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

时间:2023-10-28 14:36:20

读红色经典有感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1

五(3)班向小丽

这部电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片子,讲的是海娃去送信的事。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鸡毛信送到了。

海娃的父亲把鸡毛信交给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送到八路军手里。海娃高兴地和爸爸告别,赶着羊群踏上了送信之旅。一路上,他激动地左蹦右跳,心想:我这个小八路也可以帮八路军送信了,太开心了。羊群似乎也在为他高兴,发出“咩咩”声,好像一曲婉转的歌谣。

突然,一群日本鬼子军出现在山谷之间的小路,一条窄窄的山道,弯弯曲曲缀在山林里。海娃惊慌失措,急忙将羊群赶进山谷里,自己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露出半个小脑袋和一双眼睛,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一条条长长的日本军队仿佛是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日本鬼子不知不觉地来到海娃所在的石头前面,他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希望日本鬼子不要发现他和羊群,人算不如天算,一只羊从谷里跑了出来,被日本鬼子一枪打死了。羊群听到枪声吓得发出声音,挤来挤去,海娃知道他要大祸临头了。

一个鬼子发现了海娃,把他抓出来逼他带路,聪明机智的他甩掉了日军,他高兴地把藏着鸡毛信的衣服在头上摇,鸡毛信掉在地上。海娃发现信不见踪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急急忙忙返回找信。

海娃把鸡毛信塞进一头羊的屁股里,羊被杀了很多,他心疼极了。最后海娃逃走,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手里,日本鬼子被打得落花流水,八路军胜了。

因为海娃的机智、勇敢才战胜了日军。因为有了执着,他才坚持把信送到了。俗话说:有了执着,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着,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着,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的鲜花。

我很佩服海娃机智勇敢的精神,他身为一个儿童,也懂得爱国报国,我也要以海娃为学习榜样,热爱祖国,为祖国的昌盛强大贡献力量。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2

关键词:浅析;红色经典;历史课;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40-01

红色经典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最终获得解放的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是进行历史教学的最佳补充材料。将红色经典与历史课链接起来,灵活再现历史,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认同感,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一、找准红色经典与历史课的有机结合点,

让学生感知历史

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那段历史是一片空白。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中规中矩地讲述,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激不起兴趣。荧屏上的红色经典影片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借助电影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感知历史。找准适当切入点,把电影中相关片段嫁接过来,它起到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在讲杨靖宇领导游击队在东北抗日时,我给学生放映影片《杨靖宇》片段:由于叛徒告密,杨靖宇被敌人围在树林里,他处境艰难,临危不乱,最后寡不敌众而被捕。敌人砍下他的头,解剖他的尸体,发现他肚子里只有草根、树皮。学生显然被影片感染了:当看到杨靖宇在树林中孤军奋战时,我看到学生焦虑不安的眼神;当看到日本人解剖杨靖宇的尸体时,我看到学生愤怒的眼神,听到学生小声的怒斥“小日本太狠毒了”。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学生对东北游击队抗日的艰辛与英勇抗日有所了解。借助电影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二、整合红色经典,使其与历史课相互交叉渗透,

让学生感悟历史

红色经典著作作为历史课的“另类阅读”,其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的特点,平时着力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红色经典原著。历史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既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把握,又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共鸣。

如在讲抗战历史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赵一曼》、《烈火金刚》等著作;在讲解放战争时,可以让学生阅读《红岩》、《林海雪原》等经典名作。

课堂上让学生灵活运用占有的资源,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间接体验。学生在表演中体验人物的所作所为,把整合的内容在自己身上作想象性投射。通过表演感受自己生活在某种范围中,设身处地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对象,产生与体验对象一致的感情。这样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灵统一起来,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构建和发展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课后开展征文比赛,如“我心中的经典人物”。通过活动,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历史,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体现。

三、通过红色经典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

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历史课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而红色经典在思想教育方面能起到蓝本作用。

