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背景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5:34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1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现在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就医的服务质量,因此对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分析

(一)财务部门缺乏较强的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实施,我国医疗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现在的医疗市场存在着财务风险和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高。根据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情况发现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并且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没有重视,从而导致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缺陷问题,同时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公立医院出现很严重的财务危机,给公立医院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整体有待提升

从新医改背景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来,医院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少数管理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些情况导致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同时公立医院没有按时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提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说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各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情况的影响下,其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从而没有办法适应和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和管理机制。

(三)没有科学定位财务管理目标

我国公立医院目前的财务主要是包括两部分,公益收支和经营收支,于是这就给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说在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合理调节好公益收支和经营收支关系的话,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只注重医院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公益性的情况,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够科学,从而不能满足新医改中的预付和报销等多种形式的财务结算工作需要。

(四)预算编制还不够完善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新医改背景下一部分公立医院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完善的情况。同时在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下,预算编制出现了不够细化、不够规范的问题,再加上公立医院也没有完善的定期分析检查指导,没有合理的奖惩机制,因此可以说这些情况阻碍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工作,导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了资金严重浪费的情况。

(五)成本管理不够全面化

因为现在的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不够全面化,很多的资金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会给医院资金运用的效率带来很大的阻碍。其次,还有一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只看重经济利益,而在财务成本管理上花费的精力很少,从而导致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出现了大量浪费资源、科室分配不合理、投资盲目等问题。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科学性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一定要注重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必须要正确地处理好自身经营和公益性两个方面,要把他们放在同一位置上再合理地设置各个科室的财务管理机制,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制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完善了预付和报销等多种财务结算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注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提升

根据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一定要注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要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严格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让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不但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有效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使这些工作人员在面对新医改带来的各种挑战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地面对各种情况,对优化和创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注重财务风险意识的不断增强

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关财务风险意识的活动,不断地加强公立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浪费及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其次,现在的网络财务正在成为时展的风向标,对此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工作,财管管理人员可以在线查询财务知识以及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财务知识更新。同时在增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预算编制的不断完善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一定要不断地完善预算编制,不断地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使其充分地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对适应新医改背景下的各种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来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使医院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全面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只有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合理有效地降低公立医院运营成本,从而有利于发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完善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才能促进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

(六)建立公立医院合理的补偿机制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将其作为公立医院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的基础。首先就是财政补助,对于县级或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财务必须定期发放基本工资和补助。因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价格比较低,很难反应出医疗服务的价值和成本,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发挥价格的效果,可以随着现在公立医院医疗改革和治疗市场的不断变化合理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从而有利于建立合理完善的医疗价格补充机制。

(七)建设内部审计制度

目前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必须充分地发展内部审计作用。只有强化了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才能严格地规范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有利于保障财务工作人员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其次,要加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的要点,从而才能落实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要完善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前审核和事中复核以及事后监督等相关制度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经济的损失。最后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对医院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查,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有利于适应现在医疗市场的发展需求。由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资金,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必须加强内部的审计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效地加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完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预算和成本管理意识,能够不断地提高我国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史晓云,黄元强,韩俗.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1,(9):4651-4652.

[2]王啸.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11):158-160.

[3]张智慧.新医改条件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12-113.

[4]余雪琴.浅析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99-100.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2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重庆825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无不对这名老太的话感到愤怒,“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

美丽市容是所有城市管理者共同的理想,是所有市民共同的愿望,但我们必须建立人文科学的市容观:市容的美丽不是楼有多高,灯有多亮,路有多宽,花有多香,树有多美,而是这个城市能否让所有的公民最平等的享受权利。让所有来到这个城市的公民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感到阳光。这才是真正的城市胸怀,真正的城市精神,真正的城市品格,真正的城市美丽。(殷建光,中国青年网)

2.孤儿的生命怎么能用来为进步埋单?

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养的7名孤儿和弃婴命殇民居火灾。县民政局长等6人被停职。对此,兰考县有官员表示:“7个孩子的生命,6名干部的担责,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我感觉值了。”

生命是个体的最高,只要社会有清晰的风险防范和责任机制,又何须以生命来换取制度完善?毕竟,没有谁有义务为制度之弊埋单,也没有谁愿意做那群被不幸选中的人。“值得”一说,注定是外部的冷血立场,对7名孤儿而言,他们本就不该逝去,又何所谓值得?

不管此次大火之后,孤儿救助体系就此得到了多大程度完善,社会获得了多大的进步空间,但需要记住的是,制度的调整,不是在完成一笔以生命权利对换社会进步的交易,而是在偿还制度之弊欠下的罪与罚,这是一场以社会深刻反思改进为终点的赎罪,在这场赎罪中没有值不值得可言。(熊志,《新京报》)

3.让所谓“背景”成为一个渐渐消失的“背影”

近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央机关新录取的公务员当中,60%以上来自农村或城市的普通家庭,没有任何背景。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3

关键词:家庭背景;大学生就业;关系

近年,我国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教育公平度相对提高。但受限于普通公众的传统思想意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成熟,大部分人仍坚持认为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在教育结果公平方面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家庭背景到底能不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等情况,一直是普通群众甚至是媒体最关注的问题。笔者系统地研究了家庭背景与就业的关系,不仅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甚至对各个企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引进方面,都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情况

