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4:52

对生命的感叹篇1

一、发现标点的效能,使学生重视标点

教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草原》

师:(板书:草原)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了课题,我知道课文要写的是草原。

生:我觉得课文要写的是草原的景色。

师:(板书:“?”)现在你再读读看,你又读出了什么意思?

生:(自由地读)我想知道草原有什么?

生:草原上有些什么?那儿美不美?

生:这是什么地方的草原?

生:草原上的人们如何?环境怎样?

……

师:(板书:“!”)请你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感觉?

生:(反复练读)啊!草原真大。我真想骑马驰骋一番。

生:啊!草原真美。我好想把它画下来哟!

生:草原那么美啊!我拿起照相机不停地拍起来。

生:看着如此美的草原,我不禁唱起了《草原赞歌》。

……

师:是啊!真令人神往。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和巴金爷爷去游玩一次吧!

通过给课题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反复比较,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标点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标点有着不可忽略的效能。

像这样的训练,有力地凸显了标点的巨大效能,必定会使学生对标点刮目相看,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触摸标点的温度,引学生细究标点

就如王崧舟所言:“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和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的警觉。”一旦重视了标点,标点就会如同一尾尾充满灵性的小鱼,引起我们的“警觉”。

于永正老师在回忆自己解读《秋天的怀念》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在读到母亲说的:“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我的心为之一动!我捧着书本,反复地朗读这句话。读着读着,感觉出来了:母亲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说,而是用问的语气?一个小小的问号告诉了我们多少东西啊!母亲在有病的儿子面前,真是小心翼翼呀!生怕哪句话没说好,惹儿子发脾气!我朗读时,就连母亲的表情都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于老师这么一想,就立即点亮了这个“?”的温度――这个问号回答了母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商量,是小心翼翼呀!

细究标点,就会发现标点如散落在草地上的露珠那样闪烁着晶亮的光芒,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像这样的标点训练,着重体现的是标点在文本中传达着不同的情感温度。由此产生的对标点的探究心理,便会自然地引发学生常去细究标点的用法。

三、开掘标点的深度,促学生善用标点

当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对标点的感悟能力之后,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练习填一填标点,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对标点的正确使用。

名师武凤霞教学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课,在学习全文即将结束教学之前,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

生:我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分号,在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为什么?

生: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生: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

师:同学们都是在第二个词后面加感叹号。有谁和别人加的不一样?我在第一个生命后面加感叹号,在第二个生命后面加问号。我这样加有没有道理?

生:第一个加感叹号是说你感叹生命是多么脆弱,又多么顽强;第二个问号说明你在思考:生命到底又是什么呢?

……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标点赋予了这么多层的含义,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种标点都是有道理的,它也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或者是一只小狗,或者是一朵鲜花,或者是一株小草……虽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待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珍惜,对待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

这段实录被王晓春老师誉为“是神来之笔”。给课题加标点这看似简单的技巧,到了武老师手里,却化平淡为神奇,一句“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标点也化作承载生命的符号。

综上所述,只要语文老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去重视标点,琢磨标点,就能促进学生对标点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对标点的感悟能力,从而为学生正确地使用标点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生命的感叹篇2

一、借鉴戏曲唱段的写作方法,突破咏叹调与宣叙调界限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歌剧《夏明翰》中的歌词我们很难给予一个明确的界定,是为咏叹调所设?还是为宣叙调所立?而传统的西洋歌剧在这方面却是界线鲜明的,即咏叹调是专用于主角抒感的唱段,宣叙调用于展开剧情,其中,尤以咏叹调最易出华彩唱段,为观众所喜并被传唱,甚至成为经典。如歌剧《蝴蝶夫人》中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中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等。并且,歌剧引入中国后,这种专于抒情的咏叹调也得以长期保存,并且成就了一些经典唱段,如《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芳草心》中的《小草》,《刘三姐》中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红霞》中的《明月当头寒光照河面》等等。

而在歌剧《夏明翰》中,我们看不到这样专于抒情的咏叹调,即便是剧中能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华彩唱段,也不只是抒情,如《我本是衡阳官宦家出生》:

我本是衡阳官宦家出生/父母开明自由个性幼养成/自愿离家闹革命/终年在外奔波人/风里颠来雨中挺/荒郊露宿枕石礅/饱一餐,饥数顿/衣破发长犹怡情/如今是武装护卫前呼后应/大屋暖被不挨风侵和雨淋/一日三餐不断顿/和着石头鼠屎吞/比起挨饿强几分/这终日里吃了睡来睡了醒/还劳你们时不时来按摩理疗松骨筋/叫我如何不快活/叫我如何不开心。

这段唱词,有对成长的介绍,有对艰难处境的乐观态度,整个唱词又是对警官“已死到临头,为什么还这般快活?”的回应。同时,它又使得剧情进一步推进。因着这些成分的存在,尽管此唱段是夏明翰革命者情状的抒发,但我们很难将它归类于咏叹调。

再如《其实我有家,在那蓝天白云下》:

其实我有家,在那蓝天白云下/四季美如画,四万万同胞称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起悠久的文化/千古离骚经,求索精神九州扎/睁眼看世界,敢为人先走天涯/肝胆两昆仑,民主生根芽/我愿尽绵薄,建设崭新家。

单从歌词看来,这是革命者理想中的家的描绘,也是革命者夏明翰对“家”美好希冀的抒发。但置放于剧情语境,它又是对话,是对警官质疑“你还有家?”的回应。

再如该剧的主题歌《我是一只衡阳雁》:我是一只衡阳雁/南来北往年复年/为驱霜冻求温暖/飞向太阳翅不闲/翅不闲,领头雁/搏击风云永在前/一鸣百应红霞卷/齐唱凯歌庆青天。

歌词只有八句,却回答了郑家钧的问题;又抒发了革命者的情感;更用象征的手法描摹了革命者为鸿雁般的四海为家,辛勤奔波;尤其是实写了鸿雁的迁徙习性和过程。以实写寓情感,以动物象征人,很难说是咏叹还是宣叙,实在是宣叙中有咏叹,是宣叙、咏叹的水融。

那么,作者这种咏叹调与宣叙调融合的书写尝试,是否有成功的先例,而不是一种无谓的冒进?

其实,在流传咏叹调的同时,中国歌剧的经典唱段中也不乏非咏叹调,这是西洋歌剧所没有的。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唱段既不属于咏叹调,也不属于宣叙调,正如歌剧《夏明翰》中的《我本是衡阳官宦家出生》、《其实我有家,在那蓝天白云下》等唱段,是一个咏叹调与宣叙调融合的书写,如《洪湖赤卫队》中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的心上/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讲/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数九寒冬北风狂/彭霸天,丧天良/霸走田地,抢占茅房/把我的爹娘赶到那洪湖上/那天大雪纷纷下/我娘生我在船舱/没有钱,泪汪汪/撕块破被做衣裳/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一床破絮像渔网/我的爹和娘/日夜把儿贴在胸口上/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风里来,雨里往/日夜辛劳在洪湖上/狗湖霸,活阎王/抢走了渔船撕破了网/爹爹棍下把命丧/我娘带儿去逃荒/自从来了共产党/洪湖的人民见了太阳/眼前虽然是黑夜/不久就会大天光/娘啊,生我是娘,教我是党/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洪湖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常听那洪湖的浪/常见家乡红太阳/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那乡亲在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儿要看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

整个歌词在抒感的同时,不乏宣叙,如“数九寒冬北风狂/彭霸天,丧天良/霸走田地,抢占茅房/把我的爹娘赶到那洪湖上/那天大雪纷纷下/我娘生我在船舱/没有钱,泪汪汪/撕块破被做衣裳/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一床破絮像渔网/我的爹和娘/ 日夜把儿贴在胸口上 ”,即是对过往事件:被彭霸天霸走田地、抢占茅房,数九寒天在船上生子的叙述。歌词后半部分的几句“娘啊,儿死后”,更是一种身后事的托付与交待。

有《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成功案例在先,《夏明翰》作者这种更进一步的遍及全剧的大胆尝试,不论是观众的理解、接受,还是创作者顾虑的破除,也都有了一定的支点。那么,这种咏叹调与宣叙调融合的文化根基在哪?西洋歌剧中并没有这种融合,为什么我们引进后要做这样的改动?

