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原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12:16:35

塞翁失马原文篇1

【关键词】无效有效语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信息反馈的主渠道,能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能质疑解疑,营造氛围;能面向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在分析无效语文课堂提问的基础上,谈谈有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做法:

一、无效语文课堂提问分析

1.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满堂灌”已成为历史,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启发式提问。而很多教师认为“提问”就是启发,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讲。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一个简单肤浅没有价值的问题就像一条无形的缰绳,把学生牵来牵去,根本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2.提问只是面向少数学生,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大多数教师提问点名时比较偏向成绩优秀、反应灵敏的学生,因为他们回答得比较“对路”,不需要教师过多提示。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们发现一节课中有些“答题专业户”竟被叫起八九次,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为“旁观者”。长此下去,“旁观者”则会关闭思维的大门,游离于课堂之外。

3.提问不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挫伤了沉思型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总喜欢自己的问题一出口,学生就“举手如林”、“对答如流”,这种做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形式,不同认知形式的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有差异,所以教师发问后,要采取有效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充分准备后再回答,避免挫伤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有效语文课堂提问的做法

1.提问要巧妙,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笔者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就打破往日教学的常规,提出了“你喜欢孔乙己吗”这样一道有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课堂教学也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展开。这个话题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起初,同学们对主人公几乎是清一色的否定:又脏,又懒,又不知趣,酸溜溜的不让人待见。酒店中所有的人都拿他开心似乎也是咎由自取,丁举人把他打成那样似乎也很难引起对他的怜悯和同情。一个十分文静的女孩子说:“我一想他就恶心,还挺小气,几个孩子围住他,他就用长着大长指甲的黑手罩住茴香豆,脏兮兮的,要让我,白给都不吃……”于是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哄堂的笑声。

众口一词的彻底否定之后,对照原文一看又觉得不像被彻底否定的那么坏,在及时得体的引导下大家又发现他虽好吃懒做,但对酒店从不赖账,酸溜溜的谈吐中确实找不出什么脏字,不识实务但有热情,从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可知他确有一些学问,能写一笔好字,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恶心……这样看来,孤苦无告的孔乙己如果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如果他不是不知悔悟地选择了那样一条人生之路,如果丁举人之流不对他下毒手,短衣帮不拿他取笑,“我”不对他过分冷淡,那么,人高马大的孔乙己或许应该是另一番情景,至少也应自食其力。在完成了分析中的突破,取得认识上的共识之后,我及时地以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引出结论,同学们不但对孔乙己的陌生感消失,对鲁迅先生准确、深刻的概括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引导与启发中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凸显重难点,抓住提问的生成点。有效的课堂应是自然的、生成性课堂。这要求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因此当前生成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实施的困难,如果教师还没有足够驾驭、把握这种教学的能力,就会让课堂教学偏离方向。在这种形式之下课堂教学中引领提问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凸显难点,这给我们老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在课文的重难点部分善于设疑,可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宽,又能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统领全文,把握提问的回归点。吕叔湘先生说:“教师提问一定要做到能发能收,运用自如;学生发问离题,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纳入正轨。”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过散,教师又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就谈不上有效。如某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课后这位教师说:“我不愿意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至于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寓意理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对于没有价值的“问题”,还花了将近一堂课的宝贵时间,是很不适当的。我们要巧妙地把学生引回正题,比方说:“这个问题提得有趣,但我想,不管是公马还是母马,能引回一匹马,塞翁就应该高兴呀!可是他对此有怎样的反应呢?”这样就能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中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塞翁失马原文篇2

北京时间4月21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因心肺功能衰竭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一所医院去世,享年89岁。萨翁的去世让全世界从事和热爱体育的人们陷入悲痛和怀念之中;他的去世,使体育界失去了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最伟大的提倡者。

萨马兰奇的中国情结

萨马兰奇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这还得从他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时讲起。

那时,萨马兰奇就协助基拉宁主席为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做了许多工作。在萨马兰奇的力荐下,中国的何振梁进入了国际奥委会。在萨马兰奇执掌国际奥委会21年来,他本人多次访问中国,每次来访,萨马兰奇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他总是将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和参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机会。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都来电祝贺。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萨马兰奇还特地为中国的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颁奖。而他和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更是国际体坛的一段佳话。

中国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得15枚金牌,神州大地随之刮起奥林匹克风。其实,在1978年的时候,萨马兰奇就首次访华,其后又多次到过中国。他认识到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潜力和重要性,因此在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后,他大力支持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发挥作用。1987年,萨马兰奇主席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于是,萨马兰奇不失时机地向中国体育界领导人提出中国城市申办1996年奥运会的建议。当时,中国城市申办奥运会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这反映了一位友人对中国的期待。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以两票之差失利。没有投票权的萨马兰奇也对此表示惋惜。1997年,萨马兰奇主席又应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开幕式。这次他带着几位国际奥委会重要官员一起到上海,并与中国体育界领导人会谈,再次建议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萨马兰奇退休前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奥运会能在中国举行,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为他完成了心愿。萨马兰奇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曾经说过:“我在全世界取得过许多荣誉学位和荣誉称号,但最珍惜的是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如今,这个承载着13亿中国人希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和萨马兰奇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与邓亚萍的忘年交

