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制作范文

时间:2023-11-25 20:31:39

节目制作

节目制作篇1

(一)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受到的影响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制作和播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电视新闻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局限于电视屏幕,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而获取有价值的、普通大众更为关注的新闻信息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当前新闻受众需求各异的时代下,电视新闻的节目内容已经开始了特色化的道路,即针对不同人群的现实需求制定相应的电视新闻节目。现如今,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平台也逐渐转变到了网络上面,这种借助互联网进行新闻播放的形式也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当然受众也可以针对播出的新闻内容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新闻制作人员根据受众的建议来丰富新闻的内容,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新闻受众的需求。

(二)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形式受到的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形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当前人们对于信息时效性要求的提升,传统新闻制作形式的新闻滞后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基于此,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之下,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受众能够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对于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是一种保障。现如今,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新闻事件的一切信息,而采用新闻直播的形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增强其可信度。当今的新闻制作都是采用一体化的模式,即制作和播出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形式不但能够极大地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更能节约大量新闻制作的时间,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方式受到影响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也变得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现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视频网站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这种全新的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为电视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理念

我们都知道,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完成实时新闻的采集和传播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党和人民之间的重要沟通者。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应当将新闻事件真实地展现在百姓面前,更肩负着整个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宣传任务,电视新闻节目应当引领人们的社会观和人生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新闻理念的转变,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要完成这一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电视新闻品牌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新闻节目的制作和包装。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时效性保障是新闻制作的基础。要让新闻节目更加切合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出百姓当今最为关注的一些话题和社会热点,新闻节目的内容要真实生动,正确地传播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人民群众以正确的方式去生活和生产。电视节目制作中心还要加强自身的营销,以自己的新闻传播为载体来宣传自己的品牌,并且要建立起适当的新闻节目反馈体系。

(二)加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机制的改革

我们应当以组织的改革和制度的科学化变化为基础进行机制的改革,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机制的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机制上加以保障,为改革优化制度的建议提供一个高效率的绿色通道,简化审议批准程序,下放审批权力,从根本上缩短制度改革建议从提出到具体落实的周期,加快落实速度紧跟时代步伐。第二,加强人才的培养,电视新闻节目要发展和创新就必须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而对于新的电视新闻制作人的培养就是为新鲜血液的补充做准备,制作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应当保持自己创新能力的鲜活性,更要保证自己工作的高效性和自由性,为其他电视新闻的工作者制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三,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发展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新异的思想意识,例如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有些评论认为电视行业会日渐式微直至全部被自媒体取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思想中的犹疑,坚定地坚持优秀的思想意识和管理体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证那些对新闻发展和创新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的利益和权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内在潜能,从而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有效发展和创新。例如,对为节目制作提出新颖观点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外,还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充分挖掘其节目制作的潜能,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时刻保持活力。

(三)加强电视新闻和新媒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没落和沉沦,与此相反的是,新媒介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电视新闻与新媒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体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变传统新闻节目的发展思路,建立大众化的新闻播出形式,实现跨终端、跨领域的新闻传播模式;第二,以电话、短信、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作为新闻的新平台,让普通受众群体能够与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成更加方便积极的互动;第三,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要根据所选取的新闻题材,来确定合适的叙述方法、合理的内容编辑以及适当的新闻传播方式等,以新颖的新闻播出形式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四)充分利用视频网站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应该注重与各大视频网站进行互动和合作。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媒介之间进行融合交互发展成为了传媒界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不应该只把焦点放在电视媒体上,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采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把节目逐渐进行交互和转移,在受众面逐渐广泛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播出,让其在更多的发展领域内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电视新闻节目才能够时刻保持活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当中得到持久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各样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不断地出现,这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也是一种机遇。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介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否在新闻传播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取决于自己的发展情况和创新水准,而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应当结合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大家提供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

节目制作篇2

关键词:气象节目,制作

 

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必须要有内涵,作为我们气象节目的内涵就是“气象要素”,这是我们节目的核心内容。此外节目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还必须兼具新闻性,科普性,趣味性。这就在节目的选材上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

2008年圣诞节的这场大雾就正好具备了上面所说的三大要素。其实对于我们气象预报员来说,并没有太多特别的稀奇之处。然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气象景观。那么作为我们气象影视工作者,又应该如何把这样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呈现在广大观众的眼前呢?

我们先来看看观众对气象节目有哪些新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气象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观众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气象资讯的获取,电视天气预报不仅是观众了解气象信息的窗口,更成为了打造气象部门独有的气象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除了从前对准确性的要求以外,服务型,时效性,科学性也成为对目前电视气象节目的新的要求。

时效性:当今各种信息传播媒体异常发达,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有着和新闻类节目一样时效性强的特点。天气预报节目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其信息价值,但时效性不应只体现在未来天气的预报上,更应反映在特殊或反常天气现象的介绍及说明。

服务性:让气象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气象这一宗旨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应该得到充分地体现。可在节目中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将气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相联系,要善于抓住当前的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节目内容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体现气象工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科学性:气象是一门科学,通过电视节目让观众了解气象科学的一些知识,尤其是与当地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的气象知识,从而更相信科学,更了解气象。一些节目在出现特定天气现象的时候,加入了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例如持续高温的科学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大雾,并逐渐明白预报中常用的气象术语的含义等。

08年圣诞大雾的简单分析

2008年12月25日,圣诞节,一场大雾光临了杭城。杭州市气象台了大雾橙色预警信号,萧山,滨江等地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给这一带的交通带来了极大地影响。高速封道,机场关闭。还有很多出门上班的朋友也被困在了路上。但当大家在路上或是车里抱怨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曾想到,就在自己头顶不过30米高的地方,却是别有一番景象。。不少幸运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下了这难得的犹如仙境般的胜景。下面先给大家欣赏一下当时的美丽景象。

