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6 06:51:02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1

编制:

审核:

审批:

**********有限公司

2019年3月25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1

2.2工程简述 1

2.3 工程地质情况 2

2.4水文地质条件 2

2.5 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2

3.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3

3.1 施工准备工作 3

3.2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4

3.3标高控制 4

3.4 基坑内排水 5

3.5 质量保证措施 5

4. 应急预案 6

4.1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急事件 6

4.2应急救援方案 6

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

5.1 安全生产目标 8

5.2安全管理方针 9

5.3 安全管理制度 9

5.4安全管理工作 9

5.5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0

5.6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1

 

 

 

 

 

 

 

 

1.编制依据序号

文件名称

编  号

备  注

1

《渤海东方化工厂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

《渤海东方化工厂项目规划图纸》

3

《渤海东方化工厂项目基础平面图》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JGJ33-2012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50300-2013

8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J50497-2009

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国家规范、图集、标准更改,则工程要求也随之相应更改,按照新标准执行。

2. 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建设单位:渤海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单位:河北浚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南大港分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河北溢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2工程简述

本工程场地地貌为湿地,地下水位高,水系丰富,开挖前必须进行降水。挖土进行分区开挖。挖土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基坑挖土、运土、弃土、人工清土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利用各道工序之间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步骤。

2.2.1 本工程±0.000=3.40m,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3.3m,场平后场地标高为

3.3m。

2.2.2 基坑情况:

污水处理厂房槽底

基坑面积:约150㎡,周长约105m,底板底标高为-0.9m。

基坑开挖深度:至碎石垫层底, 开挖深度为0.6m。

2.2.3 基坑周边环境

开挖区域为新建厂区四周为空地

2.3 工程地质情况

2.2.1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该工程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在建渤海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据勘察揭示场区地貌单元属平原。

2.4水文地质条件

2.3.1 区域水文地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钢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拟建场地表层局部分布厚层新近回填的人工填土。

2.5 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2.5.1 文明施工措施

本工程主要的通道为现场临建道路及秣周东路,对土方的开挖、外运及建筑材料运输等均受一定限制,施工时出土车辆需进行清理及覆盖措施,减少对附近物业、道路的损害或其它干扰及不便。

2.5.2 周围管线的保护措施

开挖区域内不存在市政管线、联通光缆,在施工中需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业主及监理单位采取措施。

3.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3.1 施工准备工作

3.1.1 技术准备工作

(1)学习和审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完整,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并及时与设计院对接,确定开挖图纸。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和周围地下管线等的关系。

(2)进行方案交底及技术交底。

(3)工程场地测量定位放线抄平,做好定位及控制桩点保护工作,对周围邻近建筑物和路面布置沉降观测点。

3.1.2 现场准备

(1)在“四通一平”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场地围挡搭设,根据护坡支护要求接好电源及水源。

(3)施工围墙及大门。本工程施工围墙布设如图所示。施工区域设置2个大门,门宽8m。1号门处布置“九牌三图”等项目信息。

(4) 平整硬化钢筋、模板、砂石料堆放、机械停放场地。

(5) 场地照明设置投光灯,满足夜间施工照明和土方施工车辆行驶要求。确保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照明线路的铺设满足相关安全规范要求。

3.1.3 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前编制的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安排施工物资及时进场。

3.1.4机械准备

挖土运土机械设备分析如下:

挖掘机施工工效分析:挖土机按斗容量1立方米,作业循环时间32秒,效率按75%考虑,每台班挖土能力为60×60÷35×0.8×0.70=57.6立方米/台班/时;每小时约57.6方土,挖掘机每天工作时间按12小时考虑,则1台挖掘机挖土能力约为700立方米。

自卸车施工工效分析:本次土方单向运输距离距约1公里,结合运输道路情况,单趟车来回时间约15分钟。运土车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每车每天拉48趟,每车按20方计算,单辆自卸车运输能力约960立方米/天。

1台挖掘机需配土方运输车数量为:700/480=1.46台,考虑运输车效率及完好率等因素影响,须1台挖掘机配备3台运输车。

3.2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3.1.1工艺流程:定位测量放线分段开挖修边和清底防护人工清槽底基槽验收。

3.1.2开挖方法:

本工程土方开挖根据施工整体部署划分为2个区:泵房开槽与厂方开槽;此标高正负零为3.40米。

(1)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

(2)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槽一侧开始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侧面甩土,自卸车配合运土。

