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

时间:2023-11-13 07:31:45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1

道路路基的施工具有范围广、工程量大等特点,且施工期间的扰动性较强,会收到干扰因素较多,现状土体结构易转变为松散状态,导致其缺乏稳定性。对此,需合理选用填筑材料,并加强填筑后的压实作业。在道路路基施工中,砂石、碎石类土、粘性土等均是较合适的填筑材料。对此,要以粘性土为例,在使用时需加强对含水量的控制,因为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路基土方的施工质量。在土方填筑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平铺或竖向填筑的方法。材料方面,若某段路基填筑施工中使用到多类材料,需避免混用于一层的情况,且上层以透水性较小的填料较为合适,下层则可以选用透水性相对较大的填料。根据施工要求准备填料,提前运输至现场,用方格网法卸料,并由推土机摊平。经摊铺作业后,检测填料的含水量,若满足要求,则利用平地机整平,使其具有平整性。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还需组织压实作业,利用特定的机械设备压实,以减小填料间的空隙量,改善填料组合状态,提高密实性。

二、道路路基土方填筑压实施工技术要点

1.填筑施工(1)测量导线、中线一级水准点的复测为重点工作内容。在中线复测时,需根据要求精准布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加桩地面的标高。施工时,定期检查路基下方分布的各管网路线,加强防护,以免出现损伤或是其它异常状况。(2)路基土方施工路基土方施工的关键内容在于填方路基施工,需重视对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主要做如下分析:分层填筑。逐层依次填筑,在本层的填筑和压实工作均落实到位且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组织后一层的填压作业。避免盲目压实的情况,需提前检测土方的含水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碾压。干密度试验标定。考虑各类土质,针对性地组织干密度标定工作,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对土质特性做出判断。分段施工。遵循“分段依次施工”的原则,在纵向搭接时,若两段所形成的交接部位的填筑时间有所不同,则需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处同步施工,需保证两者可交叠衔接,所形成的搭接长度至少需达到2m,否则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随之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若现场存在较明显的地下水影响,可以在路堤的底部填适量的砂石或是其它的固化材料,由此形成水稳基层。此外,还需加强对松铺厚度、碾压遍数、路堤几何尺寸、坡度等指标的控制。在路堤填土施工中,每侧宽度需略超过设计值30cm,以免出现道路两侧失稳的情况。压实阶段,采取先两侧后中间的方法,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基本原则,按规范形成路拱。操作者合理控制压实设备的运行速度,匀速、缓慢地行驶,期间不可出现随意大幅度提速以及急刹车等异常驾驶行为,否则填料易推移,随之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2.压实施工(1)振动压实法根据施工要求配备振动压实机,启用该装置,在振动作用下,使土颗粒由松散状逐步转变为紧密的状态,从而构成稳定的结构。随着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现阶段的压实机械类型丰富。其中,振动碾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压实机械,其具备振动和碾压的双重功能,相比于一般的平碾而言,功效可提高1~2倍,节省动力约30%。振动压实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在碎石类土、杂填土等地基中均具有可行性。(2)压实施工在正式碾压前,要组织试验,以确定合适的碾压施工工艺,如压实度、层厚、含水量等,形成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控制方案。压实施工时,应优先处理路基的两侧,再逐步转向中间区域,前期慢速、后期适当加快速度,前期弱振、后期强振,从而富有秩序性地完成压实作业,并保证填筑料具有足够的稳定性。(3)压实度的控制在压实度的控制工作开展前,需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压路机吨位、型号、碾压遍数等。由于压实方法会直接给最终的压实效果带来显著影响,因此需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优化压实方法;填土表面平整度是关键的控制对象,会对压实均匀性带来明显影响,若表面缺乏平整性,直接压实时则易出现局部凹陷等问题。对此,在压实前需检测填土表面的平整度,若偏离设计要求则及时处理,以便快速压实。

三、道路路基土方填筑压实的关键控制措施

施工机械的合理选型。运输设备、平地机等均是重要的施工机械。其中,平地机较关键,其性能以及操作方法均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如路基的平整度、填筑厚度等,因此需提前做好规划,合理配备施工机械。除了确保单台施工机械可正常运行外,还需重视施工机械间的协调问题,使其协同作业,以充分彰显出施工机械的生产力优势。试验及工艺的确定。为给正式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指导,需在填筑施工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于该处组织试验,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参数,如碾压遍数、摊铺厚度等,并从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等方面做对比分析,选定综合效益较佳的施工方案,将其用于正式施工中。配套排水设施。路基填筑和压实作业均对水较为敏感,因此在土方填筑施工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修筑排水设施。通常来说,横坡排水沟以4%为宜,泄水槽的布设间距约40m,还需在路基的两侧修筑土埂,进而利用该设施达到拦水防护的效果来从根本上规避水损害问题。此外,还需加强对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并将其稳定在许可范围内,若偏高则容易加剧路基的下沉问题,偏低则不利于压实,严重时还将影响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大范围不良影响。

