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资金分配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00:52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政法补助专款的管理,提高专款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政法补助专款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法补助专款(以下简称专款),是指为帮助贫困地区提高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下统称政法部门)的经费保障水平,实现地区间政法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基本平衡,由中央、省财政下达的专项用于补助地方政法部门的资金。

第三条专款的使用应当根据国家、省政策要求和政法部门业务工作的总体目标及年度工作任务,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保证效益。

第四条专款应当用于政法部门及其派出(派驻)机构业务技术装备购置补助、业务技术用场所维修补助、办案经费补助以及中央、省财政确定的有关奖励与补助。

第五条专款主要投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财力低于本地平均水平的县、人均财力等于或略高于本地平均水平但政法部门现有条件较差或政法工作任务重的县、政法工作任务重而政法部门现有条件较差且财力相对较弱的设区市。省财政厅可以根据国家、省政策要求和政法部门实际需要安排部分专款用于相关项目。

第二章政法补助专款的分配

第六条专款的分配遵循下列原则:

(一)规范、公开、公平;

(二)保贫困、保基层、保基本;

(三)引入激励机制;

(四)体现国家政策导向、政法工作重点和财政支付能力的协调平衡。

第七条将政法补助专款划分为装备维修专款、办案专款和其他专款三类进行分配。

第八条装备维修专款及办案专款由省财政采用贫困差异、政法工作量、激励机制和其他客观情况等因素,在量化的基础上,根据各因素对专款需求的影响程度和财政管理的要求,确定各因素所占权重,计算并下达到设区市、县财政。

(一)贫困差异因素以第五条规定的四项指标为计算依据。

(二)政法工作量因素以各地政法部门人数和案件数两项指标为依据计算。

(三)激励机制因素以各地财政部门对政法部门经费投入增幅情况和资金管理实绩两项指标为依据计算。

(四)其他客观因素主要考虑不可抗力和政法工作的特殊需要,由省财政厅商有关省政法部门研究确定。

采用因素和各因素所占权重可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九条省财政在安排装备维修专款时,用于县级以下基层政法部门的比例不低于专款总额的70%,用于市级政法部门的比例不高于30%。

除中央财政另有规定外,省本级和省会城市本级政法部门不得使用政法装备维修专款。办案专款全部用于县级以下基层政法部门。

第十条其他专款由省财政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工作需要以及具体项目的不同特点审核确定,适时下达到设区市、县财政局,设区市、县财政局按规定的项目和要求下达到使用单位。

第十一条设区市及以下各级财政部门不得以专款设置其他专款,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预留专款。

第三章装备维修专款的管理

第十二条装备维修专款是中央、省级财政部门为支持财政经济困难、业务技术装备落后、基础设施较差的基层政法部门,专门安排用于购置业务技术装备、维修业务用场所的专项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装备维修专款实行项目管理。项目是指将专款按指定的目标和使用范围编制的专项用款计划。项目管理是指通过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规范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并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考核及奖惩,保证资金有效使用。

第十四条项目管理按照统筹规划、科学立项、分级负责、严格管理、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三年一次规划、集中安排资金、按年编报项目、当年组织实施的方式,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政法部门按照下达的专款预分配方案及省级配套资金编制三年期项目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汇总上报,并在项目批准后严格执行。具体分为前期准备、申报审批、执行、检查评比四个阶段。

第十五条项目管理实行省、市、县三级负责制。各级财政、政法部门按照分工负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的原则,共同承担项目管理责任。

第十六条省级部门分别承担下列项目管理责任:

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确定市、县级项目管理责任;组织编制三年期项目规划及年度项目计划;研究确定装备维修专款的具体投向和使用意见;安排省级配套资金;确定分市、县项目资金额度,向市、县下达项目资金预分配方案和年度预算指标;确定全省项目并向财政部申报;组织(指导)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对违反规定使用资金进行处理。

省级政法部门负责根据部门发展规划提出装备维修专款的使用重点建议;对市、县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并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建议。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政法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的有关问题;监督、检查、验收项目执行情况;向财政部和中央政法部门报告资金落实和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市级部门分别承担下列项目管理责任:

市财政局负责确定县级项目管理具体责任;建立全市项目库;确定全市项目并向省财政厅申报;下达项目资金预分配方案和年度预算指标;组织部分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对违反规定使用资金进行处理。

市级政法部门负责对本系统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并向财政局提出建议。

市财政局会同市政法部门检查监督各县项目实施情况;向省财政厅和省政法部门报告资金落实和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八条县级部门分别承担下列项目管理责任:

县财政局负责建立全县项目库;确定全县项目并向市财政局申报;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项目资金;监督、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对违反规定使用资金进行处理。

县级政法部门负责提出本单位项目规划及建设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管理日常事务。

县财政局会同县政法部门向市财政局和市政法部门报告资金落实和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九条项目资金根据项目管理程序分为下达预分配方案和预算指标两个阶段。

省财政厅在布置三年期项目规划编制的年度内,下达专款预分配方案;在年度项目计划实施的当年,下达专款预算指标,市、县财政局应当按照规定和各自职责,及时将专款下达到使用单位。

省财政厅在下达专款预分配方案时,根据中央要求,省政法部门的建议和设区市、县政法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

第二十条省财政厅集中安排项目资金,采取地区集中或项目集中的方式。

采取地区集中方式的,三年规划期内每个年度安排专款的地区,一般控制在本市可以安排专款地区数的三分之一以内,同一个项目地区原则上不得连续安排资金。

采取项目集中方式的,根据省级政法部门的总体要求及可以安排专款的政法部门实际状况,确定一个年度内由专款支持的重点项目,集中安排资金。

第二十一条市财政局应当按照省财政厅确定的专款预分配方案,商同级政法部门后编制三年期项目规划(附1)。三年期项目规划只确定三年内各年度安排项目资金的地区和数额,不确定具体使用项目。

市财政局收到省财政厅下达的专款预分配方案后,按照本办法规定分配安排项目资金,在省财政下达专款预分配方案后的30天内,向省财政厅报送三年期项目规划。

省财政厅在收到各市财政局上报的项目规划书后转送省政法部门进行评估、论证;省政法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书面建议送省财政厅。

省财政厅结合省政法部门的建议,对各市财政局上报的项目规划书进行审核调整并汇总上报财政部审批。待财政部审批后,省财政厅再及时批复给各市财政局。项目规划书一经批准,各市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

第二十二条省财政厅每年年初根据财政部批复的三年期项目规划和专款预分配方案确定的资金用途,商省政法部门确定的资金使用重点,向项目地区布置当年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二十三条市财政局应当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三年期项目规划,组织编制年度项目计划(附2)。年度项目计划按照项目单位和项目类别列明详细装备专款的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维修专款的项目名称、维修数量、单价和金额。

