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8:12

海口经济政策

海口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保税区;自贸区;税收优惠

一、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外向型经济,如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开放措施,保税区作为新生物也应运而生。通常,人们将保税区定义为: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国外商品在海关监管下,可暂时不用交纳进口税存入保税区内;如是出口则不需交纳出口税,若进入国内市场销售,则必须交纳进口税。保税区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逐步探索自由经济区运作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借鉴国外自由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成立的,是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保税监管区域。

199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它是目前我国开放度最高和自由度最大,也是唯一实行全封闭隔离的自由经济区,在关税政策等措施方面最接近国外自由贸易区模式。1990年至1996年间,国务院共批准成立了15个保税区,具体是: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沙头角、盐田)、广州、大连、青岛、张家港、宁波、汕头、厦门、福州、海口、珠海等城市的保税区、洋浦开发区。

二、我国保税区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1)从税收优惠的结构上看,现行的优惠政策存在普遍性优惠多,特定性优惠较少的状况。我国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外资企业,对中资企业优惠较少。

(2)在优惠形式上,主要采取的是降低税率、定期减免、退税等直接优惠方式,对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专项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运用较少。直接优惠方式虽然简单易行,若投资者居住国不承诺予以税收抵免的税收饶让政策时,优惠政策并不能实际发挥应有的效果。直接优惠政策对盈利企业24是有利的,但不利于前期投入大、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能源交通等项目的激励。

(3)出口退税政策不完善,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字[1995]092号)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对非保税区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购进货物时必须向税务机关申报备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内容,将这部分货物出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可按本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这一规定彻底改变了原来从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的政策,只有货物实际销售离境后才能申请退税。目前除一些实行“区港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及出口加工区实行入区退税外,保税区仍未能享受这一政策,无形中增加了保税区内企业的运营成本。

(4)在产业优惠方面,税收优惠政策未能体现产业导向。现行的优惠政策实行的是一种普惠制优惠政策,产业导向功能明显不足,如凡是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均可享受15%低税率的优惠。

(5)从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层次来看,国家尚未制定统一的保税区税收政策。目前涉及保税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法规有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二是地方人大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三是各保税区管委会和所在地海关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实行属地原则,造成了各保税区税收优惠政策不统一:在特区内的保税区实行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发区内的保税区实行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政策的不一致,个别保税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引用外来投资,还实行财政补贴,导致保税区间税收竞争的加剧,不利于保税区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税收图景

(一)已出台的配套税收政策

以下是已出台的配套税收政策:

1、进口税收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10月15日联合《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3]75号,以下简称“75号文”)。75号文在保留了普通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借鉴了天津东疆保税区租赁飞机的优惠政策以及横琴、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部分政策。

2、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的企业所得税规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12月2日联合《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91号文”)。

91号文中5年递延纳税的规定实际上是在上海自贸区内延续了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中的类似规定。

(二)有待落实的税收政策

《总体方案》中的下列税收政策还有待于具体文件的出台:

1、《总体方案》规定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

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但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关村、东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有关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15号)尚未涵盖上海自贸区。该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如何在上海自贸区适用尚待进一步规定。

2、《总体方案》规定“完善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适时研究扩大启运地、承运企业和运输

工具等试点范围”。目前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主要依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启运港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4号)的规定。启运港退税试点的适用范围是“从青岛、武汉(以下合称启运地)启运报关出口,并由上海浦海航运公司、中外运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承运,从水路转关直航运输经上海(以下称离境地)洋山保税港区(以下称离境港)离境的集装箱货物”。因此,启运港退税政策如何在上海自贸区适用有待进一步规定。

3、《总体方案》还规定“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

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该原则性规定是否为在上海自贸区进行税收政策的创新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商舒.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J].法学,2014(1):28-35.

[2]杜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构想[J].法学,2014(1):36-42.

[3]周汉民.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J].国际商务研究,2014(1):5-14.

[4]江若尘,余典范,翟青,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4):65-71.

海口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一带一路;SWOT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47 -02

一、建设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海南省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重要决策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明确提出“依托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快发展。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2013年4月,考察海南时指出,要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把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用足用好。201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农业、渔业、旅游、油气开发、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依托海口综合保税区,组建面向泛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助于海口城市功能的提升,也是增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将提高海南省大宗商品的交易总量,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聚集国际旅游岛,推动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定价话语权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长期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控,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不合理的价格。因此,中国亟须制定大宗商品国际战略,在上海、大连、郑州三大期货交易所发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的现货储备,创设现代商品交易平台,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大宗商品交易,推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形成我国大宗商品价格,让“中国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交易的国际定价权。

(三)海南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绿色崛起的需要

海南是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有望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核心区域和交通枢纽,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互利开发、合作共赢,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海南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构建“面向东南亚、沟通大陆内地”的经济贸易平台,通过大宗生产资料的交易和物流中转服务,有效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影响力,对海南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二、建设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国际旅游岛和亚洲博鳌论坛的战略带动作用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既定目标是完成以下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博鳌论坛是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将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中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中心。国际旅游岛和亚洲博鳌论坛的战略定位将对建设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动力。

2.有利于发挥海南的区位优势,分享东南亚经济发展红利

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亚热带岛屿气候,是我国热带农副产品主产区,在瓜果蔬菜等热带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方面具有显著的资源秉赋优势。同时,东南亚各国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环境成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也是我国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琼籍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人数达200多万人。华人群体一般在当地都比较富裕,会说海南话及共同的文化背景,使这些琼籍华侨的宗族和乡情观念很强,海南与东盟各国由琼籍华侨带动,在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血浓于水的乡土情结所形成的巨大凝聚力,将是海南与东盟各国进一步发展贸易合作深厚的人文渊源基础。地理和人缘上的相靠相依、相近相亲,使海南容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融入东盟经济圈,也将成为联结东盟与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海南可以发展成为南中国海国际航运枢纽和环北部湾的区域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连接到国内沿海沿江各主要城市。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主要是围绕着东盟各国的产品特点和市场进行打造的,因此,结合东南亚各国的产品情况和贸易特点,可以使得贸易方式和需求按照区域的情况作出合适的调整及部署。

3.海口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有利于交易中心的组建

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拟选址于海口综合保税区,享受保税区优惠政策,适合开展进口天然橡胶、大米、棕榈油等大宗商品的保税仓储、国际采购、国际分销配送、转口贸易和加工出口等业务,将为各地贸易商入区交易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4.马村港的扩建有利于交易中心商品的储运