四、结语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2

关键词:沥青砼 ,摊铺 ,碾压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Beijing road (3 ~ red star road) road improvement project of black in a construction road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ing, rolling

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AC-20C 型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

1.1 喷洒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1)在路面新建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水泥砼路面及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2)在基层养生结束并清除基层表面松散颗粒的尘土后,由沥青洒布机均匀喷洒透层沥青,对喷洒过量的,要立即予以刮除;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人工补刷。为防止路面污染透层油及沥青局部脱落,洒布完后应立即封闭交通。(3)旧水泥砼路面经处理验收合格后及沥青砼各层施工完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4)透层油洒布量为1.1L/m2 、粘层油洒布量为0.4L/m2 。气温低于10℃时,不得洒布透层油、粘层油。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前,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遮挡防护,避免污染。

1.2 铺设土工布。土工布用于新建路面基层切缝处,以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缝处。应将新建基层及现状砼板清洗干净,并将接缝清、灌缝至饱满,先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再铺设土工布。

1.3 摊铺。沥青砼运至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达不到试验要求的批次,一律不得摊铺。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如在0~10℃时施工,必须采取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在低于0℃及遇到大风的冬季不应施工,雨天不得铺筑沥青砼。摊铺应尽可能采用全路幅铺筑,通常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成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摊铺机后应配备人员作辅助工作,及时整形。

1.4 碾压。 碾压自路边压向路中,要配备与摊铺宽度相适应的压路机台,使碾压温度能达到前述表中的规定要求。碾压顺序如下:接缝处预压 全路初压 全路复压全部终压。每次来回轨迹重叠,双轨压路机重叠30cm左右,三轮压路机相邻碾压带重叠后轮1/2宽度,并不应少于200mm。压实度不小于马歇尔试验密度96%。

1.5 接缝处理。 沥青砼在施工缝及构筑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纵向接缝在摊铺时采用热接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必须洒粘层油使之粘结良好。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l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的混合料铲除。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0.4~0.8m,搭接处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

2 AC-16C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

2.1 喷洒沥青粘层油。施工同下面层。

2.2 铺设玻纤格栅。铺设玻璃纤维隔栅时,应保证铺设平顺,玻璃纤维隔栅的横向应搭接8~10cm,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纵向应搭接5~8cm。横向搭接处采用固定器固定,纵向搭接处采用尼龙绳或铅丝绑扎,固定间距为1米。沥青面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非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出入,在格栅层上禁止转向,急刹车和直接倾泻混合料脚料,以防损伤玻璃纤维隔栅。

2.3 中面层其他施工同下面层。

3 AC-13C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

3.1 检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质量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由供料方保证。检测进场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满足各项技术指标。每天施工时要跟踪检测各种质量指标,做好原始记录,编写质量日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按规范规定项目及频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并进行试验资料汇总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便指导生产,实现动态管理。按部颁标准规定的项目及频率,进行成型路面的检测,如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标高、弯沉值等,对路段进行质量评定。

3.2 运输。沥青混合料采用大型运输车,车箱上备有覆盖设施,车辆底部及两侧均应清扫干净,并涂薄层防粘剂,并清除车箱底部多余的混合液。混合料车辆装料应按前、后、中的顺序,每装一斗料应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车辆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

3.3 摊铺。采用两台功能相同、同类机型的稳定粒料摊铺机呈梯队摊铺,半幅一次摊铺成型。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两台摊铺机成阶梯形,前后相差15~20m,后一台摊铺机与前方一台应有10cm左右的重叠宽度,重叠部分整体一起碾压。运输车辆在摊铺机前方20~30cm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边前进边卸料,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速度应与摊铺机铺筑速度相协调。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速度根据拌和厂供量来确定。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能太高,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但也不能太低,不能使其松铺系数低于设计高)。专人跟踪摊铺机及时处理摊铺层出现的缺陷。严格按摊铺机手册规定进行操作。