市财政局应当在每年年初,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三年期项目规划和专款预分配方案确定的资金用途,商同级政法部门确定本市项目资金的使用重点,向项目地区布置当年度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市、县级财政和政法部门根据省级财政、政法部门的要求,组织编制具体项目并于每年1月底上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商省级政法部门对市、县报送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将意见反馈给市、县级财政和政法部门,由市、县级财政、政法部门确认。省财政厅根据市、县确认的项目,汇总编制本省年度项目计划并报送财政部审批。待财政部审批后,省财政厅再及时批复给各市财政局。项目规划书一经批准,各市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

第二十四条市、县财政局及政法部门应当按照批准的年度项目计划,在当年度内及时组织项目执行。当年项目原则上当年完成。

市、县财政局及政法部门应当分工负责,做好项目执行工作。财政局负责按照确定的预算和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政法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装备购置和业务用场所维修的项目执行,依据其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下列方式:

(一)装备项目。原则上由省财政厅在省一级统一组织政府采购,以实物方式配发到各项目单位。有配套资金的由各市、县按要求及时汇入省财政厅指定的银行帐户。

对一些需求量少、金额较小的设备,可由项目单位所在市财政局会同政法部门根据批准的装备项目统一组织政府采购。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地政府采购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会同政法部门及时将有关情况逐级报省财政厅和省政法部门备案。

各级财政部门对装备的配备单位、数量和价值进行登记。装备项目采购结余资金应当继续用于同一政法部门购置相关装备,可以由原项目单位自行购置。结余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应当在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中反映,作为今后考核及确定新项目的参考,同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二)维修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年度项目计划确定的维修金额和维修项目,及时将资金下达到项目单位并监督项目实施。项目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或研究确定项目施工单位,按时完成维修项目。

第二十六条市财政局应当会同市级政法部门,于年度结束后七个月内,向省财政厅报送政法补助专款年度装备维修项目执行情况报告(附3)。三年规划期结束后,市级财政局和政法部门应当对三年规划期内装备维修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总结,于三年规划期结束后七个月内,向省财政厅和省级政法部门书面报告总体执行情况。

第四章办案专款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办案专款是中央、省财政为支持财政经济困难、案件办理任务重、承办案件工作成效明显的政法部门,从专款中安排用于县级以下基层政法部门办理各类案件的专项补助资金。

第二十八条办案专款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级政法部门按照专款专用、保证重点、勤俭节约、注重效益的原则管理。

第二十九条省财政厅根据本年度市、县经济发展状况及政法部门需要办理的政法部门案件数量,结合上一年度实际办、结案件等情况,商省级政法部门后,将办案专款及时分配到具体使用单位。对特殊地区、重点地区及开展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重点予以安排。

省财政厅可实行以案定补的方式,根据政法部门需要办案专款支持办理的案件性质、影响程度、经费需求数量及所在地方经费困难状况、案件办理成效、经费管理水平等情况,核定给予具体案件一定比例或数额的专款补助。

第三十条办案专款用于与办理案件直接相关的办案业务支出,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不得用于弥补日常开支和其他行政事业经费,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支出。

第三十一条市、县财政局应当督促政法部门加强对办案专款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节约有效使用。年度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科目向同级财政报送办案专款支出情况。市财政局会同政法部门在年度结束后七个月内向省财政厅、省级政法部门报送政法办案补助专款年度使用情况报告(附4)。

第五章其他专款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其他专款是省财政厅为支持地方政法部门设施共建、加强专款管理、解决政法部门特殊需要,从专款中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包括共建项目资金、奖励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

第三十三条省级或市级政法部门建设、购置跨部门或跨区域共同使用的通讯网络、大型仪器设备等,可以通过省财政厅向财政部申请财政共建项目资金支持。

第三十四条申请共建项目资金,按照地方投资为主、中央补助为辅,一家主建、多家共用的原则,由项目单位同级财政牵头确定项目主建单位,协同其他参与共建的政法部门共同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加盖所有参与共建的项目单位公章后于当年5月底前报送省财政厅共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列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国内外同类型设备比较的技术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项目建设总投资和分年度投资需求及来源,项目运行维护费及来源,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

省财政厅对确定申请专款支持的共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并将本省对共建项目的评估论证意见、资金安排计划、申请中央专款补助的资金与用途、共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等向财政部申报。待财政部审批后,省财政厅再批复给省直政法项目单位或市财政局并下达补助资金。项目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对同一共建项目,原则上只安排一次补助资金。

第三十五条共建项目主建部门对经批准的共建项目,及时组织实施。共建项目设备原则上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由项目主建单位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省财政厅加强对省直共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市财政局加强对市直共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共建项目按期保质完成。项目竣工后四个月内,省直共建项目单位、市财政局应当向省财政报送政法补助专款共建项目执行情况报告(附5)。

第三十七条奖励资金数额按照财政部的奖励情况,由省财政厅根据专款绩效考评成绩的不同等级确定。奖励资金应当用于补助地方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及政法部门装备、维修和办案的支出,不得用于与人员支出有关的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等。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监督管理。奖励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当于第二年7月底前,由市级财政部门随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一并报省财政厅。

第三十八条省财政厅根据当年国家、省有关政策需要和市级财政部门报送的其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情况,经严格筛选、认真审核后,确定并下达其他项目资金。市及市以下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立足本级财政及省财政已安排的专款,统筹安排解决政法部门各项业务工作所需资金,控制向省财政申请其他项目专款的数量和规模。

市及市以下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其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专款专用。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当于第二年7月底前,由市级财政部门随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一并报省财政厅。

第六章专款的绩效考评

第三十九条专款的绩效考评,遵循下列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材料审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

(三)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第四十条每年度结束后,由省财政厅对各市该年度政法补助专款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依据、内容及评分标准见《*省政法补助专款绩效考评标准》(附6)。

第四十一条考评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考评由省财政厅依据考评标准采用百分制方式对各市的专款管理工作进行逐项评分,产生考评结果。

定性考评由省财政厅根据各市的定量考评结果,结合实地抽查及其他监督检查的相关资料,确定考评成绩。实地检查情况与报表及文字材料内容不一致者,以实地检查成绩为准。对不如实填报有关材料者,一经发现,酌情扣减考评成绩;对挤占挪用专款者,一经发现,考评成绩即为0分。

第四十二条考评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其中考评成绩在60分以上且分数居全省前6名者为优秀;其余60分以上者为合格;59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第四十三条考评成绩作为计算以奖代补部分专款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下一规划期各市以奖代补部分专款的分配数额。

第四十四条考评成绩优异者,由省财政予以表彰。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第四十五条考评成绩不合格的,由省财政予以通报。被通报者应当自通报之日起30日内,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以市级财政部门的名义书面报告省财政厅。

对考评成绩为0分者,省财政厅除通报外,还要大幅度调减其下一规划期专款数额,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专款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政法部门加强对专款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对装备维修专款、办案专款和共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保证专款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