我想这跟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是不无关系的。在中国戏曲欣赏的长期养成中,抒情与叙事夹杂的唱段已深入人心,并变为一种天然的习惯,反而是西洋歌剧那纯正的咏叹调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取向有一定的隔阂。因为中国戏曲的唱段即是如此,少有纯粹的抒情唱段,也少有纯粹的叙述唱段。

如《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薄命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唱段前半部分是抒情,然而从“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起,又突转为叙述,询问过往的行人是否有到南京去的,希望能够给王金龙带信,传达今生命短,愿来生变犬马报答的心意。

再如《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哇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啊嫦娥离月宫/奴好似嫦娥离月宫。

在最后一句唱词出现之前,都是对月亮东升的写景状物,但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宣叙”的最后,接上一句“奴好似嫦娥离月宫”的情感抒发,整个唱段的色彩随即发生了变化,前面抖书袋的写景状物中,蕴含了接旨百花亭中摆宴的自得意满。

类似的唱段在戏曲中俯拾皆是,甚至可以说,抒情与宣叙融合是戏曲唱词的固有特色。无疑,这一特色也正是《夏明翰》创作者将咏叹调与宣叙调融合的文化根基。他们较之《洪湖赤卫队》等剧目走得更远,遍及全剧所有歌词,一方面在于他们认识戏曲唱词的特点与魅力,对这样的改革能为观众所接受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接,文化与阶层的对接,审美与习惯的适应,也就是歌剧民族化探索的终极点。

二、“丑”行的设置,多重意义凸显

在歌剧《夏明翰》中,驼背人、哑巴、警官、众警察等角色极其抢人眼球,这些角色如果对应于我们民族戏曲的话,无疑是属于丑行,至少是类于丑行的。当然,在歌剧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那么,作者为何设置如此众多的“丑行”,或者说,这些“丑行”的设置,在歌剧《夏明翰》中具有哪些意义。

欲知其意义,就得分析其在剧中的行为。当然,这些丑行是有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譬如驼背人与哑巴,他们尽管生理有缺陷,但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具有积极指向的。哑巴在知晓夏明翰要烧自家洋货时,前来阻拦;夏明翰离家后,他颈脖悬挂“桂根归兮”的木牌四处寻遍,以求能劝解住夏明翰的“激进”;夏明翰被警察四处搜捕时,他戴上眼镜去搅扰警察视线……驼背人在时老欲差遣他们将夏明翰沉塘时,都将原本低矮的身姿放得更低,做力所能及的抵触;同样,夏明翰被警察四处搜捕时,他们也戴上眼镜来搅扰警察视线……尽管哑巴与驼背人如作者文本所写,是过冬雁的形象,革命反抗意识尚未觉醒,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又符合观众的情感取向,是正面的。当然,这也是作者的情感取向,是作者有意的为之,即我们在很多文艺作品中看到的人丑心不丑。并且,在观众欣赏文艺作品的长期养成中,这种人丑心不丑已深入人心,因此,如许设置符合中国观众的共同审美取向。

《夏明翰》中衡阳雁的象征多次出现,以领头雁来形象地喻指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民众“驱霜冻求温暖”。同样,这种象征手法在“丑行”人物身上也有运用,也就是说有些“丑行”人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这在作品的结尾处尤为明晰,夏明翰就义后哑巴说话了,喊出了“桂根”,驼子挺直了脊梁;这种反常理的行为,必然是有所指的,并且观众能迅速径直找寻到作者的指向,即夏明翰的革命活动,夏明翰的死唤醒了民众,正如夏明翰就义诗所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也预示革命终将胜利,革命胜利后的新社会里,民众能够挺直脊梁。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找寻到驼背人、哑巴生理缺陷的“成因”,或者说我们不难理解驼背人、哑巴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是时的社会压弯了人们的脊梁,人们没有说话的空间与可能。时老要将夏明翰沉塘时驼子更驼,警察欲将驼子整直,驼子的腰“越整越弯”,象征意义也就浮出水面――封建势力(时老)扼制反抗力量,阻挠革命时,民众的苦难更加深重;反动势力的蛮横作为,加剧了民众的苦难处境。同时,这一系列象征的所指,也为观众描摹出来一个大的水深火热的时代背景。

剧中“丑行”除生理缺陷者外,还有警官、众警察等“正常人”。他们的丑,在于其行为的卑劣与滑稽,如语言的粗俗,捉弄生理缺陷者(装扮成瞎子的夏明翰),蛮横无知地强求哑巴说话、驼子直腰等。这种“丑行”人物的设置,一方面有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另一方面,也符合观众的情感取向,能博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在民族戏剧中,此类有悖于民众情感取向的人物,历来是鼻梁抹白粉被加以讥讽的对象,这样的设置,符合观众的道德判断和审美取向。

