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3:19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脑疝 颅脑损伤 护理体会

28 example skull damage sends brain hernia patients nursing experience

Liu Mei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brain hernia patients nursing experience.The method carries on the review analysis to 28 example brain hernia patients clinical material.Results:In 28 examples treats 20 examples after the surgery,treats 8 examples conservatively.When out of hospital the GCS evaluation result,the good 9 examples,the remnant 3 examples,the heavy remnant 2 examples,the plant condition 1 example,died 13 examples.Conclusion:Should seize every second and minute to the brain hernia patient to take the urgent rescue measure,the surgery treats early,eliminates the haematoma,alleviates in effectively the skull the high pressure,relieves the brain hernia oppression,can enhanc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and the survival quality.

Keywords:Brain hernia Skull damageNursing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26-01

脑疝是颅脑损伤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组织通过某些间隙向压力较低部位转移的结果,从而使神经血管受压产生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脑疝是颅脑外科的急症,其重残率及病死率极高,是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28例脑疝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47.5岁。致伤原因:车祸17例,碰砸伤6例,跌摔伤3例,刀伤2例。小脑幕切迹疝左侧15例,右侧10例;枕骨大孔疝3例。

1.2 头颅CT检查。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并脑疝12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并脑疝10例,硬膜下血肿并脑疝3例,硬膜外血肿并脑疝2例,脑积水并脑疝1例。

2 治疗及护理

2.1 快速做好术前准备。观察神志、瞳孔及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250ml加入地塞米松5~10mg,吸氧。抽血急查生化、血糖及配血,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导尿管。

2.2 急诊手术治疗。9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血肿清除术,7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例行开窗血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微创穿刺抽吸术,8例内科保守治疗。

3 结果

28例中经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8例。出院时GCS评定结果,良好9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3例。其中8例家属要求放弃治疗,3例入院数小时内即死亡。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护理。

4.1.1 术前观察 准备好抢救物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协助医生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协助诊断。

4.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脑缺氧。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

4.1.3 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

4.2 术后护理 。

4.2.1 护理: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去骨瓣处向上,头部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每2h更换1次。术后72h内,取头高位半坡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过伸、侧转,以免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

4.2.2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更换,按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或血液,防止呼吸道感染。术后常规持续氧气吸入3~5天,氧流量2~4L/min,以供给脑细胞充足的氧。进行动脉血气监测,指导呼吸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的护理。加强气道湿化与促进排痰。给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等。定期痰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1]。

4.2.3 引流管的护理: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严格掌握引流管的高度和流量,引流管高于穿刺点15cm为宜,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

4.2.4 控制体温:术后2~3日吸收热过后,如患者体温超过38.5℃,应警惕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根据药敏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部分患者因丘脑下部受损,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出现中枢性高热,我们对这类患者尽早应用人工冬眠疗法,以减轻脑组织的耗氧量,防止脑水肿。

4.2.5 并发症护理:①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翻身拍背,按摩受压皮肤,预防压疮发生,受压部位垫一海绵垫或气圈,减少局部皮肤受压。②防治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同时观察痰液性状、量、颜色,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气管切开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③预防消化道出血。颅脑损伤后的应急性溃疡可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导致出血,早期应用制酸药物,并留置胃管,密切观察胃液颜色及排便情况,以及时发现消化道溃疡出血而及时处理[2]。④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会清洁干燥,留置导尿者,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应用抗返流尿袋,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防止打折扭曲,以减少泌尿系感染机会。

4.2.6 饮食护理:一般伤后24h内禁食,24h后可给易消化流质饮食,脑疝患者因昏迷不能进食,气管切开后体液消耗大,导致患者营养障碍。

4.2.7 加强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病情稳定后开始做简单的上下肢功能锻炼,如掌指伸展,病情允许后再做大幅度运动,如肢体伸展,内外展逐渐到坐立、行走。

5 小结

虽然脑疝患者病情危重。但如能尽快解除脑受压,脑疝复位,患者也能恢复良好。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取在脑疝未形成或脑疝早期做出判断和处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时间对患者的重要性,以争取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从而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才能做好脑疝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龙红卫,陈有名.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6):109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基建、交通所致的脑外伤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的脑外伤发生率约24/10万人,男性居多。颅脑外伤病人进展快,术前急救及术中麻醉至关重要。外伤性脑疝是颅脑损伤后最严重的结果,如不能及时发现,则将迅速危及生命。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脑组织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患者年龄等。高压氧是脑外伤康复治疗最重要的手段。就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论述如下。