第四十七条市以下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政法部门对装备维修项目和共建项目的执行情况、办案专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执行和专款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2

一、 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 新农合筹资情况。

1.参合情况。2019年全县参合人数142757人,实际参合率99.87%,比上一年度年度增加4329人,参合率提高3.03个百分点,其中,民政、计生、残联三个部门共支助参合4991人;各乡镇人民政府兜底资助贫困人口参合2164人,贫困人口参合参合率达100%。

2.参合资金筹集情况。2019年筹资总额81371490元,其中,农民个人筹集16528080元,民政、计生、残联三个部门共支助参合资金598920元;各乡镇人民政府兜底资助贫困人口参合资金259680元,贫困人口参合参合率达100%。

(二)四重医疗保障落实情况。

1.第一重:新农合基本补偿。截止5月底,全县新农合补偿13.81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4249.53万元,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支出2781.14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2.85万人次,补偿资金334.09万元;住院补偿9652人次,补偿资金2420.03万元,住院实际补偿比66.82%,超过省州要求的65%的补偿水平。

2.第二重:大病保险报销。2019年大病保险个人筹资标准按筹资总额的6%提取,人均34.2元,全县共计488.12万元,上半年上划州级统筹账户240.87万元。截止5月底,全县新农合大病保险共为488人补偿,大病保险补偿资金120.07万元,资金使用率24.60%,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例在大病保险补偿后实际补偿比提高了10.54个百分点,达75.35%。

3.第三重:民政计生医疗救助“一站式”补偿。民政、计生医疗救助对象为11类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人员,补偿实行患者在医院住院连同第一重、第二重一起“一站式”结算,所救助的民政、计生资金由医院现场减免,新农合代付给医院。1-5月,全县11类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人员精准救助管理系统属性维护5908人,精准民政、精准计生救助补偿470人次,发生总费用223.19万元,其中保内费用213.43万元,民政、计生医疗救助共计补偿支出27.61万元。民政、计生医疗救助后,政策范围内实际补偿比达92%,超过省州规定的90%以上目标要求。

4.第四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兜底救助。按照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方案规定,2019年去1月1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24种重大疾病和29种慢性病就医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偿和民政计生医疗救助后,剩余的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由慢性病救助基金予以全额兜底救助,使患者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达100%。1-5月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备案登记患者195人,共兜底救助87人次,救助资金6.0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保内费用报销比例达100%。

(三)县级公立医院住院预付包干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我县于2016年7月出台由县人民政府出台《xx县县级医院住院总额预付制实施方案(试行)》,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方案确定县人民医院2016年住院总额预付包干资金为1537万元,标准服务量8618人次,县民族中医院总额资金167.9 万元,标准服务量为1029人次。

2.资金拨付。根据方案规定,2016年已经按时拨付县医院4个季度预付包干资金和上半年质量考核结算资金共计1333万元、县民族中医院50万元。但由于县人民医院多种原因导致住院费用突破1537万元总额,经县人民医院请示,县长办公会议通过,追加拨付了预付资金400万元,总共已经拨付1733万元,超出预付总额1537万元的196万元。

2019年度预付资金按照省合医办文件规定,在方案未出台前暂时按照2016年度预付标准进行拨付,已经于今年4月份拨付县医院第一、二季度预付资金538万元和县民族中医院58万元。

3.监测数据变化。

由于医疗机构对“总额预付”的核心内容理解不透彻,缺乏自主控费的意识,各种不合理和违规行为明显上升和外力因素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转诊转院制度的严格执行等原因影响,县人民医院的各项监测数据较上年度均大幅度变化,其中,住院人次增加1374人次,增长16.12%,超出总额预付方案核定服务量8618人次1278人次;住院总费用增加717.3万元,增长32.82%;系统补偿费用增加600万元,增长41.35%;住院次均费用增加368.8元,增长14.38%;自付费用自付费用高于全州县级医院平均值27.75%,增加 13.7元,增长1.62%;转诊人次县医院全年上转病人821人次,减少281人次,转诊率降低25.5% 。

二、存在问题

(一)各类资金未到位。

1.筹集参合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一是部分乡镇收缴的个人参合资金未能及时上划至县合医局收入专户。二是残联部门资助参合的残疾人2131人,参合资金255720元未落实。

2.县级参合配套资金未拨付。根据要求我县2019年参合人数为142725人,县级应配套资金161.89万元,县卫计局已将请示报县人民政府,目前未拨付。

3.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兜底救助,县级配套资金未到位。根据《xx州提高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实施方案》xx府办法〔2016〕78号文件要求,我县应配套资金133万元,但是因财政困难目前还暂时未拨付到账。

(二) “一站式”补偿工作未能全面推开。

1.部门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医疗健康精准扶贫“一站式”服务和慢性病兜底救助工作涉及卫计、民政、财政、扶贫、合医、医疗机构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目前协调配合还不够到位,对开展“一站式”及时结报工作存在“合医一家管,对接两头难”的现象。

2.“一站式”救助对象认定和维护工作量大。建档立卡精准人员身份属性维护、慢性病对象的认定和维护需要工作量大,涉及民政、扶贫、卫计、残联等部门,而且实行动态管理,工作量较大,精准扶贫救助人员的系统认定维护工作比较滞后, 出现“救助对象”多头跑的情况发生。

3.医疗救助部门要求的的申报材料不明确,缺乏规范性,合医局和医疗机构收缴整理材料困难。

(三)新农合系统个人数据急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各乡镇在采集参合人员信息时,未按照户籍信息采集,导致姓名、身份证、性别等数据不全或缺失等问题,鉴于2016年中财办对我省新农合基金审查时,身份证号码缺失或不为18位的均扣减相应的配套资金,我县新农合的基础数据急需完善。

(四)新农合工作运行的基本经费紧缺。一是新农合网络无专项经费,面临断网。我县新农合从2011年开始实行全省新农合网络平台管理,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我局与移动公司签订了移动网络租用合同,每年应向县移动公司支付网络租用和运行维护费共计5万元(含乡镇合医办),该项资金年初已向县政府申请列入财政预算,但未被列入专项经费,目前网络费用已经欠费近6个月,如未及时续费,移动公司将停掉新农合网络平台的运行,全县新农合审核和补偿报销将无法开展。二是2019年我局只得到5万元的办公经费,目前只能满足单位最基本的运行,新农合的督查工作开展、新农合卡购置均无经费。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3

第一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是国家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为了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包括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第三条对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管理,县、乡、村应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县财政部门按照省、市实施方案要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会同农牧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县农牧部门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的协调工作,编制实施方案,复查核实各项数据,指导乡镇划定草畜平衡区域及面积,核定农户的补助金额等。

各乡(镇)人民政府是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责任主体,应全面负责草原面积摸底核实、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承包到户、补奖资金的兑付、各项数据的采集录入等具体工作。