1.大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实雾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天气现象。但要形成如此迷人的“气象景观”,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成雾条件外,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的配合。

1.1充足的水汽

雾的本质就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所以水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24日20点到25日08点,相对湿度都在80%至90%以上。23日萧山绍兴一带有降水,雨不大,持续到24上午9点左右,同时起雾的地点刚好是处在钱塘江边,而且当时吹的正好是偏北风,风力为2m/s。这样的无风或微风的风力风向条件,一方面把钱塘江上的水汽源源不断的向南岸的滨江地区输送,另一方面又不会造成水汽的水平扩散。这两样都给起雾提供了非常好的水汽条件。(水汽图)

1.2晴空辐射降温

其次24日上午雨停了以后,天气逐渐转好,到了夜里天空已经完全打开,这样晴朗的夜空有着极强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层的气温明显下降,从25日上午杭州站的探空资料中可以看到,上午七点温度露点差非常小,地面的温度为2.0度,湿度高达95%,而露点差仅为0.7度。

1.3低空逆温层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大气层结

从这份上午7点的探空资料中也不难发现,近地面层有一个逆温层,这个逆温层对于这次雾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地面到990百帕,气温从2.0度上升到了4.1度,尤其是在地面到1014百帕气温上升的非常快,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浅的逆温层,使得水汽在近地面大量堆积,这也就是这次形成的雾气出现在如此低的近地面层的主要原因。(插入探空资料图)

2.节目的编排

在节目的结构安排方面,我们把当天大雾的实景图片作为节目的开始,第二部分我们运用动画技术对大雾的成因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大雾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后是常规的短期天气预报。

用实景图片做为开始,以大雾所呈现出的美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把新闻性这一点首先体现出来,同时也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

通过简单的动画模拟演示,让起雾的整个过程都能生动直观的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这个原本枯燥难懂的天气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对于雾的影响,由于节目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介绍的面面俱到,像影响交通这类大家耳熟能详的,我们也就不再老生常谈在节目中累述了。而是选择了雾闪这一不太为广大观众所了解的方面,进行介绍。从而增添了节目的新鲜感,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科普性。

节目制作技巧

由于是一档日常节目,因此我们以实景加动画的形式,运用AFTER EFFECT合成软件将大雾成因的做了简单的动画演示。关键步骤及参数设置如下:

(1)首先将实景导入工程。拖入时间线窗口,对该层添加“color balance”效果。复制同样的层,将新复制的层模式设置为“SOFTLIGHT”。目的是将画面作简单的调色,让画面更偏重于冷色符合季节特点。

(2)新建一个逆温层。按ctrl+Y组合键,新建一个固态层,背景设定为黄色。为该层添加一个Mask, Mask Feather羽化值为89.0,设置Opacity透明度的值为84%。

(3)新建大雾层,按ctrl+Y组合键,新建一个固态层,背景设定白色。为该层添加一个Mask, Mask Feather羽化值为95.0,设置Opacity透明度的值为84%。复制同样的层,对该层添加“Fractal Noise”效果,使画面有雾气游动的效果。对“Sub offset”X轴数值进行关键帧设置,使起始和结束两点间数值差在200左右。

(4)按快捷键ctrl+N,新建大小为720X576像素的合成窗口。新建水汽层,按ctrl+Y组合键,新建一个固态层。对该层添加“FE Snow”效果,对“Frequency”数值进行关键帧设置,使起始和结束两点间数值差在10左右。

以上是动画制作中的几个关键步骤。经过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这期节目在2009年第四届华风杯全国气象影视节目评比,省级气象预报类节目中获得二等奖。

 

节目制作篇3

关键词:

引言

近两年,气象为农服务得到重点发展。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意见》,立足建成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预体系和农村气象服务站。2011年,财政部、中国气象局首次设立"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经费",投入资金近亿元,在全国120个县市开展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其中湖北省荆州、郧西、钟祥、武汉东西湖区、利川、蕲春、仙桃、宜昌夷陵区、应城、宜城共10个县市区列入乡村气象服务试点县市,针对湖北省优势农产品产业、特色农产品基地,面向县、市、区和村镇,建立直通式的、网络化、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2011年8月18日,湖北农村广播、湖北农业电视频道--垄上频道正式开播, 湖北垄上频道是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和新农村建设为宗旨,面向全省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信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电视频道。垄上频道的开播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专门的阵地,同时也对电视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

1 电视气象服务在三农服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村村通工程和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媒体迅速向农村扩张,农村居民拥有的电子媒介品种逐渐与城市靠近,目前,农村手机、固定电话的普及率较高,电脑和互联网也发展迅速。不过、尽管如此,电视仍稳居农村第一大众传媒的位置,我国农民需求的信息主要是从电视节目中获取,收看电视已经成为当代农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甚至是某些农民群众唯一的娱乐方式。

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居民收看电视的时间更长。央视调查中心早在2006年的收视率调查显示,城里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20分钟,而农村居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166分钟,比城里居民长46分钟。新农村政策、科普知识、致富信息、天气预报是最受农村观众喜爱的信息类节目,电视尤其是电视农业节目对宣传和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农村科技服务和信息传播方面,相应的电视节目观众满意度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还存在许多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服务类、信息类节目较少;其次,科技服务和信息类节目服务空泛、内容不符合当地实际,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差,农民对内容缺乏可信度等等都是影响节目传播效果的主要原因。