剧中众多“丑行”角色的设置,还有另一重意义,那就是贴近民族的戏剧欣赏习惯。过去的京剧演出,每场必有丑角,“无丑不成班”,“无丑不成戏”。也就是说缺丑角演员是不能组成戏班的,缺丑行角色不能构成一个戏,不能讨得观众的认可。往远的说,中国戏剧最初形态的从业者倡优即都是丑角,这种行当文化一直延续到现今,在这延续的过程中必然地生成、影响观众的审美趣味。因此,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需要一些丑行的表演。无疑,《夏明翰》中“丑行”的设置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从另一方面讲,也是创作者有意贴近民族的戏剧欣赏习惯的结果。

对生命的感叹篇3

关键词:魏晋诗歌;悲秋主题;成因0前言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可以发现“悲”和“秋”两者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关系[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中有这样的描述。诗人们将羁旅孤苦的寂寞之感,登上望水的依依惜别之情,生命即将逝去的惶恐之心等诸多人生悲情,都融入秋天的意象当中,开创了“悲秋诗”的先河。之后,各代诗人开始逐渐接受“悲秋”意识,并且对其进行了广泛的传唱。刘禹锡在其作品《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悲秋已经成为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魏晋时期的诗人同样受到悲秋意识的影响,例如王粲、曹操等人都曾经写下过有关悲秋的诗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在主题上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鉴于此,以下笔者将对其衍变情况进行分析。

1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的衍变

在魏晋以前,悲秋诗歌的主题一般包含三大类,分别是思乡类、壮志难酬类以及女性哀怨类等,以思乡类为例,在《古诗十九首》《古歌》当中都有一些含有悲秋意识的诗句,其所表现出现的就是离家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当中,诗人由于思乡,想回到故乡但是又无法回去,进而痛苦得连蟋蟀的悲戚声也不想听到。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同样延续了上述中所提及的三类悲秋诗,如王粲的《从军诗五首》、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诗歌,都表现了诗人们的雄心壮志。

此外,在魏晋时期,悲秋诗歌的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出现了新主题,即感叹时间的永恒、生命的流逝。在历史犹如长河一般奔流不息的同时,文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渺小,纵然是天子君王亦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秋季,万物皆归寂,然而,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秋天总是会到来,不断轮回,这种情况正好符合诗人们的心境,进而使得悲秋之情更加的悲凉[2]。在魏晋之前,对于这一类主题的悲秋诗歌还比较少,文人并未将秋和时空观念相连接。而到了魏晋时期,文人们开始在悲秋诗歌当中对生命、时间进行探索,其意越是深远,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就更加的悲戚。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曾经写道:“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在这一句中首先就打下了悲秋的基调,之后再写道“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以此来表明自身对世事的深刻思索。曹植由于兄弟之间的争斗,感到极度的悲凉与无奈,进而致使其慢慢失去了以往的意气,年少时的精神也渐渐变为对世事无常、生命苦短的感叹。《赠白马王彪诗》中描写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就说明了这种思想。而在张协的《杂诗十首》其四:“朝霞迎白日。丹气临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在这首诗中同样抒发了这种情感,感叹“晚节悲年促”。通过以上描述,不难发现:魏晋时期的诗歌其悲秋主题发现了衍变,具体表现在对于生命的有限、时间的无限的感叹。

2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衍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动乱所致

魏晋诗歌悲秋主题的衍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3]。通读历史就能够发现,在中国五年多年的历史当中,汉末魏晋时期是社会最为动荡、人口损伤最为惨重的一个阶段,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叫作“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在当时,统治集团的内斗、军阀首脑的残暴,均造成了极为可怕的杀戮,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因此,当时的文人在其诗歌作品当中都纷纷感叹现实的残酷和仕途不顺的悲凉。

迈入两晋以后,人们的境遇更为艰辛。在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当中,已经将封建道德完全的摒弃,各种龌龊行为极为普遍,例如贪污、虚伪、荒淫、凶残等等,尤其是在西晋时期,整个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外戚与宗室之间相互夺权,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都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这一时期,死亡已经成为主要的代名词,文人们对于生命、生存十分的焦虑。因此,在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悲秋诗歌,而在其中不乏感叹生命的诗句,使得秋更加的悲凉。