(3)四辆自卸车配合将土倒运到业主指定地点。为保证车辆正常行驶,沿运输路线铺设钢板作为临时便道。

(4)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保证1:0.5放坡。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沟槽异常情况(塌落土方、边坡开裂)立即停止开挖。

(5)基坑开挖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技术人员随时进行抄平控制基坑标高,沟底清土人员及时将多余土清走,以便使挖掘机司机清除沟底标高。

(6)修帮和清底。开挖完成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3标高控制

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距基底300mm处,余下土方改用人工铲至底标高,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3.4 基坑内排水

本工程基坑开挖时采取坑内明排水方法。在离坑壁1m的周边设一圈明排水沟,沟宽600,深500,坡度为1%左右。开挖完毕后中间每隔15米左右设纵横向排水盲沟,以保证坑内积水泌出排向集水井,集水井沿基坑周边,每50米设置一个,尺寸为600×600×800(深)。每只集水井内置10m扬程潜水泵1台,由专人负责排水工作。

3.5质量保证措施3.5.1 严格按业主和监理审定的施工方案和规定标高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施工方案,在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定位控制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动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进、破坏。

3.5.2 夜间施工时设置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3.5.3 土方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撑系统以及深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工作,不得随意碰撞或损坏。

3.5.4 在施工前,做好全体施工人员及挖机驾驶员的技术交底和施工指导工作,贯彻落实我方的施工意图和原则,从思想上重视工程的施工。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质量,严格按工艺标准控制作业整个过程,认真执行自检与互检工作。

3.5.5 认真做好降水记录和监测点记录,及时观测基坑隆起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部门。

3.5.6 现场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统一思想,一切行动听指挥,并随时与甲方及监理人员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3.5.7 本工程土方工程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

挖方、填方、场地平整

排水沟

人工施工

机械施工

1

标高

+0、-50

±30

±50

+0、-50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

+200、-50

+300、-100

+500、-150

+100、-0

3

边坡

设计及规范要求

4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4. 应急预案4.1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急事件

4.1.1基坑变形达警戒值

引起此种情况往往由于挖土顺序及施工量安排不当,坑内外降水不平衡。遇此情形,立即停挖,检查并分析原因。

首先检查坑外水位的变化,若坑外水位偏低,立即回灌,使坑外水位达到要求。

检查挖土作业,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对称,开挖量是否在允许范围。

4.1.2人员伤亡:

在基坑挖土施工时,发生险情造成人员受伤时,应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同时联系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接应受伤人员到医院接受治疗,同时按规定及时向市、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4.2应急救援方案

4.2.1安全架构设置

组  长:郭东奇                  

副组长: 许建光                      

小组成员:梁长标、李瑞、张英宝、姜飞帅

4.2.2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

4.2.3成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工程开工时,总承包项目部组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经理郭东奇任组长;成立后勤供应组,成立事故调查组许建光任组长。并组成两个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组,每个组配备一名经过培训的卫生急救人员和保健医药箱及必需的急救器材。各专业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也是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4.2.4职责和分工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兼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如项目经理不在工地时,则由项目执行经理任总指挥,依次类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的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置及报警工作。

岗位

职能及职责

应急总指挥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应急副总指挥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④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⑤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⑥根据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危险源风险评估组

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③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后勤供应组

①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③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④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应急救援组

①抢救现场伤员及物资;

②组建现场消防队;

③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事故调查组

①保护事故现场;

②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4.2.5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进行现场抢救。

(4)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接应,如现场有车辆应及时将伤员送至就近、交通方便的医院。

(5)基坑处理:

①对基坑底部涌土部位抛填砂石料;

②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③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1 安全生产目标

开挖过程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控制轻伤频率在2‰以内。

5.2安全管理方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南京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

5.3 安全管理制度

5.3.1 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5.3.2 班前检查制:安全总监和区域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专业配属队伍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5.3.3 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实行验收制,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5.3.4 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5.3.5 持证上岗制: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5.3.6 施工现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护标准必须符合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等相关规定。

5.4安全管理工作

5.4.1 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5.4.2 区域工长要检查作业队、专业配属队伍,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

5.4.3 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大型施工设备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5.4.4 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在土方施工阶段,安全难点集中在:

(1) 开挖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2) 基坑周边、降水井的防护,防坠落;

