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的急救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7:46

气管异物的急救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1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急救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2-01

气管异物在门诊急诊当中比较常见,是耳鼻喉科的一个主要急症。好发于小儿患者,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异物可阻塞呼吸道,随着异物在气管内的时间延长,患儿会出现低氧血症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威胁[1]。因此,及时进行检查诊断以及急救治疗,不断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加强气管异物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对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治疗以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17例气管异物患儿,经过急救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急救治疗与精心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67±1.85)岁;病程2h ~8d,平均(2.39±1.76)d;全部患儿均经过气管检查确诊,病因:塑料子弹3例,西瓜子4例,纽扣2例,花生米8例;临床症状:咳嗽7例,憋气4例,呼吸困难3例,发热3例。

1.2 治疗方法:17例患儿均行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式为全麻。

2 结果

17例患儿均一次性取出异物,无患儿行二次手术。17例患儿均全部出院,术后无一例发生喉水肿等术后并发症。

3 急救治疗

3.1 并发症期:因为异物造成并发症入院的患儿,经常伴有咳嗽、发热以及心肺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要根据并发症的程度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适当吸氧,控制好输液的速度。当病情稳定之后,立即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3.2 异物进入期:患儿多是进食过程当中突然出现呛咳或者梗气,以及气喘、声嘶等。如果是较小且又光滑活动性异物,例如花生米等,可以在患儿咳嗽的时候听到异物撞击声门拍击音,而且手放在患儿的喉气管前能够感受到振动感。此时,异物是处于活动期的,因此在喉镜下钳取成功比较高,而且术后患儿的各项反应比较轻微[2]。

3.3 异物嵌顿期:异物嵌顿在患儿的声门处阻塞了气管,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达到深Ⅲ度或者深Ⅳ度,此时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明显三凹征、紫绀以及大汗淋漓等症状。此时,责任护士要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接好喉镜、抢救台以及支气管镜,同时准摆好异物钳、吸引管等相关手术物品。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入院接诊:接诊护士要热情接待,言语亲切,态度和蔼。首先向患儿家属详细地询问异物史,掌握异物的形状、大小、种类、存留时间以及在来院之前的处理措施。责任护士协助患儿做好各项常规检查。

4.1.2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看患儿的口、唇以及颜面部的颜色是否发绀;检查患儿的脉搏以及呼吸频率,如果患儿出现呼吸情况进行性加快的表现,则表示严重缺氧;监测患儿的血压、神志以及血氧饱和度,尤其是血氧饱和度,可以动态地观察患儿的氧合情况。如果出现进行性下降,并且低于70%的话,要立即给予患儿环甲膜穿刺,为下一步治疗争取足够的时间。

4.1.3 心理护理:小儿气管异物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现象,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患儿由于气管有异物阻塞,也表现出烦躁不安等症状,因此,责任护士必须要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工作,让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方式以及过程,让患儿家属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4.2 术后护理

4.2.1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患儿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要在全麻之下进行,术毕回到病房之后患儿可能还处于昏迷状态,责任护士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仔细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气管内有分泌物的话要及时吸净。同时,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以及节律,连接好心电监护仪监测患儿心率、脉搏情况,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患儿回到病房之后要采取平卧位,去枕,头要偏向一侧,同时维持低流量的氧气吸入。

4.2.2 并发症的护理:为防止出现术后喉水肿,遵医嘱给予患儿抗生素或者激素治疗。肌注青霉素50 ~70万单位,每天2次;肌注地塞米松5 ~10mg,每天1次。

4.2.3 出院指导:责任护士要做好患儿家属的出院指导工作,让患儿家属掌握一定的预防知识,尽量避免气管异物事件的发生。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气管异物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小儿进食的时候禁止小儿奔跑、哭闹等;年龄较小的幼儿不能吃花生米、瓜子等;不给小儿又细又硬的玩具等。

5 讨论

当儿童在进食的时候由于哭闹、跑跳以及嬉笑等,或者口中含着圆滑小物品突然进行深吸气的时候,就十分容易将一些小物品异物吸入至气管当中,在呼吸的作用之下,异物就会深入儿童的气管或者支气管,导致儿童出现咳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随着异物停留的时间越长,所带来的危害越大,容易引发感染等[3]。术前要做好相关检查,明确病情进展情况,同时责任护士做好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和出院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瑜.支气管镜下小儿异物取出术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3(20):26-27

