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劳动力资源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0:30

廉价劳动力资源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1

关键词:廉价劳动力工厂 中国劳动保障法 产业转移 经济全球化 产品内分工

中图分类号:F 062 文献标识码:A

一、廉价劳动力工厂

从2010年1月23日到2010年5月26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富士康发生“十二连跳”震惊了社会,人们在寻找这十二条鲜活的生命逝去原因的同时,也渐渐注意到了富士康“中国出口老大”的繁荣背后员工们所处的恶劣生活环境: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刻薄的安检,微薄的底薪,超长时的加班时间……由于其对效率、速度的强调与追求,对工人的机械化管理,富士康被英《星期日邮报》指为“廉价劳动力工厂”,每一名普通员工只是富士康这部庞大机器中的一个运行环节,但对于“富士康是廉价劳动力工厂”的说法,社会各界反应不一。

富士康究竟是不是“廉价劳动力工厂”,这还是要从廉价劳动力工厂的本质说起。“廉价劳动力工厂”是指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廉价的地方设厂,并雇用当地的工人,支付廉价的劳动费用,后来这一概念又扩大到高激励计件工资和高速流水线作业等安排。“廉价劳动力工厂”一词最早于1867年出现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2016年第100届美国普利策奖中美联社对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的系列报道获得最有分量的公共服务奖。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中许多没有人身自由的劳工长期被迫在海鲜工厂劳动,其中有不少是童工,许多人的双手因为被刺或过敏而伤痕累累。孟加拉制衣工厂倒塌,造成一千多人死亡,经过调查后发现,尽管是为国际时尚奢侈品牌制衣,但员工的工作环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在美国曾一度掀起了“反廉价劳动力工厂”的运动。

二、廉价劳动力工厂背后的产业转移理论

“廉价劳动力工厂”只是表象,它的产生是由于跨国公司的外包活动,即跨国公司通过将组装、制造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来获取产品的更大利润,其背后反映的实质是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作产业转移。随着新航路开辟以及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庇护下, 借助科技革命的力量 ,资本通过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跨越国家的边界实现了全球性流动 ,形成了全球性生产体系。与此同时 ,资本的积累方式、 生产组织方式和盈利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国家 ,制造业面临全面的衰退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发达工业化国家逐渐衰退的制造业在香港、 韩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国家获得了发展。70年代开始 ,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 , 制造业资本从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 通过“外包制造”的方式涌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亚洲、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减少了企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本,为发达国家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见图1。

三、文献综述

“廉价劳动力工厂”是一种跨国公司外包的结果,是由于出口加工区内“专制性工厂体制”为资本在生产领域降低劳动力成本 , 提高劳动生产率 ,追求利润最大化提供一种可能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种种手段又重新被利用, 即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来提高产能 ,通过无报酬加班 、克扣工资和福利 、弹性用工制度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等 。(Burawoy , 1985:150)仅从“廉价劳动力工厂”这个说法就会看出,工人的工作条件差,并且社会对工人的待遇及福利方面争议颇大。一些批评家认为跨国公司要付给劳工和其本国工人同样的工资,并且保证工人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工资水平。但这些看法都存在着缺陷,首先,一些公司给劳工发的并不是所说的“奴隶工资”;其次,若只是简单地要求跨国公司提高工人工资,则会打击他们建立世界工厂的积极性(李佳珈 201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为外国产业向中国转移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多数外资的投入。但由于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投资体制还不完善,各地把扩大出口和吸收外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某些地方政府追求出口数量规模,其激励政策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外贸出口,而企业为了实现出口数量规模,在原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更热衷于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实现出口数量的增加,同时政府监管存在着漏洞。因此使得我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出现了“廉价劳动力工厂”等不良现象(王宗光 周鹏 李军) 。

但我们不能因为廉价劳动力工厂的存在而否认产业转移对我国发展的积极意义,“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就是成功接受产业转移的典范;深圳地区由一个偏远的渔村发展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成功实施与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因此,产业转移对于中国来说是把双刃剑,面对机遇与挑战,要想充分抓住机遇,有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利用政府在宏观信息上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丰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实现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赵玲玲 2011)。