2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气象服务节目

目前,全国各地制作的众多电视气象节目中,农业节目比例非常小,2010年,华风公司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电视气象节目制播情况所作的统计调查显示:在统计的318套节目当中,农业节目仅有6套,占比不到2%,而预报类节目占据了86.7%的比例。同时,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农业气象节目中,大多数农业气象节目与其他预报类节目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节目内容仍然侧重天气预报,在农业服务方面存在服务浅显、空乏,大而全、不够具体、不具备可操作性等问题。总体上,节目形式单一、内容雷同、讲解生僻、专业性太强等现象非常普遍,且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致使节目达不到满意的传播效果。

2.1 贴近三农,提供切实有用的农气服务产品

农业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是农民。节目的价值应与农村、农民和农业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农业栏目,内容的贴近性至关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农业气象服务节目,首先需要有好的农气服务产品。近两年,国家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湖北省为例,2006年起,相继成立了鄂西北、鄂西南、江汉平原和鄂东四个农气分中心,2011年又在省内10个县市区成立乡村气象服务试点、开发建立乡村气象服务专业系统,初步形成了省级农气中心、地市级分中心、市县级乡村气象服务中心的多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目前农气服务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天气预报预警,农业气象周报、旬报、月报,农用天气预报,干旱、土壤墒情等农气监测产品,农气灾害评估。能提供重要农事季节农业气象服务,包括春播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播等农用天气预报;主要农作物关键生育期、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气象等级预报;以及早春低温、五月寒、芒种寒、盛夏高低温、寒露风、暴雨洪涝、干旱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灾后影响评估服务等服务产品。

不过,相比农气服务系统建设的大力投入,农气服务产品仍然跟不上服务需求,尤其是电视农业气象服务相对比较滞后。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一、与农气中心和各个农气分中心缺乏深度合作,农气服务产品没有及时反映在电视气象服务当中。其二、缺乏针对公众服务的电视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目前的农气服务产品主要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把这些程式化的、专业人员应用的、文字化的农气服务产品,包装成符合电视传播特性、面向农民大众的、易于观众接受与使用的视频化的公众服务产品,需要根据电视传播特点对内容进行深度包装。第三、目前农气服务产品仍普遍存在过于专业化、服务大而全、形式程式化、各分中心内容雷同等问题。电视的表达是可视化的、通俗而具象的,能通过人物再现或专家主持人的表演示范,进行可视化呈现,需要具体的能告诉农村观众怎么办、具体如何操作的深度服务产品。 第四、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性补贴,农业耕作和种植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气象服务也需要顺应时展,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区划、以及现代特色农业种植规划,切合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 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2.2 打造专业的农业气象节目主持人

一个广受欢迎的农业气象服务节目,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是节目的引导者,观众是否对节目有兴趣,除节目本身的定位、内容、形式等因素以外,主持人的形象、衣着、语言、主持风格都至关重要。不同于其他气象节目,其他节目限于气象影视制作系统人力不足,可以一人身兼多个不同频道的节目主持,而农业节目由于受农村本身的地域性、乡风民俗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媒介接触习惯都与城市受众有很大不同。农业气象类节目必须打造一个专业的节目主持人,能够深入农村、关心农民、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能够融入广大的农民观众之中。

2.2.1 农业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中,亲和力至关重要。相比其他节目,农业类节目对主持人的亲和力要求更高,而在气象影视行业,从事节目主持的往往是一群靓丽时尚的年轻人,缺乏农村生活体验,五谷不分,小麦与韭菜都分辨不清,语言和衣着形象更是与农民相距甚远。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农业气象节目主持人,穿着时尚的西服套装,用都市化的语言,居高临下的态度、冷峻漠然的语调介绍自己都不知所以的农业科普知识,让观众感到疏远、陌生。农业节目主持人要让农民喜欢,就要把自己融入农民大众,在形象设计上打造一个亲和、朴实、真诚的形象,服装款式不能太潮流、太时尚,应该简单、大方、得体,看上去有亲和力,适合农民口味,让农民接受,农民看了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般亲切。其次,应不断追求智慧、善良、真诚、可信的主持风格,不求光彩照人,但求真诚可信。不过,朴实并不代表平庸,还需要幽默睿智,有自己突出的个性魅力。

2.2.2 农业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定位,首先应以朴实为美。农业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是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的视野、农民接触的人群、农民所看到的面孔等等都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生活圈子。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主持人的语言显得尤为关键,语言朴实、平和、通俗,还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适度的引入一些乡言俚语,以此拉近与农民观众的距离。尽量使用简单化、口语化的表达,对引入的专业术语也应增进一些通俗的解释。农民普遍接受的语言是:干脆、生动、俚俗、上口,符合当地农民语言习惯,充满农村生活气息。

2.3 直观的节目表现形式

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有效提高节目传播效果。节目表现形式的趣味性和乡俗感是最能吸引农村观众的砝码。农民观众普遍喜欢的表达方式是:故事化、生活化,通俗化。这就要求农业节目既要真实感人、亲切动人,又要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科技含量、娱乐含量应符合农民的理解能力和接收习惯,使节目的服务性与适度的娱乐性相结合,娱乐与本土结合。调研显示,农村观众喜欢的农业电视节目形式主要是:致富能手现身说法、记者现场调查+专家点评、把技术讲解成故事、请演员模拟拍摄等等,这些形式都具有现身说法、真人秀的特点,对科普性较强的农业气象节目而言,最有效的、而且最令人信服的表现方式是专家直接走到田间地头面对面的传授、直接的讲解与示范。