(3) 边坡稳定,防坍塌事故。

5.5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5.5.1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5.5.2 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5.5.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5.5.4 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5.5 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5.5.6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5.5.7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 箱体统一刷涂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5.5.8 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5.5.9 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事故发生。

5.5.10 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5.11 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5.5.12 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5.5.13 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电气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5.5.14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

5.5.15 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5.5.16 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5.5.17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5.6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6.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平面图,对施工区统一规划和管理,避免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确保施工区的有序,创造整洁、有序、安全的作业环境。在征求业主方的同意后才开始搭设现场各临时设施。

(2)施工现场道路和堆料场地面全部硬化,做到平整、坚实,黄土不露天。统一设置排水系统,做到雨天不积水,严格防止结构内进水积水。每次雨后检查现场,发现排水不畅的有积水的地方马上进行整饬。

(3)施工区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到甲方指定区域。

(4)施工现场暂设用房统一规划,暂设用房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搭设,并符合环保、消防的要求。

(5)施工作业面通道有显著标志,无建筑垃圾,有良好的采光或照明,且易于行走,安全措施可靠。对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楼梯踏步、休息平台等部位保持干净整洁,保证人员通行。

(7)运输道路和作业面落地灰及时清理。砂浆、混凝土倒运时,用容器或铺垫板。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防撒落措施。

(8)现场参与施工的工人严禁酒后作业、带病作业。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施工垃圾和洒漏的各种粉屑材料及时清理。

5.6.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内各种料具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牢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砖码放成行,高度不得超过1.5m,砌块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8m。

(2)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存放施工材料,各种材料不得长期占用场地,各种废料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剩余料具和容器及时回收,存放整齐,并及时清退。

(3)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内及结构内垃圾存放点,施工垃圾及时分捡、有使用价值的回收、利用,废料及时清运出场。

(4)钢材、木材等料具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节约用水、用电,消灭长流水和长明灯。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2

1.1含镍废水基于含镍废水零排放,并且保证含镍废水循环利用的目的,本设计方案中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过滤+超滤+两级RO+浓液委外处理”的组合处理工艺。1.2含氰废水采用的主要处理工艺是通过二级碱式氯化法进行破氰处理,经监测破氰率和总氰化物污染指标达标后的含氰废水一期工程排入综合废水中一起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二期工程排入一般清洗废水中一起进入回用系统[1]。1.3高铜高COD废液本设计方案中采用在反应沉淀槽内进行“芬顿氧化+混凝沉淀”间歇处理工艺,沉淀后污泥经压滤机压滤,滤液回至综合废水调节池一起进行后续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浓度,减轻后续综合废水处理难度[2]。1.4一般清洗废水(包括磨板废水)一般清洗废水是车间排放的较洁净的清洗水,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处理后作为回用系统的源水,回用水系统产水回用于车间生产,而回用水系统浓水排入综合废水中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3]。1.5酸性废液酸性废液可以作为有机废液酸化处理的药剂,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1.6有机废液本设计方案中采用在弱酸性条件下通过投加亚铁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后排入有机废水中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1.7生活污水经细格栅拦截去除粗大颗粒物后与进入有机废水的混凝反应沉淀系统中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

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说明

2.1含镍废水的处理。2.1.1处理工艺流程2.1.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将含镍废水与其他废水进行分流,自流进入含镍废水调节池,经一定的停留时间调质均匀后,提升依次流经pH调整池1、芬顿氧化池、快混池1和慢混池1;含镍废水沉淀池的上清液流入pH回调池1,回调后的含镍废水流入集水池1暂存,先经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吸附含镍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然后再经过精密过滤器进行精密过滤,精密过滤器出水依次流经超滤+两级RO回用系统处理,两级RO产水排入RO产水箱中,经取样监测如达到使用要求,则由厂方配备的提升与输送系统输送回用至车间相应生产线。2.2含氰废水的处理。2.2.1处理工艺流程2.2.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为保证破氰效率,本方案设计中将pH调整与氧化破氰反应过程分开进行。将含氰废水与其他废水进行分流,自流进入含氰废水调节池,提升泵经流量计计量后提升依次流经pH调整池3、一级破氰池、pH调整池和二级破氰池,经取样监测破氰率和总氰化物污染指标达标后的含氰废水一期工程排入综合废水调节池中与综合废水一起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二期工程建成后,排入一般清洗废水处理进入回用处理系统[4]。2.3高铜高COD废液的处理。2.3.1处理工艺流程。2.3.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高铜高COD废液自流排入高铜高COD废液调节池,提升至反应沉淀槽A/B中进行间歇处理,先投加硫酸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FeSO4溶液和H2O2溶液进行,进行芬顿氧化处理,然后再依次加入PAC和PAM进行混凝反应,反应混合液经沉淀后通过污泥高铜高COD压滤泵泵入高铜高COD废液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压滤机的滤液排入综废水调节池中进行后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2.4一般清洗废水的处理。2.4.1处理工艺流程。2.4.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一般清洗废水自流排入一般清洗废水调节池中与经破氰预处理后的含氰废水混合,由一般清洗废水提升泵提升依次流经快混池2与慢混池2;快混池2中加入NaOH溶液和混凝剂PAC;慢混池2加入助凝剂PAM;pH回调池2出水流入回用集水池暂存作为回用水处理系统的源水,进入回用水处理系统(回用水处理系统另案设计),最终达标排放。2.5酸性废液的处理。2.5.1处理工艺流程。2.5.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酸性废液排入酸性废液调节池中,通过酸性废液提升泵定量泵入酸化池,作为有机废液酸化处理的药剂,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桂青,戴捷,刘静静,马玉宝.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01):33-35+279.