综合上述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资本、生产、经营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新型产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引进先进科技与管理经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起初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注重自我创新和产业提升,逐步走上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了产业的转型优化升级,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面对产业转移,我们不能因为“廉价劳动力工厂”等现象的存在而对产业转移持否定态度,应积极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调整政策,以此促进国家的进步。

四、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中国东部沿海的迅速发展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从承接亚洲四小龙及其他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增加了就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等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中国以其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开放政策吸引了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大规模投资,制造业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已接近世界新兴工业国水平,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基础。而随着中国进入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高速增长阶段,发达国家也开始以成熟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地向中国东南沿海转移。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环节向我国大规模转移,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已初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地。

五、结论与建议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廉价劳动力工厂存在的客观事实和背后体现的产业转移理论,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由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掌控者和产业发展的调控者,应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全面把握不同地区特色与优势,加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指导,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快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工人的工作环境检查力度,切实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完善中国劳动保障法,加强法律的落实监督监管。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逐渐淘汰低端、劳动力需求大、利润低、竞争力不高的加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如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区域的模式。

其次是从劳动者自身出发,劳动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会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再者,跨国公司也应加强对“代工厂”的了解与监管,为国外劳工改善工作环境,尊重劳工的基本权益。

六、结束语

综合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发展中国家制度不完善、监管存在缺陷,会出现“廉价劳动力工厂”等不良现象,损害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但同时产业的转移又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资金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冷静地对待“廉价劳动力工厂”现象,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国家经济的转型与腾飞。

参考文献:

[1]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91- 96

[2] 高连奎.中国血汗工厂背后是什么[J],世界财经报道.

[3] 李佳珈.对当今社会“血汗工厂”的思考[J].经营者管理,2010(10):85.

[4] 王宗光,周鹏,李军.跨国公司“血汗工厂”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 2008(4):36- 37.

[5] 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08).

[6] 汪斌.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评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3(11).

[7] 周新德.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02).

[8] 余晓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老公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6(03): 188- 218.

[9] 阿瑟・刘易斯 .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2

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都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尤其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我国取得国际经济竞争优势的关健。本文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的结合,并正对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1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与价值实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在市场中生存的第一前提就是它生产的产品具备社会有用性,这是关系到”惊险的跳跃,,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尺度,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与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在通常状况下,在部门内部占多数的是中等生产条件的企业,其产量明显占多数,因而市场价值等于中位价值。尽管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但显然它们并不最具竟争力。因为那些优等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按高于其个别价值但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条件的好坏尤其是劳动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交换、惊险的跳跃能否成功的关键。

要取得别人的劳动产品必须以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为前提,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劳动的关系,因此抽象劳动是私人劳动得以成为社会劳动的特定社会形式,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而且马克思提到:”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也就是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而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单位价值量却在下降。

不仅单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且一种商品的总价值量也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不是只要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就一定能够交换出去。只有深刻认识这一点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生产

1.2竞争规律一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得以实现不能否认竞争的作用。价值虽然是在生产中形成,但是只有在流通中通过商品交换的竞争才能实现。

首先是生产和消费中的竞争,即部门内部同种商品生产者之间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和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使每种商品形成一个社会的市场价值。这一过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实现,当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造成了供求之间的平衡时商品就按市场价值来出卖。部门内的每个厂商都努力提高生产力来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争夺和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是竞争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从总量上来说,该商品的价值仍然要保证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决定的。这一点在现实中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

其次是分配中的竞争,出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追求,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是不会允许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利润的差异的。所以资本会从利润低的部门流向利润高的部门,直到社会所有部门具有相同的利润率为止。在这些推动力之下,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等量资本在不同部门都能获得一个等量的利润。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没有单独地分析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仅仅在劳动价值论中就暗含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指导作用的重要思想。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归结为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④企业总是通过使生产的商品低成本或者商品的差异性来获得超额的剩余价值。从劳动价值论中可以看出能够持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总的规律是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或者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与其他商品产生差异性。