在战争的烽火狼烟中出生入死的军人,经历血与火、马革裹尸、慷慨悲歌、铁马冰河的考验,百炼成钢,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有很大启迪。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曾经跪着的历史。”在经历漫长的屈辱、被占领和同样漫长的艰难抗战后,普通的中国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民族英雄,看到他们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都洋溢着永不停息的快乐,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敢于发出“向我开炮”的豪言壮语。

学生通过课堂观看影片,课外借助阅读延伸触角,体验情境,领略斯情斯景,引起心灵震动。教师要因势利导地教育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引导他们学习先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这是一位经历战争洗礼的老兵说的。作为青少年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用行动来表达对历史的承载,对教训的敬畏,对英雄的景仰。要让红色经典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3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通知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学校德育教育方法和工作的新途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墨香书法展示”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寻访红色足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动中,并与学校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等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四、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诸之百家》、《千家诗》、《朱子家训》、《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笔会、字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五、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要有机渗透在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行善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了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六、活动载体

1.经典诵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有效的载体传播善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功能。学校要通过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诵经典,为学生提供认知、践行的平台。

2.校本教材:学校在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红色歌曲大家唱:用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来体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展现各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回忆党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教育。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红色

一、读红色经典,养浩然之气

当传统经典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学校可将红色诵读融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之中。开展“红色经典与青春同行”活动,每天下午20分钟的“红色时光”,是师生共同诵读红色经典的美好时段。学生诵读数十本经典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如《红岩》《青春之歌》《地球的红飘带》,并将红色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红色诵读”汇报会,时间为国庆节前一周。诵读汇报活动融会朗诵、歌唱、表演、写作、画画等多种形式。这项活动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熔铸学生的精神和品格,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奠定学生的文化根基,起到终身收益之功效。

二、体验红色运动,铸就坚毅之身

学校为了将红色运动推向深入发展,还可以采用“先赶再引”的方式,即先将学生“赶”出教室、“赶”向操场,再利用社团优势,将学生“引”到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中去,引导学生从内心喜欢红色体育、参与红色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对红色运动认识,积极开发并制订了一些红色运动的比赛规则及其项目。如“独轮车支前”“独腿长征路”“红军的扁担”“抬担架”“背伤员”“穿越封锁线”“运弹药”等,这些运动项目大多取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学生觉得参与这些活动是一种乐趣,乐在既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又有成功的体验;参与这些活动又是一种所得,得在学习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并陶冶了革命情操,得在比赛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三、对话学校,滋润学生之心

针对学生思想特点,学校可以通过“对话”方式,聚焦学校“敬贤礼士,众建贤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英雄”为切入点,经过“知英雄——思英雄——悟英雄——选英雄——奉英雄——学英雄——用英雄”的教育过程。以与学校对话为重点,促进学生对校史、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对学校文化、民族传统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校情、国情意识,培养学生诚信守信、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等良好品质,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公民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英雄”。

四、唱响红歌,养爱国之情

“歌声”可以陶情,冶性,启智。学校团委可以要求各班把学校的校歌和精选的40首充满正气和朝气的革命歌曲作为歌唱曲目,并且集中比赛。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唱红歌”的文化氛围,可安排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分班齐唱红色歌曲。

六、激情演讲,育儒雅之趣

学校提出把演讲作为语文特色课程进行打造。学习演讲,等于让学生增添了一份强大的内功,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学习演讲,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学校应针对学生在学习演讲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德育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情商教育,教会每一名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变得大气、无私,让课堂变得活泼热烈。

七、团体拓展训练,磨练和爱恒诚之志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5

关键词:红色经典 新建构 原因 经典化过程 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5-5312(2009)06-0088-02