各村委会负责将草原承包到户、补奖资金公平公正地核实分解及发证到户等工作。

第四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实施应遵循“先实施、后补助”、“公平、公开、公正”和“农户直接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财政部门要设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专账,下设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明细账户,分别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草畜平衡奖励

第六条草畜平衡奖励对象为是承包草场处于草畜平衡区并履行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户。

第七条草畜平衡区域要按照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主体功能区划,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位划定。

第八条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是按照省市确定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核实牧户草畜平衡面积和落实年度草畜平衡任务的基础上,按规定给农户落实草畜平衡的奖励资金。

第九条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按照国家草畜平衡奖励政策,结合省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方案,我县为黄土高原区,每亩按1.5元给予补助。

第三章牧草良种补贴

第十条牧草良种补贴是调动农户种植牧草的积极性、推广牧草良种的补贴资金。

第十一条牧草良种补贴发放要按照“明确对象、核实面积、合理补助、准确发放”的原则,对补贴对象、规模、资金实行“三公开”,坚持谁种草,谁享受补贴,多种草、多补贴的方针,采取先种草,后验收,再补贴的方式,把牧草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种草农民的利益。

第十二条从2012年起对选用优良牧草品种进行人工种草(包括多年生和一年生)和草场改良的农牧户进行牧草良种补贴。全县牧草良种补贴资金采取直接补贴和项目管理两种方式兑现。牧草两种补贴标准为10元/亩,补贴资金的65﹪通过财政惠农“一折统”直接发放到农牧户,补贴资金的35﹪由省草原总站以牧草良种形式统筹使用。

第四章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第十三条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由省草原站统筹安排使用。省、市将依据工作进展情况和考核结果兑现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助机制工作经费。奖励资金到位后在保证县级工作经费的基础上依据考核结果再将奖励资金分配到各乡(镇)。

第十四条省、市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全县工作开展情况、草原植被恢复评价、草畜平衡评价、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地方财政投入情况等。县上对乡(镇)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全乡草原划定、承包工作进展、表册填写建档、资料收集及公示等情况。

第五章补奖资金的申请、拨付

第十五条县农牧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省、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指导意见,编制宕昌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方案,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和农牧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1、补奖资金的申请、拨付程序。各乡(镇)按实施方案将草畜平衡面积、种草面积及补奖资金分解到村。

2、各村按乡镇分解数据,将面积和资金合理地核实分解到户。经村上公示7天后,群众无异议,由村支书,村主任和村理财小组组长三人签字后上报乡(镇)政府审查。

3、各乡(镇)政府组织财政所、畜牧站进行抽查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县草原生态补奖领导小组办公室。

4、草原补奖办公室对各乡(镇)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县财政局拔付补助奖励资金。

5、县财政局审核后将补助资金下达到各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财政所和信用社负责将资金通过惠农财政“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直接兑现到农户。

第六章监督和管理

第十七条宕昌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县农牧局负责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及补贴资金兑付回访复查核实;各乡(镇)具体负责本乡(镇)草原划定、承包面积登记、公示、补助奖励资金兑现和补贴信息建档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监督电话,并予以公布,主要受理政策咨询,接受群众监督,查证举报等事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县草原站也要设立监督电话,并向全县各乡(镇)予以公布。

第十八条各乡镇要按照草原补奖政策,设立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对补助奖励资金发放不公、群众意见大、违反本款规定的行为,除扣除补奖资金外,同时依照财政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当事人按照党政纪进行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第十九条县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县、乡(镇)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宣传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调动农民实施草畜平衡、牧草良种种植的积极性,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真正起到保护生态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县财政局、县农牧局负责解释。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4

一、实施范围及补贴对象

2012年起,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范围为全县18个镇(乡)街道,补贴对象为县内(不包括县外基地)使用市指定供精单位提供的生猪养殖场(户)。

补贴品种:纳入补贴的良种公猪品种是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皮特兰和岔路黑猪。

二、补贴标准、资金来源与方式

1、补贴标准:每份补贴10元,每头能繁母猪最高补贴不超过40元。

2、补贴资金来源:补贴资金由市、县两级共同承担,市财政承担70%,县财政承担30%。

3、补贴方式:按每胎配种使用不多于2份,每份不高于10元(若每胎配种使用1份,按1份结算,每胎配种使用2份以上的,按2份结算),与招标后确定的指定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

三、实施办法

1、县农林局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与指定供精单位签订供精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价格、配种范围及标准等。

2、为确保本项目实施,提高人工授精质量,县农林局会同县财政局组织实施生猪人工授精及良种补贴工作;按计划进行人工授精员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人工授精员,指导供精点、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做好供精单位生产情况月报表、人工授精财政补贴资金申请表、生猪良种补贴推广情况登记表填写工作,并每月核实、公布推广补助数量、品种。同时做好项目良种补贴猪标识及建档工作,建立生猪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对使用的良种公猪质量进行定期抽检;负责对供精点管理;规范配种服务收费,防止违规加价等。

3、供精点开展生猪人工授精时,必须使用公布的良种公猪,包装上须加贴“良种猪标识”;供精单位按季将《市生猪良种补贴推广情况登记表》(养猪户签字、盖章或手印)和《良种猪生产情况月报表》清单(加盖供精单位公章),连同《人工授精财政补贴资金申请表》于次月5日前上报县农林局审核,县财政局按照市、县农业(畜牧)部门核定的配种情况及供精单位提供的有关凭证,按半年度与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年度结束后,县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畜牧)部门将补贴资金发放情况上报市财政、农业(畜牧)部门。

四、项目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

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有关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监管与实施,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县农林局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管理和监管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监督管理。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市畜牧兽医局认定的供精定点单位、入选种公猪进行定期抽查、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在相关网站上公布人工授精数量及品种。

2、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根据实施方案确定辖区良种补贴范围和名单,建立生猪良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对养殖户进行实地核查。负责核定由供精单位提交的供精记录和有关凭证,重点核查补贴使用、农户签字或手印等情况,做好服务收费监督,防止违规加价。协助供精单位做好供精站点布局和设置工作,指导供精单位、人工授精员和农户做好生产、发放和配种记录。协助做好供精单位、供精站点和补贴对象之间的协调工作,对基层技术人员和补贴对象开展技术培训。

3、供精单位按规定在包装上必须加施生产日期、公猪品种、编号、生产商等标识。按照项目区需求组织生产,负责运送,确保数量和质量。按照农业部门要求建立发放使用登记册,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注明公猪品种、价格、财政补贴金额等,协助做好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工作。按照技术操作规范提供完善的保存、运输和发放方案,确保整个流通环节中质量不受损害并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并制定服务承诺,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做到随时送配,同时接受财政、农业部门财务审计。

4、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套取、挤占和挪用。一旦发现补助资金移用或截留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5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范围和目标