根据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工作处提供的学生学籍信息、就业信息综合统计信息显示,中原工学院2011级大学生有效信息为1918人,其中,797人未就业,1121人就业、创业、升学或出国。另外,有877名2011级大学生在就业信息中备注有具体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就业地区等信息。

(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中原工学院2011级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就业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科研人员(5/6≈83.3%)、国企人员(20/26≈76.9%)、无业(653/1189≈54.9%)、教育工作者(31/57≈54.4%)、务农(150/298≈50.3%)、政府机关人员(32/67≈47.8%)、其他企业人员(17/42≈40.5%)、个体户(6/15≈40%)、事业单位人员(7/18≈38.8%)。可以看出,科研人员、国企人员的子女的就业率很高,确定去向优势明显;而无业、务农人员的子女的就业率属于中等,甚至高于其他企业人员、个体户、事业单位人员的子女的就业率。

(二)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笔者对不同家庭背景且备注有详细就业单位信息的877名中原工学院2011级大学生就业流向做深入分析时,主要从签约单位性质、就业地区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不同家庭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如下。

1.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含升学、出国、创业)单位性质的调查中,签约其他企业比例较高的是无业、务农人员的子女;签约三资企业比例最高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子女;签约事业单位比例较高的是教育工作者、政府机关人员的子女;出国、出境、升学比例较高的是个体户、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事业单位人员、政府机关人员的子女。

2.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情况调查

在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调查中,就业单位在直辖市的比例较高的是政府机关人员、科研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个体户的子女;就业单位在省会和地级市比例较高的是无业人员、务农人员、教育工作者的子女;就业单位在县和县级市比例较高的是无业和务农人员的子女;就业单位在境外比例高的是国企人员、教育工作者、政府机关人员的子女。

二、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公平问题分析

本研究将在公平的视角下研究大学生家庭背景和就业的关系。在具体分析不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时,可以通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等数据进行分析。

(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起点公平

大学毕业生获得招聘信息,是寻求工作、选择职业的基础。通过对中原工学院多位辅导员与大学毕业生的访谈得知,每一届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是公平的。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及学生就业处网站信息、校讯通、招聘会等形式。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处于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大学毕业生在收取就业讯息这一方面是相对公平的,也就是说,不同家庭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起点是公平的。

(二)不同家庭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接收的结果公平

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全部渠道都是公开的,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信息接收时自然也是公平的。同样,人才招聘网、高校就业信息网站所有的招聘信息,只要大学生登录,点击查看,那么他们接收到的就业信息也应该是同样的。事实上,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信息接收的内容方面是相同的,接收就业信息这一结果是公平的。

(三)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有差异性

无业、务农人员的子女就业的单位地区主要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或县级市和农村,国企人员、事业单位人员、教育工作者的子女,他们的就业单位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以及国外。因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所在家庭的社会资源、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就业机会甚至就业结果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即不公平性。

(四)家庭背景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分析

家庭背景虽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对于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并不是决定因素,属于“弱制约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到,无业、务农人员的子女的就业率并不是最低,而是属于中等水平,这就说明,家庭背景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务农人员或者无业人员的子女与政府机关人员、科研人员的子女在初次就业阶段,获取高质量就业岗位上,只是机会上会少一些。从对中原工学院大学毕业生家庭背景就业类别对比的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也有一定比例的务农和无业人员的子女通过自身努力考入事业单位和国企、出国出境、升学等被社会大众公认的较好的就业出路。

三、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无业、务农人员的子女在就业过程中相较于科研人员、国企人员的子女有较大的差距。如此看来,家庭背景依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但从整体的数据分析也可以证明,家庭背景的好坏,不再是决定能否顺利就业的唯一标准,还有其他可能性因素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一)大学生个人需积累相关就业素质

就大学生个体而言,首先要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握多种就业机会,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其次要尽早做好职业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有针对性学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对所学专业的需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再次要学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掌握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能更好地搜集就业信息,做好充分就业准备。

(二)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试行创新创业项目与学分的转化,或允许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保留学籍进行创业,同时可以安排专职的创新创业导师,给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能的辅导,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以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努力,消除家庭背景决定就业去向的消极影响。再次,高校可以通过组织较大范围的双选会、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等形式的就业供需会降低高校大学生的求职成本。

(三)就业公平相关法律法规急需完善

为了保障就业的公平,我国也需要制定一部“公平就业(创业)法”,让大学生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选择和被选择,在法治的社会中,创造出人人就业机会平等、求职人员地位平等、就业规则相互统一的良好就业竞争环境。同时,也应在大学生公平就业方面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定有效的监督准则,对影响公平就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治。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要解决就业不公平问题,就要对就业的源头进行整顿,也就是应该对就业前的“市场”进行改革,为就业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尽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个学生接受平等的就业、创业、升学等提供公平的平台。

(五)加强舆论宣传

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对就业形势的舆论宣传,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树立典型的就业创业新形象,从而使众多大学毕业生转变老旧的就业观念,真心实意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创造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5).

[2]李亚楠.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9,(4).

[3]王敏宜.家庭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高耀,刘志民.机会扩展、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5,(1).

