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08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18-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做出了明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实效性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必须切实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课题组对该区高职院校1 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现对调查结果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课题组于2014年5月、12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2013、2014级学生,涉及的学校主要是经贸类高职院校或经贸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本次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0份,有效率96%。

二、调研内容与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广西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较大成绩

1.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得到了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认可。统计显示,35%的调查对象认为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有必要,另外有50%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其必要性;22.5%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可行,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可行;25%的调查对象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帮助。

2.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调查统计显示,2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非常感兴趣,40%的调查对象表示感兴趣;60%的调查对象表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同时,1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被老师所讲授内容吸引;44.8%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认真做笔记。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调查统计显示,25%和4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总体印象非常满意和满意,20%的调查对象表示较满意;51.3%和35.1%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上课内容熟练和较为熟练;2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非常感兴趣,40%的调查对象表示感兴趣;22.5%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可行,有58.9%的调查对象认为可行,60%的调查对象表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4.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专业开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查统计显示,29.2%的调查对象表示对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专业开展教学非常满意,32.4%的调查对象表示较为满意。

5.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调查统计显示,51.3%和35.1%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上课内容熟练和较为熟练;25%及40%的调查对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总体印象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

(二)区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仍有部分高职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未到位。调查统计显示,12.5%的调查对象认为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必要,还有2.5%的调查对象认为没必要;15%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太可行,7.5%的调查对象认为可行;有20%的调查对象表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课程是必修课程,还有2.5%的调查对象表示单纯应付考试拿学分,以及有2.5%表示受到学校课堂纪律约束。这些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仍有部分高职学生对高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统计显示,30%的调查对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表示不太感兴趣,还有10%的调查对象表示反感,合计超过40%的调查对象对课程缺乏兴趣;15%和7.5%的调查对象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有10%和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总体印象不太满意和不满意;10.8%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表现看其他的书或打瞌睡,3.6%的调查对象表示心不在焉,根本不听。兴趣是最好老师,当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甚至反感的时候,对该门课程的认可度就会大大降低,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该门课程的动力及积极性,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统计显示,8.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熟练,5.3%的学生认为很不熟练;20%的调查对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方法问题;14.2%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能逃课是最主要原因,42.4%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还有7.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老师讲授效果不好。有些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统计显示,17.2%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师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最主要原因是理论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49.4%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因为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3.4%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活力,教师素质不够高成为制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4.结合专业开展教学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合专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大的作用。然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结合专业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如12.8%的调查对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专业开展教学不满意,25.6%表示很不满意;18.2%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

5.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升。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调查统计显示,17.2%的调查对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是理论功底欠缺,对本学科知识的把握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49.4%认为是教学手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3.4%认为是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10%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言谈举止、年龄、个性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师的个人修养。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目前来说,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网络传入我国,对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以致一些高职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甚至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等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导致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淡化了高职学生的政治热情,少部分高职学生甚至出现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再次是市场经济逐利的影响,使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一切从“有用”出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显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又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出现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上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难以提起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第二,学校的保障措施不力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部分高职院校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及经费投入等方面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但仍然有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管理者只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属于专业课,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一些管理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要求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在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措施不力,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整体薄弱,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配置不足,教学、科研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三,教师的素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性的高低。一方面,教师知识面的狭窄影响了教学实效性。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培训班和研修班、组织教学比赛、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每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还是较少,再加上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以爆炸性速度更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知识,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单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接受介体。”[2]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收效果。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仍习惯于原来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受知识结构及思维定式的影响,有些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内容上,视频材料陈旧、枯燥,缺乏吸引力,跟不上形势发展,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方式上,对视频材料只播不评,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放’;技术上,缺乏相应的电脑知识,造成视频材料与理论知识的不衔接、不紧凑。”[3]多媒体课件也成为课本的翻版;也有些教师过度采用视频、音频、图片资料,课件变得华而不实,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的偏差是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过程。教学实效性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外,还具有本身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有中职学生和职高毕业的学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失落感、自卑感强,自我认同感较低;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较差,尤其是对待理论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上属于被动学习,学习目的上功利主义明显,部分学生出现轻理想重实惠、轻做人重技能、轻职业道德重职业能力、轻奉献重索取的现象,这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比较抵触,这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面的,只有多方协助形成全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叶华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是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为了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能力的培养。

