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17 08:42:54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1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这篇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之孩子对作品创作的背景知之甚少,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原来的教学中,我总是在讲解分析朗读感悟中不断的徘徊,到最后的运用、仿写时孩子们总是脱离文本,言之无物。在这次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做法,期待预期效果。

片段一:在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后,围绕“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读一读第3到8自然段,找出原因。:

1、口头句式训练:联系课文补充句子。

(1)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2)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3)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2、再读3到8自然段,读出感受来。

片段二:紧扣人物心理活动及言行组织学生咀嚼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从第12自然段开始,读完全文。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中,出现了两次沉默,请找出来。

(1)桑娜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她分别会想些什么?

(2)联系课文默读体会,研讨交流:

“沉默”这个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

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2、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天气的恶劣和生活的压力使渔夫沉默了)

片断三:

1、读第24自然段。联系渔夫的沉默,谈一谈从渔夫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2、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体现了渔夫的美好心灵。

“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熬”字反映出渔夫明知困难大,也宁愿自己多受苦。同时也体现了渔夫的坚强精神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完全置于脑后,可见渔夫心地多么善良啊。

3、朗读体会人物情感及品格

3、根据感知的人物性格,完成句子: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________________。

与其________________,不如________________。

宁可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

片断四:感知课文内容,咀嚼重点词句,了解人物性格后,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穷人》

1、引导学生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从以下内容提示:

桑娜拉开帐子后,会看到怎样的情景?

桑娜和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

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

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

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

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

2、小组互相说自己的想象、构思,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全班评议。

3、学生习作展示:

桑娜激动的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桑娜看着看着突然无力地瘫坐在了那把破旧的椅子上,两手掩着脸,“我们……我们怎么办呀?你看,他们睡的多甜多香,脸上还露着微笑,可我们……拿什么给他们吃?要知道……”她再也说不下去了。渔夫走了过来,拍了拍桑娜的肩膀,“嗯,是问题,不过别急,不是有我吗!我们少吃一口饭,我再早一些去打鱼,总能把他俩给喂饱的,好了,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第二天的拂晓,渔夫迎着晨雾出海了。桑娜望着渔夫远去的背影,把两手放在胸前,念道:“上帝啊!为了西蒙的两个孤儿,为了我们度过难关,一定得保佑他一帆风顺啊!”

反思:对比原来的教学,老师“省事”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面广了,听、说、读、写训练宽了,学习的效果也好了。究其原因:

一|、读出来的快乐。这次的教学用习作来带动阅读,检查读的效果。学生学的快乐、轻松。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让练笔贯穿于整个阅读之中,学生每一阶段的阅读吸收,都将在练笔中得以倾吐,在这一来二去中,学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二、嚼出来的味道。

正是有了第一阶段展示获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的主体性得以调动,在第二阶段的咀嚼文字时,显得亢奋。在兴趣的催动下,孩子们抓住“沉默”二字揣摩桑娜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走进文本中的人物,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在与人物的交流中了解了人物的性格。接着紧扣渔夫的语言,抓住一个“熬”字深入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深入到人物性格深处。在此处替换角色,再次进行语言训练,剖析渔夫的心理,将桑娜渔夫融到一起,从而为后文提炼出“穷人”的形象做好了最好的铺垫。

三、融合出来的活水。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2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活动:与家人朋友交谈、课堂上回答问题、社会上与他人进行沟通等等。然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普遍没有真正将口语交际教学落实到位,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低,在交际中经常因无话可谈而造成场面尴尬,或是不能正确、清楚地进行表达和回应。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一、实施课前演讲

有些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很是能说会道,遇到某些重要场合则变得思绪混乱、语无伦次。怯场怕生也是口语交际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而课前演讲则是训练学生胆量的好办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对课前演讲作出一些要求:

(1)题材不限、内容不限,主题明确,紧密围绕主题进行演讲,不能偏离主题太远。

(2)演讲时,声音要洪亮,口齿清楚,抬头挺胸,态度要大方,不能扭扭捏捏,要与听众有眼神的交流。

(3)在演讲过程中,不管演讲者说得好或坏,其他人不能发出声音或有动作影响演讲者,要做到安安静静认真地倾听。

(4)演讲完毕后,要求演讲者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听众也可对演讲者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课前演讲有效进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而不是走走形式、跟跟风潮、做做样子。最后一条要求是为了防止学生将课前演讲变成课前背诵,有互动的演讲才能真正锻炼到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让倾听的学生向演讲者提出问题,是为了防止演讲者精心准备演讲内容却得不到他人的重视和尊重,同时演讲的成功以及与听众的互动能帮助演讲者树立口语能力的信心。