3 如何提高农业气象节目质量

3.1 打造一支专业的制作队伍

"要做节目、先做农民",农业气象节目制作需要一支懂行的专业制作队伍。目前各地气象影视中心,尤其是省级影视中心,每天承担多套甚至是几十套气象节目制作,以湖北气象影视中心为例,2011年,湖北气象影视中心每天制作省级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11套,地市台节目5套,由两个制作团队像流水线作业一样的在短时间内完成。目前我们制作的服务性节目大都是侧重生活、保健和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节目,内容为编导人员所熟悉。目前在垄上频道上播出的气象节目为4套无主持人的天气资讯节目,以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为主,但有主持人农业气象服务节目开播势在必行。制作农业气象服务节目有别于其他生活服务类节目,制作人员尤其是编导、主持人,对农村和农业知识大多感到陌生,节目制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对制作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真正懂得农业气象知识、了解农村生活、心系三农的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组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泥土打交道,与农民同苦同乐;能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农业种植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为农民提供农时、农事服务,及时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各种农业技术问题。

3.2 与相关部门和用户建立全方位合作

农业气象服务的范畴很深很广,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涉及种植、养殖、植保等农、林、牧、渔多个行业,以及不同时令季节、不同地域的各种作物种植,科学性强、而且影响巨大。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需要自上而下建立三级专家和用户团队。

3.2.1 节目制作组应积极争取农气中心、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的支持,通过部门合作,建立一支涉及农、林、牧、渔等各农业领域专家和农业气象专家队伍,使各行业专家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为节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2.2 与各级农试站、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场和专业试点县市、特色农业乡镇等等建立起"直通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具有影响力的终端用户实时了解各种作物的动态生长信息,了解农户需求,并以此建立起各种农业服务节目的拍摄基地。

3.2.3 建立一支农村志愿者团队。为了开拓信息来源,更好地贴近农民、服务农民,农业气象服务节目还有必要成立农业气象情报站,在农村建立起志愿者团队,直接接受农民的热线报料,通过电话或网络为频道提供鲜活的素材,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资源,活跃节目内容。

3.3 加强媒体联动和观众互动,提高节目传播效果

3.3.1媒体联动可以采取电视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或电视与广播结合的方式。农业电视节目可以在农业广播频道上播出,或将农业电视节目上传至兴农网实现视频点播。农业气象电视节目与兴农网合作,将农业电视节目上传至兴农网,可以实现双赢局面,既可以丰富网站内容,又可以充分发挥节目的服务效益,克服电视节目观看稍纵即逝的弱点,使节目传播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际上,电视节目限于时间原因,不可能讲解的充分详细,观众看过了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够学会、记住,网 络平台的点播和重播功能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3.2通过网络平台与观众建立互动交流,互动是获取农业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直通渠道,通过与农民互动,可直接、实时了解农民感兴趣的信息,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现时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

3.3.3让村民直接走进屏幕,走进节目现场,参与节目主持的形式,把种粮大户请出来现身说法,或者把家庭主妇请到菜地评头论足。由农民参与节目制作,使农民感受到成为节目的主人,既加强了节目亲和力,又可以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而且农民朋友通过传播媒介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更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服务性、针对性。

3.4 加大农业频道和农业气象节目宣传

农业类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知晓度低、认可度低、收视份额低、目标受众忠诚度低的现象。农村观众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仍主要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和省级卫视或经视频道天气预报节目,农业电视频道栏目以及农业气象节目收视率比较低。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电视在农村普及率高、收视便捷、经济实惠等传播优势,一方面增加农业服务节目量,丰富节目内容、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农业频道和农业服务类节目也应通过本身拥有的频道资源,利用闲置的广告版面多做宣传;或者制作全面的、配套的宣传计划,通过其他媒体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还可以通过建立栏目热线、举办观众参与的活动、下乡科技宣传等活动,吸引观众注意,提高栏目知名度。在农业气象节目播出时间上,也应符合农民群众的作息规律和收视习惯,甚至是根据农民观众在农忙农闲、不同季节的休闲收视习惯制定节目播出或重播计划,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多安排日播、重播,以使播出的信息最大可能地被有效利用。

节目制作篇4

关键词:新媒体,广电编导,节目制作,创作技巧

1影视艺术与基本特征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每一帧的画面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斟酌,反复的进行调试和把控,不仅需要在拍摄前期做好剧本、策划等相关工作。在拍摄过程中还要进行有效的画面,镜头的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轴线、转场等问题,还要做好后期的相关处理工作,对拍摄的各种画面进行有效的剪辑,对人物的声音、画面的色彩等重要内容进行后期制作,最终才能完成一副好的作品。往往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与大家见面,其中花费的心血和精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艺术与基本特征,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视觉和听觉上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的掌声和满意,吸引更多的收视率。如果电视节目在视觉效果上很差,整体电视节目就会很难看,文艺节目在这方面更是特别注重。文艺电视节目还讲究时间和空间上的效果,要有效地控制整体电视节目的时长。还要控制文艺节目的逼真性和生动性,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与节目效果产生共鸣,要追求一定的真实性,尽可能的将故事真相还原给观众,这样才能更好地赢得观众的好感。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还讲究一定的技术性,不管是前期的制作还是后期节目效果的制作,都需要一定的创作技巧。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节目制作时一定要尊重客观原则,打造让观众满意的电视节目,更好地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剧本策划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剧本,依据剧本的情节和线索,进行后期节目的拍摄和制作。如果剧本的选择和策划上出现了问题,整体节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节目内容,编剧人员和导演要进行仔细的选择,选择适合文艺节目的方案。首先要满足一定的娱乐性,要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快乐,符合文艺节目的效果和标准。还要追求一定的节目创新性,不能一味地采用原始的剧本,这样重复的播放类似的文艺节目会让观众感到枯燥,节目整体就会失去一定的观赏性。所以在剧本选择和策划的时候还要追求一定的创新性,但是不能脱离的文艺节目的根本。剧本要包括整体节目的梗概,要勾勒出整体节目的框架。像文艺类节目还要展现一定的风格特点,展现特定的节目效果和趣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内涵和意义,要明确的表达出向观众展现的情节。