3.4 碾压。碾压程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由试验路段提供,一般按下列规范进行施工: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相邻轮迹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先用双钢压路机DD-130由低向高稳压一遍。再由SD175振动压路机振压3~4遍,相邻轮迹重叠1/2轮宽。最后由双钢压路机DD-130进行收光终压。碾压过程中,若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喷洒少量的水,以保持基层表面湿润,但绝不能使洒水量过大。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了铺筑层,在第一遍静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面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用人工进行铲平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度合格。压路机停车时应错开3m远,最好停在已压好的路段上。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段面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其表面不受破坏。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及时用小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3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无缝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无缝工艺方法的应用可以带来良好的工程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特性,来对于工艺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性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以下从整体工艺要求较高、结构体系较大、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多、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等方面出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

1.1整体工艺要求较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于工艺的整体要求一直都很高。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多。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许多起施工企业在施工的时就需要更加积极的采用大体积无缝施工技术。其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相比由于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这导致了混凝土外层的水热化程度与内部有着特别大的差异。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定义指的是断面尺寸不小于1m,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异,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避免裂缝等问题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有两个特点。

1.2结构体系较大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着很大的结构体系。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着较大的结构体积,因此这导致了其在浇筑之后内部的混凝土会有大量水化热的产生,并且这些水化热会积聚在结构的内部,因此很难挥发。其次,结构体系较大往往会增大内外部的温差,从而导致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产生,最终明显的增大混凝土工程的结构体积。与此同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目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混凝土浇注后往往会由于内部较表面散热快而形成内外温差,最终非常严重的约束产生拉应力。

1.3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多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需要充足的前期准备作为施工基础。前期准备工作通常包括了三个环节,其分别是施工材料、施工器具和施工技术的准备。其次,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准备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进一步的选用那些有着较低水化热和中水化热的水泥。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准备的过程中还应当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然后在掺用外加剂的时候,还应当更加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控制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切实的保证其没有含害物质。

1.4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往往容易出现严重的裂缝。混凝土裂缝本身的危害极大,例如裂缝的出现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并且也会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因此很有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其次,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而与之相对的材料型裂缝则主要是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无缝工艺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无缝工艺方法是一项系统性的施工工艺,以下从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混凝土顺利运输、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完善混凝土养护体系等方面出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无缝工艺方法进行了分析。

2.1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无缝工艺方法应用的第一步是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施工人员在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依据相关的配合比来配置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配合比是依据相关的理论和试验计算出来的,因此这代表着其需要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其次施工人员在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同时将适当量的外加剂或者粉煤灰添加进去即可。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做好混凝土拌合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在配置的过程中用克来衡量各种材料的投放量,从而能够确保配置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2.2混凝土顺利运输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无缝工艺方法应用需要着眼于混凝土的顺利供料。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将适量的减水剂、沸石粉或者粉煤灰等添加进去,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有效的降低水化热。其次,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将适量的泵送剂掺加进去,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于泵车进行调试,在保证其正常之后才能进行供料。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应当在确定泵送速度时依据前台的要求来进行加快或者放慢。

2.3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无缝工艺方法应用的关键是提升混凝土的浇筑效率。施工人员在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影响的。其次,施工人员在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包括全面分层浇筑和斜面分层浇筑以及分段分层浇筑在内的多环节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全面分层浇筑指的是在完成了第一层全面浇筑之后,开始对第二层进行浇筑。并且浇筑第二层时,需要保证第一层没有初凝,接着依次向前面的其他各层进行浇筑,最终才能够达到最高的浇筑效率。

2.4完善混凝土养护体系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无缝工艺方法应用离不开对于混凝土养护体系的完善。施工人员在完善混凝土养护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认识到在混凝土中,外层的混凝土收缩速度往往会快于内部收缩速度,这也属于导致裂缝阐述的问题之一。因此施工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则需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施工人员在完善混凝土养护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本身的一些特点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因此只有通过更加完善的施工养护工作,才能够确保混凝土裂缝得到卓有成效的防治。3

结束语

大体积砼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属于施工工艺实践的一部分。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对于无缝施工工艺方法有着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施工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宇巍.大体积砼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19):31-33

[2]邓滔峰.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82-84.

[3]孙宇.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14):55-57.

[4]魏文平.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4(47):21-23.