[5]沈悦英子.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教育结果公平[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李继红,聂建波.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7]陈春琳.教育公平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创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8]刘晓红.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

[9]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0]王聪.中国教育公平的制度建设现状与实践安排[D].长春:吉林大学,2015.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4

(一)新医改的背景

公立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核心任务不在于最后的利润率,但是要通过财务管理,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化统筹,通过运用一定方式和手段,提升新时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通过拓宽筹资渠道,降低成本,实现供需平衡,为医院发展和服务病人提供坚实保障。总体上,在新医改背景下,面对医院运行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对自身职责的要求,公立医院虽有公益的性质,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个组织,要转变观念,不能一直由依靠公共财政办院的思想,要主动有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管理意识,解放思想,主动研究新形势下医院出现的新问题,并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解决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问题,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方面医疗需求,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中,提高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水平。

(二)新医改背景下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

从宏观环境上看,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科学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更加需要重视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从公立医院定价的发展历史看,我国医疗定价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费用测算法致使医疗定价中价格和价值分离,在扭曲的价格补偿机制上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发展建设十分艰难。这一操作方法的弊端造成的危害,我们可以不时见诸报端有各种报道,医患矛盾总体呈日趋紧张的趋势。目前政策下,正在逐步尽量缩小医疗收入尤其是医药收入,但是医院作为一个组织在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上的消耗却在增加,在这一矛盾下,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尤其是要注重成本核算和控制,使公立医院在积极参与到市场中去的同时,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发展现状看,有些医院在开支和耗材消耗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优质、高效、低耗”,已成为公立医院科学发展之路。公立医院只有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的竞争力和潜力。因此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麦肯锡7S模型(Mckinsey7SMod-el),简称“7s模型”,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ision)。其中,战略、结构和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硬件因素,风格、共同价值观、员工和技能是软件因素。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总体谋划。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构成形式,是企业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制度,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人员,人力准备是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执行公司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麦肯锡7S模型虽然是企业这一组织的七要素,但是作为对组织发展比较深入研究的结论,这一模型对其他组织发展也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组织,它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作为一种组织,它也有和其他组织一样的组成要素,也有自己的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和战略。而且麦肯锡7S模型系统揭示了影响组织发展的诸要素,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发展性。因此,本文藉此模型,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在结构上,因历史发展原因,公立医院内部结构划分不甚明晰,有些公立医院尚未有明确的职能机构,来负责此项事宜,具体工作中,倾向于注重成本管理,并且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视,但是在药品、材料、物资、设备、劳动力等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上,重视不够。在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已建立的制度体系在被贯彻执行方面,力度有待加强。在风格上,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氛围不够浓厚,医院员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在员工上,从公立医院领导到财务人员再到具体医院职工,成本管理意识较低。公立医院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增量,对成本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造成理解不深入,支持力度不够;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尚低,自觉性尚待提高。在技能上,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具体科室人员相应的财务知识和能力也有待提升。在战略上,对于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对于实现公立医院战略目标认识不足,没有把实行成本预算和控制放在战略的要求进行思考和管理。在价值观上,虽然公立医院一直以病人为重,但是目前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显示出必须要更加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在结构上,要建立专门的核算和控制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率。在制度上,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并加强贯彻执行的力度。在风格上,要改变医院员工的思想观念,医院也要实行严格的定员定编管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定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不补“节约奖励”的成本控制办法,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绩优的科室进行激励。在员工上,公立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节流与来源一样重要,要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有效性。具体财务人员应加强业务能力的提升,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自觉推进此项工作;对于普通医院职工,要更进一步树立成本意识,自觉节省各项开支,形成节约办院的氛围。在技能上,应加强对具体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训,尤其是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并有意识提升具体科室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和能力。要提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会计人员和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对管理中数据的挖掘。在战略上,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经营独立性,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中去,在运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无疑会给医院带来潜在甚至现实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要应对这些风险,就要有战略管理,应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为促进公立医院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和推进。共同的价值观。人是一切价值的核心,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意识到所有的成本核算与控制,都是为了更好节约办院成本,并在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各项流程,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成本核算不是降低服务的标准。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5

[关键词] 背景调查 现状 提升途径

背景调查是指通过搜集外部信息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的企业招聘行为,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通过背景调查,可以证实求职者的受教育背景、学历真伪、职业生涯状况、工资高低、离职原因、家庭情况、有没有犯罪记录等等。背景调查对中国许多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背景调查要耗费公司的人力、物力,但一个好的背景调查,不仅能够使公司的招聘风险大大的降低,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欺诈,降低公司招聘成本。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公司人员相对较少,如果在招聘方面失策,可能对整个公司的发展甚至生存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背景调查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早期对劳动力资源实行的是计划方式的配置,从学习到就业一般衔接较紧密,大多数人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单位工作,也很少出现职业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各地人才市场基本都已建立起来,出现了全国性的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局面。由于人才在市场上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用人单位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对求职者的学历、工作经验、个人特长等要求水涨船高,求职者面临极大压力,相当部分求职者在求职时对自己进行包装,求职书越做越精美,工作经历越来越丰富,其实水分很大。那些文凭低、工作经验不足的选手为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纷纷弄虚作假,致使假文凭、假职称证书到处泛滥。国际上最大的入职前背景调查服务提供商First Advantage公司(FADV)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求职者中,有10%左右的职位申请人的实际情况,会与其简历存在“出入”。在这10%的人当中,99%都是在就职经历或者教育经历方面做手脚。