术前急救及术中麻醉管理

急救措施:①迅速清理口咽、鼻腔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吸氧。急性脑外伤可以引起很多全身性并发症,其中以呼吸衰竭最为严重,迅速建立通畅的气道,充分供氧尤为重要。②开放静脉通道,纠正低血压及低血容量。由于失血、甘露醇利用和苛刻地限制入水量,低血容量是常见的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快速输血的准备,快速恢复血容量及脑血流量,以防进一步脑缺氧。避免输入含糖的液体,脑组织糖水平增高时如同时伴有脑缺血,易发生缺血后损伤,其损伤程度与脑组织糖水平成正比[1]。术中及时检验血钠、血钾、葡萄糖等,当血糖>11.1mmol/L时,应用胰岛素治疗。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④积极处理合并症,降颅压,为手术创造条件。脑外伤病人颅内压高于3.4kPa,病死率可高达84%[2]。高颅压病人要积极采取降颅压措施。首先过度换气,降低PaCO2,使脑血流量减少,过度通气使用越早越好。其次利用利尿剂如:甘露醇合用速尿。同时抬高病人头部20°~30°有利于脑静脉血的充分回流。

麻醉方法与处理:术前成人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诱导用药可选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术中麻醉维持选用丙泊酚、异氟醚、瑞芬太尼。补液以等张晶体液和胶体液为主。常规监测BP、RR、HR、SpO2、PetCO2、尿量。

严密观察,预防脑疝

观察要点:⑴意识变化:①原神志清楚,后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不主动求食思饮,或不易呼应,需要大声刺激才能唤醒;②突然跳动不安后转入为嗜睡;③在原来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大小便失禁,对疼痛刺激不敏感;④部分患者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呈进行性加深或出现中间清醒期。⑵瞳孔观察:正常瞳孔直径2~6mm,左右等大圆,光反应灵敏,伤后需随时观察瞳孔变化,一旦发现瞳孔不等大、缩小或散大,光反应迟钝,说明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要迅速排除。⑶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T、P、R、BP,如原来生命体征平稳,突然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而慢伴鼾声,要警惕是否有脑疝形成而采取相应的措施。⑷肢体活动观察:若出现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偏瘫,腱反射亢进或消失,病理征阳性等,同时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应立即行CT复查,并做好术前准备。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脑疝早期若能迅速抢救,脑疝是可逆的,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①立即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20分钟内输完,必要时静脉注射速尿,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缓脑疝的进展,为手术赢得抢救时间。②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对呼吸暂停者进行人工呼吸,运用中枢兴奋剂,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给予辅助呼吸[3]。③迅速完成术前准备。

康复护理

国外早有学者提出,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4]。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时机可选择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确认骨关节愈合良好即可开始实施,抓住康复护理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佳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伤残程度降到最低,力争使患者做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加强基础护理

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每日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炎。

加强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局部按摩,温水擦浴,防止褥疮。

昏迷患者经鼻饲供营养,应现用现配,少量多餐,鼻饲前吸痰,鼻饲后30分钟内吸痰,以防恶心呕吐。

高压氧治疗

脑损伤的主要病理过程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引起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变性,脑实质软化、坏死患者常有偏瘫。智力减退等后遗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5]。

高压氧可迅速增加血氧含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加大毛细血管氧气弥散距离,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阻断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可使缺血、缺氧后的脑功能损害和代谢障碍程度降低,使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得以存活,对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还可使椎动脉血流增加,促进苏醒。因此目前对本病尚未有特殊疗法的情况下,高压氧可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5.

2 刘俊杰.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99-709.

3 张治华.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8):608-609.

4 Sherrill,Susan R.Early intervention care in the acute strokepatient[J].A rch PhysM ed Rehabil,1986,67:319-321.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类型;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2-02

高血压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该病是由环境和家族遗传所导致,表现为血压持续过高、头疼严重,甚者会影响视力和语言功能等,并且长期发病会累及到其他的器官,心脏、肺部、肾脏和脑部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患者出现激动情绪或紧张时,脑出血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控制患者的情绪极为重要,脑出血发病迅速并且无征兆,发病时间短,效果严重,根据患者的脑部出血部位分为七大类型:①脑部壳核、基地节区出血;②小脑出血;③丘脑出血;④脑桥出血;⑤脑室内出血;⑥皮质下出血;⑦脑叶皮质出血。由脑内血肿和脑水肿所引起的脑疝是导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紧急处理脑出血患者时可以针对性的采用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的酸碱平衡及防治感染等方法,以控制患者的血压于120/90mmHg左右,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患者,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岁,对86例患者进行脑部扫描,观测得患者的脑出血量为23-108ml,有23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小脑,12例在脑部壳核,15例在脑桥,21例在脑室内,15例在脑叶皮质;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的病症表现,血压>210/120mmHg的患者有37例,血压在(180-210)/(100-120)的患者有31例,血压