3剪辑的准备与任务

剪辑在整个文艺节目中非常重要,在进行拍摄的时候,时长可能会非常长。拍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意外的状况,整体文艺节目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必须通过剪辑对节目的效果进行修整,添加后期的各种效果达到播出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播出。在进行剪辑的时候,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开展后期的剪辑工作。首先要对素材进行选择,掌握整体节目的结构和节奏,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剪辑点进行剪辑。在进行剪辑之前还要对剪辑设备进行一定的熟悉,了解剪辑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有效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习一定的剪辑技巧和剪辑设备的使用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的剪辑效果。相关剪辑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剪辑水平,不断地进行相关剪辑业务和技巧的学习,提高节目的剪辑效果。在对文艺节目进行剪辑时,要讲究整体效果的衔接性,要传递一定的节目寓意,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到整体效果的流畅性。所以要寻找内部具有相似点的位置进行剪辑,寻找两个镜头之间合适的连接点。剪辑点的选择也讲究一定的技巧,包括有不同方面的选择。主要包括动作、情绪和节奏三个方面的剪辑点,可以根据内部主体的组件镜头进行剪辑,可以选择动接静或者静接动等。不同的动作之间也可以进行衔接,从前一动作的停顿处剪掉,再从后一动作的停顿处开始,减掉中间多余的部分,这就完成了相应的剪辑。情绪剪辑点可以根据文艺节目中的人物活动情绪进行剪辑,制造和渲染一定的氛围。节奏剪辑点主要是对于节目中的空白段落进行剪辑,有效地推动整体节目的节奏,尽可能的减少对整体节目效果的影响。

4画面镜头的组接

在进行节目制作的时候,画面镜头的组接非常重要,在进行镜头组接的时候,要抓住重点的镜头,忽略次要的镜头。不同的节目风格要选择不同的画面剪辑方法,对于文艺编导节目也有它特定的剪辑方法和技巧。镜头长度的选择对整体节目效果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要选择合适的镜头长度。好的镜头长度选择可以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要保证观众能够看清楚节目效果和内容,更好地领会节目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最后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内容的长度也需要高度的注意,在进行主体内容的选择时,要保证节目的内容前短后长。要保证画面亮度,亮短暗长,这样才能给观众营造出最舒适的效果。

5蒙太奇

蒙太奇手法是在各种电视节目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营造出很好的节目效果,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蒙太奇就是要按照整体节目所需要的内容拍摄出非常多的镜头,然后再对这些镜头进行不同的构思,创作出更具情感的节目效果和内容。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创造出更好的反映现实生活和情感的节目。蒙太奇手法更多的是为了展现节目的主体内容,产生一定的节目冲突,吸引观众的兴趣,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节目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对于文艺节目类的效果,要选择合适的蒙太奇手法。通常文艺类节目效果可能需要运用反复,强调等镜头,将这些镜头进行有效的衔接,更好地突出强调节目的内容。能够为观众营造浓浓的文艺氛围,让观众对这种文化效果更加喜爱。能够经得起观众批评和检阅的节目才是真正的好节目,所以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遵循这一原则,致力于达到相关的节目标准。

6转场

在文艺节目制作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转场,需要进行段落与段落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切换。转场也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这两种不同的转场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技巧转场就是运用特有的电视制作设备,对两个画面之间的组接进行一定的技巧衔接,运用一定的特技方法来完成场景的转换。常用的转场技巧有淡出、定格、翻转等。技巧转场有一定的特点,就是节目的整体节奏和效果非常明确,带给观众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但是采用技巧转场人为操作的痕迹会非常明显,文艺类节目更多的是传递真实情感,这样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还容易导致整体节目内容过长,超过预定的节目时长。无技巧转场是对画面进行直接的切换完成转场,主要包括空镜头转场、承接式转场、隐喻式转场。在转场的时候,还有选择相同的背景、色调、视角、人物主体等,更好地给观众带来自然的效果体验。

7其他后期相关处理工作

在拍摄完成之后在节目后期还要进行很多处理,还要对人物的声音及整体节目的音响进行一定的调整,对声音进行有效的编辑处理。还要对整体节目进行一定的包装,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创作技巧和水平,在后期更好的提升节目的创造力和感染力。后期还要对电视的字幕和解说词进行一定的处理,字幕要能够很好的对应节目上的内容,让观众能够看得清看得懂节目。在对后期的字幕和解说词进行处理时,也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既要符合观众的审美效果,带动观众情绪的起伏,推动我国媒体行业进入新高潮。

8结束语

节目制作篇5

关键词:分析;效果;节目

一、完善二度创作,优化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效果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针对于前期处理,可称之为二度创作,其体现了良好的创作要素,可通过制作人员理解节目核心内容、把握中心思想,进行二度的完善创作。为此,相关制作人员应强化自身建设,充实自我,丰富后期制作经验。应通过持续的实践学习、博学多览,熟悉各类电视节目专业制作技巧、丰富技能知识,进而对各类稿件信息科学理解,并快速准确的把握编导意图。在二度创作中,应有效的进行画面选择、转接,印象效果的处理、转化,字幕特技的规划创作,并令照明色彩处理更具特色化,进而提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艺术性,令其相得益彰,恰到好处。通过对电视画面深刻内在张力的优质挖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后期电视节目制作的综合艺术水平,令其展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令观众印象深刻,视觉感官受到有效冲击,进而全面提升节目收视率,赢得受众认可。再者,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提升竞争比拼与持续奋斗精神。