[2]郑景华,于向东.阜新玻璃厂含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实验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6,(05):66-67.

[3]段晓流,张晶晶,刘琴.某污水处理系统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1,(20):168.

[4]吴江,王立华,张晓光.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改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294-297.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水环境污染;废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E992.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水污染的范围及程度不断加大,这已经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定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对这些废水进行妥善的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若处理不到位,很可能直接对当地或着周边的水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运用专业科学的废水处理工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剔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是对国家、人们和生态环境高度负责的表现。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常用的方法

(一)、沙石料加工系统的废水处理

水利工程砂石料加工的废水处理后可以达到明显的效果,SS去除率将达到80%,并且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自然沉淀法

将废水在砂石料系统中进行冲洗流出,之后放入沉淀池在不需要凝聚剂的情况下使高悬浮物在沉淀池中自然沉淀,经过一定时间后将上层的清液取出,悬浮将得到一定得除去。

2、絮凝沉淀法

经过砂石料冲洗系统后的废水又经过了自然沉淀基本上去除了大颗粒的粗砂,之后需要再次将废水排进沉淀池,运用絮凝剂来去除以及较小的悬浮物,一般来说直径小于0.035mm的悬浮物都能够在此环节大量快速的去除。

总的来看,自然沉淀法和絮凝沉淀法相比,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较低,运用流程更为简单,并且需要的费用很少,但是若想得到明显的沉淀效果就需要修建大规模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对场地的要求高。絮凝沉淀法却相反,对场地的要求小,处理的工艺效果也很明显,但是由于需要运用絮凝剂而增加了沉淀费用。

(二)、基坑废水处理

根据基坑排水悬浮物浓度较高、呈碱性的特点,一般采用静置沉淀的方法降低废水中悬浮物并加入适量的算调节pH呈中性,对基坑水不需要采取另外的处理措施。

(三)、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处理

混凝土冲洗废水有着很明显的特点,例如水量少、并且排放成间接形式、悬浮物和pH值都相对较高决定了其处理方法比较适合自然沉淀法,同时根据废水的排放时间和水量采取间接式沉淀,针对pH高的的问题可以加入适量的酸来中和,调节为中性后排进沉淀池处理。

(四)、含油废水处理

工程施工含油废水的来源主要是冲洗和保养施工所用机械,这些废水不易收集,并且比较分散,因此只能把机械集合起来到汽车修配保养场内进行维护冲洗,废水需进行水油分离或者溶解油后达标排放,具体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五)、生活污水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工,并且大量的施工人员生活中制造的污水处理也是一项很大的废水处理工作,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上一般有一套专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首先在化粪池中做简单的处理之后排放到生活污水处理站。

三、内江两河口水库施工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内江两河口水库位于沱江中游作案一级支流下游,控制集雨面积1395平方千米,多年来平均来水量3.9亿平方米。本工程包括水库工程、供水工程和提水灌溉工程。水库总库容量8700万平方米。供水工程通过输水管道向内江市城区日供水10万吨,向资中县城区日供水5万吨,提水灌溉工程控灌资中县重龙镇、双龙乡、马鞍乡等耕地。