[5]张艳茹,石挨宝,王仲娥.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4(5):42-44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4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

1.引言

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混凝土结构体量超过一定规模时,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可能会超过混凝土承受能力,产生温差裂缝,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控制,这样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混凝土多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具有混凝土体量大、强度等级高的特点,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将遇到施工技术的巨大挑战。

2. 基础筏板施工工艺

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组织设计时,首先必须确立施工工艺,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措施和施工技术措施。

2.1施工工艺

按照混凝土的施工的连续性分,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工艺有一次成型和多次成型工艺。一次成型工艺是将整个基础筏板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捣成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传统工艺。一次成型工艺具有结构整体性强,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基础筏板内部不存在施工缝、整个结构一次连续施工完成,结构整体性容易保证;而且整个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捣完成,节约了多次成型所需的重复准备和混凝土养护时间,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多次成型工艺是将整个基础筏板混凝土分多次间隔浇捣成型。这种方法施工组织比较简单,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难度小。但结构整体性因为基础筏板内部存在施工缝、后浇带等薄弱部位而较差,整个结构多次间隔施工完成,结构整体性不易保证;而且施工工期长。整个混凝土多次间隔浇捣完成,重复准备和混凝土养护时间长,施工工期也不易控制。

所以,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一般优先采用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可行性论证应从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两方面进行。当混凝土生产能力有保证,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好,且具备控制混凝土裂缝技术水平时,应当选择一次成型工艺。当混凝土生产能力较小,交通管制严格,尽管具备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水平,也应当选择多次成型工艺。

2.2施工技术

2.2.1混凝土泵送

混凝土泵送设备主要有固定泵和汽车泵。固定泵具有输送距离长,泵送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灵活性差,泵送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汽车泵灵活性好,泵送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低,但是输送距离比较短,泵送成本比较高。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混凝土体量巨大,泵送距离长,因此泵送以固定泵为主,汽车泵为辅。泵送设备配置要满足泵送时间和泵送强度要求,通过计算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同时为应对突发设备故障,泵送设备配置应留有足够余地,一般应有10%~20%左右的设备备用。混凝土泵送需在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和交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面泵送强度最大化原则,确定设备布置及泵送方向。混凝土泵送方向应与基础筏板的长边方向一致,这样混凝土施工面小,容易保证混凝土供应强度和施工面及时覆盖,防止施工冷缝出现。

2.2.2混凝土浇捣

根据浇捣流水段划分及浇捣流程,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浇捣可分为全面分层、逐层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工艺。施工中应根据工程规模、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泵送设备灵活选择。

①全面分层

将基础筏板水平划分为层数,自上而下逐层浇捣,即在第一层全部浇捣完毕后,且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再回头浇捣第二层,如此逐层连续浇捣,直至施工完毕。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当基础筏板长边时可将基础筏板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分两个流水方向同时进行浇捣。全面分层浇捣工艺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较大。当基础筏板体量比较大时,混凝土组织供应的压力非常大,应对不当时极易产生施工冷缝。因此全面分层浇捣工艺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比较小的基础筏板。

②逐段分层

将基础筏板先沿边长方向分段,再水平分层,混凝土浇捣逐段分层进行,即先从底层开始,浇捣至一定距离后浇捣第二层,如此依次向上浇捣其他各层,直至浇捣到顶,且在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捣下一段各层混凝土,直至施工完毕。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逐段分层浇筑工艺适用于混凝土供应能力比较弱,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基础筏板。

③斜面分层

将基础筏板斜向分层,逐层向前浇捣。在每一层浇捣中,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工艺是逐段分层工艺的发展,当分段长度较小时,逐段分层工艺就演化为斜面分层工艺。斜面分层浇捣工艺具有显著优点:第一,施工面小,混凝土供应强度要求低;第二,施工面相对稳定,泵送设施不需反复装拆和变位,可采用固定泵泵送,成本低。因此斜面分层浇捣工艺在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斜面分层浇捣工艺施工时,斜面的坡度不应大于新浇混凝土自然流淌的坡度,对一般混凝土控制其不大于1/3,对泵送混凝土控制在1/6~1/10,因此,斜面分层浇捣工艺适用于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基础筏板。

2.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为使已浇筑混凝土能获得所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必须加强混凝土养护,营造良好的水化反应条件。由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泥水化反应速度和水化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养护就是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混凝土养护也是控制混凝土早起收缩,防止混凝土成型后经历暴晒、风吹等恶劣条件而产生开裂的需要。

根据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所处温度和湿度条件的不停,混凝土的养护一般可分为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混凝土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其中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即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开始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覆盖养护技术简单、施工方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蓄水养护也是比较有效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混凝土终凝前在基础筏板表面满灌温度适中的养护水。蓄水养护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得到养护,能大大减少因温湿度变化及失水所引起的塑性收缩裂缝,但是施工影响比较大,因此应用的比较少。

3.结语

为确保结构整体性,超高层建筑基础筏板施工必须连续进行,施工组织将面临严重挑战,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一次连续供应量能够满足数万立方米基础筏板施工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强度满足施工面及时覆盖需要,防止施工冷缝产生,这给混凝土生产和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玉银.超高层建筑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5

关键词:膨胀土;改良路基;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松铺系数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xpansive soil subgrade special problems, through the WuXiang railway building more second line project stage 4 mark,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ed 200 km/h, the railway roadbed bed road, the field with improved soil mix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y parameter selec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technology indexes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norms, for lime improved soil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ll the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also can be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improved soil of rail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reference.