防假于未然,背景调查是拒假于门外的有利武器,放弃背景调查意味着公司失去了基本的免疫力。因没有对员工做背景调查而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因没对一位有过盗窃其他公司机密文件行为的低职位秘书做背景调查,使得可口可乐公司险失可口可乐机密商业文件和产品样品,而这位秘书最终被美国一家法院以窃取商业机密的罪名,判处8年监禁。上海某高档小区保安利用职务之便入室抢窃,残害业主。经查证,该名保安有盗窃犯罪前科,物业公司在招聘该保安时没有对其进行背景调查。业主最终将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庭,物业管理公司不得不面临巨额索赔。广东一家微电子企业在招收了5名技术开发人员后的半年里,公司的许多重要技术被竞争对手掌握,凡是新开发产品,对方都会抢先一步推向市场,专利也会被抢先申请,为此,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后经调查发现在当初招聘的5名技术人员中,有一人原是竞争对手的员工,他的任务就是窃取技术秘密。后来虽然公安检察部门作了处理,但是企业遭受的损失却已无法弥补。由此可见,员工背景调查在企业招聘中必不可少。

二、背景调查面临的问题

目前,由于难以得到求职者原单位的配合以及准确性等问题,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基本上还是采取个人材料结合测评的方法,背景调查极少被采用。背景调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如下问题:

1.我国人才流动性大、个人信息不健全

目前员工个人档案的保管部门是国有单位的人事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按照规定,他们对档案的传递有一套严格保密手续,因此,档案的真实性比较可靠。相对而言,国有单位人事部门对自己员工的资料补充较好,每年的考评结果都会入档。但目前人才中心保管的档案存在资料更新不及时的普遍缺陷。我国人才流动频繁,流动区域不断扩大;员工在流动期间的资料往往得不到补充,完整性较差;甚至部分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工作数年、更换单位数个但个人档案未作任何补充,仍停留在学校的纪录。而且企业招聘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于非国有单位。个人档案的不完善不利于企业对求职者实施背景调查。

2.常用的调查方法难以获得真实全面的求职者信息

现在企业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遇到的最大难题就在难以获得求职者真实的评价信息。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间往往不愿意互相配合。最明显一点就是,由于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求职者的前任雇主或公司评价者往往会从正面的角度对他以前的同事进行评价,并不太愿意对他的缺点进行真实的说明,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一番话会让别人失去工作的机会。与此同时,即使求职者的前任公司评价者很客观,愿意提供真实的看法,可有些应聘者往往不愿意让原公司知道跳槽的动机,在新单位决定录取之前不愿与原公司摊牌,怀有很多实际的顾虑,因此仍然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弄虚作假,如提供虚假的公司电话;让自己的朋友冒充前任公司评价者等等。再则,也有一些雇主或有关人员故意诬陷求职者,对其进行恶意诽谤。如此一来,企业很难获得客观、公正的求职者的信息。

3.缺乏完善的求职者背景调查体系

在国外,求职者若向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录用后被发现,不仅将受到处罚甚至辞退,而且将被记入职业记录,对个人整个职业生涯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求职者的诚信状态普遍较好。同时国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采用不同的手段在决定是否录用求职者之前设法获取一些关于求职者的背景信息。背景调查是国外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企业外部申请者进行筛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办法。主要背景核实方式为推荐信核实,其次为电话核实,也有利用商业调查公司进行的。商业调查公司通过公共纪录系统,购买信用纪录的企业已经计算机化的纪录资料。同时法律为了防止侵犯个人隐私或防止就业时的歧视,对背景调查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原雇主提供的材料不真实或出于恶意传播给无关的人有可能会被控为诽谤,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目前,我国对求职者背景调查还无完善的体系支持,无论法律规范、制度规范以及社会舆论对此都还处在探索阶段。这样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企业根本无法获得求职者真实的信息。

三、完善员工背景调查的途径初探

一方面是求贤若渴的人才空缺,另一方面是鱼龙混杂的人才市场,企业在人才遴选中通过对求职者背景调查达到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根据我国背景调查的现状,完善员工背景调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诚信机制建立是完善背景调查体系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了造假者的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立求职者背景调查体系提供可能。而社会诚信的建立、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求职者背景调查体系。现在学历造假司空见惯,办理各种假证件的“牛皮癣电话广告”成为大多数城市市容整治的难题。这反映出公众对造假的漠视,这也成为造假者层出不穷的缘由。只有个人信用、社会诚信的健康建立造假者才会无地自容,同时法律和制度对个体和企业的利益保护才会使背景资料证明人或企业敢于说真话、造假者由此才会销声匿迹,企业才会获得真实的员工信息。

2.个人信息资料建立及完善是完善背景调查体系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立求职者背景调查体系提供可能。一般来讲,员工背景调查主要可分为学籍调查、历任公司调查以及个人信用和特别记录调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员工信息获取比以前容易。我国已经对近年来颁发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进行了电子注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检验出学历的直伪。对没有上网的文凭,可以通过与高校有关部门联系来证实,甚至部分高校已将学校历年毕业的学生名单挂在网上,随时供查询。同时依托互联网的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的网站也已开通运行,只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注册成为其用户就可以凭密码进入该网站查询应聘者的个人履历、学历、在原单位的表现、工作能力以及是否有不良记录等历史资料。我国虽然还未从法律层面对这些网站的人事管理权已于确认,但企业可通过这类网站快速获得员工的背景信息,而且对造假者有一定威慑作用。国家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也为员工背景调查提供及时信息。比如First Advantage公司已经针对中国人才市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和系统解决方案。同时,First Advantage公司已经和国内30多家法庭、200多个派出所、180所大专院校的学籍处建立了合作关系。新乡人才