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准则及基本要求,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而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开设的,它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保证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仅对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谈点肤浅看法。

一、主体性的主要特性

要弄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性原则,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主体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主体性这些富有内涵而具魅力的概念,在哲学和一系列人文科学中流行起来。它强调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与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能动性,强调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人的主体性是人类在长期劳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性。人的主体性一般包括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一)能动性。这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与环境的对立,把环境当作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这就是自觉的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主要包括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包括更广泛的意识的能动性,如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能动性。正是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地把自在之物变成自己的客体,从而确立和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统一,把环境的改造和人自身的改造在实践上统一起来。

(二)自主性。自主就是自立、自动、自觉、自律,对环境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思想上独立思考,行为上自我控制。自主性的发展程度,亦即人的自由发展程序,表现出人驾驭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能力和程度。自主性是人的自我存在在自我意识中的反映。自主性是主体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条件,又是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结果。

(三)创造性。创造意味着突破革新,意味着对现实的某种否定与超越,因而是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而实现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的过程。人的劳动、实践的本质在于创造,要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满足人吃、穿、住、用、行需要的生活资料,同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创造和再创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创造人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等。

总之,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不可或缺的特性。它既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又体现出社会性实质,是人的历史发展的成果,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性原则的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满足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的普遍要求。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二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三是要把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条件,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我们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条件,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检查者,是规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塑造完美人格的主导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才能深刻认识和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教学的方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自觉地发掘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才能正确评价、引导和影响学生,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从而去激励、感染学生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即大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但是学生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师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常常会给予有选择的反应,他们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什么,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因素。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引进门”,教给学生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3、要把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独立人格的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要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去教育、塑造和规范人,更要强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思想政治道德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使其成为时代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能动的倡导者、创造者和自觉遵从者。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往往只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人的影响、制约和改造,甚至把人的心灵描绘成一张白纸,外在的力量可以随意对个人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上的塑造,把个人置于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似乎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塑造和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许多高校都不同地程度采用了“大课堂”教学,老师在讲台上作大报告,“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看教师讲得如何,更应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要把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象思想政治道德的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需要。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几点思考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坚持主体性原则呢?

1、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的头脑。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注人式教学思想,正确对待教育对象,切忌把教育对象仅仅当作消极被动的受动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坚持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贯穿始终,重视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求教的精神。

其二,要树立信心,炼气质,加强教学主体的感召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首先应传递一种信心,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自信能带领学生去探寻知识的真谛。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登上讲台就应抛开一切杂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既做到仪表整齐,举止端庄,又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这是极富感染力的气质美,能吸引住学生,引导、影响和带动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队伍。当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就是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摆脱旧的教育观念束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一方面要加强知识的储蓄与更新,时刻牢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所教学科相关的业务知识,透彻地懂得并能轻松驾驭所教学科。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与技巧,研究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修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就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己就要有学而不厌,海人不倦的精神和对事业的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交际能力,教师自己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具有团结、同情、理解、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行;要求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就要处处以身作则,讲究仪表美,衣着整洁,语言文明礼貌,态度温和亲切;要求学生守时、守信,教师就要更严格自己的行为,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违纪,言而有信。

其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以“引导”为主,突出“引导”,重在“引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把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引发和调动起来.并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强化。

2、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社会多元信息,不能仅局限在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观点。即使教师说的都是对的,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辨别,也很容易受到学生从其它渠道获得信息的干扰和冲击,而不能真正见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着重表现在: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能动地认识、体验、实践教师的教育要求,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进行角色转换,变被动为主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做统一安排,学生言听计从,亦步亦趋。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依赖等待的思维定势,而通过角色转换,学生成为“教师”,由听众、观众成了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主角。