(二)、内江口施工废水处理的实践

1、沙石料加工系统的废水处理

考虑本工程施工用地紧张的客观条件,经过方案比选,废水处理方案选择絮凝沉淀法。在工程施工区两岸各修建已沉淀池,将施工废水先经过初级沉淀后,在进入沉淀池再次沉淀,处理周期为1-2小时,可去除大部分SS。该方案占地面积小,整个处理工艺效果好,增加的絮凝剂等运行费可纳入工程环保投资。

2、基坑废水处理

根据三峡及其他水电工程检测数据,经常性基坑排水的悬浮物浓度约为2000mg/L,废水在基坑内静置2h左右,其悬浮物浓度便可降至200mg/L以下,对基坑谁不需采取另外的处理措施,仅向基坑中加入适量的酸调节pH值呈中性,并让坑水静止沉淀2h后抽出外拍即可。

四、结束语

水利水电施工一般工期较长,施工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在用水方面,若对废水不进行妥善处理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在过去的施工中,很多工程在施工期间不重视对废水的排放进行控制,使得工程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的水环境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对周边地区的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近年来我国各期水利水电工程在废水处理上逐渐加强了重视,但是工艺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在今后的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必须运用简易、合理、高效、经济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确保废水达标后排放,保护工程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殷彤,殷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工艺与实践[J].四川水力发电,2006.3,第25卷第3期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4

关键词:施工;污染;环境;保护

我们在进入一个新工地前,针对工程施工期间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做出具体的环保工作安排,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二、环保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2.施工阶段

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

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保工作计划;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等。

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施工噪声、振动、废气物等的控制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噪声

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方法。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超标严重的施工场地安设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自备发电机做隔声处理,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自备发电机。

2.城市生态

控制措施: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砍伐或拆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某市对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规定。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为原则。施工筹划选用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3.水污染

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水自然水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根据排水网的走向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4.大气污染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拆除构筑物时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5.固体废弃物

工程弃碴、建筑废料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制定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生活垃圾污染源控制措施,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四、总结

建筑节能的关键是减少建筑运行能耗,随着建筑保温措施的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建筑行业的能耗在不断减少,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应遵守建设程序,选择更加合理的工艺以及正确的管理方式,建设文明、节约、清洁、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叶忠文.环境意识在市政工程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年16期.

[2]吴永平.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0年13期.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5

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第4届第3次会议还指出:人才培养应根据“用人需求”和“培养需求”从战略高度构建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内容是对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完善,同时,随着水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原有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完善与改革,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

1教学任务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业用水与工业废水的水质特性与水质标准,较扎实地掌握工业给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中基本处理单元的作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基本掌握各个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应用条件以及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各水处理构筑物以及整体工艺系统的能力。

2培养目标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相结合,培养具备工业给水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理论、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从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方面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教学方法改革

3.1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永恒课题。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和“应试式”教学严重地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论提倡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互动,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绪论课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兴趣的关键,在讲授绪论课时,以工程实例导入,强调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应用特性,通过讲授课程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课堂教学以讲授与提问的方式交替进行,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而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2-3]。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对老师思维的开拓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营造融洽的教学气氛,多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多问;或者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到图书馆、相关网站等查阅资料,寻找答案[4-5]。

3.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采用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涵盖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足量完成如此海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目前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举不但可以使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工艺流程图、构筑物及水处理设备结构图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影音资料等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增加最新的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技术,将新技术应用的成果照片展示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6-7]。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采取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避免电脑“满堂灌”、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等多媒体教学的常见弊病,让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3.3网络课堂的开设

网络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网络课堂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复习和预习专业知识,巩固和强化课堂学习效果。网络课堂中的视频、图片及多媒体课件资料等形象生动,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同时,学生自发的在课后登陆网络课堂进行轻松愉悦的学习,实现了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8]。同时,网络课堂中应提供一些诸如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水网、网易给排水等专业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网站,鼓励他们从这些网络资源中获取更为广泛的给排水专业信息和知识。

3.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亲身体验、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是对实践理论与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在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理论应有的作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厚、专业知识广、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理论教学中,需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认识转化过程。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在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方面,因此,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展示各种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设计的实例和图集知识,并使其对特殊地区和特殊工程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所了解[9]。