海口综合保税区北靠海口马村港,该港口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5个沿海枢纽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水深以及地质承载力是海南省北部具备停靠大型轮船的唯一深水码头。已经建成可使用码头6个,最深泊位达10万吨,年吞吐量800万吨。未来将扩建发展成为以能源、集装箱、杂散货及危险品运输为主,年吞吐能力超亿吨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为大宗商品的储运物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劣势分析

首先,海南省的商贸环境有待提升。国际知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多依托国际中心城市,国内的商品交易中心也主要集聚在国内上海、大连、郑州、天津、青岛等中心城市。相比较而言,海口市较上述中心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发展不足。其次,海南省对交易中心建设和运营所需各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配套的高端人才缺乏,这也可能导致交易中心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金融和信息服务创新不足,在交易方式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均显薄弱。

(三)机会分析

“一带一路”规划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世界的2/3和1/3,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在世界经济走势持续低迷、充满风险和变数的今天,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海南是往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两亚”(东南亚、东北亚)的“十字路口”。作为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最主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之一,每年经过南海海域的船舶就多达10万艘,中国3/4的外贸出口货物、全球1/3的国际贸易,都要通过南海航线。这决定了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桥头堡”,也是“环南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海南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管辖中国2/3的广阔海域,是海洋大省和重要侨乡。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广泛拓展的外交优势,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都使得海南的战略支点地位凸显。博鳌亚洲论坛定址海南,更让海南如虎添翼。“一带一路”一个重要的构想是“农业合作”,目前中国的橡胶、白糖、棉花、棕榈油等基本农产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未来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发展的契机,就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引导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回归。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未来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南的海陆空区位优势、特色的热带农业产品交易优势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

(四)威胁分析

1.各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减缓,大宗商品交易疲软。近两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大宗商品价格陷入低谷,交易不活跃。各个经济体内的经济发展正在复苏过程中,我国也正处在此进程当中,政府现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将对我国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类同质化竞争激烈。在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建立之前,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及渤海商品交易所等相似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均已挂牌成立。虽然现阶段已经成立的上述多个交易平台经营的产品项目与本文所提的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所区别,但各个交易平台间仍存在类同质化竞争,这也必然会给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困扰。

三、推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为加强对交易中心组建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由市政府直管副市长为组长,海口综合保税区为项目实施人,海口市金融办、外管局、证监局、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局、海关、商检局、海口综合保税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交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海口综合保税区,保税区相关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派人参与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为临时性机构,组建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销。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主任牵头组织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交易中心在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成立筹备组,负责组建工作。由海口综合保税区牵头成立交易中心筹备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主要负责交易中心组建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筹备组的主要职责有负责交易中心组建过程中的各项方案的草拟、股东的招募、规章制度的制定、办公场地的选址及装修等各项具体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

建议交易中心除享受省市(县)已出台的给予金融机构的有关政策外,还给予以下政策支持:一是申请交易中心在进行保税监管货物的交易时,根据需要实行美元和人民币两种货币挂牌交易、结算;申请给予交易中心一定的外汇额度,用于交易会员企业交易、结算;允许注册在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会员企业根据需要设立人民币离岸账户,境外企业设立外汇账户,交易中心设立美元、人民币结算账户。在交易完成、货物交割后,货物需要进入国内市场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二是省金融办等有关单位协调、组织各方资源,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对交易中心提供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支持。三是交易中心税收方面取得政策扶持,享受海南省和海口市关于企业扶持的优惠政策,争取对交易中心会员企业给予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肖林,任新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J].科学发展,2009,(07).

[2]查志强.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下的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J].港口经济,2011,(10).

[3]鲁慧君.宁波市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设想和政策建议[J].经济丛刊,2012,(02).

海口经济政策篇3

【论文关键词】海口综合保税区;离岸金融

一、引言

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格局,其资金来源和运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反金融管制、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离岸金融市场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将遍及全球的境外货币、资金供求者联系起来,其货币流量之大和对国际经济影响之深是任何一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和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无法比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各国银行业突破国民属性,适应新技术革命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对金融手段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要的金融创新。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特定经济区域对离岸金融服务的需求。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推进以金融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立足海口综合保税区,探索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离岸基金业务,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并以此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二、海口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背景和发展情况

海口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继国务院批准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后,海南又一个由海关监管的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海口综合保税区是海口保税区转型发展、区位调整升格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放层次更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92年10月,海口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已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机电加工为支柱的四大产业群,对带动海口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南省、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园区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区港分离和发展空间不足的三大问题,经海口市、海南省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至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并转型升格为海口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保税监管体系的最高形态,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在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贸易、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展示等辐射集聚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入区,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存在离岸性质资金流的进出和停留以及相应的结算、融资、保值避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从国际惯例来看,世界上大多数自由贸易港区除了采取通行的经济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优惠的税收和外汇政策之外,还通常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业务,使港区的发展与发达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因此,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是海口综合保税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此外,发展海口保税区的离岸金融服务和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提升海南省金融业层次,提高海南省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促进海南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三、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可行性

1.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开放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条件

我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国际资金的流入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下,流入我国的资金越来越多,对外贸易额也在逐年扩大,这就使得经济在服务于国内业务的同时,也服务于国际业务。随着经济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我国离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海口综合保税区选址在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位处泛珠三角经济带、环北部湾经济圈、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背靠大西南,易于生产因素的聚集;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上经济走廊交通线上,南北连接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利于发展加工贸易,区位优势明显。这就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便利的地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十分有利。东部沿海地区正处于欧洲、美国和香港、新加坡之间,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开市与收市在时间的继起上相衔接,可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循环周转的重要过渡点,这对建立离岸市场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另世界上传统的离岸金融区多设在海岛上,例如马来西亚选择与马来西亚半岛大部分领土保持一定距离的纳闽作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点,是否意味着地理上孤立的岛屿较之大陆上划出某一区域更为合适,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海口先行试验离岸金融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3.海口金融业已经形成门类相对完整,功能较为齐全,运行顺畅,效益良好的发展格局

2011年7月末,全市拥有存款性金融机构17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分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外资金融机构1家等。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91.52亿元,比年初增加274.3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30.63亿元,比年初增加416.55亿元,存贷款增量均较高。海口健全的金融体系,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金融设施,构成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条件。

