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8 11:27:16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体育专业;教学理论;教学能力

1 教学理论的分类

国外关于教育理论类型的划分观点纷呈,说法不同。时至今日,随着“元教育学”研究的兴起和深化,已经形成有关教育理论的一系列比较成熟的专门研究成果。西方学术界历来对教育理论作二重区分,即把教育理论分为教学艺术(不同于机械的操作技艺的实践理论)与教育科学,后来分为“实践教育学”与“理论教育学”。二分法基于认识已经存在的事物与变革已有事物的区别划分理论成分。这种划分,归类简单清楚,界限明确,是至今学界比较认同的区分教育理论性质的主要观点。问题在于只认定教育科学为“理论教育学”,使得规范教育哲学处于尴尬的境地。因为它既不是纯粹的“理论教育学”,而归入“实践教育学”亦不恰当。在此背景下,布雷岑卡对教育理论作了三重区分。他认为教育理论应由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及实践教育学(原称“教育行为学”) 三种类型构成。三分法实际上把教育哲学作为另一种“理论教育学”,把“实践教育学”作为两种“理论教育学”成果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的运用。问题在于在三分法中,“实践教育学”与两种“理论教育学”除了命题包含的内容可能具有的区别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区别。三分法中应由狭义的“规范教育哲学”回答的问题,即教育“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也正是二分法中“实践教育学”回答的问题。鉴于二分法、三分法都未把教育理论中的规范成分与价值成分、科学成分与技术成分区别开来,我国学者陈桂生提出了教育理论四分法的构想,即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教育价值理论、教育规范理论。

受学界对教育理论不同划分方法的启示,笔者将教学理论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教学科学理论、二教学技术理论、三教学操作理论。而体育教学理论属于教学操作理论层面是微观层次的教学理论,属应用性教学理论。它主要包括学科教学论,是研究各门学科课堂教学中最具体、最微观的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由于它重在关注解决各学科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具体问题,因此,教学操作理论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可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2 教学能力的分层

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也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明确教学能力的层次将有助于对教学能力本质的认知和界定,并促进教师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关于教学能力的层次划分,学界可谓仁智互见。我国学者申继亮认为教学能力作为一种特殊能力,其“特殊性”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学能力的智力基础一般教学能力具体学科教学能力,其特殊性依次升高。[4]学者唐玉光则认为教学能力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5]第一个层次为教学的基础能力,一般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第二个层次为教学的一般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机智和反思能力。第三个层次为教学的具体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查评价能力。而日本学者小山悦司认为教学能力可以分为技术侧面和人格侧面两个层次。 综合中外学者对教学能力层次划分的代表性观点,本文认为教学能力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一般教学能力( general teaching ability )。指作为教师这一专门的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关于教学原理、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教学专业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观察力、想像力等。一般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2)学科教学能力( pedagogical teaching ability)指教师在教授某一具体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语文学科教学能力、数学学科教学能力。这是一种特定的教学能力,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自我教学效能感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3)特殊教学能力( special teaching ability)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人格方面的能力。个性层面的教学能力,是体现个体独特的智能结构和个性倾向性的能力特征,其中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是其最核心的能力要素,具体表现为每个教师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层面的教学能力一样,人格层面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如教师的气质、语言表达能力、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情、敏感性、移情理解等人格特质对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也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层次的教学能力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特殊教学能力。

教学理论转化为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默会型知识教学理论要转化为教学能力,除了必须通过明确、显性的陈述性知识这一中介以外,还必须经由缄默知识这一中间环节。缄默知识( tacitknowledge),也称默会型知识、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这种知识是未被作为“焦点意识”而感知的、未被精确化的、不能被系统表述的、在行动中起“支援意识”作用的知识。

3 教学理论向教学能力的转化条件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数控专业 认知教育 必要性

近几年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在2012年秋出台相关政策,开始实行农村户口学生免学费就读职校的政策。这一举措更大地推进了技校教育的发展,报读学生人数剧增。但随后的种种问题接踵而来,比如转专业、退学等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笔者探讨对数控专业学生加强对专业的认知教育。

一、 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及特点

1.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

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利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加了这种技术的机械设备称为数控机床。以数控技术为基础,以数控机床为教学设备的专业便称为数控专业。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数控技术越发重要。因此数控专业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专业。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同时推行“双证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

2.数控专业的特点

该专业抽象难懂需要很多实际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的实物印象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感官认识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进而指导实践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一年课程后,还不知道数控是什么,当亲戚朋友问及情况时,一问三不知,而造成尴尬气氛,渐渐地他们便失去学习信心,甚至觉得上当。学生若要学好数控技术一定要重点学好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与编程。尤其是在实践环节更要认真,多动手,多思考,快提高,因为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二、数控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情况

笔者不但是数控专业科教师,而且担任数控班班主任一职。据对该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在报读数控专业的学生中,有95%以上学生都表示对什么是数控、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能从事什么职业等都一无所知。更糟糕的是,当问及为什么报读该专业时,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有的表示是道听途说之后报读的,有的是服从家长安排的,等等。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如何选择学校、专业,都没做一个系统的规划。他们往往是人云亦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出发的,更没有对各专业的情况做过系统的了解。这样的随大流赶热门凑热闹,一旦开始学习,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困难就接踵而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如同听天书,看图无法联想到实物,学习跟不上,对前途感到很迷惘,久而久之就出现厌学心理,最终将一无所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三、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入学指导