1.2治疗初期措施在救治86例患者初期,保持患者头部略高于躯体,并在头部敷上冰袋或冷毛巾,以减少患者头部的出血量,并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跳、血出量大小等重要数据,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应保持患者的躯体平衡,减少患者头部的颠簸和震荡,同时应防止呕吐物和痰液进入患者的呼吸道,以免患者出现窒息现象。

1.3手术治疗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的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①使用开颅法清除脑部血块,对于小脑出血的患者应切开枕下行中线,通过钻孔、穿刺来确定血块的准确位置,随后切开患者的小脑,清除患者小脑内的血肿;对于脑室出血的患者,应采用脑室内的穿刺进行放液,以脱水降颅压清除脑室内的自由基,若患者脑室内血块淤积程度减小,则可向脑室引流管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以便冲出残余血块;②对患者进行穿刺手术法以吸出血块,利用神经内镜定向技术探测患者脑部血块的具置,然后进行颅骨钻孔,再使用穿刺针抽取患者脑部淤积的血块,在吸取过程中应分批多次吸取血块,避免一次性大量的吸取而造成意外,该手术方法对医疗设备的要求较高,操作较为严格,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感染,但治疗效果显著,术后的存活率较高。

1.4药物治疗脑出血措施患者进行手术后需定时服用药物以控制血压水平,活血化瘀药和甘露醇能减轻脑水肿程度、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和自由基,稳定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脑微循环部位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并保护患者的脑细胞功能等。

2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紧急急救处理后,86例患者中因脑出血量过大而出现脑疝从而引起死亡的患者有3例,其余83例患者的血压在2d-8d内恢复正常,其中23例小脑出血患者中仅1人死亡,12例脑部壳核出血患者血压趋于正常,15例脑桥出血患者中一人死亡,21例脑室内患者中一人出现脑疝而死亡,15例脑叶皮质出血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

3讨论

中老年人易得高血压,而由持续性的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是中老年人致死的一大疾病,该疾病还能引发其它的相关疾病,例如:呼吸道异常、心力衰竭、躯体运动神经功能减弱等。相对于年轻人而言,中老年人的血管壁的通透性变差,血管脆化,在异常兴奋和用力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血管壁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的现象,因此,中老年患者应保持温和平静的心情,戒烟戒酒,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的检查身体以控制血压,减少脑出血的几率;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措施时,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治疗中应保证医疗设备的洁净,并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患者的伤口受到感染,给予83例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患者的饮食方面选择可降低血脂的蔬菜和水果,减少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禁忌能刺激神经系统的烟酒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严格按照有规律的饮食,杜绝暴饮暴食的恶习,而我院医护人员对康复中的患者给予了殷切的关怀,及时的纾解患者暴躁激动的消极心理,并通过温和的语言有效的开导患者,使其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并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经过几天的治疗和护理,83例患者的血压趋于正常值,患者的心态健康,无负面情绪,脑出血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脑内血块完全清除,无淤积现象。综上所述,对急性期脑出血高血压患者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急救,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时间的浪费,延长患者的生命,综合急救措施效果显著,能在有效的治疗时间内及时的清除患者的脑血肿,避免了因大量血肿引发的脑疝问题,改善了患者颅内压的生理调节功能,保护了患者的脑细胞功能,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斌,谭卫,黄斌,等.超早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IV-V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5):74-75.

[2]黄戈,李智斌,伍益,等.经外侧裂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壳核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学导报,2009,6(30):721-723.

[3]苏宁,张瑞剑,云强,等.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8):659-661.

[4]刘振川,王大明.高血压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11):500-503.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疗效;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57-02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最主要的三种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残废的一种主要疾病。在我国,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率每年为0.15%,而病死率就达到0.12%,致死率相当高,即使存活下来,幸存者中也有超过7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时,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现场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正确完善的院前急救措施,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下面就我院在研究院前急救与家属施救后送院两种不同急救方式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的效果交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以院前医生到场接诊救治的患者70例作为救治组,另外50例患者家属施救后送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自救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53-87岁,平均67.6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5-88岁,平均67.3岁。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颅脑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患者。

1.2 救治方法 对照组由患者自行或家属护送到医院,采取的救治措施视其家属对疾病的理解而定。救治组在急救中心(以下简称120)的安排接诊后,将患者接回医院治疗,在现场及运送途中,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主要的救治措施包括:现场对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监护心电和血氧饱和度指标,记录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对患者采用20°-30°半卧位以帮助呼吸畅通,呼吸平稳者给予氧气吸入,气道不畅者通过吸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后再给予及面罩吸氧,特殊情况下给予插管吸氧,尽快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观测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或速尿20-40mg进行静脉推注,对血压不稳定患者进行血压干预,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提前联系医院准备好抢救准备,开通绿色通道,尽量争取抢救时间[2]。