这样就把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把学生推向了前台,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角。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因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教学效果也自然得到提高。还因为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其责任感以及自我表现欲等促使学生尽心尽力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设疑问,巧比喻等,但无论采取的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指导下,以调动学生主动、活泼、积极学习为首要目标他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帮助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民主意识,贯彻平等交流的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活动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为集思广益、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相比,是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平等交流的原则,必须坚持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对学生的某些片面乃至错误认识,不应耻笑和责难,而应反复商讨,循循善诱,逐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4、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思想政治道德能力的培养。所谓思想政治道德能力,是指思想政治道德主体完成一定思想政治道德活动的本能。这种本能主要指对落后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批判,对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倡导和创造活动以及对先进的思想政治道德的践履活动。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培养教学对象以下三种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思想政治道德批判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主体对复杂的思想政治道德现象的分析和扬弃能力。在思想政治道德认知上,善于分析思想政治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行动上,坚决反对一切不符合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行为。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能动反映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5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91-03

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是在坚持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可认识性的基础上,认为认识主体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和一系列行为,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则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特征,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教育对象成长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大问题就是有效性不强,即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很多,对能动反映论的认识与运用不足,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能动反映论的价值就在于其自身所包含的“能动”,准确把握概念结构是理解认识本质的关键点,即能动反映首先由认识主体通过进行实践对认识的内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其次经历一个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在意识中进行客体的重构,形成客体的基本认识,再次基于认识的目的——形成对客体的理论创新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认识客体,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实践活动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诸要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进行充分的认识,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其次,教育者要经历对客体的选择过程,在意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重构,形成对其的基本认识;最后,基于认识的目的,形成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办法和途径,以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的改造世界。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实践为基础

坚持实践为基础是对客体进行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前提,因此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来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能动反映论的基础是主体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实践是连接精神活动相对独立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唯一纽带与桥梁。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毋庸置疑的就是要以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探究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在哪,并在“认识—实践—认识”的循环过程中,得出解决途径,而这个实践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谓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或人类。认识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必须具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流的素质,只有如此,认识主体才能成为认识主体。在探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认识主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操控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作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则是认识的客体,因为他们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二、信息的获得与处理

人类在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就需要获得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它们进行处理,这是一个接受、传递、加工和利用的过程。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影响传入大脑,并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筛选,获得客体的本质及规律,并通过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最终实现对客体的作用,使其发生变化。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识的主体——教育者需要依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诸多因素的信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处理,获得诸要素的本质。

1.教育者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除了要符合能动反映论所要求的三个条件之外,还要具备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具有较强主体意识。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担任的角色和任务。第二,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阶级性,不仅要使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优秀政治素质的接班人,因此,教育者自设应该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不仅要有坚定地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具较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功底,同时具备将这种理论知识和功底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需要的活动的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素质包括确定教育关系,调动、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制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的等能力。第三,教育对象需要具有较良好的人格素质,这种人格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者要意识到并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并身体力行,以形成一种模范作用。心理素质则要求教育者个人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共情能力和理解、宽容能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许多事都依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者个性:教育者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因此,教育者的道人格素质对教育对象的影响至关重要,不仅是对教育对象一时的影响,可能是影响教育对象一生。

2.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育对象是教育者的认识客体。教育者能否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是是影响有效性的关键。大学生的来源地各不相同,各自都拥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目标、不同的心理素质等等,因此,大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教育者要认真把握能动反映论的精髓,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应该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差异、教育对象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价值需求、信息接受力和接受意识等,并要具有较强的宽容度,与教育对象达成共情,已形成对教育对象的全面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为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教育方法的选择提供保障。

3.对教育环境的认识。在这里,教育环境是教育者的认识客体。教育者能否充分把握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变化,并依据这种变化适当调整教育内容,是影响有效的因素。当今,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西方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等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开始怀疑,思想严重西化。对于国内环境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社会的功利性日益的严重与深化,社会上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一直层出不断,使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当前全球正在遭受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就业情况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成为我国遇到的一个难题。因此,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环境的变化,针对环境的变化,适当进行教育内容的改变和增加,使教育内容能够更好的满足教育目标实现的要求。