在马克思的年代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的成本优势,产品质量优势以及采用先进的生产力。具体方式有;一、运用新的生产技术,使生产资料得到节约,从而降低单位商品的成本;二、采用先进生产力,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占有廉价的资源,获得低成本优势。四、通过改变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花色、品种、型号等形成商品实体本身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全球市场的形成,马克思的思想也得到了发展,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规律的实现方式得以丰富。现在己经发展出的方式就有:企业的柔性生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减缓知识的外溢速度;全球资源的竞争;加速技术创新等。

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出,企业维持的竞争优势寓于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运动之中。无论竞争力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产业组织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归根结底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研究如何通过商品二因素的矛盾运动来提高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当生产力水平较低时,可以通过投入更多廉价的劳动力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当处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时则可通过对机器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交通发达地区的企业,可以考虑引进外面的廉价生产资料节约生产成本;而交通不便地区则考虑自主创新或者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节约物料的方式节约成本。对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来说,提高竞争力应该注重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商品价格或者使商品物美价廉;而生产奢侈品的企业,则应该致力于提高商品的质量以及增加商品的差异性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马克思分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时,讲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造成的,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进一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这主要就要依靠于技术创新的推动,但是技术创新对十某些部门是缓慢的,因此对于国家来说还可以通过设置进出壁垒的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争取时间。

3.劳动价值论指导企业提高竞争力在我国工业的应用

3.1我国工业企业竟争力发展状况

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大致已经和将要经历四个阶段: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

在90年代以前的资源竞争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国内丰富的廉价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来获得低价格的优势,从而提高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但是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不断开放,许多国外企业可以在我国境内设厂,利用我国的廉价资源。其次国际市场的形成使得其他国家的廉价资源也被利用起来,我国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90年代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资源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提高产品的卜魁价比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工业企业开始转入产销竞争阶段,主要通过出口获取利润。随后我国开始了鼓励国外直接投资发展国内经济的阶段,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我国工业企业也开始由主要依靠出口转变为兼顾国内外市场,国际国内竞争一步加强,形成我国民族工业间的资本竞争态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又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挑战。

3.2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我国工业化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迫切要求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在开发我国廉价资源的同时走出国门抢占全球资源。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也使我国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廉价资源仍然存在。因此在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丧失,应该利用这个有利的缓冲期积极主动到国外寻求物美价廉的资源,维持和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技术创新一直是也将长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利武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一直贯穿着技术创新的思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最有力的手段。然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还应该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科技的结合,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与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样做有利于在保证就业的同时提高生产力,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创新还可以增加商品的差异性,从而降低与其他商品的竞争性,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

再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为柔性生产创造条件。”柔性生产一般泛指采用FM5或CIM5进行制造的模式,它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实际运行中,柔性生产的实行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持,包括企业的组织、资本运营、管理、内部怡理等制度的共同促进,因此应该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3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一)威廉・配第是劳动价值论的最早研究者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是由被马克思称为“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的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来的。

威廉・配第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理论。他说:“自然价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人手的多少。谷物的价格,在一个人能生产十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要比一个人只能生产六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来的低廉。”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谷物的价值量就降低了一半。威廉・配第又说,“一百个农民所能作的工作,如果由二百农民来作的话,谷物就会涨价一倍。”当然,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自然价格”,但他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就个别问题提出来,然而他的个别观点最后用劳动价值论把彼此联系到一起。因此,恩格斯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论

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1776年,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标志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建立起完备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他的理论有重大成就也存在缺陷,具体体现在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方面:

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通过以上的论断,斯密 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显然,在探寻商品价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上,把使用价值排除在外,这是斯密的理论成就。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商品的本质、没有深刻理解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不足,致使他抛开使用价值而集中探讨交换价值。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19世纪初,英国的大卫・李嘉图对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发展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做了最后的结论。李嘉图以反对和消除一切阻碍资本利润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宗旨,以分配论为中心,以价值论贯穿其全部理论体系。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来论述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观。李嘉图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纠正了斯密关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劳动生产率成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在于量方面,这一差别的存在不影响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除了包含着生产资料价值转移部分,价值是第一因素,收入是派生因素,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不改变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事实。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挖掘劳动者潜能