[2] 卢锡芝,谢建英,陈惜遂.小儿气管异物的抢救与护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0):1713-1714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2

关键词:口咽通气管;院前急救;运转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ropharyngeal airway tube application value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transport. Methods Select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emergenc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ll of the patients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operation must b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center of random method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oropharyngeal airway tub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losed type oxygen treatment, the contrast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assisted ventilatio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irway open place time, placement tim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rise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Oropharyngeal airway tube; Pre-hospital first aid; Running

院前急救患者常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此时患者因尽快接受有效治疗,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1]。本文主要对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与转运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12月。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50例患者为1组。实验组院前急救患者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20岁~65.5岁,平均年龄为(40.23±3.52)岁。对照组院前急救患者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20.5岁~65岁,平均年龄为(40.31±3.51)岁。对比2组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院前急救患者接受紧闭式氧气吸入治疗。实验组院前急救患者接受口咽通气管治疗,即将患者的口腔异物清除,将患者的下颌角抬高,将口咽通气管的凹面向上,从患者的舌面压入,之后旋转180°,使得凹面向下。口咽通气管前端置入患者的舌根之后,可感到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在运转的过程中,可以通气管的外口覆盖生理盐水纱布一层,这样可以防止异物以及灰尘的吸入。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院前急救患者辅助通气管道开置时间、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以及胃内容物误吸情况。

1.4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院前急救患者辅助通气管道开置时间、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口咽通气管操作简单,在院前急救以及运转时使用,不需要特殊的条件以及大量设备[2]。口咽通气管的口径较大,吸痰管可以顺利的通过,可以为院前急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提供方便,这样可以减少对患者鼻黏膜的刺激,以此保证通气的效果。口咽通气管属于一次性医疗用品,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情况[3],同时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院前急救患者实施口咽通气管治疗时应注意,若患者存在咽反射、哮喘、气管内异物、喉头水肿等情况,则禁止为患者实施口咽通气管治疗[4]。患者口腔内门牙存在脱落或者折断危险的患者一般不允许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如有必要,可通过侧卧位放置通气管。若患者存在呕吐频繁的情况,则应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治疗。颅脑损伤、人工洗胃、饱餐后的患者应放置胃管来减少患者的误吸情况。口咽通气管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情况,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可长时间使用口咽通气管治疗[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口咽通气管治疗的实验组院前急救患者,其辅助通气管道开置时间、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均优于紧闭式氧气吸入治疗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以及运转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管道开置时间以及置入时间,还可以减少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上升时间,降低胃内容物误吸的发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以及运转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猛丽.院前急救与转运中应用口咽通气管的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3):3350-3351,3353.

[2]庄连珠.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3065-3066.

[3]任晓红,花海明.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应用中的效果观察[C].//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4:471-473.

[4]潘彩云.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2(3):14-15,16.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3

传统的区域仓库设置,是按照管理层级将仓库分为一级中心仓库和二级混合仓库,一级中心仓库由地市级供电企业直接管理,二级混合仓库由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传统的电网物资仓储配送模式,是由物资供应商将电网物资配送至一级中心仓,再由一级中心仓按照需求计划配送至各二级混合仓库进行存放。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再由一、二级仓库配送至具体地点。

2建立“一、二级仓库+急救包”的管理模式

“急救包”是南方电网公司在构建仓库层级扁平、库存水平合理、配送调度集中、服务功能齐全的“大仓库、大配送”物流管理模式时提出的概念。从2011年南方电网公司试点开展了“仓库+急救包”的物资管理模式到2013年逐步从“一、二级仓库+急救包”向“一级仓库+急救包”管理的转型,3年来急救包的应用从最初的摸索逐步走向规范、成熟。所谓急救包,通俗的说,类似医疗急救箱,通过在供电所等基层单位适量储备最常用的日常生产维护、应急抢修物资,如低压电线、金具等。在一般抢修和日常生产维护时,就近领用所属供电所急救包内包含的物资,急救包未储备的物资才由对应一、二级仓库进行配送。急救包的设置不但提高抢修物资供应效率,同时加快库存周转效率,节约了物资配送时间。