近年来,以“三红一创”为代表的红色经典陆续被搬到了荧屏上,以往备受冷落的“十七年文学经典”重新占据读者和观众的视野,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观看和热评红色经典的思潮。《红旗谱》、《青春之歌》、《红日》、《创业史》、《林海雪原》、《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沙家浜》等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被重新演绎和评价,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确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对于我们重新梳理和思考我们业已拥有的文学资源和经验,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催动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知道,英雄的“谱系化”和历史的“史诗化”曾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这一美学特征之主流地位的确立并成为那个时代作家的共同的追求显然有当时的功利需要和审美要求:一是由于革命的胜利和新政权的建立所带来的巨大感激之情使得作家自觉得以以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戴去深深的缅怀过去的艰难岁月和前辈的卓越功勋。二是那时代作家充当“社会历史家”再现历史和生活的整体过程的欲望和虔诚,使得他们能过自觉的想这一美学中心靠近。三是新一代作家所自觉担负起的“启蒙与救亡”的责任心,也使得他们能够自觉的投入到时代精神的潮流中去。正是在这样宏大历史背景下,一大批呈现着宏大叙事模式的作品出现了。

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小说可以说是独霸文头。梁斌、杜鹏裎、杨沫、赵树理、浩然、孙犁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他们都用其心血贡献出了一部或几部堪称经典的作品,他们也充分享受到了文学所赠与的莫大荣耀。“宏大主题”、“宏大叙事”、“英雄情结”是他们所共同分享的花环,也是那个年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新时期以来,随着人学主题和人道主义思潮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红色经典一度被读者和评论家遗忘了。世纪之交,红色经典又重新浮出了历史表面,读者或观众又一次掀起了阅读或观看的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异的存在。在我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红色经典”热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从本体论看,“红色经典”确实不愧为“经典”。经典是富有典范性和穿透性的概念范畴,是一个不断被阅读和对话、不断被保值和增值的过程。经典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没有“经典”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自延安时期,国家意识层面就有着建立一个建立“乌托邦国度”的梦想,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理所当然的参与进“精神乌托邦”的建构中来,反映在作品上,那就是国家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战争记忆”和“梦想遥望”。这样的建构和体验,已经有了产生“经典”的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加上那一代训练有素的作家的精神资源,“红色经典”已经具备了称之为“经典”的本体内容。经典的存在,确实首先有着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因子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从而保证这种生成作用自从诞生起便开始了保值与等值的过程。总之,红色经典这种自身的价值是穿越了历史之帷,奠定了自身无限发展的过程。

其次,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存在着特殊的心理行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真诚的平民本位意识、对建构强大国家乌托邦梦想情结的诚挚意识、万众归一的集体意识,共同作用于作家和读者心理意识深处,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救民族于危亡,集乌托邦情结于一体,成为压倒一切的心理氛围。那种对历史审视的态度,对文学的真诚,对文学服务于政治的自动化心理,是以往任何时候也无法比拟的。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那个时代的整个心理氛围渗透到了那个时代的经典构建中来,也必然产生出像《红旗谱》和《创业史》那样的经典来。一句话,共同的心理意识创造了集体的“经典”。

进入九十年代,对当下“文学现场”的失望和怀旧心理,又一次促成了红色经典接受热的活动。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世俗化、粗鄙化,人们也懒于游荡于良莠不齐的当代文学资源当中来。90年代的文学创作要么深陷于陌生化的技术实验场中,要么沉醉于或神示的哲理或粗鄙媚态化的生活表象中,作家与读者做着相互背叛的游戏。人们疲惫的心灵,既失望于当代,也不寄希望于未来,因此,回顾往昔文学梦想必定是人们的首要选择;人学主题的消解,价值与精神的双重否定,人文精神的彻底颠覆,必定形成一部分人的怀旧浪潮,而且,人们也能够通过重读经典找到自己所期望的、在当代业已缺失了的精神体验和价值立场。由此看,失望于当下,迷惘于未来,回溯到过去,是广大受众心理的一个心理定势,有其存在的客观心理依据:一方面,满足了当代人重新审视并打量那段历史和重评红色经典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体系发展、自我调节的客观规律使然。文学的发展也要求它自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身,它自身的体系和结构也要求随时代不断更新,并产生新的质变和阐释。