萨马兰奇和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一直是国际体坛的一段佳话。

对于萨翁的离世,邓亚萍也表示,“萨翁的离世,不光对奥林匹克,对整个体育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今天早上朋友给我发来消息,我才知道萨翁住进了医院,很为他担心,希望他能够挺过这一关,能够早日康复”,在下午的采访中,与萨翁有着深厚友谊的邓亚萍显得很焦急,因为在这位前奥运冠军的心目中,萨翁是她的良师益友。

萨翁很喜欢邓亚萍,因为在老人看来,邓亚萍在乒乓球赛场上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以及永不服输的劲头完美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运动员时代,邓亚萍就获得了萨翁不遗余力的支持,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个世界女子单打冠军,而为他颁奖的正是萨马兰奇,这一次,也是老人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再一次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景也成为奥运历史上的经典瞬间。如今,在回忆起那一幕依然让邓亚萍感慨不已,“大家知道我和萨翁的友谊很多都是通过那一次颁奖”。

在赛场上获得萨马兰奇的认可让邓亚萍感到荣幸,不过她对老人最为感激的还是对她的学习、工作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导和支持。当邓亚萍还是运动员时,萨马兰奇就建议她一定要学习外语。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在老人看来,这是中国运动员成长过程中最值得纪念的一份“特殊礼物”。

“萨翁对我个人发展,包括人生道路如何去走,都有很大的启发,包括我去学习,包括我后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他的建议,大家看到的赛场上的支持只是一方面,他对我的关心更多的是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如今,已经成为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的邓亚萍依然念念不忘萨翁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你一定要回到中国去,为中国人民工作”。

其实,邓亚萍在萨马兰奇眼中是一个缩影,一个方向,他始终希望自己钟爱一生的体育事业能够得到良性发展,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运动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邓亚萍在中国的成功尤其让老人感到欣慰。邓亚萍说,萨马兰奇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如何在赛场上欣赏自己,而是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正是对中国的这份热爱,才让他在包括邓亚萍在内的中国运动员取得发展和进步时如此欣喜的原因。

萨马兰奇贡献巨大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我难以用语言形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悲伤。萨马兰奇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很大启发;他对于体育的了解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个人对于萨马兰奇的逝世感到万分悲伤。”

“我谨向萨马兰奇取得的伟大成就致敬,同时也感谢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奥林匹克,我们却在今天失去了这位伟人、导师和朋友。”

十年来,国际奥委会在萨马兰奇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对基本章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洛杉矶、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规模和运动成绩,更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他任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塞翁失马原文篇3

电影《赎罪》剧照 电影《赎罪》自2007年上映以来,其巧妙的多角度叙事、独特的叙事视点引起了普通观众以及学界的广泛兴趣。多角度叙事,主要指的是对于同一时间段,同一空间(广义上的)两条或以上不同的平行线索,通过互相间有交集的人物的视点来讲述故事的方法,其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的视角变化。事实上,这个方法并不新鲜,从《公民凯恩》、《罗生门》、《巴别塔》、《低俗小说》、《撞车》到《苏州河》、《好奇害死猫》、《疯狂的石头》,在中外电影中运用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电影《赎罪》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是因为其手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多角度讲故事,而以复杂的故事讲述者身份强化了多重叙事的悖论,巧妙地扩大了叙事张力,从而呈现出迷人的电影文本。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了一个永恒的叙事悖论。电影渴望展现真实,纪录成为电影的本性。电影纪录的精确性使观众把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当成是那个事件的发生过程的实际纪录。然而事实却是,展现真实的欲望有多强烈,影像就与真实背离得越远。首先是作为载体的影像的不真实。如同拉康的镜像理论指出的,婴儿把镜子里的那个孩子指认为自我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生最重大的误识。影像就是真实的镜子,但绝不是真实本身。其次在于所讲述故事的不真实。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所言,“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就没有影片。”(克里茨丁安·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载《世界电影》1986年2期) 虚构出有戏剧性的故事是一部好电影必备的元素。在叙事上反叛经典电影的现代电影或后现代电影,也从没有放弃过对故事性的追寻。第三,讲述方式、讲述态度的不真实。影像本身并不叙事,而是依靠叙事行为或者说某些叙事手段共同来完成表意。因此,影片的叙事逻辑制约并左右了影像的生成逻辑。而讲述方式和讲述态度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即便是自称追求真实的纪录电影或真实电影也难逃其网。

电影《赎罪》的本文在这个永恒的叙事悖论之上,以其复杂高超的叙事技巧,形成了多重的叙事悖论。

一、电影本文复杂的讲述者身份强化了

多重叙事的悖论要厘清谁是电影《赎罪》的真正故事讲述者,必须先理解这部电影的叙事层次与视点。

1.多角度叙事与内视角

电影《赎罪》按照故事发生的时空分为四个段落,分别是:1935年的英国乡间大宅;1939年二战期间的法国战场;1939年的英国圣托马斯医院;以及1999年的某电视台的访谈节目现场。看到第四个段落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老年的布里翁妮,原来这是一个类似于元小说的故事结构。

然而,影片里呈现出来的视点却复杂得多。在前三个段落里,由于是老年布里翁妮讲述的故事内容,大多情况下属于第三人称视点。而这个第三人称视点由于13岁的布里翁妮和76岁的布里翁妮之间的叙事距离,因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但由于叙事身份的同一性,使得这个视点不得不具有某些主观性。在每个段落里,既有第三人称视点,又有故事中某些主要人物的视点。