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课前演讲的内容和要求不能一成不变,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课前演讲实施的前期,可以不对演讲的题材和内容作限制。当过了一两个月后,学生们都基本具备了演讲的能力,就可以给出一个话题,随机叫一位学生上台进行即兴演讲。这样做就是让学生时刻做好演讲的准备,时刻具备随机演讲的能力。到后期学生演讲能力更成熟时,则要求学生对社会上最新最热的时事新闻进行分析性的演讲,展示如何分析和评论时事新闻的能力。

二、加强课本对话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项双向的互动交流活动,因此对话训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缺可以进行对话内容训练的好文章。在进行对话内容之前,学生要反复阅读文章,对文章里面的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剖析,分析故事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同时要思考课文中的对话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说、面部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肢体动作又是怎么样的。因为在真正的口语交际中,除了口头表达,面部表情、神情、肢体动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例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一课时,文中渔夫不幸遭遇了魔鬼,经过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剧烈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文中渔夫和魔鬼的角色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在不同对话情况下两个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性格特点。比如,魔鬼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的死法,我将立刻把你杀掉!”此刻的魔鬼凶残又得意,在进行对话时要将魔鬼的这种心理正确表现出来。再比如,“好倒霉啊,”渔夫叫道,“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当渔夫说这句话时,他的心里还祈求魔鬼能有点良心,看在救他的份上能饶自己一命,担任渔夫角色对话的学生要表现出渔夫当时对魔鬼的那种乞求宽恕的神情。

三、组织课本剧表演

?n本对话训练是让学生按照已有的文本进行口语的训练,而课本剧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删减或增加人物对话内容,形成剧本并进行表演。课本剧的表演,需要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故事的情节中,展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在特定的场景下应该如何去说话,思考如何进行交际才是合适的,十分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比如《皇帝的新装》, 在故事原文中,孩子只是说了一句话就揭露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事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孩子与皇帝的对话进行大胆想象,思考当孩子说出实情后,皇帝将会作何回答。皇帝这么爱面子一定会恼羞成怒,学生再设计演绎这时孩子又要如何说话应对才能进行自救。设计孩子与皇帝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完成一场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尝试如何正确使用口语进行交际,化解交际中出现的危机或尴尬场面。

四、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际的对象最主要的是老师、同学和家长。想要让学生真正学会交际,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要有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掌握交际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教学时,选择的话题或素材要密切与生活联系,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可以设计请假、打电话、买东西等生活交际情境,要学生注意说的场合、说话的用语和语气。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的生活交际情境,让不同的小组进行展示,看看大家进行交际时思考的角度、所用语言和语气有何不同,注意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评价,指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另外,还可以创设采访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交际用语与进行采访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有何不同,又或者当导游和模拟新闻会等不同的情境。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场合下的口语交际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3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内化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能促进学生各种情感的激发。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学习动机易于确立,各种情感必然易于激发。同时,青少年有较强的好奇心、追求新颖、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情境教育”手段撞击他们的心灵,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在讲八年级第九课第一节课时,我给学生讲了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接到家书,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赋诗一首,让学生猜测是怎么写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讨论。这时,教师说出张英的家人和邻居都改变态度的原因:受张英的宽宏大度影响而转变态度,才各自做出了让步。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能得到别人宽容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是高尚的。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通过举例,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举例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讲事例、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学生达到德育的目的。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讲信用、说谎。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我讲了这样一段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个木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商,你要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他只给渔夫十两金子。渔夫怪他不讲信誉,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渔夫,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没有说什么。过几天,商人原路返回时,船又沉了,这时没有人救他。讲完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第二次掉河里为什么没人救他呢?学生说:“言而无信,不诚实”等,让学生感受无论是在生活或学习中,讲诚信的人受人尊敬,我们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讲诚信的美德,使学生认识了诚信的重要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一个集体中,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完成集体共同面对的任务,对集体有高度的责任心,维护集体的荣誉,形成集体凝聚力。在具体的事例中,我讲了三国时期的故事:一次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这个故事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教育、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培养团队精神很重要,领悟到个人的成功不是最终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的道理。

