指看重短期暴利,却没有考虑长远利益。企业整体都缺乏诚信。权威机构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非常短,平均不到4年,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家族企业,而国外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寿命平均已经超过了10年,甚至有些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已经生存了百年。这些国外企业之所以会有如此长的寿命,与诚信营销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次,商品价格有很大的水分。企业促销产品时,经常会采取价格战,但是有些商品看似价格已经降价,而实际上,水分非常大,甚至是变相涨价。消费者对商品价格本身不够了解,并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否已经达到了最低限度。有很多消费者后期才发现上当受骗。

再次,虚假广告非常多,有些企业为了扩大营销份额,经常是通过广告进行销售,但是广告中有很多虚假成分,逼比如故意夸大商品功能,还有些商品利用环保等理念进行故意炒作,有些是某些药品广告,请来所谓的专家进行广告宣传,很多消费因此上当受骗。

最后,售后服务不到位,有很多商家在商品营销时,都会做出售后服务的承若,但是有很多企业商家过后就忘记,甚至没有所谓的售后,或者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商家将责任全部都归为消费者,这让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严重威胁。

三、企业诚信营销的对策

1.政府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首先,加快立法建设的脚步,完善信用体系。政府以及有关立法部门应该针对现有的营销诚信问题,加快立法建设,立法时需要注重其适用性,而不是只能够小范围实行,另外,政府还应该大力宣传法律,让更多的消费者学会运用法律,当权益受到伤害之后,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另外,我国的消费者诉讼程序比较繁琐,政府应该简化讼诉步骤,以使讼诉成本更低。同时,还应该建立信息体系,建立信用档案,企业如有失信营销的现象,要记录到档案中,这样银行在向其借款时,就会更加慎重的考虑。

其次,建立奖惩力度,尤其是惩罚力度一定要大。企业之所以会冒着诚信的风险进行营销,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如果企业能够将处罚力度加大,企业难以承担失信风险,就会甚至考虑失信行为。同时,政府为了鼓励企业诚信营销,可以采取激励措施,公开表扬哪些恪守诚信的企业,如有优惠政策,也要优先考虑这些企业。

2.企业应该恪守诚信营销的原则。首先,严格履行承诺,建立顾客忠诚。消费者最反感的就是商家出尔反尔,在营销领域有句名言:真正的服务始于售后。消费者评价一个企业的服务诚信水平往往是看在自己购买商品后,商家对自己的服务态度及履行诺言的程度,这是顾客决定是否忠诚于该企业的决定性因素,要知道满意度和顾客最初对商品或服务的“期待”成反比,和品质等当前价值成正比。商家总是觉得只要将产品卖出去,企业的利润就实现了,正是这种观念造成了大部分顾客的流失。

其次,管理层以身作则。有些企业其实是很看重诚信营销的,之所以没有做好,其直接原因是基层员工执行不力,但根本原因却是企业高层没有身体力行,导致上行下效,当员工面临诚信与企业利益发生眼前的冲突问题时,由于不确定领导的决心有多大,而不敢采取正确的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诚信营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如不遵守企业最终一定会自食其果,一旦企业在消费者心中丧失诚信形象,其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获取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欺骗,再加之,法律意识不强,使得很多消费者都选择忍气吞声,所以企业诚信营销的关键,也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以及信息获取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长峰,高原.诚信营销在4P中的建设[J].商业经济,2006(09).

[2]陈皓,花小荣.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有效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 2006(09).

[3]吴永新.论企业诚信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经济师,2006(04).

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篇8

(一)隐瞒行为

保险营销人员在宣传产品及解说条款时,可能有意隐瞒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关键信息,亦或混淆概念。例如,健康保险中重大疾病的赔付要严格依据定义范围,并存在等待期;在分红类型保险中,红利存在不同档次;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账户存在风险等,诸如此类重要信息,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尽数注意并自力理解,必须经过营销人员着重提示并通俗解释,才能把握其中的真实含义,如果营销人员对此有所隐瞒,在重大疾病保险中刻意混淆概念,在普通人寿保险产品只陈述利益部分,隐瞒责任免除部分,对分红保险只显示最高档红利,而隐瞒低档红利,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夸大收益,避谈风险,自认为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客户不问,自己就不说,则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即使客户购买了保险,也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一旦发生分歧,严重影响保险的社会信誉度,个别消费者可能会终生排斥保险。

(二)欺骗行为

保险营销人员欺骗行为的实施对象包括消费者和保险人。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常见于编造虚假的赔付条件;任意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对要保人提出的问题,以促成保单为目的随意作答;在新型人寿保险销售中,夸大分红保险回报率,将不确定的保单红利陈述为确定利益;在变额寿险宣传中擅自预测或承诺投资回报率等。保险营销人员对保险人的欺骗常见于代替客户签字或修改资料;与客户串通,伪造资料通过承保审核;编造虚假事故或暗示客户伪造材料骗取保险金;擅自挪用保险费等有违忠实义务的行为。营销人员法律性质上代表保险人,但实际上承载着双方的信赖利益。营销人员对保险人的不诚信行为直接导致保险人保险责任的加大,从而使得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升高。营销人员对客户的欺骗,会影响投保人对风险转移的认识,形成错误的财务安排,并在无法获得赔付时产生财产损失。

(三)诱导行为

诱导一词的外延非常宽泛,保险诱导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特点。消费者购买保险与否,要经过对产品的认识过程,判断是否符合风险需求。营销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引导消费者忽略保险需求、违反义务,促使其保险消费偏离正常风险转化目标的行为都应属于诱导行为。在实践中表现为,向投保人暗示传授不诚信的方法;私自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经济利益;利用各种特殊便利或不正当手段引诱消费者订立合同;以销售保单为目的建议投保人提前终止其他保单;新型保险宣传时,引导消费者过分注重其中的投资收益功能,而弱化保险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的基本功能,导致消费者购买目标偏移,损失发生后,与所持保单的补偿功能对接差等。