在“1935年的英国乡间大宅”这个段落里,以老年布里翁妮的第三人称视点为主,同时又有13岁布里翁妮的视点。在“喷泉旁边的纠缠”事件和“图书馆的激情时刻”事件中,影片先呈现13岁布里翁妮的视点——罗比欺负或攻击塞西莉亚,然后由老年布里翁妮的视点还原事件真相。先主观,后客观,叙事逻辑十分清晰。

在“1939年二战期间的法国战场”这个段落里,总体上是老年布里翁妮的视点,但同时又穿插了罗比的视点。如,罗比看到学生们的尸体时,想到了布里翁妮跳水时的求救与表白;罗比母亲给罗比洗脚的幻觉等等。如果说76岁的布里翁妮给13岁的布里翁妮还原真相是符合逻辑的,那么在这里,罗比的回忆与幻觉显然不是老年布里翁妮的,而是属于摄影机器(导演)的视点。

在“1939年的英国圣托马斯医院”段落里,主要视点仍是老年布里翁妮的,同时也有18岁布里翁妮的视点。这时,18岁布里翁妮的视点与老年布里翁妮的视点有部分重合。如在参加完表姐洛拉的婚礼后,布里翁妮去看望塞西莉亚的段落完全是老年布里翁妮的视点。

在尾声“1999年的某电视台的访谈节目现场”段落里,总体上为摄影机器(导演)的视点。

·外国电影评论万丽娅:电影《赎罪》的多重叙事悖论与叙事张力 因此,电影《赎罪》的叙事层次大致有三层:第一层是导演运用视听语言综合手段进行的讲述,是相对客观的视点;第二层是老年布里翁妮的讲述,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视点;第三层是主要人物13岁布里翁妮和罗比的内视角,是完全主观的视点。

内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述。人物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彩。人物的感知与其言行一样,属于故事(story)这一层次。但是,人物的感知替代叙述者的感知成为观察故事的叙述工具,因此,又属于话语(discourse)层次。由于人物视角同时属于故事层和话语层,故事与话语在这里自然难以区分。人物感知在充当叙述视角时,成了叙述者手中的修辞策略之一。

在这个相当复杂的叙事层次和视点之下,我们应该相信谁?老年布里翁妮值得我们信任吗?诸多疑问之下,观众必须调动自己的叙事判断才能完成这部影片的解读。因此,电影本文具有的开放性,使得观众成为“叙事综合体”的建构者。

2.叙事者的可靠性与被叙述内容的可靠性

詹姆斯·费伦在《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一文中指出,对于叙事性而言,读者的判断跟作品中人物的判断一样至关重要。读者需要作出三种主要的叙述判断,即:对于时间或其它叙事因素的性质判断的阐释判断;对于人物和事件的道德价值判断;对于该叙事机器组成部分的艺术价值的判断。人物的阐释判断与伦理判断相交织,而伦理判断又会影响道德判断。

“我是一个说谎者”。在这个陈述里呈现出永恒的逻辑矛盾。叙述者的可靠性与被叙述内容的可靠性分开了,而叙事的作用即制造这种分裂。马克·柯里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一书里指出,自我叙事的可靠性有赖于叙事者与所叙内容之间在时间上的距离,但如果要使人相信,就得牺牲叙事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的率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叙事都是真实的谎言。电影中,主人公布里翁妮一个人物就具有三重视点,分别是老年布里翁妮、18岁布里翁妮和13岁布里翁妮的视点。老年布里翁妮讲述自己在13岁时候由于无知犯下的过错。正因有这一段漫长的时间上的距离,使老年布里翁尼的叙述与视点显得真实可靠,并值得信赖。

老年布里翁妮的叙述里,既有自我审判,同时又自我阐释,借罗比之口,用少女的爱与嫉妒、家庭的助力等诸多借口完成自我救赎。因此,这属于叙事者与被叙者的双重性,即双重的双重性(double doubleness)。第三人称的叙事声音避免了说教或者对人物进行的道德人格判断。

叙事距离控制叙事判断。通过叙事视角控制距离的叙事原则,控制道德判断。正如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里所言的,持续的內视点导致读者希望与他共行的那个人物有好运,而不管他所暴露的品质如何。

3.视听元素参与的电影叙述话语与故事本身

由于大量的视听元素的参与,使得电影叙述话语与故事之间建构出丰富的表现空间。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影片里成为表现的手法之一。洛拉有着一头火红的头发,而布里翁尼的剧本也写到,红头发的人最不可信,外表明显成为心灵道德的暗喻。

机位也可以成为表现方式之一。罗比在公园请布里翁尼送信的场景,罗比跳水救小布里翁尼的场景,都用了明显俯拍与仰拍的角度,展现了少女布里翁尼与罗比之间的俯仰关系。声音造型元素同样也参与到叙事之中。萦绕全篇的打字机的声音,不仅仅是布里翁尼写作时敲击键盘打字时的声响,而且也表述了她深切的忏悔。