四、教师的言行要给学生做出榜样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也都是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思想品德老师更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以身示教。有一次校内劳动,有的同学劳动不积极。这时,老师拿过劳动工具,就干了起来,学生看在眼里,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好,就主动抢着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做”比“说”更有说服力。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老师的榜样带头作用。从此,不管做什么事情,同学们都抢着去做,教育就是在这“不经意间”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4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名叫曾子的学生,一天,曾子之妻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故许诺与孩子等她回来,便杀猪给孩子吃,可曾子之妻回来后,却并不捉猪来杀,于是曾子就自己动手,把猪杀了给孩子吃。妻子阻止说她不过是哄孩子。曾子说道:“和孩子说话不能哄,小孩不懂事,凡事都与大人学,听大人的教导,你现在骗他,就是在教他如何骗人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猪是保住了,可这件事却给孩子纯洁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有人说,承诺是读书人才需遵守的,他们是粗人不用遵守,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韩信,一个武夫,遵守诺言的故事。韩信小时与哥嫂住一起,靠吃剩饭菜过日子。他白天帮哥嫂干活,晚上刻苦学习,但刻薄的嫂嫂还是认为他读书没有用,还耗费了灯油,把他赶出了家门。小韩信只好过起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大娘看见了,很同情他,不仅给他饭吃,还支持他读书。韩信很感激,对老大娘说长大了一定要报答她,老大娘笑笑说:“等你长大了,我也就入土了。”后来韩信当了着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没有忘记这个承诺,派人找到了这个老大娘,并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宫殿中,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看,十几年的承诺韩信还记得,我们又为什么不能遵守诺言呢?

有的时候,你许诺与他人并做到了,或许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会帮助你,反之,他不会帮你,还可能落井下石。在《郁离子》中有一个故事便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河南有一商人落水,抱住一根大麻杆呼救,渔夫闻声而至,商人许诺一百两金子作为报酬,可上岸后他翻脸不认账,只给了十两金子,渔夫与他理论,商人却说一个臭打鱼的,一生都得不了几个钱,有了十两金子,还不满足?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忽有一天,商人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渔夫说:“这边是那个不讲信用的人。”商人便被淹死了。商人两次在原地落水是偶然的,但他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是失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在伸出手相助。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遵守诺言就像保护你的荣誉一样,不要让字节诺言落空,否则,在你需要别人相助之时,就会像那个商人一样,被水淹死,坐以待毙。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5

让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时,可先开展组内竞赛,优胜者再参加班内的擂台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争上的决心,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快速完成背诵任务。课堂上还可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抢答比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我有时故意把字读错写错或问题讲错,让“小老师”去发现去纠正,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比赛,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当笑声充满教室,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边玩乐边学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温馨和快乐。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游戏,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游戏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 “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让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

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研究《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给班级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面貌。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在墙壁上来个提醒牌,教育同学要爱护墙壁、桌椅,有的学生提出给墙壁粉刷绿色,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在四周点缀一下更美观了……

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这个美化班级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参加劳动实践很感兴趣,但苦恼做起来费时费力费财,困难多多。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

三、重视课堂练习

语文课堂练习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还应包括听、说、读这几个方面,字、词、句、段、篇是练习的根本,每个年段都有侧重点。如何根据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例如,同是让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段不同,教学目标也就不同。低段学生只要求说出对课文的大致印象或对课文的感受即可。中段教学,则要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中段学生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知识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铺设台阶,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说说主要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关系弄清楚了,课文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让学生先搞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把这些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另外,还可采用填空、课题展开等方式,为中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铺设台阶,降低坡度,从而达到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渔夫和魔鬼》,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主要情节来概括,笔者曾这样教学概述此故事:首先,教给方法,练说故事梗概。师:《渔夫和魔鬼》这个故事很长,要把这么长的故事用几句话讲清楚,我们要抓住故事主要人物的关系,还要抓住故事发生的主要情节来说。谁能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全体学生练说。教师指导、鼓励、倾听)

其次,引导交流故事梗概。随机抽生练说。学生说长了,教师打断,引导怎样说简洁;学生说不清,教师用连接语引导;学生说漏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故事说完整。

教师边引全班同学概述故事边完成板书:我们都听明白了,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渔夫,他捞到一个胆瓶,没想到放出来的(却是一个魔鬼)。而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了渔夫),我们更没想到最后(渔夫还是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魔鬼)。(师板书,略)像这样的民间故事,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就能说好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了中段学习的基础,到了高段,可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长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了高段教学的难点,可尝试列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六年级上《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一时概括故事内容有困难。笔者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小标题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概述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分步达成概括长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等.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基础.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7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6

一、联系情节,感知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故事结构与情节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立足课文,熟悉文章情节,在具体情节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如教学《变色龙》时,可要求学生浏览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引导学生运用一句话描述文中所讲的故事。而后引导学生跳读,梳理文章结构、情节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同时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对狗的评价、对赫留金的态度有哪些变化?由此可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个怎样的人?总结概括,完成下表:

由上表可知,围绕“狗的主人是谁”,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出现了五次变化,对比鲜明。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是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如“变色龙”般多变。这样,既鞭挞了奥楚蔑洛夫这类人,具有讽刺意义,又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

二、抓住细节,品味人物

关于细节,作家李准提出:“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的确,通过传神、生动的细节描写,才能刻画出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句话,透视出人物心理,反映了人物感情,展现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神尽现、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细细阅读品味,感受人物的鲜明特点,把握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与阅读能力,学会以小见大,在细微之处反映人物形象的心理世界以及性格特征。

具体来说,可从如下细节去把握:①肖像细节,以形传神。在《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通过这一动作与穿着的描写,可略知他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由“长衫又脏又破”这一细节,可看出他贫寒且懒惰;由“青白的脸,皱纹间常夹些伤痕”,可看出他经常受到欺压,遭受挨打。②动作细节,形神兼备。如在《范进中举》一文关于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动作描写中,“攥”“舒”“缩”“揣”等动作,传神地刻画出胡屠户虚伪做作、见钱眼开的性格特点。③心理细节,倾诉心声;语言细节,言必由衷。如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听菲利普讲卖牡蛎的穷水手像于勒时,菲利普夫人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当她看清那个卖牡蛎的人是于勒后,便“哆嗦”起来,还心存一线希望,想找船长打听。当得到确认后,她暴怒道:“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以前于勒占有过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部分遗产,之后给过菲利普夫妇发财的“希望”,而如今希望变为泡影了,于是她按捺不住,破口大骂。随着她的心理与语言变化,其性格特点毕露无遗。

三、关注景物,透视人物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是重要构成因素,展示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孕育了人物性格,烘托出人物心情,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人物的心情以及性格特点,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分别烘托出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的愉悦欢乐的心情以及碰上贫困的于勒时的沮丧心情。

再如《社戏》一文,鲁迅运用立体笔法,由声、色、味等方面勾勒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画卷,反映出农村孩子的淳朴可爱,透视出“我”那时的欢乐之情。如月夜行船,作者由视觉切入,写出了月光皎洁、豆麦碧绿等;由听觉入手,写出了婉转笛声、欢笑声等;由嗅觉入手,写出了水草、豆麦的清香。这样,使得景物描绘更有声有色、富有情趣,以声传情,以动写静。如此,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美妙感,自然衬托出“我”去看社戏时的那种急切而欢乐的心情。再如午夜归航,作者写道:“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巧用比喻手法,表现了儿童喜欢幻想的特征,反映了他们愉快欢畅的心情。同时,以老渔夫的喝彩,从侧面衬托出这群孩子高超的驾船技术。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7

也许是前些年各种条条框框太多,学生作文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缺乏灵气飞动,读者枯燥、僵硬。近几年,话题作文拓宽了学生写作空间,文体灵活使其可拿出“绝活”,呼唤创新使其挥洒才气,文采飞扬,我们的教师在为我们的学生拍手叫好时,可曾闪过几分不安,几分恐慌;可曾感觉肩上的分量加重?我不想掩饰,我有!我们的一些学生太厉害了,他们引经据典很“老道”,他们融现代科技于文,他们入题角度之新,他们鞭辟入里的力度……让我有些汗颜,也许有人说:“人家学生基础好,再说,高考满分作文也是凤毛麟角”。我认为,这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我们的教师要赶紧觉醒,奋志直追,只有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才能肩负起新时期教育的重任,俗话说:“师傅技不高,徒弟拱拱腰”。我们渴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期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这需要教师先要有过硬的本领。

二、从知识更新的角度看

从没有哪个时代的更新速度超过今天,二十一世纪,许多东西、许多事物紧承上一世纪波涛汹涌、方兴未艾:下岗再就业,炒股买、手机、电子商务、wps系统、极客,数字化时代……新名词、新事物仿佛没经历几多风雨便齐刷刷冒出。据资料显示,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以说短为2-5年,网络技术的更新周期更是从18个月缩短为8个月,难怪有人惊呼:“一夜醒来已是桃花源中人”。教育担负着百年大计,教师更不能久居桃源。以前提倡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时展到了今天,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远不是一滴水。一桶水所能解决,教师应有一条鲜活的河水,这条河要不断吐故纳新,教师不仅要尽量汲取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还应具备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要有时代的活水,要摒弃一次充电一生发光的观点,要“激活自己内驱的动力,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于漪语)。知识的更新首先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不断学习的理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只有老师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能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所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这个道理。其次知识的更新在于一方面着力钻研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信息,跟上时代的节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孩子的世界,知其所想,明其所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另一方面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作为教师就要从自己求知的切身经历中探索求知的门径,把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使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最大程度的行之有效,而不是“死教书,教死书”,只能是教书匠而不是教育的行家里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语文)老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之后,他就当不好老师了”。诚哉斯言。“教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停充电,才能永放光芒,否则,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三、由“渔夫教子”所想到的