3.企业内外部调查相结合是现阶段企业背景调查的最优方式

针对背景调查现状,用人企业对新进员工进行背景调查首先应根据企业的规模、实力决定背景调查的强度。另外,不同的职位对背景调查的要求是不同的。背景调查的强度取决于招聘岗位本身的职责水平,责任较大的岗位要求进行准确、详细的调查,对于管理人员、重要的职能及关键岗位的聘用时尤为重要。 因此可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对岗位的调查内容。对不同工作岗位要根据其性质确定调点。比如招聘财务人员就要重点核查信用情况和品质。背景调查的一般内容有:工作证明,以前工作的地点、任职的时间、头衔、薪资水平、教育背景、有无不良记录等。在确定了调查的内容后,背景调查工作可由人力资源部完成或委托中介机构。在调查前企业应与被调查者协商,让被调查者以书面的形式签订诚信调查授权书,同意企业对其进行背景调查。企业在进行背景调查时应采用适当的方式以确保不触犯劳动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规定。

人力资源部进行员工背景调查,首先可从网络或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查阅应聘者的教育情况,分辨文凭真伪。二是从员工历任公司了解到应聘者的工作业绩、表现和能力,但历任公司的评价是否客观需要加以识别,可通过一些人力测试来佐证历任公司的评价。 第三是档案管理部门。 但如前所述,目前人才中心保管的档案存在资料更新不及时,员工在流动期间的资料往往得不到补充,完整性较差。 因此到求职者历任公司核实是重要的步骤,设法取得历任公司的合作需要调查者通过感情交流,与历任公司相关证明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打消他们的戒备和疑虑,以期获得真实信息。

背景调查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选择一家具有良好声誉的调查咨询公司,向其提出需要调查的纲要和具体要求,双方签订合同。 调查公司在约定日期交付调查信息,方便快捷是这种方式的优点。但是我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这类调查咨询公司近千家,良莠不齐且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所以此种方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选择一家优秀的调查公司。

当然,背景调查并不是万能的,错误和失真有时难以避免,但如果将背景调查同其他甄别手段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人员选择的正确度。细节决定成败,把背景调查工作做好做细,企业才能在人才选聘中达到去伪存真,获得企业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才。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海莹:背景调查企业招聘的暗器[J].中国新时代,2008年05期

[2]姚莉萍 毛海强:员工招聘中背景调查的技巧[J].人才开发,2005年08期

[3]姚莉萍 毛海强 罗 洁:浅论科技型企业招聘中的背景调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04期

[4]陈维政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6

关键词: 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一、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改革的背景

我院始建于1938年2月,系公立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职工460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32人,编制床位300张。2015年是我院改革全面实施年。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还在试点阶段,16个试点城市还在摸石头过河。一方面我院是交通事故定点救治医院,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院;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增加不多,再加上医院运行成本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不少医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4年9月,我院全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平移调整。建立了科学的“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通过医疗服务价格平移、政府补助、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三种渠道对公立医院实施“零差率”政策进行补偿。

二、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收入缩减,医疗投入不足

我区正处于经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源型财政收入下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而医疗投入资金不足,公立医院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高端医疗设备少,加上一些历史性债务,需资金投入多,财政压力大。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院长期借款9000万。其中为期三年的流动贷款3000万元;本院基本建设项目累存贷款6000万元。资产负债率55%,因此负债率逐年上升,由于其长期偿债能力多数较弱,致使贷款风险不断加大。

(二)成本价格调整机制不合理

公立基层医院医疗收费价格成本“倒挂”及十年不变的医疗价格问题突出,药品价格虚高,长期维持不变,而医疗技术服务项目价格明显低下,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而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偏低,与劳动风险不符,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当前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仅对于各科室的收入及费用实行简单的统计与计算,并未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而且其核算重点通常放在大型医疗设备及贵重药品材料的采购上,如西门子螺旋CT,飞利浦彩超等,不利于有效的成本控制与服务定价。当前多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各不相同,而成本项目的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一些医院进行的是全面核算,包括临床、医辅科室、医疗技术等直接成本耗费及行政后勤耗费,而有些医院则实行部分成本核算,相互间差别较大。

(三)绩效考核机制不规范

职工的绩效工资与医疗收入及大型仪器设备收入挂钩,容易造成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增加了病人的医疗总费用。内部财务管理及外部审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公立医院全预算管理。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新医改运行情况来看,我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全科2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2人,其他管理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些情况导致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同时没有按时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提升重视不足,所以说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各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情况的影响下,其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和管理机制。

三、新医改形势下优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各级政府应加快和提高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力度

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减少的收入,应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助和医院分担三个方面进行补偿。我院按82%进行医疗服务体格调整,按15%给予财政补助,原则上以2013年公立医院药品为基数,补助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对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补助,统筹用于保障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建设。如我院2015年总收入10751.5万元,其中政府投入916万元,总支出10366.5万元,全年实现结余384.97万元,且在现阶段政府投入不可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应继续给予些政策扶助。2013年起我院通过软件实行成本核算,使成本核算工作逐渐地体现出了精细化,注重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多次派人到省级机构培训财务软件应用知识,提高财务核算软件的应用水平。