全区农村危房共约111.84万户(含茅草树皮房约2.1万户)。2010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规划的二期工程,将全区109个县(市、区)辖区范围列为国家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农村危房改造总的目标是完成11.5万户(含21065户茅草树皮房、残疾人危房9112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其中,边境10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的目标是1.1万户(含残疾人危房36户)。

二、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

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配遵循“按危房比例分配,与城乡风貌改造和村寨防火改造结合优先,边境优先,自愿申报优先”等原则,综合考虑各市县2009年资金配套能力、任务完成能力和积极性等因素,将11.5万户(其中,边境10县11000户,14个财政直管试点县26373户)的任务分解到全区109个县(市、区),具体为:南宁市10500户、柳州市10700户、桂林市8550户、梧州市5200户、北海市1970户、钦州市4000户、防城港市2280户、贵港市4650户、玉林市4650户、贺州市13000户、百色市16800户、河池市15400户、来宾市10900户、崇左市6400户。(详见附件)

三、农村危房改造的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组织者,要加强领导和协调,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县级建设主管部门是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直接承担者,要加强引导、搞好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建设美好家园。

(二)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公开资助政策、公开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确保改造的住房既经济、适用、安全、节能、卫生,又美观大方,避免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要注意量力而行,“一村一策”,以当地农民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不搞“一刀切”。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五)坚持适当集中、节能省地的原则。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适当集中兴建住房,建设农村社区。新建、改建住房要符合镇、乡和村庄规划,优先安排利用原宅基地、闲置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在危房改造中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页岩、石灰石资源,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强度、高性能的新型节能农房。

(六)坚持最贫穷、最危险、最积极优先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优先考虑居住在最危险房屋中最贫穷的困难户,包括今年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农村危房贫困户,特别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建立合理的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管理机制,对“等靠要”现象严重,组织工作不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积极性不高的地方,适时适当调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量。

四、改造内容及要求

(一)农村危房改造村庄规划和设计。一是优先安排农村危房集中村庄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危房户超过1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应积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规划应包含“五改”(即危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内容,并尽可能直观,让群众看得懂。二是做好农房设计或采用标准图集。三是按程序报审村庄改造规划和房屋设计图纸。

(二)农村危房改造形式。农村危房按其危险状况划分为

一、二级。一级(D级),指整体危险,需要拆除重建的农村危房;二级(C级),指局部危险,通过对局部构件进行更换、维修,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农村危房。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操作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别采取结构修复加固以达到安全要求,或拆除集中重建、分散重建等不同的改造形式,尽量就地维修或拆建,避免异地大规模迁建;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地带或自然村寨危房联片超过10户以上的村屯,原则上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建设。

(三)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面积,家庭人口2人或1人的,原则上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家庭人口3人(含3人)以上的,原则上每户不超过60平方米,重点解决居住安全问题。

(四)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农村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五)危房改造要求。一是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二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补助对象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批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作为“一户一档”的重要内容。四是陆地边境一线农村危房改造重建以原址翻建为主,确需异址新建的,应靠紧边境、不得后移。五是在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同时,具备条件的各自然村屯应开展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变农村面貌。六是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村庄,做好传统民居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在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村庄或传统风貌特色保存较完整的村庄,新建或拆建的农村危房在总量上,原则不超过50%,主要以维修为主,以保持原有的传统民居特色,避免大拆大建。七是对木结构农村危房的改造,在可能条件下,各有关市县要试点探索引导和帮助村民将木结构房屋的柱、梁、墙和楼板、屋顶等构件由可燃性材料改为不燃或难燃性材料,提高房屋的耐火等级,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八是做好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政策宣传、技术讲解等工作,引导农民正确使用节能、环保、利废的新型墙材。九是改造后的农房,房屋结构根据当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群众的意愿,可分别选择砖瓦结构或砖混结构;位于抗震设防区的房屋还应设置地梁、圈梁和构造柱等,以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要求。

(六)时间安排

1.前期工作阶段

鉴于农村危房改造时间紧,任务重,布点分散等实际,本次农村危房改造的项目,采取以经自治区批准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代可研报告的办法。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相关县(市、区)政府,要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农村危房改造村屯进行勘察、调研,在制定村屯改造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和细化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危房改造户,并将实施方案由设区城市分别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治区危改办备案;有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和有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任务的,由相关市、县政府分别报送自治区残联和自治区墙改办公室。具体时间要求:2010年7月中旬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申报工作。2010年7月下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2.开工建设

争取在2010年8月上旬逐步开工。

3.竣工验收

2010年11月底前竣工。对完成改造的项目,市、县政府要及时组织验收,竣工一个验收一个,投入使用一个,最迟在2010年12月初全面完成验收任务,自治区在12月下旬抽查验收。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使用

(一)投资估算

经测算,每平方米平均改造造价约500元,每户60平方米平均约需3万元。二期工程2010年6月~2010年12月,实施改造11.5万户,需要投资约34.5亿元。

(二)资金筹措

采取“争取国家支持一点,自治区级补助一点,市县补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1.中央补助资金:中央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6000元,在此基础上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中央补助合计71200万元。

2.自治区配套资金:自治区按照1∶1配套,即安排71200万元补助资金。具体为:

(1)自治区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共安排57500万元。另外,自治区对14个财政直管试点县倾斜支持,要求14个财政直管试点县(危改任务共26373户)按2000元/户的一半配套,即配套2637.3万元,其余一半2637.3万元(1000元/户)的县级配套由自治区安排。直管试点县所在设区城市(以下简称“市”)本级仍按《关于实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09〕114号)中“各市原对试点县的各项财力支持不能取消”的要求进行配套。市级配套的原则是:一是按3000元/户的标准配套;二是配套最低原则,即所辖直管县2010年的市级配套量无论低于或者高于《农村危房改造规划》配套量,均按最低配套量进行配套。遵循此原则,市级财政仍需承担14个财政直管试点县的配套资金5712.9万元,自治区分担市级配套2199万元。综合以上,此项自治区配套共安排62336.3万元。

(2)对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20000户农村危改户,按平均每户1500元予以补助。此项共计安排3000万元。

(3)对建设规模在10000户以上且财政较为困难的百色、来宾、河池、贺州等4个地级市,减少每市本级配套资金800万元;对建设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16个县,减少每县配套资金100万元。此项共计安排4800万元,由自治区配套资金中解决。

(4)安排工作经费1063.7万元。

3.市、县配套资金:市、县按2009年的标准配套5000元/户。根据2009年实施情况及合理负担原则,市县配套比例由原来的8∶2调整为6∶4,即市级配套3000元/户,县级配套2000元/户,则市县配套合计47863.7万元。其中:市级配套29101万元,县级配套18762.7万元。市、县二级要安排农村危房改造相应的工作经费。

(三)补助标准

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县级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危改办”)根据本地农村危房等级、改造方式、农户经济状况和财力等因素制定(不宜平均分配),并进行公示,经设区城市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设区城市危改办”)审批,报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危改办”)备案。