为了让数控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数控专业,学校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安排了专业介绍课,让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学生学习有一点启示作用。但因为受时间限制,一个小时的专业介绍,覆盖面窄、缺乏实践经验介绍,缺乏企业生产模式现场参观,学生无法看到现实的东西,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专业结构,学习起来依然茫然,无所适从。所以为了增强数控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心,我们必须采取另一种方式:加强认知教育。

四、认知教育与认知教育过程

1.认知教育

认知也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教育,即以认知理念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专业,更好地学好专业技能课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加强认知教育的过程

认知教育的过程: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参与活动―明确认识―指导理论实践工作。由于技校学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通过学校的短时间专业介绍,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对本专业的准备状态,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倾向(俗称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一启蒙老师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多次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通过实物、现场刺激等形式,引起学生产生质的反应――从抽象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的转化,进而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理论课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脑海里形成的3D画面,指导学习,使思维效率更高,对具体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数控技能型人才紧缺形势越发严峻,有的甚至高薪也聘不到技术人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职责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培养一批批具有一技之长的、能胜任企业实践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打破人才紧缺局面,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贡献。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我们就必须从学生本身突破,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安心选择专业,并且做到择而不退、不转,真正地读好所选专业,掌握技能,真正成为人才,避免反复转专业的情况再次发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更好地投入学习,有的放矢,也为了让数控专业能成为学生、社会喜欢、公认的名专业,我们对数控专业的学生加强认知教育是必要的。

六、如何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按照认知教育过程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具体方法是:

第一,在学生进入课程学习前通过专业介绍形成初步认识。

第二,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企业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工作经验介绍等方式为新生开展针对性强的系列专业认知活动,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专业、认识专业、热爱专业。

第三,根据教学进度,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熟悉当前所学工种相关信息,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企业一线现场了解到工作的流程,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形成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为更好地进行专业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课程安排中,先通过理论学习,由已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再由理论指导实践,让理性认识完善感性认识,从而对本专业形成一个系统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功能也得到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从06级开始,我们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认知教育,降低了本专业学生的退转学人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较好,毕业就业率也得到提升,在工作中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七、结语

专业认知教育适应了技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从实践到理论的动态发展。通过认知教育过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消除了学生入学时的不稳定因素,克服了迷茫的情绪,为更好地开展数控教学工作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伟,魏国丰.数控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外语专业现代化;文化转型;复合型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5-0041-0005

中国改革开放所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给高校外语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跨文化能力是进行富有成效的国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关键素质。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能力的这一新要求,在兼顾外语学科自身特殊性的前提下,高校外语专业应拓展其专业建设视角,加强对外语目的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度了解,推进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转型和复合型化,使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能力的新需求。

此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使高校外语专业面临转型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新华社,2010:7)。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下,高校外语专业也应进行相应的信息化转型,促进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

1 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转型:文化性和跨文化性

为使高校外语专业适应时代对外语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我们须对目前的外语教学模式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强化外语教学作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学科意识,引进文化和跨文化外语教学新视角,重视外语目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促进高校外语专业的文化转向。在实施外语专业文化转向时,不是要放弃原有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视角,使高校外语专业和教学更加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基于这一认知,我们应对现有的外语专业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转型。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应成为文化转型的两个内容层面。

1.1 文化转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互相兼容,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外语是语言学习者开启目的国文化的钥匙,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媒介。作为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在很多方面同时也是文化教学。基于这一外语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外语专业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语言教学层面,而应增加语言目的国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目的国语言的同时,也了解目的国文化、人们的文化习性和行为方式。在语言内容选择方面,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兼顾反映语言目的国文化价值和行为要求的语言内容层面,如成语、谚语和文化语言表达方式等。在这方面,除语言性外,在教学中引进文化内容,使外语教材内容尽可能兼顾文化性,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在传授外语知识时,结合教材题材和课文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目的国文化背景知识和国情专题,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日常文化等(杨盈、庄恩平,2007:13-21,2008:16-21),使外语教材不仅是语言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文化教学内容的载体。

为使外语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拓展外语人才的知识层面。在这方面,除语言性知识外,外语专业学生还需要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层面知识。语言性知识指扎实的语言基本实践能力和语言使用表达能力,构成四个知识层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是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知识层面。国情性知识是人们理解语言目的国当代社会现实的重要前提;文化性知识是理解语言目的国文化的重要背景知识;跨文化性知识是进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前提。语言性、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构成新形势下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

1.2 跨文化性转向

综观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新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学界备受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冯源源,2005;张红玲,2007,2012;高宝虹,2001;李平,2010等)主要涉及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网络跨文化外语教学。“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不仅能使外语学习本身更有意义、更加有趣,而且能促进外语教学社会人文目标的实现,使外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张红玲,2012:4)。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先后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中:“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除英语外,教育部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也要求其他外语专业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2006年通过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新版)》要求德语教学重视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要求下,虽然跨文化意识逐渐融入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受到外语专业的重视,但因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等诸种原因,迄今为止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和外语教学跨文化转向缓慢,一些外语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依然滞后,这方面提出的模式创新依然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

为之,高校外语专业应更加重视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就外语专业特性而言,跨文化性是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特有的认知特点。从跨文化诠释学视角看(王志强,2008:47-80),这种认知方式具有互动性,即借助于目的国文化了解本我文化,或借助于本我文化了解目的国文化。在这种互动认知关系中提高针对A和B文化的文化敏锐性和文化互动理解。在外语教学中,中国学生借助语言目的国文化反观本我文化,敏锐中国文化意识,感知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本我文化认知特殊性,将这一文化认知特殊性纳入外语专业教学中,可促进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互动认知,提高其跨文化能力。