二、 优选后期编辑制作方式,丰富实践技巧

为优化后期电视节目制作效果,我们应优选后期制作方式,结合应用线性与非线性编辑技巧,提升节目制作水平。例如在片头制作中,可引入非线性编辑模式,采用画面的透明处理、 运动变化、快慢更替、颜色变化、动画模拟、字幕特效、长镜头转换,提升电视节目制作艺术效果。新闻节目后期制作中,为丰富信息量,可降低特技处理,将各类镜头进行直接联系,并通过同期声、混音或后期配音,体现灵活制作特征。可基于线性编辑进行分量连接,降低信号损失,提升节目制作质量。对于一些娱乐、直播、访谈电视节目的制作,应基于线性编辑模式,结合其真实性特征,提升设备处理速度。另外对于一些赛事的直播处理,应把握各类精彩瞬间、特殊镜头做好重复制作处理,可引入非线性技术设备,体现良好的后期制作效果,满足不同节目的播放制作要求。网络信息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应有效基于网络模式,进行完善的制作处理,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素材共享、同一节目的集成、高效制作、确保制播信号质量,并契合节目流程特征,创设良好的一条龙制作创作模式,进而真正优化制作效果,提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实践水平。

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应科学做好软硬件协调处理

广播电视事业基于艺术视角、现代化处理技术手段建立了受众广泛认可的媒体形式,发挥了良好的娱乐、教育功能。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电视技术由黑白到立体、彩色、高清,实现了跨跃式腾飞,并令节目制作技术也实现了优质发展。各类双向、直线联系播放、现场直播等模式的创立,对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技术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考验。电视节目是艺术与制作技术的完美融合,也就是说制作阶段中涵盖对艺术的鉴赏创作以及实践技术处理,即软件与硬件处理。 该两类过程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部分,硬件应用目标在于面向软件服务,为其提供有效保障,而两者则存在关系密切、 互相渗透、依赖的现实特征。因此,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实践中,应科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工作人员不仅应掌握良好的艺术修为、文化素养,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节目制作水平、艺术品位。同时还应对各类制作设备、手段、装置熟练操作,明确其指标性能,有效开发各类优质应用功能并掌握数字化处理技巧。倘若无法协调处理好两者关系,全面掌握软件硬件应用实践素养,那么即便是再好的构思编制、内容设置、到位的解说、良好的文笔描绘,也无法令电视节目制作达到良好的效果,体现上成的技术标准。由此可见,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确保软件硬件的协调优化、良好组合、互相补充,进而发挥综合处理能效,提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综合质量水平。

四、保持与编导的良性沟通,提升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质量

电视节目的优质制作,离不开后期制作团队的协同合作、完善配合,可以说是集体力量的展现。因此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应保持与编导的良性沟通,协同合作。倘若缺乏具备敏锐洞察力、良好观察力的节目编导,则无法为后期节目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就制作人员层面来讲,只有编导为其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确保优质的节目制作。因此基于两者的交叉工作属性,编导应丰富自身知识素养,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员则应与编导形成良性沟通,把握其核心思想,通过平等互动交流,吸纳编导的独特构思创意亮点,形成对其有效的尊重。对于节目制作中产生的意见分歧,应进行良性沟通,广泛交流、协作探讨,进而真正保证创作意图的完美展现,升华节目内涵价值,提升后期制作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夏琼,陈敏利.消费主义背景下的电视节目经营[J].当代传播,2011(5).

节目制作篇6

关键词: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5)23-0030-01

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的推广应用基础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特点,使用的媒介方式逐渐增加,改善了原有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制作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以及信息处理程序的优化,对于有效信息的传递也更加便利。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需要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充分、科学的应用。

一、数字化环境对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影响

(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构建更加灵活

在一些电视台的新闻网络节目中可以发现,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新闻或者电视节目的构成元素如声音、图像、文字等都可以通过二进制的数字编辑形式实现编码、存储这几个步骤,所以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在数字化环境下对媒体元素进行处理之后的声音、影像以及文字能够同时被多人、多次的进行使用。这种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多重的而且会起到很好的节约资源的效果,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更加自由、灵活,而且其对节目需要的资源的使用也更加方便获取,使用方式以及次数不再受到限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各种信息素材进行处理,然后再使用计算机网络对其进行具体的编辑与制作,而且还能够使节目资源所具备的价值得到扩大,对节目资源进行随意的分割到最后都可以进行重组,进而产生一个完整的节目作品。这种方式的节目制作更加突出了非线性制作的特点,彻底的转变了原有的节目制作过程,增强了制作程序的多元化特性,使得许多新的概念的节目制作方式可以成为现实。

(二)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同步作业

在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改变了原有的直线型的编排方式,使得制造业中所应用的同步作业方式在广播电视领域也能进行运用,使得媒体制作形成同步作业。[1]在数字化的支持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编排、剪辑等过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节目制作的整体效率,也使得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在戏剧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原有的工作步骤就是需要首先进行节目的策划与拍摄、剪辑,然后进行节目播出,制作过程比较单一和程序化,缺少灵活性,而且实际的制作程序也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演员的档期、天气情况、摄影场地等,如果与节目拍摄的预期不相符就要更改节目计划改变行程,浪费节目制作成本。但是同步作业的方式就可以将策划、拍摄、剪辑等程序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然后按照实际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编排优化,使不同的工作步骤内容可以同时开展,突破资源限制的阻碍,还可以节省节目制作的时间。

二、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策略

(一)解放思想,增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因为新闻策划人员在全局意识方面的缺乏,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过于保守、创新思维意识缺乏的问题。[2]所以,结合实际的情况,要想在数字化环境下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加入相关的创新思维,首先,相应的节目制作人员就需要进行思想的解放,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全局出发,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特点及原则相结合,对广播电视内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然后制定出一个完善的策划设计方案,而这一节目制作方案的实施需要同时在实现新闻事件宣传效果的过程中,受到受众的关注与喜爱。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相关节目策划的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节目制作团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强相关业务的培训教育,这样能很好地保证其思想得到不断地更新,实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发挥出团队合作的创新力量,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实现选题角度与途径、策划形式的创新