3对急救包差异化配置,建立特色急救包管理模式

南方电网管辖的五省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都临海,每年7-10月沿海各地市都会受到台风影响出现大面积强风、强降水等恶劣天气,电网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根据目前急救包的设置,大多数急救包是按照供电所的规模、管辖区域面积来确定定额物资配置的种类和数量。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急救包所配备的物资,也大多为金具、线缆等低金单价物资,一般不配备水泥杆、变压器等物资。但在沿海的一些地市,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船只停航的时候,离岛(没有桥梁连接,脱离大陆的岛屿)应急物资的运送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抢修复电工作的进程。

对于离岛急救包或是管辖区域覆盖离岛的急救包,如果按照大陆常规的急救包要求配置,抢修时根本不足以满足要求。针对离岛急救包,应该建立具有特色的急救包管理模式,配置品类较为全面的物资,以满足停航时电力抢修的需要。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由于湛江三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湛江管辖范围有很多离岛,由于海路运输的不稳定性,每逢深夜或台风等恶劣天气,船只停航或桥梁关闭的时候,抢修物资供应效率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经调查,湛江市辖区范围共有硇洲供电所等4个供电所管辖范围包含离岛,针对此类急救包,湛江局进行了特殊配备,尽可能配备物资种类齐全。

除了每个急救包新增配备变压器、水泥杆等常用物资外,正常急救包配备的物资配置量也稍有增加,避免因船只停航造成无法运送物资延误抢修工作情况的发生。设立专门的离岛急救包,对整体的急救包成本不会有明显的增加,但离岛急救包在实际抢修中作用却是成倍增加的。对特殊地理位置(如沿海、山区等)的急救包进行差异化配置,对提升地区电网稳定、抢修复电效率、客户满意度,都将有明显的效果。

4结论

构建仓库层级扁平、库存水平合理的电网企业物流仓储管理模式,运用差异化的“仓库+急救包”运转方法,不但保障电网应急物资及时、高效、有序的到达抢修现场,同时对于电网企业增强物资调拨能力、应急响应效率、仓储配送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建立一个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异的现代化电力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19一(2010)05-71-02

院前抢救性插管术是临床抢救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抢救技术,这一技术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通气的最佳方法之一,也是最有效的供氧手段,是院前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关键措施,因此从事院前急诊的医护人员均应熟练掌握此技术,现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院前插管技术总结如下。

1培训情况

从2006年起,我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轮流在甘肃省兰大二院进行气管插管培训,在插管模型上反复操作,我院两辆救护车上均配备一套气管插管器械。在培训中,遇有院前抢救性气管插管患者时在现场及时插管抢救。

气管插管方法;首先清除口鼻异物及呕吐物,仰头抬颌开放气道,对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者,用托颌法开放气道,我院急救中心从2006-2009起统计经口气管插管者120例,采用仰卧位,检查有无义齿及牙齿松动,左手持喉镜置于会厌软骨前,向前上方提起,暴露声门,切记在此插入喉镜过程中,绝不能以牙齿为支点,形成杠杆。右手持气管导管,斜口对准声门裂,沿喉镜走向将导管插入,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看到充气囊通过声带,喉镜即可退出。再将导管插深1em或更多一点,注意在门齿上的导管标记的厘米数,可帮助术者了解导管插入的深度,防止插入主支气管的分支。经鼻插管的患者无一例。应用气囊抱球呼吸通气,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发绀缓解作为确定人工通气的指征。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

2006―2009年院前出诊3 000例次,抢救性插管120例次,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6―80岁,中位年龄62岁;心源性猝死2例;急性严重中毒105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79例;艾司唑仑中毒8例;安定中毒7例;一氧化碳中毒10例;吗啡中毒1例。因溺水抢救性插管2例;交通意外及建筑工地急性颅脑损伤抢救性插管11例。

2.2抢救性气管插管指征

(1)呼吸,心跳停止;(2)急性呼吸衰竭;(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4)存在有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影响正常通气者;(5)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2.3应用情况如下

插管一次成功100例,插管时间均小于2min;2次插管成功20例,时间均在2 4min之间。插管时开放气道,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液,插管成功后接气囊辅助通气,建立人工通气,同时相应其他抢救措施均实施。因严重中毒施行气管插管者70例,送达我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治疗,15例死于途中,余20例在插管时呼吸、心跳已停止,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溺水抢救性插管的2例送达我急救中心抢救治疗后痊愈出院;心源性插管2例复苏失败。交通意外及建筑工地急性颅脑损伤抢救性插管11例,成功转送到我院专科继续抢救。