Keywords: expansive soil; Improved subgrad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y parameters; Loose spread coefficient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武襄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第4标K257+050~K278+300段沿线土质均为膨胀土,为了研究提出适合于本段土层条件的路基改良土施工方法,根据全线工程特征(地形宽阔便于施工、填料具有代表性等),本单位对选定的DK257+200~DK257+480区间进行了试验段施工研究。

施工中,设计基床以下路拌土采用5%石灰改良处理,基床部分场拌土采用6%石灰改良处理。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掌握了填料本身的力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压实性能,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和机械的组合方式,检验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适应性,全面掌握了填料的摊铺、整形、拌合、碾压等施工工艺流程,确定了填料的松铺系数、碾压方法和达到压实标准时的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从而总结出了时速200km/h的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基路拌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为全段路拌改良土全面施工提供了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施工。

2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武襄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第4标,施工里程为K257+050~K278+300,全长21.25km。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土石方约60万立方米,其中填方路基约8km,路堑挖方约13km,部分挖方可利用,其余均由指定取土场取土。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本段局部低洼地段缓丘间谷地中局部低洼谷地,埋藏有冲积湖相或谷地相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褐灰、深灰、灰黑色、灰黄色、软塑流塑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性。由于沿线土质均为膨胀土,只能选其作为本段所用填料。该膨胀土含水率高,易风化、液化,但在自然状态下呈硬塑极其坚硬,不易粉碎,自由膨胀40%~70%。施工设计时,拟采用5%~6%石灰改良处理。

本段所经地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初夏雨量集中,易发生雨洪,盛夏高温炎热,伏旱频繁,时有特大暴雨发生,季风气候秋高气爽,年均降雨量在900mm~1250mm。

3 改良土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3.1试验指标和技术参数

a、取土场在DK257+800处,原土属粘性土,液塑限指标WL=45.6,WP=30.2,塑性指数IP=15.4,自由膨胀55%可以用作改良土,掺配钙质石灰5%、6%。

b、试验室所得拌合料掺配钙质石灰5%,最大干密度ρ=1.74g/cm3,最佳含水w=15.4%;掺配钙质石灰6%,最大干密度ρ=1.74g/cm3,最佳含水w=17.3%。

c、粘性土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1500 kg/m3,石灰消解后自然堆积密度560 kg/m3。

d、压实标准:基床以下路堤地基系数K30(MPa/m)≥90,压实系数≥0.9,基床部分路堤地基系数K30(MPa/m)≥110,压实系数≥0.95,无侧限抗压强度≥600KPa。

3.2施工方案及工艺

由于本地区自进入7月以来,连续降雨,取土场和挖方地段土含水量大,最大可达35%,因此路基填土降低含水量是试验成功的关键。针对以上情况,针对路拌、场拌改良土分别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

(一)路拌改良土施工方案

a、含水量较低的土,采用标准的路拌施工方法,在路基上摊铺素土,路拌机拌和。

b、含水量较高的土,采用两次拌和,第一次在取土场处次拌和(掺灰方法同路拌相同)后,经堆积达到一定方量后(循环作业,保持晾晒时间),再运至路基上二次拌和,达到降水目的。

(二)场拌改良土施工方案

由于本地区填料土本体自然含水量大,在工程开工时采用场拌机拌和,拌和过程中土块不易粉碎,拌和完成后改良土呈饼状,土、石灰拌和不均匀,土块多,不能达到设计及验收标准。经现场反复实验,确定采用和路拌改良土第二种施工方案相同的二次拌和施工方案。

3.2.1 路拌改良土施工工艺

(一)第一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

本施工工艺分为施工放样、备料、整平、摊铺石灰、拌合、整型、碾压、确定松铺系数、养生等环节。其中,由于填土的天然含水量很高,施工时的气候条件不适宜自然风干,应采用加灰拌和后晾晒的方法,并增加拌和遍数,物理降水和化学降水双管齐下。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a、第一遍拌和:用WB230型灰土拌和机拌和。在拌和过程中应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是否有素土夹层。对于拌和不彻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b、第二~四遍拌和:由于本段土的塑指较高,土块不易拌碎,应采用整平碾压一遍------拌和------整平碾压------拌和------整平碾压------拌和------整平碾压的方法。每次先压后拌,由于压实的密度愈大,对土块的破碎效果愈好,拌和越均匀,采用此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第四遍拌和完后(不得少于4遍),拌和的效果非常好,上下混合料色泽一致,而且基本无灰条、灰团(约有10%左右颗粒大一些)。

c、第四遍拌和完成后,应抽取灰剂量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拌和效果满足要求。

表1给出了不同层的粘土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及铺灰厚度。图1给出了第一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表1 粘土松铺厚度及铺灰厚度取值表