2.2各种天灾所导致

在魏晋时期,除了人祸以外,还出现了各种天灾,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的悲苦。在曹丕的《又与吴质书》中描述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其中对当时关东地区所爆发的瘟疫与灾情进行了描述。魏晋时期的文人们在人祸、天灾,以及众多非正常死亡不断冲击之下,其敏感的神经受到的了极大打击,他们比之前更加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而将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会展现出极为强烈的感伤情怀[4]。所以,魏晋时期的文人在认识上与体验上具备极为普遍的现实含义,其将自身坎坷的遭遇、动荡的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折射在诗歌当中也是一些较为负面的事物,以对丘墓的咏叹来说明人生的艰辛,显示生命的无常。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文人内心的转变在其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导向作用,魏晋时期文人处在乱世时的心态就是当时悲秋主题衍变的一个原因之一。

3结束语

综上,在迈入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使得魏晋文人的心态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在当时生存环境险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期,魏晋时期文学的悲情与建安时期的不同,并非是一种慷慨悲凉,而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将其折射到有关“悲秋”的文学作品中,则体现出对时间的恒久、生命的苦短的咏叹。参考文献:

[1] 王立,陈康泓.由悲秋主题看子弟书“他者”的抒情意味――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抒情模式的变异[J].东疆学刊,2012,29(3):813.

[2] 张银.魏晋悲秋内涵的特色[J].理论界,2010(1):127128.

[3] 张燕.李清照悲秋之作成因探索[J].山花,2009(24):130131.

对生命的感叹篇4

关键词:古代诗词 黄昏意象 情境交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3-01

黄昏,是表述时间的词语,其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纵观我国古诗词,黄昏不再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而是蕴含了丰富意象的词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是:夕阳、残阳、日暮、落日以及余晖等等。学者在探究这些古诗词时,主要分析这些意象词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黄昏是诗人们较为钟爱的意象词,诗人运用黄昏来寄托离愁别绪。黄昏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们经常运用黄昏这一意象来实现心境与物镜的交融。

1 黄昏意象的审美内蕴

从时间上说,黄昏是指一天中昼夜交替的关键时分,其标志着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而步入休息时刻。黄昏的到来,暮霭沉沉的落日给人心理带来一种黄昏的感觉,其告示一天的终结。自古以来,时间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总是特别的敏感,也特别的感伤。一天天,一年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在慢慢流逝,人们也会越发觉得生命短暂。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功立业,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怀才不遇,甚至请缨无路。当文人感受到个人生命的有限以及现实的无奈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对生命以及时间的悲叹转为自然界或者沧桑的历史。在此背景下,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达,文人青睐黄昏这个意象。在文人感情世界里,黄昏代表了一种深沉的氛围,其传达出了一种历史的变迁、青春的流逝以及功名无成的悲叹。例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替、江山代移,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1]。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诗人们总是为黄昏涂上了厚厚的冷水调,其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愁、孤寂、伤感以及郁郁寡欢的情感。黄昏在诗人眼里,总是代表了一种哀景。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生活中的失意以及事业上的挫败习以为常,其造成了文人们宦游天涯的羁旅情怀。在文人们的心理态势中,黄昏总是附以冷色调,如,孟浩然的《秋等万山寄张五》中“愁因薄雾起”让学者产生一种悲怨孤苦的情感共振,进而营造出富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据资料记载,最早运用黄昏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是《诗经.君子于役》。在此诗歌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是描写景色的句子,但是,该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经过仔细品味,学者会发现,词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而黄昏就是寄托情感的主要意象。在静谧的黄昏,学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翘首以盼的状态。由此可见,黄昏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其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物。要想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学者一定要自己揣摩黄昏这个意象词。

2 黄昏意象的赏析

2.1 离愁别绪

黄昏历来备受诗人们的青睐。黄昏意象丰富,诗人可以运用黄昏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对于离家游子来说,黄昏是他们最容易产生思乡情的时刻。夕阳西下,万物都归于平静,然而,游子仍漂泊在外,此时此刻,游子们心里倍思乡。在我国古诗词中,黄昏时分,山川草木以及亭台楼阁等都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诗人对离别阻隔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深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暖色消尽、冷色袭来的苍凉冷落的黄昏之中[2]。例如,王维的《送韦评事》中“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诗人送友直至居延,在此时刻,诗人不禁想起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落寞,因此,诗人倍加感伤。又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描写了此时此刻的景色,而这些景色无疑都被笼罩在暮色中,进而营造出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情境。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特备受欢迎。如,马致远曾写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表达出了诗人浓厚的离别愁绪,以及思念之情。