再次,从文学价值学角度看,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显然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价值不是实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存在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大周期中。红色经典,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停止在原点,而是在历时与共时的存在范畴里,不断实现着自我的保值与增值的过程,这增值的过程无疑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人们也在这些作品中确证了自我“英雄情结”和“光辉岁月”的荣耀,这样,红色经典就承担了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媒介存在。它的通过自己的不断更新和自我救赎来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美学价值,为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开辟了途径。

大众文化促成了消费的民间化,浅近、平易、通俗、流行,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首选标准;丰富、熟悉、谨严、创新,又是当下商业语境中人们文学消费的潜在情结,无疑,红色经典以其熟悉的面影,通俗的民族化追求和高尚的道义情怀以及宏大的国家叙事追求,满足了普通大众的心理诉求。经过作家或编剧导演的再创作,在不改变原来框架基础上,对情结和人物进行了细枝末节的修改,完全符合了当代人的消费心理,又实现了经典的不断增值。

回到“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身,我还是有很多的疑问。“红色”的范畴有确指么?什么才是“经典”的含义?“红色经典”的独立自主的系统自问世以来又发生了怎样的相互作用?她的未来发展前景怎样?“红色经典”热在可预见的未来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或者说这种“热”又延展的下线吗?问题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也不仅仅是这些。我还是固执的认为,经典没有固定的标签,他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一不断被建构的过程。正因为现实存在并不能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红色经典”仍然是人们确证自我生存的一个美好象征,那么它的经典化过程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它一直和人们的阅读状态持续下去。它的美学价值也会被无限的阐释下去,真正实现其常读常新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吴秀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魏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6

[关键词]小说;电影;传播;红色经典

近年来,“十七年”期间一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被统称为“红色经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客观地看,所谓“红色经典”,不仅仅指作为原著的长篇小说,而且应该包括以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为基础改编的电影作品。事实上,由小说改编为电影,正是这些作品走向“红色经典”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没有在小说基础上改编的电影作品,便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红色经典”。也许,通过一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考察它成为“红色经典”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本文拟以《红旗谱》的“红色经典”之路,考察《红旗谱》成为“红色经典”的过程,并力图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初版于1957年,一出版即好评如潮,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多次重印,被当时文艺界的主要领导人周扬将称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可以说,《红旗谱》是“十七年”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的阶级仇恨为线索,通过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朱老忠还乡、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等一系列斗争,力图描写朱老忠由“家族复仇”走向“阶级斗争”的历程,塑造朱老忠由“古典的农民英雄到现代的革命战士”的英雄形象。反割头税斗争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从江涛回乡发动群众到朱老忠和大贵在家门口安锅宰猪;从刘二卯当街挑衅到冯老兰派儿子到县衙求救;从反割头税示威游行到朱老忠、严志和、大贵宣誓入党,整个过程都描写得紧张激烈、有声有色。杀猪一段尤其出色,老驴头和春兰父女二人偷偷杀猪的情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描写了当急狈脚迮┟竦恼媸敌睦碜纯觥P∷抵衅渌内容的描写也不乏精彩之笔,例如对春兰的描写,小说从她与运涛从两小无猜到相知相爱,再到忠贞不渝的爱情中,塑造了春兰动人的形象,春兰将“革命”两个字绣在衣襟上的情节和运涛在瓜棚中看春兰手的细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瓜棚中,当运涛要看春兰手时,春兰说:“俺晨挑菜,夜看瓜。春种谷,秋收麻。长着什么好手呢?给你,看个够!”寥寥数语,春兰既爽朗又略带矜持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把这一形象塑造的格外美好,被有的文学史誉为“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闺女形象之一”。但是,突出的成就掩饰不住小说存在的重大缺陷,那就是,作为小说主人公,被认为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朱老忠的英雄形象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斗争事件充分表现出来,正如陈思和在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分析的那样,在“大闹柳树林”事件中,主角是朱老巩,“脯红鸟事件”中朱老忠始终游离于斗争之外,“反割头税运动”的领导者始终是江涛,朱老忠只是跑龙套敲边鼓的角色,“保定二师”的中心人物依然是江涛,作为主要英雄塑造的朱老忠完全被架空了,在小说中,朱老忠的“‘完善’与‘理想’主要是通过作家的理性分析与人物的主观抒情来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的艺术缺憾。