社会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生产要素中,首先应该突出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因为“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因此,重视生产力,应该首先重视劳动和劳动者;解放生产力,应当首先解放劳动和劳动者;发展生产力,首先应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属于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潜能,创造社会财富。

(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社会正常劳动生产力为准,同时承认不同生产主体劳动生产力水平差别。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承认这种差别,这就迫使每个生产者为了争得各自的利益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的量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能延长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大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少量的使用价值。正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含义,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

[2] 赵庆元.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阐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商务印书馆,1978.

[4] 马克思,恩斯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73年,第二卷,第18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5页.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4

关键词:经济法;劳动能力权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资本逐利方式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6—0026—04

当前,我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把我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发展为世界研发中心,需要我们从主要依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主要依赖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了做到这一点,就法律措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调整增量利益关系、保护劳动能力权益的经济法。我们认为,经济法能把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科学地开发出来,能真正保障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进行的投资获得公平的回报,由此,完成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并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本逐利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中外资本廉价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逐利,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开发不可持续的问题。显然,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和全人口劳动力素质较低,廉价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来吸引资本投向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此来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认为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1、资本的逐利方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产权改革,改变了公有制对本国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下同)独立自主的、计划化的开发,允许外国资本和本国民营资本,以及把国有资产变为国有资本,共同来进行市场化的开发。这个转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呢?这是因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价格极为低廉,资本从中有利可图,国内外资本在对我国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廉价地利用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我国的劳动就业也随之大发展,不但城市居民,而且数亿农民也进城务工,劳动取酬在我国承接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在价值链低端的产业中已普遍展开,广大劳动者的工薪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调控经济运行方面进行改革,财政收入也大幅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加。因此,中国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一方面经济总量(CDP)已达到了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劳资政三方出现了共赢的局面。这证明允许资本在我国以廉价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逐利,这种选择是现实的可行的。

然而,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并不高;同时我国虽有13亿人口,人力资源确实也很丰富,但劳动力素质并不高,高素质人才占全人口的比率较小。因此,一方面,如果我们仍停留于允许资本在我国以廉价开发资源进行逐利,那么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资本也因无利可图而必将流出,我们也就将重新沦落为资本短缺的国家而难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致力于提高全人口的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由于素质低,他们的收入不能继续提高,导致消费水平也不能继续提高,我们就不能拉动内需,也无法调整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资本也将难以获得可持续增值的利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改变资本的逐利方式,改变资本仅仅利用我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来获利的状况,设法让资本参与提高全人口劳动力素质的事业,使之与投入实业的资本一样能够从中获利,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2、资本逐利方式可以转变

资本以盈利为目的,这个本性是不可改变的,但资本逐利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美欧日在其国内的资本逐利的方式就已经转移到依赖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方面加以展开。现在,既然我们选择了通行于美欧日的市场经济,他们能做到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我们当然也应当做得到。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大难题,因为我们过去向外国资本开放资源和市场,这并没有换得高新技术;而长期以来,我国也没有形成大量的廉价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我们不能满足资本对大量的廉价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就无法做到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那么,西方发达国家是怎样完成这个转变的呢?我们是否也可加以参照呢?我们认为,某些方面我们当然是不会模仿西方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过掠夺别国和残酷压榨本国人民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做法,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化过程中以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进行逐利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人运动、绿色运动和消费者运动等压力下,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大幅度提高劳工收入,大力改善环境,以及大大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包括加快发展教育等,资本逐利已经走向依赖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使人们能从事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盈利的轨道。这是值得借鉴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现在正是我们落实邓小平这一设想的时候,我们党是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的。

二、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过去我们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资本廉价开发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益,这使资本在我国集聚并展开市场化逐利拉动我国经济的大发展由可能变成了现实。那么,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是怎样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怎样使这种转变由可能变为现实呢?