4.综合保税区具有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

综合保税区凭借其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着大批中外优秀的物流、加工、商贸服务等类型的企业入驻,必然扩张区域内的金融需求,为其先行试验离岸金融业务带来巨大的内生市场。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在海关、税收、外汇等方面均享有特殊的政策优惠。综合保税区空间封闭、监管便利,完善的海关、银行监管和外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保证离岸金融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5.国家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必将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际旅游业飞速发展及外向型经济的日益壮大给外汇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创造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潜在需求。以旅游为例,据统计海南全省2011上半年共接待境外过夜游客达5.23万人次,同比增长9.41%,旅游外汇收入18879万美元。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不仅将促进海南在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为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奠定硬件基础,而且还将极大地促进海南在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四、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政策探讨

1.模式选择

综合考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是政府推动型的,即政府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从立法方面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和推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基础建设较为滞后,因此在海口综合保税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初期适宜采用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业务模式,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分设,有利于防止国际资本借助离岸账户自由进出,减少离岸金融业务对国内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冲击,便于金融监管部门对跨境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2.政策建议

海口综合保税区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认同和支持,加大推进力度,共同向国家提出申请,力争使综合保税区成为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区域,研究制订加快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形成中、外资两类银行共同发展的竞争格局,壮大离岸金融服务主体,完善相关配套,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管机制。

(1)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截止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离岸金融业务的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10月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由此制定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法规是针对国内中资银行及其分支行从事离岸金融业务制定的规范性条文,但较为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表现在现行离岸银行业务法规适用主体仅限于中资银行,中外资银行待遇不统一, 离岸金融市场上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机构实际上既可以是本国银行也可以是外国银行;离岸业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现行法律规定银行的离岸业务部门独立经营,但无营业执照,无独立法人地位。借鉴国外离岸金融中心的经验,制定出包括离岸金融机构准入、业务操作和市场退出等一系列规范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配套法规体系。

(2)制定海口综合保税区离岸市场的优惠政策。以税收优惠促进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所采取的通行政策,要积极争取相关税务部门明确海口综合保税区内离岸金融业务的税收政策,制定离岸金融业务税收的相关法规。对于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企业,可实行税收减免,以吸引国外银行在综合保税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区内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对于综合保税区的物流、贸易、金融等企业给予适当的引导性资金支持,也可通过离岸账户经营的盈余优惠征税。其次,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争取外汇管理部门取消对综合保税区的外汇管制,对非居民外汇交易不设限制,允许离岸资金自由进出和汇兑,对外汇的股息、利息不作任何限制。放开利率限制,允许其随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在较大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3)加强海口综合保税区离岸金融业务的风险监管。明确海口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因素,例如信用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确立监管主体,依法对离岸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风险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实行业务经营监管,要求离岸金融机构积极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监管部门要加紧培训精通业务、熟悉国际惯例的监管人员,建立审慎的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离岸金融业的发展阶段,国内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对离岸金融业风险管理的方法、手段与内容。

海口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海南;大外经贸格局;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21-02

1 海南省外贸经济现状

构建海南大外经贸格局,可为深化改革提供试点经验;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关系;促进港澳繁荣,推动中国统一。不仅对海南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大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七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中国要改革、优化经济的发展动力,变由投资和出口两架马车拉动为内需、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2009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贸易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海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阶段,海南省外经贸快速发展。通过加强经贸和招商活动,与哈萨克斯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签署了涉及航运、旅游、农产品等领域的31项协议和合同,海南省的农产品已批量出口中亚市场;开通了洋浦至越南海防市海上直航、海口至越南河内定期航班等,进一步拓展现代物流的发展空间;境外大财团、大企业到海南投资日益增多,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据海口海关统计,2009年海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89.58亿美元(含中石化海南炼油厂),比2008年下降14.9%;出口总值19亿美元,增长2%,增幅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进口总值70.58亿美元,下降18.5%。在出口总值中,对东盟出口5.16亿美元;对香港出口5.16亿美元;对欧盟出口1.4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1.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9.4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38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88宗;新签协议合同规定外商投资额4.18亿美元。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4宗,合同金额3365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173万美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海南省对外贸易发展优势明显,构建大外经贸格局的潜力巨大。

2 构建海南大外经贸格局的主要优势和障碍因素分析

2.1 主要优势

2.1.1 区位优势

海南省地处南中国海,毗邻港澳,面临东盟各国,有许多天然良港,海运便利,古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目前正处于亚太地区由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国家组成的这条新月形经济增长带的中间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前沿地区,具有发展外贸经济独特的地理条件。

2.1.2 资源优势

海南地上、地下和海洋资源都很丰富,尤其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潜在资源优势,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热带农业资源、海洋资源等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构建大外经贸格局,大规模吸引外来投资进行开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已在电力、交通、通讯多方面建起了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海南省于2008年10月封关运作的洋浦保税港区,是目前中国政策最优、功能最强、层次最高、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着重发展能源和原材料的中转、仓储、物流、加工和贸易,最终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和能源、原材料交易中心以及大型船舶修造与装备工业基地。洋浦保税港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完成500亿元,有望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地区增加值300亿元、港口吞吐量7000万吨,给海南进出口业务增长带来新动力。此外,石油炼化已逐渐成长为海南支柱产业,炼化产业群逐步形成。国际原油价格预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海南省进口货值的增长。

2.1.3 政策优势

从2004年7月1日起,海南全面实行外贸经营权登记制,允许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参与外贸经营活动,这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海南省进出口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鼓励外贸企业把进出口业务做强做大,划拨巨额资金用于出口退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连续七次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水产品、纺织品、木制品、化工制品等多类海南省主要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得到了提高。据海南省国税局统计,2009年度,全省共办理出口退(免)税额119,831.37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9.36%。

中央和海南省对海南外贸经济加大了支持力度,通过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划拨专项资金作为扶植鼓励进出口基金。特别是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央给予了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政策支持。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海南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海南省的对外经贸合作,同时,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外贸企业自我发展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2 障碍因素

当前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关键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从省内来看,结构性的长期矛盾与需求不足的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济稳定增长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具体表现为:

(1)海南进出口商品品种单一,原油价格已成为影响海南外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动海南进出口业务增长的主导因素依然存在,海南外贸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海南外贸主要业务指标有望再创新高。但由于原油受美元币值、商业库存、气候变化、地缘、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价格波动难以预测,成为影响海南外贸业务增长的最大变数。

(2)中国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口需求增势将减缓。

(3)海南汽车零配件进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海马汽车与日本马自达已没有新车型的合作,汽配进口对口岸业务和税款征收的贡献率减小。