二、电影本文的叙事悖论造叙事张力

1.主人公的自白与观众伦理判断相异造成的叙事张力

老年布里翁妮在电视台演播室,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忏悔,并告诉主持人,“我要死了”,“我的医生说,我患有一种血管性痴呆症。主要是连续的轻微脑中风,脑子就渐渐地不灵了,会慢慢失去语言能力,丧失记忆,这对一个作家而言,是致命的……”她言下之意非常明白,自己已经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并且通过写书的形式将真实的故事昭告天下,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对一部影片而言,观众的伦理判断因人而异。观众对于摄影机器的阐释可能认同,也可能不认同。但是,摄影机器会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伦理立场。在这部电影中,创作者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进程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即一开始就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最终才亮出讲述者的身份。

然而,有的观众会对老年布里翁妮的讲述产生质疑。她13岁时认为罗比欺负与攻击塞西莉亚是她的误识,老年的她又如何判断那两人是真爱的试探与激情碰撞呢,这一点同样是属于主观臆测的。那个午后,妈妈在房间睡不着,显然不是小布里翁尼所见。罗比在生命的最终出现的幻觉,老年布里翁尼又如何知晓?因此,老年布里翁尼的阐述并不可靠,也意味着摄影机器并不可靠。摄影机器的伦理判断与观众的伦理判断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特别的叙事张力。

2.画面与叙述之间的背离产生的叙事张力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细致地刻画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军的惨败。受伤的战士们一起通过歌声表达自己的情绪,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激情昂扬。但是与在英国医院接受治疗的战士们相比,哪一个场景更真实可信? 影片通过罗比的愤怒道出了真相:“这年代什么叫有罪的,每个人又都是无罪的。……你今天没有杀人,可是多少人的死你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尾声处,老年布里翁妮的画外音在讲述故事的真实结尾。“……因为,她在1940年10月15日,死于……”,“……炸弹摧毁了巴哈姆地下铁道上方的煤气和自来水总管。”画面呈现出塞西莉亚的尸体,像跳芭蕾舞一样优雅,秀发如同羽扇般四散开来,顺着地下隧道,朝着远方光亮飘去,与若干年前她在喷泉水池里拾起花瓶碎片一样美好。叙述之简洁与画面之灵动构成了意义上的张力。

3.隐含观众与真实观众之间的叙事张力

一部迷人的文本总是充满了多义性,并留下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这些没有抖开的包袱,留待观众自己去体会与回味。导演创作的文本自然期待理想的隐含观众来进行完全的解读。然而大多真实观众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之下,进行部分解读甚至误读,产生出更多的复义空间。隐含观众与真实观众之间的张力,也是呈现于阐释之间的张力。

塞翁失马原文篇4

关于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玉堂金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跃马扬鞭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以毛相马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铁马金戈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野马无缰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倚马七纸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倚马千言

饮马长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老虎的成语

1、九牛二虎 喻极大的力量。

2、三人成虎 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3、生龙活虎 活泼壮勇的姿态。

4、如虎添翼 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5、羊入虎口 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6、纵虎归山 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7、狐假虎威 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8、卧虎藏龙 喻人才多而杰出。

9、虎入羊群 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10、虎口余生 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11、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12、虎头蛇尾 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13、为虎作伥 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14、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15、势成骑虎 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16、骑虎难下 喻行事迫於大势而不能中止。

17、与虎谋皮 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18、暴虎冯河 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19、谈虎色变 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20、调虎离山 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21、养虎贻患 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22、饿虎扑羊 喻非常贪馋。

23、龙吟虎啸 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24、龙争虎斗 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25、龙潭虎穴 喻险要的地方。

26、龙蟠虎踞 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塞翁失马原文篇5

翁同龢中状元后,曾暂代刑部右侍郎。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就是经翁同龢之手查明真相,得以的。在学习上,他是光绪的师傅;在生活上,是监护人;在政治上,又是最受宠信的大臣。他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度入军机,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会典馆正总裁、国史馆副总裁等。他“立朝数十年,矢诚矢敬,有古大臣风”,被视为国家栋梁。

使翁同龢美名留芳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甲午海战,二是维新变法。前一事件中他是主战派,后一事件中他是改良派。尤其是甲午海战,翁同龢与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这是史书上对他的评价。

可是最近我读清代王伯恭(曾任袁世凯总统顾问)所著《蜷庐随笔》一书,按照王伯恭所述,恐怕要对翁同龢的认识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让我们来看一看王伯恭记述的一段亲历:

甲午战前,翁同■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我去见翁同■,向他力陈开战可能遭遇失败。我想翁同■也是我的老师,他向来是器重我的。但翁同■听了我的劝说后,笑我是书生胆小。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翁同■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荡了多少坏人啊!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已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呢?”翁同■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如果此说成立的话,那么,翁同龢的主战,可谓一箭双雕:若胜,翁同龢是抗倭的英雄;若败,那整顿李鸿章的“余地”就捏到翁老师手里了!