渔夫教子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渔王”没有成功的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新一代的“渔王”,甚至他们的渔技还赶不上一般渔民的儿子。渔王的教育是失败的,其实在教学中我们不也常常像渔王一样吗?从来不敢也不肯放手让学生动起来,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压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扑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回想语文教改走过的路,由“满堂灌”到“满堂问”教师呕心沥血,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渔夫教子启示我们:不要怕学生被海水呛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地、自主地获取信息的能力,要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为出发点,变为“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这才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吧:给学生一种自由,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份权力,让他们去评价;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给学生一些疑难,让他们去探索;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去创造,让学生“亮相”,让主体性教学落到实处。这番话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我们的教师先有了这一教学思想,通过摸索、探究,谁能说找不到最佳途径呢?“胸中有了大目标,上思考问题就能登高望远,就能教拓今天,想到明天,以明天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要求,指导和促进今日的教学工作” (于漪语)。“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话有一定道理。

四、从新课程改革下教育观念的改变谈起

新课程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新的观念还冲击着我们头脑中的旧有观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像指南针一样引领着学习的方向,像火炬一样照亮思想的天空,像星星之火燎原于知识的田野。我们亟待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与学的理念。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具体体现为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最终导致教师愈教,学生愈不会学,愈不爱学。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对教师而言,教学就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分享理解合作交流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合作交流中的首席发言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实现完美的蜕变。

其次是让关注成为教育的核心。中学教育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也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人格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创设出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才能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学生。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知识的传声筒,让鼓励、表扬给学生插上翅膀,扬起风帆。“数子十过,不如赞其一切”。要学会让课堂溢满赞扬省,让学生感受赏识的魔力。

最后,以校本研修为契机,实现自我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飞得更高,就必须培养自己教研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不断阅读吸取新知识,更要勤于动笔,依托日常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形式笔耕不辍完成自我成长。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 黄庭坚 叶县 诗歌 折腰 隐逸

黄庭坚是宋代杰出的诗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春二十三岁的黄庭坚登第,调汝州叶县尉。据北宋王存等编的《元丰九域志》卷一记载:京辅之地汝州,县有五:梁县、襄城、叶县、郏城、鲁山。黄庭坚从神宗熙宁元年九月到汝州,直到熙宁四年冬离任,以叶县尉之职度过了四年多的时光。熙宁五年(1072),他以文章优等除大名府国子监教授,才结束了叶县尉的生涯。对于叶县诗目前学者在谈到黄庭坚诗歌分期时,往往以纵向宏观的视角将其纳入黄庭坚早期诗歌,也都认同叶县诗属于创作的探索期。叶县尉是他仕途生涯的起点,而且在叶县迎来第一个创作高峰。据统计,在叶县尉期间创作了一百多首诗作。对其叶县诗歌进行横向深入探究,更有利于廓清黄庭坚早期的思想流动,更能全面认识黄庭坚其人。

一、不念赤子,今我何怙

北宋有识之士欧阳修、范仲淹等在尊韩孟的基础上复兴儒学,彻底根除在五代之时顿入功名利禄追求而名节不顾的境况,让儒学回归健康正常的轨道,重塑士人的高尚杰出的人格。经世致用的思潮加强了宋代作家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回避社会矛盾的创作倾向得以改变,文风与政治相切合而不疏离。在保存文学独特审美特质的前提下让它成为政治服务的支撑,因此重视社会现实的批评性得以强化,黄庭坚关注百姓的诗作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黄庭坚关于民生疾苦的诗篇主要集中在为叶县尉和吉州太和县令时创作的。莫砺峰言早期“作品的数量还是反映现实的深度,黄诗都毫不逊色于王安石、苏轼”[1]。黄庭坚任叶县尉时以地方官吏的身份主动关怀百姓。《虎号南山》作于熙宁元年赴叶县尉的之前。在诗原题下注:“民怨吏也”。“相彼暴政,几何不虎……伊彼大吏,易我鳏寡。矧彼小吏,取桎梏以舞”。诗人承袭孔子“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的传统论点为始,批判了苛政实施者的官吏、君王,道出了统治者应该具有体恤百姓的仁心。