(4)海南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国及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

(5)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企业出口成本日益加重,省内家具及纺织行业受影响较大。

(6)2009年海南省的港口物流外贸占三分之一,并且港口物流继续出大于进,整体上仍是输出型。海南海岛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孤悬海外,交通瓶颈严重制约了海南经济的发展。由于海上运输缺乏价格优势,加上石油价格的上升,海上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一些企业被迫转往异地出口或减少出口量;加之海南省实行“三港合一”以来,出口都集中到秀英港,港口效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外贸企业的积极性。

3 构建海南大外经贸格局的建议

(1)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提供优质行政服务为外贸工作创造优良环境。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依托海南省特殊的区位、环境和资源等各种优势,体制创新,实施“大外经贸”战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确立以农业促工业,以贸易促招商,以建设基地培植出口后劲,立足本地市场,放眼国际市场的发展思路,全力扶持外贸企业的发展。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外贸动力向集约型转型。抓好重要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升出口传统大宗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量。配合海南创新型经济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自主创新企业走出国门寻找市场,实现外贸动力的集约化转型。变海南制造为海南创造,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力,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传统产业的力度。

(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出口退税政策效应最大化。采用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解决出口企业资金困难;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预免、预抵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减轻出口企业负担。

(4)加强与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扩大对越边贸。加强对重点地区市场的研究,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变动对海南外贸的影响;扩大对外宣传,让跨国公司加深对海南投资环境的了解,将其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海南,以带动出口增加。

(5)鼓励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和个人开展外贸经营活动,实施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重点扶持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对加工出口商品所需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包装物件及消耗性材料给予全额保税优惠,为各级各类企业加工贸易出口进行适当的贴息。依托海南丰富的热带农业、海洋渔业、矿产资源优势,工业上,重点培育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石油屯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与配件业、制药业等产业。在农业上,重点培育海洋、畜牧业、热带水果、花卉、橡胶业等产业。在旅游上,重点培育过度假游、休闲游等。在服务业上,重点利用洋浦保税港区、海口保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等,为海南外贸持续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6)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外贸经济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适度向外贸企业倾斜。科学运用衍生工具,防范外汇风险。改进结算方式,降低外汇交易费用。预测汇率走势,选择合理币种,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采取净额结算、配对管理、提前或错后结汇等措施,有效规避外汇风险。进一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创新外贸企业融资方式,积极探讨组建担保公司支持企业融资的途径。实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让外贸出口企业解决收汇风险,又能凭保单向银行融资。

(7)重视港口物流外贸,推进整体流程的平稳优化。针对消费模式和需求普遍削减不可避免地导致货物流动的水平降低,以及急剧波动的石油价格加上对减少排放的更加重视加剧了运输公司的压力等现状,有效地将环境改进、资源利用率、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创新弥补低成本劣势,在满足环境法规的同时,创造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采用自动化替代高人工成本、可替换材料代替稀缺材料、准时制管理来避免昂贵的仓储成本。此外,由于海陆空的全面发展比孤立地开辟某一种交通手段,更有竞争实力,因此建议充分运用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使海南成为东南亚区域内客商流动、货物流动的大通道、大枢纽。

参考文献

海口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中海油;并购

由于自身运作方式的特点,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全球化》指出:“跨国并购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成为全球直接投资主要模式,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减缓后,于 2004年开始加速。”[1]统计数据表明, 2004年全球并购金额为0. 38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0. 08万亿美元。[2]在全球并购加速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两个不平衡现象,一个是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并购总额少于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并购总额,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出售的数额多于购买的数额,而发达国家却正好相反。2004年发达国家并购案中出售总额为0. 3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0. 1万亿美元), 购买总额为0. 3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0. 14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并购案中出售总额为0. 05万亿美元,购买总额为0. 04万亿美元, 2000年到2003 年同样的现象也出现过。[2]从来就没有脱离政治而存在的经济,全球并购之所以出现这种地区分布的差异,除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实力不足的原因之外,还有发达东道国国内政治因素的作用。20世纪 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成为影响国际体系以及国家之间关系的经济要素之一,对这些经济要素进行政治学分析属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范畴[3](P. 3-4)。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优尼科)的失败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实证分析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近年来,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连年亏损,并申请破产。今年年初,优尼科挂牌出售。优尼科挂牌后,中海油有意对优尼科进行收购。同时对此表示出浓厚兴趣 28的还包括壳牌、戴文能源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在内的国际石油巨头。2005年3月份,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高层接触,并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而优尼科当时的市值还不到百亿美元,但很快,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优尼科股价迅速上涨, 中海油内部对这一收购看法出现分歧。在中海油意见还没有统一之时,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同年4月宣布以160亿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购优尼科,收购计划包括25%的现金(44亿美元)、 75%的股票交换,以及接收优尼科的16亿美元债务。2005年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雪佛龙的收购计划,此时,中海油失去了第一次竞购机会。但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该交易还需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只有在批准之后优尼科董事会才能向股东正式发函,在此后30天由全体股东表决。这说明中海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即在优尼科董事会发函之前提出新的收购方案,若被优尼科董事会认可,就有收购成功的可能。6月23日,中海油宣布向优尼科公司发出要约———以185亿美元的价格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 6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审查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案。7月19日,雪佛龙公司将收购价格提高至171亿美元。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对此,中海油深表遗憾,同时认为185亿美元的全现金报价仍然具有竞争力,优于雪佛龙现金加股票的出价,并表示: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公司无意提高原报价。8月2日,出于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竞争。中海油宣布退出竞争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海油股票价格飙升3. 82美元,雪佛龙股票上扬88美分,优尼科股票下降5美分。[4]显然,优尼科的董事会做出接受雪佛龙公司方案的决定,并非出于经济收益的角度考虑。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家主义的几个范式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家主义理论又称为经济现实主义或新重商主义,国家主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家主义者主要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讨论国家的行为以及国家利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3](P.188)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彼得·卡扎斯坦、史蒂芬·克拉斯纳和罗伯特·吉尔平,他们分别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原材料的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角度对国家主义进行论述。[3](P.195) (一)彼得·卡扎斯坦的观点彼得·卡扎斯坦认为:国内政治结构是“决定和补充发达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国内组织的核心”;“国内政治结构既包括统治联盟也包括政策网络,统治联盟既包括国家官僚机构和政治党派(通常被成为“政治团体”),也包括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通常被称为“利益集团”);政策网络将国家和社会的相关要素结合起来。统治联盟的职责是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而政策网络决定政策的实行。在发达工业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统治联盟中的国家官僚、政治团体和社会力量都努力在政策网络中寻求其制度代言人,这种制度在实施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时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系起来。”[3](P. 221)卡扎斯坦主张:研究一国对外经济政策时,“必须对国家与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在不同发达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3](P. 220)在他看来,“英、美两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其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自由的国际经济,它们大体上依赖几种有限的政策手段来影响整个经济,而不是依靠影响个别部门和个别厂商的那些政策,商业和国家的联盟对国家官员相对不利,联系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政策网络相对来说不完整”。[3](P. 222) 同时,卡扎斯坦还认为发达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受国内和国际力量相互制约”,[3](P. 223)“从19世纪中期开始国内外因素就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历史进程中相互纠缠着。国内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英、德、美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变化。而这些国家又发现它们所处的国际背景反过来又影响着其国内结构,也就间接地影响了它们所采取的国际政治经济战略。……今天……国内力量对制定对外经济策略的相对重要性 29就提高了。在过去的10年中,被关注的问题逐渐由军事安全转移到了经济问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国内结构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重要性。受国际政治经济明显影响的国内利益的数量在各国都要远多于其以前在国家安全政策时期里的数量。”[3](P. 226-227) (二)史蒂芬·克拉斯纳的观点史蒂芬·克拉斯纳在分析美国原料投资政策时指出:“国家主义的方法一定要从定义核心决策者所追求的目标开始,这些目标可以被称作为国家利益”。[3](P. 223)王正毅教授将克拉斯纳的观点归纳为: “在国家制定的对外经济政策中,国家一方面受制于社会,代表社会共同的、持久的喜好;另一方面,国家又必须克服社会的压力,特别时那些特殊阶层以及利益集团的压力。”[3](P. 235) (三)罗伯特·吉尔平的观点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是一个有等级结构的体系,即国际体系存在着核心或中心区与边缘区之分,而核心区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边缘区处于从属地位;在这个国际体系中,核心只是指一个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某种政治和经济功能的民族国家(在他看来符合现在核心区标准的国家只有美国),核心区和边缘区是一种功能的关系;国际经济体系的活动存在世界经济增长分布的极化和世界经济扩散两个过程,由于这两个过程对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有利,所以边缘区愿意接受由核心国家制定并且主导的国际体系的规则。[3](P. 207-210)吉尔平指出:“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世界市场力量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国内政治秩序和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经济衰退时,对外投资的‘政治化’尤为明显。”[3](P. 208)他认为:为了防止自身经济的下降,核心区国家将鼓励发展新的技术、新的工业以及资本流向那些核心区经济以往被忽视的公共产业,鼓励贸易而不是投资;当边缘区脱离核心区依附并且使得投资条件变得有利于边缘地区时,核心国家将采取保护战略或建立某种有益于本国经济的体系。[3](P. 211-212)