1、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践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或者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外国高端产品从中进行仿造等方式消化其先进科学技术,从而使我国重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品的制造向重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转变,即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转变资本逐利方式,使资本在廉价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中逐利转变为资本投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逐利,从而将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将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种思路要在实施中取得进展难度比较大,因为先进科学技术是发达国家保障其竞争优势的核心利益,引进高科技人才我们在经济实力上也并不比发达国家更强,所以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去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会困难重重。第二种思路看起来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出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关系到我国可否持续发展和可否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当立足于本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吸引资本来投资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那么随着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容易做到了。

2、经济法是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从而拉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法律措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中,一方面,民法商法、行政法和刑法以及相应的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些传统法律部门维护着人们传统的私权(财产权和人身权)和公权(政权)的利益;另一方面,由经济法、社会法等构成现代法律部门,维护着人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经济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经济发展。正如我国著名经济法学者杨紫垣教授所说的,经济法要对“经济法主体的依法作为或不作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应依法获得相应的利益,即在增量利益的总和之中占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做出安排,这也就是要对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做出安排。这里,经济法主体不但包括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市场经营主体,也包括市场管理主体(例如市场监管主体、宏观调控主体等),而且所有经济法主体只能作为劳动力主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量利益)做出了贡献,才能依照经济法在增量利益的总和之中分得相应的利益,即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经济法就是公平保障一切经济法主体的劳动力自益权的利益的法律;经济法正是通过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自益权,对人们的劳动力自益权从而对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做出安排的一个现代法律部门。

所以,经济法作为一个以人为本、激励人们进行财富创造和共享财富创造利益的法律部门,非常适合于转变资本逐利方式的需要,并最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可能变成现实提供法律保障。

三、经济法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之原理

经济法是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自益权的一个现代法律部门,它不同于民法等传统私法,也不同于行政法等传统公法,传统的私法和公法都是以保护传统的私权(财产权和人身权)和传统的公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利益为己任的,以保护人们的既得的私权利益和公权利益为其法益目的的。传统的私法和公法归根到底反映了财产所有制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私法和公法反映财产所有制的要求、保护人们的既得的私权利益和公权利益,它们不但只是采取惩罚措施来惩罚侵犯私权和公权者的行为,因而这是社会既有利益的双重耗费,而且它们也只能直接对保障社会稳定起作用,并不能直接对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财富的创造和形成新的更多的增量利益,这就必须由反映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要求的法律,也即必须有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权的法律,或必须有保护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利益的法律。这就是经济法的作用。那么经济法究竟是怎样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的呢?

首先,提高人们的劳动力素质需要资本的投入。在市场经济中,资本逐利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是,资本本身并不会增值,资本只有吸收活劳动才可能增值,如果人们的劳动力素质提高了,人们的活劳动才能使资本大大增值。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逐利在我国普遍展开,资本的获利丰厚是以低成本大规模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代价的;但因广大直接劳动者滞留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价值链中低端的传统产业,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又由于国家管理经济与社会的财政收入难以支付因资源枯竭而加以补偿、治理污染的环境,日益增多增大的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发展教育、保障性住房等费用。所以,长此以往,作为资本获利丰厚的两大源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迟早都会枯竭,资本逐利将难以为继。因此,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要设法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更多更好的活劳动,来促进资本增值和解决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次,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并非不能获利,而是可以获利。显然,资本的逐利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可以与资本投入产品的生产一样能够获利,那么资本就同样会去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它肯定有效益,现代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可见人们劳动能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起决定作用。所以,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与资本投入产品生产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一样不仅可以而且必然能够盈利。不过,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具有其特殊性。为了使投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这种资本能够盈利从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对一些特殊的关系进行经济法调整。

