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1:44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4]郑颖.论高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N].社科纵横,2008(12) 总第23卷第12期.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2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病例讨论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55-02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该门课程涉及很多遗传病例,将临床病例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病案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是以典型病例为先导,以临床及相关基础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当前机遇与挑战结合的社会面前,素质教育再次为人们所推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要。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病案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病案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遗传病是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病案分析可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多个环节,如课程导入、课堂举例、课堂结尾、课后作业、阶段复习等。此教学法解决了以往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与临床脱节,理论教学内容的枯燥难懂,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效果及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开篇导入,引出重点?摇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可以在开篇的时候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吸引力是很幸运的,那么开篇的导入设计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医学遗传学的学科特点,教师上课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病案问题,可以很好地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融合贯通。我们的做法通常是在授课之前播放一个视频(病例),通过视频,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亲身感受到患者的痛楚、亲人的无奈,激起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应有的责任意识,使得学生为学好这门课程而努力。

2.结合病例,讲授知识?摇在《医学遗传学》理论的讲授过程中可先引入病例启发学生思考,然后系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最后验证理论的可靠性;也可先学习基础知识,然后介绍病例,使理论得到充实。新内容的学习和认识的过程总是由特殊病例到一般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在讲授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举出病例,使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的病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3.阶段复习,归纳总结?摇《医学遗传学》具有内容多、联系广的特点,历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像故事一样的临床病例容易被记住,可以在复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激起学生对故事的回忆,进而忆起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反过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最初所提出的临床问题并归纳总结。

二、病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与体会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预防意识?摇《医学遗传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水平,停留在实验室,不再只是医学基础课,而是与临床紧密联系的介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以往的医学生有这样的误区: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关系不大,可有可无。其实不然!若《医学遗传学》教学仅仅讲授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若临床病例引入到《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将所学过的相关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

医学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为主要目的,讲授的重点归根到底在于遗传病的分析、研究和预防。但是,多数遗传病是“可防不可治”,即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尤其是严重的、致死的遗传病将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需要医学生能认识到遗传病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培养学生“优生优育”的工作意识,提高学生对遗传病的认识、判断和预防。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摇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教学成绩得益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唤起主体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遗传学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病案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病例为中心引导学生将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有趣易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是分析能力,通过病案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并归纳知识要点、掌握重点内容;最后是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病案(包括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及预防)分析,训练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后续临床和遗传咨询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摇美国教育家劳伦斯说: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病案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进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病案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积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同时,病案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精心准备病案材料,又要拥有《医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患者和其家人的痛苦,担负起医生的社会责任,充分实现高等医科院校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总之,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好方法。病案教学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是任何方法都要合理应用,要根据医学生的不同层次、课程学时设置等特点做相应调整,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申跃武,陈保锋.病案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03,(1):159-161.

[2]夏婉婉.医学院校社科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55-56.

[3]胡晓玲,傅美华,肖风华.病案教学法在妇产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52.

[4]王燕,章波,许雪青,等.病例讨论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31-34.

[5]许雪青,王燕,王艳艳,等.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8-10.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3

一、 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目标

遗传学知识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对中学生而言,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课程目标中有关遗传学内容的知识目标实现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比较普遍地存在:(1) 不准确、不透彻;(2) 不会正确地表达。在高考测量中,这两种情况是很难区分的。所以,在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遗传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构建遗传学基本知识体系框架,通过逻辑递进和知识脉络理解,组合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强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实际运用、综合运用。有效地学习策略是:(1) 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的学科素养,结合遗传学发展史,认识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形成;(2) 引导学生逐一理清遗传学各个知识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3) 解析各知识点的构成要素和含义,理顺遗传学的知识脉络;(4) 按照各知识点的目标层次,进行材料阅读、关键词辨别、逻辑推演、科学表述的能力训练。综观自然学科的发展里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石。以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基本理论为辐射中心,建构遗传学知识网络,理清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 领悟方法,养成科学精神