结果不用说了,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结束。从战争爆发到失败,再到赴日谈判、签订既丧权又辱国的《马关条约》,李中堂被弄得焦头烂额,臭名昭著,成了千古罪人。

翁同龢身为军机大臣,朝廷命官,何以明知中国没有取胜的把握,却一味鼓动坚决对日作战呢?他又不卖军火,发不了国难财;他又不是汉奸,绝无里通外国的目的。那么,便只有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私冤一种解释可以成立了。

原来,早在太平天国时期,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时,在定远被围之际,弃城逃跑,犯失守封疆之罪,结果被谪戍新疆。而弹劾翁同书的,正是李鸿章。电影《走向共和》中,光绪皇帝也对翁同龢说:“朕知道当年因李鸿章弹劾令兄翁同书一事,你们结下宿怨。但你们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总要和衷共济才好,千万不可因私而废公。”

可怜可恨可叹,一代帝师翁同龢,竟然利用甲午海战的时机,借日本人之手,来报一己的家恨!此仗大败,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割让台湾。“覆水难收,聚铁铸错,穷天地不塞此恨也。”(翁同■日记语)中国从此一蹶不振。

或许因为经过甲午海战的失败,翁同龢看到了中国确实不是日本人的对手,认识到西人治国有法度,西法不能不用,“憾于割台事,有变法之心”,于是幡然醒悟,“大搜时务而考求之”。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思想,协助光绪实施改革,并辅佐草拟变法谕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希望中国富强。不幸失败。翁同龢被慈禧下令撤职,旋又遭贬黜并赶回老家常熟。临终前,翁同龢口占绝笔诗一首:“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塞翁失马原文篇6

为了追溯人类文明的遗迹,我双手捧着淡黄色的书本,在如同满天繁星般琐碎而又稠密的文字中苦苦搜索。很长时间后,我意外地发现大脑和思绪已不再为自己所掌控,它们竟然本能而不由自主地随着余秋雨先生一起走进了形式空旷但文明富足的两河流域。换言之,也正是那片广袤空旷的天空孕育出了撼动人心的人类文明。

文明就是这样诞生和繁衍的。当我们的视线在大片荒漠与水草的交界线上停留瞬间后,因为感于视觉的疲惫,便大步流星地向古埃及奔去。从古希腊跨越到古埃及,似乎也就把人类历史从两千五百年前回溯到了四千年前。这是一个极大的跨越,大得几乎超过了我的思维和反应能力。

思绪飞入开罗古城,我发现它的建筑与它遥传海外的赫赫盛名完全不相符,虽然足够古老,但却陈旧杂乱得让人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怀疑。悠长的大街破败不堪,整排整排的红色砖瓦房竟然全是没有封顶的。游走在街上的人群似乎全然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他们大多骑着马在大街上游来晃去,怀里还抱着毛色乳白的小羔羊,头巾下黝黑的皮肤被艳阳照得光迹闪闪。人类文明也不过如此,我有些失望,先前对那本探索人类文明的厚厚书本的强烈追逐感悄然逝去。

其实不然,粗糙、破败,甚至是惨不忍睹都是人类文明所曾抵及的范围与高度,属于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当我在失望中把目光移向金字塔之下时,因为内心对古人类的敬畏油然而生,便不免为先前的幼稚而感到可笑。金字塔的塔身为纯净的黄褐色,塔尖是由层层流动的云彩铺垫而成的。如果说人类足够强大的话,那么在金字塔面前,他们也很难不落入俗套,用一些似于“巨大”“耸立”之类的词来修饰金字塔。不过,人类也确实是强大的,因为追根溯源,这样的神奇终究出自人类祖先之手。

合上书本,我被一大串的问号包围着。那是一种精细柔丽,一种雄浑大气,一种酣畅淋漓,一种永久糙砺,但那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最后,我只得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出它是以汗水、生命、时光积淀而成的。当然,这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说尼罗河孕育了金字塔,那么同样,它也给了尼克索生命。当尼克索的门农以文字的形式凸显在我眼前时,我发现人类文明永远不会在混沌中迷失,它们在尘封中得到保存,进而阔步走向永久。看着身形高大的门农在苍风中老泪纵横,不禁让我想起了先前对希腊长髯飘飘的长老们的了解。他们都作为一种神圣而长存,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缩小到了一条河的彼岸与此岸。

英雄就是这样崛起的。谈到尼罗河,我不禁想起了埃及艳后克里奥佩屈拉与罗马将军安东尼曾在这片茫茫水域生死仇恋,引胫相望,筑就了一段伟大的爱情。然而,相比于《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来说,这对爱人兼仇敌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在有生之年曾经得到过内心追逐的恒久,而且他们曾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读到塞万提斯,我有些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和眼泪。一个人,那么娇小的身躯,究竟要如何承载下那些挥之不去的苦难呢?生命的诞生以及他存在的方式并不在于历经苦难。但是塞万提斯的一生,似乎并不曾幸运过,直到在被苦难折磨了几十年后,他用断臂完成了惊世之作《堂吉诃德》。但这也并不曾给他带来稀有的幸运,他依然在悲痛和凄苦边缘生死轮回,最终带着对人世情感的绝灭悲惨地逝去。我想在他的面前,不论是拿破仑还是凯撒大帝,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都将是渺小得不值一提的。

闭上双眼,我不禁想起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想起了印度河谷地,想起了黄河流域。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诞生,孕育了人的生命,并协同人类文明一道汹涌而来,也必将奔腾而去,直到一切都化为永久。

