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资金流动性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44

确保资金流动性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1

【关键词】现金流量 财务管理 医院

现金是指单位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和有价证券,现金流量是单位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对医院而言,既肩负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能,又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医院加强现金流管理,保持合理现金流量,提供业务发展资金支持。

一、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意义

医院是一个既具有公益性又兼具经营性的社会卫生组织。随着财政拨款减少和医院药品销售收入日益下降,医院目前的现金流量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通过分析现金流动状况,能够更好地分析医院的盈余情况、投资情况和财务状况,对医院的营运能力做更加客观地评价,为医院提供准确有力财务信息支持,提高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一)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医院是一个现金流动频繁、营运活动活跃的社会性医疗卫生机构,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更加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分析。能否正常合理的管理控制现金流量,将对医院的正常营运活动造成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是对医院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二)提供医院财务预警

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信息来源,现金流量分析能够为医院提供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动状况等相关信息,对准确的评价医院的财务弹性和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为医院的财政政策和营运政策的制定提供较准确可靠的依据。

(三)确保医院偿债能力

医院医疗欠费逐年增加,医疗逐年增加的欠费情况以及其清偿困难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两大绊脚石。通过分析医院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信息,在计算出准确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到医院阶段性的现金收入,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医院在满足医疗经营活动所需现金后,能否具有较强的偿还债务能力。

二、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靠的预算制定依据

在制定现金预算时,必须要有准确可靠的调查研究,有的医院不进行调查,仅依据医院历史指标、历史经验,而缺少对市场状况的客观准确调查研究,也没有对经营项目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做正确的预测评估,使现金流入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对于部分管理相对比较松散的医院,虽然也计划了各种经营目标,但没有把实现经营目标与医院职工利益紧密结合。例如:在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下,医院下属部门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单病种成本,使单病种医疗费用超过定额控制标准,超出社保给付标准的那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形成欠费,而下属部门仍以医疗收入为准计算奖金,从而导致医院现金流入不足、流出增加的“双亏”局面。

(三)缺乏弹性的调节机制

医院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中长短期预算。而有不少医院,虽然制定了各种预算,但中长短期预算没有做到很好地结合,只突出了中长期预算,忽视了短期预算调整;只考虑稳定正常现金流量的情况,不考虑拖欠、失衡等不正常情况;只考虑收入盈利,不考虑亏损的可能。因此,缺少应变的弹性调节机制,现金流量一旦出现问题,医院经营就会出现左支右绌的困境。

三、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医院资金安全

医院的货币资金收入很大,一些大型医院每天的资金流量已经在百万以上。需要医院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强化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明确资金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2.加强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专门登记簿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3.建立货币资金盘点核查制度。要随机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门诊住院备用金,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款相符。

4.建立收费退费控制制度。加强结算起止时间控制,统一规定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每日、每月结算起止时间,及时准确核算收入。退费时必须出具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由专人核对原始凭证和记录,控制审批权限,完善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归档工作

(二)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通过对动态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为筹资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没有统一的要求,工作中可以借鉴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有提供医疗服务,收到财政补助,购买药品和卫生材料,支付劳务税费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院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导致医院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向银行借款偿还债务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价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原因、评价医院的支付和偿债能力,揭示医院经营收益、活动与净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原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如通过对现金流量净额和负债指标配比,可以反映医院偿债能力,通过业务收入和现金流量净额配比,可以反映医院现金营运能力的比率;结构分析,如通过计算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可以了解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财务弹性分析,主要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对外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的比率,它反映医院资金的自给率,揭示医院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三)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

医用材料和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了医院50%以上的运营资金。材料和药品的积压会占用医院有限的资金,增加储存管理成本,造成营运资金紧张。长期的积压可能会造成药品材料丢失毁损,增加了库存的风险。但医院又必须保证药品和材料的充足供应,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医院需要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改进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需求的情况下提高药品和材料的周转率。

医院库存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ABC库存管理方法,根据库存的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药品或材料可根据供应金额大小序列分为A、B、C三类物资。A类物资特点是品种少,占用金额很大,如各种高值耗材和药品。对这类物资应该采取集中招标,统一采购,以需求为导向来制订采购计划,尽量做到现用现买,压缩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从而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在出库则应减少发料的批量,降低二级库的库存量,也避免以领代耗的情况出现。同时应与供货商保持密切联系,协商各种紧急供货的互惠方法。C类物资与A类物资相反,品种数量众多,而所占的消耗金额却很少,如常用药品和一些低值材料。对于这类物资应当适当增加库存量,减少进货次数。对B类物资,则宜采取常规管理方法。

(四)加快应收医疗款回流速度,减少社保扣款

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医疗机构宗旨是救死扶伤,而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往往接诊的病人病情比较疑难复杂,容易发生欠费的情况。而医院与社保结算时,社保部门可能会拒绝支付他们认为超范围部分医疗项目的费用。应收医疗款会占用医院有限的现金资源,影响医院资金周转,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应收医疗款周转速度,一方面应规范住院预交押金、出院结算制度。在患者入院时要对其社会联系信息进行较详细的登记。严格建立和执行一日清单制,使收费项目明细化,及时解释患者的疑问,在患方无疑问的情况下逐日签字确认,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患者出院时,结算处要严格核对费用,患者费用与预交款按照多退少补的办法结账。设立专门的催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定期查询、分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时通报主管部门、临床科室及患者,做好医疗欠款的催款和追缴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应当提高自身医疗活动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改善各科室的服务态度,从而减少患方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因素为借口拒缴医疗费用。医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同时也应注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改善所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利用闲置货币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现金是非营利性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大,表明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金使用效益低。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医院可将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性资产中获取利益,增加现金流入,或用以偿还即期带息债务,以减少现金流出。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通过最低总成本法确定。最低总成本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资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货币资金拥有量。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要承担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和短缺成本。如果医院持有过量现金,则会导致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相反则会造成短缺成本增加。该方法假设企业未来的货币资金收支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测算货币持有成本最低点。另外,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医院可以充分运用金融机构开展的各项业务,围绕安全高效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理财渠道,提高资金效益。例如通过办理协定存款业务、办理单位通知存款业务减少现金需要量。通过投资货币式基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资金效益。

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和资金预算的一个重要环节,需严格管理和谨慎对待。在现金管理方面,今后要多考虑使用现代科技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从而使医院在现金的使用和控制上更加科学更加健康,更好地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娜.谈谈当前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18).