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国内多数学者认同的是: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科学过程则需要经历实验、实践得到体验。遗传学教与学所存在的困难,与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不无关系。缺乏科学过程的体验,科学价值观则难以真正形成,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就会限于书本。遗传学同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全部的知识、理论都是源于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的观察假设实验推论否定再实验…直至形成结论,这个过程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促使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因此不断的改进、更新。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研究的对象――生命有机体个体间的差异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多元、多变,因而常常导致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非唯一性)。生物学的知识和理论,阐述的是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或趋势,有时,这种趋势可能是局部的或仅限于在某种生物类群中出现。所以,教师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方法论出发,重视遗传学知识链的形成过程和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领悟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学规律中应用的假说―演绎的方法、测交实验的预测中运用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体验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之间的平行行为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构建遗传图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假说中的推理法,表述亲代、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学会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下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关注遗传学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获得中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后代的性状进行统计比较,DNA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遗传密码、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等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同时,领悟建立模型的方法;运用模型的方法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把握其实质,鉴别出基因分离规律模型对于细胞质遗传及无性生殖过程不适用等。

三、 注重综合,实现能力目标

综合运用能力是高考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对课程目标中能力要求的综合体现。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4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2]徐军.“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与运用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16(2):10-13.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20-02

导言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深刻反思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下作出的重要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安全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反映十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同时可以发现在保护工作中不足之处。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1]。为了充分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笔者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泰蓝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客观数据撰写报告。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动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该领域专业性的知识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主要采取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总体是我国居民,调查的样本是从全国各地选取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居民。除此之外,还进一步评估样本质量来确保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后,采用了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交叉式统计。研究分析整理阶段,以文字、图表等多种行式展现成果。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北京市、保定市、衡水市安平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其中年龄在19岁~3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69.4%,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22.4%,年龄在41岁~50岁的占受访者人数的8.2%。在受访者的职业信息中,学生占40.8%,专业技术人员占10.2%,农民工占14.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2%,军人占8.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1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6.1%。在受访者目前所在地区中,农村占16.3%,新型城镇占46.9%,文化城镇占36.7%。

三、研究结果

(一)文化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文化遗产资源严重流失。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者、保护者,增强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我国文化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文化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对“文化安全了解”一题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其中选择“不太了解”的占46.9%,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26.5%。体现出了人们对文化安全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有59.2%的受访者在“对外来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但是,只有49.0%的受访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一题中选择了“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数据表明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较多,如外来低俗文化的传播、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遗产遭到掠夺、文化遗产遭到忽视、价值观扭曲、文化产业落后等。从问卷所得数据中发现,选择文化遗产遭到忽视的比率最高,占受访者的67.3%。各地区对保护我国文化安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所采取的措施仍旧以“宣传教育”为主,然而采取“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国门”等其他措施的并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众多问题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度较低

很多人仅仅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却少之又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一题中,有61.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一题中,正确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受访者较少,尤其是“口头传说和表达”一项仅有35.7%的受访者选择。造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度较低的因素有很多,不可否认的是这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

2.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人员较少

生活中很少有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在“您周围的人,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吗”一题中有92.9%的受访者选择“没有”或“不清楚”。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宣传工作人员的责任就越发重要。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65.3%的受访者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够”,有61.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有38.1%的受访者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有59.5%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资金”,有52.4%的受访者认为“传承人老龄化”,有47.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其他问题

在“您所在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哪些”一题中,选择“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健全档案资料”、“加强立法工作”的比率没有超过半数,尤其是“加强立法工作”比率只有7.7%。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各地立法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落后,另一方面,对于已制定出有关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律和法规没有做好宣传与落实工作。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宣传方式方面“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宣传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的人群选择的宣传方式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学校开设课程组织学习”方式为例,针对学生、军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的人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农民工等职业的人群只有少数人赞同这种方式。

四、讨论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连、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2]。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涂成林和史啸虎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3]。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会导致一部分人产生相反的错误认识。他们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数不胜数、不需要重视的,文化安全意识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有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因为缺乏保护濒临消失,如果这些语言消失了那么这些民族也不在存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其地位并加以保护。