只有实现新闻选题角度的创新,才能够以新颖的题材来吸引受众的注意,进而实现新闻宣传的效果,在实际落实此项工作中,要求制作人员确保实现新闻事件的独特性。[3]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选材中,要以自身独特的观察角度为着眼点,将全新的节目概念呈现在受众面前。另外,还要不断地增强报道途径的多元化,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来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的力度。例如,利用电脑、手机等,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并且,还可以通过专题报道的制作手段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效果,提高节目实际的影响力。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而且在节目后期制作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节目制作的速度与效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相关的计算机硬件的应用比较常见,相对于原来的节目制作平台,计算机在软件种类以及硬件性能等方面都具备优良的性能,在节目编辑中对一些配套软件进行应用可以降低节目制作的工作难度与强度,提升节目画面声音的精确性。

三、结束语

在数字化环境之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许多实际的成就,在原有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加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节目制作朝着多样化、灵活转换的方向发展,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价值,推动这一环境支持下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荆一嵘.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梁敏.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分析[J].新闻传播,2014(12):48-49.

[3]孙飞.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35-36.

节目制作篇7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编导制作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文化类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肩负着先进文化传播和舆论领航的作用。新形势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也在面临新的考验,在复杂纷繁的媒体环境中营造节目特有的优势,绽放精彩的文化魅力,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才能更具潜力。

一、文化类节目的特点

文化本身是一个广义概念,文化类节目则是能够传递文化信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节目。文化类节目具有形式多样、富于智慧启迪和舆论领航的特征。目前播放的文化类节目主要有讲座类节目、科教类节目、读书类节目、访谈类节目、鉴宝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竞赛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等等,其形式不拘一格,而且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创新,推出各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比如《百家讲坛》节目一经播出就深受观众好评,人们开始深刻认识国学,并将节目中传递的人生智慧、人生哲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实现思想升华。文化类节目特质鲜明,知识内涵丰富、节目形式高雅,在媒体领航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发展需求

新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当前文化类节目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节目本身能否受到观众的青睐、能否取得有效的收视率,都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节目的生存。电视台的发展需要保证经济效益,这是客观必然,但激烈的媒体竞争也使不同类型节目的收视率产生分化,其中尤其体现为娱乐相亲节目的高收视率与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的对比。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必须寻求自身的突破和发展,用高品质的节目、吸引观众的节目形式赢得收视率。

另一方面,文化类节目需要创新的能量。文化类节目是电视台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娱乐性的高收视率节目竞争外,文化类节目也是电视台之间竞争的焦点。然而文化类节目自身的编辑制作不容乐观,一档备受观众认可的文化节目播出后,就会竞相出现多个山寨版本,从而使观众丧失了观看热情。比如鉴宝类文化节目就是伴随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荣而发展起来,通过讲述鉴宝知识、配合现场分析鉴别,观众的艺术文化修养也会有所提升。目前收视率居于领先位置的文化类节目仍然有限,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节目的支持,积极推动文化类节目编导与制作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发展需求。

三、新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编导与制作方针

新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发展应推进以下方针:

第一,提升文化责任感。文化责任感是媒体应承担的一种责任使命,作为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人员,首先应当提升文化责任感,理性对待收视率竞争及末位淘汰,以及节目播出时段限制、投资规模有限等问题,立足长远发展,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文化责任放在首位,用精心编导设计的文化节目吸引观众目光,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争创优质文化节目品牌。电视台应重视对文化类节目的投资支持,并实行激励机制,鼓励编导与制作人员用节目质量赢得观众认可。

第二,创新节目编导与制作形式。文化类节目的形式不拘一格,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充分体现节目创作的持久生命力。因此,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需要去粗取精,用精致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制作形式实现创新发展。《天天向上》、《非常靠谱》、《年代秀》等节目的走红说明文化类节目并不是束之高阁的寡众节目,节目制作的严谨认真也不等于节目形式的严肃。这些成功创新的文化类节目往往是将文化和娱乐建立紧密关联的桥梁,其节目形式也非常符合受众的观看需求。从受众角度来看,他们在繁忙工作、紧张生活之余,希望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得并不矛盾,两者双丰收更是文化类节目适应竞争环境、寻求积极发展的体现。编导和设计人员应选取观众感兴趣的文化题材,根据节目内容特点设计相应的编排方式,选拔高素质的主持人,从而实现编导创新。比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题材深刻,同时又是经历时间的雕琢,在对这些经典文化进行节目编导时,编导人员可以运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将深刻的文化融入其中,使观众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文化知识,陶冶情操。节目编导与创作的形式是节目内容的载体,比如娱乐、竞猜、互动等都是贴近观众的形式,同时也能与不同的文化主题相结合。

第三,创新文化内涵。文化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以文化类节目的取材也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收视率从根本上还是来源于观众是否喜欢观看节目,而从收视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文化类节目和娱乐相亲节目之间的差别,不仅来源于时间段的影响,也来源于不同观众人群的影响。年轻观众特别是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观众,他们对相亲节目的热衷程度远远超出中老年观众。文化类节目的编导与制作人员应当细分不同观众人群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文化内涵,在尊重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能够用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作为节目创新发展的源泉。比如天津台的《家居大变身》节目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在于贴近百姓生活,能够展现人文关怀,同时又不失家居文化亮点以及和观众的互动。观众希望对自己的家庭进行装修改造,实现“变身”,可及时与电视系,电视台选中的家庭还可获得装修资助,由专业设计公司为家庭进行人性化的装修设计。这种独特的家居文化特色鲜明,节目多年来的成功制作充分说明文化内涵创新的重要性。比如当前创意文化、创业文化、健康文化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与现有的文化类节目相比,其题材新颖,对编导与制作的水平要求较高,符合不同人群的文化获取需求。编导与制作人员如果能以此为契机,进行节目创新,将更有助于对观众的文化引领,避免部分观众因精神世界的空虚而深陷伪文化节目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陈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定位及其发展反思[J].现代视听,2011(06).