压实厚度 松铺系数 松铺厚度 5%铺灰厚度 6%铺灰厚度 备注

200mm 1.2 240mm 32mm 38mm 松土容重按1500 kg/m3,石灰粉按560 kg/m3计算

250mm 1.2 300mm 40mm 48mm

300mm 1.3 360mm 48mm 58mm

图1 路拌改良土工艺流程(一)

(二)第二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

本施工工艺分为施工放样、取土场整平、摊铺石灰、第一次拌合(在取土场内)、改良土堆积晾晒、摊铺、第二次拌和、整型、碾压、养生等环节。其中,和第一种施工方案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拌合之间,需穿行改良土的堆积晾晒。将在取土场拌和后的改良土堆积在一起,达到一定方量后(降水后循环作业)再上路基摊铺碾压,可很快降低含水率,使改良土的含水率控制在18%以内,并且土体的粉碎效果很好。

表2给出了本方案中不同层的粘土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及铺灰厚度。图2给出了第二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表2 改良土松铺厚度及铺灰厚度取值表

压实厚度 松铺系数 松铺厚度 备注

200mm 1.23 246mm 松土容重按1480kg/m3

计算

250mm 1.29 323mm

300mm 1.35 405mm

图2 路拌改良土工艺流程(二)

3.2.2 场拌改良土施工工艺

根据场地土特征,本段场拌改良土的施工工艺采用路拌改良土的第二种施工工艺。

当采用含水量高的土做改良土施工时,二次路拌比场拌机拌和效果好,既保证了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施工效果表明,场拌改良土采用路拌改良土第二种施工工艺获得了成功。

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施工工艺下,均达到了设计与验标要求,K30指标均达300~600Mpa,无侧限抗压强度都超出设计要求指标600Kpa,证明了本文所提工艺方法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膨胀良路基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试验段研究,提出了时速200km/h的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拌、场拌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参数取值。现场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本文所提出的路拌、场拌改良土施工工艺成熟可靠,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为全线石灰改良土施工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施工工艺和工艺参数,可供类似条件下的铁路路基改良土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202―200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03-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414―200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2-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102―200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03-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01-3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4]8号.《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01-3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函[2005]285号(代替).《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4-25

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JC/T478.2―1992.《建筑石灰试验方法(化学试验方法)》.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2-04-30

8.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JC/T479―1992.《建筑生石灰行业标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2-04-30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6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施工工艺

一、前言

钢筋和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承重力,同时在防渗水方面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及技术应用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意义重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使用中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来保障钢筋和混凝土的有效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提升施工设施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文从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并重点探讨了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

钢筋工程技术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首先是做好钢筋的检验和储存,通过检验和储存保证钢筋的质量。其次,钢筋的连结工作。钢筋的连结有规范要求,必须按照标准执行。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首先是聚合物水泥砂浆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其次是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另外,新型灌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三、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最重要的两方面技术就是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处理技术以及薄壁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处理技术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的做好裂缝处理是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表面修补法以及结构加固法。第一,表面修补法。只要是发生裂缝的部位没有深化到结构的里层就可以采用表明修补法来进行裂缝处理,在进行表面修补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混凝土配比和先前使用的混凝土配比要一致,并将其有效的注入裂缝,避免裂缝扩大化。另外,表明修补法目前也有更加先进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环氧胶泥和沥青等填补,并进行玻璃纤维的粘贴,提高了裂缝处理的工艺水平,避免在较重压力下裂缝的再一次发生。第二,结构加固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建筑物本身具有^大的重力效果,那么在水压力环境中,就必须要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强度,往往在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不能够达到标准的使用强度。那么在施工中就要优化结构设计,利用加固法进行钢筋混凝土的补强加固。

(二)薄壁混凝土施工技术

薄壁混凝土施工技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跑模方面的问题。施工过程当中,为避免此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就要求在立模前期预先选好相应的架管支撑点,对立模面的尺寸进行严格控制,对高发漏浆、气泡等质量问题的位置,安排专人预先应用双面胶对其进行堵塞处理,并做好相应的排气工作;