(二)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通过调查发现资金投入不足是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政府投入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基金会或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来拓宽资金来源,缓解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压力。再者,我们要重视培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让他们走到社区、家庭中去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同时我们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不可否认,当代青少年因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正逐渐消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4]。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以人为载体的,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下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失现象与缺乏传承人有关。目前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已经八十多岁,呈现老龄化特点。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众基础,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保护机制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面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应该多举行传统音乐交流会或原生态民歌比赛,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喜爱传统音乐文化”[5]。在学校可以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该方面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部分地区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得到重视。上级下达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没有贯彻实施;全面深入的普查、宣传、保护工作没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只是临时负责小组在做相关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保护,等等。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重视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刘淑娟.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2011,(31).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6

关键词 遗传系谱 专题复习 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与遗传系谱有关的题目涉及了孟德尔遗传规律、伴性遗传、人类的遗传病和数学中概率计算等多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分析2008~2013年江苏生物高考题发现,遗传系谱题是必考题型之一,分值及考查方向见表1。

由表1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高考中有关遗传系谱的考查主要方向为判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指定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概率、计算子代的患病概率,但几乎每年的考题中都会出现特定的创新考点,提高了遗传系谱题的考查难度。通过调查发现,针对遗传系谱题,教师每年在教学中都会安排较多课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效果欠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三进行遗传系谱专题复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思考一:注重对遗传系谱本质解读和剖析,谓之“道”

学习生物学知识是为了理解生命世界的本质,理解生物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只有通过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辨析、生物学思想的建构和领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遗传系谱图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基础上的一种用相关符号表示遗传病传递的方式,是将文字描述转换为图形符号。但很多学生在解遗传系谱题时却是以图论图,忘记了遗传系谱的本质。在进行遗传系谱专题复习时,教师首要是回归遗传系谱的本质,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

首先要明确,中学阶段涉及的遗传系谱主要是核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系谱,是对某遗传病患者家族各成员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再以特定的符号和格式绘制成反映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和发病情况的图解。遗传系谱图中包括个体性别、性状表现、亲子关系、世代数以及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等信息。复习课上可以“湖南省宁乡县东塘湖镇高峰村武姓家庭怪病系谱”这个经典案例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遗传系谱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有效训练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

其次,密切联系人类的染色体组成,结合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将遗传系谱图与减数分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进行有机的融合,加深学生对遗传系谱本质的认识。特别要重点剖析伴性遗传。通过展示人类的XY染色体图,辨析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将相关基因标注到染色体的相应位置,结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规律和遗传系谱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伴性遗传的本质。

2 思考二:加强对遗传系谱题解题步骤的总结,谓之“术”

遗传系谱题作为高考中失分较高的题型之一,学生常怀畏惧之心。遗传系谱题形式简洁、条件隐蔽、灵活多变,综合性强,但究其解题过程却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在总结、思考中寻找规律和方法,使他们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一套完成的解题步骤,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和正确率。遗传系谱题一般的解题步骤可总结为“拆—判—推—算”。

“拆”即为遗传系谱中若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遗传病,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解题时将不同的遗传病拆开后单独分析(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不作要求)。

“判”即为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遗传方式的基本程序如下:(1) 判断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依据系谱中有女性患者或男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不患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2) 判断显隐性。先找典型特征: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果系谱中没有上述典型的片段组合,那么通过综合观察图中遗传病的发病情况,结合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作最可能的判断;(3) 判断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先找典型特征,判断能否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如果系谱中没有上述能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的片段,则往往需要根据题干附加条件来分析;如果系谱中没有上述能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的片段,题干也无附加条件,那么只有通过综合观察图中遗传病的发病情况,结合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做最可能的判断。

“推”即为推测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基本方法为先根据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个体的表现型,写出已知的基因,未知的留空格,即先搭架子;再根据亲子代关系和遗传定律填出未知的基因,即后填空。