4.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的预制。教育目标的设置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教育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教育目标要与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相适应,体现差异性。教育目标的设置要结合教育对象的自身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家庭环境等想结合,针对不同的个体,不能“一刀切”,要体现出差异性,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第三,教育目标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阶段性。教育目标的设置,既要涵盖教育对象的思想、价值、道德、能力等多个方面,具有整体性,同时也应该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5.对教育内容的认识。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是联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教育者作为主体,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认知体系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等要素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编制,最终形成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只有与三者充分结合,才能保证教育内容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契合性、透彻性,使教育内容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新社会人才;又能使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6.对教育方法的认识。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主体通过这种手段的选择实现与客体关系的确立。因此,教育者通过教育方法的选择,实现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实际教育关系的确立,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教育方法的选择应该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就是必须与教育者自身具有适应性,方法作为一种客体虽然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却又与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其次,教育方法要与教育对象相适应。教育方法的选择要与教育对象的素质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力、能动性等因素,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7.对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性的认识。教育者作为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对象将教育内容、目的内化过程与自我实现目标的确立过程,还包括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实际践履过程。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识活动过程,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虽然已经内化,初步形成了一定了思想政治品德与心理特质,但在这种特质未得到巩固之前,还不能真正成为指导行动的稳定的内在品质,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教育对象对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进行判定与确认,从而真正凝聚为个人相对稳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内在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才算实现。

三、能动反映论的过程具有选择性

“能动反映”的根据就是人类认识的主体性,即按照一定的动机、目的主动地选择认识对象,并积极地创造认识条件,在已把握的认识规律的指导下去认识事物。因此,作为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必须依据这一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将根据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目标来选择认识对象,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性认识、接收、筛选、接受、利用,并依据特定的环境、自身的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价值需要来把握客体。并且诸要素在主体的知识体系、概念模式、经验等的影响中,被重新解释和定位,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发展。

四、能动反映论的目的是进行理论的创新

能动反映论强调“能动”的重要性在于主体能形成对客体认识的理论创新,以便运用创新的理论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切真理、科学理论、规律性认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认识主体——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认知体系等对认识到的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这一目的的达成也恰好体现了体现了主体认识的创新是从认识的能动性发展而来的,显示了认识的依次递进和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上升过程。另外,规律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并预见未来,端正实践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认识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

五、能动反映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的过程

能动反映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认识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它处于一个不断反复的持续进程之中,处于不断的反馈与发展之中。这种反复不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将认识到的理论不断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依据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反馈而不断进行调整与前进的过程。

能动反映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为我们正确解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方向、方法和原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卢允庆,林志香.“能动反映论”的多维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 杨汉庭.从反映的本质特征看反映的能动本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4] 朱庆柞,张玉铭.认识的主体性一原则与能动的反映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8).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41-0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是研究人,研究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并符合社会管理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以及相应行为,同时促进人的自身完善与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启发和教育人们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受人性所制约和规定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动力充足,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化配置,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人性及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概述

(一)人性及人性的概念

什么是人性?“人性”这个概念,除却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曲解外,我们在实际生活运用中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的,它历史地包括人本身的各种优秀的特性(例如诚实、仁爱、无私等)和丑恶的特性(又例如奸诈、贪婪、凶残等)。另一种是狭义的,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简单来说是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主要内容

马克思说:“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类的族类特征”[1]59。这种自由的意识形态,使人能在人类自己存在创造的世界中能够靠本能感觉到自身力量的存在。在一切活动中,人总是企图“他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遍的,因此自由的本质来对待”[1]57。人的根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行动以及追求上。并且,马克思把人性解放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终结。

人性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主要是在于与动物特性的区别,从而揭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第一,人性具有自然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人”的首要的、第一位的要求是人必须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因此,人性的自然属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像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2]。例如,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及其一切物质基础。人们为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的吃、穿、住、行的东西,如果连基本的吃穿住行问题不能解决,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在客观世界中生存发展,人类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更无从谈起,即物质资料生活本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离开这些物质生产资料人类无法生存和发展。

第二,人性的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中最深刻的论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可以说这一概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这里一切的社会关系总和,包括全部的社会关系,主要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血缘关系、地域关系、文化关系等。人要在世界上生存,社会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世界的人和物发生关系。人作为社会的历史的存在,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