二、保险营销人员失信的原因

(一)庸俗价值观念在特定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以“拜金主义”为代表的庸俗价值观念渐进抬头,保险行业更容易受到这种庸俗价值观的影响。首先,我国保险密度不高,营销市场空间较大,但目前保险营销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佣金率过低,生存压力刺激营销人员持续追求业务量的扩充,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来保证收入,而逐渐放弃对职业诚信的秉持;其次,保险业务是长期的,“这种业务期限的特点意味着保险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周期间隔较长、频率较低,即使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其后果在短期内可能也显现不出来”。因此,与诚信带给客户长期的利益保障相比较,眼前的自我利益具有极大诱惑,由此催生了部分营销人员的拜金理念。再次,一些保险企业存在保费偏好与规模偏好,发展模式粗放,忽视企业文化对营销队伍的带动作用,考核中过分强调出单率,营销激励方案庸俗化,完全物质化。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与考核体制使得保险营销员陷入短期利益的追逐,从而诱发销售误导等种种不规范行为。

(二)行业宽松的准入条件使营销队伍素质低下

在2013年《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实施前,营销人员行业准入条件很宽松。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保险行业的拓荒期,亟需大批营销人员。于此同时,社会就业问题也是当时经济转型期的负担。一方面,每年大量新增劳动力形成很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结构迅速变动和企业改革的深化,造成劳动力再就业的巨大压力。社会存在大量劳动力,正可以对接保险发展的需求,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1996《保险人管理暂行规定》认可了个人人的法律地位,2006年以前,保险销售人员从业资格最低学历要求为高中,2006年起,监管部门将从业最低学历降至初中。国家对营销人员设置宽松的准入条件,既有利于保险销售队伍的增容,也有利于刺激就业。然而,这一举措也导致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差。我国保险营销中各种问题的根源,正是保险从业人员较低素质所造成的。在技术操作方面,部分学历较低的营销人员理解能力差,对保单内容把握不全面而将错误信息误传给客户。在职业自律方面,部分营销人员受教育时间短,道德基础不牢固,自控能力薄弱,容易发生失信行为。

(三)保险诚信教育理念及方式存在不足

我国保险行业对营销人员的职业诚信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存在不足。在整个行业的粗放发展模式下,保险公司普遍注重营销规模而轻视销售规范管理,把对营销人员的职业诚信教育任务化、形式化,在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中,加重话术训练,而轻视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并习惯运用营销管理制度、公司奖惩制度、法律责任来直接震慑、警示营销人员遵守诚信,缺乏正面激励与互动,没有注重激发营销人员作为“社会人”潜在的道德能动性,营销群体缺乏对诚信教育的认同和吸纳,只是将职业诚信作为一种概念及外在规范。在保险实务中,要考虑保险活动一方或双方所具有的诚信成本,如果不诚信的成本低于不诚信的收益,理性的人会选择不诚信。亦即,在我国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缺乏道德激励的营销人员最初可能基于对法的敬畏而有所遵守,一旦发现惩罚机制的羸弱与行业利益间的反差,就会对概念式的职业诚信规范产生蔑视,面对利益诱惑而失去价值判断。

三、完善保险营销人员诚信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诚信文化对营销队伍的引导作用

保险企业是营销人员的活动平台,企业文化与竞争理念将对营销人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多元化价值观念无序、冲突的社会背景下,保险公司要积极倡导并履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正面引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诚信文化氛围,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改变营销培训中的不当措施,改革激励机制,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用,“使诚实守信的伦理精神渗透到保险各方的意识中,为诚信行为创立思想基础”。

(二)完善营销人员职业诚信的外部监管体系

营销人员作为经济人,必须施以外在规范的监督和约束,才能实现自我效用的最大化,并对外产生社会价值。这种外在规范主要包括保险监管法律规范、保险企业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及营销员职业诚信评价系统,进而构成外部监管体系。目前,保险营销人员职业诚信监管体系还需在发展中完善,在法律监督方面,要严格执行对失信人员的处罚,细化责任形式,整合协调地方权力部门的监管职责,提高对保险企业职业诚信教育的监管实效;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应当严格以职业诚信为业绩考核导向,更新管理理念;另外,要进一步完善营销员职业诚信评价系统,开放信息,增强与社会的沟通,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开发营销人员诚信价值认同的内化路径

保险职业诚信归属于角色性道德范畴,而保险营销人员则是这种道德的载体。诚信不仅是社会伦理层面存在着的,而且在个体道德层面存在,具有道德主体性的内涵,亦即,诚信又是主体内在的道德精神与心性修养的价值追求,是客观约束性与主体能动性或外在规范性与内在主体性的统一。因此,营销人员的职业诚信需要外部约束,更要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注重激励本体道德能动性。理念上,保险企业要秉承人才可持续化发展思想,以法律规范、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为指导,培养营销人员对诚信价值观产生认同。方法上,设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倾听营销人员的知识需求及职业困惑,开发个性化诚信教育;增加正面激励,认可营销员对社会的价值创造,激发他们的尊严、荣誉及道德人格,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正向氛围。

四、结语

诚实信用是支持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源动力,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市场将对保险营销人员的诚信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保险营销人员职业诚信的规范,既需要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也需要行业的自省,更需要全社会跳出狭隘的视角,尊重他们的劳动,正视他们所作的社会贡献,共同促进保险营销行业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有机化工工艺范文 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