基于外语教学这一文化反观认知特点,在以语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可引进基于互动文化认知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法,使单一的目的国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具有互动认知性的外语教学模式。如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对比方式和文化反观提问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目的国文化时也了解本我文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获得双重文化认知,敏锐本我文化意识和他我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王志强,2006:64-70)。

除语言教学外,外语专业跨文化转向也涉及文学教学。基于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的要求,外语专业文学教学也应由文本语言性转向文本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在这一情况下,跨文化文学教学要更加兼顾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学特有的诠释方式和文学理解视角,促进外国文学教学双向和互动理解方式(王志强,2006:64-70)。除文本性外,外国文学教学可增加文化性和跨文化性视角,从作品自身和特有的语言目的国社会现实和相应的历史背景角度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和深层次内容,使文学作品成为了解目的国文化、社会和人的思想重要媒介和窗口。基于外国文学教学这一跨文化性认知特点,因自身的文化属性和由此奠定的中国文化视角,学生在解读目的国文学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我文化视角解读语言目的国文学,在这一文学诠释过程中形成中国学生特有的外国文学认知方式。但是,在现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按照目的国文学研究者的评论和诠释方向,教授和诠释特定外国文学作品。在这一认知习惯下,中国学生的本我文化认知方式常被忽视。为此,中国外语专业文学教学和研究应拓展跨文化视角,允许从本我视角教授和诠释特定外国文学作品,并通过外国文学反思本我文化,敏锐中国文化意识,这将使中国外语专业文学研究由单行道变成双通道,即:通过文学这一媒介反思本我文化,界定本我文化视角。这种基于跨文化互动认知的外国文学理解方式和教授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国文学的传统教授方式。这种开放式的文学解读和文学教学方式也是对传统方式和传统视角的拓展和补充。

1.3 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跨文化转向对教师的新要求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文化和跨文化转向也对教师提出了教学能力拓展的新要求。为之,外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加强继续学习,在原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上拓展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在这方面,教师授课不能只是传统知识的重复,而应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教学在于创新研究,在这一外语教学新型理念下,外语教学现代化方可实现。外语专业内现代化转型也要求我们在以语言和文学为主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研究视野,增加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研究视角,建立文化和跨文化学术研究平台,贯彻“教学促进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高校办学理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使外语教学和专业模式更加适应时展的新要求。2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跨专业性和跨学科性

如果说,外语专业文化和跨文化转向是涉及外语专业内的视角拓展,那么,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转向则涉及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层面。在这方面,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语言为主的单一性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应由纯语言文学单一学科性向复合型转向(戴炜栋,1999;胡文仲、孙有中,2006;罗世平,2000),推进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的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在这方面,跨专业性、跨学科性被看作是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主要特征。

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其复合型化转型,但在教学模式和专业转向方面更多局限于英语专业。一些外语院校相继推出了“专业+外语”或“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开始的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发展更多局限于经济、贸易、工商管理、法律、新闻传播和国际政治等学科。在这方面,外语院校建立的非外语专业和学科虽然有其特有的专业特色和外语优势,在这些学科内较大力度地增加外语教学和外语课程,但复合型专业在外语选项上具有单一性,外语以英语为主,较少涉及其他语种。外语专业内没有进行专业复合型化的转向,许多外语专业依然沿用以语言文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为使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对特殊高端外语人才的需要,以语言文学为主的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进一步进行复合型化转向,使外语专业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外语能力,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转向要兼顾国家和地方对不同外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以此决定其专业复合型化的方向和专业选项,如德语专业可以选择以经济和旅游专业为主的复合型专业,通过德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结合,建立德语文化旅游翻译专业,它旨在培养中国涉外旅游市场所需的,拥有扎实的德语功底、并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知识的德语旅游翻译专业人才。

此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应推出有利于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相应措施:实施外语专业和非外语类专业的学位互认制度、校内学分互认,开设开放式课程,引进跨院系和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选修机制,推出“专业+外语”双学位、“双外语+专业”、“专业+外语1+外语2”等人才培养方式。

3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

除了上述文化转型和复合型化外,高校外语专业也应推进其信息化转型,使之更加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推进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

3.1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胡加圣,2011)。”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要保障,对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了战略部署(新华社,2010:7)。“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方法手段的变化将成为外语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张正勇,2010:145)。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外语专业也应作出相应的信息化转型。

3.2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3.2.1 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造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是信息化时代下外语学习的新要求。在这方面,外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外语。如,通过建设同声传译教学实验室,创建将口译、外语听、说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外语学习环境,促进口译教学的专业化、技能化、实战化。

3.2.2 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

在创建信息化外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应大力建设信息化的外语学习资源,包括:加强优质外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外语学习课程等,如,通过建设数字教学音像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卫星电视资源以及音视频外语教学素材等教育电子资源进行网络化存储和一体化整合,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外语学习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在这方面,通过信息化媒介和平台,推出传授外语语言性、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层面知识的新型学习方式。

3.2.3 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

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水平。因此,外语教师应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等信息化学习资源和手段开展外语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整合。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对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3.2.4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

为推进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高校应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2007)。