第三,主体性是人的核心属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标志。人的主体性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认为人具有类特性,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具体变现为人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自然界任何一种动物存在的理由都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生存需求。但同样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与动物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动物的生产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而人们在生活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自觉、自由等特征。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是人性的核心属性。人不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是一个具有客观存在性存在着的客体,是不断认识和不断完善发展自身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使教育对象动力充裕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通过教育者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必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教育方法一般习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集体利益有时忽视人的自然属性。这种高度关注社会性的行为造成的危害就是压抑了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缺乏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使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很难得到保证,导致无法调动教育对象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趣味性、能动性、积极性,致使教育对象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强加于受教育者的一种行为。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背离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观点,造成受教育者无法激起内部学习动力,把思想教育活动变成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最终的后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失去了价值和作用。

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以尊重人性为前提,以人性的塑造为落脚点和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教育对象现实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关注受教育者基本需要。合理安排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作用。不再把个体需要放置在社会需要的对立面,要重视二者的交互作用,是双方自觉反思、双向构建的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互惠互利、共同进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加强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关注,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加强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应该是地位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要二者的相互配合、良性互动才能实现。而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现实要求往往被教育者忽视,教育者只是简单地灌输教育知识,忽视受教育者的信息反馈和内在要求,使二者的关系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弱化。例如,在当今时代,社会教育的负面因素逐渐增多,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思潮的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家长起不到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的作用,学校重视理论教育甚于社会实践,很容易使教育对象沾染不良生活习惯和作风,做不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力量的综合。最终使学校教育力量消解,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复杂的挑战,在汲取传统教育优点之外,合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等,使得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合理优化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赋予他们不同的分工和角色,对一些抵制反动因素进行调节、控制,统一其作用的方面,使其形成整体合力。逐步建立较为成熟行之有效的教育系统,提高活动效率,使其最大程度发挥各个子系统的教育力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三)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保证教育目标不偏离方向

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客观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对于保持教育目标不发生偏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而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践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主动地位把教育对象作为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能够把自己内在的思想转化为行动。忽视二者主体性地位和主体发挥,创新能力难以发挥,教育目的和教育计划无法实现。

同志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着眼于对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疏导,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着眼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把教育对象的要求和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着眼于充分尊重个体价值,激发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克服种种困境,弘扬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的重视和追求,充分体现人的价值,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不偏离。

由此可见,人和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基础和依据来指导我国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研究实践。在2003年12月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志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的提出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育对象为本,尽最大力量满足受教育者的合理要求和需求,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教育对象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哲学政治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

[4]丁晓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研究基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68-7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5

论文关键词: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学习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其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深入理解学习力的内涵,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意义,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力的内涵

什么是学习力?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创造一一切的源动力。每一名职业教育对象都要努力养成不懈追求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形成人人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好风气,做提高学习力的实践者。学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上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快速地而不是迟缓地感知变化的环境,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掌握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批判地而不是盲目地获取有益于决策的有用信息和知识。

2.符合时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社会在前进,思想在深化,观念在转变,如果我们用陈旧的过时的观念指导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显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不断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的“活水”,才会有“清如许”的崭新的生命力。

3.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区域、一个组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科技需要创新,文化需要创新,体制需要创新,机制需要创新。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

二、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刚刚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的,而我们的目标却是宏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来源于学习、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有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又有学习运用知识的本领,就会产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提高学习力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手段。若每个人都有了很强的学习力,就能够为发掘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和谐的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

2.提高学习力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我国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里的“新”就是创新,这是以学习力支撑的创新。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才能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3.提高学习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对象所在组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就要强化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也是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典型,善于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力。

三、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关键作用

1.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把握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动因。学习力的大小与它的动因有直接关系,动因大,则学习力提高快,反之学习力则提高慢,甚至下降。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力有政治动因、经济动因、组织动因等等。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公正廉洁的政治作风,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增强学习力。学习力的政治动因是根本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教育对象提高学习力。