3讨论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5

关键词: 喉罩; 院内急救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16-02

传统气管插管(TT)急救:置入喉镜时较常见有齿脱落或断裂,唇、咽喉黏膜擦伤出血,上切齿与喉镜的支撑点用力过大很容易将上切齿松动,造成脱落,尤其老年急症患者,暴露声门时,镜片前端容易挤压咽腔黏膜组织,造成损伤或出血,反复插管也容易造成喉头水肿[1]。喉罩(LMA)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通气方式,与TT的全嵌入方式相比,其半嵌入方式既具有良好的通气,又更易于耐受。具有心血管反应小,置入时无需喉镜暴露声门,安全,有效,易置等特点[2],在院内急救中广泛应用。

资 料 与 方 法

一般资料 院内急救患者60例,全部呼吸循环骤停,年龄成人以上(40~92岁),体重45~89 kg,随机分为两组,LMA组和TT组各30例。

急救方法 选择非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呼吸循环骤停时间在5 min之内,主要表现意识突然消失,呼吸停止,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快速准确地做出呼吸循环骤停的判断是复苏成功的关键。采用什么器械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说法,用在此处最为恰当。选择无饱胃,无呕吐的患者,无气道梗阻置入LMA;选择呼吸循环骤停原因不清的患者进行TT。但两组置入方法全部面罩通气2~3 min纯氧供氧排氮,即预充氧状态。 喉罩节省时间 气管插管置入时患者以鼻嗅味的位置,用喉镜暴露声门,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不高,延误抢救时间。

结 果

一次插管成功率:LM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一次成功,成功率100%;TT组一次插管成功率7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时间:LMA组(10.4±7.5)s,TT组(96±25.7)s,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通气效果评定: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手术室外急救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中常遇到的难题,本试验表明在置入LMA或TT都要首先清除口腔异物,TT效果最为确切,并可以避免误吸,但插管所需时间长,一次性成功率不高。由于急救的患者受病房条件限制,患者的床位方向,患者的,头的摆放高低,患者的牙齿等因素均会影响操作,患者颈短,舌大,声门位置难以暴露。反复操作反复吸氧超过10 min(所谓困难插管反复操作),容易造成喉头水肿,气道损伤,增加复苏的难度,延误抢救时间[3]。 LMA最简单,快捷,安全,一次性成功率100%。院内急救患者实施抢救前准备都不充分,没有更多的时间询问医生及家属的病史。自1991年LMA通过美国药物管理局认可进入临床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可靠的气道处理方法之一。LMA充气后在咽喉之上周围形成一低压的气囊密封圈,可实施正压通气,属于TT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即困难气道管理的急救方法[4]。应用LMA应该注意所有急救中对消化道反流,呕吐无防止误吸作用。因此肠麻痹和插胃管者及饱食的患者禁忌[5]。

综上所述,LMA适用于院内急救优于TT。抢救时置入成功率100%,即使患者家属在场的条件下,无一例引起不满和纠纷。LMA安全,可靠,可避免因抢救时间延长与家属产生矛盾。气道并发症少。并能有效避免TT所致的气道损伤。

参考文献

[1] 于布为,孙大今.2007上海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

[2] Joseph R.Brimacombe.岳云,田明,左明章(译).喉罩麻醉原理与实践[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58.

[3] Barata I.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prehospital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08,26(4):1069~1083.

[4] 马长青,邓乃封. 喉罩临床应用的进展[J].医学综述, 2006,12(19):1175~1177.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6

关键词:院前急救;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体系的首要环节, 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和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评价。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院前急救护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护理措施。而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中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的方法,也是危急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1]。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安全的呼吸通道,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异物,防止误吸。要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转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在院前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进行气管插管。这就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我科自2010年以来,院前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92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患者92例,其中男56例,女36例;年龄18~88岁,平均56岁;心肺复苏32例,呼吸衰竭28例,脑出血13例,急性重度中毒9例,重度颅脑损伤7例,其他原因有3例。

1.2紧急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①心肺复苏的患者;②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③误吸及窒息的患者;④药物中毒影响呼吸者。

1.3病情评估 首先应行气管插管前病情评估:①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评估,生命体征评估,询问病史。②对患者的呼吸状况,气道状况进行评估,有无困难气道的可能性。③评估患者有无义齿,牙齿有无松动、脱落。④患者张口程度、颈部活动情况。有家属或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告知气管插管必要性及并发症,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等,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医患双方签字为证。