另外,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温度、天气、施工工艺偏差、材料不合格等等。为此,为了保证施工中尽量少的出现裂缝现象,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施工中必须保证原材料的100%合格率,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和质检工作。另外,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避免省步骤节约时间,工序错误就会导致后续的麻烦。同时,在复杂天气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尽量保证施工材料不受天气破坏。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做好保养工作。

四、总结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

前言:

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技术。防渗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特点,来选择水利工程防渗技术,以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应有作用。

1、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

1.1施工因素

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分包现象。而在采取分包形式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由于不同施工企业的防渗技术和施工技术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致使水利工程各个施工工序间不能很好地衔接,这样将会给水利工程埋下巨大的施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模板的粘合不够牢固而造成水利工程存在不紧密等情况,从而致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面积的渗水。

1.2水利工程结构改变

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企业管理等因素常常会引起水利工程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变形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然而,水利工程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出现渗水现象。

2、浅析防渗工艺技术高压喷射灌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高压喷射灌浆的准备工作及施工工序

高压喷射灌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使用的一种防渗工艺技术,主要是利用高压水或高压浆液形成高速喷射流束,使水泥基质填入被切割和破碎的土地,形成板桩凝结体,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防渗效果。在实施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前,要将其必备的工具和施工原料准备好,防止因准备不足,影响高压喷射灌浆施工的进度。进行高压喷射灌浆的主要原料是强度高于32.5的新鲜无结块的纯水泥,高压喷射灌浆的水和灰的比例一般是1:1。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时,在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钻机定位和开挖排水沟的工作之后,再确定好钻孔的位置,利用原浆固壁的方法确定钻孔的高度,之后在设计好的钻孔位置用特种钻杆钻孔,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际钻孔孔位与设计的钻孔孔位的误差不能大于5cm,最后则是在地面上进水、气试喷后下管至设计深度。调整喷射轴线方向呈折线型。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时,要保证水泥浆的充分搅拌,水灰比例和浆液的比重要满足其施工标准,以保证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质量。在完成高压喷射灌浆的所有工序后,还需要拔出套管,利用静压灌浆来填补由于水泥浆固结收缩导致孔口下沉而出现的落差,直至孔口不再下沉,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2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工艺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压喷射灌浆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实施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工艺技术的地段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高压喷射灌浆要依据室内试验制定的配合比,对喷射流量、排距、孔距和布孔方式等防渗工艺的参数进行工艺试验,为高压喷射灌浆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第二,在水利工程出现漏水的地段,要使用砂、砾石或粘土进行回填,减少地层的大孔隙,在灌浆的浆液稳固之后,再进行喷射。

第三,在高压喷射灌浆过程中,如果喷射中断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要对中断位置进行准确的记录,再次进行喷射时,浆喷杆下复喷搭接的位置必须低于中断处30-50cm。如果浆喷杆下的位置不到位,一定要扫孔之后再进行喷射。如果喷嘴被泥浆堵寒、要及时清理喷具。

第四,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中,如果出现钻孔返浆浓度低或是孔口不返浆的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旋转与提升喷具之前,对其实施静喷和加浓浆液;在孔内实施上下反复喷射;采用加入速凝剂,缩短浆液的凝固时间,使浆液凝固在一定的地层范围内。如果出现冒浆过大的现象,在加快提升速度的同时加大喷射压力,过滤溢出地面的浆液,沉淀后清除杂质,对其回收利用。

3、探析防渗工艺技术防渗墙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防渗墙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另一种防渗工艺技术,主要适用于具有较强的柔性、墙体的厚度较小、渗透系数较低、耐久性较好的水利工程中。依据防渗墙成墙工艺的不同,在水利工程中的防渗墙工艺主要分为锯槽法成墙工艺、链斗法成墙工艺、薄型抓斗成墙工艺、射水法成墙工艺和倒挂井法成墙工艺等。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这几种防渗墙的施工工艺原理及优点进行了如下的探析。

3.1锯槽成墙施工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锯槽成墙施工工艺原理是由组成较为复杂的锯槽机的刀杆依据规定的倾角,在先导孔中以时速为0.8-15m/h的速度,做着向前切割运动和上下往复切割运动,排渣系统则以反循环方式或正循环方式将切割的土体排出槽外,用泥浆保护墙壁不受损害。然后利用塑性的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渗墙,其墙的宽度要达到0.2-0.3米。锯槽成墙施工工艺具有成槽不间断、效率高、质量好、墙体无间断、成墙深、灌浆方式方便和能够满足不一样的防渗要求等优势。