如图1所示,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主要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层面:一是在学校层面,主要为外语教学信息化提供资源、技术和环境支撑。学校可使用WebCT、Blackboard、Moodle等较为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建设网络外语学习平台,同时,通过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库、语音实验室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二是在教师层面,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整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备课方式等的信息化,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三是在学生层面,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培养学生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四是在社会层面,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外语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建设外语类的开放课程、外语教育资源库等,搭建外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外语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4 结语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挑战,高校外语专业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现代化转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是外语专业工作者必须正视的课题。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 出资 股东 公司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目前,对知识产权范围较为权威的有三种,他们分别是:第一,《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对知识产权的划分,WIPO第2条第8款将知识产权的范围界定为以下类别:“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以及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第二,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1992年东京大会对知识产权的划分,其将知识产权分为“创作性成果权”与“识别性标记权”两大类。“创作性成果权”包括7项:发明专利权;集成电路权;植物、新品种权;Know-How权(技术秘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版权(著作权);软件权。“识别性标记权”包括三项,即商标权;商号权(厂商名称)和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第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划分,他们包括:“版权与相关权利(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权;未披露过的信息权。”TRIPs协议关于知识产权范围的划分,大抵于相当于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及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包括的类别相当。

笔者认为就公司法所指的知识产权用Trips协议划定的范围来为合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时间上看,《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于1970年4月26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80年6月3日成为该公约成员国。保护工业产权协会成立于1897年,我国于1982年8月成立该会中国分会,并于1983年5月正式加入该协会。Trips协议于1994年1月1日签订,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加入。按照法理,当效力层级相同的法律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优于旧法。此三者,皆是世界公约,法律效力处于同一层级而Trips协议是距今时间最短的法律文件,也就是最新的法律条文。所以关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应该以Trips协议为准。其次,从法律的调整范围来看,无论是《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还是保护工业产权协会的相关协议都是从民法角度来定义知识产权的而Trips协议的中文全称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从商法角度来定义知识产权的,而公司法也同属商法领域,因此,采用Trips协议所定义的知识产权范围更为适合。再次,从立法的科学性上来看,《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范围过为宽泛,其中,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还包括了“发现权”。发现权是指发现人因重大科学发现,经评审而获得的荣誉和物质奖励的权利,发现是对自然界或其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具有知识产权所应该具有的创造性。因此,“科技奖励意义上的发明权”和“发现权”不宜视作公司法中所指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对于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将知识产权分为“创作性成果权”与“识别性标记权”两大类。这类分类也不是绝对妥帖的,因为有些权利很难说是“创作性成果”还是“识别性标记”。比如说数据库,数据库不具有原创性好像也不是识别性标记那我们又要如何划分呢?当然,用Trips协议所划分的范围也不是真的就十全十美了,但笔者认为这是目前解释公司法上知识产权所包含范围最为合适的一个。

二、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物

即便是Trips协议所保护的知识产权的类别,也不代表该类知识产权就可以用于股东出资。因此,笔者将比照者Trips协议相关内容,按现物出资的必须要件来逐条分析相关内容,以求得出一个较为确定的可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的范围。

第一条,版权与相关权利(邻接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可以分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两部分。其中著作人身权是指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作品完整权四项权利,此四项权利即不可以继承也不可以转让。这些权利并不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可以以货币估价并且可以依法转让”的要求,所以,著作人身权不能作为出资标的物。笔者认为,尚未发表的作品无法流通,不具有商业价值,不应该成为股东的出资标的物而股东如果以尚未发表的作品出资,法律应当默认为股东同意发表该作品。还有,假使股东出资后对自己的作品行使修改权而使该作品的商业价值发生变化的,该股东应该对此承担责任。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权利完全符合确定性;价值物的现存性;评价可能性;与可依法转让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这些著作财产权。

邻接权译自英文 neighboring right, 在我国又称为作品传播者权, 它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做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即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其包括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录音制作者的权利、电视台对其制作的非作品的电视节目的权利、广播电台的权利。邻接权不具有独立性必须依赖于版权也就是说邻接权的行使涉及到版权,所以邻接权不具备独立转让之可能性继而不符合知识产权出资的构成要件。

第二条,商标权。商标权最为常见的一种知识产权出资类型,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商标权都可以称为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有些商标权并不符合知识产权出资的要件,这些商标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又称为“保证商标”,有些国家也称之为“担保商标”或者“统一质量标志”。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证明商标的所有人并不是一般主体而是特定主体,证明商标的所有人是不得在自身产品或服务上使用自己的证明商标的,而取得商标认证的企业也不能用该商标出资,因为这个商标不能依法转让。

(二)集体商标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集体商标的商标权主体本身同样也是不能使用这一商标而是许可符合条件的其他主体使用。由此可见,其他主体并不能任意转让该商标除非被转让人也符合该集体商标的要求。但是如果是这种情况,被转让人便可直接申请认证称为该集体商标的一员也无需转让了。所以,集体商标也不能用来出资。

(三)防御商标及联合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商标专有权人将故意的将自己的商标在不同类别或服务上进行注册,从而形成一整套的商标防御体系,防止他人利用自己商标的知名度进行恶意混淆。联合商标是指商标权利人在自己同种或类似的服务或商品上注册的一系列有可能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混淆的商标。商标权人初始注册并使用的商标为正商标,其他为了防止混淆而注册的近似商标则称为联合商标。笔者认为防御商标与联合商标不易作为知识产权的出资标的物,因为这与这两个商标的初始设立目的不符。当然,在商标权利人以主商标权出资时,防御商标与联合商标也可以一同出资。

第三条,地理标志权。地理标志权又称为原产地名称权,是指识别某一商品或服务来源于某个地点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点本质上归因于该地理位置的商标。由于地理标志是一种集体性的权利而且他是与地域有特定联系的特殊主体才能享有的商标权,所以它不能被转让也不能被许可使用,当然他不得用于知识产权出资。