1.3 效果对比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病死的例数,来比较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急救模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我们发现救治组患者在发生呼吸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病亡的数量上都低于自救组。证明救治组采取的救治措施有积极的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效果明显。两组对比P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是一个很紧迫的过程,从发现患者出现病情、患者家属呼救、医院接到呼救、启动急救系统、奔赴现场、现场救治、将患者转运到医院一直到在医院继续救治,每个环节都很关键,也很紧急,如有耽搁,将极大地影响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增加致死率和致残率[3]。快速、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对控制病情、降低猝死几率、减少转运过程危险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的紧急性,患者需在入院前就得到一定的救治处理,才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院外救治又分为院前急救和家属施救后送院两种,两种方式各有一定的优缺点,家属施救反应时间更快,到达医院时间更短,但需要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高,对救治方法的选用和操作有较高的要求。医生在到达现场后救治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且跟120派诊速度、医院响应时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其救治方法更专业,效果更好[4]。

通过我院回顾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经验可以发现,经家属施救后送院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以及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较院前急救的患者高,自救组患者病死的几率也较救治组明显高。这是由于救治组在转运前采取了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合适的,吸氧、吸痰等保证了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及建立静脉通道等。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意识障碍患者最急迫的急救措施,他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当救治不力,呼吸停止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大大降低,心跳呼吸骤停每延误1分钟,抢救的成功率就降低10%[5]。自救组因患者家属对相关急救知识的缺乏,对患者的症状反应不及时,没有医生提醒时可能忽略某些很重要的体征,致使患者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加之在将患者转运到医院时对患者的保护不好,对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清除不及时,且也无有效的清除方法,致使患者易受到呼吸窒息的威胁,造成患者脑部长时间缺氧,加重脑水肿、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延误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同时因患者家属无有效药物来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对患者的脑部病变恶化无能为力,致使采取自救措施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高于救治组患者。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外急救方式中,院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对降低患者病死和致残几率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情况也更好。但医生的救治需要响应时间,受120调度和院内反应时间、往返路程的长短及交通状况影响,不能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而采取家属施救的患者效果表现不佳,这与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只要能对此类疾病高发人群及其家属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急救知识与相关的技能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时其家属进行施救的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鲍艳江,刘晓军.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866-867.

[2] 康维为.不同院前急救评价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08-209.

[3] 王波.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8(4):68-69.

[4] 胡小梅.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5):381-382.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5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5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53例中死亡98例,病死率64%;其中,手术治疗64例(41.8%),死亡37例,手术病死率57.8%。非手术治疗89例(58.2%),死亡61例,病死率68.5%。结论:gcs计分低、昏迷程度深者预后差;及时急救和早期手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基层医院急救体系、密切观察、及时纠正生命体征变化及争取在脑疝形成之前手术等都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急救 治疗

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5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以入院时gcs≤8分为选择标准,共153例,占同期急性颅脑损伤767例的19.9%。其中,男122例、女31例,男女之比为:3.9:1,年龄1~75岁,其中,小于15岁24例,15~60岁104例,大于60岁25岁。受伤6小时以内入院55例,6~12小时入院89例。

1.2 损伤原因、类型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交通事故伤72例(47.1%),坠落伤67例(43.8%),砸伤和打击伤7例(4.6 %),跌伤7例(4.6%)。www.133229.CoM均以ct确定诊断,其中,硬膜外血肿64例(42.8%),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52例(33.9%),多发颅内血肿、挫伤16例(10.5%)。凹陷骨折伴脑挫裂伤18例(11.8%),小脑出血3例(1.9%);开放伤6例(3.9%)。主要临床表现:均呈不同程度昏迷,其中深昏迷98例,中度昏迷55例,双侧瞳孔散大47例,一侧瞳孔散大91例。