[2]陈军.防范资金风险与资金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09(18).

[3]陈建东.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06).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2

【关键词】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扩大和国库库款余额的增长,全面推动国库现金管理,已成为深化国库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标志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则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一、当前推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困难

1、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难度较大,准确性不高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包括国库现金流入、流出和存量的预测,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是国库现金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由于我国目前还存在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随意、预算政策多变等因素,根据预算编制与执行计划,很难准确预测国库资金流量的变动。而且,当前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周期较长(目前只是按月预测收支与库存,很难为实际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提供决策参考),预测精度不高。另外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还要考虑地方税收特色、专项支出项目等因素,要获得精准的国库现金流预测结果难度更大。

2、国库资金分散管理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完整性

我国地方政府的资金通常分散于省、市、区、县等不同的国库机构,地方各级国库资金分属于不同财政机构。受财政体制、管理手段、地方利益、认识偏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仍有大量预算外资金脱离地方国库管理之外。国库资金的存放分散、不能集中使用限制了各级国库机构资金的规模,使国库现金库存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地方国库收支现状,弱化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产生积极的合力效应。

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性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收支和现金余额的集中化管理,库存现金余额的集中化管理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这项制度改革在地方财政推动缓慢,仍存在专户重复开设、资金分散收付、专户资金沉淀等问题,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库存现金集中化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影响了国库库存资金的高效运作。

4、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欠缺可靠的质押品保障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要求商业银行按照规定比例以国债为质押物获得存款,确保投放资金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但对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而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没有足够金额的质押品来保证国库现金存款的安全完整,因此,如何选择优良的质押品、安全管理质押品成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又一难题。

5、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更多的受到政府的主导或干预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为巩固和提高宏观政策调控效果,促进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而主动倡导推动的。为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即在保证资金安全和支出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获取资金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决策往往会倾向于政府主导的产业或重点扶持项目,追求效益目标的动机较多,很容易发生投资失败,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收益性与安全性。

二、完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综合考虑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当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首先选择在省级进行。待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建设、单一账户体系、现金流预测等更加健全完善后,再向省级以下逐步推广。

1、加快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稳步、规范开展

由于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操作运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因此,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在总结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深入探讨如何完善制度与流程,尽可能地从制度根源上避免出现问题,进一步制定完善的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在统一、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操作,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规范、科学、有效开展。

2、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性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财政预算内、外资金逐步集中到国库进行统一管理,但仍有部分财政资金游离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之外。建议尽快规范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撤销违规财政专户,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真正实现财政收支和库存现金的集中化管理,增加国库库存现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实施平台。

3、建立科学、完善的现金流预测体系,提高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地方国库现金流预测水平还处在基本探索阶段,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准确滚动预测。因此,为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要切实加强地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减少地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确保国库现金流预测的可预见性和规律性。其次,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切实增强分析能力,通过利用定期收集的信息建立参考数据库和采用一些科学分析技术等手段,使国库能每天、每周进行高水平的、可靠的现金流预测,建立短期现金流动预测机制。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降低资金成本,指导国库资金余额的合理运作。

4、建立顺畅的信息协调共享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制度的建立,督促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及时沟通,管理统一步调,工作协调规范,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沟通磋商,及时商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将人大和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融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公布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

5、制定国库现金管理应急预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为保证国库资金安全,应就非正常情况或是紧急支付等意外出现时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出详细安排,以保证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正常、有序进行。如:在定期存款期限内,定期监测存款商业银行质押债券市值的变化,确保足额足值质押;定期监测、分析中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经营风险,及时提示预警;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国库定期存款会计科目设置,规范参与银行国库现金管理日常操作,促进中央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雁.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之初探[J].财会研究,2010(20).

[2] 史慧明.地方国库特点与地方现金管理特殊性初探[J].河北金融,2011(20).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金上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1-0067-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与使用效率问题

(一)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手段少,管理谨慎

1.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

目前,农发行资金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头寸管理、系统内借款计划管理、资金调度管理三个方面。农发行基层县支行在满足企业合理贷款需求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具有直接影响的是系统内资金调度管理。

农发行发放粮食企业收购贷款的操作步骤是:先由收购企业向农发行县支行提出借款申请,经县支行审查通过后签订合同,同时,县支行向上级行请求下划资金,资金到位后当日划入企业账户。合同到期,企业归还资金后,县支行当日将资金上划至其上级行。但严格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并非县支行所进行的流动性管理,而是其上级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防范下级行违规操作的管理措施。

2.农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可运用的手段不多。

随着农业银行改革力度的加大,县支行经营权限进一步被压缩,流动性管理手段越来越少,基本上是以上级行各类考核指标为依据进行管理。

当前,农业银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基层营业所进行流动性管理;二是县支行本身的流动性管理。

首先,对营业所的流动性管理,主要表现为核定营业所库存现金,以维持营业所对存款户的日常支付。其次,县支行仅能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小幅度调整流动性管理目标与指标。目前农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目标,已经由满足存款支付和合理贷款需求支付并重,逐步转化为以满足存款支付为主,满足合理贷款需求支付为辅的管理目标。

3.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管理自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管理非常谨慎小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然实行两级法人管理体制,联社作为一级法人,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经营自。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目标比较全面,即在满足对存款人正常支付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流动资产以满足各类借款人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农村信用社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如省联社,自身实力不强,对于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通过调拨资金填补基层农村信用社支付缺口能力有限。此外,农村信用社缺乏品牌优势,当出现支付缺口时很难从其他商业银行拆入资金,因此,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要比农业银行县支行更为全面和谨慎小心。

(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1.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首先考虑的不是本身的经济利益,而是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2.农业银行县支行把确保资金安全性放在经营的首位。农业银行县支行曾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其上级行和县支行本身都十分关注资金的安全性。上级行大幅度上收了县支行信贷权限,县支行资金大量上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收益偏低,不良贷款占比高,增加了信用社经营风险。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存在问题原因

(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条件合理地处理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

为确保资金安全性,农业银行县支行尽量将闲置资金上存,这是因为其信贷权限被大幅度上收、不愿承担贷款风险。其支付风险小于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由于人员素质、经营环境等问题,其流动性管理水平仍比较低。