“算”即为推算概率。

相当部分学生在解题训练过程中会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决定解题步骤,难度小的题目往往跳过某些步骤,这对解题规律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利的。教师在进行专题训练时要提醒学生严格按照解题步骤进行,通过强化,形成解题习惯,有利于解答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遗传系谱题。

3 思考三:重视对遗传概率计算的变式训练,谓之“算”

遗传系谱中概率的计算是以数学概率计算方法为基础的。数学概率计算中涉及加法原理(即互斥事件)和乘法原理(即独立事件),学生在进行遗传概率计算时,经常将两类计算方法混淆,不能清楚地辨析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教师在进行概率计算复习时可以生物学独特的分析方法,换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概率计算的两个原理。

遗传病概率计算的一般流程可总结为:明确所计算的后代范围——明确所问概率的含义——先分后组方法计算。如计算所生男孩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首先明确所计算的后代仅限于男孩,再明确所问概率为同时患两种遗传病。高中遗传系谱中涉及到的多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遗传一般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病与遗传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按基因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出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注意在求一种遗传病发病率时就不要考虑另一种遗传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计算出男孩中患甲病的概率为a,患乙病的概率为b,则题目中所问的男孩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ab。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听了例题讲解后,觉得已经学会了计算方法,实际在独立完成时,却又因习惯于同时考虑多种遗传病等原因而出错,变式训练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变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学生已经激活的新的解题思维在巩固中整和到原有的解题方法中去。如完成上述概率计算后,让学生继续计算所生男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生一个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等,强化计算方法。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7

关键词:PBL;传统教学;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33-02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以往我校《医学遗传学》课程主要采用大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这种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医学生陷入“高分数,低能力”、“有知识,缺素质”的尴尬境地。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医学遗传学》教学显得非常迫切。

一、《医学遗传学》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始于1969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目前欧美以及澳洲等国家80%以上的医学院校采用了这一教学模式[1]。教师根据临床典型病例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分组对情境中临床表征、病史、诊断和治疗等信息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引导、观察、鼓励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和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相对抽象、枯燥,适合采用传统的板书推导、PPT或flas演示教学;而临床遗传学直接与人类健康、优生优育息息相关,涉及遗传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教学中如果以临床病例为主线,从遗传病的体征、病史追溯其诊断、治疗手段、致病原因以及如何来预防等问题,用遗传学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这一点正好符合PBL的特点: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课堂总结。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也陆续尝试将PBL教学模式融入到遗传学教学中,初步证实这种方式切实可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遗传学的整体教学效果[3-5]。

二、PBL在《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医学遗传学》课程采取了“双模结合”的教学模式,即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PBL教学模式为辅。《医学遗传学》理论课总计39个学时,前21个学时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后18个学时进行PBL模式的案例教学。

(一)课前准备

教师和学生的合理定位是开展PBL教学的重要保障。为开展好教学,学校一方面邀请了McMaster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PBL专家对4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PBL专项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明确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教师扮演着激励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在安排PBL课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培训,使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

(二)案例的设计与编写

PBL模式的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因此一份来自真实生活又具有明确知识导向的案例是PBL教学的核心。我们以临床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愚型、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案例,并适当渗透人文和法律的内容。为了保证案例的精确性,我们还邀请了临床、人文、法律相关专家进行审核。

(三)PBL教学过程

每班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各选出一个主席和记录员。每个案例包括三幕,三次课(共9个学时)完成。第一阶段(3个学时):教师将案例第一、二幕内容发给学生,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初步讨论。第二阶段(3个学时):学生紧紧围绕第一、二幕的问题,对各自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发放第三幕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第三阶段(3个学时):回顾第三幕的问题,汇报结果;学生对整个案例进行综合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分析和解答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评学生表现、归纳应掌握的知识点。

(四)学生对PBL教学反馈

本次PBL教学完成后,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学生的自身感受和建议等方面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6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2%学生愿意接受PBL教学模式;86%的学生对教师基本满意;90%的学生认为锻炼了文献检索能力;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88%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78%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但是,55%的学生提出课时安排过于紧凑,没有充裕的课后时间来查阅资料;17%学生提出案例的内容略显枯燥乏味;53%的学生认为在讨论中团队协作还有所欠缺。