最后,经济法具有保护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获利的功能。我们曾经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保障了资本廉价开发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利,从而使这种开发我国资源进行产品生产的资本获利由可能变成了现实。现在我们也要采取一定的法律措施,使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获利,由可能变成现实。这里经济法主要通过调整两种关系来做到这一点。第一,经济法能分散投资风险。对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素质的投资,它不一定能够使普通劳动力变成人才;即使能普遍变成人才,投资者也不能够把人才当作产品出卖,收回成本和获得利润,因此这种资本是存在投资风险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这种投资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是必然的,现在的问题是全社会可从中获得更多增量利益的好处,全社会是否也应当承担相应的风险呢?现在看来把投资于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素质的个别资本所存在的投资风险,分散给可以享有更多增量利益好处的全社会,这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那么经济法正好就是通过调整投资于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的个别资本与全社会总资本的增量利益关系,来减少和分散这种投资风险,体现增量利益公平正义,促进资本投向提高人的能力资源建设的一种措施。第二,经济法能够通过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权益,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投资者带来资本增值的利益。对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素质的投资,其结果是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但这些高素质人才(作为人力资本的集聚者),只有进入生产过程,发挥出高素质人才的劳动能力,才能最终给社会整体带来更多增量利益的好处。因此,调整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人力资本与投入生产过程的物力资本之间的增量利益关系,保障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公平享有增量利益或利润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劳动力素质为社会带来更多增量利益好处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投资于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的资本的获利问题,以及最终解决资本获利方式的转变问题。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5

当代中国的各大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专业课,但是当代大学生对这两门专业课的认知程度不足,不能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两者的关系。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联系角度来进行分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共同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二者从不同的角度都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是两者理论的基础,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持有正确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关键词:

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足

威廉•配第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马克思指出:“我所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从威廉•配第以来的一切这样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相反,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古典政治经济学之所以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要服务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能对资产阶级的经济从质上进行分析,所以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但是又区别于重商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但是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完全科学的。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历史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起源者威廉•配第在他的著作《赋税论》最早提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命题。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威廉•配第曾说:“还不确定而概括地谈到商品的价值是由等量劳动来计量的。”“劳动种类的差别在这里是毫无意义的——一切只取决于劳动时间。”但是威廉•配第没有区别好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没有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仅仅认为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但是他没有区别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继承和发展了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使得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独立科学的体系建立起来。亚当•斯密指出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特征,他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还认为商品价值有工资、地租、利润三种收入共同决定和调节的,现在的学者将这个理论称为“收入决定价值理论”。在亚当•斯密之后,大为•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形成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马克思写到:“把商品归结于二重形式的劳动,即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实在劳动或合乎目的的生产活动,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或相同的社会时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一个半世纪以上的研究得出的批判性的最后成果;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分析清楚到底什么劳动决定价值,使得以后的理论带有非科学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其科学性但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其科学部分也有不科学的部分。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共同的来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共同的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为代表的,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为其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继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成了两个支流,一个支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合理的部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另一个支流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它是由英国马歇尔和凯恩斯,美国萨缪尔森和斯蒂里茨发展的经济学,经过现代西方经济学者的发展,成为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一棵大树,引用:将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比喻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树枝。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当中不同的理论,都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扬弃。

三、西方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来源一样,同样,西方经济学也扬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理论。现代的西方经济学是由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构成的,宏观经济学主要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理论的,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论为中心理论的。均衡价格论的本质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批判继承了亚当•斯密“收入决定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论是由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等理论有机组合的产物。西方经济学是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体系。无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们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地继承了劳动价值论,使得它们的理论体系各有不同,但是它们的理论来源都是一样的。

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要树立正确认知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可以观看相关的电影和书籍。其次,大学生要从感性和理性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认识,大学要在学校课堂上认真听课,课下要积极地查阅相关的资料。再次,大学生对两者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再获得认识。最后,大学生要能力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回归与实践,要与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弗•谢•阿法纳西耶夫.《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6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约相当于美日的4%左右。对这样悬殊的差距,一般人将其当作与发达国家的“天然差距”坦然加以接受。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也被某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当作奇禀异赋津津乐道并加以推崇。一般说来,国家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办法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此为上策,一种是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工资,放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代价,从而赢得价格优势,此为下策。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下策。从表面上看获得了gdp持续的大比例增长、吸引外资的大幅增加和出口贸易量的极大扩张,但却造成了劳动者的低收入待遇,使他们的钱包很难鼓起来,让他们大胆的消费又谈何容易。