2.2 迟暮叹老

在我国古诗词中,伤时感物经常出现。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应时分。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其也意味着一次生命的结束。在黄昏时分,人们极易产生对生命短暂的喟叹,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在古诗词中,黄昏具有浓厚的忧患色彩以及忧国意识。在黄昏时分,诗人们总是会思索个体生命的意义,由此感叹生命的短暂以及壮志未酬。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在其诗歌中,黄昏被赋予迟暮的喟叹以及仕途的坎坷等意象。在《离骚》中“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等,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情感,即时光易逝以及功业难成等等。

黄昏意味着白日将近,而夜晚即将来临。在黄昏时分,在外游子异常渴望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的关爱,然而,游子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因此,游子在此时刻总是感慨时光的飞逝。由此观之,黄昏时分各自愁,始终是个体生命无法回避的一种情愫,且朝往夕至周而复始地扣击与掀动着诗人的心扉[3]。黄昏极易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并追忆往昔,进而喟叹功业围城。中国文人大多具有积极入世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他们总是怀才不遇。这种失落的情感无法得到排解,在黄昏时分,文人便在此时寻找排解的机会。

3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与感受黄昏以及描写黄昏。黄昏已成为人们的心灵与自然融合的主要媒介物。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现,其极受诗人的青睐。黄昏是一种文化隐喻,是人生的一种象征,其渗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当前,很多现代人无法体会黄昏折射出的诗人心境。如果现代人也感受深处两地而备受相思煎熬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会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品读古代诗词时,现代人才会感同身受,并发出真切的感慨,即相思了无痕,黄昏情更怯。

参考文献

[1] 李文佳.唐诗黄昏意象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5):26.

[2] 董佳云.古诗词中“黄昏”意象分析[J]. 才智,2012(5):145.

对生命的感叹篇5

有一天句号找到感叹号对它说:“我能用在陈述句后面,你为什么能在问句和祈使句后面,这很不公平,应该改改。”听到这些话的感叹号生气了,大声向句号说:“那逗号还能在每个句子里用呢!你为什么不去找它。”感叹号气烘烘的把句号踢出百米之外。

第二天逗号找到感叹号慢慢吞吞的说道:“感叹号老哥,句号是挺可怜的,你一人也抗不下这么多的句式呀。”感叹号叫到:“那你呢?每个句子里都能有逗号,你的责任比我还多呢!”说完感叹号也把逗号赶出了门外。

在这以后句号和逗号再也不和感叹号合作了,也因为有感叹号的句子里没有逗号,所以读含有感叹号的句子就不能停顿,让人们十分烦恼,人们用感叹号的次数也渐渐少了……

一年后,已经没有人再使用感叹号了,感叹号伤心的哭了,正在这时句号和逗号走到感叹号身边轻轻的说:“感叹号老哥,你不要伤心,上次是我的不对,请原谅。”感叹号明知是自己的过错,但是它想不到逗号和句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只好垂下了头,这时逗号看到感叹号成了“?”这个样子便提议说把感叹号弯曲腰时的样子命名为问号专在问句里使用。

后来用感叹号的人又回来了,人们也开始熟悉了问号。

对生命的感叹篇6

2011版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围绕核心目标,加强“语用”训练,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怎样把握好“语用”训练时机,引导学生“发现与破解语言形式的秘密,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魅力”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值得探究的课题。

案例描述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断: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师:同学们,这个句子有好多特别的地方。大家仔细看看,它在用字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段话一开始就是三个“别”连用,后面还加了省略号。

师:三个“别”连用,用一个行吗?(课件出示改后句子)

生:不好,三个“别”连用更能体现出残疾青年的急。

师:那用三个“别”,中间用顿号隔开行吗?(课件出示改后句子)

生:这样也不好,三个“别”一隔开,就体现不出残疾青年的着急了。

师:谁能通过读一读这三个“别”连用把青年的急表现出来?

师:生活中哪些字可这样用?什么情况下用?