三、总结

PBL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学科知识体系性建立和教学效率上,传统教学方式更胜一筹。对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而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后,安排2个案例进行PBL教学。这样,在有限的学时中,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PBL教学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案例内容略显单调,还需完善和更新;案例教学课程安排得过于紧凑,一周宜安排一次为妥;语言表达能力稍欠缺的学生还不太适应PBL教学,教师应该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成长和锻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时不能相互间资源共享,难以形成团队优势,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帮助学生形成课后小团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PBL教学的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总之,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值得进一步的开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萍,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2-24.

[2]Smith CA,Powell SC,Wood E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J].Biochemical Educ,1995,23(3):149-152.

[3]陈芳杰,李春义,孙秀菊,等.医学遗传教学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304-306.

[4]张玉萍,朱金玲,侯霞,等.PBL教学新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6):62.

[5]张娟,李莉,刘铭,等.七年制医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6):425-42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BL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Genetics course

Jin Yucui,Li Lingyun,Zhou Bisheng,Yue Shen,Yu Tingting,Ma Changyan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To adapt the modern teaching idea,and train th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the PBL teaching model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Medical Genetics cour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e feedback regarding students’ views on PBL learning. PBL teaching model could greatly raise the ability of indepent learning and foster th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PBL will be future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Genetics.

对遗传学的认识与理解篇8

关键词:史前遗址资源 公众满意度 传播模式

依托考古遗址建立的遗址公园因其本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属性而具备了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如何发挥史前遗址这笔宝贵财富,不仅涉及到文物保护层面,更是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文化有形物质层面所呈现出的进步性、稀缺性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浙江史前遗址资源公众满意度量化分析

“诞生于钱塘江上游地区的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是浙江史前史的立足点。从河姆渡文化开始,钱塘江史前文化与以江淮文化为主体的北域文明交流、碰撞,发展出马家浜文化,成就了一个以挑战、接受、壮大为建构的文化格局,最终创造出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良渚文明和吴越文明。”基于浙江史前文明中的地位及实际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本文选择跨湖桥遗址、河姆渡遗址和良渚遗址展开实证研究,借助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建立针对遗址资源传播现状的公众满意度量化分析,在对现状分析并发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传播路径优化策略,期望能为史前遗址公园运行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指导和依据。

(一)观众样本人口学统计

本次研究于2016年10月在三个遗址公园博物馆内以游览观众为对象各发放问卷100份,分别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河姆渡遗址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5%;跨湖桥遗址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7%;良渚遗址有效问卷为98份,有效率为98%。观众的个人背景资料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调查结果来看,接受调查的观众中,男女观众的性别比基本均衡。观众年龄集中在18岁-50岁之间,5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数量不多,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调查数据中占比不高,但在实际参观人群中有不小的数量,因为顾及问卷的有效性,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被排除在了调查对象之外,虽然一定程度影响了调查结果,然而考虑到中小学生基本都是随同家长参观,因此仍可推断主流观众群体为青壮年。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观众的文化水平较高,绝大多数观众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值得注意的是,从地域来源统计数据来看,观众主要来自于浙江省内,省外游客多集中在安徽江苏上海等华东地区,三处遗址均没有大陆以外地区的游客,由此可见遗址的影响力辐射面不广。

(二)观众认知度分析

这部分调查着重考查观众对三个遗址公园信息接收方面的认知度,问卷题目均为多选题,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观众知晓了解河姆渡遗址的主要途径为家人朋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知晓了解跨湖桥遗址的主要途径与河姆渡类似,以家人朋友为主,辅以传统媒体,通过其它网站和官方网站了解遗址信息的人数增多;知晓了解良渚遗址的主要途径同样以朋友家人为主,通过网站获取信息的^众显著增多,利用微博与微信的人数上升,但依旧不是主要途径。