第四条,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专利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物,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并各自对应三种不同的权利。虽然这三者的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三者都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出资标的物。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专利权又可以分为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专利申请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具有的向知识产权局请求授予专利权的权利。专利申请权是一种期待权。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就是说专利申请权符合出资财产的可转让性的要求,而且既然法律规定可以转让也就是说此时专利申请权也是有现存价值的。但笔者仍然认为专利申请权不易称为知产出资标的物,这是主要是因首先,专利申请权本身的商业价值并不大。其次,专利申请权是一种期待权,专利是否能得到知识产权局的认可还是个未知数。

第五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权利人对布图设计享有的复制和商业利用的权利。布图设计权可分为两大部分:复制权和商业实施权。所谓“商业实施权”是指布图设计权人可以或者授权他人将其受保护的布图设计投入商业实施;实现商业实施权可以包括:有进口权、销售权、出租权、许可权、展览权等权利。这些权利都具有商业价值且符合知识产权出资要件。

第六条,未披露过的信息权。多数学者认为Trips协议中的未披露过的信息就是我国所指的商业秘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全面。Trips协议第39条对未披露过的信息有三个必须满足的要件:秘密性、商业价值、保密措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就是说我国的商业秘密必须满足四个要件:尚未公众知悉、具有经济价值、具备实用性、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对比后可以发现Trips协议没有提到实用性,那没有实用性的商业秘密到底能不能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呢?虽然在实践中有些有实用性的信息也具有价值的,比如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笔者认为这类不具有实用性的不能称为知识产权出资标的,因为这种价值并不是现存价值。所以不具有实用性的商业秘密是不能称为知识产权的出资标的的。

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的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物的范围。即以Trips协议为蓝本结合我国公司法对于现物出资的要求,逐个分析了每种知识产权是否符合现物出资的四要件的要求,从而得出了哪些可以用于出资,哪些不可以用于出资,理由又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对公司法27条所指的知识产权进行了明确,为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香.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

[2]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著. 张寅虎译.知识产权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4.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5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学习方法、学业与职业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认知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和专业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从而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近些年来,学校在全校层面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且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但是,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认知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环境科学专业认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初步探索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1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环境科学专业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以及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等教学方向。多年来,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一直沿袭聘请各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做报告和专业实验室参观的模式。从现有课程教学现状看,存在以下的问题与困境。

1.1教学模式单一,形式单调,缺乏实效性和吸引力

环境科学目前的专业认知教育缺少对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尊重,存在与新生认知能力脱节的问题。由于新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相对较少,进入高等学校后对于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地认识。但是,单纯的学术带头人作报告的授课形式缺少具体和感性的指导,没有起到专业教育的效果。而且讲座形式单一,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1.2课程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专业认知教育的基本目标一方面是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为此,系统地专业认知教育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大学的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学习要求,提醒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但是,目前的专业认知教育内容单一,缺少系统性和连续性。

1.3导向不明确,应以就业为导向

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是以专业介绍为导向的,缺乏实践与深入了解。随着现在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科学的专业认知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引导新生关注就业并做好准备。因此,如何使今天的新生在将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是专业认知教育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专业认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实施面向就业的教育,让新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紧迫感,进行职业的规划。

2现有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的潜在危害

现有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导致了很多潜在的危害。具体总结如下:

2.1新生专业意识模糊,专业思想淡薄

尽管经历了专业认知教育,但是对于专业依然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对专业产生困惑,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情绪。在对大一、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环境科学学生调查中发现:不仅在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专业认知模糊和专业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高年级的学生依然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模糊不清的专业理解以及对未来从事工作缺少明确的认识,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2.2受到错误信息的指引,导致对专业的错误理解

当获取正确的专业认知途径受到阻碍时,一些明显有商业倾向的信息也会影响学生对某些专业的判断和了解,从而导致盲目的选择和抵触。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心理。此外,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大多是从学长的咨询中开始的。而上一级学长对专业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不客观的,也不符合专业认知规律,错误的信息势必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和否定。

2.3盲目的转专业趋势

近几年,转专业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转换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很多人转专业存在着盲目性。这些非理性源于没有准确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未来就业去向。正是无法全面分析、评价各方面因素,面对转专业这一发展机会,专业意识淡薄的新生难以做到非常理性地抉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环境科学专业认知教育中不容忽视。

3改善环境科学专业认知现状的措施

针对环境科学认知教育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改善措施,构建形式灵活和富有成效地专业认知课程体系:

3.1以完善的课程体系牢固新生的专业观

在专业认知过程中,增加导论性课程内容,聘请本领域学术带头人以及著名学者针对大一新生的认知特点做前瞻性讲座;实现和优秀毕业生零距离接触,以毕业生的切身经历引导大一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实验室内开展高年级优秀学生、研究生和大一新生的互动接触,从而实现个性引导。形式多样专业认知形式,体现出课程的互动性,使专业认知教育更有效。

3.2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为了避免专家讲座过于单调和专业化而导致的讲座信息和学生理解之间出现真空地带。在收集丰富的专业素材,并整合优秀课程资源后,依据新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建设影音文件。影音文件是基于新生认知规律的再整理,并且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呈现方式更具吸引力等特点,学生能更轻松地接受,并加以深刻理解。