2.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推动教育对象的学习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工作就无法开创新局面,这已成为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迎接新挑战的共识。在人类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提高学习力对每一个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来说,已成为生命、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每一个单位组织来说也已成为参与竞争和领先一步的原动力。

3.思想政治教学能够促进教育对象内在潜力的最大发挥。要形成鼓励每个人学习并发展自身潜力的氛围,通过学胆开拓、创造性地工作,激发教育对象寻求工作内在的价值,创建重学习、重知识、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教育对象搭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平台,提供创造辉煌的机会和智慧外化的舞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并使其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理论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加以精选,精选应当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适应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重点要应用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员思想导向的教育,提高学员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员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并为学员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组织与应变力和竞争力强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备应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大力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目前,社会职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由于面对的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能够较好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就更加匮乏。政府应重视培养有学识的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派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和个人道德魅力。

3.改进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种方法

(1)文件筐授课法。模拟现实工作情景为学员提供一系列文件和材料,要求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以考察其工作能力和处事风格等。文件筐授课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公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员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与上级保持一致的精神,使社会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实现与社会实践接轨。

(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测试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政治素养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助于学员较好地发挥其特长,展现其优势,并能在锻炼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体检验。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学员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的政治素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学员充分展现在特定情境下的政治思想潜质,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心态、品质和能力。

(4)差异授课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员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学员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折每个学员,善于发现和开发学员潜在的闪光点,给学员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学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员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超级秘书网

(5)讨论演示法。启发学员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自己归纳总结出掌握知识的步骤、思路以及特点,使学员印象深刻,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能够有实质性的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

(6)推演教学法。按照教学步骤,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关联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讲练结合,使学生不但理解应知应会的主要原理,而且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7)渗透教学法。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巩固学员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8)研讨答辩法。在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选定题目,组织学员进行研讨答辩,不拘泥于课堂,将研讨的时问、地点、内容宽泛化,给学员充足的空间交流研讨,以小组的形式形成研讨成果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报告进行修改、再研讨,并形成答辩方案。教师在组织答辩过程中,系统综合考察学员的政治敏感度、分析问题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学员的优点与弱点,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9)互动教学法。根掘教学内容,利用便携式实验设备和网络互动式实验教学平台,在课堂上,针对知识应用方面的问题,设计一些小题目让学员即时解答。授课教师或请个别学员上讲台利用设备,报告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请学员宣讲自己的解决方案,由授课教师实验验证。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从传播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的传播环境、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重视传播效果的反馈,以切实增强其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有效性

时代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增强其有效性。教育传播学表明,教育与传播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育传播是教育信息的传递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主要教育信息的传播活动,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教育者)、受众(教育对象)、传播方式(教育方法)、信息(教育内容)等基本因素。事实证明,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一、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是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状态,人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方式呈现多样性特征。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又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行,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受不同传播方式的影响,人们通常会在潜移默化中信仰一种“主义”,从而影响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运用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思维特点的多元化、复合型现代传播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以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

二是引导人们有效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侵蚀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不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未改变,并且在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强化等方面处于优势。他们借助越来越隐蔽的传播方式,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文化观念渗透。针对我国思想领域,美国中情局还专门制定了《十条诫令》,提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等和新式的宗教传播”从多方面侵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进而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和通信技术,凭借其优势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鉴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注重传播方式创新,并且“不能为错误的思想观念提供传播渠道”,借助现代传播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教育对象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有效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三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必然要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把教育对象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进行教育”,而较少考虑教育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容易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实践证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范式转换中实现自己的前进的。范式转换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多学科方法的深层次交融。因而,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是有限的。借鉴传播学的方法,要求我们以传播方式创新为契机,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范式转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I生。

