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8 03:45:36

塞翁失马的故事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1

有这样一个童话: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们聊天,它充分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找寻……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候,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是啊,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样也讲述了这个道理:塞翁的马跑了,可他一点都不难过,反而说:“我的马走失了,但说不定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带着一匹骏马跑了回来,邻居们纷纷前来道贺,塞翁却皱起眉头说:“白白得来这匹骏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塞翁喜欢骑马的儿子骑着这匹外来的骏马摔断了腿,塞翁淡淡地对大家说:“我的儿子虽然摔断了腿,但说不定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认为塞翁伤心过头了。不久,胡人大举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被调去当兵,很多男子都战死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用当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这时邻居们才体悟到,塞翁所说的那些话里头所隐含的智慧。

三个不同的故事,简单却深刻,皆阐述了同样的道理:自古失与得都是相对存在的,有失必有得,失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得到。所以,红尘凡世中,我们不必太过拘泥于一时的得,或太过沮丧于一时的失,而是要以一种坦然与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得失,面对生命中的花开与花落,宠辱不惊,不悲不喜,知天而命,是为人生之大智慧也。

【点评】

文章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来论证“得与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面对得失,面对风雨与光芒,人生需要拥有坦然与豁达的心态”的观点,材料与观点一致,新颖有力,论证清晰,文字凝练,是为佳作。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2

这天下午,塞翁正在家里做饭,他儿子惶惶张张地跑进来说他家的马走失了一匹.

塞翁:“你再去说一遍,确定是少了一匹?”

儿子:“再去数?你不是在怀疑我的智商吧?我们家就着一匹马,还怎么数?”

塞翁的邻居听说这个消息都赶过来安慰他.

塞翁:“不是说邻居们都来么,怎么就你一个?”

邻居:“不介意的话,‘们'就是我的名字.您老人家节哀顺变,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是?我家的那匹妈刚下了小崽子,要不,便宜点卖给你?”

塞翁:“从眼前的情况看我好象吃了点亏,但从长远看,还不一定亏还是得便宜呢?”

邻居:“丢马也算得便宜,你神经病吧?”

塞翁:“错,所谓神经病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在患者的神经、肌肉组织中多有其独特的病理改变和好发的特定部位.简单而通俗地说,神经病就是神经系统的具体某一部位发生了病变.而象我刚才的反应,从医学上讲应该叫做精神病才对!”

谁也没有想到,两年后,那匹走失的马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头母驴和一群骡子来.

他的儿子高兴地大喊:“门前大桥下,跑来一群马,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塞翁:“还说自己智商没问题?告诉你吧,一般来说马的个头大,耳朵小,尾巴长;驴个头小,耳朵长,尾巴短.由马和驴杂交成的后代就是骡子.”

塞翁的邻居听到这个消息也忙过来祝贺他.

塞翁却阴着脸说:“这不一定是好事情啊!”

这次,他的邻居用了正确的医学术语“精神病”来形容他之后气呼呼地走了.

果其不然,半年后,他儿子在骑马时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把腿摔断了.

他的邻居这次有点幸灾乐祸:“你不会觉得这还是好事吧!”

塞翁:“还是走者瞧吧!”

半年后,我国跟北部的国家爆发了战争,而塞翁的儿子正好因为腿瘸了,而没有被征去服兵役.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3

何谓“苦”?哭了,苦!何谓“乐”?笑了,乐!这就是人们眼中的苦与乐。一个叫塞翁的老头丢了他家的马,一个叫孙膑的人被挖去了膝盖。大家看到这,以自己一贯的口吻同情地说:“真是命苦!”

塞翁家的马归来时带多了几匹马媳妇,孙膑当上了齐国军师。人们又以一贯羡慕而嫉妒的口吻说:“真是可喜可贺!”

之后呢,塞翁的儿子折断了大腿,孙膑带领的军队打了败仗。人们又说:“多可怜啊!”

……

但哭与笑一定是苦与乐吗?我们继续说《塞翁失马》的故事吧。塞翁失马,人们替他感到伤心,他却说:“这难道就不会变成好事吗?”不久后,他得马,人们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就不会是坏事吗?”由于儿子爱骑马,却因此摔断了腿,人们又安慰他,他又认为这未必是件坏事。果然,胡人入侵边境,许多人都死于战斗中,他们一家仅仅因为瘸腿得以保全了性命。

就像一个人在沙漠中找到了金,他当然欣喜若狂,因为他能因此而成为一个富翁,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此时的他,需要的只是一口水。沙漠里蝉喘雷干,还未见到日出,他已口干舌燥,奄奄一息了。这不又成了一出悲剧了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苦是乐,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因此能得到好处,反之,得到一时的利益,或许会遭遇祸事。也指坏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