首先,农村信用社闲置资金集中于同业存款,基本不投向流动性较强和收益较高的国库券或其他金融债券。

其次,相当部分流动性资产流动性并不强。所谓流动性资产是指一个月内可变现的资产。农村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存款绝大多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无特殊情况不能动用,其实际流动性并不强。农村信用社存放同业款主要包括存放各家商业银行、省联社和安阳市办三部分。将大量资金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有求于各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银行基层支行都有同业存款任务,需要吸收农村信用社存款以完成其存款任务,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并不能轻易从商业银行划走资金,而要经商业银行同意后才能划走。存放省联社和安阳办公室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投放或用于救助支付风险较大的其他信用社,流动性较之存放国有商业银行款项更低。存放于广发行郑州分行和安阳支行的资金,一部分实质是农村信用社广发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而向该行缴纳的保证金;另一部分则是为开展其他业务,如转贴现而存放。而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仅是合同到期,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贷款不会按期归还,多数会以借新还旧形式被借款人重新使用,根本不能考虑以其作为确保支付的资金来源。

(二)内部管理体制制约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的自我调节能力。

1.商业金融支农乏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农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减少,贷款权限上收,除个人消费和质押贷款外,其他贷款一般授信权限很少,县支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农村信用社也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对基层信用社1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批权限也全部上收;农村信用社为提高资金的安全性,贷款手续烦琐、要求严格,制约了涉农贷款的投放,特别是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贷款要求得不到满足。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均把保证资金安全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但资金使用效率却大打折扣。

2.河南省农发行信贷支农自主经营权仍然较小。

由于基层行没有信贷自,亟须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经济主体往往达不到上级行的要求而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农发行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缩小。

(三)政策性因素导致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从而使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响。

1.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因素。

一是改革前农业集体组织、生产队各种名目的贷款,改革后已全部形成“无主”贷款。二是原来县、乡(镇)、村三级集体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倒闭或进行改制、重组等,使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被悬空。三是从提倡大力发展多种经济

形式和经济成分,到取缔“十五小”企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债务无法落实。四是目前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过热”行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压缩信贷,企业利润锐减,甚至已开始出现亏损,使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加大。

2.地方性政策因素。

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二是地方综合治理。如河南省某市的安林公路综合治理,涉及农村金融机构贷款17033.7万元,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7460.7万元。三是农业经济政策不切实际。在地方农村经济政策指导下,各种示范园、种养基地及特色产业得到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由于市场原因和技术条件达不到,成功率很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3.政策性遗留问题。

一是基层农发行成立之初,一些附营企业贷款未能向农行划转,这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二是财务挂账政策滞后。此部分财务挂账是收储企业在进行政策性收购过程中形成的挂账。对因政策界定执行等因素形成的应挂未挂贷款,以及这部分贷款在挂账后消化处理前,对农发行信贷资金构成较大风险。三是粮食顺价销售与供求状况错位,累积了信贷风险。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对粮食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敞开收购的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为将收购的成本转嫁出去,减轻财政负担,企业收储的粮食必须实现顺价销售。但近几年粮食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加之粮食消费的价格弹性低,敞开收购的品种与市场需求错位,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即使以较低的价格也难以销售:“敞开收购”与“顺价销售”政策导致敞开收购一库存积压一陈化损失一不良贷款上升的恶性循环。虽然国家每年对保护价位下调的幅度与上年保护价与市场粮价平均价差幅度基本一致,力求降低成本,与市场接轨,但是,由于市场粮源未被垄断,保护价一直高于市场价,粮食库存整体实现顺价销售十分困难。陈化粮、陈次粮越来越多,加之市场变动,库存粮食严重贬值,占用贷款的潜在损失也与日俱增,成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一大隐患。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是阻碍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原因。

“逃废”银行债务问题依然严重;银行内控制度不落实,个别银行工作人员以贷谋私;政府干预仍然存在,权力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介绍贷款。农村企业倒闭率较高,造成农信社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政策建议

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资金投放、收益与风险是正比例关系,银行资金投放的风险大小,都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然而,在目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一旦向企业投放,形成的风险几乎就成为必然。在目前的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地减少流动性资产,增加信贷资金投放,给自身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自身所获得的收益。

(一)按既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要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一是正确处理上存资金与贷款和投资适度增长的关系。二是认真核定保证支付与库存和周转资金保持的适当比例,尽量减少不生息资金的占用比例。三是加大发展中间业务的资金使用量,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四是积极参与公开市场业务和开展货币市场业务,提高富余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府应协调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与保全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安全的关系。执法部门要对逃废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提高信贷资产的社会保障系数。农发行应当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载体,包括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结合,以弥补市场缺陷。在合作性商业金融薄弱的领域,地方政府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投资提供窗口指导。

(三)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热点行业政策的前瞻性研究,为行业信贷调整、避免过度集中提供决策依据。

(四)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规模、结构、质量、发展速度的协调发展。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大优质高效客户营销力度,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稀释不良贷款占比;另一方面,加大存量贷款的贷后维护工作,避免正常类贷款的劣变,加快从低质量客户、高风险资产的退出,有效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是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目前呆账准备金计提只与贷款余额有关,而与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且呆账核销制度没有规范化、制度化,手续复杂,银行缺乏自。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尤其必要:第一,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充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同时准备金的计提必须及时、充分,并使之制度化。目前贷款分类制度已实施,应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按其风险程度不同提取不同比例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第二,建立对呆账准备金的评估制度。要定期对准备金的覆盖范围和充足性进行评估,及时增拨或减少准备金的数量,使之与贷款损失水平相适应。第三,建立呆账及时冲销制度。对损失的贷款,不应当长期反映在资产负债中,应当规定冲销的适当时限。对贷款的冲销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明确的审批制度。二是坚持“谁出政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执行政策性业务的粮、棉企业能得到合理的补贴,不至于承担因政府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筹集粮食贷款风险准备金并按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提取和使用。

(六)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市场已经放开,农村地区原有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已全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农发行必然由纯政策性银行逐步向商业化经营过渡。农发行应实行“政策性贷款商业化操作”,即政策性贷款在发放、管理和收回中必须坚持商业化管理。对发展前景好、资信程度高、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资金供应和条件上放宽;反之,则应停止支持。由单纯追求社会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转变。