(二)建立动态的成本价格调整机制

物价部门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成本价格政策,与县级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同步,按动态成本上升原则进行价格管理,进一步完善基层机构补偿机制,建立县级医院卫生机构合理的价差动态管理机制。2016年底前,市直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将实现全成本核算,并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为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一,实行岗位津贴。我院对院科二级资产管理员实行岗位津贴,科级管理员每月30元,院级管理员每月50元。第二,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将管理制度健全、保养到位,延长使用年限、使用效益显著、资产安全、账实相符等作为考核内容,每年评选优秀资产管理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三,实行问责制。资产管理纳入科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因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财产毁坏、损失的按情节追究个人财产赔偿责任。

(三)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催生”动力

将我院医疗收入10%―14%纳入绩效基金总量管理,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制订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奖励性绩效挂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

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提升政治素养,健全法制观念。其次强化财务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应变能力。让财务管理工作尽早实现信息化、现代化,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根据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只要我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努力应对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各种挑战,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形势下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初征集全院职工对经济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并在职代会上充分讨论,形成我院的经济管理方案,制定了综合效益奖、工作量奖“二轮驱动,双管齐下”的绩效考评方案,体现分配公平的绩效考评方案的实施,对于控制成本、增进效益,提升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机制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玲,陈秋霖,张维,陈剑锋,吴天琪.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

[2]马淑梅.新医改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税论坛,2011.

[3]张琳,袁晶.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7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分为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指取得相应学历应聘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非专业人员指从事维修、清洁、装订、驾驶等工作的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员又可分为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指图书馆学专业以及相关的情报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指非图书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

1馆员非专业化的趋势

图书馆员的非图书馆专业倾向是图书馆界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在公共图书馆还是在高校图书馆,对于非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员工的聘用近年来大大增加,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现代图书馆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已迥异于传统图书馆。计算机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自动借还书系统、采访编目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替代或简化了部分图书馆传统工作,导致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减少,对计算机操作、外语水平等通用知识技能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图书馆员正日益成为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职业。图书馆人才需求也因此呈现多重取向,不仅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知识的新型图书馆员,也需要有其他专业背景、善于管理、有自主学术研究能力或者有社会影响力的各类型人才的加入[1]。

以金陵图书馆为例,该馆为江苏省副省级城市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2006―2016年,十年来该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57人,占全馆总人数的518。其中,计算机类专业16人,图书馆学专业9人,应用语言类专业7人,新闻学专业5人,中文专业4人,教育类专业4人,会计专业2人,艺术设计专业2人,数学、法律、历史、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摄影、电子信息工程、哲学专业各1人。

由图1可以看出,2006―2016年,该馆招聘的图书馆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占招聘总人数的16,不足两成。2006年之前入职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的馆员比例较低,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馆员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1)图情学院毕业生真正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不太多;2)图情学院不仅包含传统的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出版、档案、情报专业占比也不小;3)图书馆专业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越来越远离图书馆实践,所学即所用并不能显现。4)图书馆实践也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激发与活化图情专业人才的固有知识。

2公共图书馆馆员非专业化的成因与现状

21 对传统图书馆业务而言,馆员专业性需求在降低[JP]

211 采编工作。多年来,图书的采访与编目一直是图书馆传统业务的核心之一。据调查,在图书馆各种岗位上,采访编目是与图书馆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岗位,也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最能发挥专业优势的岗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全国联合编目中心、CALLS、地区采编中心的建立,近年来该项工作多已外包加工,即使馆员自行加工,不少都是直接套录、下载编目数据作为参考,大大简化了编目流程,进而对于馆员专业背景的依赖也大为降低,非专业图书馆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即能上岗,专业馆员已从繁琐的编目工作中解放。

就采访工作而言,现在许多图书馆拿出一定的?书经费,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除了蒙文必要入藏的文献外,其他入藏文献的决定权放手给读者,采用“你选书,我买单”的方式,降低了采访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另外,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或学科馆员参与相关专业文献的采购工作,提高了学科专业性,降低了选书人员的能力要求。

采访工作的纲目采购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影响了采访岗位职数的要求。

212 参考咨询工作。图书馆参考咨询被誉为“图书馆的心脏”,是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政府、企业、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

传统的参考咨询馆员,具有对各种印刷本的检索工具了然于心的先天优势,具有各类型数据库检索技巧的特殊本领,随着搜索引擎越来越强大,商用数据库开放了题录与文摘,再加上高校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普及,用户检索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对图书馆咨询馆员的需求。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者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尤其是综合性的咨询课题,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作为支撑;除此之外,随着图书馆参考咨询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变,具备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对于合格的参考咨询员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213 流通借阅工作。流通借阅部门一直是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主要阵地,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的沿革,早期的手工作业大部分已被数字检索与加工替代,自助借还设备、自助办证设备也已应用于各大公共图书馆,图书的顺架与上架工作仅需要基本的图书馆常识即可胜任,对工作人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要求不高,部分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已由编外人员、临时工、志愿者完成。另外,有统计数据表明,印刷型文献的借阅量整体占比呈现下滑态势,原因之一就是已有相当比例的读者使用在线电子资源和掌上阅读,越来越多的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能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