3.2射水法成墙施工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射水法成墙施工工艺的原理是由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同时成型器在先导孔内做着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利用泥浆保护墙壁不受损坏,排渣系统则以反循环方式或正循环方式将切割的土体排出槽外,然后用水下混凝土或者是塑性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渗墙。防渗墙的厚底不能大于0.45m,深度不能超过30m,成墙垂直精度最高可达1 /300。射水法成墙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使用,经济效益较好。

3.3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施工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施工工艺的原理是搅拌桩机一次性多头钻进孔内,搅拌喷入土体的水泥浆,使水泥浆液和土体全面混合固结,形成水泥土桩,将桩与桩连接起来,形成防渗墙。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施工工艺具有施工方便、泥浆污染小、造价低廉、防渗效果好、质量好、经济效益好,经久耐用等优势,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较为普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现状,选择施工方便和经济效益好的防渗方法的同时,在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要依据土层情况,确定其施工参数,以保证其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能力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吴燕薛大伟郑青伟.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综述[J].河南科技,2012, (13)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篇8

【关键词】建筑;桩基;施工工艺;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桩基施工是其关键施工内容之一,桩基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当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亦日益增多,同时其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此情形下,若想切实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就必须要打好建筑桩基。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情况来简单谈一谈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

一、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简介

在建筑施工中,桩基的作用是给建筑打下基础形式。桩基是由基桩和桩顶这两部分相连而构成的,桩基的形式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形式有高承台桩基和地承台桩基。其中,高承台桩基的特点是桩身上部分露于地面而下部分理在地下,地承台桩基的特点则是桩身上下部分都埋在地下。桩基的施工工艺同样也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桩基施工工艺是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与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对于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来说,其需要先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各种桩,如混凝土桩、木桩、钢桩等,然后再采用沉桩设备等将其以打入、压入或振入等形式埋至土中,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采用最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预制桩;而对于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来说,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先进行人工钻孔,钻孔的截面为圆形,然后再将钢筋笼置于孔中,最后再以混凝土浇筑钻孔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从而形成稳定的桩基。良好的桩基施工工艺可以转移建筑物的竖向荷载至周围土层之中,从而提高建筑物抵御外力的能力,以免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建筑物受到较大的损坏。再者,桩基还能够避免建筑物变形,从而有效保障其安全性及稳定性。

二、桩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实地勘察

施工人员应当要在施工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从而详细了解施工环境,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之时,应当重点对地质和水文情况进行查探,并要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给相关施工技术指标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确定施工方案

在勘察完施工现场之后,就要根据勘察结果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明确规定桩基施工工艺类型、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等,同时还要针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其他建筑物及管线等制定一定的保护方案。

三、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

1.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居住生活,所以大部分的民用建筑都是在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区进行建设的。为了避免桩基施工造成过大的噪音而影响到居民住宅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普通的打桩机在打桩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利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则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减小噪音。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静压力将预制桩打压进土中,所以其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并且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还能够大大节约钢筋及混凝土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目前,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2.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桩基施工技术还有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打桩效率较高的桩基施工技术,其原理是先在桩顶部安装一个固定振动器,固定振动器会进行振动,而其振动会使得土层也受迫振动,这样土层就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和位移,从而起到打桩效果;同时,在土层振动过程中,土层与桩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减小,这样桩就能够在振动力与自重的共同作用下而自动沉入进土中。在采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进行桩基施工之时,需要先采用小距离的轻度锤击将桩沉入至土中约1-2m的深度,然后再逐渐增加落距至要求高度,最后再连续锤击至要求深度。一般情况下,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比较适用于一些施工现场的土质是粘土、软土、黄土及松散砂的建筑工程,利用该施工技术进行桩基施工,不但操作方便简单,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所以非常值得推广。

3.灌注桩桩基施工技术

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相对于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更加复杂。为确保灌注桩桩基施工质量,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与混凝土施工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决定桩体强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灌注桩桩基施工过程中,既要确保混凝土配置比之间的合理比例,亦要合理规划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以及施工工序,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二是要重点关注施工工艺中的成孔操作,常用的成孔操作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干作业成孔,又可分为机械钻孔以及人工挖孔;沉管成孔,其主要是利用锤击或者是振动冲击成孔,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泥浆护壁成孔,其主要用于淤泥土质、粘土、砂土以及粉土;冲击成孔,其适用范围与泥浆护壁成孔技术类似,但亦适用于碎石土质。因此,在灌注桩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各成孔操作方式的施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成孔操作方式,以确保灌注桩桩基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确保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必须要积极学习更加先进和科学的桩基础施工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卫春.浅析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下一篇:超高层住宅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