(七)资金系统内上存,是基层农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权益之计,不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佳,资金上存是目前农业银行基层支行既能确保资金安全,又能获取一定收益的暂时出路。目前,在农行基层支行上缴二级准备金、统筹金、系统内上存资金三个月限额、六个月限额、一年期限、三年期限、剥离上划不良贷款中,上存资金中三年期利率最高,因此,在确保对存款人支付的前提下,应尽量参加三年期系统内存放资金。此外,资金上存后由经营水平较高的上级行进行经营,可以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收益更高的项目进行资金投放。

(八)降低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提高其流动资产质量。首先,一方面,目前监管部门确定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为80%,是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信贷业务,地方政府、企业与银信部门矛盾不断加深的特殊条件下,监管部门为缓解矛盾而出台的特殊政策。这一政策,不符合《巴赛尔协议》不得超过75%的规定。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政府干预、逃废债严重的情况下,将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降至75%,有利于减少农村信用社放贷形成的损失,增加农村信用社流动性资金,增强支付能力,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的发生。其次,改善农村信用社流动资产结构,提高流动资产质量。随着省联社的成立,农村信用社省内结算渠道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已经不再依赖商业银行结算渠道,因此,应将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降至最低。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加深,县(市)联社即将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进行独立核算。在这种情况下,省联社和市办也不应利用职权,要求农村信用社将资金大量上存,用于自身放贷谋利,而要给予基层社较大的流动性管理权限。在确保对存款人日常支付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国库券在流动性资产中的占比。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4

一、维护货币政策原则

金融是的核心,其对国民经济的总量控制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灵敏、有效的调节作用。运用金融手段,借助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国家可以通过控制信用货币的供应量,间接控制总需求,从而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至关重要。在整个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完成其任务和实现其调控职能的核心所在。货币政策不是对单个银行或某一经济部门采取的具体经济政策,而是一种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相结合,并以总量调节为主的经济政策,其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市场等诸多宏观经济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调节和控制进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中开始扮演“制动器”的角色,并与其他发挥驱动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货币稳定的关系,使国民经济的有关指标通过货币机制的调控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政策,并成为国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在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相当丰富,按照其运行机制,一般将其分为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效应等。为了保证货币的合理发行,保持人民币的币值基本稳定,就要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入手,使各种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监管活动朝着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发展。

因此,金融法应将维护货币政策确定为自己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区别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两个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政府有效转变其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坚持这一原则,就要坚持稳定货币,抑制通胀,优化结构,发展经济,通过制定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一致起来,使货币政策在金融法的保障下在各种金融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贯彻和实施,进而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规划目标。

二、安全流动效益原则

以商业银行为例,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由该立法规定和立法精神看,各商业银行的经营宗旨就是围绕维护银行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而展开,银行资金的安全和效益不仅仅是银行的立足之本,同时也是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益重心。应该看到,除商业银行之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也同样把资金(或金融资产)的安全、流动和效益作为根本宗旨,这在货币、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资产的经营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化中都可以获得证明。如证券上市制度,其目的就是赋予证券更强的流动性。从这一宗旨的含义看,安全性着重强调金融机构旨在追求业务经营的长期稳定和免遭风险损失;效益性则突出反映了金融机构同样要追求盈利和经济效益的性质,盈利是所有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当然也是终极目的;流动性关注的则是资金或金融资产的周转速度和频率,它和安全性和效益性显然不无关系。实际上,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其相互之间既会发生冲突,又可以协调统一并进而形成有效的平衡。流动性既保障安全性,又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效益性则以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实现前提。细言之,流动性是金融资产发现市场、在市场上寻求最有效利用机会的现实要求。可以说,流通是金融市场的使命,流动性是金融市场的本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连接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纽带,是实现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手段和工具。金融法律制度的设计必然以保障市场流动性为其前提和目标,从而最终实现金融市场存在的资金融通价值。金融法通过规定具体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利率制度、汇率制度、存贷款制度以及结算制度、保证金制度等充分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和实现。

因此,应该把金融资产的安全、流动和效益也确立为金融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强调资金和其他金融资产利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这是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化解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当前金融业竞争加剧、投机升温、市场波动和管制放松下克服金融业脆弱性的治本之计。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在保障金融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金融资产的周转速度,增强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益,使一切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都认真贯彻这一原则,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利益平衡优化原则

在关系中,不同利益的存在是客观的,单纯、一味地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或者客户利益会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在金融法中应当集中体现出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思想,把利益平衡优化确立为金融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金融市场的既离不开个人以及工商等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用心经营,更离不开国家和的扶持与协调。投资者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能以损害金融机构利益为代价,同样,对金融机构的利益保护也不能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为代价。例如,证券法律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以克服证券市场中的欺诈、误导、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为基本目标,保护投资者利益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证券法律制度除了保护投资人利益之外,其终极目标则是保证证券市场运行的顺畅,保证证券流通的顺利进行,这与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证券市场主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同样有着重要关系。国家通过公权力的介入而干预证券市场时,显然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投资人的利益和安全而牺牲上市公司的利益,削弱证券市场上市证券的流通性,否则就会阻滞证券市场的发育。金融市场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利益关系是冲突的。作为投资者,总是希望使自己的投资在安全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但实际上两者一般不可兼得,高收益总有高风险相伴;作为筹资者则相反,他们总希望自己在能顺利筹措到资金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筹资成本,同时也尽可能地把筹资风险转嫁给投资者。金融市场供求双方在资金流通中的利益矛盾是客观的,能协调这种利益矛盾的金融市场才是有效的。金融法应以“调解人”的角色出现,为双方设定合理的私权益分配,补充双方的意思表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使双方磋商谈判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或者降低法律救济成本,通过快捷地解决投资纠纷而使资本流通恢复正常。

在金融法中,各方利益的平衡优化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平衡优化并不否定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然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不能代替利益平衡优化。实际上,利益平衡优化原则只是一种价值体现,其旨在消弭个体追求私人利益所生之流弊,这是由金融法的社会性和公私交融性本身所决定的。在我国金融法中,商业银行接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证券交易禁止欺诈客户制度以及内幕交易制度等都是该原则的具体表现。该原则作为一种金融法律规范,在多数情况下未必在具体的金融法律关系或金融执法中直接适用,而是作为金融管理、金融执法与司法活动所遵循的一个根本理念或宏观标准,它要求有关机关在履行其职责时要仔细权衡利弊,而不是机械地理解法条而做出有违实质正义和社会利益的决定或裁判来。