各县级危改办在制定具体补助标准时,要体现对边境0-20公里农村危房,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结扎家庭的优先优惠,要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优先照顾居住在一级危房中的残疾人家庭,要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与城乡风貌改造、村寨防火改造相结合的要求,优先安排风貌改造和防火改造的农村危房户。

(四)补助资金的使用

市、县财政设立“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户,对财政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统一使用、封闭运行。项目动工前,按经审批的补助额度先预付10%补助资金给危房改造户,项目动工后,预付30%,主体工程完成后支付50%(其中申请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补助的农户须在主体工程完工后抹灰前申请对墙体材料进行核验,核验合格后方可支付墙改补助资金),项目经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清余款。

(五)补助资金的申请和审批

1.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评议: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进行评议,议定是否符合救助标准,并予以不少于15天的公示;公示后,将有关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组织人员上门核查。经审核,认为符合条件的,报县级危改办。

4.审批:县级危改办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材料后,分批次召开部门联审会议进行审批。审批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六、项目申报与审批

(一)集中连片改造项目的申报与审批

1.程序

集中连片改造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乡(镇)、县(市、区)逐级审核申报,设区城市危改办审批,自治区危改办备案的程序进行。

2.乡(镇)报县级危改办申报材料

(1)建房对象申请(申请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补助的,在申请书中写明拟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种类);

(2)试点村屯危房改造规划方案;

(3)房屋设计方案(含平面图、立面图等);

(4)《广西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见附表2);

(5)《广西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房项目审批表》(见附表3);

(6)县级危改办所需的其他资料。

3.县级危改办报市危改办申报材料

(1)乡(镇)报县级危改办的相关材料和图纸;

(2)试点村屯规划;

(3)县级建设(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申报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房专项补助基本情况的说明;

(4)县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的配套承诺书。

4.设区城市危改办报自治区危改办申报材料

(1)城市危房改造试点建设规划方案;

(2)县级危改办申报的相关资料和图纸。

(3)市级建设(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申报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房专项补助基本情况的说明;

(4)市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的配套承诺书。

(二)分散改造项目的申报与审批

1.程序

分散改造项目按照建房对象申请,村组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危改办初审,设区城市危改办审批的程序进行。

2.乡(镇)报县级危改办申报材料

(1)建房对象申请(申请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补助的,在申请书中写明拟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种类);

(2)房屋设计方案(含平面图、立面图等);

(3)《广西农村危房改造户审批表》;

(4)县级危改办所需的其他资料。

3.县级危改办报市危改办申报材料

(1)乡(镇)报县级危改办的相关材料和图纸;

(2)试点村屯危房改造规划方案;

(3)县级建设(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申报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房专项补助基本情况的说明;

(4)县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的配套承诺书。新晨

4.设区城市危改办报自治区危改办备案材料。

设区城市危改办同时需将市、县两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规划方案报自治区危改办备案。

七、政策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成立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项目的推进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领导担任,成员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各市、县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职责,推进实施

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努力推动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机制。各相关地方政府要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措施,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建设部门牵头负责改造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工作方案,制订农村危房(包括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危房)认定标准和改造范围,核查农村危房(包括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危房)改造规模、数量;审定各市制定的农村危房(包括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对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指导,统筹安排项目补助资金(包括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补助资金),指导和协助抓好农村建筑工匠、村庄规划协管员、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的培训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争取对口部委补助资金,并配合相关部门共同争取对口国家补助资金、统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危房改造工程,检查、指导各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共同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及自治区级配套资金的筹措,统筹、审核和分配有关补助资金,设立专户专账管理,并对补助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民政部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中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农村困难户的核查、统计工作;计生部门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困难户的核查、统计工作;残联部门做好农村残疾人困难户的核查、统计工作。民政、计生、残联等部门要加强联系,避免重复统计农村困难户的情况发生,并共同协助建设部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扶贫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共同争取国家对口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项目,对贫困村中集中连片改造10户以上的未通路的自然村屯的通屯道路建设给予扶持,并按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定进行资金安排和项目管理,配合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项目实施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对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水利、电力、交通部门负责通水、通电、通路的技术指导、检查和资金、政策的倾斜。国土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涉及的宅基地安排、置换、调整等相关工作。监察、民委、林业等相关部门按部门职责密切配合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2.相关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工作职责

组织领导辖区各县(市、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和项目计划,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整合落实市配套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统筹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参照自治区直有关单位的职责确定。

3.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职责

承担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直接组织领导责任,负责工作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整合落实县配套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统筹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组织竣工验收。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参照自治区直有关单位的职责确定。

4.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职责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负责做好农村危房的核查落实、数据上报等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涉及农户的思想发动、组织实施、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工作,协助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村庄规划协管员培训,落实建房审批、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以及相关配合工作。

5.相关市、县、区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职责

相关市、县、区应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试点工作。可参照本方案做法,结合本地墙改基金的使用情况,有选择性地配套墙改基金补助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自治区墙改办公室审核后实施。市、县、区建设(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应参与农村危房改造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补助试点的验收,确保新型墙体材料使用真实、正确、保质、保量。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要将民政、财政、发改、建设、民委、国土、农业、水利、扶贫(农办)、林业、广播电视、残联、电力等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并本着“渠道不改、投向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的原则,形成合力;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四)政策扶持,简化手续

国土部门要将宅基地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增减挂钩统筹安排,简化审批手续,对纳入整村推进范围的,且符合土地综合整治条件的项目可一并实施;林业部门对危房改造的农户采伐自有林木自用的,优先安排采伐指标,优先安排配套沼气池建设,给予资金补助;建设部门减免有关规费,并免费提供图纸资料;供电部门完成供电线路的改造工作;文化广播电视部门积极配合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水利部门负责人畜饮水配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对通建制村公路建设的指导,加快通建制村公路建设;金融部门帮助解决群众建房小额贷款问题。

(五)社会动员,援建帮扶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动亲帮亲、邻帮邻,调动村、组积极性,开展社会互助,动员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农村困难农户进行危房改造。

(六)监督检查,确保安全

监察、审计、财政、民政、建设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村危房评定标准、农村危房改造技术导则、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办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办法等,切实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管理的督促检查,严肃纪律,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高效。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加强舆论监督。建设(墙改)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供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督促,大力促进当地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节能环保示范新农村。

八、总结验收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6

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规范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造林绿化资金、征占用林地管理,加大补助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根据市林业局、县纪委有关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开展林业领域“微腐败”专项治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造林绿化补助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杜绝虚报冒领、截流挪用、侵占私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和毁林种锥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绿水青山。

二、方法步骤

1.采取生态公益林管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拨付综合检查的办法。制定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及签订管护合同(协议),县林业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组成检查组,每年度组织对生态公益林管护质量和资金的下达及拨付进行跟踪检查。