1.4用物准备 同时另一助手进行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气管导芯、咽喉镜、牙垫、喷雾器、10ml空针、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胶布。

1.5方法 在准备气管插管时要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枕抬高8~10cm,口、咽、喉尽量呈一致走向,便于暴露声门,将口咽部分泌物或异物清除,左手持咽喉镜由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推向左侧,见到悬雍垂,稍上提咽喉镜,暴露声门,右手将气管导管由声门插入。深度以门齿为准,成人在22~24cm。向气管导管套囊充气5~8ml,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后,胶布固定导管与牙垫。然后连接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1.6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①听诊法:挤压呼吸气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均匀一致;②感觉法:脸颊或手背贴近导管口感觉有无气流呼出;③视觉法: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白雾样"变化;④监测法:血氧饱和度在插管成功后逐渐上升。

2结果

92例紧急气管插管中,全部采用经口插管,其中70例为一次插管成功,占76%,插管时间均

3讨论

通畅的呼吸道是基础生命支持及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关键。而气管插管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人工气道。便于急救人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可以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进行辅助或机械通气,及时改善通气,还能避免误吸,保障呼吸道通畅和充分氧供[2],在急危重患者治疗、抢救及复苏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脏停搏后4min内开始基础生命支持,8min内开始后续生命支持生存率为43%,而8~16min开始后续生命支持者生存率仅为10%[3]。由此可见,早期判断和掌握好气管插管时机十分重要,一方面在机体还没有完全缺氧之前提供充分氧供,另一方面扩展成功复苏的时间窗,可提高患者复苏成功率和2w存活率[4]。尽早尽快的行气管插管是抢救的重中之重,现场抢救必须分秒必争。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操作有其明显技术特点,不能照搬院内抢救程序。而在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中,急救人员应该根据院前急救的特点:急救人员相对不足;条件所限;准备仓促;难度较院内插管的难度大,因此,院前急救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这一技能,加强岗前学习与培训,定期进行操作训练。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使自己的操作更加规范、高效,不断的实践总结,学会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插管方法,以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的对象通常是发病急骤或者意外伤害的患者,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 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华明,赖济环,梁色明,等.在基层医院普及抢救性气管插管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3(14):165.

[2]汪红.气管插管术在急救患者中的应用[J].成都医药,2002,28(2):107.

[3]胡小琴.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7

[关键词] A、B、C理念;基本技能;小儿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91-03

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对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经典古老话题,已被所有医护人员所掌握,但笔者认为A、B、C对所有高危患者,包括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院前急救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中有其重要意义。基本技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将基本技能落实在患者身上尤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来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儿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据时间点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两组病例入选标准均按国际治疗分类为红色区域患儿,甲组75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伤15例(20%),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2例(16%),小儿惊厥8例(10.7%),溺水6例(8%),异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组100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伤22例(22%),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4例(14%),小儿惊厥10例(10%),溺水9例(9%),异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进行小儿院前急救讨论,对基本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流程,于2010年2月开始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经实践4年,将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前后(甲、乙)两组病例,查看当时转运回本院的交接记录,送到医院时有生命体征定为成功,无生命体征或途中死亡定为失败。回顾性采用多位医师分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规范存在缺陷,统计两组的成功率和规范率。

2 结果

甲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败8例(11%),急救过程中规范66例(88%),不规范、存在缺陷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败6例(6%),急救过程中规范95例(95%),不规范、存在缺陷5例(5%)。乙组急救成功率、规范率明显高于甲组。

3 讨论

3.1 A、B、C理念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院前急救患儿多为突发、病史多不详、环境复杂、辅助检查缺如,诊断一时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尽快实施有效救护,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有时医生不知道如何处理患者,应该先做什么,最该处理什么临床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种疾病、小儿情况如何,均应遵循A、B、C,把A、B、C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问题来解决,任何处理均应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应首先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呼吸、良好的循环,院前急救只有首先做好A、B、C三点,才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创造其他更多治疗机会。A目标为通畅气道,实施手段:摆,清除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必要时)。B目标为有效呼吸,维持一定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实施手段:鼻导管、头罩给氧;必要时仍需气囊面罩通气或机械通气。C目标为良好循环,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实施手段: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止血,输血,胸外按压(必要时)。

3.2 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到达某一目标的手段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基本技能技术,很多院前急救经过简单、有效、及时的基本技能处理,有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或进行手术的机会,基本技能为“三基”核心,有时不需要更高医疗技术及昂贵医疗设备即可达到目标。