四、有效监管原则

随着我国国民的货币化程度和对外依存度的逐步提高,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波动对国内经济和金融业的日益增加。我国金融业在发挥动员、分配资金作用的同时,也使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风险向自己集中。在此情况下,在金融法中强调确立有效监管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机构多元化、业务交叉与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从1998年起我国逐步建立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使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三个金融监管部门(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集中专门人才,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职能更为凸出,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能更富效率。然而,我国金融监管方式仍比较单一,监管手段以直接监管和外部监管为主,水平比较低,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从而导致监管成本高效率低,直接影响了监管的效果。从现实情况看,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将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而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它以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要求建立严密的金融风险防范监控体系。有效监管原则强调,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监管的作用无法取代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政府监管包揽一切,转向激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建立与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制度,倡导政府统一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自律功能,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扩大它们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途径,从而辅助政府监管去实现监管目标,将是今后金融监管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在金融法中确立有效监管原则,其核心就是通过法律的明确授权,为金融监管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坚决杜绝监管过程中的随意性,保证金融监管的客观性、程序性和公正性,使金融监管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5

关键词: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

1引言

近年来,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迅速增长,保险公司的营业规模持续扩大,对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保险公司主要是依托现金流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业,一些保险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暴露出了风险问题,如果不能结合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建立完善的营运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很容易由于营运资金管理不当,影响保险公司的现金流,进而造成保险公司的风险问题。因此,针对营运资金管理建立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促进提高保险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促进保险公司实现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的特点概述

保险公司的营运资金,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在进行内部经营活动时所使用管理的各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值,也就是保险公司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金额,具体来说,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了现金、应收保费、存款、应收账款、应售票据,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了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交税金以及应付工资等。保险公司的营运资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风险较高,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和经营特征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保险公司一些资金流出项目不确定性较大,比如保险公司突然出现巨额赔付,则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资金链问题。第二,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较为复杂,保险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经营业务活动范围相对较广,保险业务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分散性,这些都决定了保险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也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需要依靠严格的管理程序对营运资金进行控制。第三,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需要动态管理,保险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应该根据保险公司的自身实际状况,综合考虑保险行业发展变化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并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跟踪控制,以确保营运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3当前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环境需要优化,主要是当前部分保险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够合理,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不够完善,对于营运资金的筹措、管理以及使用等没有严格落实营运资金管理责任,针对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也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到位、流程不合理等,影响了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管理的推进实施。(2)在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面风险管控不力,一些保险公司在内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险公司营运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公司营运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未能及时的进行评估分析,造成了营运资金风险管理问题频发。(3)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监督力度不足,有的保险公司没有在内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尤其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对于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的进行发现解决,影响了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

4强化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优化提升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环境。在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方面,首先应该注重完善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尤其是根据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特点,确定最为合适的内部组织架构,对保险公司内部营运资金使用分工以及授权进行明确,并明晰保险公司内部不同层次以及岗位之间的职责权利,确保授权适当。其次,应该在保险公司内部建立完整高效的报告制度,对于保险公司营运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报告,确保营运资金管理的高效规范。(2)强化保险公司营运资金风险管控体系。防范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还应该针对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特别是在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的现金控制、银行存款控制、现金流控制、资金划转控制以及费用支付控制等方面,系统全面的选择营运资金风险评价指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等级划分,对于发生概率较大、风险等级较高的营运资金风险问题,提前制定风险应对管理策略。(3)完善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提高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和水平,还应该重视完善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营运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方面,应该重点包括资金计划、资金划拨、资金结算、资金监控、银企接口、资金业务、财务接口、系统管理、报表管理等。通过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对保险公司资产管控能力,促进营运资金信息资源共享,防范营运资金风险,同时高效的利用资金资源,提升保险公司资金管理效率,提高盈利能力。(4)强化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力度。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于内部所辖的各类资金以及账户应该强化监督管理,从资产负债匹配、公司内部资金流动性以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等方面强化监控与报告,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内部合规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确保严格落实岗位职责权限,强化财务授权审批,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等,尽可能的防范资金违规风险。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影响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各类问题,并制定整改建议措施,促进提高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5结束语

在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的改进完善方面,应该根据保险公司营运管理的不同环节,完善保险公司营运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架构,强化风险识别与分析,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营运资金监督管理力度,进而促进提高保险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福,徐芹.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3).

[2]邬方圆.保险公司销售系列全面薪酬体系优化设计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6

筹资活动是公司根据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和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及项目投资等特定用途时,从公司内、外部获取资金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筹资必须充分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和掌握好筹资策略和方法,确保融资成本和风险最低,资金运用效益最佳。下面仅就债权筹资方式作以论述。

1、理智的筹资决策。我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筹资业务最高决策机构为集团公司董事会,每笔融资业务规模及运用必须经董事会授权,控制了决策风险。

2、综合的效益测算。新增资运用效益测算和对原有资金占用项目影响双关测评,以评定筹资规模和投放方式。炼治行业库存准备资金和材料预付款以及存货占用资金合理度因原料和成品市场因素很难介定,但我公司通过安全生产储备、效益储备、风险储备测算,来确定合理的资金占用量和借款额以及恰当的借入时机。

3、安全的资金链和还款预案。我公司从流动资金占用或项目建设投入相对讲属资金密集形企业,资金占用和需求量很大,几乎每月都有到期借贷资金,如何保证资金链安全呢?首先,确保专项筹资专款专用,严格区分固定资产借贷和流动资金借贷的使用,避免短贷长投造成资金的风险。其次,根据年度财务预算和项目预算制定全年借款和还款计划,按月分解和落实。项目建设必须采用固贷,固贷不到位不开工,到位不挪用;每月初根据供、产、销计划编制月份资金调度计划,月底编制本月资金来源运用表,评定资金运用效率。有预有立、远近结合,既维护了企业商业信誉,又保证了公司资金动作安全性和效益性。

4、科学的筹资策略。筹资策略本着全局性、必要性、效益性和长期性目标,作好筹资的风险评价、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组合等工作。必须全面地衡量收益情况和偿还能力,做到量力而行,避免风险。内部融资本着风险小、期限短,外部融资本着以四大银行为主、小规模商业银行为辅的策略。同时,严格控制相关指标:

1)严格控制产权比例和负责比率。股权筹资前提确保国有控股,股权明确;负债筹资确保投资项目或投资经营活动的回报绝对大于资金成本。产权、负责比率基于控制力下的最佳效益的临点。