塞翁失马原文篇7

[关键词] 希腊罗马神话;原型解读;文化传统

 希腊罗马神话美丽动人、寓意深远,为后世的诗人和作家所喜爱。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以想象的神的天府——希腊北部奥林匹斯山(Olympus)上的宙斯等十二位大天神及其周围的小天神和英雄为主要形象,结合古希腊社会的历史和传说创造出来的虚幻多彩的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古罗马人也有自己的神话,但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罗马征服了希腊,而希腊又用发达的文化征服了罗马”。在希腊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下,罗马人接受主要的希腊神,并使之与罗马原有的神相混同,二者逐渐融为一体。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对于诗人的创作,神话有着它无尽的魅力。诗人们把它看作创造出优秀作品的试金石。诗人还通过翻译伟大史诗来衡量自身的才华。英国诗人查普曼(George Chapman) 在17世纪初最早翻译了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从而开启了这一风气。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曾直呼,“神话真伟大”。(“Great are the myths”。)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John Keats)写过一首真挚感人的十四行诗描绘他初读荷马史诗时的激动心情。这首《初读查普曼英译荷马有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把他把神话故事对他心灵的震撼描写为“……我像在观察星象的运行,∕突然瞥见一颗新星出现,∕或如克太兹尽力张大眼睛,∕望见了太平洋——……” 瑰丽动人的希腊罗马神话充分反映了古代希腊罗马人对宇宙、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朦胧认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希腊罗马神话中善对恶的勇敢斗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流浪英雄的最终回归最引人遐思,给人智慧启迪。

一、英雄主题原型

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常是诗人歌颂的对象。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把普罗米修斯刻画成不屈的斗士,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的向往。在拜伦的笔下,普罗米修斯成为反抗专制与压迫、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的化身。拜伦在《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开篇第一节里就描写了这个正直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殉难者,接着诗人以遒劲的笔触揭发了暴君宙斯的倒行逆施,以满腔热情颂扬了普罗米修斯的正直和刚毅,指出他的精神显示了人类的力量和命运,成为人类同灾难和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象征。美国诗人朗费罗(H.W.Longfellow)在他的《普罗米修斯,或诗人的先觉》(Prometheus,or the Poets Forethought)中更把普罗米修斯描绘成赋予人类以活力、克服艰难险阻而奔向美好的未来的先知。

许多现代作家在阅读神话时会有意或无意识对神话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然而没有哪位作家在这方面的探索比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创立者更为深远。他把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解释为一个男孩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嫉妒,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他类似小说,最终得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这一概念——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

二、爱情主题原型

诗人引用神话典故,往往不仅仅是为了神话本身的瑰丽,而是借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他们往往取譬言志,借古喻今。克里斯托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写过一首长达818行的史诗《希洛与黎安德》(Hero and Leander)详细重述了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悲剧:一位名叫黎安德的青年热恋着住在海峡对岸赛斯特斯城的少女希洛。黎安德每夜游渡过去同情人幽会,却不幸在一个暴风雨之夜被淹死,次晨希洛寻获其尸,自己也投海殉情而死。希洛与黎安德的爱情悲剧使拜伦深深感动。1810年5月,拜伦用一个多小时逆古人夜渡的方向,泅渡海峡,之后写下了抒情诗《由赛斯特斯游渡至阿比多斯后所作》(Written after Swimming from Sestos to Abydos)以志纪念。拜伦在此诗附注中说到海峡吸冰山融雪之水,温度极低,来衬托古人爱的热切。

诗人济慈善用神话寄托情感,其中赞美爱神厄洛斯的恋人的抒情诗《致普绪喀》(Ode to Psyche) 是他五首经典颂歌的第一首,也是他自己最爱的一首诗歌;还有描写美少年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唯美的恋爱故事的长诗《恩底弥翁》(Endymion)。 恩底弥翁是个英俊少年,拉特摩斯山上的牧羊人,有一晚月明星稀,月亮女神狄安娜俯瞰下界,看到了正在酣睡中的恩底弥翁。他非凡的美貌温暖了童贞女神冷酷的心,她降到他身旁,亲吻了他,然后守着他继续安睡。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她经常离开她在天空的岗位。月亮女神的数次失职引起了主神朱庇特的注意。朱庇特决定永远清除人间对女神的诱惑。他让受到这般眷顾的恩底弥翁做出选择:要么用任何一种形式结束生命;要么在长眠中永葆青春。恩底弥翁选择了后者。他至今还在卡里亚的洞穴里长眠不醒,月亮女神还经常偏离她夜行的航道去拜望他……这首长诗代表着诗人热切和富有诗意的爱情,寄托了诗人对至善至美的爱情与幸福的追求。

塞翁失马原文篇8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十二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包括词二卷,《入蜀记》六卷),《放翁逸稿》二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见于《知不足斋丛书》)及《家世旧闻》等。

南郑从戎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

川陕重镇南郑(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宋金两国交战的前锋。

雁行古塞,马嘶长风。防秋的鼓角在四周此起彼伏,铿然有声。

中梁山,密林深处,一匹快马奔驰而出。马是名种的玉面青花骢,配着崭新明亮的全副鞍辔。马鞍旁悬着柄白银吞口、黑鲨皮鞘、镶着七颗翡翠的短剑,剑鞘敲着黄铜马蹬,发出清脆的响声。马上的中年人,目光炯炯,招呼着后面的七八个军兵:“前面离凤县不远了吧?”