三、中海油并购案的实证分析

(一)中美两国能源需求和供应的比较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能源生产总量高于能源消费总量,所以当时并不存在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199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开始接近生产总量,能源进口量大幅上升,到1992年能源生产总量已略低于国内能源消费需求总量,而2000年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迅速拉大,从1914万吨扩大到19000万吨;能源进口已从1990年的1310万吨扩大到2000 年的14331万吨,出口从5875万吨扩大到9026万吨,进出口分别增长992. 4%和53. 6%。同时能源平衡差额负增长持续扩大,从1990年的-256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0年的-15147万吨标准煤。[5](P. 1)随着中国能源进口加大的同时,中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国内产量又在不断下降,供需矛盾上升。“从1980年到2000年,石油生产在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3. 8%下降到 21. 4%,而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从 20. 7%上升到23. 6%”,“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 5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国内消费量的70%和50%。”[5](P. 2)而根据IEA的预测,到 203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每日1000万桶, 满足中国需求的80%以上。[6]因此,从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对以石油为主的海外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中国的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就是保障石油的供应。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 1990—2000年的10年间,美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 1.4%,石油产量年均下降3.1%。石油对外依存度由 1990年的46%上升到2000年的56%,……目前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的24. 5%依赖进口,其中石油占 89%。……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政策,到202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将减少到510万桶/日,而石油需求量将增加到2580万桶/日,进口石油在石油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64%以上。[7] 30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料, 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6. 31%,美国进口原油占世界贸易量的26. 9%,日本进口原油占世界贸易量的 11. 3%,中国原油进口量是美国的23%,日本的 56%。[8]因此,中国海外石油进口和开发并不对美国的能源供应构成威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美两国战略石油储备差异的影响。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才刚刚开始起步且暂定储备数额偏小,[9]而美国的战略石油计划启动时间早,准备充分,储备充足,运转机制良好,[10]考虑到战略石油储备从建立到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未来20年内海外石油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要大于对美国的影响。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中美两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既存在着共同开发可替代能源的合作又存在着争夺有限能源供应的冲突。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冲突大于合作,因为即使开发出一种方便实用的可替代能源,也还存在着一个技术垄断的问题,何况这也并非短时间内能见效。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一方面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开发替代能源,降低能源消耗与国民经济增长的比值;另一方面也更为现实的是扩大可开采的能源储备,而近年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采取走出国门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就已经引发了美方的密切关注。2005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飙升,中海油此时收购优尼科无疑触动了中美两国间敏感的“能源”神经,尽管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一方面不会影响美国的能源供应和国际收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 (二)中海油并购案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我们注意到中美两国在能源供应上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优尼科公司背后的地缘战略因素。优尼科网站上公布的2004年年报表明: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为18亿桶当量,其中26%在美国, 6%在加拿大, 56%在亚洲,其他地区占12%,该公司石油和天然气总产量的33%来自美国, 7%来自加拿大, 54%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占6%; 2004年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和阿塞拜疆是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增长点。[11] 可以说,优尼科公司的优质资产都在美国目前关注的重点地区。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谋求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颜色革命”后美国对中亚的控制又进一步加深。东南亚地区一直是美国的关注重点,从越南战争到印度洋海啸,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继续着,并同该地区的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反恐战争打响之后,由于伊斯兰教在该地区的重要影响,加上几起针对西方人士的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东南亚成为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重点地区之一,各种演习和交流频繁,而部分东南亚国家也希望将美国力量重新引入该地区以抗衡所谓中国的潜在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以各种双边协议的方式,构筑了一条从日本到东南亚到中亚针对中国的环形地带,以防范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威胁。就在去年9月21日佐利克发表演讲希望中国成为“利益相关者”和美国一起参与世界管理时,他也依然不忘提及对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12]这充分表达了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上的敌意和对中国发展的防备。中国在中亚地区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密切的经贸往来都被美国视为建立地区性霸权试图改变本地区国际格局的标志。这样,中海油一旦并购优尼科公司成功,从地缘政治的观点出发,美国认为这势必加大中国对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影响,同美国的地缘战略目标相冲突。 (三)美国国内政治团体的制约 2005年6月23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在答记者问时,对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首次对新闻界表态:“这件事你们应该去问财政部。”[13]6 月27日在答记者问时,麦克莱伦态度发生了变化, 说如果中海油并购案通过,相应的针对与外国公司交易的审查程序将会启动,“以处理任何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14]美国财政部长斯诺6月2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将从国家安全角度,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案进行审查,同时他表示,美国政府是否批准并购案取决与并购协议具体条款以及并购案所涉及公司状况。[15]同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时企 31业间正常的商业活动,不应受到政治的干扰。[16]7 月5日,针对中国方面的声明,麦克莱伦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当外国企业特别时外国国有企业试图获得美国公司时,一系列的行政和法律程序将会启动。”[17]去年7月21日,麦克莱伦在答记者提问时说:如果中海油继续竞购优尼科,美国总统希望处理此类问题的相应程序能够启动。[18]7月25日,麦克莱伦再次重申美国政府的立场,希望相应程序能够审查中海油并购案。[19]为跨国公司的并购,美国官方作出如此密集的表态是在罕见。鉴于美国政府的态度和做法,中海油于2005年 8月2日声明撤回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并表示对美国政府刻意阻挠的做法表示不满,其声明中说: “中海油知道竞购交易将经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按埃克松—弗洛里修正案(Exon—Florio) 的要求,中海油主动提出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进行审查,并主动承诺对优尼科在美国的资产采取措施,从而满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中海油曾经积极考虑进一步提高收购要约中的条件。如果不是由于美国的政治环境,应已付诸实施。我们竞购交易宣布后,在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声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程序,这实在令人遗憾,也有失公道。———这种非常遗憾的政治环境使我们很难准确评估成功的机率,对我们完成交易形成了很高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接受的风险。尽管我们不情愿,但不得不撤回我们的报价,这对优尼科的股东及员工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20]