与之相对应,遗址官方网站、微博与微信的认知度低,绝大多数观众没有浏览过遗址的官方网络传播渠道。观众中浏览过河姆渡遗址官网的人数为8人,其中2人认为内容丰富有趣;官方徼博的阅读人数为3人,均认为微博内容单一。观众对跨湖桥遗址官方网站、徼博与微信的认知度与河姆渡遗址类似。良渚遗址的情况好于其他两个遗址,知晓观众对于其官网、官徼给予正面评价,20个浏览过官网的观众中有16人认为内容丰富有趣,11个浏览过官方微信的观众中有8人认为内容丰富有趣。

针对提高官网、官微有效性的问题,调查中得知观众最想了解的信息排序为文博知识、活动公告、互动体验和新闻动态,因此有用和有趣应该成为信息推送的关注点。

三个遗址中观众最想参与的前三项活动均为:模拟考古、志愿讲解和文物仿制,超过一半的观众都愿意进行模拟考古的体验活动,由此可见观众的参与需求旺盛,遗址资源被认知的途径需要开拓更多的“活化”模式。

调查中还发现,游客对于遗址旅游纪念品的认可度不高,绝大多数游客没有购买纪念品,被访谈游客提及没有购物的主要原因为纪念品特色不高。

(三)观众满意度分析

这部分的问卷设计以考查观众游览结束后对于遗址公园的展示系统、解说系统、推广系统、体验收获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为目的,期望发现遗址资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够在以参照观众兴趣、改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遗址公园的整体传播策略,实现自身建设的不断完善。

通过表3可以看出,河姆渡遗址观众对遗址历史价值的认可度高达95.8%,91人认同其深厚的历史价值。81.1%的观众对于遗址公园的自然环境有较高的满意,64.2%的观众认为多媒体信息资源丰富,61.1%的观众认为能学到很多的考古知识,55.8%的观众认可遗址展示方式、重游意愿强。观众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解说、宣传、旅游产品方面,而且比例较高,高达84.2%的观众认为解说宣传品获取不方便,75.8%的观众不认为旅游项目丰富多样,72.7%的观众对现有旅游纪念品持不满意态度。68.4%的观众认为解说系统不丰富,60%的观众不认可现有的宣传推广。

跨湖桥遗址观众同样对遗址历史价值的认可度最高,91.8%的观众认为该遗址历史价值深厚,87.6%的观众对遗址自然环境表示满意,75.2%的观众认为遗址展示方式先进,70.1%的观众重游和推荐意愿强,65.9%的观众认为可以学到很多考古知识,51.6%的观众认为解说系统丰富生动,56.7%的观众认为解说资料获取方便。54.6%的观众认为多媒体资源丰富有趣。负面评价集中在三方面:65%的观众不认可现有的宣传推广活动,56.7%的观众认为旅游项目及旅游纪念品不够丰富。

良渚遗址观众的满意度普遍较高,94%的观众认为遗址历史价值深厚,93.9%的观众认为自然环境优美,83.7%的观众认为遗址展示方式先进,77.5%的观众觉得可以学到很多考古知识并且重游意愿强,73.4%的观众认为解说宣传品获取方便,71.4%的观众认为多媒体信息有趣,61.2%的观众认为解说体统丰富生动、旅游项目丰富,59.2%的观众认为旅游纪念品有特色,55.1%观众认为宣传推广好。数据显示,调查中所有的选项都获得了超过半数受访者的认可,这与良渚遗址整体推广投入力度最大不无关系。

通过访谈调研得知,三处观众对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自然风光均有极高的认可度,对于现有的展示方式、多媒体资源也持肯定态度,认为能学到考古知识,因而重游和推荐意愿较强。但同时普遍认为现有的旅游项目单一、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宣传推广还需要加强。