2)充分论证各种担保方式。特别是基本生产经营设备和不动产用于债务抵押的安全性,抵押方式的成本和限制条款,质押方式物权监管对公司正常运营的影响;评价互相担保人的资信和持续经营能力来控制或有损失。

3)筹资适度,合理安排筹资时间和金额,避免因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资金成本,也要防止资金滞后错过资金投放时机。

4)采用多种筹资方式及筹资组合,分散筹资风险;长短期筹资确定合理比例。

5)在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时,保证合理占用期限,避免信用危机。

5、严格控制二级公司对外融资。二级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及内部集资,其担保采取抵押或与外单位间相互担保,一次贷款在一定规模以上的或年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利率一定比率以上的,须报集团公司审批。贷款担保是公司的潜在负债,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原则上各二级单位不准为外系统单位(含合资、合作企业)或个人担保贷款。子公司之间的贷款担保,也须报请集团公司批准,确保上下利益一致,行动统一。

筹资管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筹资给公司带来经营资本,也带来一定的风险,筹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最终目标实现资金成本最低,风险最小,资金充实及时而又避免闲置或滞后。

二、投资管理实论

广义的投资活动除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其他投资外,还包括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我公司将投资管理分为内部投资管理和对外投资管理。

1、内部投资管理。内部投资管理可分为流动资产投资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在流动资产投资管理中,我公司根据年度财务预算和经营计划,按季、月分解,安排流动资金投放数量和时间。存货投资本着保证生产的安全储备、根据市场预测的效益储备,根据对客户信用评价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应收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首先确定公司中、长期规划,慎重评价新建、改、扩建项目,安评、环评、政策评价、市场份额等,重大项目征得股东会通过。对已确定项目,根据项目进度计划,采取招标方式,以最小的资金投入,保质保量,确保项目及时投产。其次,在立项前充分论证项目投入资金保证,投产后配套工程和追加流动资金保证,投产后对原有项目影响,投产后全公司物料平衡,公司中长期发展,上下游产品链,增容开口,综合效益测算等。

2、对外投资管理。

1)决策保证。我公司对外投资管理最高权力机构为集团公司董事会,对外投资经相关部门会专家组论证后,提交公司董事会,必须取得全体董事一致通过才可实施,对部分董事提出异议的必须重新论证或解决后再形成决议。

2)投资原则:风险小、收益高、变现快、符合主体战略。具体如下:

①投资增值程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增值是分析投资方案最重要的尺度。

②投资保本能力:必须遵循投资后原有价值不下跌的原则。

③投资风险性:投资有风险,事先必须考虑政策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等。

④纳税优惠方针,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到尽量享受纳税的优惠条件。

⑤全面、科学、准确预算投资的预期成本。

⑥正确估计公司的筹资能力,严格控制投资额度。

⑦投资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及经营思想。

⑧充分考虑实际资产和经营控制能力,对投资项目管得住,控制有力。

3)加强控股公司管理。集团公司对二级控股公司日常监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通过下发各项管理制度定性、定量指标管理;人员组织管理,依法履行出资人管理职责,明确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责;加强统一核算制度,核算办法,核算原则;加强资金结算监管,保证结算安全和效益性;加强资产、存货管理,实行采购定额招标制度,转发存收、发、存制度;加强会计信息报告管理;加强事中、事后检查、监督。

此外,二级单位对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联营企业等,必须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可行性报告、立项、审批、注资额、注资方式都要慎重研究,并注意上述原则,经集团公司董事会通过后,报有关部门审查。

二级单位在用专有技术、商誉、实物等对外投资,要确保主业安全,其计价必须经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核定,报董事会通过。对连续三年亏损或亏损严重,没有发展前途的投资项目,及时退出股份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

财务上对控股的单位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其他单位按成本法核算。加强日常监管和审计工作,在收益分配上集团公司与其他投资人在分配方式和次序平等,各公司利润分配预案需报集团公司批准,严禁对集团公司不分配或分配挂帐。正确计算投资收益和损失,并实现收益的安全完整。

4)投资退出管理。公司根据经营需要,在合法退出投资时,实行严格的清算制度,国有产权交易需公示招标,确保国有财产不流失。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7

一、经济收益:社会财富观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收益是纳税的基础,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对象,也是评价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标准,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收益的确认、计量、评价及真实性研究一直都是经济学以及会计学研究的重点。

经济收益源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亚当·斯密把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并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使得收益概念建立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而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则提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①精神收益,指心理的满足;②实际收益,指经济财富的增加;③货币收益,指资产货币价值的增加。在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中,精神收益因主观性太强而无法衡量,货币收益因只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化而成为一个静态概念,所以经济学家仅着重研究实际收益。

经济收益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定义是希克斯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这个定义虽然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但也可以用它对企业收益进行解释。即企业收益是在期初、期末企业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可以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

经济收益和资本保全概念是密切相连的。要想更好地理解收益的经济学概念,必须了解资本保全概念。所谓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到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确认为收益,也就是说,在确认收益时必须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返回。二者如何划分,有不同的标准,相应地就有三种资本保全概念:

1.财务资本保全。亦称名义资本保全、货币资本保全。即以名义资本的保持为基础来确定企业收益。当企业在一个特定会计期间的名义收入超过其发生的成本费用、达到了资本保持的目标时,其超过额就可确认为企业在该期间的收益。这一概念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或认为货币价值的变动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

2.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亦称一般购买力资本保全,是指在不改变会计计量标准但改变会计计量单位的前提下确定收益,即企业的收益确定必须保持原有资本的购买力不变,企业的现时收入超过原有资本购买力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

3.实物资本保全。亦称再生产能力资本保全,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保持原有的实物资产或原有的生产经营能力。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持续性的特征,故要求企业在一个资本循环终了时收回的资本至少能满足下一个资本循环垫支的需要。这一资本保全理论引入了重置成本概念,认为现时收入超过资产重置成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英国桑迪兰兹委员会就曾指出:“利润不是维持货币资本后的剩余,而是维持实物形态资本或者说是维持生产一定量产品的能力之后的盈余。”

显然,社会财富观严格地以资本保全理论为基础,只把不损害资本完整前提下的价值增值作为收益,从而可以保证收益的分配具有足够的资源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收益是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途径。