1.3 死亡时间 24小时内死亡51例(52%),>24小时死亡47例(48%)。

1.4 治疗方法与结果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及早气管插管、吸氧,开放性损伤及时清创止血。迅速将患者送往重症监护室,根据病情采取气管切开、降颅压、抗休克等治疗,争取尽早行颅脑ct扫描。需手术者直接送手术室,无手术指征者及术后重症患者采取甘露醇与呋塞米交替脱水降颅压,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非手术治疗者,根据颅内压监测,随时行ct复查。如发现颅内血肿或原来小血肿扩大,或出现脑疝者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为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及凹陷性骨折整复术等。本组未及手术而死亡38例(24.8%)。手术治疗64例(41.8%),死亡36例,手术病死亡率为(56.2%);非手术治疗52例(33.9%),死亡24例,病死率46.1%。按出院时gcs计分评定结果,良好15例(9.6%),中残12例(7.7%),重残25例(16.3%),植物生存3例(1.9%),死亡98例(64%)。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ct的应用,颅脑损伤的诊断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0%,其病死率也由以前的50%下降至30%~40%[1],但还是很高,仍然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2.1 及时现场急救及早期手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现有的医疗措施均不能改变原发性脑损伤,因此,颅脑损伤早期死亡率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程度,但及时适当的治疗可以减轻和避免脑损伤后某些继发性病理改变,提高疗效,改善预后[2]。重型颅脑伤后即已发生脑水肿,6~12小时达高峰,当颅内有大量出血或脑肿胀发生时很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因此,应分秒必急,争取尽早解除颅内高压。本组受伤6小时以内入院者55例(35.9%),6~12小时入院者89例(58.2%)。伤后6小时以前手术者6例,6~24小时内手术者49例,24小时后手术者9例,发生脑疝者123例(80.4%)。本文总病死率高达64%,究其原因有:①近几年来各家医院相继实行承包制,没有急救能力的下级医院尽量留住患者,以致延误病情。②神经外科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仍不能普及,我国县级以下医院从事现场急救的一线人员对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很好地完成现场和急诊室早期急救工作。③缺乏完整的急救体系,耽误抢救时机。所以,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系,设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急救中心,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意识,在基层医院势在必行。

2.2 gcs计分低、昏迷程度深者,预后差 有文献报道,gcs计分≤3分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病死率达101%,深昏迷者病死率78%。本组gcs计分平均为3.98(见表1),其中≤3分89例(58.2%),这除与gcs计分低(3.98)及深昏迷者所占比例高(64%)有一定关系外;亦表明了gcs计分低、昏迷深,预后差,与文献相一致。本组gcs计分≤3分者有11例存活,存活率12.4%,其中的6例恢复良好和中残(6.7%)。

2.3 生命体征变化 本组有呼吸异常者48例,死亡33例,病死率68.8%;伴有高热及过高热74例,死亡58例;伴体温不升者5例,全部死亡。生命体征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关系,积极改善生命体征,对呼吸不畅者使其头后仰并偏向一边,吸除口咽、气管内血性分泌物与呕吐物,防止误吸、窒息,置入口咽通气道或将舌头牵出并高流量吸氧。呼吸困难者尽早做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预防早期低氧血症和缺氧。对于出现低血压、休克者,应按休克原因做紧急处理,以维持有效脑灌注压。当有高热或过高热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降温,一般情况下予物理方法降温,如冰袋、冰帽外敷,尤其亚低温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特殊的意义。如有条件可用亚低温疗法,既可降温,又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耗能和耗氧量、减轻脑组织乳酸堆积、减轻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作用、保护脑细胞膜结构、减轻轴索损伤等功效[6,7],可降低颅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 表1 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

2.4 脑疝形成则病死率高 及时确诊、争取在脑疝出现之前手术,是提高疗效的主要保障。各类脑损伤合并血肿、早期的脑缺血缺氧及脑血管痉挛等因素造成的脑水肿、脑肿胀等,均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急性颅压增高和脑疝,造成脑继发性损害。在抢救过程中如发现颅高压症状,应在20%甘露醇脱水以缓解颅高压的同时,行头颅ct检查。如有手术治疗指征,力争在1~2小时内进行血肿清除或去大骨瓣减压等手术治疗,迅速解除脑受压;无手术指征的和术后送nicu行脱水、亚低温、解除血管痉挛等治疗,并进行12小时呼吸、脉搏、血压监测。定时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注意脑受压早期征象和脑疝危象。对ct扫描有脑挫裂伤、中线轻度移位而暂无手术指征者,可行颅内压(icp)监测,如icp>20mmhg、脑灌注压(ccp)<60mmhg、平均动脉压<80mmhg,预示病情危重,应行ct扫描复查,了解有无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严重脑水肿,随时调整治疗[7],必要时手术减压。

随着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脑保护、钙拮抗剂及颅脑创伤分子生物学基础等研究的深入和内源性脑损伤因子(脑递质受体、自由基)清除剂的临床应用,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进一步综合治疗水平及救治策略[8]的不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树源,杨学军.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3):167-168.

[2] 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3.

[3] becker dp,gade gf,miller jd.prognosis after head injury[m].neurological surgrty.philadephia:saunders,1990:2194-2229.