一名陕西凤县口音的年轻军兵应声答道:“是啊,陆师爷……”

话音未落,忽然一阵腥风淡淡飘来,紧接着,便是一声震撼山林的虎啸。啸声过处,一头眼似铜铃,须如钢针的斑斓猛虎,从树林中窜了出来。看到面前的马骑,便前爪上扬,像人似的立起来,伸出铁钩般的利爪,欲向前直扑。七八个军兵脸色大变,胯下的坐骑阵阵哀鸣,步步后退。

说时迟,那时快,那被唤作“陆师爷”的中年男子,一翻身下马,拔出短剑,趁着猛虎腹颈暴露的瞬间,飞快刺向它的喉头。虎还没有扑下,就已中剑,顿时鲜血直喷,纷洒在中年人的袍甲之上。猛虎重重摔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死了。

陆师爷,名叫陆游,现年四十八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山阴是个出师爷的地方,但这位陆师爷却是个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文武全才。这一年年初,他刚以左承议郎的官衔,被主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延至南郑幕中襄理军务。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前线,在这里,他揭开了自己一生中最壮丽的篇章。他换上戎装,驰骋在南郑一带,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他的襟抱为之顿开。

这次山中刺虎,惊险而快意,更是陆游一生都引以为光荣而自豪的事迹。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雪中痛饮百空,蹴踏山林伐狐兔。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怀昔》)

中岁远游逾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幕。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三山杜门作歌》)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秋风逐虎花叱拨,夜雪射熊金仆姑。(《独酌有怀南郑》)

刺虎归来的感觉是很快意的,“猎骑荷戈归,争献虎与狼,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有了这份快意,南郑纵猎的生活,自然也令他念念不忘,“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不过,说起来,山中刺虎,虽然是陆游南郑从戎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但还却远远不能代表他那段生活的全部。

到任伊始,陆游便向四川宣抚使王炎陈献进取之策。他认为,川陕地势险要,民气豪侠,收复失地,可用关中作根本,“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他充满胜利的信心,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

无奈“画策虽工不见用”,“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的这片报国赤忱,在当时难以实现。因为“隆兴和议”之后不久,南宋政府的恐金病,已病入膏肓。朝廷只求苟安,虽然表面上做些跃跃欲试的姿态,加强边防和筹谋恢复,但骨子里还是以防御为主。对于出兵恢复,几乎是谈虎变色。好在陆游和宣抚使王炎还算“宾主相期意气中”,感情比较融洽,这才使陆游能够“庶少伸于壮志”。作为宣抚使幕中的高级干部,陆游的踪迹遍布在南郑前线。西边,他曾到过仙人原,原上的仙人关,是宋金对峙中的前线,在现在陕西省凤县的西南。仙人原的西边是两当县,陆游也曾到过。凤县向北,他到过黄花驿;宁强东北,他到过金牛驿。南郑的附近,他常到的有西县、定军山、孤云、两角。他到过大散关下的鬼迷店,广元道上的飞石铺。广元向南的桔柏渡,更是他多次经过的地方。从南郑画一个圆圈,在半径三百里以内,除了正东一面,他都去过。

诗风大变

从戎南郑,不仅改变了陆游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诗。他的诗早年是从江西诗派入手的。那一套炼字造句、用典故、讲对仗的艺术本领,由于从戎南郑所经历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如虎添翼。艺术本领是重要的,但做诗哪能没有思想呢?在这里,积极的人生观,坚强的生命力,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收复沦陷区的雄心大志,胜利的信心和渴望,一切都涌现出来,收入他的诗篇。这里面有酒,有音乐,有舞蹈,有歌女的清喉,有朋友的欢笑,间或也有眼泪,有伤感,但是基本上是积极的,是人生的颂歌,诗人的灵感。

变了,他的诗变了: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馀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在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里,陆游苛刻地否定了他的过去,当然这只是一种加强的语气,过去,是无从否定的,在他获得诗家“三昧”以后,过去的那一套本领,只能算做形式主义。是的,美的形式,只有结合了积极的思想――善,才能成为真,真的美。从这一年起,作为一个诗人,陆游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陆游。这就难怪他六十二岁选定《剑南诗稿》的时候,从四十二岁以前的一万八千多首诗中,只留下九十四首了。

山阴闲居

淳熙七年(1180)岁末,陆游罢官还乡,回到山阴故里。宦途的挫折未能动摇他的意志,山阴的风景更未能消磨他的意志。“投笔急装须快士”,只要有报效国家的机会,陆游是愿意结束这闲居生活的。可是一年一年地过去,他的头发已愈来愈白,却仍然没有起用的消息。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有什么办法,古来才大难为用,岂独山阴陆放翁!“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秋兴》)生命又白白空过了三年了。“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他在以无比愤怒的心情,谴责南宋政府投降派的同时,更不免珍惜自己有限的年华,渴望早日为抗金而奔驰。在有名的《书愤》一诗中,愤慨和激昂交织在一处: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面却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二者相互冲突,也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得他的这首诗,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光宗即位。陆游迁朝议大夫尚书礼部郎中,四月,以礼部郎兼膳部检察,掌进供酒膳和赐公卿酒食等事。七月,兼实录院检讨官,修《高宗实录》。不料,新旧交接之际,政局翻云覆雨。十月间,陆游便突然被安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叫做“(作诗)嘲咏风月”,给斥归老家了。这一年,他已六十五岁。