2.采取造林绿化任务和资金拨付双检查的办法,由营林科负责造林绿化任务的安排、布置、跟踪和抽查验收,由计财科负责资金的下达、跟踪和拨付检查。

3.宣传与打击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依靠群众提高案前管控和发现能力,建设良好的知法守法社会舆论基础。森林分局、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林业站联合执法,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形成执法常态化,始终保持对林业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维护林区安定稳定。

三、具体要求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1.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福建省省级以上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结合各自出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定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明确补助资金申请、分配和拨付程序,并做好宣传公示,加强和规范资金监督管理。

2.严格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各乡镇林业站加强对护林员在岗情况、管护资拨付情况的日常监管。局财务股、资源站每年牵头负责组织生态公益林管护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自查,并于次年5月底前报县纪委驻国土纪检组和市林业局。

(二)造林绿化补助资金

1.加强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应当自收到预算下达文件后30日内组织编制作业设计,其中“高速公路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乡村生态景观林”“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珍贵用材树种造林示范基地”“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造林补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抚育补贴”作业设计需报市林业局批复,并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作业。严格按照《福建省省级以上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补助范围、合理确定补助标准,明确补助资金申请、分配和拨付程序,并做好相关宣传公示工作,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监督管理。

2.严格开展项目检查验收。项目实施要坚持执行单位与验收单位相独立分离原则,项目完成后由县林业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局财务股于次年第一季度对造林绿化补助资金拨付台账进行抽查,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并报县纪委驻国土局纪检组。

(三)打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

1.从严从重坚决打击。组织各乡镇对非法征占用林地、毁林种锥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加快案件查处,建立公检法司联合执法办案协作机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做到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对一些行政干扰大、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大的案件予以挂牌督办,切实打出声威、打出实效。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提升防范非法征占用林地、毁林种锥的长效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每片山场的监管责任点对点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加强日常巡查,建立联合联动执法监管机制,建立持续有效的物防技防监测体系,健全知法守法护法群众工作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非法征占用林地、毁林种锥问题,保护好绿水青山。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成立林业领域“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张胜安局长任组长,张明友主任科员、刘际亮分局长任副组长,计财股、办公室、营林股、资源站、执法大队为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和部署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

2.明确职责分工。县林业局计财股牵头组织抽查和沟通、协调等工作,相关股室做好配合。建立专项整治月报制度。

3.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7

基层水利工程属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各方面的用水需求,譬如农作物的用水。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益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目的是惠民和便民,能够带来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某些水利工程尽管具有经营性的特征,但其经营所得收益,基本投入到工程运管工作当中,因此广义角度来讲,基层水利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

(2)辐射范围广。与农村地点相对应,基层水利工程分散在各种河道和山上,辐射范围非常之广,给运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很多基层水利工程每年的运行次数少,分散的项目无法进行一次性统一维修,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3)专业内容多。基层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涵盖农田灌溉、人畜饮水、汛期防洪、水产养殖和供水蓄水等,要求工程运管具备相应的专业服务功能,譬如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水文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等,而且这些专业服务内容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4)群众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局限性,在水利工程开展当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参与,邀约广大直接受益群众参与投资建设,以及加强工程建设的民众监督,譬如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公示开展施工工作,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发挥工程顺利实施监督管理作用。

2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管理对策

鉴于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并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具体的管理对策如下:

(1)设置运管机构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机构的设置,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和设定直管制度方案,以理顺工程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全国工程的垂直管理。

a.深化内部改革。首先是岗位编制的合理确定,配备专业的人员,主抓工程公益性功能的管理,在此要求工程的管理机构应该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设置公益性功能的岗位。其次是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针对公益性功能岗位和经营性功能岗位人员分配和收入水平分配,尽可能在公益性功能岗位当中安排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协调好公益性功能岗位和经营性功能岗位人员的收入水平。再次是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工程管理机构在进行改革之后,人员的离岗和临时工作人员的招募,会同步产生编制、社保等问题,因此需要协调好与财政部门、社保部门等的关系,以解决管理机构改革之后遗留的问题。

b.直管制度方案的设定。鉴于目前基层水利工程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有必要以原基层农机站的管理机制作为参照模板,构成基层水利垂直服务体系,并设定直管制度方案,首先借鉴农业部的经验,构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总站,结合工程管理的政策主线,确定总站的相关职能;其次是结合水利工程管理需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等,并协调工程的跨区域业务,监管工程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工程的公益性功能;再次是对乡镇水利站展开调研,明确水利站的管理原则和构建稳定的水利管理队伍,同时整合各方力量,配置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统筹兼顾的原则,对运管工作进行合理布局;最后是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经费机制,整个各个工程的管理体系资源,在资金分配权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水利服务补贴体系和经费支撑体系。

(2)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基层水利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在用水价格确定方面,除了要获得市场化的经营收入,还需要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a.中央财政基本水价直补。出于减轻农民用水负担的目的,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联合统计分析农民的用水负担情况,结合中央财政的预算负担水平和现有的农民直补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村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在目前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更需要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水利建设资金当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基本水价的直补。

b.中央引导下地方财政直补。由于不同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具有差异性,因此中央制定的农民用水直补政策也会有不同的引导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在中央财政直补政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地方财政直补方案,首先是基于用水价格补贴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其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农民收入、农民负担水平、当地水资源成本、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等;其次是规定取数的方式,保证相关数据来源渠道正式和合法,其中包括提供数据的部门和数据的取数点,常见的取数部门有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发改委和农业部等,至于何种方式取数,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取数渠道而定;再次是支付方式的明确,为了让农民从方案中受益,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差异性的基本用水价格补贴机制。

c.工程维护补助。笔者建议根据工程维修养护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维修资金预算等,以及按照《定额标准》的内容和标准,编制工程维护补助机制。对于没有如期完成维修养护工作任务的工程,可暂停项目的补助资金。

(3)完善相关的产权制度

基层水利工程的产权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要求确认工程产权和价值,一方面调查工程和资产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收益问题,形成工程的产权方案,另一方面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工程价格确定资产额,以及鼓励地方的政府、投资者、受益者等加入到工程投资当中。在此,我们需要界定工程产权的所有人,其中包括国有资产产权所有人、集体资产产权所有人、企业资产产权所有人、个人资产产权所有人。至于工程的产权收益制度,则是在确定产权之后,在建设管理权、用水管理权、经营管理权等管理权的基础上,做好工程的各项调式工作,确保工程效益期运行的正常,以及做好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从供水和供电的角度,与用户签订具体的供应合同,以及根据合同规定收取相关费用,确保工程运行管理投入和 产出的正常。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工程,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表现出公益性、辐射范围广、专业内容多、群众性等基本特征,藉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实现工程的垂直管理,并综合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振涛.现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利弊探讨-颍上县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J].治淮,2013(6):50-51.