二、账面收益:虚拟会计收益观

会计学上的收益具有特殊的含义。一般而言,会计收益与特定的会计主体有关,是会计主体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与相同期间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的差额。会计收益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现销售收入所耗用的费用后的差额。②会计收益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成果。现代的会计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量当期收入和费用的,相应的会计收益的确定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③会计收益的计算是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费用的。由于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的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因此费用是已消耗的资产的历史成本。④会计收益是依据配比原则计量的。与当期不相关的成本应作为资产项目结转为以后期间的费用。⑤会计收益的确认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只有与资产价值增加的相关条件得到满足之后,才能确认为收益,即会计收益的确认要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账面收益观,作为一种传统的会计收益观念,在会计学界具有牢固的根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1)中指出:“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来计量企业的收益及其组成,一般比当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能更好地说明企业的业绩。”FASB明确地肯定了会计收益信息在作为未来现金流量“指示器”方面的优越性:“编制财务报表的首要重点是通过收益及其组成内容的计量,提供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人士,他们出于对估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关切,对这种信息特别感到利害攸关。他们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的关心,转化成主要关心收益方面的信息而不是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FASB还含蓄地批评了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如果只列示短期内诸如一年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就不能充分表明企业的业绩是否优越。”

但是,尽管会计收益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程序形成的产物,尽管它被认为是企业的收益,但显然难以说明它与企业财富特别是现金流量增加之间的关系。因为会计在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时,普遍遵循着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并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这就使会计收益更具有一种“虚拟收益”而非真实收益的倾向。因为会计收益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企业获得了相等的现金流量,而可能是以一种虚拟的形式(债权)表现出来。其结果是会计收益只能说明企业“赚得的钱”,而不能说明企业“赚得的现金”,从而使企业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发生“滞脱”。当然,这种收益观还与特定的会计期间有关,而非与企业整个的持续经营期间有关。当企业因为某种不可控制力破产或清算时,所有的资产(真实的或虚拟的)都需要转换为其初始形态(现金),即所有资产在企业整个寿命期间流动的结果是其终极形态等于初始形态(所不同的只是其量上的变化)。这便说明了资产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这种经济利益最终是以现金流入为标志的。

三、变现收益:真实会计收益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现金流量信息受到了普遍关注。FASB在SFAC No.1中同时强调了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关注,指出:“与特定企业最直接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潜在使用者,一般较关注企业获得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因为他们的决策都和期望中的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有关。”

现金流量表进入财务报表体系后,对现金流量以及变现收益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谓“现金至上”、“现金为王”的观念日益受到重视。因为从理财的角度看,企业持有足够的现金,不仅可以满足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质资源的需要,而且可以满足对外投资的需要,还可以满足日常支付、临时性需求等需要。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或可动用的现金资源,或者可能导致生产经营的中断,或者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引发财务危机。因为只在账面上表现的会计收益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企业不能拿这种收益进行分配,不能补充生产资料,不能缴税。

收益的“虚拟性”必然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与支付能力的不协调,甚至使企业暴露在财务风险之下。当企业的收益大部分为“虚拟收益”时,也可能就是企业面临清算之日了。美国会计学家拉森曾明确指出:“现金而非利润是主体活动的最终结果。利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现金是一个物质资源。”R.L.瓦茨和J.L.齐默尔曼也认为:会计盈利是根据不同的基础计算出来的,有时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来估计收入和费用,有时则采用市场价值来估计。结果,会计盈利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就像8个苹果减去6个橘子所得出的差额一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正因为会计盈利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所以它们无助于投资和生产决策,并且,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上的股票价格也不可能向竞争性投资活动中的资源分配发出有用信号。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会计收益与其现金流量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收益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应当在实现或发生时就确认,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这就导致了有些收入虽然没有形成现金流入,但可确认为收入;有些成本费用虽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可确认为成本费用。虽然从企业持续经营的整个期间来看,企业的总收益和现金净流量是一致的,但在特定会计期间,两者往往存在着差异,因为有很多会计收益并未真正实现现金流入。

收付实现制作为与权责发生制可以相提并论的一种会计确认基础,在确认收益时既不遵循持续经营假设,也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而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作为确认标准。因此,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的会计收益是一种更具直观性的收益,是真实收益,是可以进行分配、缴税、偿还债务的收益。收付实现制的运用可以使企业的会计收益最大限度地与其发生的现金流量接近,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保持一致。因此,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真实收益比账面收益更具有决策相关性。西方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而非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收益。

因此,收益的变现性是决定会计收益质量的重要标志。目前,企业收益能力差,一方面表现在企业本身缺乏创造会计收益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在账面收益与变现收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收益变现性差是收益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企业实现收入的同时,是应收款项的增加,而非现金的增加;账面收益大于变现收益;付现成本大于非付现成本;有盈利但无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等等。因此,以变现性为标准确认的会计收益,是一种真实的收益。建立在变现性基础上的会计收益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其二,可以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支付能力保持一致;其三,可以用会计收益指标真正反映资产的服务能力,即其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

确保资金流动性篇8

医院转变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后,医院的现金流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往往造成医院的现金流入与收益不匹配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是企业主观赊销行为的结果,而对于医院来说,应收医疗款主要是其执行社会保障这一功能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医院每期的收益往往与现金流入有着较大差距。

(二)现金流入的缺口与政策性补偿不同步

医院由于执行社会保障功能而受到免税优惠,这种优惠,其实是减少医院的现金流出。另外,上级部门和残联等福利性基金会也会对医院的收入缺口给予补偿,但这种补偿是有限的,而且是在几个会计期间后以补贴的形式流入医院。

(三)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较少

医疗设备价值高昂,医用房屋也要求有特定的配置,因此,医院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很大。另外,由于药品、卫生材料等医疗物资价值高,而且不允许缺货,因此,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相比之下,由于医院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资金(留存收益)来发展壮大规模的,加上规避财务风险的原因,因此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对较少。

(四)投资活动支付的现金,主要是在经营活动中形成回流

医院以实业性投资为主,投资回收期长,其创造的现金流入主要是在“医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反映,例如,购置大型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是通过检查收入、手术收入等形成现金回流。