四、结 论

海口经济政策篇6

摘 要:英国强租威海卫是威海历史上,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就是调查英国租借时期的威海卫,而我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下英租时期威海卫的经济情况及其特点。

关键词:英租威海卫;强租;经济情况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北部,因明初防御倭寇设立“威海卫”而得名。清光绪年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北洋海军即选定威海卫为驻泊之地。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不久,俄国强租旅大。拥有最大在华利益的英国自然不甘落后,“援均势之例,假保护为辞”,于1898年7月1日强租威海卫。英国强租威海卫是威海历史上,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就是调查英国租借时期的威海卫,而我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下英租时期威海卫的经济情况及其特点。

要谈英租威海卫,我们应当首先来谈谈英国租借威海卫的目的。英国其实是想要遏止俄国势力南下,使“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适宜之处”,并“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即利用威海卫作军事基地,来保证英国在中国、特别是其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其实威海自古以来一直都不是经济重镇,另外《马关条约》后,在日本占领下,威海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的烟台作为对外国开放的港口,对外贸易居于全省之首,其繁荣程度可想而知。而青岛,作为威海之前被德国占领的港口,德国下了血本对青岛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经济政策方面则把英国在香港等地实施成功的自由港制移植到青岛(后改为自由地区制);胶州湾港阔水深,极具发展商业贸易的潜力。凡此种种有利条件,青岛的贸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而距离烟台和青岛都很近的威海,夹在两大经济贸易港之间。威海卫工业基础先天不足,自然资源又十分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威英殖民当局决定实行自由港政策。凡经威海港的进出口船只,不设关税,只征船钞。

以能在香港活动成果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自由港政策、转口港地位的确立、金融业的发展等等。在此,我想较为详细的讲解一下自由港政策。自由港是不属于任何一国管辖的港口或海港地区,外国货物可免征关税进出该港,并可进行加工、买卖、贮藏、装卸和重新包装,目的在于吸引外国船只或货物过境,从中赚取相应的搬运、堆栈、加工等费。这就意味着,从宏观来说,国家无疑将损失部分关税收入;微观上看却能促进自由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早期的自由港一般设在地处交通要道的殖民地,如马耳他、新加坡、直不罗陀、香港等处,至此,威海卫名列其中。这无疑决定了英租时期威海卫经济将表现出强烈的殖民化经济特点。

然而,英国的计划在威海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收益。由于英商是出于军事目的这个根部原因占领威海的,所以既未规定明确的租借期限,又于1898年向德国作出不在威海卫修筑铁路的承诺,表明将不在威海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此期间,正是英国资本大举向海外输出时期,但对威海的输出微乎其微,屈指可数的几处外国商号也多以经营贸易为主,从事工业生产的几乎为零。英租时期西商洋行在威海的发展非常缓慢,没有什么引人瞩目的成就拿其它通商口岸来比较,威海卫的外资流入不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资本构成单一,几乎全部为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输入微乎其微。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经济形式的多样性。英租时期威海卫的经济形式,既有外国式的洋行,又有中国式的商号;既有近代化的商品经济又有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有古老的集市贸易,体现出中外并存、古今并存的多样化特点。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对高额利润的无厌企求,而这一目的大都是通过洋行这一形式来实现的。自由港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威海卫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其最大受益者无疑还是外国洋行。在洋行发展的同时,民族工商业集中的商号和轻工业等也在不断繁荣和发展。中国商号主要是指商埠区内的城里商号、租借区的农村商号以及渔商等。渔商比较专一,前二者在业务上互相渗透,其实并没有严格详细地区分。轻工业以绣花、织布、火柴、酿造、皮革、金银首饰加工等为主。城乡均设有很多皮革作坊和木材加工作坊。而英租时期,古老的集市交易仍活路在威海卫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甚至商埠区也有它的存在。威海卫的集市最初产生于明代,清康熙时期城内有六处。乾隆时以四街为集。北洋海军成军时驻军营房附近也设集市。除了城里及商埠区的洋行、商号以及连接城乡边界的集市,租界区288平方英里的广大农村仍以种植农业为主,由二十六个总董区的总董负责管理各村征粮纳税事务。农民交纳田赋,殖民当局发给收执,以昭公正。缴纳钱粮标准是每百亩纳钱粮一两,约合银元五元四角六分。由于自由港政策的实行及商业经济之发展,田赋在殖民当局年度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对比邻近文、荣两县,租界区农民自由较多,苛捐杂税较少,负担相对稳定,治安状况也比较好。