又如熙宁元年秋冬之季,河朔地区发生地震,幸存者纷纷逃往河南。《宋史》卷十四《神宗实录》记载熙宁元年“(七月)壬午,以恩、冀河决,赐水死家缗钱及下户粟。甲申,京师地震。乙酉,又震,大雨。辛卯,以河朔地大震,命沿边安抚司及雄州刺史候辽人动息以闻。赐压死者缗钱。京师地再震”。“(八月)壬寅,诏京东、西路存恤河北流民”。熙宁二年(1068)春,在叶县的黄庭坚目睹乱离之景,创作了实录性质的《流民叹》。《山谷外集诗注卷第一》云:“此诗言河北灾伤,流民至襄、叶间,可见在叶县作。”诗作首先展现了强烈地震及洪水带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死者已矣,但人数众多的逃难者也不容易安置而活命。其次在此诗中渗透着他对这次天灾的思考。强调朝廷一方面杜绝“市上三言或成虎”的流言,驳斥灾祸无法预测而听之任之的论调。另一方面用扁鹊给齐桓侯治病的故事强调朝廷要防患于未然,“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最后指出朝廷应该集中群众的智慧,开拓思路,找到救灾济民的好方法。可以说此诗“是一首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大胆干预现实的叙事诗。在作者的诗集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

黄庭坚任叶县尉期间,正逢王安石变法推行。熙宁二年国家颁布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熙宁四年(1071)春,黄庭坚与僚友一起去马鞍山推行这一政策。诗人创作《按田并序》,在序中云:“近者朝言多在民事,欲化西北之麦陇,皆为东南之稻田……夫土性者,自先王所不能齐,而一切不问,薅夫故苗,灌为新田,茫茫水陂,丘垄平尽。其君子威以法刑,其小人毒以鞭朴。有举斯有功,有功斯有赏……夺民之故习而强以所未尝,其利安在?兴利者受实赏,有田者受实弊;郡县行空文,朝廷妆虚名;名为利民,其实害之。议者谓之有意于民乎?吾不知也。以为有功于民乎?今既若是矣。”农田水利法忽略地域气候水利等差异,统一设置麦田改稻田的单一框架,最终损害百姓利益。诗中以百姓戏谑口吻道出百姓对改麦为稻作法的否定:“掉头笑应侬,吾麦自不恶。麦苗不为稻,诚恐非民瘼。不知肉食者,何必苦改作。”可见,“叶县任上,黄庭坚创作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数量不多,但他展示了诗人早期创作和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说明黄庭坚早期创作保持了‘唯歌生民病’的优秀传统,说明他十分重视诗歌的讽喻性和社会功能”[3]。

可以说黄庭坚早期关注民生的诗篇明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不是一味地附和官方主流意识,而敢于斥责朝廷政策失误或不足,或提出合理建议,因此具有鲜明的自我主体意识,其根本立足点是以百姓的祸福为核心的。刚入仕途的黄庭坚位卑名小,与党争绝缘,因此黄庭坚的“一切见解和努力的方向都是独立的”,“正由于他出自士大夫阶级,他有知识分子的正义感;也正由于他在政治上不入于党派之中,他能客观地正确地批判当时政局得失”[4]。

关注民生也受到父亲黄庶的深刻影响。黄庶,字亚夫(或作亚父),有《伐檀集》名世。黄庭坚十四岁时父亲才去世,黄庶儒家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影响了他。黄庶《伐檀集・自序》中言:“心之所存。可以效于君,可以补于国,可以资于民者,曾未有一事可以自见。”虽然充溢着因壮志高远与未酬形成巨大落差而催生的悲哀,但是拳拳的赤诚效忠国家之心日月可鉴。另外,黄庭坚受到杜甫的影响,杜甫是黄庭坚尤为尊崇的人之一。黄庭坚早年对《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之诗》云:“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斜。……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高度赞扬杜甫秉承“国风”关注百姓疾苦的传统,以“致君尧舜”推行仁政,而不盲目效忠一人一姓。“杜甫坚守忠贞之志,关怀民生疾苦,指责统治者昏庸……都给黄庭坚以滋养。……黄庭坚在叶县的四年,正值新法实施初期,社会现实在其诗中有所反映”[5]。

二、诸妹欲归囊褚单,值我薄宦多艰难

纵观黄庭坚波诡云谲的宦海生涯,北京教授之职契合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但位卑而相对冷寂;知太和县令和监德平镇流露民苦为官羞愧和新法不满;汴京入馆,朝廷任职的优越、与志同道合师友唱和,这期间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光;晚年贬谪期间随缘任运化解内心苦闷,而黄庭坚唯独在叶县任上的诗作渗透着县尉小吏的疲惫与无奈。