常见基本技能技术,其中一般技术包括手法开放气道、摆、清除异物、普通氧疗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更深一步技术:液体容量复苏、气囊面罩通气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气管插管是最可靠的通气途径,但气管插管的操作在儿童较困难,且有可能产生并发症。所以只能由受过儿科急救培训、有良好插管经验者才能操作[1],且在抢救中如果没有给患者通气时,千万不要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两种通气方式具有相同治疗效果[2]。选择插管通气方法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转运到医院急诊所需的时间和急救人员的实际经验进行确定,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给氧的操作技术。低氧血症及低血容量是可避免的危及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儿科医生还应掌握王一镗教授推荐的异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手法[3-4],这些基本技术关键时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现代医务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医疗技术同时,切不可忘记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3.3 A、B、C理念及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将A、B、C理念及基本技能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仅停留在理论上、模拟人上,未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并不少见,要掌握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方法,保证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并遵循:评估决策实施再评估再决策再实施的程序,切忌一种方法到底,不评估有效性。一般30 s~2 min评估一次,一种方法达不到目标应及时更换另一种方法方法。

要掌握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循环、意识基本的方法。评估应在2 min内完成,通过患儿哭声、问话、观察小儿面色、呼吸是否费力,即可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通过血压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数6 s心率或脉搏(6 s心率×10=1 min心率)即可快速评估小儿的基本循环功能,对小儿血压测定有困难时可通过触摸脉搏来初步估计,笔者的经验是触摸到桡动脉搏动收缩压≥70 mm Hg,触摸到肱动脉搏动收缩压≥60 mm Hg,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收缩压≥50 mm Hg;对意识评估可采用AVPU系统评估:清醒(awake,A),对语言指令有反应(verbal response,V),对疼痛刺激有反应(painful response,P),无反应(unresponsive,U)。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把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应遵循快速、简单、安全、有效原则,快速询问病史,快速评估病情,及时有效现场救护,切忌在问病史、查体上消耗有效时间和决策犹豫不决,如新生儿心率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科学构建急救医疗体系。儿童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主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院前转运、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体系是广大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6-7]。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在直辖市和各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部分儿童专科医院拥有院前急救系统,参与院前转运,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儿童急救体系的发展史,各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发展程度很不一致,医疗规范尚未基本一致[8]。目前边缘地区医护人员对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尚未接受过儿科急救技能培训,因此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迫在眉睫[9-10],其次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11]。据报到院外心跳骤停(CA)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2%~9%,而院内存活率可达18%, CA后开始CPR的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12]。因此对大众非医务人员普及急救知识,以便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对患儿的最终恢复非常重要[13-14]。早期伤害预防、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综合救治5个环节[15]构成了儿科患者的生存链,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急危重症患儿与创伤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笔者认为小儿院前急救应遵循A、B、C理念及加强基本技能技术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及“适宜技术”培训,并将“三基”及“适宜技术”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这样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推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莹.儿童心肺复苏期间与复苏后通气策略[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5-7.

[2] 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8-60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4.

[4] 王一镗.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2-23.

[5]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446.

[6] 武秀昆.从“两个体系”建设的开篇说起―院前急救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规划设计[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4.

[7] 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8] 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9] 王莹,钱素云,李壁如.我国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现状与推广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89-191.

[10] 杨子初.普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灾难应对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32-1035.

[11] 刘春峰,宋国维,钱素云.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 20(1):1-3.

[12] 陆国平,程晔.复苏后综合征得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13] 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14]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90.

[15] Trarers AH,Rea TD,Bobrow BJ,et al.CPR Overview: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 cular[J].Circulation,2010,122(18):S676-S684.