3.3建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合理规划职业,避免专业人才的隐形流失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6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西方基于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的服装设计教学理念和模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序幕。发展至今,全国已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为产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从形式到形式”的教学模式,即国际时尚体系上游的服装形式本土化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诸如发展历史短,国际时尚体系的制约,产业设计人才的要求等。我们不能断言,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培养了一大批“买手型”设计师,但是,在当今服装产业中买手型设计师大有人在。显然,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称,但与中国创新型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不对称。其对称性表现为:二者均存在设计实践结构的不完整,以及对设计理念的淡漠和摒弃。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形式”,即对服装形态的杜撰和对国际时尚体系上游服装形式的修修改改。[1]出于国情考虑,这种被动务实的学习方式在当时社会亦有它的合理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一务实的路径,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产业建造,显然行不通,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二、人们认识与表现事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转型,但其转型过程不是盲目的,需要根据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及表达规律来对症下药。认识的过程一般由表象到结构再到本质,设计、造物则由本质到结构到表象。设计、造物从本质(被造物)开始,即从概念(文本)开始。从本质上讲,概念(文本)即是事物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设计对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理想价值。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对设计概念(文本)的淡漠或摒弃,其实质是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摒弃。毋庸置疑,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在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领域,的确没有创建多少有价值的本质,因为我们从西方人那里拿来了本质、形式和价值。我们必须根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造物的基本规律,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理念,实现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健全课程体系,即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相关学科和知识,视觉化理念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生产营销的相关知识。升级就是提升学生文本(概念)创新的能力。

三、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础,培养目标决定于社会的需求和教育思想,前者是实践的要求,后者是理论的要求。[2]培养目标需要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从历史角度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所培养的人才方能被社会所接受,为社会做出贡献。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双重要求的满足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

1.系统、科学、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服装设计是一门时尚的交叉性综合型应用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尚前沿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当今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以其专业特质为依据,建立以跨学科、多维度、宽领域为原则的专业知识系统,使其更加注重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服装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基础应该包括课程结构的优化,不同科目之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衔接,以及每一科目各单元之间、各项内容之间的协调。[4]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时尚性要求其专业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时代前沿性,其国际性要求该专业应融入先进的国际服装设计思想与理念,符合世界服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与解决现实当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专业知识外,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材料学、环境学、经济学、市场学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的关注[5],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还可进一步充实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构架。其次,服装的文化属性要求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的理解与学习。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言:“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可见,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转型升级,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繁荣发展,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图1)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当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国际化、时代性与前沿性的前提下,补充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其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结合现代审美方式,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修养,把握历史文脉,将人文内涵贯彻到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从而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在设计实践中产生符合新时代、新环境的“新思想”,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文本)”和“切实之体(产品)”[6]。

2.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建立。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服装设计者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后,还需要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可视的作品,从而完成整个创造过程。通过实践,设计者既能得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能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在学习者、社会与专业学科三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与统一,构建一个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必然因素,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内容上,增加与之相关的项目课程与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整个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亲身体验并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该类实践课程过程中,学习者还可有意无意间更多地接触他人与社会,通过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能力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从而提升其社会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夯实基础。隐形课程的开展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完善丰富了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商品属性,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服装行业之中,进行市场调研,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服装市场,有意地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隐性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内在意识,培养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设计头脑,促使其树立独特的专业设计理念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潜力,发现自身不同,实现自我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

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不代表具备一定的创新力,概念(被造物本质)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因为设计概念作为被造物本质的文本形式,是被造物体现的精神内容,也是设计的本质。怎样实现概念的创新,中间必须经历一个研究环节,才能实现现有认识—研究—深入认识—新的概念—实践—视觉化概念的整个过程。首先,创建有价值概念的基础是认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和概括,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认识面。概念的创新源于认识的深化,没有认识不能形成概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概念的形成。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产生变革,变革实现创新。所以,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在研究方面下功夫,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才能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认识的深化,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概念。认识是基础,实践是推手,研究是关键,这也是理论、实践、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在。其次,概念形成的基础是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挣脱原有认识与经验的束缚,实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抽象、提炼、超越与升华,转化成新的、有价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认识,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概念,进而通过实践视觉化概念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我们所创建的设计概念不仅指向被造物本质,同时,它对于自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和消费者生活应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责任。如针对当今服装品牌高库存现象的研究,便于形成以降低库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结合市场营销学和市场管理学,搜集资料并做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品牌市场进行认真分析,了解服装市场现状及管理模式。例如,研究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几乎“零库存”的现象,发现其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与设计模式——基本款至上。(图2)简单的款式突破了年龄段细分的原则,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目标消费者,从而形成大的市场规模,且高比例的基本款降低了设计的犯错率,进而将设计师的精力放在基本款的设计及创新上,同时弥补了其他补充款式不足带来的销量问题。如此,有了设计的参照物,对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有的放矢,才能形成以降低库存、符合企业利益为导向的概念,完成设计的创新。又如图3,是国际时尚大师范思哲的印花作品。不难看出,作者将巴洛克、拜占庭、动物纹样等各种所能想象到的图案从它们各自的历史社会及图形的含义中抽取出来,摇身变成设计师自己的新的概念,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将经典与艺术混搭,风格难辩,加之极简的线条、大胆的用色,使作品不仅成为静止的服装,更是流动的风景,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视觉盛宴。概念的形成是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深入研究,实现认识的深化,透过事物的表面了解现象的本质,通过实践环节将新的概念视觉化,有助于实现设计从形式到思想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综合型创新性服装设计人才。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没有研究这一关键方法做桥梁,没有实践这一物化过程,我们的专业知识、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拓宽相关知识领域,通过深入研究深化认识并综合运用是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者从他人知识框架的复制者转变为自我知识模式的构建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建立具有服装设计专业特质的新型意识与理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创新人才。