二、医院现金流量会计控制的意义

(一)分析现金流量的原因,保证资金的合理走向

医院的各种现金流入主要是其各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合理的现金流量结构,是医院正常运作的重要标志。如果某个会计期间的现金净流入主要是银行借款所致,就要深入跟踪分析其原因。如果银行借款资金主要是为了满足医院日常运营的需要,就应分析医院的医疗运营活动是否正常,因为靠借款来维持医院日常的运营活动可能意味着医院出现了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财务困难。

(二)分析现金流量状况,衡量医院业务收支结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由于医院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为列账基础来确认其业务收支结余的,故业务收支结余的质量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若应收医疗款较大,将影响到业务收入的准确性,而随意地提取修购基金也将影响业务支出的准确性。因此,通过现金收益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收支结余的比值)可以反映医院当期实现收支结余的可靠程度。

(三)通过现金流量会计控制,确保医院具有必要的偿债能力

利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信息,可计算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现金流量分析。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医院偿付债务的能力,可及时了解医院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医疗经营活动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付到期的债务。如果医院当期医疗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维持医疗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发生的支出后,其结余不能偿付债务,说明其已陷入了财务困境。

(四)分析医院各项投资的潜在风险,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

现金流量的动态信息为预测医院未来的财务状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如果医院投资活动是建立在科学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并且其现金流出量与融资现金流入量相对平衡,表明医院医疗运营活动正常,未来发展前景乐观。但是,如果盲目扩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就可能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三、医院现金流量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以药补医机制所产生的问题

以药补医政策主要是通过药品加成收入弥补医疗收支亏损,因此,从确保医院医疗支出得到完全弥补并实现收支平衡的角度,需要对目前医院以药补医程度的合理性进行科学性论证和分析。随着医疗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化,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以药补医现象的泛滥,如规定医院处方药量限制在一周之内,以防大处方;定期公布各医院药费情况,比较同一病种每人次门诊费用和每床日出院费用;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防止药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把医院门诊药房转变为药品零售企业,等等。

(二)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医院药品收支结余上缴卫生部门,统一缴存财政社会基金专户,经考核后统筹安排,合理返还。这一政策造成医院大量现金流被冻结。其主要表现为:

1.由于医疗收费价格绝大部分执行国家统一定价,没有施行成本价格,在财政补助水平不断下降,药品结余上缴的情况下,医疗亏损无法弥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2.药品利润全部上缴,返还要看亏损率,造成资金运动长期“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医院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

正因如此,事实上政府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并没有在全国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该政策出台后,全国实施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开展;二是极少数地区推行半年或1年后就销声匿迹;三是个别地区只收缴几家医院的药品收支结余资金,又悄悄如数返还,就连制定政策的国家卫生部也只执行了1年。

(三)货币资金管理问题

医院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医院日常货币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有效使用闲置的货币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收益率。目前,医院现金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一是多头开户,影响了资金运用的工作效率,并增加了资金调度困难,从而人为增加了在途资金的占用时间和数额,造成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损失。二是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由于没有作好现金预算,把大量货币资金放在活期存款户,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四)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问题

目前,一些医院竞相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增加医疗项目(尤其是收费标准较高的新医疗项目)提高医院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药品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资金缺口。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可以增加医院的医疗项目,提高医院的治疗档次,例如普通B超检查升级为彩色B超检查,CT检查上升为核磁共振检查,甚至PE-TCT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可以使检查结果更精确,进而提高医生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腹腔镜和宫腔镜的引入,使传统的手术转变为微创手术。大型设备的升级和使用会提高医院的检查收入和手术收入等,但在病人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

四、医院现金流量会计控制对策

(一)医院现金流量规划

医院现金流量规划是指按照医院工作计划及历史数据对现金流入、流出做出预测,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科学调控。

在进行医院现金流量规划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现金流量规划应根据医院业务收支计划、上级核定的财政拨款数、设备购置计划、基建维修计划、往年药品、物资等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往来款项预计变动情况、投融资计划等制定。

2.现金流量规划应以培植现金流入为重点,以科学控制现金流出为原则,以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为最终目的。

3.现金流量规划应落实到现金预算中,建立完善的月度、季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从医疗、药品、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

4.现金流量预算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强化刚性,强调计划管理的权威性和控制性,尽量保持流入、流出的平衡,同时又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各种可能的变化。

(二)医院现金流量会计控制体系

医院通过运用现金预算和现金流量会计控制指标,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现金循环进行监测和控制——从支付药品、材料等资源开始,到将它们转化为可供医疗服务,直至从患者等手中取得收入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预算的执行、差导的分析、预算的修正与再执行,对医院的整个运营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动态、实时的计算,与标准值、行业平均水平及医院前期数值的对比,以及对差异和原因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现金流量的控制。

具体地在经营活动中对采购、服务环节的现金流量进行控制策略:对采购环节,加强对药品等采购成本的控制;采用经济订货量等技术方法或手段缩减库存;延长支付票据及赊购款的兑现周期等。对成本费用管理,医院要认真制定成本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特别要对现金性费用支出从紧掌握,限制无效性成本开支,从而减少更多的现金流出。在医院服务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开展市场调研,开发新项目,开拓市场,以适应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要缩短应收票据及医疗应收款的回收周期。

(三)完善医院流动资产管理模式

经营服务活动是医院运营的基础环节,其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最终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从静态来看,医院现金流量会计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一经营活动的各资金占用项目的管理上。

1.医院现金的管理。医院现金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合理地测算现金的需要量,确保现金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平衡。现金的控制过程要求具有时效性。

2.医院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收益、流动性及风险的综合水平。存货管理的重点是控制存货成本,协调好各种存货的数量及其资金占有比例的情况,确定经济订购量及合理的存货储备,以最低的存货成本维持正常的医疗运营活动。主要措施有:加强采购控制,正确制定和执行采购计划,保持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严格控制领料,执行消耗定额,杜绝浪费现金。

(四)投资活动投资风险监测与现金流量会计控制

投资活动的财务风险体现在实业性投资和资本性投资两类活动中。医疗机构的投资活动是有限制的。实施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会计控制,首先要通过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各个项目引起的现金增加或减少额在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中所占百分比来分析医院投资于固定资产等的增长情况。评价医院规模扩大是否适度,医院是否有足够能力来承受。投资决策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一项财务活动,对医院的长期盈利能力与投资回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实施现金流量会计控制,反映到投资决策上,就是医院要以追求最大投资回报的经营理念,理性地看待投资决策,建立严格科学的投资机制。

五、结论

上一篇: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企业文化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