节目制作篇8

关键词:电视专题节目; 制作; 编辑

1 电视专题节目灵活性编辑制作特点

电视专题节目形式丰富,从题材层面来讲包含经济、法制专题、社会、军事、少儿、农业、影视剧与文艺专题等,而体裁则包含实事、人物、纪实与叙事专题等。基于其丰富的节目类型令文体特性更加丰富,因此在制作编辑工程中应首先充满灵活性特点,其代表了电视专题制作节目的良好生命力,是其丰富节目源泉。电视专题节目具有复杂的结构形式特征,其骨架倘若构建的良好便会令节目体现妙趣横生之感,因此在编辑制作阶段中应秉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科学原则,同时应做到蓄势待发,进行伏笔的良好埋设,进而通过悬念达到良好的引人入胜效果。基于电视专题节目的广泛内容特征,对于其内容的表达与选取灵活多样,可涉及国家大事或平民小事,在编辑制作阶段中应秉承复杂不繁琐的原则,确保事件的充足性,同时不应有所雷同,应在良好的朴实效果中体现一定高度与新意,令专题节目依从观众、贴近观众,提升服务舆论效果,令观众境界思想全面提升,进而高标准实现电视专题节目的制播创作。电视专题节目具有多样性构成要素,一般来讲包含人物访谈、串联词、主持人、观众、旁白等要素,对要素的表达应由不同侧面与角度进行主题深化。要想使电视节目真正的打动观众,便应在突出事件与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上述要素的综合调动,对其展开陪衬与烘托,由多视角进行事件产生、高潮、发展与结局等过程的反映,进而令受众明确清楚事件的原委,进而充分体现媒体新闻的现实特征。选取专题节目的镜头应做到精益求精,这是由于镜头表达令观众对节目产生了第一印象,因此应确保镜头类型丰富,例如可科学运用拉、移、推、摇镜头及近景、远景、特写与中景镜头等,进而通过复杂交错的镜头画面使用令节目质量与效果体现艺术的完美造诣。对于节目内容的展现表达应确保画面周全,体现作者核心意图,令广大受众体味真实的情景事件感受。另外关键镜头应做到精益求精,分清主次,应确保深化主题,体现电视专题节目灵魂。对于人物访谈类专题电视节目应确保编辑制作的精彩性,对于人物与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主题需求,可进行主题的扩展、补充、强调与深化,也可实施就事论事的访谈,做到有主有次,集思广益,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节目形式,而应围绕主题,营造多样丰富灵活的节目编制效果。2 电视专题节目限制性制作编辑特点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编辑的固有限制性是其实践操作的科学纲领,同时也是节目创作的途径与方向,其新闻性影响了创作角度固有的限制性。首先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编辑应科学遵守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新闻限制性原则,具体的新闻事实具有多侧面性,因此我们应客观准确的进行事实反映,有效避免编辑主观态度对新闻事实不良的歪曲理解。同时电视专题节目的地点、事件、时间、人物与起因应全面真实,介绍背景资料应真实客观,描写事件具体情节、人物语言、运用数字及介绍人物思想变化、心理活动、感情动态应做到客观真实。同时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编辑应科学体现人民与党组织立场,尊重真理与事实,树立正确的编辑创作新闻观,进而确保电视专题节目创作的客观公正,真实有效。要想成功创作出专题类电视节目,还应科学应用唯物主义辩证方法与观点,树立分析、认识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科学新闻角度,展现与挖掘新闻客观事实,进而鲜明准确的体现隐含在事件背后的科学新闻价值。对于新闻角度的选择应做到各类关系的正确处理,即客观事实客体与主体关系、本质与现象关系。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编辑不应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应良好杜绝绝对化与片面化的操作,进而营造良好的电视节目制播效果。

3 电视专题节目现代化编辑制作特点

近年来,电视专题节目编辑制作手段飞速发展,以往主体采用的编辑机对编模式具有较低的工作效率,主体形式相对简单,没有体现生动传神的特技效果,而展示动画更成为一种奢侈。新时期,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编数字化计算机制作系统广泛应用在制作电视节目实践中,各类编辑软件与非编板卡技术全面成熟,可创作出策划编辑人员想到的多重丰富特技程序。就此,大众对电视专题节目的编辑制作标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制作人员则不仅需要其掌握良好的节目制作规律,同时还应学习丰富的计算机实践技术,学会熟练应用节目编辑制作软件,令音频、视频、特技与字幕良好的融为一体,位于同一时间线之上科学实现数字化、现代化制作目标,良好兼顾解说、图像、字幕、动画、音乐、图表内容的科学统筹编制安排,同时还应提前创作出切实可行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方案,进而循序渐进的逐步实施,营造良好的现代化编辑制作效果。

4 结语

总之,基于电视专题节目的灵活性、限制性、现代化制作编辑特点,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创作策略,秉承人性化、客观性、实事求是原则,体现节目多元化、丰富性、数字化内涵,才能真正提升节目制作编辑水平,营造良好的制播效果,并令其真正吸引受众,满足其丰富信息获取需求。

参考文献

[1] 董伟. 电视专题节目采编浅谈. 华章,2011(3).

上一篇:表彰大会流程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