由于中国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威英殖民当局主导政策的相应调整,英租时期的威海卫经济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英租时期的威海卫经济大致可分为过渡、发展、繁荣三个阶段,他们分别是过渡期、发展区、和繁荣期。

(一)过渡期(1898-1904)

这段时期英国殖民统治尚未完全确立,其主要精力放在成立华勇营以勘测租界、标埋界石、镇压威海人民抗英斗争,以及组织殖民政府、建立巩固殖民,统治体系等方面。加上北方爆发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驻威英军多参加了入京镇压义和团的行动,军事活动较为频繁。

(二)发展期(1905-1923)

这一时期,集立法、司法、行政于一体的驻威办事大臣权力集中,官员任期相对稳定,各项政策连贯一致,从而保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经济法规日益完善,形成简约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1905年后,(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先后颁布了官绝契章程、官典契章程以及船捐章程,对规范辖内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

(三)繁荣期(1924-1930)

中国政府交涉归还威海卫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和放弃过。1923年5月,中英双方议定《接收威海卫协商意见书》二十四条,内容包括续租刘公岛10年;商埠区辟为通商口岸,邀请外人主持市政;承认威海卫高等及地方审判厅先后判决各案的法律效力;承认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颁发的房产地契等。1924年后,英政府取消了对威海卫地方政府的年度财政补贴;对于威海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威英殖民当局则是因陋就简,勉强维持。不仅不投入,而且从1928年开始,殖民当局开始抽拨威海卫地方积存税余以偿还英政府从前支付之补助金。

总之,英国强租威海卫是为了抑制列强以保护和维护自身利益,发展威海卫系不得不为,显非英政府之初衷。但由于采取了比较宽松灵活的经济政策和比较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威海卫的经济在这时期仍有较大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形成了继春秋和汉唐时期之后威海历史上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高峰;阶段性经济特点则反映出殖民统治下政治决策对当地经济的强烈影响。

海口经济政策篇7

一、政策环境是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基础保障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就是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长。二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专业化部门(主导产业)的置换,即实现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原有产业的升级。

我省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总量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港口综合服务能力较低,对腹地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低,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能力弱,外向型经济比重还比较小;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临港区域交通体系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较低,亟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体系发育不足,尤其是缺乏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市。本质上,沿海地区发展,与其他任何地区发展一样,都与要素禀赋结构密切相关,而在地区产业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政府职能发挥和政策环境优化程度,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

政策环境也是生产力。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就是优质生产要素、新兴产业聚集的过程。但是,劳动力、资源、技术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产品,必须经过组织和制度的保障才能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转化为营业收入和企业利润。因此,政府及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推进资源转化为产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政策环境是优质要素聚集、新兴产业聚集的可靠保障,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比较优势,建立有效政府,优化政策环境。

二、政策环境有利于沿海经济隆起带快速崛起

如果把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看做一个整体过程,那么所谓政策环境,就是指作用和影响这一整体过程的所有公共政策的总和。从内容看,它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协调机制、科技人才政策等等。从范围来看,它包括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

对于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这一过程来看,中央和国家的政策可以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属于大环境,国家“十二五”规划作出“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意味着,由秦皇岛、唐山、沧州组成的河北沿海地区将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加快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赢得了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

从中环境看,河北“十二五”规划把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四个一”战略重点打造,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省委、省政府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决心前所未有,在新兴产业发展、用地计划、项目建设、资金支持、企业注册等方面,省里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支撑强度前所未有。

从小环境来看,地处沿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在各自“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了加快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部署和主要政策,涵盖面广,优惠力度大。例如,唐山市提出,以“两极”(曹妃甸新区增长极、市主城区增长极)率先突破,促进“三带”(沿海经济带、平原经济带、山前经济带)跨越发展,实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加快把唐山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秦皇岛市提出,要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名城。沧州市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强力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打造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率先崛起这个主基调,抢抓机遇,加快沿海强市建设。整体上看,大中小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沿海隆起带建设。

三、提高政策执行力,增强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保障力的政策建议

如果说大政策是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的战略支撑的话,健全的政策配套及执行机制就是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关键推动力。

一是要强化沿海发展共识,形成全民开发开放热潮。要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勇于创业创新的沿海意识,统一发展共识,增强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以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共识,在沿海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从设区市、县(市、区)到乡村,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到企业、居民的全民总动员的发展氛围,形成一种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开放开发热潮。

二是要强化实绩用人导向,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摒弃陈旧的论资排辈、单纯年轻化和就地选才思想,面向全省、全国甚至全球招聘重要机构、关键岗位的重要领导干部,坚持以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建立与贡献和业绩挂钩的干部选用机制,营造干部公开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充满弹性的用人机制,把勇于任事、善于谋事、能够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强化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的党政人才支撑。

三是要强化人才优先发展导向,形成人才培育引进的新机制。各地各部门必须解决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的重视人才有口号无政策、有政策无力度、有力度不落实等问题,突破“本地人才往外跑、引进人才留不住”的怪圈,切实围绕人才成长的薪酬待遇、研发资金、科研助手、住房条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事业发展平台和生活条件等具体问题,全面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人才成长机制,夯实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的人才基础。

四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形成全民创新创业动力机制。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企业是主体。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必须强化“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全面建立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制止向企业摊派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形成全面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五是要强化政策落实,形成政策执行科学有效机制。一是制定好实施细则,做好任务分解和职责分工到个人,建立结构合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确保政策在执行前、执行中和执行后的依法公开、协调督导和问题处理。二是严格落实好政策。实施细则确定的同时,就要建立制度执行检查监督机制,领导带头落实政策,各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都要不折不扣、不讲条件地认真贯彻,严格落实,对于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责任机构和个人,应当严肃惩处。三是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政策一经出台,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有利于给各机构和个人提供稳定的执行预期,是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然而,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有必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解决,加强对新形势和新变化的调查研究,适时对现有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政策效应的最大化。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海口经济政策篇8