[4] 吴育典,陈文荣,张增良,等.重型颅脑伤预后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625-626.

[5] 江基尧,董吉荣,朱 诚,等.21例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救治经验[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7-9.

[6] 夏永勤,徐如祥,王向宇.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循环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603-606.

[7] 易声禹,只达石.颅脑损伤诊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9-100.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6

脑出血是指脑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1]。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多数死于急性期。主要死亡原因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脑疝、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感染、急性肾功能损害、再出血等。正确处理这些并发症, 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自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260例脑出血患者,现将其中出现并发症的 162 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经头颅 CT 证实260例脑出血患者中, 男 155 例, 女 105例。20~ 49 岁 45 例, 50~ 69 岁 133 例,70~ 79 岁 67 例,80 岁以上 15 例。其中脑室出血 48例,基底节出血 131 例, 脑叶出血35 例,脑干出血 30 例, 小脑出血16 例。260 例患者中并发脑疝 43 例,上消化道出血 10例,中枢性高热 13例,肺部感染 44例,泌尿系感染 35例,急性肾功能损害10 例,再出血 7例。

2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1脑疝:脑出血后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出现偏性或轴性移位,形成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脑疝形成的观察:①意识的观察: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是清醒、嗜睡、昏睡还是昏迷, 笔者通常用简单问话、试角膜反射或压眶上神经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如意识障碍由浅转深说明病情逐渐加重。②瞳孔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瞳孔的观察对判断脑疝形成有特殊的意义。如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症状为头痛、剧烈呕吐、意识障碍,病灶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 光反射迟钝。枕骨大孔疝:后枕部疼痛、颈肌强直,呼吸深慢,甚至呼吸骤停,双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③生命体征观察:脑疝代偿期出现二慢一高,即脉搏缓慢,呼吸深慢, 血压升高,脑疝后期出现不规则呼吸、间断性或潮式呼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最后呼吸心搏骤停。对脑疝形成者, 笔者及时加压输注甘露醇,头部持续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骤停者给予气管插管。本组抢救成功 26 例次, 脑疝全部回复。

2.2中枢性高热:本组对中枢性高热者, 应及早行冰帽降温。将头盔内的温度控制在( 0- 2) ℃。平卧将整个头部置入冰帽中,后颈及枕部垫软物,两耳塞棉花,两眼盖油纱条以免冰水流入。同时配合体表降温, 在颈、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放冰袋。32~ 36℃温水擦浴。降温时必须注意:①及时降温,发病时即昏迷的患者要通知医生, 在体温未升高时就应用冰帽。②测量肛温,适度降温, 肛温与脑温差为 4 ℃ 。肛温须降至 32~ 34 ℃ ,脑温降至 28~ 30 ℃才能起到降低脑代谢、保护脑细胞的作用。③每小时降温不超过 2 ℃ ,以免引起寒颤。④体温降到 37 ℃持续1周方可撤除。

2.3上消化道出血: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 应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笔者认为脑出血昏迷的患者应早期留置胃管, 既可通过鼻饲供给营养和热量,又可以通过抽吸胃液监测出血和通过灌入药物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要做好胃管护理,具体措施是:①插胃管时要小心,动作轻柔, 特别是有意识障碍者不能配合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动作娴熟, 争取一次性插入成功,避免呛咳引起脑出血患者再出血。②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以观察有无出血, 每天监测胃液的 pH 值, 若 pH 值

2.4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 44 例, 死亡 7 例。脑出血患者多伴有剧烈呕吐,加上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减弱, 易引起误吸,从而继发肺部感染。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措施是:①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及气道护理。

②有吞咽障碍者及早行鼻饲,防止食物误入气道。③经常听诊肺部, 评估气道情况, 对痰涎壅滞的昏迷患者及时吸痰,经常变换体位,侧卧位时轻拍背部,使痰液松动易吸出。如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深不易吸出,影响呼吸时及时行气管切开, 并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吸痰时注意:①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 成人选择10~ 16号吸痰管。②每次吸痰前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 1min, 以免导致低氧血症[3]。③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引起肺不张。④插入吸痰管前关闭负压表,到达深部时开启,边退管边吸引, 以免损伤气道黏膜。⑤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以免引起气管痉挛加重缺氧。⑥严密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必要时给予痰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