五、结语

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成功转型升级,为中国服装产业培养综合型设计人才,文本知识的储备及认识是基础,成功的关键是研究。通过研究,加深设计者对事物的认识,培养设计者新的设计理念与意识,创造新的概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环节将概念视觉化,完成新的、有价值概念视觉化概念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同时满足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要求,才能成功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7

所谓扩展对比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将相关知识点向所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扩展,这种扩展可能是同向对比,也可能是反向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重点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对这个专业方向更加全面的认识。扩展对比教学法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扩展是所在专业方向内的定向扩展。相对于联想教学法,扩展对比教学法的最大区别是:该方法强调所授知识点是在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内的扩展教学,而非全面的或者生活化场景的扩展对比。联想教学法关注的是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常常会用生活别容易理解的物品或者现象来与所授知识点建立一种联系,可能是形态上的相似,或者发音上的相仿,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联想往往是在很大范围内的联想,多数都脱离所在的专业背景。扩展对比教学法更注重的是专业内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其可供联想的范围有限,且强调是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对比有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和反向对比所谓平行对比,就是对比的知识点之间是平行的,比如讲述深度的时候,选择海拔、高度等来进行对比,就属于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即一个现象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学科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反向对比,即知识点之间是一个反向关系,比如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出机制,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入机制,但二者之间本质上是相通的。

3.强调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学中的扩展是限定在学生所在专业的定向扩展。因此,需要教师对各个专业课都能有较好的认识,以便实现科学的教学。扩展对比教学法提供了一个手段,就是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4.形成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全面认知扩展对比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个知识点的串联下,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因此,该方法的落脚点并不在某个概念的阐述,而在整体的认知。基于这种认知,让学生更能发现在某门专业课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也为其后续攻读研究生或者就业选择更细的专业方法提供一个全局认识。

二、扩展对比教学法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1.平行对比的应用笔者在教授“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时发现,关于深度的概念极度容易混淆。在这门专业课中,深度是指从转台面开始计量的井眼轨迹的长度,实际上也是钻井中所有下井的钻柱的长度之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深度的起始点不是地面,而是转台面。因此补心距(地面与转台面的高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深度的大小。扩展一:在采油工程中,我们说的射孔的深度;在测井中,所说的储层的深度都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所说的深度,即基于转台面的井眼轨迹的长度,这个深度作为这口井的重要标示,伴随这口井一生。深度将永远是一个大于零的正值。扩展二:由于深度是一个相对量,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地质中,用得相对较少。对地质工程师来说,他们不关注相对的位置,他们关注的是储层的绝对位置,即储层位置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x,y和z。此处的z指的是海拔,它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这个z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它表征的是一个绝对位置,不会因不同的钻井设备或者井眼轨迹而发生变化。建立联系:用一个图形来说明,深度与海拔的关系。当一个目标靶点确定后,地质工程师给出其对应的坐标,钻井工程师需要根据地面条件及地下条件设计相应的井眼轨迹,以期实现准确中靶。到达这个目标点(绝对位置,海拔概念)的轨迹千差万别(相对长度,深度概念),对应的深度也可能有巨大的差异。通过阐述、对比联系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掌握其用法和区别。

2.同向对比的应用“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中讲授压力控制一章时,会讲到发生溢流进行关井作业后气侵及其对钻井的影响。其中会讲到一个图,即关井后由于地层流体不断进入井筒,井筒中压力分布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地面的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逐渐升高,且变化的程度不一样。对于高渗连通性好的储层,压力上升的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采用气侵关井后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变化曲线粗略判断井控的难易程度,地层压力大小和地层渗透率大小。同向对比:在“试井分析”专业课程中,会讲到压力恢复试井。即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关井,采用压力计测量井底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绘制压力曲线,采用试井分析的方法求取地层压力、储层参数、表皮系数等参数。试井中,关井后有一段井筒储集效应,即地层流体还会继续进入到井筒。其流动的原理与钻井中因为气侵而关井的原理是一致的。建立联系:展示两张图,一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的压力变化曲线,二是“试井分析”中的一条典型的压力恢复曲线。通过图形阐述其相同之处,结合试井中能计算的参数,反过来讲述钻井中压力变化所包含的意义。

3.反向对比的应用在“钻井与完井工程”这门专业课程中,会反复讲授一个知识点:压力及其应用。钻井中,为了实现安全钻井,往往采取衡或者过平衡钻井,即保证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钻井液将会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到地层,从而形成对储层的伤害。压差越大,储层越疏松,滤失进入地层的钻井液越多,同时钻井液自身的性能也会影响滤失量的大小。反向扩展对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向地层滤失,与采油过程中,地层中的原油向井筒流动具有相似性(“采油工程”课程的内容),只是流体流动的方向不一致,但其流动的机理是一致的。而在“渗流力学”一门专业课讲授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径向流动产能方程(“渗流力学”课程的内容)。建立联系:在黑板上手写径向流动产能方程,让学生回顾其推导过程。从方程中,解释影响产能的正向因素:储层厚度、储层渗透率、生产压差。影响产能的负向因素:流体粘度、储层伤害及泄流面积。同样的类比也可用于钻井中的泥浆滤失,其滤失量的影响因素与生产中径向流动的影响因素是类似的。通过回顾一个知识点,建立起两门学科的联系,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点的认识。