《红旗谱》出版后,迅速被改编为不同的戏剧形式,扩大了小说的影响。1960年,由凌子风导演,崔嵬、蔡松龄、赵子岳主演的电影《红旗谱》的上演,更进一步扩大了《红旗谱》的影响。《红旗谱》是凌子风从事电影以来,第一部改编自长篇小说的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前前后后经历了两年时间,凌子风曾说:“该舍弃什么,该保留什么,的确是一件难下手的事,电影要两个小时把事情讲完,这对我是一次考验。我选小说中的朱老忠作为主线,在这条主线上来作取舍。和他有关系的就保留,没关系的就删掉,精益求精。”这部“精心”之作成为了凌子风早期颇具风的代表作,电影对小说的改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影结束于“反割头税运动”的胜利,删除了小说中对于“保定二师的描写”,这样,电影起于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在和冯兰池的斗争中失败而死,终于朱老忠在“反割头税”运动中对冯兰池的胜利,故事就完全围绕朱、严两家与地主冯兰池一家的家族复仇和阶级斗争这条线索进行,整个故事被装进了朱老巩的失败和朱老忠的复仇的框架,结构更为紧凑、完整。其次,电影删去了在小说中占有大量篇幅的张嘉庆、严知孝、严萍等人物,删去了对江涛学校生活和爱情生活的描写,压缩了贾湘农在小说中的篇幅,这样,一方面突出了朱、严两家的故事在影片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回避了执行中共党组织内部左倾路线的“保定二师”,回避了在当时非常敏感的知识分子问题。避免了影片中出现过多的爱情内容,保证了电影在政治上的正确性,为电影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相比于小说,电影更加突出了朱老忠的斗争性和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在朱老忠刚回家乡时,电影里增加了这样一个情节:朱老忠一家和严志和坐着马车经过冯兰池家门口时,严志和出于对地主势力的畏惧,准备下车从冯兰池家门前步行通过,朱老忠则让严志和坐在车上,响亮地摔响了马鞭。感觉受到蔑视的冯兰池让刘二卯上前阻拦,朱老忠一鞭抽在刘二卯脸上,扬长而去,朱老忠的举动就像一声响亮的春雷,让冯兰池感到了极大的惊慌。朱老忠回到锁井镇后,与朱老明的相见,由小说中的朱老忠探望朱老明改为朱老明听说朱老忠回来后,急忙赶到严志和家和朱老忠会面,证实了回来的确实是当年大闹柳树林的朱老巩的儿子后,他踉踉跄跄地向前冲了几大步,又张开双手,向前奔去,高声呼喊道:“乡亲四邻们听着!当年大闹柳树林的朱老巩的后代朱虎子回来啦!”由于利用了电影音响的扩大效果,比现实生活中的唤声加强了无数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改动,有力地突出了朱老忠的斗争精神和他给乡亲们带来的鼓舞。另外,电影中将朱老忠寻找党和受党教育的内容推向幕后,仅以几个镜头做象征性的交代,集中力量表现朱老忠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及其成长,让他在反割头税运动中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从而大大突显了这一英雄形象。可以说,通过这些改动,作品的艺术结构更完整,朱老忠真正成了被时代推动着前进的、行动着的英雄人物,其形象更为丰厚、感人,从小说到电影,至少从朱老忠形象塑造这个角度来说,作品的艺术成就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饰演朱老巩和朱老忠父子的演员崔嵬,同时是著名的电影导演,他执导的《青春之歌》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影片,他的电影作品和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崔嵬的战斗生活经历,为他出演《红旗谱》奠定了生活基础,崔嵬看过小说《红旗谱》后曾说,“我不仅看到了屹立在千里堤上俯视着滹沱河激流浊 浪的朱老忠,也想到自己身穿紫花裤褂,手提驳壳枪,在千里堤上行军奔走”。精深的艺术造诣和不同凡响的气度和演技,以及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使他创造的朱老巩、朱老忠这两个角色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崔嵬也凭借在《红旗谱》中饰演的朱老忠的形象摘取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大奖。另外,蔡松龄、赵子岳、葛存壮、村里都是当时或后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出色的艺术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共同主持编选的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人了电影《红旗谱》,可见这部电影的深远影响。