214 关于业务外包。为了整合资源、优化人员配置、节约人力成本,很多图书馆业务外包的范围越来越大。业务外包的范围包括专业性业务外包(如图书采访编目、图书加工、报刊装订、书目数据库建设、现代化技术)和事务性业务外包(如图书上架、整架、公共卫生、安全、消防、绿化、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2]。图书馆通过业务外包,一方面有利于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使图书馆可以选择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兼职人员或非专业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一个主因是对图书馆核心工作的再认识,越来越多的单位在考虑进行此项工作。

22 对创新图书馆工作而言,馆员非专业性需求在扩大

221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倍增。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开发与服务已经是各大图书馆的重要工作,自建资源的开发以及商购资源的整合管理与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的日常事务。移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又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微信、微博、APP等已成为图书馆的对外宣传的有效传播方式,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深层次的、个性化的服务。为了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半径,践行普遍均等的全覆盖服务,总分馆体系应运而生,无论是正在规划中的还是已经建成体系的,网络架构以及VPN技术都是保障总分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与支撑。为了提高图书馆运行的效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自助设备等各类信息设备得到启用,对于操作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222 阅读推广工作已然成为建设书香社会的重点与热点,需要各类型人才为其服务。雪城大学图情硕士项目(MLIS)的参与者Mia Breitkopf曾经说过:“差的图书馆构建馆藏,好的图书馆构建服务,伟大的图书馆构建社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化图书馆的竞争已由馆藏和建筑转向管理和服务。图书馆需顺应读者需求和时代潮流做出改变,馆员不再仅仅追求图书的静态管理,而是需要根据服务人群、内容、地域的不同做出相应变化。图书馆已经肩负着公共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不断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树立图书馆品牌,吸引公众眼球,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公益讲座、名家论坛、馆报馆刊、文化沙龙、阅读活动等不同类型与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向读者积极展示自身的形象、资源与服务。各种活动的开展从方案策划、前期宣传、项目执行、事后总结等环节都需要不同专业、不同专长的人才保驾护航,涉及的专业包括艺术设计、传媒学、会展、中文、行政管理、摄录、外语等多个领域。

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是读者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而图书情报类专业并没有在以上两个方向有特殊的优势。图书馆员正日益成为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职业,不仅需要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新型图书馆员,也需要有其他专业背景、善于管理、有自主学术研究能力或者有社会影响力的各类型人才的加入[3]。图书馆需要传统专业出身的馆员,同样也需要非图情专业的馆员,人才引进需要有不同涉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3非专业馆员在图情领域内发展的利弊与引导

31 非专业馆员职业发展中的利与弊

图书馆学专业本身应用性较强,源于多年形成的理论基础,图书馆要求馆员具有一定的学术独立研究能力。大部分非专业馆员的专业与图书馆工作基本联系不深,对图书馆学科体系和系统业务流程缺乏深入理解,许多图书馆的流通借阅服务还停留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阶段,相对枯燥,专业与技术含量较低,容易让馆员产生厌倦情绪,而图书馆的事业性质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淘汰机制的缺失也让较多馆员产生惰性思维。而馆员如果没能利用好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学习和充电,离开院系良好的学习环境,想再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就存在困难,知识结构老化明显,图书馆在研究人员的选择上也倾向于将课题交给图情专业的馆员,非专业馆员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成了一句空谈,更有甚者产生职业歧视,职业放弃。

32 非专业馆员依托专业优势走出颇具特色的职业化道路

前文中提到,现在的图书馆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新理念、新思维以及围绕数字资源展开的读者服务应运而生,这也为部分非专业馆员提供了施展其专业素养的平台,从事的工作与原有专业相关,那么在夯实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提升专业素养,将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应用过的方法和手段,移植到图书馆建设中去。例如,在图书馆有效管理上,有管理学专业背景知识的馆员在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合理化上能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具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馆员能在文献经费的有效利用上提供专业性的模型来使效率最大化;具有文学或新闻学专业背景的馆员能在图书馆宣传推广与新媒体应用中寻找热点、合理策划、整合包装,提高图书馆公众形象;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知识的馆员,则在技术上更有可能打破图情专业馆员的固有模式,在图书馆的关键技术上找到突破口[4],为图书馆的领导者提供新思维的启迪与新方法的实现。这种基于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不同所具有的优势,是非图书馆专业馆员所特有的。

纵观国内外,有很多非图书馆专业的学者或馆员凭借自身的努力在图书馆界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就。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早年攻读并教授数学,在其从事图书馆工作后才逐渐在印度图书馆界崭露头角,并最终凭其《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分类法导论》等著作闻名于国际图书馆界。

33 积极引导胜于负面担忧

图书馆非专业馆员的增多引起业内的担忧,一些专家认为图书馆部分业务外包,会导致核心竞争力与控制力的降低,非专业馆员的增加削弱了图书馆员队伍的专业性,图书馆的职业将被淡化,使得图情专业的毕业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不利于图书情报学科教育发展等等。笔者认为担忧不无道理,可为了合理优化人员配置、节约人力成本,图书馆部分业务外包早已势在必行;而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以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了非专业馆员的存在,图书馆应建立成熟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通过正确的引导才是消除隐忧的良策。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外包商套用的数据都是全国各图书馆专业人员智慧的结晶,业务外包只是资源共享的结果,无损于以图书分类法为核心的图书馆相关业务的重要职业内容。从机械劳动中解放的人才可以集中到读者服务的薄弱部门,向一线倾斜,从事务技术性向信息参考咨询、信息追踪和信息挖掘的专家型转变,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和读者服务[5]。