这些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长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这个幅度。在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日本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 ,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WWw.133229.COm从1950年到1980年,日本的工资追上美国用了30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4%。在一些地方,为了最大限度的迎合资本尤其是外资,在廉价馈赠各种自然资源之余,也最大限度地压制劳工的各种诉求,以便人为地维持某种价格竞争优势。这种做法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劳动力的基准价格。有资料显示,在我的沿海发达地区外来民工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者占30%多,每天工作12小时~14小时者占40%多。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工每月没有休息日。在酷热的南方,工厂为了省电,关闭通风设施,几十个工人在一个小车间里劳作,闷热难当,空气令人窒息。在寒冷的北方,厂主为了减少取暖投入,只要不影响产品生产,就不管工人是否受寒。在劳动保护条件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况下,接触有害材料、有害气体、有害粉尘,职业病大量产生。不少厂主对农民工的职业病治疗是极力推诿,农民工又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笔看病钱。农民工的劳动是超强度的,但换取的工资却是低廉的。2006年6月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农民工的月均工资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由于加班严重超时,如果工人工资不是按月,而是按小时计算,工资每个小时只有2元左右。企业诉苦自己厂子小,资金有限,处境也很艰难 ,如果不从劳动力身上想点办法,将会完全无利可图,更无法参与国际竞争。2005年12月9日,国际自由工会联盟报告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该联盟秘书长说:多数人只看到中国的经济成果,而忽视了对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够生产出售价不到50美元的dvd播放机的怀疑。中国的劳动力不止十分便宜,还有不少企业有拖欠工资、严重超时加班、逃避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我们的企业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把劳动力成本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这种情况下,只获得微薄工资而没有其他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敢用血汗钱大肆消费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总额迅速攀升, 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 世界第三,出口超过8000亿美元。但伴随着贸易总额超高速增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而出口产品价格下降是贸易条件恶化的典型表现。这与我们出口结构不合理有关,出口的大量是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有统计表明,2002年,日本对华出口产品价格比1990年上升了3%,而对华进口产品价格则大幅下降了18.4%。仅此一项,日本每年从对华贸易中节省将近200亿美元。2003年中国出口了53亿双鞋但中国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仅仅是总利润的20%,其余80%的利润都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厂商所获得。之所以能让价格降下来,打入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谓功不可没。

在全球化的激烈角逐中,由廉价劳动力+低技术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中国企业能够具备什么真正的竞争力。这种“原始”竞争力的能够长期维系吗?劳动力成本低是我们的优势,本来应该成为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资本进而提高外资进入的门槛,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却放弃了,并且通过引资、出口贸易等渠道被他国所利用。中国自2002年之后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年度吸收fdi的第一名。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fdi一个巨大的磁极,除各地方政府对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甚至是税收的优惠外,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低工资)是令全球资本趋之若鹜的重要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中国成为了为外资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有着超低环保标准、超低社会责任标准的生产基地。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7

一、劳动力价格低廉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一是在消费方面,我们知道,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而收入是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当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购买力较低,消费率就较低,这意味着消费品市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如此,消费率偏低,会使快速增长的投资最终失去需求支撑,以至造成经济火衡。一般地,投资增加会带来生产能力增加,但如果最终消费没有相应提高,必然导致产能大量过剩、企业效益卜降、银行呆坏账增多等经济失衡现象。

二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一般地,在产业结构不断适应需求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工资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资水平及其在分配上的差异,及各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的不同,使需求结构呈现山多样性,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在适应需求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升级。显然,工资水平低,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是在收入差距方面,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距一般以基尼系数为指标,基尼系数越人,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大。由于低收入者一般是普通劳工,他们以低报:资作为其唯一收入来源,而高收入者特别是企业主却可以从持续的低―卜资中不断积累财富,形成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局面。毫无疑问,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时,这就不仅是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进,影响到工业化的进程,如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话,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持续发展。