对比小说和电影,小说的内容更为丰富,人物更多,对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描写更为出色,电影的故事情节则更为紧凑,矛盾冲突更为尖锐激烈,主人公的形象更为丰满、高大。小说先后重印20多次,发行量达几百万册,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电影则以其传播的优势,在小说影响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观众。在小说和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作用。但是,相对于电影的观众而言,小说的几百万读者仍然不能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许多人说起“红色经典”时,印象更多来自电影。公正地说,小说为电影的成功打下了基础,电影则把小说的成功推向极致;没有小说,固然不可能有电影的成功,没有电影,恐怕也没有一代读者心目中的作为“红色经典”的《红旗谱》。《红旗谱》能够成为“红色经典”,是小说和电影共同的影响,电影在其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举足轻重的。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7

1.  活动情况

l  开展“感受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2019年11月25日,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参与集中阅读红书,将支部成员分成四组,分别阅读《青春之歌》、《的七年知青岁月》、《红色家书》、《可爱的中国》等红色书籍活动,广大党员同志纷纷表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葆实干担当的奋斗激情;

l  开展“感受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评比活动

2019年12月2日,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围绕“感受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公平公正地评选产生2篇优秀书评上报学院。把“红色经典”与现代社会融合起来、与今天的时代面貌结合起来,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

2.  问题与建议

问题1:敲定活动开展时间难度大,存在部分学生无法积极参与现象。

建议1: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要更好的做好号召、强调工作,力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问题2:活动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建议2:广泛征求支部成员的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争取开展出有教育意义且富有创意的党日活动。

读红色经典有感篇8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可分为五段。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写了阅兵式的盛况。写了三层意思: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第五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散会的情况。

课文突出了场面描写:会场的布置、庞大的群众队伍、典礼开始、宣布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五星红旗升起、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阅兵式、燃放礼花、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突出特点。

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九册第二组,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说,通过本课和本组其他几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练习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懂得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要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要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填空。①开国大典是在()年()月()下午()时举行的。②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门大炮齐发,一共()响。③阅兵式进行了()钟头。

3.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列出提纲。

3.讨论分段,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修改所列提纲。

三、精读课文,分步训练。1.学习课文第一段。先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一段,准备做填空练习: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有,有,估计总数。会场在。主席台设在。以此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了解会尝主席台的布置情况。然后细读课文,体会会场的精心布置和群众队伍场面的壮观。最后品读课文第一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如:①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想想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词语;②比较“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潮这句话中的“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③用“迎风招展”口头造句。

2.学习课文第二段。先快速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让学生掌握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再细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的情景的。接着,通过回忆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电视,结合课文中的彩色插图,进一步体会这一段课文所描写的动人场面。然后进行重点词句的训练:(1)比较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①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②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望着)这鲜红的国旗。(2)这段课文中有几处写了掌声,写法有什么不同?(3)用“诞生”、“雄伟”、“热烈”各说一句话。

3.学习课文第三段。快速朗读课文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使学生掌握阅兵式的程序。“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和。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两个排,接着是、、、。当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飞过天空。”然后细读这段课文,体会阅兵式的壮观场面和人民群众看到检阅部队时的激动场面。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4.学习课文第四段。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这一段,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两个方面来描绘这动人的情景的。然后抓装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过去看到的类似的场面体会天安门上礼花此起彼落,广场上灯火辉煌的绮丽景象。最后让学生用“次序”口头造句。

5.学习课文第五段。先齐读这段课文。然后比较“·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6.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跟“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相似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试说两个这样的句子.

四、品读课文,综合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2.快速读课文,按列出的提纲复述课文。

3.做课后“思考·练习”4。

上一篇:少年儿童故事范文 下一篇:工业品购销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