“折腰”二字出现了八次,“折腰”成为黄庭坚劳苦的代名词。“折腰”的典故出自《晋书・陶潜传》。陶渊明,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里“折腰”是卑躬屈膝官场生活的顺从,对权贵的阿谀。陶渊明辞去刚上任八十几天的彭泽令之职,归家过上隐居田园的自由生活。于是,他在士人心目中蜕变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性符号。为了精神自由的驰骋,毅然断绝尘世利禄,潇洒淡定而果决。黄庭坚与陶渊明同样官小,但“折腰”更确切是指黄庭坚身体的疲惫,而这主要来源于政务繁琐与极度辛劳。如《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其二云:“我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文移乱似麻,期会急如雹。”公函既多又催促处理迅速,无疑加剧了劳累的强度。又如《将赴叶先寄明甫季常》:“简书驱我出,冲雪冻两脚。莫行星辉辉,晓起鸡喔喔。……平生白眼人,今日折腰诺。”冰天雪地,天寒脚冻,夙兴夜寐,辛劳异常。

如此操劳但黄庭坚不能如陶渊明一样做到不“折腰”,因为黄庭坚客观的家庭重担逼迫他不能潇洒而退。正如《赠陈公益并序》中言:“我求一饭饱,黄绶强折腰。取舍不由己,悲哉马衔镳。”家境的不宽裕更加重了诗人心灵的负荷。黄母生了九个孩子,五男四女。伯氏就是大临,字符明;次子庭坚,字鲁直;三子叔献,字先民;四子叔达,字知命,幼子非熊,字仲熊。不幸的是父亲黄庶死在康州任上,此时黄庭坚十四岁,非熊才四岁。陈师道《李夫人墓铭》中云:“子稚而贫矣。夫人以丧还葬豫章,遣子就学。或劝以利,夫人曰:‘自我家及儿父时,未尝不贫,何用利?”[6]面对承担养育年幼孩子的重责和困窘的生活,黄母还是坚决让孩子读书,不让其经商谋生计以缓解经济压力。十四岁的黄庭坚跟着舅父李常游学淮南,既增加了学识,又减轻了家庭负担。任叶县尉后,家庭供养之责主要由母亲而转为他和兄长大临来承担。《还家呈伯氏》“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扛囊粟麦七十钱,五人兄弟二十口。”“斑衣奉亲伯与侬,四方上下相依从。用舍由人不由己,乃是伏辕驹犊耳。”兄长与自己不仅要侍奉母亲,而且要处理弟妹婚嫁之事。《答李几仲书》云:“庭坚少孤窘于衣食,又有弟妹婚嫁之事。”(《山谷集》卷十九)“诸妹欲归囊褚单,值我薄宦多艰难。”(《伤歌行四首》其二)供养家庭的沉重负担逼迫黄庭坚承受“折腰”之苦,这无疑彰显了黄庭坚具有为亲人考虑的仁厚之心。正如《次韵戏答彦和》所言:“天于万物定贫我,智效一官全为亲。”

中华民族以等级尊卑维系着封建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以此而衍生出“官本位”的思想。官与禄似乎孪生兄弟而密不可分。然而,黄庭坚却在叶县诗作中多次表白家庭的贫困而不得不入仕和为官后依然艰难的困境,因此为官的工具性特征得以凸显,但因以亲人生命基本能源汲取为驱动力,这份亲情显得厚重而真实。社会道德规范与内心自觉要求超过了自我个体的荣辱。陶渊明洒脱“不折腰”,以超旷之姿构筑了士人规避尘世的精神家园;黄庭坚“折腰”,以敦厚仁孝之心力扛重任而舍己为家,儒家人伦提升了其人格。

三、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宋代士大夫多雅爱林泉之乐,虽然是处仕宦之途,但魂牵山林之间。他们不计较形骸的去留,而侧重内心的通明无垢,抱道自守。这样在实现为家国壮志的同时做到自我人格的净化。“外儒内圣”的模式成为宋代士大夫的共性特征。黄庭坚可以说是宋代知识分子隐伦代表。虽然在叶县时黄庭坚才二十几岁,但其诗作中始终流淌一股崇尚自在逍遥的隐逸之气。首先,黄庭坚表现在对渔夫逍遥自在的生活的倾慕,叶县诗作屡有提及。实际上,“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古渔夫》)“春鲔出潜留客,秋蕖遮岸和儿歌。”(《渔夫二首》其二)“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醉卧信风、春留客、秋和儿歌、溪飘落花归舟,寥寥几笔勾勒出渔夫诗意般逍遥生活,从而折射出他们精神的快意舒心。黄庭坚的“渔夫”情结最根本的是淡泊名利,追求一片与世无争、宁静自在的心灵净土。