4教学内容改革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业企业对给水的要求;工业给水系统以及设计用水量;工业废水概述;工业废水污染源调查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工业水的物理处理(调节池、离心分离、除油和过滤);工业水的化学处理(中和、化学沉淀、药剂氧化还原、臭氧氧化、电解以及其他氧化还原法);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混凝、气浮法、吸附、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和超滤);工业水的生物处理(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工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10-11]。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堂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应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设计计算方法与工程设计内容相结合。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4.1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多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近几年国家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高度重视,相关的规范在不断更新,而现行教材由于更新较慢,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还没有及时更新,因此,教师要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除了更新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教科书只是引导学生入门,想要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就需要学生自学——主要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获得,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熟悉维普、CNKI、万方、超星等电子资源,鼓励学生从最新发表的文章中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和资源[4]。一般来说,教科书中很少强调本专业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即使是涉及到的部分也是轻描淡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专业经常使用的规范及设计手册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开阔视野,做到学以致用,能够使学生毕业后快速地完成角色的转变[5]。此外,教科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应不断更新,比如说,教科书中原有的案例分析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已经不能达到新的污水排放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和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教师融会贯通,提出满足新排放标准的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同时,对案例分析的讲解需深入浅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设计实践的巩固。

4.2教学内容的精简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涵盖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部分内容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水质工程学课程部分内容相重合。因此,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各课程的承接关系,结合教学大纲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如果教学内容不精选,完全按照选用教材内容授课,不但课时不允许,而且抓不住重点,教学效果不佳[3]。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将重点内容精讲,同时贯穿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掌握课程的精髓。此外,还要将了解的内容简化,或者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材料布置给学生学习,这样可以压缩课堂时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6

关键词:客运段 洗涤中心 节水改造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34-02

1 工程概况

广州客运段整备车间洗涤中心由于洗衣房的电力缺口和人力的不足,洗脱机没有充分利用运转,目前主要承担广州客运段9趟列车上卧具、窗帘和餐车台巾等物品的洗涤任务,日排水量为180 m3/d左右。

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为180 m3/d,处理流程如下。

为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提高效益,理顺工艺,广州客运段整备车间洗涤中心拟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水洗设备的总耗水量约26.0 m3/h,日耗水量为468.0 m3/d,日排水量400.0 m3/d,平均小时排水量为22.22 m3/h。

在进行洗涤中心改造设计方案期间,适逢广州市调整自来水价,从2012年5月21日起,广州市的特种用水水价由3.38元/m3调整到20元/m3,上涨了近6倍。陡然,考虑洗涤中心升级改造后,尽量不让运营水费开支大幅攀升,就成为了确定本次改造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肯定的是,将洗衣废水进行回用是降低水费支出的重要环节。

2 铁路洗涤废水的特点

洗衣工作过程一般分为预洗、主洗、漂洗一、漂洗二、漂洗三,其中:预洗和主洗产生的废水约占废水总量40%,废水中含有大量短纤维和大量洗涤剂泡沫,COD值较高,废水较浑浊,有时还带有很深颜色,水质较差;漂洗产生的废水约占废水总量60%,废水量大,所含悬浮物较少,COD值较少,看上去废水较透明,水质较好。各过程废水水质详见表1[3]。

3 洗涤工艺节水改造方案的选择

3.1 回用水处理原水的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次漂洗废水的COD、BOD5仅为预洗和主洗废水的40%和42%,第二、三次漂洗废水则更低,如果以洗涤全过程产生的洗衣综合废水为处理原水,处理工艺一般需要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如化学混凝+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活性炭吸附生物法等,才能达到回用的水质要求,这样不仅需要扩建污水处理站,且占地面积大,工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如选用漂洗废水为处理原水,不仅工艺简单,维护方便,且可以充分利用既有污水处理设施(总的污水排放量不超过既有排放量,不新增污水排放量),节省改造成本和运行成本[3]。

方案最终选择第一~三次漂洗废水为处理原水,处理水量按洗涤全过程产生废水量400 m3/d的60%,即240 m3/d确定。预洗和主洗洗涤废水量为160 m3/d,直接排入既有污水处理站,没有超过既有污水处理能力,可维持既有污水处理工艺和规模,不进行改造。

3.2 回用水处理工艺

据有关文献[3],小试结果表明漂洗废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后,可用于预洗、主洗和第一次漂洗,不仅可以节约很多新鲜水,同时可以节省可观的热能,并对洗衣质量不会造成影响。回用水处理工艺详见图1,回用水进水和出水水质详见表2,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详见表3。