[2]丛海燕.抓好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水利工程质量[J].吉林农业,2013(1):37.

[3]汪文萍,张祖林.浅谈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现状与出路[J].湖南水利水电,2006(3):113-114.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8

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1

按照__、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贯穿全过程,坚持与司法行政工作相结合、与开展__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加强干警教育“作风建设年”相结合、与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着力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经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集中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__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_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推进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四项任务”和“三个环节”,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时间安排

x月x月底。

三、活动内容

(一)法治服务民营企业“一一二行动”。“一”法治服务零距离,在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建立法治辅导员制度。从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选派一名政治素质高,熟悉法规政策的人员担任企业法治辅导员,为企业提供全天候的法律咨询和政策解释服务,收集企业的法治需求。“一”法治宣传面对面,在xx区民营经济促进中心创设法治沙龙。每月举办一期企业法治沙龙,由企业业主、相关法治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就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为企业解疑释惑。“二”纠纷排调全覆盖,实现规上工业民营企业纠纷排查全覆盖,民营企业纠纷调解中心调处纠纷全覆盖。对重点企业的纠纷每月进行一次全方面的排查、梳理汇总;对收集到的所有纠纷利用民营企业纠纷调处平台全部调解处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综合秘书科、律师工作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二)人民调解提档升级“三个一行动”。“一”塑造一批示范行专调解组织。将交通、建筑、物业、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旅游、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纳入区社会矛盾联合调解处置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一”培育一批“金牌调解员”。鼓励优秀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乡贤评理员等创设调解品牌,以其个性化、专业化命名一批个人品牌,引导群众主动上门请求调解矛盾纠纷,极大提升调解质效。“一”组织一次调解队伍技能大培训。采取分级培训、现场观摩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区人民调解员、乡贤评理员开展一次技能大练兵;协助法院、检察院开展好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业务培训。责任领导责任科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各司法所

(三)服务群众减证便民“两个行动”。开展证明事项承诺代办提质增效行动。凡是法无规定的一律取消,法有规定但能通过信息共享、告知承诺、部门代办等方式获取的,一律无需提交。实行告知承诺清单管理制度,凡纳入告知承诺制清单管理的证明事项,可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免予提供,实现本行政区域内群众办事“零证明”。实施公证办理“一次都不跑”行动,即部分公证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凡涉及委托买房、交税和办理户口的事务,放弃继承声明,涉外、涉港澳公证事务可通过公证签平台线上办理,公证书邮寄送达,实现“零跑腿”。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xx公证处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主要领导统筹部署,各责任领导要亲自抓落实,牵头科室要精心组织,认真对照活动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务求取得实效。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报道推进落实过程中的主要举措、进展和成效,充分利用xx日报、“xx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及时活动相关信息。

(三)及时总结,固化成果。全局干警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做好“五进四问三知”服务走访活动;各牵头科室要认真总结,每日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并将活动图片、信息及时报教育整顿办。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方案2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安排,为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完成2021年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抓好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作。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分工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21〕X号)精神,落实好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

1.社保惠民项目。分别由市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2.健康惠民项目。分别由市医保局、卫健委、发展改革委、民政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3.教育惠民项目。由市教育体育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4.水利惠民项目。由市水利局负责牵头抓好落实。

5.安居惠民项目。分别由市住建局、应急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6.农补惠民项目。分别由市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7.生态惠民项目。分别由市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8.文化惠民项目。分别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教育体育局、妇联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9.扶贫惠民项目。由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10.科技惠民项目。由市住建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抓好落实。

(二)抓好市本级10件为民办实事工作。年度项目总投资规模X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X亿元,自治区财政拨款X亿元,市财政拨款X亿元,通过其他渠道解决约X亿元。

1.消防安全示范社区(村屯)建设。

目标任务:建设X个消防安全示范社区(村屯)。资金筹措:总投资XX万元,由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牵头单位:XX市消防救援支队。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2.城区未移交道路交通工程整改(2021-2022)。

目标任务:2021-2022年实施全市未移交道路交通工程(道路标志、标线、标配、信号灯、信号机、交通监控)整改。其中,2021年计划实施二分之一的工程量。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X万元,其中,2021年计划投资XXXX万元(非税收入),由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X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园区管委会、XX国投集团、XX产投集团。

3.XX市XX学建设(XX市第一中学迁建项目)。

目标任务:基本完工,达到初验条件。项目总建筑面积XXXXX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综合楼,学生公寓,体育馆,学生食堂,以及给排水、供电、绿化、停车场等配套附属设施。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XX万元,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XXXXX万元,2021年计划投资XXXXX万元。资金由上级补助资金、银行贷款筹措。

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XX国投集团。

4.XX市XX路(XX大道延长线-XX路西段)工程项目。

目标任务: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项目道路南起XX路西段,北至XX大道延长线。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XX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三块板形式,设计长度为XXXX米,道路红线宽度XX米。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为:XXXXX平方米,折合XXX亩。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电力管沟工程、燃气工程、通信管沟工程。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X万元,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XXXX万元,2021年计划投资XXX万元。资金由牵头单位筹措。

牵头单位:XX国投集团。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5.XX市烈士陵园。

目标任务: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烈士陵园项目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业务综合楼、革命文化展馆、革命英雄纪念馆、公厕、门卫室,以及纪念碑广场、抗战殉国将领纪念碑廊、烈士墓群、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X万元,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XXXX万元,2021年计划投资XXXX万元,资金由上级补助资金、银行贷款筹措。

牵头单位:XX国投集团。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6.市级优质民办普惠幼儿园奖补。

目标任务:奖补2020年至2021年市级优质民办普惠幼儿园(其中:奖补2020年度XX所、2020年度XX所、2021年度约XX所),支持和推动多元普惠优质幼儿园建设和发展,缓解入园难问题。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万元,资金由牵头单位会同配合单位申请上级补助资金筹措。

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7.“健康XX”体育惠民工程。

目标任务:(1)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活动,监测(测验)XXXXX人以上;(2)推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对外开放X个;(3)开展体育社会组织评星定级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作用,加快推进我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万元,资金由牵头单位申请上级补助资金筹措。

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

目标任务: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进行缴费补助,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参保群众代缴部分或全部保费,为60岁以上参保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XX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XXXXX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XXXX万元,市本级财政资金XXXX万元,X区财政资金XXXX万元。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9.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项目。

目标任务:为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金。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XXXX万元,市本级财政资金XX万元。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残联、X区民政局。

10.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免费开放项目。

目标任务:2021年底前项目完成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站)正常免费开放,组织开展群众公共文化活动。

资金筹措:总投资XXX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XXX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XXX万元,市本级财政资金X万元。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三、工作要求

(一)完成时限。自治区和我市为民办实事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时间为2021年1-12月,完成时间为2021年12月底前。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牵头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下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全面工作任务。

上一篇:工程管理部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国内医药市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