以“港口物流”为核心 打造物流竞争力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策略和对外政策的实施,沿海港口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沿海到内陆,从南疆到北城,我国港口经济已呈现齐头并进、多极发展的态势,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持点。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副省级城市),不但经济发达,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更成为华东地区海运远洋贸易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早在16世纪中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宁波便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口之一,鸦片战争以后,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如今的宁波港已与世界上2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同时也是上海中国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区。目前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列国际前茅,是大陆主要的集装箱、矿石、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

在宁波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思路中,港口物流成为重要发力点。2009年,宁波市制定了《宁波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发展纲要》,提出以港口物流为重点,充分发挥港口货物集散和要素集聚优势,大力发展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贸易交易市场,延长临港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港航业与物流业、金融业、商贸业的良性互动,加快向贸易物流港和国际强港的战略性转变,全力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中心,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深水枢纽港,亚太地区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

在这一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宁波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宁波市物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2)》,2012年,宁波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6956.40亿元,基本与2011年持平。全市物流业增加值666.4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4.3%,已成为宁波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生产业。

“宁波的区位优势体现在港口、腹地与集疏运体系等三个方面。”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昌林介绍,一是港口优势。宁波港口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T型交汇点,位于东北亚经济区核心地带,具有成为亚太地区航运枢纽的区位优势。二是腹地优势。宁波港口经济腹地覆盖长江流域,其中浙江省是直接腹地,长三角地区为主要腹地。随着港口的快速发展,宁波港口的腹地逐步向江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扩展。三是集疏运体系优势。目前宁波市已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以“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公、铁、水、空四路并进的物流通道网络。

为更好指导宁波市物流业发展,宁波市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更好发挥现代物流业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和推动提升作用。

目前,宁波正在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定位,以物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智慧物流建设为引领,以港口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为重点,以物流载体、平台、企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巩固和提升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地位。

完善港航物流体系 推进港区国际贸易

作为物流业的一种形态,港口物流的发展是港口与物流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结果,物流涉及到港口的运营,外贸货物的运输则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是物流链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宁波无疑是港口与物流结合的典范城市之一。“宁波具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深水港条件,适合超大型船只的停靠。而且在与南京、上海的紧密结合下,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航运中心组成部分。”宁波市服务业综合发展办公室主任叶正富强调,“这是宁波相较其他港口城市拥有的最大优势。”

早在2010年,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宁波将其视为城市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抓手,调整结构的新途径,经济发展的新增点。

目前,宁波市依托港口、产业和市场等基础优势,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港航物流金融和信息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全市主要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交易规模在全国沿海城市中名列前茅。公路、水路、铁路与机场等集疏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内外衔接、通江达海的集疏运通道网络。港航物流金融市场初具规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比较先进。

2012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53亿吨,增幅为4.5%,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前五位;集装箱吞吐量达1567万标准箱,增幅达8%,箱量排名保持中国大陆集装箱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前六位。另外,宁波市还在继续推进“无水港”建设和海铁联运发展,积极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加快发展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和国际集装箱物流。

港口物流无疑已成为宁波物流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同时影响和带领着其他物流分支产业合力推动宁波的经济发展。

今年3月,随着总理视察上海,内地首个自由贸易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获批,也同时点燃了我国其他沿海地区抢占先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强烈欲望,加速了广州、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厦门等沿海开放省市进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筹备。宁波也不例外,正在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做准备。

实际上,从1992年建立了宁波保税区之后,宁波的步伐一直在浙江省领先,保税区“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为宁波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从2002年宁波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起,港区联动试点区域、保税物流中心等再次相继获批。2010年6月,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一期)顺利通过了验收。而一些类似的重点贸易物流集聚区,以及东部新城贸易物流企业总部基地、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宁波保税区现代保税物流基地、石浦对台贸易物流园区等也正在推进中。

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宁波市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9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外贸依存度极高。2012年宁波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能改变宁波的外贸环境,而且能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

“宁波市港口物流不仅服务全省,而且服务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国内广大腹地,以及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突出港口物流是宁波市物流业发展重中之重,也是浙江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以及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在要求。”周昌林表示。

企业放开唱戏 政府悉心搭台

不论是在浙江省内还是全国港口城市集群中,宁波市政府对物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都是业界有目共睹的。在宁波,企业可以放开唱戏,因为有政府在细心搭台。

截至2012年底,宁波全市实际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注册企业为5160家,已有国家A级及以上的物流企业104家,其中5A物流企业1家,4A物流企业12家,3A物流企业55家??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市场主体已形成。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和FedEx、UPS、TNT、DHL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宁波,形成了一些物流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的职能型分支机构。

“我们宁波有深厚的港口资源,但是港口冷链物流一直比较薄弱,许多进口食品运抵甬城(宁波)后,由于进关手续时间长、冷冻条件不完善而不能长期储存。现在,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后,宁波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派员进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进口食品进关检验的速度,为进口商增加便利。”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总经理高冬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的参与协助无疑将提高企业作业效率,这也正是企业受惠于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宁波市物流规划研究院了解到,宁波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先后出台了30余项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文件、政策和规划,这些政策既及时响应了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又结合了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上海、深圳等物流先进城市相比,政策响应速度、完善程度基本处在全国前列。如在行业的纲领性、指导方向上,宁波市出台了《加快宁波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主要任务分工》、《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在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则出台了《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产业政策。在促进物流交流合作、营造良好氛围方面,主要开展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宁波周”等物流专题推介活动,并于2011年11月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宁波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物流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氛围。

而为切实帮助宁波物流企业减轻经营压力,促进宁波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政府组织出台了《宁波智慧物流资金管理办法》(甬财政工[2012]1193号),规定未来两年,宁波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助推宁波智慧物流建设;《关于印发加快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若干扶持政策意见的通知(修订)》(甬政办[2012]23号),则对新开通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的实际经营人,以及为宁波港铁路港站与各码头之间提供集装箱驳运服务的集装箱运输公司,根据标准给予资金资助。同时,市财政出台海铁联运和大宗商品交易扶持政策,明确今后3年~5年期间每年分别安排1000万元和2000万元专项资金;此外,全面执行小微企业货港费免征政策,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000万元。

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宁波培育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收入数亿元至数十亿元的本土物流企业。同时在市场倒逼机制下,宁波市物流企业纷纷转型,供应链物流、双重运输、贸易物流一体化、双业联动等新型业态不断催生。

上一篇: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范文 下一篇:小学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