3.3 节水改造

所有水洗洗涤设备均按一配一的原则,设置节水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洗涤设备的进水、排水、开门、洗涤时间和次数等信号,对洗涤设备的进水和排水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洗涤用水分质进水、废水分质排放,将水质较好的漂洗废水收集起来并自动进行重复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洗涤设备排水口改造为两个出水口,在出水口上安装两个电磁阀控制排水方向,一路通向既有污水调节池,一路通向废水收集调节池。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由节水控制器控制,将预洗和主洗产生的较污浊废水排入既有污水调节池,纳入既有污水处理系统;将漂洗产生的水质较好的废水收集回用[6]。

洗涤设备进水口改造为两个进水口,一路接自来水管道,一路接回用水泵。电磁阀或水泵电机的开启和关闭由节水控制器控制,使预洗、主洗和第一次漂洗的用水由回用水泵从回用水池抽取,第二、三次漂洗的用水由自来水管道供水[6]。

4 效益分析

采用节水自动控制和循环回用水系统后,洗涤中心每天可节约用水240 m3/d, 月节约用水7200 m3/月,年节约用水86400 m3/年。

洗涤中心用水属于广州市特种用水,根据特种用水水价20.0元/m3(穗价函[2012]281号)、特殊行业类城市污水处理费2.00元/m3(穗价函[2009]145号,城市污水处理费计量按90%用水量计)计算,则:洗涤中心年节约水费和排污费合计=86400m3/年×[20元/m3+2.0×90%元/m3]=188.35万元。

目前,本方案正在实施,改造效果有待于工程完工后的实际验证。

参考文献

[1] 中铁四院集团主编.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S].中国铁道部,2008.

[2] 中铁二局集团主编.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TB10079-2002[S].中国铁道部,2002.

[3] 朱莉,孙理密.商业洗衣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68.

[4] 李炩.铁路洗涤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0(4):34-36.

[5] 朱健,王平,罗文年.洗衣废水处理工程实践[J].工业水处理,2009,29(5):90-92.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相关企业运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影响[1,2]。因此,针对类似化工企业废气排放进行科学的治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是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3,4]。本文针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废气处理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为类似企业的废气污染治理提供思路和依据。江苏某石油化工企业长期专业从事液化石油气(碳四)加工企业的原料及下游产品的供应销售,现已形成年产9万吨异辛烷(烷基化油)产品生产规模。项目主要以异丁烷和丁烯(包括1-丁烯、异丁烯、反-2-丁烯、顺-2-丁烯)为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经烷基化反应等过程生成异辛烷(烷基化油)产品。其生产工艺包括水洗、脱水、脱轻烃、烷基化反应、闪蒸、产品精制(酸洗、碱洗、水洗)、异丁烷精馏、正丁烷精馏等流程。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中主要含有丙烯、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二甲醚等多种挥发性有机气体。各车间虽已配备了废气治理相关设施,但仍难以满足现行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企业废气排放进行进一步治理。

1企业废气处理现状

企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异辛烷生产车间、罐区、污水处理区等区域。针对每个区域废气特点,采用不同的废气治理方案及措施。异辛烷生产车间主要废气为不凝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等)。针对不凝气的性质及其资源利用价值,对废气污染物治理方案及措施见图1:企业罐区主要由各种原料罐、中间产物罐、废水脱气罐、中和酸罐、中和碱罐、酸雾碱洗分液罐等组成。针对正常工况下各类储罐蒸发损耗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企业采取使用浮顶罐、安装呼吸阀挡板、高温时采取水喷淋以及加强管理等有效措施,使罐区内物料蒸发的损耗降至最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当储罐发生故障,罐内的可燃气体通过风管输送至地面火炬焚烧处理。污水处理区在废水治理过程中,会有硫化氢等污染物产生,但企业目前对这部分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情况很差,存在没有加盖收集无组织废气、没有废气处理设施等问题。