气管异物的急救篇8

[关键词] 喉阻塞;急救;气管切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23-02

喉阻塞指咽喉及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了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困难。通常由喉部急性炎症、喉外伤、喉水肿、喉痉挛、喉部肿瘤、先天性畸形及双侧声带麻痹引起。急性喉阻塞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却是一个严重的临床症状,能导致窒息死亡,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及时、有效的实施急救。现将我们方法介绍如下。

1 做好急救预案

急性喉阻塞的急救一定要在喉阻塞发生前制定完善的急救预案:发现病情立即专人陪同入院,入科立即进抢救室,严密观察呼吸、脉搏、体温、血压、面色、神志、紫绀的同时技巧地询问病史,评估病情,判断喉阻塞的程度,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8-10mg、地塞米松5-10mg[1],若症状未见缓解,再据医嘱静脉推注或静脉滴入地塞米松5-10mg[2],协助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静脉滴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3]、止血及清创缝合、抗过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内境下取异物、肿瘤切除等;以上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三凹征、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行环甲膜穿刺,通知并协助医生紧急行气管切开[4]。多人急救的急救同时作好护理记录,若单人急救待急救结束2小时内做好护理记录。

2 妥善管理抢救物品和药品

抢救室内必备物品:开口器1个,舌钳1把,5ml、10ml20ml空针各10具,气管切开包1个,简易人工呼吸器1个,负压吸引器2台或负压吸引接口2个,吸痰管20根,氧气瓶2个或氧气接口2个、吸氧管5根或鼻塞5个,心电监护仪1台。每日有专人负责检查,物品是否符合医院规定的种类、数量、放置位置、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前一日更换或送中心供应室消毒灭菌;每班使用后要急时消毒、归还、补充。

抢救室必备药品:尼可刹米0.375×3支、山梗菜碱3mg×3支、呋喃苯胺酸20mg×3支、去甲肾上腺素2mg×3支、肾上腺素1mg×3支、异丙肾上腺素1mg×3支、去乙酰毛花丙苷注射液0.4gm×3支、地西泮10gm×3支、多巴胺20mg×3支、阿托品0.5mg×3支、地塞米松5mg×3支、盐酸异丙嗪50mg×3支、酚妥拉明10mg×3支、苯巴比妥钠0.1×3支、氨甲苯酸0.1×3支、氨茶碱0.25×3支、50%葡萄糖20mg×3支、10%葡萄糖酸钙10mg×3支。药品须登记种类、数量、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修改有效期,每日专人检查时要查看药品有无过期、变质、失效,发现药品有变质、失效应立即更换、修改有效期,发现有要过期的药品须在过期前一日更换、修改有效期。急救物品、药品均应随时保持有效使用状态,原则上不外借。

3 严格的人员学习与培训

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技能操作培训;主讲由入科一年以上注册护士担任,以促进自身的学习与责任心;学习内容丰富包括专科护理和相关知识;学习方式多样有讲解、提问、抽问等,学习主动的成员会积极参与其中,学习被动的成员则需多抽问以促进其学习。护士每月护理技能操作培训项目,先由带教老师示范,再由操作规范的护士操作,然后人人操作,考核由带教老师评分,不合格的练到合格为止。对于新入科的护士要督促其尽快熟悉环境,集中进行专科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注册护士能独立进行耳鼻喉科危急重症的急救与护理。

4 医院应具备的人文环境及个体必备职业素养

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心境与自我效能投入工作要求医院决策层营造一个积极、安全、宽松的人文环境,让医护人员感受到医院具有的磁力并且自觉的投入其中;而每一个在危急重症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仁爱、宽容、谨慎、坚持的职业素养。

5 急救实施的现场管理

急救工作由入院一年经过严格专科培训的注册护士担任。单人值班时,若值班医生在处理别的病人或深夜入睡而急性喉阻塞发生,护士可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mg、环甲膜穿刺,再通知医生继续急救。选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好的医师、护师担任指挥,合理调配急救与日常工作人员。参与急救人员原则上分两组,一组负责治疗,一组负责观察、记录;负责治疗的护士,每项口头医嘱均须复述两遍核对无误再执行,安瓶集中放置待急救结束确认急救成功方可弃去;负责观察记录的护士,心电监护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合度、心电图型变化同时严密观察体温、面色、神志、紫绀[5],特别注意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动度的变化规律[6]及原发病必须观察的内容,每半小时准确记录一次,病情有变化要随时记录,重大的急救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另行安排护士准备相应药品、物品,通知家属,涉及法律纠纷的急救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参考文献

[1] 赵挪安,侯春玲,陈静静.食用异物蛋白致变应性喉水肿成功抢救5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634.

[2] 方建苗,林志宏.急救处理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64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956-957.

[3] 刘洋.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人治疗儿童轻中度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54.

[4] 陈凯.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809-3810.

[5] 张渝.一例全麻患者术毕拔管后喉痉挛窒息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54-2155.

上一篇:文旅管理范文 下一篇: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