非图情专业的图书馆员的增多,也没有淡化图书馆员的职业特性。他们的读者服务活动丰富了图书馆的职业特性,专业学科背景也为参考咨询工作提供了广度与深度,为阅读推广活动积累了多种可能,这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教育方面,以金陵图书馆为例,针对近年来图书馆青年工作人员的增加,该馆除了利用自身学术优势,还定期邀请图情领域?<叶郧嗄旯菰笨?展内部培训,尤其对非专业馆员进行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普及,修满学时并测评合格的馆员才有资格参与职称评定。除此之外,通过各种形式调动馆员积极性,参与未来发展规划,激发馆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从图书馆多元化的角度为读者服务,根据现有岗位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奖惩结合,赏罚分明。学术研究方面,利用团队的力量,以老带新,以弱带强,给非专业馆员提供学术提升的机会与平台。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业的人。”

4结语

考公务员背景要求篇8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麦肯锡7S模型

一、新医改的背景和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意义

(一)新医改的背景

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中经济工作的核心,是一个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它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于2009年下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简称(“新医改”)。该方案中,对公立医院总体改革发展思路进行了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要健全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也要切实减轻公民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体现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方向,也要规范公立医院管理。具体上,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这些要求,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战略改革的新要求,也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位,即“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合理收益”。

这次医改中,更加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要以病人为中心,这是公立医院办院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目的。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定,优化服务流程,来为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好经济基础的保障。

公立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核心任务不在于最后的利润率,但是要通过财务管理,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化统筹,通过运用一定方式和手段,提升新时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通过拓宽筹资渠道,降低成本,实现供需平衡,为医院发展和服务病人提供坚实保障。

总体上,在新医改背景下,面对医院运行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对自身职责的要求,公立医院虽有公益的性质,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个组织,要转变观念,不能一直由依靠公共财政办院的思想,要主动有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管理意识,解放思想,主动研究新形势下医院出现的新问题,并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解决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问题,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方面医疗需求,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中,提高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水平。

(二)新医改背景下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

从宏观环境上看,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科学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更加需要重视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从公立医院定价的发展历史看,我国医疗定价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费用测算法致使医疗定价中价格和价值分离,在扭曲的价格补偿机制上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发展建设十分艰难。这一操作方法的弊端造成的危害,我们可以不时见诸报端有各种报道,医患矛盾总体呈日趋紧张的趋势。目前政策下,正在逐步尽量缩小医疗收入尤其是医药收入,但是医院作为一个组织在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上的消耗却在增加,在这一矛盾下,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尤其是要注重成本核算和控制,使公立医院在积极参与到市场中去的同时,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从发展现状看,有些医院在开支和耗材消耗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优质、高效、低耗”,已成为公立医院科学发展之路。公立医院只有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的竞争力和潜力。因此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麦肯锡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简称“7s模型”,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ision)。

其中,战略、结构和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硬件因素,风格、共同价值观、员工和技能是软件因素。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总体谋划。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构成形式,是企业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制度,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人员,人力准备是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执行公司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

麦肯锡7S模型虽然是企业这一组织的七要素,但是作为对组织发展比较深入研究的结论,这一模型对其他组织发展也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组织,它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作为一种组织,它也有和其他组织一样的组成要素,也有自己的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和战略。而且麦肯锡7S模型系统揭示了影响组织发展的诸要素,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发展性。因此,本文藉此模型,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

在结构上,因历史发展原因,公立医院内部结构划分不甚明晰,有些公立医院尚未有明确的职能机构,来负责此项事宜,具体工作中,倾向于注重成本管理,并且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视,但是在药品、材料、物资、设备、劳动力等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上,重视不够。

在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已建立的制度体系在被贯彻执行方面,力度有待加强。

在风格上,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氛围不够浓厚,医院员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员工上,从公立医院领导到财务人员再到具体医院职工,成本管理意识较低。公立医院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增量,对成本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造成理解不深入,支持力度不够;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尚低,自觉性尚待提高。

在技能上,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具体科室人员相应的财务知识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在战略上,对于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对于实现公立医院战略目标认识不足,没有把实行成本预算和控制放在战略的要求进行思考和管理。

在价值观上,虽然公立医院一直以病人为重,但是目前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显示出必须要更加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在结构上,要建立专门的核算和控制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率。

在制度上,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并加强贯彻执行的力度。

在风格上,要改变医院员工的思想观念,医院也要实行严格的定员定编管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定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不补“节约奖励”的成本控制办法,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绩优的科室进行激励。

在员工上,公立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节流与来源一样重要,要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有效性。具体财务人员应加强业务能力的提升,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自觉推进此项工作;对于普通医院职工,要更进一步树立成本意识,自觉节省各项开支,形成节约办院的氛围。

在技能上,应加强对具体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训,尤其是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并有意识提升具体科室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和能力。要提升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会计人员和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对管理中数据的挖掘。

在战略上,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经营独立性,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中去,在运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无疑会给医院带来潜在甚至现实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4]要应对这些风险,就要有战略管理,应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为促进公立医院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和推进。

共同的价值观。人是一切价值的核心,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意识到所有的成本核算与控制,都是为了更好节约办院成本,并在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各项流程,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成本核算不是降低服务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医院全成本核算项目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05).

[2]李兴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0(09).

上一篇: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范文 下一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