2废气整治方案

通过对企业现有废气处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对工艺有组织废气处理工艺合理、处理设施完备,废气能得到有效处理。但对无组织废气,尤其是污水处理区产生的硫化氢等废气处理措施并不完善,需要加以改善。结合企业污水处理区内无组织废气的现状,采取的改造措施包括:(1)对污水处理区厌氧池池顶、气浮装置应该加盖收集无组织废气,减少无组织排放量;(2)根据实际收集风量采用合适管径风管输送废气至处理装置中;(3)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由于污水处理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硫化氢等废气,采用其他处理工艺如生物过滤等易受到温度、pH值、设备占地面积、调试时间等限制而不适合采用。因此,针对废气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具体措施为在污水处理站厌氧池顶、气浮设备加盖密闭,臭气通过引风机使加盖密封空间形成负压,把密封空间内挥发出的臭气(硫化氢等)通过主风管进入活性碳吸附塔后,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区废气改造项目所需的主体设备参数见表1。通过对污水处理区废气处理设施的改善,污水处理区无组织硫化氢废气的排放浓度从初始的0.625mg/m3下降到0.27mg/m3,去除率达到56.8%,达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的改善了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

3结束语

经过上述废气治理工程改造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大大减少,处理后废气能达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变小。在后续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需重视废气处理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企业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动向,优先采用环保型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装备,当有新的清洁生产工艺出现,及时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从源头控制污染废气的产生,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废气污染治理和控制技术的改造,使得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工程废气污染治理措施的采用能够对类似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气治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芝林.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D].浙江大学,2015.

[2]杨伟鹏.刍议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166.

[3]马生柏,汪斌.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09,21(2):65-68.

[4]杨强.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131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篇8

关键词:挂面白板纸 清洁生产 资源回收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57-01

1 企业概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部《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规定,肇庆某挂面白板纸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清洁生产的要求,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以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挂面白板纸技术开发企业,企业利用回收废纸制浆生产挂面白板纸。共设有制浆生产线2条(面浆线1条、底浆线1条),造纸生产线2条,其主要产品为挂面白板纸。

2 典型加工流程分析及重点物料平衡分析

该公司工艺流程与常见的瓦楞纸制造有一定的差异,但使用的是常规造纸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破碎、制浆及抄纸产生的废水;电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破碎、沉砂、除砂、废水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等。

产生的清洗废水其中含有SS、COD和BOD等,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厂区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排放,固体废物等收集交由地方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该公司抄纸车间主要进行上浆、真空吸水、压水、烘干、复卷等操作,主要污染物也是废水等。清洁生产审核小组会同车间技术人员对干纤维物料进行衡算,绘制出2011年5月3日的干纤维的物料平衡表,平衡数据见表1。

3 物料损耗分析

(1)制浆损耗。

①制浆环节。

通过干纤维平衡分析,选纸环节干纤维流失占10.02%,制浆过程干纤维流失为9.52%,其中流失了大量的短纤维,不仅造成原材料的流失同时也会增加废水治理的污泥量,可通过技术改造回收部分浆料减少物料的流失。

②抄纸环节。

造纸过程抄纸环节干纤维流失1.21%,复卷环节干纤维流失0.97%,通过对比,抄纸环节干纤维流失相对制浆环节少一些。

(2)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物料平衡分析不难发现,制浆环节干纤维流失量占比例最大,干纤维流失量占19.54%。通过现场分析发现,制浆环节中废纸中废塑料、铁丝、木屑等较多,用水量大废水中的短纤维没有高效率回收。

4 方案产生及实施效果

根据物料平衡分析结果,企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分析和一系列试验,最终确定了应对措施。

(1)短纤维回收。

面浆车间、底浆车间所产生的浓缩水以及造纸车间压干产生的稀白水中含有大量的短纤维或滑石粉(硫酸铝)、增白剂等,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原材料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增加了污泥量。通过在废水站进水口处安装90目的斜筛过滤装置,回收排放废水中的短纤维及部分浓水回到制浆池中。

新增回收设备和改造费用需要投入4.2万元,无其他运行费用,回收纤维价值5.82万元/年。

(2)面浆水用于底浆制浆。

面浆车间浓缩水中含有大量的短纤维、滑石粉、增白剂以及碱性紫等材料,同时浓缩水的水质满足底浆用水要求。直接排放至废水处理站不仅造成原材料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废水处理站的负担。通过加装搅拌机、水泵以及铺设相应的管道将面浆车间的浓缩水回用至底浆制浆车间。

此方案节约用水,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降低生产过程中干纤维的使用量,改造方案投资约5.6万元,经济效益51.90万元/年。

5 结语

从案例实施过程中可看出,清洁生产需要切入企业原料损耗的原因分析中,来寻找可替代的清洁生产方案,而方案实施最终效果,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现有技术是否成熟可靠,以及经济可行性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广告优化方法范文 下一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