四是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竞争力方面,一般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落后,综合实力不强,因此,要谋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建立在劳动力廉价这一要素禀赋基础之上。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确实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其意义重大。但是,我们必须警惕一种现象,即如果一个国家是以劳力的超低价来刺激出口,那么出口越多,出口国的生产者得到的收益反而越少,这个山口国也就会越贫穷。这就是所谓“贫困化的贸易增长”理论所告诫我们的。

五是在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与工资水平偏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工资水平偏低,会给社会保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压力。这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上:首先,厂资水平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形成对未来财政负担的压力:其次,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形成对个人保障的压力;另外,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形成全社会压力。六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方面,一般地,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主要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乡村农业且一般工资水平达一定比例,农民就愿意离开十地迁移到城市中谋求新职业。但根据刘易斯的估计,外山农民的收入要比留在原地高出人约30%以上,农民才会迁移城市,而当工资水平较低时,处于消极保护自己权利和理性考虑,农民工会返回农村,这意味着城市化进程会受到影响。

上述这些影响,我们已从2004年发生的“民工荒”现象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农民工不仅工资水平低,生活水平低:而且,他们还难以融入当地朴会,难以融入工业化进程之中,跟城里人仍然是“两张皮”的关系,被市场所分割。这止是中国劳动力廉价之危。

二、劳动力价格低廉产生的原冈

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或工资水平较低有其客观原因,首先,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很低,这种情况客观上使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其次,中国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等各种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需求,当传统行业卜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后,许多人再就业困难。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普遍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还实行了最低工资制。这种状况也使得工资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成为可能。另外,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投入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不足。这也使得卜资水平只能处于较低水平上。

除上述客观原冈外,中国工资水平较低还有着其他原冈。

首先,高积累政策是导致工资水平长期偏低的主要原闪。五十年代,出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考虑,政府实行优先发展重:卜业的战略。为了解决优先发展重丁业所需资金,一方面,在城市,政府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基本生活用品的低物价、低工资、低消费政策以加大积累;另一方面,在农村,国家通过建立城乡分割体制,严格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工业品利农业品的巨人“剪刀差”,以从巨大的农业人口获得的剩余来发展工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国工资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低工资政策仍然没有多人改变。

其次,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义一个主要原冈。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受二元经济结构以及长期形成的制度性和社会性冈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呈现山断裂和分割的状态。一方面,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看,市场在决定:工资水平方面的作用还受到限制,以至全社会不能形成均衡的工资:另一方面,在普通劳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里,劳动力供求双方权利和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使得普通劳工的工资受到歧视和压制,以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三、解决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偏低的几点建议

显然,改革目前的低工资制度,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是当前的必然的选择。那么,我国的工资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呢?

首先,应当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应由劳动力市场来确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劳动力价格真正得以体现。为此,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契合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满足各层次人员的需求,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止常合理流动。通过市场作用,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价格真止得到体现,并以此推动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就业增长,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分配必须与生产相联系,适应生产的要求,反映生产的规模。这里,一方面,从宏观看,我国工资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另一方面,从微观看,企业资本通过低:厂资已快速积累起来,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分配上应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况且,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商品范围还比较小,市场发育不全。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冈之一,就是低:工资制。因此,为促进我国市场的发育,应提高居民的下资水平。

另外,政府也应采取积极的―厂资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工资政策是指提高最低卜资标准,提高国有部门平均工资水平和管理者绩效薪酬来提高普通生产性劳工与管理劳动者的。工资水准。以达到:①通过提高普通劳工的工资水平米缩减贫富差距,降低基尼系数,从而降低社会治理成本。②通过实施积极工资政策,增加普通劳工收入,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③促进人力资本培养,为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宽广的人力资本积累基础。④改革传统劳动就业和工资制度,强化竞争机制与市场机制,为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8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招商引资;    优势分析。

一、原州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和招商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原州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原州区乃至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原州区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原州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原州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原州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盐矿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

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州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原州区招商引资综合因素分析。

1.原州区招商引资区位分析。

(1)原州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原州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3)原州区的市场优劣。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原州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原州区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原州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明显。

2.原州区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上一篇: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范文 下一篇:财务风险的实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