三、结论和认识

基于多年的专业课教学,提出了一种针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扩展对比教学法。该方法重点在于建立一种专业课间的关联,通过对一个知识点的定向扩展,实现各个专业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的同时,逐渐树立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全局认识,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篇8

所谓扩展对比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将相关知识点向所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扩展,这种扩展可能是同向对比,也可能是反向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重点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对这个专业方向更加全面的认识。扩展对比教学法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扩展是所在专业方向内的定向扩展

相对于联想教学法,扩展对比教学法的最大区别是:该方法强调所授知识点是在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内的扩展教学,而非全面的或者生活化场景的扩展对比。联想教学法关注的是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常常会用生活别容易理解的物品或者现象来与所授知识点建立一种联系,可能是形态上的相似,或者发音上的相仿,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联想往往是在很大范围内的联想,多数都脱离所在的专业背景。扩展对比教学法更注重的是专业内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其可供联想的范围有限,且强调是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对比有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和反向对比

所谓平行对比,就是对比的知识点之间是平行的,比如讲述深度的时候,选择海拔、高度等来进行对比,就属于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即一个现象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学科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反向对比,即知识点之间是一个反向关系,比如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出机制,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入机制,但二者之间本质上是相通的。

3.强调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由于教学中的扩展是限定在学生所在专业的定向扩展。因此,需要教师对各个专业课都能有较好的认识,以便实现科学的教学。扩展对比教学法提供了一个手段,就是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4.形成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全面认知

扩展对比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个知识点的串联下,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因此,该方法的落脚点并不在某个概念的阐述,而在整体的认知。基于这种认知,让学生更能发现在某门专业课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也为其后续攻读研究生或者就业选择更细的专业方法提供一个全局认识。

二、扩展对比教学法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1.平行对比的应用

笔者在教授“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时发现,关于深度的概念极度容易混淆。在这门专业课中,深度是指从转台面开始计量的井眼轨迹的长度,实际上也是钻井中所有下井的钻柱的长度之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深度的起始点不是地面,而是转台面。因此补心距(地面与转台面的高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深度的大小。扩展一:在采油工程中,我们说的射孔的深度;在测井中,所说的储层的深度都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所说的深度,即基于转台面的井眼轨迹的长度,这个深度作为这口井的重要标示,伴随这口井一生。深度将永远是一个大于零的正值。扩展二:由于深度是一个相对量,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地质中,用得相对较少。对地质工程师来说,他们不关注相对的位置,他们关注的是储层的绝对位置,即储层位置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x,y和z。此处的z指的是海拔,它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这个z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它表征的是一个绝对位置,不会因不同的钻井设备或者井眼轨迹而发生变化。建立联系:用一个图形来说明,深度与海拔的关系。当一个目标靶点确定后,地质工程师给出其对应的坐标,钻井工程师需要根据地面条件及地下条件设计相应的井眼轨迹,以期实现准确中靶。到达这个目标点(绝对位置,海拔概念)的轨迹千差万别(相对长度,深度概念),对应的深度也可能有巨大的差异。通过阐述、对比联系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掌握其用法和区别。

2.同向对比的应用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中讲授压力控制一章时,会讲到发生溢流进行关井作业后气侵及其对钻井的影响。其中会讲到一个图,即关井后由于地层流体不断进入井筒,井筒中压力分布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地面的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逐渐升高,且变化的程度不一样。对于高渗连通性好的储层,压力上升的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采用气侵关井后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变化曲线粗略判断井控的难易程度,地层压力大小和地层渗透率大小。同向对比:在“试井分析”专业课程中,会讲到压力恢复试井。即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关井,采用压力计测量井底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绘制压力曲线,采用试井分析的方法求取地层压力、储层参数、表皮系数等参数。试井中,关井后有一段井筒储集效应,即地层流体还会继续进入到井筒。其流动的原理与钻井中因为气侵而关井的原理是一致的。建立联系:展示两张图,一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的压力变化曲线,二是“试井分析”中的一条典型的压力恢复曲线。通过图形阐述其相同之处,结合试井中能计算的参数,反过来讲述钻井中压力变化所包含的意义。

3.反向对比的应用

在“钻井与完井工程”这门专业课程中,会反复讲授一个知识点:压力及其应用。钻井中,为了实现安全钻井,往往采取衡或者过平衡钻井,即保证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钻井液将会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到地层,从而形成对储层的伤害。压差越大,储层越疏松,滤失进入地层的钻井液越多,同时钻井液自身的性能也会影响滤失量的大小。反向扩展对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向地层滤失,与采油过程中,地层中的原油向井筒流动具有相似性(“采油工程”课程的内容),只是流体流动的方向不一致,但其流动的机理是一致的。而在“渗流力学”一门专业课讲授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径向流动产能方程(“渗流力学”课程的内容)。建立联系:在黑板上手写径向流动产能方程,让学生回顾其推导过程。从方程中,解释影响产能的正向因素:储层厚度、储层渗透率、生产压差。影响产能的负向因素:流体粘度、储层伤害及泄流面积。同样的类比也可用于钻井中的泥浆滤失,其滤失量的影响因素与生产中径向流动的影响因素是类似的。通过回顾一个知识点,建立起两门学科的联系,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点的认识。

三、结论和认识

基于多年的专业课教学,提出了一种针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扩展对比教学法。该方法重点在于建立一种专业课间的关联,通过对一个知识点的定向扩展,实现各个专业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的同时,逐渐树立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全局认识,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上一篇: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大学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