二、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可能性

从传播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已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准备。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为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概念——“交往”。根据有关著述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说的“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中,精神交往的形态包括舆论、宗教、文艺、宣传、新闻等,精神交往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报刊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可见,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具有共性的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精神交往”理论内在地包含了传播学的基本要素与具体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看作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借助一定媒介所进行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两者的精神交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难以发生与发展,更谈不上理想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奠定了实践基础。l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并在后来逐渐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离不开它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通常认为,早期报刊、广播等传播方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之后,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多样化传播方式,在人民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遵循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重视对理论宣传教育效果的反馈与评价和加强理论宣传教育队伍的建设。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快速传播和蓬勃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作宣传工作的同志有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这个宣传是逐步的宣传,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不能强迫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只能说服人接受。’邓小平则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育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逐渐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并最终外化为自觉行为方式。要达到这一目的,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是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的主体,对信息会有自己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左右或支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的人”,他们对于教育者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因此,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教育信息的选择、重组与传递必须尊重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特点。如果忽视这一因素,传播双方往往会产生“传”而不通或交流缓滞等传播障碍现象。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需要、兴趣等。鉴此,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具体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区分不同层次,突出重点群体,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二要营造平等的传播环境。传播活动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来进行,或者说,它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思想、信息、情感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平等的环境是教育传播活动得以维持与发展,优化信息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为此,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教育对象有较大的自由度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接受教育信息,克服忽视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和兴趣的“空洞口号式传播”的弊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激发教育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能动性、自觉性,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三要运用多种传播方式。美国学者赛弗林早就指出,传播是方法、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在传播活动中,认真分析受众和传播内容、目标、环境等诸多因素,灵活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才能使传播系统进入良性的循环运转状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目的是围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指向,把相关的各种要素调动起来,以发挥整体的功能特性。以教育对象为例,“接收”信息和“接受”信息是两码事。教育对象在“接收”到信息后,从了解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再到对这些观点表现出认可和赞同,理应有一个时间差,通常是先“接收”后“接受”。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接收即接受”的情况。为了缩短教育对象从“接收”到“接受”的时间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在不断完善显性传播的同时,积极发展隐性传播,以激发教育对象参与意识,避免逆反情绪。一般而言,单一传播方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往往需要借助多种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要依靠多种传播方式综合发生作用,达到提高其实效性的目的。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22-02

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众多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这一重要作用。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人民正确的思想道德武装。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学发展观中的诸多论述都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应有地位,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够发挥的激励、保证和导向作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多层含义: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出现,摆脱了以往单纯强调个体责任和义务的异化状态,开始注重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其次,尊重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规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前提,教育主体应关注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最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持续动力。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其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深刻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这一基本要求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确立为处理各种矛盾冲突的法则或准绳。全面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促进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可持续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起既立足当前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持续发展的领导体制和教育机制,避免“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的错误。正确选择传统教育途径或现代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或显性教育、理论教育或实践教育、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实现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正确反映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原则方法、新的目标任务、新的评价标准。但反观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却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理论研究的发展进一步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独立性,成为该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的理性表征,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部分问题也日渐显现。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 实际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归宿。在国际政治经济势力相互博弈、东西方文化交融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工作难度也日益加大,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被忽略。在实际工作中常有这种情况,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认真组织和开展了教育活动,却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由若干不同属性的个体组成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层次、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如果不关注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内在发展诉求,就不能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来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此外,实际工作中通常只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忽略了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潜力。主客体之间无法构筑起平等、民主的交互关系,教育合力的形成基础严重缺失。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得不到教育对象认可,教育过程又不能解决对象的现实困惑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差就在所难免了。

其次,长效机制尚不成熟。现有机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呈现出短期性和反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动力机制方面,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物质待遇差、发展机会少、社会地位低的多重困境无心工作,教育对象无法明确意识到内在教育需求却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新时期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在德育过程中应注重几个原则: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教育对象主体性原则;德育效果评价中坚持实践性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针对德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也应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一、德育工作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它们是德育工作中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是正面的、直接的,其教育者、教育目标均是暴露的,其主要形式有:课堂教学、报告会、大众教育媒介等。隐性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意图是不直接暴露的,主要以间接性和潜隐性的方式来影响教育对象,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