其次,黄庭坚叶县交友,也欣赏山林泉林之志的人。黄庭坚在叶县交友范围,虽然没有元佑馆阁时期结交士林精英知名度高,但是他们都是志行高洁之士。黄庭坚特别欣赏的是有林泉之志的人,有的是淡薄利禄而具有泉林之人的秉性;有的是现实生活中隐逸者。《送焦浚明》赞赏他“中怀坦夷眉宇静,外慕淡薄天机深”。欣赏陈公益“心随出处乐,性与寂寞超”(《赠陈公益并序》),“性怀如佩环,诗笔若陨雹”。“光尘贵和同,玉石尚磊落”。(《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其一)。“予尝有穷谷苍烟寂寞之约,唯公益共之”(《赠陈公益并序》),二人志同道合竟然相约携手一同隐居。对现实生活已经隐居的人,更是钦慕不已。《次韵戏答彦和》欣赏“江湖归去作闲人”的彦和。《山谷集・外集卷六》题目下注:“彦和年四十,弃官杜门不出。”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云:“彦和姓胡名侃,初名俟。新安人。登进士乙科,尝仕为宰。后去官归隐。自号柳湖居士。”[7]

黄庭坚刚如仕途便对对泉林之志如此浓烈,最直接原因是为宦的疲惫,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得以挣脱。在叶县诗作中往往采用艰辛的仕宦与故乡江南逍遥相对照模式。如《戏赠王晦之》“栖苴世上风波恶,情知不似田园乐。”《春思》:“简书催秣马,行路如徇铎……搔首念江南,拿船趁。夷犹挥钓车,清波举霜鲫。”《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小吏有时须束带……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回故乡江南也做一个自在的渔翁。魂飞梦绕的故乡成为心灵神往的净土,的确与黄庭坚在故乡成长阶段经历有关。还没有出仕之前,十七岁作的《清江吟》:“江鸥摇荡荻花秋,八十渔翁百不忧。清晓采莲来荡桨,夕阳收网更横舟。群儿学渔亦不恶,老妻白头从此乐。全家醉着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从中“窥见一个于山林徜徉山水林泉,陶醉于自然之趣的诗人形象”[8]。可以说黄庭坚叶县隐逸思想是少年故乡自由生活的倚重延续,而入世后的艰难只能加剧对自由精神福地故乡的向往。通过构筑隐逸林泉的理想消解内心的苦闷,超越尘世纷扰而寻求精神的皈依,也印证实质上诗人淡化对事功的追求。

纵观黄庭坚任叶县尉诗作可见其内容丰富。初入仕途的黄庭坚没有像人生后期卷入党争漩涡的无奈,也没有与苏轼为首的精英学子相识相知。处于文坛边缘的他在叶县的诗歌可以自由呈露真实的内心体悟,注重道德人伦,关注百姓、亲人和朋友。同时,黄庭坚叶县诗歌洞照此阶段诗人内心仕与隐的纠结,折射现实生存困境的无奈。从而在恬静的林泉之景中净化自我、超越自我。由生存处境正视隐逸情怀的执著,折射了在恪守儒家道德伦理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人格修养的升华。不过,值得一提是黄庭坚在叶县有《赠清隐持正禅师》、《寄新茶与南禅师》,但这里南禅师并不是临济宗黄龙派之祖慧南,而是相识的僧友。黄庭坚在此时既没有与名僧广泛交往、切磋,又初入仕途,因此尽管与僧人有往来,但禅学修为有限,在叶县与佛禅相关的诗作中不太耀眼。儒佛道圆融统一是宋朝士人的普遍思想,并以此为契机而建立了新儒学心性论体系。在叶县时黄庭坚诗作主要浸透儒家伦理道德与隐逸情怀互补中合理形成一种精神境界,与黄庭坚中后期笃信佛教而创作诗歌呈现不同面目。叶县是黄庭坚仕途的起点,却是他成就光辉人格的宝地。

参考文献:

[1]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J].文学遗产,1995(3):71.

[2]孔凡礼,刘尚荣.黄庭坚诗词选[M].中华书局,2006:18.

[3]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65.

[4]潘伯鹰.黄庭坚诗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4.

[5]张承凤,谢峰.从杜甫到黄庭坚诗歌的新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4):40.

[6][宋]陈师道.后山集[M].山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1987.

[7]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34.

上一篇:山东高考作文范文 下一篇:展会活动范文