(来源:文章屋网 )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5

寓言多运用比较法讲述故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对自己身价的估计与他在商人心目中的实际价值相去甚远,这是比较法。《蚊子和狮子》中蚊子以自己的长处专攻狮子的短处取得胜利,后来却被蜘蛛俘虏,先胜利再失败,也是比较法。《白兔和月亮》中诸神之王没有宣布月亮归白兔所有之前,白兔赏月心旷神怡,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白兔所有之后,白兔赏月患得患失,这变化还是比较法。《智子疑邻》中的富人面对同样的意见,却因为提意见的人不同而给出不同的评价,比较的意味更加显豁。《塞翁失马》中塞翁失马――得马――堕马――父子相保,这祸福的转化及塞翁对待福祸与众人不同的态度,比较的层面就更丰富了。这都决定了寓言最适合比较法。

种写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不该作为标签贴在中学生作文里。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的生活时时充满阳光吗?我们的少年时代,不也经受了艰苦的生活历练吗?而今的孩子,生活上优越了,可他们也在经受着心灵的艰苦历练。时代是在不断更新,但同时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压力也更大了,焦虑也更深了。成年人须要寻找排遣内心抑郁的途径,更何况初涉人世的学生呢?如果不允许他们写出自己的内心,我们于心何忍?

也许很多人担心孩子写出了痛感,会消沉,会堕落。事实上,当我们内心痛苦的时候,找个朋友诉说,或是静静地写下自己的心情,是否会感到有所解脱呢?况且,人是可以自我疗伤的,舔舐自己的伤口,也是一种治疗。换个角度,当学生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同龄人也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就会明白,原来受伤的不止是我,他们的心里就会感到安慰,就会重新振作,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例如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14年之久时,如果我们依旧限制学生的写作题材与内容,不允许他们写自己的“苦痛”,那么,带给他们的将是更多的“痛苦”。这种人为的“痛苦”是大可不必的。

我们应该努力将学生从逼仄的应试空间里解放出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开展讲座、论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阅读及写作的兴趣。我们还要通过出版校报、校刊,举办“文学沙龙”等,以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庸俗的事物迷住双眼,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纯洁与善良,才会用心灵之笔抒写美好人生。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6

1.【拔毛济世】: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2.【败兵折将】: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3.【不赀之损】:赀:计算,估量;损: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指损失极大。

4.【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5.【穷寇莫追】: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6.【穷寇勿迫】:穷寇:势穷力竭的敌人。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7.【权衡得失】:权:秤砣;衡:秤杆;权衡:比较,衡量;得失:所得和所失。比喻考虑办一件事的成果和损失。

8.【人财两空】: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0.【城门鱼殃】: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1.【大败亏轮】: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12.【大败亏输】:亏输:遭受损失,输给别人。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13.【得不补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14.【得不偿丧】: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15.【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16.【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17.【多藏厚亡】: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18.【顾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

19.【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20.【亏名损实】:亏:损耗。名和实都受到损失。

21.【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2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23.【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4.【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25.【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2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7.【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28.【丧师失地】:军队受到损失,国土被失陷。

29.【尸位病民】:误:使受损害。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百姓受到损失。

30.【尸位误国】:误:使受损害。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国家受到损失。

31.【失之东隅】: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

32.【施而不费】: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33.【损兵折将】: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34.【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35.【亡矢遗镞】: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36.【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37.【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38.【为小妨大】: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39.【为小失大】: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40.【无所损益】:损:损失,减少;益:利益,增加。既没有什么损失,也没有什么收益。

41.【一举两失】: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42.【一无所失】:什么损失也没有。

43.【玉毁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44.【原璧归赵】: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指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45.【择祸从轻】:遇到灾祸时选择轻的,可以减少损失。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7

前年,由于学校新教学楼的建成,教学班由大班教学变成了小班教学。我所带的班就是这样一个从不同的班级里分出来的学生。开学第一天,我刚进校门,教导主任将学生的花名表给了我并通知我去各个班里领学生。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到各班按名册点名领人,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当我走到一班,被分出来的孩子们已经哭得跟泪人似的,我心里一阵阵发紧。我点名以后,孩子们不情愿的走到我的跟前,目光留恋地看着原来的老师和同学,是那样的伤心和无助。一阵酸楚用上了我的心头:“多有情义的孩子啊!”当我来到二班时,有的孩子甚至都哭出了声音,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把新分出来的孩子带到我们的新班级,每个孩子都闷闷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头不语,即使是一个班的孩子相互间也不打招呼,可以看出来孩子们还沉浸在与老师同学分离的痛苦中。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你们与朝夕相处了好几年的老师和学生分开确实是一件很伤心的事,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很倒霉,为什么全班七十多个人怎么就把我给分出来了呢?《塞翁失马》的故事听说过吗?故事讲了在我国古代,北方边塞的一位老翁走失了一匹马,乡邻们都来安慰他,老翁说,这件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过了几个月,那匹走失的马自己跑了回来,而且还带回了一匹雄壮的骏马。乡邻们知道后,都前来表示庆贺。这位老翁说,这未必不是坏事。老翁的儿子喜欢骑马,他在骑那匹骏马时摔了下来,跌断了大腿,乡邻们听说以后,都前来慰问。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老翁的儿子因腿跛而免去了征兵。乡里的其他青年都被征兵调去打仗了,而且大多数战死沙场,老翁的家庭却安然无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风云多变,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孩子们,老师想说的是,你们重情重义,老师真的很高兴,能成为你们这群有情有义的孩子的老师,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同时老师也想对你们说,适应环境也是一种能力,换一种思维方式,你们也许会觉得今天的分班是一种幸运。因为你们比你们的同学多了一次适应环境的机会,老师希望你们能尽快适应新的班级生活,请你们相信,我们这些对于你们来说的新老师,会和你们原来的老师一样爱你们。”听完我的一席话,许多孩子抬起了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看着他们,心里说:“孩子,我一定会让你们爱上我们的新班级,爱上新老师,爱上新的同学。因为我有两样法宝:耐心和爱心。”在之后的清扫室外厕所的劳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我什么也没说,和数学老师一起打扫。后来,孩子们自己主动拿起扫帚和我们一起清理卫生。