2.5泌尿系感染 留置导尿为侵袭性插入, 易发生逆行感染, 此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措施: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动作轻柔, 操作熟练,避免导管在尿道内移动摩擦。②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 男患者插入深度要适宜,避免充生理盐水的气囊压迫尿道, 引起尿道损伤。③应用脱水剂降颅压时应注意排尿情况, 若膀胱高度膨胀, 首次放尿不超过 1 000 mL, 以后间歇放尿, 以免引起血尿。④每日用 0. 5% 碘伏行尿道口擦拭消毒, 每日用 1:5 000 呋喃西林溶液 250 mL冲洗膀胱 2次。⑤每日更换引流袋, 将导尿管与尿道妥善固定, 避免男性尿道在耻骨下角处成角, 加重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⑥观察尿的颜色、 量,定期做尿培养。

2.6急性肾功能损害⑩本组占 10例, 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主要原因: ①多数患者有高血压、 动脉硬化病史,心肾功能减退,肾动脉硬化或痉挛,肾血流减少,肾皮质缺血。②20%甘露醇大量快速长时间应用致甘露醇性肾病[4]。 ③缺氧、 进食量少或消化道出血、 脱水等加重肾损伤。此并发症要做好预见性护理:①详细了解病史, 有无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对年老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尽量减少使用甘露醇及对肾有毒性的药物,可选用甘油果糖、 速尿等脱水剂。②输注 20%甘露醇时采用小量分次输入, 量为 125 mL, 滴速以 10~ 15 mL/ min 为宜[5]。③尿的监测:注意尿的颜色、量,定期尿常规检查, 用甘露醇后由观察记录 24 h 尿量改为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 若每小时尿量< 17 mL,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已表明出现肾功能损害, 应配合医生及时停用甘露醇, 并给予相应处理。④每日或隔日监测尿素氮、血肌酐,警惕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

2.7再出血 此并发症预后差, 应以预防为主:①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防止躁动引起血压升高而致出血。②严格控制血压,保持平均血压在 80 ~ 140 mmHg ( 1 mmHg= 0. 133kPa)[6],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③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引起再出血。

参考文献

[1]粟季初,吴保仁,黄远桂。新编神经病学[ 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 279

[2]赵晓丽, 冯亚茹, 张平平, 等。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13

[3]元玉芬, 马爱敏, 马玉桂, 等。二种不同吸痰管对血氧影响的临床观察[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 1) :7

[4]刘合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与重症救护[ M]。郑州: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258

[5]王敏香。静滴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观察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6):8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多由于车祸、撞伤、挤压、高空坠落及头部外伤所致,患者伤势重、病情危急且复杂多变,占全身各部损伤总数的10 %~15 %,死亡率及伤残率高[1]。因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收了治颅脑损伤患者298例,通过院外及急诊急救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98例,男163例,女135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2岁6个月,平均年龄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5例,坠落伤16例,斗殴砸伤17例。单纯型重症颅脑闭合性损伤170例,开放性损伤128例。合并胸部或腹部闭合性损伤65例,合并四肢骨折或骨盆骨折、脊柱骨折78例。

1.2常见护理问题①气体交换受损。②意识障碍。③紧张恐惧。④烦躁。⑤舒适状态改变。

1.3护理措施

1.3.1院前急救护理①随时作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电话时问清地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意识状态,5分钟内组织相关人员出诊,并作好记录。②在赶到病人身边时应配合医生评估病情,根据格拉斯奇昏迷评分(GCS)昏迷及时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③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充分供氧。④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⑤做好家属心理护理。⑥在搬运途中保持舒适体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3.2进人急诊科的护理①将病人安排在抢救室,继续保持输液通道及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②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首先为意识状态:通过交流、呼叫和压眶反射刺激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精神状态、辨别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要区别冬眠状态和意识障碍,正确评估意识状态。其次是瞳孔变化:瞳孔改变为颅脑损伤最重要的神经系统体征,护士常常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射情况来判断脑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2]。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患者瞳孔变化的特点,非常细致、及时地观察瞳孔,注意进行动态比较,区分瞳孔变化原因,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及抢救提供正确依据。第三为生命体征改变: 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压高,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继续监测血压、脉搏,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的平稳。脉搏慢而有力常见于颅内压增高,脉搏细快多见于有效血容量不足。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呼吸中枢受损。体温升高提示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应给予物理降温、冬眠降温或抗感染治疗[3]。③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合理分工,紧密衔接,为了节省时间,多种操作应按抢救流程执行。 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用药后的空安培保留备查,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先复述一遍再执行,防止护理差错发生。⑤需要转入住院科室或送手术室者由专人护送,交接完毕后,双方应在交接本上签字。

2讨论

2.1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途中医疗监护及院内的强化救治,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缩短伤后手术时间,尤其是脑疝发生后的手术时间,争取在双瞳散大前手术治疗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急性脑疝最关键的措施。GC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颅脑损伤的标准。GCS评分越低,昏迷越深,患者死亡率越高。根据GC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有预见性地作好各项护理工作。发现昏迷加深应立即报告医生。颅脑损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合并脑疝。为了节省时间,各项检查、急救、术前准备应同时进行。