“嘲咏风月”,那好!一回到山阴三山镜湖的老宅,陆游就以“风月”来命名自己的新轩。

“河洛未清非我责,山林高卧复何求?”自此,即淳熙十六年(1189)十月陆游自礼部罢归,直到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身殁为止,其间除一年左右去临安主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以外,这二十年的光阴,“嘲咏风月”便成了“风月轩主”在这“风月轩”里的主要生活内容。

陆游初归来时,内心非常之愤愤不平。但是,他的愤激的情绪,不能不在生活中慢慢地平静下来。他在家世传统中,仿佛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示子孙》)

独善其身而远祸的退耕家风,这时渐渐对他发生了作用,陆游开始安于农村生活,种花、饮酒、读书、赋诗、闲游,过一种恬淡的田园生活,希望在故乡的湖光山色中,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在这样的心境下,陆游尽情地歌唱着家乡美丽的湖山、丰富的物产:“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叠环楼台。不惟人物富名胜,所至地产皆奇瑰。”(《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说到镜湖三山:“一镜三百里,环以碧玉峰。天公赐我厚,极目为提封。烟收见石帆,雨霁望卧龙。嵯峨宝林塔,迢递天章钟”(《赠湖上父老十八韵》)。说到镜湖附近的名胜古迹兰亭:“兰亭绝境擅吾州”(《兰亭》);还有县东南十三里的禹祠:“水际朱扉夏禹祠”;县西南二十里的项羽流寓之处――项里:“项里杨梅盐可彻”;萧山县西二里的湘湖:“湘湖莼菜豉偏宜”(《代戏咏山阴风物》)。

陆游宅原有草屋10多间,这次归来,又新建茅屋,先后共有20余间。在舍东镜湖滨新买山园一所,园广约三亩。其中自筑草堂,种植花木,有紫桂、红药、海棠、女郎花、杨梅、枇杷等;又开药圃、蔬圃,取名东篱。在舍东种桑百棵,种竹十亩。罢归后的第四年,绍熙三年(1192)十月,他在竹间建造了两间小庵,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取名“老学庵”。《老学庵笔记》十卷,就是在这里写成的。罢归后的第六年,他又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取名小园。罢归后的第十二年,他还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在路旁隙地,杂植花草,继续宅舍的经营工作。

现在,“一身报国有万死”的陆游,不是不关心政治,只是因为政治空气太稀薄了,因此他只好在农村安家立户;一待环境有了转变,他还是准备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山阴的农村,不是脱离现实的世外桃源;国事的消息,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到达山阴,因此也必然在陆游的诗里有所反映。在南宋和女真以淮水为界的时期,商贩经常通过两边的警界线。初夏的一天,一位商贩到达山阴,陆游和他畅谈北方的消息。商贩走后,他唉声叹气地作了两首绝句:“洮河马死剑锋摧,绿发成丝每自哀。几岁中原消息断,喜闻人自蔡州来。”“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他还是为不能复仇雪耻而痛心,还是为敌人占据中原而悲愤:

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书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赍志以殁

开禧二年(1206),得知朝廷下诏伐金,八十二岁的陆游兴奋之下,写出《老马行》,他说“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这匹“老马”的豪情丝毫未与年俱老!

但是,岁月不饶人,陆游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衰弱。在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日,也就是公元1210年1月26日,八十六岁高龄的老诗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和忧国忧民的悲愤,与世长辞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顽强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发、直抒胸臆的吟唱,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一首小诗,展现的却是一颗伟大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一个行将逝去的老人,在临终时对儿子的嘱托,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人生弥留之际迸发出的强烈心声。这激昂慷慨,雄浑豪放的短短二十八个字,直接表达了大宋民众恢复国土的愿望,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生命去热爱自己的祖国。

陆游的一生,是为国家统一而努力奋斗的一生,为民族兴亡而努力歌唱的一生。

陆游以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很高的地位。南宋后期的诗坛,可以说是在陆游的笼罩下发展的,与他同时而稍后的江湖诗派,就有不少人受到陆游很深的濡染。当然,也有人由于只注意他的“使事必切,属对必工”而流于浅薄圆滑,但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却都能或多或少继承他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如戴复古就曾这样推许陆游:“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楼钥说戴“登三山陆放翁之门,而诗益进”(《石屏集序》)。南宋后期另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刘克庄,虽未能亲从陆游学诗,但也深受其影响。在《刻楮集自序》中,他自言“初予由放翁入”。他非常推崇陆游,说陆“南渡而下,故为一大宗”(《后村诗话前集》)。宋亡之际,遗民中不少爱国诗人更受到陆游的感召,发生了共鸣。林景熙在《题放翁卷后》诗里沉痛地写道:“青山一发愁,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明代胡应麟说他每读陆、林二人的这两首诗,“未尝不为滴泪”。其感人之深,可见一斑。清代许多诗人,如宋琬、查慎行、郑燮等,都深爱陆游,往往把他和杜甫相提并论。赵翼在《瓯北诗话》里,除为陆游辟专章外,还有年谱之作。

这正是: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上一篇:学校环境作文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