虽然说开局还不错,但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参差不齐,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困难。第一节课,我发现坐在最后的一位男生上课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且就连坐姿都不对,我是暗示加明示,但毫无作用。又经过了两个星期,我了解到了,孩子的父母都是做买卖的,家里经济条件还行,但就是平时没空管孩子,所以孩子不是自己在家,就是跟奶奶在家,至于孩子的学习怎样,父母根本就无暇顾及。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上课时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进行表扬,发现错误及时暗示。我想让孩子时时感觉到老师的心中和眼中有他。就这样,慢慢的,他对学习有了兴趣,也对自己有了信心,上课时的不良行为基本上矫正过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成绩很快就上去了。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几滴汗水,几分收获。当我外出学习回来,我刚一进校门,孩子们看到我高兴地跑到我的身边,激动地抱住问:“老师,这些日子您到哪儿去了?我们好想您啊!”由于学校临时通知为我外出学习,所以,没来得及跟孩子们告别。我微笑着望着他们:“我不在,有没有跟代课老师调皮呀?”“没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真听话!功课怎么样啊?”“您放心,没问题!”“哟,这么有自信?”“那是,不看谁的学生!”“贫嘴!”一片笑声。

果然,期末考试成绩考得非常好。然而,最感动我的还是期末考试中一个从一年级起就从未算过分的孩子的作文。她是一个反应很迟钝,但在我眼里是一个正常的孩子。第一天上课时,由于还不太熟悉孩子们,所以读课文时我用的是“开火车”的方式,当到了这个叫秦亚娜的孩子时,原来和她一个班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不要叫她,她(她的成绩)不算分!我们原来的老师到她那儿就叫下一个同学了。”“噢,是这样。那么来到我们班,我想她也是你们其中的一员,也是我的学生。我想这个问题她应该回答,也有权利回答。”我态度很坚决,那一刻我从孩子们眼中读出了讶异,当然也有赞同和激动。那个叫秦亚娜的孩子则感激地看着我,我能体会到她昔日被忽视的落寞。在期末考试的《感谢——》的半命题作文中,她补充的是《感谢老师》。这个写作文从没超过二十个字的孩子居然写了五六百字,尽管错字连连。她在文中写道:“……念了四五年的书,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像她一样关心我,爱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莫大的殊荣,胜过所有自己曾获得的那些荣誉。

我们的耕耘和收获都在孩子们的心田,这是一份甜蜜又重大的责任。有播种就有收获,爱就是这样简单!

塞翁失马的故事篇8

古老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于正视失去的事实有着精辟的论断。不论是短小精悍的成语,还是耐人寻味的寓言,或是富于哲理的圣贤语录,都是那么深刻而又耳熟能详。

“覆水难收”,就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成语。泼出去的水就难以收回了,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既然你已知道这一点,就不必再为那翻到的水而懊悔。看看,古人是多么明智啊。不仅东方人如此,西方也有一句谚语,说的是不要对着翻到的牛奶哭泣。两者并无质的差别,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不要对着失去的东西恋恋不舍。

还有一则寓言。那就是《塞翁失马》。这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却有着永恒的真理。它告示我们: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面对失去的事实,不必悲观失望,而应抱着一种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说,你失去了一些东西,也许会有另一且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所以,不要死抱着失去的东西不放,痛苦懊悔而失去了崭新的机会,面对失去的事实,抱之以聪敏的一笑,然后静静地思索一番,总结经验与教训,重整旗鼓,相信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你招手。

当然,在正确面对失去的事实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珍惜现在。失去代表的是过去,那已成为历史,我们可以偶尔怀念。而现在,却是你可以牢牢把握的,可以为之奋斗的。好好地把握现在,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去。

上一篇:网络营销案例范文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