二、遗址资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秉承保护为主、考古先行、面向公众、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强调遗址展示与阐释要准确全面、直观生动,重视遗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焖三座被调查的浙江史前遗址在这样的建设思路指导下,都采用了“博物馆+公园”的开发模式,即既有以藏品展示为主的场馆体验,又有将遗址本身与周围环境妥善保存并展示的自然体验。这种从整体出发进行遗址展示与阐释的策略,是对遗址资源展示利用的有益创新和探索模式,以达到游客在身临其境时多角度感受遗址资源所具有的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但在调研中通过受众反馈发现,遗址资源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的效果与大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展馆体验单一

博物馆的展示传播,基于获得尽可能全面的展品信息,通过遗址本身、出土文物、辅助展品等再现特定时期人们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从而让观众获得直观的感受认识,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加深对遗址及其背后所要呈现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然而古遗址,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史前遗址,其在展示传播实际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展品资源的缺失。经历了千百年来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遗址大多只剩下夯土基础,观赏性不强,展示难度大。本次调查中,有不少受访观众表示展厅里的展品太少,也有观众认为遗址现存遗迹残缺,可看性弱。尽管为了丰富展品信息,每个遗址博物馆内都运用了多媒体手段,通过现代化的手段M行补充展示,但博物馆依然停留在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上,即观众通过“听和看”获得来自于展示方的信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无法引起参观者的共鸣,遗址价值内涵很难被公众全面深入的了解,自然也无法有效实现遗址“活化”和利用的目标。

(二)宣传途径单一

重视和保护遗产已成为全球共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文化有形物质层面所呈现出的进步性、稀缺性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借助多层面的传播渠道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调研中发现,观众普遍对遗址资源的传播推广表示不满,认为目前的宣传工作没能起到实际的激发倡导功能。此次调研的3家遗址公园都采取事业型的管理方式,免费对公众开放,主要依靠政府行政事业拨款来维持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人、财配置紧张的情况,宣传工作必然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除了通过传统媒体发通稿外,鲜见相关遗址消息出现在大众传播渠道中,与此同时,以遗址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渠道也存在更新慢、内容陈旧、缺乏互动等问题,从而导致关注度低,影响面小,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播机制。

三、浙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的传播模式构建

(一)立足遗址本原的“走出去”策略

遗址资源的现代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为是为公众服务,“遗址公园作为向公众展示大遗址文化价值的一种形式,其核心为遗址,对其的展示就是要在深刻领会遗址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中可资展示的本原存在及人文内涵进行提炼整合并以大众化的展示策略或手法进行具象化处理,使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遗址价值,从而实现从载体(遗址本身)到受众(参观者)的传播。”。观众的需求应当成为遗址资源传播的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一中心而提出的“引进来――走出去”新型循环传播模式试图改变传统以藏品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将为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服务确立为遗址资源传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走出去”策略依托于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借助各种媒介将其中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脱离展馆场域的时空限制传递给受众,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传播。具体方式包括举办专业知识“走出去”的科普公益活动。对公众进行遗址知识教育,是形成公众遗址保护意识和提高公众遗址参与行动的必要前提,如果缺乏基本知识,人们就不能有效科学认识和保护文化遗产,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帮助公众进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例如走进学校进行学术讲座、走进社区普及文物知识,寓教于乐,生动地向观众再现浙江古文明,激发观众保护遗址的热情。

策划文物展品“走出去”的展览。异地策展是目前通行的博物馆文化交流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到外地甚至是外国策划遗址资源主题展,这种当地公众直接接触文物本体的方式,无疑更直观、也更能扩大遗址资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良渚遗址就通过这种方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以及台北县十三行博物馆等多地策划文物特展,将良渚古文明传递给更广大的受众。

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服务沟通“走出去”。“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容忽视,应当充分利用官方微信与微博的沟通、服务和互动功能,使之成为良好的推广平台。从受众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遗址新媒体传播手段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沟通作用。因此“走出去”策略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打造以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为主体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受众关注。