生1:如“好好好……”,在妈妈很爽快地答应我要求的时候可以用。

生2:如“没没没……”在――(生讲不出什么情况下用)

师:小红,你昨天抄别人作业了?

生:“没没没……我的作业是自己写的。”

师:大家体会一下,一个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叠用?

生:在急着表达自己观点时可以这样用。

案例评析:

上述案例中,学生领悟了课文中“把语言放在提示语前面”的巧妙之后,“言语表现”的需要已经激活,正是需要老师创设语境“顺就、呼唤、激励与引导”的时候。可喜的是,教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一句“生活中哪些字可这样用?什么情况下用?”把学生从言语形式习得引向言语形式的应用。这样,把作者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命表现建立起关联。这时候的精彩、巧妙就已经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

案例描述二: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段话在标点使用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我发现这段话中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

师:感叹号一般什么时候用?

生:在表达强烈情感的时候用。

师:不用感叹号的话,可以用什么标点?我们来看看不用感叹号会有什么不同。

抽生分别读不用感叹号的句子和用感叹号的句子。

师:你能体会到两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区别吗?

生:不用感叹号显得很平淡,用了四个感叹号残疾青年着急的心情,一心为“我”着想的品质就马上体现出来了。

师:可见用好标点对于表情达意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案例评析:

语文教学是具有内在规定性和特定情境性的言语交际,“标点”是其中一个活跃的因子。在相同的言语环境中,标点往往能改变一个句子的含义。

对生命的感叹篇7

关于生命这个词含义也许了解的人很多,看透的人很多。对于标点的这个词,陌生的人也许不会有吧。但对于“生命的标点”这个新名词也许就不一定可以很好地了解甚至于陌生了吧!然而我告诉你这种标点还有色彩之分,也许你会接近迷茫也许你会以为我在故弄玄虚。不管其它的,让我来为你解释一下吧。

感叹号!以这种符号结尾的人生轰轰烈烈。在新闻媒体的追逐下降遗体放尽燃炉,焚烧后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巴老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走的。全中国的人都为之叹息。从少年时出版的小说《灭亡》到晚年出版的《随想录》,巴老总是充当着一个时代的追求者,一个狂热的人。同样,马佳决亦是这么走的,他走在世人的唾沫下“畜牲”“混蛋”“禽兽”。该骂的都骂了。这感叹号的颜色我想就显而易见了。

阿Q死在了侩子手手里,他的生命被挂上了省略号,虽然他不甘心,嘴中喊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咔嚓”他死了,但没有人为他哭泣,这省略号是白色的,无味的。然而在数年前同样半路终结生命的抗非英雄,同样是在半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他们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为这个六点符号添上鲜艳的色彩?

还有一种人色生命一直处于问号阶段,从头到底就像这样“?,??,???,????。”他们彷徨着,不知去向。

你的“人生之句中”的一个短语已经完成,你为自己点上了一个豆号,但后面的符号还没决定,你要为自己挂上黑色的省略号,还是红色的感叹号?或者是像你们小花园里那些老人一样挂上一个平平淡淡的句号?自己去决定吧!

对生命的感叹篇8

时光飞逝,万物早以复苏,充满生机的气氛打破了冬的沉寂。我的生命在这一个又一个的季节轮回之中被慢慢地吞噬。然而,也正是在这种精神消磨之中,我慢慢的长大了,我开始明白了时间的含义。

我开始惊叹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个弱小的生命在被无数次的无情催残之后,仍然不屑于残破的躯体,慢慢地挺直腰板,去迎接雨露的洗礼。我开始怜悯那即将逝去的夕阳,面对它,心中顿时涌起许多悲哀与伤感。在这个最后的时间里,我与它相互对视,随后,它便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开始理解它了,任凭它去,也许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冷酷,神秘。

对于人来说,100年就代表着生命的消亡,然而, 对于时间来说,100年只不过是它那永恒生命力中的一点,甚至可以忽略。

人在面对时间时是那么渺小,然而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却做出了不凡的业绩。时间在惊叹的同时,并没有对我们放宽政策,仍然要死,虽然不舍于尘世,却也无可耐何。

时间的魔力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一切,我们都崇拜时间,惊叹它那永恒生命力。却不知,时间也崇拜我们。我们有丰富的语言,情感,文化......这些都是时间所没有的。那么,让我们崇拜我们自己吧!

上一篇:宏观经济调节范文 下一篇: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