2.2改善脑缺氧、降低脑水肿脑外伤后急性期血气分析显示,机体处于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使机体氧供需矛盾加大。有报道脑外伤后肺部顺应性下降,呼吸功能不全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4]。因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是预防脑缺氧发生脑水肿的重要措施。

2.3在颅脑损伤患者家中,家属和意识清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①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职业、年龄、家庭背景不同,作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急躁情绪。②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抢救工作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忙而不乱,以熟练的操作技术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2.4躁动不安和舒适状态改变是脑外伤病人的一个常见表现对躁动病人应专人护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脑水肿、肿胀、呼吸道不通畅所致的缺氧,尿潴留、疼痛、体位不舒适等。对躁动病人保持舒适的体位,按医嘱输入脱水剂,为了保持输液通畅,一般用留置针输入。密切观察病情,当病人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入安静时,应提高警惕、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总之,对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途中医疗监护及院内急诊科的强化救治,对于维护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了节约时间,医护之间需密切配合,各项检查、护理操作需同时进行。尽量缩短伤后手术时间,尤其是脑疝发生时间,在院前及急诊抢救过程中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争,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均娥.急诊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l:221.

[2]纪玉桂、刘红英、陈宇乐等.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瞳孔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80

[3]孙艳杰.神经外科939例重症患者的监护及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20

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手术护理配合;急诊处理;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死亡很高,常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因此救治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开颅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压力。选取200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颅脑损伤患者,就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23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39.3岁。本组137例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CT扫描):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14例,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114例,颅脑损伤、颅脑骨折9例。137例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为87.59%,死亡17例,其中7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余10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

2 术前护士配合

2.1 仪器准备 接到手术通知后,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采取的方案;准备好手术室,调节室温给患者和救治人员良好的手术环境;迅速准备好开颅工具,以及手术过程中会用到的器械设备:心电监护仪、电动颅钻、手术头架、麻醉机等。

2.2 药物准备 林格液、甘露醇、氟美松、脱水剂、代血浆、抢救药品等。

2.3 病人准备

2.3.1 保持静脉通道顺畅 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迅速采用静脉穿刺技术给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如有特殊情况可选用深静脉插管或者颈外静脉穿刺,维持静脉顺畅;当患者口腔分泌物过多时应迅速清理呼吸道,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为防止其坠床或损伤,需及时约束患者的四肢,以防由于躁动而引发脑组织外溢。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状况、生命体征等的变化。

2.3.2 病人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患者的选择原则是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并且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和抢救。通常情况下选用仰卧位,也可使用头架固定头部,将背部稍微垫高,防止压迫颈动脉、气管和头颈扭曲。

2.3.3 备好消毒用品 准备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手术中协助医生清理伤口,清除创伤部位的异物和污染物,谨防手术切口感染,常规全头皮肤进行消毒。

3 术中护士配合

3.1 巡回护士的配

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选择易穿刺、血管粗并且容易固定的位置。同时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以及脱水剂,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深静脉穿刺,既能够调节输液总量,又可以监测静脉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为防止其坠床或损伤,需及时约束患者的四肢,以防由于躁动而引发脑组织外溢。

在手术抢救过程中,护士要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严格手术抢救的流程,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在治疗中,要注意室内温度,当患者体温过低时,要升高室温并且棉被保暖。由于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时间一般较长,出血较多,所以术中要注意保持吸引通畅。

巡回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突况要及时观察分析、快速反应,不能够慌乱,做到镇定自如、急中求稳,稳中求胜。护士在手术开台时,调节灯光确保良好的视野,及时补充消耗的药物,同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2 器械护士配合

准备好所需物品:常规消毒铺巾、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等。在手术医生结束后,应迅速清点棉布、缝针等无误后逐层关颅,做到又快、又准、又稳,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积极配合医生,使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手术时间。

137例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为87.59%,死亡17例,其中7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余10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

4 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死亡很高,常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手术治疗选择恰当的开颅时机和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高压进一步恶化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因此,巡回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突况要及时观察分析、快速反应,不能够慌乱,做到镇定自如、急中求稳,稳中求胜。器械护士再配合医生时要做到“快、准、稳”,使手术顺利进行,为抢救成功创造机会,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林兆奋.282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7(2):12.

[2] 周良辅.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杜,1998:225―247.

[3] 谭翱.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5):317―319.

[4]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3―285.

[5] 尹康,林毅兴.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晚期患者的抢救[J].中华刨伤杂志,2002,11(18):699.

上一篇: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 下一篇:对口腔医学的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