我们以往的德育工作主要以显性教育为主,进行道德理论或哲学、政治理论的知识传授,这一教育方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学生特有的心理规律,以及学生处于一个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一味使用显性教育方式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削弱教育效果,甚至起反作用。但是为什么以往的德育工作比较重视显性教育方式而忽视隐性教育方式的作用呢?这主要是由于对“灌输论”的理解有些偏颇。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践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灌输理论理解为一种强硬的教育方法,认为灌输就是一种“单向注人”,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进而认为只有直接的理论教育才是灌输,各种隐性教育方式似乎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事实上,灌输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理论,它是指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及培养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它是由教育者根据一定的阶级或社会要求,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就是灌输,而灌输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包括显性教育方法和隐性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灌输方法上,反对只用书本教工人的方法,提倡寓教育于斗争之中。

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正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才顺利完成了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才能积极探讨在新形势下,在社会条件和教育对象思想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想理论的贯输.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隐性教育方式就是新形势下需要大力加强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并不矛盾,是一种有效的灌输方法,应努力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承。

在实践中首先要重视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教育。德育工作不能仅靠课堂和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完成,应将德育内容全方位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各项活动中。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课堂上正面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具体形式渗透这种教育。如通过我国古代文明史和建国后成就教育来实现。

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比较我国与其他类型国家差别,了解我国国情,自觉形成爱国意识;通过升国旗,重要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再如集体主义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还应通过班级日常活动使学生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健全人格。因此,要努力使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之具体化,经常化;还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如社会调研,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学生在耳懦目染中受到教育。

此外,还应注重营建良好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幽雅的环境可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认识水平,形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在和深远影响,通过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文化修养,自觉追求真善美,铸就健全人格。

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有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德育工作要发挥教育对象主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受教育者只有对所处社会关系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对教育者所传导的社会规范,经过自主的理性思维,独立地作出道德选择,在社会实践中自主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品德。教育者只有注意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评价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在实践中应如何去培养和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呢?

1..尊重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着力于教育对象的个性培养。

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动的根本动力,外在社会规范与人的需要发生关联时,才能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个体在接受某种社会规范的过程又受到自身需要的影响,个体的需要意识越强烈,主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越积极、越持久。因此,社会道德规范在被受教育者接受的过程中,必须能够转化为教育者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人类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是行为主体追求道德需要的满足并造就新的道德需要的过程。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对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要以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体学牛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同时,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道德需要。教育学生懂得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成才之间的关系。德育只有把握学生需要,并使教育适应学生内在心理需要,才会引发学生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接受心理和行为。同时,由于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具有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个性培养主要包括能动性、自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德育要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个性。

2.从知情意行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任何教育内容只有被教育对象了解和认同的前提下,才能被接受和内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同化。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完整、准确、深刻地理解教育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坚定信仰和健全人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同化顺利完成并不断加深和强化。

德育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还需要情感信念的导向性支撑,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和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规律,注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在情感上不断升华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对集体的荣誉感,义务感,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品格;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随着学生品德的升华和情感增强,学生对非道德因素干扰的抵抗力不断加强,这时就具备了顽强意志,形成了坚定品德信念,实现了认知“内化”。

在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点和道德信念后,就会外化为行为实践,学生就会自觉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品德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转化为学生实践中的积极行为,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

三、在德育效果评价上坚持实践性原则

德育效果评价历来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间题。由于德育对象是人,因此决定了对德育工作的效果很难去进行定量的、准确的分析和度量,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德育的效果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如何?首先,要看教育对象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能否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中。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如青年志愿者、科技扶贫、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教育对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信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从而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道德生活中的体验机制,就是德育者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德育工作,带领和指导德育对象参加道德实践,使教育对象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和体验德育行为实践的内容,教育者也可以从被教育者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德育的实施效果。任何缺乏实践环节的德育工作都是不成功的。

其次,德育效果如何?要看教育对象,是否把某一思想道德观念转化和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信念就是通过反复的践行环节而固化于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质中,形成一种道德思维定式,从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如果一种观念或信念能被反复践行,就能达到固化的效果。因此德育效果可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日常行为习惯的观察来评价。

再次,要看教育对象是否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在教育对象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后,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把这种观念和信仰进一步升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道德认识,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自觉激发学习动机,做出恰当道德判断;能够自我管理,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当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上述能力后,可以证明前一阶段德育工作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文 下一篇:绿色建筑的内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