打造优秀的文艺作品以使影响力“走出去”。一方面可以由政府主导为遗址资源打造艺术形式的展示和宣传,例如创作历史剧、音乐剧等在全国巡演。四川的金沙遗址对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金沙遗址的发现为主题的《金沙》音乐剧,已在国内外巡演数千场,这成为提升遗址知名度的生动举措。另一方面可以围绕遗址资源拍摄考古纪录片等影视作品,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引起轰动,这说明广大观众对文博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好的视听表现形式能将专业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普通观众的需求,扩大遗址影响力。

(二)以创意创新为主的“引进来”策略

“引进来”策略重视遗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注重在遗址场域内为公众提供生动的遗址价值解读方式,增进公众对遗址展示信息和内容的接收,让公众获得愉悦的观赏体验。具体策略包括引进多维展示手段。在现有展馆体验服务过程中,需要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入其中,以此推动遗址资源展示传播的科学发展。目前浙江的三座史前遗址公园的展示场馆都设有多媒体讲解设备,也获得了多数观众的认可效果,但整体的创新度还有待提高,如能加入虚拟现实的互动体验,则可以弥补展品有限的缺陷,极大地改变传统的参观经验,带给受众深刻的视听感受。

引进多元传播类型。以志愿者讲解为主的人际传播,以单位参观为主的群体传播,以大众媒介报道为主的大众传播,三者结合可以尽可能为不同类型、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公众提供相应的传播内容,促进其对遗址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可以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增加现场讲解、团队接待、媒体通讯员能力;除了传统的观看展示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了模拟考古的互动传播模式,观众一起参加,复原历史古迹和实际操作模型等等,深受对博物馆的宗旨和藏品不甚了解的观众的喜爱。在调研的过程中,多数参观河姆渡遗址和跨湖桥遗址的受访观众表示现有旅游项目不丰富,希望加入能够参与的模拟考古活动。良渚遗址开展的“小小考古家”亲子活动、春光正好,趣玩良渚”大型博物馆亲子文化游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种亲子游、考古游正成为博物馆旅游最受欢迎的方式,积极寻找合适的形式让模拟考古活动常态化普及化必然可以提升遗址资源的受欢迎程度。

引进特色交流项目。除了实施文物资源走出去策略外,加强同其他国家与地区博物馆的交流合作,策划举办有特色、有影响的特展,也是增强遗址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研讨的方式引进交流项目,这些合作不仅能丰富观众的游览内容,而且提升了遗址的研究水平,促进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高水平发展。近期国际知名考古专家科林。伦福儒勋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考古遗产管理委员会主席道格拉斯。考莫、澳洲遗产专业实践研究所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皮尔森等多位专家先后考查良渚遗址,此类与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学者的沟通联络,有力推动了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开展。

引进创意文化产品。创意文化产品对遗址资源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物,既能实现文化资源信息的传达,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因而应当把创意文化产品看作是遗址资源开发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参观者购买一件遗址资源衍生产品,可以视作遗址资源展示信息的延伸,通过带有博物馆标记的物品可以把要展示和传达的某个文化信息带到博物馆之外,这一过程本质上延伸了遗址资源的教育和服务大众功能。

文化创意产品还可以带来―定的经济收入,为遗址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保障。“国外一些著名博物馆早已开始不断拓展经费的来源,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是其中重要一环。例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目前衍生品收人占博物馆运营总成本的30%左右,成为维持博物馆正常运营、实现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刺国内的故宫博物院也开发出超过9000N文创产品,受到年轻网友的青睐和追捧,2016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额高达10亿,故宫淘宝店的收藏量超过80万。

随着博物馆旅游的兴盛,观众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也越发旺盛。但是通过调查访谈得知,绝大部分消费者没有购买纪念品,拒绝购买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缺乏特色。实际调查中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承载传统工艺以及具有创意元素的纪念品,普遍表示如果有合适的纪念品则愿意购买。现有的纪念品开发思路显然和受众的喜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引进创意文化产品的立足点就要突出遗址资源的精神内涵,借用最具特色的符号体系,扩展延伸产品,形成独特的产品体系。

四、结语

上一篇: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 下一篇: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